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初群雄事略/卷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海西侯納哈出 國初羣雄事略卷之十三
福建陳友定
作者:錢謙益 
東莞伯何真
友定,姓陳氏,一名有定,字安國,福州福清縣人,徙汀之清流。至正壬辰,寇起應募,署爲巡檢,累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據守邵武、建寧、延平、福州、興化、泉、漳、汀、潮諸路。洪武元年,被執,不屈,就誅。

至正十二年壬辰,清流人陳友定應募擊賊,破之,以爲明溪寨巡檢。

友定,世農業。爲人沈勇,喜游俠,鄉人畏服之。壬辰兵起,所在騷動。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友定以壯士見,公安與語,奇之,令統所集民兵署爲黃土寨巡檢。《太祖實録‧友定本傳》。
友定,清流明溪人。幼孤,傭於橘州富室羅氏。雖病頭瘡,其狀魁岸,有志畧。卽採樵爲戲,輙設隊伍。羅翁奇之,將以爲壻。其妻不悅,呼爲「瘡頭郎」。因失鵝而奔宿於鄰舍王氏之門,其家夢虎踞門,得友定,大異之,乞於羅翁,妻以女。俾習商販,輙折其貲,大困,充明溪驛卒。壬辰,寇起,寧化曹柳順據曹坊,擁衆數萬,其黨八十餘突來明溪索馬,衆莫敢拒。友定被酒半酣,諭衆紿而盡殺之。柳順怒,率步騎千餘將屠明溪。友定發老孺登寨,誓其侣賴政、孫通、胡璃等五百人乘柳順營,自馳擊之,斬獲過當,遂追屠曹坊,擒柳順以歸。事聞,授明溪寨巡檢。郭造卿撰《陳友定傳》。

陳友定從福建僉都元帥吴按灘不花討汀、延、邵、建諸山寨,以功授清流縣主簿,尋陞縣尹。

尋陞清流縣尉,隣寇數十,皆所剗平,陞延平路總管。郭撰《友定傳》。
吴按灘不花,將樂人,紅巾寇據邵武,募義兵,克復之,授福建行省參政。《八閩通志》。

至正十八年戊戌五月,陳友諒遣康泰、趙琮、鄧克明等以兵陷邵武路。十一月,陳友諒兵陷汀州路,進攻清流,陳友定擊却之。

戊戌十一月癸卯,陳友諒將鄧克明陷汀州。越庚子,進圍清流,友定駐兵於縣前平安寨,間道夜襲,大敗之,追至寧化,清流以復。友定乃繕崆峽嶺關寨及南北寨,守之。郭撰《友定傳》。

至正十九年己亥十一月戊申,陳友諒兵陷杉關,友定力戰,友諒兵乃退。

歲己亥,陳友諒遣康泰取邵武,鄧克明攻汀州,轉畧延平、將樂諸處。行省乃授友定汀州路總管以禦之,戰於黃土,獲其將鄧益,克明遁去。元拜友定行省參政。《太祖實録‧陳友定本傳》。

秋,福建運糧數十萬至京師。

先是,朝廷以張士誠內附,封爲太尉,且以歲饑,遣使徵海運。士誠據浙西,有糧;萬國珍據浙東,有舡。兩家相攻,糧竟不至。賴福建濱海,又爲王土,獨能運糧至京師。由是,京師民始再活。《庚申外史》。
後癸卯四月,守漳州右丞羅良遣僚佐由海道運糧抵遼東,以給行在軍。詔授光禄大夫、封晉國公,仍守漳州。良遂設南詔屯田萬戶府。
伍宗堯,清流人。元末盗起,邑人推宗堯爲長。至正庚子,鄧克明來侵清流,宗堯與其子四人率兵決戰,皆死之,寇亦退去。《八閩通志》。

至正二十一年辛丑,鄧克明復取汀州,進攻建寧,不克而還。友定遂復汀州,開分省守禦,陞左丞。

辛丑歲,克明轉掠永豐、寧都、石城、汀州寧化等縣,遂陷寧昌,破杉關,掠光、澤,道順昌以攻建寧,不克,還兵據撫州。是冬,大明將鄧愈逼撫州。《太祖實録》。
鄧克明偕胡廷瑞復陷邵武、延平,[1]攻建寧,城西北立數十砦,以鐵礮、火箭、雲車、機弩攻突不少息,凡十有八旬,城中食且盡。平章完者帖木兒謂非陳總管不可解。八月壬辰,友定奉檄偕行,馳數十騎,突圍入戰,衆懽呼曰:「陳總管來,吾屬生矣!」友定叱守將阮德柔開北門,焚橄欖山砦,還奪水南砦,敗之於菱角塘,萬安州賊踐溺者千餘人,孫通等尋復建陽、崇安、浦城諸縣。友定尋復邵武郡縣,賊散走,輒遮殺之,度三關以遁。安撫使李國鳳上其功第一,陞福建行省參知政事。郭《傳》。
按《元史‧順帝紀》壬寅五月,友定復汀州,稱參知政事。則知《實録》辛丑陞左丞者誤也,當以復建寧功陞參知政事耳。郭《傳》紀復建寧在壬寅歲,則又誤矣。當依《實録》載在辛丑爲正。考予愈及克明本傳則知之矣。

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天完治平四年。五月乙巳朔,福建行省參知政事陳友定復汀州。

壬寅五月,友定復汀州,鑿九龍灘石,通舟楫,以運汀糧。郭《傳》。
友定自延平南引兵,水陸並進,一由順昌出將樂,一溯延平溪而上清流,會攻汀州,克其城。友定既復汀州,遂有據福建之志,威迫平章燕只不華。所收郡縣倉庫,悉入爲家貲,收官僚以爲臣妾,有不從者,必行誅竄,威鎮閩中。《秘閣元龜政要》。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天完治平六年。又置分省於延平,以友定爲平章。

於是閩中八郡皆友定所守。《太祖實録》。
先是十六年,置福建行中書省。及二十六年,復置福建行樞密院。至是,天下大亂,福建諸路及廣東潮州俱平章陳友定據而守之。
建寧,十七年改建寧路總管府,二十二年立建寧分省,既而陳友定據之,復廢分省。泉州,十八年立泉州分省,二十二年西域那兀那納等竊據其地,二十六陳友定取之。漳州,二十二年漳州行中書分省右丞羅良據其地,二十六年陳友定取之。汀州、延平、邵武,俱二十二年爲陳友定所據。《八閩通志》。

至正二十五年乙巳二月己丑,元福建行省平章陳友定來侵處州。

友定犯處州,大明參政胡琛往援,友定聞琛至,遁去。琛追至浦城,擊敗守將岳元帥,遂下浦城。《太祖實録》。

四月己丑,大明參軍胡琛攻克建寧之松溪,獲陳友定守將張子玉而還。

五月,胡琛言:「近克松溪,獲張子玉,餘衆敗奔崇安,請發廣信、撫州、建昌三路兵併攻之,因規取八閩。」上曰:「子玉驍將,今爲我擒,彼必喪膽,乘勢攻之,必無不克。」命指揮朱亮祖由鉛山,建昌左丞王溥由杉關會琛進兵。《太祖實録》。

六月壬子,大明指揮朱亮祖等克崇安,進攻建寧,參軍胡琛被執,死之。

時陳友定將阮德柔嬰城固守,亮祖欲攻之,琛視氛祲不利,亮祖迫琛使進。德柔兵屯錦江,逼琛陣後,亮祖督戰益急,琛不獲已,進擊之,破其二栅。德柔盡率精銳,圍琛軍數重。日已暮,琛突圍而出,德柔伏兵忽起,琛馬蹶被執,送於友定。友定初甚敬禮之,會元使至,督迫,遂遇害。《太祖實録》。
友定赴建寧,遣阮德柔兵四萬屯錦江,繞琛背以斷歸路。琛破其二寨,友定率牙將賴政等二千餘人突與琛戰,德柔逆兵夾攻,琛馬蹷被執,頗寬遇之。琛爲具道上威德,并道天命所在,援竇融歸漢事以感之。友定笑曰:「己既被執,而且誘人不忠,何耶?」太祖遣使以良馬、金幣贖琛,會元使至,督逼之,遂殺琛并其使。郭撰《友定傳》。
按:《實録》「琛爲德柔兵所執」。而《神道碑》及《行述》俱云:「琛破其二寨,友定懼,帥精銳圍我營,公突陣與決戰,馬蹶被執。」蓋《碑》與《行述》所紀爲詳,而《實録》從其畧也。郭《傳》載此戰尤核。

至正二十六年丙午,陳友定平興化、泉州二路。

丙午歲,興化林珙與惠安陳同、柳伯順仇殺,引番阿巫那及亦思巴奚兵,攻刼累年。時伯順據興化,行省檄友定討捕番寇,遂擁兵南下。四月,阿巫那黨白牌、馬合謀、金阿里等攻興化迎真門,友定之子宗海已領兵夜入城中。明日,開西、南二門,縱兵而出,白牌等見城門驟開,已疑,及見兵出,旗服鮮明,步伐整肅,益恐。亦思巴奚所恃者,弓箭、刀牌。宗海兵直前搏執之,亦思巴奚大敗,僵屍數千,追擒白牌等殺之,餘衆奔潰。所在農民以鋤挺擊攀殺,惟逸四騎去。是日,友定師至,撫集軍民,完復路治,聲勢赫然。伯順在城中,聽令,而同及珙皆斂兵奉約束。先是,泉州賽甫丁據福州路,戰敗,餘衆航海還據泉州,故有阿巫那之亂。友定命宗海督伯順及同等兵合珙水軍,並攻泉州,友定自以師繼之。五月,克泉州,擒阿巫那等。至是,興、泉三郡始免亦思巴奚之禍。吴源《至正近說》,郭撰《友定傳》同。

八月戊寅,元以李國鳳爲中書左丞,陳友定爲福建行省平章政事。

八月,晉行省平章,修城池,繕守備,分遣諸將各守郡縣。郭撰《友定傳》。

九月,陳友定陷漳州路。

長汀人羅良,授漳州總管,與友定素有郤。九月,友定使至漳,良獨不下,乃以書責友定,友定大怒,益發兵攻之。良使三千人操强弓毒矢,[2]伏江東以待之,誡有警,勿輕移。一夜,友定以兵千人夜攻海倉寨,揚言奪海州,乘潮直下。千夫長張右古等違良節制,悉兵赴之,友定兵遂渡柳營江,士卒驚潰,良迎戰於馬岐山,敗績,遂圍城。環攻旬月,良誓死以守,城中矢石俱盡。良嘗誅百夫長盧清,其子善徵在幕下,延友定入城,良與巷戰,死之,友定遂據漳州。以其地勢完固,乃鑿山以洩之,而縮城之西北。凡平閩諸寨三百餘,奄有潮州,以行省郎中王翰德望素著,表授潮州總管兼循、梅、惠州。郭撰《友定傳》。
友定既爲平章,發兵討省內未服者,遠近聞風獻城,無敢角者,惟良卓然不屈,以書責之,曰:「足下爲參政,國之大臣也。汀州之復,乃其職耳,可以功高自恣耶?燕只平章,足下之僚長也,可以威而迫之耶?夫非其君命而得郡邑者,人人皆得而誅之矣。今郡邑之長,君命也,固不可以加僇;百司之職,君役也,固不可以加竄。足下破郡邑爲家貲,驅官僚爲臣妾,口言爲國,心實私耳。跬步之際,真僞甚明,不知足下將爲郭子儀乎?將爲曹孟德乎?」友定得書大怒,益兵攻漳州,檄曰:「早降則終享富貴,不降則噍類無遺。」《襲飛紀略》,《鴻猷録》同。
至正丙午,省丞陳友定命總制郡事。理問張某改築東、西、北三面,視舊基小二千餘丈,獨南一面仍其舊,浚河三百五十九丈。
王翰,廬州人,江浙行省郎中,[3]元亡,屏居永福山中,洪武中,以薦被徵,自裁。並《八閩通志》。
按:羅良事不見正史,俟更攷之。

十二月,陳友定將建寧阮德柔遣使來納欵。

詔德柔以原官守郡,德柔卒爲友定所併。見《章溢傳》。

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五月戊寅,元以空名宣勅遣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曲出、陳友定同驗有功者給之。

友定據全閩,八郡之政,皆用其私人以總制之。朝廷命官不得有所與。《元史·迭里彌實傳》。
藍光,江西人,官行省都事。時八郡騷擾,陳參政方事興復,光總藩幕,獨謇謇持正,偶一言不合,遂拂衣而退,曰:「吾豈貪禄者哉!」國兵下全閩,光深衣幅巾,隱居教授,越三十二載卒。黃仲昭《八閩通志》。
福寧州人陳瑞孫爲福建宣慰使,出鎮福清州,拒友定,被執,憤駡見殺,其妻及幼女皆投井死。崇安令孔楷,拒友定而死。建陽人詹翰,保障其鄉,不從友定,亦遇害。友定由福清平海上烏尾賊,海上人立碑頌之,遂於建陽因閩越王大潭城址增築之,以備我兵。郭撰《友定傳》。

癸未,福建行宣政院以廢寺錢糧由海道送京師。

閩入貢大都,道路阻絶,友定歲時多遣貢舶,由海道抵登、萊,其得達者什之三四。元主嘉之,下優詔褒美。王世貞《補元史列傳》。
甲申,大明諸將言陳友定竊據閩中,擅作威福,宜乘勢取之。上曰:「吾方致力姑蘇,而張氏降卒新附,未可輕舉。友定據閩已久,積糧負險,以逸待勞。我師深入,主客勢乖,萬一不利,進退兩難。兵法貴知彼知己,徐而取之,未爲晚也。」《太祖實録》。

九月,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參政朱亮祖等帥師討方國珍。

國珍求援於友定,友定恨其部下悮殺海戍,不之援。郭撰《友定傳》。

十月,太祖命中書平章胡廷瑞爲征南將軍,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輝爲副將軍,率安吉、寧國、南昌、袁、贛、滁、河、無爲等衞軍由江西取福建,湖廣參政戴德從征。

上諭廷瑞曰:「汝以陳氏丞相來歸,忠實無過,汝往年嘗攻閩中,必深知其地理險易,故命汝總兵取福建。何文輝、戴德皆吾親近之人,勿以此故廢軍政。」《太祖實録》。

十二月丁巳,大明兵度杉關,取邵武路。

時邵武、建寧、延平、福州、興化、泉、漳、汀、潮諸路,皆陳友定所據。《元史》。
十一月壬寅,廷瑞師攻杉關,賴政爲指揮,戰屢不利,退保汀州。廷瑞遣指揮沈友仁、費子賢乘勝畧光、澤,下之。十二月甲辰,師至邵武,守將李宗茂降。丁巳,至建陽,守將曹復疇降,留沈友仁守之。《太祖實録》。

戊午,太祖勅征南將軍湯和、副將軍廖永忠、都督僉事吴禎,帥舟師自明州海道以取福州。

以騎兵出杉關,取邵武,以舟師由海道趨閩。《元史》。

己未,廣信衞指揮沐英破分水關,畧崇安縣,克之。

太祖勅副將軍李文忠帥師由浦城取建寧。

上問平閩諸將於章溢,卽日詔文忠出師,從浦城取建寧。《章溢神道碑》,《實録本傳》同。《實録》載在洪武元年二月,《岐陽神道碑》同。
上詔文忠出師,以溢子存道率鄉兵從之。文忠率部將繆美、鎮撫譚濟等兵三萬攻浦城,友定守禦偏將胡璃豪悍多力,屢出死戰,[4]美、濟兵屢不利。文忠復遣萬戶武德兵挑戰,璃不爲意,閉關酣酒而卧。繆美、武德乘夜雨斫關入,璃醉起,手刃數十人。時大寒,血凝刃,遂敗死。進攻鄧益銅船山寨,文忠不敢輕進,乃屯浦城,待海師消息。友定大驚,自率兵至延平,復遣兵至邵武、建寧。郭撰《友定傳》。
按:郭《傳》載攻浦城事,不見他書,其記文忠出師,與《章溢神道碑》合,可以補羅史之闕,故存之。

庚午,大明兵由海道取福州,守臣平章政事曲出遁,行宣政院使朶耳死之。[5]

初,友定環福州城外,皆築壘爲備,每五十步更築一臺,嚴師守之。聞我師入杉關,乃留同僉賴正孫、副樞謝英輔、院判鄧益以衆二萬守福州,自率精銳守延平以拒。和等舟師自明州乘東北風徑抵福州之五虎門,駐師南臺河口,遣人入城招諭,爲平章曲出所殺。曲出出南門逆戰,指揮謝得成等擊敗之。是夜,參政袁仁遣人納欵。我師於臺上蟻附登城,遂開南門,鄧益拒戰於水部門,擊殺之。正孫、英輔自西門出走延平。曲出等皆懷印綬,挈妻子遁去。參政尹克仁赴水死。行宣政院使朶耳麻不屈,下獄死。僉樞密院柏鐵木兒居侯官,積薪樓下,縱火焚其妻女,遂自剄。和遣袁仁曁員外余善招諭興化、漳、泉諸路,分兵狥畧福寧等州縣未附者。《太祖實録》。
和等率舟師由明州海道擒殺把海指揮孫通、嚴程,乘虛而下,不數日,掩至福州城下,圍西、南、水部三門。郭撰《友定傳》。
廣東廉訪司僉事獲獨步丁,閑居,寓福州,以石繫其腰,投井死。江西行省左右司都事吕復以行省命攝長樂縣尹,引繩自經死。《元史·忠義傳》。
侍御史韓準請老,未報,藉藁堂下,以喪禮自處。吏來,迫其宣勅,準取而枕之,勵刄向吏曰:「必欲之,并取吾首去。」後病,不飲藥而卒。《八閩通志》。

洪武元年戊申五月,興化州軍民詣湯和軍納欵。

參政袁仁遣宣慰使關住至興化諭降,友定所設府判徐昇及元帥王思義、葉萬等密謀殺關住及經歷鄭元明,盡取豐盈庫銀帛,驅其兵走泉州。耆民李子誠、吴彌明等首倡迎降之說,往福州,全城歸附。吴源《至正近說》。

壬午,胡廷瑞等師至建寧。壬辰,克建寧。

廷瑞師至,守將同僉達里麻、參政陳子琦謀曰:「大明兵自入杉關,其鋒不可當。今城中軍士不下萬餘,儲蓄尚富,可以拒守。彼攻不克,必將自退,因而乘之,或可以得志。」廷瑞等數與挑戰,固守不出。我師攻圍益急,達里麻不能支,夜潛至副將軍何文輝營納欵。廷瑞整軍入城,執子琦送京師。《太祖實録》。

大明兵取建寧、延平二路,陳友定被執。

先是,上遣使招諭友定,友定大會諸將,殺使者,置其血酒甕中,慷慨飲之,誓衆死守。湯和師至延平,隔水而陣,分一軍渡水攻其西門。友定謀於衆曰:「彼兵方銳,不如持久以待之,伺間而動,必有可勝。」遂嚴勅軍士巡城,晝夜不少息。諸將請出戰,友定不許,數請不已,友定乃疑其部將蕭院判、劉守仁有貳心,卽收其兵柄,殺蕭院判。劉守仁知事急,來奔,士卒多踰城夜遁。圍城凡十日,城中軍器局失火,砲聲亂發,我軍疑其內叛,遂併力攻城。友定見勢窮蹙,乃與副樞謝英輔、參政文殊海牙訣曰:「大事已去,吾無以報國家,惟有死耳,公等宜自勉。」乃退於省堂,按劍仰藥飲之。達魯花赤白哈麻具服北望拜泣,與謝英輔皆自經死。賴正孫等夜開門出降。黎明,我師入城,友定氣未絶,遂舁之出水東門外,值大雷雨,復甦,械繫送京師。以唐鐸知府事。友定子宗海聞其父兵敗,自將樂來歸,遂併執之。《太祖實録》。
湯和等命指揮孫虎督新附者守福州,乘勢自水口舟騎並抵延平水南,隔溪而陣。廖永忠渡水攻西門。友定倉卒遣參政文殊海牙、指揮賴政等,七戰不勝,閉門堅守。湯和奉命招降,友定力拒之,曰:「吾爲元守土官,可以土地易富貴耶!」子宗海叩諫不聽,遣出守將樂。將佐知其不降,乃數請出戰,友定心疑,殺其將蕭院判,士卒多踰城夜遁。徐大興攻其東北,廖永忠攻其西南,鼓譟甚逼。又聞李文忠、胡廷瑞兵皆迫攻,友定度不能支,乃衣冠北面拜訖,飲藥將絶,爲神武門疾雷震醒,械送京師。宗海自將樂來歸,併執之。郭撰《友定傳》。

癸丑,陳友定至建康,伏誅。

友定至京師,上詰之曰:「元綱不振,海內土崩,天命更革,豈人力所能爲?爾竊據偏隅,負固逆命,害吾參軍,殺吾使者,陸梁弗服,欲何爲哉!」友定對曰:「事敗身亡,惟有死耳,尚何言!」遂併其子誅之。《太祖實録》。
國兵既取閩,俘友定至京,上命公之子禎臠其肉,以祭公。《胡琛行述》。
友定至京,帝將釋之,授以原官,曰:「不降,伏『銅馬』。」古炮烙刑也。友定伏之。命瘞其屍。郭撰《友定傳》。

六月丙辰,湯和傳檄至漳州路,達魯花赤迭里彌實死之。

大明兵既取福州,興化、泉州皆納欵。吏走白招諭使者至,迭里彌實從容詣廳事,具公服,北面再拜,引斧斫其印文,大書手版曰「大元臣子」。卽入位端坐,拔佩刀,剚喉中以死。既死,猶手執刀按膝坐,儼然如生。《元史·忠義傳》。

甲子,陳友定故將金子隆陷將樂。

友定既敗,其將金子隆、馮谷保糾合清流、寧化散卒陷將樂,殺知縣馬源、主簿蘇兼善,乘勝寇延平,攻四鶴門,指揮羅得聚、千戶李申擊却之。復與官軍戰於城南橋,指揮蔡玉奮擊,大破其衆,追至沙縣之青雲寨。子隆等負險固守,沐英遣兵夾攻,破之,擒馮谷保。七月,李文忠攻破清流、寧化諸山寨,獲金子隆及其餘黨,閩地悉平。《太祖實録》。
閩有三忠,謂福建平章陳友定、僉樞白帖穆爾子壽、[6]漳州達魯花赤迭里迷失子初也。《王逢集》。
福清參軍陳八不仕,藏友定像,長身巨目,狀貌偉然,其家尚世世祀之。郭撰《友定傳》。
解縉云:「元末起義諸人,獨陳友定始終盡節爲無愧。」《月山叢談》。
友定起布衣,以累功而受職,視國珍輩不同。既爲平章,據全閩郡縣,不服則征之。其時既亂,不得不以便宜從事耳。朶耳、迭里彌實輩,多元死節之臣,倘友定果跋扈竊據,則朶耳輩必先死之,安肯與亂同事哉!郭造卿撰《陳友定傳贊》。

校勘記

[编辑]
  1. 「鄧克明偕胡廷瑞」,原本訛「偕」爲「借」,據郭造卿《陳友定傳》改。
  2. 「强弓」,原本訛「弓」爲「首」,據郭造卿《陳友定傳》改。
  3. 「江浙」,原本訛「浙」爲「省」,據《八閩通志》改。
  4. 「死戰」,原本訛「死」爲「元」,據郭造卿《陳友定傳》改。
  5. 「朶耳」,《元史》卷四七《順帝十》作「朶耳」,《太祖洪武實録》卷二四作「朶耳麻」。
  6. 「子壽」,《元史》卷一九六《忠義傳》載︰「柏帖穆邇字君壽。」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