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震山河 气冲霄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声震山河 气冲霄汉

——学习《红色娘子军》洪常青音乐形象塑造的体会 乐红
乐红
1971年4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遵循着从革命的政治内容出发,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了音乐和舞蹈的宾、主关系,成功地塑造了洪常青光辉的音乐形象。它声震山河,气冲霄汉,有力地烘托了洪常青雄壮威武的舞姿,深刻地揭示出洪常青丰富、崇高的内心世界,使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高大。

主调音乐,是英雄人物音乐形象的核心。要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就必须着力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主调音乐。要做到这一点,主调音乐首先要高度概括地表现主要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气质和典型的性格特征,并且要易懂,易记,适于舞蹈,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为洪常青创作了具有高度典型性的音乐主调:

这个主调,大气磅礴,形象生动,宽广豪壮,稳健有力,加之和声、配器等手法的配合,集中体现了洪常青的英雄气质和刚毅性格。从第一场洪常青一出场,乐队就高奏出常青主调音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随着剧情发展,常青主调在每一场各个重要环节中,积极配合舞蹈造型,发展、变化,多方运用,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充分揭示了洪常青的英雄性格和内心世界。 常青主调配合舞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洪常青是人民军队的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是毛主席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模范执行者。第二场,吴清华诉苦后,配合着洪常青具有号召性的舞蹈动作,由铜管奏出常青主调,表现了洪常青以吴清华的血泪家史教育军民,号召大家拿起枪杆“打土豪,分田地”,为解放千百万吴清华这样的阶级姐妹而英勇战斗。第四场上政治课,洪常青以毛主席“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光辉思想,教育战士,教育吴清华。在吴清华与连长带着强烈的阶级仇恨苦练杀敌本领后,弦乐深情饱满地奏出了变化后的常青主调。这段富有歌唱性的乐曲,旋律流畅,节奏均衡,亲切动人。不仅表现了吴清华在毛泽东思想阳光哺育下,思想上产生的质的飞跃,也有力地烘托出洪常青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政治建军路线所取得的成果。

常青主调配合舞蹈,还有力地刻划出洪常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第三场,洪常青深入虎穴,与红军战士里应外合夜袭匪巢。在这场战斗中,由于吴清华报仇心切,擅自开枪,过早地暴露了战斗信号。为了深刻揭示在发生意外、情况紧急这一特定环境中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常青主调第四小节中原来“”的音型,改为“”急促的强奏。由于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使主调更加坚定、强悍,势如破竹,生动地描绘了洪常青这个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灵活机动,化不利为有利,转被动为主动,沉着指挥,勇敢杀敌的战斗情景。第五场,当吴清华带领小分队撤离阵地后,洪常青与匪徒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随着剧情发展,常青主调变化出现,有力地渲染和烘托洪常青力战群匪的舞蹈场面。经过节奏紧缩后的常青主调,具有坚韧顽强的战斗特性,由铜管和弦乐奏出,在京剧打击乐的配合下,充分表现了洪常青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气概,揭示了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塑造英雄人物音乐形象方面,不但充分发挥了主调音乐的核心作用,并且还运用其他正面音乐形象的烘托和反面音乐的陪衬,使洪常青光辉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完美。

第六场,洪常青“就义”一大段舞蹈,是全面揭示洪常青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高潮。音乐运用常青主调和变奏,并结合《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和《国际歌》的战斗曲调,鲜明而有层次地揭示出洪常青的崇高精神境界。一开始,弦乐以雄浑厚实的慢板,奏出了常青主调,显示出洪常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接着,在竖琴和弦乐清脆而刚劲的持续音中,用各种不同音色的木管,奏出了《红色娘子军连连歌》的音调,舞台的时间和空间感顿时加大,造成一种深远的意境。音乐配合洪常青耸目远望的舞蹈造型,表现出洪常青仿佛看到了武装斗争的漫天烈火,听到了革命队伍胜利前进的战歌,内心充满无限喜悦。这时,军鼓由轻到强,引出了常青主调的变奏,由慢渐快,由低向高,发展到乐队全奏,配合洪常青怒斥敌人的雄姿和威武的“剪式变身跳”,时如劲松傲立,时如鹰击长空,酣畅地表现出洪常青为革命甘洒热血、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接下去,在舞蹈高潮中,铜管以骤然下行音阶奔腾而下,洪常青愤怒地把南霸天威逼他叛变自首的白纸撕成碎片,在斩钉截铁般的音乐声中向南霸天头上掷去。最后,在壮丽的《国际歌》乐曲声中,洪常青从容地理好衣领,扭转身躯,坚定地迈上刑台,庄严地举起右拳,他眺望远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明天。《国际歌》音乐的成功运用,更突出地烘托出洪常青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高大形象。

在洪常青同敌人直接交锋的场面中,通过正面音乐形象压倒反面音乐形象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第三场,化装成侨商的洪常青出场时,在隆隆的定音鼓声中,高昂豪放的常青主调,同南霸天布刀阵时低沉紧促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洪常青的勃勃英姿,把“南府”奢华、嚣张的气焰横扫殆尽。第五场,洪常青不幸负伤,乐队在低音区断断续续地奏出的反面音乐和在轰雷闪电中迸发出来的常青主调,形成了强烈的对照,配合着洪常青巍然屹立的造型,体现了“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崇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展示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共产党人是不可战胜的。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在毛泽东思想统帅下,解决了舞剧音乐和舞蹈的辩证统一关系,使舞剧音乐服从于舞蹈,又发挥了音乐的积极能动作用,为无产阶级舞剧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