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66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六十六 |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十六
宋 樂史 𢰅
嶺南道十
融州
融州融水郡今理融水縣隋始安郡之義熈縣唐武徳四年平蕭銑置融州復開皇舊名領義熈臨牂黃水安修四縣六年改義熈為融水貞觀十三年省安修入臨牂天寶元年改為融水郡乾元元年復為融州
元領縣二 今三 一
融水 武陽 羅城新割到 沛溪
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二里 南北九百三十七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四千七十二里 東北至西京四千四百七十里 北至長安取桂州路五千二百七十里 東至栁州洛容縣界三百一十里 西至宜州東零縣界二百里 南至栁州二百三十里 北至叙州一千六百里以郎溪縣分界水路處只三百八十五里 東南至栁州龍城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桂州古縣界一百里 西北至古州水路八百九十里 西南至栁州三百五十里
户
唐開元户一千三百三十三皇朝户主一千八百客七百一十八
風俗
與栁州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貢金 桂心 苧密布
融水縣舊二鄉今無鄉管七里本漢潭中縣地宋永嘉七年置齊興縣唐武徳六年改為融水縣 融水在州北六百里連接叙州郎溪縣界 潯水溪源出叙州西界 潭江出黃水縣西北當麗山
武陽縣西南八十里三鄉今無鄉管八里舊黃水臨牂二縣隋開皇十九年析融水縣置後併合為武陽縣古黎山在州〈闕〉一百一十里連宜州界古溪水出其
下 武陽水在縣東南流一百里㑹潯溪經柳州羅州縣西南九十里無鄉管七里皇朝開寶五年割到圖經上不言州
沛溪西北一百八十里本融水縣沛溪洞以其偏逺輸賦甚逺因置以便于民
管羈縻州一
樂善州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皇朝雍熈二年歸化邕州朗寧郡今理宣化縣古南越地秦為桂林郡地漢改桂林為鬱林郡又為鬱林之領方縣地晉置晉興郡隋開皇初廢郡為宣化縣屬簡州大業三年州廢以
縣屬鬱林郡唐武徳四年于此置南晉州領宣化貞觀六年改為邕州近邕溪因名乾封二年置
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朗寧郡乾元元年復為邕州長慶二年以南安經畧副使崔〈闕〉為刺史充本州經畧等使自此邕州獨置經畧使其州邊在鬱江者先居一岸每年秋夏江水泛溢郭色沉溺景雲中司馬呂仁髙于南岸引開小水若有泛溢分流而過不沒人家今百姓兩岸分居晉天福七年改為誠州以避廟諱漢初復舊皇朝平廣南後開寶五年廢朗寧封陵思籠三縣入宣化武縁如和三縣至太平興國二年邕州上年管内江左谿峒𠤎源州狀稱廣源武勒南源西農萬涯覆和温弄等州古拂八躭二峒計十處首領乞依匕源州例歸屬當州輪納租税朝廷因授首領官今為建武軍節度
元領縣八 今五
宣化 樂昌 武縁 如和 上林
三縣廢
朗寜入宣化 思籠入如和 封陵入武縁
州境
東西八百八十里 南北三百七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五千里 北至西京五千三百二十七里東水路至舊巒山三百四十二里 西水路至舊田山六百四十二里 南至舊瀼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舊澄州二百七十六里 東南陸路至欽州三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田州六百四十二里 西北陸路至思州四百九十二里 東北至賓州二百五十七里
户
唐開元户二千八百九十皇朝户主客五千九百五十
風俗
今鄉村皆戴白頭巾邕州圖經云俗恡嗇澆薄内險外蠢椎髻跣足尚雞卜及卯卜提㐌〈注〉音已○俚獠有四色語各别譯而方通也又在州晉城縣蠻渠嵗時于石溪口通商有馬㑹説文曰馬㑹今之獠布以竹灰為鹽不事五味
人物無
土産
苧蔴 蚺蛇膽 越鳥 飛生鳥 荔枝 桄榔橄㰖子 木威 鼓公邕州有鼓公大如犬而色白黒 鵲姑有青鵲如鷄即鵲姑 飛蟲博物志云晉興郡有飛蟲大如麥或云有甲常伺病者居舎上侯人氣絶便入食之雖撲殺不止如風雨之至肉盡便去貧者或殯殮不時皆受此𡚁蟲惡梓木有力者以梓木板掩之兼用為噐蟲不復近也桂林寧浦二郡亦有之 懶婦獸南越志云晉城縣有懶婦獸古有織女睡機上其姑怒之遂忿赴水姑遂以杼投其背化為此獸今背上有文如杼形也大者可得脂三斛燃之照紡織即暗照作歌舞即明嬾之性化而不革
宣化縣五鄉今州所理漢領方縣地屬鬱林郡秦為桂林郡地驩水在縣北本䍧牱河俗呼鬱林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駱越地
樂昌縣東北六十里二鄉本晉之晉興郡隋改為縣皇朝開寶五年改為樂昌縣南越志云晉興縣泉源與寧建都興二郡分境陶侃既開此郡貢賦由是日盛有陶侃碑
武縁縣東北六十里元二鄉隋廢唐武徳五年復置如和縣西南九十里十二鄉開溪洞漸置
上林縣北二百七十六里十二鄉廢朗寧縣在州西北八十里 廢思籠縣在州西南三百里 廢封陵縣在州東一百里 都茗山在縣西六十里其山出茶土人食之因呼為都茗山 思玉山在府東六十里其山有石似玉名為思玉山 一橫山在府西四百里周圍五百里其山橫絶江河呼一橫山 都籠山在府西北九十里周迴二百四十里連大山石壁内平外嶮號為都籠山 左水源從籠州出六百里流入鬱江 武離水在府西源出上思州五百八十里西流入左江 右水源出西北田州流入鬱江 羅陸水在府西二百里水源出文身野老北流入于左江 渭籠水在府西源從左右出澄洲止戈縣南入左江 鬱江在府西源從左右江入鬱州水流百里入府城三百四十二里流入蠻橫貴龔梧封康端廣等一十一州入于南海 如和水在府西南五十里源出如和縣並架為陂 邕水在府西水六十里北流入鬱水源出欽州安水縣 小武縁水在府東一百九十里 如離水在府東四十五里南流而入可邏水並架為陂 都轄水在府東北六十里水南流入可邏水並架為陂元有大石髙二丈遥見巍峩連延數里 可邏水在府東八十七里源出刲陵山大山南流入鬱水 大武縁水在府一百八十三里源出濵州界東入流鬱江
已上邕州所管山水
管羈縻州
瀼州在邕府南陸路二百八十二里管縣四鄉九左州在西水路三百里管縣五鄉十
思誠州在西陸路四百五十里管縣三鄉十
田州在西北水路五百五十里管縣三鄉五
歸樂州在西北水路七百二十三里管縣七鄉九龍州在西北水路八百二十二甲管縣七鄉二
右六州羈縻州先屬桂府景雲元年割入邕州
潭州在西水路三百五里管縣四
石西州在西水路一千二百里管縣七
七源州在西水路二千六十五里管縣五
思恩州在西陸路四百九十里管縣四
右四州陷漏不屬都督檢校戸口既多景龍二年十月勅邕州置都督府管上件州卓牌
鶼州在西北陸路一千二百里管縣七
右件州屬桂管為近邕州西北逺屬桂州不便司馬呂仁髙奏景雲二年勅屬邕州
左州 思誠州 譚州 渡州 籠州 七源州思明州 石西州 上思州 思琅州 思恩州波州 員州
已上左江道
思恩州 鶼州 歸樂州 思剛州 武峩州萬徳州 倫州 昆明州 婪鳳州 侯唐州歸恩州 蕃州 萬承州 功饒州 歸誠州武龍州 田州
已上右江道
右件並是羈縻作牌州承前先無朝貢州縣城隍不置立司馬呂仁高唐先天二年奏奉勅差副使韋道貞滕崇黃居左等巡諭勸築城隍其州百姓悉是雕題鑿齒畫面文身并有赤裩生獠提㐌相雜承其勸諭應時修築自後毁壞不復重修
貴州懷澤郡今理鬱林縣虞舜曁周並為荒裔秦并天下畧定越立桂林郡以謫人徙之輿地志云故西甌駱越之地秦雖立郡乃有甌駱之名漢志武帝元鼎六年改秦桂林郡為鬱林郡輿地志云梁武帝以鬱林郡為桂州後割桂州之鬱林寧浦二郡立定州後改為南定州隋開皇九年平陳十年罷南定州為尹州唐武徳四年平蕭銑置南尹州總管府管南尹南晉南簡南方白藤容越繡九州南尹州領鬱林馬領安城鬱平石南桂平嶺山興徳潮水懷澤十一縣五年以桂平屬鷰州嶺山屬橫州貞觀五年以安城屬賔州七年罷都督九年改南尹為桂州天寶元年改為懷澤郡乾元元年復為貴州
元領縣四 今一
鬱平
三縣廢
懐澤 潮水 義山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五千里 西北至西京五千四百里 西北至長安五千八百九十里 東至潯州一百二十五里船行下水三日之程 西至横州一百五里船行下水四日之程 南至鬱林州一百六十里無水路 北至象州二百五十里水路轉潯州却是上水八日之程 東南至容州普寜縣一百五十里無水路 西南至康州石康縣二百五十里無水路 東北至象州武仙縣一百四十里水路轉潯州却是上水計六日之程 西北至嚴州來賓縣二百六十里水路轉潯州上水計一十二日之程
户
唐開元户三千二十六皇朝户主客共五百一十四
風俗
風俗多何滕黄陸等姓以水田為業不事桑生以唱歌為樂死以木鼔助喪又郡連山數百里有里人皆以烏滸諸夷率同一姓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即食之云宜弟居止接近塟同一坆謂之合骨非有戚屬大墓至百餘棺凡合管者則去婚異穴則聘女既嫁便缺去前一齒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葵山多葵葉堪為笠 金銀鈆作貢 右貝布古貢
鬱平縣元四鄉今三鄉漢廣鬱地屬鬱林郡古西甌越駱所居漢谷永為鬱林太守䧏烏滸人十萬開置七縣此鬱林縣也在鬱江之西 廢懷澤縣在州南一百五十里宋廢唐武徳四年又置 廢潮水在縣州〈闕〉五十里唐武徳四年分鬱林縣置 廢義山縣在州北八十里唐末置已上三縣皇朝開寳五年廢入鬱林縣 馬嶺山南中志云矯多虺其毒殺人有冷石可以治之屑屑着瘡内即活 烏滸夷異物志云烏滸南蠻之别名巢居鼻飲射翠取毛割蚌求珠為業無親戚重寶貨賣子以接衣食若有賔客易子而烹之泥牛郡有銅池周十數丈下有石牛時出泥間旱歲殺牛祈雨以血和泥置石牛背上祈畢便雨泥盡則晴以為常 藕細布一號鬱林布比蜀黃潤古稱云筩中黄潤一端數金淮南子云弱緆細布也漢書云白越即此布也 銅符俚人滕氏有竹使銅虎符傳云漢朝所假至今存 顯朝岡孫權統事陸績為奏曹掾以直道見憚出為鬱林太守加偏將軍績意在儒雅雖有軍事而著述不輟每造此岡制渾天圖 司命井半甘半淡潛通江波冬夏常盈盡境之人用以日給按其井水竭即土人疫稼穡不登以為候 提石山 龍石山 石室山 温水 香溪水 羅舎溪水 馬度山一名馬嶺山 已上皆郡之山水
橫州寧浦郡今理寧浦縣古越地秦象郡地漢為合浦郡之髙涼縣地髙涼縣今在髙涼州界呉録云呉以合浦北郡為寧浦郡廣州記云呉分鬱林郡置隋開皇十年廢寧浦簡陽二郡仍于此置簡州十六年又改簡州為縁州煬帝初廢以地屬鬱林郡之寧浦縣唐武徳四年置簡州領寧浦樂山䝉澤淳風嶺山五縣六年改為南簡州貞觀八年改為橫州以橫槎為名天寳元年改為寧浦郡乾元元年改為橫州浦皇朝開寶五年併淳風樂山嶺山三縣八寧浦縣又廣蠻州武羅靈竹二縣入永定一縣𨽻當州
橫州領縣四 今一
寧浦
三縣廢
崇化 樂山 嶺山已上三縣併入寧浦
廢巒州元領縣三 今一
永定
二縣廢
武羅 靈竹已上二縣併入永安
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五里 南北二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四千二百一十里 北至西京四千四百五里 北至長安五千一百三十五里 西至邕州界二百二十里 東至貴州界八十里至廣州一千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欽州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賓州抵大山無路約二百六十里 東南至大江五十步 西北至賓州一百五十三里 西南至欽州一百七十五里 東北至貴州一百三十五里户
横州唐開元户一千九百二十一
廢巒州唐開元户七百七十皇朝管二縣户一百五十九
風俗
三梁故縣烏滸所巢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金
寜浦縣去州一百六十四步舊五鄉今三鄉漢廣鬱縣也隋煬帝置寜浦縣屬鬱林郡唐武徳復置横州縣來屬 廢從化縣在州東北九十里漢廣縣地唐初置淳風縣貞永元年十月以犯憲宗廟諱改為從化縣 廢樂山縣在州南一百七十六里水路八十里漢髙涼縣地隋置樂山縣 廢領山縣在州西一百里此縣見貞元録已上三縣皇朝開寳五年并入寧浦縣南越志云寧浦地名金城 寧洲名宷降去蜀二
千里號曰中蜀 烏巒在州東八十里烏巒所居簡陽嶠在郡界 蘇摩嶠董奉死後人見于此 鳴石山山海經云長石之山洪水出焉山多鳴石
即此也
永定縣西七十里舊二鄉今三鄉元屬巒州與州同置廢巒州今永定縣理是也本永定郡秦桂林郡地唐武徳四年置淳州天寶元年改為永定郡乾元元年復為淳州永貞元年避廟諱改為巒州以郡最多山巒為稱 廢武羅縣在州西北七十里 廢靈竹縣在舊州東九十二里縣與州同置皇朝開寶五年與州同廢併入永定縣却屬橫州
田州唐貞元時已廢
田州橫山郡今理都救縣土地與邕州同唐開元中置天寶元年改為橫山村乾元元年復為田州
元領縣五
都救 惠徃一鄉 武籠一鄉 橫山一鄉 如賴已上五縣與州仝置
戸
四千一百六十八
山州唐貞元時已廢
山州龍池郡今理龍池縣土地與嚴州同唐開元中置天寶元年改為龍池郡乾元元年復為山州
元領縣二
龍池 盆山 已上二縣與州同置
戸
一千三百二十
已上二州屬邕州都督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十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