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故論衡/一字重音說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中夏文字率一字一音,亦有一字二音者,此軼出常軌者也。何以證之?

曰:高誘注《淮南·主術訓》曰:鵕壽,讀曰私鈚頭。二字三音也。(按私鈚合音為鵕,諄脂對轉也。頭為壽字旁轉音。)既有其例,然不能徵其義。今以《說文》證之。

凡一物以二字為名者,或則雙聲,或則疊韻。若徒以聲音比況,即不必別為製字。然古有但製一字不製一字者,踸踔而行,可怪也。若謂《說文》遺漏,則以二字為物名者,《說文》皆連屬書之,亦不至善忘若此也。

然則遠溯造字之初,必以一文而兼二音,故不必別作彼字。如《說文》蟲部有悉{帥蟲}。{帥蟲},本字也,悉則借音字。何以不兼造蟋?則知{帥蟲}字兼有悉{帥蟲}二音也。如《說文》人部有焦僥。僥,本字也,焦則借音字。何以不兼造僬?則知僥字兼有焦僥二音也。如《說文》廌部有解廌廌,本字也,解則借音字。何以不兼造獬?則知廌字兼有解廌二音也(廌字兼有解廌二音。更有確證。《左傳》宣十七年:庶有廌乎。杜解:廌,解也,借廌為解。即廌有解音之證。)草部有牂A19。A19,本字也,牂則借音字。何以不兼造{艸牂}?則知A19字兼有牂A19二音也。

其他以二字成一音者,此例尚眾。如黽勉之勉,本字也,黽則借音字,則知勉字兼有黽勉二音也。詰詘之詘,本字也,詰則借音字,則知詘字兼有詰詘二音也。A20箸之A20,本字也,箸則借音字,則知A20字兼有A20箸二音也。唐逮之逮,本字也,唐則借音字,則知逮字兼有唐逮二音也。此類實多,不可殫盡。

大抵古文以一字兼二音,既非常例,故後人旁駙本字,增注借音,久則遂以二字並書。亦猶越稱於越,邾稱邾婁,在彼以一字讀二音,自魯史書之,則自增注於字婁字於其上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