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四百二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百二十八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四百二十九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四百三十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57.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57.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57.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5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57.djvu/5

漳州府表                 

                     

大清一統志

 漳州府在福建省治西南六百八十里東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東至泉州府同

  安縣界七十里西至汀州府永定縣界二百里南至海一百八十里北至泉州府安溪縣界一百十

  里東南至海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廣東潮州府饒平縣界二百八十里東北至同安縣界一百二十

  里西北至龍巖州漳平縣界一百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七千五百二十五里

︹分野︺天文牽牛須女分野星紀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揚州南境周七閩地後屬越秦爲閩

  中郡地漢爲㑹稽南海二郡地後漢爲㑹稽南部

  都尉地三國呉爲建安郡地晉以後爲晉安義安

  二郡地梁分置龍溪縣屬南安郡隋屬建安郡唐

  初屬泉州即今福州垂拱二年置漳州初治漳浦後移龍溪天寶

  元年改漳浦郡乾元元年復曰漳州屬江南東道

  五代初屬王閩後屬南唐改曰南州宋乾德四年

  復曰漳州屬福建路元至元十八年升漳州路屬

  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改曰漳州府屬福建

  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屬福建省領縣七舊領縣十雍正十一年升龍巖縣爲龍巖直隸

  州割漳平寕洋二縣屬焉

  龍溪縣附郭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泉州府同安縣界七十里西至南靖縣

  界三十里南至漳浦縣界五十里北至長泰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海澄縣治五十里西南至平和

   縣治二百十里東北至長泰縣治四十里西北至龍巖州漳平縣治二百二十里漢冶縣地晉以後

   為晉安縣地梁大同四年分置龍溪縣屬南安郡隋屬建安郡唐𥘉屬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割屬漳

   乾元二年為漳州治五代宋因之元為漳州路治明為漳州府治 本朝因之漳浦縣

   在府南一百二千里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海八十里西至南靖縣界六十里

   南至詔安縣界六十里北至龍溪縣界五十里東南至海八十里西南至詔安縣界八十里東北至

   海澄縣治七十里西北至南靖縣治一百三十里漢冶縣及南海郡揭陽縣地晉義熙九年分置綏

   安縣屬義安郡宋齊以後因之隋開皇十三年入龍溪唐垂拱二年分置漳浦縣為漳州治乾元

   二年徙州治龍溪以漳浦為屬縣五代宋因之元屬漳州路明屬漳州府 本朝因之海澄

   縣在府東南五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漳浦縣界六十五里西至龍溪縣界十

   五里南至漳浦縣界四十里北至龍溪縣界十里東南至海一里西南至漳浦縣治七十里東北至

   泉州府同安縣治一百四十里西北至龍溪縣界十五里漢冶縣地晉以後為晉安縣地梁以後為

   龍溪縣地明嘉靖四十四年割龍溪及漳浦縣地置海澄縣屬漳州府 本朝因之南靖縣

   在府西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東至龍溪縣界十里西至龍巖州漳平縣

   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漳浦縣界一百里北至漳平縣界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漳浦縣治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平和縣界五十里東北至長泰縣治七十五里西北至漳平縣界一百里漢冶縣地晉以後

   為晉安縣地梁置蘭水縣屬南安郡隋開皇間省入龍溪縣元至治中析置南勝縣治在今縣西南

   至正十六年移南勝縣來治改曰南靖屬漳州路明屬漳州府 本朝因之長泰縣

   東北四十里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八十五里東至泉州府同安縣界六十里西至龍溪縣界三

   十五里南至龍溪縣界五里北至泉州府安溪縣八十里東南至同安縣界五十里西南至龍溪縣

   界十五里東北至同安縣界八十里西北至龍溪縣界五十里漢冶縣地晉以後為晉安縣地隋為

   南安縣地五代南唐保大中分置長泰縣屬泉州太平興國五年改屬漳州元屬漳州路明屬漳

   州府 本朝因之平和縣在府西南二百五里東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十里東

   至南靖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廣東潮州府大埔縣界三十里南至詔安縣界一百里北至汀州府

   永定縣界一百十里東南至漳浦縣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潮州府饒平縣治一百里東北至南靖

   縣治一百七十里西北至永定縣治二百二十里漢冶縣地晉以後為晉安新羅二縣地梁為龍溪

   縣地後又為蘭水縣地隋仍為龍溪縣地唐為龍溪漳浦龍巖三縣地元初為南勝縣地至正以後

   為南靖縣地明正德十四年析南靖漳浦二縣地置平和縣屬漳州府 本朝因之詔安縣

   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海八十里西至廣東潮州府饒平

   縣界四十里南至饒平縣界三十里北至平和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海三十里西南至饒平縣界一

   百里東北至漳浦縣界八十里西北至饒平縣界一百里漢南海郡揭陽縣地晉為綏安縣地唐垂

  拱二年置懷恩縣屬漳州開元二十九年省入漳浦縣明嘉靖九年析置詔安縣屬漳州府 本朝

  

 ︹形勢︺地極七閩境連百粤唐陳元光建郡表地曠土沃宋博自得

  道院兩山擁翼二江襟帶宋陳淳北溪集山川清秀原野

  坦平蔚為江外名邦宋呉與圖經序控引番禺襟喉嶺表

  天寶紫芝奠於後丹霞名第拱於前鶴峯踞其

  左員山聳其右

 ︹風俗︺其民務本不事末作而資用饒給宋傅自得道院記

  有田以耕紡苧為布弗迫於衣食樂善遠罪宋郭祥正

  質樸謹畏俗尚淫祀宋陳北溪集其人以業文為不

  貲以舶海爲恒產故文則揚葩而吐藻武則輕生

  而鬬雄明土世懋閩部疏

 ︹城池︺漳州府城周十里三百四十二歩門四南北水門二南臨大溪北依山溝東西浚濠

  宋咸平中建 本朝順治十二年重建康𤋮三十六年修雍正十年乾隆二年嘉慶十二年重修

  龍溪縣附郭漳浦縣城周九里三百五十六歩門四東西水門二宋乾道中建 本朝

  順治十二年重建康熙四十六年雍正二年乾隆十二年重修海澄縣城周三里三

  百二十四步門四明嘉靖三十六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雍正七年乾隆十二年重修

  靖縣城周三里一百七十四步門四元至正十六年土築明嘉靖六年甃石 本朝順冶十

  二年重建乾隆十二年修長泰縣城周五里二十三歩門四東臨溪南浚濠西北因山爲

  塹宋端平中土築明正德十三年甃石本朝順治十二年乾隆十二年重修 平 和縣

  城周三里一百十二歩門四水門二明正德十四年建 本朝順治十二年重建詔安縣

  城周三里二百八十六歩門四明宏治十七年因舊址拓建 本朝順治十二年重建康熙六十

  年修雍正七年隆十二年重修

 ︹學校︺漳州府學在府治東南隅宋慶厯中建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修四十三年乾隆八

  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龍溪縣學在縣治南宋嘉祐中建本朝康熙二十一年重建

  二十六年修乾隆八年三十六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漳浦縣學在縣治南宋初建於

  縣西北隅凡再徙熙寕三年始建今所 本朝康熙十九年修三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

  海澄縣學在縣西九都城中明隆慶初建 本朝康熙十年重建雍正四年修乾隆十一

  年二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南靖縣學在縣治東元至正中建明嘉靖間遷新縣

  萬厯中復還故址 本朝康熙二十年修三十五乾隆八年三十四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

   長泰縣學在縣治東宋紹興三年建嘉定間遷於縣東南紹定六年復還故址 本朝順

   治十七年重建康熙二十一年修雍正六年乾隆三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平和縣學

   在縣治南明正德十四年建 本朝順治十八年康熙三十一年乾隆二十五年重修入學額數

   二十詔安縣學在縣治南明嘉靖十年建 本朝順治十七年重建康熙十七年

   四十三年乾隆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丹霞書院在府治東南本朝乾隆二年

   建二十六年拓建芝山書院在府治西北登高山初名龍江書院宋郡守危稹建 本

   康熙二十一年重建五十四年復即其東増建仰文書院㝷合二書院為一改今名乾隆二十一

   霞北書院在府治北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建乾隆二十年鄴山書院

   在府治鄴侯山明崇禎間郡人黄道周講學於此建與善三近樂性諸堂 本朝乾隆十四年改建

   錦江書院在龍漢縣十一都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建乾隆十四年觀瀾書

  院在龍溪縣十一都宋時建明洪武間遷於南陂宏治間遷於文山之麓止德四年移建察院西

  儒山書院在海澄縣治北 本朝乾隆二年建二十七年拓建九和書院

  在平和縣治後山 本乾隆二十六年丹詔書院在詔安縣南門内文公祠東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建 按舊志載育德書院在府城西隅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建建溪書院在

  龍溪縣西南翁建社明洪武間建養正書院在龍溪縣西南高亭山下明隆慶間郡守羅青霄建薌

  江書院在龍溪縣東北二十里明洪武二十二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重建梁山書院在漳浦

  縣南梁山唐潘存實讀書處龍津書院在長泰縣東明洪武三十一年建石屏書院在詔安縣東漸

  山宋陳景肅講學處東瀛書院在詔安縣東懸鐘所南溟書院在詔安縣銅山所俱明嘉靖五年

  政蔡潮建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一十九萬三百七十六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三百三十三萬六千七百二十七名口

  計七十一萬二千一十七户又屯民男婦共六萬一千三十五名口計一萬四千三百四十户

 ︹田賦︺田地一萬二百八十四頃七十三畝九分九釐有竒額徵地丁正雜銀一十四萬四千七十四

  兩三錢七分米二千七百五十二石二斗九升四合八勺屯田五百五十四頃八十八畝五分九釐

  有竒額徵丁糧銀一千六百六十五兩八錢一分五釐米八千八百五十二石四斗七升九合四勺

 ︹山川︺隆夀山在府城東鄭樵通志居其下者人多夀考故名宋時在城内今附城址

  霞山在府城南閏書土石皆赤晨夕映日色若丹霞故郡東西南北四郊皆以霞稱保福

  山在府城西山為郡龍入脈之地登高山在府城西北隅方輿勝覽在州治西二里府志

  脈自天寳山來蜿蜒起伏三十餘里至郡城西北一峯聳抜名曰望高山其南麓為登高山原名紫

  芝山郡城繞焉項有威鎮亭明洪武中建山之東為日華萬松諸峯禪月隆夀等山其西為淨安峯

  為騰龍起鳳諸山舊志騰龍山一名龍亭山平地特起竒石攅凑俯瞰溪流相傳昔有龍騰溪中因

   建亭溪上而名相峙者曰起鳳山一名高亭山與日華諸峯綿亘連絡繞城内外皆紫芝之支隴也

   好景山在龍溪縣東十五里紆迴起伏風景竒勝元和志縣東十五里至山險絶無路蓋即

   此人漳浦縣西北里許亦有好景山縣城枕其麓一名石虎山以山嶺有石如虎也文山

   溪縣東二十里一名觀音巖北臨大溪三面通潮其右為水頭山脉自縣南太平嶺而下至溪而止

   與鳳凰石壁並稱為水口鳳凰山在龍溪縣東二十里與文山水頭品峙中有萬松嶺舊名

   馬岐為郡孔道明正統間郡人植松夾道連隂十里因改今名岐山在龍溪縣東二十餘尘宋

   郭功父嘗有𡵨山仙亭十咏府志由文山逾溪以北曰鶴鳴山亦名石壁山其下為雲洞又北而岐

   者為岐山二峯連峙延袤十里許秀㹐龍江之上巖𡐍竒勝又有千人洞洞口狭而暗中甚寛朗容

   千人唐黄巢之亂民多避難於此白石山在龍溪縣東六十里山多白石一名鸛石山中

   有石硿可容千人相近曰覆舟山龍漈山在龍溪縣東南二十五里下有龍潭飛泉百尺

   直瀉而下旁有鳬翠山雙峰如削高出龍漈之上俗名魚刺山南巖山在龍溪縣南七里延

   袤數里峯巒竒秀怪石錯列有石獅寶月南泉玉泉諸巖以石獅為最勝下有清泉曰白鹿泉

   第山在龍溪縣南十里方輿勝覽州有天成山一曰名第山志勝唐周匡物潘存實讀書於此

   元和十一年匡物進士及第為漳登進士之始十三年存實亦登進士憲宗敕改今名劉禹錫有名

   第山員山在龍溪縣西南十里前後望之分十二面頂有石池又有琵琶坂今名大仙巖

   天寶山在龍溪縣西北三十里五峯峭立周百餘里郡之望山也宋大中祥符中嘗産明珠

   入貢因名上有芙蓉城寶巖洞百丈泉諸勝儀鳳山在龍溪縣西北三十里高聳明秀峯

   頂清籟時如鳳鳴九龍山在龍溪縣西北三十里寰宇記九龍山一名鬼候山其北有九

   龍水一名金溪水石蠔山在龍溪縣西北四十里圓聳千仞頂石多粘蠔蠣殻因名南下

   小山纍纍天寶山所由發脉也石鼓山在龍溪縣北十里山形圓秀又縣北二十餘里有銅

   鉢山山𫝑延亘數里一峯中窪而外圓其形如鉢故名又縣北有天公山上有瀑布飛瀉數十丈

   龍山在龍溪縣東北十里北來諸山此為最秀其地宜茶相近有望月山秀出羣山金雞

   山在龍溪縣東北五十里東溪口與長泰縣接界巖石屹起山頂有石如雞展翅而色赤故名

   海雲山在漳浦縣東二十里上有清泉不涸山半有海雲巖一名巖山竈山在漳浦縣

   東五十里曡嶂高大周四十里高數百仭以中有仙人丹竈而名臺山在漳浦縣東五十里

   高數十仭平坦如臺近視與諸山相等海舟望之則迥出諸山之上又東有燈火山距海里許海舟

   夜行者咸見山上有光焰如火故名良山在漳浦縣東南三十里一名鼇峯山嶷然屹立下臨

   鹿溪與隔溪柘港山對峙為縣水口佈溪水出焉入于大溪古雷山在漳浦縣東南五十

   里一名鼓雷山斷岸千尺下瞰大江每潮至怒浪急濤其聲如雷梁山在漳浦縣南新唐書

   地理志漳浦縣有梁山方輿勝覽古記云梁岳閩中之望也秀麗而崇圓又名圓山大峯十有二其

   中峯曰蓮峯石相傳為齊武帝所賞晉亭在其西府志在縣南稍西三十里盤亘百里高千仭有九

   十九峯其蓮花獅子金剛力士雙髻長劍七星八柱觀日臨海晉亭青閣十二峯為最著上有瀑布

   泉東南磐石上有穴如井水泉湧出大旱不竭謂之靈泉南北麓各有湯泉又長源溪錦溪萬頃溪

   仙溪盛溪錦石溪垂玉溪龍潭溪皆出焉入于漳水上有水晶坪產水晶其北有蔡陂山蔡陂水出

   將軍山在漳浦縣西南八十里雲霄城西明統志山與南靖接界唐戍將陳元光征蠻

   時據此而名又有大臣山一名大神山在漳水之南與將軍對峙有仙人玉女二峯摩頂山

   在漳浦縣西北二十里山高而圓潔其上平坦如佛頂然有水出東流經黽山之隂至於横口入馬

   羅山在漳浦縣北十里諸山羅列拱揖故名其支為東羅巖後到山在漳浦縣

   北十七里與羅山並峙而高聳過之為邑之屏山蜿蜒而下秀潤清奇邑中望之如蛾眉然其東有

   白鶴龜山在漳浦縣東北二十里聳立横列為縣東北之肩峯戴帽山在漳浦縣

   東北五十里亦名大帽山山大而峻四面林木蓊鬰獨頂上有黄茅形如戴帽故名山上有玉川瀑

   布新村石鼓龍漈潭寶珠石諸勝北麓為磁竈山下臨大江為海澄境其山產茶又東為虎嶺路通

   鎮海衞林木深阻舊多虎患明宏治三年知縣王臣以文祭之患得息因改名麟山嶺太武

   山在漳浦縣東北一百餘里高千仭屹立海上東望大洋汪洋無際陟其嶺則漳泉二郡皆在目

   中中多奇跡好事者列為十四景有小石城相傳南越王建德避漢兵保此亦名建德城又有石塔

   名曰延夀高數仭海中歸舶望以為標呉養山在海澄縣東十里許下揖海門上障南溪

   逶迤曡聳聯亘數處稍北支峯曰槐浦山鹿石山在海澄縣東南一名獨石山雄峭壁立頂

   石巉巖多蠔殻相傳以為海潮至此雲葢山在海澄縣東南十餘里雲氣常覆其上故名上

   有室可容百人懸崖有泉沸出曰卓錫泉席帽山在海澄縣南七里高聳圓秀狀如冠帽兩

   旁有翅一名筆架山其西為常春山林麓葱蒨拱揖縣治儒山在海澄縣西南二里縣之主山

   也圓秀特起俗呼為蔡前山南岐山在海澄縣西南十五里南溪之水自檺潯而下大海

   之水自浮宮而入至此㑹合倒流紆延而分繞於邑内亦名倒港山漸山在海澄縣西南聳起

   高峯雄大尖秀擁峙水口山下人民輻輳其東為呉山面繞南溪飛鵞寨卓立其上文圃山

   在海澄縣北隔江與同安縣接界世謂北山下多文士故名四面圓秀一名十八面山大巖

   山在海澄縣北周迴延亘二十餘里三面臨海其上有巖峽口山在南靖縣東十五里

   兩山相夾如門雙溪流經其中西天山在南靖縣東南二十餘里一名獅山列嶂如翠屏為

   郡之西扆鼓旗山在南靖縣南縣之案山也内山圓如鼓外山展如旗俗呼扳旗山又湖山

   在縣南雙溪之南山下有湖紫荆山在南靖縣西南二十五里五峯翠聳亦名五峯山中

   有龍潭禱雨輙應又西南有翠微山接平和縣界草木蓊蘙鏡山在南靖縣西北五里每斜

   陽返照炫然有光其南曰寶珠山形圓如珠夾於鏡山磨石之間山多怪石下有溪流迴繞

   山在南靖縣西北八十里接龍巖州界其山當路形如覆甌與上下山不相連屬如浮空然亦名

   浮邱歐寮山在南靖縣北一里為縣主山一名大帽山又名三鳳山後有五峯峙立端

   嚴峭拔周百餘里羅侯山在長泰縣治後其東為新寨山東瞰大溪宋時設泰安寨因名

   其西為水晶山形如覆釜土産水晶稍北為重桂山又有登科山在縣治前舊名競秀又名來青縣

   城壤地故蹙而五山環列位置天設天柱山在長泰縣東五十里東西南北有四石門又有

   石室石梯應潮泉暗水泉香爐峯海濤巖等二十奇宋曽循稱為臨漳第一勝處絶頂曰紫玉峯最

   高環眺千里𬓛帶間鼎山在長泰縣南五里接龍溪縣界其山高大圓如覆鼎絶頂有臍

   俗呼鼎臍山上有龍泰巖以當龍溪長泰二縣之交故名良岡山在長泰縣西北五十里為

   縣主山其脊大石層列有龍鬚泉湧流不竭瀑布出焉有良岡嶺高危險峻亘十餘里相近曰真應

   巖四面皆石嵯峨峻峭又臨溪有金岡湖山出金沙董奉山在長泰縣北五十里九域志州

   境有董奉山仙人董奉嘗逰此府志形如卓筆有丹竈棋枰琴室鼓鳴山在長泰縣東北

   四十餘里高聳為邑之望下有洞風吹則成鼓聲曷山在長泰縣東北五十里雄峻少樹木

   高處有四十餘頃流水成渠可引以灌溉一名呉田山内方山在長泰縣東北八十里下

   有銀礦明萬厯二十七年中使奉命開採商徒蝟集奸宄乘機攘奪尋封閉大峯山

   和縣東南一名大枋山邑之鎮山也高峻巉巖𦋐絡羣岫漳浦詔安海澄鎮海衞諸山皆發脉於此

   自麓至嶺可五十餘里登陟一望遠近城邑悉在目前商船渡海每以此山為表山有石峯十七其

   青雲峯中可坐三十餘人山背有靈通巖劈立半山泉石奇勝泉潢四注畫地成川高山河上徐坑

   港頭諸溪皆出於此又新巖山為大峯山之别夫中有銅鼓山兜寶峯瑞雲明月四巖五牙

   山在平和縣東南五峯聳立如牙笏然産礬石一名礬山南勝縣𥘉置於此鵞公髻山

   在平和縣東南陳溪村視衆山獨高為漳浦海澄詔安饒平四縣發脉之所三平山

  和縣東南巖谷深邃詰曲崎危登陟者必厯三險三平乃至其巔故名有龜蛇峯九層巖高柯巔煎

  茶塢虎爬泉諸勝天馬山在平和縣南雙峯矗起如天馬馳驟爲縣治案山樓宅

  山在平和縣西數里以形如樓閣而名稍東曰岑山與東山遥對横坑山在平和縣西與

  廣東大埔縣接界延亘數十里險阻蓊蘙又西北七十里有象湖山亦與大埔縣接界舊皆爲盜藪

  蘆溪山在平和縣西北八十里山𫝑雄壯又北爲流恩山明正德中王守仁撫南贛敗信豐

  龍南等賊賊走象湖山復入流恩山岡等巢長盧山在平和縣北十里爲縣之主山人北

  爲卓鳳山形如飛鳳其聳然峙於東者曰東山有九嶺如列屏名九和嶺洪瀨山在平和縣

  東北大溪所經葵岡山在詔安縣東四十五里山𫝑延亘中有兩小山相峙名相見嶺有古

  關隘壘石而成宋爲沿海道巡海所明萬厯中以上湖後港諸村豪黠刼掠撥浙兵守之餘甘

  嶺山在詔安縣東六十里盤亘曠邈爲詔安漳浦接壤處舊時路出山嶺明萬厯二十五年知

   縣夏宏改由山腰至今便之川陵山在詔安縣東海濱半入海舊志俗傳帝昺南渡將都

   南澳築此為東京地遂缺䧟為海今城蝶尚存其峯青聳秀麗號為蘇尖一名東山北去銅山營十

   大帽山在詔安縣東海濱勢極高聳舊志宋末丞相陸秀夫扶帝昺泊舟於此又有甘

   山在縣東海中遠望山嶺若小髻然天將颶風變幻不一四面皆海中有一井水獨甘淡故名

   嶺山在詔安縣東南三十里海濱踰嶺為懸鐘山去懸鐘所十里舊時郡之洋舶實發於此原

   設安邊公館置捕盜主簿屯駐防衞嘉靖四十三年海賊呉平結巢於此都督戚繼光追逐遠遁殲

   其餘黨築為京觀沔州山在詔安縣東南懸鐘所北海中一名敏州山衆水匯處一邑關

   鎖雙峯高峙蒼翠如畫漸山在詔安縣東南五十里高峭千仭頂分二峯中有潭深不可測

   西南巨室若屋廬然内有泉清列遠近汲之山下有石屏書院為宋陳景肅講學處 按此與海澄

   縣之漸山名同地異羊角山在詔安縣南十里府志石屏屹立旁一石雙歧若羊角然中有

   石鼓石船鼇頭研池風動石嘯臺諸勝西曰青雲洞有三鯉石鳯尾松大小南山

   安縣南十五里兩峯鋭秀俗名大尖小尖自山而西延亘數十里若巨屏森立接於龜山龜山

   在詔安縣西南二十五里上有巨壑相傳有龍潛馬又有石洞可容數十人少西為漳潮分界處

   南澳山在詔安縣西南百餘里接饒平縣界砥柱海中周二百餘里其山之遠者曰黄芒山

   長三十里為汛地要害又有獵嶼山長二十里中可樵牧又有洋嶼中多平田漳浦民雜處耕佃於

   良峯山在詔安縣西一里聳拔奇秀為縣主山赤坑山在詔安縣西三十餘

   里攢聚若五星然新志謂之出卿山少北曰篆山俗名犂頭山嵯峨叢險為縣要害金溪

   山在詔安縣西北四十里一名金雞山又二十里有六洞山二山聯接舊有銀坑萬厯中議開採

   居民岌岌驚變尋封閉九侯山在詔安縣北二十五里九域志漳州有九侯山舊志九峯

   並列中有石門棋盤山天然橋諸勝其東為𥘉稽山山半有三潭不竭上有巨石出泉清冽號玉泉

   烏山在詔安縣北三十里與九侯相連東接檺林山峯頭巨石嵯峨半插天表為邑後障或稱

   為火焰山以其形尖聳如火也九上落山在詔安縣東北十五里其山九上九下故名舊

   時路出北 門為通道所經賊竊伏崖谷中時出剽掠嘉靖二 十四年知縣廖暹改由東門設東溪洋

   尾二渡即鳳頭山立鳳頭鋪以民兵守之冦患始息檺林山在詔安縣東北五十里山勢巃

   嵸崖石林 立與九侯連絡為邑鎮山有石屋數十處可容百 人稱十八洞明嘉靖末附山劇冦嘯聚

   谷中天啟中烏賊起亦營此為别窟箐林峭險姦慝恒遁居焉太平嶺在龍溪縣南十里嶺

   道平坦又三十里為九龍嶺兩山夾峙中縈石磴凡十里許路通潮廣巡司在焉新嶺

   溪縣西北天實山西石磴盤廻十餘里路通安溪龍巖漳平三縣舊設亭障其上揭鴻嶺

   在龍溪縣西北四十里路通安溪大田上有營頭亭下有唐屯軍營故址府志漢唐時西北向長安

   故道皆由此行華峯嶺在龍溪縣西北五十里一名龍頭嶺高千餘丈累磴鑿石以梯行人

  北溪之流經其下灘瀨麤惡怪石巉巖有三硿二花之名舟楫不通上下皆踰嶺溪旁有石狀如龍

  頭因玳瑁嶺在龍溪縣天寶山東北高百丈亘三十餘里接長泰縣界為郡北之屏障

  盤陀嶺在漳浦縣西南三十里梁山之西叢薄﨑峻盤亘可十里為入潮廣要隘龍門

  嶺在海澄縣北上有石高十餘丈舊志宋未文天祥奉少帝南奔道經此朝天嶺

  靖縣西北百里當龍巖漳平兩州縣界山最高聳四時雲霧接天又長泰縣東南三十里亦有朝天

  嶺東連天柱西接金雞雙髻舊為入京之道因名峯蒼嶺在南靖縣東北十六里即府界

  天寶山之西麓也石磴盤迴上有亭及公館黎壁嶺在長泰縣西北六十餘里崖壁陡絶

  又鸕鷀嶺亦名大鸕鷀在良岡山隔口有隘磨鎗嶺在長泰縣東北接安溪縣界上有巡

  檢坪相傳為舊巡司址琉嶺在詔安縣西南分水關之右與大南山相接形如列屏路通廣

  東柘林寨多盜白雲巖在龍溪縣南二十里白雲山唐僧䖍誠卓錫處今有卓錫泉宋朱子

  嘗逰此書與造物遊四字赤石巖在平和縣西三十里巖石千仭聳立雙溪水旁為縣水口

  魚腸嶼在漳浦縣東南三十里海中又有竹嶼石城嶼菜嶼將軍嶼大桑小桑大潵小

  潵等圭嶼在海澄縣東北屹立海中狀如龜浮水面亦名龜嶼俗又名雞嶼明隆慶六年

  嘗議移海門濠門二廵司於此築城八面以象八卦名曰神龜負圖後廢萬厯四十五年重築石城

  廣二百餘丈設兵防守天啟二年紅夷巨艦由鷺門入迫圭嶼知縣劉斯又築銃城數垜後皆為

  賊所毁嶼遂荒廢又有錢嶼木嶼與圭嶼相望劉斯皆嘗築銃城守之嵩嶼在海澄縣東北

  與中在所相對舊志宋末少帝浮舟經此遇誕辰羣臣搆行殿呼嵩行禮故名遺址猶存長嶼

  在海澄縣東北去語嶼濠門甚近三面臨海居民數百家有土堡胡使二嶼在海澄縣

  東北海門上下延袤數里俗呼為海門東北山先是居民憑海盜亂明正統中太守甘瑛奏移其民

  墟其白葉洞在詔安縣西少北六十里接饒平縣叢山峻崕賊倚為巢洞水下流入東

   在府境東南西三面龍溪漳浦海澄詔安四縣皆列海壖元和志去龍溪縣五十四里南

   接海澄西接漳浦詔安東北接泉州府界九龍江一名龍溪自龍巖州漳平縣流入龍溪縣

   界經九龍山因名九龍江其下流一名柳營江又東南分為二派入海澄縣由港以主於海

   營江在龍溪縣南四十里唐時宿重兵於此因號柳營有橋曰虎渡橋為漳南第一形勝

   江源出平和縣大峯山東南流入漳浦縣又東南入海新唐志漳州以南有漳水而名方興勝覽

   漳江在梁山下府志源出平和縣界曰西林溪南流過雲霄鎮城之北亦名雲霄溪又南流而東納

   梁山以南諸永至古雷山南銅山所北入海黃如江亦名鴻儒江在漳浦縣東五十里源

   出龜山之陽南會竈山水由井尾澳入海舊設鴻江營以此為名通典漳州東南至黄如江一百里

   港口江在海澄縣北自龍溪縣流入即九龍江下流也自縣以西北諸水悉由此入海亦名

   港口大溪中有許茂烏礁紫況三洲天宮溪在龍溪縣西北三十餘里源出天宮山下入龍

   溪亦曰天宮大瀨為漫潭之上流中有石漈高丈餘其水傾瀉潭中激成水泡自底滾岀水面泡散

   有聲如擊鼓次第不停俗謂之更鼓水苦竹溪在龍溪縣西北二十餘里源出龍巖州界

   厯南靖縣入南溪九域志州有苦竹溪九曲溪在漳浦縣西源出盤陀北麓曰盤陀溪北

   流十里匯白沙蔡陂内湖諸水為九曲溪合於大溪綏安溪在漳浦縣南四十里源出縣界

   東流入海又有温源溪在縣西南兩泉並出一微煖一極熱合流入縣前溪北溪在漳浦縣

   北一出羅山隂白鶴嶺一出羅山陽至羅山合流入南溪三團溪在南靖縣西一百三十里

   源出汀州府永定縣界入大溪又深渡溪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龍巖州界入小溪雙溪

   靖縣南一曰大溪自平和縣流入一曰小溪源出龍巖州界厯金山湧口亦名湧口溪至縣南與大

   溪合曰雙溪東流出夾口又東入龍溪縣界為南門溪亦曰南溪馬洋溪源出長泰縣東

   洪巖林有二源合流南入龍溪縣界合北溪高層溪源出安溪縣界流經長泰縣北四十

  里入龍溪縣界合北溪又龍津溪亦出安溪縣界流經長泰縣合青坑内方林口芹果洋山諸溪

  水入龍溪縣界合北溪高山溪在平和縣東亦曰琯溪源出大峯山東北流曰溪口溪又

  東出洪瀨入南靖縣界為大溪土人呼為高坑石神溪葢即古石塍溪之訛也通典漳州西北至石

  塍溪一百五十里南溪一名李澳川自平和縣東流經漳浦縣南又東流入海澄縣西南匯

  漸山㩝潯諸水入於海府志南溪有二源一自平和五寨一自南靖龍嶺白崎溪合流至漳浦縣西

  合九曲溪又經縣南為南溪又東合北溪又東至縣東南為鹿溪又東由陸鼇所入海東溪

  源岀平和縣大峯山南流入詔安縣西北界亦名站前溪小篆溪自南來會樊沙溪自北來㑹又西

  南受白葉洞水又南過縣城東折而西至南山横嶺渡入海馬口溪源出平和縣三平山

  百丈漈東北流經漳浦龍溪二縣界又東流入海澄縣入海徐坑溪源出平和縣大峯山

  南琉為合溪又南入詔安縣東為東溪河上溪在平和縣東南源出大峯支麓東南流經

   西林爲西林溪又南入漳浦縣界即漳江之上源也大陂溪在詔安縣東四十里源出縣北

   馬洋山東南至大陂南抵漸山入海港頭溪在詔安縣西源自長坑五斗至港頭會湖水又

   至象頭入海走馬溪在詔安縣東南五十里海濱距懸鐘梅嶺俱二十里乃海水之條入

   者非淡水溪也内有東澳爲海口藏風之處文山港在龍溪縣東南二十里有前後二港

   前港由北江入後港由西洋渡入南接龍漈水又東南分爲福河錦江雲梯三港其流頗長溉田萬

   流岡港在龍溪縣東北十五里東通翁建港接九龍江西通東港接南溪溉田萬頃

   官港在龍溪縣東四十里上通柳營江下通石美長三十里灌田二百餘頃盧沈港

   在海澄縣西石馬鎮東上接南溪下通海口三洲溉田萬頃稍東又有普賢港上通龍溪九十七坑

   之水入海月港在海澄縣西南接南溪東北通海潮其形如月故名新河在南靖縣北明

   慶六年知縣曾球濬長三里許引大溪水溉田萬頃西湖在龍溪縣西方輿勝覽西湖泉

   極甘美辟瘴癘府志在縣西廂發源自金仙院南流折而東遂瀦為湖宋紹興中填塞幾平又漳浦

   縣西亦有西湖宋嘉定八年縣令趙師縉開鑑湖在漳浦縣東五十里周二里水清如鑑相

   傳其穴通海龍潭在漳浦縣南廣五六丈約二里達南溪又詔安縣西有龍潭周迴六七里

   其深不測禱雨多應灌田數百畝海子潭在南靖縣西三里深渡湧口二溪匯流於此磨

   石寶珠兩峰對峙如壁一港如門淵深莫測峯蒼澗在南靖縣東北五里源出峯蒼嶺南

   流入雙溪麗藻池在府學東南相傳朱子解經處以蛙聲喧閙作字投之至今夏月無蛙聲

   故又名斷蛙池温泉府境有九一在府南廂城址下源通西溪温煖可灌六在南靖縣芒里社

   居仁里龍山社深渡社員沙社張染社二在平和縣清安里新安里玉帶泉在漳浦縣游澳

   大海中海水鹹此泉獨淡相傳宋少帝航海至此楊太后取玉帶投海中以祝既而湧出甘泉故名

   龍湫井有三一在府城北門外五里半塞無泉周土塞滿數日其深如故一在漳浦縣城北

  塹河之側其味甘美每暴雨河水奔流井澄碧如鏡或謂其中有龍焉一在海澄縣青礁呉真君祠

  内相傳建祠時靈泉湧出階下飲之宿疾頓消宋莊夏有記仙井有二一在南靖縣白沙村

  深百餘尺泉甚清列大旱不涸一在詔安縣洋尾山磐石中有二孔大如𥂟深尺許泉源不竭旁有

  仙人掌石

 ︹古蹟︺漳州故城在漳浦縣西南元和志漳州垂拱二年析龍溪南界置因漳水為名初置

  於今漳浦縣西八十里開元四年改移就李澳川即今漳浦縣東舊城是乾元二年又以李澳川有

  瘴遂移州於龍溪而漳浦縣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明統志故漳州城在今縣西南八十里即今雲

  龍溪故城在今縣南隋志梁置元和志陳分晉安置屬南安郡後屬閩州開元二十

  九年割屬漳州府志有古縣在今縣南十里十二三都綏安故城在漳浦縣西南漢揭

  陽縣地晋置隋開皇中併入龍溪宋呉與圖經序漳浦故廢綏安縣地也舊志在今縣西南百里

  南靖故城有二皆在今縣西南平和縣界元至治中置縣曰南勝至正十六年縣尹韓景

  晦徙治雙溪之北改名南靖即今治也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林挺春又移治大帽山麓南去舊城

  二里許萬厯二十三年復還舊治懷恩廢縣在漳浦縣南元和志廢懷恩縣在漳州西

  南三百十里垂拱二年開元二十九年廢為鎮明統志在漳浦縣西南二百里應在今詔安縣界

  蘭水廢縣在南靖縣界梁置屬南安郡開皇十二年併入龍溪漳州故衞

  在龍溪縣治西明洪武三年置 本朝康熙五年鎮海故衞在漳浦縣東北一百里鴻

  江上明洪武二十年置築城周八百七十三丈門五 本朝順治十四年陸鼇廢所

  在漳浦縣東南七十里竈山南本青山巡司地明洪武二十年置守禦千户所屬鎮海衞築城周五

  百五十丈門五 本順治十四年懸鐘廢所在詔安縣東南四十里明洪武二十

  年置守禦千户所屬鎮海衞築城周五百五十丈門四嘉靖四十一年為倭所陷 本朝順治十四

   年裁又縣東八十里舊有銅山所與懸鐘同置今為銅山營河頭中營今平和縣治本

   南靖縣地明正德十四年南贛撫臣王守仁討平象湖流恩等賊上言南靖縣治僻在一隅所轄蘆

   溪平和長樂等處地里遥遠政教不及盜竊時作有河頭社大洋陂背山面水地𫝑寛平西接廣東

   饒平北連三團蘆溪可以置縣因分南靖清寕新安二里及漳浦縣二三都地置縣以河頭中營為

   治取盜平民和之義名曰平和武德場今長泰縣治寰宇記長泰縣在漳州東北五十里本

   屬泉州唐乾符三年折大同場西界六里置武德場南唐乙卯嵗升為長泰縣太平興國五年割屬

   漳州九域志在州北三十七里南詔場今詔安縣治本漳浦縣治宋為南詔場置西尉主之

   後又為沿邊巡檢寨元至正十四年汀漳盜起屯官陳君用始築石城明初置把截所尋罷宏治十

   七年廣冦突入劫掠調漳州後衞所官軍來守十八年因置南詔守禦千户所始拓城西偏廣之正

   德十四年増設捕盜通判㝷廢嘉靖九年始分漳浦縣二三四五都置縣取南詔靖安之義勅名詔

  安縣志南詔所在縣治東鹽場在龍溪縣九域志縣有呉慣沐犢中柵三場鹽團府志有中栅

  保在縣南有寨又呉慣村在縣東南一二三都分屬海澄靖海館今海澄縣治其地舊名月

  港自唐宋以來為海濱大聚落元時嘗置巡司明正德中土民私造巨舶航海與諸番貿易嘉靖中

  遂誘佛郎機夷内入浯嶼二十七年巡海道柯喬議設縣治於月港三十年於月港置靖海館以通

  判往來巡緝未幾倭賊入寇累出月港奸民乘機構逆結巢盤踞殆同化外四十二年撫臣譚綸招

  撫者奏設海防同知四十四年知府唐九德始議割龍溪漳浦二縣地置縣賜名海澄安邊

  館在海澄縣東北二十里海滄澳明嘉靖九年委通判駐守四十三年寇呉平巢於此都督戚

  繼光討逐之及縣置而守罷館燬於賊崇禎中更築名曰觀化堂風月樓在府治右宋開

  禧中通判留筠重修瑞鵲堂剙樓其上取平分風月之意為名喜雨樓在府治舊土城上舊

  名留觀閣宋趙汝讜禱雨𫉬應因名南樓在府治南唐尹柔宋郭祥正皆有詩環珠樓

  在長泰縣治南元至正中建齊雲閣在府治西北開元寺西宋蔡襄有詩御書閣

  在龍溪縣學泮池左宋紹定間知縣傅天驥建淨涼閣在漳浦縣治西偏舊有池亭扁曰水

  閣宋嘉定間縣令歐賡改名臨漳臺在龍溪縣登高山巔據溪山最勝處又半漳臺在登

  高山半宋郭祥正詩危簷飛赤壓層邱見盡臨漳一半州宋朱子守漳時於此地講學郡守危稹建

  龍江書院於此嘯臺在龍溪縣員山郭祥正有詩覽勝臺在長泰縣治北舊名小蓬

  萊宋縣令鄭師申改名九區亭在府治前朱子建後守方來更新之又於府治西子城作

  仰高亭致景慕之意君子亭在府治後舊為復軒朱子建後守趙汝讜建為亭名曰君子并

  喜雨亭在府治東南隅為一郡勝㮣舊名水雲館後改今名澤露亭在府城内

  宋李亨伯守邕管遭母憂不許解官亨伯五上章哀請後許明年甘露降其家庭柏上因名張商英

  作詩賦其事月淵亭在府城内舊淨衆院宋郭祥正有詩留珮亭在龍溪縣東二

   十六都宋都判鄭渙代去郡人攀留渙留珮以為别後人即其地建亭因名得仙亭

   溪縣南名第山唐周匡物登第有贈之詩云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故名劉禹錫詩危

   亭誰結據山椒名第山人不可招繞闥溪山敞圖畫萬家樓閣插雲霄美報亭在漳浦縣

   東宋嘉定中縣令歐賡因鑿放生池建仁智亭在長泰縣治東依山瞰溪宋嘉定中縣令

   王自强建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之義熙春亭在長泰縣學東元至正中建仙人

   亭在平和縣東北三平山瑞鵲堂在府治内東偏宋𤋮寕間通判柯述賑活饑民感二

   鵲樓其廰事比去任鵲送之遂不復至故名蘇軾為賦異鵲詩同樂堂在府治舊名安靜宋

   慶元間郡守趙伯逷建嘉定中趙汝讜改名周潘書堂在龍溪縣南名第山唐周匡物

   與潘存實讀書處又有自隱堂亦匡物讀書處呉奉議書堂在漳浦縣良山下邑人奉

   議郎呉與家藏書藉甚富鄭樵云古文尚書音唐宋並無今見於漳州呉氏其書目自算術一家有

  數種又師春二卷甘氏星經二卷漢官典儀十卷京房易鈔十卷今世所傳俱出呉氏皆三館四庫

  所無鄴山講堂在龍溪縣柳營江明黄道周講學於此四方人士多從之遊中有蓬

  萊峽避雨巖諸勝梅雪齋在府城内明林弼建為讀書之所木棉庵在龍溪縣

  南二十里舊志宋鄭虎臣殺賈似道於此顔師魯宅在龍溪縣西西清橋陳淳宅

  在龍溪縣北北溪香洲高登宅在漳浦縣杜潯新堡角獸山下又梁山之白石庵有高東

  溪書室登讀易處手植松柏尚有存者

 ︹關隘︺萬松關在龍溪縣東三十里鶴鳴岐山之間即堆雲嶺也山𫝑險峻為渡江必由之道

  崇禎二年知府邦曜築關於此蒲葵關在漳浦縣西南四十里淳祐志驛西南一舍度

  嶺有漢時南越蒲葵關府志即盤陀嶺漢時南越故關也漢元鼎五年擊南越東越王餘善以兵從

  至揭陽心持兩端漢破番禺引兵還擊之破此關而入中權關在海澄縣港口城北往來

   名舟灣泊處明崇禎𥘉知縣余應桂設東連腰城守禦要地又有東關在縣北門外與港口土城相

   連北關在八都土堡北門西偏臨水皆明天啟中知縣劉斯増築朝天嶺隘在長泰縣

   東南三十里明正統五年知縣劉奎以嶺巖險多盜置巡司今裁江東巡司在龍溪縣

   東三十里柳營江之東明洪武三年設掣制所於江之西隸福建都轉鹽運使司十四年改批驗鹽

   引所正統九年改柳營江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一年移駐改今名海門巡司在海澄縣

   東二十里舊有海門社在縣東北海門山明正統六年太守甘瑛以其地險民悍奏設巡司七年徙

   其民於内地因移司於青浦社仍舊名和溪巡司在南靖縣西北七十里接龍巖州界

   明正統五年置永豐巡司在南靖縣北八十里永豐里明正統五年置輯婆巡司景泰二

   年改今名府志宏治中道臣杜啟設韓婆徑隘甃石為門為戍守處漳汀巡司在平和縣

   西北八十里蘆溪山麓元置小溪巡司在縣東琯水之陽明洪武二十年移於漳浦縣界古雷山正

   統五年小溪草㓂竊發復置巡司正德中既析置縣又以蘆溪枋頭坂地勢頗雄因移司於此改今

   名築土城漳潮分界巡司在詔安縣西二十五里分水關為漳潮分界處明洪武二

   十年築石城正德十五年東沈赤山巡司於此改今名海口鎮在龍溪縣東南接海澄縣

   界九域志縣有海口峽口清遠之鎮舊志宋置以收海道商税敦照鎮在漳浦縣東南九域

   志漳浦有敦照一鎮新志有舊鎮市在縣東南三十里蓋即敦照也古雷鎮在漳浦縣東南

   五十里古雷山下舊有巡司明正統六年自南靖縣移此城周一百十五丈門四又井尾巡司在縣

   東一百里鎮海衞南有土城周一百十五丈東西南三門後葛巡司在縣東南五十五里亦有土城

   皆與古雷同置青山巡司在縣東南七十里明洪武二十年置於青山後以司地置陸鼇所乃遷司

   於月嶼在陸鼇之北正德中築土城周一百十五丈東西南三門今並裁雲霄鎮在漳浦縣

   西南六十里元置雲霄驛明正德初鄉人以寇亂築土城㝷燬嘉靖五年重築周八百二十五丈門

   四三十九年為賊所陷隆慶六年設海防館於城内以督捕通判駐此為戍守要地 本朝康𤋮三

   十五年移盤陀巡司駐此乾隆元年以縣丞駐此嘉慶二年改南勝同知駐此又盤陀巡司在縣西

   南盤陀嶺明正統六年置 本朝康𤋮三十五年裁乾隆元年復設嘉慶三年金石鎮

   在詔安縣東八十里海中舊有巡司元設於龍巖縣聚賢里明洪武二十年徙於此築城周一百十

   五丈門三又洪淡巡司在縣東六十里元置於四都之沔洲明洪武二十年徙於五都北埔今並裁

   銅山營在詔安縣東八十里其地舊名東山為 民間牧藪明洪武二十年始置守禦千户 所

   屬鎮海衞二十五年築城周五百五十一丈門四三面環海 本朝順治十四年裁所改為銅山營

   今有叅將駐守石美堡在龍溪縣東七十里福舟山下明嘉靖三十六年建有土城又玉洲

   土城在縣東四十里長橋土城在縣北十里皆嘉靖中土人築以禦寇福河堡在龍溪縣

   東南三十五里明嘉靖中鄉人以其地係各港之要害築土城以防倭㝷置官兵戍守九都

  堡城在海澄縣西隔港又港口堡城在縣北皆明嘉靖中與八都堡同築隆慶𥘉以八都堡建

  縣因以九都堡設立儒學天啟三年知縣劉斯重修港口城東北面海改甃以石周三百五十丈

  九都則四面皆砌以石周三百三十丈有奇與縣城鼎峙甲洲土城在詔安縣東明嘉靖

  二十五年築又梅洲土城在縣東四十餘里正德三年築少北又有上湖土城嘉靖二十四年

  岑頭土城在詔安縣北周八百四十丈銃城在海澄縣北凡三一周一百十三丈

  有奇一周六十六丈八尺一周七十丈有奇皆明天啟崇禎間築置銃以備海冦江東驛

  在龍溪縣東四十里北至長泰縣三十里宋置通源驛元改今名丹霞驛在龍溪縣治西

  甘棠驛在龍溪縣南四十里接漳浦縣界元置臨漳驛在漳浦縣南東北至甘棠

  驛五十里雲霄驛在雲霄廰南東至臨漳驛七十里平南驛在南靖縣西北九十

  里明成化六年置南詔驛在詔安縣南東南至雲霄驛八十里

 ︹津梁︺金水橋在府城開元寺前有亭明知縣鍾宣建瀛洲橋在府城南 本朝乾

  隆二十六年建南門橋在府城通津門外跨南溪溪濶二十五丈宋嘉定初郡守薛揚祖累

  石為址七而梁之長二十六丈翼以欄因名薛公橋流岡橋在龍溪縣東十五里亦跨南溪

  長一百二十餘丈上有亭四百六十餘間俗呼長橋虎渡橋在龍溪縣東四十里跨柳營江

  長二百丈釃水十五道亦名江東橋宋建明嘉靖四十四年加築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砌石乾隆

  二十一年修人長泰縣東南亦有虎渡橋宋紹定間建東溪橋在漳浦縣東門外宋慶元

  四年浯江橋在漳浦縣東南四十里宋淳祐二年建長九丈釃水十五道浯江水岀海

  雲山合竹嶼水入海五鳳橋在漳浦縣南門外宋淳祐間累石為址跨以石梁長三十丈其

  南為乾橋三十間長二百丈月溪橋在海澄縣西門外俗呼舊橋居民架屋貿易其上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修四十五年易以石又有新橋亦在縣西明萬厯初建介八九二都之間左右

  翼以小肆貿易滄江橋在海澄縣東北海滄鎮宋建名黄公橋明嘉靖間重建改名釃水為

  七道兩端有亭 本康熙三十六年永濟橋在南靖縣南門外明萬厯問建湯坑

  橋在南靖縣西北元至正間建又西北有平南橋在平南驛前為往來津要朝京橋

  泰縣東南一里宋建長百丈凡址十八亭五十一間後圯今有渡西安橋在長泰縣西門

  外明萬厯初建長四十餘丈石址二十五間今名石歩橋圓濟橋在平和縣東北翠微社元

  東溪橋在詔安縣東門外溪⿰氵閠 -- 潤七十丈明嘉靖問建洋尾橋在詔安縣東五

  里舊為洋尾官渡明萬厯七年剙建石橋長一百餘丈一名廣南橋大陂橋在詔安縣東四

  十里明嘉靖問架木為橋萬厯間易以石改名永濟橋平寨橋在詔安縣南五里明萬厯

  烏礁渡在龍溪縣東二十八都松柏門渡在詔安縣東八十餘里一名長

  沙尾

 ︹隄堰︺梧桐隄在龍溪縣鄭輪堡發源程溪溉田千餘畝山兜堰在龍溪縣間關下保

   本朝乾隆年問築郭坑塘在龍溪縣東明成化間郡守姜諒重濬又有鄒塘浯淇塘在縣

  南亦諒所濬廣濟陂在海澄縣東宋郡守傅伯成築石為堰袤一百三十丈溉田千有餘

  太保陂在海澄縣西縣地本海滷宋都官郎中謝伯宜始築成田紹興中邑人陳香復

  引十都九十九坑之水注於九都侯山築陂開圳長三十餘丈導以灌田遂成沃土香官太保故名

  巖橋陂在海澄縣六八都俗呼鹿石陂明宏治初郡守洪天瑞築設大斗門引溪流溉田十

  餘萬頃正德六年郡守陳宏謨再築龍漈陂在南靖縣南發源獨座山溉田三千餘畝

  溪陂在長泰縣彰信里宋嘉定元年濬 本朝乾隆十三年重濬并築陂岸溉田一萬餘頃

  溪東陂在詔安縣西北明洪武二十七年築又有小箓金溪等陂皆嘉靖間築溉田二千餘

  坑頭隴大溪圳在南靖縣東南源出南境山長八千餘丈溉田二百餘頃明宏

  治十二年濬嘉靖十三年砌石修築墨場堡石壩在龍溪縣二十一都長五百七十二

  丈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修五十九年重修雙溪石壩在漳浦縣梅林保 本朝康熙

  三十四年修乾隆二十六年重修

 ︹陵墓︺︹唐︺陳元光墓在龍溪縣北二十里松州保高波山今名石鼓山長孫沖

  墓在漳浦縣東東瓏塘沖無忌之子仕為秘書監流嶺南卒葬於此陳政墓在漳浦縣

  西南雲霄將軍山麓故修竹里︹宋︺王遇墓在龍溪縣南十里檺林顔師魯墓

  在龍溪縣西二十里陳淳墓在龍溪縣北二十里坂頭保崎嶺社宋莆田陳宓大書其阡曰

  嗚呼有宋北溪陳先生之墓勇士墓在漳浦縣西門外紹興間山寇焚縣治左翼軍歩兵

  蔡青鄒進熊保俱力戰死邑人為合葬於此謝伯宜墓在海澄縣西山曽孫明之墓亦

  陳香墓在海澄縣西陳坑山︹元︺締拉密什墓在龍溪縣東郊墓前有表

  忠祠 締拉宻什舊作迭里彌實今改正羅良墓在龍溪縣西十里雙路口︹明︺陳真

  晟墓在龍溪縣東趙塘山天順中提學周孟中立石表曰大明闕下兩上書請𥙷正學布衣陳

  先生之墓潘榮墓在龍溪縣南門外周起元墓在龍溪縣西門外西渡頭

  道周墓在漳浦縣北一里北山演武亭後墓側又有道周門人别駕毛玉潔六合人兵部主

  事趙士超閩縣人中書蔡春溶龍溪人中書賴繼謹平和人皆從道周死于金陵邑人趙之璧等收

  其首領歸合葬於此稱四君子墓 按四君子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賜諡烈愍

  貞墓在南靖縣南林壁山唐泰墓在長泰縣東北彰信里

 ︹本朝︺黄梧墓在龍溪縣石浦山康熙十六年 賜葬子芳度墓在縣東郊外嶽口

  世遠墓在漳浦縣東坂龍仔山雍正十一年   賜葬

 ︹祠廟︺朱文公祠府境凡五一在龍溪縣芝山之陽本朝康熙十七年重建一在長泰縣

   南登科山名泰亨書院明洪武十三年建一在平和縣東南西林一在海澄縣北門外一在詔安縣

   旌忠祠在府學西祀明贈兵部侍郎諡忠愍周起元崇禎間勅建 本朝康熙四十六

   陳北溪祠在龍溪縣城西北舊光孝院地祀宋陳淳黃勉齋祠在龍溪縣

   登高山麓祀宋黃幹王東湖祠在龍溪縣東門外祀宋王遇文信國祠

   溪縣西北祀宋文天祥雙節祠在龍溪縣東門外祀元萬户府知事闞文興及妻王氏

   忠勇祠在漳浦縣盤陀嶺明嘉靖時戚繼光追倭寇官兵傷死者八十餘人繼光立祠祀之

   隆慶五年増祀從征陣亡朱璣王世實戴守陳文標劉大有五人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

   濂溪祠在南靖縣西寶珠山今廢王陽明祠在平和縣東門外祀明王守仁舊在

   縣學西南隅明嘉靖三十三年建崇禎六年遷建 本朝康𤋮五十年修嘉濟廟在府城東

   坂後祀後漢石敬純其父勤勒季弟也嘗帥兵擊燕以牛昌隱譊見殺敬純方幼偕母崔氏謫居海

  上及長知之遂討昌隱斬之立廟於此屢見靈異元賜額嘉濟威惠廟有三一在龍溪縣北

  門外宋建炎中建一在漳浦縣西三里一在詔安縣西北良峯山之麓皆祀唐將陳元光

 ︹寺觀︺開元凈慧寺在府治西北紫芝山麓唐嗣聖間建開元中賜額曰開元内有明皇

  銅像宋末燬於兵元元貞中與淨慧寺合為一賜今額明洪武間扁曰紫芝峯淨衆寺

  治西北梁貞明二年建興教寺在漳浦縣治北景福元年應城寺在漳浦縣

  城東宋熙寕間建正峯寺在南靖縣東南開禧三年祥光寺在長泰縣治東

  南宋乾德二年建良岡寺在長泰縣良岡山之麓唐時建清泉寺在詔安縣西北

  宋胡頖隱於此寺前有清泉因名大巖寺在海澄縣大巖山一名雲塔院元妙觀

  在府治西隅唐開元中建名開元觀元改今名綠蘿菴在龍溪縣西湖白蓮院宋郭祥正有

  

 ︹名宦︺︹唐︺陳元光固始人父政總章二年統嶺南行軍總管事平蠻獠之亂進屯雲霄鎮居

  焉父卒代領其衆永隆初擊降潮州盜奏請建漳州於泉潮間以控嶺表詔從之即命元光鎮撫元

  光翦荆𣗥開村落招流亡務農積粟千里無抱鼓之聲後以討南流寇戰殁廟食於漳子珦善詞賦

  舉明經授翰林承㫖直學士代刺州事二十餘年澤洽化行許天正固始人博學能文長

  於訓練代陳元光領泉潮事平惠潮虔撫諸寇置堡三十六所嶺海肅清進中奉大夫兼嶺南團練

  副使裴採訪張燕公薦掌史館天正力辭厯官副使宣威將軍民廟祀之宋時追封順應侯

  泰貞元中為漳州刺史悉心為治官吏奉法百姓安堵韓愈刺袁州嘗舉以自代︹宋︺方慎

  從莆田人景祐初知漳州有惠政越十五年又以屯田郎中知州事漳人懽呼曰吾父復來矣

  呂璹晉江人景祐間知漳浦縣時汀䖍冦發璹募民為兵教以攻守之法賊不敢犯境有虎患

  璹設穽祝曰暴吾民者入吾穽三日虎自投穽既去民祀之柯述南安人熙寕間以員外郎

   通判漳州救饑得民心有雙鵲棲其廰事迨去任鵲亦隨之蘇軾為賦異鵲詩傅希龍

   人元祐間知漳浦縣振興文教鑿河引潮水自鹿溪入泮池人呼為傅公河王濟饒陽人政

   和初𥙷龍溪主簿時調福建輸鶴翎為箭羽有司督責急一羽至直數百錢民甚苦之濟諭民取鵞

   翎代輸仍驛奏其事因詔旁郡悉如濟所陳縣有陂塘數百頃為鄉豪專其利會𡻕旱濟悉導之分

   溉民綦崇禮高密人建炎四年知漳州屬有巨冦起建州聲撼鄰境崇禮牧民禦衆一

   如常日盜息安堵如故廖剛順昌人紹興中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漳俗侈靡婚葬踰制

   剛立條約諭之後以言事拜御史中丞李彌遜連江人紹興九年漳州建州學復慶厯

   舊規郡人德之劉才邵廬陵人紹興中知漳州即城東開渠十有四為牐與斗門以瀦匯決

   溉田數千畝陳敏石城人紹興中閩地多寇以敏為統制漳州駐劄敏按諸郡要害凡十有

   三處悉分兵扼之盜發輒𫉬胡銓廬陵人乾道初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清介愛民上章數

  秦檜孫近等力主和議之罪尋改知泉州趙公綢宋宗室淳熙中知漳州去官鹽法使民得

  自貿易又罷戍卒及郡兵每𡻕供應民大稱便翁德廣建寕人淳熙中知龍溪縣隋事處斷

  終朝而畢朱子疏薦稱其庶幾古之循吏云朱子婺源人紹𤋮𥘉知漳州奏除屬縣無名之

  賦七百萬減經總制錢四百萬采古喪葬嫁娶之儀命父老解説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釋氏悉禁之

  病經界不行之害乃訪事宜擇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傅伯成晉江人慶元𥘉知漳州以

  律已愛民為本推朱子遺意而遵行之創恵民局濟民病以革禨鬼之俗由郡南門至漳浦為橋三

  十五治道千二百丈荘夏永春人慶元中知漳州建通濟橋罷高荒俵𭔃莊錢民納苗米聽自

  槩量郡人德之趙汝讜宋宗室與兄汝談齊名嘉定初知漳州修學校造南石橋建城東門

  奏捐經總制錢五之二危稹臨川人嘉定中知漳州漳俗親喪往往棲𭔃僧刹久而不葬稹

  命營高燥地為義塜三約期責之葬其無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給者官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竒

   有經總制無名錢𡻕五千緍稹疏於朝悉罷之趙帥縉宋宗室紹定間知漳浦縣邑西有古

   陂𡻕久淤塞聞而治之沿陂爲隄立斗門以資蓄洩溉民田甚多民立祠祀之趙以夫

   室居長樂端平初知漳州丁米錢久爲民患以夫請以廢寺租爲民代輸真德秀上其事謂可爲守

   土者法詔從之李韶連江人端平中知漳州號稱廉平朝廷分遣部使者諸路稱提官褚韶疏

   極言其𡚁黃師雍閩清人寶慶間知龍溪縣轉運使王伯大上其邑最後厯禮部侍郎︹元︺

   闞文興建康人爲漳州萬户府知事至元十七年陳弔眼作亂文興率兵與戰死之妻王氏

   被掠義不受辱亦死烏克遜良禎臨潢人至治初漳州路推官獄有疑者悉平反之

   烏克遜良禎舊作烏古孫良楨今改正羅良長汀人至正中南勝賊李志甫圍漳州良傾貲

   募兵平之後以屢平劇盜升光祿大夫世襲漳州路總管至正二十六年陳友定據福建大發兵攻

   良良迎戰馬岐山敗績友定兵入城良巷戰死良守漳爲政周密修學校定賦役課農桑設屯田於

  南詔場人無遠輸軍無多取其卒也人甚哀之鄧朝陽至正中龍溪縣尹興利除害擇學行

  之士爲鄉師以教民革其獷悍之俗民畏懷之瑪什都蘭至正中任漳浦縣達魯噶齊廉

  勤愛民時縣無堅城賊至不能守瑪什都蘭命工築石邑賴以全民立祠祀之 瑪什都蘭舊作買

  撒都刺達魯噶齊舊作達魯花赤今並改正庫特和卓至正中長泰縣尹廉介精明不

  避權倖鋤强梗植善良工役以時百廢具舉 庫特和卓舊作勿都火者今改正韓景晦

  至正中南勝縣尹時縣畬寇亂兼苦瘴癘景晦請徙縣治於雙溪改南勝爲南靖完城堡興學校民

  至今思之締拉密什西域人至正末爲漳州路達魯噶齊居三年興利鋤害民安之明兵

  取福州興化泉州皆納款吏走白招諭使者至請出城迓之乃詣廰事具公服北面再拜畢引斧斫

  其印文大書手版曰大元臣子入位端坐援所佩刀剚喉死郡民聚哭斂其尸葬東門外 締拉密

  什舊作迭里彌實今改正︹明︺潘琳平陽人洪武初知漳州府作新郡治勸課農桑崇奬士𩔖

   莅政七載治績卓然鄧清陵州人洪武中知長泰縣均徭薄斂清訟獄革奸弊莅政三年凋瘵

   以蘇流移以復王禕義烏人㓋武中為漳州府通判文學政事推重一時嘗為漳南十詠以紀

   風土民俗為人傳誦劉孟雍南昌人洪武末知龍溪縣以計擒積寇陳永定勸農桑輕刑罰

   均徭役禁淫祠崇禮教扶善抑奸邑内大治秩滿邑人乞留以知州秩仍治龍溪卒官民肖像立祠

   陳思賢茂名人建文時為漳州府教授永樂詔至率諸生呉性原陳應宗林珏鄒君黙曽廷

   瑞吕賢六人即明倫堂為建文帝位𡘜臨如禮被繫入京與六生皆死劉奎博羅人宣德初

   知長泰縣疏治陂塘溝洫民戸逃亡者招回復業復均浮糧以䘏民困縣有朝天嶺﨑嶇為盜藪奏

   立巡檢司以禦之秩滿民相率借留治邑凡二十一年乃歸顧斌鳳陽人漳州衞指揮僉事

   正統間鄧茂七黨楊福率數萬人圍漳城斌時督兵備倭海上突圍入城盡散其家貲募死士為神

   兵開門迎戰連敗賊衆城賴以全陳士名無錫人正統末知南靖縣時值鄧茂七亂後邑

   里殘破士名多方招輯賑濟縣乃復初謝騫當塗人景泰中知漳州府政尚嚴明吏人畏愛

   月港海滄民多貨番為盜騫隨地編甲以聯屬其人戸約五日一赴府點校其違式船隻皆拆毁惟

   五六尺者烙以官印使出海採捕朝出暮歸由是盜息民安姜諒嘉興人成化間知漳州府

   擒殱海上盜魁築長隄以捍傍海瀉鹵諸田凡一百八十六所郡中田賦為里胥乾没飛射詭𭔃者

   悉斷理俾復其舊置倉以備旱澇境内盜息民安胥文相巴陵人正德中知漳浦縣時苦

   蝗患文相引慝修省蝗悉赴海死邑金谿舊有礦山𡻕久脉微採取不充額賦重為民困文相奏罷

   陳洪謨武陵人正德中知漳州府討平巨冦林廣周俗尚奢好訟乃頒吕氏鄉約朔望

   躬親講諭民多從化復朱子書院簡俊士肄業其中濬龍溪陂灌田萬餘頃人號陳公陂紀鏞

   永豐人正德中漳浦縣丞廣寇滋蔓鎮巡會𠞰賊退保大帽山寨鏞率民兵深入攻圍賊突岀兵潰

   被殺事聞廕其子鍾湘興國人正德中知漳州府時南靖賊黨未平湘詣賊壘招撫之帖然

  聽命兵遂罷因請設平和縣㑹𡻕飢賑濟有方又立社學以訓民卒於官漳人像祀之覃桓

  沔陽人襲漳州衞指揮僉事正德中計擒南靖諸賊招撫海冦後攻象湖山援兵未至為叢㦸刺死

  黃直金谿人嘉靖初除漳州府推官居官廉馭下嚴屬吏無敢縦以漳俗尚鬼盡廢境内淫祠

  易其材以葺橋梁公𪠘唐九德湘潭人嘉靖中知漳州府既至廉諸附賊者悉擒之調遣

  諸軍夜從間道夾擊賊營大破之山賊蘇阿普據穴旁掠請乘勝撲滅山寨悉平時軍興之費巨萬

  一切𠋣辦於漳多方籌畫所需輒應故民不擾而師有成功事聞賜金幣王祿新城人嘉靖中

  知平和縣時縣尚草創祿開社學置學田設亶廟義塚修鋪舍養濟院在任五年庶事畢舉

  春雩都人嘉靖中知詔安縣教民行鄉約習朱子家禮簿書暇日詣明倫堂與諸生講學政務化

  民為循良第一蕭廷宣廬陵人嘉靖中知長泰縣值倭亂廷宣豫修城垣以備之踰年冦至

  率諸生王得麟等督民兵防守城賴以全龔有成嘉定人嘉靖中知詔安縣值倭發土冦乘

   之有成繕城浚濠經營防禦𠞰滅溪東小篆二賊以民兵戰倭於三都解後溪圍倭賊壓境大雨城

   壞有成先取犂鐇牛皮覆其外且禦且築天明而城就賊詫爲神先後六年𬒳倭者十饒冦者二土

   寇者三内和外戰爲漳南保障第一王謹漳州衞指揮使嘉靖三十九年追倭於梅嶼海洋之

   小蟹礁力戰死詔立祠祀之謝明德高要人嘉靖間知平和縣除苛政捕𪧐惡討平詔安

   白葉洞諸賊四境歡呼梁士楚番禺人嘉靖未知詔安縣擒斬山海諸賊增築縣城後擢

   福建僉事練兵於詔嘗築二都勾籐徑新陂灌田千頃詔人至今祀之羅青霄忠州人隆

   慶中知漳州府創天寶學田築四門月城時軍餉加派丁四未八青霄議減半著爲例曾球

   海陽人隆慶間知南靖縣邑西橋南有田數千畝恒苦旱球鑿渠通海子潭達銅山草湖以資灌溉

   又開濬城濠接引溪流而東之墨場等二十四鄉均賴焉王榖臨海人隆慶間知海澄縣用意

   真誠勤恤民隱創築縣城民不知⿰扌⿳丆⺝⿱冖友-- 擾邑人號城曰王公城范鳴謙江隂人萬厯初知龍溪縣

  縣有陷江虛懸米一千六百餘石民苦賠累鳴謙曰激水之下必有洄洑之所纔生泥泊乃率縣丞

  躬詣築田按田之廣狹受懸糧之多寡得六千四百餘畝又察諸詭没者令歸户以𥙷懸糧士民勒

  碑頌汪康謡休寕人萬厯中知漳州府有負重貲販洋過逆風迴舟者七十餘人時寨

  帥利其有誣為海寇將盡殲之康謡為剖晰矜全給還原金漳俗生女不舉康謡嚴諭禁止遇重獄

  虛心推鞫夜分不寐多所矜活以忤璫罷崇禎間起為福寕道朱廷益嘉興人萬厯中知漳

  浦縣以文學飾吏治先是議召商行鹽前令房寰力爭得罷至是復欲籍鹽船出港行𣙜廷益亟上

  房前牘事乃寢𡻕飢發庫金募飢民修馬道全活萬計當事韙之檄通省為式陳思謨

  人萬厯中龍溪主簿布衣疏食以治行升本縣尹嘗執經相講勸𪠘有産芝九莖之瑞尹瑾

  東莞人萬厯間為漳州府推官治獄多所平反嘗命家人於署種蔬自給政暇集諸生教以行誼民

  名其坊曰甘棠坊閔夢得烏程人萬厯間知漳州府寛平為政嘗均僧租以給民民立祠

  邦餘姚人天啟中知漳州府明爽廉幹盡知屬縣奸盜主名每發輒得闔郡驚為

  神盗劉香李魁竒横行海上邦矅縶香母誘之香就擒魁竒請撫邦曜曰若然又為閩封殖一蠧也

  言於廵撫鄒維連卒討平之劉斯南昌人天啟中知海澄縣在任六年豪强屏跡捍遏

  紅夷繕縣城及學宫港口二城悉易以石并築陴水裔置銃礮待敵後人銃城礮臺實祖其制

  以藩泉州人崇禎時為海澄營把總視師三日賊入寇與戰援絶而死知府施邦曜祠而祀之

  後又有同安呉兆燫亦官把總以破賊擢守備崇禎五年賊㓂福滸亦戰死彭琯永州人崇

  禎中為漳州府推官古貌古心時稱兩古推官嘗署府事吏以羡金進曰此例也琯曰今日革之則

  不為例矣終却之

 ︹本朝︺許國楠咸陽人順治初知漳浦縣修身潔已一介不取設計擒捕山冦浦人賴焉楊學

  臯謀䧟城變出叵測國楠赴井死傅永吉漢軍鑲紅旗人順治中知長泰縣海寇圍城率

   驍勇力戰殪其渠永吉方射賊時中礮洞腹死城賴以全甘體垣奉天人順治中知海澄縣

   叅將郝文興叛降賊攻䧟海澄欲汙以偽命不受縛而沉諸海邑人建祠祀之王顯謨谿

   人漳州府同知攝平和縣事順治九年鄭寇攻平和顯謨率士民固守力屈城䧟賊欲降之顯謨罵

   不已賊怒埋其身而露其首數日死歐陽明憲宿州人順治中知詔安縣平環沙寇蔡四

   踞烏山流刼遠近明憲定計搜捕脱囚縶男婦百餘人搗其穴葺學宫課諸生邑人銘德至今稱賢

   令者曰猶見歐陽也王三薦湖廣人康熙二年授漳州府推官性寛厚不事擊斷臬司責以

   舉劾三薦曰民困於下官疲於上推官不忍為察察之行卒於官士民惜之白拱薇沔

   康熙六年知南靖縣弭水患均徭賦剔奸蠧除積弊康熙五十二年祀名宦祠傅宏基

   金華人康熙中漳州城守逰擊分防長泰縣海冦圍城宏基嬰城固守援絶城䧟𬒳執不屈死

   汝咸鄞縣人康熙三十五年知漳浦縣均賦役革弊便民興學校建南溟書院并四門義學每

  朔望身往㑹講邑遇水災設法拯之全活者以千數士民愛戴在浦十三年改調南靖民環擁不得

  行夜半單𮪍啟北門而去旋行取刑部主事升大理寺少郷曹家甲新建人康𤋮四十一

  年知龍溪縣除賦税包納之弊催科不用吏役復為減耗之半俗多停柩不葬購北廂江東日照巖

  義塜三所以掩暴骸去之日民若失慈父攀轅數十里子繩柱為福建按察使進布政使復以厚德

  聞於申景雲呉縣人雍正十三年知龍溪縣時有饋以盆蘭者發泥視之乃金也卻不

  受卒於官邑人士賻之乃得歸李芬漢軍正藍旗人乾隆三年龍溪縣五年再任值𡻕歉平

  糶以甦飢民開濬城濠使水不壅遏尤長於摘發猾吏無敢詆諆者

 ︹人物︺︹唐︺周匡物字幾本龍溪人元和十一年進士名譽蚤著嘗賦軒轅古鏡歌王播見而

  異之御試學殖賦鶯出谷詩為時傳誦官至高州刺史即人舉進士自匡物始兄匡業亦登第為鄱

  陽令與匡物齊名潘存實字鎮之漳浦人與龍溪周匡物相友善恃稱周潘元和十三年

  試禮耕情田賦玉聲如樂詩登第厯官户部侍郎赫連韜漳浦人㑹昌咸通間與莆田陳

  黯並爲布衣祭酒黄滔稱其有不覊之才而自坎於命同時有莆田王肱蕭樞林顥福州陳蔇陳發

  詹雄與黯韜齊名稱入賢謝翛龍溪人清心藻思迥拔流俗當僖宗西幸恥於事逆晦跡窮巖

  中與弟修著書自適至光啟迴鑾乃出登第後人以其所居之山爲文圃山又五季分裂主簿洪文

  用不爲時屈宋熙寕間有石蕡者寕華甫以世胃薄遊鯁論忤權貴浩然而歸俱隱於此所著詩文

  皆以文圃名集數百年間後先相望清風照世鄉人楊志作三賢堂以祀之︹宋︺蔡瑗

  蘧龍溪人嘉祐進士厯典五郡累官至朝請大夫徽宗時上封事言商三宗寅畏周文王無逸爲萬

  世法帝嘉納之著有鵞城集及古今名賢錄行世謝伯宜字希聖龍溪人熙寕進士知長

  興縣有惠政開水利蝗不入境厯官尚書都官郎秩滿家居疏通九十九坑之水築海成田由是八

  九都皆成沃土邑人祀之呉與字可權漳浦人元豐進士累官通判潮州故人張天覺當國或

  諷之使見與曰平生與天覺語皆忠義反呈身千進乎卒不往家藏書二萬卷鄭樵稱海内藏書四

  家與其一也鄭柟字嘉樹龍溪人初立功西夏厯官修武郎靖康初金人圍都城柟爲四門

  都巡檢力戰死劉光世上其事補其子綸承信郎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學宣和中爲

  太學生金人犯京師登與陳東等上書乞斬六賊紹興中上疏萬言及時議六篇秦檜恐其譏巳編

  管營州聞朝廷行事小失則颦蹙不樂大失則慟𡘜隨之臨卒所言皆天下大計登事母至孝其學

  以慎獨爲本其所設施治獄賑飢興學除暴咸有條理著家論忠辨等篇有東溪集行世後朱子爲

  守奏乞褒錄贈承務郎顔師魯字幾聖龍溪人紹興進士陳俊卿器重之爲御史遇事盡

  言無所阿撓爲國子祭酒學行素孚規約率以身先除禮部侍郎一時典禮多師魯裁定晉吏部尚

  書師魯孝友天至嘗曰窮達自有定分枉道希世徒喪所守故其大節確如金石進寶文間學士卒

  泰定二年追諡定肅林宗臣字實夫龍溪人受業高登之門登乹道進士官主簿貽書

   執政罷本州鬻鹽素有藻鑒見陳淳謂曰習科舉之文非聖賢大業授以近思錄淳卒為儒宗

   遇字子合龍溪人乾道進士少受業於張栻吕祖謙之門與廖德明黄幹陳淳友善守毘陵𡻕旱

   講求荒政民被實惠厯官戸部郎中所著有論孟講義兩漢博議學者稱東湖先生孫昭先

   字延父龍溪人淳熙進士嘉泰𥘉除司農寺簿應詔陳闕失上疏言五事遷寺丞出知衢州嘉定中

   除吏部郎入對言朝綱未清邦用未節士氣未振民病未蘇四事官終大府少卿子叔謹厯知潮州

   有賢陳淳字安卿龍溪人朱子來守其鄉淳請受教朱子數語人以南來吾道喜得陳淳

   性至孝母病亟號泣於天乞以身代弟妹未有室家者皆婚嫁之葬宗族之喪無歸者居鄉不沽名

   恬然退守而憂時論事感慨動人嘗歎張陸王學問無源全用禪家宗㫖反託聖門以自標榜遂發

   明吾道之體統師友之淵源用功之節目讀書之次序為四章以示學者以特奏恩授迪功郎安溪

   主簿未上而殁著有語孟學庸口義等書學者稱北溪先生黃子信長泰人嘉定四年特

  奏名以文學行𧨏爲學者師調新㑹場鹽官清介不阿賦詩自娱所著有散翁集黄學臯

  字習之龍溪人博通經史尤長於詩書春秋朱子守漳學臯與同邑宋聞禮俱以稚年講論嘉定十

  六年登第終泉州察進時同郡朱飛卿亦受業朱子大全集中載其問答甚多石洪慶施允夀李唐

  咨林易簡並爲朱子所稱延至學宫爲諸生楷式陳㝱立名植以字行漳浦人淳祐進士

  督嶺南兵馬帝昺航海植以舟師應援馳檄諸蠻圖立宋後聞張世傑覆舟變姓名匿九侯山臨終

  命葬海濱曰吾死猶可望厓山也弟格爲監薄帝昺亡死之︹元︺林廣發字明卿龍溪人

  厯汀漳屯田萬户府經厯屢有差遣不及理府事兵民請諸分省曰願還林君活我邊人有三溪集

  傳世子弼明洪武中知登州民感其化所著有梅雪齋文集等書蕭景茂龍溪人性剛直

  孝友至元四年南勝縣民李知甫作亂掠龍溪景茂與兄佑集鄉丁拒之戰敗𬒳執賊脅使從已景

  茂罵曰我生爲大元民死作隔洲鬼豈從汝爲逆耶隔洲其所居里也賊臠其肉決其口至耳傍景

  茂罵不絶聲而死朝廷裦表之王初應長泰人至大四年從父義士樵劉嶺山有虎出叢𣗥

  中搏義士傷右肩初應赴救抽鐮刀刺虎鼻殺之義士得生又同縣施合德父真祐出耘爲虎扼於

  田合德與從弟發仔持斧前殺虎父得生並旌其門︹明︺胡宗華龍溪人隱居武林赤石巖

  潛心理學自號草澗居士洪武𥘉以明經薦爲本府訓導講說經籍爲諸生法著草澗集六卷子宜

  衡承樂中舉賢良春同爲教授俱篤學好修郡人稱三胡先生陳汶輝字耿光詔安人洪武

  初薦授禮科給事中帝頗好𥼶氏教汶輝疏言古帝王以來未有縉紳緇流雜居同事可相濟也帝

  不聽汶輝累官大理少卿數言得失年九十餘最後忤㫖投金水橋下死劉宗道名駟以字

  行龍溪人洪武中以秀才𬒳徵對策第一舉徳行特異復居首拜都御史詔求直言上格君心澤民

  物二十事並見嘉納自是毎侍食華蓋殿多所譏切爲人所搆徙南詔著愛禮集十卷鄭人稱愛禮

  周宗起漳浦人洪武進士任寺丞燕兵入父子俱投水死李貞南靖人永樂乙

  未進士第二授翰林院編修與修五經四書大全後以不肯修佛書貶高州府教授卒唐泰

  字師廓長泰人通五經尤邃於易登永樂進士知祁州以文學辟召御試稱㫖欲大用之以親老乞

  歸侍養四方受業者日衆隨才誨誘皆有成就著有思誠齋銘學者稱東里先生謝連

  器龍溪人宣德丁未進士第三累遷侍講上治安䇿十五事中言王振不可用于謙胡濙王文可託

  後厯南京户部侍郎卒周宣字正舉龍溪人正銃進士授戸部主事出為潮州知府時潮冦

  竊發宣入境約日招降賊懐猶豫省臣欲乘勢盡戮宣謂脅從罔治全活以數萬計潮地悉平遷太

  僕寺卿所著有易齋稿潘榮字尊用龍溪人正統進士除吏科給事中景泰𥘉疏論停起復

  抑奔競數事帝納之數進讜言終南京户部尚書榮恬淡謹厚服官數十年奉職無過卒贈大子少

  林雍字萬容龍溪人景泰進士授行人成化初上疏勸修德格天親賢講學請進周程朱

  子於顔曾思孟之後不報厯駕部郎中乞歸修藍田鄉約與郷人規勸其學始終本末有序有要學

  者稱為䝉巷先生陳真晟字晦德改字剩夫漳浦人務為聖賢踐履之學嘗曰大學誠意

  乃鐵門關主一二字乃玉錀匙也天順間詣闕上程朱正學纂要不報家居作正教正考會通各有

  條例可據而行學者稱布衣先生著有布衣藏稿林同字進卿龍溪人天順進士為戸部郎

  中撮錢榖樞要作指南錄厯官廣東左布政使廵按王哲奏為亷能第一沈源字澄之海澄人

  天順進士為南京御史因天變陳修德弭災十事皆切時政巡視上江諸勲貴不便為所中貶盧氏

  知縣均徭清訟政教大行魏富字仲禮龍溪人成化進士授御史巡按廣東時林蠻洞蜑為厲

  富廉不法吏置于理蠻蜑皆隸編户遷浙江副使明慎庶獄賑濟饑氏皆有實政擢撫順天持憲廉

  明無敢干者正徳初遷刑部右侍郎致仕卒陳昂南靖人成化舉人授太常簿明飭禮樂考

  究律吕時宫庭慶賀雜用優伶昂奏聖誕之辰當備百順以事至尊而養其中和奈何用侏儒雜劇

  帝嘉之遷太僕丞旋升少卿著有法夔遺論洪異字大同龍溪人宏治舉人知崇德縣擒江

   淮劇盜開天長河溉田萬餘頃擢御史廵按廣東檄平海㓂升廣西𠫵議歸林魁字廷元龍

   溪人宏治進士為户部郎中永夀伯朱德見幸武宗欲廢太平倉賜之魁力諌西僧大乘法王奪民

   田疏其不法厯廣東叅政歸著有白石稿歸田錄林祺字子祥龍溪人母卒哀毁骨立足不

   踰户嘗輯續朱子伊洛淵源錄考亭麗澤錄古今指掌錄戴時宗字宗道長泰人正德進士

   官吏部主事武宗南巡疏諌忤㫖罰跪受杖厯文選郎中塞倖門清選法岀橅鄖襄發粟賑濟全活

   二十餘萬人奏薛侃獄開釋株連甚衆入為左僉都御史歸蔡烈字文繼龍溪人受學於晉

   江蔡清及莆田陳茂烈隱居鶴鳴山之白雲洞嘉靖間詔舉遺逸以母老辭所著有孝經定本大學

   格物致知傳道南錄朱子晚年定論大儒粹言蔡文字孚仲龍溪人嘉靖進士選庶吉士厯廣

   西叅議除柳州劇盜及横暴土酋累官至貴州巡撫平都匀麻哈大華凡三奏捷以母喪歸卒

   岐嶷字希稷長泰人嘉靖進士為兵部郎條土平侯二䇿岀為江西僉事賊冦臨江親與接戰

  斬𫉬數千級平之轉雲南叅議以平鳳繼祖功擢貴州按察使蔡應科字思成龍溪人隆慶

  進士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軍民畏威谿㓊蠻猺皆讋服屢遷南京左都御史時中朝朋黨既

  興是非淆亂應科以為憂言禍將貽之國卒扵官唐堯欽字寅可長泰人隆慶進士厯官

  刑科都給事中帝給鄭貴妃祖鄭福墳價五千兩堯欽上疏言妃祖無與葬例貴戚肅然司禮監張

  鯨怙權黷貨事發帝誅遣其黨特宥鯨堯欽抗疏語多觸忌後官南京太㒒寺卿歸卒賜祭葬

  懷魁字輅思龍溪人萬厯進士為户部郎管北新大軍二𪠘宿弊一清上供大璫索珠貝晴綠

  急懷魁抗疏得減十之三後為處州知府聽斷甚簡民稱半餐太守著有葵圃集鄭鼎

  調龍溪人萬厯舉人為貴州廣順知州土酋安邦彦反罵賊不屈死僕從死者六人贈光祿寺卿

  司建祠祀之馬鳴起字伯龍龍溪人萬厯進士為御史時保母客氏比魏璫權傾中外鳴

  起抗言六不便帝怒杖一百葉向高力爭之得不死崇禎中起官厯右都御史晉吏部尚書命下卒

  諡忠林釬字實甫龍溪人萬厯丙辰進士第三累官祭酒一日國子生請立魏忠賢像釬

  斥之因稱病去崇禎𥘉復官陳用人理財靖冦安邊四䇿晉東閣大學士卒於官諡文穆張燮

  字紹和龍溪人萬厯舉人嗜學有文名崇禎中巡按以理學名儒薦有詔徴用不就所著詩文及他

  編輯凡數百卷蔡時鼎字台甫漳浦人萬厯進士為御史遇事敢言巡鹽兩淮疏列惠商裕

  課十事捐其羨為開河費置屬邑學田順天鄉試不售者造為飛語褫奪主考時鼎力爭忤㫖謫典

  史後起吏部主事尋進南京禮部郎中卒官貧不具含殮士大夫賻而治其喪顔容暄

  儒漳浦人萬厯進士任鳳陽知府崇禎中賊犯鳳陽容暄被執大罵賊杖殺之血浸石階宛如其像

  滌之不㓕闔家俱從死事聞贈侍郎諡忠惠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萬厯進士廵按陜西

  風采甚著卒以東林故出為廣西㕘議天啟中擢撫蘇松劾織造中官李實貪恣不法數事魏忠賢

  銜之建起元斃獄中崇禎𥘉贈兵部侍郎諡忠愍特祠祀之林秉漢字伯昭長泰人萬厯

  進士授御史楚假王議起郭正域力請行勘首輔沈一貫庇王計逐正域秉漢亦請詳勘且言王既

  非假何憚於勘遂忤一貫貶貴州按察司檢校天啟中贈太僕少卿張佐治字思謨平和人

  萬厯進士厯寕波知府雪孀婦王氏冤獄捕殺人棄尸之盜人稱為神耀天津兵備道闢屯田數萬

  頃以勞卒於官林曰瑞字浴元詔安人萬厯進士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李自成䧟甘

  州城罵賊被磔贈兵部尚書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陳璸字賓王漳浦人

  天啟進士崇禎十年為袁州府推官拒楚賊有功屢遷湖廣叅議討平八柝賊十六年張獻忠䧟長

  沙圍叅政周鳳岐於澧州璸督兵往救軍敗被執欲降之奮罵不屈斷手剖肝而死事間贈都御史

  諡忠貞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陳 士竒字平人漳浦人天啟進士厯官

  右僉都御史廵撫四川崇禎十六年候代將行聞京師告變留駐重慶遣將擊張獻忠援兵不至或

  勸公巳謝事宜去士竒不可賊抵城下擊以滚礮賊死無數後賊穴地轟城城䧟士竒被執大罵賊

   將殺之忽雷雨晦㝠咫尺不見久乃睛霽士竒罵絶口而死贈兵部尚書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何楷字元子漳浦人生有異質讀書過目不忘天啟乙丑成進士值魏忠

   賢亂政不謁選而歸建紫芝書院講學其中崇禎時授給事中鳳陽䧟疏劾撫按罪末刺輔臣温體

   仁王應熊以訟獄繁興列上八議言最詳悉楊嗣昌奪情與黄道周等劾之調南京國子監丞福王

   時擢户部右侍郎唐王用為户部尚書以忤鄭芝龍請告歸卒楷博綜羣書邃於經學所著周易訂

   詁詩經世本春秋繹學者傳之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啟進士授編修崇禎𥘉進中允疏

   陳用人行政之失刺大學士周延儒温體仁斥為民九年復故官進右諭德以文章風節高天下嚴

   冷方剛不諧流俗公卿多畏而忌之所建白未甞得一俞㫖顧言不已以劾楊嗣昌奪情削籍謫戌

   廣西唐王時督師至婺源遇 大兵被執死於金陵道周學貫古今精天文皇極諸書所著易象正

   三易洞璣及太函經用以推騐治亂百不失一所至學者雲集銅山有石室道周坐卧其中故稱石

   齋先生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端洪 應斗海澄人天啟武進士授福建水

   師把總海寇亂率所部南援副將陳希范駐師銅山日酣飲賊乘風直下應斗獨迎敵賊艘圍之手

   刄數十人度不得出乃抱鐵銃自沉死徐有度字宗裴平和人天啟間以貢授順慶府經

   厯遷博羅今未行會闖賊䧟京師罵賊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魏呈

   潤字中嚴龍溪人崇禎進士官兵科給事中疏陳兵屯之䇿請勅撫臣練所部壯士又陳閩海𠞰

   撫機宜復請大脩北方水政初司業朱之俊議建魏忠賢祠國學旁至是呈潤發其奸請與陸萬齡

   棄市宣府監視中官王坤劾罷按臣胡良機呈潤力爭坐貶秩歸吕鳴世龍溪人崇禎間

   由恩貢生為麟逰知縣兵燹後柎民有恩城䧟賊不忍加害自絶食六日卒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涂仲吉字德公漳浦人入太學崇禎中聞黄道周繫獄上疏論救忤旨

   予杖下獄鞫之桚指盡折不稍挫乃與道周俱論戌尋赦歸授御史嘔血卒陳一韓

  卿海澄人崇禎間以貢任山西理問署遼州事流冦至一韓出家貲募士以守援絶城䧟率家兵巷

  戰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王 興字電輝漳州人明季避地廣州順德之文

  村團練丁壯以恩信得衆心桂王入廣州興以功累拜都督晉虎賁將軍拒守累年 大兵堅壁困

  之食且盡興妻率侍妾等十五人入内自經十五人分兩列從死興具冠服出堂上拜手解十六人

  尸置火藥上遂自焚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

 ︹本朝︺朱王造字矯士平和人順治三年以貢任永寕州呉三桂亂王造義不從賊被繫死獄

  黄梧字君宣平和人順治初以海澄來歸封一等公爵世襲康熙中耿逆變作梧病中投

  𬒮而起癰口迸裂遂卒贈太保諡忠恪子芳度襲爵守漳城叛將呉淑等開門降賊投井死賊臠解

  之贈王爵諡忠勇祀昭忠祠芳度妻李氏罵賊自經從弟芳名守北門被執不屈死伯父樞弟芳聲

  芳祐男女三十餘人俱遇害從弟芳世承襲公爵兼福建水師提督後平漳寇以疾卒於軍贈少保

  諡忠襄時與方度同死者總兵黄翼遊擊鄭宗渙及戴鏻陳謙張濟黄香蔡隆呉友朱武陳驥等俱

     予贈䘏同邑人賴陞從梧攻復閩安授叅將後守海澄被圍抗節死   詔䘏其家

  而烜邦鄂漳浦人順治戊戌進士知桐柏縣革陋規除冗投善決疑獄妻林氐教婦女治績

  紝民歌曰蔡公夫婦杜母召父致仕歸老幼遮道送之蔡而烷邦璧而烜順治壬辰

  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多所平反臺使薦之有明如秋水肅若秋霜之語後謝病歸戴璣

  衡長泰人順治已丑進士厯官廣西叅議分守柳州唐應元之亂親斬渠魁猺獞畏服以裁缺歸康

  𤋮十三年耿逆結海寇圍漳州璣出貲招鄉勇捍禦賊遁去十七年長泰失守全家𬒳掠賊餌以官

  不屈絶粒死唐朝彝字偕藻漳浦人康熙丁未進士選庶吉士授御史疏請嚴禁官吏侵

  漁害民及上司差役往來濫派民夫折銀供應之弊厯官宗人府府丞乞歸通籍三十年不能營一

  室數椽自蔽處之怡然所著有先後天卦圖說祀鄉賢祠黃相龍溪人康熙十三年任廣東副

   將討高明壠泔賊被執不屈死事   聞贈都督僉事廕其子歐陽凱漳浦人康熙六

   十年為臺灣鎮總兵逆匪朱一貴倡亂凱率兵𠞰捕賊黨數萬圍之於春牛埔力戰中鎗墜馬賊割

   其首去事   聞贈太子少保祀昭忠祠藍廷珍字荆璞漳浦人厯官南澳鎮總兵康

   𤋮六十年臺灣朱一貴倡亂廷珍偕提督施世驃率師逼鹿耳門拔之乘勝取安平鎮賊衆尚數十

   萬復率精鋭掩擊連敗之臺灣平雍正元年擢福建水師提督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毅孫元枚乾隆

   五十二年以福建水師提督授叅贊統兵會𠞰林爽文卒於軍贈太子太保諡襄毅藍鼎元

   字玉霖廷珍族弟以拔貢隨征臺灣當羽檄交馳裁答如流決勝擒賊多出其計著平臺紀畧東征

   記等書以薦入都上奏畧五千言授普寕令所至多善政仕至廣州知府許雲海澄人康熙六

   十年為臺灣水師副將朱一貴攻郡城雲率子方度赴春牛埔援總兵歐陽凱至則鎮兵俱䧟雲兵

   寡被圍衝⿱㓁大 -- 𥤮血戰所向披靡次日賊大至雲矢窮礮盡重創徧體乃命其子方度曰我分當捐軀於

   此汝速出將安平鹿耳門各礮位密行封釘無𢌿賊用方度出雲左臂被賊斫斷猶手刃數人以殁

      賜祭葬祀昭忠祠同時陣亡者遊擊游崇功被執不屈遇害者把總李茂吉均漳浦人

   世遠字聞之漳浦人康熙已丑進士粹德高文並為時推重嘗主講福州鼇峯書院士習以端

   由編修厯官禮部左侍郎雍正元年入直 上書房居官勤於其職作文以昌黎為宗嘗言惟理足

   可以載道氣盛可以達辭著有二希堂集御賜序以榮之卒贈尚書諡文勤乾隆四年祀鄉

   賢祠六十年加贈太傅次子長澐官兵部右侍郎荘亨陽字元仲南靖人康熙戊戌進士

   授灘縣令乾隆元年以薦授國子助教厯官徐州知府值水災亨陽相川澤詢耆民請開上游水以

   洩異漲兩遇大荒勤於賑事擢淮海道海州有鹽河蓄水通商運故障塞海口雖異漲非遍告大府

   監司不能開亨陽請遇水漲先開而後報聞民免沈溺所著有河防算法書秋水堂集行世

   新字次明世遠族子乾隆丙辰進士授編修入直 上書房累遷工部侍郎調刑部以母老歸養

  家居   命為總師傅辭乞留養厯官吏禮兵工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新少孤篤於内行人品

  端正學問深醇在 内廷四十一年恪共奉職乾隆五十年以年近八旬致仕歸加太子太師

   上親製詩章以寵其行有八閩鍾碩彦四輔仰英賢之句嘉慶四年卒於家贈太傅諡文恭八年

  祀鄉賢祠林國良海澄人由世職累官廣東左翼鎮總嘉慶十三年六月追𠞰盜匪烏石

  二於了洲洋面力戰死事   聞   賜祭葬諡果壯祀昭忠祠

 ︹流寓︺︹宋︺劉子羽崇安人紹興八年御史常同論子羽十罪上批出白州安置趙鼎曰上謂

  章疏中論及結呉玠事今方倚玠恐不自安同疏再上以散官安置漳州趙鼎間喜人紹興中

  為相謫官居漳州岳震飛子飛被誣震謫嶺南後移於漳向士璧常州人貿似道

  疾其解漳州圍之功諷御史罷之出漳州安置︹明︺豐熙鄞縣人嘉靖初為翰林學士興獻王

  尊稱禮定熙疏諌不得命伏𡘜左順門遂下詔獄掠治復杖之闕廷遣戌鎮海衞屢更大赦不原𤋮

  處之怙然寓居雲洞日以讀書為事閲十有三年竟卒於戍所邵經邦仁和人嘉靖中以日

  食建言謫戍鎮海與同戍豐熙陳九川時相討論居三十七年卒李材豐城人為都御史坐

  事戍鎮海一時從逰者衆稱為見羅先生

 ︹列女︺︹宋︺陳氏女龍溪人年十五父病禱神剔肝以進父食之愈慶厯間有司表其居曰旌

  呉與母王氏漳浦人適呉登早寡撫子與成立與為懷安令迎母居官舍母日治

  絲枲與請其少休母曰吾少而治之如吾兒治公事之外更復讀書何閒然也數戒與以事君臨民

  大節令其勤公潔已移孝作忠無貽母羞與所至有聲母有力焉岳氏飛女許配漳浦高登

  第四子飛被收女方幼抱銀瓶赴井死謝某妻林氏龍溪人年十九適謝踰年而寡

  父母欲奪而嫁之林誓不從為夫立後守節六十餘年蘇宋傑妻王氏龍溪人年

  二十一而寡時已有娠父母欲奪其志王指腹誓曰生男守男生女守女父母怒絶其往來既生男

  孀居八十五𡻕終子孫多貴顯︹元︺陳端才妻蔡氏名三玉龍溪人盜起漳州父廣

  瑞與端才各竄去三玉獨偕夫妹出避神祠中盜入斫夫妹見三玉美不忍傷驅納舟中行至柳營

  江迫妻之三玉佯許諾因起更衣自投江水而死越三日尸流至廣瑞舟側廣瑞辨識為女收斂之

  魏亦顏妻廖氏龍溪人年二十四夫卒時閩地騒擾未靖氏扶姑攜子轉徙村落問

  截髮自誓同邑蔡安繼妻黄妙觀並以節旌高耿妻阮氏漳浦人耿年二十卒頓柩

  於外外姻竊用火化之氏聞奔往投烈𦦨死朱填妻翁氏填朱子六世孫翁名夀安

  填為長泰令任甫三日以公事入都冦卒起攻城䧟翁方盛年二女俱及笄有美⿱㳄女 -- 姿翁語二女曰女

  以貞潔為守雖死義不受辱長女先赴井死次女繼之翁引刀自刎賊相顧駭歎因全其子鎬焉

  ︹明︺陳景育妻黄氏龍溪人年二十四夫卒父母欲奪其志斷髮自誓子國華妻韓

  氏孫道源妻魏氏俱早寡三世一節同邑王嘉圍妻李氏早寡立兄子瑱為後瑱聘呉三姐未婚而

  卒呉自縊李以節終邱孔文妻戴氏龍溪人年二十夫亡投水死同邑呉可贊妻鄭

  氏黄裏誠妻朱氏蔡子善妻林氏昌森妻蔡氏陳思程妻林氏霍通妻林氏陳應美妻郭氏王從𢑱

  妻陳氏陳漢鳳妻李氏康光顯聘妻徐氏俱夫亡殉節李能方妻黄氏龍溪人嘉

  靖間為流冦所𫉬不汙投河死同邑鄭伯謙妻蔡氏丁椿女亦遭賊抗節死黄烈女

  人少許字林䕫後夔嫌其貧别娶黄義不他適自經死柯乾恭女名三娘龍溪人乾恭

  無嗣女不肯適人侍養以終林琥妻王氏漳浦人與徐輔妻林氏子婦周氏林惇聘

  妻程氏俱夫亡守節同邑許惟長妻郭氏張品妻陳氏程嗣袞妻王氏康起鳴妻陳氏沈同訓妻許

  氏陳𩔖妻徐氏詹瀚妻陳氏蕭誓妻黄氏林作惠妻郭氏陳纘妻程氏陸瓊妻陳氏鄒大澤妻許氏

  黄龍妻呉氏林纘振妻方氏林華妻荘氏郭道膏妻蔡氏朱賢良妻黄氏陳維妻林氏陳美章妻林

  氏俱夫亡殉節張冠期妻朱氏李某妻楊氏王大景妻蘇氏陳應科妻黄氏林可貞妻游氏陳基妻

  黄氏黄師文妻朱氏夫妹黄氏翁瑞夫妻林氏呉志豪妻陳氏黄輝妻王氏朱鐸妻戴氏李春元妻

  邱氏朱簧妻蕭氏蘇攀妹俱遭賊抗節死張明女漳浦人許字衞指揮王瑶次子瑶長子聘

  桂氏富室也長子死以次子娶桂氏明怒女曰貪富人之常情願父母勿以女故自傷遂自經

  念梅女名瑗姐漳浦人以父無嗣侍養終身家貧授讀自給閨秀多從之江必鸞

  妻李氏海澄人與郭禺仰聘妻蔡氏俱夫亡守節同邑周某妻蘇氏馬鵬振妻林氏劉運復

  聘妻郭氏曽省研聘妻鍾氏楊應鈞聘妻謝氏黄旭烱聘妻呉氏郭遯聘妻呉氏俱夫亡殉節林鳳

  翔妻葉氏謝君福妻許氏許光妻朱氏許瑞妻鍾氏俱遭賊抗節死許思謙妻李氏

  南靖人與陳江妻杜氏夫妹陳氏俱夫亡守節同邑林茂馨妻許氏女二姐王維垣妻楊氏俱遭賊

  抗節李吼子妻杜氏南靖人家貧事姑至孝嘗與夫上山採筍虎攫夫去杜追

  及抜其尾斫其背虎為舍負還復生鄉里驚異李德淵妻陳氏長泰人與楊佳

  任妻張氏俱夫亡守節同邑王天保妻陳氏劉志鋐聘妻黄氏俱夫亡殉節張淵妻戴

  氏平和人偕子周楫妻郭氏俱夫亡守節同邑李思賢妻張氏夫亡殉節毛氏詔安人與

  孫信妻張氏孫价妻湯氏陳養望妻呉氏許傍妻林氏胡士麒妻鍾氏陳誥妻王氏俱夫亡殉節

  黄道周繼妻蔡氏字玉卿漳浦人幼讀書知大義與其姊割臂療母疾及歸道周

  事姑以孝聞益淹究古今通達性理代道周作行草幾奪真道周死流離播越不脱衰絰與子姪言

  不踰閾晚卜居龍潭長齋二十載卒年八十三

 ︹本朝︺朱傅妻林氏龍溪人年十八傅殁於外訃至林投繯死同邑李氏黄義妻郭氏俱

  遭賊抗節死魏士睿妻翁氏鄒延平妻許氏鄭曇妻李氏柯上迪妻郭氏歐諒妻劉氏呉世德妻王

  氏鄭欽第妻許氏呉穆聘妻楊氏姚錦聘妻陳氏張則謙聘妻方氏呉竒聘妻趙氏俱夫亡殉節

  陳友妻廖氏漳浦人與林就妻康氏林乾妻程氏商兆琛妻陳氏呉氏女俱遭賊抗節

  死同邑林甫妻朱氏游晏妻鄭氏薛燕妻洪氏許榜妻程氏林攀聘妻湯氏楊某聘妻黄氏呉鶴

  妻林氏黄陣聘妻陳氏俱夫亡殉節張敏妻劉氏名馮姐漳浦人年十五鄰人窺敏出

  牧逼之堅拒得脱卒自縊林曰暄妻顏氏海澄人與謝楚材妻呉氏俱遭賊抗節死

  陳氏海澄人與李樂只妻謝氏李忍妻蘇氏陳宜之妻林氏曽合妻鄭氏曾美妻鄭氏俱夫亡

  莊介夫妻謝氏南靖人與邱萬妻蔣氏鄭澤妻荘氏俱夫亡殉節楊平

  妻藍氏平和人年十八值賊攻東寨平出走藍與訣曰苟不免當畢命一刀後賊平夫歸藍

  果死一刃植胸𠋣壁不仆同邑黄賓妻張氏遭賊抗節死曽檜妻林氏張士習妻賴氏李思賢妻張

  氏趙某聘妻李氏朱某聘妻楊氏俱夫亡殉節陳夢龍妻張氏平和人夢龍病革時

  忽黑風從室中起家人駭匿須臾風定視之張己自刎後七日合葬道旁許良惇妻沈

  氏詔安人與林樞妻呉氏胡欣然妻鄭氏沈種妻黄氏俱夫亡殉節陳天行妻林

  氏龍溪人年二十五夫亡守節事姑盡孝姑病到股愈之同邑徐子壯妻鄭氏林長商妻張氏林

  登瀛妻葉氏俱雍正年間 旌蘇宏濟聘妻李氏海澄人未婚而夫亡守節雍正

  年間 旌鄭時宏妻王氏長泰人夫亡守節雍正年間 旌同邑邵旦妻陳氏王某

  妻嚴氏俱夫亡殉節張思語妻陳氏龍溪人年十九于歸三載而夫殁撫週𡻕孤

  荼教育媳陳氏孫媳呉氏皆少寡守志乾隆十二年 旌同邑李天階妻陳氏黄大德妻楊氏趙與

  湯妻蘇氏顔家駒妻林氏謝汝諧妻高氏蔡一德妻廖氏陳天祿妻黄氏郭植妻許氏邱𠋣炳妻蕭

  氏柯日焜妻陳氏鄭景慧妻李氏錢光祿妻陳氏林純直妻王氏林兆咸妻陳氏徐𢋫儉妻林氏方

  啟化妻郭氏黄遇和妻劉氏媳鄒氏陳氏陳惟灼妻黄氏韓宗文妻陳氏王公誠妻林氏楊振恩妻

  許氏陳璧妻荘氏許紹崇妻蔡氏顔士欣妻覃氏黄世甲妻鄭氏鄭𢡟銓妻王氏黄廷燦妻陳氏饒

  妻黄氏姚經妻唐氏陳日覃妻郭氏李拔其妻王氏陳士璧妻呉氏張夢麟妻葉氏張得麟妻

  林氏張爾純妻林氏謝與韜妻楊氏陳啟茂妻楊氏呉琨琳妻周氏丁堂妻魏氏張莞妻李氏黄芳

  生妻陳氏王伯强妻林氏丁肇貞妻呉氏王德嘉妻郭氏鄭為龍妻林氏韓哲夫妻陳氏鄭朝隨妻

  謝氏吕廷玉妻楊氏林錫籌妻李氏余遵時妻李氏黄家駒妻陳氏侯秉元妻蔡氏陳世茂妻莊氏

  李景雲妻鍾氏郭映綸妻翁氏洪元春妻鄭氏洪光沛妻陳氏黄洪緒妻池氏陳斌妻鄭氏鄭光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妻李氏陳永扶妻蔡氏游聖培妻楊氏郭朝柱妻葉氏生員郭長欣妻林氏烈婦楊永基妻李氏貞

  女陳元智聘妻郭氏俱乾隆年間 旌蔡衍鐏妻林氏漳浦人年十九歸衍鐏二

  十八而寡遺二孤淮甫六齡新甫週𡻕姑病舅老家徒壁立氏紡績課讀教子宦成年八十三卒乾

  隆二年 旌唐廷藝妻江氏漳浦人年二十二夫殁矢志守貞事姑不懈教子有

  成苦節四十四年乾隆中 旌同邑商琳光妻蔡氏黄彦章妻林氏李懃學妻周氏李振起妻林氏

  商聲妻林氏劉學周妻張氏李友倫妻林氏生員趙茂青妻何氏何天江妻蔡氏何獻彩妻許氏劉

  祖源妻許氏蔡長渚妻陳氏蔡衍錦妻楊氏蔡長浩妻林氏陳冮琛妻蔡氏烈婦劉氏余氏生員林

  源妻許氏貞女盧鴻荅聘妻林氏湯速聘妻胡氏林日衍聘妻許氏邱錫泗聘妻陳氏林祿聘妻余

  氏俱乾隆年間 旌劉廷妻郭氏海澄人夫客死氏年二十七遺腹六月生子事舅姑

  勤鞠育苦節六十餘年年九十三卒乾隆元年旌同邑林德𢡟妻邱氏郭纘緒妻李氏陳元垐妻

  邱氏許良桓妻甘氏郭臯妻黄氏許彦詔妻甘氏周松妻許氏陳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𩔗妻甘氏黄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瑞妻許氏葉以

  寛妻呉氏林純仁妻李氏呉亨用妻黄氏林耀澄妻陳氏生員洪其盛妻許氏林一鳳妻薛氏葉光

  章妻黄氏黄錫濬妻王氏林鳴岐妻顔氏曾光華妻程氏黄錫瑾妻許氏李文逵妻蔡氏鍾居常妻

  王氏曾文揚妻曹氏倪沛宗妻鄒氏曾兆麟妻郭氏劉長晰妻紀氏鍾洪綸妻黄氏江柔妻許氏温

  鴻木妻許氏貞女李玉章聘妻藍氏俱乾隆年間 旌陳躋聘妻林氏南靖人年

  十八許字未婚夫亡奔喪守節乾隆八年 旌許奇生妻林氏南靖人年二十二夫

  殁欲捐軀以殉姑力阻乃止茹齋衣布足不踰外户姑老病篤衣不解帶訓諸子成立苦節垂四十

  乾隆十二年 旌同邑王印妻陳氏呉上球妻邱氏張與華妻莊氏魏睿衷妻簡氏黄日芳妻

  呉氏許本坤妻陳氏許長美妻黄氏許本宣妻郭氏許茂猷妻林氏黄兆睿妻林氏呉廷芹妻王氏

  生員荘大涉妻柯氏陳世德妻李氏張新𪷁妻施氏許健行妻黄氏劉廷佐妻韓氏烈婦張訪妻鄭

  氏呉寒妻張氏貞女林中聘妻盧氏俱乾隆年間 旌戴宗杓妻李氏長泰人年

  二十四寡居事祖姑盡孝持家以儉撫妾子如已乾隆三年 旌同邑張元章妻戴氏胡訓夫妻

  林氏林茂興妻莊氏陳俔天妻謝氏烈婦王補妻洪氏謝孝妻蕭氏俱乾隆年間 旌陳丹

  藎妻楊氏平和人年二十夫故孝事舅姑侍疾勤苦課督孤子艱虞備至乾隆元年夀百

  𡻕 旌表同邑陳其志妻何氏黄色紅妻沈氏陳繼志妻何氏生員葉鵬飛妻曽氏林世杰妻張氏

  何元聲妻林氏生員賴天柱妻王氏何文志妻賴氏賴元城妻林氏賴世銘妻林氏呉德棫妻游氏

  生員張時敏妻李氏張飛哲妻黄氏生員賴彤華妻黄氏張登南妻林氏烈婦朱赫妻杜氏曾滿妻

  賴氏貞女曾文籍聘妻何氏烈女楊旺聘妻廖心娘賴其老女賴氏俱乾隆年間 旌許𨚗

  姊妻沈氏詔安人年二十二夫殁侍翁姑撫孤孝慈兼盡守節七十三年乾隆中 旌

  同邑林承勲妻呉氏廖英讓妻羅氏沈茂遴妻陳氏林鳳至妻沈氏張孟瑛妻江氏游志密妻黄氏

  呉玉柱妻邱氏江韓妻林氏張釋夫妻沈氏沈國琚妻林氏潘廷雲妻呉氏生員林開運妻沈氏胡

  象周妻林氏廖元芳妻曾氏林挺秀妻沈氏沈升一妻林氏廖德思妻官氏沈士英妻許氏沈士耀

  妻呉氏沈士燦妻鄭氏蔡頫頖妻何氏黄世佳妻江氏林克錩妻胡氏陳振鋭妻沈氏丁洪生妻許

  氏沈邦仁妻涂氏呉登宗妻沈氏何光祖妻李氏林世洽妻沈氏楊士章妻許氏生員沈大力妻陳

  氏涂坤揆妻鍾氏涂坤時妻沈氏涂坤揚妻周氏涂坤枝妻沈氏董天育妻涂氏楊丹舊妻林氏烈

  婦黄丕妻余氏王珠妻賴氏江熙妻廖氏游盎妻李氏林信妻張氏葉蕃妻沈氏貞女陳氏烈女沈

  元科聘妻何氏張盧聘妻沈氏俱乾隆年間 旌陳兆鵬妻張氏龍溪人夫亡守

  節同邑郭拱明妻黄氏鄭元鋭妻陳氏陳天炘妻趙氏呉秉德妻黄氏陳作椒妻蔡氏鄭玉妻錢

  氏黄國楷妻陳氏呉長績妻鄭氏謝元蘭妻王氏鄭玉球妻陳氏黄應錢妻潘氏王大嶸妻鄭氏陳

  作楷妻楊氏蔡夢蘭妻蕭氏陳建勲妻莊氏陳清福妻王氏嚴廷爵妻林氏胡壯觀妻陳氏盧長扶

  妻陳氏陳沃芹妻林氏王廉越妻余氏李坤衡妻鄭氏李坤銜妾陳氏李坤衕妻鄭氏李坤衠妻呉

  氏李廷墉妻方氏黄斌妻陳氏俱嘉慶年間 旌蔡篆聘妻盧氏漳浦人未婚而

  夫亡守節嘉慶七年 旌曹子寛妻許氏海澄人夫亡守節同邑蘇士華妻楊氏蘇

  呈禮妻黄氏林長盛妻陳氏葉文良妻劉氏洪璟妻黄氏王振璋妾黄氏陳温文妻甘氏貞女陳瑞

  國聘妻蔡氏蔡聲若聘妻王氏俱嘉慶年間 旌許體仁妻蔡氏南靖人夫亡守

  節同邑呉日致妻荘氏呉源泉妻王氏蔣祿妻汪氏生員許炳文妻林氏魏翹才妻謝氏陳利明妻

  王氏蕭廷宣妻劉氏劉國孟妻張氏俱嘉慶年間 旌黃華國妻楊氏長泰人與

  黄鴻陞妻楊氏俱夫亡守嘉慶二十四年 旌游榮宗妻邱氏平和人夫亡守

  節同邑生員曾日暉妻李氏張日光妻林氏張世榮妻余氏曾世炙妻林氏曽永治妻游氏生員黄

  玉振妻葉氏黄宗祥繼妻林氏黄宗勷妻呉氏王瑞琦妻蔡氏烈婦林壠妻陳氏貞女朱清和聘妻

  林氏曾人鸞聘妻朱氏俱嘉慶年間 旌朱錫金妻沈氏詔安人夫亡守節同邑陳

  敬妻沈氏陳尋妻沈氏陳巉聘妻沈氏吴洪僚妻沈氏沈篤孝妻胡氏沈華東妻陳氏林階東妻陳

  氏謝廷烘妻沈氏謝國棟妻何氏林成渠妻陳氏朱西崎妻張氏沈志達妻孫氏烈婦陳淵妻沈氏

  貞女陳泉聘妻沈氏沈光第聘妻林氏俱嘉慶年間 旌

 ︹仙釋︺︹隋︺潛翁間皇時煉形石壁山養白蝦蟆以自隨後不知所終︹唐︺義中楊姓本高

  陵人父仕閩生於福唐棄家師本州懷暉又謁百丈往撫州見石鞏有悟寶厯中到漳州住持三平

  山山中鬼魅避跡康仙乾符間賣藥衢市居員山琵琶坂常往來西溪渡口今稱康仙渡後

  郡守欲移其廟於山椒夢仙授以詩曰賣藥因循未得還却因躭酒到人間有心只戀琵琶坂無意

  更登山上山廟遂不復移清豁漳州保福院僧叅睡龍有悟將入苧溪待滅遺偈於橋端坐湖

  頭石上而化︹宋︺劉希岳龍溪人端拱中為道士居西都老子觀中遇異人得道號了然

  子一日沐浴更衣陳席而卧須臾飛出一金蟬遂失所在從謙慶厯中住開元寺嘗逰石壁山

  見二士對弈就之化為雙鶴冲天而去遺一棋子取而咽之遂辟穀不食四十年後歸岐山石門示

  懷連龍溪陳氏子師事泐潭皇祐中召對化成殿稱㫖賜號大覺詔住凈圓院所賜問答

  詩頌凡十 有七篇治平中丐歸英宗賜手詔許之渡江入四 明郡守迎致建大閣榜曰宸金蘇軾為

  

 ︹土産︺鐵明統志龍溪縣出龍溪漳浦縣出宋史地理志龍溪有呉慣沐犢中栅三鹽場漳

  浦有黄敦鹽場九域志龍溪漳浦二縣皆有鹽團甲香元和志漳州貢通志即今香螺也取

  黶燒炭用之元和志漳州貢鮫魚皮元和志漳州貢寰宇記漳州土産魦魚皮明統

  志瀕海各縣岀寰宇記漳州産通志出龍山者佳麂皮府志各縣皆出海舶香

  藥寰宇記漳州産蕉黄明統志各縣皆出長枝竹明統志絲之可以為器各縣皆

  水晶通志水晶漳浦縣大帽山及梁山俱出掘之至水乃得府志漳絨出龍溪漳

  府志漳紗舊為海内所推銀魚明統志各縣皆生通印子魚明統志漳

  浦縣糖 橘餅府志各縣皆岀紫菜出漳浦海中燕窩出漳浦海中

  荔支 龍眼 柑府志各縣皆岀府志漳州小溪産者味甚甘其最佳者為

  文旦出長泰縣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