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0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九十八 太平寰宇記 卷九十九 卷一百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九十九
  宋 樂史 撰
  江南東道十一
  溫州
  温州永嘉郡今理永嘉縣輿地志云會稽郡之東境後漢永和三年置永寧縣晉明帝以温嶠嶺以南分永寧等四縣置永嘉郡屬東揚州厯宋齊陳皆因之隋平陳廢永嘉郡置處州十二年改曰括州至大業復為永嘉郡唐武徳五年置東嘉州領永嘉永寧安固樂城横陽五縣貞觀中廢東嘉州以縣屬括州上元二年分括州至永嘉安固二縣置温州以溫嶠嶺為名天寶元年改為永嘉郡乾元元年復為温州晉天福四年昇為靜海軍節度從錢元瓘之秦請皇朝為刺史州
  元領縣四
  永嘉 瑞安 樂清 平陽
  州境
  東至大海西八十七里 南北三百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陸路三千四百八十里水路四千三十里西至西京陸路三千九百三十里水路四千九百
  三十里 西至長安陸路四千七百三十里水路四千九百三十里 東至大海八十六里海以外是琉球國 南至福州水路相承一千八百里 西至處州三百六十七里北至台州五百里 東南至横陽縣界將軍嶺去縣二百一十五里 西南至建州桐擔山去横陽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處州三百五十里 東北至台州泛海行五百里
  
  唐開元戸一萬六千一百皇朝户主一萬六千八十二客二萬四千六百五十八
  風俗
  俗好淫祀有甌越之風
  人物未詳
  土産
  貢鮫魚 蠲紙郡國志云永嘉為東甌鬱林為西甌其地蠶一年八熟
  永嘉縣一十一鄉漢冶縣之地後漢改為章安縣後又以章安東甌鄉為永寧縣即惠帝立東海王揺于東甌都此隋改為永嘉縣焉 謝公池在州西北三里其池在積穀山東謝靈運登池上樓詩云池塘生春草園栁變鳴禽初公作詩不佳夢惠連得此 西射堂在州西靈運晩出西射堂詩云步出西掖門遥望城西岑連嶂疊巘崿青翠杳深沈今西山寺是也 南亭去州一里靈運遊南亭詩云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密林含餘清逺峯隠半規 北亭在州北五里枕永嘉江靈運罷郡于北亭與吏民别詩云前期眇已往後會邈無因白岸亭在楠溪西南去州八十七里因岸白為名謝公逰之詩云拂衣遵沙隄緩步入蓬室近㵎清宻石逺山映疏木 華葢山去子城一里其山周迴九里遥望似華有湧泉旱則水不減雨則水不加謝公與從弟書云地無佳井賴有山泉 積穀山西北去子城二里其山獨出一峯有飛霞洞南有謝公岩東山子城西四里其山北臨永嘉江東接蒼海謝公逰此望海詩云開春獻初歲白日出悠悠 楠溪在州西南一十五里水入温江謝公詩云澹㶑結寒波檀欒潤霜質洞秀水屢迷林迴岩逾宻 石室山名山志云楠溪八百三十里有石室北對清泉髙七丈廣十三丈深六十歩可坐千人狀如龜背石色黄白扣之聲如鼓㳂山石壁髙十二丈古老傳云是石室步廊謝公登石室飰僧詩云迎旭凌絶巘映舷歸溆浦結架非丹檻籍田資宿莽 金丹山去瞿溪七十里山有七峰連嶺髙下其色紅赤逺望如霞映水 泉山從永寧南出三十里東北枕梅溪永嘉記山北有衆泉天旱此泉不乾故以名山山東有瀑布長數十丈逰名山者云頂有大湖中有孤岩獨立皆露蜜房漢史朱買臣上書言越王居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謝公詩云清旦索幽異方舟越坰郊石室穿林陬飛泉發樹梢 吹臺山其山狀如樓臺下有飛泉石池生椅梧及笙簫之竹梁邱遲為太守常採琴樸寄吳興栁文暢 石簣山去州東一百八十里上有方石形狀如簣云昔皇帝緘玉版金縢篆册之秘靈府山去州八十里一名鬼府山云地官所理 羅浮山在州北十八里髙三十丈永嘉記云此山秦時從海中浮來永嘉江亦名溫江東自大海西通處州青田溪 青嶂山在州西南四十五里上有大海湖昔陶真人曾隠居此山著真訣以壺盛之藏于石室元宗感夢取之 孤嶼山在州南四里永嘉江中渚長三百丈濶七十步嶼有二峯 盤嶼在州西北七十里海畔上有深水謝公逰海口詩云遨逰碧沙渚坦蕩丹山峯 大石岩在州南二百里岩前有石室髙三十丈可容二百人有石柱如削髙十丈有石鐘石鼓調露元年道士傅瑶于此上昇 石帆永嘉記云永嘉南岸有帆石乃堯時神人以破石為帆將入惡溪道次置之溪側遥望若張帆今俗號為張帆溪與天台山相接又郡國志云東海信郎神破石為帆今東海有信郎祠即是也 桑城山郡國志云山上有海眼 三京灣郡國志云永嘉有三京灣無所不容諺云人有能食者云腹如三京灣即此也 白茶山在邑界
  瑞安縣東七十七里十六鄉輿地志云後漢光武改為章安縣吳曰羅陽後改為安陽至晉太康元年改為安固縣因界内安固山為名梁陳屬東嘉州也今為瑞安縣邑有瑞安山步廊山在州東北二百二十里從瑞安江入逺望如有屋宇之形因而名之見謝公名山誌 玉環山一名木陋嶼又名地胏山在海中周迴五百餘里去郡二百里上有流水潔白如玉因以為名按登真隱訣云郗司空先立别墅於此中自東晉居人數百家至今湖田見在山多蛇虎 瞿嶼山在州西北二十六里太守顔延年在郡於山創亭 瑞安江東連大海西上西溪以山港為湖湖際有瑞安山又有安固山 王表祠郡國志云羅陽有神曰王表民間有婢名紡績即孫𫞐之所迎者
  樂清縣東北一百二十四里今六鄉晉元康三年分永寧縣置樂城縣陳代廢入永嘉縣載初元年又置之今為樂清縣 芙蓉山去瞿口五十里西南上三峯有四聳石竝髙三四尺森然如芙蓉紅赤相映因以為名平陽縣南一百五里十一鄉本永嘉安固之地大康年中析置横陽今為平陽縣邑有平陽嶺 樓石山從平陽西上十五里其山四峯頓聳三石鼎足之狀 温嶠嶺横陽慎陽江南有温嶠鄉 將軍嶺是福州
  處州
  處州涪雲鄉今理亷水縣古縉雲之墟秦㑹稽郡地後越王無彊七代孫閩君揺率越人佐漢伐秦惠帝追錄前功封揺為東越王都於甌按山海經云甌在海中郭璞注云今臨海永寧縣即東甌故地也在南海中鬱林郡為甌是也按吳地理記云漢書閩越圍東甌告急於天子遣太守大夫嚴助發兵往救未至越閩止兵東甌乃舉國徙中國處之江淮間而後遣人往往漸出乃以東甌地為回浦縣屬㑹稽郡光武名章安至晉分為永嘉郡宋齊梁陳亦因之至隋平陳改永嘉為處州尋廢處州立括州分松陽縣東界至括蒼縣至煬帝又置為永嘉郡唐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括蒼縣置括州總管府松嘉台三州括州領括蒼麗水二縣七年又改總管都督八年廢松州為松陽縣來屬省麗水括蒼貞觀二年廢都督府省東嘉州以永嘉安固二縣來屬天寳元年改為縉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括州大厯十四年夏五月改為處州避代宗諱
  元領縣六
  麗水 白龍 縉雲 遂昌 青田 龍泉
  州境
  東西五百四十里 南北六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三千五百五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四千一百五十五里東至台州四百里 西至衢州四百五十里北至婺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婺州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温州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建州浦城縣七百四十五里 西北至衢州四百五十里
  
  唐開元户一萬九千七百皇朝户主客二萬五百八十六
  風俗
  與台州同
  人物
  土産
  與台州同
  姓氏
  縉雲郡三邑 黄 賴 豐
  麗水縣舊二十鄉今十三鄉隋割松陽縣之東鄉置括蒼縣因山為名也大厯十四年與州額同改為麗水縣石帆山永嘉記云昔有神人破永嘉江北山石為此
  㠶將入惡溪道次棄之 城門山永嘉記云城門山瀑布水值風散為雨遇日化為青虹也 括蒼山洞道書為七十二福地之一 石羊山上有蘭岩溪溪有一穴莫知深淺穴口有大樹仰覩者杳然慱物志云千載木也色如黛赭形如鳥翼或如刀劔逺視如羊 縉雲山輿地志云永康縣南忠義村下有石亭長二十里有縉雲堂即三天子都也謝靈運記云凡此諸山多龍鬚草以為攀龍而墜化為此草又有孤石從地特起髙三百丈以臨水綿連數千峯或似羊角之狀 西隗山永嘉記西隗山東接松隂 突星瀨袁潄道記云從石壁取江三十里中有突星瀨永嘉記云昔王右軍遊惡溪道嘆其竒絶遂書突星瀨於石今猶有墨跡焉 惡溪出縣東北大甕山西南二百一十里至括州城下謝靈運荅從弟書云出惡江至大溪水清如鏡輿地志云惡溪道間九十里而有五十九瀨兩岸連雲髙岩壁立白龍縣西一百九十二里舊入鄉今六鄉本章安縣之南鄉漢獻帝八年吳立為縣吳錄云取松陽木為名按吳地志云縣東南臨大溪有松陽樹大八十一圍腹中空可容三十人坐故取此為名梁開平四年改為長松縣又改為白龍縣 大溪永嘉記云大溪南岸有西山名為城門壁立水流從門中出髙百餘丈西流而瀑布掩映風動則灑散生雲虹水激鏗響清泠若絲竹 牛山有神祭之酒則叩頭
  縉雲縣東北八十五里舊五鄉今六鄉周萬歲登封元年析括蒼縣東北之地以置此邑 縉雲山名山紀云孤石干雲可髙三百丈黄帝煉丹於此又郡國志云縉雲有瀑布日照如青虹風吹如細雨即此山
  遂昌縣南二百四十里元八鄉本漢松陽縣地景雲中析縣置地以立此邑
  青田縣東南一百五十里舊六鄉今三鄉本松陽括蒼二邑之地景雲中析置因青山以為名接浮邱山相鶴經云青田之鶴即此邑之地
  龍泉縣西三百五十里元管六鄉亦松陽括蒼之地景雲中析置後或廢之今為龍泉縣







  太平寰宇記卷九十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