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0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十六 太平寰宇記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七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六
  遂州
  遂州遂寧郡今理水溪縣禹貢梁州之域漢髙置廣漢郡今州又為廣漢縣地屬益州部後分廣漢縣於此置徳陽東晉分置遂寧郡屬益州葢徳陽之舊壘也西北接涪縣東鄉之横山東極之青石與巴郡為界譙縱亂後移於石坪葢其地多獠官長力弱不相威攝宋太始五年刺史劉亮表公遂寧為東西二郡梁因之後周武帝廢郡始置遂州尋又置與西郡隋初廢郡州存煬帝廢州又為遂寧郡唐武徳元年改為遂州領方義長江青石三縣二年置總管府遂資梓晉四州貞觀初罷總管十年後置都督府遂果晉合四州十七年罷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遂寧郡乾元元年復為遂州昔廣漢郡有寃鬼為害後漢陳寵為太守郡收枯骨葬之寃鬼遂絶皇朝為武信軍節度
  領縣五
  小溪 蓬溪 長江 青石 遂寧
  州境
  東西一百 九里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八百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八百八十里 東北取果州路至長安一千八百四十三里 東至果州流溪縣界四十里 西至普州樂至縣界七十九里南至合州銅梁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梓州二百六十里 東至合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普州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果州西充縣界九十四里 西北至梓州飛鳥縣界九十五里户
  唐開元戸三萬五千六百三十皇朝户主二萬二千四十七容一萬六千六百三十四
  風俗 人物無
  土産
  樗蒲綾 簟子 苓根 靸鞋 交讓木葉似槐紫葛根
  小溪縣舊二十鄉今十四鄉本晉小溪縣地穆帝永和十一年置屬遂寧郡後魏恭帝改小溪為方縣皇朝太平興國二年復為小溪縣 銅盤山壁立四絶人莫能上故曰銅盤山 鄧艾廟伐蜀有大功死葬此郡有祠存 鶴鳴山在州東北二十里上有古觀松上常有皓鶴鳴唳 尋香山在州二十里本名血腥山刺史白子昉改為尋香山 龍頭山在州東五十里山有石勢如龍頭唐乾元元年奏置龍歸寺 奴厥山在州西五十里本名屈山唐景雲年中改為奴厥山 梵雲山在州西南二里三面懸絶東臨涪水西枕落星地 滄唐江今名大桑江 靈星池在縣西北四里益都耆舊傳云趙瑶為閬中令時西州遭旱瑶卒椽吏齋戒於靈星池歸咎自責稽首流血應時大雨即此也 龍池故老相傳池側有栁樹大十圍周武帝天和初有龍自樹升天士女共觀之自後龍升後其樹乃枯池亦淺渴 北流溪今名流溪
  長江縣北五十里元十鄉本東晉巴興縣穆帝永和十一年置屬遂寧郡後魏恭帝改巴興為長江縣以界内大江為名即涪江也唐上元元年以舊縣不安移在明月山下鳳皇川 明月山在縣西二里 廟山在縣南十里其山孤峯峻秀下臨江島唐乾元元年勅置南龍臺觀
  蓬溪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十二鄉今十鄉本漢廣漢縣地唐開元二年置唐興縣于此天寳初改為蓬溪縣取邑内蓬溪為名 七弟崔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有崔七堵鱗次相連比之兄弟 賓王山在縣西四十八里又名賴王山大厯十四年度支使牒管内山川有賴字者並改易刺史盧幼平改為賓王山
  青石縣東南七里舊十一鄉今無鄉管十里亦廣漢之地東晉孝武帝于此立為晉興縣宋因之後魏武帝改為始興縣隋改為青石以界内有青石為名 青石山有祠甚嚴九州要記云此山天下青石無佳于此可為鐘磬郡國志昔巴蜀爭界厯歲不決漢髙八年一朝宻霧山為之自裂從上至下開數尺若引繩以分之于是始判其山髙九丈遂爲二州之界巴蜀之民懼天謫罰乃息所爭因共立祠民將採石必先祀之 九節溪源出縣東二十九里九節嶺李膺益州記嶺有九節故也珠玉溪地有珠玉村因名 風門山在縣東三十里
  四面峻嚴常有清風因號風門山 鄧艾墓華陽國志云艾征涪陵見巨猿縁其山艾性好弩手自射之中猿猿之子拔去箭卷木葉塞其瘡艾嘆曰吾傷物之性其將死矣見此山美之後遂葬焉
  遂寧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二鄉今十鄉本廣漢郡地景龍元年置縣
  普州
  普州安岳郡今理安岳縣禹貢梁州之域漢武置十三州在益州之部今州境即漢之資中牟鞞墊江後漢之徳陽等四縣之境資中今資陽縣墊江今合州石鏡縣是也徳陽遂州方義是也李雄亂後為獠所没梁置普慈郡于此梁普通中益州刺史臨汝侯賜羣獠今劵鏤書其文云今為汝置普慈郡可率屬子弟奉官租以納輸送周武帝建徳四年於郡立晋州隋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資陽郡唐武徳二年分資州之岳安隆康安居普慈四縣置晉州三年又置樂至隆龕二縣天寳元年改為安岳縣乾元元年復為普州
  元領縣六 今四
  安岳 安居 樂至 普康本隆康改二縣廢崇龕本𨺚龕今改並入安居普慈並入樂至
  州境
  東西三百一十九里 南北四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四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十里 東至昌州大足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一百六十里 南至資州三百七十八里西至簡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梓州飛鳥縣界一
  百八十里 東南至合州銅梁縣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資州盤石縣界一百八十五里 東北至遂州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簡州陽安縣三百里戸
  唐開元戸二萬五千六百皇朝户主一千三百六十六客一萬三千一百四十四
  風俗
  與遂州同 人物無
  土産
  葛 梅 杏
  安岳縣舊十一鄉今七鄉漢犍為巴郡地資中牟鞞墊江三縣地李雄亂後為獠所據梁招撫之置普慈郡後周建徳四年與州同置隋省州唐武徳二年復置安岳縣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嶮絶故曰安岳 靈居山在縣南七里 多岳山在縣南二里 金羊山在縣西五里
  安居縣北七十里舊八鄉今二鄉本周柔剛縣屬安居縣周武徳四年置隋開皇十三年改柔剛為安居舊理柔剛山唐天壽二年移理張栅 柔剛山在縣東二十步 龍魚山去縣一百四十里 奴鷄山去縣六十里與合銅梁縣分界 廢崇龕縣在州東東南一百里後周置隆龕戍隋廢為𨺚龕縣舊整瀨州唐永觀元年移治波羅川先天元年改為崇安縣皇朝並入安居縣隆龕山在縣二里 八角山在縣東三十里
  普康縣南五十里舊五鄉今四鄉周武帝建徳四年置永縣屬普安郡隋開皇三年置郡縣屬普州十九年移居伏彊鎮改為永康又以縣重名改為唐隆縣犯唐元宗御名改為普康 乾峨山其山四面嵯峨
  樂至縣西一百里舊五鄉今四鄉本周車兌鎮唐元徳三年于鎮置樂至縣因樂至池為名改鎮為戍 天䘏山在縣北三里 玉女山在縣南一十五里 官祿山在縣東二里 廢普慈縣在縣西一百里本名多葉縣周武帝建徳四年置隋開皇十三年改移多葉普慈皇朝並入樂至縣 大婆婆山在縣 四十里 小婆婆山在縣北三十里 奴南山去縣六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