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正理直論増註/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胎息直論第九[编辑]

沖虛子曰:古《胎息經》云:“胎從伏氣中結,炁從有胎中息。”斯言為過去、未來諸神仙、天仙之要法也。

男子身中本無胎,而欲結一胎,必要有因。則因伏氣于丹田炁穴中而結胎,是胎從伏氣中而結也。元炁靜而必動,欲得元炁不動,必要有藏伏。因有胎,即藏伏之所,乃息而不動,是用從有胎中而息也。胎因愈伏氣而愈長,氣因愈長胎而愈伏,共修成一個圓滿胎神,斯所以為神仙、天仙之要法,非此抑將何以成之?然胎息與伏氣本是一事,何分兩論,只為懷胎養神必用胎息而後成胎,而神住胎。古人皆以胎息言之,今亦詳言於煉炁化神時也。伏氣之說,為伏氣而得精還化炁,煉藥以得大藥。古人只言伏氣,今亦從之言伏氣。雖兩言之,中則互明其理,令人知兩言之妙,而不妄疑、妄執其為兩。

予願再詳擇而直論之。夫人身初時,只二炁合一,為虛空中之炁而已,無胎也,亦無息也。

此言無胎無息起,下文返還成仙之所證。

因母呼吸而長為胎,因胎而長為息。

修仙者,亦必因呼吸而長為胎,因胎而長為胎息。

及至胎全,妙在隨母呼吸而為呼吸。所以終日呼吸而不逼悶,此緣不由口鼻呼吸,只臍相通,故能似無氣息一般,此正真胎息景也。

古人謂,內氣不出,外氣不久,非閉氣也之說,正言由臍相通者。

離胎而息即斷,

在胎中,則我之息由母臍中所生,故我息亦在臍,而口鼻不可呼吸。離胎則口鼻開竅,可以呼吸,順而易矣。當此時且不知胎息,安得複能胎息?

無母臍與子臍相通,不得不向自身口鼻起呼吸,即與胎中呼吸同,而暫異其竅耳。逆修返還之理,安得不以我今呼吸之息而返還為胎中息耶?凡返還呼吸時,以口鼻呼吸之氣而複歸於股息之所,

即丹田之所。許旌陽云:“臍間無炁結成丹,穀神不死因胎息,長生門戶要綿綿。”《元始得道了身經》云:“中宮胎息為黄婆,”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以鴻毛著鼻口上而毛不動為候也。”

如處胎息之時,漸漸煉至胎息亦真無。真無者,滅息盡之義也。

謂胎中之息亦真無之,此正禪宗人所謂“萬法歸—一歸無”之說。

方是未生時而返還於未有息,未有胎已前之境界,不落生死之途者矣。

凡人有呼吸,則有生死;無了呼吸,即無生死。

所以得如此者,亦非驀然無所憑依配合,便以呼吸歸中而可胎息者。

呼吸之炁最難制伏,必有元炁相依,方可相定而成胎息,然胎息何以知其成也?以呼吸歸於胎息,則口鼻無呼吸而成胎息,是其真成也,終不復至口鼻為呼吸。真禪定者,亦似此。若凡夫外道,不知元炁者為何,單以呼吸歸於中,而妄曰入定胎息,其息不能定住於胎所。雖忍氣,而氣無所客,乃曰氣急殺人。

而終不能強忍,口鼻之氣更呼吸浩浩。皆由悖卻,世尊所謂“無生法忍者”之所為也,世之假道人、假禪人皆如此,此亦後學聖真之所當辨而自防危險者也。

所謂孤陰不成者,此亦其一也。

呼吸之氣乃後天有形之陰物,故亦如此言之。

必要有先天炁機發動之時,又有元靈獨覺及呼吸相依、三寶會合,已先煉成大藥者,而轉歸黄庭結胎之所于此之時。

此時者,是當此結胎之時。因文上句皆言先所化炁,而至此始言胎息之意也。此正申明必要煉精化炁,以氣助胎,以神主胎,以呼吸結胎,方成真胎息。

而後以胎息養胎神,得神炁乘胎息之炁在中一定,

神炁與胎息相相乘,方是有配合的修真胎息之工,所以能成真胎息得其定。若無真氣,便不是金剛不壞之身,坐中只是昏沉磕睡,如何能長覺長明以長馭氣人大定成胎乎?有間斷,即非胎息。

即是結胎之始。正《入藥境》所謂“初結胎,看本命”而得者。

本命者,二炁也。元炁為生身命之本,呼吸氣為生身命之具。

而結胎之初,必要本命二炁隨神之號令,同凝於中而為真胎者也。

雖似有微微呼吸若在臍輪,而若不在臍輪在虛空,正《度人經》所謂“元始懸一粒寶珠,去地五丈;如世尊之前,地湧之寶塔在虛空中”等語皆是也。皆用遠旋真息,以漸至成胎,頓然絕離口鼻,不存呼吸,滅卻有作,恰然處胎相似,而胎中之息始雖似有,而終絕無,即是真胎息所以成陽神者。

若無大藥真炁服食,若非三家相見,必不能胎真息而神真純陽者也。

如是而久久無間斷,綿綿密密,無時無刻,而不是在胎中無息之景,直證陽神大定,絕無動靜起滅,即是胎圆,乃返還到如母胎初結一炁未成我,而未分精炁與神之時。正《入藥鏡》所謂“終脫胎,看四證”而得者。

看四證者,驗四證功夫之有無也。有,則胎尚未圓。以其有,乃養胎之工也。無,則曰滅盡定,而陽神成就矣。

胎息還神,固曰畢矣。

胎事畢,滅盡定,佛亦滅盡定,入涅槃。故其《經》云:“若於佛事不周,不入涅槃。佛事周訖,方入涅槃。”

畢其十月中關之事,神仙之證也。猶有向上田煉神還虛而證天仙者。在所必當知。故遷神于上田而出天門,以陽神之顯見者,倏出倏人,何也?當前十月之內,而或有出者,是不宜出之出也。由六根之為魔而妄出。

陽純則無魔,陰盡則無魔。陰將盡而未盡,甚為魔者,要除陰盡,是要除魔盡也。

妄出則神走而著魔境,而息亦走,著於口鼻。必急人,則依於息而歸胎。

此一段又再詳指示人以十月內之所當防此危險者。

此時之出是當出而出也。

昔藍養素胎成,當出而不知出,故劉海蟾寄書與之,指示所出之法。

故起一出念,而出陽神於天門,

天門者,《傳道集》所言,指頂門也。古人于此贊之曰:“身外有身”是也。

若出之久,恐神迷失而錯念。

古云:十步百步,切宜照顧。

故即入上田,而依於虛無之定所,以神既出胎喻同人生之幼小。須三年哺乳者,以定為乳哺也。又言九載三年一定者,言出定之初時而入定,以完成還虛之天仙也。證到至虛至無,即證天仙矣。然是定也,入定時多而出定時少,又宜出之勤而入之速也。我故曰:出定之初即為人定之始也。雖天仙已證,亦無不定之時也。故世尊亦曰:“虛空界盡,我此修行,終無有盡。”正如此也。至於終天地之後,超過劫運,亦無不定之時也。此猶仙佛以上無仙無佛之妙境,而天仙佛之至者也。後來聖真共知之,共證之。

此書稿成於天啟壬戌歲,實欲藏之為門下學者便心目,不意被人盜去。但儒者竅取仙書,愛慕之心勝可怪又可惜也。由駱友而失駱,故想像而梓,不無疏略。今崇禎己卯秋,查舊稿,加注,賢道友複梓之,以廣度人,流行於天地之終,皆所願也。故附識之。直論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