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全覽2
宗鏡錄卷第七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對登地大士。天鼓演無依印之法門。破外道邪倫。教主述有因緣之正道。既立因依之處。須憑開析之門。未審依處當有幾種。
答。廣有十五依處。略有三依。旦十五依處者。一語依處。二領受依處。三習氣依處。四有潤依處。五無間滅依處。六境界依處。七根依處。八作用依處。九士用依處。十真實見依處。十一隨順依處。十二善功能依處。十三和合依處。十四障礙依處。十五不障礙依處。百法鈔。與十五依處配十因。一語依處者。即以法名想三為語因。所言法者。即一切法。為有此所詮諸法故。便能令諸有情內心起想。想像此等所詮諸法已。次方安立其名。內心安立名。後方能發語。即法名想三為先。是能起。方起得所起之語。即語依處。立隨說因。二領受依處者。領謂頌納。受通五受。五受皆以領納為性。即領受依處。立觀待因。觀者。對義。待者。藉義。即能所相對藉以立其因。三習氣依處者。所謂內外一種子。未來熟位。未經被潤已前。此名習氣依處。即依此未潤種上。立。為牽引因。且內種者。如第八識中有無量種子。若有漏種子。未被愛取水潤已前。雖未便生現行。然此種上。且有能牽引生當起現行果子功能。即以此種子。名牽引因。四有潤依處。為前習氣依處種子。若曾被潤已去。雖未便生現行。然且潤了。即此有潤種子。能與後近現行果為依處。前習氣依處。約內外種未被潤者。今有潤依處。即約內外種曾被潤已去說。即有潤依處。立生起因。五無間滅依處者。即心心所法等無間緣。謂前滅心心所為緣。緣者。是開避導引功能。即前滅為緣。能與後念一聚心心所為依處。其後念心心所。依他前念為緣處生。故名無間滅依處。即無間滅依處。立攝受因。此一因寬。自下六種依處。皆是攝受因攝。六境界依處者。即是一切所緣緣境。為此一切所緣。緣境。能與一切能緣。心心所為依憑起。處故。以心不孤起。託境方生。亦一攝受因。七根依處者。即內六處。謂五色根及意根。成六。即此六根。是八識心所心所依之處。前無間滅依處。即取八識前念功能為依處。引後念令生。今此根依處。即取現在五色根及第七意。名根依處。亦立攝受因。八作用依處者。
問。何名作用依處。
答。此通作業。并作具之作用。且作業者。即有情工巧智。能造殿堂。或造立種種器具等物。是言作具者。即世間種種作具。如斤斧車船等所受用之具。是但知一切疎助現緣。能成辦種種事業者。皆是此作用依處。即除却識中種子。及外法種子。及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引種子。及親助現緣。非作用依處。此處亦立攝受因。九士用依處者。即於前作用依處中。唯取作者士夫之用。此處亦立攝受因。十真實見依處者。謂一切無漏見不虛妄。故名真實。能與餘一切無漏有為法及無為法而所依。名依處。此處亦立攝受因。此前六攝受因者。攝受即是因果相關涉義。但除却親因緣。外取餘一切疎助成因緣者。名為攝受因。故對法論云。如日水糞。望穀麥芽等。雖有自種所生。然增彼力。名攝受因。十一隨順依處者。即一切色心等種現。皆有隨順自性。及勝同類品。諸法。故名隨順依處。言隨順自性者。即簡他法不得為此依因。如第八識中三性種子。各各自望三性現行。為依為因。言勝同類品諸法者。如無漏法。即唯與自無漏有為及無為勝品法為因處。不與下品劣有漏法為因。就有漏位中。亦自有勝劣。為因果亦爾。此處立引發因。引謂引起。發謂發生。為因能引起發生果故。十二差別功能依處者。謂一切法不簡自性他性。各各自有因果。相稱。名為差別功能。如五八戒善業。定引人天。第八。非引三塗。第八以不相稱故。若十不善業。定引三塗。第八非引人天。第八性不相稱為因故。若自界法。即與自界為因。如是等三界一切有漏法。各各自有差別功能為因。如長安一百二十司官職。各各自有公事為因。與所綰相稱。若淨因者。即自三乘種子。各望自三乘有為無為果為因。此處立定異因。定者。是因果自相稱義。不共他故。名異。如僧人以持齋戒相稱。名定。不共他俗人四業同故。名異。即一切諸法各各相望。皆有定異因。十三和合依處者。立同事因。從前第二領受依處。乃至第十二差別功能依處。即總攝前六因十一依。為此和合處體。謂前十一依。各各於自所獲生住成得果中。皆有和合力故。名和合依處。即依此處立同事因。為觀待乃至定異。如是六因各共成一事。故說六因為同事。略舉一法以辯者。且如眼識生時。待空明等緣。立此為觀待因。由有新本二類種故。如其次第。得有牽引及生起因。次取等無間緣及根境等。立為攝受因。望前引於後。是引發因。由名言種故。有定異因。餘法亦爾。十四障礙依處。立相違因者。惑能障智。明能障暗等。即明為因。暗立為果。即依此處。立相違因。十五不障礙依處。立不相違因者。唯識論云。十五不障礙依處。謂於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礙法。即依此處。立不相違因。略說三依者。一因緣依。即是俱有依。亦種子依。二增上緣依。即增上緣。三等無間緣依。即開導依。一因緣依者。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此因緣依者。對果得名。因即是緣。即不取因由之義。此因是果之所依故。即現行名果。能生種子名因緣。又因者。是現行果之因。緣者。即此因。有親生現行果之用。名緣。
問。因緣依。與因緣何別。
答。依狹。緣寬。若因緣即有三義。一種引種。二種生現。三現熏種。若因緣依。即唯取種生現一義。是真因緣依。若種生種。但名因緣。不得名依。以異念因果故。即前念無體非依。定須同時。
問。且如現熏種。亦是同念因果。何不為依。
答。現熏種。雖同念。然又闕因沈隱。果顯現義。亦非因緣依。故知唯取真因緣義名依。都具三義。方名因緣依。一是主。即種是主。二因沈隱。果顯現。即簡現熏種。三因果同時。即簡種生種。
問。此種子為因緣依體者。取何法為能依。
答。諸有為法。皆託此依。即一切有為緣生法。色之與心。皆須託自種為依。有此種故。一切色心現行。方始得生。離自因緣。必不生故。意云。心現若親自心種。必不生。色法亦爾。二增上緣依者。若增上緣即寬。謂通有無及疎。增上。若為依即狹。唯取有力及親增上。以五色根并意根處。唯此內六處為增上依體。即簡外六處望心心所法。但為增上。即不得為依體。又唯取同時八識心王為意根處。以意根處。緣得八箇識故。若是等無間意。即自為一依。故不取。即此增上依。須具三義。一有力。二親。三內。其外六處。以不具三義。但為緣非依。若能依法。即諸心心所。皆託此依。言諸心心所者。即簡色不相應行無為後三位。皆無增上依。
問。其一切心心所法。若無內六處時。亦得轉不。
答。離俱有根。必不轉故。意云。若無所依根時。其心心所定不得轉。三等無間緣依者。等無間依即狹。唯取心王。心王有主義故。若四緣中等無間緣即寬。雙通心心所。為前念心王有力。能引生後念一聚心心所法。名等。以力用齊等故。無自類為間隔。名無間。
問。此依以何為體。
答。以前念八識心王。總名等無間。此是依體。即前念心王與後念心心所為依。
問。前念心法。已滅無體。何得為依。
答。彼先滅時。已於今識為開導故。意云。彼前念心王臨欲滅時。有其力用。能引後念令生。作此功能了。便滅。即現在一念有行後功能。以為法體。非取過去已滅無體法為依。
問。其前念心王有引後力用。名為依者。未審將何法為能依。
答。諸心心所皆託此依。即一切心心所法起。定能須託此前滅意為依。方起。
問。諸心心所。若不依前滅心王。亦得起不。
答。離開導根。必不轉故。意云。心心所。若不得前念心王為開避引導。即無因得起。
問。心法四緣生。何故三緣別立為依。所緣緣不爾。
答。三緣有常義主義故。亦緣亦依。所緣緣皆有常義。闕主義故。但為緣不為依。又種子依具六義。六義者。一剎那滅。二果俱有。三恒隨轉。四性決定。五待眾緣。六引自果。一剎那滅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能。方成種子。二果俱有者。謂與所生現行果。俱現。和合方成種子。三恒隨轉者。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四性決定者。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名種子。五待眾緣者。謂此要待自眾緣和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六引自果者。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又具有依者。即所依與能依俱時而有。依者。但是一切有為生滅法。仗因託緣而生住者。皆名為依。依具四義。一決定。二有境。三為主。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方名所依。此四依各有所簡。且第一義者。若法決定。此正簡將前五識與第六識作不定依。夫為所依者。且須決定有方得。今有第六時。不決定有前五故。亦簡將五色根與第八為依。亦是不定有。如生無色界第八即無色根為依。又簡將能熏七現與所熏種子為生長依等。即此能熏現識。有間斷故。無決定義。
問。若有決定義。便是所依者。即如四大種及命根。五塵等及種子。皆有決定義。應是所依。有現行識時。必決定有種子故。
答。將第二義簡云。有境。言有境者。即有照境緣境功能。除心心所及五色根識。餘法皆非有境。今四大五塵命根等。雖有決定義。而闕有境義。故非所依。
問。若具二義。即名所依者。且如遍行五數。亦具決定有境二義。應與心心所為所依。
答。將第三義簡云。為主。今遍行五數。雖有二義。闕主義故。亦非所依。
問。若具三義。便成所依者。且如第八識現行。望識中種子。亦有決定有境為主三義。即此等八識現行。應與種子為俱有依。
答。將第四義簡云。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令能依心心所。緣取自所依家境。方成所依。今第八現行識。不能令種子取自所緣。故非所依。今第八識中種子。無緣慮。不能取自所緣故。第八非種子所依。但為依義。
問。未審何法具此四義。足得名所依。
答。為五色根及意處。即此六處。具前四義。足獨名所依。
問。內六處為俱有依。與六根體義何別。
答。俱有依。唯取六處現行。不取種子。闕有境義故。若但言六根。即通種現。又俱有依。取所依義。若言六根。即取生長義。各據勝以論。又若心心所法生時住時。即具俱有依。若色法生時住時。但有因緣依即得。定無俱有依。以色法無所緣故。自體不。是能緣法故。又瑜伽論云。於五識有三依。一種子依。二俱有依。三開導依。
問。所依有幾重。
答。有四重。謂五色根六七八識。即五識各依自根。若後三識。即通與五識為依。
問。五色根六七八識。四重所依。各有何用。而言隨闕一種。即便不轉。
答。謂一同境。二分別。三染淨。四根本等。所依別故。言同境者。即自五色根是。如眼根照青色境時。眼識亦緣青色境。以青色境同。故名同境。乃至身根識亦爾。言分別者。即第六識能與前五為分別依。同緣境時。起分別故。此是第六自體與五識為分別依。瑜伽論云。有分別無分別。同緣現在境故。即第六名有分別。前五名無分別。解深密經云。五識起時。定有意識同緣境。言染淨者。即第七識。第七識。能與五識為染淨依。第七若在有漏位中。即與五識為染依。若成無漏時。即與前五為淨依。有此染淨依。前五方轉。若無。即不得生。言根本者。即第八識。第八識。與前五識為根本依。前五識是枝條。又第八能持前五識種。種方生現。推功歸本。皆從第八識中成故。此第八不唯與前五識為根本依。亦與萬法為根本。以能持萬法種故。於因果位中。第八皆為根本。此四重依。各各不同。即八識俱有所依。四種名義不同者。如眼等五識。即同境等四種所依。各有決定義。且如眼識。以眼根為決定同境依。以決定共取一境故。餘四境與四根。各決定取自境亦爾。以第六識為決定分別依。以第七識為決定染淨依。以第八識為決定根本依。又能所依。四句分別。一唯能依非所依。即心所法。二唯所依非能依。即五色根。三俱句。即八識心王。四俱非。即外色法。又開導依者。開者避也。即開避處所。導謂導引。導引令生。即前念心王臨滅時。開避處所。引後念心心所。令彼生起。即後念心心所。託前念開導心王所依而生。名開導依。夫因依之處。則染淨出生之始。果報之境。乃苦樂成熟之時。則十因五果以無差。三依四緣而非濫。皆為最初一念。背覺合塵。轉作能心。現為諸境。三細識全因不覺。六麁相永為所緣。入生死。旋火之輪。未曾暫歇。處塵勞。無間之獄。曷有出期。若能明萬法元起之由。了一念最初之際。方知自我心起。起處無蹤。唯我心亡。滅時無跡。則永枯苦本。六趣為之氷消。頓竭愛原。二死因茲雲散。二十八祖之正意。從此皎然。三世諸佛之本懷。於斯釋矣。
問。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故云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起。若執不從緣生者。皆非正法。悉屬外道自然邪見。且心之一法。若無第一因緣者。無有親生現行果之義。則諸法不成立。若無第二等無間緣者。則無開導引後生義。無有相續。全成間斷。若無第三所緣緣者。則心無所慮處。不能牽心用。心無所託。乃心境俱成斷滅。若無第四增上緣者。雖具前三緣。若無增上。即成障礙。法亦不生。四緣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間因緣所生之法。方乃見無生之旨。以即生法達無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無生妙理。所以華嚴鈔云。緣起深義。佛教所宗。自古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則宗於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緣。然老子雖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似有因緣。而非正因緣。言道生一者。道即虛無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謂虛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雖有因緣。亦成自然之義耳。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故教說三世。修因契果。非無善因惡因故。楞伽經。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顯。淨名經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經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又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若爾。涅槃經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不應致疑。故知唯是一心緣起法門。以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所以本末相收。皆歸宗鏡。何者。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託境生心。則末亦收內。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大身。毛容剎土。故合為一大緣起也。故知有智慧無多聞。有多聞無智慧。俱不達實相。聞慧具足。真見心原。又經云。若欲學般若。應學一切法。以色無邊故。般若無邊。又經云。若欲了達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者。應當學般若。智論釋云。不破四緣之義。唯破四緣之執。如水中之月。不破所見。只破所取。故知但有能取執情。則非幻而成幻法。若成無所得慧。則非幻尚自不生。執喪情虛。萬法無咎。般若真性。何所滯乎。如大涅槃經云。菩薩善知諸緣。菩薩摩訶薩。不見色相。不見色緣。不見色體。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一相。不見異相。不見見者。不見相貌。不見受者。何以故。了因緣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又前十因四緣等義。是約法相宗說。略明行相。今依法性宗自在無礙法門。說明其體性。據華嚴法界緣起無盡宗。亦有因門六義。緣起十義。今且釋因門六義者。一空。有力。不待緣。是剎那滅義。由剎那滅故。即無自體。是空也。由此滅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此謝滅。非由緣。力故不待緣。二空。有力。待緣。是俱有義。由俱有故。方有即顯。是不有。空義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散。是待緣也。三空。無力。待緣。是待緣義。由無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緣生故。是無力也。四有。有力。不待緣。是決定義。由自類不改故。是有義。然自不改而生果故。果有力義。然此不改。非由緣力。故不待緣。五有。有力。待緣。引自果義。由引現自果。是有義。雖得緣方生。然不生緣果。是有力義。即由此故。是待緣義。六有。無力。待緣。恒隨轉義。由隨他。故無力。是故待緣。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能生故。不雜緣力故。二因。有力。侍緣。相資發故。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用緣故。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空有二義。二門各三。唯有六故。不增減也。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緣義者。以彼非因義。故不立。
問。果中有六義不。
答。果中唯空有二義。謂從他生無體。故是空義。酬因故。是有義。若約互為因果說。即為他因時。具斯六義。與他作果時。即唯有二義。是故六義唯在因中。待緣者。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也。若緣起祕密義。皆具此六義。六義。約體用各有四句。一約體。有無四句。一是有。謂決定義故。二是無。謂剎那滅義故。三亦有亦無。謂合彼引自果及俱有。無二是也。四非有非無。謂合彼恒隨轉及待眾緣。無二是也。二就用四句。一由合彼恒隨及待眾緣無二故。是不自生。二由合彼剎那滅及決定義無二故。是不他生。三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無二故。不共生也。四由具三句合其六義因義方成故。非無因生也。中觀八不。據遮詮。六義。約表詮。八不約反。情理自現。六義據現。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六義開合者。或約體唯一。以因無二體故。或約義分二。謂空有。以無自性故。緣起現前故。或約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緣。二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初即全有力。後即全無力。中即亦有力亦無力。第四句。無力。不待緣。非因。故不論。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六義。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由有力無力義。故相入門。由有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由諸義門。故得有毛容剎海等事也。若論相入相持。皆因有力無力。即此二義。不得同時。若俱有力。無無力者。即成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俱無力。無有力者。即成無果過。俱不生故。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因生故。以一有力能持多。以多無力即入一中。以多有力能持一。以一無力即入多中。是以一塵有力。能含剎海。剎海無力。潛入一中。
問。有力無力。其義如何。
答。若以一有力者。是空無性義。無性故。能成諸法。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則是一有力為主。多無力為伴。若以多有力者。則無一法而有自體能獨立者。皆假眾緣相待而成。則多有力為主。一無力為伴。所以立伴相成。自他互立。無伴則主不立。闕自則他不成。又約用。由相待故。具有力無力義。是相收及相入。二約體。由相作故。具有體無體義。是故相即及相是。經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以他而為自。故無體性。以相待而成。故無作用。此是無力義。又因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若一法有體。則不假相依。若無相依。則無諸法。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此是有力義。次緣起十門者。即緣起相由之力。謂一與多互為緣起。相由成立。故有相即相入等。此有二種。一約緣用。有有力無力。相待相依。全體相收。故有相入。二約緣體。有空不空。能作所作。全體相是。故有相即。此即入二門。復有二義。一異體相望。故有微細隱顯。謂異體相容。是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二同體內具德。故有一多廣狹。謂同體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以異攝同。故有帝網義。於時中。故有十世義。緣起無性。故有性相無礙義。相關互攝。故有主伴義。十緣義者。一。諸緣各異義。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若雜亂者。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各自守一位。經頌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互遍相資義。要互相遍。方成緣起。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即是多箇一也。此即一一各具一切。經頌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三俱存無礙義。凡是一緣。要具前二。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應多緣。多。緣方是一故。以一不自作一。以多作一。以多不自多。以一作多。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或舉體全住。是唯一也。或舉體遍應。是多一也。或俱存。或雙泯。或總合。或全離。經頌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此三門。總明緣起本法竟。四異體相入義。謂法門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有全力全無力義。由一有力。必不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持多也。由多無力。必不與一無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多持一依亦然。五異體相即義。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是故一緣是能起能成。故有體。多緣是所起所成。故無體。由一有體。必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六。體用雙融義。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有相入。無相即義。二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即唯有相即。無相入義。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無礙雙存。亦即亦入。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雙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門。於初異體門中顯義理竟。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先明相入。謂一緣有力能持多一。多一無力依彼一緣。是故一能攝多。多便入一。八同體相即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有體無體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持多一。全一攝多。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九。俱融無礙義。同前六句體用雙融。此三門。於前第二同體門中辯義理竟。十同異圓滿義。以前九門。總合為一大緣起。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門。由就體。有相即。就用。有相入。由異體相容。具微細門。由異體相即。具隱顯門。就用相入為顯。就體相即為隱。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具帝網門。由此大緣起。即無礙法界。有託事門。顯於時中。有十世門。相關互攝。有主伴門。此圓滿門。就第三門中以辯義理竟。經頌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如是理事開合緣性融通。方達一心無盡之用。華嚴演義釋云。夫緣起者。初有三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三同異合明門。所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門。後即異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云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云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曰。謂要由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門。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無力故。二互相形奪。有體無體故。三體用雙融。無前後故。此即緣起大意。次。第一異體門者。然由相成。方各有體。二互遍相資義者。即同體門。則具多箇一。如十錢為緣。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者。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無盡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三俱存無礙義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者。總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一或舉體遍應。二或舉體全住。三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應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雙泯者。即由俱存。則相即奪故。住一即遍應。非住一也。遍應即住一非遍應也。五或總合者。合前四句為解境故。六或全離者。全離前五成行境故。四異門相入義者。遞相依持者。以是緣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謂一有定性。不由於多。多有定性。不由於一。今由一無定性。假多而起。多無定性。由一而生故。由無性平等之義。方成緣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於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於多。今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此多則無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則無力。無力隨有力。一多互相收故。隨一佛會。即一切佛會。一切法會。即是一法會。故此一法會。不動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後互相成。如何不信。又謂前一望多中。一為持邊。一能攝多。一為依邊。一能入多。如一望多。有依有持者。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持。言無力者。成上依。言常含多在已中者。一有力為持。能攝多故。言潛入已在多中者。一無力為依。便入多故。俱存雙泯者。謂一攝多。是第一句。多攝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謂即一攝一入時。即多攝多入故。雙泯者。即第四句。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故。便一攝一入泯。多攝多入故。即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泯。故云雙泯。對前別明二句。則有四句。亦可成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頓絕前五。成行境故。五異體相即義者。為能起邊。即有體。為所起邊。即無體。如云法從緣生。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無體義。若形奪者。以能起之緣。形對所起。奪彼所起。令無體也。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者。謂有難言。一之與多。俱有有體無體二義。云何獨言一有體耶。故今通云。由有無義不得並故。今一為能起邊。多。必是所起故。若不爾者。能所不成。緣起亦壞。是故無有不多之一者。此一是多故。無有不一之多者。此多是一故。
問。一不即多有何過。
答。有二過故。一不成多過。謂既不成多。餘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無十過。二不成一過。謂若一不成十。此即不成一。由十不成故。一義亦不成。以無於十是誰一故。一不即多。成過既爾。多。不即一成過亦然。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斷滅等過故。俱存雙泯者。俱。謂正一。攝他同己。廢己同他時。即是多攝一同己。廢己同一也。雙泯者。以一望於他二義。即是多望於一二義故。則一望於他。二義泯矣。多望於一。二義。即是一望於多二義故。即多望於一。二義泯也。旨不異前。思之。六體用雙融義者。一以體就用。二以用就體。三體用雙存。四體用雙泯。以體用交徹。形奪兩亡。即入同原。故圓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七同體相入義者。此門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是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等。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為弟。望弟為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八同體相即義者。一有多空既爾者。例多一有體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多一有體。本一無體也。多一有體故。能攝本一。本一無體。潛入多一。九俱融無礙者。同前異體門也。即前第六門。謂同體緣起法中。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十同異圓滿義者。謂前來異體四門。同體四門。及第三同異俱存。並不出同異。合居一處。不偏一門。故云圓滿。若具足皆具十玄。有多種義門。有本有末。有同有異。有即有入。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門。為同時門也。且如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帝網門者。同體相入。一中已含於多。更入異體。故有重重之義。同體相入。如鏡已含多影。更入異體。如含影之鏡。更入餘鏡。故有重重無盡之義。餘九玄如文。今結屬者。由第一本門之中融同異故。今則融前六門。則異體中三門。與同體三門相成。無異體。同體不成。無同體。異體不成。故六門相成。後之七門。從前三生。前三融故。後七必融。故十門一際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舉體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異。雙現。無二體故。四或雙非同異。以相奪俱盡故。謂同即異。故非同。異即同。故非異。五或具前四。為解境故。六或絕前五。成行境故。故約智顯理。諸門不同。廢智忘筌。一切叵說。說與不說。無礙難思。沒同果海。唯亡言遺照。庶幾玄取耳。如上緣起總因云。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外諸器界。內識頓變。增上之果。亦因自業。故云內變。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以末攝本。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一身。毛容剎土。故合為大大緣起。
宗鏡錄卷第七十二
宗鏡錄卷第七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八識之中。覆真習妄。何識造業。何識為因。何識為依。成其妄種。
答。前五識取塵。第六識為因。第七識計我造業。第八識為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斷。楞伽經偈云。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釋云。謂五識取塵。轉入六識。六識記法為因。七識攀緣。六識。造善惡業。得未來生死。覆障八識。不得顯現。若五識不取塵。即無六識。六識無故。七識不生。七識不生故。則無善惡業。無善惡業故。即無生死。無生死故。如來藏心湛然常住。即是六七識滅。建立八識。又八識為五六七識所依。與諸識作因者。即第六識心。諸識依之。如水盡。則無波浪。六識滅。七識亦不生。故云一念無明風。鼓動真如海。無明風盡。識浪不生。則覺海性澄源源澄覺元妙。
問。一切世間因果相酬。生死不絕。於諸識中。何識為主。
答。生滅因緣。最初依阿賴耶識為體。以意識為用。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絕。功在意識。以是義故。意名相續識。起信論云。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此義云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恒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釋云。通論五種之識。皆名為意。就本而言。但取業識。以最微細。作諸識本故。如是業識。見相未分。然諸菩薩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了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前外執。順業識義。故名業識。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是明諸法非有之義。入楞伽經偈云。身資生住持。若如夢中生。應有二種心。而心無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觸。如心不自見。其事亦如是。若如夢中所見諸事是實有者。即有能見所見二相。而其夢中。實無二法。三界諸心。皆如此夢。離心之外。無可分別。故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能所二相。皆無所得。故言無相可得。又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識故。說三界唯心轉也。此心隨熏。似現雖有種種。然窮其因緣。唯心作也。離現識。則無六塵境。反驗六塵。唯是一心。故云。離心則無境等。
問。現有六塵境。云何唯心。
答。以一切法。皆是此心。隨熏所起。更無異體。故說唯心。
疑云。何作諸法耶。
答。由妄念熏故。生起諸法。故云從妄念起。亦可疑云。法既唯心。我何不見。而我所見。唯是異心。釋云。異心者。是妄念分別而作故。云妄念生也。既境唯識。無外異法。是故種種分別皆是自心。即塵無相。識不自緣。是故無塵識不生。則心不見心矣。攝論云。無有別法能取別法。能所既窮故。無相可得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者。
瑜伽論問。諸修觀行者。見遍計所執無相時。當言入何等性。
答。入圓成實性。
問。入圓成實性時。當言遣何等性。
答。遣依他起性。以此當知。唯識觀成。則無有識。楞伽經偈亦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此之謂也。若依此論。無明動真如。成生滅緣起。無明風滅。識浪即止。唯是真如。平等平等也。此境界離心之外。無體可得也。又亦即是心故。復無體也。如鏡外無體。鏡內復無體也。疑云。既其無體。何以宛然顯現。釋云。並是真心之上。虛妄顯現。何處有體而可得也。疑云。何以知心上顯現。釋云。以心生則種種法生。以無明力。不覺心動。能現一切境界。則心隨熏動。故云生也。若無明滅。境界隨滅。諸分別識。皆滅無餘。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則心原還淨。故云滅也。既心隨不覺。妄現諸境。則驗諸境。唯。心無體也。又夫心者。形於未兆。動靜無不應於自心。如詩云。願言則啑願。思也。言。我也。謂人。或思已則啑。故知心應千里。設有處遠而思者。我皆知矣。是以萬事唯心先知。故得稱心靈。斯之謂也。如太山吳伯武。與弟相失二十餘年。相遇於市。仍共相敺。伯武覺心神悲慟。因問。乃兄弟也。
問。生滅因緣。別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而得生起。
答。古師釋云。生滅因緣。體相有二。一阿賴耶心體。不守自性。變作諸法。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動心體。是生滅緣。又復無明住地諸染根本。起諸生滅。故說為因。六塵境界能動七識。波浪生滅。是生滅緣。依此二義。以顯因緣。諸生滅相。聚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阿賴耶自心相也。又真妄和合諸識緣起。以四句辯之。一以如來藏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七識唯生滅。如水波浪。三賴耶識亦生亦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非浪。
問。賴耶既通動靜。不應唯在生滅門。
答。為起靜以成動。無別有動體。是故靜性隨於動。亦在生滅門中。非直賴耶具動靜。在此生滅中。亦乃如來藏唯不動。亦在此門中。何以故。彼生滅無別體故。如水作波。又起信論說。無明為因。境界為緣。生三細之識。六麁之相。則隨迷昧之緣。而沈六趣。始覺為因。五度為緣。則隨悟解之緣。而昇一乘。又說。迷則有過恒沙等妄染之法。即染緣生而淨緣滅。悟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即淨緣起而染緣亡。然但一心所作。更無二原。義說逐悟逐迷。實無能逐所逐。故論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如古德釋。波水之喻真如生滅二門。以水濕喻心真如。以波動喻心生滅。波無異濕之動。則無異真如之生滅。即水以辯於波。不變性而緣起也。水無異動之濕。則無有離生滅之真如。即波以明於水。下捨緣而即真也。
問。記憶之事。定屬何法而生。
答。大乘說能記憶法。有三。一自證分。能記憶見分。二別境中念。能記憶曾所更事。三識中種子。能不妄生自現行。唯識疏云。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如現行色。曾被見分緣者。後必能憶。若不曾為相分緣者。後時必不能記憶也。以能緣見分。於過去時及現在世。但緣相分。不曾自緣。前已滅心。既過去已。今時見分有何所以。能自憶持。以於昔時。不曾返緣自見分故。既許今時心心所法。能自記憶。明由昔時有自證分。緣於見分。證彼緣境。作量果故。故今能憶。
問。生滅門中。有漏位內。約教所論。有幾種生死。
答。略有二種。一分段。二變易。識論云。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劑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劑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惻名不思議。或名意生身。隨意願成故。如契經說。如取為緣。有漏業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如是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因。有阿羅漢。獨覺。已得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化故。
問。論云。所知障不障解脫。無能發業潤生用故。何用資感生死苦為。
答。成二利故。更須資生。論云。自證菩提。利樂他故。謂不定性獨覺聲聞。及得自在大願菩薩。已永斷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分段身。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以無漏勝定願力。如延壽法。資現身因。令彼長時與果不絕。數數如是定願資助。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彼復何須所知障助。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所知障。障大菩提。為永斷除。留身久住。又所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故於身住。有大助力。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身攝。非彼境故。由此應知。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於無漏業。是增上果。釋云。得自在大願菩薩。已永斷伏煩惱障者。謂八地已去菩薩。雖藉煩惱生死受生。不同凡夫及二乘。說現及種潤。由起煩惱利益有情業勢。方能感生死果。煩惱若伏。業勢便盡。故須法執。助願受生。故已永斷伏。無容復受當分段果。既有二利之益。觀知分段報終。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入無漏勝定。勝願之力。如阿羅漢延壽之法。資現身之因。即資過去感令身業。令業長時與果不絕。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者。既未成佛。圓證無相大悲。一味平等之解。若不執菩提可求有情可度。為實有者。無有因由。可能起猛利大悲。及猛利願。以所知障可求可度執為先。方能發起無漏業故。說業為因。以是勝故。無明為緣。以疎遠故。非如煩惱資有漏業。但緣義同。少分相似。又所知障。障大菩提。正障智故。為永斷除此所知障。留身久住。說之為緣。為所斷緣故。又此所知障。能為一切有漏之依。由有此障。俱諸行法。不成無漏故。此所依之障。若無。彼能依有漏。決定非有。今既留身久住。由有所知障為緣。故說此障。為於身住有大助力。說為緣也。此變易生死。乃是菩薩成就非願。圓滿菩提。若分段生死。即是凡夫妄心所造。念念耽著。入大苦輪。無有休息。如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世間眾生。顛倒覆心。貪著生相。厭患老死。迦葉。菩薩不爾。觀其初生。已見過患。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舍。是女端正。顏貌繢麗。以好瓔珞。莊嚴其身。主人見已。便問言。汝字何等。繫屬於誰。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問言。汝所至處。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處。能與種種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珊瑚琥珀。硨磲瑪瑙。象馬車乘。奴婢僕使。主人聞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我今福德故。令汝來。至我舍宅。即便燒香散華供養。恭敬禮拜。復於門外。更見一女。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皮膚皴裂。其色艾白。見已問言。汝字何等。繫屬誰家。女人答言。我字黑闇。復問何故名為黑闇。女人答言。我所行處。能令其家所有財寶。一切衰耗。主人聞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當斷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癡。無有智慧。主人問言。云何名為癡無智慧。女人答言。汝舍中者。即是我姊。我常與姊。進止共俱。汝若驅我。亦當驅彼。主人還入。問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實為是不。功德天言。實是我妹。我與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離。隨所住處。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常利益。彼作衰耗。若愛我者。亦應愛彼。若見恭敬。亦應敬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惡事者。我俱不用。各隨意去。是時二女俱共相將。還其所止。爾時主人。見其還去。心生歡喜踊躍無量。釋曰。功德天者。即喻於生。黑闇女者。即喻於死。只是世間生死二法。諸惡之本。眾苦之原。賢聖共訶。愚癡所蔽。主人見已者。心矚於境。名為見也。即便問言者。以解觀生求生之實。名為問。女人答言者。境對於心。義稱答也。功德大天者。喻生是出相也。功德報主。具六識光明。照六塵境界。名功德天也。繫屬於誰者。應言屬惑業。我今福德者。宿修善因。今受天報。名至我宅也。復於門外者。死捨身家。義云門外。繫屬誰家者。緣應即死。無所屬也。我字黑闇者。死是沒相。雖有五根。無所覺知。名黑闇也。我常與姊。進止共俱者。即生即死。為進止俱。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惡事者。我俱不用者。夫於生不喜者。見死則不憂也。爾時主人。見其還去。心生歡喜踊躍無量者。證初地時。離分段死。入歡喜地。故云歡喜無量。
問。唯有內識而無外緣。云何復說六處輪迴。生死相續。
答。識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諸業。謂福業罪業不動業。即有漏善不善思業。思業之眷屬。亦立業名。同招引滿異熟果故。此雖纔起無間即滅。無義能招當異熟果。而熏本識。起自功德。即此功能。說為習氣。是業氣分熏習所。成。簡曾現業。故名習氣。如是習氣。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此顯當果勝增上緣。相見。名色。心及心所。本末。彼取。皆二取攝。彼所熏發。親能生彼本識上功能。名二取習氣。此顯來世異熟果心。及彼相應諸因緣種。謂俱業種二取種俱。是疎親緣互相助義。業招生顯。故頌先說。前異熟者。謂前前生業異熟。果餘異熟者。謂後後生業異熟果。雖二取種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有盡。由異熟果。性別難。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由感餘生業等種熟。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後別能生餘異熟果。由斯生死輪轉無窮。何假外緣方得相續。此頌意說。由業二取。生死輪迴。皆不離識。心心所法。為彼性故。釋云。此雖纔起無間即滅。無義能招當異熟果者。雖現用無有過去體。能招當來真異熟果。而現行之業當造之時。熏於本識起自業之功能。功能。即習氣。習氣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相見名色心及心所本末。彼取。皆二。取攝者。一者相見。謂即取彼實能取。實所取。名二取。二者取名色。色者。色蘊。名者。四蘊。即是執取五蘊為義。前言相中。亦通取無為。以為本質故。今此唯顯取親所緣。不能緣得心外法故。又變無為之影相分。亦名所攝。不離心等故。三者取心及心所。一切五蘊法。不離此二故。四者本末。謂取親果。第八識。是諸異熟之根本故。又總報品。故名本。餘識等異熟別報品。故名末。即取一異熟也。五彼取者。即彼上四取也。此諸取。皆是二取所攝。即是現行之取也。雖二取種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有盡。由異熟果性別難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者。二取種子受果無窮。攝論說。習氣有盡。所以者何。由異熟果。一者性別。與業性殊。不多相順。二者難招。業雖招得。謂必異世果方熟故。業習氣有盡。如沈麝穢草。有萎歇故。其等流果及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同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何者為等流。何者為增上。增上寬。但等流必增上。等流者。謂種子與現行及自種。為俱生同類因故也。增上處無別體。即等流性故。又是等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又種望現行。是增上。望自類種。是等流。業種望彼現及種。皆異性故。但是異熟。前異熟受用盡時。復不能生餘異熟果。意由感當來餘生業等種子熟故。於今身中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即是此身臨終之位。彼所熟業。復別能生彼餘果起。即先業盡時。後果種熟時。其異熟果而復得生。所以生死不斷絕也。由此業果無斷。生死相續。輪轉無窮。何假藉心外之緣。方得生死相續。此相續識。無有斷時。若未觸途成觀。諦了自心。皆對境生疑。執有前法。一切生死。盡是疑情。但了唯心。自然無咎。若疑蛇得病。豈有實境居懷。猶懸砂止飢。但是自心想起。如晉書樂廣傳。廣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座。蒙賜酒。見盃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廳署。壁上有角。角邊畫作蛇。廣意盃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前處。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又律中四食章。古師義門手鈔云。思食者。如饑饉之歲。小兒從母求食。啼而不止。母遂懸砂囊誑云。此是飯。兒七日諦視其囊。將為是食。其母七日後。解下視之。其兒見是砂絕望。因此命終。方驗生老病死。皆是自心。地水火風。終無別體。是以眾生耽著生死。二乘厭畏生死。皆不了心外無法。為境所留。取捨雖殊。俱非解脫。何者。眾生為生死。縛二乘被涅槃縛。如楞伽經云。復次大慧。諸聲聞眾。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不知證自知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彼愚癡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取心外境。常於生死輪轉不絕。
問。生死相續。由二取有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成異熟果者。其生死業先來後去。定屬何識。
答。唯第八識。是諸異熟之根本。若無此識。生死不成。由前七轉識有間斷。非主故。此識亦名執持識。能執持種子根身。初一念。有執趣結生相續義。即是界趣生義。此執趣結生。不通果位。八地已上。不通執趣結生也。今但取執持種子根身義。故名執持義。此通一切位。此是生位。最初攬胎成體。乃至死時。前諸識悉皆惛昧遷謝。唯異熟識。最後執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壽煖識三不相離故。冷觸起時。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故。由此為凡為聖。常作所依。捨生趣生。恒為其主。
問。生死依處。約有幾事。
答。生死流轉所依事。有三。經云。有三種流轉。一是處流轉。於三世處。由我分別。二是事流轉。由外六處。由我取執。三如是而轉。諸業異熟。相續流轉。
問。由二取習氣。成生死者。必因現行功能。方成習氣。且現行何法。熏成生死。
答。初因無明不了發業。次因情愛貪著潤生。故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癡愛故。則念念相續。當知念即生死。經云。起一念善。受人天身。起一念惡。受三塗身。故知日夜念念。造未來生死之身。有何窮盡。安般守意經序云。彈指之間。心九百六十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猶彼種大也。菩薩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中。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問。生死之法是有是無。
答。非有非無。何者。若言是有。一身內外地水火風。各各性空。未曾聚散。所以無生之生。可說為。生。無滅之滅。可說為滅。如菴提遮女師子吼了義經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畢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生義。乃至若能明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散壞。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死義。若言是無。以染淨真如不守自性。不覺隨緣。起幻生滅。故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如上所明。凡聖二種生死。須知生死中道。方離斷常。是以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真性湛然。不可執常。業果宛然。不可執斷。又復諸佛出世。尚如空華亂生亂滅。況眾生顛倒生死。但如妄夢。如狂醉。豈是實耶。融大師云。一切凡聖。三塗已上。種智已還。皆妄想謂有。並是夢中。如人夢中見在地獄。種種方便求脫。浪生辛苦。但抖擻令覺。即一切事盡。無。如今並是夢中所作。還受夢報。又如狂醉之人。恒隨物轉。所以一切眾生。飲無明酒。臥五住地。長劫惛然。孰有醒者。忽得見性之時。如同醉醒。如經偈云。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醒。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又若入宗鏡中。頓明實性。反觀世間生死。名相虛誑。猶如兒戲。復似技人。然雖改換千差。一性宛然不動。如草堂和尚偈云。樂兒本是一形軀。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雖改變。始終奴主了無殊。
宗鏡錄卷第七十三
宗鏡錄卷第七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生死輪迴。不待外緣。既由內識。此即有漏異生。生死相續。諸佛菩薩淨法相續。為復亦由內識。為復別有淨體。
答。淨法相續。應知亦然。論云。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此應知。唯有內識。釋云。由法爾種新所熏發。由本願力。即佛世尊利他無盡。清淨種識。皆通現種。皆唯第八能持種故。由此上來。所說染淨道理。應知諸法相續。唯有內識也。
問。人法二空。一心妙理。云何又說四相所遷。二死相續。且如四相之中生相則內外無從。推不可得。住相則念念不住。異相則雖似遷移。體本嘗變。滅相則法本不然。今亦無滅。
答。四相有二。一麁約果報而說。即生老病死。此亦四相。二細。即生住異滅。據惑業而論。如起信論中釋云。不覺心起。名為生。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起念相續。名之為住。執取計名。名之為異。造作諸業。名之為滅。雖即四相似分。俱是一心而轉。然世人多執住相。以為現見。今須推破。以顯真空。凡有一切住持境界。悉如夢中。似有非實。以隨心所現。外境本空故。心亦無生。念念不住。如大智度論云。佛說諸法。無有根本定實如毫釐許。所有。欲證明是事故。說夢中受五欲。譬如須菩提意。若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性。今何以故。現有眼見耳聞法。以是故。佛說夢譬。喻。如人夢力故。雖無實事。而有種種聞見。瞋處喜處。覺人在傍。則無所見。如是凡夫人。無明顛倒力故。妄有所見。聖人覺悟。則無所見。一切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皆不實。虛妄故有見聞。又云。現在色亦無住時。若法後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已隨逐。微細故不識。如人著屐。若初日新而無有舊。後應常新。不應有舊。若無舊。應是常。常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則世俗法亂。復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若有住時。則無生滅。夫受生死者。初因妄識造分別業。因茲有身。今先推此身。聚散非有。以身是積聚義。內外四大。假和合成。微細推窮。事無和合。以風火常舉。地水恒沈。一一大性。各無定體。風以動為性。乃附物而彰。真理不遷。湛然常寂。火以熱為性。未必皆燒。如雲中身內之火。何不焚爇。地以堅為性。且如銅鐵。遇鎔成水。剛柔不定。水以濕為性。因火即乾。又寒堅煖釋。凝流無體。各各既無。和合非有。如一狗無師子性。聚群狗而亦不成。似一盲不見於明。合眾盲而終不覩。寶藏論云。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既知身空。又執識煖息三事實有。能為生死成就命根者。台教云。此身無常。攬壽煖識三事而有身。身但假名。三事無常。無別身也。息之出入。計為壽命。息出不反。身如瓦礫。命寧可保。若煖氣持水。水潤於地。妄謂此身為常存者。火從緣生。緣散故即火滅。身便臭爛。業計妄識。剎那異趣。謂我常自在。業若纔斷。心即託生。身便散滅。大集經云。出胎。盛年。衰老。皆是業持。三事生滅。相續不斷。凡夫不了。妄取身相。不覺氣斷。三事分離。又如出入息。相續百千萬。出入息。一一息中。身不可得。剎那心識。次第生滅無量。一一剎那。身不可得。不臭不爛。三大成皮肉骨髓。一一驗之。虛假。身不可得。離此三事。無別有身。故知身命本空。生死恒寂。凡夫不了。枉入苦輪。命如風裏之殘燈。剎那磨滅。身似潭中之聚沫。倏爾消洋。所以經云。解無不生。了有不死。若了有空而無我。無我令誰生。解本無而不生。不生令誰死。唯持種本識。妙湛真心。體性圓明。寂然常住。處異生位。持無漏而常熏。至佛果門。續菩提而不斷。又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違心性離相寂靜故。能生起動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經云。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飄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起信論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四相流轉。唯一夢心。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隨智力淺深。分分而覺。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辯前後。故論云。四相俱時。無有自立。生住異滅。一心而轉。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故言俱時而有。無有自立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故。如般若燈論偈云。生死有際不。佛言。畢竟無。此生死無際。前後不可得。如般若經云。復次極勇猛。如涅槃無際。一切法亦無際。何者。生死以涅槃為際。涅槃以生死為際。既不得生死。亦不得涅槃。生死涅槃。既不可得。則一切法悉無際。如是但了本覺一心。念念契圓常之道。若逐無明散意。塵塵成生死之輪。得失在人。法無邪正。取捨任己。道絕昇沈。但自內觀。躡普門而頓入。唯當正眼。履一道以圓成。
問。動識相與真心性。既非一異。為復可壞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為墮常。若可壞。則歸斷滅。
答。既非一而非是異。即亦可壞而不可壞。起信論云。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根本無明滅者。是合風滅。相續即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為智性。是合濕性不壞。
問。生死種子不斷。皆因發業潤生。於煩惱中。何法發業。何法潤生。
答。夫業性本空。結成多種。先論黑白行相。後辯發潤根由。今初黑白行相者。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復次善男子。次當觀業。何以故。有智之人。當作是念。受想觸欲。即是煩惱者。能作生業。不作受業。如是煩惱。與業共行。則有二種。一作生業。二作受業。是故智者。當觀於業。是業三種。謂身口意。善男子。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業果。意唯名業。不名為果。以業因故。則名為業。善男子。身口二業。名為外業。意業名因。是三種業。共煩惱行故。作二種。業一者生。業二者受。業善男子。正業者。即意業。也期業者。謂身口業。先發故。名意業。從意業生。名身口業。是故意業。得名為正。智者觀業已。次觀業因。業因者。即無明觸。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三種身口意業。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次觀果報。果報有四。一者黑黑果報。二者白白果報。三者雜雜果報。四者不黑不白果報。黑黑果報者。作業時垢。果報亦垢。白白果報者。名無漏業。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先說無漏。無有果報。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果報耶。佛言。善男子。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黑黑果報。亦名為果。亦名為報。黑因生故。得名為果。能作因故。復名為報。淨雜亦爾。無漏果者。故名為果。不作他因。不名為報。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無漏業。非是黑法。何因緣故。不名為白。善男子。無有報故。不名為白。對治黑故。故名為白。我今乃說受果報者。名為黑白。是無漏業。不受報故。不名為白。名為寂靜。故知業不可作。果不可逃。如經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業。唯除不作則無果。得道則業亡。如氣歔旃陀羅。造惡業而得生天。鴦崛魔羅。作逆罪而得解脫果。是知受身已來。無有不作業者。設今生不作。過去曾為。但悟此宗。無不解脫。何以解脫。若入宗鏡。人法自空。人空。則不見有能作業之人。法空。則不見所受果之處。只為妄執人法而造業。不出心境而受殃。但心境俱亡。即當處解脫。故知一切善惡諸法。無有定相。由心迴轉。得失任緣。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若言諸業定得報者。則不得有修習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屬。若言。諸業有定不定。定者。現報生報。後報。不定者。緣合則受。不合不受。以是義故。應有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屬。乃至譬如二人。俱涉險路。一則有目。一則盲瞽。有目之人。直過無患。盲者墜落。墮深坑險。故知得宗鏡之眼者。終不墮三有之險。陷五欲之坑。自然直過無疑。常居覺地。次辯發潤根由者。若分別煩惱正發業。俱生無明助發業。發者。動作義。業者。招感義。俱生能潤生。分別能造業。招生過重。俱生能潤生過輕。若分別發人天業。即俱生助發。以人天業難發。要假俱生。助若分別發三塗業。不假俱生助發。以分別猛利故。不要助發。
問。俱生分別。二種何別。
答。古釋經論正意。即分別麁。俱生細。唯識論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力。常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轉故。名俱生。十地論云。遠隨現行不作意緣。無始至今。任運而有。不假作意分別尋伺。如小孩兒見母生喜。是俱生貪。見別人啼哭。是俱生瞋。即不假別緣分別尋伺求。自任運起故。知俱生細。唯識論云。分別我執。亦由現世外緣方起。非與身俱。要待邪教邪師。及邪分別。然後方起。又此三緣。前二是麁。第三自思惟細。經云。緣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因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即自邪思惟是因力。餘二是緣力。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凡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揑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揑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無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楞嚴經疏釋云。別業妄見者。分別煩惱也。同分妄見者。俱生無明也。夜見燈光五重圓影者。喻五見也。蘊喻燈光。此之五見。於蘊上起。妄生推度。是遍計性。情有理無。色實在燈見病為影者。依他蘊性。緣起不無。故云色實在燈。我見體空。從妄心起。故云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者。能執所執。分別惑故。見眚非病者。正證真時。了知。遍計脫體全空。故云見眚非病。分別惑亡。同一真性。離能所取。故云終不應言是燈是見。及非燈非見。即釋上來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者。本來無月。將何為形。形既不立。非形亦無。是非一相。能所俱亡。故云何況分別非燈非見。然見眚者終無見咎者。若知眚即是眼病。終不執影以為實有。故無見咎。見與見緣似現前境者。皆是妄心變起。非實有境。見相二分。俱不離心。況是遍計唯影無質。此釋妄見也。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者。本元真覺也。以真能覺妄。了彼妄見及與所緣。俱是眚故。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者。結前真妄二覺也。妄見即是於眚。能覺真心不是於眚。但能覺彼妄緣。體非是眚。故云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者。牒妄覺能所俱眚也。覺非眚中者。牒真覺非眚也。此之真妄二見。俱離能見所見。故云此實見見。以證真時。無此二見故。能見所見。既不安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者。何故真見不名見。以無眚病故。只由見病。分能立所。遂見世間自他相異。故云皆即見眚。言非見眚者。真見非是眚也。以真無見相可立故。不名眚。既不名眚。亦不名見。正明離見之意。是以有見即妄。遍計情生。如眚目人。見夜燈之圓影。無見即真。圓成智現。如明眼人。見虛空之清淨。又若別業妄見。如增上惡業熟。生身變為蛇虎等。此不動總報。自受別報。唯自業識變。不同業者。即不見。如燈上圓影。唯眚之觀。若非眚人。則不同見。若同分妄見。如同造阿鼻地獄業。同受總報。同苦無間。若不同其惡業者。即不見。如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同見一切不祥境界。若彼國眾生不同其惡緣者。則本所不見。亦復不聞。故知苦緣樂緣。總報別報。因緣和合。當處出生。因緣離散。當處滅盡。未曾有一法。非出我心耶。故經云。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則見清淨本心常住。又若分別煩惱則麁因邪思而方起。俱生無明則細。自任運而常生。雖分麁細之文。俱同妄識。如別業妄見之者。因目眚而見燈上圓光。似同分妄見之人。因瘴惡而覩國中災怪。雖分同別之境。皆是妄心。可驗。眾生界中。凡有一切見聞之事。皆如一人別業之眚影。多人同分之不祥。若能知燈影是目眚所成。識災境乃瘴惡所起。則燈上之重光自沒。天中之兩日俄沈。如不動一心。萬緣俱寂。則見聞和合之病。分別全消。根本生死之災。俱生永絕。
問。三塗之內。還具分別俱生不。
答。護法云。三塗內總無分別。而不發業。如猿猴之類。所有煩惱。皆是強盛俱生。而非分別。設造業者。但是別報。若有分別造總報者。即永無出期。
問。既有分別種子。何不造總報。
答。闕主伴故。現行是主。種子助發是伴。
問。若說三塗不造業者。如何大力鬼打舍利弗頭。便入地獄。鸚鵡鳥聞四諦法。而得生天。
答。此等造別報。此業有力。能助昔日總報。總報被助已。便能隨業勢墜地昇天。又古德。
問。人天趣中。定總發業不。
答。人中北洲。不造總別二報業。以無分別相。餘三洲即發業。并此洲癡人不發業。
問。前言三塗無分別。如何知父母等。如慈烏反哺。猫狗識人。知人嗔喜。
答。此不是分別煩惱。彼任運分別。非煩惱分別。
問。無明發業。有幾種無明。
答。有四種。一隨眠。二纏無明。三相應。四不共。外法異生具四。內法異生除不共無明。入信位第七心。及加行位中。是內法。十信第七心前有退故。及資糧位中。名外法。若內法異生。頓悟即造業。漸悟不造。頌悟中悲增造。智增不造。十地位中八地已去。定不發業。惑體無故。七地已前。或云聖人。以無漏明為緣而不發業。設有俱生。但助願潤生而已。又云。七地已前俱生起時。亦造別報善業。
問。聖人因何不造總報業。
答。無分別煩惱故。以無漏明為緣故。違生死故。但以俱生。潤舊總報業。受分段生死。居人中。除北洲人。修無我觀。無分別。不能造業。此中。除極愚昧者。天上。唯除無想天。以無心故。不造業。四種無明。總能發業。隨眠。是種子。餘三即現行。
問。無明發業。貪愛潤生者。於煩惱中。幾法能潤。
答。古釋云。即識等五支種子。要假貪等煩惱。資潤溉灌。方得出生。若俱生惑業者。即六俱生。十分別及二十隨煩惱是。於此三十六煩惱中。貪一法唯正中正潤。餘五俱生。即正中助潤。若十分別。即助中助潤。又四句料簡。一。有是貪愛而能潤生。第六識愛也。前五識不強盛故。但是兼支攝。正唯第六。二有是貪愛不能潤生。即第七識。雖有貪愛。以內緣故。及所知障中者。三有是生支而貪愛潤。即一切凡夫身中生支也。四有是生支非貪愛潤。為最後身菩薩。大乘說是化現故。或變易身中生支。
問。心為起惑之因。身是造業之本。身約幾種。有何身能造業。
答。身總四有。一生有。即中有後。本有前。正結生相續時。剎那五蘊起。名生有。二本有者。即生有從死有前。於其中間。所有五蘊皆名本有。以是本總報業所招故。俱舍頌云。本有為死前。居生剎那後。三死有者。即本有後。中有前。將死正死諸蘊滅時。名死有。四中有者。即死有後。生有前。於兩中間有故。名為中有。俱舍頌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即生死二有身。不即發業。以無心故。若中本二有身。即能發業。
問。於中有身處。中有住。及欲趣生時。行相如何。
答。准二十四不相應行。中有勢速一法。於勢速中。有士用勢速。古釋云。士用勢速者。如中有身往當受生處迅疾。名士用勢速。所言中者。對前後以得名。有。則有其情識身。為此五趣有情身。在死有後。生有前。兩形中間。故名中有。亦以異熟五蘊為體。為同本有身是業招故。其中有身。便如當生本有身形狀。如人。中有。似於人等。五趣亦爾。但如五六歲等孩兒大。其形量雖小。然諸根猛利。如本有身。能作諸事業。於父母起顛倒想。而生愛惡。此中有身。唯同類及淨天眼者。見。於中有中。唯食香氣。在中有住時。其不善不惡中客性者。在中有位極遲。受生。不過四十九日。劑此無有緣不會者。若極善極惡中有。不論近遠。但一剎那便往受生。起顛倒心趣欲境。即第八識結生門。於胎卵二中有。見父母和合。生顛倒想。而便受生。若濕化二生中有。由先業力故。不簡近遠。染著稱情。當染香處便即受生。
問。同類眼見中有身。未知中有眼。為能見本有身不。
答。亦有見本有身。瑜伽論云。或云唯見男。或唯見女。如是漸近彼之處所。漸漸不見父母餘處。唯見男女根門。又若薄福中有。當生下賤貧窮家者。彼於死時及入胎者。便聞種種紛飛不可意聲。若是福德位中有。當生富貴家者。彼於爾時。自然聞美妙可意音聲。乃至香味觸境。亦有階降。
問。中有末位。皆起愛受生不。
答。於中有位。第六識先起愛潤生。若執取結生。即唯第八若男中有。緣母起愛生於欲心。女中有。緣父起愛生於欲心。由起此二種愛心已。便為己身。與所愛境合。所洩不淨。流至胎藏。認為己有。後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身便沒。受生有身。寶積經云。彼中有身。入母胎時。心生顛倒。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風雨想。雲霧想。作此想已。隨業優劣。復起十種虛妄之心。一我入舍宅。二我昇樓閣。三我昇殿堂。四我昇床座。五入草庵。六入草舍。七入草叢。八入林間。九入牆孔。十入籬。間。作是念已。即入母胎。
問。中有身作何顏色。
答。瑜伽論云。造惡業者。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造善業者。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寶積經云。地獄中有。如燒了杌本。傍生中有。如煙。餓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白衣光。
問。如人生身變作蛇虎等。有中有身起不。
答。慈恩云。無。中有身。以不改轉總報故。但是順現轉別報。若總報第八。即不轉。又如地獄中萬死千生。亦無中有。以不轉總報故。
問。如將水。蛭蟲。乾成末已。後置水中。一一塵皆却成水蛭蟲。有中有不。
答。此但是一類有情同業者。合託此。為增上緣而受生。即不是變作多蟲。若不爾者。犯有情界增過。
問。平等王見中有身不。
答。不見。
問。且如有人被冥司追將。亦有見者。此是何身。
答。此但是本有身攝。有云。以此人有業。但於自識心上。妄見閻羅王鬼。所由等。是獨影境上自變起。離識無見。是以唯識頌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故知識是善惡之原。心為苦樂之本。世人唯知尋流徇末。失本迷源。練行而徒滿三祇。違真漸遠。積功而空經永劫。去道猶賒。是以得果聖人。遇斯而甘稱絕分。出假大士。對此而未得證真。豈況矯亂邪徒。冥初外道。漆園傲吏。怳惚狂生者。而能希冀信受乎。故知宗鏡難信。悟者希奇。不唯得宗。兼能深達因果。故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是以一切含識。唯以自心造善惡因。招苦樂果。或居中有之時。作善因者。承白淨之光。起惡因者。見黑闇之色。或處胎之日。集白業者。登樓殿之上。造黑業者。投草棘之中。及出世間為人。依正亦分優劣。若有福者。挺燕頷龍顏之相。受華堂金屋之榮。若尠德者。現五露眇小之形。處瓮牖席門之弊。可謂風和響順。形直影端。因果同時。緣會不失。則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內德論云。小乘以依報為業有。大乘以萬境為識造。隨幻業而施之天地。逐妄心而現之土草。若瞖目覩于空華。比睡夢現其生老。若悟之於心業。則唯聞於佛道。
宗鏡錄卷第七十四
宗鏡錄卷第七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總別二報障。於八識中定屬何識。
答。古釋云。總報唯屬第八識者。以第八最初生起。其前七色心等。皆依他第八方生。即第八能通與前七色心等。為所依。得名總報。別報唯在前六識。受報各別不同。名為別報。若總報定不通今世順現。受唯是順生來世受。若別報即不定。通今世來世。皆受不遮。
又問。第七識何不辯報障。
答。非是業招放無報障。又若有報障而無業障。即第八識。若具有業報二障。即前六識。若業報二障俱無。即第七識。又若唯有別報障。無總報障者。即前六識。若唯有總報障。無別報障者。即第八識。
問。眾生造生死染淨二業。受苦樂兩報。皆從心起。則離心無體。於八識內。定是何心。
答。今古有二解。一古師解云。是第六識心。由識心分別。作業受報。報起由心。故知無有實眾生也。以心淨故眾生淨。無有別淨。心垢故眾生垢。無有別垢。以垢淨由心得。眾生但名耳。二神鍇和尚解云。心者是第八識。由其識內持染淨種子。種子遇緣。即能招苦樂兩果。果起由心。故知無眾生也。若古師取第六識為垢淨心。為此六識與善十一相應。能造人天善業。與根隨相應。能造三塗惡業。此總別業成。能招當來苦樂兩報。故言染淨由心也。此據造業者為心。神鍇和尚取第八識為心者。此是總報主。真異熟識。識中能含藏善不善業種子。然識體。因中唯無覆無記性。為含藏染淨業種故。又言持染淨種子者。即三雜染種子。一煩惱雜染。即是見修煩惱。二業雜染。一切善不善總報業。三果雜染。即三界總別報異熟果。淨亦三種。一世間淨。即是伏惑道故。二出世間淨。謂無漏。三所斷果清淨。即所證理。上來俱是第八含藏業也。古師約能熏能造業心名心。鍇師約所熏能持種名心。又古師約緣慮以解心。鍇師約集起以解心。釋云。此之二解。各出一途。前以能熏能造為心。若無能熏。所熏無用。則唯真不立。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是事。又若無能造。所造亦不成。因能立所故。經云。一切唯心造。後約所熏能持種子為心。所熏是本。若無所熏。能熏亦無用。又若無能熏種子。即善惡種子散壞。將何受未來苦樂果報。如有物無可盛故。即當散失。則後解為勝。以是諸識中根本故。前解亦不失。是枝末故。今若雙取。正理方圓。本末相資。能所和合。非一非異。方立世間染淨之位。故知生死由識心。無眾生可得。昇降屬因緣。無實我可得。
問。總別二報之業。如何分別。
答。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媸。名別報業。唯識亦名為引滿業。能招第八。引異熟果。故名引業。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俱舍論。亦云。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猶如繢像。先圖形狀。後填眾彩等。然其引業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識起。然五識無執。不能發潤。故非迷理。無推度故。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所以海龍王經云。爾時世尊。告海龍王。猗世間者。作若干緣。心行不同。罪福各異。以是之故。所生殊別。龍王。且觀眾會及大海。若干種形。顏貌不同。是諸形貌。皆心所畫。又心無色而不可見。一切諸法。誑詐如是。因惑興相。都無有主。隨其所作。各自受之。譬如畫師。本無造像。諸法如是。而不可議。自然如幻化相。皆心所作。溫室經云。佛言。觀彼三界天人品類。高下長短。福德多少。皆由先世用心不等。是以所受各異不同。般若燈論云。如阿毘曇中偈云。自護身口思。及彼攝他者。慈法為種子。能得現未果。所言思者。謂能自調伏。遠離非法。與此心相應思。故名為思。攝他者。謂布施愛語。救護怖畏者。以如是等。能攝他故。名為攝他。慈者。謂心。心即名法。亦是種子。種子者。亦名因。為誰因耶。謂果之因。是何等果。謂是現在未來之果。云何名心為種子耶。謂能起身口業故。名為種子。又如論偈言。如芽等相續。而從種子生。由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釋曰。此謂從芽生莖。乃至枝葉華果等。各有其相。種子雖滅。由起相續展轉至果。若離種子。芽等相續則無流轉。以是故。其義云。何故論偈言。種子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而後果。不斷亦不常。釋曰。云何不斷。謂有種子相續住故。云何不常。謂芽起已種子壞故。內法亦爾。如論偈云。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起。從是而起果。離心無相續。釋曰。此謂慈心不慈心。名為業。此心雖滅。而相續起。此相續果起者。謂愛非愛有受相故。若離心者。果則不起。今當說相續法。其義云何。故論偈言。從心有相續。從相續有果。故業在果先。不斷亦不常。釋曰。云何不斷。謂相續能起果故。云何不常。不至第二剎那住故。是知三業難防應須密護。意為苦聚。口是禍胎。但閉門而守津。方斷相續。如正法念處經云。彼地獄地。見閻羅人。苦切以偈責言。心不可調御。甚於大猛火。速行不可調。牽人到地獄。心第一難調。此火甚於火。難調速疾行。地獄中地獄。若人心自在。則行於地獄。若人能制心。則不受苦惱。欲為第一火。癡為第一闇。瞋為第一怨。此三秉世間。汝前作惡時。自心思惟作。汝本癡心作。今受此惡報。心好偷他物。竊行他婦女。常殺害眾生。自心之所誑。如是業自在。將汝到此處。是汝本惡業。何故爾呻喚。又偈云。作惡不失壞。一切惡有報。惡皆從作得。因心故有作。由心故作惡。由有心果報。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誑眾生。將來向惡處。此地獄惡處。最是苦惡處。如上經文。此是惡心招苦果。若善心招樂果者。又云。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所住之處。乃至其地柔軟。猶若生酥。天人行時。隨足上下。如兜羅綿。一一住處。足躡隨平。亦如前說。一一寶樹。出妙色光。其光如日。光明悅樂。妙色金樹華葉常鮮。無有萎落。善業所生。不可喻說。戒力自在。善業所得。如印印物。如是天子。遊戲園林蓮華浴池。自業受報。有上中下。受大戲樂。自業身相。光明可愛。色聲香味觸等。恣情悅樂。身無病惱。無有飢渴。常恣五欲。未曾厭足。多起愛欲。心不充滿。若天憶念。隨念所得。他不能破。自在無礙。心常歡喜。隨念能至。化身隨心。大小任意。廣大輕軟。一眴目頃。能行至於百千由旬。無少疲極。如風行空。無所障礙。天亦如是。無有疲極。天身威德。從心而生。輕淨無垢。一切行處。如意光色。天子天女歡喜遊戲。釋曰。然雖善惡由心。苦樂不等。斯乃先明因果。知一念無差。若論至道之中。俱非解脫。如經云。迦留足天。乘閻浮檀金殿。入天戲林。其林柔軟。眾鳥音聲。和合美妙。天子入已。鳥名天音。天同業生。天善業故。即說偈言。若有人能作。愛樂之善業。彼人業果報。成就極端嚴。既得受天樂。若不行放逸。從樂得樂處。彼必至涅槃。一切樂無常。要必終歸盡。莫受此天樂。以為自歡娛。此天樂無常。壽盡必退沒。既知此法已。常求涅槃道。一切法皆盡。高者亦當墮。和合必有離。有命皆歸死。又云。如是比丘。以聞慧觀天樂已。而說頌曰。五根常愛樂。欲境所誑惑。欲火未曾有。須臾聞厭足。一一諸境界。處處見天女。一切勝境界。欲火焰熾然。若合若離散。或說或憶念。以天女因緣。火起燒天人。火法。和合有。不合則不生。若合若不合。欲火常熾然。因緣不合故。火遠則不然。欲火無遠近。常燒愛眾生。以意想薪力。邪憶念所使。愛油投欲火。焚燒愚癡人。是以既知。苦樂由心。事非究竟。應當斷想。薪乾愛油。止念風。息欲火。防制意地。恒順真如。圓滿菩提常樂妙果。故經偈云。若正善心者。常順法觀察。不為過所使。如日光除暗。又經云。寧作心師。不師於心。若師心。則隨六趣而不返。作心師。則冥一道而常歸。如庚桑子云。心平正。不為外所誘。曰清淨而能久則明。明而能久則虛。虛則道全而居之。所以阿差末經云。常正其心。不尚餘學。夫心常正直。本自玄虛。道全是心。心全是道。以不達故。隨思慮心。為外緣所拘。內結所亂。乃令志當歸一不尚餘學。虛明自現。返本之稱也。如是開示。可謂。把行人手。直至薩婆若海。保不孤然。若信受之人。可謂不動塵勞。頓成正覺。
問。識生於身。身依於識。諸根壞曰識遷離時。捨此故身別受餘質。去來之識。相狀如何。斯旨難明。舉世皆惑。如寶處藏。莫有知者。
答。此理綿密。約教可知。顯識經云。佛告賢護。識之運轉遷滅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能發動萬物。示眾形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聲。或為冷為熱。觸眾生身。作苦作樂。風無手足面目形容。亦無黑白黃赤諸色。賢護。識界亦爾。無色無形。無光明顯現。以因緣故。顯示種種功用殊異。當知受覺法界。亦復如是。無色無形。以因緣故。顯發。功用。賢護。眾生死。此受覺法界。識界。皆捨離身。識運受覺。法界。受餘身者。譬如風大。吹眾妙華。華住於此。香流至遠。風體不取妙華之香。香體風體及與身根。俱無形色。而非風力。香不遠至。賢護。眾生身死。識持受覺法界。以至他生。因父母緣。而識託之。受覺法界能隨於識。亦復如是。如從華勝力。而鼻有嗅。從嗅勝力。而得香境。又如從風身勝力。得風色觸。因風勝力。香得至遠。如是從識有受。從受有覺。從覺有法。遂能了知善與不善。乃至識之遷身。如面之像。現之於鏡。如印之文。顯之於泥。譬如日出。光之所及。眾暗咸除。日沒光謝。暗便如故。暗無形質。非常無常。能得其處。識亦如是。無質無形。因受想顯。識在於身。如暗無體。視不可見。不可執持。如母懷子。不能自知是男是女。黑白黃色。根具不具。手足耳目。類與不類。飲食熱糲。其子便動。覺知苦痛。眾生來去。屈申視眴。語笑談說。檐運負重。作諸事業。識相具顯。而不能知所在。止於身中。不知其狀。賢護。識之自性。遍入諸處。不為諸處之所染污。六根六境。五煩惱陰。識遍止之不為其染。由此而顯識之事用。賢護。如木機關。繫執一所。作種種業。或行走騰躍。或跳擲戲舞。於意云何。機關所作。是誰之力。賢護白佛言。智慧狹淺。非所能了。佛告賢護。當知皆是作業之力。作業無形但智運耳。如是身之機關。以識之力。作諸事業。仙通乾闥婆。龍神。人。天。阿脩羅等。種種趣。業咸悉依之。識能生身。如工作機關。識無形質。普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知宿命之事。故知識性是一無住無形。但隨智而彰。逐念而轉。此陰纔滅。彼陰便生。如印文現之於泥。似面像臨之於鏡。至於入胎處卵。託質現生。來去無蹤。隱顯非礙。猶珠吐照。類日傳光。火出木中。種生地上。其體是一用出千差。此一識門。亦復如是。因念力。分十二類種之差殊。隨業果。變無量生死之形質。又大乘同性經云。毘毘沙那楞伽王言。世尊。眾生神識。為當幾大。為作何色。佛言。楞伽王。眾生神識無邊大。無色無相不可見。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毘毘沙那白世尊。識相如此無有邊大。無色無相不可見。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者。豈非斷絕。佛言。楞伽王。吾今問汝。隨汝意答。當為汝說。楞伽王。譬如大王在宮殿中。或高樓上。婇女圍遶安樂坐時。著種種衣。及諸瓔珞。時大園林。阿輸歌樹。種種雜華莊嚴精麗。其園在處。有細軟風。或大駛風。吹彼園林。阿輸歌樹。眾華香氣。至王所者。王聞之不。毘毘沙那白言。世尊。我聞此香。佛言。楞伽王。汝聞此香。分別知不。王言。世尊。我能得知。佛言。楞伽王。此華香氣。王言知者。見大小耶。定作何色。楞伽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此香氣相。無色無現無礙無相。無定處。不可說。是故不見大小形色。佛言。楞伽王。於意云何。若不見彼香氣大小。非斷絕相耶。毘毘沙那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若此眾香是斷相者。無人得聞。佛言。如是如是。楞伽王。識相亦爾。應如是見。楞伽王。若識斷相。則無生死而可得知。如是楞伽王。識相清淨。唯是無明貪愛習氣業等。諸客煩惱之所覆障。楞伽王。譬如清淨虛空之界。唯有四種客塵污染。何等為四。所謂煙雲塵霧。楞伽王。識相如是。本清淨故。無邊不可捉。無有色染。唯是諸客煩惱之所覆染。所以者何。楞伽王。若正觀時。不得眾生。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畜養。無人。無眾數。無知者。無見者。無覺者。無受者。無聽者。乃至無色受想行識等。內外之境色。因識分別。故名唯識。
只如夢中無境唯識。云何夢中識見種種。
答。顯識經云。佛言。賢護。色有二種。一內。二外。內謂眼識。眼則為外。乃至身識為內。身則為外。賢護。如生盲人。夢見美色。手足面目。形容姝麗。便於夢中。生大愛悅。及睡覺已。冥無所見。乃至此生盲人。未曾見物。云何夢中而能見色。賢護白佛言。唯願開示。佛告賢護。夢見見者。名內眼所。是慧分別。非肉眼見。其肉眼所。以念力故。盲者夢中須臾而現。復以念力。覺而憶之。識之內色。亦復如是。故於所見唯識。聞嗅嘗觸亦然。見有境界。但是念慧分別。若離念慧分別。決定無有前塵毫末之相。
問。識性無形。至極微細。云何能任持大身。又持小質。
答。識性微妙。不可思議。以隨業故。則妍醜俄分。以無形故。則小大咸等。顯識經云。佛言。大藥。如風大無質無形。止於幽谷。或竅隙中。其出暴猛。或摧倒須彌。碎為塵粉。風大微妙。無質無形。識亦如是。妙無形色。大身小身。咸悉能持。或受蚊身。或受象身。乃至如尼瞿陀子。極微細種子。生樹婆娑廣大。枝條百千。於意云何。其子與樹。大小類不。大藥言。世尊。其子與樹。大小相懸。如藕絲孔。比虛空界。如是大藥。樹於子中求不可得。若不因子。樹則不生。微細尼瞿陀子。能生大樹。微細之識。能生大身。識中求身。身不可得。若際於識。身則無有。又毘耶娑問經云。佛言。復次大仙。此識微細。無色無質。非是可見。識。非有色。非青等色。色中無根。識。若離根。則無境界。若人心中驚動怖畏。若疑思量。如是一切。皆是識力。
問。六趣昇沈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隨福所資。果報不等。勝福資識則境大。劣福資識則相微。顯識經云。大藥復白佛言。世尊。眾生捨身。云何生諸天中。乃至云何生於地獄等中。佛言。大藥。眾生臨終之時。福業資者。棄本之視。得天妙視。以天妙視。見六欲天。爰及六趣。見身搖動。見天宮殿。及歡喜園雜華園等。乃至如睡不睡。安隱捨壽。將捨壽時。天父天母同止一坐。天母手中。自然華出。天母見華。顧謂天父。甚為福吉。希奇勝果。天今當知。慶子之歡。時將不久。天母遂以兩手搖弄其華。弄華之時。命便終盡。無相之識。棄捨諸根。持諸境業。棄捨諸界。持諸界事。遷變果報。猶如乘馬。棄一乘一。如日愛引光。如木生火。又如月影現澄清水。識資善業。遷變天報。如脈風移。速託華內。天父天母。同坐視之。甘露欲風。吹華七日。寶璫嚴身。耀動炫煥。天童朗潔。現天母手。大藥白佛言。世尊。無形之識。云何假因緣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緣內。佛言。大藥。如木和合。相觸生火。此火。木中不可得。若除於木亦不得。火。因緣和合而生。因緣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尋火色相。覺不可見。然咸見火從木出。如是大藥。識假父母因緣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識不得。離有形身。亦無有識。大藥。如火未出。火相不現。亦無煖觸。諸相皆無。如是大藥。若未有身。識受想行皆悉不現。大藥。如見日輪光明照曜。而諸凡夫不見日體。是黑是白。黃白黃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熱光明。出沒環運。諸作用事。而知有日。識亦如是。以諸作用。而知有識。大藥白佛言。云何為識作用。佛言。大藥。受覺想行。思憂苦惱。此為識之作用。復有善不善業。熏習為種。作用顯識。大藥白佛言。云何識離於身。便速受身。識捨故身。新身未受。當爾之時。識作何相。佛言。大藥。如有丈夫。長臂勇健。著堅甲冑。馬疾如風。乘以入陣。干戈既交。心亂墜馬。武藝勁捷。還即跳上。識棄於身。速即受身。亦復如是。又如怯人。見敵怖懼。乘馬退走。識資善業。見天父母同座而坐。速託生彼。亦復如是。大藥。如汝所問。識棄故身。新身未受。當爾之時。識作何相。大藥。譬如人影現於水中。無質可取。手足面目。及諸形狀。與人不異。體質事業。影中皆無。無冷無熱。及與諸觸。亦無疲乏。肉段諸。大無言音聲。苦樂之聲。識棄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復如是。大藥。是資善果生諸天者。大藥白佛言。云何識生地獄。佛言。大藥。行惡業者。入於地獄。汝當諦聽。大藥。此中眾生。積不善根。命終之時。作如是念。我今此身死。棄捨父母親知所愛。甚大憂苦。見諸地獄。及見己身應合入者。見足在上。頭倒向下。又見一處地血純。見此血已。心有味著。緣味著心。便生地獄。腐敗惡水臭穢因力。識託其中。譬如糞穢臭處臭酪臭酒諸臭因有蟲生其中。入地獄者。託臭物生。亦復如是。般若燈論云。言從死有。相續至生有時。如授經。如傳燈。如行印。如鏡像現。如空聲響。如水中日月影。如種子生芽。如人見酸口中生涎。如是後陰相續起時。無有中陰往來。傳此向彼。是故智者。應如是解。故知識託業現。境逐心生。刃利刀山。誰人鍛鍊。華含德水。非彼開敷。辯果知因。見末識本。故云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如谷應聲。語雄而響厲。似鏡鑒像。形曲而影凹。以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內虛外終不實。外細內終不麁。善因終值善緣。惡行難逃惡境。蹈雲霞而飲甘露。非他所授。臥煙焰而噉膿血。皆自能為。非天之所生。非地之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昇沈。欲外安和。但內寧靜。心虛境寂。念起法生。水濁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於斯。可謂眾妙之門。群靈之府。昇降之本。禍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別境。是以離眾生罪行福行不動行。終無三界苦樂果報。若離眾生見聞覺知。豈有陰處界等境界。如大般若經云。佛言。若夢若覺。要於見聞覺知法中。有覺慧轉。由斯起染。或復起淨。若無見聞覺知法。無覺慧轉。亦無染淨。故知夢覺唯識。染淨由心。前賢後學之所宗。千經萬論之同指。如楞伽經偈云。眾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內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但一念不生。諸緣自斷。故云。一念心不生。六根總無過。又云。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如今厭生患老。隨思隨造。捨妄捨身。業果恒新。若能了生無生。知妄無妄。一念心寂。萬慮俱消。如云畏影畏跡。逾走逾極。端坐樹陰。跡滅影沈。是知悟心即休。更無異術。如祖師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者能知。更無別行。所以本師云。此事唯我能知。
宗鏡錄卷第七十五
宗鏡錄卷第七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論一期真妄生死。約事而言。還有終始不。
答。第一義中。尚無生死。何有始終。順世諦門中。隨眾生見。而妄說生死。如古德云。真妄相循。難窮初後者。釋云。若言先妄。後真。真則。有始。若謂。先真後妄。妄由何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體即真。則妄亦無始。為破始起。立無始言。始既不存。終從何立。無終無始。豈有中間。故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真妄兩亡。方說真妄。真妄交徹。何定始終。
問。如上所說。生死惡業。無量無邊。纔了此心。得一切同時解脫不。
答。實有此理。全在當人。若障薄遮輕。直了直入。緣深機熟。頓悟頓修。如鏡淨明生。雲開月朗。或垢濃習重。觀劣心浮。雖信解一心。行門難立。有八重妄想之垢。猶緻網稠林。具六種繫縛之門。若堅氷膠漆。若非大力。曷能解分。如持地論云。妄想有八種。一自性妄想。即執色等法。各有自體。二差別妄想。即執色等。有可見不可見。對無對色差別。三攝受積聚妄想。即於陰中。執我眾生。於軍林等中。起定執實。此一分別。即前。執人。後執於法。四我見妄想。無我計我也。五我所妄想。即執我用。六有念妄想。即緣可愛淨境分別。七不念妄想。即緣可增不淨境分別。八俱相違妄想。即緣中容境分別。約經論有六種縛。先論心境二種縛者。一相應縛。二所緣縛。煩惱是心心所。起。必託於心王。心所染心。名相應縛。心心所法。俱能緣境。境不離繫。名所緣縛。次三界中四種縛者。一貪。二嗔。三見取。四戒取。貪嗔二縛。不令眾生出於欲界。論家舉喻。如守獄卒。見取戒取二縛。不令有情出色無色界。何者。見取。執劣為勝。執非想非非想處。及無想天。執為解脫涅槃。名為見取。戒取者。非因計因。執非想定。及無想定。并鷄戒。為生天因。解脫因。名戒禁取。由此二縛。令諸有情。不得出色無色界。如上妄想繫縛。除上根頓修外。即須約地位現觀之力。如經所明。現觀有六現。謂現前。觀。謂觀察。即真理常現在前。妙智恒能觀察。不令間斷。任運相應。瑜伽論云。一思現觀。謂上品思慧。引生煖等。四加行道中。觀察諸法。名為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間出世間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三戒現觀。謂道共無漏戒。能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智諦現觀。謂正體後得二智緣真俗。真俗。二諦也。五邊現觀。謂智諦觀後。觀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無生等究竟位智。古釋。前思現觀。資糧加行。所有智慧。但能伏。未能斷也。初地已上。信戒智諦。及邊現觀。當地。即斷。後地即伏。究竟一觀。非伏非斷。此斷有二。一共相斷。二自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空行相。及無我行相。即名共相。為空無我。該通四諦故。名共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真如寂滅行相。不通諸諦。唯在滅諦。名自相斷。又有三種斷。一自性斷。如燈破闇。智慧起時。煩惱闇障自性應斷。二不生斷。謂得初地法空之時。能令三塗惡道苦果。永更不生。人中無根。二形。北州無想天等種子。不生後果。名不生斷也。三緣縛斷者。但斷心中之惑。於外塵境不起貪嗔。於境雖緣而不染著。名緣縛斷也。於三斷之中。自性。不生。此二任運能斷。皆由緣縛一斷。能令三界因果不生。又古釋。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己能者。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依此地有其三。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行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故知萬境雖空。須得無心契合。不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境智相應。能。所冥合。方能解縛。隨順無生耳。纔生取著。便成魔業。如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恒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恒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疏釋云。一蘊魔者。身為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菩提法者。即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菩提之見。即是魔矣。若入宗鏡。分別自亡。既無能證之心。亦無所證之理。又華嚴經云。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是以駕一智箭。破眾魔軍。揮一慧刀。斬群疑網。斯乃宗鏡之力。餘何言哉。若不悟自心。未達斯旨。雖修智慧。不入圓常。縱練行門。唯增我慢。以未達一際法門故。但生分別。長養無明。如經云。若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諸佛法。此名為淨。此名不淨。此名為道。此名非道。是名菩薩憍慢。若入宗鏡。智行俱成。我慢山崩。貪癡水竭。勝負情盡。差別業亡。如弄珠吟云。消六賊兮爍四魔。摧我山兮竭愛河。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枉蹉跎。
問。五陰一法。即妄即真。既作塵勞生死之門。又成出世菩提之道。今且推妄。生死無從。經云。此陰纔滅。彼陰便生。既唯識無人。前陰滅。後陰如何得生。
答。五陰性空非常。相續不斷。不常不斷。即是正因。如華嚴疏云。五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種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既能續前故。後陰非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又依台教。略有九種五陰。皆無自體。唯逐心生。是以華嚴經頌云。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悉住五蘊中。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九種五陰者。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無記五陰。起見起愛者。二種穢污五陰。動身口業。善惡兩種五陰。變化示現。工巧五陰。五善根人。方便五陰。證四果者。無漏五陰。如是種種。原從心出。正法念經云。如畫師手。畫出五綵。黑。青。赤。黃。白。白白。畫手譬心。黑色譬地獄。青譬鬼。赤譬畜。黃譬脩羅。白譬人。白白譬天。此六種陰。止齊界內。若依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界內界外。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世間色心。尚叵窮盡。況復出世寧可凡心知。凡眼瞖尚不見近。那得見遠。彌生曠劫。不覩界內一隅。況復界外邊表。如渴鹿逐焰狂狗齩雷。何有得理。所以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皆如焰幻響化。悉不可得。寧更執於王數同時異時耶。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偈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輔行記云。若示不思議境體。觀心即足。以心遍。故攝餘法。又非但心攝一切。亦乃一切攝心。故四念處觀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等。今從廣之狹。正示境體。陰界入三並可為境。以寬縵難示故。從指的。略二界入。就陰。如去丈就尺。略四陰從識陰。如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攝寬多。陰唯有為。有為之中。義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復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心所。則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陰如尺。唯在識心如寸。若達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無非是寸。及一一丈。無非是尺。是故丈尺。全體是寸。故知若真諦。若俗諦。若有為。若無為。一剎一塵。無非心矣。今宗鏡撮其樞要。蓋為斯焉。今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既從心生。非空非有。不生不滅。無住無依。於生死業果之門。不可思議。以因緣和合。相。似相續。如有主宰。諸趣往來。至理窮之。畢竟無體。如磁石吸鐵。明鏡現像。此皆法爾。豈有情乎。般若假名論云。諸蘊循環。受諸異趣。名為取者。是中無人。能取諸趣。捨於現蘊而受後蘊。如去故衣而著新衣。然依俗諦。譬如因質而現於像。質不至像。而有像現。由前蘊故。後蘊續生。前不至後。而後相續。是故菩薩。無取者想。大涅槃經云。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成是文。經合喻云。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譬合云。如印印泥。印滅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釋曰。現陰如印。中陰生處義之如泥。現在陰滅。名為印壞。中陰陰起。名為文成。於此復以中陰為印。業逼受胎。名為印泥。中陰陰滅。名為印壞。未來陰起。名為文成。業種未斷。文復為印。印復為文。文印相成。不可窮已。生死不斷。法喻可知。又如燈焰。前焰引後焰。後焰續前焰。相續不斷。似常似一。凡夫不達。或執生死為常。不知前焰無體。因後焰續起。後焰無體。仗前焰引生。焰焰皆虛。自性寂滅。此一念心。亦復如是。新新生滅。續續輪迴。乃至一念不住。猶如燈焰。不細觀察。執此生滅。為一為常。又不了前焰纔滅。後焰續生。念念相續。未曾間滅。或執生死為斷。若深達因緣之理。自然不落斷常。何者。以因緣無性。不可得。故非常。以無性因緣能相續。故非斷。又此五陰。只是一法。若執成斷常。是凡夫見。若破析成空。是藏教人。若了陰無性。體此成空。是通教人。若悟此五陰不空。具足佛法。修智斷惑次第生起。是別教菩薩。若了此即真。更無別法。念念圓滿具十法界。即圓教菩薩。如薄運者。覩金成蛇。厚福人。捉石為寶。法無高下。人自昇沈耳。但不造貧富業。終無勝劣報。如大智度論偈云。先世業自作。轉為種種形。虛空不受害。無業亦如是。
問。生死相續。由諸習氣。有幾習氣。能成輪轉。
答。古釋。習氣自體。總有三義。習氣者。與種子名異體同。習氣。即約熏習時而論。種子。即對現行立號。都有三義。一種子名習氣。氣者氣分。習謂熏習。由彼現行熏習。得此氣分故。二現行亦名習氣。謂都由種子能生現行。是種子家之氣分。三習氣名習氣。如裹香紙。而有氣分。唯識論云。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說為習氣。功能者。是習氣義。體。即種子。略有三種習氣。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今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應知我執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增上緣。前云生死因業習氣者。應知即是有支習氣。二取習氣。應知即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說名取。釋云。表義名言者。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不能發。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簡非詮表聲。彼非名言故。名唯無記。然名是聲上屈曲差別。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等種。因名起種。號名言種。一切熏種。皆由心心所。心心所種。有因外緣。有不依外者。不依外者。名顯境名言。若依外者。名表義名言。分二別。然名自體。不能熏種。顯境名言者。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即是一切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不能顯境故。是以分段生死。從正使有。即是凡夫。若變易生死。從習氣生。即是二乘。雖斷正使。不斷習氣。於中有二。一煩惱習氣。二業習氣。一煩惱習氣者。如難陀有欲習。往昔數生。身為國王。習近五欲故。舍利弗有嗔習。往昔數生。曾受蝎身。畢陵伽婆蹉有慢習。往昔數生。身是大婆羅門。博學多才。我慢輕物。乃至槃特比丘。有癡餘習等。二業習氣者。如牛呞比丘。往昔是牛身。林間奔走。觸著遺棄故破袈裟。以是因緣。雖獲道果。以業習故。使之然也。又如迦葉聞琴起舞。阿難常好歌吟。俱以往昔曾為樂人。以業習之餘故。若煩惱餘習。是變易緣。有業餘習。是變易因。感變易生死。即是果報。此二乘人。未得如來一心三點涅槃。於無學位。雖見修惑盡。所有無知。皆是無明之餘習。亦名無明住地。亦名所知之障。亦名塵沙無知。又菩薩約化門有十種習氣。華嚴經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習氣。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習氣。善根習氣。教化眾生習氣。見佛習氣。於清淨世界受生習氣。行習氣。願習氣。波羅蜜習氣。思惟平等法習氣。種種境界差別習氣。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永離一切煩惱習氣。得如來大智習氣。非習氣智。故知染淨二業。昇沈兩門。皆從熏習而生。不是無因而得。應須勤修白業。淨法時熏。念念功夫。自成妙果。所以一一眾生八識藏中。各具十法界種子。本自具足。非從新生。雖常內熏。須假外緣熏發。若聞十惡。熏發三塗種子。若聞戒善。熏發人天種子。若聞諦緣。熏發二乘種子。若聞六度。熏發菩薩種子。若聞一乘。熏發諸佛種子。各隨習熟濃厚處先發。如今多習三塗種子。人天尚少。豈況佛乘。然地獄界現行時。佛種子亦不沒。只是轉更賒遠。如今既在人天。直須努力。常親知識。樂聽一乘。內外資熏。一生取辦。故佛誡羅睺羅頌云。十方無量諸眾生。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屈。
問。生死涅槃。苦樂報應。以何為因。
答。如來藏為因。
問。如來藏是無漏常住。非剎那生滅之法。云何與生滅為因。
答。一切異生。因覺故迷。迷無自體。楞伽經云。佛言。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古釋云。七識念念生滅。不能往來六道。故名不流轉。以念念滅故。不知苦樂。不與涅槃為因。又七識從緣。本無自性。尚不能為生死苦樂之本。豈復與涅槃作因。明如來藏。常令諸識知苦樂。七識若無如來藏。自體念念滅。不知苦樂。依如來藏。故知苦樂。名如來藏受苦樂。如來藏體。不受苦樂也。言與因俱者。如來藏與七識。生死苦樂因俱。念念生滅也。又云。七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即謝。如何流轉。自體無成。故不受苦樂。既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依矣。其如來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緣成事。受苦樂果。與七識俱。名與因俱。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生若滅。此明如來藏即是真如隨緣。故受苦樂等。又釋云。以本害末令末空故。無可流轉。唯如來藏受苦樂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淨之體。隨緣成有。若相順。則如水乳之和。常恒共器。若相背。則如父母之讎。不與同天。又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俱亡。無可。相即。以不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相即。如起信真如生滅二門無礙。唯是一心者。結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
問。唯識第九亦說其所轉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有心境依持。
答。彼雖說迷悟依。非即心境持種。以真如不變。不隨於心變萬境故。但是所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體。故說一心。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云。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所以楞嚴經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如今世人。只信有生滅。不信有如來藏。不知生死有名無體。如來藏有名有體。只可從實。不可憑虛。憑虛則妄執所宜。從實則佛。所印可。
問。夫論心含教法。如何是一心四諦法門。
答。四諦法門。橫該竪徹。法無不備。教無不窮。今約台教。一心具無作四諦者。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為苦諦。具十界惑。名為集諦。苦即涅槃。名為滅諦。惑即菩提。名為道諦。此唯論一心四諦。又四教四種四諦。藏教生滅四諦。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圓教無作四諦。今但論圓教無作四諦。止觀云。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即涅槃。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即無作四諦。又玄義云。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亦名一實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法華經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云。唯此一事實。即是無作一實諦也。以真如之性。是自心之實。名一實諦。念念圓成。更何所作。名無作四諦。所以八千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見性人。不可安然。拱手傚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然任運。故又但了一心。自然無作。非是強為。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又文殊道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起。即解苦諦。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即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即能證滅。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無自體。即是修道。
宗鏡錄卷第七十六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念無明心。鼓動真如海。成十二緣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
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取。是煩惱道。二行有。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三支。是了因佛性。三行有二支。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差別不同。唯是一心。迷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華嚴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華嚴大集等經。皆云。一念心具。凡諸大乘云一念者。意皆如是。若不爾者。云何遍收一切諸法。止觀亦云。緣生正一念心。十二門論問云。為在一心。為在異心。論問意者。為在一人多人一念心耶。如是一念異念。並得。多人一人。於今一念。悉皆具足。多人一人所起之心。不出百界。百界為多。一念為一。一多相即。非一非多。大品明。一切諸法。皆趣因緣。百界因緣。不出一念。是故名為是趣不過。故得名為一念具足。遠法師云。無明緣行者。有四無明。一迷理無明。義通始終。二發業無明。在於行前。三覆業無明。此在行後識前。四受生無明。與識同時。或在識後。望過去種子心識。在於識後。望結生識。與識同時。又內外諸法。皆具因緣。如稻稈經云。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乃至有因有緣。是名因緣法。此是佛略說因緣相。以此因。能生是果。如來出世。因緣生法。如來不出世。亦因緣生法。性相常住。無諸煩惱。究竟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法。離顛倒法。復次十二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二。一者因。二者果。因緣生法。復有二種。有內因緣。有外因緣。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子。能生於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子故無芽。乃至無有華實。有種子故芽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從種子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子能生於芽。如是名為外因生法。云何名外緣生法。所謂地水火風空時。地種堅持。水種濕潤。火種成熟。風種發起。空種不作障礙。又假於時。節氣和變。如是六緣。具足便生。若六緣不具。物則不生。地水火風空時。六緣調和不增減故。物則得生。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潤。火亦不言我能熟。風亦不言我能發起。空亦不言我能不作障礙。時亦不言我能令生。種亦不言我從六緣而得生芽。芽亦不言我從爾數緣生。雖不作念從爾數緣生。而實從眾緣和合得生。芽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本性生。亦不從無因生。是名生法次第。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芽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云何不斷。從種芽根莖。次第相續。故不斷。云何非常。芽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芽生。亦非不滅而芽便生。而因緣法。芽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種芽各各相異。故不此至彼。種少果多故。當知不一是。名種少果多。如種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以此五種外緣。諸法得生。內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因。從無明乃至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則老死滅。因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則有老死。無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從無明生。乃至老死。亦不言我從無明生。而實有無明則有行。有生則有老死。是名內因次第生法。云何名內緣生法。所謂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何謂為地。能堅持者名為地界。何謂為水。能潤漬者名為水界。何謂為火。能成熟者名為火界。何謂為風。能出入息者名為風界。何謂為空。能無障礙者名為空界。何謂為識。四陰五識。亦言為名。亦名為識。如是眾法和合名為身。有漏心名為識。如是四陰為五情。根名為色。如是等六緣名為身。若六緣具足無損減者。則便成身。是緣若減。身則不成。地亦不念我能堅持。水亦不念我能濕潤。火亦不念我能成熟。風亦不念我能出入息。空亦不念我能無障礙。識亦不念我能生長。身亦不念我從爾數緣生。若無此六緣。身亦不生。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如是五情中。生貪欲瞋恚想。行亦如是。隨著一切假名法。名為識。四陰為名。色陰為色。是名色。名色增長生六入。六入增長生觸。觸增長生受。受增長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增長故。能生後陰為生。生增長變。名為老。受陰敗壞故。名為死。能生嫉熱。故名憂悲苦惱。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乃至如月麗天。去地四萬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月耀於上。玄像雖一影現眾水。月體不降。水質不昇。如是舍利弗。眾生不從此世至於後世。不從後世復至於此。然有業果因緣報應。不可損減。是以如月不動。影現眾流。類識不行。身分六趣。雖無作者。業果宛然。但逐緣生。不乖法爾。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云。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耶。佛言。不也。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復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以不。佛言。不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是實有耶。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是以但了唯心之旨。自然萬法常虛。隨有見聞。悉順無生之道。凡關動作。皆歸無得之門。
問。此十二有支。云何名緣生。復何名緣起。
答。無有主宰。作者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能潤所潤。墮相續法。名為緣生。論云。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死。故名緣起。又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問。一念無明心。起十二有支。為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緣起甚深。非四句。能測。了則一心冥寂。迷則六道輪迴。非妄非真。不常不斷。若云是妄。妄不可得。若云是真。復能流轉。若云是斷。相續恒生。若云是常。念念起滅。所以從心生故。生無能生。無有定性。佛性論云。復次一切諸法。無有自性。何以故。依因緣生故。譬如火。依他而生。離樵即不可見。亦如螢火。若火有自性。則應離樵。空中自然。雜集論云。諸緣起法。雖剎那則成滅。而住可得。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雖離有情。而有情可得。雖無作者。而諸業果不壞可得。是故甚深。業果不壞者。雖內無作者。而有作業受果異熟。又諸緣起法有差別。謂待眾緣生。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作。如上所說。是約世俗緣起之門。若如實說。尚不見一法是緣非緣。何況十二。湛然尊者云。不見色相。是行支滅。不見色緣是無明滅。不見色體。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滅。不見色生。是愛取有生滅。不見色滅。是老死滅。不見一相。是不見十二因緣空。不見見者。是不見因緣假。真俗雙亡。二諦俱泯。亦不見中。如是通達。了知因緣。若為此例。見萬法亦復如然。
問。萬境無明。與一心法性。為是一。為是二。若是一。不合分染淨二名。若是二。云何教中說無明即法性。
答。體一是真。名。二是假法。因情立。真。以智明。情。智自分。真。原不動。不可定同。不壞世諦故。不可定異。不失真諦故。涅槃經云。明與無明。愚人為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古德約十法界釋云。愚人者。九界之愚也。愚人取相。見一切法。法性隨其取相心。悉無明也。如寒谷千年堅氷。未曾作水也。智者。佛界之智也。圓觀行人開佛眼者。見同古佛也。圓眼所見。無明本元是清淨法性。如太陽常照海水。未曾作氷也。氷水性一隨緣成二。一不守性。恒自隨緣。雖復隨緣。不壞自性。況法性無明。亦何定一。亦何定異。則不隨事而失體。非共非分。不守性而任緣。亦同亦別。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辯根由。莊老指之為自然。周孔詺之為渾沌。最初起處。如何指南。
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謂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緣憑對。非氣非稟。唯識唯心。肇論鈔云。老子云。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若佛教意。則以如來藏性轉變為識藏。從識藏變出。根身器世間一切種子。推其化本。即以如來藏性為物始也。無生無始。物之性也。生始不能動於性。即法性也。南齊沈約均聖論云。然則有此天地以來。猶一念也。
融大師問云。三界四生。以何為道本。以何為法用。
答。虛空為道本。森羅為法用。
問。於中誰為造作者。
答。此中實無造作者。法界性自然生。金剛三昧經云。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可謂總持之門。萬法之都矣。光未發處。尚無其名。念欲生時。似分其影。初因強覺。漸起了知。見相纔分。心境頓現。首楞嚴經云。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釋曰。此皆最初因迷一法界故。不覺念起。念起即是動相。動相即是第一業識。未分能所。乃覺明之咎也。從此變作能緣。流成了相。即明了知性。為第二見分轉識。後因見分而生相分。即因了發相。為第三相分。現識。能所纔分。盡成虛妄。何者。見分生於瞖眼。相分現於幻形。於是密對根塵。堅生情執。從此隔開真性。分出湛圓。於內執受知覺。作有識之身。於外離執想澄。成無情之土。遂使鏡中之形影。滅而又生。夢裏之山河。終而復始。但以本源性海。不從能所而生。湛爾圓明。照而常寂。只為眾生違性不了。背本圓明。執有所明。成於妄見。因明立所觀之境。因所起能觀之心。能所相生。心境對待。隨緣失性。莫反初原。不覺不知。以歷塵劫。所以經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古釋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者。由初妄覺影明不了。遂成空昧。如障明生闇。二相相形。覺明即是動相。空昧即是靜相。一明一昧。一動一靜。剎那相生。如風激浪。相待不息。於內初起。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世界。空昧。即是虛空。既無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者。地相也。因空異明。相待成搖。搖能堅明以成於礙。如胎遇風。即成堅礙。亦是執明生礙義。於內即是覺明堅執。於外即成金寶。故云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知寶性。因覺明有。是故眾寶。皆有光明。小乘但知業感。而不知是何因種。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者。堅執覺性。即成於寶。搖動所明。即出於風。動靜不息。即是風金相摩。於外即成火光。能成熟萬物。故言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者。寶明之體。性有光潤。為火熱蒸。水便流出。又覺明生愛。愛即是潤。於內即是愛明。於外即成寶潤。火性上蒸。融愛成水。一切業種。非愛不生。一切世間。非水不攝。故四大性。互相因藉。體不相離。同一妄心所變起故。知虛空華。不離心故。又妄性不恒。前後變異。所感外相。優劣不同。愛心多者。即成巨海。執心多者。即成洲潬。風性生慢。火性生瞋。於色起愛潬中流水。違愛生瞋。海中火起。慢增愛劣。結為高山。愛增慢輕。抽為草木。瞋愛慢三互相滋蔓。異類成形。草木山川。千差萬品。先從妄想。結成四大。從四大性。愛慢滋生。離有情心。更無別體。故云交妄發生。遞相為種。又云。富樓那而白佛言。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疑云。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甞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陳。須分皂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又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二始覺般若。又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又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二出纏真如。此四種。名隨義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只具性覺。清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等。如金出礦。終不染於塵泥。以木成灰。豈有再生枝葉。將此二覺。已豁疑情。性覺妙明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性覺。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虛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以此文證。即知凡聖。本同。此妙明之覺。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等。從無分別智。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本之覺。得本覺名。論云。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起。本自妙而常明。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云本覺明妙。又真如之性。性自了故。則性覺妙明。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又摩訶衍論。有四種覺。一清淨本覺。二染淨本覺。三清淨始覺。四染淨始覺。若論本始明昧之事。皆依染淨之覺得名。若清淨覺原。愚智俱絕。非迷悟之所得。豈文義之能詮。經中佛常說。真如為迷悟依。故如萬像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所以滿慈領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此二覺義。亦同起信論所立一心。分真如生滅二門。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說覺。如木中火性。未具因緣。有而無用。非是悟已而更起迷。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已。更不復迷。諸佛重為凡夫。無有是處。佛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於明。富樓那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所覺之明。則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佛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能覺所明。方稱覺明。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只緣迷一法界。強分能所。故成於妄。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不可將斷滅之心。以為本來真覺故。若以無體之法為究竟者。故經云。法身則同龜毛兔角。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又釋。若以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因明起照。故般若無知論云。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故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遍照法界義。又聖人唯有無心之心。無見之見。非同凡夫有心有見。皆是分別能所相生。故涅槃經云。不可見。了了見。華嚴經頌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又云。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但不落有無之知。能所之見。非是都無知見矣。諸佛皆具五眼三智。四辯六通。三諦理圓。一心具足。若不見空與不空。非空非不空。方與實相相應耳。故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者。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諸佛所知。唯實相矣。離此立見。皆成諸過。無所非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圓明之覺。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顯妄覺體。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有覺明。只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覺非所明。由影明起覺。能所斯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風動水。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從此迷妄。生虛空之性。復因虛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沈引起虛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虛空清淨為同。於分別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
宗鏡錄卷第七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言一覺一切覺。云何教中分其多種。
答。覺體是一。隨用分多。用有淺深。覺無前後。如瓔珞經云。妙覺方稱寂照。等覺照寂。又覺有三義。一覺察。如睡夢覺。亦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妄即賊也。二覺照。即照理事也。亦如蓮華開。照見自心一真法界。恒沙性德。如其勝義。覺諸法故。三妙覺。即上二覺。離覺所覺。故為妙耳。非更別覺。故經云。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又覺性無覺。即根本智。覺相歷然。即後得智。
問。既云真如一心。古今不易。因何而有眾生相續。
答。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以真心隨緣。不守自性。只為眾生。不自知無性之性故。但隨染緣成凡。隨淨緣成聖。如虛谷響。任緣所發。又如大虛忽雲。明鏡忽塵。求一念最初起處。了不可得。故號無始無明。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薰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古釋云。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因託性明。變影而起。託影而生。從虛執有。故云。從畢竟無。成究竟有。即業相也。此有所有。非因所因。轉相也。業相為能有。轉相為所有。能所既分。二相斯有。故云有所有相。即此轉相能行。現形而立。因前而起。引後而生。展轉相因。名非因所因。即此現相。能引六塵境界。現相是能住。六塵是所住。故云住所住相。本此無住。以立世界者。現相從妄所立。本無所依。此現相以成世界之本。故云本此無住以立世界。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者。即是無明。無明無因。故無住。此之三相。俱是無始。一念妄心。總號無明。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者。初是業相。即是妄覺之心。體即虛妄。此妄初起。更無因始。名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釋轉相。即真上影像。相似真非真。妄覺執此為真。即初念名動。動必有靜。靜復似真。形動立靜。非真不動。故云欲真已非。真真如性。本不因動而立於靜。故云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釋現相。從此現相。變起一切境界。非相現相。非生現生。非住現住。非心現心。非法現法。釋次第者。初從明暗二相相形。而生於色。即是結暗成色。形顯色也。因色即有根塵留礙。名之為住。因有根塵。即有能分別識。名之為心。覽此塵像。為識境界。名之為法。此等展轉。相因而有。返顯真如。相無明暗。無相形。故非相。無起滅。故非生。無留礙。故非住。無緣慮。故非心。離塵像。故非法。又解。或前標三相。相因而有。以列次第。後三相合釋。都言三相虛妄。體即無明。更無所因。故云非有所依。即此三相。影真而起。似真非真。執影為實。故云將欲復真。影既不實。故云欲真已非。宛成非相。下對妄說真。以立名號。既依妄顯真以立名號。故知建立地位。從此而有。若不因妄說真。亦無地位名字可說。故知三界有法。皆揑所成。本無根緒。無始妄習。展轉相傳。迄至于今。成其途轍。如最初一人。揑出一事。後人信受。展轉相傳。則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從迷積迷。以歷塵劫。若識最初一念起處不真。即頓悟前非。大道坦然。更無餘事。如云但知今日是。何慮昔年非。是知有情無情。究其初原。皆不出一心本際。如法性論云。
問。本際可得聞乎。
答。理妙難觀。故有不知之說。旨微罕見。故發幢英之問。有天名曰幢英。問文殊師利。所言。本際。為何謂乎。文殊答曰。眾生之原。名曰本際。又問。眾生之原。為何謂乎。答曰。生死之本。為眾生原。又問。於彼何謂為生死本。答曰。虛空之本。為生死原。幢英於是抱玄音而輟問。始悟不住之本。若然。則因緣之始。可聞而不可明。可存而不可論。問。虛空有本乎。答無。問。若無有本。何故云虛空之本。為生死原。答。此猶本際之本。耳則於虛空無本。為眾本之宗。化表無化。為萬化之府矣。又凡亦是心。聖亦是心。以所習處下。不能自弘。則溺塵勞耳。若以心託事則狹劣。若以事從心則廣大。凡世人多外重其事。而內不曉其心。是以所作。皆非究竟。以所附處卑故耳。如搏牛之虻。飛極百步。若附鸞尾。則一翥萬里。非其翼工。所託迅也。亦如牆。頭之草。角裏之聲。皆能致其高遠者。所託之勝也。如入宗鏡。一一附於自心。則毛吞。巨浸。塵含十方。豈非深廣乎。
問。內外唯識。心境皆空。云何教中又立外相。
答。因了相空。方談唯識。若執有相。唯識義不成。若執無相。真空理不顯。以無相即相。方達真空。相即無相。始明唯識。所以攝大乘論云。唯識道理。須明三相。一通達唯量。外塵實無所有故。二通達唯二。相及見唯識故。三通達種種色生。但有種種相貌。而無體故。所以攝大乘論云。一切相有二種。謂現住及所立。散心所緣六塵。名現住。定心所緣骨鎖等。為所立。復次似塵顯現名相。謂所緣境。似識顯現名見。謂能緣識。此二法。一是因。二是果。又一是所依。二是能依。是知因內起念。想像思惟。則外現其相貌。念若不起。相不現前。以因內生外故。攝末歸本。全境是心。何者。若心不起。境本空故。一切境界。唯心妄動。
問。約世間妄見。定是何識。
答。眾生所見。即是亂識。中邊分別論云。謂一切世間。但唯亂識。此亂識。云何名虛妄。由境不實故。由體散亂故。又若執永無亂識。繫縛解脫。皆不成就。即起邪見。撥淨不淨品。故知因迷得悟。非無所以。從凡入聖。蓋有緣由。如影像表鏡明。因妄識成真智。
問。定中所見定果色。是定心自現。非緣現在外色。又非憶持過去境。可驗唯心。未得定者。皆是散意所見外色。云何證是自心。
答。定內定外。靜亂雖殊。所見之色。皆唯自識。以外境無體。從緣而生。生性本空。無相可得。識論云。如觀行人。定中所見色相境界。識所顯現。定無境界。此青等色相。是定境。非所憶持識。憶持識有染污。此起現前所見。分明清淨。則唯識之旨。於此彌彰。如依鏡面。但有自面。無有別影。何以故。諸法和合道理。難可思議。不可見法而令得見。定心。亦爾。定心有二分。一分似識。一分似塵。此二種。實唯是識。若憶持識是過去色。此定中色。若在散心五識。可言緣現在外塵起。若散意識。緣過去塵起。若在觀中。必不得緣外色為境。色在現前。又非緣過去境。當知定心所緣色。即見自心。不見別境。以定中色。比定外色。應知亦無別境。是知一心即萬法。萬法即一心。何者。以一心不動。舉體為萬法故。如起信鈔釋疏云。舉體者。謂真如舉體成生滅。生滅無性。即是真如。未曾有真如處不生滅。未曾有生滅處不真如。又云。不同空者。靈然覺知。覺知。即神解義。陰陽不測謂之神。解即是智。智即是知。知即一心也。故以知為心體。所以祖師云。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大意云。於一切染淨法中。有真實之體。了然鑒覺。目之為心。
問。外諸境界。既稱內識似色顯現。但是唯識者。云何不隨識變異。
答。若執外色實住。即是於無色中見色。妄生顛倒。如揑目生二相。豈是真實。
攝論問云。若無別色塵。唯是本識。何故顯現似色等。云何相續堅住。前後相似。若是識變異所作。則應乍起乍滅。改轉不定。云何一色。於多時中。相續久住。故知應有別色。
答。由顛倒故。顛倒是煩惱根本。由識變異。起諸分別。依他性與分別性相應。即是顛倒。煩惱所依止處。顛倒煩惱。又是識變異所依止處。若無互為依止義。則識無變異。於非物中。分別為物。不應有此顛倒。若無煩惱。豈有聖道。故此義亦不成。是故應信離識無別法。
問。內心分別稱識。外色不分別。如何是識。
答。能見所見皆是亂識。無中執有。色本自虛。攝論云。亂識者。無中執有名亂。十一識中。世等六識。隨一識。唯二分。一分變異成色等相。一分變異成見等。不出此二。識性。能分別則成見。不能分別則成相。如無所有菩薩經云。爾時世尊。告無所有言。汝當為此諸菩薩等。說五陰聚。和合身事。無所有菩薩言。世尊。如我所見。如佛色空。我色亦爾。如佛色。一切眾生色。一切樹林藥草色亦爾。如一切樹林藥草色。彼一切界和合聚色亦爾。所有空色。及我色。如來色。一切眾生色。一切樹林藥草等色。一切界和合聚色。無有二相。非法。非非法。諸少智者。於無色中。或作是想。希望欲入此法。行於無色中。妄起行想。略說乃至受想行識中。如是作。如色所作。如虛空識。我識亦爾。如彼識。如來識亦爾。如如來識。彼識。一切眾生識亦爾。如一切眾生識。彼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亦爾。真虛空識。如來識。及我識。一切眾生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亦爾。一切和合識。無二相。不可知。不可分別。不生。無等等。
問。既稱唯有識。何得立色名。
答。一切名。皆是客義。名中無法。法中無名。名不當法。法不當名。經云。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此色無所有。為通相。若有生。即有染。若有滅。即有淨。由無此四義。故色無別相。經云。由假立客名。隨說諸相。攝論云。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又云。一切相。有二種。一如外顯現。二如內顯現。如外是相。如內是思惟。故知一體現二內外雙分。則心非內外。內外是心。又能所相成。心境互攝。二而不二。常冥一味之真原。不二而二。恒分心境之虛相。
問。心念念滅剎那相。內身外色。亦剎那滅耶。
答。內外諸色。唯心執受。亦隨心念念剎那滅。心外更無一法。可作常住。可作生滅。雜集論云。如心心法是剎那相。當知色等亦剎那相。有其八義。一由心執受故。謂色等身。由剎那心念念執受故。剎那滅等。二等心安危故。謂色等身。恒與識俱。識若捨離。即便爛壞。三隨心轉變故。謂世間現見。心在苦樂貪瞋等位。身隨轉變。隨剎那心而轉變。故身念念滅。四是心所依故。謂世間共知。心依止有根身。如火依薪。如芽依種等。是故此身。是剎那心依止。故亦剎那滅。五心增上生者。謂一切內外色。皆心增上所生。能生因剎那滅故。所生果亦剎那滅。六心自在轉故。謂若證得勝威德心。於一切色。如其所欲。自在轉變。由隨剎那能變勝解轉變生故。色等剎那生。滅道理成就。七於最後位變壞可得故。謂諸色等。初離自性念念變壞。於最後位欻爾變壞。不應道理。然此可得。故知色等從初已來。念念變壞。自類相續。漸增為因。能引最後麁相變壞。是故色等。念念生滅。八生已不待緣。自然壞滅故。謂一切法。從緣生已。不待壞。緣自然壞滅。故知一切可滅壞法。初纔生已。即便壞滅。是故諸法剎那義成。大智度論云。若諸法實有。不應以心識。故知有相。若以心識故知有。是則非有。如地堅相。以身根身識知故有。若無身根身識知。則無堅相。又因緣和合生故空。唯心故空。是知內色外色。皆識建立。隨心有無。實無自體。
問。論唯有內心。實無外境者。如修十善業。受天堂樂。作五逆罪。受地獄苦。昇忉利。則五欲悅目。墮泥犁。則萬苦攢身。悅目有靈鳳翔鸞。作歡樂之事。攢身有鐵蛇銅狗。為逼惱之殃。明知非但內心。實有外境。
答。天堂地獄苦樂之相。皆是自心果報業影。既以自心所作為因。還以自心所受為果。故經云。未有自作他受。今且約地獄界受苦。以證唯心。十法界中。例皆如是。
識論問。云何名為四大轉變。彼四大種種轉變。動手脚等。及口言說。令受罪人。生於驚怖。如有兩羊。從兩邊來。共殺害。彼地獄眾生。見有諸山。或來或去。殺害眾生。以是義故。不得說言。唯有內心。無外境界。
答曰。偈言。若依眾生業。四大如是變。何故不依業。心如是轉變。汝向言。彼罪人業。外四大等。如是轉變。何故不言依彼眾生罪業力故。內自心識。如是轉變。又偈言。業熏於異法。果云何異處。善惡熏於心。何故離心說。故偈言。業熏於異法。果云何異處者。此以何義。彼地獄中。受苦眾生。所有罪業。依本心作。還在心中。不離於心。以是義故。惡業熏心。還應心中。受苦果報。何以故。以善惡業。熏於心識。而不熏彼外四大等。以四大中。無所熏事。云何虛妄分別。說言四大轉變。於四大中受苦果報。是故偈言。善惡熏於心。何故離心說。如無盡意菩薩經云。菩薩所作精進。常與身口意相應。雖身口精進。皆由於心。心為增上。云何菩薩心精進。所謂心始心終。云何心始。初發心故。云何心終。菩提心寂滅故。是知起盡俱心。初終咸爾。非唯淨業。萬事皆然。不出一心。圓滿覺道。又如油盡燈滅。業喪苦亡。若定有外境可觀。非內所感。只合長時受苦。無解脫期。既有休時。當知無實。可驗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矣。是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作虛妄因。受虛妄果。皆從情結。唯逐想生。所以首楞嚴經云。即時阿難。及諸大眾乃至而白佛言。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唯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眄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故知因情滯著。能成愛水。浸漬不休。自然成墜。以情地幽隱。故為內分。以舉念緣塵。取像名想。運動散亂。故名外分。一切境界。非想不生。故經云。若知一切國土。唯想持之。是則名為初發心菩薩。又華嚴經頌云。勇猛諸佛子。隨順入妙法。善觀一切想。纏網於世間。眾想如陽焰。令眾生倒解。菩薩善知想。捨離一切倒。眾生各別異。形類非一種。了達皆是想。一切無真實。十方諸眾生。皆為想所覆。若捨顛倒見。則滅世間想。世間如陽焰。以想有差別。知世住於想。遠離三顛倒。譬如熱時焰。世見謂為水。水實無所有。智者不應求。眾生亦復然。世趣皆無有。如焰住於想。無礙心境界。若離於諸想。亦離諸戲論。愚癡著想者。悉令得解脫。遠離憍慢心。除滅世間想。住盡無盡處。是菩薩方便。又云。譬如有人。將欲命終。見隨其業。所受報相。行惡業者。見。於地獄。畜生。餓鬼。所有一切眾苦境界。或見獄卒手持兵仗。或瞋或罵。囚執將去。亦聞號叫悲歎之聲。或見灰河。或見鑊湯。或見刀山。或見劍樹。種種逼迫。受諸苦。惱作善業者。即見一切諸天宮殿。無量天眾。天諸婇女。種種衣服。具足莊嚴。宮殿園林。盡皆妙好。身雖未死。而由業力。見如是事。大智度論云。如乾闥婆城者。非城。人心想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為身。非心想為心。故知地獄天堂。本無定處。身猶未往。已現自心。境不現前。唯心妄見。可驗苦樂之境。本無從出。善惡之事。唯自召來。空是空非。妄生妄死。如達磨大師云。由己見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若入宗鏡。我法俱空。心境自亡。是非咸寂。神性獨立。對待無從。斯皆悟本而成。非因學得。如先德云。境自虛。不須畏。終朝照矚元無對。設使任持浮幻身。任運都無舌身意。又昔人偈云。寧神泯是非。現身安樂國。所以論云。智境豁然。名為佛國。
又如有學人問百丈和尚云。對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
答。一切諸法。本不自言是非垢淨。亦無心繫縛人。但人自虛妄計著。作。若干種解。起。若干種見。生若干種畏愛。但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境。本不相到。當處解脫。一一諸法。一一諸心。當處寂滅。當處是道場。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來不是凡。不是聖。不是愚。不是智。不是垢。不是淨。亦非空有善惡。與諸染法相應。名眾生界。與諸淨法相應。名人天二乘。若垢淨心盡。不住繫縛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縛脫等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畢竟不與諸虛幻塵勞蘊界生死。諸入和合。逈然無住。一切不拘。去來無礙。往來生死。如門開相似。
問。地獄既是非情。云何動作。
答。是有情不思議業力所感。令受罪眾生。自見有如是事。如成劫風。雖是無情。亦能成劫。似磁毛石。豈有識想。令鐵轉移。設使眾生輪迴六趣。善惡昇沈。實無主宰。人法俱空。所以先德云。往復無際。動靜一原。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乎。故知若入一際法界之中。有何差別。能所冥合。境智同如。豈可更有一法為動為靜。隨業識之轉乎。若未入法界。不悟此宗。但有一法當情。皆是自之業識。離識之外。決定無法。
問。凡所施為。皆是自心者。云何殺生而得殺罪。
答。皆是依於自心分別。強執善惡之因。妄受苦樂之果。若究三輪之體。能殺所殺本空。是以文殊執劍於瞿曇。鴦崛持刀於釋氏。終不見生見殺。執自執他。妄受輪迴。酬還罪報。
識論問云。若彼三界。唯是內心。無有身口外境者。何故屠獵師等殺害猪羊。等得殺生罪。
偈答云。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依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釋曰。如人依鬼毘舍闍等。是故失心。或依自心。是故失心。或有憶念愛不愛事。是故失心。或有夢見鬼著失心。或有聖人神通轉變。前人失心。如一比丘。夜蹋爪皮。謂殺蝦蟇。死入惡道。故云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者。以依仙人嗔心。嗔毘摩質多羅阿脩羅王故。殺餘眾生。此依他心。他眾生心。虛妄分別。命根謝滅。以彼身命。相續斷絕。應如是知。頌云。經說檀挐迦。迦陵。摩燈國。仙人嗔故空。是故心業重。
問。依仙人嗔心。依仙人鬼。殺害如是三國眾生。非依仙人嗔心而死。
答。佛問尼乾子言。摩登伽等三國眾生。汝頗曾聞。云何而死。為身業殺。為意業殺。尼乾子言。瞿曇。我昔曾聞。仙人嗔心。以意業殺爾所眾生。佛言。以是成我義。三界唯心。無身口業。何以故。如世人言。賊燒山林。聚落城邑。不言火燒。此義亦爾。唯依心。其善惡業得成。故偈云。諸法心為本。諸法心為勝。離心無諸法。唯心身口名。成實論云。若離心有業。非眾生亦應有罪福。如風頹山。惱害眾生。風應有罪。若吹香華。來墮塔寺。亦應有福。是則不可。故知離心無罪福也。以此文證。罪福據心。無身口業。身口業者。但有名字。實是意業。身口名說。華嚴會意云。凡有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何者。如見他持刀殺自。當知他自。皆從自生。以離自見心。無自他故。非但自他是心妄現。即所持刀杖故。亦是自心。何以故。心外無彼實刀杖故。見所持者。唯六塵故。由不知自心現。見殺。即惶懼不安。若了唯是自心。縱殺誰憂誰懼。皆由妄心生。故種種有。妄心滅。故種種無。既知唯心妄現。心不見心。即物我俱亡。憂喜咸寂。又如夢中殺事。亦如是也。如說世間恒如夢。不可得有無。密嚴經云。內外境界。心之所行。皆唯是識。惑亂而見。此中無我。亦無我所。能害。所害。害及害具。一切皆是意識境界。依阿賴耶識。如是分別。
又古師問云。若所見皆是自相分。如何殺自相分而得怨報。
答。雖觀他人扶塵根是自相分。於他是親相分。有執受故。如誤殺他。即斷命根。即有罪。於自即是疎相分。
問。經中所云。一切法如夢。以證唯心者。云何夢中事虛。寤中事實。果報不等。法喻不齊。云何引證。
答。所申譬況。皆為不信之人。假此發明。所以智不難喻。但求見道。證會自心。何用檢方便之詮。執圓常之理。此夢喻一法。證驗最親。識論答外難云。汝言夢中所見飲食飢飽。刀杖毒藥。如是等事。皆悉無用。寤時所見如是等事。皆悉有用。此義不然。頌云。如夢中無女。動身失不淨。如夢交會。漏失不淨。眾生如是。無始世來。虛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諸境界。皆亦如是。實無而成。
又問。若夢中無境。寤亦爾者。何故夢中寤中。行善惡法。愛與不愛。果報不等。
答。唯有內心。無外境界。以夢寤心。差別不同。是故不依外境。成就善不善業。是以在夢位心。由睡眠壞。勢力羸劣。心弱。不能成善惡業。覺心不爾。故所造行。當受異熟。勝劣不同。非由外境。設覺中所受苦。樂實果報。亦無作者受者。悉如幻夢。又論云。睡眠昧略為性者。疏云。味簡在定。略別寤時。義天鈔云。昧簡在定者。此睡眠位。雖然專注一類微細之境。與定不同。定意識取境明了故。此乃闇昧。略別寤時者。彼覺寤時。心極明利。具能緣於六塵之境。則寤時心心所。緣境寬廣也。此睡眠位心心所。不明利故。唯緣一法塵境。取境少故。名為略也。寶積經偈云。諸法自性不可得。如夢行欲悉皆虛。但隨想起非實有。世尊知法。亦如是。以一切法。念念無住故。念念生滅故。念念不可得故。念念無自性故。夢寤所受憂喜苦樂。雖延促不等。果報有殊。然悉從識變。皆因想成。道理推窮。無不平等。並是明闇意識所行境界。覺中是明了意識。夢中是夢中意識。覺夢雖殊。俱不出意。故經云。寤則想心。寐為諸夢。若無夢則諸境不現。無想則萬法不成。以隨意生形。從想立法故。若有入此如夢法門。則親證唯心。疾成佛智。能滿菩提之道。廣興法利之門。如華嚴經頌云。菩薩了世法。一切皆如夢。非處非無處。體性恒寂滅。諸法無分別。如夢不異心。三世諸世間。一切悉如是。夢體無生滅。亦無有方所。三界悉如是。見者心解脫。夢不在世間。不在非世間。此二不分別。得入於忍地。譬如夢中見。種種諸異相。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住於夢定者。了世皆如夢。非同非是異。非一非種種。眾生諸剎業。雜染及清淨。如是悉了知。與夢皆平等。菩薩所行行。及以諸大願。明了皆如夢。與世亦無別。了世皆空寂。不壞於世法。譬如夢所見。長短等諸色。是名如夢忍。因此了世法。疾成無礙智。廣度諸群生。修行如是行。出生廣大解。巧知諸法性。於法心無著。成唯識寶生論云。如夢有損用。雖無外境。理亦得成。由於夢內男女兩交。各以自根。更互相觸。雖無外境觸。而有作用成。現流不淨。但是識想。自與合會。為其動作。此既如是。於餘亦然。惡毒刀兵。霜雹傷害。雖無外境。但依其識。有毒刀等。何理不成。乃至若爾夢餐毒等。應成身病。此亦由其唯識有用。猶如於境。而有定屬。還將後答。用杜先疑。或復有時見其毒等。雖無實境。而有作用。由見不被蛇之所螫。然有疑毒。能令悶絕。流污心迷。若遭蛇螫。亦於夢中。由呪天等。增上力故。遂令飽食。氣力充強。又復聞乎。為求子息。事隱林人。夢見有人。共為交集。便得其子。如何得知。於彼夢內被毒等傷。是為非有。睡覺之後。不覩見故。今此所論。還同彼類。於現覺時。將為實事。見毒藥等。執為非謬。真智覺時。便不見故。同彼夢中。體非是實。然於夢中許實色等。彼亦獲斯非所愛事。毒等果用。便成實有。若言無者。但有毒相等用。無。此云毒狀。便成違害。許毒相等。固成無益。於其識上。藥體無故。是故定知。實無外境。但於覺心生其作用。猶如於夢。覺亦同然。斯乃真成稱契道理。釋曰。且如夢中。實無蛇螫。識心纔變。怖境樅然。如同蛇螫。若覺中實被蛇螫。疑心不生。亦不為害。近聞世間有人。於路被毒蛇螫脛。其人自見。為是樹椿所傷。行經三十餘里。毒亦不發。忽遇禁蛇之人。指云。汝被毒蛇螫了。纔聞是語。疑心頓起。毒發便終。若執心外實有毒蛇之境。心未生時。毒何不發。故知心外無境。蛇毒不能殺人。心毒起時。自能成害。是以境無心有。境便現前。境有心無。境終不現。例一切法。悉亦如然。可驗唯心。成就宗鏡。如教中佛密意說如幻等。總有十喻。於中夢喻。所悟不同。隨智淺深。且約五種。一世間凡夫解者。只知浮生短促。如夢不久。二聲聞證處。但了夢心。生滅無常。苦空無我。三小菩薩。悟夢不實。徹底唯空。四大菩薩。達夢唯心。非空非有。夢中所見故非空。覺後寂然故非有。五。祖佛圓證法界。如正夢時。只一念眠心。現善惡百千境界。況瞥起一念心時。具十種法界。因果。重重無盡。歷歷區分。如法。華夢入銅輪。成佛度生。經無量劫。華嚴善財登閣。於一念夢定之心。剎那之間。悉見不可思議三世佛事。如古詩云。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宗鏡錄卷第七十八
宗鏡錄卷第七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如是了知。則真善知識。一心妙理。圓證無疑。何故聞外善惡知識。而生聽受。
答。皆是增上因緣。和合。虛妄分別。而成。彼此情生。無有真實。
識論問云。何故遇善知識。聞說善法。值惡知識。聞。說惡法。若無外一切外境者。彼云何說。若不說者。云何得聞。若不聞者。此云何成。
偈答。遞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以一切眾生。虛妄分別。思惟憶念。彼說我聞。而實無有彼前境界。是以若執內外。則心境對治。尚未入於信門。何乃稱於聽法。持心梵天所問經云。眼耳鼻舌身意。無所流聞。乃曰聽經。其有染污於諸入者。則無所聞。便在於色。金剛場陀羅尼經云。無有諸法。是名一字陀羅尼法門。若能如是信解。則聽者無聞無得。心境不二方聞佛所說經。可謂真聞。遇善知識。若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則隨境界流。逐。因緣轉。皆為不了自法。遂令內外緣分。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之處。則為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佛。無處不遍。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聲間斷。故祖師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志公云。每日誦經千卷。紙上見經不識。又先德云。出息不依外緣。入息不依陰界而住。常轉如是經。非但百千萬卷。爭如悟此真善知識。念念現前。自轉無盡藏經。熾然恒演。
問。若心虛境寂。理實無差。現對根塵。事相違反。如何明徹。境智一如。
答。一期根境。俗有真無。畢竟自他。皆無所得。又若定執真有俗無。則成增減二謗。但二諦雙會。圓了一心。如佛性論難云。若諸法無實性者。即與證量相違。則能所習不可得。我現見聲耳相對。所以得聞。故知不空。釋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能所及證量自性。皆不可得。自性不成。若一性不成者。多性云何成。又汝說證量云何成者。今我立證量。顯了二空。諸法空故。自性不可得。如見幻事幻物者。證量所見。不如實有。諸法亦爾。不如所見。而有所見。由體不實故不有。由證量故不無。由體無故。空義得成。以證量故。假有不失。又云。依他性相者。能執所執。增益。又損減。由解此性故。此執不生。若見真為有。則是增益。名為常見。若見俗定無。則是損減。名為斷見。唯有似塵識故。別無能所。無能所故。無增益執。由有似塵識故。無損減執。若知外塵是識而似顯現。則非無。了外相本虛如幻所作。則非有。非無則不壞俗諦。非有則不隱真諦。是以真俗融即而常異。空有雙現而恒同。方超戲論之情。始會一心之旨。如摩訶般若經云。說是般若波羅蜜品時。佛在四眾中。天人龍鬼神。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於大眾前。而現神足變化。一切大眾。皆見阿閦佛。比丘僧圍遶說法。乃至爾時佛攝神足。一切大眾。不復見阿閦佛聲聞人。菩薩摩訶薩。及其國土。不與眼作對。何以故。佛攝神足故。爾時佛告阿難。如是阿難。一切法不與眼作對。法法不相見。法法不相知。如是阿難。如阿閦佛弟子。菩薩國土。不與眼作對。如是阿難。一切法不與眼作對。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見。何以故。一切法。無知無見。無作無動。不可捉。不可思議。如幻人無受無覺。無真實。菩薩摩訶薩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釋曰。若行般若者。則是直了一心智性。了色無形。非眼境界。乃至達法體寂。非意所知。但是隨心暫現。還隨心滅。故云一切法無知無見。大智度論云。相不能知無相。譬如刀雖利。不能破空。無相不能知相者。有人言。內智慧無定相。外所緣法有定相。心隨緣而生。是故說無相不應知相。譬如無刀。雖有物。無刀可斫。是知若心有境無。亦不知見。若心無境有。亦不知見。若心境俱有。各無自性。各既不知。合豈成見。若心境俱無。亦不知。見有尚不知。無豈成見。則心境俱空。萬有咸寂。如是則尚無一法冥合相順。寧有根境對待而作相違者乎。如一切差別違順之境。皆是一心之量。無有障礙。亦無解脫。譬如水不洗水。火不滅火。何者。以一體故。不相陵滅。若有異法。方成對治。如今但先得旨。自合真如。故經云。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若有所隨。則有能隨之別。既無所隨。亦無能隨。故則法外無如。如外無法。所以經云。如理作意。於一切法平等相應。是則具足一切佛法。華嚴疏云。以如為佛。則無境非如者。大品經答常啼云。諸法如。即是佛。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既以如為佛。一切法皆如也。何法非佛耶。若信一如。此是開悟本法。生決定解。入自在門。如華嚴論云。經云。善男子。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曜。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佛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此明舉本果法。令凡信樂修行。從初發心。修行慣習。十地功終。方依及此初時本樣果法也。還以法界中時不遷。智不異。慈悲不異。願行不異之所成就。以於法界大智無延促中修行故。不如情解。有修行者。莫作延促時分修學。應須善觀法界體用。莫如世情。作一剎那計。作三僧祇計。如法界中。都無脩短遠近故。以此解行。如法修行。於諸境界。善照生滅。令使執盡。而成智之大用。於自心境。莫浪攝持。但知放蕩任性坦然。習之觀照。執盡智現。生滅自無。業垢自淨。會佛境界。同如來心。佛見自會。非由捉搦。縵作別治。令心狂惑。但自明心境。見融。執業便謝。見亡執謝。一切萬法。本自無瘡。智境朗然。名為佛國也。無煩強生見執。永自沈淪。自作自殃非他能與。
問。若約見聞外境。則色不至眼。眼不至色。可言唯心。無相可得。只如飲噉之時。根境相入。若言無相。不可以心喫心。
答。六根六境。雖則離合不同。皆唯識變。味性本空。若非是識。誰知鹹淡。古師云。只喫相分。本質自在。
問。如喫了。質亦亡如何。
答。能隨既亡。所隨亦滅。亦如二十人共一株樹。一人伐之。十九人所隨亦滅。又唯識義鏡釋云。共果同在一處。不相障礙者。
問。且如一樹。有情共變。而一有情伐用之時。為用自變。為兼用他。若唯自者。餘人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他。何名唯識。
答。有云。樹等既是共相種生。皆相隨順。互相增益。彼一有情自所變者。所緣親用。他所變者。與自所變。為增上緣。亦疎緣用。一切相望。自為所順。他為能順。由所順無。能順亦滅。由斯樹喪。唯識亦成。
問。何以得知互相增益。
答。對法論云。有情共業為增上緣。
問。既但唯心。無有萬法。目前差別。從何建立。
答。萬法但名。實無體相。因名立相。相狀元空。因相施名。名字本寂。唯想建立。名相俱虛。反窮想原。亦但名字。既無想體。分別則空。故知萬法出自無名。萬名生於無相。名不當相。相不當名。彼此無依。萬法何在。相待之名既寂。分別之想俄空。如幻之境冥真。所執之情合覺。密嚴經頌云。世間種種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離名無別義。又頌云。能知諸識起。無有所知法。所知唯是名。世法悉如是。以名分別法。法不稱於名。諸法性如是。不住於分別。以法唯名故。想即無有體。想無名亦無。何處有分別。若得無分別。身心恒寂靜。如木火燒已。畢竟不復生。又頌云。如見杌為人。見人以為杌。人杌二分別。但有於名字。諸大和合中。分別以為色。若離於諸大。色性即無有。
問。若以唯識為宗。則世出世間。唯是一識。萬法皆決定空耶。
答。以唯識故。則有世俗諦。既有世俗。則有似塵識。幻相不無。以無實不可得。故稱空耳。不可起蛇足鹽香。決定斷空之見。如密嚴經偈云。瓶等眾境界。悉以心為體。非瓶似瓶現。是故說為空。世間所有色。諸天宮殿等。皆是阿賴耶。變異而可見。眾生身所有。從頭至手足。頓生及漸次。無非阿賴耶。習氣濁於心。凡愚不能了。此性非是有。亦復非是空。如人以諸物。擊破於瓶等。物體若是空。即無能所破。譬如須彌量。我見未為惡。憍慢而著空。此惡過於彼。又經云。寧可執有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大般涅槃經云。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乾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乾。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雖無水酒酪酥蜜時。猶故得名為水等瓶。如是瓶等。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是故解脫。喻如彼瓶。彼瓶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爾。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問。經云。五陰即世間者。一陰名色。四陰名心。云何說內外種種世間。皆從心出。
答。種種五陰。皆從心起。從心現相。名之曰色。經偈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色即收盡無情國土。名即收盡有識世間。五陰即世間故。若了五陰俱空。則是出世間。是知世出世間。皆從心起。何者。若意地起貪嗔心。覽三塗五陰。罪苦眾生發現。意地修戒善心覽人天五陰。受樂眾生發現。意地證人空心覽無漏五陰。真聖眾生發現。意地立弘誓心覽慈悲五陰。大士眾生發現。意地運平等心覽常住五陰。尊極眾生發現。今所以置前四陰。但觀識陰。如伐樹除根炙病得穴。則生死之苦芽永絕。煩惱之沈痾不生。又若毘藍之風。卷群疑而淨盡。猶劫燒之火。蕩異執而無餘。所以一切世間凡聖同居之處。無不悉是自心。如此悟入。名住真阿蘭若正修行處。非論大小之隱。不墮喧靜之觀。所以古德云。處眾不見喧嘩。獨自亦無寂寞。何故不見喧寂。以但了一心故。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當修學者。但有一德。是人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云何為一。謂觀一切煩惱根原。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止阿蘭若處。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驅打。但逐瓦石。不逐於人。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心者。亦復如是。若見色聲。香味觸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煩惱根本。不知五境從自心生。即此名為未能善住阿蘭若處。以是因緣。樂住寂靜求無上道。一切菩薩摩訶薩等。若五欲境現前之時。觀察自心。應作是念。我從無始。至于今日。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於五欲境貪愛染著。如是菩薩。名為堪住阿蘭若處。是知不悟自心。徒栖遠谷。避喧求靜。古人云。舉世未有其方。若頓了自心。是真阿蘭若。乃至光明遍照。萬德俱圓。若不自明。則輪迴諸趣。如頓證毘盧遮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加趺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慇懃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心。瑩徹清淨廊然周遍。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故知心無際故。猶若虛空。豈存初後。如華嚴經頌云。心住於世間。世間住於心。於此不妄起。二非二分別。是以說一說二。是世間語言。立是立非。屬意地分別。若頓悟自心。直入宗鏡。尚不見無分別。豈特生分別乎。如經頌云。了知非一二。非染亦非。淨亦復無雜。亂皆從自想。起不唯世法施為。乃至諸聖作用。起盡根由。皆不出宗鏡。故經偈云。剎海無邊妙莊嚴。於一塵中無不入。如是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業性起。如斯妙旨。是現證法門。但初生比信。猶可虛襟。況證入之時。自斷餘惑。言亡象絕。識滅情消。故祖師云。唯證乃知難可測。起信論云。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彼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問。內外唯心。是平等理。云何身土不同。內身有覺。外境無知。
答。世界身土。法爾如然。不可執一執異。自性情見。若言法爾者。即法如是。或云法性者。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起外諸器界。不出此二。一法應如是。二藏識變起。又眾生業力。亦菩薩萬行為因等。所現世界。皆是藏識相分。相分之中。半為外器。而不執受。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上雖分執受不執受。二義。俱無自性。全以佛法界如如一真心為體。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不出一心真性矣。且性無不包。有情無情。有覺無覺。皆自心性為體。隨緣發現。應處方知。如世間致生祠堂。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遺愛去思。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時饗之。其人當饗祭日。則酒氣腹飽。亦如丁蘭至孝。刻木為母晨昏敬養。形喜慍之色。且土木不變。唯心感耳。
問。立識方成唯識義。云何境識俱遣。
答。顯識論云。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究竟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所以唯識論。亦名。破色心論。佛性論云。經中佛以幻師為譬。佛告迦葉。譬如幻師。作諸幻像。所作等幻虎。還食幻師。迦葉。如是觀行比丘。隨觀一境。顯現唯空。故實無所有。虛無真實。云何能得離此二邊。由依意識。生唯識智。唯識智者。即無塵體智。是。唯識智若成。則能還滅自本意識。何以故。以塵無體故。意識不生。意識不生故。唯識自滅。故意識如幻師。唯識智如幻虎。以意識能生唯識故。唯識觀成。還能滅於意識。何以故。由塵等無故。意識不生。譬如幻虎。還食幻師。如提婆法師說偈言。意識三有本。識塵是其由。若見塵無體。有種自然滅。入楞伽經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實不滅識。何者。以境本空。從識變故。以識無體。不須滅故。是以識心無體。隨境有無。見空生空。見色生色。事來即起。事去還無。如傳奧法師云。妄念所緣。放有色處。則不見空。但見於色。於無色處。則見有空。緣有時無時亦爾。緣有時。則見有心生。見無心滅。緣無時。則見無心生。見有心滅。此皆妄念所緣之境。又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如起信論云。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然既無外色。亦無外空。空尚是無。色焉能有。論云。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疏釋云。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也。故知萬法。皆相待而有。若入宗鏡。自然諸法絕待。歸本真心。故論云。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問。世人多執有情動作有識。無情不動作無識。且如葵藿向日而轉。芭蕉聞雷而生。橘得屍而敷榮。鐵因石而移動。又如麴發酒醋。火爇山林。此等皆是無情。云何動作。
答。有情無情。各有二義。若有情生死。一是眾生業力所為。二是法界性自然生。若無情轉動。一是異法性自爾。二是法作。如大涅槃經云。佛告師子吼菩薩。善男子。汝言眾生悉有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礠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緣力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須修聖道者。是義不然。善男子。譬如有人。行於曠野。渴乏遇井。其井極深。雖不見水。當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覓。罐綆汲取則見。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復有之。要須修集無漏聖道。然後得見。乃至譬如眾生造作諸業。若善若惡。非內非外。如是業性。非有非無。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無因出。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彼作彼受。無作無受。時節和合而得果報。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此非彼。非餘處來。非無因緣。亦非一切眾生不見。有諸菩薩。時節因緣和合得見。時節者。所謂十住菩薩摩訶薩。修八聖道。於諸眾生得平等心。爾時得見。不名為作。善男子。汝言如礠石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石不吸鐵。所以者何。無心業故。善男子。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無有作者。無有壞者。善男子。猶如猛火。不能焚薪。火出薪壞。名為焚薪。善男子。譬如葵藿。隨日而轉。如是葵藿。亦無。敬心。無識無業。異法性故。而自迴轉。善男子。如芭蕉樹。因雷增長。是樹無耳。無心意識。異法有故。異法增長。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阿叔迦樹。女人摩觸。華為之出。是樹無心。亦無覺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橘得屍。果則滋多。如是橘樹。無心無觸。異法有故。異法滋多。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安石榴樹。甎骨糞故。果實繁茂。安石榴樹。亦無心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礠石吸鐵。亦復如是。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不能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無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識也。亦得名為無明緣行。行緣於識。有佛無佛。法界常住。故知法法無心。塵塵本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法無心而隨緣成壞。人無心而諸行遷流。如芭蕉聞雷葵藿向日。無明不取諸行。諸行不吸識心。則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待。法法不相借。皆性自爾故。法如是故。是以金剛三昧經云。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凡所見境。唯所見心。即不相到也。華嚴經頌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即不相知也。維摩經云。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即不相待也。寶藏論云。火不待日而熱。風不待月而涼。堅石處水。天鼓遊光。明暗自爾。乾濕同方。物尚不相借。豈況道乎。即不相借也。如火以熱為性。風以涼為性。豈假藉他緣乎。天鼓者。日也。常遊光照四天下。日出即明。日沒即暗。皆是法爾。非關造作。堅石處水者。石雖處水。水不入石。雖同一處。石自乾而水自濕。故知法法標宗。塵塵絕待。則非因緣。亦非自然矣。
問。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了境是心。萬法奚有。以依心所起。無有定體。皆如幻化。畢竟寂滅。寶積經云。爾時世尊告幻師言。一切眾生。及諸資具。皆是幻化。謂由於業之所幻故。諸比丘眾。亦是幻化。謂由於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眾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幻。因緣和合之所幻故。又教中總明十喻。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等。此是諸佛密意。破眾生執世相為實。起於常見。世間共知幻夢等法是空。則不信人法心境等。如幻夢亦空。所以將所信之虛。破所信之實。令所信之實。同所信之虛。然後乃頓悟真宗遍一切處。心內心外。決定無有實法建立。大莊嚴論云。我昔曾聞。有一幻師。有信樂心。至耆闍山。為僧設會。供養已訖。幻尸陀羅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在大眾前。抱捉此女。而嗚咂之。共為欲事。時諸比丘。見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無慚人。所為鄙褻。知其如是。不受其供。時彼幻師。既行欲已。聞諸比丘。譏訶嫌責。即便以刀。斫刺是女。分解支節。挑目截鼻。種種苦毒。而殺此女。諸比丘等。又見此事。倍復嫌忿。我等若當知汝如是。寧飲毒藥。不受其供。乃至爾時幻師。即捉尸陀羅木。用示眾僧。合掌白言。我向所作。即是此木。於彼木中。有何欲殺。欲安眾僧身故。設此飲食。欲令眾僧心安。故為此幻耳。願諸比丘。聽我所說。豈可不聞。佛於脩多羅中。說一切法。猶如幻化。我今為欲成彼語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無壽無命。識之幻師。運轉機關。令其視眴。俯仰顧眄行步進止。或語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真實無我。華嚴經頌云。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諸業從心生。故說心如幻。若離此分別。普滅諸有趣。譬如工幻師。普現諸色像。徒令眾貪樂。畢竟無所得。世間亦如是。一切皆如幻。無性亦無生。示現有種種。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眾生不異幻。了幻無眾生。眾生及國土。三世所有法。如是悉無餘。一切皆如幻。幻作男女形。及象馬牛羊。屋宅池泉類。園林華果等。幻物無覺知。亦無有住處。畢竟寂滅相。但隨分別現。菩薩能如是。普見諸世間。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如是得善巧。寂滅無戲論。住於無礙地。普現大威力。又入法界品。時童子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我等證得菩薩解脫。名為幻住。得此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故。一切眾生皆幻住。業煩惱所起故。一切世間皆幻住。無明有愛等展轉緣生故。一切法皆幻住。我見等種種幻緣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見等顛倒智所生故。一切眾生生滅老死憂悲苦惱皆幻住。虛妄分別所生故。一切國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見倒無明所現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皆幻住。智斷分別所成故。一切菩薩皆幻住。能自調伏教化眾生諸行願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薩眾會變化調伏諸所施為皆幻住。願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大集經偈云。如來法界無差別。為鈍根者說差別。宣說一法為無量。如大幻師。示眾生。清涼疏釋。如幻忍者。如一巾幻作一象。楞伽經云。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由了體空。不壞幻相差別。故如象生。即是象死。此二對。應成四句。謂此二無二故非異。無不二故非一。非一即非異。故非非一。非異即非一故非非異。亦絕雙照。故非亦一亦異。若以巾上二義。對象上二義。辯非一異。略有十句。一以巾上成象義。對象上差別義。合為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自位義。與象上體空義。合為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眾生即如。不復更滅等。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為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真妄平等。異不可得。次下四門明非一。謂五以巾住自位義。與象上差別義。此二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經云。如來藏。不在阿賴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者。不生滅。此之謂也。六巾上成象義。與象上體空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非一。勝鬘經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七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八以極相害。俱泯而不泯。與極相背。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與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又相違是存。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俱亡。無可相即。以不全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相即。以體虛故。十然亦不異。以理遍通故。法無二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相違害。極違而極順者。是無障礙法也。又釋云。別明義理。於中有二。先成有無。後成四句。言有無者。以三性中。各有二義。皆有無故。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依他二者。一緣有。二相無。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今初巾中。即圓成二義。術馬皆是依他二義。而術是能成之因。託真而起。故用有體無。用有即是緣有。體無即是性無。三馬是所成之果故。相有實無。相有即是緣有。實無即是性無。四明依圓不離。即事同真。生喻於事。死喻於真。事泯理顯。故生無死有。以無礙故。者出其所因。即事理無礙也。五中就情則有。妄見分明故。就理則無。以是妄計。必非有故。所以幻喻廣說有無者。以惑情所封。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真。是知幻喻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化齊融。又五中。各具四句顯成。四句者。於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後重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顯。後簡非。今初也。初性有相無四者。一有。真性有故。二空。無諸相故。三亦有亦空。義門異故。四非有非空。互融奪故。二用有體無四者。一有。迷真有用故。二空。依真無體故。三亦有亦空。體用不壞故。四非有非空。無體之用故非有。即用之體故非空。三相有實無四者。一有。事相現故。二空。緣成無實故。三俱存。無性不礙緣成。緣成不礙無性故。四俱非。緣成即無性故非有。無性即緣成故非空。四生即是無死即是有四者。一真性顯故。二依他即無性故。三性相雙存故。四性相即奪故。五情有理無四者。一遍計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無。方即情有。若無情有。不顯理無故。四情有即理無。理無即情有故。已上四句。然皆具德。以稱真故。不同情。計定執。四句成謗。皆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盡有之空。盡空。之有。方為具德。又四句齊照。成解境故。四句齊泯。成行境故。皆言亡慮絕。方為具德耳。所以昔人云。巫山臺上。託雲雨以去來。舒姑水側。寄泉流而還往。故知聚沫之身非有。如幻之心本空。豈有欲情而成實事。又如莊周。達體虛如幻。見自身為蝴蝶。及夢中自見己身遊天崖。是以凡夫盲無慧目。妄取前塵男女等相。如幻化法。但誑心眼。都無實事。皆業識心動。起見現相。意識分別。強立我人。自他差別。若能識幻。方悟前非。終不於空而興造作。又此幻法。多人錯解。執一切法如幻如化。便作空無之見。如方廣外道。立空無為宗。不知實義故。華嚴論云。了如幻法。是堅固義。言堅固者。即是常住義。豈可作空無之解。故知。此幻即真。幻不可得。無幻之幻。名為幻法。絕見之見。方名見幻。
問。諸法不真。各無自性。剎那變異。故稱為幻。佛身常住。豈稱幻耶。
答。諸佛略有二身。一真實身。二方便身。以眾生有不見如來真實身故。示方便身。令入真實。若悟入時。即方便身是常住體。了幻不可得故。如鴦崛魔羅。是一切寶莊嚴國。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以本願力。入幻網門。現跡同凡。示行殺害。後見佛悟道。惡業頓消。令一切眾生。知得。道業亡。不生邪執。皆令仰慕佛法難量。不可思議。有大威力。所以鴦崛魔羅經偈云。如來所變化。眾生悉不知。如來所作幻。眾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則為如來。
問。一切法如幻。云何有垢淨能所對治。
答。只為如幻。故垢淨不定。由心迴轉。凡聖法生故。思益經云。垢法說淨。見垢實性故。淨法說垢。貪著淨相故。
又莊嚴經論云。問。若諸法同如幻。以何義故。一為能治。一為所治。
偈答云。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釋曰。彼能治淨法。亦如幻王。由能對治染法。得增上故。彼所治染法。亦如幻王。由於境界。得增上故。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者。如彼強力幻王。能令餘幻王退。以染淨法。各有增上力。隨境自在轉。故稱為王。所以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淡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諸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釋曰。珠中無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無五趣之身。隨業而現。迷珠者。執珠。中實色。昧性者。認性內虛身。法喻皎然。真偽可驗。
宗鏡錄卷第七十九
宗鏡錄卷第八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此宗門。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萬法無體。名相本空。無而忽有。名之曰化。如華嚴經十忍品云。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所謂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現證知。廣大知。無邊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實知。非虛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譬如化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不從業起。不受果報。非世間生。非世間滅。不可隨逐。不可攬觸。非久住。非須臾住。非行世間。非離世間。不專繫一方。不普屬諸方。非有量。非無量。不厭不息。非不厭息。非凡非聖。非染非淨。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見非不見。非依世間。非入法界。非黠慧。非遲鈍。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槃。非有非無。有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行於世間。修菩薩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不著世間。不取自身。於世於身。無所分別。不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於法。不離於法。以本願故。不棄捨一眾生界。不調伏少眾生界。不分別法。非不分別。知諸法性。無來無去。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了法如化。非有非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故知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以無作之因。受忽有之果。故六祖云。思惡法。即化為地獄。思善法。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乃至皆是自性變化。
大智度論問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種種說法別異。
答曰。如佛所化。及餘人所化。雖不實。而有種種形像別異。夢中所見種種亦如是。人見夢中好惡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鏡中像。雖無實事。而隨本形。像有好醜。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各各有因緣。如佛此中說。於是化法中。有聲聞變化。有辟支佛變化。有菩薩變化。有佛變化。有煩惱變化。有業變化。又云。如化者。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諸法如化。
問。不應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修定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有果。云何空。
答。如佛說。觀無生從有生得脫。依無為從有為得脫。雖觀無生法無。而可作因緣。無為亦爾。變化雖空。亦能生心因緣。復次空不以不見為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以是故言諸法如化。故知一切法。皆從心生。悉如幻化。雖幻化不實。亦可作善惡之因緣。受昇沈之報應。不可生於斷見。但了體虛。莫生取捨。
問。凡有相法。皆從變化。心無形相。云何化現。
答。心本是化。理不思議。從心現心。如化起化。佛地論云。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云何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云何此論說諸化意業。云何經說有依他心。但諸化色。同實色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是說。若爾。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一自身。二他身化等。
問。此一心門。理無異轍。約機對法。教有多門。於一法中。名字差別。或名佛性。或稱如來藏。云何成藏義。云何名佛性。
答。如來藏者。是真識心。是真心中。具有一切恒沙佛法。如妄心中。具有恒沙染法。是心與法。同一體性。故名如來藏。即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睡心中有覺悟性。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此性即是眾生自實。故名為我。我即佛性。隱則名為如來藏。顯則名為法身。
問。若眾生自實。名為佛性。覺此性故。名為佛者。但了一性。即契本原。云何教中。或說二三四五種等佛性不同。
答。大涅槃經云。正因佛性。眾生心是也。又云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菩提時。一切善惡無記。皆名佛性。故知未得菩提時。一切諸法。尚非名數。豈況悟了。更說二三。然雖開合。一性無差。約本末因果。而分多種。佛性論云。佛性有三種。所謂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得因。二加行因。三圓滿因。此三因。前一因則以無為如理為體。後二因則以有為願行為體。三種佛性者。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果性。此三性復成三藏。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一所攝為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惑累。煩惱不染。說名清淨。果已顯現。故名至得。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二隱覆為藏者。如來自隱不現。故名為藏。言如來者。有二義。一者現如不顛倒義。由妄想故。名為顛倒。不妄想故。名之為如。二者現常住義。此如性。從住自性性。來至至得。如體不變異故。是常住義。如來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三能攝為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若至果時。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如今得。故知本有。是故言常。雖說三因佛性。但是一性。何以故。正因是本有。以眾生不覺。故為客塵所蔽。如金在礦。金體不現。要假其功。方成金用。此正因佛性。亦復如是。在纏不現。處煩惱礦中。須先假了因智慧。知有開發。次藉緣因。方便助顯。方成大用。緣用雖分。體恒一味。不動眾生性。而成佛性矣。以住自性之理。在凡而即真。以引出性之事。成果而不虛。以應得之文。處染而何失。以至得之道。證聖而無疑。又因自性有。故能引出。應得至果。剋證非虛。如大涅槃經云。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經論通明四種佛性。初因性。即染淨緣起。二因因性。即內熏發心。三果性。即始覺已圓。四果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緣隱顯。二徵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原顯實。又初自性住性。即正因。二是引出佛性。即了因。三四皆是至得果性。即緣因。又初二因中理智。後二果中理智。因果雖異。智不殊理。契同無二。唯一心轉。絕相離言。無不包融。故名佛性。又涅槃疏云。涅槃正性有五。一正性。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二因性。十二因緣。三因因性。十二因緣所生智慧。四果性。三藐三菩提。五果果性。大般涅槃。雖復分別。只是一法。又古釋有三種性。一理性。謂真如。二行性。謂無漏種子。三隱密性。即塵勞之疇。三性隱顯雖分。一體凡聖共有。又約常住隨緣。而分二種佛性。一常住義。經云。其藥本味。停留山中。如常不輕菩薩。敬四眾等。以此佛性。混煩惱而不污。顯菩提。而不淨。以常住不變故。所以菩薩。不敢輕一小眾生。以佛性不壞故。二隨緣義。經云。隨其流處。成種種味。如常慘菩薩。愍四眾等。以真心不守自性。舉體隨緣。而作人法。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以眾生隨緣失性。不覺不知。所以菩薩。常生悲慘。又眾生佛性。皆有二義。一是所依佛性。如上二義。一是常住。二是隨緣。二能依雜染。一緣成似有義。二無性即空義。由染法有即空義故。所依佛性。常淨不變也。由染法有似有義故。所依佛性。隨緣成染也。故知以眾生無性即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隨緣故。處聖非聖。又以眾生緣成似有故。聖不是凡。以法身常住不變故。凡不是聖。則真俗一際。染淨恒分。凡聖兩途。生佛無異。如是鎔融。方明一心佛性。
古德問。一切眾生。佛性常住。為現為當。
答。三世皆常。
問。若現常者。眾生即佛耶。
答。如胎中子。豈不同父姓。若問父姓寧責耆少。又佛性非當現者。只見此理。不可推當。修道乃得。不可言現。只見此理。則約理無差。修道乃得。則隨事不濫。又涅槃經明六盲摸象。各說異端。雖說不諦。亦不離象。如各執五陰空大等六法為佛性。雖說不著。亦不離六法。如頭足之中。既無有象。不可即也。頭足之外。亦無別象。不可離也。非即非離。非內非外。而得言象。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非即六法。非離六法。非內非外。故名中道。名為佛性。若取六法為佛性者。乃是眾盲之佛性。若離六法為佛性者。如指虛空為佛性。如諸婆羅門所謗。為仙預所害。取不即不離中道為佛性者。如大王智臣。所見佛性。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覺。今第一義空。與之為性。故名佛性。非情無覺。但持自體。得稱為法。今真性與之為性。故名法性。故云假說能所。而實無差。云何無差。同一性故。外典亦云。天地萬物。同稟陰陽之元氣也。
問。夫言佛性。境智俱收。故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云何教中云。在有情數中稱佛性。在無情數中稱法性。
答。在心稱佛性。在境稱法性。從緣雖別。能所似分。約性本同。一體無異。如瓶貯醍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名。一味真心。亦復如是。凡聖境智。一際無差。所以法王經云。一切眾生。一心佛性平等。等諸法故。只為真心不守自性。隨緣轉動。於轉動處。立其異名。古德云。譬如珠。向月出水。向日出火。一珠未曾異。而得水火之名。以珠體是一。能應二緣。且如月為水緣時。月中未曾無火性。日為火緣時。日中未曾無水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緣水火。事有優劣。故使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水火名。非全無性。真如一心。亦復如是。在有情中名佛性。在無情中名法性。一如未曾異。而得法佛之名。以真如體一能應二緣。且如有情正為佛緣時。有情未曾無法性。無情正為法緣時。無情未曾無佛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猶色心。事有優劣故。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法佛名。非全無性。清涼記云。法性即佛性者。故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牆壁。言無佛性。以性說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即是火。而煙欝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知佛性。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昇沈。又今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計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獍負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立意。約於真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說。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太過。失情無情。壞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可以簡於瓦礫。言無性耶。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亦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則情與非情異。一如涅槃簡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
故起信論。問云。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種種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義說耳。百門義海云。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緣無性。名為佛性。經云。三世佛種。以無性為性。一切處隨了無性。即為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言有情者。遍世勸人為器。常於一毛一毫之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如來性起功德。名為佛性。是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情與非情。皆同一性。如世尊最後垂示。應盡還原品三告之。又經云。爾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繫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繫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淨。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如上真實慈父。廣大悲心。不可思議三告之文。或有偶斯教者。可以折骨為筆。剝皮為紙。刺血為墨。而書寫之。不可頃刻暫忘。剎那失照。且如第一文云。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第二文云。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第三文云。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性。性本解脫。是以遍法界內。盡十方中。若有情。若無情。若有性。若無性。山河大地。草芥人畜。不在三界。不出三界。不隨生死。不住涅槃。皆同真如一心妙性。如是信解。頓入一乘。更無祕文。能出斯旨。離此有說。皆是權施。誘引提携。咸歸宗鏡。
問。既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云何涅槃經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等。
答。一切眾生。實有佛性。經約善惡無記理果等。互說有無。薦福疏云。今准經明佛性。略有五種。謂善不善無記。及理果等。今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此是不善佛性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種。一是離欲善根人。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是五住已上。五住已上。無不善性故。此之二人。俱無不善性也。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此是善佛性也。闡提斷一切善。故云無也。二人俱有者。理及無記也。二人俱無者。俱無果性故。涅槃經云。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二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未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乃至闡提佛性亦爾。是則上從于佛。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非全無性。是知但約三性及果。而論有無。若言理性。尚無凡聖。豈說有無。則約理無不具者。所以生法師云。夫稟質二儀。皆是涅槃正因。闡提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是此經度未盡耳。故生法師。忍死十年。以證斯旨。及涅槃後分到後。果有斯文。遂踞師子座。因而坐蛻。
問。如上決定說一切眾生有佛性者。眾生既具。云何不免沈淪。
答。眾生雖具正因。而無緣了。所以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故先德頌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是以真如本覺。不守自性。以無性故。但隨緣轉。如云法身流轉五道。故號眾生。應須以善巧方便。發之。以智照。助之。以良緣。了了見時。方逃境縛。如起信鈔云。且夫真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說。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了然覺知。以無始時來迷故。於空寂之處。確然根身塵境。於覺知之處。則紛然分別緣念。故肇論云。法身隱於形[穀-禾+卵]之中。真智隱於緣慮之內。然其形[穀-禾+卵]緣念。元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真。元來隨緣。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爾如斯。眾生身心。現今若此。即約此義。以明染淨緣之義相也。大涅槃經云。佛告。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云何不遮地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中。無有佛性。善男子。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心即耽著。喜樂愛念。情無捨離。即吉大臣。如是妙音。從何處出。大臣答言。如是妙音。從箜篌出。王復語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持箜篌置於王前。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此即是聲。王語箜篌。出聲出聲。而箜篌聲亦不出。爾時大王。即斷其弦。聲亦不出。取其皮木。悉皆拆裂。推求其聲。了不能得。爾時大王。即嗔大臣。云。何乃作如是妄語。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沈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緣。何成善本。今為未聞者。廣搜祕藏。發起信心。為未知者。直指心原。了然無滯。為已聞者。智慧開發。萬善資熏。為已知者。一向保任理行成就。有斯深益。豈厭文繁。普望後賢。廣重傳授。
問。佛性若定有無。即成斷常之見。如何體會。理合正因。
答。非一非異。能契一乘之門。亦有亦無。不謗三因之性。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破兔角。無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問。教說一心佛性之理。有何因緣。獲何善利。
答。佛眼諦觀。正理不謬。若人決定信受。則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佛性論云。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除五過失者。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故。有諸眾生。未聞佛說有佛性理。不知自陰必當有得佛義故。於此身。起下劣想。不能發菩提心。二為離慢下品人故。若有人曾聞佛說眾生有佛性故。因此發心。既發心已。便謂我有佛性。故能發心。作輕慢意。謂他不能。為破此執。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三。為離虛妄執故。若人有此慢心。則於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顯。故起虛妄。虛妄者。是眾生過失。過失有二。一本無。二是客。一本無者。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作人我執。此執本無。乃至故知能執。皆成虛妄。由於此執。所起無明。諸業果執。並是虛妄。無。受者作者。而於中執有是虛妄。故言本無。二是客者。有為諸法。皆念念滅。無停住義。則能罵所罵。二無所有。但初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能罵所罵。起而即謝。是則初剎那是怨。次則非怨。以於客中。作於舊執。此執不實。故名虛妄。若起此執。正智不生。為除此執。故說佛性。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由真如故。無能所罵。通達此理。離虛空執。四為除誹謗真實法故。一切眾生過失之事。並是二空。由解此空故。所起清淨智慧功德。是名真實。言誹謗者。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便執實有。違謗真如。淨智功德。皆不成就。五離我執故。若不見虛妄過失。真實功德。於眾生中。不起大悲。由聞佛說佛性故。知虛妄過失。真實功德。則於眾生中起大悲心。無有彼此。故除我執。為此五義因緣。佛說佛性生五種功德。一起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闍那。五生大悲。由五功德。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輕慢意。由般若故。翻妄想執。由生闍那俗智。能顯實智及諸功德故。翻謗真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執。乃至由般若故。不捨涅槃。由大悲故。不捨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就眾生。是以若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自然不謗不慢。無失無違。何者。以眾生妙故。皆不可思議。如佛在竹林中說法。授白鴿鳥。劫國名號八相之記。諸大菩薩等。皆申懺悔。咸云。若智未齊如來。我等自此已後。更不敢稱量眾生。寶。堅和尚云。我。見老鵶在生槃上迴頭轉腦。便。全體見渠法身。又有俗官入寺。與盤山和尚登殿。問云。此雀兒還有佛性不。師云有。問。既有佛性。為甚麼向佛頭上阿。師云。是何不向鷂子頭上阿。
問。佛性於五眼中。何眼能見。
答。涅槃經云。佛眼見故。而得明了。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為見性故。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是心鑒無礙為眼。非取根塵所對。是以肉眼見麁天眼觀細。慧眼明空。法眼辯有。佛眼觀不二相一實之理。華嚴經離世間品說十眼。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見諸法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又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者。見法空故。名為慧眼。非獨慧眼能見。五眼俱現。如是五眼。照如千日。十方之中。無處不見。於一切處。地平如掌。無諸穢惡。若有可見。即是生盲。何以故。無所有故。當知無空。色空俱遣。又見一切塵全是眼。更不可見。聞一切聲全是耳。不復更聞。所以云。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又云。離心之外。更無一法。縱見內外。但是自心所見。無別內外。此無過也。乃至若了塵時。塵。全是知也。終不以知知於塵。即有所知也。若知於無知。不異知也。今塵即知。不復更以知及不知。知於無知。但無能所之知。非無知也。此方顯無知也。經云。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見亦如是。又聞者。圓教明我。我即聞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是以若見若聞。若知若覺。皆一心故。華嚴經云。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所知不可知。一心不思議。
問。五眼凡聖共有。則眾生具佛眼。如來有肉眼。云何唯佛眼能觀。十住菩薩等。不見佛性。
答。以十住菩薩。有行有住故。所以不了了見。若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已外。更有菩提可行可住。以十住位。緣觀未盡故。心有所在。心有所在。故有所不在。是故不能覺一切法。至佛位息緣。真心平等。無處不在。無不在故。無有一法在於心外。亦無一心在於法外。心與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又此心性。是真實了知義。遍照法界義。以本有為所照。以淨眼智明為能照。如涅槃經云。見性肉眼。即名佛眼。大涅槃經明二種見佛性。一相貌見。二了了見。相貌見者。謂登地菩薩。方便權智。識變似空。名相貌見。了了見者。謂地上菩薩。根本正智。親證真理。不變相緣。名了了見。即是親證。相貌見者。比量知。了了見者。現量得。
問。既云佛眼能觀佛性。如何教中又言。我以五眼不見。三聚眾生。狂愚無目而言見耶。
答。若約實相體。性遍法界。以實相無相故。則不可見。若論照用。相遍法界。以無相之相。亦可得見。又五眼圓照三諦之理。諸境分明。雖云洞鑒。未必是有。雖云不見。未必是無。斯乃無相之相。不觀之觀。當知相中無相。只勿相。觀中無觀。只勿觀。體萬物而自虛。同一道之清淨。豈同執實隨塵。作能所斷常之見耶。
問。夫佛眼者。皆是圓修圓證方具。十住菩薩。尚未分明。云何無明。煩惱凡夫。尚未得天眼。云何得同佛眼。
答。如來五眼。眾生悉具。非待證聖方有。涅槃經云。若學大乘人。雖是肉眼。而名佛眼。二乘雖具天眼。不名佛眼。又云。見如來性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若實明宗見性。即肉眼而明佛眼。以智照為眼故。台教約五。品初位中。以凡夫心。同佛所知。用所生眼。齊如來見。若論明味淺深。即落修證。今直論見性。即無前後。所以鴦崛摩羅經偈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者。止觀釋云。彼是九法界眼根也。於如來常者。九界自謂各各非真。如來觀之。即佛法界。無二無別。無減修者。觀諸眼即佛眼。一心三諦。圓因具足。無有缺減也。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為了了。照權為分明。三智一心中。五眼具足圓照。名為了了見佛性也。見論圓證。修論圓因。又具足修者。觀於眼根。捨二邊漏。名為檀。眼根不為二邊所傷。名為尸。眼根寂滅。不為二邊所動。名為羼提。眼根及識。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為精進。觀眼實性。名為上定。以一切種智。照眼中道。名為智慧。是為眼根具足無減修。無減故。了了分明。見眼法界。乃至彼意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於一一根。即空即假即中。三觀一心。名無減修。證慧眼法界。佛眼一心中得。名了了見。皆如上說。根既如此。塵亦復然。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為圓教調伏諸根。滿足六度。此則究竟調伏。究竟滿足。如是助道。助究竟道。當知六度。遍能調伏一切諸根也。又若論差別者。則諸天是報得。二乘是修得。我此宗門。非報非修。是發得。五眼。以本圓具故。若悟佛乘人。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即肉眼而名佛眼。二乘人。雖證滅修道。具漏盡通。即天眼而為瞖眼。所以志公云。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瞖。融大師云。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入理凡夫耳。
宗鏡錄卷第八十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眾生不了。妄受沈淪。今悟此宗。欲入圓覺位。於六度萬行莊嚴門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答。若論莊嚴。無非福智二業。於六波羅蜜中。前五是福德業。後般若是智慧業。前五福德業中。唯禪定一門。最為樞要。前以廣明。今更再述。此宗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證斯本理。理則不待照而自了。智則必資理而成照。若本覺性智。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故知理無興廢。寂照靈知。弘之在人。覺有前後。人有照分。功由理發。失理則失照。要見此理。方成佛耳。此理即是一心。總該萬有。頓悟頓修。更無漸次。為未了不入者。於一心法分出多門。義演恒沙乃至無盡。故法華經偈云。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機。乃諸佛出世之本懷。祖師西來之正意。自古先德。一聞。即心是佛之言。疑根頓盡。或欲燈傳後嗣。便坐道場。或樂灰息遊心。住深蘭若。其或障濃信薄。唯思向外馳求。隨他意似鸚鵡之徒。借彼眼如水母之屬。纔生不信。便起謗心。今則廣引遍搜探微撮要。所冀證成後學。決定無疑。頓悟自心。成佛妙軌。若論法利。功德無邊。虛空可量。斯旨難盡。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佛法。相好威儀。說法音聲。十方無畏者。當行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則能得入。如摩尼珠。隨磨隨光。證不思議功德。一行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後。無復際畔。住佛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法界。祕密藏中。則理無不圓。事無不足。故稱祕密。亦號總持。究竟指歸。自他俱利。云何俱利。以平等故。云何平等。以無相故。如入佛境界經偈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又一切諸法。有事有理。具體具用。不可偏執。乖此圓乘。以自性定為理。用引發定為事。因事顯理。理則昭然。因理成事。事方圓足。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體用交徹。隱顯同時。無礙雙行。能契宗鏡。若唯修事定。但集世禪。雖曰修行。猶生惡覺。以不制意地。未斷其原。長劫練磨。返沈苦道。所以大涅槃經云。一切凡夫雖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三惡覺者。欲覺恚覺。害覺。以貪欲故。即生瞋恚。因瞋恚故。便行損害。夫修行趣道。本為出五欲之泥。翻求利養名聞。如踐蛇虺之地。凡修禪定護念之人。尚被外緣覺觀破壞。何況縱情放逸之人。故知日夜常為煩惱欲火焚燒。覺觀怨賊侵害。是以欝頭藍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獲非想定。具五神通。時君敬重。就宮供養。欝頭藍弗每來與去。皆乘神通。赴宮供養。王因出巡。命其愛女依前舊儀。供養藍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禮。欝頭藍弗觸女身手。因茲起貪。便生欲覺。遂失神通。飯食已訖。矯施異計。語王女言。我頃來去。皆乘神通。國人思敬。莫由見我。我今食竟。意欲步歸。令國內人咸得見我。王女謂實。送出閣門。步遊歸山。既失神通。情懷悵怏。端坐林藪。潔志安禪。林間。鳥鳴。喧噪。鬧亂。久不得定。移就池邊。安布求禪。池中魚遊。驚聒禪思。又不得定。因茲起瞋。便生恚覺。遂發惡願。願我來生。作著翅水獺身。上樹害鳥。入水食。魚報魚鳥怨。誓不相放。因茲便。起害覺。現前。復移異。處專志習禪。久方得。定依前證。得非想三昧。命終之後。生非想天。順生受業。八萬大劫。受異熟。果八萬劫滿。順後受。業酬前惡願。生于欲。界作水獺。身亦云飛狸身。若到所在。水陸空行一切物命。悉皆喫盡。故經云。雖斷煩惱。生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即其義也。故須先入宗鏡。達一心萬行根本。然後福智莊嚴。則不枉功程。永無退轉。得其旨則大智圓明。得其事。則大。用成就。如師子奮迅。成熟法界眾生。猶象王迴旋。啟發十方含識。故華嚴論云。師子奮迅三昧者。於十方世界。普同一切眾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無作。是奮迅義。夫入宗鏡。萬事周圓。鏡外更無一法可得。如遺教經云。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若不制心。無有是處。一念纔起。生死如煙。駕五陰六入之舟航。結十二種類之窟宅。如從一妄念中。結成十二類。根塵相對。發識造業。因色有情。見時生想。於此情想二法。各生四相。從情上。生一有色。二無色。三非有色。四非無色。從想上生。一有想。二無想。三非有想。四非無想。胎因情有。卵為想生。情想合為濕生。情想離為化現。情上無色。則是空散消沈。想上無想。則為土木株杌。此二雖屬無情。然皆從識變。若一念不生。則諸類皆絕。所以信心銘云。心若不異。萬法一如。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又如云。譬如動目。能搖湛水。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
問。四弘十度。皆可發行。云何須依一心。具足菩提之道。
答。若不依一心。求大乘之人疑情不斷。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為一為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開真如生滅體用二種門。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發大心。具足佛道。華嚴演義記。云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加跏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殷勤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瑩徹清淨。廓然周遍。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是以垢淨世界。大小法門。乃至六度萬行。皆從凡聖心現。故經云。菩薩摩訶薩。以離垢心。現見無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現生三界。為教化彼諸眾生故。又經云。依自虛妄染心。眾生染。依自性清淨心。眾生淨。諸法無行經云。雖讚發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讚大乘經。而知一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讚布施。而通達布施平等相。雖讚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讚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讚精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讚於智慧。而了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貪者。雖說瞋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瞋者。雖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雖示眾生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為說。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無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為未信者。以方便力。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所以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園。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故知一法周備。無事不該。可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禪見境。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術。治惑靈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起信論云。修行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心依境以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馳外境。攝住內心。後復超心。不取心相。以離真如不可得故。乃至魔事現前。念彼一切皆是思惟。剎那即滅。遠離諸相。入真如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摩訶衍論釋云。若真若偽。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又若真若偽。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來的旨。諸佛正宗。圓信圓修。不同權漸。直下得力。如師子就人。一槌便成。猶王之寶器。可謂等賜高廣大車。悉與如來平等滅度。豈同貧所樂法。下劣之乘者哉。若有人不信此宗鏡正義。反墮邪思。徇假執權而迷真實。如金易鍮石。鳳換山鷄。如此愚盲。過在無眼。如昔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帶。即便問之。或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貴。其人即易之。或為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是。
問。既一心圓滿覺道。云何又發菩提等諸心。若有能發。則有所證。能所既成。唯一之義即墮。
答。夫言發者。即無所發。終不離心有菩提。離菩提有心。大寶積經云。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離菩提。心不可得。離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若能如是信解。乃為真發菩提之者。般若經云。若菩薩知心性。即是菩提。而能發起大菩提心。是名菩薩。又無所發菩薩云。知一切法皆無所發。而發菩提心。然於所證真如。如外無智。能發妙智。智外無如。雙照雙遮。不存不泯。不二而二。理智似分。二而不二。能所俱寂。則是一心菩提。萬行之本。既能通達。法爾利他。運同體之大悲。豈有能所。以無得之方便。誰立自他。止觀云。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麁弊色聲。縱身口意。作不善業。輪環惡趣嬰諸熱惱。身苦心苦。而自毀傷。而今還以愛繭自纏。癡燈所害。百千萬劫。一何痛哉。設使欲捨三塗。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博換。翻更益罪。似魚入箄口。蛾赴燈中。狂計邪黠。逾迷逾遠。渴更飲醎。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體。向日彌堅。盲入棘林。溺墮洄洑。把刃抱炬痛那可言。虎尾蛇頭。悚焉悼慄。自惟若此。悲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國。備歷辛苦。絕而復穌。往至貧里。傭賃一日。止宿草庵。不肯前進。樂為鄙事。不信不識。可悲可怪。思惟彼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雖知眾生如虛空。誓度如虛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有之煩惱。雖知眾生數甚多。而度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底之煩惱。雖知眾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若偏觀空。則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偏見眾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解脫道。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為正。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跡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與虛空共鬪。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如空。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誓畫繢莊嚴虛空。雖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虛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是名非偽非毒名為真。非空非見愛名為正。如此慈悲誓願。與不可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愛見。是名真正發菩提心義。
問。華嚴經頌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內外一切境界。皆從真如一心而起。真心不動。故稱為三昧王。以統御一切萬法萬行故。得稱為王。無有一法。不從一心真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成三昧。以本末無異故。寶積經偈云。如鑽木出火。要假眾緣力。若緣不和合。火終不得生。是不悅意聲。畢竟無所有。知聲性空故。瞋亦不復生。瞋不在於聲。亦不身中住。因緣和合起。離緣終不生。如因乳等緣。和合生酥酪。瞋自性無起。因於麁惡事。愚者不能了。熱惱自燒然。應當如是知。究竟無所有。瞋性本寂靜。但有於假名。瞋恚即實際。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從於自心起。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亦無有怖心。而生於怖畏。觀法非實故。無相無所得。空無寂靜處。現此夜叉身。如是知虛妄。是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於外相分甚為麁。惡令人怖畏。瞋之一門。是根本煩惱。最能煩亂。此內外二法。尚成三昧。舉一例諸。可為龜鏡。其餘一切心鏡即無非三昧矣。楞伽經云。佛言。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故知了境即心。更無一物。會於本寂。即心海常安。分別不起。即是正受。是以無物可納。名為正受。無境可動。名為正定。首楞嚴三昧經云。問現意天子。菩薩當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昧。當行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云何修習。若見凡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是以了一心成現之門。則無修而修。達萬法具足之體。乃不習而習。出入無際。心境一如。即於一切差別法中。念念入。念念起故。所以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入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於此三昧。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起。異身入。同身起。乃至眼處入。耳處起。耳處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不唯根境盡成三昧。萬法咸作智門。承此宗鏡之光。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讚其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名。則難逃毀讚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形。寂然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美。名不並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聖賢之智。猶未免於毀譽也。故天有坼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誷父之謗。湯有放君之稱。武王有弒主之譏。齊桓有貪婬之目。晉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無君之迹。管仲有僣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濔。堯舜湯武之聖也。不能免嫌謗。桓文伊管之賢也。不能遣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自免怨謗。而無悔悋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為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
問。一心旨趣。蓋是總門。法義難明。廣須開演。如何是法。如何是義。
答。法本無差。隨義有別。從法生義。差別難明。因義顯法。一心易了。禪原集。以況解釋法義二門。如真金隨工匠等緣。作鐶釧等物。金性必不變為銅鐵。金即是法。不變隨緣是義。設有人問何物不變。何物隨緣。只令答云金也。以喻一藏經論義理。只是說心。心即是法。一切是義。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然無量義。統唯二種。一不變。二隨緣。諸經只說此心隨迷悟緣。成垢淨凡聖等。亦只說此心垢淨等時。元來不變。常自寂滅。真實如如等。設有人問何法不變。何法隨緣。只答云心也。不變是性。隨緣是相。當知性相。皆是一心上義。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故馬鳴以一心為法。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心真如是體。心生滅是相用。只說此心。不虛妄。故云真。不變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隨緣。以隨緣故。成無量義。又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水豈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動。義遍恒沙。雖遍恒沙。皆是一心之義。
問。欲淨其土。當淨其心。則心外有土。何成自淨。
答。至極法身。常寂光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依報是心之相。正報是心之體。體相無礙。依正本同。所以攝境歸心。真空觀中。則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從心現境。妙有觀中。則依體起用。修成報身。若心境祕密圓融觀中。則心境交參。依正無礙。心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淨名疏中。觀心釋四種境界者。一因緣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境是心所依住。即是上也。眾生者。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今因緣心多境亦多。心少境亦少。觀心照少境。即是小國土。觀心照多境。亦是多國土。如是觀因緣境。即是化眾生。或調惡境而悟。即是穢土入佛智慧。或觀善境而悟。即是淨土入佛智慧。起菩薩根者。隨所觀善惡之塵。了知此塵即是一切法。此法本來畢竟常寂。常寂之境。發於真智。真智所依佛土。即常寂光土也。復次行人觀是四境。非為貪著境界。但化伏煩惱心數眾生。用此四心而起誓願。願法界眾生。皆得如我化此心數。悉令清淨。即是淨土安立有為緣集眾生也。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佛國土根本。從此而起。合抱之樹。起於毫末。又凡聖共居。同一妙土。真俗所依。唯一法身。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別。無始妄習。謂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豈有身土別見。如此觀心。實真淨土。是真了義。若離此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義海云。塵毛剎海是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現。舉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佛剎等。又剎海塵等。全以佛法界如如為塵體。是故塵中現一切佛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法。一毛一塵。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萬像繁興。唯一致矣。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云何一心而成止觀。
答。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但是一法。若台教總論二種止觀。一相待止觀。二絕待止觀。前是拙度。後是巧度。相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止息義。二停止義。三不止止義。三觀者。一觀穿義。二觀達義。三不觀觀義。絕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者。一從假入空。名二諦觀。二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三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則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剛般若經云。譬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喻於止。日喻於觀。境喻於色。如是三法。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體真之時。五住盤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法。佛說種種名。眾名皆圓。諸義亦圓。相待絕待對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有障礙故。具足無減。是圓頓教相顯止觀體也。又三止三觀為因。所得三智三眼為果。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眼者。慧眼。法眼。佛眼。若一心眼智者。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論見。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如來雖具五眼。實不分張。只約一眼。備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麁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亦能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達麁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照達假名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皆見實相。名佛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而獨稱佛眼者。而眾流入海。失本名字。非無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見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名。境之與諦。左右異耳。見之與知。眼目殊稱。不應別說。雖作三止三觀之三說。實是不思議一法耳。又云。善巧安心者。以觀止安於法性。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以法性繫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法性。無不法性時。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原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觀者。觀察無明之心。等。於法性。本來皆空。譬如劫盡。下等一切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又如劫盡。從地上至初禪炎炎無非是火。如虛空藏菩薩所現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如來所現。一切皆水。介爾念起。所念念者。無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火木能使薪燃亦復自燃。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上所言止者。尚不得法性。何況妄想。所言觀者。尚不得空。何況有法。則有無俱寂。染淨雙融。方成究竟一心止觀耳。又絕待止觀者。絕橫竪諸待。絕諸思議。絕諸教觀。悉皆不生。故名止。止亦不可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世人約種種語釋絕待義。終不得絕。若得意忘言。心行亦斷。隨智妙悟。無復分別。緣理分別。皆名為待。真慧開發。絕此諸待。絕即復絕。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輔行記云。若無生門。千萬重疊。唯是一心者。為欲修觀人措心難當故。撮示其正意。名為一心。此即正明一心無生之門。乃至既於念念止觀現前。約此心念名為眾生。何者。總撮前來若橫若竪。既入一心。凡一念起。不離於我。我即眾生。達念念心而寂而照。寂故名止。照故。名觀。一心既爾。諸心例然。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如上三一。若有三可三。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云。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非無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者。即是不動。眾生之性。能成諸佛之性。亦是從實開權會權歸實。亦是因果同時。迷悟一際。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一切眾生。即涅槃相。又說一心三觀。三觀一心。若三觀一心。即約縱說。一心三觀。即約橫說。今非縱故不一。非橫故不三。三一一三。但是真心上義。不可定執為一為三非三非一之解。以宗非數量。道絕名言故。
問。經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云何立多種觀門。行相差別。
答。所觀是一。能觀自殊。諸佛徇機。密施善巧。又法是心體。觀是心用。自心起用。還照自體。如炷生焰明還照炷。似珠吐光。反照珠體。如華嚴經。善財參見彌伽長者。徹見十方佛海。顯此定者。唯心之觀。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現。故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以唯心觀。遍該萬有。是以湛然尊者云。上根唯觀一法。謂觀不思議境。境為所觀。觀為能觀。所觀者。謂陰界入。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此之能造。具足諸法。眾生理具。諸佛已成。成之與理。莫不性等。頌云。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剎。一切剎塵亦復然。諸法諸塵諸剎身。其體悉然無自性。無性本來隨物變。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剎塵遍。諸佛眾生亦復然。一一身土體恒同。何妨心佛眾生異。異故分別染淨緣。緣體本空空不空。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如是觀時。名觀心性。隨緣不變。故名為性。不變隨緣。故名為心。故此妙境。為諸法本。故此妙觀。為諸行原。上根一觀。橫竪該攝。便識無相。眾相宛然。若中下根。不逗此門。則隨機差別。教分多種。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佛乘不動。種種隨心。猶玻瓈珠。隨前塵而變眾色。若金剛寶。置日中而無定形。
問。自性清淨心。本無垢染。云何說斷惑之義。
答。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以自性心雖本清淨。以客塵不染而染。修諸對治。得成離垢。未必有垢可離。以自性離故。此即不斷而斷。雖有能斷而無所斷。此是圓斷惑義。如古師云。斷惑相者。要性相無礙。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斷。失聖智故。中論偈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巧度為善滅也。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又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知。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若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息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今此未盡。又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即與不即。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依何教法。發菩提心。文殊言。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若華嚴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故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是故煩惱亦一即一切即也。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經云。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矣。故知但了真心。無惑可斷。設有餘習。還以一心佛知見而治之。不入此宗。皆成權漸。以此懺罪。何罪不消。除三毒根。如翻大地。以此發行。何行不成。徹十地源。似窮海底。遊行奮迅。猶師子之王。自在翱翔。若金翅之鳥。
問。唯一真心。入平等際。云何學者證有差殊。
答。此於能證智見有淺深。向無為法自生差別。涅槃疏云。佛性如世間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雖有未行等不同。不可言道有二。佛性亦爾。有未見。欲見。正見。已見。雖見不同。理無有二。諸佛同一法界。則理無二。是一塵無非法界。則事弗毫差。此即是所證一。若能證殊者。如藏通二教。只見空而不見不空。如尋夢得眠。若別圓二教。見不空中道之理。如尋夢得心。又別門猶執教道次第生起。若圓乘直了心性即今具足。又藏通以滅心為極果。頓皆圓乘。台教云。六識是緣因種。善惡並是六識起。七識是了因種。惑之與解。皆是七識。八識是正因種。無八識。則無生死涅槃。若此三種非佛種類。此外何處更有圓頓之法。二乘斷結。結盡便無佛慧之因。不能成一切種智。失了因種也。若除惡有善。惡盡則不能生一切善。豈有緣因種。若離生死入無餘涅槃。滅身不受生者。豈有正因種。所以圓覺經云。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乃至佛言。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脩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堂。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釋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念雖即空。不可故起。或串習而生。或接續而起。或覺前念非。別生後念改悔。總皆是病。但一坐之時。內外心不生。即是真如定。設有異境牽生。唯明正念。正念者。即一心本法。心境俱虛。了無所得。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即推初念不見起處。何須斷滅。不見起處。是名真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想內外諸境皆空。何須強生分別。則不取不捨。妙定相應。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亦不住無分別。非實非虛。心無所寄。則得本之正宗。還原之妙性矣。
問。一切眾生。皆同法性。故思益經云。眾生如。即是漏盡解脫如。云何眾住不具性起功德。
答。性有二種。一種性義。因所起故。二法性義。若真若應皆此性故。若是法性。凡聖皆同。若是種性。須萬善熏修。以淨奪染。性方起故。妄雖即性。不順性故。清涼記云。如來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八相覽緣出現。故名緣起。謂由眾生業感。如來大悲而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於性。亦名性起。故云應雖從緣。不違性故。即無不從此法界流。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此乃緣起能成性起。即是相成門也。以淨奪染。性即起故者。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謂眾生惑業等。若以染奪淨。則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乃至萬法出興。皆是真性中緣起。所以菩薩凡有施為。皆順法性。眾生以無明根本未盡。我執情見不亡。所有施為。皆違法性。但成有為生滅之行。不成性起功德之門。如起信論云。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蜜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故知菩薩所修一度一行。皆順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於自性外別有所修。以隨順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無盡無為。不取不捨。凡夫所造慳貪。乃至癡闇。皆是違真背性。起我見心。所以不隨性起。成無漏功德。設有妄修。皆於自心外。別有所得。盡成外道天魔。有為生滅。以不順真如。違法性故。又以修顯性。以性成修。若無性。修亦不成。若無修。性亦不顯。如古德云。本有如真金。修生如嚴具。由嚴具方顯金德。嚴具無體。全攬金成。喻顯二德者。如修生在因漸顯於本有。在果圓滿於本有。非本有理有漸有圓。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則知滿果遍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忘懷思之。若不能如是思之。而失大利。猶如窮子。於己庫藏以為他物。或持衣珠而乞匃。或守金藏以貧窮。皆為不知自心之寶。致茲況矣。又如首楞嚴經云。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夫云轉物者。物虛非轉。唯轉自心。以一切法皆從分別生。因想而成。隨念而至。所以金剛三昧經頌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故知一切諸法。皆從分別識生。若能悟了分別識空。則知諸法寂滅。若生若滅。俱是分別。分別若亡。法非生滅。亦如法華經。三變土田唯是變心。非變土耳。首楞嚴經鈔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者。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為正智。正智即是般若。周遍法界。無有障礙。是故西方國土。水鳥樹林悉皆說法。說法之處。即如如心。所以如來一一根門。遍塵剎土。乃至毛端。而說妙法。如今但得離念。便同如來真實知見。昔有禪師。在蜀地綿竹縣。無為山修道。時有三百餘家設齋。俱請和尚。皆由心離分別。即應機無礙。
問。法界群機。以何智證。悉入平等一心。究竟如來之藏。
答。約佛性論。有五種如來藏。釋摩訶衍論。列十種如來藏。且佛性論云。藏有五種。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故。二自性清淨藏。在纏不染。三法身藏。果位為功德所依。四出世間上上藏。出纏超過二乘菩薩。五法界藏。通因徹果。外持一切染淨。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藏。次釋摩訶衍論云。如來藏有十種。於契經中別別說故。一者大總持如來藏。盡攝一切如來故。諸佛無盡藏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有如來藏。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盡攝諸藏。無所不通。無所不當。圓滿圓滿。平等平等。一切所有諸如來藏。無有以此非為根本。何以故。此如來藏。如來藏王。如來藏主。如來藏天。如來藏地。以此義故。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如來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陀羅尼藏。所依總相。餘契經中諸如來藏。能。依別相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二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一清一滿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一心。無有惑因。無有覺因。無有惑果。無有覺果。一真一如。唯有淨妙如來體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諸無雜故。三者與行與相如來藏。與流轉力。法身如來。令覆藏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技兒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一心。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之法。譬如非幻幻人。於諸幻事。隨其所應與力用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令覆故。四者真如真如如來藏。唯有如故。真修契經中作如是說。如理如理如來藏。非建立。非誹謗。非常非無常。非正體智之所證得。亦非意意識之所緣境界。何以故。唯有理理。無彼彼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門。中性真如理。唯理自理。非智自理故。以何義故明如來藏。謂無他故。五者生滅真如如來藏。不生不滅。被生滅之染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執著諸法剎那不住。墮在邪見。而作是言。無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來藏故。復次大慧。金剛如來藏如來證法。若剎那不住者。一切聖人不成聖人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性真如理。遠離無常之相。不生不滅之法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被染故。六者空如來藏。一切謂空。覆藏如來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一切染法。隱覆自相本覺無量性功德故。以何義故。一切染法總名為空。所謂一切染法幻化。差別。體相無實。作用非真。故名為空。而能隱覆法身如來實德真體。是故名為如來之藏。從能藏染立其名故。七者不空如來藏。一切不空。被空染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自相本覺。備過恒沙一切功德。被過恒沙一切染法之所染故。以何義故。一切淨法總名不空。所謂一切淨法自體中實。作用勝妙。遠離虛假。超越巧偽。故名不空。被染之覆。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故從所淨立其名故。八者能攝如來藏。無明藏中自性淨心。能攝一切諸功德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闕失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由顛倒心不知不覺故。從能淨立其名故。九者所攝如來藏。一切染法無明地藏。既乃出離。圓滿覺者。為所攝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始覺滿佛。斷一切障。具一切智。智明為外。障闇為內。一切染法。智所攝持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十者隱覆如來藏。法身如來。煩惱所覆隱沒藏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多一心體。等於法界。遍於三際。具足圓滿。染淨諸法。無所不通。無所不至故。復次顯示隨緣門中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沈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是名為十。今取佛性論中。第五法界藏。及釋摩訶衍論中。第一大總持如來藏。此義弘通。總攝一切。以實相智。當能證入。如星拱北。似海會川。猶太虛空。無一塵而不入。若宗鏡內。無一法而不歸。眾聖之所乘。諸佛之同證。其餘諸藏。隨染淨緣。成真如生滅二門。功德過患。隱顯對治故。以不差而差。不守自性故。以差而不差。不失自性故。則總別同原。本末一際。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此偈明何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
問。能證智與所證藏。為同為異。
答。約分別門。亦同亦異。若冥合一味。則無境智之殊。若言用。即同而異。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即異而同。境智無異味故。同故無心於彼此。忘心契合故。異故不失於照功。智異木石故。是以境智之原。非離非合。合則境智俱壞。離則境智相乖。無境而不成智。以離法無有人故。無智而不成境。以離人無有法故。是以智心常寂。雖照境而無緣。寂不失照。雖空寂而恒用。斯則智照境亦照。境寂智亦寂。寂照雙分而一味。境智融即而歷然。若一二情生。則違真理。或作有情無情之見。自分彼我之懷。或執有用無用之心。唯墮斷常之網。都為不了萬法之實性。一道之真宗。若洞斯文。諸情頓破。
問。三界五。趣既唯一心。云何而有迷悟不同。凡聖昇降。
答。只為因心故迷。因心故悟。又因悟成聖。因迷作凡。凡聖但因迷悟得名。名亦本空。唯有真心。湛然不動。但於一真心上。妄執人法二我。所以似迷。又因了人法二空。所以似悟。古德云。覺非始終。以迷故執我。以悟故見性。如闇中迷杌為鬼。至明杌有鬼無。迷杌為鬼。見杌非新有。了鬼本無。悟鬼非始無。既唯得杌不得鬼者。故知鬼不新無。杌非新有。無取捨也。既二念不生。即為實觀。何以故。念盡心澄。無生現故。如說水澄得真寶等。又凡有所見一切。或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如迷東為西。方實不轉。以迷人西。不離悟人東。但為迷人迷故。不見悟人東也。若至悟時。西全是東也。故知迷常在悟。生不離佛。經云。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眾生界。但為迷故癡盲。對目不知見。深自悲哉。故知依方故迷。方位不動。因覺故味覺體靡移。則迷無所迷。悟無所悟。迷則以真為妄。悟則以妄為真。如夜見杌為人。晝見人為杌。一物未甞異。二見自成差。既知迷悟空。真妄亦何有。
問。若無迷悟。平等一心。云何斷惑證果。遲速不等。
答。雖了一心本末平等。以妄習眾生界中差別種子。不熏而熏。無始堅牢。卒難除遣。至十地位猶有色心二習。若不勇猛精進。念念常與佛知見治之。無由得淨。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善諦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終不可得。懈怠者亦然。譬如赫日照。孩稚閉其目。怪言何不覩。懈怠者亦然。如人無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盡乾竭。懈怠者亦然。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有見虛空。端居不搖動。而言普騰躡。懈怠者亦然。釋云。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者。當以智慧鑽注於一境。以方便繩善巧迴轉。心智無住。四儀無間。則聖道可生。瞥爾起心。暫時忘照。皆名息也。所以寶積經云。譬如繫綵帛在頭上。火來燒綵帛。無暇救火。救實理急故。外書勸學。尚云輕尺璧而重寸陰。況學般若求出生死法。豈可暫忘乎。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宗鏡錄卷第八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是一字之王。般若之母。云何論說。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答。若約正宗。心智路絕。若離二諦。斷方便門。以真心是自證法。有何文字。凡能詮教。無非假名。故云依二諦說法。金剛三昧經偈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論釋云。此四句。義有總別。別則明二門義。總則顯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諸法無所不攝。前二融俗為真。顯平等義。後二融真為俗。顯差別門。總而言之。真俗無二而不守一。由無二故。則是一心。不守一故。舉體為二。又真俗無二一實之法。諸佛所歸。名如來藏。明無量法及一切行。莫不歸入如來藏中。無邊教法所詮義相。更無異趣唯一實義。所言實者。是自心之性。除此之外。皆是虛幻。智度論云。除一實相外。其餘盡成魔事。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凡經論大意。並是顯宗破執。獨標心性。若通達。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心外無法。性無不包。猶若虛空遍一切處。則一切諸法。無非實相。故知諸義。但一念心。一理應一切名。以理外無名故。一切名即一理。以名外無理。故則是無名之真名。無理之真理。是以一心二諦。體用周足。本約真論俗。從一起多。還約俗論真。從多會一。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起信論明一心二門。心真如門者是體。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唯是一心。如是名為心真如門。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心生滅門者。是用。此一心體有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楞伽經云。一心者。名如來藏。又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此二門約體用分二。若以全體之用。用不離體。全用之體。體不離用。還念其一。以一心染淨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既無有二。何得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不知何以言之。強為一心也。
問。摩訶衍論云。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者。云何復說同相異相。
答。若同若異。俱一心作故。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以眾生差別性故。不能同種。以如來平等性故。不能異種。眾生雖差別。不能自異。如來雖平等。不能自同。不能自異故。即異無異也。不能自同故。即同非同也。摩訶衍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金剛三昧論云。平等一味故。聖人所不能異也。有通有別故。聖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於異。不能異者。即異於同。又不可說異故。可得說是同。不可說同故。可得說是異耳。說與不說。無二無別也。又云。依甚深教如言取義者。有二種失。一者。聞佛所說動靜無二。便謂是一一實一心。由是撥無二諦道理。二者聞佛所說空有二門。計有二法而無一實。由是誹謗無二中道。又云。如是一心。通為一切染淨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諸法根本。本來靜門。恒沙功德無所不備。謂一切是隨緣動門。恒沙染。法無所不具。然舉染法以望心體。不能遍通。所以經云。若離若脫。若舉心體。望諸淨法。無所不遍。故經言。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總明一心。通於動靜。為染淨所依。別顯動門。染法所依。別顯靜門。淨法所依。亦如起信。於一心立真如生滅二門。若卷若舒。或總或別。皆是一心之體用。如日月之光明。似江河之波浪。真心無寄。不落言思。但約世諦隨緣門中。分其二義。以真心不守性故。隨緣成異。即成異門。以隨緣時不失自性故。隨緣不變。即成同門。雖立同異。常冥一際。古釋。一真心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先明不異門有三義。一本從末明不異。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造一切趣生。又經云。佛性隨流成別味。二攝末同本明不異。經云。眾生即如也。又云。十二因緣。即佛性。地論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義諦也。前即末之本。本無別本。唯有生滅。更無別法可相異也。後即本之末。末無別末。故唯有不生滅。亦無別法可相異也。三本末平等明不異。經偈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又論云。唯真不立。單妄不成。此顯本末鎔融。際限不分。故云不異也。次明不一門者。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緣作生滅時。失自不生滅者。即不得有生滅也。如水失濕性。則不能成大小之波。是故由不生滅。得有生滅。是故即不異故不一也。起信明如來藏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而成辦世出世間染淨等事。
問。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相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此同異二義。為復法爾自作。為復因人所置。
答。法性不動。豈有同異之文。改變從心。自起一多之見。如大乘起信論云。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者同相。二者異相。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脩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業差別故。論釋曰。即此文中。故有二門。一者同相門。二者異相門。為明何義故。建立同相門。為欲顯示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無餘法故。當真如門。為明何義故。建立異相門。為欲顯示唯一真如作一切法。名相各別義用不同故。當生滅門。依何契經所建立耶。謂文殊師利答第一經。彼契經中當何說耶。謂彼經中作如是說。佛問文殊。汝久遠來。恒無休息。普遍遊行十方剎中。見何殊事。文殊答曰。我久遠來不見餘事。唯見微塵。又佛問言。汝百年中居于輪家。不見種種瓦器相耶。文殊對曰。我唯見塵。不見瓦器。又佛問言。汝實不見地水火風。山川林樹等種種相耶。對曰。我實不見如是等相。唯見微塵。如是如是。世尊問訖。文殊答曰。至一百數。佛問文殊。見微塵耶。文殊對曰。我久遠來不見微塵。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汝是大士。能覺一相。能覺一相。即無相法。文殊師利。汝一仁者。非如是覺。依一相門。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異相門者。彼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身子。汝見此土。作何心見。身子答曰。我見此土。山川林樹。沙礫土石。日月宮殿舍宅等。種種相。各各形相名字差別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狹少。心有高下。見如是異。唯汝一人非如是見。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乃至諸法亦復如是。真妄互熏。染淨相待。功德過患。形相名字各各差別。隨凡夫心所立名相。有而非實。皆如幻化。
問。一心開真如生滅二門。有何所以。
答。甚有功能。深諧事理。一心者。起大乘之信。二門者。破邪見之執。約真如門信妙理決定。約生滅門信業用不立。可謂理事圓通。真俗無滯。釋摩訶衍論云。心真如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如來藏門。無雜亂故。二者名為不二平等門。無差別故。三者名為一道清淨門。無異岐故。四者名為不起不動門。離作業故。五者名為無斷無縛門。無治障故。六者名為無去無來門。無上下故。七者名為出世間門。無四相故。八者名為寂滅寂靜門。無往向故。九者名為大總相門。無別相故。十者名為真如門。無虛偽故。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平等義理法門名字。生滅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藏識門。攝持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如來藏門。覆藏如來法身故。三者名為起動門。相續作業故。四者名為有斷有縛門。有治障故。五者名為有去有來門。有上下故。六者名為多相分異門。染淨之法過恒沙故。七者名為世間門。四相俱轉故。八者名為流轉還滅門。具足生死及涅槃故。九者名為相待俱成門。無自成法故。十者名為生滅門。表無常相故。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種種差別法門名字。又夫真如者。雖在不起不動門。非是凝然不動。寂爾離緣。此落靜塵。生於斷見。斯乃隨緣會寂。約法明真。是以無性因緣。理事一際。因緣無性。隱顯同時。如義海云。入真如者。謂塵隨心迴轉。種種義味。成大緣起。雖有種種。而無生滅。雖不生滅。而恒不礙一切隨緣。今無生滅。是不變。不礙一切是隨緣。隨緣不變。是真如義。
問。上說一切眾生皆有本覺。常熏無明成其淨用。此真如妙用。諸佛化門。為在真如門中。生滅門中。
答。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涅槃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佛性力者。即本覺內熏力成其淨用。乃至八相成道。十地行位。並約世諦門收。
問。上立一心真如生滅二門。為復從何門入。疾得成就。
答。但從生滅門入。直至道場。不動塵勞而成正覺。起信論云。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令觀色等相。皆不成就。云何不成就。謂析麁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是故若麁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推求餘蘊漸至剎那。相別非一。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如上二諦之義。不可一向作一解。亦不可一向作二解。所以仁王經二諦品云。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爾時世尊即說偈言。無相勝義諦。體非自他作。因緣如幻有。亦非自他作。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無無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解心見無二。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華。如影如毛輪。因緣故幻有。幻化見幻化。愚夫名幻諦。幻師見幻法。諦幻悉皆無。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義。遍於一切法。應作如是觀。故涅槃經況二鳥雙遊者。生死俱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遊義成。二鳥者。即鴛鴦鳥。雙飛雙止。雙飛即況雙照。雙止即況雙遮。亦是體用理事。不即不離。
問。真諦云何不稱第一義諦。
答。真但對俗得名。未是中道。又通了一切法無我。但是真詮。未窮實性。不通真俗。如中道第一義諦者。非離二邊稱中。即是一切法之實性。遍通凡聖情與非情。故稱第一。亦云無等。以無法可過。故稱第一。以無法可比。故稱無等。此非約勝劣而言。以一切法即真如一心故。所以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古釋云。諸法既無。故唯心矣。如萬像本空。唯是一鏡。
問。妙明真心。遍一切處。云何涅槃經云。佛性除於瓦礫。
答。能所不同。不可執一。心境一味。不可稱異。若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若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華嚴經云。真如無少分非覺悟者。則真如遍一切有情無情之處。若無少分非覺悟者。豈無情非佛性乎。又經意但除執瓦礫無情之見。非除佛性。則性無不在。量出虛空。寧可除乎。又古德云。覺性是理。覺了屬事。如無情中。但有覺性。而無覺了。如水中但有火性。亦無火照。今言性者。但據理本。誰論枝末。又覺智緣慮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無二。
問。萬法唯心。誠證非一。入楞伽經偈云。三界上下法。我說即是心。離於諸心法。更無有可得。若四維上下皆是自心者。則行住坐臥依何而住。若無依報所居。正報如何成立。
答。有識之身。無情之土。皆是內外四大。悉皆無體。且如地大。唯依風輪。眾微所成。本無自性。但是有情心變。更無異理。安庠動止。皆在心中。似鳥飛空。不離空界。如魚潛水。豈越水源。入楞伽經偈云。若一切唯心。世間何處住。去來依何法。云何見地中。如鳥虛空中。依心風而去。不住不觀察。於地上而去。如是諸眾生。依分別風動。自心中來去。如空中飛鳥。見是資生器。佛說心如是。故知舉足下足。不離自心。如鳥若離空。何以騫翥。魚若離水。豈得浮沈。所以西天祖師彌遮迦。問婆須蜜曰。何方而來。復往何所。答曰。自從心來。欲往無處。又此土五洩和尚。臨終歇食三日而告寂。學人問云。師何處去。答。無處去。學人何不見。答。非眼所覩。故大集經云。佛言。即四大中求於菩提。不餘處求。求時不見一切諸物。不見者。即是無處。無處者。即是無住。無住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性。一切諸法若無性者。即是實相。實相者。非常非斷。名畢竟節。金剛三昧經云。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乃至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乃至如彼心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如如之體。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云何無本。以無住故。有本則有住。無住則無本。明知眾生業趣去來。諸聖淨界動止。來是心來。去是心去。動是心動。止是心止。畢竟無有去。來動止而可得。不離法界故。則未有一法非心所標。是以文殊師利化善財童子。現三千世界滿中臺觀。善財觀之。忽然不現。世界皆空。問世界來去之處。文殊答言。從來處來。却歸去處去。即是清淨法界中來。却歸清淨法界中去。故知諸法所生。唯心所現。生滅去來。皆如來藏。斯乃窮迹達本。見法明宗矣。又如瑠璃光法王子云。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了覺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乃至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令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故知群動無二唯一妄風。風賴眾緣。本無依處。若能諦觀風力無依。頓悟唯心不動。則本覺妙明。恒照法界。故云十方諸佛。傳此一妙心耳。風力既無依。萬法皆無主。來從緣有。去逐幻空。唯本覺心。本無生滅。所以法華經。但說一乘。開示於此。般若經。唯言無二付囑於此。涅槃經。佛性平等。廣喻於此。華嚴經。法界無盡。顯現於此。無邊妙旨。同歸宗鏡矣。
問。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既立一心為宗。云何復云無心是道。
答。心為宗者。是真實心。此心不是有無。無住無依。不生不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為一切萬物之性。猶如虛空體。非一切。而能現一切。只為眾生不了此常住真心。以真心無性。不覺而起妄識之心。遂遺此真心妙性。逐妄輪迴。於畢竟同中成究竟異。一向執此妄心。能緣塵徇物。背道違真。則是令息其緣慮妄心。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云無心是道。亦云冥心合道。又即心無心。常順本覺。未必滅心取證。却成背道。然雖即心無心。又不可。故起。此妄識心對境而生。無體可得。如海上波。隨風斷續。境界妄風不起。分別。識浪不生。密嚴經云。一切諸世間。譬如熱時焰。以諸不實相。無而妄分別。覺因所覺生。所覺依能覺。離一則無二。譬如光共影。無心亦無境。量及所量事。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則非有。所知無者。則是無境。能知無者。則是無心。妄心幻境既空。一道真心自現。故知但心不起。萬法無生。纔有起心。即成住著。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言。一切住即是非住。但是思想移來。次第相續。故有生耳。乃至若正思惟。一切皆是無住住也。故知一切萬法。皆從思生。凡有思惟。皆是邪思惟。若無思惟。即是正思惟。故云若正思惟。一切皆是無住住也。無住住者。乃萬法之根本矣。
問。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爾心起。果報非虛。一念善心。遠階佛果。一念惡想。長劫受殃。豈同外色前塵。性是無記。依心假有。體畢竟無。若緣念心。即應是有。
答。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內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覺了能知之心。如阿難妄執在其七處。世尊一一推破。俱無所在。然因依之處。不過此七。世人同執。熏習堅牢。若非大聖子細推尋。情見無由可脫。此七處既破。則一切處皆無。可以即今現知。無勞更執。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乃至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瑠璃。彼人當以瑠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瑠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瑠璃籠眼。實見瑠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瑠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瑠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瑠璃合。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闇。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闇。名為見內。是義云何。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闇之時。此闇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闇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闇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闇。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闇。名見內者。無有是處。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法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如上所推。即今生滅身中。妄心無寄。現量所知。分明無惑。可謂頓悟真心。直了無生矣。
宗鏡錄卷第八十三
宗鏡錄卷第八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妄心虛假。諸聖同推。此執堅牢。故須具引。又約經論。有三種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對。方乃生心。二相續假。初心因境。後起分別。念念相續。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虛空無生。說心有生。又計於有心待於無心。如短待長。似近待遠。此三非實。故稱為假。所以異相互無。如中觀論偈云。異中無異相。不異中亦無。無有異相故。則無彼此異。如長與短異。長中無短相。長無可對故。無有長。短中無長相。短無可對。故無有短。長中無長相。短無可對。故無有短。短中無短相。長無可對。故無有長。既無長短。孰言異耶。又百論云。若實有長相。若長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皆不可得。何以故。長中無長相。以因他故。因短為長故。短中亦無長相。性相違故。若短中有長。不名為短。共中亦無長。二俱過故。長相既無。短相亦爾。若無長短。云何相待。故遮異言不異。非謂有無異。此雙絕以契性。若約雙顯者。謂上但顯實。則唯性而非異。今性相皆具。故云雙顯。謂由體一故非異。相。差別。故非不異。此舉雙是以顯雙非。斯乃非一非異。而一而異。遮照無礙。性相融通。長短既然。萬法皆爾。若以初心破此三假。一念無生。得入空觀。夫空觀者。乃一切觀之根本。從此次入假觀。因不得假而入空。復不得空而入假。以非空非假。後入中觀。乃至絕觀。所以止觀廣破。四句檢而不得。橫竪推而無生。性相俱空。名字亦寂。若一念心起即具三假。當觀此一念心。若心自生者。前念為根。後念為識。為從根生心。為從識生心。若根能生識。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根若有識。根識則並。又無能生所生。根。若無識而能生識。諸無識物。不能生識。根既無識。何能生識。根雖無識而有識性。故能生識者。此之識性。是有是無。有已是識。並在於根。何謂為性。根無識性。不能生識。又識性與識。為一為異。若一性即是識。無能無所。若異。還是他生。非心自生。若言心不自生。塵來發心故有心生。引經云。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若爾。塵在意外來發內識。則心由他生。今推此塵。為是心故生心。為非心故生心。塵若是心。則不名塵。亦非意外。則同自生。又二心並。則無能所。塵若非心。那能生心。如前破。若塵中有生性。是故生心。此性為有為無。性若是有。性與塵並。亦無。能所。若無。無不能生。若根塵合故有心生者。根塵各各有心故合生心。各各無心故合生。心若各各有。有合則兩心生。墮在他性中。若各各無。合時亦無。又根塵各有心性。合則心生者。當檢此性。為有為無。如前破。若根塵各離而有心者。此是無因緣生。為有此離。為無此離。若有此離。還從緣生。何謂為離。若無此離。無何能生。若言此離有生性。為有為無。若性是有。還從緣生。不名為離。若性是無。無何能生。如是四句推求知心畢竟不生。是名從假入空觀。若不悟者。轉入相續假破之。何以故。雖因成假。四破不得心生。今現見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何謂不生。此之念念。為當前念滅後念生。為前念不滅後念生。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為前念非滅非不滅後念生。若前念不滅後念生。此則念自生念。兩生相並。亦無能所。若前念有生性生於後念。此性為有為無。有則非性。無則不生。如前破。若前念滅後念生者。前不滅生。名為自性。今由滅生。不滅。望滅豈非他性。他性滅中。有生故生。無生故生。有生是生。生滅相違。乃至生生何謂滅生。若滅無生。無何能生。若滅有生性性。破如前。若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者。若滅已屬滅。若不滅已屬不滅。若不滅合滅能生。即是共生。共自相違。相違何能生。又若各有生。即有二過。各各無生。合亦不生。若滅不滅中有生性者。為有為無。若性定有。何謂滅不滅。若性定無。亦何為謂滅不滅。此不免斷常之失。還墮共過。若前念非滅非不滅而後念生者。為有此非滅非不滅。為無此非滅非不滅。若有。則非無因。若無。無因不能生。若無因有生性。此性即因。何謂無因。若無。無不能生。如是四句推相續假求心不得。無四實性。但有心名字。是字不住內外兩中間。不常自有。相續無性。即世諦破性。名為性空。相續無名。即真諦破假。名為相空。性相俱空。乃至作十八空。若不得入者。猶計有心待於無心。相待惑起。此與上異。因成假。取根塵兩法和合為因。相續假。竪取意根前後為相續。竪望生滅。此是別滅。別滅則狹。今相待假待於通滅。此義則寬。通滅者。如三無為。不併是滅。而得是無生。待虛空無生而說心生。即是相待假。今檢此心。為待無生心生。為待有心生。為待亦生亦無生而心生。為待非生非無生而心生。若待無生而生心者。有此無生。無此無生。若有生可待。還是待有。何謂待無。有有相待。即是自生。若無此無生。無何所待。若只待此無無而生心者。一切無無亦應生心。無望於有。無即是他生。又無生雖無。而有生性。待此性故而知有心。此性為已生。為未生。若已生。生即是於生。何謂為性。性若未生。未生何能生。若待生而心生者。生還待生。長應待長。既無此義。何待心生。若待生無生故有心生。如待短得有於長。此墮二過。各有。則二生並。各無。生全不可得。如前破。若待非生非無生而有心生者。論云。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又此無因。為有為無。若有還是待有。若無還是待無。何謂無因。若言有性。性為有為無。性若是有。為生非生。若生已是生。何謂為性。若無生云何能生。如是四句推相待假求心不得。不起性實。但有名字。名字之生。生則無生。復次性相中求陰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求人我知見不可得。名眾生空。乃至十八空等。輔行記釋。因成假。初破自生中云。前念為根。後念為識者。根無別體。還指無間滅意為體。根名能生。由前意滅。生後意識。故俱舍論云。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身者。體也。無間滅時。為意根體。爾時五識。亦依無間滅意以為親緣。用五色根以為疎緣。而生五識。五識無間。分別生時。即名意識。今此文意。不是五識。是第六識。緣於。有見以為法塵。即名為識。即以此識對根研責。故云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
大智度論問曰。前念若滅。何能生後。
答。有二義。一念念滅。二念念生。有此二故。故滅得生。恐生斷見。是故須立。今為破故是故須責。生滅雖殊。根之與識俱是自心。從根從識俱屬自性。於自性中根識互責求不可得。又心之與識。俱對於塵。以立心名。乃至根若有識。則有二妨。謂根識並。及能所並。則有生生無窮之過。若無能所。生義不成。云何言生。又無間滅方名生識。根若有識。生滅相違。故並有過。根若無識。即類無識。能生識也。又責有識性。此是縱破。有還同有。亦成並生。無還同無。同無情生。又識性作一異責。若一者。凡言性者。後方能生。識與性一。故無能所。若異者。若異識則同外境。境能生識即同他。如何計自。次破他性者。雖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塵而來發心。塵望於根。塵名為他。先責是心。則有三妨。一塵非心妨。則心不名塵。二塵非意。外同自生妨。三並生妨。塵若非心。容許塵生。塵若是心。還成心處生心。即名並生。子若生苗。則有能所。子還生子。則二子並生。有何能所。塵若非心。則與前根中無識義。同責意亦爾。故云如前破。塵有識性。例前可知。破共生者。墮自他性。名為共生。今破。若自他各各無生。和合亦無。如二砂無油。和合亦無。破無因不生亦爾。結成性相二空者。但無性計。名為性空。性既破已。但有色心內外之相。既不住於無四句中。故相亦叵得。名為相空。言不在內外中間者。內只是因。外只是緣。中間是共。常自有者。只是無因。無此計故。即無四性。此之二空。言雖前後。意不異時。復以二諦結成二空。若有性執。世而非諦。破性執已。乃名世諦。故云世諦破性。性執破已。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於法性。觀理證真。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後。二諦同時。為辯性相。前後說耳。又有四運心。一未運。二欲運。三正運。四運已。傅大士頌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檢四運併無生。千端萬累何能縛。釋曰。未起欲起二運之心。屬未來。未來何處有心。正起一運之心。屬現在。現在不住何處有心。又屬生時。因未生已生立生時。未生已生既無生。生時亦無生。如已去未去去時。俱無去法。如中論所破。起已一運之心。屬過去。過去已謝。何處有心。所以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三際俱空。一心何有。以所依根本之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萬法。寧是實耶。故云千端萬累何能縛。故知但了一念空。諸塵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盡流乾。根危葉謝。所以阿難七處執而無據。故知邪法難扶。二祖直下求而不生。可驗解空方悟。祖佛大約。只指斯宗。既不得能起之心。亦不得所生之境。心不可得故即我喪。境不可得故。即法亡。若能人法俱空。即顯一心妙理。但以心塵相對。萬法縱橫。境智一如。千差頓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覺靈智真心。無住無依。遍周法界。廣百論云。經言。無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經。其數無量。是故諸法唯識理成。豈不決定。執一切法實唯有識者。亦成顛倒。境即無。識云何有。經言唯識者。為令觀識。捨彼外塵。既捨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經偈言。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則不生。若知境唯心。便捨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
顯識論問。境識俱遣。何識所成。
答。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維摩經云。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故知見有二法。乃至纖毫並皆屬識。境識俱亡。乃入真空之理。所以智光論師。立中根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識道理。未能全入平等真空。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辯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是以因唯識。入真空究竟之門。離此別求非真解脫。
唯識鈔問云。內心唯識者。為是真實有。為非真實有耶。
答。論云。諸心心所(前陳也)。依他起故(因也)。亦如幻事(喻也)。非真實有(法也)。
問。若爾。心境都無差別。何故乃說唯有識耶。
答。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執實有境故。假說唯有識。非唯識言。便有實。識論云。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若法執不生。即入真空矣。
問。約唯識理人法俱空者。即今受用是何等物。
答。所受用法。但是六塵。因緣故生。因緣故滅。決定內無人能受。外無塵可用。十八空論云。外空者。亦名所受空。離六外入。無別法為可受者。若諸眾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塵。內既無人能受。外亦無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故名外空。以無境故。亦無有識。即是內空。乃至十八空。
問。人法俱空。識又不立。即今見聞從何而有。
答。一切前塵所現諸法。盡隨念而至。皆對想而生。念息境空。意虛法寂。故經云。想滅閑靜。識停無為。又經云。一切諸佛。一切諸法。從意生形。又經云。諸法不牢固。唯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故知見聞但是緣起。見畢竟空。如世幻施為。似空華起滅。故云見聞如幻瞖。三界若空華。且如眼根具五緣得見。然此能見。只是五緣。無見者故。若言具五緣發識能見者。未知何緣定能生識。若言一一不生。和合故能生見者。即如五盲和合。應成一見。眾盲既不見。和合云何生。故知非別識生。但有見即是眾緣。所以名緣起也。故經云。眼不自見。屬諸因緣。緣非見性。眼即是空。眼根既然。諸根例爾。但起唯緣起。滅唯緣滅。起滅唯緣。人法俱寂。若了此我法二空。即證圓理。故云若見因緣法。是名為見佛。
問。凡夫界中取捨分別。逆順關念。欣厭盈懷。常縛六塵以為隔礙。如何得根境融通。一切如意。
答。但見法性。證大涅槃。尚無一法可通。豈有諸法為礙。則常如意。無有不如意時。故涅槃論云。今言涅槃如意者。一切苦樂善惡無不是理。故名如意。釋曰。無不是理者。皆一心真如理故。以苦樂是心受。善惡從心生。則無外塵所違所隔。若了一心。豈非如意。若有一法當情。則成諍競。楞伽經偈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自心。是則無違諍。所以迷時人逐法。悟後法由人。且如摩尼珠。無情色法。尚能無私兩寶。周給群情。故稱如意。況靈臺妙性。豈弗能耶。但歸一心。得大無礙。故云。轉變天地。自在縱橫。
問。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則無偽。如則不變。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經中復說心空則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說世間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計情執無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則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論云。真如有二。一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無一異等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清涼記釋云。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及至釋文。乃云。若離妄心。實無可空。則顯空藏。因妄而顯。而不空藏。要由翻染方顯不空。故云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等。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本有寂定。今為亂想。本有大智。今為愚癡。是則慳藏於施。乃至癡藏於慧。故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萬行例然。故論云。本有真實識知義。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明妄心之動。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故經頌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故論云。以能究竟顯實。故名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則顯不空之藏。本來具矣。二者自性心上無妄為空。隨所無者。即不空德。如空無慳悋。即顯有檀。空無妄動。顯有性空。故是空藏藏不空也。故知一切眾生本覺佛智。本自圓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覺頓現。如雲開月朗。塵去鏡明。見性之時。故云發得。非是修成。三身滿日。亦云萬行引出。不從外來。皆約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體含萬德。不有之有。理合圓宗。空有相成。無諸障礙。若離空之有。有則是常。若離有之空。空則成斷。今有無齊行。不違一旨。是以智能達有。慧能觀空。若達有而不知空。則失慧眼。觀空而不鑒有。則喪智心。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盡有則智業不成。住無則慧心不朗。故義海云。若空異於有。即淨不名淨。以迷空故。若有異於空。即染不名染。以執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空即全有。方名淨分。由空有無礙。染淨自在也。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則畢竟無一異空有等法。於心外發現。設有發現。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執有。捨而沈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門。能成萬行方便之道。如大莊嚴法門經云。文殊師利言。方便有二種。一者不捨生死。二者不住涅槃。復有二種。一者空門。二惡見門。復有二種。一者無相門。二者相覺觀門。復有二種。一者無願門。二者願生門。復有二種。一者無作門。二者種善根行門。復有二種。一者無生門。二者示生門。是以悟宗則逆順同歸。達體則善惡並化。
問。論云。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智處即是境。云何成般若。
答。般若有二種。一真實常住般若。二觀照有用般若。若真實般若。性遍一切處。寂而常照。唯一真心。不分能所。即不同世間頑境以為所照。亦不同偏小妄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為所照。今則一體潛通。心心互照。以無心外境。亦無境外心。以心是境心。境是心境故。如是融鎔。豈非般若乎。所以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故知離色無心。離心無色。如般若經云。復次勇猛。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色非所緣。何以故。一切法無所緣。無有小法可取故。彼若是可取。此則是所緣。如是勇猛。非色行色。乃至非識行識。勇猛。一切法不行。故非色見。亦非識見。乃至非識知。亦非可見。若色至識。非知非見。是名般若波羅蜜。又文殊般若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又云。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
問。世出世間。唯是一心者。云何復分真妄。及與內外。
答。真妄內外。但約世間文字分別。所以心非內外。內外是心。體非真妄。真妄是體。因內立外。而成對治。假妄顯真。非無所以。進趣大乘方便經云。心義者。有二種相。一者內心相。二者外心相。內相者復二。一真。二妄。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虛偽。無有真實。不可見故。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內心差別。如是當知內妄想者。為因為體。外妄想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為心。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復次應知內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而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於境界。境界亦不來至於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無分別相者。於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是以華嚴經頌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又云。剎平等。不違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未來。不違現在。現在不違過去未來。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一切智。一切智。不違菩薩行。釋曰。剎與眾生。云何平等。以各無體故。悉不成就。若自類相望。如剎望剎平等。若異類相望。如剎望眾生平等。以一無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異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又事事無違。理理無違。事事無違者。略有三因。一法性融通。二緣起相由門。此二即事事無礙義。三直語同一緣記通事通理。如觀一葉落。知天下秋同一秋矣。由不壞之事。不變之性。皆同一緣起故。理理無違者。亦有二門。一剎無性。即眾生無性。二理同故。以無可即。亦無可違。
宗鏡錄卷第八十四
宗鏡錄卷第八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稱一心無外境界者。云何華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見百佛。乃至地地增廣。見於多佛。
答。所見多少。皆從念生。心狹見少佛。心廣鑒多形。舒。卷由心。開合在我。離心之外。實無所得。大集經云。憍陳如復作是念。我當云何得見諸佛。爾時隨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多觀多見。少觀少見。見已復念。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觀三界是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身即是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如空。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則名為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又云。復次賢護。如人盛壯。容貌端嚴。欲觀己形美惡好醜。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淨水。或取水精。或執明鏡。用是四物。觀己面像。善惡妍醜。顯現分明。賢護。於意云何。彼所見像。於此油水水精明鏡四處現時。是為先有耶。賢護答言。不也。曰。是豈本無耶。答言。不也。曰。是為在內耶。答言。不也。曰。是豈在外耶。答言。不也。世尊。唯彼油水精鏡。諸物清朗。無濁無滓。其形在前。彼像隨現。而彼現像。不從四物出。亦非餘處來。非自然有。非人造作。當知彼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無有住所。時彼賢護如是答已。佛言。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物清淨。彼色明朗。影像自現。不用多功。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解釋歡喜即復思惟。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寂。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首楞嚴經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者。古釋云。隨眾生根熟處即現。所知量者。即眾生差別境。即知一法塵中。等周法界。為隣虛塵無自性。自性是虛空。虛空即是真空。真空即是本覺。故知如來於一毛孔中。為無量眾生常說妙法。即知一切毛孔微塵。亦不出我。但解得一微塵法。即數得等同法界微塵。是以如來能知四大海水滴數。大地須彌皆知斤兩。皆由觀此一身。於一身上觀一毛髮。俱知無自性。但於一毛孔中觀。實無有自性。一毛孔亦不可得。不可得處遍法界。知一切智也。所以信心銘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若能如是。了達。一塵一毛無有自性。唯心所現。則知一切諸法悉然。更無別體。以徇塵執見一切眾生。一法不通。諸塵自滯。華嚴論云。以實而論。初發心住中。如一渧之水。入海水中。總同海體。諸龍魚寶藏咸在其中。為教化眾生故。教網筌罤方法不可不具。以名言竹帛著籙。即似如前後義生。體道者應須明鑒。如持寶鏡。普臨萬像。又頌云。無限智悲成佛德。佛以智悲成十地。還將十地成諸位。前後五位加行門。不離十地智悲起。是故十地初發心。發心即入十地智。雖然五位方便殊。只為成熟十地智。猶如迅鳥飛虛空。不廢遊行無所至。亦如魚龍遊水中。不廢常遊不離水。如是五位行差別。不廢差別不離智。所有日月歲差別。以智法印無別異。智體不成亦不壞。以明諸位除習氣。了習無習悲行成。萬行常興無作智。
問。若心外無法。唯是一心者。於外則無善惡業果。苦樂報應。何成佛法。翻墮群邪。
答。若了一心。有無見絕。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根塵兩亡。內外解脫。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所現外諸苦樂境界。如鏡中像。以自心為明鏡。還照自之業影。古德云。以如來藏性而為明鏡。隨業緣質。現果影像。夫業通性及相。謂此業體。以無性之法而為其性。以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由無性故。能成業果。由不壞相。方顯真空。何者。若有性。則善惡業定不可改移。無有苦樂果報。若壞業相。則成斷滅。以一切因果從自心生。心外實無善惡業可得。以業無自性。但由心起故。所以如影如幻。無有定相。又以業無自性。故不落有。以不壞業果。故不墮無。非有非無。則一心中理。
問。雖然心即是業。業即是心。既從心生。還從心受。如何現今消其虛妄業報。
答。但了無作。自然業空。所以云。若了無作惡業。一生成佛。又云。雖有作業而無作者。即是如來祕密之教。又凡作業。悉是自心。橫計外法。還自對治。妄取成業。若了心不取。境自不生。無法牽情。云何成業。義海云。除業報者。為塵上不了自心為心外有法。即生憎愛。從貪業成報。然此業報由心迷塵妄計而生。但似有顯現。皆無真實。迷者為塵相有所從來。而復生是迷。今了塵相無體。是悟。迷本無從來。悟亦無所去。何以故。以妄心為有。本無體故。如繩上蛇。本無從來。亦無所去。何以故。蛇上妄心橫計為有。本無體故。若計有來處去處。還是迷。了無去來。是悟。悟之與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淨心。後有無明。此非二物。不可兩解。但了妄無妄。即為淨心。終無先淨心而後有無明。故知迷悟唯只一心。如手反覆。但是一手。如是深達。業影自消。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亦如田種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業性亦如是。又如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眾色相。業性亦如是。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亦如眾鳥類。從[穀-禾+卵]而得出。音聲各不同。業性亦如是。譬如胎藏中。諸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又如在地獄。種種諸苦事。彼悉無所從。業性亦如是。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又如諸世界。大火所燒然。此火無來處。業性亦如是。淨業障經云。觀一切法。即是佛法。是則為淨諸業障。
如有學人問安國和尚云。若未悟時。善惡業緣是有不。
答。非有。喻如夜夢彼惡人逐。或作梵王帝釋。將為是有。豁然睡覺。寂然無事。信知三界本空。唯是一心。
又有問大珠和尚云。若為得知業盡。
答。現前心。通前生後生。猶如眼見。前佛後佛。萬法同時。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是知從心所生。皆無真實。如夢心不實。夢事亦虛。世間共知。可深信受。是以善惡之業。理皆性空。不壞緣生。恒冥妙旨。量云。正業是有法。定即有即空故是宗。因云。即緣成即無性故。同喻云。如幻。幻法術等生。即有不礙虛。正業從緣生。空有不相礙。故知萬法從遍計情生。但有虛名。都無實義。如首楞嚴經云。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含吐十虛者。含即一真不動。在如來藏中。吐即依妄分別。乃隨處發現。但有纖塵發現之處。皆是自心生。從分別有。若知發處虛妄。則頓悟真空。真空現前。豈存言說。
問。真心不動。三際靡遷。云何說心流轉。又云絕流轉義。
答。所云隨流返流。皆約。眾生緣慮之心。妄稱流轉。其體常寂。但不見一念起處。即是不流。未必有念可斷。智嚴經云。文殊師利言。云何斷流轉。以於過去心不起。未來識不行。現在意不動。不住不思惟。不覺不分別。故知以境對境。將心治心。狗逐塊而逾多。人避影而徒乏。若能知身是影。捨塊就人。則影滅迹沈。安然履道。故知萬動皆婬悉成魔業。若知心不動。則不隨流。方入宗鏡之中。永超魔幻。自然心智寂滅。諸見消亡。如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云。山相擊王菩薩曰。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心則搖動。以搖動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以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乃至文殊師利菩薩曰。仁者。汝等所說。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設文字。皆為魔業。乃至佛語猶為魔業。無有言說。離諸文字。魔無能為。若無施設。即無我見及文字見。以無我故。則於諸法無有損益。如是入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佛言。諸天魔幻惑種種相貌。障修學人心眼聖道。乃至令見一切幻相前後生死之事。善惡諸相。魔作幻惑。非關正智。唯心示變。莫取外緣。修學行人。必不得於夢境界。及現眼前。取相執著。動轉人心。恐畏怕怖。則被天魔鬼神之所障礙。行人正見。須常諦觀心性。見性寂靜。心性無物。是相莫取。則無境界妄想因緣。是故行人。勤行精進。實勿退轉懈怠嬾墮。則得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大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皆菩薩魔事。若證般若。能契實相。即過魔事。此是約說證實相時事。當親證時。如人飲水。不可取說而不證。若但說過魔。不離魔界。若過魔界。說證俱絕。是知必無境魔。但從心起。何者。若內心樂生死。則身為天魔。內心著邪見。則身為外道。乃至心外見法。理外別求。皆成外道。
問。凡聖一心。同其種性。種性無異。云何所受因果不同。報應有別。
答。雖自業各受。妄有昇沈。而緣性無生。了不可得。諸法無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一切眾生。其心皆一。是名種性。種性即根本義。根本常一。而眾生妄起自他差別。凡聖高下。雖起差別。一體不動。以差別性非有故。但是妄起無實體故。所以經云。佛言。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無有心。緣。性不可得故。是名種性。又一切善惡境界。皆是心光。一切勝劣受用。皆是心果。大莊嚴論偈云。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起。謂貪瞋光等。或同時起。謂信進光等。如是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明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又云。諸行剎那增上者。如佛說心將世間去。心牽世間來。由心自在。世間隨轉。識緣名色。此說亦爾。故知諸行是心果。又隨淨者。淨是禪定人心。彼人諸行。隨淨心轉。修禪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為金。則得隨意。故知諸行皆是心果。又隨生者。如作罪眾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眾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諸行皆是心果。當知一切萬法。既以心為因。亦以心為果。雖然淨穢顯現不同。於心鏡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問。入唯識門。觀一切境。自然無相。何用更言破相顯理。復云棄有觀空。若有所破之宗。則立能空之理。既存空法。還成有相之因。若守觀門。豈合無為之道。
答。夫言破相者。是未入唯識。去其妄執。雖言破相。實無所破。既無所破之有。亦無能破之空。情執若消。空有俱寂。前塵無定。破立隨心。迷真之妄不生。對妄之真亦絕。大智度論云。種種取相。皆為虛妄。如玻瓈珠隨前色變。自無定色。諸法亦如是。無有定相。隨心為異。若常無常等相。如以瞋心。見此人為弊。若瞋心休。自婬欲心生。見此人還復為好。若以憍慢心生。見此人以為卑賤。聞其有德。還生敬心。如是等有理而憎愛。無理。而憎愛。皆是虛妄憶想。若除虛誑。亦無空相。無相相。無作相。無所破故。尚不宗無相之理。豈存破立之門。以成壞去取。皆自心故。若直了心。自然絕觀。如楞伽經偈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有二偈半。大雲解云。初一偈。了今一如。謂此約無願觀以顯圓成。無涅槃佛。故無願矣。初句。謂色心等一切法中無得涅槃。以一切法本如故。若得涅槃。是斷常見。滅法是斷。證得是常。次句。既無涅槃。云何有佛。故經云。見斷煩惱而得成佛。此則名為壞佛法者。煩惱與佛性寂靜故。第四句中。所覺如故。無有涅槃。能覺如故。無有得佛。離覺所覺。混同一如。
問。見聞覺知。不出俗諦心量。真諦無得無生。還出心量不。
答。夫量者。是能緣心。但有對俗說真。因虛立實。斥差別。論平等。遣異相。建如如。盡是對待得。名破執設教。若能真俗雙拂。空有俱消。了邊即中無邊可離。達中即邊。無中可存。能證之智既亡。所證之理亦寂。方超心量。入絕待門。若有得無得。有生無生。盡不出於心量。楞伽經偈云。離一切諸見。及離想所想。無得亦無生。我說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離。謂彼心解脫。我說為心量。如如與空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所以涅槃經云。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化。以涅槃無相。若取於相。即自心現量。非真涅槃故。佛說言。設有一佛過於涅槃。趣所得心。亦成心量。自心所變。盡為幻化。故知似形言跡。瞥生妙解。皆是心量所牧。未有一法不關心矣。若能悟心無心。了境無境。理量雙消。可入宗鏡。
問。夫論心量。不出見聞。若約見聞。則存前境。云何成唯心之義。
答。此是無心之心量。非有實體。
問。若無實體。云何建立一切諸法。
答。只由無體無性。方成萬有。萬有所起。不離真空。若言有性。一法不成。則空不自空。豈能容色。若色不自色。方能合空。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唯心迴轉。無餘法者。如是心法亦不可得。楞伽經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由心不可得之句。立大空之義。由無心之心量句。成幻差別之義。由大空之義。諸法得成。由幻差別義。空理得顯。
問。妄能覆真。全成生死。真能奪妄。純現涅槃。真妄若離。互不生起。真妄若合。二諦不成。如何會通一心妙理。
答。一心二諦。教理所歸。開即迷真。合則壞俗。何者。相隨真起。即相而可辯真原。覺因妄生。因妄而能知覺體。無妄則覺不自立。無真則相無所依。真妄相和。染淨成事。唯真不立。無妄而對誰立真。單妄不成。無真而憑何說妄。真妄各無自體。名相本同一原。是則二諦恒分。一味常在。藏性不動。緣起萬差。故知實無一法而有自體獨立者。皆從真妄二法和合而起。如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世間等。釋摩訶衍論云。生滅因緣者有二。一者不相應生滅因緣。二者相應生滅因緣。論云。現鏡識體。六塵境界。如其次第。為彼三種相應染法。能作因緣。是故說言麁重生滅之因緣門。現識體中又有緣義。應審思惟。復次更有二重因緣。一者本遍因緣。二末遍因緣。言本遍者。舉本無明及本覺心。望於六塵。相應。有因緣義。言末遍者。舉業轉現相。望於三相應。有因緣義故。復次更有二因緣。一者上下因緣。二者下上因緣。言上下者。無明為始。果報為終。上下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言下上者。果報為始。無明為終。下上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復次一切有為生滅之法。剎那不住。無因無緣故。復次因緣之法。空而無主。其實自性不可得故。復次不可得法。不可得亦不可得故。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心意意識轉故。此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所依能依之差別故。云何所依。謂本覺心。云何能依。謂即眾生。言眾生者。當何法耶。謂意意識。何故意及意識。名為眾生。意及意識。一切眾染合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自體。唯依心為體。是故說言依心而轉。又云。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猶如大海。風相水相不相捨離者。大海喻阿賴耶識。水喻本覺心。風喻根本無明。不覺。能起動轉慮知之識。如彼風故。波動者。喻諸戲論識。遷流無常。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喻真妄相資。俱行合轉。謂本覺心不自起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而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當因風力。風不自現動。要資水力。方得現動相。經云。煩惱大海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如經云。佛告大眾。始覺般若者。從具縛地漸漸出離。乃至金剛圓滿因行。發究竟道。頓斷根本無明住地。覺日圓照。無所不遍。二本覺般若。從清淨性漸漸遠離。乃至信初。發究竟智。斷滅相品。入無明海。隨緣轉動。於是大眾聞此事已。覺知諸法一相一體。亦無一相。亦無一體。而諸法性。亦是實相。亦是常住。亦是決定。亦是實有。
問。本始二覺。從何立名。
答。本覺者。因始得名。始覺者。從本而立。如起信鈔云。未審始覺從何而生。為本所對。故此云也。元其始覺。是本所生。斬新而有。故名為始。反照其體。元來有之。敵對於始。故名為本。苟無其始。何所待耶。如母生子。對子稱母。
乃至問。始覺本覺既殊。何因無二。又既同本覺。因何名始。
答。即是本覺初顯相用。名為始覺。相用。非別外來。故得融同一體。又若非本覺舉體之相用。即不是始覺。以心外有法故。若不然者。但名相似覺。亦名隨分覺。是知直待合同本體。方得名真始覺也。既合於本。始即非始。既無於始。即無於本。本始之名既喪。但可名為覺焉。如上所釋。若入宗鏡。方為究竟之覺。未入宗鏡。但稱相似覺耳。此雖稱覺。乃是不覺。故論云。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即其義矣。
問。上說真心無生。妄念起滅。如何會妄歸真。入一乘平等之道。
答。妄元無體。本自全真。何須更會。今謂情見妄執之人。引祖佛善巧洞心原之智。搜經論微細窮性海之詮。令頓豁情塵。便成真覺。如釋摩訶衍論云。一心真如體大。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捨別。唯一真如。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於諸人中。無有增減。故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古釋云。執者問云。現見諸法差別遷流。云何乃云性無生滅。
釋云。差別相者。是汝遍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別。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釋云。以諸聖人離妄念故。盡無其境。即驗此境定從妄生。又若此境非妄。定實有者。聖人不見。應是迷倒。凡夫既見。應是覺悟。如不見空華是病眼。返結準之。故若離於念。即無差別也。所執本空。故真心不動。由此一切諸法。皆即真如。斯則會妄顯真。可絕疑矣。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昔人有簡金頌云。君不見。澄清麗水出黃金。逐浪隨波永被沈。有幸得逢良鑒者。披砂細揀暫知音。因此遂蒙皇上寵。直入瓊樓寶篋中。一練一明光照耀。一迴掌上一迴欽。以此塵沙含妙寶。故喻眾生覺照心。眾生無始沈三有。元來流浪被境侵。對塵恰似真如慧。離境元無照體心。迷即一真名二體。只為群生不照心。若能對境常真照。隨塵離境一般心。如來今日除分別。意遣眾生妄習心。但除妄習存終始。真照何妄不真心。
宗鏡錄卷第八十五
宗鏡錄卷第八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確定一心。心外無法。聖教所印。理事圓通。只如法華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緣果報本末。初後不濫。行相非虛。今唯說一心。如何合教。
答。一心者。即諸法實相也。亦諸法實性也。然諸法即實相。實相即諸法。從心所現。性相全同。依本垂迹。理事非異。如群波動而水體常露。以水奪波。波無不盡。雖眾法似起。而心性恒現。以心收法。法無不空。大品經云。不見一法出法性外。又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如台教。釋法華經十法界十如因果之法。一切唯心造者。則心具一切法。一切法者。只是十如。十如者。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相者。夫相以據外。覽而可別。釋論云。易知故。名為相。如水火相異。則易可知。如人面色具諸休否。覽外相即知其內。昔孫劉相顯。曹公相隱。相者舉聲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若言有相。闇者不知。若言無相。占者洞解。當隨善相者。信人面外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眾生相隱。彌勒相顯。如來善知。故遠近皆記。不善觀者。不信心具一切相。當隨如實觀者。信心具一切相也。如是性者。性以據內。不改名性。又性名性分。種類之義。分分而不同。各各不可改。如火以熱為性。水以濕為性等。不改約理。種類約事。又性是實性。實性即是理性。極實無過。即一心佛性之異名耳。又無行經云。稱不動性。即不改義。今明內性不可改。如竹中火性。雖不可見。不得言無。燧人乾草。遍燒一切。心亦如是。具一切五陰性。雖不可見。不得言無。以智眼觀。具一切性。如是體者。體是主質義。此十法界陰入。俱用色心為體質也。如是力者。堪任義。如王力士。千萬技能。病故謂無。病差有用。心亦如是。具有如來十力。煩惱病故。不能運動。如實觀之。具一切力。如是作者。運為建立義。若離心者。更無所作。故知心具一切作也。如是因者。招果為因。亦名為業。十法界業。起自於心。但使有心。諸業具足。若無於心。即無諸業。以一切善惡凡聖等業。唯心造故。如是緣者。緣名緣由。助業皆是緣義。無明愛等能潤於業。即心為緣。離心緣不起故。如是果者。克獲為果。若自心造善。克獲樂果。若自心造惡。克獲苦果。如是報者。酬因為報。一念心正。妙報相酬。一念心邪。劣果潛現。風和響順。形直影端故。則邪正在心。得喪由我。相為本。報為末。本末悉入緣生。緣生故空。則空等也。相但有字。報亦但有字。悉假施設。則假等也。又相即無相。無相而相。非相非無相。報亦然。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則中等也。若三塗以表苦為相。定惡聚為性。摧折色心為體。登刀入鑊為力。起十不善為作。有漏惡業為因。愛取等為緣。惡習果為果。三惡趣為報。本末皆癡為等。乃至菩薩佛類者。緣因為相。了因為性。正因為體。四弘為力。六度萬行為作。智慧莊嚴為因。福德莊嚴為緣。三菩提為果。大涅槃為報。本末皆智為先導為等。故知十界十如。善惡因緣。凡聖果報。皆是一心。終無別法。斯乃發究竟菩提心者之慈父。度虛妄生死野者之導師。轉凡入聖之津梁。會俗歸真之蹊徑矣。譬如天樂。隨眾生念。出種種聲。亦如摩尼。隨意所求雨種種寶。此心無盡。孕法何窮。色法尚然。真靈豈劣。
問。凡聖既同一心。云何聖人成一切種智。凡夫觸事不知乎。
答。只為凡夫背覺合塵。為塵所隔。迷真徇妄。被妄所遮。所以教中。誚之為生盲。不開智眼。訶之作聾俗。豈達真聞。自心與他心。二俱不了。焉能博通萬類。成一切種智乎。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佛言。善男子。若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善能知自心者。乃至應先發起大慈悲心。普為眾生。歸依三寶。受菩薩戒等。是以自心難知。莫能善察。不入宗鏡。焉能照明。若了自心。即是頓發菩提心者。是以心之綿密。世莫能知。古人有心隱篇云。二儀之大。可以章程測也。三綱之動。可以圭表度也。雷霆之聲。可以鍾鼓傳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也。故有象可覩。不能匿其量。有光可見。不能隱其跡。有聲可聞。不能藏其響。有色可察。不能滅其性。以夫天地陰陽之難明。猶可以術數揆而耳目知。至於人心。則異於是矣。心居於內。情伏於衷。非可以算數測也。凡人之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天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故。有心剛而色柔。容毅而質弱。意強而行慢。性悁而事緩。假飾於外以蔽其情。喜不必愛。怒不必憎。笑未必樂。泣未必哀。其藏情隱行。未易測也。他心尚不可測。外境則焉能知。故起信論云。眾生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迷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但了一心。諸塵自會。起心背法。即乖法體。既與法違。則不通達。若能順法界性。合真如心。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
問。若了一心。何用廣知諸法。
答。一心是總。諸法是別。別雖從總。事起千差。若不子細通明。遮照雙運。則理孤事寡。不入圓通。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台教云。於諸法門文義教海。須了非字非非字。雙照字非字。不可說。非不可說。不可見。非不可見。何所簡擇。何所不簡擇。何所攝。何所不攝。何所棄。何所不棄。是則俱是。非則悉非。能於墨色通達一切非。於一切非通達一切是。通達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於墨色不如是解。則不知字與非字。如蟲食木。莫辯所歸。似鳥言空。何知旨趣。
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以何為中道。
答。且約古師四句分別。如中論玄樞云。
問。汝以不生不滅為中道。有此中道不。若有此中道。則不名中道。若無此中道。無亦不名中。二俱不可得。何名中道。
答。有四義。一有此中道。何者本將中道破偏。何得無中道。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空即中道也。二無此中道。何者。為破偏病。是故說中。偏病既亡。中藥須遣。若有中道。中還是病。三亦有中道。亦無中道。何者。至理虛存。故名亦有。無形無相。故名亦無。如涅槃經云。內外合故。名為中道。四非有中道。非無中道。何者。既云中道。何得是有。既云中道。何得是無。此是一往為言耳。若更再論。則非四句。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問。若爾。云何取定。
答。若也有執。則無所不礙。若也無執。則無所不通。如智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名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解脫。若不見般若。是則名解脫。中道即實相。是有也。中道即性空。是無也。亦名為假名。亦有亦無也。亦名為中道。非有非無也。故知無執則四句皆是。涅槃經云。有緣服毒生。無緣服毒死。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此之謂矣。
問。為中即是道。為離中別有道。為道即是中。為離道別有中。
答。如彼中品人。此則是中而非道。如彼三乘人道。此即是道而非中。如彼菩薩道。此即亦中亦是道。如彼外道道。此即非中又非道。今言中道者。即菩薩道。離中無別道。離道無別中。即以道為中。即以中為道。此之中義。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真心遍一切處故。所以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前辯所見不同。故論得失。若入宗鏡。則泯同平等。三乘五性。若內若外。無非一心中道矣。又中道者。以一真心不住有無一邊。故稱中道。若言其有。相不可尋。若言其無。性不可易。所以菩薩以行契理。觀一切法。雙遮雙照。雙亡雙流。台教明雙亡正入。常冥中道。無心亡照。任運寂知。雙亡即亡空亡假。故名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名為照。而亡而照。故曰雙流。遮流約智用。亡照約智體。無心釋智體。智體成就。不須作意念念忘照。而常任運。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又能所雙寂。故曰雙亡。門理歷然。稱為正入。正入則理無不契。雙亡則相無不寂。斯即不住空有。遮照分明。不滯二邊。方成正入。肇論云。有心者。眾庶是也。無心者。太虛是也。眾庶處於妄想。太虛絕於靈照。不可以處妄想。絕靈照。而語聖心乎。故須遮照無滯。體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門。華嚴經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住是不可思議地。思與非思俱寂滅。若唯遮思議境者。則凡聖絕分。故非但遮常心。亦應融常心。是則於中思議不可盡。遮融無二。則思與非思。體俱寂滅。方曰真不思議也。是則遮照無滯。理事不虧。即遮而照故。雙非即是雙行。即照而遮故。雙行即是雙遣。不壞本而常末。萬行紛然。不壞末而常本。一心恒寂。所以色塵體寂。香界性空。執作有無之邊邪。達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圓願海。塵塵盡具行門。應念而六度咸成。目擊而真心普遍。如無盡意菩薩經云。普賢。如來國土。彼諸菩薩當見佛時。尋能分別諸深妙義。具足成就。六波羅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羅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羅蜜。若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若見色寂滅。即是具足毘梨波羅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禪波羅蜜。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即觀佛時。尋具如是六波羅蜜得無生忍。
問。此唯識門。未了之人。以何方便而為開導。
答。初覺之人。先以比知。後當信驗。攝論云。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聖教。及正理。如教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理顯者。如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又云。外種內為緣。外法種子。皆是眾生感受用業熏種子。依阿賴耶力所變現。是故外種離內。無別有種。如有頌言。天地風虛空。陂池方大海。皆真內所作。外義俱非有。又頌云。聖教及正理。各別有功能。為生於信慧。無一不成故。是以識生此識。說名相分。知此相唯內心變。外義不成故。如有頌言。於一端嚴婬女身。出家耽欲及餓狗。嗅屍昌艶美飲食。三種分別各不同。以前塵無決定相。唯心自分妍醜。若外法是實。云何各隨自見不同。是以比知。唯心自現。非他境界。古德云。菩薩從初正信創發心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故攝論云。得彼本識。說菩薩初起。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此之謂也。如實者。無非一心。餘皆虛妄。若有猛提直入之者。頓悟圓信之人。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動塵勞之位。遍坐一切道場。靡移所習之門。遊戲十方國土。是以法華經偈云。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若能依實。修行。果滿不離一念。如還原觀云。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裏。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即無生顯而幻有立。兩相泯而雙事存。攝法界而攝一塵。舉一身而十身現。
問。既以聖教正理比知。已生勝解。欲入聖位。緣何境界親證修行。
答。但了人法二空。即入此觀。人法何以成空。以唯有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識觀。修加行。緣何境界。緣意言分別為境。離此無別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別。似文字言說。及義顯現。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言。菩薩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又此義依名言。唯意言分別。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義。義者。即六識所緣境。離名無別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別故。義亦無別體。菩薩通達義無所有。亦離外塵邪執。又此名義自性差別。唯假說為量。前已遣名義。名義既無自性及差別。云何可立。若離假說。無別名義自性。及名義差別。由證見此二法不可得故。名為通達。智整禪師六行。法云。大乘頓悟菩薩。能觀唯識無外空者。謂觀相空。唯是空解。心作空解。無外相空。是故大根知唯識者。則滅空解。離諸緣觀。故智論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普觀諸法皆空。空亦復空。滅諸觀。得無礙般若波羅蜜。以此文證。無外相空。大根觀智則證空。空謂法空。空有皆是妄見。悉是當時意分別作。如人心起。則唯見人。微塵心起。則唯見微塵。空心起時。則唯見空。是故空有皆是心作。故諸凡聖見境不同。皆是當時意言有異。是以世諦各唯有識。覺無外邊。則名真諦。以其二諦不相離故。即以無外名為真諦。是故若能觀見唯識。即知無外。則亦達真。此達真時。則無外解。便遣世俗妄取之心。故攝論云。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知唯有識。通達俗。若不通達俗。無以能得見真。以離俗無真故。若不通達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所以通達真俗。由能解唯識理故。以此文證。觀唯識者。即達二諦。能遣妄心。雖復就實唯識無境。稱情則有凡聖大小。謂若見塵。意謂是人。如此意言。則是凡夫。若觀此身。意謂是塵。如此意言。則是二乘。若觀細塵。意謂體空。如此意言。是小菩薩。若觀空有知皆意言。即是大乘大菩薩人。故諸眾生。雖皆唯識。意言不同。凡聖各異。故大根人知唯識者。恒觀自心意言為境。此初觀時。雖未成聖。分知意言。則是菩薩。故攝論云。初修觀者。則是凡夫菩薩。此等能觀深法空者。即亦曾逕小乘觀來。非是不解眾生無我。一往即能頓見法空。故攝論云。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故知學大。要先從小。雖復從小。漸頓仍別。謂觀生空執為極者。後觀相空進學。名漸。若有久習。知小非極。即解空空。名為頓悟。雖知心外無境。然入觀時亦從塵起。以其色塵。唯佛不見。以佛常證唯識無境。妄想盡故。不見外塵故。彼論云。如來常不出觀。故寂靜。若大菩薩入真觀時。則知唯識。亦不見塵故。彼論云。菩薩若入無分別觀。一切塵不顯現。以此文證。故知大聖入真觀時。皆不見色。自餘凡聖莫問大小。未入空觀。則皆見塵。大根出觀。雖妄見塵。若入觀時。則知唯識。以其自知。妄作塵解。無塵可破。便證唯心。若能觀中了知唯心。後雖出觀妄見自他。尋復思時知自妄見。不同凡小定執有外。乃至觀空猶見能所。故彼論云。菩薩以無分別後智。觀此因果相。然無顛倒。不執有外塵內根。唯識是實有法。故知大根一證唯心。後雖出觀。不執有外。若觀自心妄見境時。則知眾生各唯有識。故大菩薩。乃至佛來。常知眾生唯心妄見。謂知眾生或作名解。名則是凡意言分別。情謂似外名字顯現。理是心作。是自心相。或作名下所說法解。法義則是意言分別。情謂有外法義顯現。理實法義。亦是心相。故彼論云。十二部經。是名為教。十二部經所詮。是名為理。心相似此理教顯現。以此文證。所緣境界悉是心作。名為心相。但此心相。亦名心影。亦名相識及境界識。種諸凡小。謂與心異。理無別體。實唯一識。故彼論云。唯識不出二法。一者相識。二者見識。似塵顯現名相。謂所緣境。似識顯現名見。謂能緣識。定心亦爾。顯現似塵。謂異定心。一分似識。一分似塵。此二實唯是識。以此文證。境界相識即心無別。唯情妄見。以其唯是妄念作故。即此是相識。亦名相結。故彼論云。結有二種。一者相結。二者麁重結。相結難解。麁重結難滅。心分別諸塵。名相結。由此分別起欲瞋等惑。名麁重結。若得無分別智。即解相結。相結不起麁重結即墮滅。以此文證。境是相結。凡小迷執。故名難解。是故諸法名之與義。皆是心作。凡小不知。理實無始所緣名義。常是凡夫意言分別。故彼論云。凡夫從本。來意言分別有二種。一似名。二似義。名義攝一切法皆盡。此名義。但是意言分別所作。離此無別餘法。以此文證。故知凡夫妄見境界。或名或義。皆是當時意言分別。如食蒗蕩妄見針火。據彼妄情意謂是實。不知妄見謂有外火。據實唯是意作火解。火則唯是意言分別。謂有火名。名是意言。謂有火事。事是意言。眾生妄見自身他身地水火風等。皆亦似彼。雖復就實義唯識無外。據凡妄情謂有能所。故彼論云。唯識義不失。亦不無能取所取義。雖復據情謂有內外。理唯一心。無別塵體。故彼論云。識所變異。雖有內外事相不同。實唯一識。無有塵等別體。故知自他內外事相。唯是一心轉變妄解。故諸大聖知生妄見。自恒不見凡所見境。如人不食蒗蕩之者。唯見他人妄見針火。自仍不見空中火事。佛知唯識。其事似此。故不同凡妄見境界。以生妄見。本無外塵。是以如來恒不見色。唯凡與聖有見不見。但真異妄。莫不唯識。凡唯識。直是妄心故。唯識論偈云。唯識無境界。無塵虛妄見。若佛唯識。但有真心。故攝論云。唯有真如及真智獨存。說名法身。又唯識論云。諸佛如來行處。唯有真識。更無餘識。以此文證。佛無識故。故不同凡妄見外境。以實唯識本無外故。業不同者。一質異見。如人見水。鬼見為火。魚謂住處。天以為地。又如舍利妄見穢土。螺髻菩薩即此見淨。若使實有水火染淨。同處相妨。不得和合。以各妄見齊無外故。多心共處。得作別解。若諸眾生同業之者。妄見則同。更無別解。此同業者遞互為因。妄想見聞。唯心緣合。故唯識論云。一切眾生虛妄分別。思惟憶念。彼說我聞。依彼前人說者意識。於此聽人聞者意識。起如是心。彼說我聞。而實無有彼前境界。是偈言遞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以此文證。業相由者。遞互為因。各妄見聞。以其六道皆心緣合。三界則是唯心轉作。故十地經云。三界虛妄。但一心作。論自釋言。一心作者。唯心轉故。故知三界同見別見。皆是自心轉變。解異。同見聞者。雖心緣合。心無形相。恒非內外。若謂心外有他心者。則是妄解。實無外識。故唯識論云。而實無有外識可取。乃至二乘知他心者。謂有外識。亦仍是妄。故彼論云。虛妄分別。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以此文證。實無外識。直是凡小妄作外解。故彼論云。他心智者。不如實知。何以故。以自內心虛妄分別。以為他心。不能了知。
問曰。若言凡小作他心解。云何得與他心相應。
釋言。由先方便想作他解。似他解故。得與相應。凡小不知自作他解。便謂我今知他人心。雖作他解得與相應。謂有能所。猶非實知。故彼論云。世間他心智者。於彼二法不如實知。以彼能取可取境界。虛妄分別故。以此等文證。無外識。故作外解。皆非實知。若觀心識本無形相。非彼非此。無來無去。不依外解。息分別時。則是實知一切生心。故智論云。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虛誑者。佛不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虛誑。無來無去故。佛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心外如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法。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若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故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所罣礙。以此文證。心無去來。佛知無外。稱實能知。不同凡小他心智者。向外緣心。猶雜妄識。故唯論識偈云。他心知於境。不如實覺知。以非離識境。唯佛如實知。以此文證佛知唯識。自作他解。無外可取。以知自心。作諸心解。永斷向外分別之心。入楞伽經云。如實知一切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別之心。以此文證。佛知他心即是自心。離外分別。但緣自心。意言為境。為諸眾生心識無邊。各各異解。差別難量。佛離外念。一心遍知。如水不動。萬像現中。此佛一心知諸心時。一作多解。多即是一。如彼一水照諸萬像。雖即一水。而與水外萬像相應。佛心亦爾。遍照他心。雖是一心作諸心解。而與一切他心相應。由久修學唯識觀成。故離外念。方能遍知。故華嚴經頌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皆明了。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云何當於一念中。不知一切眾生心。故知諸佛念念遍知。此即是佛意言分別。雖知世諦各唯識時。別知諸心。是佛分別。據恒自覺。唯自意言。離外念邊。無復分別。故諸大智觀唯識者。緣自意言知世諦時。即亦達真。離外分別。是故大乘從凡至佛。皆觀自心意言為境。則知心外無別他心。凡聖等心。雖非內外。仍有因緣為他變者。如維摩經云。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此變舍利弗。令心異見。非有別身改形換質。眾生心中修勝行者。則有無中妄見佛業。由有勝業感佛神力。令心變異。似見化身。故攝論云。於他修行地中。由佛本願自在力故。彼識似眾生變異顯現。故名變化身。以此文證。如來化身如釋迦等。皆是凡小自心變作。以妄見佛成道化生。後還妄見如來滅度。此妄見者由佛變。故彼論云。菩提涅槃為二。但變異他心。令他為二。體實不有。以此文證。佛變他心令妄見佛。心外無佛。據諸凡小不知妄見。謂有外佛來度眾生。故經偈云。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眾生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故攝論云。由觀行人識為增上緣。故餘人識變異如觀行人。願力顯現。故知定無外塵。唯有本識。以此文證。見聖化者。皆由佛力為增上緣。故彼論云。淺行菩薩欲作眾生利益事。於現在先發願竟。即入真觀。出觀後。隨所欲樂方得成就。若深行菩薩。欲作利益眾生事。現在不須發願。及入觀出觀。但由本願力。隨所欲作一切皆成。若聲聞等。得九定自在。因此定自在。得六通自在。於一物中。隨願樂力。各能變異。為無量種。若諸塵實有自性。此事則不得成。以此文證。本無外境。聖力令他無中見化。以皆妄見。無外境故。若多聖人同處變物。各隨意成。亦不相礙。故彼論云。於一物中。若多觀行人。別願同能變異一境。此變異得成。何故得成。隨彼意成。故實無外境。唯有識故。是故各隨彼意得成。以此文證。於一處中多聖變化。隨意各別。令諸眾生見境各異。和而不同。參而不亂。此義甚深。大根方知。故至佛來。皆觀唯識。故彼論云。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識觀。以此文證。大乘入道同觀唯識。漸明至佛。言觀唯識願樂位者。謂從師友聞說唯識。即能解者。心生願樂。由有願樂。學思量時。即是大乘願樂位人。故彼論云。諸菩薩。但由德聞一切法唯有識。依此教。隨聞起信樂心。於一切法唯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由此願樂意言分別。故。說菩薩已入唯識觀。作如此知。名入唯識願樂位。以此文證。學觀唯識。即是大根菩薩入道。上來總明大小入道。淺深雖別。皆唯修慧。以其慧觀是正道體。若不修觀。餘行皆非。此明慧觀是入道體。如上所說。若了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別。則意無所思。口無所說。攀緣既息。名相即空。妙明真心。從此披露。故得塵勞路絕。生死河枯。念念冥真。心心合道。所以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眾緣斷滅。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杜。
宗鏡錄卷第八十六
宗鏡錄卷第八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道之門。觸途咸是。簡要。分別。無出四門。今約天台四教。藏通別圓。各有四門入道。前三教四門。廣在彼說。今引圓教四門。堪當入道。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止觀云。圓教四門。妙理頓說。異前藏通二教。圓融無礙。異於別教歷別。若有門即假。寄於有以為言端。而此有門亦即三門。一門無量門。無量門一門。非一非四而言一四。此即圓門相也。若有為門。即生死之有。是實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無法可論。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無二無別。舉有。為門端耳。實具一切法。圓通無礙。是名有門。三門亦如是。此門微妙不可思議。豈同藏通拙度而但空。別教不融而隔別。又圓四門皆妙無麁。若有門為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空門即是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餘二亦如是。法相平等。無復優劣。若爾。無四門之異。但因順根機。赴緣四說。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又如藏通別圓四教。如空中四點。雖四點似別。不出一空。雖四指不同。唯指一月。一有門者。觀見思假。即是法界。具足佛法。又諸法即是法性因緣。乃至第一義亦是因緣。大經云。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是名有門。二空門者。觀幻化見思及一切法。不在因。不屬緣。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即三諦皆空也。三亦空亦有門。幻化見思。雖無真實。分別假名。則不可盡。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於第一義而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乃至佛亦但有名字。是為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觀幻化見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非世。故非有。非出世。故非空。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中一切中。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豈有見思而非實法。是名非空非有門。云何一門即是三門。一門尚是一切法。何止三耶。所以者何。觀因緣所生法。是初門。一切皆初門。初門即空。一空一切空。即是第二門。此初門即假。一假一切假。即是第三門。此初門即中。一中一切中。即是第四門。初門即是三門。三門即是一門。但舉一門為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即是圓教四門。正是今之所用也。若爾。何用前來種種分別。但凡情闇鈍。不說不知。先誘開之。後入正道。法華經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若得此意。終日分別。無所分別。涅槃名為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法華名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大品名為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淨名稱為瞻蔔林。不嗅。餘香。華嚴稱為法界。即是此四門意也。故知若了一心。修行。因果圓備。猶如地。萬物出生故。猶如海。眾寶所聚故。猶如車。能運載故。猶如城。善防護故。是以大涅槃經云。佛言。我為須達說言。長者。心為城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又華嚴入法界品中。寶眼主城神。眷屬圍遶。於虛空中而現其身。種種妙物以為嚴飾。手持無量眾色寶華。以散善財。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莊嚴心城。謂專意趣求如來十力。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清涼心城。謂思惟一切諸法實性。應增長心城。謂成辦一切助道之法。應嚴飾心城。謂造立諸禪解脫宮殿。應照耀心城。謂普入一切諸佛道場。聽受般若波羅蜜法。應增益心城。謂普攝一切佛方便道。應堅固心城。謂恒勤修習普賢行願。應防護心城。謂常專禦扞惡友魔軍。應廓徹心城。謂開引一切佛智光明。應善補心城。謂聽受一切佛所說法。應扶助心城。謂深信一切佛功德海。應廣大心城。謂大慈普及一切世間。應善覆心城。謂集眾善法以覆其上。應寬廣心城。謂大悲哀愍一切眾生。應開豁心城。謂悉捨所有隨應給施。應密護心城。謂防諸惡欲不令得入。應嚴肅心城。謂逐諸惡法不令其住。應決定心城。謂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無退轉。應安立心城。謂正念三世一切如來。所有境界。應瑩徹心城。謂明達一切佛正法輪脩多羅中所有法門。種種緣起。應部分心城。謂普曉示一切眾生。皆令得見薩婆若道。應住持心城。謂發一切三世如來。諸大願海。應富貴心城。謂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德聚。應令心城明了。謂普知眾生根欲等法。應令心城自在。謂普攝一切十方法界。應令心城清淨。謂正念一切諸佛如來。應知心城自性。謂知一切法皆無有性。應知心城如幻。謂以一切智了諸法性。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釋曰。夫城者。能防外寇。護國安人。堅密牢強。即無眾患。況心城須護。密守關津。無令外緣六塵魔賊所侵。內結煩惱姦臣所亂。防非禁惡。常加瑩淨之功。立德運慈。廣備莊嚴之事。遂得四門無滯。一道常通。力敵大千。威臨法界。可以撫提弱喪。攝化無遺。伏外降魔。永固真基矣。華嚴疏云。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人眾。三開門引攝。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俱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絕百非以成解脫。養眾德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斯多義。淨名疏云。佛法如城。能為行人防非擬敵。故名為城。若護佛法。即是護城。又陰界入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眾生是王。而種性具足恒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立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為天魔外道之所欲壞。內為通別見思之所侵。菩薩為護眾生本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諸愛見也。
問。聖人大寶曰位。若無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須假鍊磨。於初心方便門中。證解唯識。約教所分。有幾位次。
答。有五位門。準識論云。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乃至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性相。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性相。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分。求住唯識真勝義性。劑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念彼不起二取現行。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邪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邪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乃至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麁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乃至所修勝行。謂福及智等。釋云。本性住種姓者。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增長。名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成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姓。菩薩地說。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此聞正法已去。令無漏舊種增長數習種姓。菩薩地說。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者。此上四力。攝論云。能悟入中。大乘多聞熏習相續。此乃因力。已得奉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即善友力。已得一向決定勝解。非諸惡友所能動搖。名作意力。已善積習諸善根等。名資糧力。隨眠義者。隨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餘處。故名隨眠。或隨增過。故名隨眠。隨。逐有情。多增過失故。名隨眠。何。故眠者乃是增義。如。人睡眠眠。即滋多。故過失增。是隨眠義。即二障種也。二加行位。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乃至菩薩此四加行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自心。知所取非有。以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乃至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釋云。四總名順決擇分者。則名真實決擇分。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簡疑品。彼猶預故。擇。簡見品。彼不擇故。分者。是支因義。即擇法覺支。現前立少物者。心上變如。名為少物。此非無相。故名帶相。若證真時。此相便滅。相者。即是空所執相。三通達位。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論曰。若時菩薩於所餘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乃至此智。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乃至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諸後得智。有二分耶。乃至此智現身土等。為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寧有現身說法等事。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四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彼體非實。無勝用故。由斯。後智二分俱有。釋曰。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者。既無相分。自他之心。他身土等。離自己體之法。不帶影像。應非所緣緣。直親照彼。不變為相故。不同真如。真如即是智自體故。
問。若爾。真如應非所緣緣。無似境相故。
答。不然。帶如之相起故。離自體法既無影像。不可言帶彼相起。如何說有所緣緣。彼皆離自體故。既亦帶相起名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緣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者。不變為無相。為見所緣故。以無相分。直照於無。無非有體。所緣緣義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親緣於無。此文理證也。四修習位。頌曰。無得不忍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數修此故。捨二麁重。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捨。此能捨彼二麁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淨而相雜染。故離雜染時假說新淨。即此新淨說為轉依。修習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云何證得二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五究竟位。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前。即是究竟位相。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者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莊嚴經論。說四加行位。偈曰。爾時此菩薩。次第得定心。唯見意言故。不見一切義。釋曰。此菩薩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總相。一切諸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煖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經中所說。明此明名見法忍。偈曰。為長法明故。堅固精進故。法明增長已。通達唯心住。釋曰。此中菩薩。為增長法明故。起堅固精進。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薩頂位。偈曰。諸義悉是光。由見唯心故。得斷所執亂。是則住於忍。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義。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執亂滅。此見。即是菩薩忍位。偈曰。所執亂雖斷。尚餘能執故。斷此復速證。無間三摩提。釋曰。此中菩薩。為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三摩提。
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
答。由能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間。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乃至五位。第一資糧位。初學唯識。為發心之始。第一發心分。依止大菩提而發心故。菩薩善生。有四義。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第二通達位頌曰。已知義類性。善住唯心光。現見法界故。解脫於二相。論曰。此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第三見道位頌曰。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論曰。此位如彼現見法界故。解心外無有所取物。所取物無故。亦無能取心。由離所取能取二相故。應知善住法界自性。第四修道位頌曰。無分別智力。恒平等遍行。為壞過聚體。如藥能除毒。論曰。此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恒平等作。及遍處行。何以故。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此智力。譬如阿伽陀藥。能除一切眾毒。第五究竟位頌曰。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別。速窮功德海。論曰。緣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緣故。
問。云何總聚緣。
答。心根安法界。是故此心名根。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如此知已。速窮功德海。即佛果功德海。能速窮彼岸。故攝論偈云。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於法思量善決已。故了義趣唯言類。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眾毒。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釋曰。復有現觀伽他。如經。莊嚴論說。其中難解。於此顯示。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者。資糧有二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謂施等三波羅蜜多。是福德資糧。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是智慧資糧。精進波羅蜜多。二資糧攝。何以故。若為智慧而行精進。是智慧資糧。若為福德而行精進。是福德資糧。如是靜慮波羅蜜多。亦通二種。若緣無量而修靜慮。是福德資糧。餘是智慧資糧。如是資糧。是誰所有。謂諸菩薩。長遠難度。名無邊際。如無邊語。非無有邊。但以多故。得無邊稱。此亦如是。於法思量善決已者。要由定後思惟諸法。方善決定。非餘所能。故了義趣唯言類者。謂了知諸義。唯意言為因。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者。謂若了知似義顯現。唯是意言。即住似義唯心正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者。謂從此後現證真如。永離所取能取二相。如入現證。次當顯示。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者。體知離心無所緣義。彼無有故。即會能緣心亦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者。謂諸菩薩了達此二悉皆是無。等住二無真法界者。謂平等住離義離心真實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者。謂諸菩薩無分別智。所有勢力。周遍平等常順行者。於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性平等故。內外諸法皆如是觀。故名周遍常恒。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眾毒者。滅謂除滅。依謂所依。即所依中雜染法因。極難了故。如谿谷林榛梗難入。過失聚者。是雜染法熏習自性。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者。謂由佛教善安其慧。置真如中。及能緣彼根本心中。根本心者。謂緣如來所有正教。總為一相。應知即是無分別心。了知念趣唯分別者。謂彼安住根本心已。為說正教。由後得智念諸義趣。知此念趣唯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者。謂諸菩薩。由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巧方便故。速趣佛果功德海岸。如是五頌總略義者。謂第一頌顯資糧道。第二頌初半顯加行道。後半第三顯於見道。第四一頌顯於修道。第五一頌顯究竟道。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淨。又云。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所起同時故。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虛心不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如上經論。所言諸佛菩薩四加行位。唯識五位等。皆從一心分其深淺。從本起末。似現初心。因末顯本。復歸元地。所以經云。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如上諸位。但是一心。因智有淺深。證分初後。於行布中。似有階降。如慤疏云。首楞嚴經。於一念上立六十位。如珠中影像。物類雖多。珠全是一。一中含眾像。眾像還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證。一心能生多心。多心還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礙。
宗鏡錄卷第八十七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初後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如何。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此智。若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過覺觀。應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此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說名無分別智。謂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真實義。由已分別顯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分別真實義。謂此義真實。若智離五相。緣真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真實義。謂此法真實。但緣真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為性。是名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眾行中最為上首。更以偈顯。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於真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無分別智與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於真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總以喻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緣實。或緣虛。意識與五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或證一分為實。或不證為虛。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譬如人在意識中但緣先所受塵。名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無分別後智亦爾。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又偈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答。了一切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一切意有異。故知義不成。過去等及夢。并餘二影像。無有為攀緣。然彼攀緣成。釋曰。若義成於境。無無分別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於一物中各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
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緣境而生。
答。亦有識不緣境而生。如夢及過去未來等。無實攀緣。即自攀緣。如境像及定境。謂自心為境而攀緣。若義有自性為境。則無無分別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問。於宗鏡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圓信人。初有五品位。台教據法華經分別功德品。依圓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發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讀誦。第三品。加說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從初品。須依靜處建立道場。於六時中行四三昧。懺六根罪。修習五悔。五悔者。一懺悔。破大惡業罪。二勸請。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妬罪。四迴向。破諸有罪。五發願。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計亦不能說。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開觀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淨鏡。遍了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此名深信隨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德品云。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義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乃至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更加讀誦。善言妙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二品也。經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又以增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說法。轉其內解。導利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心更一轉。倍勝於前。名第三品也。經云。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又以增進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觀心。更一重深進。名第四品也。經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六度。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勝於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經云。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乃至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登七地。爾乃修習。何假歡喜。始入雙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說。圓教位下者。真實之說。法華經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當為汝說最實事。即此意也。又約藏通別圓四教。論位高。以言優劣。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大乘別教。詮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尚此懸殊。何況藏通但空灰斷之果。若從圓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二覺。所有智斷。皆非境界。別教但知至十行第二行中。只斷無明。為己家之極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構甎石為基。以金寶飾上。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位有殊。亦乃寶非寶別。乃至約斷惑門。論斷不斷者。別教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真。不論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者。內不見有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云。佛為增上慢人。說斷婬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婬怒癡性即解脫。六根六塵而無限礙。只眼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脫門。華嚴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於一塵中。具十方三世諸佛。八相成道。轉法輪。度眾生。皆不斷而明了。又五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觀。今五品以四弘誓願。四種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願。明四種停心。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願者。一者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者未滅令滅。四種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願明四種停心者。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此即信事順理。信是道元功德母。此是第一誓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是初品信理停心。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為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是第二品讀誦解脫停心。即是大悲拔苦。興前兩誓願。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以無悋之慈。而為說法。即第三品說法停心。未入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死。即第四停心。大慈與樂。興此兩誓願。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道罪。自有人數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名。即破覺觀。怗然心定。故經云。若有眾生。多於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無明。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皆是念佛法門也。即常行三昧。諸佛停立。現前覩法界佛也。常坐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諸佛實法。法華經云。當成就四法。為諸佛護念。此語初心行人。若人行道者。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臥語默等。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觀緣事。謂數息。不淨。慈悲界。分別。念佛。五停心觀等。今圓教五品之位。以理觀緣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生命是眾生之息命。涅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可數。而可散動。明寂。對於數息也。煩惱是底下之穢惡。菩提是尊極之淨理。對前顯後故。以文字解脫。對不淨停心也。若大悲誓願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謂無我所故。所以發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願與因果樂者。若於十二因緣起無明癡愛。尚自無樂。況與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他樂耳。若小乘念生身應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至藏教佛。與圓教十信心位齊。以同除界內四住煩惱故。十信雖與三藏佛。同除界內煩惱齊。而十信又圓伏界外根本無明。藏教尚未識住地無明。云何稱伏。三藏佛位。猶稱為劣。況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佛尚猶劣。二乘可知。今略明圓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斷行相。廣在彼明。故知圓信頓修。與漸證權機。功行鍊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鏡。功德無邊。是以祖師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故台教云。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說。譬出醍醐。又頓教最初始入內凡。仍呼為乳。呼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為乳。純淨在身。犢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為明。八。萬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乳。乳為眾味之初。譬頓在眾教之首。故以華嚴為乳耳。如大涅槃經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穀草因緣。則有色味之異。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因緣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則變為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如是。無有二相。則法華一乘之教。為醍醐耳。華嚴論云。此華嚴大意。一乘正宗。但識滅時亡。情塵頓絕。唯真智境。一念則。五位齊明。為全將佛果以為因故。設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於自見。不見須臾。可遷。不見當成佛。不。見已。成佛。不見現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覺。此華嚴經。是本。法界門。一切。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歸。化身權乘。總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真。此位中初。發心住菩薩見道。住佛。知見。入佛知見。直與如來同身心性智相。故頓印五位行相。總。在其中。如持明鏡。普。臨眾色。此經法門。法合。如是。所有歎說。應如是知。應如是信解。為法界法門。圓。無始終。於一念。中歲月晦。明重重無盡。一毫之。內佛境眾生境色相。無邊。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又華嚴經。即以普門法界。普見法門。如來藏身。三昧境。因陀羅網莊嚴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時同得。為一證一切證。一斷一切斷故。即自身之內。有十方諸佛剎海莊嚴。佛身之內。即自身之境。重重隱現。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猶如眾流歸於大海。雖未入海。潤性無差。若入大海。皆同鹹味。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迷之與悟。雖然有殊。本來佛海。元本不出。
問。真如寂滅。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虛玄。豈有階降之別。云何一真體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唯識真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太虛空。本無差異。嬰孩之時。觀唯不遠。長大之後。見則無邊。非彼空之有短長。乃是眼之自明昧。又如大摩尼寶。處礦雖淨。無良工巧治。焉能成器。如蘇迷盧山。雖寶所集。無日輪迴照。何以出光。又如指畫虛空。是無數量之數量。猶心量法界。乃非淺深之淺深。如華嚴論云。初地菩薩。多百法明門。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薩。多千法明門。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權教實有分限。如前數法。互相徹入。又如人以指畫空。作百千微塵數。復以手除之令盡。然彼空中無有增減。以情量故。見彼虛空數有增減。此經亦爾。所有菩薩安立諸地。法門增減。亦復如是。為成諸有情故。使令進修。若也一概皆平。無心進也。凡夫無有策修之心。發心修至不修。方知萬法無修也。而實教菩薩。一得一切得。為稱法體中無前後故。猶如帝網光影。互相參徹相入。無前後際也。亦如百千寶鏡。同臨妙像。一一鏡中影像相入。色像齊平。如佛果位中。諸菩薩。為從性起法身根本智。為十位之中創證心故。所有法門境界。皆悉依本。以體用通收。皆悉徹故。還以性齊。即時齊故。更有餘不齊之法。為不可也。又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為助道。無住無行。任真自體。名之為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眉目不可不簡。體用圓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別全同門。還以重玄門。思之可解。聞所未聞之法。聞之不疑。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全別義。故二見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德無作之門。體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真。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恒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皆非情繫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根人。頓了心空。入真唯識性。現行餘習。種子俱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為中下之根。或有緣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等。見解不同。於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知信入唯識。心境俱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得全除。分分鍊磨。於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陰之文。如經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文云。佛告阿難。當知汝坐道場。消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闇。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幾倏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候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內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錄上地行位。
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論所說。微細難知。台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墮上慢。執解不修。皆是古聖所詮。不敢不錄。非是叨濫。自立異端。唯望後賢願遵先製。
問。佛地功德都具幾法成就圓滿。
答。成就五法。具攝一切佛地功德。故佛地論云。一清淨法界者。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之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二大圓鏡智者。能現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三平等性智。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建立佛地無住涅槃。四妙觀察智。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於大眾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作智。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成熟有情。釋曰。清淨法界者。則無垢淨識。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聖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證。眾生不知。以不知故。執為八識之名。以現證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染污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境。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迹。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於五法中。一清淨法界者。即是自性清淨圓明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此則不論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於妙用時各緣何境。
答。識論云。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智。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阿賴耶識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智。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莊嚴論說。緣諸有性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遍緣。無此能故。又後得智攝。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淨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問。成所作智。與第六識相應。起於化用。與觀察智性。有何差別。
答。識論云。觀察智觀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別。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一類二識。不俱起故。同體用分。俱亦非失。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淨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成事品攝。
問。說有為法。皆蘊處攝。如來純無漏法。還具蘊處界不。
答。識論云。處處經說。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因緣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緣生。而從緣顯。若執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法華經云。佛種從緣起。楞伽經云。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起。故知無有一法。不從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內證。若心外立義。任說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識智。雖不執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照境虛。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盛。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又頌曰。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宗鏡錄卷第八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唯一法身。云何說三身差別。
答。約用分三。其體常一。識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是以轉滅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識。轉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識。轉得報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識。轉得化身。又一斷德。斷一切煩惱。即法身。二智德。總四智。為報身。三恩德恩憐悲育一切有情。為化身。則八解六通。一心而起。三身四智。八識所成。終無一理一行而從外來。皆從自識施為一心而轉。乃至一身無量身。如華嚴所明無量身雲。重重無盡。皆從性起無礙圓融。
又古德問。夫法身者。法是軌持義。軌謂軌則。令物生解。即法身。能令三根本智而生解故。持謂任持。不捨自性。謂持法身凝然之體。不捨無為之自體故。且如根本智。正證如時。不作如解。能所冥合一體。如日光與虛空合。不分彼此。是無分別。如何得明軌解。若有軌解義。即有分別。若有分別。即與後得智何別。
答。凡論分別。有其三種。一隨念分別。剎那後念續於前念。二計度分別。即。周遍計度。三自性分別。任運緣境不帶名言。今本智證如。但無隨念計度二分別。名無分別。然不妨有自性分別。如人飲水。雖無言說。然冷煖自知。故知亦有軌義。
問。變化身與他受用身。為是真實心。是化現心。
答。此二身是化。然化不離真。識論云。此二身。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說變化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乃至自性法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是以如來妙體。清淨法身。不去不來。如影如像。猶四王天之日月。顯清淨水中。不出不入。似憍尸迦之宮殿。現瑠璃地內。非有非無。涅槃無名論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繫于動靜者。乎既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像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紜紜自彼。於我何為。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寧復痾癘中達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是以諸佛不出世。亦不入涅槃。本悟真心成道。真心無形。豈有出沒耶。但隨有心機熟眾生。感見報化之身。所有見聞。皆是眾生心中之影像。故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則諸佛無心無身。豈有勞慮疲患者乎。復禮法師述三身義云。法身猶虛空之性。雲蒸即翳。霧斂即明。其性本常矣。報身若乘空之日。赫矣高昇。朗然大照。其體恒在矣。化身如鑒水之影。沚清即現。流濁乃昏。顯晦不恒往來無定。夫化佛者。豈他歟。報身圓應之用。報身者何哉。悲智所成之體也。悲以廣濟為理。智以善權為業。所以因時降跡。隨物現身。身跡者用也。悲智者體也。體是其本。用是其末。依體興用。攝末歸本。欲求其異。理可然乎。報身即化也。化身即法也。化身即法理微矣。還寄影喻而述焉。夫水中之日影也。不從外來。不從內出。不此不彼。不異不一。不無其狀。不有其質。倏然而存。忽焉而失。像著而動。性靈而謐。執實者為妄。知妄者了實。日何謂也。日若從外來者。水外寧在乎。若從內出者。水內先有乎。若言在此者。於彼不見乎。若言在彼者。於此不覩乎。若言是異者。一見有二乎。若言是一者。二見豈一乎。若言是無者。於見可亡乎。若言是有者。求體曾得乎。謂其生。生無所從。謂其滅。滅無所往。不生矣。不滅矣。性相寂然。心言路斷。斯可謂見水影之實性也。見影之性者。可見化身實性。見化之性者。即證法身之體也。淨名云。佛身即法身也。又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般若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以舉足下足。道場觸處而無盡。開眼閉眼。諸佛現前而不滅。如上所說。一體三身。理事相成。體用交徹。不出不在。隱顯同時。皆是一心本宗正義。是以一身多身。皆是法界。所悟一法。即無礙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現。乃是即理之事。全居一內。又成壞一際。緣起同時。如始造眾寶像時。十年像成。百年像壞。初得一寶之時。十年像成。百年像壞。總在得寶緣起之時。以百年不去。現在不住。眾寶緣中無成壞體。以明智慈萬行諸波羅蜜三十七道品眾善法中。以成如來身。然一一緣中。無我無作者。無成壞體。方名正覺。
問。諸佛法身。湛然明淨。如何起六根之相。
答。一以即相明真。何乖大用。二以利他勝業。不斷化門。如寶性論云。依自利利他。成就業義故。說偈云。無漏及遍至。不滅法與恒。清涼不變異。不退寂靜處。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妙色常湛然。六根甚明淨。佛眼見眾色。耳聞一切聲。鼻能嗅諸香。舌能練眾味。身覺三昧觸。意知一切法。除諸稠林行。佛離虛空相。又偈云。如虛空無相。而現色等相。法身亦如是。具足六根相。又偈云。如來鏡像身。而不離本體。猶如一切色。不離於虛空。如法華經中。明六根清淨。眼見一切色。耳聞一切聲。鼻嗅一切香。舌了一切味。身現一切境。意知一切法等。
問。若眾生可度。則諸佛界增。眾生界減。若不可度。諸有行願。皆悉唐捐。如何會通。斷其邪見。
答。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為眾生界增。眾生界減。所以只為不如實了一法界心。故見增減。又經云。眾生定相不可得故。又經云。眾生界無性故。眾生界無邊故。古德云。以要言之。眾生界猶如虛空。假使無量勝神通者。各無量劫行於虛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以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得其際。當知此中佛度生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非以無終說有無得。是故若難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是則眾生雖多。必有終盡之疑。無不通也。起信論明。不思議業相。則諸佛境界。云何不思議。以非一非異。不有不無。非言思可定。情解所測故。稱不思議之業相。此不思議之業相者。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顯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議業也。此本覺用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云隨根。自然相應。見無不益。是隨染本覺之相。所以菩薩能行非道。通達正道。若入宗鏡門。究竟之道。則染淨由心。無非無正。若入方便門。分別之道。則菩薩大悲力故。常行無礙。
古德問云。非道之行。是煩惱業。菩薩應斷。云何行之。
答。有。三義。一。漸捨門。止。惡行善。二捨相門。善惡俱離。三隨相利益門。染淨俱行。此第三門。更有三意。一約行。自行修淨。化他隨染。二約人。化凡同染。化聖同淨。三約法。隨世間法。必須現染。修菩薩法。必須修淨。
又問。菩薩行非通修何道。
答。道有三種。一證道。謂二空真如。正體智證。二助道。緣修萬行。助顯真理。三不住道。即是悲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菩薩示行。現同其事。為欲同惡止惡。同善進善。若其疎異。教化即難。故須行非而度脫之。皆令悟入同體真心耳。所以入楞伽經云。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如實能知。但是自心虛妄分別。見外境界。爾時實知。唯是自心。見內外法。不虛妄分別。不取內外自心色相故。菩薩摩訶薩。如。實能知一切法故。行檀波羅蜜為令一切眾生。得無怖畏安隱樂故。乃至菩薩。如實觀察自心分別之相。不見分別。不墮二邊。依如實修行。轉身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自身內證聖行修行。是菩薩般若波羅蜜。還原觀云。智身影現眾緣觀者。謂智體唯一能鑒眾緣。緣相本空。智體寂照。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故知真心遍一切處。無緣不具。無法不隨。所以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大智度論云。如日照天下。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顯現而已。佛亦如是。於諸法無所作故。經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問。一心實相。福智同如。云何分真化虛實之佛身。有供養福田之優劣。
答。佛非真化。真化從心。心真。則真福無邊。心假。則假報有限。如惡心出佛身血。執佛身實有。則血從心生。若敬心欲見佛化身。則佛從心現。故知隱顯在我。佛身無為。優劣唯心。福田平等。
如大智度論問云。佛若無分別者。供養真佛。乃至無餘涅槃。福故不盡。供養化佛亦爾不。
佛答。供養化佛。真佛。其福無異。何以故。佛得諸法實相故。供養福無盡。化佛亦不離實相故。若供養者。心能不異。其福亦等。
問曰。化佛無十力等諸功德。云何與真佛等。
答曰。十力等諸功德。皆入諸法實相。若十力等離諸法實相。則非佛法。墮顛倒邪見。
問曰。若爾。真化中定有諸法實相者。何以言惡心出佛身血得逆罪。不說化佛。
答曰。經中但說惡心出佛身血。不辯真化。若供養化佛得具足福者。惡心毀呰。亦應得逆罪。惡人定謂化佛是真。而惡心出血。血則為出。便得逆罪。故知隨心虛實。佛無定形。實相理中。罪福俱寂。
問。報化既同實相。云何教中說佛壽量。有其延促。
答。一心真如性無盡故。即十方諸佛之壽量。是以山斤海滴。尚可比方。空界地塵。猶能知數。況如來常樂我淨法身慧命。豈窮邊際乎。故云法性壽者。非得命根。亦無連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促。強指法界。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故金光明經偈云。一切諸水。可知幾滴。無有能數釋尊壽命。諸須彌山。可知斤兩。無有能量釋尊壽命。一切大地。可知塵數。無有能算釋尊壽命。虛空分界。尚可盡邊。無有能計釋尊壽命。法華疏釋如來壽量品云。壽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若報身。境知相應。故名為受。若應身。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為受。法身如來。以如理為命。報身如來。以智慧為命。應身如來。以同緣理為命。法身如來如理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相續。亦無有量及無量。經云。非如非異。非虛非實。蓋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身如來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函大蓋大。經偈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緣。緣。長同長。緣促同促。紜紜自彼。於我無為。經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緣命也。無生義云。性自爾者。即是法性空。空即菩提。今生身命。從過去貪取中生。意。既是法性空。當知今生身命。亦即是從法性空中出。法性既空。所生身命。亦還法性空去。故涅槃經云。如八大河。及諸小河。悉入大海。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虛空。壽命大河。悉入如來壽命海中。又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如來亦爾。出一切命。命既從如出。還如去。六根亦如是。從如出。還如去。若信如上所說。如來壽量。佛親校量功德。譬如有人。於無量億劫行五波羅蜜。不如以般若正智。發一念信心。比前功德百千萬倍。故法華經偈云。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問。既立一心正報之身。須有一心依報之土。身已具三。土有幾種。
答。隨義區分。相亦多種。華嚴具十土。或一二三等。開合不定。台教云。佛國有四。一染淨國。凡聖同居。二有餘國。方便人住。三果報國。純法身菩薩居。即因陀羅網無障礙土。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又經論通辯有五。古釋云。一法性土。真如為體。或五法中。以清淨法界為體。真如與法界。總相門中即不殊。別相門中即有異。真如遍一切。因果兼該通即廣。清淨法界即狹。唯果位故。二實報土。力無畏等一切功德。無漏。五陰以為體性。攝相歸性。以真如為體。因修萬行。果起酬因。真實果報之所招感。名實報土。於佛自受用身中。以四智為身。所依十力四無所畏功德。以之為土。三色相土。攝境從心。自利後得智為體。最極自在淨識為相。第八無垢。名為淨識。大圓鏡智後得智中之所變。攝相歸性。亦以真如為體。若約相別。四塵為體。四他受用土。攝境從心。利他後得智為體。攝相歸性。以真如為體。若約相別。四塵為體。五變化土。菩薩變化土有漏者。同前。攝境從心。本識。為體。無漏者。同前。自利後得智為體。佛亦同此體。約性。真如為體。相別。四塵五塵為體。然變土者。若第八識中從種子變生。四塵五塵現行者。名因緣變。佛唯無漏。菩薩有漏通淨穢。若六七識所變者。名分別變。佛唯無漏。報化二土。或通淨穢。若第七識有漏位中。但內緣第八識見分。不能變土。若無漏六七後得智中能變之者。唯通影。不可受用。為不從種生故。但可現淨穢之相。教化眾生。上諸身土。言總體。則皆以一心法界如來藏性為體。以法爾故。約別體。則如上所辯。
問。淨穢二土。為當同體異見。為當別體異見。為當無體妄見。為當有體妄見。
答。非同非異。不有不無。但隨自心因業所現。安法師云。淨穢二土。四句分別。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有質不成。搜原即冥。故楞伽經偈云。不知唯心現。是故分二見。如實但知心。分別即不生。密嚴經偈云。是心有二性。如鏡含眾像。亦如水現月瞖者見毛輪。毛輪瓔珞珠。此皆無所有。但從病瞖眼。若斯而顯現。瓶衣皆自識。眾生亦復然。虛妄計我人。不知恒執取。眾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內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依止賴耶識。一切諸種子。心如境界現。是故說世間。世間非作者。業及微塵作。但是阿賴耶。變現似於境。清涼記云。此上分別淨穢二土四句。是一向遮過。實則即異即同。即有即無。若互相形奪則一異而兩亡。有無雙寂。若圓融無礙。則即一即多。即無即有。有是無有。無是有無。多是即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無即事理無礙。一多兼事事無礙。由此重重故。華嚴藏剎。一一塵中皆見法界。又依正無二四句渾融。一。佛身即剎者。佛體即是法性土故。廢他從己。佛體虛故。土外無佛。法性無二故。二剎即佛身者。剎體即是法性身故。廢己從他。剎體虛故。佛外無法。性無二故。由性無二以性融相。故身剎相即。三俱者。謂有身有土。不壞相故。若無身土。無可相即故。四泯者。謂佛。即剎。故非佛。剎即佛。故非剎。以互奪故。
問。身土既總唯一心法界之體。如何是自他各受用身土之行相。
答。一體雖同。不妨互遍。同中有異。自入於他。異中有同。他遍於自。
古德問云。自受用身土。一一無邊。諸佛身土不相障礙。行相如何。
答。如水乳一處。其體無別。鵝王飲之。但得其乳。不得其水。乍見將謂水乳是一。若飲已即知有異。又如眾燈光同處一室。自色不可分。若論光體。元來各別。自受用身。雖合一處。元來各各有異。皆自受用法樂。則一一皆具八識故。所以得互遍。非同一體無異。非一非異可辯佛身。
問。既是真如。何分身土耶。
答。據義立之。於真如中。以性成萬德為身。以空之理為土。約義即別。體不相離。又真理中具四德。常淨二德為土。我樂二德為身。故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則真身含萬法為土耳。若心外取土。見相迷真。成妄想之垢。故稱為穢。若見心性。則名淨耳。是以一法不動。異見常生。迷有作塵勞。悟空成佛國。非移妙喜。匪變娑婆。亦非神力所為。法性何曾遷變。猶眩瞖之者。同處。各觀。蠅髮毛輪。所見差別。如執外境界。皆是妄心。如經云。例如今目覩山河。皆是無始見病。
問。心外無法。道外無心。云何諸佛。自稱出世得道。廣說教門。
答。只為眾生不了唯心。妄生外境。以不實故。所以諸佛出世。若有一法是實。則諸佛終不出世。所說方便教門。不為知者說。但為未知者破執除疑。似形言教。若執喪疑消。則無道可得。無法可說。思益經云。佛言。我坐道場時。唯得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又思益梵天問文殊師利。得何法故。名為得道。文殊師利言。若法不自生。不彼生。亦不眾緣生。從本已來常無有生。得是法故。說名得道。又問。若法不生。為何所得。答言。若知法不生。即名為得。是故佛說。若見諸有為法不生相。即入正位。又問。云何名為正位。答言。我及涅槃等不作二。是名正位。夫正位者。即自真心。入此位中。諸見自泯。入佛境界。經云。如來不應以色見。不應以法見。不應以相見。不應以好見。不應以法性見。大集經云。爾時眾中。有一天子。名曰勝意。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說者。眾生云何而得言說。不可說言。善男子。汝寧知響有言說不。勝意言。善男子。響者。皆從因緣而有。善男子。是響之因。為定在內。為定在外。天子言。善男子。如是因者。不定在內。不定在外。天子。一切眾生強作二想。而有所說。諸法之性。實不可說。天子言。善男子。若不可說。云何如來宣說八萬四千法聚。令諸聲聞受持讀誦。天子。如來世尊。實無所說。無所說者。即是如來。天子。汝知何等為如來耶。將不謂色受想行識是如來乎。將不說佛是去來現在。有為無為。陰界諸入。三界所攝。是因是果。是和合耶。或想非想。亦想非想。非想非非想耶。不也。善男子。天子。若如是等非如來者。云何可說。若不可說。如何而言如來世尊。演說八萬四千法聚。是故八萬四千法聚。實不可說。聲聞受者。亦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正義。若無說。即是真實。楞伽經云。我唯說無始虛偽妄想習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不能覺知自心現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斯則但了自心。外境無性。以不覺心量故。妄取外緣。若知心即是道。心即是法。豈於心外有法可說耶。所以華嚴經頌云。諸佛不說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廣百論云。諸有行願。隨順世俗。所見所聞。強假施設。勝義理中。二俱不許。一切分別戲論絕故。非諸如來有法可說。亦無有法少有所得。
問。若爾。精進則為唐損。應棄如來甘露聖教。
答。為欲方便除倒見執。施設二事。俱無有過。
問。既言一切所見能見。皆無所有。云何無過。
答。雖無真實所見能見。而諸愚夫顛倒為有。除彼增上慢見。隨順世間。施設無過。若能隨此聖教修行。隨俗說為真佛弟子。世俗愚夫。隨自心變顛倒境相。而起見心。佛非其境。於彼無用。乃至謂佛世尊。在昔因位。為欲利樂一切有情。發起無邊功用願行。由此證得無分別慧。因此慧力。發起無量利樂有情作用。無盡。諸有情類。用佛願行所得妙慧為增上緣。自心變現。能順世間最勝生道。及順上緣又本願行。亦非顛倒。以能了知諸法實義。於一切法無所執著。能為無上妙果生因。雖復發心。起諸勝行。求無上果。利樂有情。然似幻師起諸幻事都無所執。故非顛倒。
又古德問。眾生即佛心眾生。眾生心佛。自教化佛心眾生。何故說言佛悲願力。
答。即此真心。是佛悲願。謂同體大悲及自體無障礙願等。即性起大用也。又眾生者。即是諸雜。雜心識念念起滅。故號眾生。經云。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若能智照。不起相續之念。即是度眾生。又了念即空。無有起處。即是度盡無量百千眾生。不見有一眾生而得滅度者。台教云。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為男。六塵為女。識為媒嫁。出生無量煩惱為子孫。故經云。有念即生死。無念即尼洹。
問。若如上說。成佛度生不離一念。諸佛何以發願。更度他眾生。
答。雖發願度生。皆令倣此真修。究竟同此。指歸一念。所以先發誓度盡一切眾生。方成正覺。則念盡心澄。天真獨朗。即成佛義也。先佛已如是自度竟。然後轉示他人。即是真實之慈。離此興悲皆成妄想。如舍利弗問菴提遮女。何不轉女身。偈答言。自男生我女。徒生妄想悲。則是不了自是非男。錯認眾生之相。却乃執生他女。徒興彼我之情。於一真內而妄立自他。向同體中而強分愛見。如古師云。有二義門。俱無可度。一契空。如性空寂滅。故無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故無可度。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無生。於化。不生於化。其化大焉。又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偈云。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眾。實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幻化及有情。諸佛法亦爾。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為性。所以先德云。八地已上菩薩。得無生忍。恒河沙世界外。有眾生求救。菩薩都不起念。眾生自然見菩薩到其前。與其說法。四事供養。菩薩得如是智。由是無心之心量故。我說為心量。亦為無量之量耳。
問。大涅槃經云。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如何是涅槃正義。
答。欲知涅槃正義。即我真如心性。故經偈云。如無生性佛出興。如無滅性佛涅槃。言辭譬喻悉皆斷。一切義成無與等。是以非即三法。非離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豈可言一言三而指斯妙道乎。清涼記釋云。法身為所證。般若為能證。解脫為離障。又佛身者。即是法性。有佛身義。作二所依故。有智慧義。遍照法界光明故。有解脫義。性離一切障故。此三亦不相離。今三俱不思議。焉可縱。俱不思議。焉可橫。俱不思議。焉可並。俱不思議。焉可別。意云。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焉可作一三等思。故肇論云。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又涅槃無名論云。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昇。量太虛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潢漭惚恍若存若往。五目莫覩其容。二聽不聞其響。冥冥窈窈。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乃至何者。本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鄉。而幽靈不竭。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則萬累都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然。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與道通同故沖而不改。沖而不改。不可為有。至功常存。不可為無。然則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洎。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而欲以有無題牓。標其方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是以心道孤標。神無方所。豈在有無之朕迹。見聞之影響乎。所以般若波羅蜜經云。文殊師利。如是應知。彼一切法不起不滅。名為如來。又梵王問經云。第一義中。佛不出世。亦不涅槃。從本已來無起滅故。般若燈論偈云。不應捨生死。不應立涅槃。生死及涅槃。無二無分別。乃至如般若波羅蜜經云。佛告極勇猛菩薩言。善男子。色無縛無脫。受想行識無縛無脫。若色至識無縛無脫。是名般若波羅蜜。又如梵王所問經云。佛言。梵王。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何以故。言生死者。但是如來假施設故。而無一人於中流轉。說涅槃者。亦假施設。而無一人般涅槃者。
問。宗鏡唯心者。何分始末乎。
答。始末是述心之義用約。行布門中。相雖歷然。體常融即。
起信鈔問云。據其論旨。初是一心。後亦一心。初後何別。
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所歸。雖前後體同。且為始終義異。由是行布諸門歷然。又云。但以本是一心。離名絕相。任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但唯一體。宗鏡亦爾。為廣義用。前後不同。然是一心之前後。前後之一心耳。所以理事平等。何者。非初。無以立後。初等於後。非後無以成初。後等於初。又理從事顯。理等於事。事因理成。事等於理。故云。萬法雖殊。不能自異也。況宗鏡中一尚不能一。豈況異乎。所以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平等平等。鈔釋有二。一謂真性於一切法中平等。如像中鏡。二即諸法本空故平等。如鏡中像。
宗鏡錄卷第八十九
宗鏡錄卷第九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說。涅槃非有。故經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夢。即後學之人。徒勞景慕。
答。斯言破著。非壞法性。如觀和尚云。難一切法如幻者。妄法緣生。可許如幻。涅槃真實。又不從緣。如何同幻。故牒釋有二意。一明雖真而亦從緣。雖非緣生。而是緣顯。亦空無性。二明涅槃非幻。為破著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則破心中涅槃。亦顯涅槃體。即真而成妙有。故知四種涅槃。初後俱有。所以唯識論云。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塵。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問。夫言法身者。心為法家之身。身是積聚義。積集含藏一切萬法。故名為心。即何用更立般若及解脫二法。
答。法身即是人。人須有。靈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照。則顯現法身。故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又若得般若。則一切處無著。不為境縛。即是解脫。若顯法身得解脫。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萬行。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故知般若。是險惡徑中之導師。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檝。煩惱病中之良醫。碎邪山之大風。破魔軍之猛將。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識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愛之甘露。截癡網之慧刃給貧。乏之寶珠。若般若不明。萬行虛設。祖師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不可剎那忘照。率爾相違。以此三法不縱不橫。非一非異。能成涅槃祕藏。如大涅槃經云。佛言。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所以云。法身常。種智圓。解脫具。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別有法。故不橫。能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故不異。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一則壞於三諦。異則迷於一實。在境則三諦圓融。在心則三觀俱運。在因則三道相續。在果則三德周圓。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槃祕密之藏。古德云。此之三德。不離一如。德用分異。即寂之照為般若。即照之寂為解脫。寂照之體為法身。如一明淨圓珠。明即般若。淨即解脫。圓體法身。約用不同。體不相離。故此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如天之目。似世之伊。名祕密藏。為大涅槃。又台教類通三軌法。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即是三德。以真性軌為一乘體。此為法身。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以觀照軌為般若。只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第一義空。以資成軌為解脫。只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善。即如來藏。三法。不一不異。如點如意珠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不橫。三法亦如是。今更廣類通十種三法。一三道。二三識。三三佛性。四三般若。五三菩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三涅槃。九三寶。十三德。此十種三法。通收一切凡聖因果諸法。今引金光玄義。觀心廣釋。十種三法門者。淨名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觀自心。非己智分。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凡夫地之珍寶。即聞修故。明觀心釋也。一觀心明三道者。一煩惱道。過去無明。現在愛取。三支。二業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三苦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死憂悲苦惱。七支。今觀心王即苦道。觀慧數心即煩惱道。觀諸數心即業道。淨名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若頭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橫竪求身。畢竟不可得。則是無。無亦不可得。亦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為身。如是名字。不在內。非四陰中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當知名無得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如此觀身。是觀實相。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即為苦道觀也。觀煩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為身因而觀也。淨名經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俱壞。誰身因果俱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云何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身因。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等。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斷名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際。是名因果俱不壞。如犯王憲付栴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四陰亦盡。是為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淪生死。無得脫期。是為壞果不壞因。以無常觀智。斷五分下因縛。五分下果身由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身果。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而隨一相者。所謂修大乘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為自起。為對塵起。為根塵共起。為離根塵起。皆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故起。非生非非生。亦非滅非非滅。如是橫竪求心叵得。心尚無本。何所論壞。是名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觀業道者。如淨名經云。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切佛法矣。觀舉足時。為是業舉。為是業者舉。為是業業者共舉。為離業業者舉。若業舉。不關業者。業者舉。不關於業。各既無舉。合亦無舉。合既無舉。離那得舉。舉足既無。下足亦無。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如是。是為觀業道實相。二觀心明三識者。諦觀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觀心識於三識。何者。意識託緣發。意。本無其識。緣何所發。又緣中為有識。為無識。若有識。緣即是識。何謂為緣。若無識。那能發識。若意緣合發。二俱無故。合不能發。離亦不可。當知此識不在一處。從眾緣生。從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識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識中三觀具足。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觀。故淨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雖不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然無濫。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賴耶識。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是名觀心中三識。三觀心三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覺。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二了因佛性。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三緣因佛性。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知。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緣因佛性。復次佛。是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智境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今觀五陰心。稱五陰實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心數實相。名緣因佛性。故經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四觀心三般若者。一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二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駛流。不得為喻。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六道輪迴十二鉤鎖。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世小火。燒大[卄/積]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心。無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沒處。非究竟道。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大經云。依智勿依識。識但求樂。凡夫識求妄樂。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亡。不可依止。智則求理。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別。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為觀心三般若。五觀心三菩提者。一真性菩提。以理為道。二實智菩提。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以善巧逗會為道。今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菩提心。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橫嫽亂。如絲如砂。如蠶如蛾。為苦為惱。若知即空真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眾生。通四住之壅。若即假發菩提心者。空雖免妄亂。經言空亂意眾生。而智眼甚盲闇。復是三無為坑。是大乘怨鳥。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若知即假俗諦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眾生。通塵沙之壅。分別可否。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逗會。不住無為。故言即假發菩提心。空是浮心對治。假是沈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復成病。病去藥止。宜應兩捨。非空非假。雙亡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心數之眾生。通無明壅。以不住法住於中道。故言即中。說時如三次第。觀則不然。一心中具三菩提心也。六觀心三大乘者。一理乘。理性虛通。任運荷諸法故。二隨乘。智隨於境。如蓋隨函。三得乘。若得果故。自解脫。若得機故。令他解脫。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大乘。何者。雖觀一念心。而實有四運。此心迴轉不已。所謂未念。欲念。正念。念已。從未念運至欲念。從欲念運至正念。從正念運至念已。復更起運。運運無窮。不知休息。如閉目在舟。不覺其疾。觀一運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心至心。無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至三諦。無不三諦時。若隨四運運入生死。若隨四運運入涅槃。即空之觀。乘於隨乘。運到真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運到俗諦。即中之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第一觀智普賢大人所乘故。七觀心三身者。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若心緣破戒事。即地獄身。緣無慚憍慢。即畜生身。緣諂曲慳貪。即餓鬼身。緣嫉妬諍競。即脩羅身。緣五戒防五惡。即人身。緣十善防十惡。緣禪定防散亂。即天身。緣無常苦空無相願聲聞身。緣十二因緣法即緣覺身。緣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緣真如實相。即佛身。登難墜易。多緣諸惡身。故知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牙。若觀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空無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若即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遊戲五道。以現其身。不能應以佛身得度者。為現佛身。應以三乘四眾天龍八部種種身得度者。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為此失故。故言即假。即假同六道身。如是觀身。墮在二邊。非善觀身。善觀身者。大經云。不得身。不得身相。乃至畢竟清淨。為此義。故云即中。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應身。八觀心三涅槃者。一性淨。二圓淨。三方便淨。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染故名生。淨故名滅。生滅不能毀故常。不能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故樂。是為性淨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此正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名圓淨涅槃。以無緣慈。無生示生。以同體悲。無滅現滅。一切生滅境界外道天魔。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方便淨涅槃。九觀心明三寶者。佛法僧是為三。可尊可重為寶。至理可尊。名法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寶。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智能覺故。是佛寶。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無諦智不發。無智諦不顯。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眾生。二種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稱為寶。十觀心明三德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一法身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云。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此三法。皆具常樂我淨之四德。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假攝諸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切。亦名為藏。藏具足故。稱之為德。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諸佛即中為體。故名法身。以即空為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為力。故名解脫。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故稱三德。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稱祕藏。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當知我心亦然。眾生亦然。彼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上十種三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不思議三法也。始終只是一種三法。在凡為三道。若入聖成三德。其餘約理智行解等。成諸三法。以為眷屬。究竟不動眾生因地三道。成滿諸佛果地三德。本末相在。因果同時。以本有妙理。故名三性。妙理不虛。故名三諦。迷此妙理。故名三障。既有三世輪轉攀緣不息故。名十二因緣具足三苦。若欲反本還原。了達今日三障。即是本來三性。故名三觀。妙理顯現。故名三德。又軌即行人。呼為三法。所照為三諦。所發為三觀。觀成為三智。教他呼為三語。歸宗呼為三趣。得斯意類。一切皆成法門。今又以三軌。類通因中三道。一苦道。二煩惱道。三業道。苦道即真性軌。經云。世間相常住。豈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煩惱道即觀照軌。觀照本照惑。無惑則無照。一切法空是也。資成軌即業道。惡是善資。無惡亦無善。書云。善者是不善人之師。不善者是善人之資。經云。我等念佛故。皆當忍是事。惡不來加。不得用念。所以云。善知識者。提婆達多是。又云。苦即法身。非顯現故名法身。貪恚癡即般若。非能明故名般若。無所可照。性自明了。業行繫縛。皆名解脫。非斷縛而脫。亦無體可繫。亦無能繫。故稱解脫。又先德云。應說。佛地障累盡。故稱解脫。體色實性。即如來身。種智圓明。為大般若。三事即我。何處縱橫。我即三事。若為成別。如是安住。乃大涅槃。良為一切諸佛。即一色心。心為能變。色為所變。所變即相見。能變即自證。體既無別。誰復縱橫。直由不了心緣。生二妄想。相縛麁重。遂成羈礙。迷執色相。為我所身。我所身生。實由癡闇。癡闇覆故。見死見生。生死相漂。心亦流轉。流轉之苦。素在身心。若能了心及境。則妄想不生。相縛既除麁重亦遣。永絕羈礙。遂成解脫。通達色相。皆藏性現。無復我所。即如來身。照阿陀那甚深細處。癡闇不覆。為摩訶般若。悟斯本性。由來不生。體用無窮。終亦不滅。又三德者。有道前性得。道中分得。道後究竟得。若性得者。如維摩經云。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得法身。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得般若。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性得解脫。此約道前圓性得。道中圓分得。即從十住位。至等覺。五十一位。圓修智斷等。道後圓究竟得。即果上義。既了性得。須具歷後二德。以五忍六即簡其訛濫。直至圓滿妙覺究竟之位。如入此錄中。智眼明淨。圓修圓解。雙照雙遮。二鳥俱遊。不墮偏見。一義不動。分別了然。如懸鏡高堂。無心虛照。萬像斯鑑。不簡妍媸。以絕常無常之靜心。照常無常之圓理。遮照無滯。破立同時。即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常與無常。唯論真性。一一之性。性攝無邊。淨名經云。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遠大師云。實相理窮。名為畢意。體寂無為。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彼無常真實性故。名無常義。肇法師云。畢竟者。決定之詞也。小乘觀法。以生滅為無常義。大乘之士。以不生滅為無常義。無常名同。而幽致殊絕。其道虛微。故非常情之所能測。妙得其旨。其唯淨名乎。遣常。故言無常。非謂有無常。無常與常俱無故。云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又非常者。性徹相故。非無常者。相徹性故。如庵提遮女經云。生滅與不生滅。交絡而釋。經中答文殊師利言。若知諸法畢竟生滅。變易無定。如幻相。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常義。以諸法生不自得生。滅不自得滅故。云何無常。謂若知諸法畢竟不生不滅。隨如是相。而能隨其所宜而有所說。是無常義。以諸法自在。變易無定。明不自得。隨。如是知說者。為常義也。釋曰。此意正顯性相交徹。二義相成。生滅相盡。無常即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隨緣變易。常即無常。則生滅是常義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相即性。故生滅是常義。互奪則雙非。互成則雙立。雙樹中間入涅槃者。即斯意矣。常無常既爾。我樂淨等。乃至一切諸法皆然。即處處而入大涅槃。非獨雙林之下。若不了此旨。悉墮邊邪。即塵塵而盡成生死。豈止閻浮之中。若入宗鏡。即一切法趣無常。無常攝法無遺。義理無盡。方真無常。總收諸義。以為一致。
問。涅槃三德。真如一心。果上因中。收盡無邊義理。豈唯十種三法。乃至無盡法門。息化凝神。究竟指歸何法。
答。總別指歸。還即指歸三德祕藏。如止觀。指歸者。大涅槃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總相指歸。別相者。身有三種。一色身。二法門身。三實相身。若息化論歸者。色身歸解脫。法門身歸般若。實相身歸法身。復次三法。非三非一不可思議。所以者何。若謂法身真。法身者。非法身也。當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身。住。首楞嚴經云。種種示現作眾色像。故名為身。所作辦已。歸於解脫。智慧照了。諸色非色。故名非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實相之身。非色像身。非法門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作辦已。歸於法身。達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為歸。說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為指。俱入祕藏。故言指歸。當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不知。道種智般若。遍知於俗。故名為知。所作辦已。歸於解脫。一切智般若。遍知於真。故名為非知。所作辦已。歸於般若。若一切種智般若。遍知於中。故名非知非不知。所作辦已。歸於法身。達三般若無一異相。是名為歸。說三般若無一異相。名為指。俱入祕藏。名指歸。當知解脫。亦脫非脫。非脫非非脫。方便淨解脫。調伏眾生。不為所染。名脫。所作已辦歸於解脫。圓淨解脫。不見眾生及解脫相。故名非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性淨解脫。則非脫非非脫。所作辦已。歸於法身。若達若說。如此三脫。非一異相。俱入祕密藏。故名為指歸。當知種種相。種種說。種種神力。一一皆入祕密藏中。何等是指歸。指歸何處。誰是指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永寂如空。是名指歸。故知能化所化。無盡法門。未有一法。不指歸宗鏡。所以普智禪師云。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無體蕩無明。莫怕落空沈斷見。萬法皆從此處生。
宗鏡錄卷第九十
宗鏡錄卷第九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凡聖之道。同一法身。彼此俱亡。物我咸絕。則心內無得。身外無餘。如何起應化之身。攝機宜之眾。
答。只為眾生不了自他唯心。橫生彼此。若自達真空。則諸佛終不出世。菩薩亦無功夫。
古德問云。若言自他俱是自心現。離心無實我人者。諸佛亦見有眾生。豈可有妄心未盡耶。
答。諸佛見有眾生。俱是緣生幻有。不知謂實有我。所以造業受報。枉有輪迴。此由無實我。感諸佛慈悲。若實有我。非是妄有者。諸佛何故妄救眾生。以我實有。不可救故。今為救者。定知無我。妄計有也。故知眾生不離佛果。迷不覺知。華嚴經頌云。佛身非是化。亦復非非化。於無化法中。示有變化形。古釋云。此則依真起化。真化各有二義。初真中二者。一不變義。雖化而常湛然。則佛身非是化也。二隨緣義。謂不守自性。無不現時。則亦復非非化也。化中二者。一無體即空義。謂攬緣無性故。則於無化法中也。二從緣幻有義。則示有變化形也。以隨緣幻有。不異不變體空。是故現化紛然。未甞不寂。真性湛然。未曾不化。若不達此理。自尚未度。焉能化他。又以無緣慈。如石吸鐵。豈分能所之化。以同體悲。猶若虛空。誰見自他之身。故先德云。窮源莫二執迹多端。謂若據本以討源。則千途無異轍。若三江之浩渺。並源出於岷山也。乃窮源莫二若執迹多端。則據末以適本。不知多端是應迹耳。故光明覺品頌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即其義也。但是一法身。義分二三四五乃至十身。且如說五身者。叡公維摩疏釋云。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變化法身。實相法身。虛空法身。詳而辯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則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應。則無感不形。則是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綸虛空。所謂虛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為。故曰實相法身。故知一體不動。名逐緣分矣。故云同時異處。決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現。故非多矣。其猶一月。一剎那中百川齊現。皆即一即多。又普現故非一。一月故非多。如智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是也。又經頌云。如來清淨妙法身。一切三界無倫疋。以出世間言語道。其性非有非無故。雖無所依無不往。雖無不至而不去。如空中劃夢所見。當於佛體如是觀。由非真非應。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真應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覺品頌云。佛見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處差別法。故難思也。又云。皆是自他相作之身。能所共成之化。自他相作者。如華嚴經云。此菩薩能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國土身。眾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此即自作他也。又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即他作自也。能所共成者。若無所化之機。則無能化之跡。又若無所應之身。亦無能感之事。自他能所。非一非異。緣起相由。成茲密旨。然緣起相由者。皆是自心為緣。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所以古德云。十方諸佛。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佛。皆本師矣。復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毘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出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毘盧遮那如來。
又問。若依此義。豈不違於平等意趣。若言即我者。依於平等意趣。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
答。平等之言。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若屬一佛。佛能示現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讚本師耳。如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品頌云。佛智通達淨無礙。剎那普了三世法。皆從心識因緣現。生滅無常無自性。於一剎中成正覺。一切剎處悉亦然。一切入一一亦爾。隨眾生心而示現。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如是一切諸佛教化方便法智。我皆集在一心中。同金剛菩提聖性三摩地故。金光明最勝王經云。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如來者。無去無來。故云往應群機而不去。恒歸寂滅而不來。何者。依體起用故是去。以即體之用故不去。應機現前合是來。以應不離體如月之影故不來。又往應合故是去。應無應相故不去。恒歸寂滅合是來。滅不可得故不來。乃至一切法。皆無來去。如經偈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然於無生法中現起悲化。所以大丈夫論云。菩薩思惟。一切眾生。能為我作端嚴業。不使一眾生作不端嚴意。菩薩作是思惟。言利他者。求他人之相。都不可得。都如自己。又云。菩薩思惟。使我悲猶如虛空。一切山河樹木。飛鳥走獸。皆依空住。一切眾生。一切時皆入我悲中。斯則以同體之大悲。何生而不度。起平等之大慧。何道而不成。如華嚴論云。無盡功德藏迴向者。此位明禪與智冥智與悲會。以無盡虛空為一道場。以無盡眾生無明行相而為佛事。身恒承事無盡諸佛。而遍周法界。化無盡眾生總成佛身。表裏相亡始終都盡。遍知諸法。不壞無心。無盡功德藏品云。於一毛孔。見阿僧祇諸佛出興於世。得入法無盡藏者。明心性本無。大小繫盡。身為智影。國土亦然。智淨影明。大小相入。如因陀羅網境界喻。是也。經云。以佛智力。觀一切法悉入一法者。明萬境雖多。皆一心而起。心亡境滅。萬境皆虛。如淨水中眾影也。水亡影滅。此約破有成無說。又以境約智生。智虛境幻。多相相入。不離一虛。幻不異虛。虛不異幻。幻虛無二一異總虛。此約以智幻虛自在無礙門說。此皆借法況說。如實所知。唯亡思者智會。其智會者。方可用。而常真。不惑心境。以大願力。隨智幻生等眾生數身。如應攝化。故名無盡功德藏。又云。法雲地菩薩。隨心念力。廣大微細。自他相入。一多大小互參。神通德用自在。皆隨自心念所成故。如一切眾生作用境界。皆是自心執業所成。人天地。獄。畜生餓鬼。善惡等報果。一依心造。如此十地菩薩。以無作法身大智之力。隨所心念。莫不十方一時自在。皆悉知見。以普光明智為體。為智體無依。稱性遍周法界。與虛空量等。周滿十方世界。以無性智。大用隨念。以不忘失智。隨念皆成。以具總別智。總別同異。成壞俱作。以廣狹大小自在智。化通無礙。以與一切眾生同體智。能變一切眾生境界。純為淨土之剎。以自他無二智。一身而作多身。多身而作一身。以法身無大小離量之智。能以毛孔廣容佛剎。以等虛空無邊無方之智。而一念現生。滿十方而無去來。以如響智。而能響應。對現。等眾生應形。以是具足圓滿福德智。而恒居妙剎。常與一切眾生同居。若非聖所加持力。而眾生不見。
又問曰。云何見佛出興。
答曰。當見自身。無身無心。無出無沒。無內無外。不動不寂。無思無求。世及出世。都無住處。無心所法。無心心法。心法無依。性無始末。以無依住智。說如斯法。教化眾生。皆令悟入。是名見佛出興。如光明覺品文殊師利頌云。世及出世見。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當成大光耀。若於一切智。發生迴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眾生無所生。亦復無有壞。若得如是知。當成無上道。又大乘大集經云。佛告賢護。如火未生。或時有人發如是言。我於今日。先滅是火。賢護。於意云何。彼人是語。為誠實不。賢護答言。不也世尊。佛告賢護。如是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無得。云何於今。乃作斯說。我能證知一切諸法。我能了達一切諸法。我能覺悟一切諸法。我能度脫一切眾生於生死中。此非正言。所以者何。彼法界中。本無諸法。亦無眾生。云何言度。但世諦中因緣度耳。故知心外無法。何所得耶。佛身無為。但隨緣現。如肇論云。放光云。佛如虛空。無去無來。應緣而現。無有方所。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虛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不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其為稱也。因應而作。顯迹為生。息迹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于何不名。是以聖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是以明鏡無形。能現萬形。聖人無心。能應萬心。隱不韜光。顯不現迹。故論云。聖人寂怕無兆。隱顯同原。存不為有。亡不為無。何者。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
問。如來法身。即真心性。如來報身。依真而起。若如來化身。還有心否。
答。若約體亦不離。若約事即分。如深密經云。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問。經云菩薩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者。夫一切眾生。隨自心業。各受苦報。所以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云何菩薩能關一切惡趣門。
答。只約自心常開。六識門。何曾暫閉。日夜計校。緣想一切不善事。遍諸境界。念念恒造生死地獄。經云。集起心想。名為地獄。若能觀自心識性無所有。即是開善趣門。若不起心想。即是閉惡趣門。若得自在智現前。即現身生五道。入地獄餓鬼畜生等界。救苦眾生。故禪門中立無念為宗。以為要學。故經偈云。勤念於無念。佛法不難得。何謂不難得。以無念故。萬境不生。當處解脫。若有念起。非獨開惡趣之門。二十五有。一時俱現。故知萬質皆從念異。十二之類縱橫。千差盡逐想生。八萬之門競起。如信心銘云。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以諸法無體。從自心生。心若不生。外境常寂。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所以肇論云。是以聖人。乘真心以履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渾雜致。純所遇而順適。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則雖象而非象。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乘一心而履踐。則何往而不真如。稟一氣而化行。則何物而不順。如莊子云。天地一氣。而能萬化。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生。故聖人以一真心而觀萬境。則所遇而順適。觸物而冥一矣。是知諸法無體。緣假相依。似有差殊。不能自異。何者。長無長相。且自不言我長。短無短相。亦自不言我短。皆是隨念計度分別。遍計執著情生。則知萬物本虛。即象而無象也。
問。如上所說。眾生自心造業。自受苦報。又云何說。代一切眾生苦。
答。約古德釋代苦有七意。一起悲意樂。事未必能。二修諸苦行。能與物為增上緣。即名代苦。三留惑潤生。受有苦身。為物說法。令不造惡。因亡果喪。即名代苦。四若見眾生造無間業。當受大苦。無畏方便。要須斷命自墮地獄。令彼脫苦。五由初發心。常處惡道。乃至飢世身為大魚。即名為代。六大願與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之大願。潛至即真之苦。七法界為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菩薩。初唯意樂。次二為緣。次二實代。後二理觀。然約有緣。方能代耳。還原觀云。普代眾生受苦德者。謂菩薩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益群生。怨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又是菩薩。本行菩薩道時。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也。經頌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諸行。令此世界無諸垢。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空。故言離苦。
問曰。眾生無邊。苦業亦無邊。云何菩薩而能代受。
答曰。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行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亡果喪苦無由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代眾生受苦也。是以三界生死之苦者。皆是眾生妄受。以不了根塵無性。本末常空。於畢竟無中。執成究竟之有。因茲貪取。結業受生。於無量劫來受輪迴苦。無明所罩莫省莫知。菩薩於是垂大悲心。愍茲顛倒。說性空之法藥。破情有之病根。則達苦無生。不造惡業。知諸受互起。能破惑因。妄受之苦既空。對治之樂自絕。所以先德云。苦是樂。樂是苦。只箇修行斷門戶。亦無苦。亦無樂。本來自性無繩索。以茲妙悟。入一際門。遂得人法俱空。不為心境所縛。當處解脫。永出苦源。豈非代苦。乎。又經云。說法是大神變。能令即凡成聖。變禍為祥。於地獄火輪之中。踊淨剎蓮臺之上。豈非神變耶。
問。一切境界。因心分別。若有分別。即屬無明。故云。無心分別。一切法正。有心分別。一切法邪。諸佛如來。已斷無明。無有心相。云何能知真俗差別之境。名一切種智。
答。以法無自體故。即分別無分別。以體不礙緣故。無分別即分別。如起信論云。自體顯照故。名為覺者。
謂有難言。若無別體。何能普現眾生心行。
故答云。自體顯現。如珠有光。自照珠體。珠體喻心。光喻於智。心之體性。即諸法性。照諸法時。是自照耳。故論文甚分明。
然論中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劑。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劑。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釋云。心真實故。則是諸法之性。佛心離想。體一心原。離妄想故。名心真實。體一心故。為諸法性。是則佛心為諸妄法之體。一切妄法皆是佛一心相。相現於自體。自體照其相。如是了知。有何為難。故能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是謂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之由也。鈔云。以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知也。如人動目。天地傾搖。故不能如實知也。是知心海波停。萬像齊鑒。澄潭浪起。諸境皆昏。
宗鏡錄卷第九十一
宗鏡錄卷第九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約世諦門中。凡聖夭絕。凡夫心外立法。妄執見聞。聖人既了一心。云何同凡知見。
答。聖雖知見。常了物虛。如同幻生。無有執著。如大涅槃經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煩惱之想生於倒想。一切聖人實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云何聖人而有倒想。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聖人。牛作牛想。亦說是牛。馬作馬想。亦說是馬。男女大小。舍宅車乘。去來亦爾。是名倒想。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著想。一切聖人唯有世流布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布生於著想。一切聖人善覺觀故。於世流布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為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又以境本自空。何須壞相。以心靈自照。豈假緣生。不同凡夫能所情執知見。故肇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甞知也。如止水鑒影。豈立能所之心。則境智俱空。何有覺知之想。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為世間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大慧。如春時焰火輪垂髮。乾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現。釋曰。上七喻者。明境即是一而見有殊。然聖人用彼惑亂之境。一同凡現色等諸塵。以聖人無念著故。而非顛倒。然聖人非不見彼惑亂法。見時正同水月鏡像。龍樹菩薩云。日光著塵。微風吹之曠野中轉。名之為焰愚夫見云。謂之野馬。渴人見之。以為流水。業報亦爾。煩惱日光。熱諸行塵。邪憶念風。於生死曠野中。吹之令轉。妄見為人為鬼。為男為女。渴愛染著。耽湎無已。不近聖法。無由識之。夫火日外朗。水鏡內照。光在上為影。光在下為像。像以明傳。而像現於水。形以日映。而光隔為影。二物雖虛。而所待妄有。妄有雖空。而狂惑見之。見之以不狂。則形與影一。像與形同。世法亦爾。眾緣所起。起者之有。與所起之緣。俱為空物。無一異也。而人以虛妄風病顛倒故。不應見而見。不應聞而聞。若得大慧之明。則風狂心息。無此見也。又般若無知者。不同木石。不是有知者。非同情想。古德云。佛見無我。不是無知。但是不知知。不見見。以知是不知知故。即無心而不知。見是不見見故。無色而不見。無色而不見故。由不見見也。無心而不知故。以不知知也。如淨名經云。所見色與盲等者。崇福疏云。譬如五指塗空。空無像現。不以空無像現。便言指不塗空。豈以五指塗空。便欲令空中像現。事亦不然。不妨熾然塗空。空中元無像現。豈以眼根見色。便令如盲。豈以眼根如盲。而便都無所見。不妨滿眼見色。了色本自性空。雖然見色之時。元來與盲無異。但息自分別心。非除法也。法本自空。無所除也。又所聞聲與響等者。豈是不聞。但一切聲。皆如谷響。無執受分別也。所以滿眼見色。滿耳聞聲。不隨不壞。了聲色之正性故。何者。若隨聲色之門。即墮凡夫之執。分別妍醜之相。深著愛憎。領受毀讚之音。妄生欣厭。若壞聲色之相。即同小乘之心。則有三過。一色等性空。無可壞故。若壞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法性故。若壞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即空。不待壞故。壞則斷滅。是以如來五眼。洞照無遺。豈同凡夫生盲。二乘眇目都無見耶。但不隨不壞。離二見之邊邪。非有非空。契一心之中理。則逢緣無礙。觸境無生矣。是以萬物本虛。從心見實。因想念而執無執有。墮惑亂之門。以取著而成幻成狂。受雜染之報。若能反照唯心。大智。鑒窮實相真原。則幻夢頓惺。影像俱寂。然後以不二相。洞見十方。用一心門。統收萬彙。則見無所見。眾相參天。聞無所聞。群音揭地。如此了達。心虛境空。則入大總持門。紹佛乘種性。楞伽經云。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種性。若迷外法。以心取心。則成業幻之門。續眾生種性。首楞嚴經偈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從何立。故知一切染淨諸法。皆從取生。是以云。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若無能取所取之心。亦無是幻非幻之法。非幻實法。尚乃不生。幻起虛蹤。憑何建立。又如心外見法。盡成相待。以無體無力。緣假相依故。所以楞伽經偈云。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若開方便。或說有治無。說無破有。即無所礙。如十地毘婆沙論偈云。若用有與無。亦遮亦應聽。雖言心不。著是則無有過。若約正宗。則有無雙泯。故大智度論云。佛有不言無。無不言有。但說諸法實相。譬如日光。不作高下。平等一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無。非令無作有。是知若迷大旨。則見有無。如涅槃論云。無名曰。有無之數。誠已法無不該。理無不統。然其所統俗諦而矣。經曰。真諦何也。涅槃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是。何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有無所以稱有。無有所以稱無。然則有生於無。無生於有。離有無無。離無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然則有無雖殊。俱未免于有。此乃言像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豈足以統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是以論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故。借出以祛之耳。庶希道之流。髣髴幽途。託情絕域。得意忘言。體其非有非無耳。豈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而可稱哉。經曰。三無為者。蓋是群生紛擾。生于篤患。篤患之尤。莫先於有。絕有之稱。莫先於無。故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有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無。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不出有無。則不可離有無求之矣。求之無所。便應都無。然復不無其道。其道不無。則幽途可尋。所以千聖同轍。未甞虛返者也。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異旨。可得聞乎。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無相無名。無名無說。無說無聞。經云。涅槃非法非非法。無聞無說。非心所知。吾何敢言之。而子欲聞之耶。雖然。善吉有言。眾若能以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吾當以無言言之。庶述其道亦可以言。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則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何者。夫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鑒有餘。鏡萬像於方寸。而其神常虛。至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澹淵默。妙契自然。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於無。處有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無者也。然則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知。聖無有無之知。則無心於內。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於外。於外無數。於內無心。此彼寂滅。物我冥一。怕爾無眹。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絕矣。豈容責之於有無之內。又可徵之於有無之外耶。釋曰。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者。夫幽玄之道。無名無相。淺近之情知莫及。麁浮之意解難量。唯當妙悟之時。方省斯旨。得其旨故。實不思議。心境融通。如同神變。指法界於掌內。收萬像於目前。如鏡照空含。一時平現。既無前後。亦絕中間。妙旨煥然。言思絕矣。可謂妙悟。可謂即真。則有無齊觀。彼己莫二。不出不在。其道在茲乎。
問。六塵境界。但依妄念而有差別。若無念之人。還見一切境界不。
答。妄念執有前塵。作實知解。妙性不通。遂成差別。若無念之人。非是離念。但是即念無念。念無異相。雖有見聞。皆如幻化。又一念頓圓。常見十法界萬法中道之理。
古德問云。若言念唯無念。豈得總不聞不見人畜聲色等耶。
答。恒聞見。以聞見即不聞見故。何者。以但聞見聲色等法。即是眼耳等識見聞也。知是畜等色聲。自是意識分別也。然眼等識見聞性無別。但稱色等法得。更無異緣也。意識妄有。了知無體。所知如幻也。故云所見色與盲等。又觀彼色聲等法。從緣生。緣無作者。自性不有。故非人畜等也。又人畜等。由名相起。名相非彼。即妄除也。即此但由見聞等故。即無念心。非謂盲聾人一念無念也。如說聞不聞見不見等是也。故經云。常求無念實相智慧等是也。又但就緣起名見求緣見實。不生。此見。乃名真見。何以故。無見之見。照法界故。所以寶藏論云。無眼無耳謂之離。有見有聞謂之微。無我無造謂之離。有通有達謂之微。又離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頓興大用。涅槃故寂滅無餘。無餘故煩惱永盡。大用故聖化無窮。若人不達離微者。雖復苦行頭陀。遠離塵境。斷貪恚癡。法忍成就。經無量劫數。終不入真實。何以故。依止所行故。心有所得。不離顛倒夢想惡覺諸見。若復有人體解離微者。雖復近有妄想習氣。及見煩惱。數數覺知離微之義。此人不久。即入真實無上道也。何以故。了正見根本也。釋曰。離微者。萬法之體用也。離者即體。經中云。自性離故。亦云自性空故。斯乃無名無相。非見非聞。通凡聖之體。為真俗之原。思益經云。知離名為法。即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微者即用。有見有聞。能通能達。以微者妙也。於無見中有見。於無聞中有聞。斯乃不思議之法。微妙難知。唯佛能覺。思益經云。知法名為佛。離微不二體用和融。名之為僧。則一體三寶。常現世間。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即正見之本。真實之門矣。故聖人照體是無。約用為有。此有不有。即有以辯於無。當無非無。即無以辯於有。有而不有是妙有。無而不無是真無。故真無是涅槃之體。如太虛不雜於五色。猶明鏡不合於萬像。故稱離也。妙有是般若之用。於不二法內。現妙神通。向無作門中。興大佛事。故稱微也。是以凡夫不達離微故。常被內結所縛外塵所羈。外道即執作斷常。二乘遂證為生滅。若不入宗鏡中。難究離微之妙旨矣。
問。無明違理。自性差別者。其事可然。本覺淨法。云何復說恒沙差別功德。
答。由對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也。起信論云。對業識等差別染法。故說本覺恒沙性德。如是染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而無體。染法尚空。淨法何有。淨名經云。見垢實性。即無淨相。又所言淨者。對垢得名。因客塵煩惱不染而染。穢污真性。稱之為垢。因始覺般若不淨而淨。開悟本心。名之為淨。是以真如一心。湛然不動。名義唯客。垢淨本空。祖師云。性本清淨。淨無淨相。方見我心。華嚴經頌云。若有知如來。體相無所有。修習得明了。是人疾作佛。故經云。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畢竟無得。無有色相而可得見。見色相者。當知皆是隨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釋云。隨染幻用者。無流法也。染幻性自差別者。是無明法也。以彼無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差別。諸無流法。順平等性空。論其性。即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相。故說無流有差別耳。又若能觀心性。法爾。顯性起功德。是無盡法門。非論差別。如無盡意菩薩經云。云何菩薩觀心念處。乃至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云何心性。云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布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乃至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釋曰。心雖性空。能成萬行。了之而頓圓正覺。修之而廣備莊嚴。故云體性雖空。能成法則。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離此真空之門。無有一法建立。則菩薩行廢。佛道不成。如不依風輪。世界墮壞。
問。一切眾生無始無明。種子堅牢。現行濃厚。云何一念而得頓除。
答。根隨結使。體性本空。愚夫不了。自生纏縛。若明佛知見。開悟本心。更有何塵境而能障礙乎。寶積經云。佛言。譬如燃燈一切黑闇。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去亦不至。而此燈明。無有是念。我能滅闇。但因燈明。法自無闇。明闇俱空。無作無取。如是迦葉。實智慧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迦葉。譬如千歲冥室。未曾見明。若燃燈時。於意云何。闇寧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不也。世尊。若燃燈時。是闇無力。而不欲去。必當磨滅。如是迦葉。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其燈明者。聖智慧是。其黑闇者。諸結業是。所言一實觀者。即是唯心真如實觀。離心之外。盡成虛幻。故稱一實境界。亦云實相。實地。實際。實法。乃至名佛知見。聖智慧等。以此一心法。治煩惱病。如熱疾得汗。無有不應手差者。出要之道。唯在茲乎。如大智度論云。爾時菩薩。照明菩薩道。其心安隱。自念。我但斷著心。道自然至。知是事已。念眾生深著世間。而畢竟空。亦空無性。無有住處。眾生難可信受。為令眾生信受是法故。學一切法。修行生起。是度眾生方便法。觀眾生心行所起。知好何法。念何事。何所志願。觀時悉知。眾生所著處。皆是虛誑顛倒憶想分別。故著。無有根本實事。爾時菩薩大歡喜。作是念。眾生易度耳。所以者何。眾生所著。皆是虛誑無實。譬如人有一子。喜不淨中戲。聚土為穀。以草木為鳥獸。而生愛著。人有奪者。瞋恚啼哭。其父知已。此子今雖愛著。此事易離耳。小大自休。何以故。此物非真故。菩薩亦如是。觀眾生愛著不淨臭身及五欲。是無常種種苦因。知是眾生得信等五善根成就時。即能捨離。若小兒所著。實是真物。雖復年至百歲。著之轉深。不可得捨。若眾生所著物。定實有者。雖得信等五根。著之轉深。亦不能離。以諸法皆空。虛誑不實故。得無漏清淨智慧眼時。即能遠離所著。大自慚愧。譬如狂病所作非法。惺悟之後。羞慚無顏。菩薩知眾生易度已。安住般若中。以方便力。教化眾生。是以如來密藏經云。若人父為緣覺。而害。盜三寶物。母為羅漢。而污。不實事謗佛。兩舌間賢聖。惡口罵聖人。壞亂求法者。五逆初業之瞋。奪持戒人物之貪。邊見之癡。是為十惡者。若能知如來說因緣法。無我人眾生壽命。無生無滅。無染無著。本性清淨。又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解知信入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果。何以故。法無積聚。法無集惱。一切法不生不住。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還滅。若心生已滅。一切結使亦生已滅。如是解。無犯處。若有犯有住。無有是處。台教釋云。此經具指四菩提心。若知如來說因緣法。即指初藏教菩提心。若無生無滅。指第二通教菩提心。若本性清淨。指第三別教菩提心。若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指第四圓教菩提心。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惡。況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行者聞此勝妙功德。當自慶幸。如闇處伊蘭。得光明栴檀。故知見佛罪滅。如阿闍世王之深愆。得道業亡。若鴦崛摩羅之重罪。但了無人無我。緣生性空。無我。則無能受罪之人。性空。又無所受罪之法。人法俱寂。罪垢何生。以心生罪生。心滅罪滅故。若能如是信入。諦了圓明。猶伊蘭之林。布栴檀之香氣。若積闇之室。耀桂燼之光明。能悟此心。功力無量。纔入宗鏡。業海頓枯。如風吹雲。似湯沃雪。猶燈破闇。若火焚薪。如密嚴經頌云。如火燎長楚。須臾作灰燼。智火焚業薪。當知亦如是。又如燈破闇。一念盡無餘。諸業習闇冥。無始之熏聚。牟尼智燈起。剎那皆頓滅。所以大涅槃經云。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故云。夫免三塗惡業者。要須離有無二相。證解一心。方得解脫也。是知迷從自心迷。悟還自心悟。迷悟無性。但任緣興。
如華嚴論問云。一切眾生。本有不動智。何故不應真常。何故隨染。
答。一切眾生。以此智故而生三界者。為智無性。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惡苦樂等法。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因執取故。號曰末那。執取不斷。名之為識。因識種子。生死相續。以生死故。眾苦無量。以苦無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發心。知苦求真者。還是本智。會苦緣故。方能知苦。不會苦緣。不能知苦。故知苦緣故。方能發心求無上道。有種性菩薩。以宿世先已知苦。發信解種強者。雖受人天樂果。亦能發心求無上道。是故因智隨迷。因智隨悟。是故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正隨迷時。名之為識。正隨悟之時。名之為智。在纏名識。在覺名智。識之與智。本無自名。但隨迷悟而立其名。故不可繫常繫斷也。此智之與識。但隨迷悟立名。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如身中求我。依住所在。終不可得也。故新長短處所之相也。如此無明及智。無有始終。若得菩提時。無明不滅。何以故。為本無故。更無有滅。若隨無明時。不動智亦不滅。為本無故。亦更無滅。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名為無明。但為知苦發心緣。名之為智。但隨緣名之為有。故體本無也。如空中響。思之可見。是以若入宗鏡。成佛義圓。昇降隨緣。知眾生無永沈之義。聖凡不隔。明諸佛有同體之文。
問。上所說一心諸法門海。為復是自行權實法。化他權實法。
答。若說隨自意自行權實。則但說一心門。若隨他意化他權實。廣開八萬法。今但說自行權實。本末歸宗。台教云。若佛心中所觀十界十如。皆無上相。唯是一佛法界。如海總眾流千車共一轍。此即自行權實。若隨他等意。則有九法界十如。即是化他權實。隨他則開。隨自則合。橫竪周照。開合自在。雖開無量。無量而一。雖合為一一而無量。雖無量一。而非一非無量。雖非一非無量。而一而無量。
問。此自他權實二門。於正理中決定耶。
答。但隨化門。無有決定。經云。無有定法。故號阿耨菩提。若執一門。皆成外道。或定一相。即是魔王。是以一切法權。一切法實。一切法亦權亦實。一切法非權非實。台教云。若一切法權。何所不破。如來有所說。尚復是權。況復人師。若一切法皆實者。何所不破。唯此一事實。但一究竟道。寧得眾多究竟道耶。若一切法亦權亦實。復何所不破。一切悉有權有實。不得一向權一向實。若一切法非權非實。復何所不破。何得紛紜。強生建立。古德云。即實而權。則有而不有。即權而實。則無而不無。若雙遮權實。即有無俱非。若雙照權實。則有無俱是。若非遮非照。則是非俱非。而遮而照。則是非俱是。若是非俱是。終日非而不非。若是非俱非。終日是而不是。若是而不是。則非是非非之非。若非而不非。則非是是是之是。是則心該色末。色徹心原。心色一如。何非何是。故知心外有法。是非競生。法外無心。取捨俱喪。
問。此宗鏡錄。何教所攝。
答。真唯識性。理無偏圓。約見不同。略分五教。一小乘教。唯說六識。不知第八賴耶。二初教。說有賴耶生滅。亦不言有如來藏。三終教。有如來藏。生滅不生滅。和合。為賴耶識。四頓教。總無六七八識等。何以故。以一心真實。從本已來。無有動念。體用無二。是故無有妄法可顯。五一乘圓教。說普賢圓明之智。不言唯識次第。又言。佛子。三界虛偽。唯一心作。亦攝入故。此宗則圓教所攝。乃是如來所說。法門之根本。以如來依此心。成佛故。此心得為如來根本之義。無有一法不收。無有一理不具。如明鏡照物。曷有遺餘。若寶印文成。更無前後。
問。凡立五乘之道。皆為運載有心。若境識俱亡。則無乘可說。今約方便乘理。不無。此宗。究竟何乘所攝。
答。於諸乘中。一乘所攝。亦云最上之乘。出過諸法頂故。亦云不思議乘。非情識測量故。今所言一乘者。即一心也。以運載為義。若攀緣取境。則運入六趣之門。若妄想不生。運至一實之地。楞伽經云。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斯則。了生死妄。即涅槃真。頓悟。一心。更無所趣。乃不覺而。覺稱為大覺。不來而。來名為如來。所以情塵。已遣。人乘即是真歸。心跡未亡。佛乘猶非究竟。何者。有心分別。一切皆邪。無意攀緣。萬途自正。是以無乘之乘為一乘。無教之教為真教。舉足而便登寶所。言下而即契無生。若未能萬境齊觀。一法頓悟。遂乃教開八教。乘出五乘。則寶所程遙。豈唯五百。無生路遠。何啻三祇。論位則天地懸殊。校功則日劫相倍。雖登聖位。猶為絕分之人。經劫練磨。唯得假名之稱。若達斯旨。直入無疑。當迷心而見悟心。全成覺道。即世智而成真智。靡易絲毫。可謂虛明自照。不勞心力矣。
問。既有能說。必對所機。此宗鏡錄。當何等機。
答。當上上機。若已達者。憑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發明。又若圓通之人。不俟更述。自覺聖智。無說無示。真如妙性。無得無聞。若闇昧之者。須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詮而體道。若宗明則教息。道顯則言空。絕待真心。境智俱亡矣。如是則方入宗鏡。深達玄門。真能聽佛說經。親談妙旨。可謂得諸法之性。徹一心之原。如首楞嚴經云。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摽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利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釋曰。阿難言。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者。阿難尚認緣心聽佛說法音。以為常住真心。取佛定旨。佛言。若執因緣心聽。只得因緣法。以法隨情變。境逐心生故。又定緣佛音聲是自心者。若說法聲斷時。分別心應滅。此心如客。不常住故。今時多迷自性本聞。但隨能所之聞。一向徇他聲流轉。此聲是對因緣所生法。非真實有。但因聲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詮表。若旋復本聞。則脫聲塵之境。所脫之境既虛。能脫之名何立。則能脫所脫皆空。以強記多聞。是識想邊際。本非實故。若因聞見性。則多聞有助顯之功。若背性徇聞。則畜聞成邪思過誤。故文殊頌云。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脩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瞖。三界若空華。聞復瞖根除。塵消覺圓淨。故知若耳根歸本原。六根皆寂滅。以六根同一心故。何者。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若攝用歸根時。見聞如幻瞖。若攝境歸心時。三界若空華。則瞖滅塵消。覺圓心淨。如是解者。則是因指見月。藉教明宗者也。若執指為月。迷心徇文者。如經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夫三乘十二分教。如標月指。若能見月。了知所標。若因教明心。從言見性者。則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直悟道者。終不滯言。實見月人。更不存指。或看經聽法之時。不一一消歸自己。但逐文句名身而轉。即是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不見自性。亦不辯於教文。指月雙迷。教觀俱失。故經云。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又既亡其指。非唯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識教之遮表。錯亂顛倒。莫辯方隅。猶鳥言空。如鼠云即。似形音響。豈合正宗。故經云。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所以證道歌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揑怪。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是以若實真心。不逐他聲而起分別。湛然恒照。性自了故。如掌亭人。都無所去。云何離色離聲。無分別性。此須得旨。親見性時。方知離聲色諸緣。性。自常住。不假前塵。所起知見。則悟無始已來。皆是執聲為聞。而生顛倒。故文殊頌云。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若非色非空。都無分別。不見性之人。到此之時。全歸斷滅。便同外道拘捨離等。己眼不開。昧為冥諦。以冥寂闇昧無知。以為至極。從此復立二十五諦。迷真實心。成外道種。或有禪宗不得旨者。法學起空見人。多拂心境俱空。執無分別。將狂解癡盲。以為至道。然非離因緣求法性。滅妄心。取真心。對增上慢人。初學之者。不可雷同。應須甄別。如經云。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欝[火*勃]之像。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欝[火*勃]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故知一切眾生。即今見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則麁。明之則妙。只於八種不還之中。了了見性常住。云何隨境流轉。失本真常。永沒苦輪。常漂死海。大聖憐愍。非不驚嗟。阿難示起疑心。寄破情執。釋迦微細開演。直指覺原。可謂不易凡身。頓成聖體。現於生滅。顯出圓常。宗鏡前後明文。一一全證於此。又江西馬祖和尚。問亮座主。蘊何經業。對云。講三十本經論。師云。正講時將什麼講。對云。將心講。師云。心如工技兒。意如和技者。爭解講他經。對云。不可是虛空講也。師云。却是虛空講得。座主於言下大悟。遂下階禮拜。驀目汗流。師云。者鈍根阿師。用禮拜作什麼。其座主却迴本寺。語學徒言。某一生學業。將謂天下無人敵者。今日被開元寺老宿。一唾淨盡。我爾許多時。皆是誑謼汝。遂散學徒。一入西山。更無消息。又如有學士問馬祖和尚。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時如何。師云。我遮裏水亦無。舟亦無。說什麼筋骨。又學人問龍潭和尚。久嚮龍潭。及至到來。為什麼。龍亦不見。潭亦不見。師云。却是子親到龍潭。又俗官王常侍。問先洞山和尚。五十二位菩薩中。為甚麼不見妙覺菩薩。師云。却是常侍親見。所以智者大師。一生弘教。雖廣垂開示。唯顯正宗。如止觀中云。究竟指歸何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永寂如空。又觀心論中云。復以傷念一家門徒。隨逐積年。看心稍久。遂不研覈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注而奔走。負經論而浪行。何不絕語置文。破一微塵。讀大千經卷。若能如上聽法講經。提宗問答。方諧祖意。稱可佛心。如遇此機。可歸宗鏡。
宗鏡錄卷第九十二
宗鏡錄卷第九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宗鏡錄。是實相法門。若信得何福。若毀得何罪。
答。此一心實相之門。般若甚深之旨。於難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無盡。唯佛能知。若有毀者。謗般若罪。過莫大焉。現世受殃生身陷獄。何以受報如此廣大。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間凡聖之母。猶如大地。無物不從地生。或若謗之。則謗一切佛地三寶功德。如十法界中一切眾生。若昇若沈。若愚若智。無不皆從般若中來。若不得般若威光。實無一塵可立。如般若經云。欲尊貴自在。乃至欲得菩提。當學般若。又云。若欲得六根完具。當學般若。乃至鬼畜。亦要完具。以此鬼畜。皆從學般若來。故知不信宗鏡。無有是處。如諸法無行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言。世尊。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滅度之後。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捨世法。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性。即是貪欲之性。貪欲性即是諸法性。瞋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其喜根法師。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癡。以無瞋癡因緣故。逮得法忍。於佛法中。決定不壞。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後於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誤至喜根弟子家。見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讚嘆遠眾樂獨行者。又於居士子前。復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婬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勝意比丘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說若垢若淨。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乃至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前。說是諸偈云。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異。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是人為貪欲。將入於地獄。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導。若有人分別。是持戒毀戒。以持戒誑故。輕篾於他人。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見中。若住空閑處。自貴而賤人。尚不得生天。何況於菩提。皆由著空閑。住於邪見故。邪見與菩提。皆等無有異。但以名字數。語言故別異。若人通達此。則為近菩提。分別煩惱垢。即是著淨見。無菩提佛法。住有得見中。若貪著佛法。是則遠佛法。貪無礙法故。則還受苦惱。若人無分別。貪欲瞋恚癡。入三毒性故。則為見菩提。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若見有為法。與無為法異。是人終不得。解於有為法。若知二性同。必為人中尊。佛不見菩提。亦不見佛法。不著諸法故。降魔成佛道。若欲度眾生。勿分別其性。一切諸眾生。皆同於涅槃。若能如是見。是則得成佛。其心不閑靜。而現閑靜相。是於天人中。則為是大賊。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若作如是願。我當得作佛。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佛法湛清淨。其喻如虛空。此中無可取。亦無有可捨。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是人於佛法。則為甚大遠。若見眾生苦。則是受苦者。眾生無眾生。而說有眾生。住眾生相中。則無有菩提。若人見眾生。是畢竟解脫。無有婬恚癡。知是為世將。若人見眾生。不見非眾生。不得佛法實。佛同眾生性。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將。乃至說是諸偈法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人。漏盡解脫。即時地裂。勝意比丘。墮大地獄。以是業障罪因緣故。百千億那由他劫。於大地獄。受諸苦毒。從地獄出。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若干百千劫。乃至不聞佛之名字。自是已後。還得值佛。出家學道。而無志樂。於六十二萬世。常返道入俗。亦以業障餘罪故。於若干百千世。諸根闇鈍。世尊。爾時喜根法師。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有國名寶莊嚴。於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勝光明威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彼。其勝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門時。受。如是苦。分別苦。顛倒苦。是故若發菩薩心者。若發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業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惱者。不應拒逆佛法。無有處所可生瞋癡。佛告文殊師利。汝聞是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畢是業障罪已。聞是偈因緣故。所在生處。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說深法。文殊師利。為誰力故。能憶如是無量阿僧祇劫罪業因緣。世尊。諸菩薩有所念。有所說。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從佛出。故知若不信宗鏡中所說實相之理。則如勝意比丘。沒魂受裂地之大苦。若有信如是說。則如文殊師利。智慧演深法之妙辯。信毀交報。因果無差。普勸後賢。應深信受。若信般若福。廣具前文。今述謗方等罪。略引誠證。如大般若經中。廣說謗法之罪。謂此方墮阿鼻地獄。此土劫壞。罪猶未畢。移置他方阿鼻地獄中。他方復經劫壞。罪亦未盡。復移他方。如是巡歷十方。十方各經劫盡。還生此土阿鼻地獄中。千佛出世。救之猶難。若欲說其所受之身。聞者當吐熱血而死故。善現請說所受之身。佛竟不說。乃至華嚴地獄天子。法華不輕四眾。皆是不信。悉墮阿鼻。若有聞者。應須驚懼。以為鑒誡。普曉群蒙。次明信毀現受報者。第一明信者。唐釋慧璿。姓董氏。住襄陽。少出家。聽三論。初住光福寺。居山頂。引汲為勞。明欲往他寺。夜見神人。身長一丈。衣以紫袍。頂禮璿曰。請住於此。常講大乘經。勿以小乘為慮。其小乘者。如高山無水。不能利人。大乘經者。猶如大海。自止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讀誦說大乘。能令所住。珍寶光明。眷屬榮勝。若有小乘。前事並失。唯願弘持。勿孤所望。法師須水。此易得耳。來月八日。定當得之。自往劍南慈母山大泉。請一龍王去也。言已不現。恰至來月七日夜。大風卒起。從西南來。雷震雨霔。唯見清泉。香而且美。合眾幸。及亡龍泉。漸便乾竭。信之為益。其類是焉。第二明毀者。佛藏經云。於未來世。當有比丘。不修身戒。心慧。是人輕笑如來。所說畢竟空法。又云。若有聞空。即當驚畏。是人可愍。直至地獄。無有救者。唐釋慧眺。姓莊氏。少出家。以小乘為業。住襄陽報善寺哲公座下。龍泉。開講三論。心生不忍。曰三論明空。講者著空。發言訖。舌出三尺。眼耳鼻並皆流血。七日不語。有伏律師。聞其拔舌。告已。汝太癡也。一言毀謗。罪過五逆。可信大乘。方得免耳。乃令燒香發願。懺悔前言。舌還收入。遂往哲公所。誓心斂迹。唯聽大乘。後往香山神足寺。足不跨閫。常習大乘。時講華嚴等經。用申懺謝。常於眾中。陳其前失。獨處一房。常坐常念。貞觀十一年。四月三日。在寺後松林坐禪。見有三人來。形貌奇異。禮拜。請受菩薩戒訖。曰。禪師大利根。若不改心信大乘者。千佛出世。猶在地獄。又昔有人謗大乘。臨終出現牛聲。則知華報昭然。果報寧失。已上皆是障深不信。或智淺謬傳。依文起見。悉成謗法。如文殊師利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若人說言。過去未來現在如來。有依不依。如是之人則謗如來。何以故。真如無念。亦無所念。真如不退。真如無相。今宗鏡大意。所錄之文。或祖或教。但有一字一句。若理若事。若智若行。皆悉迴向。指歸真如一心。何者。心之實性。名曰真如。性以不改為義。真以無偽得名。如則不變不異。以此心性。周遍圓融。橫該十方。竪徹三際。至一切時處。未甞間斷。凡有一毫善根。悉皆迴向。念念合真如之體。體無不寂。一一順真如之用。用何有窮。所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如華嚴經中。真如相迴向有一百句。一一句中。無不同指。皆為成就一心妙門。如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其心堅住。遠離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動。成不壞業。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無畏。植諸德本。普安世間。生勝善根。修白淨法。大悲增長。心寶成就。乃至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真如。真實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真實為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無有改變。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守其本性。始終不改。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若有得者。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真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行之處。譬如真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離境界相。而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能安立一切眾生。譬如真如。性常隨順。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劫。隨順不斷。譬如真如。無能測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等虛空界。盡眾生心。無能測量。譬如真如。充滿一切。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譬如真如。常住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究竟無盡。譬如真如。無有比對。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能圓滿一切佛法。無有比對。譬如真如。體性堅固。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體性堅固。非諸惑惱之所能沮。譬如真如。不可破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損壞。譬如真如。照明為體。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普照明。而為其性。譬如真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處。悉無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一切時。譬如真如。性常清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於世間。而體清淨。譬如真如。於法無礙。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周行一切。而無所礙。譬如真如。為眾法眼。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為一切眾生作眼。譬如真如。性無勞倦。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修行一切菩薩諸行恒無勞倦。譬如真如。體性甚深。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其性甚深。譬如真如。無有一物。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知其性。無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現。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其體微妙。難可得見。譬如真如。離眾垢翳。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慧眼清淨。離諸癡翳。譬如真如。性無與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成就一切諸菩薩行。最上無等。譬如真如。體性寂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能隨順寂靜之法。譬如真如。無有根本。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入一切無根本法。譬如真如。體性無邊。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淨諸眾生。其數無邊。譬如真如。體性無著。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畢竟遠離一切諸著。譬如真如。無有障礙。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除滅一切世間障礙。譬如真如。非世所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非諸世間之所能行。譬如真如。體性無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住。譬如真如。性無所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所作。悉皆捨離。譬如真如。體性安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安住真實。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修平等行。譬如真如。不離諸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不捨世間。譬如真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迴向無盡。譬如真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違三世一切佛法。譬如真如。普攝諸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攝一切眾生善根。譬如真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三世佛。同一體性。譬如真如。與一切法。不相捨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攝持一切世出世法。譬如真如。無能映蔽。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無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動搖。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魔業無能動搖。譬如真如。性無垢濁。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修菩薩行。無有垢濁。譬如真如。無有變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愍念眾生。心無變易。譬如真如。不可窮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非諸世法所能窮盡。譬如真如。性常覺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能覺悟一切諸法。譬如真如。不可失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起勝志願。永不失壞。譬如真如。能大照明。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大智光。照諸世間。譬如真如。不可言說。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言語。所不可說。譬如真如。持諸世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持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真如。隨世言說。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隨順一切智慧言說。譬如真如。遍一切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於十方一切佛剎。現大神通。成等正覺。譬如真如。無有分別。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無所分別。譬如真如。遍一切身。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十方剎。無量身中。譬如真如。體性無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方便示生而無所生。譬如真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十方三世諸佛土中。普現神通而無不在。譬如真如。遍在於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譬如真如。遍在於晝。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令一切在晝眾生。見佛神變演不退輪。離垢清淨無空過者。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次第時節。得善方便。於一念中知一切時。譬如真如。遍在年歲。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無量劫。明了成熟一切諸根。皆令圓滿。譬如真如。遍成壞劫。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一切劫清淨無染。教化眾生咸令清淨。譬如真如。盡未來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修諸菩薩清淨妙行。成滿大願無有退轉。譬如真如。遍住三世。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於一剎那見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捨離。譬如真如。遍一切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超出三界。周行一切悉得自在。譬如真如。住有無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達一切有無之法。畢竟清淨。譬如真如。體性清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以方便集助道法。淨治一切諸菩薩行。譬如真如。體性明潔。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菩薩。悉得三昧明潔之心。譬如真如。體性無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遠離諸垢。滿足一切諸清淨意。譬如真如。無我我所。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無我我所清淨之心。充滿十方諸佛國土。譬如真如。體性平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獲得平等一切智智。照了諸法離諸癡翳。譬如真如。超諸數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超數量一切智乘大力法藏而同止住。興遍十方一切世界廣大法雲。譬如真如。平等安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發生一切諸菩薩行。平等住於一切智道。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諸眾生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滿足無礙一切種智。於眾生界悉現在前。譬如真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具足一切諸言音智。能普示現種種言音。開示眾生。譬如真如。永離世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使眾生。永出世間。譬如真如。體性廣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能受持去來今世廣大佛法。恒不忘失。勤修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真如。無有間息。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為欲安處一切眾生於大智地。於一切劫修菩薩行。無有間息。譬如真如。體性寬廣。遍一切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淨念無礙。普攝一切寬廣法門。譬如真如。遍攝群品。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證得無量品類之智。修諸菩薩真實妙行。譬如真如。無所取著。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皆無所取。除滅一切世間取著。普令清淨。譬如真如。體性不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安住普賢圓滿行願。畢竟不動。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滿足一切大智境界。滅煩惱境悉令清淨。譬如真如。無能制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為一切眾魔事業外道邪論之所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捨離一切妄想取著。於修不修無有分別。譬如真如。無有退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常見諸佛發菩提心。大誓莊嚴永無退捨。譬如真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得一切差別言音神通智慧。普發一切種種言詞。譬如真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乘普賢乘。而出離。於一切法無所貪求。譬如真如。住一切地。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捨世間地住智慧地。以普賢行而自莊嚴。譬如真如。無有斷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得無所畏。隨其類音處處演說。無有斷絕。譬如真如。捨離諸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成就法智。了達於法。圓滿菩提無漏功德。譬如真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非是覺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令開悟一切諸法。其心無量。遍周法界。譬如真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未。現在非異。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新新恒起菩提心願。普使清淨。永離生死。譬如真如。於三界中無所分別。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現在念念心常覺悟。過去未來皆悉清淨。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發起一切大願方便。成就諸佛廣大智慧。譬如真如。究竟清淨。不與一切諸煩惱俱。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滅一切眾生煩惱。圓滿一切清淨智慧。釋曰。是知百句之內。一一義中。無一字而不約心明。無一行而不隨性起。可謂真該行末。無一一行而非真。行徹真原。無一一真而非行。如是則理事周備。心境融通。匪著有以凝空。免滯真而染俗。能令頓生正信。步步成菩薩之因門。直顯圓修。念念滿諸佛之果海。所以具錄百句。廣大全文。究竟證明。宗鏡妙旨。今則普勸十方學士。一切後賢。但願道富人貧。情疎德厚。以法為侶。以智為先。用慈修身。開物是務。為法施主。匪悋家風。無問不從。有疑咸決。則履佛行處免負本心。妙行恒新。至道如在。所以證道歌云。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時終不悋。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斯則以法界為身。虛空為量。情亡取捨。見泯自他。以物心為心。何門不順。以彼意為意。何法能違。入宗鏡中。法爾如是。故書云。以兆人之耳聽。以四海之目視。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心知人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又云。攝己從他。萬事消和。攝他從己諸事競起。則內外指歸。證明無盡。
問。信受毀謗此宗鏡法。罪福何重。
答。此乃群賢之父。諸佛之母。萬善由生。信謗豈不獲報重耶。所以法華經云。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聖賢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起信鈔云。若謗此法。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宗鏡錄卷第九十三
宗鏡錄卷第九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引證章第三
夫所目宗鏡。大旨煥然。前雖問答決疑。猶慮難信。上根纔覽。頓入總持之門。中下雖觀。猶墮狐疑之地。今重為信力未深。纖疑不斷者。更引大乘經一百二十本。諸祖語一百二十本。賢聖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總一佛乘之真訓。可謂舉一字而攝無邊教海。立一理而收無盡真詮。一一標宗。同龍宮之遍覽。重重引證。若鷲嶺之親聞。普令眠雲立雪之人。坐參知識。遂使究理探玄之者。盡入圓宗。尋古佛之叢林。如臨皎日。履祖師之閫域。猶瞰淨天。大覺昭然。即肉眼而圓通佛眼。疑情豁爾。當凡心而顯現真心。可謂現知。指法界於掌內。便同親證。探妙旨於懷中。
大般若經云。一切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界攝。又云。三世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本性空為佛眼。離本性空。無別方便。釋曰。本性空者。即是自性清淨心。本性即自性。空。即清淨義。此心則凡聖本有。今古常然。眾生不知。諸佛因茲指授。含靈現具。祖師為此相傳。故云離此別無方便。
大方廣佛華嚴經頌云。言詞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於自心。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想。增長一切惡。
大涅槃經云。信於二諦一乘之道。更無異趣。為是眾生速得解脫。又云。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善男子。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麁非細。非縛非解。非是見法。而亦是有。
寶積經云。一切法虛妄如夢。以唯念故。又云。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釋曰。起信論云。所言法者。即眾生心。故知所向皆心。豈有歸處。住自境界。無別方所。法華經偈云。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釋曰。若入一心一相之門。尚無常住之法。豈有起滅之緣。自然不動如山。心安如海。可謂菩薩行處。諸佛所居矣。故華嚴經頌云。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
大集經云。云何菩薩修心念處。觀是心性。不見內入心。不見外入心。不見內外入心。不見陰中心。不見界中心。既不見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應有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作是觀已。見心無住。無常變異。所緣處滅。又云。不見一法。一法相貌。一法光明。若如是見。是名佛法之正見。
圓覺經云。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又云。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釋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者。以幻無定相。自性常離。離即空也。即一切凡聖垢淨萬法。皆同幻如空故。何用更作方便而求離。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者。當離之時。全成大覺。即離即覺。平等一照。既無前後。豈有漸次耶。
密嚴經偈云。一切諸世間。譬如熱時炎。以諸不實相。無而妄分別。覺因所覺生。所覺依能覺。離一則無二。譬如光共影。無心亦無境。量及所量事。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則非有。心為法自性。及人之所渴。入於八地中。而彼得清淨。九地行禪定。十地大開覺。法水灌其頂。而成世所尊。法身無有盡。是佛之境界。究竟如虛空。心識亦如是。又云。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諸大眾。仁者。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恒生恒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
楞伽經云。第一義諦者。但唯是心。種種外相。悉皆無有。彼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住處。大慧。一切諸法如實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首楞嚴經云。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四十二章經云。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原。達佛本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又佛言。覩天地。念非常。覩世界。念非常。覩靈覺。即菩提。如是心識。得道疾矣。
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淨故。理無穢故。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是境虛妄。從心化生。心若無妄。即無別境。大力菩薩言。心若在淨。諸境不生。此心淨時。應無三界。佛言。如是。菩薩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見諸境。唯所見心。心不幻化。則無所見。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云。皆悉了達諸法實相。自性平等。猶如虛空。又云。於一法中。了一切法。無分別智。常現在前。釋曰。一法者。即是自心。此心為諸法平等之性。於自心性中了一切法。有何分別。
不增不減經云。甚深義者。即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眾生界。眾生界者。即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法身。釋曰。夫心者。為諸法總持之門。作萬有真實之性。故稱第一義諦。雜雜心念。故號眾生。是心之界。即眾生界。從真如性起。名曰如來。無所缺減。乃目為藏。能積聚恒沙功德。故名法身。是以仁王經云。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
集福德三昧經云。如瑠璃寶器。隨所在處。不失其性。如是若有菩薩住是三昧。雖在家。當說是人。名為出家。能不失是法界體性。釋曰。是以悟心方能得道。見性是名出家。若見性。則在家出家。若不見性。則出家在家。故阿難未見性前。自懺悔言。我身雖出家。心不入道。
佛地經云。當知清淨法界者。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釋曰。清淨法界者。即一心無雜之法界。以法為界。豈有邊畔。則一切色中。皆有虛空性。況一切法中。皆有安樂性。以隱覆此性故。隨所知境。應其情量。現種種境界。若以空明。即有空現。若以色明。即有色現。但隨處發明。即隨處現。所現種種。皆妄心生。相不可得。唯一味真心。湛然不動。
不空羂索經云。持真言者。以心置心。觀自心心。作於一切諸佛如來。廣大出生殊勝尊妙。
菩薩地經云。迷聖道者。不知理道。從自心生。唯常苦身。以求解脫。如犬逐塊。不知尋本。所以大莊嚴論釋云。譬如師子打射時。而彼師子尋逐人來。譬如癡犬。被人打擲。便逐瓦石。不知尋本。言師子者。喻智慧人。解求其本。而滅煩惱。然癡犬者。即是外道。五熱炙身。不識心本。
法集經云。能知一切唯是一心。名為心自在。於其掌中出諸珍寶。亦以虛空而為庫藏。名為物自在。一切身口意業。以智為本。名智自在。又云。觀世音白佛言。菩薩。若受持一法。一切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何者是一法。所謂大悲。釋曰。此是同體大悲。此悲性遍一切眾生界故。能一雨普潤。蘭艾齊榮。一念咸收。邪正俱濟。
大灌頂經云。禪思比丘。無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後見真。釋曰。一法為宗。諸塵無寄。他緣自絕。妙性顯然。志當歸一。而何智不明。尋流得源。而何疑不釋。撮要之旨斯莫大焉。
寶雲經云。一切諸法。心為上首。若知於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
般舟三昧經偈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無垢名清淨。五道鮮潔不受染。有解此者成大道。釋曰。五道由心。心體常淨。雖遍五道。不受彼色。則淪五趣而不墜。居一相而非昇。展法界而不周。入微塵而非縮。以真如一心。本性清淨無增減故。以此一法。能收一切。似濫觴一滴之水。與四海水潤性無差。如芥子孔中之空。等十方空包容匪別。故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今得一而道成。又云。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即此宗鏡。作禪門之法式也。
大方等陀羅尼經云。舍利弗問文殊言。受記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言。當於如如性中求。釋曰。如如性。即是一切眾生真心之性。
思益經云。眾生如。即是漏盡解脫如。以一切法。悉入於如。無有體性。即是諸佛解脫。於眾生心行中求。
因果經偈云。一切造善惡。皆從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為本。
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毘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心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見。毘舍佉。一切眾生所有心意。不可言說。唯佛智知。
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礫。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釋曰。故知佛無定形。隨識而自分麁妙。境無異相。因心而空見短長。可謂現證法門。理歸宗鏡。
如來興顯經偈云。諸佛所行性。一切諸眾生。皆在心性中。相可相同相。
現寶藏經云。菩薩問文殊師利。以何緣故。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文殊言。如佛智所覺。又問。如何佛智所覺。乃至答言。解自心如故。
修行慈分經云。一切諸法。體相微細。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別。生諸境界。自分別中。還自繫縛。乃至未了心之自性。劑爾許時。如在夢中。妄著諸境。復應觀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礙空。
入楞伽經偈云。爾時佛神力。復化作山城。崔嵬百千相。嚴飾對須彌。無量億華園。皆是眾寶林。香氣廣流布。芬馥未曾聞。一一寶山中。皆示現佛身。亦有羅婆那。夜叉眾等住。十方佛國土。及於諸佛身。佛子夜叉王。皆來集彼山。而此楞伽城。所有諸眾等。皆悉見自身。入化楞伽中。如來神力作。亦同彼楞伽。諸山及園林。寶莊嚴亦爾。一一山中佛。皆有大慧問。如來悉為說。內身所證法。出百千妙聲。說此經法已。佛及諸佛子。一切隱不現。羅婆那夜叉。忽然見自身。在己本宮殿。更不見餘物。而作是思惟。向見者誰作。說法者為誰。是誰而聽聞。我所見何法。而有此等事。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身。如此諸妙事。今皆何處去。為是夢所憶。為是幻所作。為是實城邑。為乾闥婆城。為是瞖妄見。為是陽焰起。為夢石女生。為我見火輪。為見火輪煙。我所見云何。復自深思惟。諸法體如是。唯自心境界。內心能證知。而諸凡夫等。無明所覆障。虛妄心分別。而不能覺知。能見及所見。一切不可得。說者及所說。如是等亦無。佛法真實體。非有亦非無。法相恒如是。唯自心分別。如見物為實。彼人不見佛。不住分別心。亦不能見佛。不見有諸行。如是名為佛。若能如是見。彼人見如來。智者如是觀。一切諸境界。轉身得妙身。即是佛菩薩。
虛空孕菩薩經偈云。一切諸法相。真實無知者。若人住諸陰。六根皆蔽塞。釋曰。故知諸法皆真。無知無見。纔有知見。即落識陰。則一心不通。六根闇塞。終不能見無見之見知無知之知。若有見之見。則不見一切。若無知之知。則無所不知。所以賢護經云。若菩薩觀四念處時。無法可見。無聲可聞。無聞見故。則無有法可得分別。亦無有法可得思惟。而亦非瞽盲聾故。但是諸法無可見故。以唯一真心。見外無法。
寶星經云。爾時世尊。告妙音梵王。汝今何故目不暫捨。乃至無相觀於我耶。善男子。頗有一法名為佛耶。頗有一物可名為名耶。釋曰。故知名體俱空。妙旨斯在。是以絕觀。方見如來。有無之觀。皆是虛妄。不入宗鏡。豈辯真佛乎。
十住斷結經云。一切諸法。常自存在。眾生不達。為興莊嚴。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不生。法法不滅。法生法滅。性不移轉。斯是菩薩大士之道。非諸凡俗之所及也。釋曰。一切諸法常自存在者。真心不易。性相恒如。眾生不達為興莊嚴者。以外道執斷見。小乘證無常。菩薩為對治凡小故。不盡有為。常修福業。不住無為。深入智淵。廣大莊嚴雲興萬行。念念圓滿十波羅蜜。拔斷常外道之曲木。出邪見之稠林。拯偏真小果之矬身。昇解脫之坑底。所以華嚴經云。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殊勝道。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修習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行。釋曰。經云。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者。是對治凡夫著有徇樂之見。而慈悲不捨眾生者。是對治二乘沈空畏苦之見。下諸句義。皆同此釋。故云。聲聞畏苦。緣覺無悲。俱失菩薩二利之行。
須真天子經云。須真天子。問文殊師利。菩薩。不從三脫門而求道耶。文殊答言。天子。不可從空而成道。亦不可於無相而成道。亦不可於無願而成道也。所以者何。於是中無心意識。念亦無動故。有心意識念念動者。乃成其道也。釋曰。若取三解脫門作證者。即是溺實際之海。背靈覺之原。遺性徇空。何成大道。若直了神解心性。念念菩提果圓。不墮斷見之邪無。豈涉常見之實有。介爾起意。大用現前。無得無依。非取非捨。從真起行。體用相收。以行契真。卷舒一際。可謂心心合道。念念冥真矣。故還原觀云。用則波騰海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斯則不離體之用。用乃波騰。不離用之體。體常湛寂。體雖湛寂。常在萬緣。用雖波騰恒冥一際。
大方廣師子吼經云。佛告電鬘菩薩。善男子。法唯一字。所謂無字。本無言說。何所言說。善男子。當知無說。是為真說。爾時淨身菩薩。承佛威神白佛言。世尊。若無所說。是為真說者。啞默不言。皆應說法。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說。非唯啞默者說法。不啞默者。亦皆說法。而不知法。世尊。云何一切眾生說法而不知法。善男子。如生盲人。處日光中而不見日。傍人為說。以他聲故。乃知有日。如是諸法。悉入法界。法界無字。離諸字性。非諸眾生而能宣辯。釋曰。審知未達宗人。依通見解。隨他語轉。妄有所說。如彼盲者。不見日光。聽傍人聲。豈窮日體。若眼開親見。即知本無名字言說。故知有言傷旨。不達法界。是以經云。如是諸法。悉入法界。法界無字。離諸字性。若能深達一字唯心法界。自然言語道斷。法爾知解情亡。豈是無辯。智不能窮也。如肇論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斯則理為神御。口以之默。豈曰無辯。辯所不能言也。
普超三昧經決狐疑品云。於是阿闍世王曰。唯願濡首。解我狐疑。濡首答言。大王所疑。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時王自省無救護。從榻而墮。如斷大樹。摧折躄地。大迦葉曰。大王。自安。莫懷恐懅勿以為懼。所以者何。濡首童真。被大智鎧。善權方便。而設此言。可徐而問。時王即起。問濡首曰。向者所說恒河沙諸佛。不能為我而決狐疑。濡首報曰。王意云何。假若有人。而自說言。我以塵暝灰烟雲霧污染虛空。寧堪任乎。答。不能污。濡首又問。設令大王。取此空洗之使淨。寧堪任乎。答曰。不能淨。濡首報曰。吾以是向者說言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也。釋曰。一切眾生。不了自性清淨心故。妄生垢淨。迷悟自沒。遂於無疑中起疑。於無決中求決。若能諦了。豁爾意消。即見一切染淨諸法。皆同虛空性。既達虛空性不可染淨。方悟本心未曾迷悟。設有說無生無得之理。皆是一期隨宜方便。若入宗鏡。妙旨了然。尚無疑與無疑。何懷決不決耶。
月燈三昧經頌云。譬如有童女。夜臥夢產子。生欣死憂慼。諸法亦復然。如人飲酒醉。見地悉迴轉。其實未曾動。諸法亦復然。如淨虛空月。影現於清池。非月形入水。諸法亦復然。如人自好喜。執鏡而照面。鏡像不可得。諸法亦復然。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響。聞聲不可得。諸法亦復然。釋曰。狂醉見聞。事何真實。昏夢境界。憂喜皆虛。鏡裏之形。因誰所起。谷中之響。起自何來。所以入楞伽經云。佛告楞伽王。譬如有人。於水鏡中。自見其像。於燈月中。自見其影。於山谷中。自聞其響。便生分別。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與非法。唯是分別。由分別故。不能捨離。但更增長一切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所謂一心。一心者。是最勝三昧。從此能生自證聖智。以如來藏而為境界。
法王經云。於諸法中。若說高下。即名邪說。其口當破。其舌當裂。何以故。一切眾生。心垢同一垢。心淨同一淨。眾生若病同一病。眾生須藥。應須一藥。若說多法。即名顛倒。何以故。為妄分別。析善惡法。破一切法故。隨機說法。斷佛道故。釋曰。同一病須一藥者。以一心為病。還以一心為藥。以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故。若說多法即名顛倒者。若諦自心。尚不得一。何況說多。以心外見法。即成顛倒。如狂心見鬼。病眼生華。無中執有。豈成真正。隨機說法斷佛道故者。執有前機。早違大旨。更說多法。實壞正宗。如法華經云。若有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以心法甚深。非多非少。既不可多說。亦不可少說。以非多故不增。以非少故不減。以不增故不生。以不減故不滅。故華嚴經頌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藥王菩薩云。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兩臂。即是斷常二法。若捨生滅斷常之見。則心佛現前。頓成佛體。故云必當得佛金色之身。
無涯際總持經云。一念之頃。能知三世一切諸法。悉皆平等。無不通達。其人終無異行。亦無異念。釋曰。無涯際總持經者。以名標宗。謂真心無際。總持萬法。攝歸一體。故云平等。如是通達之人。終無異行者。以知心外無法可作差別故。亦無異念者。以心內無法可起思惟故。所以華嚴經十迴向品云。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眼終不見有不淨佛剎。亦不見有異相眾生。以心境一如故。
不退轉法輪經云。善知一切眾生無相。悉同法界。非見非不見。何以故。法界即是一切眾生心界。是名信行。
持世經云。三界唯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凡夫為虛妄相應所縛。於識陰中。貪著於我若我所。
瓔珞經云。佛言。吾今有十四億大眾。以金剛口。說決定義。佛子。我昔法會。有一億八千無垢大士。即於法會。達一性原。頓覺無二一切諸法。皆一合相。從法會出。各於十方說此瓔珞。又云。行從心得。心淨道成。
思益經云。聖人無所斷。凡夫無所生。是二不出法性平等之相。釋曰。以凡夫迷執心外有法。妄見法生。若聖人明見心外無法。無法可生。了凡無生。即聖無斷。則是入一心不二法門。故云不出法性平等之相。以無有一法出法性外故。如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
勝跡菩薩所解諸法經云。法唯一字。所謂無字。本無言說。當知無說。是為真說。釋曰。心為一字中王。攝盡無邊之教海。心為諸佛智母。演出無盡之真詮。若能發明。決定信入。則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亦是唯願少聞。多解義趣。即斯旨矣。故涅槃疏云。涅槃之義。浩然無盡。欲舉一蔽諸。指鹹談海者。即一心也。
法句經偈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見有種種。又云。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釋曰。雖誦千章者。但徇音聲。不知正義。不如一要者。若了一心。為萬法之要。達宗則息意。意息則境空。以萬法常虛。隨意生形。故不思議光菩薩經偈云。一切非如法。等住於如中。覺了知是已。無過無功德。釋曰。一切非如法者。即是心外遍計妄執無體之法。若了妄無實。則一切諸法。等住於一如心中。如是覺知。則覺外無法可為對待。染淨俱空故。如思益經云。菩薩所化眾生。無有功德。以無對處故。因有過患。方顯功德。以真心遍一切處故。更無一法。可為過患。既無所治過患。亦無能治功德。二俱不立。故云無過無功德。
諸法無行經云。善住天子。問文殊言。若有人來求出家者。當云何答。文殊言。若不發出家心者。當教汝真出家法。何者。若求出家。是求三界。及以五欲。未來報等。彼不見心。故不證法。心無為故。故不發心。釋曰。若證自心。即入無為之理。若是無為之理。則無心可發。斯則是真發心。是真出家矣。
法華三昧觀經云。所謂十方三世眾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唯一大乘。無二無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滅畢竟空相。唯有此大乘。無有二也。習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釋曰。一稱南無佛。皆當作佛者。若法界含生。三乘五性。能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歸依。無二無三。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以六塵境。隨妄念故有。無念則無境。何用更斷。故能不斷五欲。而淨諸根。諸根既淨。五蓋自除。五根五力。自然增長。不唯即得禪定。乃至六度萬行。悉皆成就。如金剛三昧經云。空心不動。具六波羅蜜。心空則一切皆空。故云唯有此大乘。無有二也。
雜藏經云。為善福隨。履惡禍追。響之應聲。善惡如音。非天龍鬼神所授。非先禰所為。造之者心。成者身口矣。佛說偈曰。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宗鏡錄卷第九十四
宗鏡錄卷第九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勝天王般若經云。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法界。若一若異。不可思議。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釋曰。同在一處自性清淨者。一切凡聖。皆以無所住。而住自性清淨心祕密藏之一處。若一若異不可思議者。以報身妙土之相。相入相資。故云若異。以法身自體之性。相遍相即。故云若一。如芥瓶燈室。同異難量。故云不可思議。般若方便二相平等者。諸佛以般若方便。常相輔翌。何者。以般若觀空。不住生死。以方便涉有。不住涅槃。以不住生死故。智眼常明。以不住涅槃故。悲心恒續。悲智體同。故云平等。
最勝王經云。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釋曰。一切境界。皆是意言分別。則無境唯識。若了識空。但一真心。成無分別智。此乃無等之智。第一之說。豈有餘智更能過者。此真如一心之性。為萬法之所依故。離此之外。何處別有纖塵能為標指。若離此一心境智。或有所見。皆是瞖眼狂心。不見真實。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如眾瞖者。同於一處。見各差別。互不相礙。皆由眼瞖不見正色。眾生亦爾。色性無礙。心緣異故。蔽於正見。不了真實。
禪要經云。棄諸蓋菩薩白佛言。世尊。禪門祕要。為有一門。為是多門。若有多者。法則有二。若是一者。云何容受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迫迮。佛言。善男子。此禪要門。亦非是一。亦非多數。一切眾生。性同虛空。雖同虛空。各於身心自有禪門。實不共修。何以故。息口不言。冥合於理。口為禪門。攝眼分別。混合無異。眼為禪門。耳所聞聲。了知虛妄。畢竟寂滅。猶如聾人。耳為禪門。乃至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攝諸塵勞。入不二門。曠徹清虛。湛然凝定。釋曰。心是禪門。身為慧聚。禪能洞寂。慧能起照。寂照無差。方入平等。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耶。故知若了念本不起。常在等持。不察境因念生。翻悟真心亦動。所以圓覺經云。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雲自飛。真月何動。豈悟攀緣之舟常泛。覺岸靡移。如圓覺疏序云。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騖驟。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云。爾時天冠菩薩。問於大樹緊那羅王。如是琴中妙偈。從何而出。答言。善男子。從諸眾生音聲中出。又問。諸眾生音。從何而出。答言。善男子。眾生音聲。從虛空出。乃至當知是聲。即虛空性。聞已便滅。若其滅已同空性住。是故諸法。若說不說。同虛空性。是故應當不捨空際。如音聲分。諸法亦爾。乃至又以音聲。名為言說。然是音聲。無有住處。若無住處。則無堅實。則名為實。若其是實。則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無有起。若無有起。則無有滅。若無有滅。是名清淨。若是清淨。是則白淨。若是白淨。是則無垢。若是無垢。則是光明。若是光明。則是心性。若是心性。則是出過。若是出過。則出過諸相。若出過諸相。則是正位。若菩薩在正位。是則名得無生法忍。釋曰。入一心正位。是究竟指歸。最後垂示。言窮理極。更無過矣。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云。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行識滅已。初識次生。或生天中。或生人中。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餓鬼。大王。以初識不斷。自心相續。應受報處。而生其中。大王。觀諸生滅。頗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未來世。大王。如是行識終時。名之為滅。初識起時。名之為生。大王。行識滅時。去無所至。初識生時。無所從來。何以故。識性離故。大王。行識行識空。滅時滅業空。初識初識空。生時生業空。觀諸業果。亦不失壞。大王當知。以初識心相續不斷。而受果報。
華手經云。佛言。復次堅意。菩薩以善修習一佛相故。隨意自在。欲見諸佛。皆能現前。堅意。譬如比丘。心得自在。觀一切入取青色相。能得信解。一切世界。皆一青相。是人所緣。唯一青色。觀內外法。皆一青色。於是緣中。得自在力故。堅意。菩薩亦復如是。隨其所聞諸佛名字。在何世界。即取是佛。及世界相。皆緣現前。菩薩善修習此念佛緣故。觀諸世界。盡皆作佛。常善修習是觀力故。便能了達一切諸緣。皆為一緣。謂現在佛緣。是名得一相三昧門。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經云。佛告月氏天子。何謂菩薩曉了一切猶如虛空。其三界者。心之所為。不計斯心。無有色像。亦不可覩。無有處所。無有教令。猶如幻化。因其心本。而求諸法。則不可得。若以於心不求于心。則無所獲。心不可逮。以不得心。一切諸法亦不可得。諸法則無有法。無形類想。亦無有影。而無所有。及與實諦。亦無所覩。無所覩者。於一切法。心無所入。知一切法。無所成就。亦無所生。譬如虛空。
菩薩念佛三昧經云。心如金剛。善根穿徹一切法故。心如迦隣提衣。柔軟。善根。能作業故。心如大海。善根攝諸戒聚故。心如平石。善根住持一切事業故。心如山王。善根發生一切善法故。心如大地。善根負持眾生事業故。
演道俗業經云。佛告長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三曰。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曉十二緣。本無根原。因對而現。是為四。佛於是頌曰。悉解其身空。四大而合成。散滅無處所。從心而得生。五陰本無根。所著以為名。十二緣無端。了此至大安。
善夜經云。佛言。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至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釋曰。此緣三世之境。是相續識。若初心人。未得一念不生。或前念忽起。但後念莫續。亦漸相應。若欲頓消。直觀一念。生時。不得起處。自然前後際斷。當處虛寂。如金剛般若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以無得故。自不相續。
入一切佛境界經云。佛言。若得修行正念法者。彼無一法非是佛法。何以故。以覺一切法空故。乃至文殊師利言。修行正念者。不取不捨。即名正念。不觀不異。名為行。不著不縛不脫。名為。行不去不來。名為行。文殊師利。正念行者。彼處。無行無利。無果無證。何以故。文殊師利。心自性清淨故。彼心客塵煩惱染。而自性清淨心不染。而彼自性清淨心。即體無染。不染者。彼處無對治法故。以何法對治。能滅此煩惱。何以故。彼清淨非淨。即是本淨。若本淨者。即是不生。若不生者。彼即不染。若不染者彼不離染法。若不離染法者。彼滅一切染。以何等法滅一切染。彼不。生若不生者。是菩提。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者。名為不異。不異者。名為如實。住一切有為無為法。釋曰。但了無生。即入平等。言平等者。即一切有為無為如實之性。見此性故。以無住義住一切法中。若不達一切法。是一心真如平等無生之性。在染離染。俱為煩惱所染。若了諸法無生。則一切有為無為。皆是菩提之道。何所染耶。
海龍王經云。佛告龍王。是無盡藏。總持。說德無量。入無極慧。集菩薩行。乃至嚴淨道場。逮諸佛法。是謂無盡之藏總持。其有文字名號之數。及法諸數。遊于正法。皆來歸斯無盡之藏。為總持也。菩薩入斯。於諸文字無所分別。諸法清白。不壞本淨故。乃至由是總持。後當來世。是離垢總持所流布處。皆是如來之所建立。八萬四千法藏。是總持門為首也。八萬四千行。皆來歸於總持。八萬四千三昧。皆從總持。八萬四千總持無盡之藏。總持為本原。釋曰。以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是諸法總持之門。從心所生。用不失體。故云不壞本淨故。末不離本。故云皆是如來之所建立。萬法出生。故云無盡之藏。凡聖之地。故號本原。
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云。是時大德阿難白言。世尊。是無量志莊嚴王菩薩。自以其身供養如來。當以何身覺菩提道。時華室中諸菩薩等。問阿難言。於意云何。可以身覺於菩提耶。阿難勿作斯觀。當以身心覺於菩提。阿難報言。諸善丈夫。若非身心覺於菩提。當用何等而覺菩提。諸菩薩言。大德阿難。身之實性。是菩提實性。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覺是一切諸法實性。故名覺菩提。
堅固女經云。堅固女言。復次舍利弗。所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不見彼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若不見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汝云何發菩提心欲覺菩提。女言。欲令行邪道眾生住正道故。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言。善哉善哉。能如是知。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得菩提者。是故我今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妹。汝未來世教化。眾生耶。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教化者。是故我今必定當能教化眾生。佛言。汝於來世作大導師耶。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作導師。是故我今必定當得作大導師。釋曰。故知若有見如是唯心一法。入宗鏡中。法爾常為一切教化之主。十方大導之師。以自得本故。能普攝一切枝末之法。悉還歸於一心本地。故決定無疑矣。如攝波歸水。會色歸空。有何疑哉。
大莊嚴法門經云。佛言。復次長者子。清淨攀緣方便行菩薩。於一切眾生心法中。悉有菩提。何以故。若彼心無。色離色分別。體性如。幻彼此內外。不相續者。是名菩提。復次。長者子。菩薩。不應覺於餘事。但覺自。心何以故。覺。自心者。即覺一切眾生。心故。若自心。清淨。即是一切眾生心。清淨故。如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如自。心離垢即是一切眾生心離垢。如自心。離貪即是一切眾生心離。貪如自心離瞋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瞋如自心離癡。即是一切。眾生心難癡。如。自心離煩惱。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煩惱。作此覺者。名。一切智知覺。釋曰。若。了一心。遍知一切。夫一切者。是。一之一切故。名一切智知。覺若各隨相。解則不得名一切智知。覺以不覺諸法自性故。所以。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逈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乃至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釋曰。凡夫二心者。一根境同緣心。此則和合而生。無有自體。凡夫執實。故說為空。二離根境心。即是真心。不從緣生。若了此心。即真發菩提之道。賢聖二心者。一理智心。即第一義諦。空有兩亡。性相俱寂。二境智心。即隨緣俗諦。真俗雙照。理事相含。若入宗鏡之中。總前凡聖四心。或入相資門。若聖若凡。交徹無礙。或入相泯門。若一若多。冥同性海。
成具光明定意經云。何謂廣一心。曰。孝事父母則一其心。尊敬師友而一其心。斷愛遠俗而一其心。入三十七品而一其心。空閑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亂而一其心。多欲多諍多作多惱。於是之處而一其心。褒訕利失善惡之事。於是不搖而一其心。數息入禪。捨六就淨而一其心。身自能行。復教他人。此謂廣一心也。
文殊師利問經偈云。若見有一法。餘法悉應見。以一法空故。一切法亦空。釋曰。心有法則有。心空法則空。萬法一心宗。空有皆無寄。舉一例諸。悉歸宗鏡。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曼殊室利菩薩。對世尊大眾菩薩前告言。若有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志求無上菩提。修持真實佛金剛聖性三摩地一切法者。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是也。為有情眾生心地法藏。有煩惱種性。煩惱種性。則是菩提性者。有情心處。本性真淨。空無所得。是故有情心。是大圓鏡智心處是也。
摩訶衍寶嚴經云。譬如畫師。作鬼神像。即自恐懼。如是迦葉。諸凡愚人。自造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輪轉生死。不知此法。亦復如是。
文殊悔過經云。文殊師利言。人民所行眾德本者。志性各異。使入總持光明之慧。其有諸天一切人民。愁憂苦惱。為除眾患。悉入總持光明之耀。一切諸論文字本際。入於總持光明之耀。一切諸行諸想所應。悉入總持光明之耀。使致普門諸根轉輪。使入總持光明之門。一切莊嚴清淨眾飾。使入總持光明之門。乃至住於一事普見眾事。住於眾事。悉見一事。則以一事。入一切事。以一切事。入於一事。則以一義告誨。開化一切諸義。以一切義。興發一義。以無因緣。入於諸緣。化于諸緣。令入無緣。以無事法。入于眾生。性行各異。從其相行。而教誨之。釋曰。夫能泯異性。永拔苦輪。融諸行門清淨嚴飾者。悉令入一心總持之門。被宗鏡光明之耀故。能住一事而見眾事。以一成多。用諸義而發一義。以多成一。一成多而用遍。多成一而體融。體用交羅。一多自在。
觀佛三昧海經云。復次阿難。譬如有人。貧窮薄福。依諸豪貴。以存性命。時有王子。遇行出遊。執大寶瓶。於寶瓶內。藏王印綬。是時貧者。詐來親附。得王寶瓶。擎持逃走。王子覺已。遣六大兵。乘六黑象。手執利劍。疾走追之。時持瓶人。走入深草。空野澤中。見曠野澤。滿中毒蛇。四面吐毒。吸持瓶者。時貧窮人。慞惶恐怖。馳走東西。蛇亦隨之。無藏避處。於空澤中。見一大樹。蓊欝扶疎。甚適其意。頭戴寶瓶。攀樹而上。既上樹已。六兵乘象。馳疾如風。尋復來至。貧人見已吞王寶印。持瓶冠頭。以手覆面。生貪惜故。不忍見之。時六黑象。以鼻絞樹。令樹倒躄。貧人落地。身體散壞。唯金印在。寶瓶現光。諸蛇見光。四散馳走。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釋曰。夫觀佛三昧者。則諦了自心。名為觀佛。既識心已。不為境亂。湛然常定。名為三昧。有人貧窮薄福者。有人者。有即二十五有。人即一切眾生。以無法財。名為貧窮。不悟心佛。故稱薄福。依諸豪貴者。即是諸佛菩薩。以存性命者。即是依觀佛三昧門。得見自性。以成慧命。乃至貧人落地者。即是於凡夫身。達人法二空。證會一心。住真如地。身體散壞者。既洞唯識之性。身見自亡。唯金印在者。即是悟心常住。所以一鉢和尚云。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寶瓶現光者。即般若智照。諸蛇見光四散馳走者。即四大之身蛇。三毒之煩惱。智了即空。名為馳走。住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者。以無念智。見真覺性。故云住念佛者。諸塵不動。一體不移。名為心印。恒住法位。究竟寂滅。名為不壞。況如唯金印在。故稱亦復如是。所以起信論云。得見心性。名究竟覺。即斯旨矣。
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佛告現意天子。汝可示現首楞嚴三昧本事少分。現意天子語堅意言。仁者。欲見首楞嚴三昧少勢力不。答言。天子。願樂欲見。現意天子。善得首楞嚴三昧力故。即現變。令眾會者。皆作轉輪聖王。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及諸眷屬七寶侍從。乃至復現神力。普令眾會。皆如釋迦牟尼佛身。相好威儀。各有比丘眷屬圍遶。釋曰。天子名現意者。以一切法。從意生。形因心所現。故名現意。是知自心如幻。無有定儀。所見差殊。隨心生滅。若能知幻無實。即見真性。以得真性故。方能周遍法界。示如幻法門。普現色身。引幻眾生。同歸實地。
轉有經偈云。若為真實說。眼則不見色。意不知識法。此是最祕密。釋曰。入此一心祕密之藏。則能所俱亡。不與六塵作對。故云眼。不見色等。
大法鼓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釋曰。故知一切眾生。悉有正因佛性。以萬行莊嚴為引出性。乃至因圓。為。至得果性。畢竟成就一心常樂涅槃之道。
寶頂經云。佛言。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搥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為我。除此虛空。除此虛空。迦葉。於汝意云何。此空為可除不。迦葉言。不可。世尊。佛言。迦葉。若有如是沙門。婆羅門。怖畏性空。我說是人。失心狂亂。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諸法。若惜諸法。云何不惜此空。
佛性論問云。此經為顯何義。答。為示一切諸法本性非有。故說法空。非關法滅。然後得空。故於空性。不應生怖。釋曰。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者。夫有所說。皆為顯空。所以空則一切法。法則一切空。非先有而後無。寧歸斷滅。豈先無而後有。不墮無常。是以性本常空。空無間斷。體應諸有。有自繁興。能入斯宗。聞諸法空。心大歡喜。不了此義。聞諸法空。心大怖畏。以不了法空。違現量境。執為外解。聞說唯心之旨。恐墮空見之門。心境俱迷。遂生怖畏。
度一切諸佛境界經云。佛言。文殊師。利菩提者。無相無緣。云何無相。云何無緣。不得眼識是無相。不見色是無緣。不得耳識是無相。不聞聲是無緣。乃至意法亦如是。釋曰。無相則無能緣之心。無緣則無所緣之境。能所俱亡。真心自現。
文殊師利行經偈云。過現未來法。唯語無真實。彼若於實處。一相無差別。釋曰。若說三世所有之法。皆是世諦語言。若了一心真實之處。一道自無差別。何言之所議。意之所緣耶。
宗鏡錄卷第九十五
宗鏡錄卷第九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菩薩處胎經云。譬如泉源陂池。五河駛流。各各有名。悉歸于海。便無本名。亦如須彌。峙立難動。雜色眾鳥。往依附山。皆同一色。便無本色。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亦復如是。眾生心識。所念不同。若干思想。能令一切至解脫門。想定意滅。便無本念。同一解脫。
十善業道經云。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乃至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麁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云。佛告賢護。寂照神變三摩地者。謂一切法平等性智。一切言說不現行智。乃至悟入心智。於心自性。能隨覺智。於引不引。及引發中成善巧智。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云。佛言。如是一法。隨心變現。即能具足六波羅蜜。應當廣說。教化眾生。為大利益。乃至成佛。
賢劫定意經云。若有菩薩平等三昧。諸根具足。聖慧成就。是曰一心。又云。其在禪定。不著內外。亦無中間。是曰一心。
舍利弗陀羅尼經云。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見如來。不以無色見如來。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屬。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為念佛。
商主天子所問經云。商主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能清淨心。答言。天子。若知諸心。皆是一心。如是菩薩。名得淨心。
大乘流轉諸有經偈云。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離於能詮語。所詮不可得。釋曰。故知法但有名。因名立法。又名因於語。語因覺觀。覺觀心不起。能所悉皆空。
弘道廣顯定意經云。佛言。又復三事。心之所生。諸法無常。從其心生。諸法皆苦。亦由心生。諸法無我。亦從心生。乃至能一其心。知眾生心。順行化之。是則心力。
阿含經偈云。我與己為親。不與他為親。智者善調我。則得生善趣。釋曰。所以云。天下至親。無過於心。可謂入道真要。修行妙門。若善調之。速登大果。所以般若經云。調心為善哉。調心招樂果。
雜藏經偈云。心能導世間。心能遍攝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隨行。
文殊菩薩問法身經云。如言摩尼寶舍有四角。從一角視。悉見諸角。無所缺減。是故見諸本際。釋曰。若了一心本際何法不通。以諸法從心所生。皆同一際。住此際中。一一圓滿。舉目咸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
象腋經偈云。種種幻無實。凡夫人見異。是中無有異。一切同一相。
老姥經云。眼見好色即是意。意即是色。是二者。俱空無所有生。滅亦如是。
無所希望經云。時舍利弗。知諸眾會心之所念。即時告此諸比丘言。仁等何故發於斯言。吾等之身。從今已往。無佛世尊。因從異學。出為沙門。時諸比丘。報舍利弗。吾從今始敬事六師。一切所歸。為一相耳。不倚六入。是以不見若干種師。不想出家沙門也。釋曰。倚六入而為差。妄分邪正。歸一相而為本。彼我雙亡。如是解者。可謂真出家矣。
寂調音所問經云。寂調音天子言。文殊師利。何等如與垢淨等。文殊師利言。空無相無願如。所以者何。涅槃空故。天子。如瓦器中空。寶器中空。無二無別。如是天子。垢空淨空。俱同一空。無二無別。釋曰。器雖不等。空本無形。垢淨雖殊。性何曾異。如是了者。入無相門。頓悟真空。不墮修證。
月藏經偈云。諸法無有二。導師捨憎愛。一道如虛空。此是佛境界。又偈云。不分別諸法。不見有眾生。諸法唯一相。得見佛境界。
佛語經云。佛言。若有處語。是魔王語。是魔見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一切諸處語者。是名佛語。釋曰。無一切諸處語者。因是無所證之法。亦無能證之智。既無有法。豈可說耶。但了唯心。自然無語。無語是真語。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著處所。若有所說。悉違本宗。不見法性。如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雜藏經偈云。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大乘理趣經偈云。一切有為法。如乾闥婆城。眾生妄心取。雖現非實有。諸法非因生。亦非無因生。虛妄分別有。是故說唯心。無明妄想見。而是色相因。藏識為所依。隨緣現眾像。如是目有瞖。妄見空中華。習氣擾濁心。從是三有現。眼識依賴耶。能現種種色。譬如鏡中像。分別不在外。所見皆自在。非常亦非斷。賴耶識所變。能現於世間。法性皆平等。一切法所依。藏識恒不斷。末那計為我。集起說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是故說唯心。心外諸境界。妄見毛輪華。所執實皆無。咸是識心變。色具色功德。皆依賴耶識。凡愚妄分別。謂是真實有。睡眠與惛醉。行住及坐臥。作業及士用。皆依藏識起。有情器世間。非由自在作。亦非神我造。非世性微塵。如木中火性。雖有未能燒。因燧方火生。由此破諸暗。展轉互為因。賴耶為依止。諸識從彼生。能起漏無漏。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動。恒起諸識浪。無間斷亦然。如酪未鑽搖。其酥人不見。施功既不已。醍醐方可得。賴耶妄熏習。隱覆如來藏。修習純熟時。正智方明了。諸識隨緣轉。不見本覺心。自覺智現前。真性常不動。
寶雨經云。菩薩云何行心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心實無常執著為常。實是其苦。執著為樂。本無有我。執著為我。本來不淨執著為淨。其心輕動。無時暫停。以不停故。於諸雜染。能為根本。壞滅善道。開惡趣門。生長三毒。與隨煩惱等。作其因緣。為主為導。又能積集。淨不淨業。迅速流轉。如旋火輪。亦如奔馬。如火焚燒。如水增長。遍知諸境。如世彩畫。菩薩如是觀察心時。便得自在。得自在已。於諸法中。亦無罣礙。是名菩薩善行心念處。
持地經云。佛言。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修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來。去無所至。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本體。無一定法可得。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是心無一生起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空故。本體無所有。是心無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但凡夫顛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堅牢。無不變異相。如是思惟得修心念處。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智者通達是心無生無相。爾時如實觀心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沒滅相。不復分別心滅不滅。而能得心真清淨相。諸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不能惱。何以故。諸菩薩見知心清淨相。亦知眾生心清淨。作是念。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如是思惟時。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持世。諸菩薩摩訶薩。修心觀心如是。
寶網經偈云。普遍諸佛土。法王之境界。釋師子人尊。一毛光所照。釋曰。如無量無邊諸佛土。不出一毛頭心地。以智了達者。故云光所照。
十住經云。金剛藏菩薩。是菩薩。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時問難。以無量無邊音聲差別問難。是菩薩於一念中。悉受如是問難。但以一音。皆令開解。釋曰。但以一音皆令開解者。萬法從心。何疑不釋。依心所示。何法不融。可謂得佛法之精華。開人天之眼目。
廣博嚴淨經偈云。自在世導師。不可說而說。於空中作結。即空而解之。釋曰。心有即結。心空即解。若無於心。無結無解。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六結不同。脩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釋曰。左右偏掣況有無二見。當於結心。即正明中道。所以味真。空而有無情起。執根塵而一六義生。諦了自心。解縛俱泯。故知垢淨解縛。悉從自心。以心垢故見垢。心淨故見淨。心縛故見縛。心解故見解。若無於心。何垢何淨。如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魔界行不污。現於魔宮。語惡魔言。汝寧不聞。佛說首楞嚴三昧。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出汝境界。亦皆當復度脫餘人。出汝境界。魔即報言。我聞佛說首楞嚴三昧名字。以被五縛。不能得往。所謂兩手兩足。及頸。又問惡魔。誰繫汝者。魔即答言。我適發心。欲往壞亂聽受。首楞嚴三昧者。即被五縛。我適復念。諸佛菩薩有大威德難可壞亂。我若往者。或當自壞。不如自住於此宮殿。作是念已。即於五縛。而得解脫。菩薩答言。如是。一切凡夫。憶想。分別顛倒取相。是故有縛。動念戲論。是故有縛。見聞覺知。是故有縛。此中實無縛者解者。所以者何。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常解脫相。無有愚癡。如來以此法門說法。若有眾生得知此義。欲求解脫。勤心精進。則於諸縛。而得解脫。
寶篋經云。文殊師利。告大德舍利弗。如恒沙劫。火災熾然。終不燒空。如是舍利弗。一一眾生恒河沙劫。造作逆罪不善之業。然其心性終不可污。
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偈云。虛空離生滅。法界無去來。眾色現於空。諸法依心住。空無色非色。心性亦復然。虛空唯假名。心意識如是。
菴提遮女經偈云。我雖內室中。尊如目前現。仁稱阿羅漢。常隨不能見。釋曰。故知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以自業所遮。對面不見。十地尚隔羅縠。二乘可知。
守護國主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薩摩訶薩言。此深三昧。以菩提心而為其因。以大慈悲而為根本。方便修習無上菩提。以為究竟。善男子。此中何者名為菩提。善男子。欲知菩提。當了自心。若了自心。即了菩提。何以故。心與菩提。真實之相。畢竟推求。俱不可得。同於虛空。故菩提相。即虛空相。是故菩提無所證相。無能證相。亦無能所契合之相。何以故。菩提畢竟無諸相故。善男子。以一切法。即虛空相。是故菩提畢竟無相。爾時一切法自在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此菩提同虛空。一切智體當何所求。云何證得菩提現前。一切智智當於何生。佛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一切智體。當於心求。一切智智。及與菩提。從心而生。何以故。心之實性。本清淨故。善男子。此心之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善男子。一切如來說此心相。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非紫。亦非金色。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非男女。亦復非是亦男亦女。善男子。此心非欲界性。非色界性。非無色界性。非天龍。非夜叉。非乾闥婆。非阿脩羅。非迦樓羅。非緊那羅。非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同類。善男子。此心不住於眼。亦復不住耳鼻舌身意。於三世中。亦不可見。何以故。此心同於虛空相故。以是義故。遠離一切麁細分別。何以故。此虛空性。即心性故。如其心性。即菩提性。如菩提性。即陀羅尼性。善男子。是故此心。虛空菩提。陀羅尼性。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如是一切。皆以大慈大悲而為根本。方便波羅蜜之所攝受。善男子。是故當知。我今於此諸菩薩等大眾之中。說如是法。為淨廣大菩提心故。為令一切了自心故。是故。一切法自在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知菩提真實性者。當了自心。如其心性。即菩提性。云何而能了知心性。謂此心性。於一切相。若形若顯。乃至若五陰。若六入。若十二處。若十八界。如是等法。觀察推求竟不可得。善男子。若諸菩薩如是了知。即得成就第一清淨法光明門。住此門已。任運得此不可思議一切智智。諸佛境界甚深三昧。
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何當得住於佛乘。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佛言。文殊。汝得無礙智乎。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礙。佛言。汝坐道場乎。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釋曰。若了一心實際。則一切無所得。於無所得中。故。能成辦無邊佛事。於事事中。皆不違實際故。若如是解者。未必是不坐道場。是坐道場。當坐道場時。是不坐道場矣。何以故。道場等不出實際故。
大品經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蜜。釋曰。若住法。則不見般若。若住般若。則不見法。以法有相。般若無相。有無相反故爾。又非離有相法。別立無相般若。以相即無相。全是般若故。經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又云。若學般若。應學一切法。何以故。夫般若者。是無住義。起心即是住著。若不住一切法。即是般若。故云若學般若。應學一切法。設住般若。亦成愚闇。但一切處皆無住。則無非般若。
金剛場陀羅尼經云。文殊白佛言。頗有一法。菩薩行已。能入一切陀羅尼諸法門不佛言。有一字法門。菩薩得已。能說千萬字法門。而此一字法門。亦不可盡。說。諸法已。還攝入一字法門。
轉女身經云。若於諸法不見差別。是則必能成就眾生。又云。若知諸法皆解脫相。是則名為究竟解脫。釋曰。執心為境。觸目塵勞。知境是心。無非解脫。所以二乘只證人空。但離人我虛妄。名為解脫。末得法空一切解脫。以不識心故。如入楞伽經偈云。諸法無法體。而說唯是心。不見於自心。而起於分別。
出曜經云。身被戒鎧。心無慧劍者。則不能壞結使元首。故知若不觀心。妙慧成就。則不能斷無明根本。所以首楞嚴經云。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
正法華經云。第一大道。無有兩正。釋曰。志當歸一萬法所宗。如國無二王。家無二主。若離此別有所求則成兩道。如菩薩行方便經云。夫求法者。名不求於一切諸法。又云。若有所求則不能師子吼也。若無所求能師子吼。釋曰。
涅槃經云。師子吼者。決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知自心。佛性具足。則性外豈有法而可求耶。
那先經云。王問那先。何等為一其心者。那先言。諸善獨有一心最第一。一其心者。諸善皆隨之。那先言。譬若樓陛。當有所倚。諸善道者。皆著一心。
雜藏經云。闍王施寶衣與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忽於座上隱身不見。如是展轉施諸菩薩聲聞。亦復如是。乃至自著。亦不見身。因茲悟道。釋曰。夫祖佛起教之由。莫不皆是破身心二執。故金剛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寶藏論云。清虛之理。畢竟無身。心亦如是。若能直悟自他身心。俱不可得。心外無法。萬境皆空。即同闍王所悟。
無量義經云。佛告大莊嚴菩薩。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菩提。世尊。是法門者。字號何等。其義云何。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釋曰。是一法門名無量義者。即是一心門。能生無量義。以不守自性。隨緣成諸法。正隨緣時。亦不失自性。以眾生不了故。但隨起動之緣。不見寂滅之性。故於諸法。橫計有無。彼此得失。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云。大王當知。譬如男子。或諸女人。於其夢中。夢心所見。可愛園林。可愛山谷。可愛國邑。及諸異類。彼夢覺已。所見皆無。如是大王。國祚身命。虛偽無常。一切皆如夢之所見。故知夢中境界。覺時境界。唯心所見。更無有異。世人但信夢境是虛。例執晝境是實。是以大覺垂愍。說況比知。將所信之虛。破所信之實。令所信之實。同所信之虛。頓悟法空。皆入宗鏡。
入法界體性經云。爾時長老舍利弗。從自住處出。往詣文殊師利童子住處。到已。不見文殊師利。即詣佛所。到已。在佛別門外邊而住。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是舍利弗比丘。今在門外。為欲聽法。汝令使入。文殊師利言。世尊。若彼舍利弗際。若法界際。世尊。此二際。豈有在內在外。若中間二耶。佛言。不也。文殊師利言。世尊。言實際者。亦非實際。如是際非際。無內無外。不來不去。世尊。長老舍利弗際。即是實際。舍利弗界。即是法界。世尊。然此法界。無出無入。不來不去。其長老舍利弗。從何處來。當入何所。佛言。文殊師利。若我在內共諸聲聞語論。汝在於外而不聽入。汝意豈不生苦惱想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凡所說法。不離法界。如來說法。即是法界。法界即是如來界。說法界。如法界。言說界無二無別。所有名者說者。此等皆不離法界。世尊。以是義故。我不苦惱。世尊。若我恒河沙劫等不來。至世尊說法所。我時不生愛樂。亦無憂惱。何以故。若有二者。即生憂惱。法界無二。故無惱耶。釋曰。是以內外無際。真俗一原。入宗鏡中。忻戚不盈於懷抱。住無二處。增愛靡挂於情田。故知不去不來。見佛匪移於當念。非近非遠。聞法豈越於毫端。得文殊之心。方知法爾。起眾生之見。自隔情塵。
深密解脫經云。諸佛如來。善覺所覺。離於二行。到無相處。行諸佛行。得諸如來一切平等。到無障礙之所去處。能到一切不退法輪。能到不可降伏境界。不可思議體。能到一切三世平等。遍至一切諸世界身。到於諸法無疑之處。能到一切究竟智行。悉能到於法智無疑境界。得諸一切無分別身。能答一切菩薩問智。能到無二行之彼岸。能到諸佛無有差別解脫智處。能到無邊無中三昧境界。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盡未來際。釋曰。夫親到諸法無疑之處。悟心方知。頓照萬境無相之門。見性方了。斯乃如來行處。大覺所知。故云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無始無終。盡未來際。
金剛王菩薩祕密念誦儀軌經云。端身正坐。作是思惟。一切諸法從自心起。從本已來皆無所有。
彌勒成佛經偈云。久念眾生苦。欲拔無由脫。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釋曰。心識念念攀緣繫縛塵境。不得自在。即是眾生苦。若了境空無縛。內結不生。證會一心。根塵俱寂。即入性空法界。證無相菩提。所以法華三昧經云。無著無所依。無累心寂滅。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又法華經云。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于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是以諸佛八相成道。菩薩四攝度生。自利利他。悉皆於此本性空中成辦。
雜藏經云。譬如兩木相揩。則自生火。還燒其木。火不從風出。不從水出。不從地出。其四魔者。亦復如是。皆從心生。不從外來。譬如畫師。畫作形像。隨手大小。雖因緣合。有彩有板有筆。畫師不畫。不能成像。四魔如是。心已堅固。便無所起。釋曰。是以一心不動。法不現前。如畫師不畫。且無形像故。不動一心。有大功德。如法句經云。佛言。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蓋五欲。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有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渡於大海。不動身心。而到彼岸。
宗鏡錄卷第九十六
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佛教已明。須陳祖意。達佛乘者。皆與了義相應。如法華經云。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第一毘婆尸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由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第二尸棄佛偈云。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第三毘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第四拘留孫佛偈云。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第五拘那舍牟尼佛偈云。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第六迦葉佛偈云。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第七釋迦牟尼佛偈云。幻化無因亦無生。皆即自然見如是。諸法無非自化生。幻化無生無所畏。復告摩訶迦葉。吾有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付囑於汝。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西天第一祖摩訶迦葉傳法偈云。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難傳法偈云。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傳法偈云。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優波毱多尊者傳法偈云。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亦名香眾。初投優波毱多出家。尊者問曰。為心出家耶。身出家耶。香眾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而求利益。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香眾曰。夫出家者無我之故。無我之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既是常故。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爾。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明朗。依佛法中。度恒沙眾。付法偈云。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得無法。
第六祖彌遮迦付法偈云。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須蜜付法偈云。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第八祖佛陀難提付法偈云。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是。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第九祖伏駄蜜多尊者。問佛陀難提尊者偈云。父母非我親。誰為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難。因茲悟道。付法偈云。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第十祖脇尊者傳法偈云。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實法。無行亦無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時脇尊者。於一樹下。以手指樹下地告大眾曰。此地若變為金色。當有聖者而入此會。言當未久。須臾之頃。以為金色。尊者舉手。而見一人當會前立。尊者曰。汝從何來。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何處所住。夜奢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夜奢曰。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諸佛。夜奢曰。諸佛亦非。爾時夜奢說偈讚曰。師坐金色地。常說真實義。迴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諦。又傳法偈云。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第十二祖馬鳴。尊者傳法偈云。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棄。
第十三祖毘羅尊者傳法偈云。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行化到南印土。彼國人多修福業。不會佛理。唯行小辯。不具大智。及問佛性。而云。布施。我求福業。非解佛性。汝會佛性。為我說之。師曰。汝欲學道。先除我慢。生恭敬心方得佛性。眾曰。佛性大小。師曰。非汝所知。非說大小。若說大小。即是大小。非佛性也。彼眾曰。我欲棄小辯歸于大海。龍樹即為說法。對大眾而現異相。身如月輪。當於座上。唯聞說法。不覩其形。彼眾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不。彼眾曰。非其大聖。誰能識也。爾時提婆。心根宿淨。亦見其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師現佛性之義。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也。語未訖。師即現本身。座上說偈曰。身現滿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辯非聲色。又傳法偈云。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傳法偈云。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第十六祖羅睺羅尊者傳法偈云。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
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傳法偈云。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初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因至其舍。忽見一子。手執銅鏡而至師所。尊者曰。子幾歲耶。子曰。我當百歲。是時尊者見答百歲。覆問曰。汝當無知。看甚幼小。答吾百歲。非其理也。子曰。我不會理。正當百歲。尊者曰。子善機耶。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時尊者敬之深知是聖。又徵問曰。汝執此鏡。意況如何。爾時童子。以偈答曰。諸佛大圓鏡。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俱相似。父母見子奇異。遂捨出家。尊者即領遊化。至一古寺。而為受戒。名曰伽耶舍多。於彼殿上。有銅鈴被風搖響。尊者問曰。彼風鳴耶。彼鈴鳴耶。彼銅鳴耶。子曰。我心鳴耳。非風銅鈴。尊者曰。非風銅鈴我心誰耳。子曰。二俱寂靜。非三昧耶。尊者曰。善哉真比丘。善會諸佛理。善說諸法要。善識真實義。又告曰。我今將此法眼藏。付囑於汝。汝受吾偈。當行化之。偈曰。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伽耶舍多。後付鳩摩羅多傳法偈曰。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傳法偈云。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第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偈云。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第二十一婆修槃頭尊者傳法偈云。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挐羅付鶴勒尊者。傳法偈後。即從座起。踊身虛空。作十八變訖。却歸本座。以手指地。化為一泉。而說偈言。心地清淨泉。龍潤於一切。從地而涌出。遍滿十方濟。又傳法偈云。心逐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第二十三祖鶴勒尊者付法已竟。即從座起。踊身虛空。作十八變已。却歸本座。寂然滅度。爾時大眾。欲分舍利。各自起塔。臨闍維訖。欲分舍利。爾時尊者。現身說偈。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又傳法偈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云。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于今。
第二十五祖婆舍多尊者傳法偈云。聖人說知見。當境無非是。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傳法偈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傳法偈云。心地生諸種。因事復因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西天波羅提尊者。化異見王。現神通力。乘云至王殿前。爾時大王。問乘云者曰。汝為是邪。汝為是正。波羅提尊者答曰。我非邪正。而來正邪。大王。若正。我無邪正。王又問曰。何者是佛。波羅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不。波羅提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波羅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今不覩見。波羅提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識。王曰。師既所見云有作用。當於我處而有之不。波羅提曰。王若作用。現前總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之。幾處出現。師曰。若出用時。當有其八。卓立云端。以偈告曰。在胎曰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辯氣。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脚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攝不出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
此土初祖菩提達磨多羅。南天竺國王第三之子。常好理論。心念眾生。而不識佛。又自歎曰。世有形法。而易了之。唯佛心法。難有會者。爾時般若多羅尊者。至于其國。王賜一寶珠。其珠光明。璨然殊妙。尊者見已。用珠試曰。此寶珠者。有大光明。能照于物。更有好珠。能勝此不。菩提多羅曰。此是世寶。未得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得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第一其此珠者。所有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智辯於此。既辯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辯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辯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法寶以明俗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既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異之。因出家悟道。遂行化此土。寶誌識是傳佛心印觀音聖人。師述安心法門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問。云何自心現。
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並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深從汝種種運為。跳踉顛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癡人。凡有所施為。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法界故。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問。諸法既空。阿誰修道。
答。有阿誰。須修道。若無阿誰。即不須修道。阿誰者。亦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無心。是為通達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為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原。此人慧眼開。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捨違順。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捨違順。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物。名為行道。即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作處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取相故墮地獄。觀法故得解脫。若見憶想分別。即受鑊湯爐炭等事。現見生死相。若見法界性。即涅槃性。無憶想分別。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傳法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第二祖可大師云。凡夫謂古異今。謂今異古。復離四大。更有法身。解時。即今五陰心。是圓淨涅槃。此心具足萬行。正稱大宗。傳法偈云。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師傳法偈云。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種盡無生。
第四祖道信大師云。夫欲識心定者。正坐時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外是心。理盡歸心。心既清淨。淨即本性。內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無動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師云。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恒沙功德。總在心原。一切定門。一切慧門。一切行門。悉皆具足。神通妙用。並在汝心。傳法偈云。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師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六祖慧能大師云。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無一法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無有諸相。汝莫觀淨。及空其心。此心無一無可取捨。行住坐臥。皆一直心。即是淨土。依吾語者。決定菩提。傳法偈云。心地舍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讓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汝今此心。即是佛故。達磨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自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隨時。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從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馬大師問曰。如何用意合禪定無相三昧。師曰。汝若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如天澤。汝緣合故。當見于道。馬大師又問曰。和尚云。見道。道非色故。云何能覩。師曰。心地法眼。能見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馬大師曰。有成壞不。師曰。若契此道。無始無終。不成不壞。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汝受吾教。聽吾偈言。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萠。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語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實相法身佛。經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界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寶本色。如指不自觸。刀不自割。鏡不自照。隨像所現之處。各各不同。得名優劣不同。此心與虛空齊壽。若入三昧門。無不是三昧。若入無相門。總是無相。隨立之處。盡得宗門。語言啼笑。屈伸俯仰。各從性海所發。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實相佛家用。經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性功勳。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諸念若生。隨念得果。應物而現。謂之如來。隨應而去。故無所求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聞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獨一無伴。迷時迷於悟。悟時悟於迷。迷還自迷。悟還自悟。無有一法不從心生。無有一法不從心滅。是以迷悟總在一心。故云一塵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為本性過諸數量。非聖無辯。辯所不能言。無佛可作。無道可修。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即見自心具足多聞。故草木有佛性者。皆是一心。飯食作佛事。衣服作佛事。故。
嵩山安和尚。昔讓和尚與坦然禪師。在荊州玉泉聽律。二人共相謂言。我聞禪宗。最上佛乘。何必局此小宗。而失大理。遂乃云遊。博問先知。至嵩山宗和尚處。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旨。師云。何不問自。家意旨。問他別人意旨。作什麼。問。如何是坦然意旨。師云。汝須密作用。問。如何是密作用。伏請指示。師舉視之。二人當時大悟。
崛多三藏。師因行至太原。定襄縣。歷村。見秀大師弟子。結草為庵。獨坐。觀心。師問。作什麼。對云。看靜。師曰。看者何人。靜者何物。其僧無對。問。此理如何。乞師指示。師曰。何不自看。何不自靜。師見根性遲迴。乃曰。汝師是誰。對云。秀和尚。師曰。汝師只教此法。為當別有意旨。云。只教某看靜。師曰。西天下劣外道所習之法。此土以為禪宗。也。大誤人。其僧問三藏。師是誰。師曰。六祖。又云。正法難聞。汝何不往彼中。其僧聞師示訓。便往曹谿。禮見六祖具陳上事。祖曰。誠如崛多所言。汝何不自看。何不自靜。教誰靜汝。言下大悟。
智策和尚。遊行北地。遇見五祖下智隍禪師。二十年修定。師問。在此間作什麼。隍云。入定。師云。入定者。為有心入也。為無心入也。若有心入者。即一切有情悉皆有心。亦合得定。若言無心入者。一切無情。亦合得定。隍曰。吾正入定之時。不見有有無之心。師曰。若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不應更有出入。隍無對。却問。汝師是誰。云六祖。問。汝師以何法為禪定。師曰。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此說。未息疑心。遂振錫南行。直往曹谿禮見六祖。祖乃亦如上說。隍於言下大悟。
南嶽思大和尚云。若言學者。先須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時盡通。聞說淨不生淨念。即是本自淨。聞說空。不取空。譬如鳥飛於空。若住於空。必有墮落之患。無住。是本自性體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離定無別慧。離慧無別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即定之時無有定。即慧之時無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如燈光雖有二名。其體不別。即燈是光。即光是燈。離燈無別光。離光無別燈。即燈是光體。即光是燈用。即定慧雙修。不相去離。
牛頭融大師絕觀論問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觀。並悉是心。問。心若為。答。心寂滅。問。何者為體。答。心為體。問。何者為宗。答。心為宗。問。何者為本。答。心為本。問。若為是定慧雙遊。云。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慧。問。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心性為境。問。何者是舒。云。照用為舒。何者為卷。云。心寂滅。無去來為卷。舒則彌遊法界。卷則定跡難尋。問。何者是法界。云。邊表不可得。名為法界。
法照禪師云。經云。三阿僧祇百千名號。皆是如來異名。即真心之別稱也。又經云。萬法不出一心。此義是也。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縛解從心。不關餘事。出要之術。唯有觀心。乃至若舉一心門。一切唯一心。若一法非心。則是心外有。誰能在心外。別制一條者。
梵禪師云。若知一切法皆是法。即得解脫。眼是法。色是法。經云。不見法。還與法作繫縛。亦不見法。還與法作解脫。
藏禪師云。於一切法無所得者。即心是道。眼不得一切色。耳不得一切聲。
緣禪師云。譬如家中有大石。尋常坐臥。或作佛像。心作佛解。畏罪不敢坐。皆是意識筆頭畫作。自忙自怕。石中實無罪福。
安禪師云。直心是道。何以故。直念直用。更不觀空。亦不求方便。經云。直視不見。直念不思。直受不行。直說不煩。
覺禪師云。若悟心無所屬。即得道跡。眼見一切色。眼不屬一切色。是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相屬故。心與一切法。各不相知。
圓寂尼云。一切法唯心無對。即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與眼作對。何以故。法不見法。法不知法。
堯禪師云。了心識性。自體恒真。所緣念處。無非佛法。
朗禪師云。凡有所見。皆自心現。道似何物。而欲修之。煩惱似何物。而欲斷之。
稠禪師云。一切外緣。名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能所俱無。即諸相恒寂。
慧慈禪師云。夫法性者。大道也。法是法身。性是覺性。即眾生自然性也。是以金剛般若。如大火聚。三昧焰焰諸累莫入。故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慧滿禪師云。諸佛說心。令知心相是虛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違佛意。又增論議。殊乖大理。常齎四卷楞伽經。以為心要。隨說隨行。
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宗鏡錄卷第九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志公和尚偈云。頓悟心原開寶藏。隱顯靈蹤現真相。獨行獨坐常巍巍。百億化身無數量。縱令畐塞滿虛空。看時不見微塵相。可笑物空無比況。口吐明珠光晃晃。尋常見說不思議。一語標宗言下當。
龐居士頌云。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生生不了有。來去枉虛行。寄語修道人。空生有不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寒山子詩云。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屎。徑直鐵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用行。行之必辛苦。不要求佛果。識取心王主。
懶瓚和尚歌云。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及靈臺。何曾受熏練。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劫石可移動。箇中無改變。又云。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只用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與。細於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騰騰和尚歌云。修道道無可修。問法法無可問。迷人不悟非空。達者本無逆順。八萬四千法門。至理不過方寸。煩惱正是菩提。淨華生於泥糞。識取自家城邑。莫謾遊他州郡。
高僧釋法喜。臨遷化時告眾云。三界虛妄。但是一心。端坐而卒。
高僧釋靈潤云。捨外塵邪執。得意言分別。捨唯識想。得真法界。前觀無相。捨外塵相。後觀無生。捨唯識想。又常與法侶登山遊觀。野火四合。眾並奔散。唯潤安行。如常顧陟。語諸屬曰。心外無火。火實自心。謂火可逃。無由免火。及火至潤。潛然自斂。
高僧釋法空。入臺山幽居。每有清聲召曰。空禪。如是非一。自後法空。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遂乃安靜。初以禪修。終為對礙。遂學大乘離相。從所學者。並以此誨之。以法為親。以法為侶。
高僧釋靖邁。臨終云。心非道外。行在言前。言畢坐蛻。
高僧釋通達。因以木打塊。塊破形消。既覩斯變。廓然大悟心跡。
高僧釋轉明。凡有所諮學者。常以平等唯心一法。志而奉之。
高僧釋道英。入水臥雪。而無寒苦。如是隨事以法對之。縱任自在。不以為難。良由唯識之旨。洞曉心腑。外事之質。豈得礙乎。當講起信。至心真如門。奄然入定。
高僧釋道世云。勤勇懺悔者。雖知依理。須知心妄動。遠離前境。經云。譬如[疊*毛]花千斤。不如真金一兩。喻能觀心強。即滅罪強。
伏陀禪師云。籍教明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凡聖一路。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為理入。
高僧釋智通云。若夫尋近大乘。修正觀者。察微塵之本際。許一念之初原。便可荊棘播無常之音。梟獍說甚深之法。十方淨土。未必過此矣。
高僧釋曇遂。每言。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追求外境。未悟難息。
高僧解脫和尚。依華嚴作佛光觀。於清宵月夜。光中。忽見化佛。說偈云。諸佛祕密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若人開明此法門。一切諸佛皆隨喜。解脫和尚乃禮拜問云。此法門如何開示於人。化佛遂隱身不現。空中偈答云。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知真實法。一切無所見。
太原和尚云。夫欲發心入道。先須識自本心。若不識自本心。如狗逐塊。非師子王也。善知識。直指心者。即今語言是汝心。舉動施為。更是阿誰。除此之外。更無別心。若言更別有者。即如演若覓頭。經云。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又經云。無依是佛母。佛從無處生。
天皇和尚云。只今身心即是性。身心不可得。即三界不可得。乃至有性無性。總不可得。無佛無眾生。無師無弟子。心空。三界一切總空。以要言之。三界內外。下至螻蟻蠢動之者。悉在一塵中。彼此咸等。一一皆如。是。各各不相妨。一切法門。千般萬種。只明見性。更無餘事。
興善和尚云。從上已來。祖佛相傳一心之法。以心印心。不傳餘法。初祖指一言以直說。譬如龍吐水至津。津滿至河。乃至大海。龍是水之源。以知如今已後。學人。相傳一心之法。皆是簡要說。而喚心時。不得別覓佛。當佛時。不得更求心。是以若人信自心是佛。此人所有言說。當能轉法輪。若人不信自心是佛。此人所有言說。皆是謗方等大乘。所以經云。性外得菩提。譬如壓砂求油。不是油正因。
顒禪師有問。涅槃明。眾生即佛性。佛性即眾生。但以時異。有淨不淨。未審非情亦是眾生不。答。經云。文殊問金色女。汝身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女言。如我身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梵網經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又依正二身。互相依立。華嚴經云。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經明。若計靈智之心是常。色是敗壞無常者。則外道斷常之見。華嚴明。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法界。法界之外。更無別法。乃至萬法雖異。其體常同。若不迷於所同。體用。常無有二。無二之旨。蓋出世之要津。一念相應。不隔凡成聖矣。
臥輪禪師云。詳其心性。湛若虛空。本來不生。是亦不滅。何須收捺。但覺心起。即須向內反照心原。無有根本。即無生處。無生處故。心即寂靜。無相無為。
南泉和尚云。然燈佛道了也。若心想所思。出生諸法。虛假合集。彼皆不實。何以故。心尚無有。何所出生。若取諸法。猶如分別虛空。如人取聲。安置篋中。亦如吹網。欲令氣滿。又云。如今但會一如之理。直下修行。又云。但會無量劫來性不變。即是修行。
汾州無業和尚。初問馬祖。三乘至理。粗亦研窮。常聞禪師即心是佛。實未能了。伏願指示。馬祖曰。即汝不了底心即是。更無別物。不了時是迷。了時是悟。亦猶手作拳。拳作手也。師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密傳心印。祖曰。大德正鬧在。且去。別時來。一足始跨門限。祖云。大德。便却迴頭。祖云。是什麼。遂豁然大悟。示徒云。祖師來此土。觀其眾生。有大乘根性。唯傳心印。印汝諸人迷情。得之者。即不論凡之與聖。愚之與智。多虛不如少實。大丈夫兒。不如直下休歇去好。頓息萬緣。截生死流逈出常格。靈光獨照。物類不拘。巍巍堂堂。三界獨步。何必身長丈六紫磨金輝。項佩圓光。舌相長廣。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設有眷屬莊嚴。不求而自至。山河大地。不礙眼光。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又臨終告眾云。汝等見聞智覺之性。與虛空齊壽。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言訖。奄然而化。
真覺大師云。夫心性靈通。動靜之原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原不狀。鑒之則。乃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神秀和尚云。一切非情。以是心等現故。染淨隨心。有轉變故。無有餘性。要依緣故。謂緣生之法。皆無自性。空有不俱。即有情正有時。非情必空故。他即自故。何以故。他無性。以自作故。即有情修證。是非情修證也。經云。其身周普。等真法界。既等法界。非情門空。全是佛故。又非情正有時。有情必空故。自即他故。何以故。自無性。以他作故。即非情無修無證。是有情無修無證也。善財觀樓閣時。遍周法界。有情門空。全一閣故。經云。眾生不違一切剎。剎不違一切眾生。雖云有無同時。分相斯在矣。
隋朝命大師融心論云。圓機對教。無教不圓。理心涉事。無事非理。無事非理。何亂而不。定無亂不定。則定亂兩亡。無事非理。故事理雙絕。乃至雖離二邊。非有邊而可離。言亡四句。實無句而可亡。此處幽玄。融心可會。若以心融心。非融心矣。心常如實。何所融也。實不立心。說融心矣。
智達禪師心境頌云。境立心便有。心無境不生。若將心繫境。心境兩俱盲。境心各自住。心境性恒清。悟境心無起。迷心境共行。若迷心作境。心境亂縱橫。悟境心元淨。知心境本清。知心無境性。了境心無形。境虛心寂寂。心照境冷冷。
甘泉和尚云。夫欲發心入道。先須識自本心。心者。萬法眾生之本。三世諸佛祖。十二部經之宗。雖即觀之。不見其形。應用自在。所作無礙。洞達分明。了了無異。若未識者。以信為先。信者信何物。信心是佛。無始無明。輪迴生死。四生六道。受種種形。只為不敢認自心是佛。若能識自心。心外更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乃至舉動施為。更是阿誰。除此心外。更無別心。若言別更有者。汝即是演若達多。將頭覓頭。亦復如是。千經萬論。只緣不識自心。若了自心本來是佛者。一切唯假名。況復諸三有。則明鏡可以鑒容。大乘可以印心。又云。求經覓佛。不如將理勘心。若勘得自心。本自清淨。不須磨瑩。本自有之。不因經得。何乃得知。經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若能如是解者。一念相應。即名為佛。
普岸大師云。大道虛曠。唯一真心。善惡勿思。神清物表。更復何憂。
溈山和尚云。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化生。悉是假名。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絕。
臨濟和尚云。如今諸人。與古聖何別。爾且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若能如是。秖是箇一生無事人。欲得與祖佛不別。但莫向外馳求。爾一念清淨光。是爾屋裏法身佛。爾一念無分別光。是爾屋裏報身佛。爾一念差別光。是爾屋裏化身佛。此三種身。即是今日目前聽法底人。此三種是名言。明知是光影。大德。且要識取弄光影底人。是諸佛本源。是一切道流歸舍處。爾四大六根。及虛空。不解聽法說法。是箇什麼物。歷歷地孤明。勿箇形段。是這箇解說法聽法。所以向爾道。向五陰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髮許間隔。何不識取。大德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本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心若不生。隨處解脫。灌溪和尚偈云。五陰山中古佛堂。毘盧晝夜放圓光。箇中若了非同異。即是華嚴遍十方。
石頭和尚云。且汝心體。離斷離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凡聖齊等。應用無方。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有生滅耶。汝能知之。無所不備。諸聖所以降靈垂範。廣述浮言。蓋欲顯法身本寂。令歸根耳。
黃蘗和尚云。達磨西來。唯傳一心法。直下指一切眾生心。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莫別求法。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猶如虛空相似。實無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只是有而不見。又云。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與眾生一心。更無有異。不如言下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
丹霞和尚云。汝等保護一靈之物。不是汝造作得。不是汝詺邈得。吾此地無佛。無涅槃。亦無道可修。無法可證。道不屬有無。更修何法。唯此餘光。在在處。處則是大道。
水潦和尚云。若說一法。十方諸佛收入一法中。百千妙門在一毛頭上。千聖同轍。決定不別。普照十方。猶如明鏡。心地若明。一切事盡皆看破。從上已來。以心傳心。本心即是法。
仰山和尚云。頓悟自心無相。猶若虛空。寄根發明。即本心具恒沙妙用。無別所持。無別安立。即本地。即本土。
大顛和尚云。老僧往年見石頭和尚。問曰。阿那箇是汝心。對云。言語者是心。被師喝出。經日却問。前日既不是心。除此之外。何者是心。師云。除却揚眉動目一切之事外。直將心來。對云。無心可來。師云。汝先來有心。何得言無心。無心盡同謗。我。時於言下大悟。即對云。既令某甲除却揚眉動目一切之事。和尚亦須除之。師云。我除竟。對云。將示和尚了也。師云。汝既將示我心如何。對云。不異和尚。師云。不關汝事。對云。本無物。師云。汝亦無物。對云。既無物。即真物。師云。真物不可得。汝心現量意旨如此也。大須護持。
三平和尚偈云。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箇中若了渾無事。體用無妨分不分。又偈云。見聞知覺本非因。當體虛玄絕妄真。見相不生癡愛業。洞然全是釋迦身。
安國和尚云。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者。不住色。不住聲。不住迷。不住悟。不住體。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是一切處而顯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現。若住惡生心。即惡現。本心即隱沒。若無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風幡不動。是心動。有檀越問。和尚是南宗北宗。答云。我非南宗北宗。心為宗。又問。和尚曾看教不。答云。我不曾看教。若識心。一切教看竟。學人問。何名識心見性。答。喻如夜夢。見好與惡。若知身在床。上安眠。全無憂喜。即是識心見性。如今有人。聞作佛便喜。聞入地獄即憂。不達心佛。在菩提床上安眠。妄生憂喜。
歸宗和尚云。即心是佛。徹底唯性。山河大地。一法所印。是大神呪。真實不虛。是諸佛之本原。菩提之根骨。佛何者是。即今言下是。更無別人。經云。譬如一色。隨眾生見。得種種名。一切法唯是一法。隨處得名。
大悲和尚云。能知自心性含於萬法。終不別求。念念功夫。入於實相。若不見是義。勒苦累劫。亦無功夫。
草堂和尚云。夫帝網未張。千瓔焉覿。宏綱忽舉。萬目自開。心佛雙照。觀也。心佛雙亡。止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則萬境萬緣無非三昧也。
百丈慧海和尚。因撥火示溈山靈祐。因茲頓悟。百丈乃謂曰。此暫時岐路。經云。欲見佛性。當觀因緣時節。時節既至。如迷忽悟。似忘忽憶。方省舊道己物不從他得。是故祖師云。悟了同未悟。無心得無法。秖是無虛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是汝今既爾。善自護持。又廣語問云。見不。答。見。又問。見復如何。答。見無二。既云無二不以見見於見。若見更見。為前見是。為後見是。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所以云。不行見法。不行聞法。不行覺法。諸佛疾與授記。又云。自心是佛。照用屬菩薩。自心是主宰。照用屬客。如波說水。照萬有以顯功。若能寂照。不存。玄旨。自然貫於今古。如云神無照功。至功常存。又云。如今欲得驀直悟解。但人法俱泯。俱絕。俱空。
盤山和尚云。大道無中。復誰前後。長空絕跡。何用量之。空既如是。道豈言哉。心月孤圓。光吞萬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復是何物。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非虧。若能如是。心心無知。全人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道矣。
大梅和尚。初問馬祖。如何是佛。答。即汝心是。問。如何是法。答。亦汝心是。問。祖無意耶。答。汝但識取自心。無法不備。後住梅山。示眾云。汝等諸人。應當各自明心達本。勿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汝等欲得其本。但識取汝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之根本。但心不附一切善惡而生。即知萬法本自如如。時有學人。問。心外別無法耶。答。祖佛是汝心生耳。心是萬法之本。豈別有法過於心耶。釋曰。如六祖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以諸佛是極善邊際。眾生是極惡邊際。以善惡收盡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歸心體。但有微毫之法。皆是思想心生。如寒山子頌云。萬機俱泯跡。方見本來人。泯之一字。未必須泯。以心外元無一法。所見唯心。如谷應自聲。鏡寫我像。秖謂眾生不達。鼓動心機。立差別之前塵。如空華起滅。織無邊之妄想。似焰水奔騰。不復一心本源。故令泯絕。若入心體。雖云湛然。不落斷滅。自然從體起用。周遍恒沙。又大梅云。此心法門。真如妙理。不增不減。種種方便。善能應用。當知總是此性本來具足。不生不滅。能知三世一切作用。所以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巖頭和尚云。於三界中。有無。唯自己知。更無餘事。但識自己本來面目。喚作無依。神蕩蕩地。若道別有法有祖。賺汝到底。但向方寸中看。逈逈明朗。但無欲無依。便得決了。高城和尚歌云。無相心。能運耀。應聲應色隨方照。雖在方而不在方。任運高低總能妙。尋無頭。復無尾。焰光運運從何起。只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心心復爾。不居方。何處覓。運用無蹤復無跡。識取如今明覓人。終朝莫謾別求的。勤心學。近叢林。莫將病眼認華針。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識取心。了取境。識心了境禪河靜。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千頃和尚云。一切眾生。驢騾象馬。蜈蚣蚰蜒。十惡五逆。無明妄念。貪瞋不了之法。並從如來藏中顯現。本來是佛。只為眾生。從無始劫來瞥起一念。從此奔流。迄至今日。所以佛出世來。令滅意根。絕諸分別。一念相應。便超正覺。豈用教他多知多解。擾亂身心。所以菩提光明。不得發現。汝今但能絕得見聞覺知。於物境上莫生分別。隨時著衣喫飯。平常心是道。此法甚難。學人問。和尚。夜後無燈時如何。師云。悟道之人。常光現前。有什麼晝夜。問。何不見和尚光。師云。擬將什麼眼見。學人云。世人同將現在眼見。師彈指云。苦哉。一切眾生。根塵相涉。從無始來。認賊為子。至于今日。常被枷鎖。汝將眼見。意識分別。擬求佛道。即是背却本心。逐念流轉。如此之人。對面隔越。
惟政和尚云。古聖今聖。其理齊焉。昔日日。今日日。照不兩鮮。昔日風。今日風。鼓無二動。一滴之水潤焉。大海之水潤焉。又頌云。一念得心。頓超三界。見無所見。貪瞋爛壞。
牛頭山忠和尚。學人問。夫入道者。如何用心。答曰。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汝但任心自在。不須制止。直見直聞。直來直去。須行即行。須住即住。此即是真道。經云。緣起是道場。知如實故。又問。令欲修道。作何方便而得解脫。答曰。求佛之人。不作方便。頓了心原。明見佛性。即心是佛。非妄非真故。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問。真如妙法。理智幽深。淺識之徒。如何得見。答曰。汝莫謗佛。佛不如是。說。一切諸法。非深非淺。汝自不見。謂言甚深。若也見時。觸目盡皆微妙。何以高推。菩薩。別立聖人。且如生公云。非曰智深。物深於智耳。此傷不逮之詞耳。汝莫揀擇法。莫存取捨心。故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夫經者。以身心為義。華嚴經云。身是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
夾山和尚云。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大安和尚云。汝諸人各自身中。有無價大寶。從眼門放光。照破山河大地。耳門放光。領覽一切善惡音聲。六門晝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識。在四大身中。內外扶持。不教傾側。兩脚牙子。大檐得石二檐。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伊倒地。且是什麼。汝若覓毫髮。即不可見。故志公云。內外推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長沙和尚偈云。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剎。悟時剎海是真心。身界二塵元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又學人問。盡法界眾生識心。最初從何而有。偈答云。性地生心主。心為萬法師。心滅心師滅。方得契如如。
龍牙和尚云。夫言修道者。此是勸喻之詞。接引之語。從上已來。無法與人。只是相承種種方便。為說。出意旨。令識自心。究竟無法可得。無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軌持之名。道是眾生體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滅。喚作隨流之性。常無變異。動靜與虛空齊等。喚作世間相常住。亦名第一義空。亦名本際。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脫。亦名菩薩涅槃。百千異號。皆是假名。雖有多名。而無多體。會多名而同一體。會萬義而歸一心。若識自家本心。喚作歸根得旨。譬如人欲得諸流水。但向大海中求欲識萬法之相。但向心中契會。會得玄理。舉體全真。萬像森羅。一法所印。
德山和尚云。若有一塵一法。可得。與汝執取生解。皆落天魔外道。只是箇靈空。尚無纖塵可得。處處清淨。光明洞達。表裏瑩徹。又云。汝莫愛聖。聖是空名。更無別法。只是箇炟爀靈空。無礙自在。不是莊嚴修證得。從佛至祖。皆傳此法而得出離。
牛頭下佛窟和尚云。若人不信一文殊說。十方文殊一時說。一佛涅槃。一切諸佛俱涅槃。何以故。不達色根本故。問。了色性無所有是本不。答。此是住觀語。非是即事見根本。若即事見者。只汝生老病身。及無明婬怒。是色根本。事外無理故。是以若了一色根本。即舉十方色同。名為一說一切說。一涅槃一切涅槃。當知色體無性。性無不包。又云。雖同凡夫。而非凡夫。不得凡夫。不壞凡夫。謂別有殊勝在心外者。即墮魔網。我今自觀身心實相作佛。即是見十方佛同行同證處。問。佛身無漏戒定熏修。五陰不縛不脫。不敢有疑。且如大品經云。眾生不善五陰之身。亦不縛不脫。甚令人驚疑。答。若向眾生五陰外。別有諸佛解脫。無有是處。只了眾生自性。從本已來。無有一法可得。誰縛誰脫。何得更有縛脫之異。問。經云眾生與佛平等。無有縛。脫何得六道眾生沈淪不得解脫。答。眾生不了色心清淨。妄想顛倒。不得解脫。若知人法常空。其中實無縛脫。問。作何觀行懺悔。臨終免被業牽。答。汝須深信諸佛所行所說處。與我今日所行所說處無別。乃至成佛尚不得涅槃相。何況中間罪福妄業可得。此是真實正知正見。真實修行。真實懺悔。但於行住坐臥不失此觀。臨終自然不失正念。
佛窟下雲居和尚。心境不二篇云。世出世間。俱不越自一念妄心。而有。一念纔起。萬像分劑。一念相生。便成心境。若非心境。何得有念可見。既有所見之念。又有能見之心。將知念即是境。見即是心。所見之念。便成色蘊。能見之心。便成四蘊。經云。五蘊是世間。一念具五蘊。一一蘊中。皆具五蘊故得一不礙多。多不礙一。所以心境交通。互為賓主。經云。境智互相涉入。重重無盡。即是一塵含法界。一一法皆遍也。觀自一念動。即恒沙世界一時振動。觀自一念常定。即六道眾生悉皆常定。若諦了一念之體。即恒沙世界常現自心。由迷一念。即境智胡越。
大珠和尚云。心性無形。即是微妙法身。心性體空。即是虛空無邊身。示行莊嚴。即是功德法身。此法身是萬化之本。隨處立名。智用無盡。是無盡藏。問。何者是法身。答。心能生恒沙萬法。故號法家之身。經云。一念心塵中。演出恒沙偈。時人自不識。問。真法幻法。各有種性不答。佛法無種。應物而現。若心真也。一切皆真。若有一法不真。真義則不圓。若心幻也。一切皆幻。若有一法不是幻。幻法則有定。若心空也。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義則不圓。迷時人逐法。悟罷法由人。森羅萬像。至空而極。百川眾流。至海而極。一切賢聖。至佛而極。十二部經。五部毘尼。四。圍陀論。至心而極。心是總持都院。萬法之原。亦是大智慧藏。無住涅槃。百千名號。皆是心之異名。
先洞山和尚心丹訣云。吾有藥。號心丹。煩惱爐中鍊歲年。知伊不變胎中色。照耀光明遍大千。開法眼。覩毫端。能變凡聖剎那間。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切時中鍛鍊看。無形狀。勿方圓。言中無物物中言。有心用即乖真用。無意安禪無不禪。亦無滅。亦無起。森羅萬像皆驅使。不論州土但將來。入此爐中無不是。無一意。是吾意。無一智。是吾智。無一味。無不異。色不變。轉難辯。更無一物於中現。莫將一物制伏他。體合真空非鍛鍊。
先曹山和尚云。古佛心牆壁瓦礫是者。亦喚作性地。亦稱體全功。亦云無情解說法。若知有。這裏得無辯處。十方國土。山河大地。石壁瓦礫。虛空與非空。有情無情。草木叢林。通為一身。喚作得記。亦云一字法門。亦云總持法門。亦云一塵一念。亦喚作同轍。若是性地不知有。諸佛千般喻不得。萬種況不成。千聖。萬聖盡從這裏出。從來不變異。故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靈辯和尚云。夫一心不思議。妙義無定相。應時而用。不可定執。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用有差別。隨處得名。究竟不離自心。此心能壞一切。能成一切。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獄。皆心所為。好惡皆由心。要生亦得。要不生亦得。即是無礙義。只今一切施為。行住坐臥。即是心相。心相無相。故名實相。體無變動。亦名如來。如者不變不異也。無中現有。有中現無。亦曰神變。亦曰神通。總是一心之用。隨處差別。即多義。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又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出。若了心外無法。一切唯心。即無一法當情。無有好惡是非。即不怖生死。一切處皆是解脫。故云當成無所畏。縱然心外有一切境法。亦從自心妄想因緣而生。無有自性。其體本空。如幻如化。
先雲居和尚云。佛法有什麼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語。欲得如是事。還須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箇什麼。若云如是事即不難。自古先德。淳素任真。元來無巧。設有人問。如何是道。或時答[鹿*瓦]甎木頭。作麼皆重。元來他根本脚下實有力。即是不思議人。把土成金。若無如是事。饒爾說得蔟華蔟錦相似。直道我放光動地。世間更無過也。盡說却了。合殺頭。人總不信受。元來自家脚下虛無力。釋曰。雲居和尚。乃物外宗師。此土七生為善知識。道德孤邁。智海泓深。具大慈悲。常盈千眾。所示徒云。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語者。此為今時學人。一向外求但學大乘之語。不能返本內自觀心。明見天真之佛。若了此心佛。即自然智。無師之智現前。何煩外學。如云從門入者非寶。又云。從天降下即貧窮。從地涌出却富貴。若從心地涌出智寶。有何窮盡。故云。無盡之藏。但若得心真實去。根脚下諦去。自然出語盡與實相相應。言下救人生死。變凡為聖。捉礫成金。道有亦得。道無亦得。句句悉成言教。若也心中未諦。圓信不成。空任虛浮只成自誑。直饒辯說縱橫。只增狂慧。設或說得天華墜。石點頭。事若不真。總成妖幻。所以志公見雲光法師講法華經。感天華墜。云。是齩蚤之義。是先聖誠言。實為後學龜鏡。可以刻骨。可以。書紳。今遍搜揚。深有。意矣。
宗鏡錄卷第九十八
宗鏡錄卷第九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製論釋經。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闡助化之門。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義疏章鈔。銘訣讚序等。與宗鏡相應者。皆當引證。是以眾生言論。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經書。盡諸佛之所說。
大智度論云。論法入佛心中。唯一寂滅。一三昧門。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又頌云。佛法相雖空。亦復不斷滅。雖生亦非常。諸行業不失。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毘婆沙論云。善覺長者。為那伽。說四韋陀典曰。若人心生而不起。若人心起而不滅。心起而起。心滅而滅。又云。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所以云。一切功德。皆在初心。
大乘攝論云。問。何以故。此識取此識為境。答。無有法能取餘法。雖不能取。此識。變生。顯現如塵。譬如依面見面。謂我見影。此影顯現。相似異面。
顯揚論云。由所依所緣力而得建立。由所依力者。謂立眼識。乃至意識。由所緣力者。謂立色識。乃至法識。青識黃識。乃至苦識樂識。
發菩提心論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雖如是觀心心數法生滅散壞。而常不捨聚集善根助菩提法。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內住其心。知一切種。所取境界。皆無所有。所取無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實。故次了知。能取非有。次復於內。捨離所得二種自性。證無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說偈云。菩薩依靜定。觀心所現影。捨離外塵想。唯定觀自想。如是內安心。知所取非有。次觀能取空。後觸二無得。依者。謂轉依。捨離一切麁重。得清淨轉依。故十二門論偈云。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釋曰。故知萬法。從心所生。皆無自性。所依之心尚空。能依之法何有。
入大乘論云。若離眾生。則無有得菩提道者。從眾生界。出生一切諸佛菩提。如尊者龍樹所說偈云。不從虛空有。亦非地種生。但從煩惱中。而證成菩提。故知從心證道。不假他緣。能成無師自然之智。
俱舍論云。眼所現見。名為所見。從他傳聞。名為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構名為所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為所知。
佛地論云。現見虛空。雖與種種色相相應。而無諸色種種相故。如煙霧等共相應故。有時見空有種種相。由虛妄分別力故。但見煙等有種種相。非見虛空。以虛空性。不可見故。乃至心淨法界。離名言故。一切名言。皆用分別所起為境。然諸法教。亦不唐捐。是證法界展轉因故。如見字書。解所說義。由此法教。是諸如來大悲所流。能展轉說。離言說義。如以眾彩。彩畫虛空。甚為希有。若以言說。說離言義。復過於彼。
般若論云。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作。釋曰。故知此法。過去佛已說。今佛現說。未來佛當說。所以一佛說時。十方佛同證。乃至智慧剎土。真俗等法。凡聖等性。皆同無二。以唯共一心故。終無異旨。如華嚴經佛不思議品。一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二行自在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言辭。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隨順眾生心念。令其意滿。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現覺一切諸法。演說其義。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具足去來今世。諸佛智慧。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剎那。即一剎那。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剎。入一佛剎。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與其所化一切眾生。體性平等。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世法。及諸佛法。性無差別。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所有善根。同一善根。決定無二。是為十。又信心銘云。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可成堅信。永斷纖疑。則宗鏡之文。傳光不朽矣。
廣百論云。覺慧等諸心心法。非隨實有諸法轉變。但隨串習成熟種子。及心所現眾緣勢力。變生種種境界差別。外道等。隨其自心。變生種種諸法性相。若法性相是實有者。豈可如是隨心轉變。諸有智者。不應許彼所執現在實法有生。以必不從去來二世。更無第三可從生故。滅必隨生。生既非有。滅亦定無。乃至三世行。皆相待立。如長短等。何有實性。又頌云。眼中無色識。識中無色眼。色內二俱無。何能令見色。依他起性。即是心心法。從緣起時。變似種種相名等塵。應知有心心法。但無心外所執諸塵。云何定知。諸法唯識故。佛告善現。無毛端量實物可依。
寶藏論云。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紫微之表。用在虛無之間。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觀無所。寄號空空。唯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玄通。森羅寶印。萬像真宗。乃至其寶也。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隱寂無物。圓應堂堂。應聲應色。應陰應陽。奇物無根。妙用常存。眴目不見。側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聖。其用也靈。可謂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任用森羅。其名曰聖。
釋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心量。無心外法。以無心外法故。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
寶生論偈云。微笑降伏大魔軍。明智覺了除眾欲。於此大乘能善住。深識愛原唯自心。
寶性論偈云。如空遍一切。而空無分別。自性無垢心。亦遍無分別。
金剛三昧論云。一切心相。本來無本。本無本處。空寂無生。若心無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復如是者。一切心相。種子為本。求此本種。永無所得。若是現在。則與果俱。無本末異。如牛兩角。若已過去。則無作因。無體性故。猶如兔角。如是道理。本來法爾。故言本來無本。又生滅心生。必依本處。本處既無。則不得生。當知心相本來無生。故言空寂無生。所入空寂。即是一心。一切所依。名之為地。故言即入空寂之心地。
分別功德論云。有論沙門。行諸禪觀。或在塚間。或在樹下。時在塚間。觀於死屍。夜見餓鬼打一死屍。沙門問曰。何以打此死屍耶。答曰。此死屍困我如是。是以打之。道人曰。何以不打汝心。打此死屍。當復何益也。於須臾頃。復有一天。以天曼陀羅華。散一臭屍。沙門問曰。何為散華此臭屍耶。答曰。由我此屍。得生天上。此屍即是我之善友。故來散華。報往昔恩。道人答曰。何以不散華汝心中。乃散臭屍。夫為善惡之本。皆心所為。乃捨本求末耶。
思益論云。不見一切諸法。是菩提相。不證一法。而證諸法。是故說為應正遍知。
金剛論云。教中譬如星宿。為日所映。有而不現。能見心法。亦復如是。釋曰。此有二解。一若迷心為境。如日爍眼光。入室不見自物。如被外境所換。不見自心。亦復如是。二若以悟境是心。則萬法如星宿。一心如日光。心光遍爍時。無法可披露。
法性論云。蓋聞之先覺曰。體空入寂。莫先於見法。尋法窮原。莫妙於得性。得性則照本。照本則達自然。達自然見緣起。見緣起斯見法也。將窮其原。必存其要。要而在用者。其唯心法乎。心法者。神明之營魄。精識之丹譽。其運轉也。彌綸於萬行。其感物也。會通於群數。統極而言。則無不在矣。
顯性論云。一念見性者。見性是凡聖之本體。普遍一切。而不為一切之所傾動。在染不染。而能辯染。在淨不淨。而能辯淨。其性不在一切法。而能遍一切法。若觀一法。即不見性。若不觀一法。亦不見性。其性不在觀。不在不觀。於一眾生身中見心性時。一切眾生悉皆見。於一微塵中。見心性時。一切微塵悉皆見。以性遍凡聖善惡故。凡處徹聖處。聖處徹凡處。善惡相徹。本性自爾。以一切法。並不得取。並不可捨。性相自爾。自性淨故。終日說不得一說。終日聞不得一聞。終日見不得一見。終日知不得一知。並非凡聖之所安立。是故經云。若我出世及不出世。此法常然。
顯宗論云。我此禪門一乘妙旨。以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念想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能見。真如無念。念者即念真如。實相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常求無念。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槃。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西天諸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
顯正論云。問。欲顯何義。名為顯正。答。欲顯明一切眾生本原清淨無生心體。即是諸佛之正性也。所以者何。一切萬法。心為其本。然其心性。都無所依。體自圓融。不礙萬法。雖應現萬法。而性自常真。無住無依。不可取捨。
勝天王經云。清淨心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當知此心。即是最勝清淨第一義諦。一切諸佛證知所歸。問曰。定以何法為心體。答曰。不應求心之定體。何以故。心非所緣。無無相故。亦云非能所。絕相待故。體不可染。性常淨故。非合非散。自性離故。不礙緣起。性虛融故。不可說示。名字空故。諸法虛淨。緣相離故。靈照不竭。用無盡故。果報不同。作業異故。因果宛然。不斷絕故。亦非真實。業性如幻故。又不斷絕。現施為故。亦不可取。畢竟空故。諸法平等。一相如故。境智無差。離分別故。萬法即空。性無生故。是以一切分別。不離自心。一切諸境。不離名相。若了萬法。不了自心。分別無由能絕。乃至楞伽經云。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彼心者。即取相所得心也。一乘者。即離相清淨無生心也。此心悉能包含運載一切諸法。故名一乘。
法苑珠林云。夫擁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揚其湯者。未若撲其火。何者。源出於水。源未杜而水不窮。火沸於湯。火未撲而湯詎息。故有杜源之客。不擁流而自乾。撲火之人。不揚湯而自止。故知心為源。境為流。不察本心源。但隨諸法轉。意如火。事如湯。不制自意地。唯從境界流。斯皆失本迷。源隨流徇末。若能頓明意地。直了心源。不求脫於諸塵。不繫縛於一法。可謂究末遇本。尋流得源矣。遂乃無功而自辦。無作而自成。顯此一心。萬法如鏡。
歸心論云。夫論心性者。若別說。一一生佛。皆以法界為身。一一摩耶胎內。亦如是。廣狹皆等。不相妨礙。若總說。一一生佛。同在胎內。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互隱互顯。互存互奪。重重互現。皆不思議法界。說時不增。不說時不減。性海如是。豈可言盡不盡耶。
六妙門云。此為大根人善識法要。不由次第。懸照諸法之原。所謂眾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觀心性。不得心原。即知萬法皆無根本。
頓教五位門云。第一識心者。語是心。見是心。聞是心。覺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許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一切處。第一知身。同無情。身不知痛痒。好惡。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畜。心能作魚鳥。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空無內外中間。離一切相。第四破五陰。色陰若有。四陰不虛。色陰若無。四陰何有。第五見性成佛。湛然常住。
十住經序云。以靈照故。統名一心。以所緣故。總號一法。若夫名隨數變。則浩然無際。統以心法。則未始非二。
十二門論序云。論之者。欲以窮其心原。盡其至理也。若一理之不盡。則眾異紛然。有惑趣之乖。一原之不窮。則眾途扶疎。有殊致之迹。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憂也。
般若燈論序云。始夫萬物非有。一心如幻。心如幻故。雖動而恒寂。物非有故。雖起而無生。是以聖人說如幻之心。鑒非有之物。了物非物。則物物性空。知心無心。則心心體寂。達觀之士。得其會歸。而忘其所寄。於是分別戲論。不待遣而自除。無得觀門。弗假修而已入。蕩蕩焉。不出不在。無住無依者也。
華嚴論云。猶如大海有清淨德。而能影現七金山等。眾生心海。影現六道四生。分明顯現山河大地。色空明闇等。
緣生論云。元是一心。積為三界。凡則迷而起妄。聖則悟以通真。
陀羅尼三昧法門偈云。是法法中高。猶如須彌山。是法法中海。眾源所共歸。是法法中明。猶如星中月。是法法中燈。能破無邊闇。是法法中地。荷載遍十方。是法法中母。出生諸佛種。
法華演祕云。事理圓融者。即種種事稱理而遍。以真如理為洪鑪。融萬事為大冶。鐵汁洋溢。無異相也。若開權顯實一切唯心者。亦先融為本。事事無礙也。重重交映。如地獄苦報。身各自遍。難思妙事。本自如此。佛佛自覺。眾生不知。今解。此知。即眾生心是佛智也。即事玄妙。入心成觀。
法華玄贊疏云。如經中說。一時者。即是唯識時。說聽二徒心識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法界法處所攝。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那。二則不定約相續。三則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四則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總名為一時。不定約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亦不定約相續者。猶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竟名時。亦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暄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各不同故。釋曰。上所說不定約剎那時。及相續時。與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及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者。以長短不定。前後無憑。但說唯心之一時。可為定量。無諸過失。事理相當。既亡去取之情。又絕斷常之見。不唯一時作唯識解。實乃萬義皆歸一心。則稱可教宗。深諧祕旨。能開正見。永滅群疑。所以經云。一切諸法。以實際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故知但說大無過。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運載義。若論運載。豈越心耶。又夫不識心人。若聽法看經。但隨名相。不得經旨。如僧崖云。今聞經語。句句與心相應。又釋法聰。因聽慧敏法師說法。得自於心。蕩然無累。乃至見一切境。亦復如是。若不觀心。盡隨物轉。是故大乘入道安心法云。若以有是為是。有所不是。若以無是為是。則無所不是。一智慧門。入百千智慧門。見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觀心是柱法。無柱相。是故見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復如是。故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為心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又古人云。六道群蒙。自此門出。歷千劫而不返。一切痛哉。是知因心得道。如出必由戶。何所疑乎。
百法鈔云。大乘一切。皆是心所變。故離心之外。更無有法。即萬般造作。皆不離心。千種起言。豈超心外。
法界觀序云。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乃至故佛身一毛端。則遍一切含一切也。世界爾。眾生爾。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無有一法定有自體而獨立者。
提婆傳云。提婆菩薩。博識淵覽。才辯絕倫。誕名天竺。為諸國所推。所愧以為所不盡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驗。黃金像之。坐身二丈。號曰大自在天。人有求願。能令現世如意。提婆詣廟求入拜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見者。既不敢正視。又令人退後失守百日。汝但詣門求願。何須見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說。乃從令我見之。若不如是。豈是吾之所欲見耶。時人奇其志氣。伏其明正。隨入廟者。數千萬人。提婆既入。天像挺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以精靈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黃金以目。多動玻璃以熒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鑿出其眼。時諸觀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為一。小婆羅門所困。將無名過其實。理屈其詞耶。提婆曉眾人言。神明遠大。故以近事試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玻璃。令汝等知神不假質。精不託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諸供備。明日清旦。敬祠天神。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參。神契。其所發言。聲之所及。無不響應。一夜之中。供具精饌。有物必備。大自在天。貫一肉形。數高四丈。左眼枯沒。而來在坐。歷觀供饌。歎未曾有。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饋。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善盡美矣。唯無我之所須。能以見與。真上施也。提婆言。神鑒我心。惟命是從。神言。我所乏者左眼。能與我者。便可出之。提婆言。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力故。出而隨生。索之不已。從旦終朝。出眼數萬。天神讚曰。善哉摩納。真上施也。欲求何願。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稟明於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蒙。不知信受我言。神賜我願。必當令我言不虛設。唯此為請。他無所須。神言。必如所難。於是而退。詣寺。受出家法。剃髮法服。周遊揚化。於天竺大國之都。四衢道中。敷高座。作三論言。一切諸聖中。佛聖最第一。一切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眾。佛僧為第一。八方諸論士。有能壞此語者。我當斬首以謝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為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斬以謝屈。甚不惜也。八方論士。既聞此言。亦各來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當斬首。愚癡之頭。亦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萬物。要不如者。當剃汝鬚髮。以為弟子。不斬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無方論。而與酬酢。智淺情近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遠者。極至二日。則辭理俱匱。即皆下髮。如是日日。王家送衣鉢。終竟三月。度十餘萬人。釋曰。稟明於心。不假外者。審如斯語。何往不從。故能德動明神。鑿大自在天之眼。化諧人意。度十萬外道之心。可謂救世良醫。度人妙術。不得斯旨。悲願何成。自利利他。理窮於此。
天台無量壽佛疏云。就一字說者。釋論云。所行如所說。所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是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於一字上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況一切經耶。故經云。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釋云。若不歸一心解。安獲無限功德。以無量功德。即一心具足。若離心。所見皆不圓滿。悉成邪倒。設具行門。皆成分限。
起信疏云。夫真心寥廓。絕言像於筌罤。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原。靜鑒虛凝。未甞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分。不捨緣而即真。凡聖一致。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辯於波。水無異動之濕。故即波以明於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
安樂集云。問。何因一念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答。如經云。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悉皆斷壞。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悉皆斷滅。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驢馬一切諸乳。置一器中。若將師子乳一渧投之。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壞。變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魔諸障。直過無難。
寶藏論注云。實此非彼。實彼非此。鳥跡空文。奇特現矣者。破彼此也。諸法如幻。比鳥跡空文。皆從心生。奇特現矣。又云。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轉變天地。自在縱橫者。萬物不能自立。人為作名。皆自心起。轉變天地。了一切唯心。則萬法無累其神明。即所向自由。即自在縱橫。
天台涅槃疏云。煩惱與身一時者。除彼所計之一時。若是所解言一時者。此是前後而一時。一時而前後。只於一時義中。說有前後。即煩惱為前。身屬於後。何以故。因果無二。色心體一。三道三德。一念無乖。五陰五脫。剎那理等。貴在破執。執已。了性同空。空無前後。如炷與明一時有。要因炷有明。煩惱與身亦然。故知前後一心。一心前後。如是解者。有何差別。只恐心外取法。而自異耳。
杜順和尚攝境歸心真空觀云。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真空義成故。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顯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常作此觀。智慧甚深。
唯識序云。離心之境克湮。即識之塵斯在。帶數之名攸顯。唯識之稱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傳而不窮。八識之燈。恒然而無盡。
宗鏡錄卷第九十九
宗鏡錄卷第一百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東國義相法師。釋華嚴經云。當知此一部華嚴經。雖七處九會。而唯在十地品。所以者何。以根本攝法盡故。雖在十地不同。而唯在初地。何以故。不起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一地中雖多分不同。而唯在一念。何以故。三世九世。即一念故。一切即一故。如一念。多念亦如是。一即是一切。一念即多念。陀羅尼法。主伴相成。一即為主。一切為伴。隨舉一法。盡攝一切。乃至一文一句。盡攝一切。何以故。若無此。彼不成故。陀羅尼法。法如是故。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
復禮法師云。觀業義者。夫業因心起。心為業用。業引心而受形。心隨業而作境。然則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作境。境復生心。若影隨形而曲直。猶響隨聲而大小矣。
慧集法師悟道頌云。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迴天復轉地。併入一毛孔。
弘沇法師云。若人執眾生心外別有無情。佛性不遍。皆違如來藏遍法界義。唯識論云。根身器世間。即是賴耶相分。相分不離見分。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離二取相故。真實住唯識。如第六識緣現在心。唯一剎那。誰為能所。設緣三世。亦現在心。妄分能所。若得此意。三界唯心。法界一相。亦何不適。
神鍇法師云。一念淨心微細。如芥子。森羅萬像。猶若須彌。萬像雖復眾多。要從一心變起。離心之外。畢竟無法。是則攝相從心。云內須彌於芥子也。
元康法師云。明悟入者。如來說法八萬四千。所明至理。更無異道。華嚴經云。一道出生死。涅槃經云。一道清淨。大品經云。一相無相。淨名經云。不二法門。論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乃群賢所趣眾義同歸。咸指一心之實道矣。
智者大師與陳宣帝書云。夫學道之法。必須先識根原。求道由心。又須識心之體性。分明無惑。功業可成。一了千明。一迷萬惑。心無形相。內外不居。境起心生。境亡心滅。色大心廣。色小心微。乃至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門。知心無縛。即入解脫法門。知心無相。即入無相法門。覺心無心。即入真如法門。若能知心如是者。即入智慧法門。圓覺疏序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眾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祕。故曰密嚴國。統眾德而大備。鑠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住持圓覺而具足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大事出現。蓋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脩多羅。蓋詮此也。釋曰。心之一法。名為普法。欲照此心。應須普眼虛鑒。寂照靈知。非偏小而可窮。以圓滿而能覺。故曰圓覺。此約能證也。真如妙性。寂滅無為。具足周遍。無有缺減。故曰圓覺。此約所證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性。又能現三乘六道之相。攝相歸性。曾無異轍。則世出世間。昇降雖殊。凡有種種施為。莫不皆為此也。離此則上無三寶一乘。下無四生九有。
臺山釋[目*蓋]楞伽經訣云。佛法大旨。舉要言之。不出心為大旨。所以楞伽經。以心為正宗。故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心者。謂佛語心。所言宗者。謂心實處。又云。迷則萬惑累心。解則真照法界。迷則生死紛紜。解則涅槃常寂。迷解雖殊。莫不皆是一心隱顯。三藏法師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驗此六識。即究竟果處。而惑者終日作迷解。
跋陀三藏云。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覺。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會實性者。不見生死涅槃有別。凡聖無異。境智一如。理事俱融。真俗齊觀。圓通無礙。名修大道。
釋道世云。四禪無像。三達皆空。千佛異迹。一智心同。澄觀和尚華嚴疏云。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則物我皆如。泯同平等。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偏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昔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釋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華嚴錦冠云。觀心釋大方廣佛華嚴經者。若約教詮義。則有多門。若不攝歸一心。於我何預。夫言大者。即是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為大。方是心相。相具德相之法。故名方。廣。是心用。心。有稱體之用。佛是心果。心解脫處名佛。華是心因。心所引行。喻之以華。嚴是心功。心能善巧嚴飾。目之為嚴。經是心教。心起名言。詮顯此理。故名為經。然心之一字。雖非一切。能為一切。觀者。以三大中。具四法界。對彼四界。故成四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若依此悟解。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盧遮那法界也。
肇論注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者。尚書云。天生萬物。唯人之靈。有情無情。為萬物也。靈是心之性。亦即萬物之性也。即物之性空。目擊而非遙。雖近而不可知也。故論云。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跡。近不可見。如眼中之藥。遠喻三祇至道。近喻即真不見也。
如上所引祖教。委細披陳。可以永斷纖疑。圓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寶印當心。諸佛常現目前。法界不離言下。是以從初標宗。於一心演出無量名義。無量名義。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即一切法。如虛空性。空性亦空。畢竟寂滅。斯滅亦滅。不知以何言故。強名之無盡真心耳。今還攝無量義海。總歸一句。乃至無句。一字一點。卷舒自在。不動一心。究竟指歸。言思絕矣。又此乃是內證自心。真性。絕待。無依平等法門。如華嚴疏鈔云。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入於諸法真實之性故。謂真實性中。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實性。依何立故。復次明燈無依法。所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無所依。今萬法依真。真無所依。即無依印法門。故捨離世間。世間即有種種差別。斯則性尚不立。何況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亦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斯見即絕。強名內證爾。
問。如上解釋引證。皆是祖佛之言。何不自語。
答。我若自語。一切茫然。罔措津涯。豈有申問之處。設祖佛之教。皆是隨他意語。曲順時機。是以世尊言。三世諸佛所說之法。吾四十九年不加一字。又經云。先佛己說。後佛隨順。若能如是了達。則知佛語是自語。自語是佛語。故本師云。一切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又云。釋迦如來語。提婆達多語。無二無別。若於此不信不明。皆成二見。常縈分別凡聖之想。恒生取捨自他之情。欲紹吾宗。無有是處。
問。前標宗章。已廣說唯心之旨。何故十帙之中。卷卷委曲重說。
答。此是祕要之門。難信之法。轉深轉細。難解難知。悉抱疑情。盡居惑地。夫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善品為業故。疑有多種。略說具三。一疑自。謂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況如有病之人。疑自疑醫。疑藥。病終不愈。若具前三疑。終不能決定信入。今宗鏡所錄。皆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隨聞一法。盡合圓宗。實可以斷深疑。成大信。如清涼記云。謂聞空莫疑斷。是即事之空。非斷滅故。聞有莫疑常。非定性有。從緣有故。聞雙是莫疑兩分。但雙照二諦。無二體故。聞雙非莫疑無據。以但遮過。令不著故。又聞空莫疑有。是即有之空故。聞有莫疑空。是即空之有故。聞雙是莫疑雙非。是即非有無。為有無故。聞雙非莫疑雙是。是即有無。方是非有無故。是知諦了一心。群疑頓斷。則有不能有。空不能空。凡不能凡。聖不能聖。豈世間言語是非之所惑哉。如佛藏經云。佛告舍利弗。須彌山王。為高大不。高大。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石。皆如須彌。有人以手承接此石。無有遺落如芥子者。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眾生。置左手中。右手接舉三千世界。山河草木。皆能令是一切眾生。同心喜樂。其意不異。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此宗鏡文。所以前後廣引者。只為此心深奧故難信。祕密故難知。乃至菩薩大智。尚須佛力所加。豈況淺劣而能知者。如寶雨經云。佛言。云何菩薩深信如來意業祕密。若諸菩薩。聞於如來意之祕密。謂如來所有意樂法義。依止於心。依心而住。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及諸有情。無能知者。唯除如來之所加持。是以雖前引後證。文廣義繁。則語語內而利益根機。聞聞中而驚新耳目。何厭重說。起此慢心。所以本師云。行住坐臥。常說妙法。又云。我於得道夜。及涅槃夜。是二夜中間。常說般若。是以機多生熟。信有淺深。前聞熏而未堅。後聞熏而方入。如大智度論云。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墮。若未熟者。更須後搖。又如捕魚。前網不盡。後網乃得。又云。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說。譬如駃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又問曰。上來數說。是般若波羅蜜甚深因緣。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處處說甚深。多有所利益。凡人不知。謂為重說。譬如大國王。未有嫡子。求禱神祇。積年無應。時王出行。夫人產子男。遣信告王。大夫人產男。王聞喜而不答。乃至十反。使者白王。向所白者。王不聞也。王曰。我即聞之。久來。願滿故喜。心內悅樂。聞不已耳。即勅有司。賜此人百萬兩金。一語十萬兩。王聞使者言。語語中有利益。非是重說。不知者謂為重。處處說甚深亦如是。佛與菩薩須菩提。知大有利益。須菩提聞佛說深般若。不能得底。轉覺甚深。聽者處處聞甚深。得禪定智慧利益等。凡夫人謂為重說。且如國王聞於一語。有多利益。賜十萬兩金。此乃增生死根。成於識樂。今聞宗鏡。卷卷之中。文文之內。重重唱道。一一標宗。長菩提根。成於法樂。盡大地為黃金。未酬一字。請不生怠厭於頻聞。令已達者。重堅信心。使未入者。速發聞慧。
問。此宗鏡門。還受習學不。
答。學則不無。略有二義。一者。若論大宗。根本正智。不從心學。非在意思。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故台教云。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說法。恒聞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此論上上根器。聞而頓悟。親自證時。二者。若未省達。亦有助發之力。印可之功。或機思遲迴。乃至中根下品。及學差別智門。須依明師以辯邪正。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須得物物圓通。事事無滯。方乃逢緣。對境。不失旨迷宗。故云。會萬物為自己者。其唯聖人乎。又若約大綱。應須自省。設有相助。亦指自知。
如有學人問先德。如何是禪。
答。悟自理為禪。
問。如理心性。但是假名。何者是實。
答。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但假施設。實相無相如虛空。須自反悟。
問。悟後更有何法。
答。只箇悟處是法。從緣發明。反得自理。
問。此性還可示人令見不。
答。還示渠教自省達即得。不是眼見耳聞意知之事。此箇真精妙明性。不同大虛木石。天生靈妙不思議。即自性佛法僧。若不悟。推求欲見。一毫亦不可得。但離前塵好醜。即是自家本心。若一毫不盡。與佛道者。無有是處。
問。見色但見色。如何見心。
答。即思思之。是阿誰見色。
問。豈不是當境者全是。不應更求見。
答。自思量看。是之與不是。莫問他人。若直下見。更不圖度。佛法只在方寸。心外斷行蹤。但一心一智慧。離內外中間取受。三際理玄。便入無為道。
問。悟何心是道。
答。悟心無心即是道。
問。請為指示。
答。指示了也。汝自不見。
問。是何物教學人見。
答。教渠直下見。也不是物。
又先德問。即今見何物。
答。見本心。
問。見與本心。為別不別。
答。不別。真如體上。自有照用。以明故得名為見。以不動故得名為心。又自性清淨名照。常見自性名用。故知此心。目前顯露。何須問答。豈假推窮。即圓滿門。是成現法。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和尚。如何是解脫心。
答。解脫心者。本來自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眾生日用而不知。此之是也。此乃直指。目擊道存。今古常然。凡聖共有。夫宗鏡所錄。皆是佛說。設有菩薩製作。法師解釋。亦是達佛說意。順佛所言。以此土眾生。皆以聞慧入三摩地故。須以音聲為佛事。顯示正義。破除邪執。非言不通。此有二義。一者約畢竟門。則實不可說。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又云。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得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是引導一切初發菩提心人。且令自利。理行成就。歸於實智。究竟指歸宗鏡矣。二者約方便門。是利他行。故云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又不可一向執發言為非。起念成過。何者以即言無言。即念無念。是知言言契道。念念歸宗。若分別門。不無二說。若畢竟門。言思絕矣。
問。如上所立一心之旨。能攝無量法門。融通一切。此心為復能含一切法。能生一切法。為復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此心不縱不橫。非他非自。何者。若云心含一切法。即是橫。若云心生一切法。即是縱。若云自生。心不生心。若云他生。既不得自。云何有他。若云共生。自他既無。將何為共。若云無因生。有因尚不生。況無因乎。
問。心非四性者。教中云何說。意根生意識。心如工畫師。無不從心造。則是自生。又云。心不孤起。必藉緣而起。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則是他生。又云。所謂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則是共生。又云。十二因緣。非佛天人脩羅作。性自爾。則無因生。既屬教文。云何成過。
答。諸佛隨緣差別。俯為群機。生善破惡。令入第一義理。皆是四悉方便權施。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問。既非縱橫。不墮四性。則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不。
答。是則成二。
問。如是則一切不立俱非耶。
答。非亦成二。如文殊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問。既無二相。宗一是不。
答。是非既乖大旨。一二還背圓宗。
問。如何得契斯旨。
答。境智俱亡。云何說契。
問。如是則言思道斷。心智路絕矣。
答。此亦強言。隨他意轉。雖欲隱形。而未亡跡。
問。如何得形跡俱亡。
答。本無朕跡。云何欲亡。
問。如是則如人飲水。冷煖自知。當大悟時。方合斯旨。
答。我此門中。亦無迷悟。合與不合之道理。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苦說數千般。此事萬種況不成。千聖定不得。大地載不起。虛空包不容。非大器人。無由檐荷。如古德云。盡十方世界覓一人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紹祖位。終無第二人。若未親到。徒勞神思。直饒說玄之又玄。妙中更妙。若以方便。於稱揚門中。助他信入。一期傍讚。即不然。若於自己分上親照之時。特地說玄說妙。起一念殊勝不可思議之解。皆落魔界。所以圓覺經云。虛偽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又先德偈云。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拋却父孃村草裏。認他黃葉作金錢。百丈竿頭快散手。不須觀後復觀前。如今但似形言跡。紋綵生時。皆是執方便門。迷真實道。並是認他黃葉。喚作金錢。若大悟之時。似百丈竿頭放身。更不顧於前後。此宗鏡中。是一切凡聖大捨身命之處。不入此宗。皆非究竟。
問。畢竟如何。
答。亦無畢竟。
問。前云不入此宗。皆非究竟。此又云何稱無畢竟。
答。前對增上慢人。未得為得。認虛妄為真實。執顛倒作圓常。為破情塵。權稱究竟。今論見性。豈言虛實耶。
問。以此通明之後。如何履踐。
答。教誰履踐。
問。莫不成斷滅不。
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斷滅。
問。乞最後一言。
答。化人。
問。幻士。谷響。
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問。此錄括略微細。理事圓明。於慕道人。得何資益。
答。若第一義中。無利無功德。就世俗門內。似有於稱揚。總有二途。能俾初學。一者為未信人。令成正信。攝歸一念。不外馳求。二者為已信人。助成觀力。理行堅固。疾證菩提。步步而不滯寶所功程。念念而流入薩婆若海。似乘廣大之輦。立至寶坊。如駕堅牢之船。坐登覺岸。
問。集此宗鏡。有何功德。
答。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但有見聞。深獲善利。如一塵落嵩獄之崗隴。已帶陵雲。滴露入滄海之波瀾。便同廣潤。可謂直紹菩提之種。全生諸佛之家。何況信解受持。正念觀察。為人敷演。傳布施行。約善利門。無法比喻。功德無盡。非種智而不可稱量。利樂何窮。過太虛而莫知邊際。以滿空珍寶。供養恒沙如來。化十方眾生。盡證辟支佛果。未若弘宣斯旨。開演此宗。以茲校量。莫能儔比。可謂下佛種子。於眾生身田之中。抽正法芽。向煩惱欲泥之內。然後七覺華發。菩提果成。展轉相生。至無盡際。如華嚴探玄記云。於遺法中。見聞信向此無盡法。成金剛種子。當必得此圓融普法。如經云。吞服金剛喻。小火廣燒喻。又如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得十地無生忍。展轉利益。不可窮盡。皆由宿聞此法。為本因故。頌云。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中。決定信無疑。必得聞此經。大智度論云。受持般若。校量功德。於是持邊。正憶念最勝。今如諸佛憐愍眾生。故為解其義。令易解。勝自行正憶念。是時佛欲廣分別福德故。說言。若有人盡形壽供養十方佛。不如為他解說般若義。此中說勝因緣。三世諸佛皆學般若成無上道。乃至教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聲聞辟支佛道。不如為他人演說般若波羅蜜義。此中說因緣。是諸賢聖。皆從般若波羅蜜出。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眴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讚弘此典。善利無邊。謂首楞嚴經。以如來藏心為宗。如來藏者。即第八阿賴耶識。密嚴經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以諸佛了之成清淨藏。異生執之為阿賴耶。如真金隨工匠爐火之緣。標指鐶之異名。作圓小之幻相金體不動。名相妄陳。類真心隨眾生染淨之緣。成凡聖之異名。現昇沈之幻相。心性不動。名相本空。認假名而二見俄分。悟真體而一心圓證。迷悟即於言下。法喻皎在目前。昧之者歷劫而浪修。達之者當體而凝寂。法華經云。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脫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竊為一人者。竊者。私也。若私地只為一人說此一句。此人則是從一心真如中遣來作使。告報異生。直了一如之理。即是行真如中事。以真如無邊。至一切處故。則所得法利。亦隨真如之性。無量無盡。又云。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乃至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要言之。持此經人。四威儀中。舉足下足。皆不離一心真如諸佛行處矣。鴦崛魔羅經云。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暫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暫得聽聞如來藏故。乃至佛告鴦崛魔羅。非是如來為第一難事。更有難事。鴦崛魔羅。譬如士夫。檐須彌山王。及大地大海。經百千歲。此為大力第一難不。鴦崛魔羅白佛言。是如來境界。非彼聲聞緣覺所及。佛告鴦崛魔羅。彼非大力。非為甚難。若以大海一塵。為百億分。百千億劫。持一塵去。乃至將竭。餘如牛跡。復能檐負須彌山王。大地河海。百千億劫。而彼不能於正法住世。餘八十年時。演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唯菩薩人中之雄。能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護持正法。我說此人。第一甚難。又法華見寶塔品云。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又云。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又云。假使劫燒。檐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故知竭海移山。非無為之力。任使躡虛履水。皆有漏之通。曷若開諸佛心。演如來藏。紹菩提種。入一乘門。能託聖胎。成真佛子。何以故。謂得本故。如從源出水。因乳得酥。如鴦崛魔羅經云。復次文殊師利。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鑽求。而不鑽水。以無酥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復次文殊師利。如知山有金。故鑿山求金。而不鑿樹。以無金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言我必當得成佛道。復次文殊師利。若無如來藏者。空修梵行。如窮劫鑽水。終不得酥。故知入宗鏡中。見如來性。菩提道果。應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風之火。若背宗鏡。不識自心。設福智齊修。終不成就。如求乳鑽水。離山鑿金。任歷三祇。豈有得理。如宗鏡所錄。前後之文。皆是諸佛五眼所觀。五語所說。無一言而不諦。非一義而不圓。可俟後賢。決定信入。如月上經偈云。假動須彌山倒地。脩羅住處皆悉滅。大海枯涸月天墜。如來終不出妄言。假使十眾同心。或火成水。水成火。無量功德最大尊。利益眾生無異說。大地虛空成渾沌。百剎同入芥子中。羅網可用縛猛風。如來終不有妄語。以茲誠實。可遍傳持。功德無邊。言思罔及。所以唯識論偈云。作此唯識論。非我思量處。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斯論大旨。非情識知解之所思量。乃是大覺不思議絕妙境界。以此弘揚不思議無盡之福。悉用普施一切法界無量含生。同入此宗。齊登佛地。華嚴疏主藏法師發願偈云。誓願見聞修習此。圓融無礙普賢法。乃至失命終不離。盡未來際願相應。以此善根等法性。普潤無盡眾生界。一念多劫修普行。盡成無上佛菩提。
宗鏡錄卷第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