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韻正 (四庫全書本)/卷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 唐韻正 卷十一 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唐韻正卷十一      崑山顧炎武撰去聲
  一送
  鳯字从鳥凡聲亦不當讀為符貢切雖於古無所證而世説註引晉百官名謝奉父鳯古人即不諱嫌名不應父子同音欵鳯字當入梵韻 張弨曰説文朋鵬竝古鳯字二宋
  古與一送通為一韻
  三用
  古與一送二宋通為一韻
  四絳
  古與一送二宋三用通為一韻
  古巷切
  古音洪 晉張載扇賦若乃𢯱奇選妙絶色寡雙鵠質皦鮮𤣥的㸃絳修短雖異而光彩齊同故易稱可以為儀詩美肅肅之容是以停之如栖鵠揮之如驚鴻飄纓蕤於軒幌發暉曜於羣龍 釋名絳工也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為工也又曰紅絳也色之佀絳者也 漢書外戚恩澤矦表師古曰據功臣表及王子矦表平帝時無紅矦惟周勃𤣥孫恭以元始二年紹封絳矦疑紅字當作絳轉寫誤耳 楊慎引三國志南中地名三絳作三紅 按古人讀絳為洪讀紅為工博雅縓謂之紅纁謂之絳後人讀紅為洪而絳字改為古巷反其去古音逺矣
  
  見平聲
  
  見平聲降字下 今此字兩收於一東四絳部中一東部註云縣名今音絳 張弨曰今猶有呼虹縣作洪音者
  胡絳切
  古音胡貢反 詩丰首章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楚辭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揚子法言一閧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書必立之師閧即巷字言一巷至小必有司市之人 按巷字從共得聲説文以為邑中所共是取其義而遺其聲矣
  
  同上 楚辭巷字一作衖 漢司隸校尉魯峻碑文以公事去官休神家衖 今京師人謂巷為衚衕乃二合之音楊慎曰今之巷道名為胡洞字書不載或作衚衕又作𢓲㣚南齊書簫鸞弑其君于西弄註弄巷也南方曰弄北曰𢓲㣚弄者葢衖字之轉音耳今江南人猶謂之弄
  
  古音同上 今此字兩收於一送四絳部中 亦作闀吕氏春秋崔杼之子相與私闀註闀讀近鴻緩氣言之
  直降切
  古音呼貢反 今此字兩收於一送四絳部中 亦作贛公羊傳莊二十四年註五曰贛諫贛涉降反又呼弄反又丑用反
  直絳切
  古音童 説文䡴从車童聲
  
  古音同上 説文憧从心童聲
  
  古音同上 今此三字竝兩收於三鍾四絳部中
  匹絳切
  古音普逢反 今人謂體肥為肨即古之豐字方言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燕趙之間言圍大謂之豐 張弨曰説文無肨字廣韻肨又譌書同胖胖因説文一曰廣肉意俗竝解體肥
  五寘
  此韻當分為二
  支義切 當作支二
  詩示我周行箋示當作寘 禮記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諸河干之寘寘置也
  
  説文忮从心支聲
  
  古作□ 考工記梓人疏鄭𤣥曰觶字角旁支今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
  毗義切 當作毗二
  通作辟 詩葛屨見平聲提字下
  力智切
  詩桑柔十六章民之未戾職盜為宼涼曰不可覆背善詈雖曰匪予既作爾歌戾與詈為韻
  子智切
  詩載芟載穫濟濟有實其積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
  斯義切 當作斯二
  説文賜从貝易聲
  七賜切
  詩葛屨見平聲提字下 瞻卬五章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爾介狄維子胥忌不弔不祥威儀不類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以豉切
  詩何人斯見平聲知字下 文王六章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于殷峻命不易 板見入聲益字下韓奕見入聲易字下
  疾智切
  説文㧘从手此聲 詩車攻五章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佽與柴為韻説文引作㧘
  知義切 當作知二
  今經傳通作知
  去智切
  説文企从人止聲
  於賜切
  説文縊从糸益聲
  施智切
  説文啻从口帝聲一曰啻諟也讀若鞮
  於避切
  説文恚从心圭聲
  是偽切 當作是位
  詩鞙鞙佩璲傳璲瑞也以上字當與六至七志通為一韻
  彼義切
  見平聲上聲則音頗 書洪範無偏無頗遵王之義唐𤣥宗改頗為陂敕曰典謨既作雖曰不刋文字或訛豈必相襲朕聽政之暇乙夜觀書匪徒閲於微言實欲畼於精理每讀尚書洪範至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三復兹句常有所疑據其下文竝皆協韻惟頗一字實則不倫又周易泰卦中无平不陂釋文云陂字亦有頗音陂之與頗訓詁無别為陂則文亦㑹意為頗則聲不成文應由煨燼之餘編簡隊缺傳受之際差舛相沿原始要終須有刋革朕雖先覺兼訪諸儒僉以為然終非獨斷其尚書洪範無偏無頗字宜改為陂庶使先儒之義去彼膏肓後學之徒正其魚魯仍宣示國學主者施行 宋吳棫韻補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為乂改頗為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鄭明選曰按古儀義二字音皆如俄正與頗叶易小象以失其義叶信如何太𤣥經以不偏不頗叶各遵其儀書傳中此類甚多吕氏春秋引尚書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此尚仍古文之舊今按史記宋世家亦作毋偏毋頗遵王之義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曰宣和六年詔洪範復從舊文以陂為頗然監本未嘗復舊也 按文苑英華載孟簡省試嘉禾合穎詩末句云因知興嗣嵗王道舊無頗又唐有詩人黃頗字無頗王璠傳有仲無頗則知𤣥宗改後頗陂二字尚是竝行至宋刻本行而古本亡於是一從陂字矣 洪範下文有人用側頗僻之句亦禾嘗改 按陂字從皮亦當讀為波詩彼澤之陂與荷何沱為韻𤣥宗之改誤矣 又按尚書之文歴代皆以古文傳授至𤣥宗始改為今文而其於經傳亦多任意更定如禮記則進月令於曲禮之前史傳則升老子於伯夷之上今皆為後人所正而洪範頗字尚因循未復葢由上無通經之彦下無信古之儒故爾故備載昔人之説以俟後之君子云
  
  古音同上 説文詖辯論也古文以為頗字从言皮聲
  
  古音布果反 今此字兩收於三十四果五寘部中
  平義切
  古音平賀反 商子賞刑篇堅者被廉者挫 漢書元帝紀自度曲被歌聲荀悦曰被聲能播樂也平聲則音婆 戰國䇿孟嘗君引鄙語借車者馳之借衣者被之 漢張衡西京賦既定且寜焉知傾陁大駕幸乎平樂之館張甲乙而襲翠被欑珍寳之玩好紛瑰麗以奓靡臨迥望之廣場陳角觗之妙戲漢書地理志被陽如淳曰被一作疲音罷軍之罷
  居義切
  古音居賀反 説文寄从宀竒聲
  宜寄切
  古音魚賀反 詩斯干見平聲儀字下 北山見平聲為字下 漢東方朔七諌見平聲移字下 淮南子俶真訓坐而不教立而不議虚而往者實而歸故不言而能飲人以和 詮言訓動有章則詞行有迹則議故聖人揜明於不形藏迹於無為 史記太史公自序桓公之東太史是庸及周侵禾王人是議
  
  古音同上 書洪範見上 易鼎象傳鼎耳革失其義也覆公餗信如何也 禮記禮運命降于社之謂殽地降于祖廟之謂仁義地音沱 表記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儒行言加信行加義終没吾世不敢以儒為戲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見平聲差字下 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韓非子揚權篇上不與義之使獨為之 吕氏春秋振亂篇禁之者是息有道而罰有義也是窮湯武之事而遂桀紂之過也 恃君篇故忠臣廉士内之則諫其君之過也外之則死人臣之義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向風而聽隨流而化芔然興道而遷義化火禾反淮南子俶真訓是故聖人内修道術而一外飾仁義不知耳目之宣而游于精神之和 泰族訓見平聲為字下 鬼谷子捭闔篇隂陽其和終始其義 春秋繁露宜在我者而後可以稱義故言義者合我與宜以為一言以此操之義之言我也 愛在人謂之仁義在我謂之義仁主人義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 易林復之臨尚利壊義月出平地 揚雄長楊賦見上聲靡字下 按義字自太𤣥經𤣥圖晝夜相承夫婦繫也終始相生父子繼也日月合離君臣義也孟季有序長㓜際也兩兩相闔朋友㑹也始入寘韻 諸子及漢書義多作誼誼字从宜亦當音魚賀反
  香義切
  古音許賀反 禮記儒行見上 漢枚乘七發見上聲灑字下 張衡西京賦見上
  危睡切
  古音訛 莊子知北游篇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 詩小雅民之譌言石經作偽言 漢書王莽傳以勸南偽師古曰偽讀曰訛 郭璞註方言偽音訛
  是偽切
  古音徒果反 今此字兩收於三十四果五寘部中以上字當與三十八箇三十九過通為一韻
  彼義切
  古音墳 易賁卦陸德明音義云李軌府汾反傅氏云賁古班字文章貌鄭云變也文飾之貌王肅符文反云有文飾黃白色 書湯誥賁若草木徐邈音扶云反 盤庚用宏兹賁音扶云反 大誥敷賁敷前人受命賁音扶云反徐音憤 詩白駒賁然來思傳賁飾也箋引易山下有火賁徐邈竝音奔 説文墳濆轒蕡豶□憤僨皆以賁得聲 今此字四收於八微二十文二十三魂五寘部中按易賁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皤音蹯賁皤翰三字為韻則賁字當從王肅音為定 當併入文韻六至
  古與五寘之半通為一韻
  徒四切
  古音沱 詩斯干見平聲儀字下 易繫辭下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楚辭天問啟棘賓商九辯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九章橘頌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逸周書武寤解髙城若地衆庶若化 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脾脉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 太𤣥經内上九雨降于地不得止不得過 漢揚雄羽獵賦逢之則碎近之則破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 韻補地唐過切 陳第曰按詩稱天凡一百一十有四其稱天子尚多皆鐵因反獨稱地甚少在斯干者韻裼與今音同又考説文地从土也聲也古通它故池馳虵沲皆讀沱疑地亦此音及讀屈原橘頌以過韻地過讀平聲正叶沱字揚雄羽獵賦亦同此例呉才老收地入箇韻讀為惰則過可如字讀沱惰亦平去間耳 按斯干九章以地瓦儀議罹為韻而子裼二字可不入韻不當以此證其為今音也 又按地字自漢司馬相如子虚賦洞胷達掖絶乎心繫獲若雨獸揜艸蔽地始讀為徒四反釋名地者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亦言諦也五土所生莫不信諦也亦是今音 當改入箇韻
  七志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通為一韻
  八未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通為一韻
  九御
  十遇
  古與九御通為一韻
  十一暮
  古與九御十遇通為一韻
  十二霽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通為一韻
  郎計切
  古音力過反 淮南子俶真訓夫貴賤之於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毁譽之於己猶蚊□之一過也 漢書禮樂志郊祀歌練時日篇衆嫭竝綽竒麗顔如荼兆逐靡 周禮小司宼以八辟麗邦法杜子春讀麗為羅 郭璞註方言㼖音麗 當改入過韻
  十三祭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通為一韻十四泰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通為一韻十五卦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十四秦通為一韻十六怪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十四秦十五卦通為一韻十七夬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十四秦十五卦十六怪通為一韻十八隊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十四泰十五卦十六怪十七夬通為一韻十九代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十四泰十五卦十六怪十七夬十八隊通為一韻二十廢
  古與五寘之半及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霽十三祭十四泰十五卦十六怪十七夬十八隊十九代通為一韻
  二十一震
  二十二稕
  古與二十一震通為一韻
  二十三問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通為一韻
  二十四焮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通為一韻
  巨靳切 上聲隠韻其謹切
  古音記 詩小雅杕杜四章卜筮偕止㑹言近止征夫邇止 梁江淹為蕭驃騎祭石頭戰亡文義為行首雄實士節嗟爾驍驚稟才蹈烈守玉不渝懐冰可折氣彰靡旗情激亂轍髙墉摧堅巨醜挫鋭深痛克矜寃靈及雪隆恩殊悼臨爾以欷千秋同盡百齡一世魂而有知咸無逺近 詩崧髙往近王舅箋云近辭也聲如彼記之子之記 易小畜上九月幾望子夏傳作近 中孚六四月幾望京房作近 爾雅幾近也 詩天之降罔維其幾矣箋幾近也 論語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註王曰幾近也 左傳襄十一年不從晉國幾亡註幾近也 二十八年楚不幾十年註幾近也 禮記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註幾近也 魯語民羸幾卒註幾近也 晉語公子幾矣註幾近也 史記留矦世家幾敗而公事索隠曰幾音祈近也 黥布傳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裴駰曰幾近也 賈誼傳矯偽者出幾十萬粟師古曰幾近也 淮南子幾易助也濕易雨也近作幾 漢書天文志有光幾中晉灼曰幾中近踰身也 按説文别有䢋字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从辵从丌讀與記同故九經音義於近字下多註云附近之近以示學者使讀為其謹反而不知古人近幾二字通用詩之㑹言近止往近王舅鄭康成所讀為記者又皆附近之近而非䢋也葢如祈頎之在八微旁紐之説平聲已載之矣 當改入志韻平聲則音祈 周禮大司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註故書畿為近鄭司農云近當言畿 莊子大宗師篇彼近吾死而我不聽近蘄也齊物論篇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是也 水經注蘄水出江夏蘄春縣北山山即近柳也一本作蘄柳也古書近幾蘄同為一字二十五願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通為一韻二十六慁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通為一韻二十七恨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通為一韻二十八翰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二十七恨通為一韻二十九換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通為一韻
  七亂切
  古音七最反 易訟象傳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掇都芮反 宋玉髙唐賦水澹澹而盤紆兮洪波淫淫之溶㵝奔揚踊而相擊兮雲興聲之霈霈猛獸驚而跳駭兮妄奔走而馳邁虎豹豺兕失氣恐喙鵰鶚鷹鷂飛揚伏竄股戰脅息安敢妄摯荀子正論篇庶人隠竄莫敢望視居如大神動如天帝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鸖莫不憚驚伏竄注喙江裔 漢班固西都賦平原赤勇士厲猨狖失木豺狼懾竄 魏大饗碑辭赫王師征南裔奮靈威震天外呉夷讋蜀虜竄區宇清八荒艾幸舊邦設髙㑹皇德洽洪恩邁刊金石光萬世 晉張協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沈避地獨竄有生之歡滅資父之義廢愁洽百年苦溢千嵗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李善曰竄七外反字林作此讀非關叶韻 潘岳西征賦躡函谷之重阻㸔天險之衿帶跡諸矦之勇怯算嬴氏之利害或開關以延敵競遁逃而奔竄有噤門而莫啟不窺兵於山外 宋謝靈運撰征賦拔淵謨於潛機騁神鋒於雲旆驅斥澤而風靡䠞坑谷而鳥竄中華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緩帶既剋黜於肥六又作鎮於彭沛 左傳僖二十六年鬼神弗赦而自竄于夔竄七亂反字林千外反 昭二十六年竄在荆蠻竄七亂反字林七外反 史記賈生傳鸞鳯伏竄兮䲭梟翺翔索隠曰竄音七外反 又按説文㝮塞也讀若虞書曰㝮三苖之㝮麤最切今書曰竄三苖于三危是竄與㝮同音也 當改入泰韻
  三十諫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換通為一韻
  三十一襇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換三十諫通為一韻
  三十二霰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換三十諫三十一襇通為一韻
  三十三線
  古與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問二十四焮二十五願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換三十諫三十一襇三十二霰通為一韻詩氓六章阮願翰換諫霰同用猗嗟三章獮阮換線同用小弁六章軫震霰同用
  三十四嘯
  三十五笑
  古與三十四嘯通為一韻
  三十六效
  古與三十四嘯三十五笑通為一韻
  三十七号
  古與三十四嘯三十五笑三十六效通為一韻















  唐韻正卷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