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2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兵部一 太平御覽
卷二百七十一.兵部二
兵部三 

叙兵下[编辑]

《六韜》曰:大人之兵,如虎、如狼、如雨、如風、如雷、如電、天下盡驚,然後乃成。

又曰:武王問太公曰:「欲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三軍卒有緩急,或利或害。吾欲以近通遠,從中應外,急三軍之用,謂之如何?」公曰:「主將有陰符:有大勝得敵之符,長一尺;有破軍擒敵之符,長九寸;有降城得邑之符,長八寸;有却敵執遠之符,長七寸;有反兵驚中堅守之符,長六寸;有請糧食、益兵卒之符,長五寸;有敗軍亡將之符,長四寸;有卒利亡失之符,長三寸。諸奉使行符,稽留若符事泄聞符所告者皆誅。符者,主將所以陰通信語,不得漏泄,中外之道也。」王曰:「善。」

《黃石公記》曰:將所以有威者,號令也;戰所以全勝者,軍正也;士所以輕戰者,用兵也。故戰如風發,勇如河决,衆可望而不可當,可下而不可勝也。

《黃石公三略》曰:聖王制兵也,非好樂之也,將以誅暴也。暴謂亂國賊民。夫以義誅不義,若决江河溉螢火,其克必也。

《商君書》曰:夫民情好爵祿而畏刑罰,人君設此二者以禦民。夫民力盡而名隨之,功立而賞隨之,君能使其民信此明于日月,則兵無敵也。

《呂氏春秋》曰:古之聖王有義兵,譬之若用藥良藥治人,毒藥殺人。義兵爲天下之良藥也。

又曰:古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兵之自來者尚矣,古始有民俱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爲也。武有炎黃。固用水火矣。黃帝、炎帝。共工固欲作難矣。與高辛氏爭爲帝而亡之矣。五帝固相與爭矣。

又曰: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利其械也。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已戰矣,故勝爲長。長,帥。長則猶不足以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出于長,長之立也出于爭。爭鬥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也。

又曰:家無怒笞,則竪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天下無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罰不可偃于國,誅伐不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偃兵。夫有以饣壹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有以喪國兵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之不可偃也。

又曰: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興凶器,行凶德,不得已也。

又曰:人情欲生而惡死,欲榮而惡辱。死生榮辱之道一,則三軍之士可使一心矣。凡軍欲其衆也,心欲其一也,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故曰其令强者其敵弱,其令信者其敵詘。先勝于此,則必勝之于彼矣。

又曰:古之至兵,士民未合,而威已諭矣,敵已服矣,豈必用旌旗干戈哉!故善諭威者,于其未發也,于其未通也,乎莫知其情,此之謂至威之誠也。

又曰: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于知緩徐遲後。緩徐遲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所以决義兵之勝也。

又曰:雖有江河之險則淩之,雖有大山之塞則蹈之,幷氣摶精,心無有慮,猶預之慮。目無有視,耳無有聞,壹諸武而已矣。

又曰:萬乘之國,外之不可以距敵,內之不得以守固,其民非不可以用也,不得所以用之術也。不得所以用之術,國雖大,勢雖便,卒雖衆,何益也?

《淮南子》曰:古之用兵者,非利壤土之廣,而貪金玉之賂,將以存亡繼絕,平天下之亂而除萬民之害也。

又曰:凡有血氣之蟲,含牙戴角,前爪後距。有角者觸,有齒者螫,有蹄者,喜而相戲,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相雜處,分不均、求不贍則爭,爭則强脅弱而勇侵怯。人無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爲甲,爍鐵而爲刃。貪昧饕餮之人,殘賊天下,萬民騷動,莫寧其所。有聖人勃然而起,乃討强暴,平亂世,夷險除穢,以濁爲清,以危爲寧也。

又曰:兵之所由來遠。黃帝嘗與炎帝戰矣,炎帝神農氏之末世矣,與黃帝戰于阪泉,帝滅之。顓頊嘗與共工爭矣。共工與顓頊爭爲帝,觸不周山之折也。故黃帝戰于涿鹿之野,黃帝與尤戰于淫鹿。涿鹿在上穀。堯戰于丹水之浦,堯以楚伯受命,滅不義于丹浦。丹浦在南陽。舜伐有苗,有苗,三苗。啓攻有扈,禹之子伐有扈于甘,在石扶風縣也。自五帝而不能偃也,况衰世也!

又曰:夫兵者,所以禁暴討亂也。炎帝爲火灾,故黃帝禽之。共工爲水害,故顓頊誅之。教之以道、導之以德而不聽,則臨之以威武。臨之以威武不從,則制之以兵革。故聖人之兵也,若櫛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也。

又曰:殺無罪之民而養不義之君,害莫大焉;殫天下之財而贍一人之欲,禍莫深焉。所爲立君者,以禁暴討亂也。今集萬民之力,而反爲殘賊,是爲虎傅翼,曷爲不除也。

又曰:霸王之兵,以論慮之,以策圖之,以義扶之,非以亡存也,將以存亡也。

又曰:聞敵國之君有加虐于其民者,則舉兵而臨其境,責之以不義,刺之以過行。兵至其郊,乃令軍帥曰:「無伐樹木,無掘墳墓,無五穀,,燒也。無焚積聚,無捕虜民,無收六畜。無聚所征國民以爲采取,無收其六畜以自饒利。乃發號施令曰:某國之君,傲天侮鬼,决獄不辜,殺戮無罪,此天之所誅也,民之所仇也。兵之來也,以廢不義而復有德也,有逆天之道、率民爲賊者,身死族滅。以家聽者祿以家,以裏聽者賞以裏,以鄉聽者封以鄉,以縣聽者侯以縣。克國不及其民,廢其君而易其政,尊其秀士而顯其賢良,賑其孤寡,恤其貧窮,出其囹圄,賞其有功。百姓開門而待之,淅米而儲之,漸,清。惟恐其不來也。此湯、武之所以致王,而齊桓、晋文之所以成霸也。

又曰:君爲無道,民之思兵也,若旱而望雨也,渴而求飲,夫誰與交兵接刃乎?故義兵之至也,至于不戰而心服也。

又曰:晚世之兵,君雖無道,莫不設渠塹傅堞加守。傅,守也。堞,城上女墻也。攻者非以禁暴除害也,欲以侵地廣壤也,故至于伏尸流血,相支以日,而霸王之功不世出者,自爲之故也。

又曰:夫爲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爲身戰者,不能立其功。舉事以自爲者,衆去之。衆之所助,雖弱必强;衆之所去,雖大必亡也。

又曰: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將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國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謂道者,體圓而法方,背陰而抱陽,左柔而右剛,履幽而觀。地方而無限,故莫能窺其門。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渾渾沉沉,孰知其藏也?

又曰:凡物有朕,惟道無聯;方萬物可聯也,而道不可聯也。所以無聯者,以其無常形勢也。轉輪而無窮,象日月之運行,若春秋有代謝,若日月有晝夜,終而復始,明而復晦,莫能得其紀。制形而無形,故功可成矣。物物而不物,故勝不屈。形,兵之極也;至于無形,可謂之極矣。

又曰:大兵無創,與鬼神通;五兵不厲,天下莫之敢當;建鼓不出庫,諸侯莫不懾忄沮膽。故廟戰者帝,神化者王。所謂廟戰者,法天道也;神化者,法四時也。修政于境內,而遠方慕其德,制勝于未戰,而諸侯服其威也。

又曰:民誠從令,雖少無畏;民不從令,雖衆爲寡。故下不親上,下心不用;卒不畏將,其形不戰。守有必固,而攻有必勝,不待交兵接刃,而存亡之機固已形矣。

又曰:兵有三勢,有二鈐。有氣勢,有地勢,有因勢。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三軍之衆,百萬之師,志厲青雲,氣如飄風,聲如雷電,誠積逾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狹路關津,大山名塞,龍蛇蟠,蟠,冤屈也。却笠居,却,偃覆也,笠,登也。羊腸道,羊腸一屈一伸。魚笱門,竹笱所以捕魚,其門可入而不得出也。一人守險,而千人不敢過,此謂地勢。因其勞倦怠亂饑渴凍,推其搖搖,擠其揭揭,此謂因勢。善用間諜,間諜,軍之反間也。審錯規慮,設蔚施伏,草木盛曰蔚。隱遁其形,出于不意,使敵人之兵無所適備,此謂知鈐。陣卒正,前行選,進退俱,什伍摶,前後不相展,展,蹀蹈也。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傷敵者衆,此謂事鈐。鈐勢必形,吏卒摶精,選良用才,官得其人,計定謀决,明于死生,舉錯得時,莫不振驚,故攻不待沖隆雲梯而城拔,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也。戰不至交兵接刃而敵破,明于必勝之數也。

又曰:夫飛鳥之鷙也俯其首,猛獸之ㄑ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牙,噬犬不見其齒。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迎,逆敵家。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爲之欲歙而應之以張,歙弱張强也。歙,讀如脅。將欲西如示之以東也。

又曰:神莫貴于天,勢莫便于地,動莫急于時,用莫利于人。知此四者,兵之植也。然必待道而後行,可一用也。

又曰:古之兵,弓劍而已矣。糟柔無系,修戟無刺。糟,柔木也。無系,無鐵刃也。刺,鋒也。糟,讀如糟。晚世之兵,隆沖以攻,渠憺以守,隆,高也。沖所以臨敵城。沖,突壞之。渠,塹也。一曰:渠,甲名。憺㦥所以禦也。連弩以射,銷車以鬥。車弓駑通一弦,以牛挽之,以刃著左右爲機開發。

又曰: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黃口,幼少也。二毛,有白髮。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之所以爲治者,今之所以爲亂也。

又曰:夫神農、伏羲,不施賞罰而民不爲非,然而位政者不能廢法而治民;不能及神農伏羲也。舜執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釋甲兵而制强暴。不能及舜也。由此觀之,法度者,所以論民俗而節緩急也。

桓範《世要論》曰:太古之初,民始有知則分爭,分爭群群則智者爲之君長。君長立則興兵。所從來久矣,雖聖帝明王,弗能廢也,但用之以道耳。故黃帝戰于阪泉,堯伐兜,舜征有苗,夏禹殷湯、周之文武皆用師克伐以取天下焉。

又曰:聖人之用兵也,將以利物不以害物也,將以救亡非以危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也。以爲戰者危事,兵者凶器,不欲令好用之。故制法遺後,命將出師,雖勝敵而反猶以喪禮處之,明弗樂也。故曰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又曰:夫兵之要,在于修政;修政之要,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於利之也。仁以受之,義以理之。故六馬不和,造父不能以致遠;民臣不附,湯武不能以立功。故兵之要在得衆;得衆者,善政之謂也。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故政善于內,則兵强于外也。

杜恕論曰:天生五材,民幷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故兵之來也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所以討强暴而除殘賊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皆兵之由也。昔五帝不能偃,况衰世乎?

又曰:濫殺無辜之民,以養不義之君,非兵之體也。殫天下之以立威成名,非兵之體也。虜其君,隸其臣,遷其社,易其民,非兵之體也。故夫霸王之用兵也,始之以義,終之以仁。將以存亡,非以亡存也;將以禁暴,非以爲暴也。

又曰:兵之來也,以除不義而授德,克其國而不傷其民,廢其君而不易其政,尊其俊秀,顯其賢良,賑其孤寡,恤其窮困,百姓聞之,欣然簞食壺漿以迎其君,之遲也。以湯武之師用兵上也,誰與交鋒而接刃哉?

又曰:所謂善用兵者,先弱敵而後戰者也。若乃征之以義,以責其過;振之以武,以威其淫;懷之以德,以誓其民;置之以仁,以救其危。此四者,用兵之體,所謂因民之欲、乘民之力也。

又曰:治國家,理境內,施仁義,布德惠,明勸賞,黜幽昧,功臣附親,士卒和輯,上下一心,君臣同德,指麾而響應,此上兵之體也。地廣民衆,主賢將能,國富,賞罰信,未至交兵而敵人亡遁,此次兵之體也。知地之形,因險厄之利,明奇正之變,審進退之宜,援孢而鼓之,黃塵四起,乃以决勝,此用兵之下,非兵之體也。

又曰:夫德義足以懷天下之民,事業足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才之用,則兵之所加,若勁風振槁,此兵之體也。

《鹽鐵論》曰:兵者,凶器也。甲堅兵利,爲天下殃。其母制子,故能久長;聖人法之,厭而不傷。

蔣子《萬機論》曰:夫虎之爲獸,水牛之爲畜,殆似兵矣。夫虎爪牙既鋒,膽力無伍,至于即豕也,卑俯而下之,必有扼喉之獲。夫水牛不便速,角又喬,疏然處郊之野,朋游屯行,部隊相伍。及其寢宿,因陣反禦,若見兕虎抵角,牛全兕害矣。若用兵,恃强必鑒于虎,居弱必誡水牛,可謂攻取屠城而守必能全者矣。

劉向《新序》曰:上古之時,其民敦樸,故三皇教而不誅,無師而威,故善爲國者不師,三皇之德也。至于五帝,有師旅之備而無用,故善師者不陣,五帝之謂也。湯伐桀,文王伐崇,武王伐紂,皆陣而不戰,故善陣者不戰,三王之謂也。及夏後之伐有扈,殷高宗討鬼方,周宣王之征熏鬻,而不血刃,皆仁聖之惠、時化之風也。至齊桓侵蔡而蔡潰,伐楚而楚服,而强楚以致苞茅之貢于周室,北伐山戎使奉朝覲,三存亡,一繼絕,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衣裳之會十有一,嘗有大戰亦不血刃。至晋文公,設虎皮之威,陳曳柴之僞,以破楚師而安中國,故曰善戰者不死,晋文公之謂也。楚昭王遭闔閭之禍,國滅,昭王出亡,父老迎而笑之,昭王曰:「寡人不仁,不能守社稷,父老反笑,何無憂?寡人且從此入海矣。」父老曰:「有君若此,其賢也。」及申包胥請救,哭秦庭七日,秦君憐而救之。秦楚同心,遂走吳師,昭王反國。故善死者不亡,昭王之謂也。是故自晋文公已下至戰國而暴兵始衆,于是以强幷弱,以大吞小。故强國務攻,弱國備守,合從連衡,群相攻伐。故戰則稱孫吳,守則稱墨翟。至秦而以兵幷天下,窮兵極武而亡。及項羽尚暴而滅,漢以寬仁而興,故能掃除秦之苛暴矣。孝武皇帝攘服四夷,其後天下安然。故世之爲兵者,其行事略可觀也。

曰:樂毅以弱燕破强齊七十餘城者,齊無法故也。孫武以三萬破楚二十萬者,楚無法故也。韓信以寡衆破趙二十萬者,趙無法故也。近者曹操以八千破袁紹五萬者,袁無法故也。此五子能以少克多者,軍有法故也。故用兵無法,猶乘舟無楫,登馬而不勒。是以良將思計如饑,存法如渴。所以戰必勝,攻必拔也。

陳琳《書》曰:王者之師,有征無戰。

《衛公兵法》曰:危阪高陵,溪穀險難,則用步卒。平原廣衍,草淺地堅,則用車。追奔逐北,乘虛獵散,反覆百里,則用騎。故步爲腹心,車爲羽翼,騎爲耳目,三者相侍,參合乃行。

 兵部一 ↑返回頂部 兵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