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在教学中贯串革命大批判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在教学中贯串革命大批判
广东韶关市一中教育革命委员会
1970年3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校强调把革命大批判贯串到教学中去之后,由于有的教师对这样做的目的性不明确,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 “加插”(而不是贯串)大批判,脱离课文的特点,批了大半堂,结果本科的基本知识没有讲授多少;还有的教师脱离了形势和任务,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无的放矢。学生反映说:“不听还好,越听越糊涂。”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究竟是把革命大批判当作转变学生的思想、推动学生为革命而学的强大武器,还是作为在教学中“加插”进去的“额外负担”?是把革命大批判与教学活动紧密的结合,还是生硬的凑合?这种情况深刻地反映出两种教育思想的斗争。

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引导大家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贯串革命大批判,目的是要用毛泽东思想去占领各科教学阵地,使它成为批判资产阶级的战场,成为转变学生思想的课堂。教学中贯串革命大批判,就是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表现。因此,脱离了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学生的活思想,泛泛而“批”,就是在对青少年一代的争夺战中乱放空炮,是教学脱离无产阶级政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大家通过教学实践和总结经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将革命大批判贯串到教学中去,必须将革命大批判同教学紧密结合,而不是生硬的凑合。为此,开展革命大批判就必须做到“三个结合”:结合本科课文的特点,结合当前形势与任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一位数学教师教“量具”一课时,他先到贫下中农中去访贫问苦,了解地主收租时,用“大斗入小斗出”的手段剥削穷人的情况,回来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有关论述,对照刘少奇鼓吹“剥削有功”的反动谬论,并结合学生的活思想编写例题。在教学时,以一个“斗”为题开展革命大批判,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受到了一次阶级教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