周易闡真/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上坤下艮(謙卦第十五)[编辑]

謙:亨,君子有終。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鳴謙,貞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撝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謙者,有而不居之義。卦德上坤順、下艮止,剛止於內,柔順於外,內剛而外柔,故謂謙。此以陰保陽之卦,承上同人而來。同人者,混俗和光,以明用健也。以明用健,健不妄用,非涵養深厚者,不能行。涵養之功,即以陰保陽之功。以陰保陽,所以虛極靜篤,止於其所也。

艮為死我之處,坤為生我之處,未死先學死,陽之止也。不生即長生,陰之順也。陽止者,止假陽、養真陽也;陰順者,運真陰、退假陰也。假陽止而真陽存,是謂養;假陰退而真陰現,是謂順。能養能順,嚴以治己,虛以應物,心愈低而道愈高,外不足而內有餘,順理順人,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此謙道之所以亨也。

然能謙之於始,不能謙之於終,是有始無終。止之不固,順之不當,謙之假而不真,亦不得亨。惟修道君子,於止知其所止,虛其所有,示其所無,一念純真,有始有終,尊道而行,愈久愈力,故得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凝結而成丹。若非君子無而為有,虛而為盈,自滿自足,雖外恭而內不敬,始勤終怠,必至止真陽而用假陽,順人欲而背天理,不但不吉,而且不亨,何足以為謙哉?

初六,其性柔順,固自能謙,又居卑下,不敢先人,是謂謙而又謙之君子。如此之謙,順固能謙,逆亦能謙,用涉大川之險,無有不致吉者。此柔而自下之謙也。

六二,柔順中正,以無能而順有能,是謂鳴其謙也。謙而至鳴,示己之無;尊人之有,虛心即能實腹,謙而即得其吉者,此柔而順剛之謙也。

九三,以一陽而居於群陰之中,能以謙道點化群陰,是謂勞謙也。謙而至勞,其德日大,其心日小,我謙而人自謙,非真心實意之君子不能。此剛而有終之謙也。

六四,柔而守正,既能謙於有德,又能謙於無德,既能謙於尊上,又能謙於卑下,是謂撝謙也。謙而至撝,左之右之,隨在皆然,此柔而無不利之謙也。

六五,柔而得中,不但自謙,亦能化人於謙,是以不富以其鄰。鄰為相近之人,又在順體,能化於近,不能化遠,非是真謙。能化於順,不能化逆,亦非真謙,利用侵伐,利用於遠逆矣。謙至逆順不拘,遠近皆通,其行無往而不利矣。此尊而能以虛心之謙也。

上六,自尊自大,有己無人,是謂鳴謙。謙鳴於上,自不能謙,焉能化人於謙?是以利用行師,征邑國也。邑國,近我順我者也。近我順我者,且用行師征之,而後得利,何況遠我逆我者乎?此尊而不能自卑之謙也。

謙之為道居多,或剛而能謙,或柔而能謙,或謙而柔,或謙於剛,總以謙虛自卑為貴。虛心則能實腹,自卑則能登高,借陰濟陽,不在是乎。

噫!謙受益,滿招愆。謙之一字,其事雖微,其功最大,學者能于謙之一字作實落功夫,有始有終行去,則內而陰陽和,外而人我通,氣質化而天真獨露,生氣常存,何患金丹不結、大道不成哉。

䷏上震下坤(豫卦第十六)[编辑]

豫:利建侯行師。

初六,鳴豫,兇。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豫者,樂也。卦德上震動、下坤順,順時而動,動而通順,故謂豫。此以陰招陽之卦,承上大有而來,大有健明兩用,富有日新之道也。富有日新,須要順時而動,方能成功。若能順時,則進健得正,用明得當,火候不差,爻銖有準,急緩得法,進退合節,由有為而至無為,自無得而復失之患。其順動之樂為何如?順動之象,莫如建侯行師,侯為一國之主,將為眾軍之主,建侯順天時,則一國治,行師順人心,則眾軍全。心為一身之主,如侯如將也。

順動利於建侯行師,即利於正心修身。順時而動,則利;不順時而動,則不利。利則得樂,不利則不樂。致樂之道,順而動之盡矣。

初六,居豫之初,又在三陰之下,性質本愚,且與小人為伍,自暴自棄,以苦為樂,是謂鳴豫。豫而至鳴,無樂而自為樂,終必入於下愚不移之地,而不得樂。此匪正取凶之樂也。

六二,無貪無求,樂天知命,如介於石,確然有守,不以外假而傷內真,至於非分之樂,不俟終日,則即去之。此守貞得吉之樂也。

六三,舍己之樂,仰望他人之樂,是謂盱豫。豫至於盱,未得於人,先失其己,致悔之道。既知盱人無益而速悔,則可無悔。否則,不能悔速,而悔遲,終必有悔,而不得樂。此失正致悔之樂也。

九四,以一陽而居於群陰之中,不為群陰所惑,且能點化群陰,皆來順之,是謂由豫大有得也。大得之象,如亂髮朋盍而歸於一管簪,以一禦紛,以定止亂,陽氣常振,陰氣自化,樂何如之,此用剛有得之樂也。

六五,柔而不剛,孤寂守靜,空而不實,如有疾而不能樂矣。然柔而得中,即不能致樂,亦不至招凶,雖有疾而恒不死,不死不活,獨守一貞,安於小乘,縱真陽在望,未許我有,此著於頑空無樂也。

上六,在豫之終,只知順行其樂,不知逆運其樂,是謂冥豫。豫至於冥,執固不通,順其所欲之樂,雖樂事已成,必有渝變,樂極生悲,終必自敗,與人無咎,此隨心所好失樂也。

然則樂之為道,總在能順。致樂之道,總在能順時而動。順時而動,陽氣舒暢,如雷出地外,奮發登天,震驚百里,一切邪魔魍魎,盡皆遁跡,生機不息,大地裏黃芽長遍,滿世界金花開綻,信步走去,頭頭是道,樂莫樂於此也。

䷐上兌下震(隨卦第十七)[编辑]

隨:元亨,利貞,無咎。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

隨者,相從之義。卦德上兌悅、下震動,我動而人悅,人悅而我動,有彼此相應之義,故謂隨。此以性求情之卦,承上謙卦而來。謙者虛其所有,示其所無,所以借陰以全陽,乃陽複以後之事。當陽未複之時,若非有招攝之法,而真陽不來。招攝之法即隨道也。

本卦震兌相合,震屬東家,為性,為我;兌屬西家,為情,為彼。有生之初,性情如一,先天真陽,原是我家之物,交於後天,走失於外,不為我有,屬於他家矣。若欲還原返本,仍要在他家盜來,隨之為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也。

順欲者,以我而隨彼,取彼之歡心,使彼來隨我也。彼我相隨,以性求情,以情歸性,失去故物,仍還我家,是以隨道而得以元亨也。但隨道雖能元亨,而藥物有真假,火候有次序,動靜有時節,進退有早晚,毫髮之差,千里之失,是以隨之元亨,尤利於貞耳。

貞者,正也。以正而隨,我以正感,彼以正應,彼我皆正,假情亦化為真情,假性亦化為真性。金木交並,木性愛金順義,金情戀木慈仁,剛柔一氣,性情相合,返樸歸醇,渾然天理,金丹凝結,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動,始而有咎者,終而一無所咎矣。試明隨之是非吉凶。

初九,在隨之初,隨是隨非。隨之官者,既為其官,必有渝變,須當辨別可否,以正而隨,方能得吉。既知其正,於是出門交物,借世法而修道法,未有不成其功者。此謹慎於始之隨也。

六二,柔而無知,隨其後起之陰,失其元初之陽,是系於小子,失其丈夫矣。此柔而失真之隨也。

六三,性柔志剛,能隨他家之陽,不隨我家之陰,是系于丈夫,失其小子,隨之有求必得矣。

然柔者,多通道不篤,易於失守,尤必居於正,而不遷移,愈久愈力,方能得他家之陽,歸於我家。此柔而居正之隨也。

九四,剛而能隨,隨之必有所獲,但以剛隨剛,剛之大過,雖正亦凶,幸其剛以柔用,有孚在道,明於是非邪正,知進知退,不致咎而自無咎。此剛而通道之隨也。

九五,樂在其中,隱惡揚善,隨剛隨柔,執兩用中,無一行之不正,無一事之不當,從心所欲、不逾矩。此信其嘉德之隨也。

上六,愚而無知,使心用心,我不能先去隨他,即欲他來隨我,如拘系之,乃從維之,強求強合,妄想太過,猶如王用亨於西山,縱天寶在望,終在西而不歸東,究是落空事業,此懸虛不實之隨也。

然則隨道之所以元亨者,利在於貞耳。以正而隨,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我能隨他,他即隨我,真陰真陽,兩而相合,恍惚中有象,杳冥內有精,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凝而為一黍之珠,從微而著,元而未有不亨,亨而未有不利,利貞之隨,咎于何有?既無其咎,大道可成矣。

䷑上艮下巽(蠱卦第十八)[编辑]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蠱者,敗壞之義。卦德上艮止、下巽入,有一陰入而陽止之象,故曰蠱。又巽在止中,止其陰而不上進,兼有飭蠱之義。此棄假歸真之卦,承上豫卦而來。

豫者,順而動之,順動則順時、順理,非禮不動,防其動之有蠱也。人之生初,至善無惡,渾然天理,本無可修,亦無可證,既無所傷,亦無所飭,及至二八之年,陽極生陰,性相近而習相遠,如巽之一陰,生於二陽之下,陰氣進步,由是本來面目有蠱矣。

然天道未有陰而不能陽,人事未有壞而不能修者,此飭蠱之道,所由貴也。飭蠱之道,如艮之一陽,止于二陰之上。不為陰氣所傷,借此一陽,歸根複命,此務本之學。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一念回機,如同本得此蠱中,而反得元亨者也。

元亨不在於蠱,而在於飭蠱。飭蠱之道,不在於空寂無為,須要在大險大難中修持,龍潭虎穴裏作為,方能複我本來真體,煉成金剛不壞之物,是以蠱之元亨,又利涉大川也。大川至險而難涉,大川涉利而不傷,則其小險無險之處,不得而傷,又可知矣。但涉川之利,有作用、有火候,毫髮不容有差。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正作用火候之秘訣,人之陰陽,如月之盈虧,月白初三傍晚,陽光發現於西南庚地,在卦為震,所謂震納庚也。至於十五傍晚,現於東方甲地,在卦為乾,所謂乾納甲也。十三、十四、十五,此三日光輝方圓,即先甲三日;十六、十七、十八,此三日光輝已虧。即後甲三日。人之陽氣方純,亦先甲三日,陰氣已生,亦後甲三日,甲前是陽,甲後是陰,此先天後天陰陽之界。

修道者,須知的事之蠱與不蠱,皆在此先甲後甲之際。當陽氣將純之時,防陰以保陽,及陰氣已生之後,退陰以複陽,防陰氣於未生之時,退陰氣於已生之後,則陽氣未益者可以保,已蠱者可以還,此去假歸真,務本之實學,貞而未有不元亨,元亨而未有不利者也。

初六,在蠱之始,根本圓成,若防陰於未蠱之先。如幹父之蠱,有子隨之,考宜有咎者,即可無咎。但飭蠱之道,非是空空無為,必須危厲戒懼,庶乎客氣不生,根本不傷,能謹於始,自吉於終。此防陰於未蠱之先者也。

九二,剛以柔用,柔為本而剛為幹,不過於剛,不傷其柔,剛柔如一,通權達變,如幹母之蠱不可貞。此飭蠱不過於剛者也。

九三,以剛幹剛,剛之太過,如父剛子剛。幹父之蠱,未免小有所悔。然在飭蠱得正,雖有小悔,可無大咎耳。此傷蠱太過於剛者也。

六四,獨柔無剛,有蠱而不即飭,姑息養奸,如父有蠱而子裕之,以是往而修道,邊以自取羞吝耳。此飭蠱太過於柔者也。

六五,柔順虛心,示己之無,稱人之有,如幹父蠱而用譽也。以譽而用,借他家之剛明,以破我家之昏暗,有蠱即可歸於無蠱。此飭蠱善用其柔者也。

上九,剛居於柔,無貪無求,根本不傷,無蠱而亦不飭,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也。不事王侯者,不圖名利之事也。高尚其事者,尚其道德之事也。尚道德而不圖名利,其居高、其事大,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俯視一切,萬物皆空,根本堅固,不待修為,而自無蠱。此無蠱而亦不飭者也。

然則飭蠱務本之道,總以陰陽混合,止於至善為歸著。若未到至善之地,雖無大蠱,難免小蠱,故蠱之元亨,利於涉大川。大川涉而利,自有為而入無為,性命皆了,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永為堅久不壞之物,飭蠱之道盡矣。

䷒上坤下兌(臨卦第十九)[编辑]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

初九,鹹臨,貞吉。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六四,至臨,無咎。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臨,吉,無咎。

臨者,監察也。卦德上坤順、下兌悅,悅而順理,順行其悅,故謂臨。此臨爐采藥之卦,承上隨卦而來。

隨者,以震家而求兌家,以兌家而歸震家,所謂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陽氣已複,從微而著,漸次增長,於是臨爐下功,扶陽抑陰,陽氣未有不長,陰氣未有不消者。此臨所以有元亨之道也。

元者,一陽初回。亨者,二陽增升。臨爐下手即采此二陽也。但二陽浸長,陰氣猶盛,陽氣猶弱,必須防危慮險,勿忘勿助,以和為體,以順為用,隨時而行,欲取於彼,不失於我,惟利於貞耳。

貞者,正也。以正而臨,時未至而不強求,時已至而不錯過,火候爻銖不差,元氣不泄,生機不息,其行亨通,而無所阻矣。否則,不知藥物老嫩,不明功夫急緩,冒然下手,速欲成功,藥物不真,火候有差,其進銳者其退速,必至二陽順長者,未幾而二陽又消,臨反為觀。至於八月有凶,不貞即不利,不利則元而不亨,得而復失,大事去矣。故臨爐之道,必以和緩順時,不失火候為貴歟。

初九,在臨爐之始,陽氣方生,而能剛以處之,一念純真,有感即臨,以正而感,不正不感,正而未有不吉者。此謹慎于初之臨也。

九二,陽氣浸長,剛柔如一,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陽戀陰而陰戀陽,大小無傷,生機不息,自微而著,終必至於陽氣純全之地。此剛氣吉利之臨也。

六三,柔而無知,口是心非,務外失內,是謂甘臨。臨至於甘,能言不能行,一無所利可知,既無所利,甘變為苦,憂所必有。

然既悅之,自卑自下,虛己求人,則回頭是岸,有咎者亦可以無咎。此棄假就真之臨也。

六四,柔而守正,煉己持心,以待初生之陽,是為至要之臨。臨於至要,大藥發現,自無當面錯過之咎。此乘時采藥之臨也。

六五,柔順得中,以無求有,以虛求實,是謂能知其臨。能知其臨,則心君清泰,神明內照,彼到而我待之,陽來則陰受之,急緩止足,無不合宜,先天之氣,自虛無中結就矣。此混合陰陽之臨也。

上六,在臨之終,自有為而入無為,返樸歸醇,至善無惡,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是謂敦臨。臨至於敦,則如如穩穩,有無不立,物我皆空,本來面目全現。此全始全終,有吉無咎之臨也。

觀於六爻,各有臨道,惟三爻甘臨不利,其餘五爻,皆隨時而行,進退急緩,俱有妙用,實為臨爐火候之指南。學者能于臨卦中鑽研出個消息,則金丹火候,可得其大半矣。

䷓上巽下坤(觀卦第二十)[编辑]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六二,窺觀,利女貞。

六三,觀我生,進退。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

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

觀者,覺察戒慎之義。卦德上巽入、下坤順,順時而漸進,進之而不猛,有覺察之義,故謂觀。此神明覺察之卦,承上蠱卦而來。蠱者,巽在止中,止其陰氣不能入,所以飭蠱也。飭蠱之道,非神明覺察之功不能。覺察之功全在於後天中返先天,順道中行逆道。人當陰盛陽弱之時,如本卦四陰順生,二陽漸消,陽氣勢必為陰氣所消盡。

神明覺察者,逆此弱陽,而不為陰氣所傷也。但人氣質有拘,積習已深,陰氣不能遽然而順,是必用漸修之功,順其欲而徐緩導之,使其自消自化,自順自退耳。何則?真者來而假者自化,內能誠而客氣自無。陽漸進于上,陰順退于下,陽統陰而陰順陽,陰陽相應,內外如一,猶如祭神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也。

盥者,以水淨手也。薦者,以物供祭也。有孚者,誠信於中也。顒若者,溫恭於外也。凡祭神先淨手,誠信於中;後供物,溫恭於外。取其用誠漸感,以神交而不以形交,神觀之義。

修真之道,如祭神也,先誠信於心,而後行持於身,神明默運,不疾而速,以誠而入,以柔而用,陰陽隔礙潛通,虛室生白,由神觀而至大觀,一粒黍珠懸於太虛之中,光輝朗耀,山河大地,如在掌上,一步一趨,皆合妙道,更何有陰不順,而陽不還哉?

噫!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須要知的本卦順而巽進,進本於順之妙義,知之則神觀大觀,保真除假而長生;不知則小觀近觀,認假棄真而傷生,只在觀之真假上分別耳。

初六,昏暗至極,自暴自棄,甘居於下愚不移之地,此頑童無知之見。在衣食小人,亦無足咎,至於修道君子,所當觀大不觀小,而亦甘居於人下,適以羞吝而已。此至下之觀也。

六二,柔而中正,處於小人之中,而不為小人所誘矣。然雖不為所誘,獨修一己之陰,不求他家之陽,所見不遠,如門內窺觀,不敢出門,在女子守貞則利。至於丈夫修德立業,則非所利矣。此不遠之觀也。

六三,在觀上下之際,是觀其我生之善否,而進退之也。觀我生者,果善則進,而再觀人之善,以增我之善不到處;觀我生者,不善則退,而不遽觀人之善,先去我之所不善。此知進退之觀也。

六四,柔而得正,親近有道之士,是謂觀國之光。能觀國光,借彼之大觀,以濟我之小觀,小即能大,饒他為主我為賓,如用賓于王之利。此以小借大之觀也。

九五,巽進於中正之位,剛柔相當,正大藥發生凝結命寶之候。觀我生者,正觀其我生之大藥,歸於中正耳。藥歸中正,藥即是火,火即是藥,一時辰內管丹成。但此一時之功,難得易失,必須深明火候大觀之君子,方無當面錯過之咎。此有為之大觀也。

上九,在觀之終,是聖胎已結,可以剛居於柔,由大觀而又神觀,棄有為而入無為矣。觀其生者,正觀其陰氣潛生以退之耳。陰氣退盡,陽氣純全,真人出現,不為造化所拘,方是修道君子,成始成終,一無所咎之觀矣。此無為之神觀也。

然則神觀大觀,覺察之道,修道者始終不可離者也。始而有為以大觀,終而無為以神觀,神觀大觀,兩而合一;藥物得真,火候有准,金丹焉得不成。觀之為用大矣哉。

䷔上離下震(噬嗑卦第二十一)[编辑]

噬嗑:亨,利用獄。

初九,屨校滅趾,無咎。

六二,噬膚,滅鼻,無咎。

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上九,何校滅耳,兇。

噬者,食也。嗑者,合也。食物口合之義。卦體上下二陽象唇,三陰象齒,中一陽象口中有物。又卦德上離明、下震動,動而必明,明而後動,有不空於動之義,故謂噬嗑。此格物致知窮理之學,承上臨卦而來。臨者,二陽而臨四陰,所以進陽采藥也。但藥物有老嫩,火候有時刻,毫髮之差,千里之失,此窮理功夫不可缺也。

蓋了性了命之學,全在窮理上定優劣,明得一分,行得一分,明得十分,行得十分,或知性而不知命,或知命而不知性,或知有為而不知無為,或知無為而不知有為,或知藥物而不知火候,或知下手而不知結果,凡此皆是窮理不徹,而行持必不通,惟欲動之,須先明之,先明後動,動而無不如意,是以噬嗑用明中之動,有亨道也。明中之動,動必本明,其亨其利,有象治獄。天下難治之事,莫如獄,獄之真情不明,是者為非,非者為是,冒然用刑,殃及無辜,誤傷性命。

修道如治獄也。辨別真假是非,如治獄之審斷善惡,去假存真,而保性命,如治獄之賞善、罰惡,而伸冤屈。人能以治獄之道窮究其實理,則明於心而見於行,盡性至命,未有不亨不利者也。

初九,剛而不明,冒然前進,進必至咎,是以屢校滅趾,以戒其足,勿妄動。不變動于初,自不致咎於終。此行道先貴窮理也。

六二,柔而不剛,見理未真,僅得其膚廓,未得其肯綮,若急欲行之,不但無補於內,而且有傷於外,如噬膚滅鼻矣。鼻所以辨香臭,口食物而鼻先臭之。口不知味,雖鼻能辨,亦屬於無用。幸其柔而中正,見理未真,不敢行持,得以無咎。此窮理未入者也。

六三,居二之上,識見稍高於二,較二更進一層,如噬臘肉也。肉在膚內,肉至於臘,須剛烈深入而後知味。三雖進益,猶未得真,似是而非,若有妄動,必反招凶,如噬臘肉遇毒矣。然志剛而性柔,不能成事,亦不敗事,雖有小吝,終得無咎。此窮理漸入者也。

九四,居於明體,在三之上,窮理較三更進一層,如噬幹胏矣。胏為貼骨之肉,絲膜相雜,骨肉相連,又至於幹,不易剝去,若不刻入深進,而不能見真。以象取之,得金矢;以理取之,利艱貞。艱貞之利,不能辨而強辨,深造自得,如用金矢,而無微不入,似是而非之假,可以一概剝去,而得其真。明明朗朗,明於動而動之,無有不吉者。此窮理見真者也。

六五,居於四上,柔而虛中,窮理較四更進一層,如噬幹肉矣。窮理至四之金矢,是非邪正,判然分明,如幹肉而噬之無味,無容再嚼矣。然雖無味,猶當溫故知新,於已明之理,更下一層功夫,已明而益求其明,必無一毫疑惑,而後篤行之。以象取之得黃金,以理取之為貞厲。黃金者,明而歸中。貞厲者,正而驚懼,虛中驚懼,實見得有些一番道理。明于內而驗于外,無行不合道,無事不得吉。此窮理絕無一疑者也。

上九,剛而不明,不知辨別實理,誤用聰明,入於旁門,空空一世,終歸泯滅,是以何校滅耳也。目明而耳聰,不能明理,應滅其目,何至來耳。

蓋以迷人不明大道者,皆由亂學亂問,聽信盲師,不辨真假,著空執相,每多招凶受害,其禍根在耳。出乎爾旨反乎爾,不明於始,受傷於終,理有可決。此絕不知窮理者也。

然則窮理功夫,須要剝去一層又一層,直剝到道之骨髓處,無些子疑惑,方是真知灼見。若未到道之骨髓處,猶有隔礙,未雲得真,不可妄動自招其禍。

噫!縱識朱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閑,大都全借修持力,毫髮差殊不結丹。窮理工夫,豈小焉哉!

䷕上艮下離(賁卦第二十二)[编辑]

賁: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六二,賁其須。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上九,白賁無咎。

賁者,文飭之義。卦德上艮止、下高明,明乎其所止,止於其所明,自明明德,而止於至善,故謂賁。此潛修密煉之卦,承上觀卦而來。觀者,隨時漸進,神明覺察之道,能覺能察,迴光返照,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止其明而明有養,明於止而止其所,明止相賁,明而不至於誤用,止而不落於空寂。止以明為體,明以止為用,明不傷而止得正,明之止之,未有不亨者也。

然雖明止相賁,尤必以止明為貴。止明,非空空無為,全不用明之謂,特明於內而不明於外,止於明而不止於不明,明在止中,不輕用明,自小之義也。自小,則戒慎恐懼,黜聰毀智,神明內守,虛靈不昧,一切外物不得而移之,其利居多。但太過於小,是止而不明,非本卦明止相合之象,如何得亨、得利乎?

夫所謂止者,止於至善,寂然不動也。所謂明者,明其明德,感而遂通也。靜則無為,動則有作,明於止而止行明,得於心而驗于事,方謂真止,方謂真明。辭曰“利有攸往”者,所以驗此止、驗此明耳。

凡人當無事之時,每心地明亮,知其所止,及至有事,即便昏迷,不知其所止矣。若能由明而止以養明,由止而明以通明,明止不拘,隨時而用,大火裏栽蓮,泥水中拖船,一靈妙有,法界圓通,明於止而止其所當止矣。

初九,剛而能明,自卑自下,抱道而居,如賁其趾也。賁趾之剛,不以外假而傷內真,是以舍其車,而甘於徒行。此剛而守正之賁也。

六二,居於二陽之中,虛己求人,知其一己之明有限,眾人之明無窮,必有所須,而識見始能擴充,此柔而借剛之賁也。

九三,剛明太過,只知用明,不知虛明,明必不能達遠,是以賁如濡如也。幸其剛而得正,永久不變其所守,雖不能賁於外,而能賁於內,亦致吉之道。此剛而用明之賁也。

六四,居於上體,柔而不明,有應初陽,不恥下問,是以賁如皤如,白馬翰如,以不明而急求其明也。但以上求下,有挾貴自尊之嫌,多不誠信。幸其柔而得正,真心實意,出於自然,不是勉強,匪有寇傷,乃欲求其婚媾耳。此柔而求明之賁也。

六五,柔而不剛,執中無權,孤寂守靜,是以賁於丘園,束帛戔戔也。丘園者,曠遠無人之處,絕無人事可知,戔戔之帛,而又束之,絕無威儀可知。無人事、無威儀,過於澹泊,不近人情,乃修道者羞吝之事。然柔而得中,雖不明乎大道,亦不失為養靜之人,終得以吉全之。此柔而自得之賁也。

上九,剛柔相當,自明明德,而止於至善,不賁而賁,賁至於無色,是謂白賁也。賁而至白,明止如一,氣質俱化,渾然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咎矣。此剛柔混合之賁也。

然則,賁之為道,必以明止相需為貴,明於止而止其所,止其明而明不昧,明之止之,隨時而用,潛修密煉之功是矣。

䷖上艮下坤(剝卦第二十三)[编辑]

剝:不利有攸往。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兇。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兇。

六三,剝之,無咎。

六四,剝床以膚,兇。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剝者,消化也。卦德上艮止、下坤順,陰順生而陽止息,且卦體五陰而消一陽,陽氣將盡,陰氣將純。故謂剝。此後天陰消其陽之卦,承上噬嗑而來。噬嗑者,動而必明,所以先窮理也。窮理者,窮其陰陽消長之理耳。

人秉天地陰陽五行之氣而生身,有命而即有性,性命寓於一身之中矣。當人生之初,性命一家,先天後天混而為一,陰陽未分,邪正未判,圓成之象。及其成人氣足,先天陽極,交於後天,一陰潛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陰氣漸盛,陽氣漸弱,不至消盡其陽而不止。如卦體五陰而剝一陽,當此之時,陽不勝陰,其所餘者,幾希之陽耳。

人若不知,而猶認假為真,有攸往而自恃其強,必至陽氣消盡,不利甚矣。至人於此,有抑陰扶陽之道,不使陰氣消陽於盡,即于此一點陽氣未盡處,順而止之,黜聰毀智,緊閉靈竅,以為返本還元之基。

蓋不能使陽而不陰者,天地迴圈之氣機;而能于陰中保陽者,聖人逆運之功力。特以聖人有先天而天弗違之道,能以奪造化、轉生殺也。至於一切常人,順行造化,以陰剝陽,陽氣消盡化為純陰,不死豈能之乎?

聖人于剝之一卦,直彖曰:“不利有攸往。”凡惜性命者,可以早悟矣。

初六,一陰潛生,自下消陽,如剝床以足也。床足之剝,其氣雖微,其害最大,蔑貞之凶,即於此始。此陰氣方進之剝也。

六二,陰氣浸長,自下而上,如剝床以辨也。辨不是足,辨上是床,陰氣漸升,將上於床,與陽爭權,蔑貞之凶,不旋踵而至矣。此陰氣漸盛之剝也。

六三,在順體之上,不順陰而順陽,與陽相應,乃安靜之陰,雖在剝時可以無咎。此陰氣順止之剝也。

六四,陰氣結聚,順升而上,六陽已剝去四陽,陰盛陽弱,上床用事,乃切近之災,如剝床以膚,凶之至矣。此陰氣用事之剝也。

六五,在止體之中,與陽相親,乃客氣中發現之真陰。真陰現象,不但不傷于陽,而且能統群陰,皆順其陽。以物取之,如一魚前領,而群魚貫後;以人取之,如後以眾宮人進寵于君王。知之者,借真陰以保真陽,則一真百真。剝者不剝,吉無不利,信有然者,此陰氣順陽無剝也。

上九,在剝之終,諸陽剝去,尚留一陽,猶未剝盡,知之者順而止之,不為群陰所傷,如碩果不食也。果中有仁,存此一仁則生,失此一仁則死,生之死之,只在此一仁得失之間。但此一仁,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蓋君子知此一仁為生生化化之本,保之守之,不但陰氣不能傷,而且借陰以全陽,如得其輿,安而行之。至於一切小人,順其所欲,知進而不知退,消陽至盡,終歸大化,如剝其廬,自失所庇矣。此聖功能止其剝也。

六交之剝,陰傷陽者凶,陰順陽者吉。修道者可不順而止之,以保其陽乎?順而止之,顛倒之間,剝即變複,人能知剝中藏複,于此一陽未盡處下手,則後天中返先天之道得矣。噫!此天機也,知之者能有幾人哉!

䷗上坤下震(複卦第二十四)[编辑]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初九,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六二,休復,吉。

六三,頻復,厲,無咎。

六四,中行獨復。

六五,敦復,無悔。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於十年不克征。

複者,還返之義。卦德上坤順、下震動,動作順心,天運轉,人事通,又卦體一陽動于群陰之下,陽氣始回,二者均有複道,故謂複。此先天陰中複陽之卦,承上賁卦而來。賁者,明而止所以養明運火,採取先天真陽耳。採取真陽,乃陰中返陽,重整家事,別立鼎爐之道,能以奪造化、了生死,複而未有不亨者也。

複道雖亨,但人認假棄真,多不知其複耳。若知其複,則回頭是岸,道心發現,人心自退,可以出入乎陰陽之中,而不為陰陽所疾傷矣。然雖無疾傷,須要複之知時,時未至而不可強求,時已至而不可錯過,方能得真。

夫人當初生之時,至善無惡,及交後天,陰傷其陽,本來天真有失矣。雖是失去,未嘗全無,猶有一息生機在內,間或發現為私欲所瞞,為世事所混,當面不識耳。複之,必乘此生機發現之時,下手急采,方能為我所有。若生機未現,空寂守靜,將何而複乎?是以朋來而複,方能無咎。朋者,二月相合,其一為陽,其一為陰,陰極陽生,陰中有陽,是謂朋來。陰不極,陽不生,而朋不來。若朋不來,陰陽不交,生氣自何而有?故必朋來而生機方發,生機發而不先不後,收入造化爐中,片刻之間,災變為福,刑化為德,先因真陽失而有咎者,今則真陽還而可以無咎矣。

但複之雖能無咎,其道有功力,有次序,漸以複之,不能速複,即複之也不能堅固,必先煉己持心,待時而動,是以反復其道,七日來複也。反復者,顛倒道運之義。七日者,陽火之數。人之性情和氣,陽火也,為真;人之客氣躁性,陰火也,為假。真者全生,假者傷生。反復其道者。先返此假火複歸於真火,七日而陽火生,陰火滅,虛極靜篤,黑中有白,先天之氣,自虛無中現象,漸采漸煉,還丹可結。但是道也,非知之艱,行之維艱,知之尤貴於行之。若知而不行,猶如無知。有攸往而下手速修,必自一陽而漸複,至於六陽純全,其複之亨利,為何如耶。

初九,在複之初,真陽未失,稍有客氣潛入而即退之;至容且易,是不遠之複。不遠複,而人心不生,道心常存,自無祗悔,能謹於始,自吉於終,此元陽不失之複也。

六二,知識有限,本不能明善複初者,然柔順得正,見賢思齊,與有道之君子同處,借彼之明智,以破己之昏暗,不知複者亦知複,不能複者亦能複,是謂休善之複。此柔而借剛之複也。

六三,複善不固,旋複而旋失,是謂頻複。然性柔志剛,一心于複,危厲自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始而有咎者,終而可以無咎。此困而學,勉強而行之複也。

六四,柔而得正,居於群小之中,而不為群小所惑,借世法而修道法,獨能明善複初者,此學而知,利而行之複也。

六五,柔順得中,循規蹈矩,素位而行,不願乎外,是謂敦厚。其複者,複于敦厚,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出於性成,既無所失,亦無可複,不致悔而自無悔,此生而知,安而行之複也。

上六,在複之終,順其後天之陰,不知先天之陽,人心用事,道心全昧,是迷於複,而終不知回頭者,招凶致災,勢所必有,如此之人,途而不悟,外而爭勝好強,內而心神大傷,如用行師,終有大敗,禍及國君。雖十年之久,必有克征,終亦必亡而已。此始終不知有複也。

複有天時之複,有人事之複。天時之複,真陽發現,出於自然;人事之複,真陽堅固,出於功力。天時人事,兩而合一,方能有濟。六爻除上爻迷複,其餘五爻,皆有複道,或安而行,或利而行,或勉強而行。總以複于元初本來面目為極功。

䷘上乾下震(無妄卦第二十五)[编辑]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無妄,往,吉。

六二,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無妄者,誠一不二之義。卦德上乾健、下震動,動而剛健,志之所在,外即行之,故謂無妄。此勇猛進陽之卦,承上剝卦而來。剝者,順其所欲,陰剝其陽也。剝陽皆由不知進陽,而為陰所剝。若知進陽,一念純真,十二時中,無有間斷,以性命為一大事,外物不得而屈,漸可至於真實無妄,渾然天理地位,是無妄而即有元亨之道也。

卦之動在內,志於道也,志于道而生機已振,元氣即複。健在外,篤於行也,篤於行而天德可修,元氣能通,能複能通,所以元而亨。然無妄之道,雖能元亨,尤必利於動之正、健之正。動之正,則元氣不傷。健之正,則元氣增長。

以正無妄,道心常存,人心永滅,複見本來面目,如如穩穩,不為萬物所移矣。若無妄匪正,則動而失時,健而不當,本欲無妄,反致有妄,是謂災眚,不利有攸往矣。

夫進陽者,以其有妄而期必於無妄。匪正之無妄,人心用事,順其所欲而行。藥物不真,火候失度,何能完成大道乎!故無妄本有元亨之道。尤利於正,方是真實無妄矣。

初九,在無妄之始,剛而得正,是動而無敢有妄者。人事吉凶,全在起念之初,起念正則行正,起念邪則行邪,能無妄於內,自無妄於外,以是往而修道,未有不得其吉者。此能謹于初之無妄也。

六二,柔而不剛,宜靜不宜動,如不耕獲,不菑畬也。耕獲菑畬,須有力有種者為之,柔而不剛,無力無種,何敢妄為?然柔而中正,虛心自處,能借他家之陽,以濟我家之陰。虛心即能實腹,以是用柔,則利有攸往,有妄者可以無妄。此以柔順剛之無妄也。

六三,智小而謀大,妄冀天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是無妄之災也。無妄而致災,隨心造作,固執不通,如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未取於彼,先失其己,縱真陽在望,未為我有。此順其所欲之無妄也。

九四,由動進健,正當調和丹頭之時,稍有不謹,藥火飛揚,無妄而即有妄。然剛以柔用,可貞而即守貞,防危慮險,以靜待動,借陰養陽,自無得而復失之咎。此剛而能柔之無妄也。

九五,剛健中正,從心所欲,不踰矩。聖胎已結,有為事畢,無為事彰,如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也。夫聖胎凝結,先天已複,本自無疾,其疾不過後天未化之余陰。然本固邦甯,至誠自歸無妄,此剛柔混合之無妄也。

上九,在無妄之終,已健而猶用健,知進而不知退,持盈未已,直以一位之無妄,而欲了性了命,必致火候有差,得而復失,是以無妄行有眚,無攸利,此不知止足之無妄也。

然則無妄之道,總以得其中正為利,若不中正,動之健之,皆失其則,不能致福,反招其災。

噫!月至圓,存乎口訣;時至子,妙在心傳。不得師指,枉自猜量。震之一陽,生於陰下,即時至子也。乾之三陽,複于純全,即月至圓也。子時而進陽,月圓而運陰,進陽有時,運陰有日,知陽而不知陰,知進而不知退,縱金丹到手,必至得而復失,無妄之災,理有可決。修道者,可不急求明師口訣乎。

䷙上艮下乾(大畜卦第二十六)[编辑]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厲,利已。

九二,輿說輹。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六五,豶豕之牙,吉。

上九,何天之衢,亨。

大畜者,大養之義。卦德上艮止、下乾健,有健而能止,故謂大畜。此溫養聖胎之卦,承上複卦而來。複者,複其先天之氣也。當先天之氣來複,於內自微而著,還其乾元面目,命基已固,聖胎已結,自有為而入無為,可以謹封牢藏,防危慮險,溫養沐浴,期於大化神妙不測之地,為金剛不壞之物。

是道也,利於止健,不利於用健,故曰利貞。貞者,靜也。止健者,養健也。養健之功,即守中抱一之功。守中抱一,宜靜而不宜動,靜則保健,動則傷健。止非絕世離塵,靜非空寂無為,其中有抽添加減,內外兼修之道,故必不家食,方能大畜而致吉。不家食者,是外爐加減,內運真火,止於內而又止於外,綿綿若存,勿忘勿助,即遇大險大難之境,不動不搖,方是真畜,方是畜之大。是以又利於涉大川也。大川之涉,所以養於內而驗於外,即九年面壁之功。面壁者,如壁列萬仞,離種種邊,止於不識不知,打破虛空地位也。打破虛空,聖胎脫化,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畜之大而成之大,與天為徒矣。

初九,在大畜之始,進健則凶,止健則吉,有厲利己,正當棄有為而入無為之時。此養健于初也。

九二,剛以柔用,保惜聖胎,待時脫化,如輿說輹,則車不行矣。修道者,剛健歸中,聖胎已結,急須住火停輪,不可更進其健,有傷元氣者。此養健得中也。

九三,養健已到氣足神全,誠於中而將達於外,如良馬逐而欲行矣。雖然聖胎完成,猶有一身陰氣未嘗化盡,全在艱辛守貞,一意不散,如日閉輿衛,時時防跌,十月功完,自然脫化,則利有攸往矣。此養健防危也。

六四,應于初陽,健德方生,而即養之。如童牛之牿也。牛性馴順,其健在角,牛在於童,其角方生,方生能養,元氣不散,漸長斯養,終必養至於純全之處,其吉已在於方健之養。此養健而堅固元氣也。

六五,正當大畜之時,以陰養陽,如豶豕也。豕之去勢曰豶。豕去其勢,則氣質俱化,虛心而全實腹,如豶豕之牙也。豕柔牙剛,以柔養剛,剛得柔養而無傷。此養健而混合陰陽也。

上九,在大畜之終,功完行滿,霹靂一聲,真人現出,驚愚駭俗;始于有作無人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何天之衢,誰不稱哉。

修道者,而至於脫胎成真,身外有身,超出乎天地之外,不但成己,而且成物,畜之大而顯之大,其亨為何如乎。此養健而歸於神化也。

然則,溫養聖胎之道,總要知得大畜健而止。既健又止,始則有為,終則無為,健而止於至善無惡,渾然太極,一氣流行,有無俱不立,物我悉歸空,性命雙修之道盡矣。

䷚上艮下震(頤卦第二十七)[编辑]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六二,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兇。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六四,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無咎。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頤者,腮頷。凡口食物則動,取其有養人之義。卦德上艮止。下震動。動不離止,止以養動,動不妄動,止不空止,動止如一,故謂頤。此擇善固執,虛以求實之卦,承上無妄而來。

無妄者,動而健行,若非有涵養之功。則動之健之,皆不得當。無妄而即有妄,此養之道所由貴。養者,養其正,而去其不正也。正則有益於身心,不正則有害於身心,是以頤之道必貞,而始能得吉。

然欲養之正,必先觀其養道之真假,觀非眼觀之謂,乃心中辨別是非,以窮理也。理明則真知灼見,動而修正,靜而養正,動靜皆得其所養,可以自求口實矣。不曰求口食,而曰求口實,不曰求口實,而曰自求口實,是所求者正,所實者大,不在膏梁厚味,而在仁義道德。然其所以飽仁義而味道德,總在自求,而不由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自求口實,則得實,是在自求何如耳。口者,虛中之物。實者,充實之謂。虛其心,實其腹,虛實相應,時動則動,動而進陽;時靜則靜,靜而運陰,動以修外,靜以養內,動靜不拘,內外合道。止固養,動亦養,動止皆不失其正,終得完成大道,以吉全之矣。

彼一切以饑渴之害為心害者,養其小而失其大,謂之自求口食則可,謂之自求口實,則失之遠矣。既失其實,何得謂養乎?

初九,剛而妄動,不養於內,求養於外,棄真認假,如舍爾靈龜。觀我朵頤矣。此養口失實,不謹於始之養也。

六二,以無德而欲養有德,自高自大,無而為有,虛而為盈,是顛倒其養,拂其借剛養柔之經,常於丘頤矣。此愚而自用,不知求實之養也。

六三,居於動而順其所欲,只在衣食上打點,不在性命上留心,養其小體為小人,是拂其養實之頤。即口食得正,亦是凶道。如此之人,雖終身而不知有德可修,豈僅十年勿用,無攸利乎?此愚而無知,終於不實之養也。

六四,有應于陽,以尊屈卑,不恥下問,借他人之剛明,以破己之柔暗,是謂顛頤。但以尊屈卑,恐有挾貴而問,其心不誠之嫌,幸其柔而得正,如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目專一而心真切,出於自然,絕無勉強,未取於人,先求其己。求實即得實,始而有咎者,終可無咎。此不實求實,以上求下之養也。

六五,虛心自處,只知養內,不知養外,是拂其養實之常經矣。然雖不能養實,而能養虛,居於貞而不遷移,亦致吉之道。但不可涉大川,以成金丹有為之功。此虛而不實、孤寂守靜之養也。

上九,則居於柔,止於其所,動靜如一,既能養內,又能養外,既能養己,又能養人。其所養者大,乃養道所由,得以全始全終者,是謂由頤。

然全始全終之養,須要在危厲之處做出,方能得吉。故又利涉於大川。大川至險之地,逆境也。逆境能養,則順境能養,自不待言。養而至於逆順不拘,險易無礙,則氣質俱化,陰陽混合,止於至善而不遷,聖胎凝結,大道完成矣。此虛實兼該、有始有終之養也。

六爻各有所養,邪正不同,是非不等。求其剛柔相當,順逆不拘,有為無為,全始全終,其推上九之一爻乎?修道者急須靜觀密察,以虛求實,養其正而歸於至善無惡之地而後可。

䷛上兌下巽(大過卦第二十八)[编辑]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九三,棟橈,兇。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上六,過涉滅頂,兇,無咎。

大過者,陽氣有過也。卦德上兌悅、下巽入;巽于內而悅於外,順其所欲,樂極生悲,卦體內四陽而外二陰,陽過於陰,陰不及陽,故謂大過。此調和藥物,實必用虛之卦,承上大畜而來。

大畜者,健而能止,止健正,所以養健,不使陽氣太過耳。金丹之道,取二八兩弦之氣,凝結成胎,須要大小無傷,兩國俱全,若陽氣太盛,陰氣太弱,陰陽不調,失其生生之道。陰極必敗,陽極必虧,棟橈摧折之患,勢所必有,棟至摧折,大廈盡傾。

修道者,進陽太過,不知止足,能大而不能小,神室有傷,亦如此類。若能巽進而不至於過猛,和緩而不至於固執,通權達變,防危慮險,則剛柔相應,陰陽相濟,雖大而能不過,可以利有攸往,盡性至命,亨通而無阻滯矣。

初六,性質本柔,又居卑下,柔之太過,謹慎之至,如借用自茅,而不敢先人,傲氣悉化,自無過大之時。此小而不妨太過者也。

九二,剛而能柔,陽太過而借陰之濟也,過而不過,如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陰陽相當,生機常存,剛而不傷,自無不利。此用柔而剛不過者也。

九三,以剛用剛,只知前進,不知後退,金丹得而復失,棟橈之凶,所不能免。此用剛而太於過者也。

九四,大而能小,心平氣和,如棟隆不敗,動與吉會矣。修道至於大而能小,已是陰陽相合,再不可過於用柔,若用柔太過,又傷于剛,大道難成,遺笑於大方,適以取吝而己。此剛而用柔不可過者也。

九五,剛於悅而不能柔以悅,如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過於淫奢,自滿自足,陽極生陰,真為假傷,理有可決,幸其剛而得中,內有主宰,不為客氣所惑,得以無咎。既已實腹,不能虛心中道而止,卻亦無譽。此剛而持盈之大過者也。

上六,在大過之終,愚而自用,不知藥物火候,任心造作,迷而不返,升之高,傷之甚,過涉滅頂,自招其凶,與人無咎。此柔而妄想之大過者也。

觀於六爻之義,大過者凶,不過者吉。大過之中,亦有不過之道。是在人善於調和陰陽,歸於中正,不偏不倚為貴歟。

䷜上坎下坎(習坎卦第二十九)[编辑]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初六,習坎,入於坎窞,兇。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窞,勿用。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九五,坎不盈,只既平,無咎。

上六,系用徽纆,寘於叢棘,三歲不得,兇。

坎者,險也,陷也。習坎者,通險也。卦德上坎險、下坎險,由此險而達彼險,險而能通,故謂習坎。此黑中有白,陰中返陽之卦,承上頤卦而來。頤者,以虛求實,求其坎陷之真陽也。

人自乾坤相交之後,一點元陽,走于坤宮,坤實而成坎,乾變而成離,於是陰陷其陽,天根昧而心交物,性相近而習相遠,日習日下,陷於下愚不移之地,而莫知底止矣。

然習惡則惡,習善則善,是在人習之如何耳。習惡者,入險之道;習善者,出險之道,出險須要能信其險。信者,心之主宰,若能信險,則不為外物所惑,習於善而即能善,所謂一念回機如同本得,是以習坎有孚,維心亨也。

有孚即心亨,不孚心不亨。有孚之心,即是道心,道心發現,人心不起,正氣增長,邪氣漸退,可以出入乎陰陽之中,而不為陰陽所拘矣。但信其有險,須要習而出險,信而不習,如不信也。既能信又能習,不隱不瞞,真履實踐,日習日善,自卑登高,由下而上,漸習于高明之境,盡性至命,還元複初而無難,故日“行有尚”。尚者,上也。行之能上,不行不上,知之尤貴於行之耳。

初六,性質本愚,又習於愚,日習日下,是謂習坎。在下之習,如在坎坑,又鑽窞孔,入於下流之處,而莫知所止,不凶而自致凶,此愚而又習於愚者也。

九二,居於二陰之中,日與小人為伍,不知親近有道之士,終陷於下而為愚人,如在坎坑之中而有險也。幸其剛而得中,陷之不深,雖不能出險,內有主宰,亦不為下流所惑。但嫌其信險而不習出險,僅小有得,不能明善複初,大有得耳。此剛而不知習善者也。

六三,性質本險,又愚而自用以行險,險而又險,是來之坎坎矣。且近上險,前進上險,後退亦險,是險且枕矣。如此之人,不信有險,俞習俞險,習之者久,陷之者深。如入於坎窞,終在險地,永為勿用之人矣。此柔而只知習惡者也。

六四,在上剛下柔之際,性質在中人之列,習於善則能善,習於惡則即惡,可善可惡,如一樽酒而用二簋盛之也。然四與五同居,信於善者,信於善而虛心下賢,借他人之明智,以破己之昏暗,如用缶納約,自牖以通其明。不能善者亦能善,始有咎者,終可無咎,此柔而能習其善者也。

九五,居二陰之間,陽剛中正,把柄在手,既能不滿不盈,不見惡於小人,又能不遷不流,大有異於小人,如坎水不盈,只既平。不滿於內,亦不流外,實腹而能虛心,出於性成,是以無咎。此上智不移,不待習而自善者也。

上六,雖系小人,本性未嘗不善,但性善而不知習善,自縛自束。系於不善,自暴自棄,居於險地,如系用徽纆,寘於叢棘,終亦必亡而已。豈僅三歲不得出險哉!此下愚不移,終不習而終惡者也。然則,修道者,當自醒自悟。急須拜求真師,尋個出頭之路,以了性命,甚勿以福緣淺薄、自暴自棄,為世間無用之物。

蓋身心性命之學,人人有份。回頭是岸,立登聖基,是在人之能信能習耳。果能信之習之,日習日善,必將習於至善無惡,渾然天理地位矣。人何樂而不習善者哉!

䷝上離下離(離卦第三十)[编辑]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

六二,黃離,元吉。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

離者,麗也,明也。卦體一陰附麗于二陽之中,虛中能明之象。卦德上離明、下離明,由此明而及彼明,由彼明而達此明,明內而又明外,內明而又外明。千明萬明,總是兩明,內明外明,總是一明,故謂離。此雄裏懷雌、陽中有陰之卦,承上大過而來。

大過者,陽剛太過,雄而不雌,任心造化,誤用其明矣。明者,離宮虛靈之氣,為人之神,心之主。心虛則靈,元神主事,明而得正,能以濟陽。心亂則迷,識神主事,明而不當,足以傷陽,是以離利於貞而亨也。然雖離利於貞而亨,若只知用明,不知養明,亦不得亨。

夫用明者,外明也。養明者,內明也。外明必本於內明,用明須當先養明,是以又畜牝牛吉也。

畜者,養也。牛者,順象。牛至於牝,絕不用剛,其性至順,人能以柔順養明,雌而不雄,回光反照,閑邪存誠,先明內而後明外,內外俱明,虛靈不昧,無一物能瞞,無一物能移,自明明德而止於至善,其吉為何如乎?

但明而致吉之道,有火候、有工程,稍有不謹,明而不亨,故明必至於內外無一不明、無一不正,方是明之利、明之亨、明之吉也。

初九,在明之初,不知養明,而即用明,履必錯然也。錯然之履,不但不能進明,而且有以傷明,惟敬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自始自終,了然於心,而後篤行之,方無錯然之咎矣。此用明須當先求明者也。

六二,自知不明,而能虛心下賢求人之明,是謂黃離也。黃為中色,明而歸中,示己之無,尊人之有,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不失其柔順之本質,其吉在於能虛心矣。此不明而求人之明者也。

九三,獨剛不柔,只知用明,不知養明,剛明太過,如日昃過缶之明,高極必下,明極必暗,是不能鼓缶而歌,則有大耋之嗟,不中不和,適以取凶而已。此用明而自敗其明者也。

九四,剛而不正,不能明內,即欲明外,是突如其來如也。突來之明,躐等而求,性躁行偏,妄作招凶,焚如、死如、棄如,欲求長生,反而傷命。此不明而自以為明者也。

六五,居外明之中,所當明內而又明外者,乃懦弱無能,或見理不真,或力有不及,是以出涕沱若、戚嗟若也。然涕沱戚嗟,不敢妄作妄為,自守本分,亦致吉之道。此明而知己不明者也。

上九,居重明之上,剛而有為,既能明內,又能明外,既能明順,又能明逆,取象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也。

人之真心,如王明明德,如出征,明德而德即明,如有嘉功,除去人心,如折首惡,不強制雜念,如不獲從醜,用明而至折首之明,則後天一切客氣,不退而自化,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內外光明,而無一毫根塵之咎矣。此明而至善無惡者也。

然則,用明之道,須要知雄守雌,剛中有柔,明而得正為貴乎。倘有剛無柔,不落於突如其來,即歸於日昃之離,不但不能增明,反而有以傷明。修道者,欲用其明,可不先養其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