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道林攝生論
經名:太清道林攝生論。不著撰人。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遭藏》正一部。參校版本:一、《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收入該書卷二十七。二、《雲笈七籤》。三、《黃帝內經素問》。
太清道林攝生論
真人曰:雖常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之道,不欲飽食便外,及終日久坐,皆損壽也。人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修為為快也。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動故也。
人不得夜食,食畢但當行步,計使中數里往來,飽食即外生百病,不銷成積聚也。食欲少而數,不欲頓多,難銷也。常欲令如飽中饑,饑中飽。故、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1而飲。食畢當行,行畢使人以手數摩腹上數百過,易銷,大益人,令人能飲食,無百病。
莫#2外常習閉口,口開即失氣,又邪從口入。屈膝側外,益人氣力,勝正偃外。春欲瞑外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臥早起,冬欲早外,皆益人。雖云早起,莫#3在雞嗚前;雖言晚起,莫在日出後。冬天地閉,血氣藏,人不可勞作出汗,發洩陽氣,損人。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外、久聽、久視,莫再食,莫強食,莫大醉,莫舉重,莫憂思,莫大怒悲愁,莫大歡喜,莫跳跟,莫多哭,莫汲汲於所欲,莫悄悄懷忿恨,皆損壽命。若能不犯,則長生也。
飲酒不欲使多,多則速吐之為佳。醉不可以接房,又不可當風外,不可久扇之,皆即得病也。醉不可露外黍林穠中,發癩瘡。醉不可強食,或發癱疽,或發瘡,或生瘡也。醉飽交接,小者面奸、咳嗽,大者傷絕藏脈損命。醉飽不可以走車及跳躑。
不可忍小便因以交接,使人得淋,莖中痛,面失血色者也。有人所怒,血氣未定,因以交接,令人發癱疽。婦人月候未絕而與交,令人成病,得白駁也。
新沐髮訖,勿與當風,勿濕結之,勿以頭臥,使人得頭眩悶,髮頹面腫,齒痛耳聾。
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
濕衣及汗衣皆不可久著,令人發瘡及風痛。勿以漿水漱口,令人口臭,大汗能易者急洗之,不示令人小便不利。春天不薄衣,令人得傷寒、霍亂、不銷食、頭痛。
抱朴子曰:或問所謂傷之者豈色欲之問乎?答曰:亦何獨斯哉!然長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尚少壯,而知還陰丹以補腦,採七答於長俗者,不服藥物而不失一百、二百歲也,但不得仙耳。不得其衛者,古人方之於凌杯之盛湯,羽堂之蓄火也。
且又才所不逮而因思之者,傷也;叻所不勝而強舉之者,傷也;探憂志怒,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度,傷也;急急所欲,傷也;戚戚所患,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耽酒嘔吐,傷也;飽食而外,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不交,傷也。積傷至盡,盡則早亡,盡則非道也。是#4以養性之方,唾不涎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疲,立不至疲,臥不至慎,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凡食過多,則結積聚,飲過多,則成痰癖也。不欲甚勞,不欲甚逸,不欲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遠望,不欲多生玲,不欲飲酒當風,不欲沐浴久之,不欲廣志遠顧,不欲窺造異巧。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凍,不欲露外星下,不欲眠中見扇。大寒大熱,大風大露,皆不#5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鹹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行自然之理也。
凡言傷者,亦不便而覺也,謂久則傷壽耳。是以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調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6疾閑邪有吞吐之術,流行營衛有補瀉之法,節宣勞逸有與奪之要。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然後先將草木以救虧缺,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養性之理,盡於此矣。若夫欲快意任懷,自謂達識知命,不泥異端,極情肆力,不營時久者,聞此言也,雖風之過耳,電之經目,不足喻也。雖身枯於留連之中,氣絕於綺執之際,而甘心焉,亦安可告之以養性之事哉!匪唯不納,乃謂談訛也。而望彼信之,所謂以明鑒給矇瞽,以絲竹娛聾積者也。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猶宮室也,四支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能治民則能固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人愛其砼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滅。滅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聖人銷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之既逝之後。民難安而易危也,氣難清而易濁也,故審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氣,然後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病卻焉,年壽遐焉。
每旦初起,面向午,展兩手於膝上,心眼觀砼入頂,下達涌泉。旦旦如此,名曰送氣。常以鼻引砼,口吐氣,小微吐之,不得開口,復欲得出氣少,入氣多。每欲食,先須送入腹。每與食作主人。
寢不得語,言五藏如鐘磬,不懸不可聲發。行不得語,欲語須住立乃語。行語令人失氣。
凡人有四正:行正、坐正、立正、言正。
饑須食,食須飽,飽須行,行作鵝王步,語作含鐘聲,眠作獅子眠。左脅側地屈膝也。
每自詠歌云美食須熟嚼,生食不廳吞。問我居止處,大宅物林村。服息守五臟,氣至骨成仙云云。又歌云日食三個毒,不嚼而自消。錦繡為五藏,身著糞掃袍。
每云人會須守五神,心肺脾腎肝,言最不得浮思,孤房猶獨處,心想欲事,大惡起邪。每得至則峻坐。
久坐立溺,久立坐溺。
家中有經像者,行來禮拜之,然後拜尊長。日入後不用食,云有鬼魅游其上。 人每須心不外綠,意在涌泉。
十日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藏擁氣,又是菜之王,不用合心而食,欲食宜去心。
冬至日正,可語不可言。自言日言,答人曰語。言有人來問則可答,自不可強言也。
凡人必勿慎之,損人氣。
每冬至北壁下,厚鋪草而外,云受元氣。
每至八月一日以後,即微火暖足,勿令下玲。先生意,常欲使砼在下,勿欲泄上。
春凍未浮,衣欲下厚上薄,養陽收陰,繼世長生,養陰收陽則滅門。此其行欲之事。
每日送氣,氣通則流利。
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勿飲濁酒食緬,則塞氣死人。
不用鬼行踏慄,又不用多言笑,不用逢人挽撮。
睡不厭跟,覺不厭舒。凡人舒而睡,則鬼物得便時,覺時乃可舒耳。
凡眠#7先外心而後臥眼。
當熟嚼食,使米脂入腸,勿使酒脂入腹。漸學少鹹。
必不得晝眠,令人失氣。
人無五津五漏,則得仙也。四月、十月,不得入房。陰陽純凡用事之月。氣冬至起於涌泉,足心下是。十一月至膝,十二月至股,正月至腰,名三陽成。二月至膊,三月至項,四月至頂。純陽用事,陰亦仿此。
人當食勿煩惱,如食五味,必不得暴瞋,則令人神驚,夜夢飛揚。累數為煩,偃觸為惱。
人外夜當作五覆,怕逐更轉。
酒醉勿當風向陽,令人發狂也。
大小便覺之即行,勿忍之。
飽食勿入房,日初入後勿入房,亦勿言語讀誦,必有讀誦,寧待平旦。凡行立坐勿背日月。縱讀誦言語,常想聲在氣海中。臍下是也。
冬日觸玲行,勿大語開口。
食訖以手摩面腹,令津液流通。
凡平旦欲得食訖,然後洗梳也。
夏熱常食暖飯,冬長食細米稠粥。
二月、三月,宜食韭,大益人。
心常勿外綠,是真人初學道法。若能常如此者,坐於溫疫之中無憂疑矣#8。
常當內視,見五藏如懸鐘,了了分明不報也。
旦起欲得專言善事,不欲先計校錢財。
睡不厭跟舒#9。
凡居處不欲得綺美華麗,令人貪婪無厭,禍患之原。但令雅素今潔,兔風雨暑濕為佳。衣服器械,勿用珠玉金寶,增長過失,使人煩惱根深。廚膳勿使脯肉豐盈,恆令儉約。飲食勿多食肉,生百病。恆少食肉,多食飯及蘊菜,每食不用重肉。
凡心有所愛,不用探愛,心有所僧,不用深僧,并損性傷神。亦不深讚,亦.不深毀,常須運心於物平等,如覺偏頗,尋即改正之。
居貧勿謂常貧,居富勿謂常富,居貧富之中,怛須守道。勿以貧富易志改性。
識達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人年五十,至於百年,美藥勿離手,善言勿離口,亂想勿經心。恆以深心#10至誠恭敬於物。慎勿詐善,以悅於心。終身為善,為人所嫌,勿得起恨,當以道德自平其心,勿言行善不得善報,以自怨仇。
居處勿令心有不足,若有不足,則自抑之,勿令得起。所至之處,得多求則心自疲苦。
夫人之所以多病,當由不能養性。平康之日,謂言常求,然縱情恣欲,心所憶得,即便為之,不約禁忌,欺買幽明,無所不作,當自思念,探生耿愧,誠勤#11身心,常修善省事。故日善攝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此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神散,多欲則無智,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爭,多笑則傷藏,多愁則心橋,多樂則意縊,多喜則妄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12不理,多惡財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唯無多無少者,幾於道矣。
黃帝雜忌法第三
《要記》曰:一日之忌,暮無飽食;一月之忌,暮無大醉;一歲之忌,暮無遠行;終身之忌,暮無燃燈燭行房#13,暮常護氣。久視傷血,久外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鹹傷筋,醋傷骨,飽傷肺,饑傷氣。
茅屋漏水墮諸脯肉上,食之成癥結病。凡作脯不肯乾者,害人也。祭神肉無故自動,食之害人。飲食上有蜂行住,食中必有毒害也。
一日之忌#14,夜莫飽食;一月之忌,暮莫大醉;一歲之忌,暮莫遠行;終身之忌,然燈燭行房。
觸寒來者寒未解,食熱食成刺風。飲食竟仰臥,成砼痞,作頭風。
食上不得語,語而食者,常患胸背疼痛。
熱食訖,以冷水、醉漿漱口者,令人口氣恆臭,并作蘆齒。
食生肉傷胃,一切肉唯須爛煮,停玲食之。一切濕食及酒水漿臨上看不見人物之影者,勿食之,成卒痙。若已食腹脹者,急以藥下之。
諸熱食鹹物竟,不得飲玲漿水,致失聲成尸咽。
腹內有宿病,勿食陵鯉肉,害人。
勿飲酒令至醉,即終身百病不除。
久飲酒者,腐腸爛胃,漬髓蒸筋,傷神損壽。勿食一切腦,大佳。
丈夫頭勿北外,勿當屋梁脊下臥。
外訖仍勿留燈燭,令人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
凡牆北勿安狀,勿面向北坐,久思不祥起。
勿怒目久視日月,失明。
丈夫見十步直牆,勿順外,風利吹人,發癲及體重。
凡大汗勿即脫衣,多得偏風,半身不遂。
夜臥當耳勿有孔,吹耳聾。
凡遠行疲乏來勿入房,久為五勞虛損少子。
凡放入水則沉者,食之得玲,終身不差。
人行汗出,勿歧林懸腳,久成血痺腰疼,兩足重。
凡熱食汗出勿盪風,發痙頭痛,令目澀饒睡。
凡欲眠勿歌詠,不祥起。眠不大語,損氣力。
凡人頭邊勿安火爐,日則承火氣頭重、目晴赤及鼻乾。冬日溫足凍腦,春秋腦足俱凍,此聖人常法。
夜臥勿覆其頭,得長壽。
凡人魘勿燃#15燈喚之,定魘死不疑,聞喚之,亦不得近而急喚。
人眠勿以腳懸踏高處,久成腎病及損房足冷。
若人外訖勿張口,久成銷渴及失血色。
正月寅日,燒白髮,吉。凡寅日剪手指甲,午日剪足指甲,又燒白髮并吉。
旦勿瞋患,且下林勿叱叱咄呼,勿惡言,勿舉足向火,勿對寵罵晉。夜飲勿過醉飽。勿精思,勿為勞。若事有損,且勿嗟嘆,勿唱叫奈何,日請禍。
勿堅膝坐而交臂膝上。勿令髮覆面,皆不祥也。
清旦恆言善事,聞惡事取向來方三唾之,吉。夜惡夢不須說,平旦以水向東方哦之,咒曰:惡夢著草木,好夢成珠玉。即無咎。
凡上床坐,先脫左足。
或行或乘馬,不用回顧,則神去。
勿煞龜蛇。
勿陰霧中遠行。
凡欲行來常存魁歪在頭上,所向皆吉。
若欲征戰,存斗柄在前以指敵,吉。
勿北向大小便,一云向西。勿北唾,犯魁歪神,凶。一云,勿向北冠帶,凶。
勿食父母本命獸肉,令人命不長,凶。勿食己本命獸肉,食之令人魂魄飛揚。
勿臘日歌葬#16,凶。
旦起著衣返便著,吉。衣光者,當戶三振之,咒,曰:殃去!殃去!吉。
勿閉塞故井及水漬,令人聾盲。
凡旦起勿開目洗面,令人目澀失明饒相。
夫妻不同日沐浴,怛欲晦日浴,朔日沐。
遠行途中觸熱,逢河水勿洗面,生烏奸。
炊湯經宿,洗人體成癬,洗面無光,作飯畦瘡。
忍溺不小便者,膝玲成痺疾。忍大便不出,成氣痔。小便勿怒,令人兩足及膝玲。大便不用呼氣及強弩,令人腰疼月澀,宜任之。
熱浴洗頭,玲水濯足,作頭風,飲水沐髮,亦作頭風。夜沐髮,不食即外,令人心虛饒汗。多夢勿嗽,嗽時病。新汗解勿令玲水洗浴,心胞不能復。
水銀不可近陰,令玉莖銷縮,又不得近牙斷,腫損落齒。鹿諸二脂亦不得近陰,令人陰痿不起。樊石不煉入藥用,破人心肝。小粉不可治寸白,有鉛入腹成冷病。
諸空腹不用見諸臭氣尸,入鼻,舌上白起,口中常臭。若欲見尸,先須飲酒,見之能辟毒。
夏不用屋檐上下露,面皮厚,多成癬,一云面風。
勿飲深陰地玲水,作疚瘧。
凡遇神廟,慎勿輒入,入必恭敬之吉。不得華#17目恣意顧瞻,當如對嚴君焉,乃厚其福耳。如其不示,即獲其禍。亦不得反首顧視。
忽見龍蛇,勿興心驚怪之,亦勿注意瞻視。
忽見光怪變異之事,即強抑勿怪之,諺曰見怪不怪,其怪自壞也。
凡見殊妙美女,慎勿熟視,親而愛之,此當是魑魅之物,使人深愛也。無問空山礦野,稠人廣眾,皆亦如之,善惡亦勿說。
婦人月水來,不用食寥及蒜,當為血淋也。
熊猜二脂不作燈火,姻氣入目,光不能遠視。
母相不得墮子眼中,睛即破翳出。
小兒不用指月,兩耳邊生瘡宜斷,名月蝕瘡。一切瘡著蝦蟆末,不畏蟲食之。
產婦不欲見胡臭人,令發腫。
水有沙虱,勿在中沐浴,害人。
欲渡水者,隨馬驢後渡吉。有水弩之處,射人影即死,渡水者先以物打水上,其弩即發,急渡,不傷人。
山水烏土中有泉者,不可久居,常食作瘦疾,動氣增患,病人不可食,多發卒瘡。
諸山有孔,云入採寶唯三月、九月,餘月山閉氣煞人。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此為常法。人饑須坐小便,若飽須立小便,慎之無病,除虛損。
人常須日在巳時食,食訖則不須飲酒,終身不乾嘔。
凡養性之道,在於勿泄,則可以長生,此要道也。但能不泄,經五十日,腰腳輕便,眼目精爽,百戰不息。
按摩法第四
自按摩法
日三過,一月後百病並除,行及奔馬,此是神仙上法。
一、兩手相捉,紐捩如洗手法。
一、兩手淺相叉,翻復向胸。
一、兩手相捉共按陛,左右同。
一、兩手相重按陛,徐徐捩身。
一、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
一、作拳向前築,左右同。
一、如拓石法,左右同。
一、以拳頓,此開胸,左右同。
一、兩手抱頭,宛轉陛上,此是抽脅法。
一、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三舉。
一、大坐斜身,偏歌如排山,左右同。
一、以手槌背上,左右同。
一、大坐申腳,即以一腳向前虛掣,左右同。#18
一不兩手據地回顧#19 ,此名虎視法,左右同。
一、立地,兩手著地,反拗三舉。
一、兩手急相叉,以腳踏手中,左右同。
一、起立,以腳前後踏,左右同。
一、大坐申腳,用當相交,手勾所申腳著膝上,以手按之,左右同。
凡一十八勢,但老人日若能依此法三遍者,如常補益,延年續命,百病皆除,能食,眼明輕健,不復疲乏。
老子按摩法
兩手捺陛,左右捩身,各二十遍。
兩手捺陛,左右紐肩,亦二十遍。
兩手抱頭,左右紐身,二十遍。左右跳頭,二過。
一手抱頭,一手托膝,三折,左右同。
兩手拓頭,三舉之。
一手拓膝,一手拓頭,從下至上,三過,左右同。
兩手攀頭,下向三頓之。
兩手相捉頭上過,左右亦三遍。
兩手相叉拓心,前推#20卻挽,亦三過,左右亦三遍。
兩手相反拓著心,亦三遍。
曲腕策肋肘,左右亦三過#21 。
反手著膝上挽肘,覆手著膝上挽肘,左右各三遍。
舒手挽項,左右三過。
左右手拔前後,各三過。
手摸肩從上至下,使三過,左右亦示。
兩手空拳,築三過。
外振手三遍,內振手三遍,覆振手亦三過,卻搖手亦三過。
摩紐#22指三過。兩手反搖三過。兩手上聳亦三過。
兩手下頓亦三過。
兩手相叉反頭上,反覆各七遍。
兩手反叉,上下扭肘無數。單用十手也。
兩手相、叉頭上過,左右申肋十遍。
兩手拳反背上,掘脊上下,亦三過。掘者,揩也。
兩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
覆手振,仰手振,各三。
覆掌曲肘鍋腕,內外振,各三遍。
覆掌前後聳三過。
覆掌兩手相交橫三遍。
覆手橫直聳三遍。若有手患冷者,聳#23 上打至下,得熱便休。
舒左腳,右手承之。
左手捺腳,聳上至下,直腳三遍,左手捺腳亦示。
前卻抑足三遍。
左捩右捩足三遍,前捩卻捩三遍,直腳三遍。
扭陛三遍。
內外振腳三遍。若有腳冷者,打熱便休。
扭陛以意多少,頓肚三遍。
前直肚三遍,卻直肚亦三遍甲虎據,左右扭肩三遍。
推天拓天,左右各三度。
左右排山、負山、拔樹,各三度。
舒兩手直,並頓申手三遍。
舒兩手,舒兩膝,亦三過。
舒兩腳直,反搖頭頓伸,左右扭腰三遍。
拔內脊外脊各三過。
用氣法第五
每日一夕,旦夕者,是陰陽轉換之時。凡旦夕五更初,暖#24 砼至,頻申眠開目,是上生氣至,名日陽息而陰消;暮日入後,冷砼至,慄慄然,時乃坐睡倒時,是下生氣至,名日陽消而陰息。暮日入後,冷氣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萬物體中,代謝往來,無一時休息。一進一退,如晝夜之更迭,如河海水之潮汐,是天地消息之道也。面向午,展兩手於膝上,徐徐授捺支節,口吐濁氣,鼻引清氣,凡吐去故砼,亦名死砼。納者,納取新砼,亦名生砼。故老子經云: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言口是天地之門,可以出納陰陽死生之砼也。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拓右拓,上拓下拓,前拓後拓,瞋目張口,仰頭拔耳,挽髮捩腰,咳嗽發陽震動,雙作隻作,反手為之。然後掣足仰展,數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內觀之法。想見空中太和元氣,漸下入毛際,漸漸入頂,如雨晴雲入山,入皮入肉,至骨至腦,漸漸下入腹中,四支五藏,皆受其潤,如水滲入地,若徹則覺腹中有聲汨汨然。意專思存,不得外綠,斯須則元氣達於氣海,須臾則自達於涌泉,若徹則覺身體振動,兩腳蜷屈,亦令林坐有聲拉拉然,則名一通。一通兩通,乃至日別得三通五通,則覺身體潤澤,面色光澤,膚毛潤悅,耳目精明,令人食美力健,百病皆去。五年十歲,長存不忘,得滿千萬通,則去仙不遠矣。
調氣法
彭祖曰,和神導氣之#25 道,當得密室閉戶,安林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外,冥目閉砼於胸膈中,以鴻毛著鼻上而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如此則寒暑不為害,蜂薑不能毒,壽三百六十歲,此鄰於真人也。
彭祖曰,道不在煩,但能不思衣食,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形勿極,而兼之導引行氣不已,亦可長生,千歲不死。凡人不可無思,當以漸遣除之。人身虛無,但有游砼,砼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諸病競起。故善攝養者,須知調氣方焉。
調氣方
治萬病大患,百日生眉鬢也,餘者不足言。凡調砼之法,夜半後,日中前,氣生得調;日中後,夜半前,氣死不得調。調氣時仰外,將鋪厚軟,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兩腳,兩手握大母指節,去身四五寸,兩腳相去四五寸,引氣從鼻入足,即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氣悶,從口細細吐出盡,還從鼻細細引入,出氣一准前法。
若患寒熱及卒患癱腫,不問日中後,患未發前一食問即調。如其不得好差,明日依前式更調之。
若患心冷病,氣即呼出。
若熱病,氣即吹出。
若肝病,即噓出。
若肺病,即呵出。
若脾病,即嘻出。
若腎病,即咽出。
夜半後八十一,鸚嗚前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食時四十五,巳時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導引三百六十遍。
治病有四:一冷、二症、三風、四熱。右若有患者,安心此法,無有不差也。
凡百病不離五藏,事須識其相類,善以知之。
心藏病者,體冷熱。相法,心色赤,患者夢中見人者,赤衣赤刀,杖火怖人。治之法,用呼吹二氣,屬心,呼治冷,吹治熱。
肺藏病者,體胸背滿脹,四肢煩問。相法,肺色日,患者喜夢見美女美男詐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治法,用噓砼出。
肝藏病者,愁憂不樂,悲思不喜,頭眼疼。相法,肝色青,夢見人著青衣,持青杖,或獅子虎狼來恐怖人。治法,用呵砼出。
脾藏病者,體上游風習習,痛悶疼。相法,脾色黃,通土色,或#26 作小兒擊歷人取猶人,或如游風團孿轉。治法,用唏氣出。
腎病者,體冷而陰衰。相法,腎色黑者,夢見黑衣持黑杖怖人。治法,用咽氣出之。
凡用大呼三十遍,細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氣入,口中出吐氣,當令聲相逐,呼字而吐之。熱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細吹十遍。吹物之法,吹當使字氣聲似字。心悶者,用大#27噓三十遍,細噓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細呵十遍。心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細唏十遍。有冷者,用大咽五十遍,細咽三十遍。
此十二種調氣法,若有病者,依此法恭敬用心,無有不差。皆須左右導引三百六十遍,乃為之。
居處法第六
凡人居止之室,必須固密,勿令有細隙,致有風氣得入,久居不覺,使人中風。古來忽有得偏風者,四肢不遂,或角弓反張,或失音不能語者,皆由忍此耳。身既得風,眾病總集,邪鬼得便,遭此致卒者,十中有九,是以大須周密。
凡在家及行卒逢大飄風、暴雨、大霧者,此皆是諸龍鬼神行動經過所致,宜入室門戶,燒香靜坐,安心以避,待過後乃出,不示損人,或時雖未有,若於後不佳。
居家不欲數沐浴,浴必須密室之內,不得大熱,亦不得大冷,大熱大冷,皆生百病。冬浴必不得使汗出霖,沐浴後不得觸風玲。饑忌浴,飽忌沐。浴訖須進少許食飲乃出。覺室有風,勿強忍,勿反坐,須起避之。
凡居家當誠勒內外長幼,有不快者,即須早道,勿使隱忍,以為無苦,過時不知,便為重病,遂成不救。小有不好,即須按摩授捺,令百節通利,泄其邪弄也。 凡人無問有事無事,恆須日別一度遣人蹋脊背,反四肢頭頂,若令熟蹋,即風氣時行不能著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論。
凡人居家及遠行,隨身恆有熟艾一勝,備急丸、辟鬼丸、生肌藥、甘濕藥、丁腫藥#28、水銀、大黃、芒硝、甘草、乾姜、桂心、蜀椒,不能更畜餘藥。此等恆有,不可闕少,及一兩卷《百一隨身備急藥方》,並帶避毒蛇、蜂竭、蠱毒藥隨身也。
凡人自覺十日已上康健,即須灸三數穴,以泄風氣為佳,勿以康健謂之常然,恆須安不忘危,豫防諸患。灸當辟人神。
凡畜手力細累,每春秋皆與一服轉瀉藥一度,則不中天#29行時氣。
黃帝問於岐伯曰:風之傷人,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則風。故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四季戊己傷於風者,為脾風;以秋庚辛傷於風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風者,為腎風。風氣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為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入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傷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房,則為傷風搶泄。水在勝裹,則為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為他病,無常方,然故有風氣焉。
春之三月,此謂發凍#30,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外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煞,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也,養生之道。逆之傷於肝,為#31寒變,奉生#32者少。
夏三月,此謂播#33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晚#34起,毋厭於日,使志毋怒,使華英成秀,使氣泄,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也,養生之道。逆之則傷心,秋為疚瘧,則奉長#35者少,冬重病。
秋之三月,此謂審平#36,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外早起,與鸚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形#37,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毋外其志,使肺氣精#38,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逆之則傷肺,早#39,為飧泄,則奉養#40者少。
冬之三月,此謂陰氣閉藏,水凍地拆,無損乎陽明,起早臥晚,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有私意,已有得#41,去寒就暖,毋泄皮膚,使氣極,此冬之應也,養生之道。逆之則傷腎,春為萎厥,則奉生者少。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寒暑燥濕,人有五藏,以生喜怒悲樂,有恐懼。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故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重陰必陽生,重陽必陰生。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療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此四時攝養,故得免其夭枉也。
太清道林攝生論竟
- 1渴:原作『饑』,據《千金》改。
- 2莫:通『暮』。
- 3莫:原作『直』據《千金》改。
- 4是.原奪,據《千金》補。
- 5不:原奪,據《千金》補。
- 6杜:原誤作『壯』,據《千金》改。
- 7眠:原誤作『舒』,據《千金》改。
- 8無憂疑矣:此四字原奪,據《千金》補。
- 9睡不厭眾舒:此句疑為衍文。
- 10心:原奪,據《千金》補。
- 11誠勤:《千金》作『誠勒』。
- 12迷:原作『述』,據《千金》改。
- 13暮無燃燈燭行房:此句原奪,據《千金》補。
- 14一日之忌:此下至門然燈燭行房』,疑為衍文。
- 15燃:原誤作『燈』,據《千金》改。
- 16葬:《千金》作『舞』。
- 17華:《千金》作『舉』。
- 18即以一腳向前虛掣,左右同:此十一字原奪,據《千金》補。
- 19兩手據地回頗:原作『三用當』,據《千金》改。
- 20推:原奪,據《千金》補。
- 21曲腕策肋肘,左右亦三過:《千金》作『曲腕築肋挽肘,左人能依右亦三邊』。
- 22紐:原誤作『扭』,據《千金》改。
- 23聳:《千金》作『從』。
- 24暖:原作『膚』,據《千金》改。
- 25之:原奪,據《千金》補。
- 26或:《千金》『或』上有門夢』字
- 27大:原奪,據《千金》補。
- 28藥:原奪,據《千金》補。
- 29天:原奪,據《千金》補。
- 30凍:《素問》作『陳』。
- 31為:《素問》r為』上有『夏』字。
- 32生:《素問》作『長』。
- 33播:《素問》作『蕃』。
- 34晚:《素問》作『早』。
- 35長:《素問》作『收』。
- 36審平:《素問》作『容平』。
- 37形:《素問》作『刑』。
- 38精:《素問》作『清』。
- 39早:《素問》作『冬』。
- 40養:《素問》作『藏』。
- 41有私意,已有得:《素問》作『若有私意,若已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