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2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 卷二百一十 宋史
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宰輔二
卷二百一十二 → 
公元 紀年 宰相進拜加官 罷免 執政進拜加官 罷免
1033 二年癸酉 四月己未,張士遜自刑部尚書、平章事加門下侍郎、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李迪自資政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判都省以本官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十月戊午,呂夷簡自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陳州加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張士遜 呂夷簡 李迪 四月己未,呂夷簡自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以使相判澶州。十月戊午,中書侍郎、平章事張士遜以過楊崇勳飲,稽留慰班,為中丞范諷所劾,以左僕射判河南府,己未,改授使相。 四月己未,王隨自翰林侍讀學士、戶部侍郎除參加政事。李諮自樞密直學士、禮部侍郎,權三司使遷樞密副使。王德用自步軍副都指揮使、福州觀察使加檢校太保、簽書樞密院事。五月乙亥,李諮丁父憂起復。十月戊午,王曙自資政殿學士、吏部侍郎、知河南府加檢校太傅,遷樞密使。宋綬自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刑部侍郎除參知政事。王德用自檢校太保、簽書樞密院事,蔡齊自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事,並遷樞密副使。 四月己未,張耆自樞密使以左僕射、檢校太師兼侍中、護國軍節度使判許州。夏竦自樞密副使以禮部尚書知襄州。陳堯佐自參知政事以戶部尚書知永興軍。范雍自樞密副使以戶部侍郎知荊南府。趙稹自樞密副使以尚書左丞知河中府。晏殊自參加政事以禮部尚書知江寧府。十月戊午,楊崇勳自樞密使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許州。十一月癸亥朔,參知政事薛奎辭疾,以資政殿學士判都省免。
1034 景祐元年甲戌 李迪 呂夷簡   七月庚子,王曙自樞密使加平章事。八月庚午,王曾自天平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同平章事除樞密使。 八月癸亥,樞密使王曙卒。
1035 二年乙亥 二月戊辰,王曾自樞密使加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呂夷簡自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加右僕射。十一月乙巳,夷簡加申國公,曾加沂國公。 李迪 呂夷簡 王曾 二月戊辰,李迪自集賢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平章事以刑部尚書知亳州。 二月戊辰,王隨自參知政事加吏部侍郎,李諮自樞密副使加戶部侍郎,並知樞密院事。王德用自簽書樞密事加奉國軍節度使留後,韓億自御史中丞加工部侍郎,並同知樞密院事。蔡齊自樞密副使加禮部侍郎,盛度自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加禮部侍郎,並除參知政事。  
1036 三年丙子 呂夷簡王曾   十二月丁卯,王德用自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章得象自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學士、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遷同知樞密院事。 十二月丙寅,樞密副使李諮卒。
1037 四年丁丑 四月甲子,王隨自知樞密院事加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陳堯佐自戶部侍郎、知鄭州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呂夷簡 王曾 王隨 陳堯佐 四月甲子,呂夷簡自右僕射、申國公以鎮安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許州。王曾自右僕射、沂國公以左僕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 四月甲子,盛度自禮部侍郎、參知政事除知樞密院事。王鬷自樞密直學士、左司郎中、右諫議大夫除同知樞密院事。韓億自工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遷三司使,程琳自吏部侍郎石中立自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並除參知政事。庚午,王德用自樞密副使加定武軍節度使。 初,呂夷簡、王曾不協,曾言夷簡招權,交論於上前,參知政事宋綬善夷簡,樞密副使蔡齊頗附曾。四月甲子,綬以尚書左丞,齊以吏部侍郎並免。
1038 寶元元年戊寅 三月戊戌,張士遜自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加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章得象自同知樞密院事守本官加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王隨 陳堯佐 張士遜 章得象 先是,右司諫韓琦屢言,宰執非才,三月戊戌,王隨自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彰信軍節度使守本官判河陽。陳堯佐自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淮康軍節度使守本官判鄭州。十一月乙卯,王曾薨。 三月戊戌,盛度自知樞密院事加武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王鬷自知樞密院事,加龍圖閣學士李若谷自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並除參知政事。王博文自龍圖閣直學士、給事中、權三司使,加龍圖閣直學士陳執中自工部郎中、知永興軍加右諫議大夫,並除同知樞密院事。四月乙亥,張觀自給事中、權御史中丞除同知樞密院事。 三月戊戌,韓億自參知政事罷守本官歸班,尋知應天府。石中立自參知政事以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免。四月癸酉,同知樞密院事王博文卒。
1039 二年己卯 張士遜 章得象   五月壬子,夏守贇自鎮海軍節度使、真定都部署除知樞密院事。十月壬寅,王鬷自參知政事加工部侍郎,除知樞密院事。宋庠自翰林學士、知制詰加諫議大夫,除參知政事。 五月壬子,王德用自宣徽南院使、定國軍節度使、樞密副使以武寧軍節度使免。十月丁酉,盛度自武寧軍節度使、知樞密院事坐馮士元事,奪節貶秩,以尚書右丞知揚州。程琳自參知政事以光祿卿知潁州。
1040 康定元年庚辰 五月壬戌,呂夷簡自鎮安軍節度使、判許州,加右僕射、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張士遜 章得象 呂夷簡 五月壬戌,張士遜自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罷守太傅,進封鄧國公。 三月戊寅,晏殊自三司使、刑部尚書,宋綬自禮部尚書、知河南府,並除知樞密院事。王貽永自保安軍節度使、檢校太傅、駙馬都尉除同知樞密院事。七月丁亥,夏守贇自宣徽南院使、陝西都部署復除同知樞密院事。八月戊申,杜衍自龍圖閣學士、刑部侍郎、權知開封府除同知樞密院事。九月戊午,宋綬自守尚書左丞,起復加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晁宗慤自左司郎中、知制誥加右諫議大夫,並除參知政事。鄭戩自龍圖閣直學士、起居捨人、權三司使加右諫議大夫除同知樞密院事。戊辰,晏殊自知樞密院事加檢校太傅、樞密使。王貽永、杜衍、鄭戩並自同知樞密院事進樞密副使。 二月丁亥,夏守贇自知樞密院事除宣徽南院使、陝西都部署兼經略安撫等使。三月戊寅,知樞密院事王鬷,同知樞密院事陳執中、張觀,並以西兵不利,又議鄉兵不決,鬷知河南府,執中知青州,觀知相州。九月戊午,李若谷自參知政事以疾授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提舉會靈觀。十二月癸卯,參知政事宋綬卒。
1041 慶曆元年辛巳 十月壬午,呂夷簡自右僕射加司空,固辭。 章得象 呂夷簡   五月辛未,王舉正自翰林學士、兵部侍郎、知制誥加右諫議大夫除參知政事。任中師自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知益州,任布自給事中、知河南府,並除樞密副使。 五月辛未,宋庠自參知政事本官知揚州。鄭戩自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知杭州。
1042 二年壬午 七月壬午,呂夷簡自右僕射、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判樞密院事。章得象自守同知樞密院事、平章事兼樞密使。晏殊自樞密使加同平章事。九月丙午,呂夷簡改兼樞密使。是年冬,夷簡以疾授司空平章軍國重事,固辭。 章得象 呂夷簡 晏殊     三月辛酉,晁宗慤自參知政事以疾遷資政殿學士、給事中免。七月丙午,任布自樞密副使遷秩知河陽府。
1043 三年癸未 三月戊子,呂夷簡自司空、平章軍國重事以疾授司徒、監修國史,與議軍國大事。章得象自平章事加工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晏殊自檢校太尉、刑部尚書、同平章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並兼樞密使。九月戊辰,章得象加監修國史。 章得象 呂夷簡 晏殊 四月甲子,司徒呂夷簡罷與議軍國大事,九月戊辰,以太尉致仕。 三月戊子,夏竦自宣徽南院使判蔡州遷戶部尚書,除樞密使。賈昌朝自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除參知政事。富弼自右正言、知制誥、史館修撰除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固辭。四月甲辰,韓琦自陝西四路馬步軍都部署、兼經略安撫招討等使、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范仲淹自安撫經略招討使,並樞密副使。乙巳,杜衍自吏部侍郎、樞密副使除樞密使。七月丁丑,范仲淹自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富弼自史館修撰除樞密副使,皆固辭,八月丁未,復命之。 四月乙巳,樞密使夏竦既至,為臺諫所論免。七月丙子,王舉正自參知政事以資政殿學士知許州。九月乙亥,任中師自樞密副使以禮部侍郎、資政殿學士知永興軍。
1044 四年甲申 九月甲申,杜衍自檢校太傅依前行吏部侍郎加同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殿大學士。 晏殊 章得象 杜衍 九月庚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晏殊為孫甫、蔡襄所論,以工部尚書知潁州。 六月壬子,范仲淹自參知政事出為陝西、河東宣撫使。八月甲午,富弼自樞密副使出為河北宣撫使。九月甲寅,賈昌朝自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加檢校太傅、行工部侍郎、樞密使。陳執中自資政殿學士、工部侍郎、知青州除參知政事,蔡襄、孫甫等言其剛愎不可任,上不聽。  
1045 五年乙酉 正月丙戌,賈昌朝自樞密使、檢校太傅依前工部侍郎加同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殿大學士。四月戊申,陳執中自參知政事依前行工部侍郎加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昌朝尋加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 杜衍 章得象 賈昌朝 陳執中 正月丙戌,杜衍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以行尚書左丞知兗州。四月戊申章得象自檢校太尉、工部尚書、同平章事以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鎮安軍節度使知陳州。十月庚辰,詔宰臣罷兼樞密使。 正月丙戌,王貽永自宣徽南院使、保寧軍節度使依前檢校太傅除樞密使。宋庠自資政殿學士、給事中、知鄆州除參知政事。 吳育自翰林學士、禮部郎中、知制誥、權知開封府加右諫議大夫,龍圖閣學士龐籍自右諫議大夫、知延州,並除樞密副使。四月庚戌,吳育自諫議大夫、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丁度自翰林學士承旨、端明殿學士除工部尚書、樞密副使。 正月乙酉,范沖淹自右諫議大夫以資政殿學士出知邠州兼陝西四路沿邊安撫使。富弼自右諫議大夫以資政殿學士、京東西路安撫使兼知鄆州,用錢明逸疏也。先是,樞密副使韓琦上疏,論富弼不當輕罷,不報。董士廉又訟水洛城事,三月辛酉,琦以資政殿學士出知揚州。
1046 六年丙戌 賈昌朝 陳執中   二月癸丑,王貽永自檢校太傅、樞密使加同平章事。八月癸酉,參知政事吳育以與賈昌朝論事不合,改樞密副使。丁度自工部侍郎、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  
1047 七年丁亥 三月乙未,陳執中自工部侍郎、平章事加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 賈昌朝 陳執中 先是,賈昌朝與吳育爭論上前,三月乙未,昌朝以武勝軍節度使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初,上欲以河陽三城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知大名府夏竦為相,臺諫言其與陳執中素不合,三月乙未,乃命竦為樞密使。文彥博自樞密直學士、戶部郎中、知益州加右諫議大夫,除樞密副使。丁酉,除參知政事。高若訥自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除樞密副使。 三月乙未,吳育自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以給事中歸班。
1048 八年戊子 閏正月戊申,文彥博自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加行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陳執中 文彥博   四月辛未,明鎬自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權三司使除參知政事。五月辛酉,宋庠自給事中、參知政事除樞密使。龐籍自樞密副使、左諫議大夫除參知政事。 四月辛未,丁度自參知政事遷紫宸殿學士兼侍讀學士。五月辛酉,夏竦自樞密使以檢校太師依前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以何郯論其姦邪故也。六月甲午,參知政事明鎬卒。
1049 皇祐元年己丑 八月壬戌,文彥博自行禮部侍郎、同平章事加吏部侍郎、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宋庠自樞密使、檢校太傅、行工部侍郎加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陳執中 文彥博 八月壬戌,陳執中自工部侍郎、平章事以兵部尚書出知陳州。 是歲,賈昌朝自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安國公、判鄭州依前尚書右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都省。八月壬戌,王貽永自樞密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加兼侍中。龐籍自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加檢校太傅、行工部侍郎、樞密使。高若訥自樞密副使、右諫議大夫加工部侍郎,除參知政事。梁適自翰林學士、吏部郎中加右諫議大夫,除樞密副使。  
1050 二年庚寅 文彥博 宋庠      
1051 三年辛卯 十月庚子,龐籍自樞密使、檢校太傅依前戶部侍郎加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使。 文彥博 宋庠龐籍 先是,包拯、吳奎等言宋庠無所建明,三月庚申,庠以行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河南府。十一月庚子,文彥博自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以行吏部尚書、觀文殿學士出知許州。 三月庚申,劉沆自龍圖閣學士、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除參知政事。十月庚子,高若訥自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除檢校太傅、樞密使。辛丑,梁適自樞密副使、給事中除參知政事。王堯臣自給事中、翰林學士承旨除樞密副使。  
1052 四年壬辰 龐籍   先是,樞密使王貽永以疾求罷,五月丁未,聽解侍中,為同平章事,依前樞密使。六月丁亥,狄青自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除檢校司空、樞密副使,王舉正、賈黯皆論其不可,不聽。九月庚午,青宣徽南院使、荊湖北路宣撫使、都大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盜賊事,辛未,詔宣撫回日,依前樞密副使。  
1053 五年癸巳 七月壬申,陳執中自集慶軍節度使、判大名府加行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梁適自參知政事加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龐籍 陳執中 梁適 龐籍甥與堂吏受賕,諫官韓絳論之,七月壬申,籍依前戶部侍郎、同平章事以京東西路安撫使出知鄆州。 二月癸未,狄青以宣徽南院使復為樞密副使。五月乙巳,狄青自樞密副使、護國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河中尹兼御史大夫仍守前官除樞密使。丁未,孫沔自樞密直學士、給事中、知杭州除樞密副使。 五月乙巳,高若訥自戶部侍郎、樞密使以尚書左丞、觀文殿學士兼厩牧制置使免。
1054 至和元年甲午 八月丙午,劉沆自參知政事依前工部侍郎加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陳執中 梁適 劉沆 七月丁卯,中丞孫抃等劾梁適,戊辰,適罷,守本官出知鄭州,尋加觀文殿大學士、知秦州。 二月壬戌,田况自三司使、禮部侍郎除樞密副使。三月己巳,王德用自檢校太師、同平章事兼羣牧制置使、判鄭州、冀國公,仍守前官除樞密使兼河陽三城節度使。七月丁卯,程戡自端明殿學士、給事中、知益州除參知政事。 二月壬戌,孫沔自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出知杭州。三月己巳,王貽永自樞密使依前檢校太師,以行尚書右僕射兼侍中、鄧國公、景靈宮使領彰德軍節度使。
1055 二年乙未 六月戊戌,文彥博自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知永興軍加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兼譯經潤文使。富弼自宣徽南院使、檢校太保、判幷州加戶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劉沆自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加兵部侍郎、監修國史。 陳執中 劉沆 文彥博 富弼 六月戊戌,行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陳執中以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鎮海軍節度判亳州。    
1056 嘉祐元年丙申 十二月壬戌,文彥博自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加監修國史。 劉沆 文彥博 富弼 中丞張昪等論劉沆疏十七上,十二月壬子,沆以行工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應天府。 閏三月癸未,王堯臣自樞密副使、給事中除戶部侍郎、參知政事。程戡自給事中、參知政事除戶部侍郎、樞密副使。八月癸亥,韓琦自三司使加檢校少傅,依前行工部尚書、樞密使。十一月辛巳,賈昌朝自山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許國公,仍守前官除樞密使、襄州觀察使。十二月壬子,曾公亮自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除給事中、參知政事。 八月癸亥,狄青自樞密使依前檢校太尉,以同平章事、護國軍節度使判陳州。十一月辛巳,王德用自樞密使依前檢校太師,以同平章事、景靈宮使領忠武軍節度使。十二月壬戌,樞密使賈昌朝辭兼侍中。
1057 二年丁酉 文彥博 富弼      
1058 三年戊戌 六月丙午,富弼自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加禮部侍郎、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韓琦自樞密使、工部尚書依前官加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文彥博 富弼 韓琦 六月丙午,文彥博自檢校太師、同平章事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六月丙午,宋庠自觀文殿大學士依前行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兼厩牧制置使、樞密使。田况自樞密副使、禮部侍郎、檢校太傅除樞密使。張昪自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除樞密副使。 六月丙午,賈昌朝自樞密使以行尚書左僕射、檢校太師兼侍中、景靈宮使領鎮安軍節度使。八月己未,參知政事王堯臣卒。
1059 四年己亥 富弼 韓琦     五月丙辰,田况自樞密使以尚書右丞、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提舉景靈宮事。
1060 五年庚子 富弼 韓琦   四月癸未,孫抃自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學士、禮部侍郎除樞密副使。十一月辛丑,曾公亮自參知政事、檢校太傅依前禮部侍郎除樞密副使。張昪自樞密副使、右諫議大夫,孫抃自禮部侍郎、樞密副使,並除參知政事。歐陽修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禮部侍郎、知制誥、史館修撰,陳旭自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趙槩自御史中丞、加禮部侍郎,並除樞密副使。旭後改名升之。 四月癸未,程戡自樞密副使以禮部侍郎、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同厩牧制置使免。十一月辛丑,宋庠自檢校太尉、行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兼羣牧制置使、莒國公、樞密使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鄭州。
1061 六年辛丑 六月甲戌,富弼起復以前官同平章事,固辭。閏八月庚子,韓琦自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加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曾公亮自樞密副使、檢校太傅兼羣牧制置使、行吏部侍郎加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韓琦 曾公亮 三月己亥,禮部侍郎、同平章事富弼丁母憂。 四月庚辰,包拯自三司使、給事中除樞密副使。閏八月庚子,張昪自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加檢校太傅、行工部侍郎,除樞密使。歐陽修自禮部侍郎、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胡宿自翰林學士兼端明殿學士、翰林學士、左司郎中、知制誥、史館修撰除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 四月庚辰,樞密副使陳旭以資政殿學士知定州。
1062 七年壬寅 韓琦 曾公亮   三月乙卯,趙槩自樞密副使、禮部侍郎除參知政事。吳奎自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除樞密副使。 三月乙卯,孫抃自參知政事以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同厩牧制置使免。五月庚午,樞密副使包拯卒。
1063 八年癸卯英宗四月壬申朔即位 韓琦 曾公亮   五月戊午,富弼既除喪,授樞密使、檢校太師、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1064 治平元年甲辰 閏五月戊辰,韓琦自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魏國公加尚書右僕射。 韓琦 曾公亮   十二月丙午,王疇自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除樞密副使。 十二月戊子,樞密副使吳奎丁父憂。
1065 二年乙巳 韓琦 曾公亮   三月己未,起復吳奎,奎固辭。五月癸亥,陳旭自資政殿學士、禮部侍郎除樞密副使。七月庚辰,文彥博自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行揚州大都督長史、潞國公除樞密使。辛巳,呂公弼自工部侍郎、權三司使、樞密直學士除守本官、樞密副使。 二月癸卯,樞密副使王疇卒。七月癸亥,富弼自行戶部尚書以檢校太師、同平章事、鎮海軍節度使判河陽。庚辰,張昪自樞密使辭疾,以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彰信軍節度使判許州。
1066 三年丙午 韓琦 曾公亮   四月庚戌,郭逵自殿前都虞候、容州觀察使加檢校太保,除同簽書樞密院事。 四月庚戌,胡宿自樞密副使以觀文殿學士、吏部侍郎知杭州。十月丁亥,郭逵自同簽書樞密院事除陝西四路沿邊宣撫使兼判渭州。
1067 四年丁未神宗正月丁巳即位 正月戊辰,韓琦自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魏國公加守司空兼侍中。九月壬寅,曾公亮自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尚書左僕射。 韓琦 曾公亮 九月辛丑,韓琦自守司空兼侍中、同平章事、魏國公以守司徒兼侍中、檢校太師、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判相州。 正月丙寅,吳奎除喪,復樞密副使。三月癸酉,以禮部侍郎參知政事。九月辛丑,呂公弼自樞密副使、刑部侍郎除檢校太傅、樞密使。張方平自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戶部尚書,趙抃自龍圖閣學士、右司郎中、知諫院,並除參知政事。抃遷右諫議大夫。韓絳自三司使、吏部侍郎,邵亢自樞密直學士、兵部員外郎、知開封府,並除樞密副使。亢遷右諫議大夫。 三月壬申,歐陽修自尚書右丞、參知政事以觀文殿學士、刑部尚書知亳州。九月辛丑,吳奎自參知政事以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知青州。陳旭自樞密副使、戶部侍郎以觀文殿學士、尚書右丞知越州。癸卯,郭逵自同簽書樞密院事以宣徽南院使判鄆州。十月己酉,參知政事張方平丁父憂。
1068 熙寧元年戊申 曾公亮   正月丙申,唐介自龍圖閣學士、給事中、權三司使除參知政事。七月己卯,陳旭自觀文殿學士、尚書左丞、知越州除知樞密院事。 正月丙申,趙槩自參知政事以吏部尚書、觀文殿學士知徐州。十二月辛酉,邵亢自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給事中知越州。
1069 二年己酉 二月己亥,富弼自觀文殿大學士、行尚書左僕射,鄭國公依前左僕射加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十月丙申,曾公亮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加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魯國公。陳旭自尚書右丞、知樞密院事加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富弼 曾公亮 陳旭 十月丙申,富弼自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加檢校太師,依前行左僕射、同平章事以武寧軍節度使判亳州。 二月庚子,王安石自翰林學士、工部侍郎兼侍講除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四月丁未,參知政事唐介卒。
1070 三年庚戌 十二月丁卯,韓絳自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加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王安石自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加禮部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 曾公亮 陳旭 韓絳 王安石 九月庚子,曾公亮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以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領河陽三城節度使、集禧觀使,五日一奉朝請。十月戊寅,陳旭自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丁母憂。 二月壬申,司馬光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右諫議大夫、史館修撰除樞密副使,辭不拜。四月己卯,韓絳自樞密副使除兼參知政事。七月壬辰,馮京自□部侍郎、權御史中丞除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九月辛丑,馮京自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吳充自翰林學士、右司郎中、權三司使除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十二月丁卯,王珪自翰林學士承旨、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侍郎仍守本官,除參知政事。 四月己卯,趙抃自參知政事、右諫議大夫以資政殿學士知杭州。七月壬辰,呂公弼自樞密副使以吏部侍郎、觀文殿大學士知太原府。九月乙未,韓絳自樞密副使除陝西路宣撫使。
1071 四年辛亥 正月壬子,陳旭起復,仍禮部尚書加同平章事,辭不拜。 韓絳 王安石 三月丁未,韓絳自同平章事守吏部侍郎,知鄧州。    
1072 五年壬子 王安石   二月丙寅,蔡挺自龍圖閣直學士、右諫議大夫、知渭州除樞密副使。十二月壬午,陳旭以檢校太傅、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除樞密使。  
1073 六年癸丑 王安石   四月己亥,文彥博自劍南西川節度使、守司空兼侍中、樞密使以守司徒兼侍中、河東節度使判河陽。  
1074 七年甲寅 四月丙戌,韓絳自觀文殿大學士、行吏部侍郎、知大名府守本官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王安石 韓絳 四月丙戌,王安石自禮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吏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 四月丙戌,呂惠卿自翰林學士、右正言兼侍讀除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十二月丁卯,王韶自觀文殿學士兼端明殿學士、龍圖閣學士、禮部侍郎、知熙州除樞密副使。  
1075 八年乙卯 二月癸酉,王安石自觀文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知江寧府依前官加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 韓絳 王安石 八月庚戌,韓絳自觀文殿大學士、行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禮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許州。 四月戊寅,吳充自樞密副使、右諫議大夫除檢校太傅、行工部尚書、樞密使。十二月壬寅,元絳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判太常寺兼厩牧使、工部侍郎除參知政事。曾孝寬自龍圖閣直學士、起居舍人兼樞密都承旨、同羣牧使除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正月庚子,蔡挺自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判南京留司御史臺。馮京自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以守本官知亳州。閏四月乙未,陳旭自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樞密使以檢校太尉、鎮江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揚州。十月庚寅,呂惠卿以參知政事守本官知陳州。
1076 九年丙辰 十月丙午,吳充自樞密使、檢校太傅、行工部侍郎守前官加同平章事、監修國史。王珪自禮部侍郎、參知政事守前官加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王安石 吳充 王珪 十月丙午,王安石自檢校太傅依前尚書左僕射,領鎮南軍節度使判江寧府。 十月丙午,馮京自資政殿學士、右諫議大夫、知成都府除知樞密院事。  
1077 十年丁巳 吳充 王珪     二月己亥,王韶自樞密副使以戶部侍郎、觀文殿大學士知洪州。
1078 元豐元年戊午 吳充 王珪   閏正月壬辰,孫固自權知開封府、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除同知樞密院事。九月乙酉,呂公著自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寶文閣學士、戶部侍郎,薛向自樞密直學士、工部侍郎,並除同知樞密院事。 閏正月己亥,簽書樞密院事曾孝寬丁父憂,五月庚辰,起復,固辭。
1079 二年己未 吳充 王珪   五月戊子,蔡確自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直學士院、判司農寺除參知政事。 五月甲申,元絳自參知政事以工部侍郎知亳州。
1080 三年庚申 九月丙戌,王珪自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監修國史。 吳充 王珪 三月己丑,吳充辭疾,以吏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西太一宮使免。 二月丙午,章惇自翰林學士、右正言、知審官東院除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九月癸未,薛向自工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加正議大夫,孫固自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加太中大夫,並除樞密副使。丙戌,馮京自通議大夫、知樞密院事除正議大夫、樞密使。丁亥,呂公著自戶部侍郎、同知樞密院除正議大夫、樞密副使。  
1081 四年辛酉 王珪   正月辛亥,孫固自樞密副使、太中大夫除兼厩牧制置使、知樞密院事。呂公著自樞密副使、正議大夫,加龍圖閣直學士韓縝自太中大夫、樞密都承旨兼厩牧使,並除同知樞密院事。三月甲辰,張璪自翰林學士除太中大夫、參知政事。 正月辛亥,馮京自正議大夫兼羣牧制置使、樞密使以光祿大夫、觀文殿學士知河陽府。三月癸卯,章惇自參知政事坐父俞強占民田及為朱服所奏,而報上不實,以太中大夫知蔡州。
1082 五年壬戌 是年,改官制,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四月癸酉,王珪自銀青光祿大夫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官加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確自太中大夫、參知政事依前官加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王珪 蔡確   四月甲戌,章惇自太中大夫、知定州加守門下侍郎。張璪自太中大夫、參知政事加守中書侍郎。蒲宗孟自翰林學士加中大夫、守尚書左丞。王安禮自翰林學士加中大夫、守尚書右丞。 四月丁丑,呂公著自政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以光祿大夫、資政殿大學士知定州。
1083 六年癸亥 王珪 蔡確   七月丙辰,韓縝自太中大夫、同知樞密院進知樞密院事。安燾自太中大夫、試戶部尚書除同知樞密院事。八月辛卯,王安禮自守尚書右丞除尚書左丞。李清臣自吏部尚書除中大夫、尚書右丞。 七月丙辰,孫固自知樞密院事以通議大夫、觀文殿學士知河陽。八月辛卯,蒲宗孟自中大夫以守尚書左丞知汝州。
1084 七年甲子 王珪 蔡確     七月甲寅,王安禮自尚書左丞以端明殿學士知江寧府。
1085 八年乙丑哲宗三月戊戌即位 五月戊午,蔡確自通議大夫、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加兼門下侍郎、左僕射。韓縝自通議大夫、知樞密院事加兼中書侍郎、右僕射。 王珪 蔡確 韓縝 五月庚戌,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王珪薨。 五月戊午,章惇自通議大夫、門下侍郎除知樞密院事。司馬光自資政殿學士、通議大夫、知陳州加守門下侍郎。七月戊戌,呂公著自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兼侍讀加尚書左丞。  


本元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