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傷寒煩渴方九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傷寒衄血方四首 外臺秘要
卷第二 傷寒煩渴方九首
傷寒癖實及宿食不消方二首 

病源此由陰氣少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其衣被者,可治也,病脈已解而反發煩者病新瘥又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即愈,少陰病脈微細而沉,但欲卧,汗出不煩欲自吐五六日自利後,煩躁不得卧寐者死,發汗後下之,脈平而少煩,此新虛不勝谷氣故也,又傷寒渴者,由熱氣入于髒,流于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并出第七卷中)

仲景傷寒論療傷寒汗出惡寒身熱,大渴不止,欲飲水一二斗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

知母(六兩)石膏粳米(各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納諸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出第十卷中短劇同)

又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阿膠(一兩炙)滑石(一兩碎綿裹)澤瀉(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阿膠令烊銷,溫服七合,日三服。忌醋物。(千金翼同出第五卷中)

範汪栝蒌湯,主渴飲方。

栝蒌根(内黃脈少者三兩)

上一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先以青淡竹瀝一升,合水二升,煮好銀二兩,減半去銀,先與病患飲之訖,須臾後乃服栝蒌湯,其銀汁須冷服。(出第二十卷中)

千金療傷寒後結熱在内,煩渴,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五兩)龍膽(三兩)黃芩(一兩)栀子仁(一兩)苦參(一兩)黃柏(二兩)

上八味搗篩爲末,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七丸,飲下日三,不知稍增。忌豬肉冷水。(集驗同出第九卷中)

深師黃芩人參湯,療傷寒吐下後,内外有熱,煩渴不安方。

黃芩人參甘草桂心生姜(各二兩)大棗(十五枚擘破)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徐徐服。忌菘菜海藻生蔥等物。

又療傷寒除熱止渴欲飲水栝蒌根湯方。

黃芩(三兩)人參(二兩)桂心(二兩)大黃(二兩)栝蒌根(三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飲一升,須臾當下不下,複飲一升,得下止勿複飲,湯藥力勢歇,乃可食糜耳,一方用生姜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蔥油膩等物。

又療傷寒下後,除熱止渴,五味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五味子人參甘草(炙)石膏(碎各一兩)

上五味搗篩,三指撮水一升二合,煮令沸得四合盡服。忌海藻菘菜。(并出第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黃龍湯,療傷寒十餘日不解,往來寒熱狀如溫瘧渴胸滿,心腹痛方。

半夏(半升洗)生姜(三兩)人參(三兩)柴胡(半斤)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嘔而渴,去半夏,加栝蒌根四兩,服如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等物。(出第三卷中此本張仲景傷寒論方)

又高堂丸,療傷寒苦渴,煩滿欲死,令極飲水法方。

大黃(二分)硝石(三分熬)釜底墨(一分)竈突中墨(一分)黃芩(一分)梁上塵(一分)竈中黃土(一分)麻黃(二分去節)胡洽用芒硝無黃土。

上八味篩末,蜜和如彈丸大取一丸着一盞水中,盡用服之,即自極飲水,汗出得熱除矣。一名黑奴丸,一名駐車丸,并療溫瘧神良。(并出第二卷中此方第一卷用小麥黑奴名黑奴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