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0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大智度論
◀上一卷 卷068 下一卷▶

大智度論釋魔事品第四十六(卷六十八)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淨佛世界,佛已讚歎說其功德。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求於佛道,生諸留難?」

佛告須菩提:「樂說辯不即生,當知是菩薩魔事。」

須菩提言:「世尊!何因緣故,樂說辯不即生是菩薩魔事?」

佛言:「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難具足六波羅蜜。以是因緣故,樂說辯不即生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樂說辯卒起,當知亦是菩薩魔事。」

「世尊!何因緣故,樂說辯卒起復是魔事?」

佛言:「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著樂說法;以是因緣故,樂說辯卒起,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書是般若波羅蜜經時,偃[仁-二+蹇]傲慢,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書是經時,戲笑亂心,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若書是經時,輕笑不敬,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若書是經時,心亂不定,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若書是經時,各各不和合,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不得是經中滋味。』便棄捨去,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受持般若波羅蜜,讀、誦、說、若正憶念時,偃[仁-二+蹇]傲慢,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若受持般若波羅蜜經,親近、正憶念時,轉相形笑,當知是菩薩魔事。復次,須菩提!若受持般若波羅蜜經,讀、誦、正憶念、修行時,共相輕蔑,當知是菩薩魔事。若受持般若波羅蜜,讀、誦乃至正憶念時,散亂心,當知是菩薩魔事。若受持般若波羅蜜,讀、誦乃至正憶念時,心不和合,當知是菩薩魔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說:『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不得經中滋味。」便棄捨去,當知是菩薩魔事。』世尊!何因緣故,菩薩不得經中滋味,便棄捨去?」

佛言:「是菩薩摩訶薩前世不久行般若波羅蜜、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是人聞說是般若波羅蜜,便從坐起,作是念言:『我於般若波羅蜜中無記。』心不清淨,便從坐起去,當知是菩薩魔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不與受記,聞說是深般若波羅蜜時,便從坐起去?」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未入法位中,諸佛不與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次,須菩提!聞說般若波羅蜜時,菩薩作是念:『我是中無名字。』心不清淨,當知是菩薩魔事。」

須菩提言:「何因緣故,是深般若波羅蜜中,不說是菩薩名字?」

佛言:「未受記菩薩,諸佛不說名字。復次,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作是念:『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我生處名字,若聚落、城邑。』是人不欲聽聞般若波羅蜜,便從會中起去。是人如所起念時,念念却一劫,甫當更勤精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一切有為法各有增上。增上者共相違,相違即是怨賊。如水得增上力滅火,火得增上力則消水,乃至草木各有相害,何況眾生!菩薩摩訶薩有大悲心,雖不與眾生作怨,而眾生與菩薩作怨;菩薩身,有為法故,能作留難。

佛上說菩薩功德,所謂諸佛、菩薩、諸天所護,而未說怨賊相。以佛憐愍故,先雖略說;今須菩提請,佛廣說留難事。佛雖於一切眾生、一切法心平等,以是菩薩能大利益世間故,說好醜相及利害相、是道非道、留難事。佛不令行人毀害留難者,但令覺知,不隨其事。

何者是怨賊?略說若眾生法、非眾生法,能沮壞菩薩無上道心。非眾生者,若疾病、飢渴、寒熱、槌壓、墜落等。眾生者,魔及魔民、惡鬼、邪疑不信者、斷善根者、定有所得者、實定分別諸法者、深著世間樂者、怨賊、官事、師子、虎、狼、惡獸、毒蟲等。眾生賊有二種:若內、若外。內者,自從心生,憂愁不得法味,生邪見、疑悔、不信等;外者,如上說。

如是諸難事,佛總名為魔。

魔有四種:煩惱魔、五眾魔、死魔、天子魔。

煩惱魔者,所謂百八煩惱等,分別八萬四千諸煩惱。

五眾魔者,是煩惱業和合因緣,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眾;百八煩惱等諸受和合,名為受眾;小、大、無量、無所有想,分別和合,名為想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欲、瞋恚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為行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是六識分別,和合無量無邊心,是名識眾。

死魔者,無常因緣故,破相續五眾壽命,盡離三法——識、斷、壽故,名為死魔。

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間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

魔,秦言能奪命者。雖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故名殺者。

問曰:

一五眾魔攝三種魔,何以故別說四?

答曰:

實是一魔,分別其義,故有四。煩惱魔者,人因貪欲、瞋恚故死,亦能作奪命因緣,是近奪命因緣故別說。天子魔,雜福德業因緣故,力勢大,邪見力故,能奪慧命,亦能作死因緣,是故別說。無常死力大,一切無能免者,甚可畏厭故別說。

問曰:

是魔何以惱亂行道者?

答曰:

先已廣說。是品中皆有四種魔義,但隨處說。復次,三魔不相遠離:若有五眾,則有煩惱;有煩惱,則天魔得其便;五眾、煩惱和合故有天魔。

是故須菩提問佛:「上已讚歎說菩薩功德,今云何是菩薩魔事起?」

佛答:「樂說辯不即生,是為魔事」者,若菩薩摩訶薩憐愍眾生故,高座說法,而樂說辯不生。聽者憂愁:「我等故來,而法師不說。」或作是念:「法師怖畏故不能說。」或言:「不知故不說。」或自惟過咎深重故不說,或謂不得供養故不肯說,或謂輕賤我等故不說,或串樂故不說。如是等種種因緣,聽者心壞,故以不樂說名為魔事。

復次,是菩薩憐愍眾生故來欲說法,聽者欲聞,而法師心生欲說,而口不能言。現見是魔事,如魔入阿難心,佛三問而三不答,久乃說者。

此中須菩提問世尊:「何因緣故辯不即生?」

佛答:「菩薩行六波羅蜜時,難具足六波羅蜜。」所以者何?是人先世因緣故,鈍根、懈怠,魔得其便;不一心行六波羅蜜故,樂說辯不即生。

問曰:

如樂說辯不即生,可是魔事;今樂說辯卒起,何以復是魔事?

答曰:

是法師愛法、著法,求名聲故,自恣樂說,無有義理,如逸馬難制;又如大水暴漲,眾穢渾雜。是故此中佛自說:「菩薩行六波羅蜜,著樂說法,是為魔事。」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為破憍慢故出;而書是經者生我心、憍慢心;憍慢故身亦高,所謂偃[仁-二+蹇]傲慢。書是般若波羅蜜時,用輕心、瞋心、戲笑、不敬。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若一心、攝心,猶尚難得,何況散亂心書!書時從人口受、或寫經卷,若一心和合則得;若授者不與,如是等種種因緣,是不和合。

復次,觀看是般若波羅蜜經時,品品皆空,無可樂處,作是念:「我於是經不得滋味!」便棄捨去。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諸樂根本,此人不得其味,是為魔事。

復次,受持、讀、誦、說、正憶念時,偃[仁-二+蹇]、形笑、散亂心、不和合,如上說。「共相輕蔑」者,從人受持、讀、誦、正憶念時,師徒互相輕賤。書寫經時,但有捨去,無相輕賤。

問曰:

上諸事中,何以但問「不得經中滋味」,不問餘者?

答曰:

般若波羅蜜,聖人所說與凡人說異,是故凡夫人不得滋味。

須菩提意謂:「般若波羅蜜是清淨珍寶聚,能利益眾生,無有過惡,是人云何不得滋味?」

佛答:「是人先世不久行六波羅蜜故,菩薩信等五根薄;薄故,不能信空、無相、無作、無依止法,嬈亂心起,作是言:『佛一切智,何以不與我受記?』便捨去。」

餘者易解,故不問。

須菩提問:「若爾者,何以故不與授記?」佛是大悲,應當愍念,防護其心,不令墮惡!

佛言:「未入法位人,諸佛不與授記。」所以者何?諸佛雖悉知眾生久遠事,為五通仙人及諸天見是人未有善行業因緣可授記者,若為授記,輕佛不信:「無有因緣,云何與授記?」是故入法位者,與授記。

是人名字及聚落處,亦如是。

是人從坐起去,隨其起念多少,念念却一劫;償罪畢,還得人身,甫當復爾所劫行。

【經】

「復次,須菩提!菩薩學餘經,棄捨般若波羅蜜,終不能至薩婆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捨其根而攀枝葉,當知亦是菩薩魔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餘經,善男子、善女人所學,不能至薩婆若?」

佛言:「是聲聞所應行經,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善男子、善女人住是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所行經,不能至薩婆若。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捨般若波羅蜜,親近是餘經。何以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中,出生諸菩薩摩訶薩,成就世間、出世間法。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時,亦學世間、出世間法。須菩提!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索。如是,須菩提!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棄捨深般若波羅蜜而攀枝葉,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當知是為菩薩魔事。須菩提!譬如有人欲得見象,見已,反觀其跡。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佛言:「諸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得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須菩提!當知是為菩薩魔事。須菩提!譬如人欲見大海,見已,反求牛跡水。作是念:『大海水能與此等不?』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佛言:「當來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當知是亦菩薩摩訶薩魔事。須菩提!譬如工匠、若工匠弟子欲擬作釋提桓因勝殿,而揆則日月宮殿。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如是,須菩提!當來世有薄福德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中求薩婆若。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佛言:「當知亦是菩薩魔事。須菩提!譬如有人欲見轉輪聖王,見而不識,後見諸小國王,取其相貌,作如是言:『轉輪聖王與此何異?』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須菩提!當來世有薄福德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持求薩婆若。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須菩提!譬如飢人得百味食,棄捨去,反食六十日穀飯。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佛言:「當來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持求薩婆若,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當知是亦菩薩魔事。須菩提!譬如人得無價摩尼珠,反持比水精珠。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佛言:「當來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持求薩婆若,是人為黠不?」

須菩提言:「為不黠。」

「當知是亦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是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書是深般若波羅蜜時,樂說不如法事,不得書成般若波羅蜜。所謂樂說色、聲、香、味、觸、法,樂說持戒、禪定、無色定,樂說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樂說四念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樂說相。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不可思議相,般若波羅蜜不生不滅相,般若波羅蜜不垢不淨相,般若波羅蜜不亂不散相,般若波羅蜜無說相,般若波羅蜜無言無義相,般若波羅蜜無所得相。何以故?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是諸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薩道者書是般若波羅蜜經時,以是諸法散亂心,當知是亦菩薩魔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可書耶?」

佛言:「不可書。何以故?般若波羅蜜自性無故,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自性無故;若自性無,是不名為性,無法不能書無法。須菩提!若求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無法是深般若波羅蜜。』當知即是菩薩魔事。」

「世尊!是求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用文字書般若波羅蜜,自念:『我書是般若波羅蜜。』以字著般若波羅蜜,當知亦是菩薩魔事。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無文字,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無有文字。世尊!色無文字,受、想、行、識無文字,乃至一切種智無文字。世尊!若求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著無文字般若波羅蜜,乃至著無文字一切種智,當知亦是菩薩魔事。讀、誦、說、正憶念、如說修行,亦如是。」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時,若國土念起、聚落念起、城邑念起、方念起,若聞謗毀其師念起,若念父母及兄弟姊妹諸餘親里、若念賊、若念旃陀羅、若念眾女、若念婬女,如是等種種諸餘異念留難;惡魔復益其念,破壞書般若波羅蜜,破壞讀、誦、說、正憶念、如說修行。須菩提!當知是亦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名譽、恭敬、布施、供養,所謂衣服、飲食、臥床、疾藥、種種樂具,善男子、善女人書是般若波羅蜜經,受、讀、誦乃至正憶念時,愛著是事,不得書成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當知是亦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乃至如說修行時,惡魔方便持諸餘深經與是菩薩摩訶薩;有方便者,不應貪著惡魔所與諸餘深經。何以故?是經不能令人至薩婆若故。是中無方便菩薩摩訶薩聞是諸餘深經,便捨深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我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諸菩薩摩訶薩方便道;諸菩薩摩訶薩應當從是中求。須菩提!今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薩道,捨是深般若波羅蜜,於魔所與聲聞、辟支佛深經中求方便道,當知亦是菩薩魔事。」

【論】

釋曰:

學餘經,捨般若波羅蜜等,有人於聲聞法中受戒學法,初不聞般若波羅蜜;或時餘處聞,深著先所學法,捨於般若波羅蜜,於先所學法中求薩婆若。有聲聞弟子先得般若波羅蜜,不知義趣、不得滋味,以聲聞經行菩薩道。有人是聲聞弟子,得般若波羅蜜經,欲信受;餘聲聞人沮壞其心,語言:「是經初後不相應,無有定相,汝宜捨之!聲聞法中,何所不有?六足阿毘曇及其論議分別諸法相,即是般若波羅蜜;八十部律,即是尸羅波羅蜜;阿毘曇中,分別諸禪、解脫、諸三昧等,是禪波羅蜜;三藏本生中,讚歎解脫,布施、忍辱、精進,即是三波羅蜜。」如是等種種因緣,捨般若波羅蜜,於聲聞經中求薩婆若。如人欲得堅實好木,捨其根莖而取枝葉,雖是木名而不中用。

復次,般若波羅蜜是三藏根本;得般若波羅蜜已,為度眾生故說餘事,是名「枝葉」。

復次,聲聞經中雖說諸法實相,而不了了;般若波羅蜜經中,分明顯現,易見易得。如人攀緣枝葉則墮落,若捉莖幹則堅固。若執聲聞經,則墮小乘中;若持般若波羅蜜,易得無上道。是故說:「捨根莖,取枝葉。」

問曰:

三十七品、三解脫門,《般若經》中亦有,今何以故但名聲聞、辟支佛經?

答曰:

摩訶衍中雖有是法,與畢竟空合,心無所著,以不捨薩婆若、大悲心,為一切眾生故說;聲聞經則不爾,為小乘證故。

復次,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故,能成就世間、出世間法;是故菩薩若求佛,應當學般若波羅蜜。譬如狗為主守備,應當從主索食,而反於奴、客求;菩薩亦如是。狗喻行者,般若波羅蜜喻主人。般若中有種種利益,而捨求餘經。佛欲令分明易見,故說譬喻。象、大海、帝釋殿、轉輪聖王、無價寶亦如是。

問曰:

五欲生五蓋,以五蓋覆智慧故,不應樂說;何以故樂說餘六波羅蜜,乃至無上道,而言不如法?

答曰:

「不如法」者,不如般若波羅蜜實相。般若波羅蜜實相中無定相法,云何可樂說?若有定相,則心著樂說。諸佛及菩薩以大悲心故為眾生說法,不著語言;用無所得法,示眾生畢竟空相般若波羅蜜。是人書、讀、誦等,以染著心取六塵相乃至無上道,故言不如法。

問曰:

若般若波羅蜜畢竟空,無所有法,不可書、讀、誦等;如是,則不應有魔事?

答曰:

畢竟空、無所有亦非般若波羅蜜相,何以故是魔事?此中說:若是人知無所有是般若波羅蜜相,即是魔事。若用文字書般若波羅蜜,自知:「我書般若波羅蜜。」有此著心,即是魔事。若人知般若波羅蜜相,不以著心書、讀、誦等;若有來破者,是為破般若波羅蜜。

復次,內有煩惱魔、外有天子魔,是二事因緣故,書般若波羅蜜乃至修行時,壞般若波羅蜜。念起者,所謂念此國土不安穩,彼國土豐樂;聚落、城邑、方,亦如是。

或聞謗毀其師,捨般若波羅蜜,欲助師除滅惡名;或聞父母疾病、官事;或念賊恐怖,欲發心詣餘處;旃陀羅亦如是。與賊、旃陀羅共住,則發瞋恚;與眾婬女共住故,婬欲心發。如是等種種因緣,破壞般若波羅蜜;菩薩覺知,當莫念、莫說。

或書般若波羅蜜時,鈍根者於多恭敬、供養事中愛著,自念:「我能書、能隨行故有是。」著是利養,即是魔事。

或有利根者,魔或思惟:「是菩薩不著世間樂,一心受般若波羅蜜,此人不可沮壞,我今當以聲聞深經轉其心,使成阿羅漢。」

佛言:「聲聞經雖深,不應貪著。」譬如燒熱金丸,色雖妙好,不可捉。若菩薩無方便、不大利根,得是經歡喜,是空、無相、無作,盡苦本,何復過是!便捨般若波羅蜜,亦是魔事。

何以故?此中佛說因緣:「於般若波羅蜜中廣說諸菩薩摩訶薩方便道,所謂觀聲聞、辟支佛道而不證,以大悲心行三解脫門故。」譬如人以酥和毒,毒勢則歇,不能害人。般若亦如是,菩薩於般若中求無上道易得;於餘經則難,如但服毒。是故不應從聲聞經中求菩薩道。

◎ ◎大智度論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

【經】

「復次,須菩提!聽法人欲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問義、正憶念;說法人懈墮,不欲為說。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魔事。須菩提!說法之人心不懈墮,欲令書、持般若波羅蜜;聽法者不欲受之。二心不和,當知是為魔事。

「復次,須菩提!聽法人若欲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乃至正憶念;說法者欲至他方。當知是為魔事。須菩提!說法人欲令書、持般若波羅蜜;聽法者欲至他方。二心不和,當知是為魔事。

「復次,須菩提!說法人貴重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聽法人少欲知足,行遠離行,攝念精進,一心智慧。兩不和合,不得書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問義、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須菩提!說法人少欲知足,行遠離行,攝念精進,一心智慧;聽法者貴重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兩不和合,不得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問義、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

「復次,須菩提!說法者受十二頭陀:一、作阿蘭若,二、常乞食,三、納衣,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漿,七、塚間住,八、樹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臥,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聽法人不受十二頭陀,不作阿蘭若乃至不受但三衣。兩不和合,不得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問義、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須菩提!聽法者,受十二頭陀,作阿蘭若乃至受但三衣;說法人不受十二頭陀,不作阿蘭若乃至不受但三衣。兩不和合,不得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問義、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

【論】

釋曰:

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故生,眾緣離則無。譬如攢燧求火,有鑽、有母,二事因緣得火;書寫般若乃至正憶念亦如是,內外因緣和合故生,所謂師、弟子同心同事故,乃得書成。

是故佛告須菩提:「聽法人信等五善根發故,欲書、持般若,乃至正憶念;說法者五蓋覆心故,不欲說。」

問曰:

若五蓋覆心故不欲說,何以作師?

答曰:

是人著世間樂,不觀空、無常,雖能心知、口說,不能自行。弟子雖必欲行而不能知,不能知故,更無餘處,必諮此人。

或時師悲心發故,欲令書、持般若;弟子信等五善根鈍不發故,著世間樂故,不欲受書、持乃至正憶念。

問曰:

若不欲受持,何以名為聽法者?

答曰:

少多聽、受、讀、誦,不能究竟成就故,但名聽法。

若二人善心共同,能得般若波羅蜜;若不同則不能得,是名魔事。內煩惱發、外天子魔作因緣,離是般若;菩薩應覺是魔事,防令不起。若自失,當具足;若弟子失,當教令得。

復次,師或慈悲心薄,捨弟子至他方;或不宜水土、四大不和,或善法無所增益,或水旱不適,或土地荒亂;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至他方;弟子亦種種因緣不能追隨。

貴重利養者,如上五蓋覆心等。

復次,是二人皆有信、有戒,而一人以十二頭陀莊嚴戒,一人不能。

問曰:

一人何以故不能?

答曰:

佛所結戒,弟子受持。十二頭陀不名為戒,能行,則戒莊嚴;不能行,不犯戒。譬如布施,能行則得福,不能行者無罪。頭陀亦如是。是故兩不和合,則是魔事。

十二頭陀者,行者以居家多惱亂故,捨父母、妻子、眷屬,出家行道;而師徒、同學還相結著,心復嬈亂。是故受阿蘭若法,令身遠離憒閙,住於空閑。遠離者,最近三里,能遠益善;得是身遠離已,亦當令心遠離五欲、五蓋。

若受請食、若眾僧食,起諸漏因緣。所以者何?受請食者,若得,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則嫌恨請者:「彼為無所別識,不應請者請,應請者不請。」或自鄙薄,懊惱自責而生憂苦。是貪、憂法,則能遮道。僧食者,入眾中,當隨眾法,斷事、擯人、料理僧事、處分、作使,心則散亂,妨廢行道。有如是等惱亂事故受常乞食法。

好衣因緣故,四方追逐,墮邪命中。若受人好衣,則生親著;若不親著,檀越則恨。若僧中得衣,如上說眾中之過。又好衣,是未得道者生貪著處。好衣因緣,招致賊難,或至奪命。有如是等患,故受弊納衣法。

行者作是念:「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況小食、中食、後食!若不自損,則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佛法為行道故,不為益身,如養馬、養猪。」是故斷數數食,受一食法。

有人雖一食,而貪心極噉,腹脹氣塞,妨廢行道,是故受節量食法。節量者,略說隨所能食,三分留一分,則身輕安穩,易消無患,於身無損,則行道無廢。如經中舍利弗說:「我若食五口、六口,足之以水,則足支身。」於秦人中食,可十口許。

有人雖節量食,過中飲漿,則心樂著,求種種漿:果漿、蜜漿等,求欲無厭,不能一心修習善法。如馬不著轡勒,左右噉草,不肯進路;若著轡勒,則不噉草意斷,隨人意去。是故受中後不飲漿。

無常、空觀是入佛法門,能厭離三界。塚間常有悲啼哭聲,死屍狼藉,眼見無常,後或火燒,鳥獸所食,不久滅盡;因是屍觀,一切法中易得無常相、空相。又塚間住,若見死屍臭爛不淨,易得九相觀,是離欲初門。是故受塚間住法。

能作不淨、無常等觀已,得道事辦,捨至樹下;或未得道者,心則不大厭,取是相,樹下思惟。如佛生時、成道時、轉法輪時、般涅槃時,皆在樹下;行者隨諸佛法,常處樹下。如是等因緣故,受樹下坐法。

行者或觀樹下如半舍無異,蔭覆涼樂,又生愛著:「我所住者好,彼樹不如。」如是等生漏故,至露地住,作是思惟:「樹下有二種過:一者、雨漏濕冷,二者、鳥屎污身,毒蟲所住。有如是等過,空地則無此患。」露地住,則著衣、脫衣,隨意快樂;月光遍照,空中明淨,心易入空三昧。

身四儀中,坐為第一,食易消化,氣息調和。求道者大事未辦,諸煩惱賊常伺其便,不宜安臥;若行、若立,則心動難攝,亦不可久。故受常坐法。若欲睡時,脇不著席。

行者不著於味、不輕眾生、等心憐愍故,次第乞食;不擇貧富故,受次第乞食法。

行者少欲知足,衣趣蓋形,不多不少故,受但三衣法。白衣求樂故,多畜種種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無恥。是故佛弟子捨二邊、處中道行。住處、食處常用故事多;衣不須日日求,故略說。

是十二頭陀,佛意欲令弟子隨道行、捨世樂故,讚十二頭陀。

是佛意,常以頭陀為本;有因緣,不得已而聽餘事。如轉法輪時,五比丘初得道,白佛言:「我等著何等衣?」佛言:「應著納衣。」又受戒法,盡壽著納衣、乞食、樹下住、弊棄藥——於古四聖種中,頭陀即是三事。佛法唯以智慧為本,不以苦為先。是法皆助道、隨道故,諸佛常讚歎。

◎ 大智度論卷第六十八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