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六十一至二百六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百五十七至二百六十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六十一至二百六十五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六十六至二百六十八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5.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5.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5.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5.djvu/5

慶陽府表                

                    

大清一統志

 慶陽府在甘肅省治東一千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三百一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東至陜西延

  安府甘泉縣界一百八十里西至涇州鎮原縣界一百三十里南至陜西邠州界二百二十里北至

  陜西延安府定邊縣界二百里東南至陜西邠州三水縣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涇州治二百二十

  里東北至陜西延安府保安縣界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寕夏府靈州花馬池所界三百八十里自府

  治至 京師由呉堡二千五百里由大慶關路三千七十里

 ︹分野︺天文東井輿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戰國義渠戎地秦置

  北地郡漢因之郡治在府境北後漢以後廢西魏大統十

  一年置朔州後周保定元年州廢隋開皇十六年

   復置慶州大業初改州曰宏化郡唐武德元年

   曰慶州六年置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舊唐書地理志貞觀

   元年罷府四年復置五年又罷開元四年復置天寶初改為安化郡至德

   元載改順化郡乾元初復曰慶州屬關内道五代

   因之文獻通考慶州李茂貞建定安軍節度梁為武静軍九域志唐定安軍節度後唐降軍事

   宋曰慶州安化郡屬陜西路慶厯元年分置環慶

   路政和七年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改慶陽府

   金亦曰慶陽府金史地理志初改安國軍後置安定軍節度皇統二年

   置慶原路總管府元降為散府屬鞏昌路明曰慶

   陽府屬陜西布政使司

  本朝屬甘肅省領州一縣四

   安化縣附郭東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合水縣界三十里西至涇州鎮原縣

   界一百三十里南至合水縣界二十里北至環縣界七十里東南至合水縣治六十里西南至涇州

   治二百二十里東北至陜西延安府保安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環縣界五十里漢置郁郅縣屬

   北地郡後漢廢隋開皇十六年置合水縣爲慶州治大業初爲宏化郡治唐武德六年徙置宏化縣

   又改合水縣曰合川同爲州治貞觀元年併合川縣入宏化神龍元年改宏化曰安化至德元載

   改曰順化五代因之宋乾德二年復曰安化仍爲慶州治後爲慶陽府治金因之元至元七年省縣

   入府明復置仍爲府治 本朝因之合水縣在府東七十里東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

   百五十里東至陜西鄜州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安化縣界五十里南至寕州界五十里北至陜西延

   安府保安縣界一百里東南至陜西鄜州中部縣治三百里西南至寕州治一百四十里東北至陜

   西延安府甘泉縣治二百五十里西北至環縣治二百五十里漢置畧畔道屬北地郡後漢廢後魏

   為襄樂縣地西魏僑置蔚州後周廢州置北地郡隋開皇初郡廢義寕元年分合水縣置樂蟠縣屬

   宏化郡唐武德六年又分置蟠交縣天寶元年蟠交曰合水縣皆屬慶州五代周省合水縣入樂

   蟠宋熙寕四年省樂蟠縣復置合水縣屬慶陽府金元明皆仍舊 本朝因之環縣在府西北

   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至陜西延安府保安縣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平

   涼府固原州界一百里南至安化縣界九十里北至寕夏府靈州花馬池所界二百十里東南至安

   化縣界八十里西南至涇州鎮原縣界二百里東北至陜西延安府定邊縣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

   固原州界八十五里秦置北地郡漢置馬嶺縣為郡治兼領方渠縣後漢廢隋大業元年復置馬嶺

   縣屬宏化郡唐屬慶州景龍元年分置方渠縣亦屬慶州五代時縣廢為鎮屬𤫊州晉天福四年

   方渠鎮置威州又置通遠縣為州治周廣順二年改曰環州隸環慶路顯德四年降通遠軍宋淳化

   五年復為環州金屬慶原路元省通遠縣入州屬鞏昌路明降州為縣屬慶陽府 本朝因之

   寕縣在府東南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東至陕西鄜州宜君縣界

   一百十里西至寕州界二十里南至陕西邠州三水縣界五里北至寕州界三十里東南至三水縣

   界二十里西南至邠州治八十里東北至鄜州中部縣界七十里西北至寕州界四十里漢北地郡

   泥陽縣地後魏置陽周縣屬趙興郡西魏於縣置顯州後周州廢隋開皇中改縣曰羅川屬北地郡

   唐屬寕州天寶初改曰真寕五代宋金元因之明萬厯閒改屬慶陽府 本朝乾隆年閒改曰正寕

   寕州在府南一百五十里東西距二百一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陜西鄜州中部縣界

   一百五十里西至涇州界六十里南至陜西邠州界七十里北至合水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正寕縣

   界五十里西南至邠州長武縣治九十里東北至鄜州治二百七十里西北至涇州鎮原縣治一百

   八十里春秋戰國義渠戎地秦為北地郡地漢置泥陽縣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漢末廢後魏太平真

  君二年置定安縣兼置趙興郡皇興二年置華州延興二年為三縣鎭太和十一年改曰班州十四

  年改曰邠州二十年又曰豳州西魏廢帝二年改曰寕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曰豳州尋改州

  為北地郡唐武德初復曰寕州貞觀元年置都督府四年府罷天寶初改曰彭原郡乾元初復曰寕

  州屬關内道五代因之宋曰寕州彭原郡屬永興軍路宣和元年置興寕軍節度屬環慶路金曰寕

  皇統二年罷軍屬慶原路大定七年改縣曰安定元仍曰寕州至元七年省州治安定縣入州屬

  鞏昌路明初改屬慶陽府 本朝因之

 ︹形勢︺襟帶兩川拱揖羣峯北控羌胡南藩關陜

  阜錯列溝㵎輻輳山川險固為關輔保障明文在中觀宇

  

 ︹風俗︺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舊慶州志民淳而不爭

  士慤而有文宋章粢安化樓記好勇尚武安化縣官署記

 ︹城池︺慶陽府城周七里十三歩因原阜之勢而成其形似鳳謂之鳳凰城門四四面有濠

  明成化初增築南關甕城周三里 本朝順治十五年修乾隆三十三年重修 安化縣附郭

  水縣城周三里一百八十歩門二濠廣三丈三尺宋熙寕中築明末燬 本朝順治十四年

  修雍正年閒添建城樓乾隆三十三年重修嘉慶三年補修環縣城周五里三百五十歩

  門三濠深二丈元末築本朝乾隆二十五年 正 寕縣城周二里二十六步門三濠

  深一丈五尺元至正中因舊址重築 本朝乾隆三十三年寕州城周三里四十歩南關

  城周二里門四阻河為池五代梁龍德初築明崇禎末燬 本朝順治五年乾隆三十二年重修

 ︹學校︺慶陽府學在府治東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

  安化縣學在府學南明洪武七年建 本朝順治以來累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合水

   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中建 本朝順治十四年重建入學額數八名環縣學

   治南明洪武初建入學額數八名正寕縣學在縣治東元至正初建 本朝順治十六

   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寕州學在州治東明洪武二年本朝順治年閒修入學額數

   十二鳳城書院在安化縣城内 本乾隆二十六年羅川書院

   寕縣 本朝乾隆五年

  ︹户口︺原額民丁共一萬八百十九屯丁共七千四百四十六今滋生民丁男婦大小共九十八萬六

   千三十三名口屯丁男婦大小共二十八萬六千七百九十名口統計十三萬二千二百三十六户

  ︹田賦︺田地共一萬五千五百二十七頃十畞二分額徵銀共三萬四千七百四十六兩三錢九分二

   釐糧共六千七百七十四石七斗五合一勺

  ︹山川︺景山在安化縣西一百十里山多產奇木怪石及獐鹿猿猱之屬魏書地形志富平縣有

   彰獵山疑即此馬嶺山在安化縣西北七十五里接環縣界寰宇記馬嶺山俗名箭括嶺與

   青山相連互在廢馬嶺縣西一里有馬嶺坂左右帶川相傳漢之牧地也九域志安化縣有馬嶺山

   金史地理志通遠縣有馬嶺坂府志在環縣南一百三十里舊多居民有果實猿烏之屬巖洞幽邃

   莫窮所止寡婦山在安化縣北十五里寰宇記寡婦山原在安化縣界舊五代史慶州北十

   五里有寡婦山蕃部野雞族居之周廣順二年命環慶二州及府州帥折從阮討平之府志寡阜

   砦在縣北三十里即寡婦之訛太白山在安化縣北一百五十里黒水河發源於此

   邊山在安化縣北三百二十里頂平麓險川流縈繞宋范仲淹嘗置寨於上第二將

   山在安化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峯巒高聳林木茂盛其地居民富庶白於山在安化縣

   東北山海經白於山洛水出其陽元和志白於山一名女郎山在洛源縣北三十里子午山

   在合氷縣東五十里即橋山也史記封禪書上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橋山魏書地形志陽周縣有

   橋山隋書地理志羅川有橋山又寰樂縣有子午山元和志子午山一曰橋山在真寕縣東八十里

   黄帝陵在山上又秦故道在襄樂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雲陽即此道也又子午山舊

   名翟道山在華池縣西四十五里寰宇記子午山一名雞山酈道元水經注有烏雞水出焉西北注

   於洛水明統志子午山在合水縣東五十里一名橋山南連耀州北抵鹽州東接延安綿亙八百餘

   里又横嶺在寕州東一百里蓋子午山别阜也正寕縣志橋山在縣東七十里一名子午嶺亦謂之

   横嶺又雕嶺在縣東九十里亦橋山支峯通志山長千餘里北入大漠南盡分水其東水皆東南流

   為延安界其西水皆西南流為慶陽界直南直北皆隨地異名豐峙山在合水縣東南五十

   里故城川上多林木又八棱山在故城川北南山在合水縣南一里許魏然屹立林木茂盛

   錦屏山在合水縣西四十里狀如圍屏尖山在環縣東一百里山形聳拔因名

   方山在環縣西南相近有小方山形皆方正青山在環縣西後漢建武六年馮異至義

  渠青山胡率衆降二十一年安定屬國胡叛屯聚青山遣將兵長史陳訢討平之劉昭郡國志註北

  地參龻縣有青山章懷太子曰山在馬嶺縣西北牛家山在環縣西一百里牛訛奴族𩔖

  所居黒水河發源於此又名火燄山烏崙山在環縣北三十里寰宇記通遠軍北至靈武路

  烏崙寨三十里府志山在縣北三十里甚高峻頂闊根狹難於登陟宋時置寨於此羅山

  寕縣東二十里相傳唐天寶初𫉬玉石真人像二十七於此撫琴山在正寕縣南一里山

  畔有洞風過如琴音故名雲寂山在正寕縣南十五里蒼翠干霄為縣屏障又縣西南一里

  有泰山上有青帝廟故名又縣西南三里有黎陽山五掌山在正寕縣東北二里山有五峯

  其形如掌高山在寕州東發自橫嶺迤邐而西至此豐隆特峙鳳凰山在寕州東六十

  南山在寕州域南二里為州屏障上有元將李思齊故城西山在寕州西馬運河岸

  列峙城西畫石山在寕州西十五里珊瑚川其石有文燦然如畫圖因名秦霸嶺

   在安化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舊名安化原相傳秦穆公會西戎北戎之地又金雞嶺在縣西南一百

   六十橫嶺在安化縣北十八里產鐵形如蠐螬製為刀鋮極利走馬嶺在安化縣

   北二百里其嶺聳拔其麓平衍又青沙嶺在縣北二百二十里多岀青沙白石白城子嶺

   在安化縣北二百三十里東西綿亙二三里上有白城節義峯在安化縣西北宋史景祐

   元年夏人侵慶州伏兵節義峯擒宋將齊宗矩安定巖在寕州西十五里巖如潑墨石可鐫

   青岡峽在環縣北亦曰青岡嶺唐開元四年于副都䕶張知運擊突厥叛户於青岡

   嶺後唐天成四年朔方節度使康福赴鎮自方渠至青岡峽遇吐蕃野利大蟲二族大破之宋至道

   三年遣五路兵討李繼遷詔李繼隆出環州繼隆以環州路迂乃自青岡峽繞靈武徑趨平夏趙珣

   聚米圖經環州洪德砦有歸德青岡兩川歸德川在洪德東透入鹽州青岡川在洪德西北本靈州

   大路自此過美利寨入浦樂河至耀德清邊鎮入靈州藥地峪在安化縣南二十五里又

   西姬峪在縣西南三里葉胡峪在縣西北十里黒泉峪在縣北十里東川之東嘉樂峪在縣北二十

   五里葫蘆峪在縣北一百里麻峪在合水縣東南七十里故城川東東原在安化縣

   東其源自合水縣東來凡溝㵎皆西流又西原在縣西其脈自景山來凡溝㵎皆東流為城左右之

   彭原在安化縣西南九十里元和志彭原縣有彭池原南北八十一里東西六十里寰宇

   記原在寕州西隋因原名縣花村原在安化縣西六十里產牡丹芍藥二谷原

   在安化縣北五里一名慶原為郡城來脈又八珠原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與環縣接界舊為明珠

   蕃族之地長厚原在合水縣西南七十里漢城原在合水縣西九十里天池

   原在環縣南九十里燕原在寕州東北六十里襄樂鎮後魏置燕州於此花坡

   化縣東十里地多花木為郡人遊覽處世傳不窋遺園石鼔坪在寕州東六十里襄樂原

   有石如鼓扣之有聲其地腴可田洛河源出安化縣東北東南流入陜西延安府保安縣界

   山海經白於之山洛水出於其陽東流注於渭漢書地理志洛水出歸德縣北蠻夷中入河淮南子

   洛水出獵山括地志洛水岀洛源縣白於山南入渭寰宇記洛水源出廢洛源縣北經白於山經上

   郡雕陰縣秦望山南過襄樂郡又東南過馮翊衙縣舊志洛河在安化縣東北二百五十里 按洛

   水今發源延安府定邊縣東南冡嶺下東南流入保安界去安化東北二百五六十里舊志所記里

   數與元和志寰宇記皆合古洛源縣白於山蓋近今定邊縣地明統志謂洛水源出府城南樂蟠廢

   縣北慶陽舊志又載白於山在合水縣北二十里皆誤府志有蘆草溝在縣北一百七十里謂即洛

   河之源亦入洛小水非正源明統志又有白豹川在府北二百里與境内西陽川橫水川合東南流

   入保安縣洛河府志西陽横水二川源皆出環縣境東流經安化縣北二百里蓋皆洛水上源别流

   東河在安化縣東即白馬水也元和志延慶縣西臨白馬川寰宇記白馬水出北塞夷中

   引水經注洛川南逕尉李城東北合馬嶺水號白馬水明統志白馬川在府北一百二十里南流注

   東河又東河在府城東來自沙漢至城北合懷安川及靈溝水南流至合水縣界為馬蓮河其靈溝

   水在府城北五十里府志懷安川源出府城北二十里南流入東河又柔遠川在府城北一百八十

   里南合懷安川循府城為東河又石板溝在城北七十里津子溝在城北二十里皆流入東河 按

   漢書地理志郁郅縣有泥水應劭曰出北蠻夷中又曰泥陽縣在泥水之陽今東河及下流馬蓮河

   皆即古泥水也環河在環縣西東南流至安化縣西曰西河合東河明統志環江源出環縣北

   七十里亦名環河流經縣城西委曲環抱石橋交跨小港分流南入安化縣界又西河在府城西來

   自環河流經城下合楊集㵎水谷溝下馬汀諸水由西轉南㑹於東河其下馬汀在府北三十里水

   濱地平行者常憩於此故名府志環江在環縣西十里源出青岡峽流至府西與東河㑹 按元和

   志方渠馬嶺諸谷水東南流經縣又隋置合水縣在馬嶺水口寰宇記馬嶺縣有水出西北引水經

   注與青山水合今環河即馬嶺水也其下流曰馬蓮河者蓋亦馬嶺之訛甜水河在環縣西

   三里寰宇記甜水河在通遠城西從東北蕃部鼻家族北界來明統志有合道川在縣西八十里與

   境内黒水甜水七里溝諸水俱注環河又鴛鴦溝在縣西十八里東入環河縣志甜水溝在縣西三

   里源出開城縣界又城西溝在縣西十里亦名趙大夫溝又肅遠城溝在縣北四十里七里溝在縣

   東七里馬坊溝在縣西北二十里清平溝在縣西八十里皆流入環河府志合道川源出開城縣界

   二水相合故名又蒼耳川在縣西九十里佛堂谷水在縣西一百里皆東流入環河又安塞川在縣

   東四十里西南流入環河木缽溝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安化縣界馬嶺溝在縣東南一百里皆西

   流入環河三岔溝在縣南一百里東流入環河又楊集㵎在府北八十里南流五十里入西河又水

   峪溝在府北七十里南流二十里又下馬汀西流三十里皆入西河馬蓮河在合水縣西南

   即東西二河合流又南經寕州西入涇水明統志馬蓮河在合水縣西南四十里自安化縣合冉家

   河南流入真寕縣界會九龍川府志馬蓮河在寕州西二里自安化縣來與九龍川合流經政平鎮

   入涇冉家河在合水縣西五十里源出安化縣界南流入馬蓮河又神靈溝在縣西六

   十里冉家河西溝中央有山特起元至正末民避兵於此寇至溝口適風電大作若有神靈擁䕶得

   全因三合水在安化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東流至合水縣入馬蓮河建水

   水縣東一里即樂蟠水也元和志合水縣臨大小樂蟠二水交口明統志北岔河在安化縣城東七

   十里來自白豹寨南流至合水縣㑹建水又建水在合水縣治東源出子午山西南流與北岔川水

   合謂之合水南入馬蓮河府志北川在合水縣東一里與建水合南流六十里入馬蓮河又清水溝

   在縣西南一里源出縣西南田家里流入合水又小川在縣南二十里源出子午山西流入於合水

   又錫蠟溝在縣東六十里流入建水故城川水在合水縣南五十里與麻谷大三門相通

   源出子午山南流入寕州界為谷城川又流經州西北入大延水川旁土壤肥潤多産葦荻花藥又

   柳葉溝水在寕州北二十里源出牛頭巘西南入谷城川華池水在合水縣東北史記封禪

   書秦時二淵有祠正義二淵在華池縣西子午嶺東二川合流故名元和志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

   為名明統志華池水在合水縣東北七十里來自保安縣至此合豹子川平戎川苗村溝諸水入鄜

   州界府志華池在縣東北一百里珊瑚水自環縣流經安化縣西又南經寕州西入馬蓮

   河隋書地理志彭原縣有珊瑚水寰宇記安定縣有珊瑚谷水引水經云珊瑚水東南至栒邑入洛

   明統志有黒水河在安化縣西百二十里源出太白山合蒲川水流入寕州界又珊瑚川在寕州西

   四十五里流入馬蓮河川旁有龍祠府志黒水河源出環縣牛家山東南流經安化入寕州界為珊

   瑚川又蒲川河源出環縣流經府西一百二十里南入黒水河又大樂㵎在府南五十里南流至寕

   州界入珊瑚水寕州志珊瑚川在州西二十里旁有湫池禱雨有應川中有紫阿石可作硯

   陵水在寕州東自合水縣流入寰宇記安定縣有九陵水源出華池縣子午山川中有九堆似

   陵故名明統志九龍川在寕州東一百二十里一名九陵川自橫嶺流至西南合奢延川南注涇水

   大延水在寕州東寰宇記引水經注大延小延水出油水南延溪西南流巡襄樂縣南於延

   城西二水合流又油水東岀翟道山明統志奢延川在州東一百里一名小延川自横嶺流至襄樂

   故城合大延川又西流至城南會九龍川又有走馬水在州東三十里源出橋山東北流入長城又

   東北注奢延川州志大延水有二源一出橫嶺之白羊溪謂之白羊水西北流至羅山務一出武亭

   寨西南流至羅山務合流至襄樂城與小延川合至寨子口與合水縣谷城川合又南至州城北名

   城北河繞城西而南入馬蓮河羅水在正寕縣南西南入寕州界元和志隋羅川縣以縣南羅

   水為名明統志真寕河在真寕城南源岀横嶺合小河南溝二水西流入寕州界又寕江在寕州東

   一百里亦名寕河其水清瑩舊志羅水自橫嶺西南流經正寕縣南城下亦謂之縣河又西南至寕

   州東南七十里入涇水亦名亞谷河又小河水在縣東南流入羅水又龍門川自寕州來經縣西北

   四十里南流入羅水又長溝河在縣西十里又馬造溝在縣北十里皆入羅水荔原川

   化縣東源出縣北二百里東南流經合水縣匯華池水入鄜州界又白塔水源出縣東北二百里南

   流入合水縣界玉梅川在合水縣東明統志玉梅川與延鳩川俱岀子午山東流入華池水

   又鳳川源亦出子午山流入華池水其水清澈多鷗鷺春月邑人遊賞於此府志玉梅川鳳川俱在

   合水縣東七十里又厮坡川在縣東八十里亦岀子午山有苗村溝水東流入焉又東入華池水又

   延鳩川在合水縣東九十里豹子川在合水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源出安化縣界西入華

   平戎川在合水縣東北源岀保安縣界南流入華池水于莊溝在正寕縣東二

   十里南流入邠州淳化縣界寰宇記引水經注云縣有大陵小陵水出巡河南殊川西南流逕寕陽

   城豳詩云夾其皇㵎此即皇澗也今無考又馬槽溝在縣西北二十里要冊湫在正寕縣

   東六十里魏書地形志陽周縣有湫水唐書地理志真寕縣有要冊湫寰宇記太平興國二年封真

   寕界要冊湫普濟王為顯聖王明統志湫在縣東六十里橋山之尾週圍九畞旁有龍祠唐開元中

   建厯代皆加封號縣志湫在縣東四十里湫頭鎮麓俗名聖水泉又史記正義有泥陽湫在縣東北

   四十里疑即此水波湫在寕州南四十里舊有祠禱雨輒應鵞池在府治北二百三十

   歩唐末郡從事李克新濬宋慶厯中經畧安撫使施昌言重修旁通東河天池在環縣南九十

   里池形如盤水溢不出蓮花池在正寕縣東二十里舊産蓮花清水泉在安化縣

   西泉水澄澈冬温夏涼暖泉在安化縣北五里其水青甘冬不凍涸名麻家暖泉聖公

   泉在合水縣南五十步南山之麓禱雨多應上有聖泉亭又暖水泉在縣南四里其水常温

   泉在合水縣西南七十里石崖上寶泉在合水縣北二十里寶泉寺出如貫珠石泉

   在環縣南五里泉流入環河又唐書貞元十三年楊朝晟城方渠三城師次方渠乏水有青蛇降巖

   下走視其迹水從而出築防環之遂為渟淵有詔置祠命泉曰應聖今湮葫蘆泉在環縣西

   明統志在環縣西鎮戎堡舊有蕃部居之與明珠滅臧部相接温泉在正寕縣西三里有三池

    皆夏涼而冬温金沙泉在寕州南一里沙色如金有泉懸崖而下入九龍川又暖泉在州東

    南五里其水冬温石溝泉在寕州城東北百歩許味甘洌牛圈在安化縣西北二百

    里四旁皆沙磧中有圏瀦水人馬給飲宋時章楶置毒於此夏人來犯飲者多斃







                     前協修官温予巽𠫵纂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慶陽府

︹古蹟︺郁郅故城今安化縣治本義渠戎地後漢書西羌傳秦惠王伐義渠取郁郅是也漢

  置縣屬北地郡後漢廢隋唐時置慶州於此元和志慶州古西戎地周本紀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

  窋奔戎狄之閒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春秋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屬北地郡今州理

  即漢郁郅縣後漢郡境為虜所侵寄寓馮翊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保定元年廢朔州為

  周武防隋開皇三年改置合川鎮十六年割寕州歸德縣置慶州東北至延州四百四十里東至鄜

  州三百九十里西至原州三百四十里南至寕州一百二十七里北至鹽州五百七十二里順化縣

  郭下本漢郁郅縣後漢迄晉不立州縣後魏及周以為鎮防隋開皇十六年於合州城西南一里置

  合水縣在馬嶺白馬二水口因以為名至唐武德二年改合水為合川縣取隋合川鎮為名貞觀三

   年改為宏化天寶元年改為安化至德元年改為順化寰宇記唐順化縣今復為安化周地圖記云

   郁郅城今名尉李城注水經云尉李城一名不窋城在兩川交口即今縣治也府志慶州城在今府

   城北門外週圍八里今府治即不窋城又有田家城在慶州城北門外週圍四里建置未詳

   原故城在安化縣南漢置彭陽縣在今涇州鎮原縣界後魏徙置於此魏書地形志豳州領

   西北地郡治彭陽縣隋書地理志北地郡統彭原縣舊曰彭陽後魏置西北地郡開皇初郡廢十八

   年改縣曰彭原舊唐書地理志彭原縣武德元年置彭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寕州元和志縣南至

   寕州一百里本漢彭陽縣地後漢又為富平縣地後魏破赫連定後於此復置富平縣廢帝改為彭

   陽隋改曰彭原寰宇記縣在寕州西北一百里因彭池原為名九域志熙寕三年改屬慶州在州西

   南八十里元史地理志至元七年并彭原入慶陽府富平故城在安化縣西南漢置富平

   縣在今寕夏府靈州界後漢徙治於此為北地郡永初五年以西羌亂詔徙郡池陽永建四年

   舊縣永和六年復治馮翊縣遂廢魏書地形志西北地郡領富平縣後廢寰宇記富平故城在樂蟠

   縣西八十里彭原縣界宏化故城在安化縣北隋書地埋志宏化郡領宏化縣開皇十

   八年置宏州大業初州廢舊唐書地理志隋宏化縣治宏州故城武德六年移治今所與合水縣俱

   在州治寰宇記宏化城周武帝天和四年築置長城鎮後改爲長川鎮隋廢鎮立州唐初州廢府志

   有宏化里在今縣北二十里蓋即故縣也又隋志宏化郡領宏德縣大業初置亦唐初廢或曰即今

   環縣之洪德砦也洛源故城在安化縣東北本漢歸德縣地漢書地理志北地郡領歸

   德縣後漢更始二年封岑彭爲歸德侯後廢隋書地理志宏化郡統歸德縣西魏置恒州後周廢又

   有洛源縣大業初置元和志洛源縣東南至慶州三百七十五里本漢歸德縣地後漢迄晉無復郡

   縣後魏文帝大統元年復置歸德縣大業元年爲洛源縣因洛水所出爲名舊唐書地理志洛源

   隋縣大業十三年爲賊所破因廢貞觀二年復置又自延州金城縣移北永州治於此八年州廢以

    洛源屬慶州寰宇記廢洛源縣在慶州東北二百七十里 按隋志歸德洛源二縣並有元和志謂

    洛源即歸德改名二說未知孰是蟠交故城今合水縣治元和志合水縣西至慶州五

    十里本漢畧畔道地後漢至晉此地皆無郡縣後魏為襄樂縣地唐武德六年分合氷縣置蟠交縣

    以城臨大小樂蟠二水交口因以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合水縣寰宇記合水縣後周顯德三年併入

    樂蟠九域志熙寕四年省華池樂蟠二縣復置合水縣在慶州東南四十五里畧畔道故

    城在合水縣西南漢置屬北地郡後漢省隋書地理志北地郡彭原縣有樂蟠城西魏置蔚州後

    周廢元和志慶州樂蟠縣北至州三子二里本漢畧畔道地今縣理北五里畧畔故城是也後漢及

    晉此地無復郡縣後魏文帝於此置蔚州周武置北地郡隋開皇三年罷州義寕元年分合水置樂

    蟠縣屬宏化郡取樂蟠城為名 按畧畔樂蟠皆指此城方言訛舛故不同耳又曰畧畔道故城在

    合水 縣西南三十八里寰宇記樂蟠縣在慶州南四十 里後魏大統六年於此置蔚州後周建德二

   年置北地郡畧畔故城在縣東北五里九域志熙寕四年省樂蟠縣入合水明統志樂蟠廢縣在合

   水縣西南七十里延綏志樂蟠城宋金以來廢為金櫃鎮明設華池驛於此馬嶺故城

   在環縣東南史記匈奴傳秦昭王伐殘義渠於是有北地郡漢書宣帝紀五鳳三年置北地屬國地

   理志北地郡秦置治馬嶺縣後漢徙郡治富平而馬嶺縣廢隋復置顔師古曰川形如馬領故以為

   名元和志馬嶺縣東南至慶州六十里本漢舊縣漢末為虜所侵至後魏為朔州地隋大業元年

   合水縣於此置馬嶺縣後漢縣之舊名也十三年縣廢義寕二年於今縣理北四十里百家堡復置

   以縣西一里有馬嶺坂因名舊唐書地理志馬嶺隋縣治天家堡貞觀八年移理新城五代時廢文

   獻通考石晉以寕州之馬嶺鎮隸威州九域志通遠縣有馬嶺鎮元廢明統志馬嶺廢縣在環縣南

   一百三十里一方渠故城在環縣南漢置屬北地郡後漢廢唐景龍元年分馬嶺縣復置

   元和志縣東南至慶州一百八十里唐書貞元十三年邠寕節度使楊朝晟城方渠以遏吐蕃路五

   代初廢為鎮屬靈州寰宇記有通遠軍本西蕃邊界靈州方渠鎮晉天福四年建為威州仍割寕州

   木波馬嶺二鎮隸之周廣順二年避御名改為環顯德四年降為通遠軍管通遠縣并木波石昌

   馬嶺三鎮治通遠縣與州同置九域志周通遠軍淳化五年復為環州南至慶州一百八十里北至

   韋州三百八十里西南至原州二百五里東南至鹽州三百七十五里西北至靈州四百六十五里

   治通遠縣天聖元年改曰方渠景祐元年復曰通遠宋史地理志環州有方渠砦明統志方渠廢縣

   在環縣南七十里蓋宋砦也陽周故城在正寕縣北漢置陽周縣在今陜西延安府安

   定縣界後魏改置於此元和志正寕縣西北至寕州七十里本漢陽周縣地後魏置泥陽惠涉二䕶

   軍孝文太和十一年復置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羅川縣唐天寶元年改為真寕唐書地理志

   是年𫉬玉真人像二十七因更名寰宇記真寕縣在寕州東南八十里明統志陽周城在真寕縣北

   三十五里縣志一名馳武城漢魏陽周縣及西魏置顯州皆治此 按秦漢陽周本屬上郡自後魏

   重置始屬趙興郡即今正寕唐宋諸志皆以真寕為即古陽周橋山黄帝陵俱在縣境然以地界考

   之正寕在子午山西其東北為中部縣乃漢翟道縣屬左馮翊又北為漢直路縣屬北地郡又東北

   至鄜州始為漢上郡境陽周既屬上郡不應跨兩郡越重山而在正寕界也據水經注古陽周在走

   馬水北應在今陜西延安府安定縣北界正寕之陽周乃後魏僑置非故縣也橋山黄帝陵皆當據

   水經注改入延安府泥陽故城在寕州東南漢初酈商破章邯别將蘇駔軍於泥陽地理

   志縣屬北地郡以在泥水之陽而名後漢末寄治馮翊此城遂廢魏書地形志陽周縣有泥陽城史

   記正義泥陽故城在羅川縣北三十一里元和志安定縣本漢泥陽縣今縣理東南十五里泥陽故

   城是也九域志襄樂縣有泥陽鎮寕州志有泥陽里在州東五十里故城在寕州東

   南漢書地理志北地郡領大縣後漢建武元年鄧禹自栒邑徴兵至大要縣尋廢顏師古曰

   古要字音一遥反獨樂故城在寕州東南漢置縣屬上郡在今陜西延安府界後魏移

   置於此魏書地形志趙興郡領獨樂縣寰宇記定平縣東北三十里有獨樂故城義渠故

   城在寕州西北史記秦本紀厲公三十三年伐義渠虜其王惠文君十一年縣義渠後十年伐取

   義渠二十五城匈奴傳秦昭王時宣太后詐殺義渠戎王遂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漢

   書地理志北地郡領義渠道後漢建武六年馮異自栒邑進軍義渠并領北地太守事縣尋廢班彪

   西征賦登赤須之長坂入義渠之故城後趙錄石太和二年劉引攻長安石虎馳救大破引於義

   渠即故城也括地志寕慶二州春秋戰國為義渠戎國之地襄樂故城在寕州東北漢

   置襄樂縣屬上郡在今陜西延安府界後魏徙置於此魏書地形志豳州領襄樂郡太和十一年

   治襄樂縣隋書地理志北地郡領襄樂縣後魏置襄樂郡後周廢又西魏置燕州後周廢元和志縣

   西南至寕州六十里本漢襄洛縣為上郡後魏孝文改洛為樂寰宇記縣城本後魏燕州城也周地

   圖記云文帝大統十六年置燕州因築此城元史地理志至元七年併襄樂入寕州州志襄樂舊縣

   在州東北燕原下今為鎮安化廢州在府境舊唐書地理志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慶州界

   管小州七曰永隸州威州旭州莫州西滄州儒州琮州又安定州都督府亦寄在慶州界管小州七

   曰黨州橋州烏州西戎州野利州米州還州又有靜邊州都督府貞觀中置後僑治慶州境皆天寶

   同川廢縣在安化縣西八十里元和志同川縣東至慶州八十里本漢郁郅縣地義

   寕二年分寕州之彭原縣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縣唐武德元年改為同川縣因同川城為

   名寰宇記宋乾德二年入安化縣府志今同川里參龻廢縣在安化縣西北漢書地理

   志安定郡參龻縣主騎都尉治後漢屬北地郡晉廢延慶廢縣在安化縣東北隋書地理

   志宏化郡西魏置朔州周廢元和志延慶縣南至慶州四十里本漢郁郅縣地後魏於今縣理置朔

   州隋開皇中改置合水縣唐武德六年移豐州户住此仍分合水縣置白馬縣西臨白馬川水為名

   天寶元年改名延慶寰宇記本漢郁郅縣之柳谷城周顯德三年併入安化懷安廢縣

   在安化縣東北唐置屬慶州元和志懷安縣南至慶州一百六十里居近黨項蕃落開元十六年

   逃户所置故以懷安為名五代時廢寰宇記懷安廢縣在慶州東北一百六十里又廢芳池州都督

   府寄在慶州懷安縣界管小州十曰靜獯王濮林尹位長寶寕並黨項野利氏種落華池廢

   縣在合水縣東北隋置元和志華池縣西南至慶州一百五十里本漢歸德縣地隋仁壽二年

   今縣東北二里庫多汗故城置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舊唐書地理志華池縣隋大業十三年

   武德四年復置又於此置林州總管府七年罷總管府貞觀元年廢林州以華池隸慶州寰宇記

   華池縣西魏時置隸蔚州後廢至隋復置因舊名大業元年自庫多汗城移於今所九域志熙寕四

   年省華池入合水縣明統志華池廢縣在合水縣東北百二十里宋省為鎮今設巡檢司 按隋志

   既云樂蟠城西魏置蔚州後周廢於華池縣下又言西魏置蔚州後周廢兩縣相去僅二百里不應

   一時並有置蔚州以元和志寰宇記考之則隋志華池縣下之蔚州為重岀也定安廢縣

   今寕州治後魏置為豳州治魏書地形志豳州皇興二年為華州延興二年為三縣鎮太和十一年

   改為班州十四年為邠州二十年改焉領趙興郡郡領定安縣皆太平真君二年置隋書地理志北

   地郡後魏置豳州西魏改寕州大業初復曰豳州治定安縣舊置趙興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置北

   地郡元和志寕州古公劉邑周為義渠戎國秦為北地郡地後魏置豳州廢帝三年改為寕州以撫

   寕戎狄為名後周改北地郡隋又為寕州大業中又為郡唐武德元年復為寕州東至坊州三百二

   十里西至涇州一百五十里南至邠州一百四十里北至慶州一百三十里定安縣郭下本漢泥陽

   縣後魏太武置定安縣取定俗安人為義今在縣理西北三里定安故關隋開皇三年移縣入廢趙

   興郡金史地埋志大定七年更名安定元史地埋志至元七年併安定入州定平廢縣

   在寕州南唐置屬寕州元和志縣北至寕州七十里自漢至晉並泥陽縣地後魏至周並為安定縣

   地隋大業十年於此築城置𬃷社驛唐武德二年於驛分定安置定平縣唐書地理志寕州定平縣

   在邠州北六十里唐末喪亂會為衍州周顯德五年廢州為定平縣隸邠州尋屬寕州宋又隸邠州

   九域志熙寕五年又屬寕州宋史地理志政和七年又隸邠州金志又屬寕州元史地理志至元七

   年省定平屬寕州州志定平舊縣在州南六十里定邊城在安化縣北三十里九域志通

   遠縣有定邊砦宋史地理志元符二年環慶路進築定邊城後改為軍東至九陽堡三十五里西至

   綏遠寨二十里南至横山砦三十里北至通化堡二十里政和二年又置定邊縣為倚郭金為定邊

   砦屬環州又曰皇統六年以地賜夏人大順城在安化縣北一百五十里宋史慶厯初范

   仲淹知慶州州之西白馬鋪砦當後橋川口在賊腹中仲淹欲城之密遣子純祐與蕃將趙明據其

   地引兵隨之至柔遠始號令之版築皆具旬日而城成即大順城是也大順既城而白豹金湯皆不

   敢犯九域志安化縣有大順城府志城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去金湯城四十里白豹城

   在安化縣北宋史康定元年韓琦使任福攻白豹城克之地理志白豹城舊屬西界元符二年修復

   賜舊名南至柔遠砦五十里北至勝羌堡五十里後屬定邊軍元廢府志大順城北四十五里為白

   鎮安城在安化縣東北接陜西延安府界宋史地理志政和六年築東至鄜延路通慶

   城三十里南至威邊砦三十里舊志又有駱駝城在縣東北一百里周二里即宋綏遠砦木波

   城在環縣南四十五里唐為木波堡貞元九年城鹽州命朔方都虞候楊朝晟戍木波堡十三

   年朝晟城木波五代時為木波鎮屬寕州周割屬通遠軍寰宇記軍南至木波鎮界四十里九域志

   通遠縣有木波鎮元廢曲子城在環縣南九十里明永樂初征西將軍何福築 本朝順

   治十六年重建又靈祐城在縣南一百五十里亦何福築合道城在環縣西南七十里通鑑

   貞元十三年楊朝晟城方築合道木波三城九域志通遠縣有合道城元廢細腰城

   縣西宋史种世衡知環川環原之閒明珠滅臧康奴三族最大其北有二川交通西界慶厯四年范

   仲淹議築細腰城斷其路檄世衡董其事城成自環州改隸原州安邊城在環縣西北宋

   史地理志地名徐家臺崇寕五年築賜名東至清平關四十里金為安𫟪砦元廢舊志城在縣西北

   一百二十里明宏治中為設千户所今廢興平城在環縣北宋史地理志地名灰家嘴元符

   元年築賜名南至洪德砦二十里北至清平關三十里金為興平堡元廢長城在環縣北三里

   元和志秦長城在馬嶺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蒙恬所築寰宇記在通遠城北一里又舊志長城在

   正寕縣東六十里亦𫎇恬所築俗謂之蒙恬城慶陽廢衞在府治西北明洪武四年

   公劉莊在安化縣北三十里其地有腴田數畞號天子掌人不敢墾相傳為公劉莊

   仲淹舊宅在安化縣治東仲淹為環慶安撫時所居今為慶儲庫柔遠亭

   城西柔遠砦山頂可以憑高望遠宋時建觀兵亭在環縣東六里宋种世衡建古教場也又

   縣東七里有通遠亭亦宋時建今為送迎之地一川風月亭在寕州治後圃宋建有蓮

   池柳港花嶼蘭皋諸勝五柞亭在寕州南後漢書郡國志泥陽有五柞亭寰宇記在定平

  廢縣今無考安化樓在府治内宋知州章楶建并記臨川閣在府城内鵞池上宋

  建蔣之奇有詩安定閣在正寕縣東七十里閣對安定砦分奇挹秀如面畫屏靈武

  臺在環縣東北三里寰宇記慶州有靈武臺在馬嶺北即此錫慶堂在府城内宋知州蔡

  視事堂在府城内宋范純仁帥慶陽時建江漢堂在府城内宋范純粹知慶

  州時建晁𥙷之為記晝閒堂在安化縣治南唐高祖為宏化留守時建有太宗書石刻尚存

 ︹關隘︺驛馬關在安化縣西南九十里唐興元初朱泚敗走自涇州北趨驛馬關即此有城周

  一百四十歩明宏治中置巡司正德十年清平關在環縣北六十五里宋史地理志地

  名之字平元符二年築賜名西至安邊城四十里南至興平城三十里金廢府志在縣西北六十五

  里明置清平堡嘉靖中移慶陽中路遊擊駐此董志鎮在安化縣西南九域志彭原縣有董

  志蕭赤城寕羌四鎮府志董志鎮在今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四達通衢貿易輻輳之地有堡明嘉靖

   二十七年參政江尚凝築今設外委赤城堡在縣西南七十里嘉靖三十年參議陳其學築又温泉

   堡在縣西南八十里秦霸嶺堡在縣西南一百十里俗呼張官兒寨皆陳其學築五交鎮

   在安化縣東北一百十里西北去槐安鎮三十里有城周二里宋范仲淹築又業樂鎮在縣東北八

   十里去懷安鎮七十里有城周二里二十歩亦宋范仲淹築又景山鎮在縣西一百里槐安

   鎮在安化縣東北一百五十里九域志安化縣有懷安業樂五交景山四鎮府志槐安鎮在縣北

   一百五十里即唐懷安縣後訛為槐安道路寬平最為要害宋范仲淹置鎮北控安寨川去環州木

   波鎮八十里二鎮為諸路之援明置巡司成化中巡撫馬文升增築城堡周六里道通定邊花馬池

   相為應援又定邊巡司在縣北一百六十里即古定邊軍明亦置巡司今俱廢太白鎮

   水縣東一百二十里鳳川鎮在合水縣東北五十里東南去華池鎮五十里西去府治一百

   五十里宋范仲淹築控子午嶺入西夏界華池鎮在合水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即古華池縣

   九域志合水縣有金櫃鳳川華池平戎四鎮宋史地理志熙寕七年改華池鎮為砦有東華池西華

   池二砦縣志鎮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明設巡司今裁 本朝順治十年曽移合水縣治於此十四

   年還舊治平戎鎮在合水縣東北一百六十里宋史地理志安化縣有平戎鎮元豐四年

   元祐元年復明統志平戎寨在合水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宋范仲淹築木鉢鎮在環縣南

   五十里即宋木波鎮明成化中馬文升增築故城周三里建倉儲糧一方稱便馬嶺鎮

   縣南一百二十里即故馬嶺縣東南至府城七十五里至阜城鎮二十五里宋范仲淹築為鎮明成

   化中巡撫馬文升重築今廢石昌鎮在環縣西寰宇記通遠縣有石昌鎮府志在縣西三

   十里宋范仲淹築湫頭鎮在正寕縣東九域志縣有山河顯聖二鎮府志湫頭鎮在縣東

   四十里即顯聖鎮也又委家鎮在縣東七十里皆有堡雕嶺鎮在正寕縣東一百里雕嶺

   上明初置巡司萬厯中革平子鎮在正寕縣北三十里又山河鎮在縣北五十里有堡艾嵩

   鎮在縣東北七十里與陜西鄜州中部縣接界政平鎮在寕州東南六十里即故定平縣

   𬃷社鎮在寕州南三十里亦名早社九域志定安縣有交城早社二鎮大昌鎮

   州西三十里九域志定平縣有永昌一鎮金史地理志定平縣有大昌鎮府志大昌鎮在今州西四

   十里大昌原又有焦村鎮在州西三十里新莊鎮在州西五十里襄樂鎮在寕州東北六

   十里即故襄樂縣明洪武初置巡司嘉靖閒築城第二將營在安化縣東北金史地理

   志荔原堡西有第二將營在白豹城南七十五里明統志第二將營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府志城

   周圍七里紅德城營在環縣境今設守備駐此橫山砦在安化縣北宋史地理志

   地名西擦移元符元年建築賜名南至通塞堡三十里北至定邊軍三十里又綏遠砦本駱駝巷元

   符二年建築賜名東至定邊軍二十里北至神山砦五十里又寕羌砦地本萌山三岔元符元年

   築賜名東至綏遠砦六十里又威邊砦東至洛河川二十里北至鎮安城二十里金皆廢府志橫山

   砦在府北一百里其北為綏遠砦北接金湯砦其寕羌威邊二砦皆廢寡阜砦在安化縣

   北三十里明成化閒知府王貴築更名義安堡嘉靖間知府王來又改名富砦又馬鐙砦在縣北七

   十里周一百歩柔遠砦在安化縣北一百四十里北至白豹谷三十里宋仁宗時夏人入寇

   巡檢揚承吉拒戰於柔遠砦即此元廢明成化中築城周二里白豹砦在安化縣北三百里

   即宋白豹城范仲淹所築明改為砦安疆砦在安化縣西北宋史地理志本西人礓詐砦元

   豐五年收復賜名元祐元年賜夏人紹聖四年修復後屬定邊軍南至大順城四十里今廢

   城砦在安化縣西北宋史地理志安化縣有府城元豐四年廢府志今名阜城鎮在縣北五

   十里明置遞軍所於此東谷砦在安化縣東北九域志縣有東谷西谷柔遠大順安疆五

   砦府志東谷砦在縣東北七十里南去槐安鎮三十里至今稱為老砦又西谷砦在縣西北一百八

   十里皆宋范仲淹築荔原砦在安化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宋合水縣之堡宋史治平末蔡挺

   知慶州築城馬練平為荔原堡金史地理志慶陽府有荔原堡金湯砦在安化縣東北二百

   里接陜西延安府保安縣界北接榆林寕塞堡界本宋砦屬延州明改屬慶州安化砦

   縣東七十里又徐家窋砦在縣北一百三里胡河川上寛夷平衍可容數百人鄉人常避兵於此今

   更名徐家臺烏崙砦在環縣北九域志通遠縣有烏崙肅遠洪德永和平遠定邊團堡安

   塞八砦府志烏崙城在縣北三十里又肅遠城在縣北四十里洪德城在縣北六十里平遠堡在縣

   北七十里團堡砦在縣西北五十里安塞砦在縣西四十里永和砦在縣東南一百里天固

   堡在安化縣西南寰宇記在彭原縣南隋置甚險固府志堡在縣西南八十里雪泥堡

   在安化縣西北九域志安化縣有雪泥美泥二堡府志美泥砦在縣西北一百里去槐安鎮五十里

   雪泥砦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去西谷砦二十里皆范仲淹築九陽堡在安化縣西北宋史

   地理志定邊軍有九陽堡東至鎮安城二十里西至定邊軍三十五里又通化堡南至定邊軍二十

  里觀化堡南至通化堡二十里雞嘴堡東至通化堡約二十里南至綏遠砦十六里又神堂堡大𮗚

  二年建築賜名東至觀化堡三十里南至綏遠砦三十里今俱廢通塞堡在安化縣北宋

  史地理志慶州有通塞堡元符元年建築南至槐安鎮四十里又勝羌堡東至洛河川二十里南至

  白豹城五十里又麥川堡本名麥經嶺政和六年賜名南至威邊砦十五里北至鎮安城十里又威

  遠堡本名衡家堡政和六年賜名西至定邊軍十五里又懷威堡東至鄜延路通慶城十五里南至

  威寕堡二十里又矜式堡西至定邊軍約二十里府志有懷遠砦在府東北二百里東接延安府界

  即故懷成堡也歸德堡在環縣北宋史地理志環州有歸德堡東至木𤓰堡五十里南至洪

  德砦四十里又通歸堡東至歸德堡三十里南至洪德砦二十里又流井堡東至興平城四十里西

  至安邊城三十里定戎堡南至興平城五里北至清平關十里舊志通歸堡在縣東北七十里流井

  堡在興平城西北四十里惠丁堡在環縣東北九十里宋史地理志環州有惠丁堡東至寕

   羌砦約四十里西至麝香堡約三十里麝香堡北至烏丁原約十里阿原堡在環縣東北一

   百里宋史地理志環州有阿原堡政和三年賜名東至綏遠砦三十里又羅溝堡地名火羅溝南至

   阿原堡四十里朱臺堡本朱灰臺東至雞嘴堡十八里西至木𤓰堡約五十里皆政和三年建築賜

   木𤓰堡在環縣東北一百四十里旁有木𤓰原宋史地理志環州有木𤓰堡東至寕羌

   砦二十五里南至惠丁堡四十里解家堡在正寕縣東北四十里又安興堡在縣東南十

   五里高石堡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西谷堡在縣北二十五里皆明參政汪尚凝李磐等相繼建築

   宏化驛在府治北明初置南至合水縣華池驛六十里又舊有驛馬關驛在府西驛馬關今

   華池驛在合水縣西六十里南至正寕縣九十里又舊有邵莊驛在縣東一百里宋莊

   驛在縣西關今俱裁彭原驛在寕州治南南至政平驛六十里政平驛在寕州東

   南政平鎮南至陜西邠州長武縣宜祿驛八十里皆明洪武三年

  ︹津梁︺東河橋在府城東南又西河橋在城南同川橋在安化縣西八十里下通乾流

   合水橋在合水縣東十里清水橋在合水縣西南一里其水雖經驟雨而流

   華嚴橋在合水縣西十五里圏洞橋在合水縣西二十里環江橋

   縣北二里龍門川橋在正寕縣西十里九龍橋在寕州東跨九龍川馬蓮

   橋在寕州西南一里馬蓮河上

  ︹陵墓︺︹古︺黃帝陵在正寕縣東括地志黄帝陵在寕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按陵今

   又見陜西鄜州中部縣以地考之當在陜西延安府安定縣詳古蹟︹夏︺不窋墓在府城東

   三里元和志在順化縣東二里明統志碑文剝落上有片石大書周祖不窋氏墓︹秦︺太子

   扶蘇墓在寕州西十五里元和志在定安縣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監𫎇恬築長城始皇崩

   李斯矯詔賜死葬於此寰宇記在嵩城源明統志在寕州西十五里碑尚存又見陜西延安府︹漢︺

   傅介子墓在安化縣西二里公孫賀墓在安化縣東南二十里有碑︹唐︺

   薛王墓在合水縣東百里之玉梅里郭子儀墓在合水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有

   碑子儀十一世孫訥刻︹宋︺張吉墓在合水縣西四十里

  ︹祠廟︺韓范祠在府學南祀宋韓琦范仲淹昭忠祠在安化縣治本朝嘉慶八年

   不窋廟在安化縣南明統志廟有塑像兩壁繪文王以下三十七王像公劉廟

   在安化縣西南八十里威靖祠在環縣治内祀宋种世衡旌忠廟在環縣城内祀

   宋環州統制强霓及弟强震甘節廟在正寕縣城内祀明都御史景清七君子

   祠在寕州治西南宋建六君子堂於州治内碑燬無存明初改建祀隋刺史梁毗元諧唐刺史狄

   仁傑防禦使李勣宋防禦使李允則推官孔道輔宏治元年增祀知州劉剛號七君子忠烈

   祠在寕州治南明崇禎中敕建祀忠臣王信狄梁公廟在寕州西宋范仲淹有記

  ︹寺觀︺承天觀在正寕縣南撫琴山舊名通聖觀唐開元二十三年元宗夢羣仙現於羅底詔

   訪焉於羅川縣東堡村底家莊有一老人引至洞口見一白兔八穴遂掘得二十七仙玉石之像各

   題名姓得道去處并老人亦一仙之數以應二十八㝛乃置觀曰通聖宋真宗改曰承天兵部尚書

   李維凝壽寺在寕州南六十里定平廢縣宋張舜民記謂定平山不如水水不如寺寺

   不如凝壽佛山寺在寕州西南金大定中建










                              前協修官温予巽恭纂 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 覆 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慶陽府

  ︹名宦︺︹漢︺杜延年杜衍人宣帝時召拜北地太守選用良吏捕擊豪强郡中清靜馮異

   潁川父城人建武時領北地太守事青山胡率萬餘人降異又擊盧芳將賈覽匈奴奠鞬日逐王破

   之上郡安定皆降︹南北朝︺︹周︺閻慶河陰人爲寕州刺史性寛和不苛察百姓悅之

   宇文貴齊王憲子建德中出爲豳州刺史雖出自深宫而留心庶政性聰敏遇目輒記遠近

   服其明察︹隋︺楊宏高祖從弟立爲河閒王開皇初出拜寕州總管在州治尚清靜甚有恩惠

   柳儉河東解人大業中拜宏化太守入朝郡國畢集帝謂蘇威牛宏曰其中清名天下第一者

   爲誰威等以儉對賜帛二百疋大業末盜賊蜂起儉撫結人夷卒無離畔境以保全︹唐︺狄仁

   傑太原人中宗時爲寕州刺史撫和戎落得其懽心郡人勒碑以頌後遷豫州時越王兵敗支黨

   餘二千人論死仁傑密疏其詿誤有詔悉謫戍邊囚出寕州父老迎勞曰狄使君活汝耶因相與哭

   碑下齋三日乃去︹宋︺姚内斌盧龍人太祖時西夏數犯西鄙以内斌為慶州刺史兼青

   白兩池𣙜鹽制置使在郡十數年西夏畏服不敢犯塞董遵誨范陽人乾德六年以西夏

   近邊授通遠軍節度使既至召諸族首長諭以朝廷威德刲羊釃酒宴犒甚至衆皆悅服後數月復

   來擾邊遵誨率兵深入其境擊走之俘斬甚泉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環州刺史如故太宗即

   位兼領靈州路巡檢在軍凡十四年按撫一面夏人悅服田仁朗元城人開寶七年以西北

   邊内侵選知慶州仁朗至率麾下往擊大破之其酋長相率請和仁朗烹牛置酒與之約誓邊境乃

   安璽書襃美慕容德豐太原人太平興國二年知慶州兼邠寕都巡檢甞破小遇族奪

   名馬數十匹詔書襃諭居任九年以𥳑静為治邊鎮安之劉文質保塞人太宗時知慶州李

   繼遷入寇文質將出兵官吏不敢發庫錢乃以私錢二百萬給軍士皆感奮遂大破賊田紹

   斌汾州人真宗初授環慶靈州清遠軍部署慶州有野雞族數為寇掠道路患之紹斌召其酋帥

   三人斷臂馘劓放還寇感化帖服曹瑋靈壽人真宗時為環慶路兵馬都鈐轄甞上涇原環

   慶兩道國帝以示左右曰山川險固出入戰守之要舉在是矣因勅諸將按圖計事天禧中以瑋為

   環慶緣邊巡檢安撫使委乞骨咩大門等族聞瑋至歸附者甚衆閻日新臨渙人真宗時

   為慶州都監命管勾邠寕環州駐泊兵馬時部署張凝屢入邊界焚族帳日新皆提兵應援未幾知

   慶州上言野溪三門等族恃險隘桀黠難制請開古川道東至樂業鎮西出府城從之趙振

   歸信人真宗時為慶州沿邊都巡檢使時金湯李欽白豹神木馬兒高羅跛臧三族尤桀悍難制振

   募降羌啗以利令相攻破十餘黨欽等詣振自歸不敢復犯後知環州元昊將反為金銀冠佩隱飭

   甲騎遺羌屬振濳以金帛誘取之以破其勢及劉平等皆敗惟環慶無患孔道輔曲阜人孔

   子四十五代孫真宗時為寕州軍事推官數與州將爭事有蛇出天慶觀真武殿中一郡以為神州

   將帥官屬往奠拜之欲上其事道輔徑前以笏擊蛇碎其首觀者初驚後莫不歎服田敏

   人真宗時為環慶路都總管時後橋屬羌數叛擾邊敏誅違命者十八族又敗羅骨於三店川

   雍河南人環原州屬羌⿰扌⿳丆⺝⿱冖友-- 擾邊以雍為安撫使建言屬羌因罪罰羊者舊輸錢而比年責使出羊羌

   人頗以為患請如舊輸錢罪輕者以漢法贖金從之杜杞無錫人仁宗時知慶州蕃酋率衆千

   餘内附夏人以兵索酋劫邊户掠馬牛有詔責杞𣏌言違誓舉兵酋不可與因移檄夏人不償所掠

   則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罷去史方開封人知環州兼環慶路兵馬都監先是磨媚等六族内

   寇方諭以恩信乃傳箭牽羊乞和減禁兵五千徙内地以省邊費景泰普州人通判慶州上

   言元昊雖稱臣誠恐包藏褐心當選主將練士卒修城池儲貲糧以備不虞三疏不報俄元昊反又

   上邊臣要畧二十卷㑹有薦泰知兵者召知寕州范仲淹呉縣人仁宗時知慶州為環慶

   路經畧安撫緣邊招討使至部即奏行邊以詔書犒賞諸羌閱其人馬為立條約諸羌皆受命自是

   始爲漢用慶之西北馬鋪砦當後橋川口在賊腹中仲淹引兵城之曰大順城大順既城而白豹金

   湯皆不敢犯環慶自是寇益少滕宗諒河南人范仲淹薦以自代擢天章閣待制徙知慶州

   任福開封人仁宗時知慶州兼環慶路副總管上言慶州去蕃族不遠願勒兵境上按亭堡謹

   斥堠因經度所過山川道路以爲緩急攻守之備帝善之聽便宜從事夏人寇保安鎮戎軍福部分

   諸將破白豹城平骨咩等四十一族耿傅河南人通判慶州時議進兵西討以傅督一道糧餉

   㑹元昊入寇參任福行營軍事遇敵姚家川諸將失利敵騎益至武英勸傅避去傅不答英歎曰英

   當死君文吏無軍責奈何與英俱死傅指顧自若被數創乃死贈右諫議大夫杜惟序

   人權知慶州會任福敗以騎兵數千破賊三砦斬首數百級王仲寶高密人仁宗時知慶

   州兼經畧安撫招討副使破金湯城賜詔奬諭徙澶州副總管安撫使范仲淹奏留之韓絳

   雍邱人仁宗時知慶州熟羌據堡爲亂即日討平之范恪開封人康定初爲慶州北路都巡檢

   使與攻白豹城破之既還夏人遣騎襲其後恪設伏邀擊斬首四百級生𫉬七十餘人甞與總管杜

   惟序鈐轄高繼隆分討漢乞薜馬都嵬三砦恪先破都嵬而繼隆圍薜馬不能下恪馳往取之既又

   援惟序下漢乞砦种世衡洛陽人仁宗時知環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訛者素倔强未嘗出

   謁郡守聞世衡至遽郊迎世衡與約明日當至其帳往勞部落是夕雪深三尺世衡緣險而進奴訛

   大驚曰前此未甞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羅拜聽命羌酋慕恩部落最强世衡得其

   死力諸部有貳者使討之無不克其後百餘帳皆自歸甞課吏民射有過失射中則釋之人人自勵

   皆精於射由是數年敵不敢近環境遷環慶路兵馬鈐轄范仲淹檄令與蔣偕築細腰城世衡時卧

   病即起將所部甲士晝夜與築城成而卒郭逵洛陽人為環慶兵馬都監遭母憂不得解官凡

   三請乃許慶帥杜杞贐以錢四十萬謝弗受傅求考城人知慶州環之定邊砦蕃官蘇恩以

   小過疑懼而遁將佐議致討求謂恩非素攜貳者乘以兵必走邊患但遣禆將從十數卒扣其帳開

   以禍福恩感泣還砦如初馬懷德祥符人為環慶路副都總管環州蕃官蘇恩以其屬叛往

   安俊太原人仁宗時為環州都監破趙元昊吃江井那等諸砦安撫使韓琦上其功遷環

   慶路都監武英太原人仁宗時為環慶路駐泊都監破黨平族又從任福破白豹城高敏

   登州人為環慶都監主蕃部事羌人以兵三十萬來寇總管楊逐駐兵大義以敏為先鋒將夏人攻

   奪大順水砦敏岀戰多所斬𫉬次榆木援兵不至中流矢死贈嘉州刺史孫沔會稽人仁宗時

   凡三知慶州邊人服其能劉几洛陽人孫沔薦其才堪將帥使知寕州俗喜巫軍校仗妖法結

   其徒亂有日几使他兵伏壘門以伺夜半盡擒之蔡挺宋城人英宗時知慶州上書論攻守

   大計夏人大入諒祚親帥軍攻大順城挺料城堅不可破而柔遠城惡亟遣總管張玉將銳師守之

   諒祚移寇柔遠玉夜斫營夏人驚擾潰去挺築城馬練平為荔原堡分屬羌三千人守之孫長

   卿揚州人英宗時知慶州州據險高患無水長卿鑿百井皆及泉泥陽有羅川馬嶺上搆危棧下

   臨不測之淵過者惴恐長卿訪得唐故道闢為通塗蕭注新喻人熙寕初知寕州環慶李信之

   敗列城皆堅壁注獨啓關夜宴如平時張舜民邠州人神宗時為寰樂令王安石倡新法

   舜民上書言不當與小民爭利時人壯之吕由誠開封人知合水縣王中立种諤征靈州由

   誠部運隨軍天寒食盡他邑役夫多潰去惟由誠所部分無失者趙卨依政人神宗時知慶

   州夏人欲襲其新壘大治攻械卨具上撓夏計及夏侵蘭州卨遣曲珍將兵直抵鹽韋俘馘千人其

   酋栧厥嵬名㝛兵於賀蘭原時出攻邊卨遣將李照甫蕃官歸仁左右分擊又合耿端彦趨賀蘭原

   伏兵平夏生擒嵬名䕶老幼三萬餘俞充鄞人神宗時知慶州慶陽兵驕小繩治輒肆悖充嚴

   約束斬妄言者於軍門聞有病苦則巡撫勞餉死不能舉者出私財以周其喪以故莫不畏威而懷

   惠環州田與夏境犬牙交錯毎𫉬必遭掠多棄弗理充檄所部復以時耕植慕家族山夷叛舉户亡

   入西者且三百充遣將張守約耀兵塞上夏人亟反之鄭僅彭城人知寕州諸軍多殺老弱

   持首要賞僅下令非强壯而能生致者賞半之有内附羌追寇得老人不忍殺擒之乃其父也相持

   哭一軍感動時諸路爭進討奏捷僅獨保境不生事寇亦不犯姚兕五原人神宗時為環慶巡

   檢與夏人戰一矢斃其酋衆潰因乘之遂破蘭浪敵大舉寇邊諸砦皆受圍兕時駐荔原堡先羌未

   至據險張疑兵伺便輒出有悍酋帥臨陣甚武兒斬其首還手射數百人又遣子雄引壯騎馳掩其

   後所向必克敵退攻大順城兕復往救轉鬬三日斬級數千卒全二城慶軍叛兕以親兵守西關盜

   不得入而奔兕追及下馬與語皆感泣羅拜誓無復為亂張守約濮州人神宗時知環州慕

   家族𭶑很難制摇動種落勒兵討擒之范純仁仲淹子神宗時知慶州秦中方饑擅發常

   平粟賑貸僚屬請奏而須報純仁曰報至無及矣吾當獨任其責或謗其所全活不實詔遣使按視

   會秋大稔民讙曰公實活我忍累公耶畫夜爭輸還之環州种古執熟羌為盜流南方過慶呼冤純

   仁以屬吏非盜也古避罪讕訟詔御史治於寕州純仁就逮民萬數遮馬涕泗不得行至有自投於

   河者獄成古以誣告謫加純仁以他過黜知信陽軍范純粹純仁弟哲宗時代兄知慶州時

   與夏議分疆界純粹請棄所取夏地曰爭地未棄則邊隙無時可除宜修明戰守救援之法朝廷是

   之及夏侵涇原純粹遣將曲珍破之於曲律擣横山夏衆遁去章楶浦城人哲宗時知慶州時

   朝議戢兵捐葭蘆安疆等四砦予夏夏時得砦益驕粢言夏嗜利畏威不有懲艾邊不得保息宜稍

   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圍然後諸路出兵擇據要害勢將自蹙矣遂乗便出討以致其師

   夏果入圍環州楶遣驍將折可適伏兵洪德城邀擊之斬䕶甚衆又預置毒於牛圈瀦水夏人馬飲

   者多孫路開封人哲宗時知慶州章惇柄國復議取棄地時諸道相視未進路聲言修舊

   壘載器甲樓鹵頓大順城下夜半趨安疆遲明據之六日而城完遂築興平横山曲珍

   人元祐初爲環慶副總管夏人寇涇原號四十萬珍擣盧馳三百里破之曲律山俘斬千八百人解

   范子奇河南人哲宗時知慶州廣儲蓄繕城柵嚴守備羈黠羌推誠待下人樂爲用

   錢即錢塘人徽宗時知慶州至鎮築安邊城歸德堡開地萬頃縱耕其中𡻕得粟數十萬

   霓自金歸宋知環州隆興閒金兵圍環州與其弟震堅守孤城招誘使降不屈城陷死焉並贈觀

   使︹金︺龎迪延安人熙宗海陵時爲慶陽尹厯三考不易以治最聞詔書襃美西人榮之

   楊仲武保安人皇統初除知寕州關中洊饑境内盜賊縱横仲武悉爲下之馬諷

   人天德初爲寕州刺史民有告謀不軌者株連數十百人諷察其無狀乃究問告者告者具伏其誣

   衆皆懽呼感泣盧庸豐潤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調定平縣令治舊堰引涇水溉田民賴其利

   ︹明︺衡岳西平人建文時知慶陽府性廉潔常祿外一毫不取劉綱禹州人永樂中知寕

   州事因俗爲治廢墜具興有龍尾湫時出光怪手射滅之洩其水一巨黿也行野中橫石爲矼馬驚

   不敢渡視之則范仲淹所𢰅狄仁傑碑起之爲立祠焉居寕三十四年整肅如一日仁宗賜璽書召

   問進曰品服俸正統中乞歸送者涕泣載道寕民祀之狄仁傑祠中段復興陽穀人崇禎時

  為陜西右參議分守慶陽李自成據西安傳檄諭降復興裂其檄集衆守踰月賊薄城圍數匝發砲

  石殺賊滿濠久之勢不支拜辭其母乘城督戰城陷焚其妻妾子女母亦赴火死乃持鐵鞭出擊殺

  數賊遂自刎士民葬之西河坪立祠祀之靳聖居長垣人崇禎時為慶陽府推官時已授刑

  部主事未行賊圍城佐段復興死守城破被執罵不絶口死袁繼登南畿人崇禎末知安

  化縣涖任未浹𡻕即遭變城陷不屈死時寕州知州董琬亦城陷不屈死

 ︹本朝︺沈加顯河南人順治二年任慶陽道郡當流寇亂後城無居民郭外尚為賊據加顯招

  集遺民激勵將士擒賊首三十三人餘黨皆散流移漸次復業杜霽遠永年人順治九年知

  安化縣招徠流民八百餘户墾田七百餘頃出貲繕城堞立學校收殮遺骸政聲甚著

 ︹人物︺︹漢︺公孫賀義渠人祖父昆邪景帝時為隴西守以將軍擊呉楚有功封平曲侯著書

  十餘篇賀少為騎士從軍數有功武帝即位遷太僕元朔中以車騎將軍從大將軍青出有功封南

   窌侯後代石慶爲丞相公孫敖義渠人以郎事景帝至武帝時以校尉從大將軍封合騎

   侯後以因杆將軍築受降城傅介子義渠人以從軍爲官先是龜兹樓蘭皆嘗殺漢使者

   元鳳中介子以駿馬監求使大宛因令詔責樓蘭龜兹二國皆謝服詔拜爲郎中遷平樂監後復至

   樓蘭斬其王持首詣闕封義陽侯甘延壽北地郁郅人少以良家子善騎射爲羽林期門

   稍遷至遼東太守免官許嘉薦爲郎中諫大夫使西域都䕶騎都尉與副校尉陳湯共誅斬郅支單

   于封義成侯梁慬北地弋居人父諷厯州宰永元州除軍司馬使北單于宣國威德歸附者

   萬餘人慬有勇𰚾慷慨好功名殤帝時拜西域副校尉屢立奇功朝廷嘉之數璽書勞勉委以西方

   事令爲諸軍節度尋拜度遼將軍擊破匈奴單于惶怖遂詣慬降︹宋︺王庶慶陽人崇寕進

   士以种師道薦通判懷德軍高宗初除鄜延經畧使權陜西制置使張浚自富平敗歸庶力陳撫秦

   保蜀之䇿勸浚收熙河秦鳳之兵阨關以爲後圖浚不納除湖北安撫使因燕見請都荆州召爲兵

   部侍郎口陳秦蜀利害尋拜樞密副使時秦檜以和戎爲事庶力詆和議乞誅金使其言甚切出知

   潭州後謫道州安置至貶所卒孝宗時追諡敏節張吉慶州卒爲淮安鎮守烽夏人寇東谷

   掠得之脅以兵使呼城中曰淮安諸砦已破宜遠降吉反其詞曰努力諸砦無虞賊糧盡且去矣母

   庸降賊怒害之贈内殿崇班︹明︺景清正寕人本姓耿訛景洪武中進士及第授編修改御

   史建文初厯北平參議爲燕王所器入爲僉都御史擢御史大夫燕師入諸臣死者甚衆清素預密

   謀且約方孝孺等同殉至是獨詣闕自歸成祖命仍其官一日早朝清衣緋入先是日者奏異星赤

   色犯帝座甚急成祖故疑清及朝清獨著緋命搜之得所帶剱詰責清奮曰欲爲故主報讐耳帝怒

   命磔死族之籍其鄉福王時贈太保諡忠烈張驥安化人永樂中舉於鄉宣德初授御史岀

   按江西慮囚福建平反至千人正統時巡撫山東浙江所至咸有建樹吕經寕州人正德進

   士授禮科給事中乾清宫災上疏極諭義子番僧邊帥之害遷吏科都給事中復極論馬昂女弟入

   宮事又劾方面最貪暴者四人羣小咸惡謫為蒲州同知世宗時擢山東參政累官右副都御史巡

   撫遼東以兵變謫戍茂州隆慶初復官李夢陽慶陽人宏治進士授户部主事進郎中上

   疏五千餘言極論得失語侵壽寕侯張鶴齡鶴齡誣以訕母后下錦衣獄尋宥出奪俸武宗立劉瑾

   等用事夢陽為尚書韓文屬草劾瑾會語洩文等皆逐去瑾深憾之摭他事下夢陽獄將殺之康海

   力救得免歸瑾誅起為江西提學副使後以事劾免夢陽才思雄鷙與何景明徐禎卿輩號七才子

   著有空同集李禎安化人隆慶進士擢御史累遷順天府丞洮河有警禎極言貢市非䇿厯

   詆邊吏四失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累遷兵部侍郎日本封貢事僨詔議戰守禎疏言首輔趙志

   皋本兵石星當去尋攝部事以平壤王京釡山皆朝鮮要地請修建大城興屯開鎮且列上戰守十

   五策俱允行又數上方畧多合機宜終南京刑部尚書麻僖慶陽人父永吉嘉靖進士仕至

   湖廣按察使以清操聞僖登萬厯進士授庶吉士改兵料給事中直言不避權勢天啓中厯太常少

   卿魏忠賢亂政御史陳世埈劾罷之崇禎初復官致仕家居布衣糲食未甞涉公庭李自成陷慶陽

   不屈王信寕州人父没廬墓三年母没信年已六十足不踰閾者亦三年崇禎初以𡻕貢

   生知河南正陽縣出撫土寇會流賊猝至𬒳執使諭降羅山正陽信大罵不從斷頭剖腹而死贈光

   祿丞建祠祀之

  ︹本朝︺彭翮正寕人順治壬辰進士任山西平陽推官訟無冤民值流寇攻縣城甚急晝夜防禦

   賊棄圍去民德之入祀鄉賢祠穆三益正寕人母殁躬負土築墳廬墓三年黃源

   人事親孝父病祈以身代竟愈及卒哀毁幾不欲生母殁亦如之又同縣楊繼元合水李綿祉寕州

   朱鵬翮俱以孝行稱乾隆年閒 旌張鼇畧環縣人嘉慶十二年以孝 旌

  ︹列女︺︹明︺劉金住妻常氏寕州人洪武初父謫戍夏州女隨母偕行適同戍鄉人劉

   金住金住尋殁於戰常事繼姑有恩禮姑殁有强求之者常應曰待終喪翌日赴水死越三日漁者

  出屍面色如生邦妻王氏環縣人嘉靖中邦疾卒王抱痛不就寢室月餘易衣整容

  自縊死又同邑張紀妻梁氏亦以夫死自縊麻僖妻楊氏安化人性聰慧讀書能通

  夫義崇禎十六年城將陷僖誓必死楊曰子能死忠吾獨不能死節乎請先死以殉乃飲鴆而死

  侯舉妻夏氏安化人崇禎末陷賊賊逼之不從𬒳磔死同邑王如賓妻楊氏麻維清妻

  黃氏廖宏毅妻曹氏子婦曹氏俱賊至投井死李啓明妻楊氏縊死周某妻鄭氏

  人夫卒遺一女方二𡻕孀居五十年流寇大至城陷鄭氏舉火自焚死同邑只應詔妻劉氏苗之芳

  妻賈氏張鳳齡妻姚氏石若璞妻李氏劉某妻韓氏俱遇變自縊死王鳴璨妻禹氏投井死

  遇隆妻賈氏寕州人年十八適遇隆崇禎末賊破堡賈姑及賈夫婦俱被劫賊欲辱賈

  賈紿賊釋母與夫不爾盍先殺我賊釋之賈度母夫行遠遂投崖死王家芳妻姜氏

  寕州人賊破堡將入室姜謂妾李子婦邵曰吾家世清白可為賊辱耶攜手連袂投崖死有司旌為

  一門三烈王加慶女寕州人父母早逝伯父撫之年十六許字張氏子未嫁而夫亡女請

  往弔伯父母不許竟日哭聲不絶勺水不入口至晚縊死

 ︹本朝︺任倫妻文氏安化縣人夫亡守節茹苦終身乾隆年閒 旌又同縣節婦劉宗江

  妻賀氏張正宗妻王氏張興宗妻辛氏王徴妻陳氏張鳴璽妻賀氏李光宗妻郅氏錢時珠妻黄氏

  張述妻楊氏邊棟妻楊氏夏克信妻黃氏王受福妻楊氏邊學儒妻李氏黃瑗妻龎氏楊乃機妻李

  氏唐朝鳳妻王氏周義妻馬氏田咸有妻張氏何若勤妻錢氏均乾隆年閒 旌武生劉傑妻郭氏

  葛永年妻蔡氏史自綱妻李氏鄧全妻師氏劉迟妻趙氏李彩妻黃氏劉郭氏惠張氏王張氏均嘉

  慶年閒 旌李綿祉妻趙氏合水人夫亡守節與同縣節婦孫可選妻謝氏俱乾

  隆年閒 旌又同縣節婦陶德妻薛氏張琚妻胡氏俱嘉慶年閒 旌湯守仁妻韓

  氏環縣人年二十四夫亡叔欲奪其志氏投於水救之不死乃斷髪自誓𡻕荒採蓬籽為食其志

   益堅又同縣戴學江妻郭氏守正捐軀李成名妻王氏王程妻文氏武生張麒麟妻文氏生員楊楚

   妻張氏武生髙尚德妻李氏以節孝稱俱乾隆年閒 旌許世榮妻熊氏宋賢妻蔣氏吕輝周妻許

   氏梁世科妻劉氏俱嘉慶年閒 旌徐大椿妻王氏正寕人夫亡殉節又同縣烈婦

   李喜春妻徐氏郭壯猷妻路氏李丕建妻郭氏姚升斗妻王氏范錫鼎妻趙氏姚成妻魏氏俱以死

   殉夫又同縣黨永志妻吳氏穆廷義妻馬氏遇强𭧂守正捐軀俱乾隆年閒 旌又同縣烈婦生員

   鞏望古妻趙氏夫亡殉節嘉慶年閒 旌貞女于氏正寕人係楊來泰未婚妻聞夫死他

   鄉殉節乾隆四十一年 旌路引章妻王氏正寕人夫亡守節與同縣節婦馮爾

   星妻鞏氏王訪奇繼妻路氏廩生范近宸妻彭氏監生鞏正緒妻鄭氏武生劉永安妻路氏廪生路

   先登妻房氏俱嘉慶年閒 旌楊國彦妻徐氏寕州人夫亡氏年十九一慟垂絶親

   黨勖以撫孤大義乃延食息閱三月孤又殤遂不食而死又同州梁運開妻龎氏趙運旺妻雒氏左

   籯妻姜氏俱夫亡殉節又同州馬生才妻王氏賀天中妻張氏遇强暴守正拍軀俱乾隆年閒 旌

   曹日新妻鞏氏寕州人夫亡子幼守志彌篤乾隆年閒 旌又同州節婦侯萬壽妻

   楊氏徐偉妻王氏王謀妻辛氏張加朝妻楊氏徐璽妻楊氏郭登雲妻卜氏馮永年妻張氏豆可繼

   妻孟氏劉春滿妻王氏李廷璽妻陸氏王海麟妻汪氏王載俊妻吕氏劉廷璧妻韓氏趙永清妻劉

   氏豆興才妻趙氏陳崇盧妻要氏侯萬錦妻張氏栗月桂妻侯氏王啟後妻趙氏王廷棟妻王氏徐

   進妻邵氏李廷珠妻劉氏李高妻周氏李頃妻周氏侯涵妻楊氏羅萬卷妻羅氏張明妻劉氏劉源

   妻王氏馮廷湖妻武氏高爾莊妻邵氏唐學顔妻田氏徐讓妻劉氏王國倉妻馬氏張致和妻董氏

   暢守静妻趙氏楊文星妻徐氏石躬璧妻暢氏王從周妻羅氏侯萬齡妻竇氏張輔辰妻魏氏石永

   湖妻雒氏昔乾利妻徐氏張斯善妻周氏高述聖妻劉氏閣閭妻高氏韓文塚妻王氏郭永貴妻朱

   氏楊希純妻劉氏權崧妻雒氏王定邦妻劉氏生員侯舉妻焦氏王興財妻邉氏昔聯魁妻雒氏俱

  大亡守節圴乾隆年閒 旌生員閻愉妻劉氏監生吕仲賓妻馮氏監生張煥妻石氏傅三舉妻王

  氏石毓奉妻彌氏李彩妻王氏鄭志士妻劉氏生員張必鴻妻王氏張宗秋妻王氏監生高伯熊妻

  門氏監生昔濟妻李氏均以節孝稱嘉慶年閒 旌

 ︹土產︺布慶陽府出元和志慶州賦胡布寕州賦麻布寰宇記慶州貢胡女布府北鹽池出元

  和志㑹寕縣河池出慶陽府寕州出唐書地理志寕州㑹州貢五色覆鞍氊九域志慶州貢紫

  寕州出元和志寕州貢龍鬚席牛酥安化縣出元和志慶州貢麝香安化縣出

  元和志慶州貢安化縣出唐書地理志慶州貢寰宇記寕州又産白蜜焰硝各縣俱出

  元和志有窟一所在㑹州北一百里朱家嘴辦課櫻桃各縣俱出又出楸子慶陽府出

  府志城北横嶺産鐵形如蠐螬鑄為小刀極利九域志寕州貢黃羊安化縣產

  俱出唐書地理志寕州貢芫青亭⿱⺾厯菴閭假蘇寰宇記寕州產草豆寇防風九域志寕州貢荆芥環

     州貢 甘 草明統志府境出 金絲草性 涼 味 苦去 瘴解散 諸 藥之毒本草所不 載又合水 縣 南 山出 款

     









                           前編修官温予巽恭 纂輯

                           前提調官張日華恭 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寕夏府在甘肅省東北九百四十里東西距五百三十里南北距六百六十里東至陜西延安府

  定邊縣界三百七十里西至賀蘭山邊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平涼府固原州界三百七十里北至西

  瓜山邊界二百九十里東南至慶陽府環縣界三百六十里西南至固原州界四百里東北至白塔

  山邊界三百里西北至賀蘭山邊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四千五十里

︹分野︺天文東井輿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戰國屬秦始皇時屬

  北地郡漢為北地郡北部都尉地治富平在今靈州界後漢

  末廢晉義熙後為赫連勃勃所據後魏始於今府

  南境置靈州後周建德三年於此置懷遠郡及懷

  遠縣隋開皇三年郡廢屬靈武郡唐屬靈州州為朔方

  節度治所宋初廢為懷遠鎭咸平中入於西夏乾興二

  年夏人城懷遠鎭為興州自靈州徙都之後升為

  興慶府又曰中興府元太祖二十二年滅夏至元

  八年立西夏中興等路行省二十五年改置寕夏

  路總管府元貞元年革行省屬甘肅行省明洪武

  三年曰寕夏府五年府廢二十六年明統志作九年與明史不

  改置寕夏衞二十八年罷永樂元年復置屬陜

  西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寕夏府屬甘肅省兼置

  寕夏寕朔二縣同為府治又改靈州千户所為州

  置平羅中䘙二縣五年置新渠縣七年置寶豐縣

  乾隆三年裁新渠寶豐二縣併入平羅縣領州一

  縣四

  寕夏縣附郭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靈州界三十里西至寕朔縣界十五

  里南至寕朔縣界九十里北至寕朔縣界二十里東南至靈州界八十五里西南至寕朔縣界五十

  里東北至平羅縣界四十里西北至寕朔縣界十五里本漢北地郡富平縣地後周始置懷逺縣為

  懷遠郡治隋屬靈武郡唐屬靈州宋入於西夏元為寕夏路東境明洪武十七年置寕夏前䘙二十

  五年復置左屯衞俱屬陜西都司後廢三十五年復置 本朝初因之順治十五年廢前䘙入寕夏

  雍正二年改置寕夏縣為寕夏府治寕朔縣附郭東西距九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五十

  里東至寕夏縣界一里西至賀蘭山邊界九十里南至中䘙縣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平羅縣界九十

  里東南至寕夏縣界五十里西南至邊牆一百里東北至寕夏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平羅縣界三

  十五里漢北地郡靈武縣地隋唐為懷遠縣西境元為寕夏路西境明洪武中分置寕夏右屯䘙屬

  陜西都司 本朝雍正二年置寕朔縣與寕夏縣同為府治平羅縣在府北少東一百二

  十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十五里東至寕夏縣界四十里西至賀蘭山六十里南至寕朔縣

  界七十里北至石觜山四十五里東南至靈州界六十五里西南至寕朔縣界九十里東北至黄河

  隄二十里西北至鎮遠關五十里漢北地郡北境唐為靈州北境明永樂初築平虜城嘉靖三十年

  置平虜守禦千户所屬寕夏䘙 本朝初曰平羅雍正二年改置平羅縣五年分置新渠縣七年

  增置寶豐縣並屬寕夏府乾隆三年新渠寶豐二縣並入平羅仍屬寕夏府靈州在府東南

  九十里東西距三百一十里南北距三百五十里東至陜西延安府定邊縣界二百八十里西至寕

  夏縣界三十里南至平涼府固原州界二百八十里北至邊牆七十里東南至慶陽府環縣界二百

  九十里西南至中䘙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興武營一百四十里西北至寕夏縣界七十里漢置

  靈州富平二縣屬北地郡後漢徙廢後魏太延二年置薄骨律鎮孝昌中改置靈州周置總管府兼

  置普樂郡及迴樂縣隋開皇三年郡廢大業初罷府三年改州為靈武郡唐武德元年復曰靈州仍

  置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屬關内道開元九年朔方節度使天寶元年復曰靈武郡乾元九年復

  曰靈州五代因之宋咸平五年入於西夏改為西平府又改翔慶軍元復曰靈州屬寕夏路明洪武

  十六年改靈州千户所屬寕夏䘙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為靈州屬寕夏府中䘙縣

  在府西南三百八十里東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十里東至寕朔縣界二百二十里西至蘭

  州府臯蘭縣界二百一十里南至平涼府固原州界二百里北至邊牆十里東南至靈州界二百里

  西南至蘭州府靖遠縣界二百里東北至靈州界二百里西北至邊界二十里秦北地郡地漢安定

  郡眴卷縣地後漢廢後魏爲靈州地隋爲靈武郡地唐爲靈州鳴沙縣地宋沒於西夏元置應理州

  屬寕夏路明洪武三年州廢永樂元年置寕夏中䘙屬陜西都司 本朝初因之順治十五年併入

  寕夏右屯䘙雍正二年改置中衞縣屬寕夏府

 ︹形勢︺黃河𬓛帶於東南賀蘭蹲峙於西北沃野擅魚

  米之利灌溉資漢唐之渠地險民富稱四塞腴

  中邊圖制北鄰大漠南距平涼東接榆延西連甘肅

 ︹風俗︺本雜羌戎之俗後周遷江左之人於此崇禮好

  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寰宇篤信禨鬼尚

  詛呪宋史夏國傳强梗尚氣敢戰鬬金史夏國贊土人性勇

  鋭善畜牧尚釋重巫明初徙其民於陜西居此土

  者皆五方之人是以風俗不純明統

 ︹城池︺寕夏府城周十五里有奇東西長倍於南北門六濠深七尺本西夏故址元末棄其

  西半明正統中復築 本朝順治康熙閒屢修乾隆三年圮五年復築又滿城在府城西十五里周

  七里有奇門四濠廣六丈乾隆四年築設將軍及八旗兵駐防四十六年五十年屢修舊滿城在城

  東北二里周六里有奇雍正元年剙築乾隆三年圮因移建 寕夏寕朔二縣附郭平羅縣

  城周四里有奇南北二門明永樂初築至萬厯三年甃甎 本朝乾隆三年圮四年復築

  州城舊在黄河南明洪武中移築河北宣德中移築河東北隅周七里八分萬厯五年甃甎門

  四 本朝乾隆五年修中䘙縣城周五里有奇東西南三門濠深一丈明正統天順閒

  因舊址展築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圮乾隆五年復築

 ︹學校︺寕夏府學在府治西北即舊䘙學明洪武二十九年建入學額數二十名又商學在

  明倫堂後 夲朝雍正三年建入學額數八名嘉慶四年添設滿營學校以應試人數多寡定額

  寕夏縣學在府城東北雍正三年建入學額數十七名寕朔縣學在府城東

  雍正三年建入學額數十七名平羅縣學在縣治雍正三年建入學額數八名

  州學在州治東南即舊所學明正德十三年本朝順治十六年康熙四十六年嘉慶二年

  屢修入學額數十四名中衞縣學在縣治東南即舊寕夏中䘙學明正統中建入學額

  數十五名揆文書院在府學東明嘉靖四十三年巡撫王崇古建銀川書院

   本朝乾隆十九年寕夏寕朔二縣公建奎文書院在靈州城西門外舊為鍾靈書院日

  久傾圮 本朝乾隆五十一年改建朔方書院在靈州東花馬池城内明嘉靖四十五年

  戸部郎中蔡國熙建應理書院在中䘙縣南門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同知高士鐸建

 ︹户口︺原額民丁共二萬一千二百三十六今滋生民丁男婦大小共一百二十一萬一千四百八十

  名口屯丁男婦大小共十八萬一千三百三十五名口統計二十一萬四千九百九十二户

 ︹田賦︺田地共二萬三千三百十七頃六畝五分額徴銀共一萬四千七百三十三兩六錢二分三釐

  糧共十四萬一千一百三十三石二斗八升八合一勺

 ︹山川︺莎羅模山在寕朔縣西南一百里近賀蘭山靈武口有水自地涌出旱禱多應

  蘭山在寕朔縣西北抵平羅縣界隋書地理志宏靜縣有賀蘭山元和志賀蘭山在保静縣西

  九十三里樹木青白望如駮馬北人呼駮為賀蘭故名其山與河東望雲山形勢相接迤邐向北經

  靈武縣又西北經保静西又西北經懷遠縣西又北經定遠城西又東北抵河抵河處亦名乞伏山

  從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約五百餘里真邊城之巨防山之東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灌溉

  如盡收地利足以贍給軍儲也舊志山在寕夏城西六十里峯巒蒼翠崖壁險削邊境倚以為固上

  有廢寺百餘並元昊故宫遺址自來為居人畋獵樵牧之場明宏治中北虜為患遂奏禁之山麓有

  黃安峽赤木等口舊皆壘石置驛通志山在平羅縣西六十里卑移山在寕朔縣西北漢書

  地理志在廉縣西北五邊考寕夏䘙西北境有凝羅山其西南爲龜山松山揟次山與莊浪䘙相接

  皆有險塞可憑黒山在平羅縣西北朔方志山在寕夏䘙東北二百里賀蘭山尾其形如虎踞

   按中衞志中衞縣東三十里亦有黒山其色黒石觜山在平羅縣北明統志在寕夏䘙

  東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觜新志在今縣北四十里麥垛山在平羅縣北劉吉寰宇通志在

  寕夏衞東北二百里山勢高聳如麥垛西瓜山在平羅縣北明統志在寕夏䘙北二百八

  十里以形似名黃草山在平羅縣北明統志在寕夏䘙北二百八十里其上草色多黃

  嵬山在平羅縣東北舊志在寕夏䘙東北一百曰十里有省嵬口爲防禦要地 按水經注河

  水逕石崖山西崖之上自然有文盡若戰馬之狀粲然成著𩔖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蓋即省嵬

  老虎山在平羅縣東北舊志在平羅所東北百八十里黃河岸上九邊考云自老虎山

  而西為長流水蒲草泉等險距寕夏䘙境可數百里皆可收為外險馬鞍山在靈州東五十

  磁窰山在靈州東六十里舊為陶冶之所明成化九年巡撫馬文升議築磁窰堡以接

  居中山在靈州東南明統志在寕夏䘙東南二百六十里狼山在靈州東南韋

  州堡東五里三山在靈州東南韋州堡東一百里三峯列峙又子山在三山南溪㵎險惡

  人迹罕到以出子木故名金積山在靈州南一百里明統志在寕夏䘙南二百里山多

  赭土日照其色如金山北北崖石板下有水亂滳如雨旱禱有應又有滚泉在東麓自地涌出高一

  二尺如沸湯之狀清潔可飲又有黒鷹山在衞南二百五十里昔入嘗於此獲黒鷹長樂山

  在靈州南元和志迴樂縣有長樂山舊名達樂山亦曰鐸洛山以山下有鐸洛泉水故名舊土谷渾

  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寰宇記十道記云安樂州近長樂山下蠡山在靈州南明統志在

  寕夏䘙南二百六十里層巒聳翠其峯如蠡山有富泉又東北有小蠡山舊志在韋州城西二十里

  亦曰螺山四旁皆平地屹然獨立上多奇木異卉良藥又小蠡山在大蠡山之南其脈相連

  八山在靈州西南明統志在靈夏䘙西南三百四十里琥八譯言駮雜也通志在韋州堡西南

  八十硤口山在靈州西水經注河水過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閒即上河

  峽世謂之青山峽通鑑唐武德九年安州都督李靖與突厥戰於靈州之硤石又長慶元年靈武節

  度使李進誠及吐蕃戰於大石山敗之寰宇記大石山即上河峽也明統志峽口山在寕夏䘙西南

  一百四十里兩山相挾河經其中一名青銅峽上列古塔一百有八座平山在靈州東北八

  十里以山頂平而名方山在靈州東北花馬池城東北百餘里石空寺山在中䘙縣

  東七十里山有石空寺因名又東十五里有石空洞香山在中䘙縣南周環約五百餘里東南

  接壤靈州西南與蘭州府靖遠縣連界明為慶藩牧場 本朝始入縣治地多旱遇雨乃可收

  鉢山在中䘙縣南七十里即香山之支山山有米鉢寺故名又南有天景山亦香山之支也

   韋静山在中䘙縣西南其南又有雪山通志又有冷山俱在大河之南近平涼蘭州界

   山在中䘙縣西七十里元史地理志應理州西據沙山明統志因沙所積故名大沙子

   山在中䘙縣西七十里舊應理州西南俗呼扒里扒沙迤西近莊浪涼州諸界觀音山

   在中䘙縣北五十里山有觀音洞故名山北即邊界五原在靈州東北花馬池境内元和志故

   五原郡以其地有五原所故名五原謂龍游原乞地千原青嶺原可嵐貞原横槽原石夾洞

   在平羅縣西北俗名白虎洞羚羊洞在中䘙縣東南百里黃河自蘭州府靖遠縣流

   入經中䘙縣南又東北經靈州西北又東北經寕夏縣東南又東北經平羅縣東入鄂爾多斯界漢

   書地理志眴卷縣河水别岀為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水經注河水東北逕麥田山西又東北逕於

   黒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又東北逕㫬卷縣故城西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河水於此有上河

   之名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岀其閒即上河峽世謂之青山峽河水厯峽北注枝分東出又云河水又

  北逕富平縣故城西又北逕薄骨律鎮城又逕典農城東世謂之胡城又北逕上河城東又東北逕

  渾懷障西又東北厯石崖山西又北過朔方臨戎縣西元和志鳴沙縣西枕黃河又黃河自迴樂縣

  流入靈武縣明統志黃河西南自靖虜䘙來分流入中䘙城正河在城南東北注臨夏又黃河在寕

  夏䘙東南四十里舊志黃河自蘭㑹北流兩崖岸皆崇崖峭壁河狹而水勢遄駛商市山木而下者

  日行可二百里以其流急也經中䘙西五十里始落平壤遶城南又東北入峽口釃為漢唐諸渠經

  鎮東北過新秦中岀龍門由延綏南注通志黃河今在中䘙縣南十里靈州西北一里府東南三十

  里平羅縣東二十里皆引渠灌田黑水河在寕夏縣東源岀河套内西南流由闇門入境

  又折西北出横城堡邊至城東四十里入黃河按明統志畨名哈喇烏蘇河今蒙古又名庫克爾

  黑河哈喇烏蘇言黑水庫克爾言清水也 哈喇烏蘇舊作哈喇兀速庫克爾舊作葛克爾今並改

  西河在平羅縣東源出縣東北流三百五十餘里入黃河久淤塞 本朝雍正五年重濬受漢

  唐兩渠之餘水下流合惠農渠以達於河沿河建橋十六以通行旅乾隆五年復濬白草水

  在靈州西南寰宇記源岀平地高平水在中䘙縣東自平涼府固原州北流至縣境入黃河

  即今清水河也亦名山河水經注高平川水逕三水縣西肥水注之又北入河明統志清水河在寕

  夏䘙南三百五十里鳴沙州城南一名葫蘆河河流甚狹自平凉界夾注於黃河安樂川

  在靈州南稍東一百八十里寰宇記川近長樂山又有天麻川在州東北至龍谷路入靜邊界

  陽川在中衞縣西二十五里縣志俗譌略場湖高臺寺湖在寕夏縣東十五里又東

  五里有沙湖又巽湖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月湖在寕夏縣北三十五里以形似名金波

  湖在寕夏縣東北青陽門外沿岸垂柳蔽日中有芰荷為一方之勝三塔湖在寕夏縣

  東北三十里長湖在寕朔縣南十五里明統志作在䘙西北一百二十里觀音湖

  在寕朔縣西九十三里乃賀蘭山水聚於山下大水口成湖蒲草湖在靈州東南十里又

  草場湖在州南三十里東湖在靈州東南舊韋州堡東一里又有鴛鴦湖在東湖北三里

  馬槽湖在中䘙縣東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又有蒲塘在縣北曰十里塘中多產蒲草故名

  下流皆入於河惠農渠在寕夏縣東葉昇堡東南又北經平羅縣東其地名查漢托護濱黃

  河西地皆良沃舊以漢唐渠水所不及遂爲曠野 本朝雍正四年   特命兵部侍郎通智户

  部侍郎單疇書等經理相度始於河西陶家觜南花家灣鑿大渠引水北流長三百里下與西河會

  渠口建進水閘一退水閘三中爲束水閘八尾閘一隨時蓄洩又設暗洞三二通上下之流一接漢

  渠餘水沿渠造橋二十有二以便往來兩岸各開支渠百餘道或七八里或三四十里俱作陡口飛

  槽共溉田二萬餘頃又於渠之東岸築長隄以障黃河之泛溢於渠之西復疏西河舊淤以瀉漢唐

  兩渠諸湖之溢水七年工成   賜名惠農渠每𡻕之春必加修濬後又增設暗洞四計暗洞七

  飛槽八陡口三十二乾隆五年復引渠至平羅縣市口堡入黃河與西河别流計長一百三十餘里

  溉通義等三十八堡田四千五百餘頃漢延渠在寕夏縣東南即古漢渠也元和志漢渠

  在靈武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餘里始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

  田五百餘頃朔方志漢延渠在寕夏䘙東南自峡口東鑿河引流數里許有閘以洩水渠流遶䘙東

  逶迤而北溉田萬頃支流陡口三百六十有九通志渠自寕夏東南引黃河遶城自東而北流十二

  里至漢壩堡設正閘一外設退水閘三水小則閉各閘使水皆入渠水大則開閘以洩之又設暗洞

  四以瀉渠西積水渠長二百三十里經寕朔寕夏東界而北合惠農渠溉田三千八百九十餘頃東

  西兩岸支渠各十有四 夲朝順治十五年康熙四十年俱修雍正九年重修大清渠

  南漢唐二渠之閒距漢渠口五里引黃河水北流七里至陳俊堡設正閘一退水閘三又引流而北

  凡七十五里經寕朔寕夏二縣界合唐來渠東岸支渠九西岸支渠六共溉田一千一百二十餘頃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同知王全臣剏開雍正九年重修唐來渠在寕朔縣西南亦名唐渠

  宋史夏國傳興𤫊有古渠曰唐渠曰漢源皆支引黃河故灌溉之利𡻕無旱潦之虞元史郭守敬傳

  至元二年從張文謙行省西夏先是古渠在中興者一名唐來其長四百里一名漢延長二百五十

  里它州正渠十皆長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田九萬餘頃兵亂以來廢壞淤洩守敬更立牐堰

  皆復其舊通志唐來渠在寕朔縣西據漢延渠之上三十里黃河出青銅峽東北流渠口即於峽之

  盡處開鑿引水遶城自西而北行二十里至唐壩堡設閘為六空西四空為唐渠東二空為貼渠外

  亦設退水閘三渠長三百二十里經寕朔寕夏平羅縣界東岸支渠十五西岸支渠十七陡口四百

  三十六共溉田四千八百餘頃明萬厯中僉事汪文輝改建閘口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同知王全

  臣於倒流河増建退水閘雍正九年重修又有貼渠與唐渠同口異閘溉唐渠東岸地之最高者中

  分為二一長四十里一長五十里其渠口舊為河水浸齧築張貴湃護之康熙四十七年都司王應

  龍改築湃曰馬關嵯遂省𡻕修之費靖虜渠在寕朔縣西南舊名李王渠乃元昊廢渠也明

   宏治中巡撫王珣言木邊舊有古渠三道東爲漢渠中爲唐渠現通水利惟西一渠逼在山下今大

   半淤塞請疏鑿成河改名靖虜後以石堅沙深不能成功仍爲廢渠清塞渠在平羅縣五墩

   左右受唐來渠水長六十七里溉田一千八百餘畝兩岸支渠陡口二十二 本朝康熙五十三年

   同知王全臣開昌潤渠在平羅縣東舊有六羊河即黃河分流東北流百餘里仍入黃河

   本朝雍正六年既開惠農渠復即舊河疏其⿰氵扵重築湃岸於渠口建進水閘一退水閘二中爲東

   水閘三兩旁分支渠數十道溉田萬餘頃賜名昌潤渠 按黄河常爲中國患而寕夏獨受

   其利引渠灌溉凡數萬頃無旱潦之災史記河渠書自武帝塞宣房後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因河

   及川谷水以溉田後漢西羌傳順帝從虞詡言復朔方西河上郡使激河浚渠爲屯田省内郡費𡻕

   一億計府境有漢唐諸渠拓拔氏據西夏資以灌溉元至元初董文用郭守敬復開之至今䝉其利

   而寕夏以北查漢托護之地黃河所經沃野尤廣元和志所謂賀蘭之東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

  引水灌溉是也自明中葉套患日亟棄在境外國家威德遠被河套内外悉隸於版圖河西一帶

  向以水利未興猶為牧場   世宗憲皇帝軫念邊儲不惜重費   特發帑金數十萬兩遣

  大臣經理剙開惠農昌潤二渠兼濬舊渠招徠耕墾増設二縣闢地三百餘里廣膏腴數萬頃

   深仁普澤利賴萬世更勝漢唐等渠矣秦家渠在靈州東亦曰秦渠古渠也黃河經州西

  由秦壩堡北分枝遶州之東復歸於河長一百二十里元史至元改元董文用為中興行省郎中始

  開秦家等渠朔方志渠長七十五里灌田九百餘頃里仁李羅大中皆其支渠通志今長一百五十

  里溉田一千三百頃渠口有閘曰秦閘渠尾有洩水閘曰黑渠閘舊用木為之康熙中易以石

  祿渠在靈州東唐書靈州有光祿渠久廢節度使李聽引渠溉塞下地千頃後賴其饒舊志在

  靈州所東本漢時導河溉田處今廢薄骨律渠在靈州南元和志在迴樂縣南六十里溉

  田一千餘頃又唐書地理志迴樂有特進渠溉田六百頃長慶四年七級渠在靈州南

  唐書代宗紀大厯八年吐蕃寇靈州郭子儀敗之於七級渠艾山渠在靈州西南魏書太

  平眞君五年刁雍為薄骨律鎭將表曰富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東西四十五里鑿

  以通河似禹舊迹其兩岸作溉田大渠廣十餘歩今渠高於河水不得上求於河西高渠之北八里

  分河之下五里平地鑿渠築其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復八十里

  合一百二十里渠成可溉官私田四萬餘頃 按此渠當在青龍峽口去唐渠不遠舊志謂即寕夏

  城西之靖虜廢渠誤漢伯渠在靈州西亦曰漢渠相傳漢時所開朔方志渠長九十餘里明

  洪武初濬之灌田七百三十餘頃通志渠口在秦渠上流青銅峽之麓長八十里溉田千三百頃渠

  口有閘曰漢閘舊時秦漢二渠以河勢日下常苦無水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同知祖良正重濬二

  渠改建石閘増長迎水湃水始足用又漢伯渠下流水無所洩每浸民田明河東道張九德剏開蘆

  洞自秦渠北岸疏溝三十里洩水入河𡻕久淤塞秦渠東岸二十餘里每受山水之害康熙五十二

  年重白渠在中䘙縣東二十里舊長四十二里溉田一百七十頃今曰北渠長五十里溉

  田一百一十八頃又有新北渠在鎭虜堡引水東北至勝金關長三十里溉田一百二十一頃

  水渠在中䘙縣東勝金關下長五十里溉石空寺永興張義三堡田凡二百餘頃石空

  渠在中䘙縣東七十里長七十三里溉田六十餘頃順水渠在中衡縣東九十里舊曰

  棗園渠袤三十五里溉田九十五頃今改名長七十里溉田三十七頃又𬃷園堡有新順水渠溉田

  二百二十六頃又東鐵筒堡有常永渠長三十里溉田四十九頃又東廣武堡有石灰渠長五十七

  里溉田一百二十頃以上諸渠皆在河北柳青渠在中䘙縣東南一百里溉田一百六十八

  七星渠在中䘙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長四十三里溉田二百二十餘頃 本朝康熙

  中重濬長百餘里溉新凝安威武鳴沙三堡田五百餘頃乾隆二十三年復濬溉新凝安恩和鳴沙

  白馬灘四堡田七百九十一頃縣境諸渠美利之外惟此最大以上諸渠皆在河南羚羊渠

  在中䘙縣南四十里長四十餘里溉田二百餘頃又羚羊店渠在縣永康堡舊溉田二百二十餘頃

  今溉田一百二十九頃羚羊角渠在縣常羅堡舊溉田七十餘頃今溉田十八頃又有通濟渠在縣

  長恩堡長三十里溉田四十有九頃美利渠在中䘙縣西二十里舊名蜘蛛渠自石龍口引

  黃河東北達勝金關長五十八里明嘉靖閒重濬長一百二十里溉田七百三十頃 本朝康𤋮中

  重修復溉田五百六十五頃又有貼渠在美利渠東舊名中渠長三十六里溉田一百二十餘頃今

  重濬長七十里溉田二百六十九頃鹽池有大小二池皆在靈州界元和志鹽州五原縣鹽池

  四所一烏池二白池三細項池四瓦窰池烏白兩池岀鹽今度支收糶瓦窰池細項池並廢唐書地

  理志靈州懷遠有鹽池三曰紅桃武平河池又迴樂縣有温泉鹽池在縣南一百八十三里周迴三

  十一里明統志鹽池在慶陽府北五百里有二大鹽池周圍八十里小鹽池周圍二十七里俱產鹽

  舊志大鹽池去寕夏䘙三百五十里鹽色青白亦曰青白鹽池明時邊儲多取給於此小鹽池在𤫊

  州所東南一百三十里惠安城西一里堟牆周三十六里設鹽捕通判管理吉蘭泰鹽池於嘉慶十

  一年歸官招商行銷每年額鹽三萬石引八萬七千五百道由磴口運至河口磧口等處分銷責令

  運判及鹽大使督催稽查花馬池在𤫊州東花馬城西明統志在慶陽府北五百里周圍四

  十三里與馬槽孛羅濫泥鍋底等池相近舊志其地平衍無川谷之阻明中葉套夷往往由此闌入

  為邊患又天池亦在所城西湖明成化九年巡撫馬文升議築堡於此紅柳池在靈州花

  馬城東南明統志在慶陽府北五百里周二十六里石溝池在其西蓮花池在其東延綏舊志蓮花

  池周十里又有狗池周二百八十里青沙㵎在靈州花馬池東北邊圖城東北跨馬梁青沙

  㵎與榆林府清平定邊相對離花馬池二百里又東北有敖忽㵎五座山諸險鐵柱泉

  州花馬城西南六十里有泉百歩明嘉靖中以寇入必飲馬於此築堡守之龍潭泉

  䘙縣西二十里其水夏則瀦蓄冬不凝冰一名暖泉禱雨有應又一盌泉在縣西一百一十里野馬

  泉在縣北二十里千金波在寕夏縣南元和志在靈武縣北四十二里長五十里闊十里

 ︹古蹟︺懷遠故城今府治隋書地理志靈武郡統懷逺縣後周置仍立懷遠郡開皇三年

  廢元和志縣在靈州北隔河一百二十里本名飲汗城赫連勃勃以此為麗子園後魏以給百姓立

  為懷逺縣其城儀鳳二年為河水汎損三年於故城西更築新城杜佑通典懷遠本漢富平縣地魏

  置六鎭三戍於此寰宇記今廢為懷遠鎭管蕃部六宋史夏國傳咸平四年李繼遷攻破定州懷遠

  縣乾興二年李德明城懷逺鎭為興州以居其子元昊仍居興州阻河依賀蘭山為固名興慶府元

  太祖二十二年伐夏夏主李睍降地理志興州後又改中興府元至元二十五年置寕夏路明史

  地理志洪武三年置府二十六年改置寕夏衞本朝初因之順治十五年以前屯衞併入寕夏䘙

  雍正二年升府廉縣故城在寕夏縣北漢置屬北地郡後漢因之後廢又見固原州

  武故城有三一為漢縣在寕朔縣西北地理志屬北地郡後漢省段熲傳建寕元年熲追羌

  於令鮮水上及於靈武谷章懷太子注靈武縣名有谷在今懷遠縣西北是也一爲隋縣即漢渾懷

  障在今平羅縣東北界一爲唐縣在靈州西北即水經泣所謂胡城也元和志靈武縣東南至靈州

  十八里本漢富平縣地後漢破赫連昌收胡户徙此因號胡地城隋仁壽元年改廣閏縣爲靈武縣

  移入胡地城安置寰宇記周天和三年廢厯城郡爲胡城鎭唐武德五年移舊靈武縣於此今廢

  按元和志謂隋仁壽初改縣曰靈武即移治胡城則渾懷不應復有靈武之名矣當從寰宇記唐初

  移治爲是但云周廢厯城郡爲胡城鎭則又誤保静廢城在府東南接靈州界隋書地理

  志靈武郡統宏静縣開皇十一年置元和志縣西南至靈州六十里本漢富平縣地後魏立宏静鎭

  徙關東漢人以充屯田俗謂之漢城隋改置宏静神龍元年改爲安靜至德元年改爲保静寰宇

  記按隋圖經云宏静本漢城居河外三里乃舊薄骨律鎭倉城也今廢爲保静鎭管蕃部六宋史咸

  平四年李繼遷攻破懷遠縣及保靜明統志保靜城在寕夏䘙西南八十里夏爲靜州元廢今屯軍

   居焉 按保靜當在今府東南不在西南又按水經注漢城在河西寰宇記居河外三里是也疑縣

   初治此唐始移於河東定州故城在平羅縣東南即唐定逺城也元和志靈州有定逺

   城在州東北二百里漢北地郡方渠縣之地先天二年郭元振以西城遠闊豐安勢孤中閒千里無

   城烽堠杳渺故置此城募兵鎭之其後信安王禕更築羊馬城幅員十四里唐書地理志警州本定

   遠城郭元振置後為上縣隸靈州景福元年靈威節度使韓遵表為州寰宇記今為定遠鎭管蕃部

   四明統志定州城在寕夏䘙北六十里本唐定遠城趙元昊改為定州元初廢明為寕夏䘙地 本

   雍正五年置新渠縣屬寕夏府乾隆三年裁併入平羅縣 按明統志又有田州城在䘙北六十

   里西夏無田州蓋即定州之譌今俗呼田州塔新渠舊縣在其南寶豐故城在平羅縣

   東北二十五里漢北地郡渾懷都尉地隋書地理志靈武縣後周置建安縣後又置厯城郡開皇三

   年郡廢十八年改建安為廣閏仁壽元年改名焉唐初徙廢宋時屬夏地夏人於此築省嵬城在故

   城東省嵬山下明屬寕夏衛地 本朝初其地曰查漢托護雍正七年置寶豐縣屬寕夏府乾隆三

   年栽併入平羅縣設縣丞靈州故城在今靈州城西南本後魏薄骨律鎭也水經注河水

   又北逕薄骨律鎭城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餘林仍列洲上但語出戎方不究城名訪諸耆

   舊咸言赫連之世有駿馬死此取馬色為邑號故目城為白口騮轉韻之謬遂仍今稱也魏書太平

   眞君五年刁雍為薄骨律鎭將九年表求造城詔名為刁公城地形志太延二年置薄骨律鎭孝昌

   中改靈州隋書地理志靈武郡後魏置靈州治迴樂縣後周置帶普樂郡開皇三年郡廢大業初置

   靈武郡元和志靈州東南至鹽州三百里以州在河渚中随水上下未甞陷没改號靈州開元二十

   一年為朔方節度理所迴樂縣郭下本漢富平縣地城枕黃河唐書肅宗本紀天寶十五載朔方留

   後杜鴻漸等迎太子即位於靈武地舊唐書地理志靈州大都督府隋靈武郡武德元年改為靈州

   總管府尋改都督府天寶元年改靈州為𤫊武郡至德元年升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靈州屬

   關内道宋史夏國傳咸平五年李繼遷攻陷靈州以爲西平府六年遂都靈州大中祥符三年李德

   明大起宫室於𨫼子山乾興二年遷居興州明統志元仍爲靈州洪武中州廢置守禦千戸所在寕

   夏䘙南九十里舊志靈州城舊在河東洪武十七年圯於水移築於舊城北七里宣德三年又爲河

   水所衝決移於城東北五里即今治也鹽州故城在靈州東南花馬池北本漢北地郡

   朐衍縣地後魏置大興郡西魏改曰五原尋復爲大興郡又於郡置西安州廢帝三年改爲鹽州隋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改爲鹽川郡治五原縣唐初復曰鹽州武德元年沒梁師都僑治靈州貞觀元

   年州省以縣隸靈州二年師都平復置天寶元年改五原郡乾元元年復曰鹽州永泰元年升爲都

   督府貞元三年沒吐蕃九年復城之元和八年夏州元和志鹽州南至慶州四百五十里西北至

   靈州三百里宋咸平後入於西夏仍曰鹽州熙寕中种諤在綏州甞議復鹽州不果元廢爲環州地

   正統九年修築舊城改置花馬池營屬寕夏䘙成化十五年置花馬池守禦千户所正德元年

  置寕夏後䘙屬陜西都司 本朝康熙六年併入寕夏守禦所通志後䘙城舊在花馬池北明天順

  中改築在寕夏䘙東三百四十里富平故城在靈州西南漢置縣屬北地郡後漢為北

  地郡治永初二年西羌滇零稱天子於北地五年詔令郡徙池陽永建四年復歸舊土永和六年

  徙馮翊自是故城遂廢後漢書注富平故城在迴樂縣西南又漢書宣帝紀五鳳三年置北地屬國

  地理志富平縣北部都尉治神泉障靈洲故城在靈州境漢置屬北地郡地理志惠帝四

  年置有河奇苑號非苑後漢元初三年鄧遵大破叛羌零昌於靈洲即此後廢宋書傅宏之傳靈州

  漢末失土寄寓馮翊晉太康三年復立非故縣也漢書注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高下

  未甞淪没故號靈洲又曰河奇也二苑皆在北焉後漢書注靈洲故城在今馬嶺縣西北 按水經

  注不言靈洲縣據漢志當在河渚之閒後漢書注在馬嶺西北去今洲尚遠近志謂在州北亦無所

  應理州故城今中䘙縣治元史太祖紀二十一年伐西夏踰沙陀至黃河九渡取

   應理等縣地理志寕夏路領應理州與蘭州接境東阻大河西據沙山考之圖志乃唐靈武郡地其

   城未詳建立之始元初仍立州明統志元應理州洪武初廢三十二年移建寕夏中䘙於此南至平

   涼府開城縣界三百里西至莊浪䘙界七十里眴卷故城在中䘙縣東漢置屬安定郡應

   劭曰音旬箘後漢省水經注河水逕眴卷縣故城西舊志城在靈州所西南二百里鳴沙故

   城在中䘙縣東隋書地理志靈武郡統鳴沙縣後周置㑹州尋廢開皇十九年置環州及鳴沙縣

   大業三年州廢又統豐安縣開皇十年置唐書地理志云武德四年析置豐安縣貞觀四年置迴州

   以豐安隸迴州十三年州廢省豐安元和志鳴沙縣東北至靈州一百二十里本漢富平縣地在今

   縣理東二百里周保定二年於此置會州建德六年州廢立鳴沙鎭隋開皇十九年置環州以大河

   環曲爲名仍立鳴沙縣屬焉大業三年罷環州以縣屬靈武郡唐貞觀六年復置環州九年州廢以

   縣屬靈州神龍二年爲黙啜所寇因而荒廢遂移縣於廢豐安城即仐縣理西枕黃河人馬行經此

  沙隨路有聲異於餘沙故號鳴沙又有豐安軍在靈武郡西黃河外一百八十餘里萬𡻕通天初置

  寰宇記鳴沙舊縣咸亨三年歸復因以其地置安樂州移吐谷渾部落於此是後復陷吐蕃常置兵

  守之大中三年靈武節度使朱叔明奏收復安樂州敕為烕州仍領鳴沙縣今州與縣俱廢元史地

  理志唐鳴沙縣宋沒於夏國仍舊名元初立鳴沙州隸寕夏府路屯田四百四十餘頃明統志在寕

  夏中䘙東南一百五十里舊志自城北渡河五里即廣武營也新昌廢郡在靈州東北隋

  書地理志迴樂縣有西魏置臨河郡開皇元年曰新昌三年廢唐書地理志靈州黃河外有新昌

  軍舊志蓋即故郡也廢韋州在靈州東南西夏置宋史嘉祐七年夏人改韋州監軍司為祥

  祐軍後改静塞軍元廢明統志韋州城在寕夏衞東南三百六十里廢雄州唐書地理志在

  靈州西南一百八十里中和元年徙治承天堡為行州燕然等廢州在靈州及中䘙

  縣境舊唐書地理志貞觀二十年鐵勒歸附於靈州界置臯蘭高麗祁連三州並屬靈州都督府永

  徽九年廢臯蘭等三州開元初復置東臯蘭燕然燕山雞田雞鹿燭龍等六州並屬靈州都督府燕

  然雞鹿雞田三州寄在迴樂縣界東臯蘭州在鳴沙界燕山燭龍二州在温池界皆突厥九姓部落

  朐衍廢縣在靈州東南花馬池境史記岐梁山北有朐衍之戎漢置朐衍縣屬北地

  郡後漢省應劭曰朐音煦顏師古曰音杳於反括地志今鹽州古朐衍戎地温池廢縣

  在靈州東南唐置屬靈州元和志縣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伸龍五年置縣側有鹽池通典魏薄骨

  律鎭倉城在此唐書地理志大中四年屬威州寰宇記本漢富平縣地隋為宏静縣地今廢

  池廢縣在靈州東花馬池界唐武德元年置興寕縣屬鹽州尋廢貞觀二年平梁師都復置

  景龍三年改曰白池宋時廢元和志縣南至鹽州五十里以近鹽池為名上河城在寕夏縣

  南水經注河水北逕上河城東世謂之漢城馮參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隋長城在寕朔縣

  西北寰宇記大業中築在懷遠縣西北大河外新堡城在寕朔縣西北元和志在懷遠縣西

  北四十里永昌元年置堡内安置防禦軍舊名千金堡今名新堡省嵬城在平羅縣東北

  省嵬山下去寕夏一百四十里西夏所築宋史夏國傳國語謂惜為嵬其人多以嵬名忻都

  城在平羅縣東北明統志在寕夏䘙北五百里西受降城在平羅縣東北黃河西岸

  唐中宗景龍二年朔方總管張仁愿築唐書以為南直靈武地理志西受降城開元初為河所圮十

  年總管張說於誠東别置新城元和志西受降城蓋漢朔方郡臨河縣故理處東南渡河至豐州八

  十里西南至定遠城七百里 按其地在河套西北雖去縣界尚遠而境相屬其東中二城詳見歸

  化城及吳喇忒界鐵角城在靈州花馬池北境與鹽池相近亦名三角城明初為官軍屯

  清遠城在靈州東南寰宇記靈州有清逺鎭管蕃部九宋史至道初李繼遷攻清遠軍

  守臣張延擊退之咸平四年繼遷來攻清遠軍監軍段義叛城遂陷又寰宇記靈州黃河北岸有昌

  化鎭保安鎭俱管蕃部一臨河鎭管蕃部三西夏皆廢丁奚城在靈州界後漢書永初六

  年羌零昌以漢陽人杜季貢爲將軍别居丁奚城元初二年司馬鈞等分道擊零昌鈞獨攻拔丁奚

  城後任尚擊破先零羌於丁奚城劉珍東觀記至北地靈州丁奚城也豐安城在𤫊州界

  唐書地理志𤫊州有武略河開靜城鳴沙萬春五府豐安保安等城渾懷障在平羅縣東黃

  河東漢書地理志富平縣渾懷都尉治塞外渾懷障水經注河水東北逕渾懷障西太和初三齊平

  徙厯下民居此遂有厯城之名南去北地三百里隋書地理志靈武郡統靈武縣後周置曰建安後

  又置厯城郡開皇三年郡廢十八年改建安爲廣仁壽元年改名焉元和志周天和中於𤫊州東

  北置建安縣隋改靈武移入胡地城又曰廢靈武城在懷遠縣東北隔河百里其城本䝉恬所築古

  謂渾懷障 按靈武之移治當在唐初辨見前元昊宮在寕朔縣西明統志在賀蘭山東宮

  牆尚高臺在寕夏縣東十五里地勢崇高登眺極山河之勝元昊建祠於此久廢










                            前協修官温予巽恭纂 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覆 輯

                            校 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寕夏府

︹關隘︺鎮遠關在平羅縣北六十里明初置為寕夏北邊險隘嘉靖中王瓊改築花馬池新邊

  遂棄關不守舊屬寶豐今屬平羅又縣有鎮北關長城關在靈州東花馬池城北六十歩

  明嘉靖中總制王瓊築長五十里關上有樓高聳雄壯下設闇門外立市場番漢交易月三次有守

  備監勝金關在中䘙縣東六十里傍山臨河路通一綫明宏治元年參將韓玉築

  夏邊牆朔方志寕夏西長城自靖虜蘆溝界迤北接賀蘭山山迤北接北長城至大河河迤

  而南踰河而東有東長城至定邊界凡周一千一百七十里西長城四百一十里迤北接賀蘭山北

  長城三十里自西而東接黃河黃河自北而南一百三十里接東長城東長城三百六十里自横城

  馬頭接延綏界又河東故牆自黃沙觜至花馬池長三百八十七里成化閒巡撫余子俊奏築嘉靖

  初總制王瓊棄故牆改置新牆即東長城也赤木口在寕朔縣西南賀蘭山山徑五十餘

  處而赤木口尤為衝要可容千馬明嘉靖中巡撫楊守禮扼險築關牆守之縣境南路又有哈刺木

  林泉雙山南廢石獨樹兒硤口雙山靈武金塔九隘口北路有滚鍾黃峽水吉鎮北宿嵬白寺賀蘭

  七隘口直接平羅縣界打磑石在平羅縣北四十里鎮遠關内為山後要衝相近又有挑

  柴歸德小風大風安定汝箕大水小水西番白塔大塔峽小塔峽新開諸隘口柔遠寺口

  在平羅縣北 本朝雍正五年設市場於此築堡周八十五丈有威鎮堡兵防守又縣西有𥳑泉子

  口韭菜口王玘口皆隘口也黑山觜口在中衞縣北二十五里又黃沙口在縣東北一

  百二十里觀音口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大佛寺北襄口在縣東北一百九十里其北二十里又有

  大佛寺北外口縣志中䘙迤北邊牆隘口凡二十九南路隘口二花馬池城在靈州東

  南二百七十里明正統九年置花馬池營成化十五年置守禦千户所正德元年改置寕夏後䘙

   夲朝裁䘙初設副將駐防與州同同城復改參將駐防為寕夏鎮東協兼轄安定韋州惠安三堡城

   周七里二分明天順中築 本朝乾隆六年重修距營六十里有牧馬廠在哈叭湖張政堡

   在寕夏縣東十五里又縣東二十里有鎮河堡又縣東二十五里有通朔堡舊屬新渠縣 本朝乾

   隆三年裁新渠縣併入寕夏縣又縣東三十里有金貴堡又有通安堡舊亦屬新渠又縣南三十里

   有魏信堡五十里有王泰堡六十里有王鋐堡七十里有任春堡又縣東南二十里有李祥堡三十

   里有河西寨堡九十里有賀忠堡又縣西南三十里有許旺堡四十里有楊和堡王銓堡又縣東北

   三十里有王澄堡通貴堡通昶堡四十里有通吉堡城俱一里有奇又西十五里有豐盈堡南九十

   里有林皋堡北二十里有謝保堡大壩堡在寕朔縣南一百二十里東至黄河五十歩城

   周二里 本朝初設守備後改都司又改千總乾隆四十二年改設把總玉泉營堡

   朔縣西南八十里東去黃河西去賀蘭山皆三十里明萬厯十五年築城周三里 本朝設遊擊守

   備駐防兼轄平羌大壩二處距營七十里有牧馬廠在大井廟山湖金塔三處平羌堡

   朔縣西四十里城周二里今有把總外委駐防李綱堡在平羅縣南七十里城周二里今設

   清水營堡在靈州東八十里北至邊牆一里明正統七年築城周二里隆慶五年

   馬市於此 本朝乾隆六年重修今設把總鎮北堡在寕朔縣西北四十里城周二里又

   鎮朔堡在平羅縣西北八十里城亦周二里今均設把總洪廣營堡在寕朔縣西北六十

   里 本朝設遊擊駐防兼轄鎮朔鎮北二堡城周二里有奇乾隆四年重修距營五十里有牧馬廠

   在賀蘭山口又鎮標五營牧馬廠在賀蘭山沿邊一帶威鎮堡在平羅縣東北十五里城

   周一里 本朝初設把總嘉慶十五年改設外委東北有邊牆一道即北長城也下有東西二闇門

   爲漢夷互市處有堡兵防守又省嵬尾閘市口三堡埂外河灘有平羅營牧馬廠興武營

   堡在靈州東一百四十里東南至花馬池城一百二十里明正統九年置興武營正德初改置興

   武守禦千户所 本朝康熙六年改為寕夏守禦所以後䘙併入雍正二年裁以其地屬靈州城周

   三里有奇北至邊牆闇門一百三十歩東南至花馬池城一百二十里乾隆六年重修舊設遊擊二

   十五年改設都司安定堡在靈州東少南興武營東南六十里城周二里北至邊牆一百

   五十歩今設守備駐防又東南三十里有高平堡又東南三十里即花馬池營也大沙井

   堡在靈州東南四十里舊置沙井驛於此今曰沙泉又石溝堡在州東南八十里舊置石溝驛於

   此今設經制外委駐防有城皆周一里惠安堡在靈州東南一百七十里城周四里今有

   把總并鹽捕通判駐此韋州堡在靈州東南二百二十里即故韋州明宏治十年置千户

   所築城周二里今設把總紅寺堡在靈州南一百七十里城周一里 本朝乾隆六年修有

   把總駐防同心城堡在靈州西南二百九十里城周二里今設守備駐防又州西北川地

   有靈州營上馬廠下馬廠臨河堡在靈州東北六十里明李築土城 本朝乾隆六年重修

   有把總駐防紅山堡在靈州東北六十五里横城堡東南城周二里今設把總北至邊牆

   一里亦有闇門橫城堡在靈州東北七十里城周二里今設都司駐防北至邊牆闇門一里

   岀闇門三十里有漢夷市場堡西三里即黃河渡處又西北四十里即寕夏鎮也兼轄紅山清水二

   毛卜刺堡在靈州東少北興武營西北三十里西北去清水堡四十里北至邊牆一

   百歩城周一里今設把總鎮羅堡在中䘙縣東四十里明正統二年建鎮虜堡今曰鎮羅城

   周三里 本朝乾隆三年圮八年復建舊設把總乾隆三十六年裁改設經制外委又香山堡在縣

   東南七十里城周二里設把總屬中䘙副將綏安堡在中䘙縣東南一百三里明嘉靖七

   年建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設巡檢古水井堡在中䘙縣南三十里城周二里有守備駐

   石空寺營堡在中衞縣東北八十里明永樂二十二年建城周三里 本朝乾隆

   三年城圮八年復建有守備駐防𬃷園堡在中䘙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明正統四年建城

  周二里 本朝乾隆三年城圮八年復建設把總又渠口堡在縣東北一百七十里城周一里

  武營堡在中䘙縣東北一百九十里東北去寕夏鎮一百七十里明正統九年建城周三里

  分防井溝北城兒水泉兒三岔溝木頭井鎮賊等六隘口 本朝乾隆三年城圮八年復建設遊擊

  守備駐防兼轄𬃷園堡距營四十里有牧馬廠在井溝又中䘙協營牧馬廠在縣西北煖泉兒湖

  石觜子汛在平羅縣境有把總分防與石觜主簿同城在城驛在府城内寕夏

  寕朔二縣分管東至横城驛三十里西至王鋐驛五十里橫城口驛在府東南四十里横

  城堡東南至靈州紅山驛四十里王鋐驛在府南六十里舊王鋐堡西至大壩驛六十里

  大壩驛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大壩堡西南至中䘙縣渠口驛六十里平羅驛

  羅縣城内南至寕夏在城驛一百二十里靈州驛在靈州城内明置曰高橋驛今改名

  泉驛在靈州東南沙井堡北去綏安驛七十里又同心驛在州西南同心驛堡北去沙泉驛九

   十里有沙泉驛丞兼管二驛 本朝乾隆七年驛丞歸西路同知管又南九十里即固原州李旺

   紅山驛在靈州東北六十五里紅山堡西至寕夏縣横城驛四十里又自紅山驛東南

   六十里至清水堡有清水驛又東南一百里至興武營有興武驛又六十里至安定堡有安定驛又

   六十里至花馬池驛屬靈州中䘙驛在中䘙縣城内又東六十里為勝金關驛皆屬西路

   同知長流水驛在中䘙縣西七十里舊有驛丞今裁又西七十里至三塘水驛又西

   一百二十里至營盤水驛舊有驛丞今裁三驛皆在邊牆外又西南一百二十里至莊浪廳三眼井

   驛通志岀縣西門四十里西闇門經長流水等驛行番部中二百里節使岀入屬國朝貢路皆由此

   近商旅亦接踵往來遂成孔道渠口驛在中䘙縣東北一百七十里渠口堡又綏安驛在縣

   東北九十五里綏安堡有渠口驛丞兼管二驛本朝乾隆二十年裁驛丞自渠口東北至大壩驛

   七十里西至勝金驛一百一十里迤南分路至綏安驛八十里

 ︹津梁︺紅花橋在府東門外又有張政橋北通安橋賀蘭橋在府西跨唐來渠沿渠之

  橋在府西者十三在平羅者五又寕夏寕朔二縣境有大清渠橋十四新渠橋十五良田渠橋八

  永通橋在府南跨紅花渠沿渠橋凡十一官鎭橋在府西南二十里跨漢延渠沿

  渠橋凡二十四又東南河西寨渡口至臨河堡有通濟橋南通安橋玉泉橋在寕朔縣西南

  唐渠五泉堡又瞿靖堡有清渠石板橋又西門外有西門橋北門外有站馬橋納秀橋

  羅縣新渠舊縣北門外又西南有姚福橋俱跨西河龍門橋在平羅縣東南惠農渠口渠上

  橋凡二十威鎭橋在平羅縣東北又東北有柔遠橋俱跨西河定朔橋在靈州北

  又州境秦渠之橋十漢渠之橋八大通橋在中衞縣西橫城渡在寕夏縣東南

  大河西岸相近又有高岸李祥二渡臨河渡在靈州東北六十里西通府城官渡永康

  渡在中䘙縣東南二十五里本朝乾隆二十八年設船

 ︹隄堰︺黃河隄在平羅縣黃河西岸長三百二十餘里 本朝雍正五年石子湃

  在寕夏縣東南漢延渠口通志夏人呼隄𭐏為湃黃河自岀青銅峽以來有支流五道漢延渠横截

  第五道之支渠口築湃曰石子湃乃截流之湃河水泛漲時内外波濤勢險此湃最要又有蔣淮湃

  王峴湃俱漢渠迎水湃也漢唐二壩閘在府南漢唐二渠上流舊皆以木為之明隆慶

  六年僉事汪文輝始易以石駕橋構屋其上至今為利又唐渠有退水匯暢閘綏安閘關邊閘大清

  渠又有退水盈安閘永清閘底定閘減水閘惠農閘在寕夏縣東惠農渠口 本朝雍正

  七年建上有橋房以通往木自南而北又有節水閘八昌潤閘在平羅縣東昌潤渠上流

  閘上亦有橋房 本朝雍正六年建其下又有節水閘三

 ︹陵墓︺︹宋︺西夏李氏墓在寕朔縣西明統志李王墓在賀蘭山下數冢巍然皆夏國主

  李繼遷等墓︹明︺慶靖王墓明統志在寕夏䘙南二百二十里又悼莊王墓在䘙南三

  百十里通志慶藩諸王墓皆在靈州韋州堡蠡山上又安塞王墓在寕朔縣賀蘭山乾溝口

  泰墓在寕夏縣東十里邱希孔墓崇禎末守城盡節並姪子賢墓在寕夏鎭遠門

  馬世龍墓在寕夏縣東蝗蟲廟又世龍子負圖呈圖獻圖三忠墓在漢渠東岸又蝗

  蟲廟有江應詔墓

 本朝劉芳名墓在寕夏府城東南十餘里陳福墓在寕夏府城正東十餘里

  良棟墓在寕夏府城東張政堡渠東

 ︹祠廟︺龍神祠在寕夏府城 本朝乾隆四十五年   敕封涵元普澤龍神忠烈

  祠在府城北祀明巡撫安唯學總兵姜漢昭忠祠在府城隍廟東南隅 本朝嘉慶八

  黃公祠在府城大什字西祀巡撫黃嘉善廣宗延福廟在寕朔縣西占

  茂山 夲朝乾隆二十一年阿蘭山郡王羅卜藏多爾濟建   敕賜廟額龍神廟

  羅縣惠農渠口本朝雍正六年

 ︹寺觀︺承天寺在寕朔縣西宋時夏人建清靜寺在府城東明正統年閒建清和

  觀在寕夏縣西北本元昊故宮明萬厯閒改為觀

 ︹名宦︺︹魏︺刁廱饒安人眞君五年為薄骨律鎭將以西土乏雨表求鑿渠溉公私田又奉詔以

  薄骨律等四鎭岀車牛五千乘運屯穀供軍道多𭰹沙車牛艱阻求於牽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運

  以所綰邊表常懼不虞造城儲榖置兵備守詔皆從之即名為刁公城以旌功焉○︹隋︺賀若

  誼洛陽人周閔帝時為靈州刺史有能名開皇中突厥屢為邊患以誼素有威名再為刺史甚為

  北夷所憚︹唐︺李道宗唐宗室武德五年為靈州總管時梁師都弟洛仁連突厥兵數萬人

  入寇道宗閉城守伺隙出戰破之初突厥郁射設入居五原道宗逐岀之振耀威武斥地千餘里邊

  人悅崔知温許州鄢陵人麟德中為靈州司馬境有渾斛薩部落萬餘帳數擾民農皆

   釋耒習騎射以扞賊知温表徙河北虜不樂遷契苾何力爲言乃止知温固請疏十五上卒徙河北

   白是人得就耕渾斛薩至徙地顧善水草亦忘遷後過州謝曰初徙且怨公今地膏腴衆孶夥更荷

   公恩皆再拜張仁愿華州下邽人神龍中爲朔方軍總管始朔方與突厥以河爲界仁愿

   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絕南寇之路六旬而三城就斥地三百里又置烽堠一千八百所

   自是突厥不敢踰山牧馬朔方益無寇𡻕省費億萬計減鎭兵數萬仁愿爲將號令嚴將吏信服按

   邊撫師賞罰必直功罪後人思之爲立祠受降城出師輒享焉解琬魏州元城人景雲二年

   朔方軍大總管分遣随軍要籍官河陽丞張冠宗肥鄉令韋景駿普安令于處忠料三城兵省其戍

   十萬人琬前後乘邊積二十年大抵務農習戰多爲長利邊境安之張說洛陽人明皇時爲朔

   方節度大使親行五城督士馬時慶州方渠降胡康願子反說進討至木盤山擒之乃議徙河曲六

   州殘胡五萬於唐鄧仙豫等州空河南朔方地故時邊鎭兵贏六十萬說以時平無所事請罷二十

  萬還農天子為疑説曰邊兵雖廣諸將自䘙營私耳所以制敵不在衆也乃從之時䘙兵貧弱番休

  者亡命略盡説建請一切募勇强士不旬日得勝兵十三萬分補諸䘙以强京師後所謂彍騎者也

  李禕太宗孫開元時為朔方軍節度使吐蕃據石堡城數盜塞禕督諸將拔之自是河隴拓地

  千餘里明皇更號其城曰振武軍王忠嗣華州鄭人開元末節度朔方天寶初兼靈州都

  督時北討奚怒皆戰桑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時突厥新有難忠嗣進軍磧石經略之

  烏蘇米施可汗請降忠嗣知其詐乃營木刺蘭山諜虛實因上平戎十八䇿縱反閒於拔悉蜜與葛

  邏祿回紇三部攻多羅斯城涉昆水斬米施可汗築大同靜邊二城徙清塞橫野軍實之併受降振

  武為一城自是虜不敢盜塞又與諸蕃市馬輒高其直故蕃馬浸少而漢軍益壯郭子儀

  華州鄭人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詔子儀為䘙尉卿靈武郡太守充朔方節度使率本軍東討肅宗

  即位靈武詔子儀赴行在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總節度自陳濤之敗唯倚朔方軍為根本

   光弻營州柳城人乾元中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兵馬副元帥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而光弻

   一號令之氣色乃益精明杜黃裳京兆杜陵人郭子儀辟為朔方從事子儀入朝使主留事

   李懷光與監軍陰謀矯詔誅大將温儒雅等以動衆心欲代子儀黃裳得詔辨其偽以質懷光懷光

   流汗服罪於是諸將很驕難制者黃裳皆以子儀令易置衆不敢亂路嗣恭三原人為郭子

   儀朔方節度留後大將孫守亮擁重兵驕蹇不受制嗣恭因稱疾守亮至即殺之一軍皆震

   景略幽州良鄉人大厯末為朔方節度招在幕府五原將張光殺其妻以貲市獄前後不能決

   景略覈實論殺之李聽隴右臨洮人元和十五年為靈鹽節度使部有光祿渠久廢聽始復

   屯田以省轉餉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餘頃後賴其饒︹五代︺︹唐︺張希崇幽州薊人明宗

   時為靈武節度使靈州地接戎狄戍兵餉道常苦抄掠希崇開屯曰敎士耕種軍以足食而省轉餽

   明宗下詔褒美希崇撫養士卒招輯夷落自回鶻瓜沙皆遣使入貢︹晉︺郭瓊盧龍人晉天福

   中刺警州羌渾騷動朔方節度張希崇表瓊為部署將兵討平之馮暉魏州人高祖時拜義

   成軍節度使徙鎭靈武靈武自唐明宗以來市馬糴粟給賜軍士𡻕用轉輸民不堪役而青岡土橋

   之閒氐羌摽掠商旅難行暉至推以恩信部族懷惠止息侵奪又廣屯田以省轉餉治倉庫亭館千

   餘區多岀俸錢民不加賦管内大治高祖詔書襃美後與諸族易馬朝廷疑之因移鎭出帝時復鎭

   靈武暉在靈武撫綏邊部凡十餘年恩信大著︹宋︺段思恭澤州晉城人乾德中會馮繼業

   自靈州舉宗來朝即以思恭代知州事下車矯繼業之失綏撫夷落訪求民病悉條奏免之

   遵誨𣵠州范陽人太宗初為靈州路巡檢夏人有剽略靈武進奉使鞍馬兵器者遵誨部署帳

   下欲討之夏人懼盡歸所略拜伏請罪遵誨撫慰令去自是各謹封略秋毫不敢犯侯贇

   太原人太平興國七年知靈州按視蕃落宴犒以時得邊士心部内大治在朔方凡十餘年帝念其

   久求可代者而難其人侯延廣汾州平遥人淳化初知靈州部下嚴整戎人悅服李繼遷

  避其鋒尋護李繼隆軍平夏臺至道閒李繼遷寇靈州復使知靈州兼兵馬都部署延廣引數十騎

  至鎭戎人素服其威皆相率引避慕容德豐太原人淳化中知靈州榖價踴貴德豐岀

  私廩賑饑民全活甚衆轉引進使賊入境率兵擊走之獲羊馬甚衆郭密貝州經城人淳化中

  夏人寇邊以密有武略充靈州兵馬都部署訓練士卒號令嚴肅夏人畏服邊境賴以安謐

  昭遠冀州阜城人至道中李繼遷⿰扌⿳丆⺝⿱冖友-- 擾西鄙絕靈武糧道命昭遠為靈州路都部署護二十五州

  芻粟竟達靈武繼遷不敢犯楊瓊汾州西河人至道中為靈慶路副都部署河外都巡檢使

  賊累寇疆瓊固捍有功導黃河溉民田數千頃敗賊於合河鎭北賊騎掠城下擊破之並賜詔嘉諭

  裴濟絳州聞喜人咸平中李繼遷叛以濟知靈州兼都部署至州二年謀輯八鎭興屯田之利

  民甚賴之其年清遠軍陷夏人大集斷餉道孤絕援濟刺指血染奏求救甚急兵不至城陷死之

  ︹元︺多爾濟西夏寕州人世祖召見問欲何仕對曰西夏營田實占正軍儻有調用又妨耕

  作土瘠野曠十未墾一南北屯聚以來子弟蕃息稍衆若以其成丁者别編入籍以實屯力則地利

  多而兵有餘矣請為其總管以盡措畫帝可之乃授中興路新民總管至官錄其子弟之壯者墾田

  塞黃河九口開其三流凡三載賦額增倍 多爾濟舊作朶兒赤今改張文謙邢州沙河

  至元元年詔文謙以中書左丞行省西夏中興等路羌俗素鄙野事無統記文謙得蜀士陷於俘

  虜者五六人理而岀之使習吏事旬日閒簿書有品式子弟亦知讀書俗為一變浚唐來漢延二渠

  溉田十數萬頃人䝉其利董文用眞定豪城人至元改元為西夏中興等路行省郎中中興

  自琿塔罕之亂民閒相恐動竄匿山谷文用至鎭之以靜民乃安始開唐來漢延秦家等渠SKchar中興

  西涼等州之土為水田若干於是民之歸者户四五萬悉授田種頒農具時諸王徹伯爾特穆爾鎭

  西方其下縱橫需索文用輒面折以法中興遂定 徹伯爾特穆爾舊作只必鐵木兒今改

  裕洛陽人至元中授西夏中興等路新民安撫副使兼本道巡行勸農副使時徙鄂民萬餘於西

  夏有司雖與廩食而流離顚沛猶多裕與安撫使圖吉請於朝計丁給地立三屯使耕以自養官民

  便之又言西夏羌渾雜居驅良莫辨宜驗己有從良書者則為良民從之得八千餘人官給牛具使

  力田為農 圖吉舊作獨吉今改︹明︺甯正夀州人洪武中以河州䘙指揮使兼領寕夏䘙

  事以河水利溉田修築漢唐舊渠開屯數萬頃兵食饒足陳懋壽州人永樂六年以伯爵佩征

  西將軍印鎮寕夏善撫降卒得其歡心降故元丞相札卜及平章司徒國公知院十餘人衆三萬盡

  收所部人口及孳畜數萬獻俘京師進封侯尋從北征屢鎭軍夏宣德三年奏徙靈州城懋在鎮久

  威名震漠北 札卜舊作昝卜今改史昭合肥人宣德七年以征西將軍鎭守寕夏博迪達爾

  瑪犯邊遣兵擊之至庫得察罕俘獲甚衆進都督同知正統初昭以寕夏孤懸河外自河以東抵綏

  德延袤二千里曠遠難守乃請於花馬池築哨馬營増設烽堠直接哈喇烏蘇之境邊備大固進右

  都督居寕夏十二年老成持重兵政修舉 博迪達爾瑪舊作孛的打里麻庫得察罕舊作闊臺察

   罕哈喇烏蘇舊作哈喇兀速今並改羅綺磁州人正統九年以御史參贊寕夏軍務踰年當代

   還軍民請復任擢大理寺丞參贊如故指揮任信陳斌皆王振黨綺劾之忤振謫戍遼東姜漢

   榆林䘙人正德四年以總兵官鎭寕夏馭軍嚴整得將士心王寘鐇謀逆與其黨何錦周昂置酒召

   漢及巡撫安唯學等酒半錦率其徒直入即座上執漢脅從己漢𡚒起怒罵不屈遂殺之子奭訟於

   朝詔賜祭葬有司為之立祠齊之鸞桐城人嘉靖初為寕夏僉事饑民採蓬子為食之鸞

   為取二封一進於帝一貽閣臣且言時事語極切帝付之所司時方大修邊牆之鸞董役巡撫朝東

   臯稱其能舉以自代周尚文西安後䘙人嘉靖九年擢暑都督僉事充寕夏總兵官王瓊築

   邊牆尚文督其役且濬渠開屯軍民皆利之李如松朝鮮人萬厯二十年布木巴反寕夏

   命如松為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先是諸將董一奎麻貴等數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亦不

   克及決䇿水攻布木巴窘遣養子克爾克往勾套寇如松令部將李凝追斬之已套寇以萬餘騎至

   張亮堡如松力戰手斬士卒畏縮者寇竟敗去水侵北關城崩如松及蕭如薫等以銳師襲之布木

   巴及子承恩自斬叛黨劉東暘許朝乞貸死於是盡滅布木巴族錄功進左都督 布木巴舊作哱

   拜克爾克舊作克力蓋今並改梅國楨麻城人萬厯中為御史時布木巴據寕夏師久無功

   國楨疏薦李如松為提督詔從之即命國楨監其軍時賊外以求撫緩兵而陰結寇為助然糧盡勢

   困國楨乃定計決黃河灌城城毀賊退據大城國楨使閒紿其黨互相殺以降布木巴自焚死論功

   擢太僕少卿馬孔英宣府塞外人積戰功為寕夏參將萬厯二十年布木巴反引套寇入

   掠孔英屢擊敗之布色圖入下馬關從麻貴邀擊大獲進本鎭副總兵二十四年卓哩克圖宰桑犯

   平虜横城孔英偕参將鄧鳳力戰斬獲多賜金幣令推大將缺兵部以孔英降人格不用乃擢署都

   督僉事以總兵官涖舊任尋進秩為眞卓哩克圖宰桑又兩犯平虜興武孔英俱大敗之 布色圖

   舊作卜失兔卓哩克圖宰桑舊作著力兔宰僧今並改蕭如薰延安䘙人萬厯中厯官寕

  夏參將守平虜城二十年布木巴據寕夏賊黨土文秀徇平虜如薰堅守不下以伏兵誘賊射布木

  巴養子雲死城獲全事聞擢爲寕夏總兵官盡統延綏甘肅固原諸援軍與李如松等共平賊進署

  都督同知賀虎臣保定人崇禎二年擢總兵官鎭守寕夏時賊王嘉允陷府谷其黨李老柴

  應之攻合水虎臣戰於盤谷敗之又擊斬慶陽賊渠劉六六年察罕呼圖克圖合套寇薄靈州虎臣

  力戰死贈都督僉事後又贈都督同知察罕呼圖克圖舊作插漢酋虎墩兔今改

 ︹本朝︺黎士宏長汀人康熙𥘉擢洮岷道副使移寕夏佐提督張勇贊畫軍機申嚴守禦綏靖

  反側又請免䘙所逋糧七萬五千石寇平敘功升右参政丹達禮滿洲人康熙二十七年任

  寕夏道時官兵駐防在城民頗懼達禮請於督撫割城中一隅以居軍士嚴立敎條不許擾民親督

  夫役採芻茭於湖灘不事科斂而軍馬自給又濬渠修學善政甚多

 ︹人物︺︹漢︺傅燮北地靈州人少師事太尉劉寛再舉孝廉爲護軍司馬與左中郎將皇甫嵩俱

   討張角燮疾中官上書奏之及角破宦者趙忠𧮂之故功多不封後拜議郎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

   有缺為衆議所歸權貴多嫉之岀為漢陽太守賊王國圉漢陽燮臨陣戰殁諡曰壯節侯子幹位至

   扶風太守︹南北朝︺︹宋︺傅亮靈州人父瑗以學業知名位至安成太守兄迪宋初終五

   兵尚書亮博涉經史尤善文詞義熙中累遷中書黃門侍郎宋武帝受禪封建城縣公入直中書省

   專典詔命加尚書僕射進始興郡公傅隆亮族兄少孤貧有學行義熙初厯佐三軍前麾八年

   除給事中元嘉初為御史中丞甚得司直之體出為義興太守在郡有能名累轉太常拜光祿大夫

   致仕手不釋卷特精三禮傅炎靈州人父僧祐山陰令有能名炎仕宋為武康令遷山隂令並

   著能名二縣皆謂之傅聖賜爵新亭侯元徽初遷尚書左丞母喪鄰家失火延燒炎屋炎抱柩不動

   鄰人赴救乃得俱全齊高帝輔政復以炎為山陰令炎父子並著奇績時云諸傅有治縣譜子孫相

   傳不以示人官至南郡内史︹齊︺傅⿰嵗羽 -- 翽炎子有能名為吳令有問丈人發姦摘伏惠化如神

  何以至此答曰無他也惟勤而清清則憲綱自行勤則事無不理憲綱行則吏不能欺事理則物無

  凝滯欲不理得乎︹梁︺傅昭靈州人六𡻕而孤哀毁如成人仕齊為聰明學士永明中累遷

  員外郎明帝時為中書通事舍人時居此職者皆權傾天下獨昭廉靜無干豫梁武帝素重昭厯安

  成内史臨海太守遷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昭所涖官常以清靜為政居朝廷無所請謁終日端

  居以書記為樂雖老不衰博極古今世稱為學府卒諡曰貞傅映昭弟兄弟友睦修身勵行

  非禮不動昭卒映喪之如父年逾七十哀戚過禮天監中為烏程令卒於大中大夫傅岐⿰嵗羽 -- 翽

  累官太僕司農卿兼中書通事舍人貞陽侯蕭淵明囚於魏遣使還述魏欲通和衆然之岐獨曰必

  是高澄設閒令貞陽遣使侯景自疑必圖禍亂不可許不從景果舉兵入寇後景乞割江右四州安

  置部下當解圍還鎭及與景盟城中文武冀得解圍岐獨言賊舉兵為逆豈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

  歎服詔封南豐縣侯固辭不受︹唐︺侯知道 程俱羅俱靈武人居親喪穿壙作

  冢皆身執其勞鄉人助者即哭而卻之廬墳次𡘜泣無節知道七年俱羅三年不止知道垢塵積首

  率夜半傅墳踴而𡘜鳥獸爲悲號李華作二孝贊表其行史憲忠靈武人少爲魏牙門將田

  宏正討齊蔡常爲先鋒閱三十戰中流矢酣鬬不解由是著名兄憲誠節度魏博表爲貝州刺史魏

  亂奔京師厯涇原朔方振武節度使廉儉少欲所至莫不懷德累封北海縣子檢校尚書左僕射

  史孝章魏博節度使憲誠子憲誠數姦命孝章乘閒諫涕下沾𬓛文宗賢之擢節度副使憲

  誠欲助李同捷孝章切爭憲誠稍憚其義又勸岀師討同捷即敕孝章統之進檢校工部尚書未幾

  授節度使終鄜坊節度︹宋︺周美靈州迴樂人少隸朔方軍以才武稱眞宗幸澶淵常令宿

  䘙元昊反以功累遷鄜延副都總管進馬軍副都指揮使卒贈忠武軍節度使諡忠毅自陜西用兵

  諸將多不利美前後十餘戰平族帳二百焚二十一招種落内附者十一族復城堡甚多所得祿賜

  多分其下及死家無餘資周永清美之孫龎籍言其忠勇加閣門祗候押時服賜夏國夏人

   受賜不跪詰之恐而跪知德順軍擊賊有功徙知代州契丹求地命永清貳韓縝分畫入對言疆境

   不可輕與人不願行固遣之復上章陳利害竟以母病辭去終東上閣門使︹元︺高智耀

   河西人世仕夏國智耀登本國進士第夏亡隱賀蘭山太宗訪求將用之遽辭歸後見憲宗言儒者

   宜蠲徭役以敎育之世宗即位召見力言儒術有補治道帝異其言即拜翰林學士又言國初庶政

   草創紀綱未張宜倣前代置御史臺以紏肅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臺用其議也擢西夏中興等路

   提刑按察使尋病卒追封公爵諡文忠李恒其先姓於彌氏唐末賜姓李世為西夏國主生

   有異質中統三年為尚書斷事官遷益都淄萊萬户從伐宋取襄陽下湖廣江西追文天祥至空坑

   嶺海平拜資善大夫中書左丞從征交阯中毒矢卒諡武愍追封滕國公來阿巴齊

   人世祖時屢有戰功由宿䘙累官湖廣等處行尚書省右丞征陳日烜中毒矢死子濟賽為碩達勒

   達屯田總管府達嚕噶齊納顏叛戰於高麗雙城調萬安軍達嚕噶齊平黎蠻有功遷雷州路總管

    來阿巴齊舊作來阿八赤濟賽舊作寄僧碩達勒逹舊作水達達逹嚕噶齊舊作達魯花赤納顔

   舊作乃顏今改高睿智耀子年十六授符寶郎岀入禁闥恭謹詳雅厯嘉興路總管浙西淮東

   廉訪使所至有政績兩為江南行臺御史中丞務持大體有儒者風卒贈太傅追封公爵諡貞𥳑

   楊多爾濟河西寕夏人事仁宗於藩邸佐平内難仁宗居東宫以為大中大夫家令丞日

   夕侍側雖休沐不至家衆敬憚之會兄卒涕泣不勝哀事寡嫂有禮待兄子不異己子家人化之仁

   宗始總大政執誤國者將盡按誅之多爾濟曰為政而尚殺非帝王治也帝感其言特誅其尤者民

   大悅服帝與中書平章李孟論元從人才孟以多爾濟為第一帝然之累拜御史中丞進集賢大學

   士為權臣特木德克所害後贈夏國公諡襄愍楊多爾濟舊作楊朶兒只特木德克舊作鐵木迭

   兒今並改楊布哈多爾濟子幼有才氣能以禮自持好讀書善書仁宗欲召為翰林直學士

   力辭遭家難益自勵節為學以䕃補武備司提㸃轉僉河東廉訪使事時河東民饑先捐己資以賑

   請未得命即發倉廩繼之民賴不死天厯初陜西諸軍拒詔諸郡邑守吏率民逃布哈獨率衆出禦

   陣潰遂見殺至順二年贈禮部尚書 楊布哈舊作楊不花今改︹明︺徐琦本錢塘人其祖

   戍寕夏遂家焉幼力學通經史永樂中舉進士厯兵部員外郎宣宗初命清天下軍伍擢右通政副

   章敞使安南餽遺無所受還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帝以安南貢賦不如額南征士卒未盡返復命琦

   往時黎利已死其子麟疑未決琦宣布威德曉以禍福麟懼貢方物以謝帝悅命落戍籍宴賚甚厚

   正統初災異屢見琦陳弭災十事悉嘉納之命參贊南京機務進尚書時軍䘙無學校琦請天下䘙

   所視府州縣皆立學校從之琦居官務持大體明敏有斷卒諡貞襄楊忠寕夏人世官中䘙指

   揮使以功進都指揮僉事廉介有謀勇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反其黨丁廣將殺巡撫安唯學忠時

   在側罵賊被殺同官李睿聞變馳至寘鐇所門閉不得入大罵爲賊所殺百户張欽亦以不從逆遇

   害事聞贈官予廕表忠睿曰忠烈之門欽曰忠節之門胡侍寕夏人嘉靖初由進士厯官鴻

  臚少卿張璁桂萼既擢學士侍劾二人越禮背經因據所奏反覆辨論凡千餘言帝怒命逮治以言

  官論救謫潞州同知瀋府宗室勛注以事憾侍奏侍怨望謗訕大禮斥爲民馬世龍

  人狀貌魁梧多膂力由世職舉武會試厯宣府遊擊天啓二年擢承平副總兵孫承宗薦擢山海總

  兵謝病歸崇禎六年察罕呼圖克圖合套寇犯寕夏詔世龍爲總兵設伏邀擊大破之屢奏奇捷威

  名震西塞夏景華平羅人成化十年舉於鄉任河南彰德府推官立身正直有異政 本朝

  乾隆八年祀鄉賢祠

 ︹本朝︺劉芳名寕夏人順治二年任寕夏總兵平固原叛將武大定秦州賊賀珍王元馬德作

  亂芳名先後擒斬之又招降香山諸寇十六年加左都督同提督梁化鳳擊海寇於崇明遇疾卒於

  軍中 贈太子太保諡忠肅馬凝寕夏人順治初從劉芳名擒秦州賊王元馬德又恢復河

  州莊浪以功授中軍副將從𠞰番回功最擢總兵下川滇駐防緬甸會𠞰水西所在有功官至湖廣

   陳福寕夏人父尚智孝友性生鄉黨無閒福於順治初以守備從征有功累遷䕫州副將

   康熙十三年擢寕夏總兵呉三桂叛三輔臣據平涼遙應之洮蘭以東皆為所陷時鎭軍前已調赴

   征川留者十之二三人情恇懼多持兩端福按劒曰敢異議者斬遂整兵東復花馬池定邊斬偽將

   朱龍倪五等即移師西向固原次惠安堡會𡻕暮大雪衆請暫歸福不聽夜中兵變遂遇害先是福

   家累尚留川呉三桂以書及偽札招之福遣弟壽由塞外閒關奏   聞奉   詔授陜西提

   督未至而福已殁 贈三等公世職諡忠愍趙良棟延安府人後官寕夏因家焉父名淮

   居恒解衣推食𡻕荒煑粥賑饑全活不可勝計良棟於順治初隨親王入關委暑寕夏水利都司從

   總督孟喬芳𠞰叛回有功授高臺遊擊尋以平水西功擢廣羅總兵丁父憂歸起大同總兵移鎭天

   津吳三桂反平涼提督王輔臣亦叛寕夏提督陳福遇害關陜⿰扌⿳丆⺝⿱冖友-- 擾亂   詔良棟安撫馳驛至寕

   夏定其亂乃練兵儲餉規畫進取康熙十八年兵西渡白江連戰敗賊直抵成都下其城捷入授

  勇略將軍進兵部尚書總督雲貴全蜀底定進軍雲南時楚粤兵圍滇城久弗克良棟至攻七日而

  城下還 朝授鑾儀䘙使尋以疾歸後敘功授一等子世職卒諡襄忠良棟早𡻕從戎身經百戰所

  向有功性剛直馭兵嚴而有恩克成都日市肆不移及下雲南秋毫無取有古名將風長子宏燦隨

  良棟師征討皆有功由寕夏總兵累官至兩廣總督入為兵部尚書卒諡敏恪次子宏燮由直隸完

  縣知縣累官至直隸巡撫勤勞供職旗民輯睦盜案稀少加總督銜卒諡肅敏李日榮

  人幼從軍王輔臣之亂日榮從王進寶恢復臨洮又隨征四川累官廣東順德總兵師帝賓

  寕夏人趙良棟征川帝賓以遊擊留守寕夏時役民輓運軍需帝賓謂鎭民半已岀征豈可再令輓

  運固請止之及良棟師旋奏云臣之得以成功者因有師帝賓在無内憂也擢襄陽總兵移涼州居

  官絕侵漁杜苞苴屏聲色介然特立涼人立祠祀之子懿德初任西寕守備厯遷至甘肅提督

  際伯寕夏人從趙良棟征川滇屢立戰功由寕夏遊擊累官至四川提督撫輯軍民甚有方略

  張國樑寕朔人初名谷貞由行伍隨征四川雲南以功累升至湖廣鎭筸總兵擢雲南提督

  舊例副參遊守在外題補康熙十一年新例必銜缺相當者保題不得其人聽候部推國樑疏言雲

  南地處極邊向無都司缺從前保題者俱以守備補遊擊越缺已經二等等而上之參將副將更無

  一銜缺相當之員雖有熟練邊情者格於新例惟𠋫部推省分遠近不同到任遲速未定所選果能

  彼省勢必題留若聽其來者恐非才幹又不諳邊情無益行伍且武弁挈家厯萬里履任未久又復

  遷移若非素豐而欲其廉潔自持恐難必得營伍如何整理請仍照舊例許督撫提臣遴選補用部

  議從之雍正元年予祭葬加贈右都督諡勤果江琦寕夏人世為䘙職琦生而英勇

  從趙良棟征討川滇及從征噶爾丹皆有功厯河北延綏總兵擢甘肅提督所至有恩威稱

  尢經寕夏人從征川滇及出塞俱有功累官宣化總兵罷歸康熙五十七年從征西藏遇賊死

  之又有鎭人馮琇官固原參將隨師至木魯烏蘇遇賊力戰死羅萬倉寕夏人厯官至臺灣

  北路參將朱一貴反萬倉力戰援絕死之趙坤寕朔人由行伍從征噶爾丹有功累遷至雲南

  鶴麗總兵康熙五十八年大將寕定西藏坤偕都統至中甸宣示   恩威又率標兵進勦由内

  五齊進克拉里及莫珠貢喀第巴達克咱降西藏雍正元年擢貴州提督定廣狆苗阿近阿臥等

  糾衆不法坤調兵𠞰平之馮爾暉寕夏人順治丁酉副榜事母至孝母殁廬墓三年又寕夏

  䘙諸生馬中驊親喪亦廬墓三年周調元寕夏後䘙生員年十四為賊掠置營中復掠子

  女數十人閉之空室令調元守之調元悉放去乃乘閒逃歸事親誠孝同舍人竊其衣裝知而弗言

  見窶者鬻妻調元贖歸之哈廷煥寕夏人克盡子職鄉黨以孝乾隆八年 旌表又寕朔

  杜文蔚楊郁皆以孝行 旌

 ︹列女︺︹元︺楊多爾濟妻劉氏寕夏人多爾濟死時權臣欲奪劉氏以與人劉翦髮

  毀容以自誓乃兔︹明︺王俶妻時氏寕夏人俶以都指揮戰死氏聞即自縊又中䘙

   參將种興妾陳氏景泰閒興殁於戰陳亦自縊靈州李國俊妻黎氏羅伏受妻馬氏皆以夫陣亡從

   趙炳妻李氏寕夏人炳官指揮氏與子承先妻李氏俱有淑德萬厯二十年布木

   巴據寕夏官軍至承先謀獻西城以告母母曰爾第往勿為吾慮妻亦勸之事洩承先被執姑婦皆

   慶憲王妃方氏憲王薨妃年二十七布木巴亂匿其子帥錊地窖中妃自經死

   事平建祠旌表李某妻王氏寕夏人舅病累年氏日侍不懈夫亡或逼之嫁不從又脅

   之析居不得已攜二子還母家母病熱思冰方秋不可得氏夜以器貯水禱於庭中明旦果成冰病

   楊如松妻朱氏寕夏人如松官千户布木巴亂子湛佐官軍賊怒執氏欲汚之

   自經死又千户楊宷妻范氏百户陳縉妻梅氏總旗白福妻王氏熊彦吉妻林氏王明理妻王氏孫

   時順妻謝氏皆為賊所掠不屈死又有李氏王氏韓氏等三十七人同時為賊所害朱倪點

   妻眭氏寕夏人倪點奉國將軍被掠赴襄陽臨歧屬眭他適眭俟倪點出遂自縊又蘇民望

  妻淩氏中䘙人事姑以孝稱夫死即自縊後䘙宣大治妻魏氏劉天祥妻王氏胡勖妻殷氏皆殉夫

  韓某妻李氏靈州人遭流賊亂𬒳掠挾之上馬氏抱兒不舍且嚙賊手賊怒殺之

  死三日面色如生又副總兵戴三才妻劉氏遭賊亂解赴襄陽自縊旅舍中後䘙髙遴妻孫氏罵賊

  不屈身被七創已死賊去復甦

 ︹夲朝︺王盡忠妻鄭氏靈州人吳三桂黨李黃鷹據中營堡其部卒悅氏色驅盡忠岀

  城刈芻伺閒挑之氏拔刀擊賊不中閉户自剄死汪湧妻華氏靈州人兵變城破人

  皆遁去氏以姑臥病獨留賊至欲挾之去氏抗拒憤罵遂𬒳殺於姑側又生員成明母宋氏後䘙人

  亦以惠安兵變罵賊不屈遇害羅萬倉妾蔣氏寕夏人臺灣朱一貴之亂萬倉爲參

  將戰殁蔣閉户自縊於署雍正二年奉   旨立碑表墓又守備教允文妻孫氏中䘙人廩生陳

  安策姊陳氏皆以夫死自縊宋天寵妻王氏靈州人年二十四𡻕夫亡守節撫孤

  卒年一百十七𡻕張鵬羽妻鄭氏寕夏都司鄭金女許字鵬羽為繼妻未嫁而夫

  殁女哀慟欲絕歸張守志王元之妻陳氏寕夏人夫亡年二十七𡻕撫孤稍長又殀

  與媳駱氏苦節終身乾隆二年 旌又同邑節婦李源淳妻曹氏馬俊妻何氏樊天裕妻汪氏王定

  國妻朱氏王定邦妻陳氏劉安邦妻白氏錢尚選妻朱氏劉起佩妻徐氏王國卿妻正氏王詢妻呉

  氏王諮妻蘇氏郎名魁妻張氏李杼妻王氏姚國佐妻馮氏王欽妻孫氏王錦妻周氏劉道宏妻湛

  氏杜彬妻朱氏李運洪妻呂氏李棟妻王氏俱乾隆四年 旌栗爾現妻安氏髙登第妻郭氏錢建

  國妻解氏哈銘妻陸氏楊大略妻楊氏鄭必耀妻唐氏高元妻張氏高起蛟妻羅氏陳倫妻郭氏周

  治新妻方氏李如松妻孟氏來自明妻陸氏生員劉克先妻羅氏馬化龍妻王氏王安邦妻蒯氏黄

  鈺妻顧氏方榮妻宋氏樊嘉增妻張氏馮祿妻薛氏生員吳光鼎妻王氏宿賓妻孫氏左熺妻王氏

  李彬妻張氏蔡朝明妻李氏張爾發妻伍氏李錫妻劉氏趙芝妻蔣氏岳大官妻雷氏又烈婦王氏

  與媳張氏俱乾隆年閒 旌節婦閻愼思妻張氏康緯妻尹氏柴琮妻樊氏柴連妻趙氏潘殿妻曹

  氏潘天俊妻劉氏又烈婦胡侯氏捐軀明志均嘉慶年閒 旌熊飛源妻張氏

  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田大有妻汪氏李鴻祉妻魯氏朱耀滄妻李氏生員朱克紹妻黎氏雷英妻

  戴氏雷嘉謨妻亢氏馮長健妻陳氏聞榜妻毛氏徐連妻梅氏王玠妻周氏馮朝鼎妻周氏王琮妻

  原氏王永鐸妻汪氏高迪吉妻王氏高秀妻陳氏胡珍妻李氏張要妻豆氏韓榮妻蘇氏生員朱纓

  妻姜氏姚欽妻韓氏韓楨妻郭氏張蓁妻陳氏徐昌祚妻汪氏劉志宏妻武氏沈治孝妻岳氏魯自

  興妻張氏姚振功妻高氏王瑶妻汪氏柴嶽俊妻陳氏包懷妻吳氏生員吳恒妻李氏陳益妻吳氏

  納士榮妻穆氏周朝彦妻白氏王義妻汪氏李雲鵬妻沙氏廩生孫開勳妻蔣氏趙一桂妻唐氏趙

  開勳妻張氏趙維陽妻李氏貞女羅文翼未婚妻張大有之女均乾隆年閒 旌節婦許琳妻賈氏

  蔣應春妻陳氏蔣秉和妻朱氏蔣應壽妻陳氏劉尚仁妻孟氏劉尚禮妻張氏景齊賢妻馮氏均嘉

   慶年閒 旌夏瑀妻許氏平羅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郗賢繼妻杜氏馬現成妻張

   氏張受妻章氏江孔漢妻王氏王施恩妻閻氏李攀桂妻錢氏馬之駱妻葉氏沙毓脈妻蘇氏沈萬

   積妻張氏俱乾隆年閒 旌監生張炳妻解氏張鳳儀妻趙氏張福德妻王氏朱化鳳妻劉氏朱錦

   妻張氏丁三保妻馬氏俱嘉慶年閒 旌王式閭妻李氏靈州人夫亡守節又同州

   節婦姚欽妻竇氏馬健明妻蔡氏許津妻韓氏魏錦妻梁氏朱士挺妻姚氏何騰遠妻王氏文運祥

   妻魏氏劉得先妻郭氏周榮妻王氏張仁妻沈氏生員何嗣俊妻李氏生員何光國妻王氏施析經

   妻常氏生員高曰棟妻張氏田盡忠妻王氏吳世熹妻王氏許昭妻周氏生員級景妻許氏盧復嗣

   妻鍾氏馬景良妻常氏郭嵐妻呂氏萬挻妻王氏烈婦呉連妻李氏俱乾隆年閒 旌節婦監生王

   弻妻顧氏李如芝妻文氏黃敦素妻馮氏梁果妻胡氏張守正妻費氏趙叡妻陳氏謝鏞妻趙氏賀

   綵妻胡氏王廷槐妻李氏烈婦馮廷舉妻黃氏呉進白妻張氏郭進庫妻李氏劉亥娃妻王氏又劉

  王氏郭德妻康氏李張氏俱嘉慶年閒 旌羅峯翰妻劉氏中䘙人夫亡守節同

  縣節婦孫之韜妻宋氏提督俞益謨妾秦氏安氏宋朝正妻張氏王珩妻李氏王秉聰妻何氏張奉

  奇妻黃氏朱紳先妻王氏劉朝重妻劉氏劉朝賓妻魏氏馮復俊妻羅氏𡩋繼武妻安氏焦増佑妻

  韓氏劉復起妻馬氏張氏張前易妻李氏史祥麟妻巫氏周三濂妻尚氏于秉璧妻王氏周廷儒妻

  劉氏黎欽妻張氏汪思孝妻張氏魏相唐妻房氏張士秀妻孟氏張邦倉妻劉氏柳逢年妻史氏方

  學聖妻李氏邱岑妻郭氏張聖德妻楊氏李文景妻馮氏𡩋澤新妻吳氏李芸妻任氏李占魁妻蔣

  氏楊楷妻麥氏俱乾隆年閒 旌白存性妻王氏白存眞妻劉氏劉登仕妻李氏王思周妻王氏武

  生馬紹先妻陳氏梁朝貴妻蘇氏侯克敬妻楊氏高相妻王氏張志温妻羅氏門三元妻尹氏范臣

  先妻孫氏烈婦魏相臣妻計氏俱嘉慶年閒 旌

 ︹土產︺鐵明統志麥垛山岀鉛 礬明統志俱賀蘭山出元和志迴樂懷遠鳴沙三

   縣及鹽州皆有鹽池山木舊唐書地理志靈州土貢新唐書地理志靈州土貢黃牛臆舊

   唐書地理志鹽州土貢牛明統志土産㹉牛野馬新唐書地理志靈州土貢羢褐

   志土鹿皮 野馬皮 雜筋元和志俱靈州貢鳥翎元和志靈

   州貢寰宇記土產白鶻翎新唐書地理志土貢鵰鶻白羽馬鞭元和志靈州貢赤檉馬鞭新唐

   書地理志土貢庫利赤檉馬鞭新唐書地理志靈州土貢吉莫韡鞹氈舊唐書地理志

   靈州土貢鹿角膠元和志靈州貢新唐書地理志靈州土貢白膠元和志靈州貢甘草

   青蟲子紅花麝香花蓯蓉新唐書地理志靈州上貢紅藍代赭野猪黃明統志人產胡麻青稞枸杞

   青木香楸子暖木

                  前協修官温予巽恭纂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