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三(入第五十二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五明出现境界。正显分齐之境。兼辨所缘之境。依初义者。前约智以显心。今此正明智用分齐。依后义者。前明能知。今辨所缘。由所缘无边故。显分齐难思。分齐难思故。方穷所缘之境。二义相成。函盖相称。文中有三。长行分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境界。

△二释二。初法二。初广取所缘。显分齐境二。初列所缘无边。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

先令以无障碍智为能知者。非此不能量佛境故。后正显所缘。文有十句。

知一地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

通举所化。

知一切三世境界。

化时。

一切剎境界。

化处。

一切法境界。

化法。

一切众生境界。

所化人。次三句皆明所证。

真如无差别境界。

真如。语其体常一味。故云无差别。

法界无障碍境界。

法界生法所依。故云无碍。

实际无边际境界。

实际是穷事至实。故云无边。

虚空无分量境界。

化处分齐。

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

后一徧通。若约二谛境。前五为俗。次三为真。九通真俗。事空理空。俱是空故。后一双非。显前九境即同无故。若约三谛。空即是真。三真为中道。若以五界摄之。初三是世界无量。四即调伏及调伏加行界。五即众生。次三即法界。余二双非。

△二显分齐无量。

佛子如一切世间境界无量(至)如来境界亦无量。

先约十境以显分齐。境智相称。故皆无量。

如无境界境界一切处无有(至)一切处无有。

后约无境显其非有。乃至真如皆不可得故。是以诸境云兴而常寂也。如无既尔。如真如等无变易等亦然。

△二近取诸心。以况佛境二。初正明。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无量无边无缚无脱。

无量无边。语其相用广大。无缚无脱。明其体性甚深寂灭。

△二征释。

何以故。

征意云。何以将心况於佛境。

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别如是如是无量显现故。

释意云。菩萨自心随思即显。故无分量。佛境亦尔。随机显现。若身若智何有量耶。智假思显。性无缚脱。不为相缚。后无脱故。

△二喻显。文有三。初二喻於无缚无脱。后一喻於无量无边。无量无边通前二段。前中分二。初降雨无从喻。

佛子如大龙王随心降雨(至)於十方中悉无来处。

喻无缚无脱。既无来处。有何缚脱。

△二海水从心喻。

佛子如大海水皆从龙王(至)往昔大愿之所生起。

喻於无缚无脱所因。水从龙王心力为因。非定内外。智从往昔愿缘起故。来即无来。

△二海水宏深喻。喻无量无边。文二。初标章诫听。

佛子一切智海无量无边(至)略说譬喻汝应谛听。

△二喻显三。初别显水多。文有四节。初四洲水。

佛子此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河(至)答言甚多。

△二龙王雨水。

佛子复有十光明龙王(至)雨大海中水复倍前。

△三宫殿出水。

佛子十光明龙王宫殿中水(至)流入大海复倍过前。

△四婆竭龙王兼雨兼出。

佛子婆竭罗龙王连雨大海(至)涌出入海复倍於前。

皆后倍前。以显深广。

△二通显水相。

其所出水绀瑠璃色涌出有时是故大海潮不失时。

涌出故潮上速。为宝消故潮下。此为极说。

△三通显无量兼水有四。

佛子如是大海其水无量(至)实为无量不可为喻。

△三法合二。初合水无量。

佛子此大海无量(至)而佛境界非譬所及。

佛智一念尚无穷尽。况尽三际周乎十方。重重重重。安可喻显。

△二合通显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修一切菩萨行不断故。

智海合水。

应知宝聚无量(至)无障碍地诸菩萨所居故。

余合宝等。非唯智为佛境。菩提分等皆分齐境也。

△三总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入无量(至)等觉境界应如是知。

结令知意。不知佛境。安能利生。

△二偈颂。五偈分二。初一颂法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心境界无有量(至)佛境如是应观察。

△二余颂前喻。文亦二。初二合颂前之二喻。

如龙不离於本处(至)量等法界入毛孔。

喻无缚脱。

△二有二偈。颂大海宏深喻。

如海珍奇无有量(至)悉在其中得饶益。

俱颂通显无量。余文略无。

△六答出现之行。前明分齐。境智无边。今彰运用。则悲智无尽。虽智海已满。悲无息故。文分为二。初长行二。初标举。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行。

△二释相三。初双标二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应知真如行是如来行。

义有多含。一无碍行者。即理之事。真如行者。即事之理行。前即行相。后即行体。前是即智之悲。后是即悲之智。前即真之欲。后即欲之真。融而无碍。为如来行。

△二双释二行二。初释真如行。真如之名。言含法喻。文中有三。初牒名以解。

佛子如真如前际不生后际不动现在不起。

体绝三际。故同真如。契如成行。行即如也。

如来行亦如是不生不动不起。

过未非缘。故不生不动。现在离缘。故非起也。

△二复举法界无形。明双非契中。

佛子如法界非量非无量(至)非量非无量无形故。

是知实相皆如来行。

△三鸟飞虚空喻。释其非量义。

佛子譬如鸟飞虚空(至)如来行无边际故。

非量有二。一行广无量。故云如来行。无边际故。二即事同真。更无分量。故以空喻。既无有量。何有无。量。若谓无量。即是量故。双非永寂。为如来行故。心弥虚行弥旷。络日行而未曾行。故涅盘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盘。

△二释无碍行二。初约法总明。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出过一切诸障碍道。

智无所住。悲示所行。即悲智无碍。自无二碍。令他无碍皆无碍行也。

△二以喻别显二。初金翅辟海喻。

佛子譬如金翅鸟王(至)命将尽者而搏取之。

喻即智之悲。

如来应正等觉金翅鸟王(至)如来无分别无碍行。

△二日月无思喻。

佛子譬如日月独无等侣(至)我从何来而至何所。

喻悲不失智。

诸佛如来亦复如是(至)我从彼来而向彼去。

△三双结二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等无量方便无量性相。

性结真如。相结无碍。

知见如来应正等觉所行之行。

△二偈颂五颂。分二。初颂真如。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譬如真如不生灭(至)教化众生无动念。

△七出现菩提圆行之果。对缘造修。必有示成故。长行文三。初征起。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至)应正等觉成正觉。

言正觉者。略显五门。初释名。晋经名菩萨。存其梵语。此翻为觉。正拣二乘。成异菩萨。初会已显。又单语菩提。但是所觉之道。今云成者。即理智契合之名。

△二明体性。梁摄论云。二智二断。为菩提体。智度论云菩提菩提断。但名为菩提。若依此经。通一切法。如文具之。三辨种类。或说唯一如智。契合无二相故。故净名云。夫如者不二不异。或开为二。大品明有性净菩提及修成故。或分为三。约三乘故。如十地论。或开为四。涅盘经云。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乃至上上智观得佛菩提。又四智菩提。亦是四义。或分为五。如大品经及智度论说。发心等故。或具明十。次品当明。唯十为圆。是此所辨。三除前二。四除前三。五除前四。余皆兼通。同教一乘之所摄故。若业用所现。无所不收。四明业用。文有十门而体用参显。各随别义。以立名目。今统收之。谓缘二谛断二障。证二空起二智。即群机现万像。具十身徧十方。周於毛端微尘等处。通因及果。业用无边。具如文显。五者辨相。即当释文。略辨十门。一总明体相。二印现万机。三体相甚深。四三轮平等。五因果交彻。六体离亏盈。七相无增减。八用该动寂九周于法界。十普徧诸心。十门之中亦司当门。别释文义。今且以初为总。余九为别。别虽九门。而释十义。初释第一。二释第十。谓举初括后。三从第二次第解释。第十一门释於八九二义。至文当知。今初总明体相。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成正觉。

具有十门。皆含体相用三。

於一切义无所观察。

一寂照为菩提体。一切义者。真俗境也。观极於无观。故净名云。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如海无心。而能顿鉴。非无所了。故晋经云。解一切义。二经合明义。方圆妙解即是观。观即无观。既观念斯寂。无惑习种。无观是体。照断为用。合之为相。

於法平等无所疑惑。

二等同万法。为菩提体。谓智与理冥。同一圆觉。故云於法平等。而不失照。决断分明。云无疑惑。既无所疑。则所知永寂。上二已摄摄论之体。

无二。

三一成一切。成不见生。佛有异相故。故云无二。以知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亦是能所不二。故净名云。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无相。

四总指前三。体相寂灭。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无行。

五即心行处灭。湛然不迁。亦是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无止。

六虽觉而常定。不住定故。

无量。

七有二义。一横徧十方。广无量故。二体无生灭。绝分量故。

无际。

八亦二义。一竖念念成。无际畔故。二一得永常。无后际故。心无初相。冥符於理。无前际故。

远离二边住於中道。

九离二边。契於中道。晋经此前有无缚无脱。并皆含在二边之内。谓苦染若净。若缚若脱。有无一异等。斯边皆离。不徧住着。故曰离边。非见有边。边即中故。无边无中。方住中道。

出过一切文字言说。

十总显离言。上之九句寄言显深。斯乃未尽菩提之奥。收归性离。令亡言契之。

△二印现万机。即海印三昧。文三。初法。

知一切众生心念所行(至)悉知三世一切诸法。

秪於一念知三世者。名一切智。

△二喻。

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至)是故共说以为大海。

即举海印。以喻菩提。无心顿现。

△三合。

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至)是故说名诸佛菩提。

言无所现者。有其三义。一无心现故如海。二所现空故如像。三无别体故如水。与像不可分。异自体显现。故名为觉。起信论云。诸佛如来离於见相。无所不徧。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斯即无思显照同体之境。为菩提相用。故上文云。於一切义。无所观察。

△三性相甚深。

佛子诸佛菩提一切文字(至)但随所应方便开示。

性离言故。理圆言谝故。

△四三轮平等。释上总中於法平等。等诸法故。意轮等故。何所疑哉。文二。初别举身等。有十三身。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得一切语言量等身。

上六等事。

得真如量等身得法界量等身得虚空界量等身。

此三等理。

得无碍界量等身。

此一等於事理。事事二种无碍。

得一切愿量等身(至)得寂灭涅盘界量等身。

后三等因果。略举十三。结云无量。皆言量者。是所等之分量。皆言等者。即能等之三轮。等有二义。一者等彼事理之量。二者等彼事理之体。所以等者。彼诸理事。即我所证。能所冥合。彼尚即我。等之何难。是以圣人空洞无像。物无非我。会万物以成己。

△二类结显多。

佛子如所得身言语及心(至)无量无数清净三轮。

△五因果交彻。释上无二。同一性故。文三。初标。

佛子如来成正觉时(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盘。

八相之中。略举其二。故云乃至。此文正同净名之言。若弥勒得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一切众生即菩提。弥勒示迷此旨。但谓理诘之言。不知真得菩提。实如所诘。又前章中。以我等彼。故徧同彼量。今明以彼等我。故全现我中。是知一性平等。反覆相成。此中之成。为理为事。若是事成。何以释云。同一性故。若是理成。何以此云成正觉入涅盘耶。此是华严大节圆宗之义。不对诸宗。难以取解。然诸众生若於人天位中观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蕴实法。大乘或说但心所现。或说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说唯如来藏具恒沙性德。故众生即在缠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犹据理说。更有说言。相本自尽。性本自现。不可说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此宗。旧来成竟。亦涅盘竟非约同体。此成即彼成。若尔何以现在众生非即佛耶。若就众生位看者。尚不能见。唯心即空。安见第六圆教中事。譬如有人迷东谓西。正执西故。若诸情顿破。则法界圆现。无不已成。犹彼悟人西处全东。若尔诸佛何以更化众生。不如是知所以须化。如是化者。是究竟化。如是化者。无不化时。故下结云。大悲相续。救度众生。随门不同。种种有异。约成佛门。一切成也。又此众生乃是像上之摸。令其去摸。自见己佛。亦见他成。如第十段。

△二释。

皆同一性所谓无性。

先总释云。同一无性。故得现成。妄性本虚。生元是佛。真性巨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次转征所无。

无何等性。

同菩提性。后释所无。有十二句。前之四句通生及佛。次之四句唯约众生。后四约佛。非独要空。真有亦非妄有。真空以性融相。法界圆现。由此无性。说成正觉。又摄十二。总为六对。

所谓无相性无尽性。

一能相所相对。谓染相净相。相待有故。念念之尽缘所尽故。烦恼永尽。本自尽故。

无生性无灭性。

二生灭对。约凡夫则本自不生。即涅盘相不复更灭。故约佛菩提。非始生故。何有灭耶。

无我性无非我性。

三我非我对。有缘无主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

无众生性无非众生性。

四缘非缘对。揽缘生故。缘尚不可得。

无菩提性无法界性。

五能所证对。能证菩提。因所证故。所证法界。由智显故。

无虚空性亦复无有成正觉性。

六合不合对。虚空非合。因有显故。所以性无。成觉是合。理智契合。即为缘起。故非有也。

△三结。

知一切法皆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

物物无性。故成种智。证斯同体。而起大悲。一得永常。故云相续。又秖由不知佛。证无性故。谓令知故。教化不绝。

△六明体离亏盈。释上无相。

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至)无一无种种故。

虚空无生。体无增减。菩提无相。成不宁殊。

△七明相无增减。释上无行。菩提之体。湛然不异。行岂能迁。文三。初举喻问答。

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

化多心者。喻修多因。

一一心复化作恒河沙等。

化成多佛。喻修多因。

皆无色无形无相。

以化现无形。喻成不成二义莫异。

如是尽恒河沙等劫(至)云何问言凡有几何。

△二赞善以合。

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至)若无有相则无增无减。

△三结前生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至)同於菩提一相无相。

△八用该动寂。释上无上。不滞定故。文四。初举所依三昧。

如来成正觉时以一相方便入善觉智三昧。

觉不滞寂。故名善觉。觉彼一相。故用为方便。

△二显一身之用。

入已於一成正觉广大身(至)众生数等身住於身中。

既以一相为方便。则物皆一相。故一即现多。

△三类显余身。

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亦如是。

谓以如来成正觉时。广布身云。弥於法界。一一皆是广大之身。并如前来一身之现。

△四总结多门。

佛子如来有如是等(至)为无量界等众生界。

上来所现。一定为门。余定亦尔。定门既然。悲智总持等门亦尔。以是故有无量界矣。是谓高而无上。广不可极。

△九周于法界。释上无量。无量有二。一广多无量。一毛含多。徧法界故。二无分量。皆不生故。文三。初明一毛含多。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究竟无生灭故。

释以不生故。此与前段有分无分二门异故。又此唯现佛即同类相望。前通多类。即异类相入。又前则住体徧应。此则如理而含。亦如理而徧。

△二类显多毛。

如一毛孔徧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但容毛处。即是毛孔。

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何以故。

征意云。身契无生。可许能含法界虚空。无有能契。何能亦含。

如来成正觉无处不至故。

释云。无处不至。则无非佛身矣。是谓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三释外疑情。

随其所能随其势力(至)以种种身成等正觉。

疑云。若尔何以须要。就於觉树。释云。随机所能受耳。是知觉树多身顿成。尚曰随宜。有顶鹿园。岂为真极。

△十明普徧诸心。释前二门。即分为二。初正明普徧。释上无际。念念常成。无际畔故。亦二。初指一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

先标次征。

何以故。

后释。

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意云。不离心者。有二义故。一众生身心。是佛所证。二全即佛。菩萨性故。此即他果在我之因。非约因人自有佛性。此文正显佛菩提故。

△二例一切心。

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

△二总结双非。释上第九远离二边住於中道。

广大周徧无处不有不离不断。

释有二意。一不离结上无处不有。不断生下无有休息。二不离者生佛非异故。不断者生佛非一。不同众生可断坏故。

无有休息入不思议方便法门。

是以不得意者。作众生恩故。是不可设作佛思。又亦不可即。亦不可非即非。当净智眼。无取诸情。

△三总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如来成正觉。

令依此知。映前十门。无幽不尽。离此何有真菩提耶。

△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正觉了知一切法(至)是故正觉名无量。

文有六颂。颂前十门。初二次第颂初二门。次三如次颂六七八。后一通颂四五九十。以此四门。同是普现无量义故。其第三门但显离言。故略不颂。

△八明出现。转大法轮。得大菩提。理必转授。文二。长行中三初标征。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转法轮。

△二释相二。初显体用三。初法。文有九句。减数十也。皆先标后释。文二。今初五句显体性寂寥。

佛子菩萨摩诃萨。

一能转心。二所转体。三所得果。四能诠教。五所显理。夫转法轮不过此五。今皆即事契真。

应如是知如来以心自在力(至)知一切法恒无起故。

一能转心。由知法无起故。正转法时。不起念言。我转授人。名心自在。如是方为能转也。

以三种转断所应断而转法轮知一切法离边见故。

二所转体。即示劝证。名为三转。此三名轮者。摧障恼故。言离边见者。若有惑可摧。未离於常。无惑可摧。宁免於断。今永离断常等边。方为真能断所应断。知与证修亦然。

离欲际非际而转法轮入一切法虚空际故。

三所得果。由断惑故。得离欲际。由证性空。本无可离。斯际亦遣。

无有言说而转法轮一切法不可说故。

四能诠教。理假言诠。今了本寂灭不可说。故终日言而未曾言也。

究竟寂灭而转法轮知一切法涅盘性故。

五所显理。谓即寂灭。今了性净。涅盘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方得名为究竟之灭。是知其轮本来常清净也。

△二四句明相用深广。

一切文字一切言语(至)如来音声无处不至故。

触言皆轮。即是广也。

知声如响而转法轮了於诸法真实性故。

即用而寂。即是深也。下之二句。亦深亦广。

於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法轮毕竟无主故。

一即多而无主。

无遗无尽而转法轮内外无着故。

即横竖而恒虚。谓横则无遗。无所不转故。竖则无穷。尽未来际故。而不着内外。则深广无涯矣。

△二喻二。初文字无尽。喻第九无尽。

佛子譬如一切文字语言(至)无有休息无有穷尽。

△二编入无住喻。喻六七八用而常寂。文三。初法。

佛子如来法轮悉入一切语言文字而无所住。

△二喻。

譬如书字普入一切事(至)出世间处而无所住。

△二合有二。初合普入一切。

如来音声亦复如是(至)一切报中而无所住。

以上法中但云入於一切语言。今明入余法。则解类皆法轮也。岂同三乘。但用佛声为轮等耶。

△二正合前文入一切语。

一切众生种种语言(至)言音实相即法轮故。

前五易故。略不明之。

△三结劝。

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如来转法轮应如是知。

△二显法轮所因三。初辨法轮起之所因。

复次佛子菩萨摩诃萨(至)若干音声而转法轮。

因机差故。若离物机。佛无说故。

△二明因所起。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有三昧名究竟无碍无良。

说法所依之定。得究竟者。唯佛有故。名无畏者。无碍辨才。无所怯畏。

入此三昧已於成正觉(至)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

轮既为力不同。教须适宜差别。

△三结其得文。

能如是知转法轮者(至)不知是知则非随顺。

△三总结。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至)普入无量众生界故。

△二偈颂。有五颂。分之为二。初二偈颂法轮体用。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来法轮无所转(至)能令众生悉欢喜。

△二有三偈。颂法轮所因。

佛有三昧名究竟(至)如是自在甚奇特。

△九出现涅盘。转化既周。安住秘藏。为物示灭。故次明之。然大涅盘。盖众圣归宗冥会之所。寂寥无为。而广大悉备。形色绝朕。而识智难思。今以无名强名。亦为五别。一者释名。梵语涅盘。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而言大者。横无不包。竖无初际。此约三德涅盘以解。若约义开。略明三义。一者体大。自性清净故。二者相大。方便修净。累亡德备故。三者用大。化用无尽故。般者入义。性入真入示现入故。若圆融无碍。即大涅盘。二出体。性涅盘既妙绝常数。恬怕希夷。虽回出百非。而靡所不在。今以义求。不出三法。即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以为其体。所以三者。翻三杂染故。成智恩断故。成法门法性应化身故。能证大智冥所证理累永寂故。然此三种不离一如。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法身。如明净圆珠。明即般若。净即解脱。圆体法身。约用不同。体不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如世之伊。名秘密藏。为大涅盘。

三显种类。虽理无不统义类尘沙。今自狭之宽。略分一两。或唯说一。即大涅盘。或说有二。自有三门。一余无余。二性净方便净。三真与应。或分为三。此有二种。一约三乘。二即自性真应。或分为四。一自性清净涅盘。二有余依。三无余依。四无住处。有余无余义通大小。今唯说大。於三种内。不明二乘。余皆具论。融而无碍。为大涅盘。如文具之。非独应灭。四彰业用。囊括终古。导达群方。靡不度生。靡不成就。故涅盘云。能建大事。则出现诸门。皆斯用也。然诸门广义。备於别章。略在文具。五释文。先长行。分二。初征起。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般涅盘。

△二正释有十。一体性真常。二德用圆备。三出没常湛。四亏盈不迁。五示灭妙存。六随缘起尽。七存没互现。八大用无涯。九体离二边。十结归无住。然斯十段随义虽殊。皆含体用。互相交彻。显大涅盘。今初分三。初举法劝知。

佛子菩萨摩诃萨欲知如来(至)当须了知根本自性。

今初。本自性者。即下所列真如等十。为真应涅盘之根本。故体即自性清净。涅盘以出二碍。名方便净。为真涅盘。大悲应物。亦此流故。故名为本。以是本故。但了真如。即了涅盘。

△二指理同事。

如真如涅盘如来涅盘亦如是(至)如来涅盘亦如是。

皆云如者。如即同义。能同涅盘。通真及应。所同如等。即自性涅盘。故上句皆有涅盘之称。真应无本。应非不生。何出现之为妙。故以本该末以体显用。令皆圆寂。为大涅盘。所以列十名者。欲明究竟妙道。穷理尽性。无不同故。德无尽故。后之五句加际字者。穷真於无真。为真如际等故。

△三释显同相。

何以故。

向言亦如是者。云何如耶。

涅盘无生无出故若法无生无出则无有灭。

释云。如真如等。不生灭故。何以不生。以但了因所显非生因所生故。既无有生。亦非出障。始既无生。则永常不灭。是知玄道存於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则生灭齐观。齐观则彼此莫二。所以真如与我同根。法性与我一体。真既不灭。应灭宁真。是知涅盘名灭者。斯乃在於无灭者矣。

△二德用圆备。谓如来身色相圆备。常现大机众生前故。文二。初标举。

佛子如来不为菩萨(至)亦不为彼示现其事。

约人显实。云不为菩萨。明说永灭。是为二乘。迹尽双树。并为凡小。据此亦名拣异灰断。

△二征释二。初正征释。

何以故。

释有二义。

为欲令见一切如来常住其前。

一令称实见受用身。即同法身。常住其前。涅盘经云涅盘不空者。谓有善色。常乐我净故。因灭无常。获此常故。

於一念中见过去未来(至)色相圆满皆如现在。

二令见三际。应用之身亦即是常。是故经云。皆如现在。涅盘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下开栴檀座。佛塔见三世佛。无涅盘者。楞伽经亦云。有佛涅盘。无有涅盘佛。

亦不起二不二想。

远离能觉所觉故。谓既知幽灵不竭。妙色湛然。三际大均。何生灭之动静。故不起二也。亦复不取此一常。故无不二也。

△二重征释。

何以故。

征意云。菩萨何以能不起相。

菩萨摩诃萨永离一切诸想着故。

释云。菩萨由了法空。本无相着故。既无心於动静。终不谓佛。常与非常。

△三出没常湛。

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至)随众生心示现涅盘。

谓涅盘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不为故。能建大事。不碍出没。以无为故。住净法界。体常湛然。不碍出没。显迹为生。即是有余。息迹为灭。即是无余。故有余无余其为应物之假号耳。体性常湛。故存不为有。亡不为无。是知寂然不动。未尝无为。应迹无方。未尝有为。岂可随於见闻以滞殊应之迹。

△四亏盈不迁二。初喻。

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间(至)但由器坏非日有咎。

△二合。

佛子如来智日亦复如是(至)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

然法身无像。故无器而不形。圣智无心。故无感而不应。像非我有。自彼器之亏盈。心非我生。岂普现之前后。故梁摄论第十颂云。众生罪不见。如月於破器。徧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是以经言。非日咎也。持戒器破定水。无依菩提。器破智水。宁止无信清珠。心水浑浊。何由见佛也。然此文中。虽明现身即是三德涅盘之中。所流大用亦涅盘摄。若尔宁殊出现之身。出现则以法身为门。而论真应。非无般若解脱二德。智慧日身无不照故。永离戏论。即解脱故。医王之喻即示灭故。此有般若。宁异菩提。若分相说菩提。但是能证之智。唯是修生涅盘。乃是所证之理。唯约修显。故涅盘经说。菩提必从生因。所生涅盘必从了因所显。若摄相说。菩提乃是即理之智。涅盘乃是即智之理。即智之理。不碍摩诃般若。即理之智。不碍寂灭菩提。智性本有。亦是性净。涅盘修显。亦是方便净也。随一为门。则皆收尽。即大涅盘真菩提也。今以涅盘收之。非唯菩提。及身前后诸门。皆从三德所流。能建大事。

△五示灭妙存。

佛子若有众生应以涅盘(至)无生无殁无有灭度。

为物示灭。即体无灭。

△六随缘起尽三。初喻。

佛子譬如火大於一切世间(至)火皆灭耶答言不也。

△二合。

佛子如来应生等觉(至)诸佛如来悉皆灭度。

以机喻薪。涅盘喻火。众生善根未全成熟。随可熟者。示成正觉。而成熟之。如为火事。若有众生所应度者。皆已度竟。则现涅盘。寂无所为。如火息灭。故法华云。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然现灭现生。皆是涅盘广大业用。故摄论第十。詺涅盘如火。既起灭在缘。则益不可盈。损不可亏云云。自彼非佛然也。

△三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如来应正等觉大般涅盘。

△七存亡互现。

复次佛子譬如幻师(至)皆隐灭耶答言不也。

前喻唯约见灭见成。此喻但约常见不见。

△次合。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便谓一切悉皆灭度。

由顺机故。此灭彼存。非如来身不能长久。

△后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如来应正等觉大般涅盘。

△八大用无涯。

复次佛子如来应正等觉示涅盘时入不动三。

不动三昧者。究竟寂灭也。由寂无动故。无所不动耳。

入此三昧已於一一身(至)化度一切众生未曾失时。

谓正示涅盘。而便分身处无边座。穷於来际。涅盘经说。受纯陀供处。大同於此。而佛数少机不同故。

△九体离二边。

佛子如来身者无有方处非实非虚。

身若是实有不可灭。身若是虚。何能起灭。若有方所。此现彼无。由非实故。起灭无恒。由非虚故。能无不现。无方所故。感处即形。

但以诸佛本誓愿力众生堪度则便出现。

本愿力故。化周法界。随堪度故见则不同。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如来应正等觉大般涅盘。

△十倍归无住。

佛子如来住於无量无碍(至)无生无灭及以实际。

上来九门。初门之中。多显其体。余八皆以体用。双明。今此分二。上通结前来九门之体。下通结中间八门之用。

为诸众生随时示现。

正显於用。

本愿持故。

显用所因。

无有休息。

皆穷来际。此下明用分齐。

不舍一切众生一切剎一切法。

谁独非涅盘而欲舍之耶。是则初住实际。故不住生死。后不舍众生。故不住涅盘。由双住故。能俱不住。前即大智。后即大悲。大悲般若常所辅翼。所以名为无住涅盘。自性涅盘众生等。有二乘无学。容前前三。唯佛世尊独言具四。故就无住。总以结之。即安住涅盘。建大事也。

△二偈颂。有六分五。初颂第四。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日舒光照法界(至)众生无信见涅盘。

△二颂第六。

如火世间作火事(至)化事讫处示终尽。

△三颂第七。

幻师现身一切剎(至)於余国土常见佛。

△四颂第八。

佛有三昧名不动(至)寿命庄严皆具足。

△五颂第十。

如无生性佛出兴(至)一切义成无与等。

初句无生之生。次句无灭之灭。次句结归涅盘无名。后句结其大用无尽。此二无碍是无住义。余不颂。贵含在其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