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宗鏡錄卷三十六
宗鏡錄卷第三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觀門略有二種。一依禪宗。及圓教。上上根人。直觀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俱觀。內外咸等。即無觀之觀。靈知寂照。二依觀門。觀心似現前境。雖權立假相。悉從心變。如觀經中。立日觀水觀等十六觀門。上生經中。觀兜率天宮彌勒內院等。諸章鈔釋云。言觀一字。理有二種。一觀矚。二觀察。初觀矚者。如前五識緣五塵境。矚對前境。顯現分明。無推度故。現量性境之所攝故。次觀察者。向自識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尋境分劑故。今立觀門。即當第二觀察。約能觀之心。出體有四。一剋性出體。唯別境慧。此慧能揀去散亂染無記等。擇留善淨所變境故。二能所引體。定引慧故。三相應體。五蘊除色。四眷屬體。并色五蘊。
問。相應四蘊心王心所。取其何者為能觀察。
答。先辯心王。次明心所。若八識心王。唯取第六。
問。前五七八俱能緣慮。何以不取。
答。且前五識。有漏位中。唯現量緣實五塵境。第八唯現量緣三境故。種子根身器世間境。性唯無記。第七有漏位中。常緣第八見分為境。非量所收。今能觀心。因教比知變起相分。比量善性獨影境攝故。唯第六有此功能。
問。第六心王。有其幾種。
答。義說有四。一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分明顯了。二定中意識。引得上定。定中所起。三獨散意識。不與前五同緣。為揀明了。故立獨名。又非定中所起。故名為散。獨於散位而生起故。四夢中意識。於睡眠位。起此識故。
問。四中何者是能觀心。
答。得上定者。定中意識。現量觀故。未得定者。獨散意識。能為觀體。次明心所者。有五十一法。總分六位。且通辯諸識有漏位中相應者。前五識各有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三貪嗔癡。中隨二大隨八。第六識三界三性。定散通論。具與五十一心所相應。第七識與十八心所相應。謂遍行五。根本煩惱四。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大隨八別境中慧。第八識唯與遍行心所相應。此八種識。若成無漏。唯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善法。今明能觀心。但唯善性。第六識。其相應心所。隨心王說。定中心所唯二十一。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或尋伺中隨取一法。即二十二。尋麁伺細。不俱起故。淺深推度。思慧為體。若與散位心王相應。即二十法。於前善中除輕安故。輕安一法是定引故。有定資身。方得調暢。有輕安義。或二十一。於尋伺中隨取一故。
問。能觀心於三境之中。此何境。
答。定散二位皆獨影境。變假相故。此假相分從能緣見分種生。自無其種。故名獨影。不同性境是實色。心。各有種生。如眼識緣色等。又不同帶質境。心緣心時定有質故。中間相分。從質見起。言獨影境。自有二類。一有質。即此觀心。託彼為質。二無質。緣龜毛等。
問。既有彼質。何非帶質。
答。帶質有二。一真帶質。以心緣心。如第七緣第八。第六緣餘識。二似帶質。心緣色故。即此所觀。帶彼質故。通似帶質。
問。定散二位。託彼質緣。熏得何種。
答。唯熏能觀心心所見分種子。相分是假。不熏。有漏觀心。不熏無漏質種。
問。三量之中。此是何量。
答。定位現量收。散位比量攝。不通非量。非正觀故。
問。三性何性。
答。唯善性故。
問。四緣何緣。
答。四緣皆具。第六心王并實心所。皆從種生。此因緣。假相分是所緣。為緣。即前念引後念。是等無間緣。增上有二。一順。二違。順增上有二。一有力順。作此觀時。諸緣有力。隨順能觀。名有力增上。作此觀時。不障餘法。雖無力。能不違他。故名無力增上。二違增上。亦有二種。一違背。作此觀時。而能違背散亂心心所。又能違背無記性等。二違損。作此觀時。而能違損諸染法故。
問。於三依中。此是何依。
答。三依皆具。一因緣依。能觀心等有自種。子為因緣依。現依種故。亦名種子依。二俱有依。謂六根處。能與諸心心所為依故。今能觀第六用七八二識為所依故。亦名增上緣依。三開導依。謂前念心心所。開避引導後念心心所。取前念心王。名開導依。後念必依前念生故。即現在心望後念心。假名前念。亦名等無間緣依。
問。五果之中。此是何果。
答。能觀心體。非異熟果。唯第八識。是真異熟。二等流果。此能觀心心所。從自種生。種現俱善。流類齊等。三離繫果。此有漏觀。未斷障染繫縛法故。非離繫果。四士用果。有二。一人士用。此人能作此觀。人為士用。因觀心成就。即士用果。二法士用。作此觀時。諸緣法等有力。如世士夫力用。成就觀心。即士用果。五增上果。前四果中有不攝法。但於觀心有隨順義。即為其因。觀心成就。即增上果。
問。此能觀心等。具幾緣生。
答。具五緣生。一作意。警心故。二種子。生現法。三根。即第七識。四境。假相分。五根本。即第八識。若加等無間。即六緣生。如上理事雙明。方圓觀法。
問。若境本無生。心常不住。又何煩立觀。背自天真。
答。為未達本無生。而欲向外妄修者。令自內觀。冥合真性。如永嘉集云。誡其疎怠者。然渡海先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此勸守愚空坐。不慕進修者。如欲渡關津。非船靡濟。將窮生死。無智焉明。又云。妙契玄原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斯乃得旨之人。奚須言境即屆寶所。終不問程。已見玉蟾。寧當執指。故般若吟云。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即心心是佛。何佛更堪成。
輔行記問云。四句推檢。貪欲泯然。但有妙觀。無復貪欲。何得復云而起而照。
答。防於起時理。須照。起不起俱照。照不照俱亡。亡不亡咸泯。泯不泯湛然。如是方成入空之觀。故云不見起照。起照宛然。如上所說諸觀門。一心之旨。義理昭彰。解雖分明。行須冥合。因解成行。行成解絕。不可一向執解。背道述宗。行解相應。方明宗鏡。如首楞嚴經所明。全為見性修行。不取多聞知解。所以如來。訶阿難言。非汝歷劫辛勤證修。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乃至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闇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是以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柰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乃至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危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不斷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乃至造十習因。受六交報。十習因者。一者婬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二者貪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三者慢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四者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五者詐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姦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六者誑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詐。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七者怨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八者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坈。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入毒壑。九者枉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覆藏。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六交報者。一者見報。二者聞報。三者嗅報。四者味報。五者觸報。六者思報。此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各各招引惡果。臨終神識。墮無間獄。見受明暗二苦相。聞受開閉二苦相。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觸受合離二苦相。思受不覺覺知二苦相。一一受苦無量。具在經文。是以阿難已悟妙覺明心。知宗不昧。方乃重告善逝。密請修行。故知先悟後修。應須理行冥合。若但取一期知解。不慕進修。欲證究竟菩提。無有是處。故經云。縱得妙悟。皆是婬根。以生死根本不斷故。直須保護浮囊。方渡業海。如大涅槃經云。爾時海中有羅剎者。貪等煩惱各別現行。名一羅剎。全乞。喻索交合也。乞半。喻求摩觸也。三分之一喻索行事也。手許。喻共坐等也。微塵許。喻衣相觸也。若但破四重禁等者。合全乞浮囊也。破僧殘者。合乞其半也。犯偷蘭者。合三分之一也。犯捨墮及波逸提者。合乞手許也。二罪同篇。共合手許也。破突吉羅者。合乞微塵也。故知微細須持。方全戒體。如雖乞微塵之許。終壞浮囊。豈況全半乎。是以若犯此篇。其過尤重。非唯有障大道。不出塵勞。以惡業相酬。果牽地獄。十習因既作。六交報寧亡。皆是一念惡覺心生。顛倒想起。對境作因成之假。隨情運相續之心。不以智眼正觀。遂陷凡夫業道。雖則一期徇意。罔思萬劫沈身。是以一切如來同宣。審宜刻骨。十方菩薩皆懼。實可驚心。所以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慳。隨誑隨諂。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盲繢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在四衢道。廣說眾。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大寶積經云。佛言。迦葉。若有趣菩薩乘善男子善女人等。適聞此法。不能生於如實深信。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修學故證彼菩提。非不修學而能得證。若不修習得菩提者。猫兔等類。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何以故。不正行者。不能證得無上覺故。何以故。若不正行得菩提者。音聲言說。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作如是言。我當作佛。我當作佛。以此語故。無邊眾生應成正覺。永嘉集云。心與空相應。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香臺寶閣。嚴土化生。是以若不斷四重深愆。欲求一乘妙果。如塞耳大叫。難免他聞。徒灌漏卮。終無滿日。又若所行非所說。所說非所行。心口自違。相應何日。似盲畫眾像。如聾奏樂音。但悅彼情。於己無益。故知。聞之不證。解之不行。雖處多聞寶藏。如王宮凍死。虛遊諸佛智海。猶水中渴亡。比況可知。應須改轍。不生慚悔。焉稱智乎。
問。此宗鏡錄於頓漸兩教。真緣二修。云何悟入。如何修行。
答。今宗鏡中依無作三昧。觀真如一心。念念冥真。念念圓滿。如台教明。修無作三昧。觀真如實相。不見緣修作佛。亦不見真修作佛。亦不見真緣二修合故作佛。亦不離真緣二修而作佛。若無四修。即無四作。是無作三昧。豈同爾相州北道。明緣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師。亦多用緣修。亦不同相州南道。用真修作佛。
問。偏用何過。
答。道無諍。何得諍同水火。今明用三昧。修中道第一義諦。開無明。顯法性。忘真緣。離諍論。言語法滅。無量罪除。清淨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寶珠自然現也。見佛性故。即住大涅槃。
問曰。若爾者。今云何說。
答曰。大涅槃經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說。豈如諸大乘論師。偏執定說。今以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若解四悉檀意。如前四種說則無咎。次明證成者。若觀無明見中道者。即是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故入不思議法門品云。若知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若入中道。即能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依四悉普為群機。於真緣二修中。是無作真修。頓漸四句中。若約上上根。是頓悟頓修。若約上根。或是頓悟漸修。
問。如何是真緣二修。
答。若約緣修用智成佛。真如但是境故。約緣修以明自也。真修正用真如一心為佛。萬行及智。但是福智莊嚴。故用真如一心為自。一切福智為他。若直了真如心即成佛者。是圓頓宗。若不了此心妄有修證者。是藏通等教灰斷之果。若依此心發行別修者。是別教大乘。與圓教即心便具者。所有行位功程。日劫相倍。故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
問。既即心是。何用更修。
答。只為是故。所以修。如鐵非金。即不可鍛成妙器。
問。如何是頓漸四句。
答。一漸修頓悟。二頓悟漸修。三漸修漸悟。四頓悟頓修。楞伽經中有四漸四頓。經云。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淨除自心現流。為頓為漸。答中先明四漸。後說四頓。漸經云。佛告大慧。漸淨非頓。一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漸除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二如陶家作器。漸成非頓。三如大地。漸生非頓。四如習藝。漸就非頓。上之四漸。約於修行。未證理故。下之四頓。約已證理故。一明鏡頓現喻。經云。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所有清淨法界。二日月頓照喻。經云。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勝智境界。三藏識頓知喻。經云。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報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四佛光頓照喻。經云。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於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今取頓悟漸修。深諧教理。首楞嚴經云。理雖頓悟。承悟併消。事在漸修。依次第盡。如大海猛風頓息。波浪漸停。猶孩子諸根頓生。力量漸備。似曦光之頓出。霜露漸消。若即文之頓成。讀有前後。或頓悟頓修。正當宗鏡。如華嚴宗。取悟如日照。即解悟證悟。皆悉頓也。又如磨鏡。一時遍磨。明淨有漸。今論。明是本明。漸為圓漸。明是本明者。恐謂拂鏡非頓。明鏡本來淨。何用拂塵埃。此是六祖。直顯本性。破其漸修。今為順經明其漸證。隨漸漸明。皆本明矣。故云明是本明。即無念體上自有真知。非別有知。知即心體也。漸為圓漸者。即天台智者意。彼云。漸漸非圓漸。圓圓非漸圓。謂漸家亦有圓漸。圓家亦有圓漸。漸家漸者。如江出岷山。始於濫觴。漸家圓者。如大江千里。圓家漸者。如初入海。雖則漸深。一滴之水已過大江。況濫觴耶。圓家圓者。如窮海涯底故。今云。漸是圓家漸。尚過漸家之圓。況漸家之漸。禪原集云。頓門有二。一逐機頓。二化儀頓。一逐機頓者。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聞即頓悟。全同佛果。如華嚴中。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圓覺中。觀行即成佛。二化儀頓者。謂佛初成道。為宿世緣熟上根之流。一時頓說性相事理。眾生萬惑。菩薩萬行。賢聖地位。諸佛萬德。因該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徹因原。位滿猶同菩薩。此唯華嚴一經。名為頓教。其中所說諸法。是全一心之諸法。一心是全諸法之一心。性相圓融。一多自在。又約機頓漸不同。有云。先因漸修功成。而豁然頓悟。如伐木片片漸斫。一時。頓倒。亦如遠詣皇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有云。先因頓修。而後漸悟。如人學射。頓者。箭箭直注意在的。漸者。久始漸親漸中。此說運心頓修。不言功行頓畢。有云。漸修漸悟。如登九層之臺。足履漸高。所見。漸遠。已上皆證悟也。有云。先須頓悟。方可漸修。此約解悟。若約斷障說者。如日頓出。霜露漸消。若約成德說者。如孩初生。即具四支六根。長即漸成志氣功用。如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三賢十聖。次第修證。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稱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經云。若未聞此法。多劫修六度萬行。竟不證真。有云。頓悟頓修者。此說上上智。根性。樂欲俱勝。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若斷障說。如斬一籰絲。萬條頓斷。若修德說。如染一籰絲。萬條頓色。荷澤云。見無念體。不逐物生。又云。一念與本性相應。八萬波羅蜜行。一時齊用。又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如師子兒。初生之時。是真師子。即修之時。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筍。不離於春。即與母齊。何以故。心空故。若除妄念。永絕我人。即與佛齊。經云。不壞世間而超世間。不捨煩惱。而入涅槃。不修頓悟。猶如野干隨逐師子。經百千劫。終不得成師子。故知若不直了自心。豈成圓頓。隨他妄學。終不成真。此宗鏡錄。是圓頓門。即之於心。了之無際。更無前後。萬法同時。所以證道歌云。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慈忍力。又若用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又頓教初如華嚴海會。於逝多林中。入師子嚬伸三昧。大眾皆頓證法界。無有別異。後乃至將欲滅度。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作大師子吼。顯常住法。決定說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皆令安住祕密藏中。以此教法。本從世尊一真心體流出。亦只是凡聖所依一心真體。隨緣流出。展轉遍一切處。一切眾生身心之中。只各於自心靜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顯現。於宗鏡中。了然明白。起此無涯之一照。遍法界無際之虛空。無一塵而不被光明。凡一念而咸承照燭。斯乃般若無知之照。照豈有邊。涅槃大寂之宗。宗何有盡。故如般若無知論云。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也。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光。虛心玄鑒。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之所會也。然其為物。實而不有。虛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何者。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聖以之靈故。虛不失照。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虛。照不失虛故。渾而不渝。虛不失照故。動以接麁。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始可得。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已矣。是以般若可虛而照。真諦可亡而知。萬動可即而靜。聖應可無而為。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矣。復何知哉。復何為哉。
問曰。夫聖人真心獨朗。物物斯照。應接無方故。動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會不失機故。有會於可會。知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有知於可知故。聖不虛知。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虛會。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耶。若夫忘知遺會者。則是聖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耳。斯可曰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而以哉。
答曰。夫聖人功高二儀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彌昏者。豈曰木石瞽其懷。其於無知而已哉。誠以。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子意欲令聖人不自有知。而聖人未嘗不有知。無乃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何者。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反照。然後無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辯於惑智。三毒四倒。皆亦清淨。又何獨尊淨於般若。若以所知美般若。所知則非般若。所知自常淨。般若未嘗淨。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然經云。般若清淨者。將無以般若體相真淨。本無惑取之知。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雖非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隱。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知。意謂無知未嘗知。知未嘗無知。斯則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然論者。欲一於聖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未見其當。何者。若知得於聖心。無知無所辯。若無知得於聖心。知亦無所辯。若二都無得。無所復論哉。
答曰。般若義者。無名無說。非有非無。非實非虛。斯無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今試為子狂言辯之。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勤。不可為無。不可為無故。聖智存焉。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是以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
難曰。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茲而顯。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答。以緣求智。知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夫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物莫之有故。緣所不能生。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何者。夫知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故中觀曰。物從因緣有。故不真。不從因緣有。故即真。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是心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緣求智故。以智為知。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乎。
難曰。論云不取者。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辯緇素之異也。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難曰。論云不取者。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耶。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誰當於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答曰。然無是無當也。夫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故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者也。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雖不是。是故當是於無是矣。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若以無相為無相。又何累於真諦耶。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何者。若以無相為無相。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猶逃峯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是以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雖不取於有無。然亦不捨於有無。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爾而來。恬淡無為。而無不為者也。
難曰。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是以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乎。
答曰。生滅者。生滅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然非無心。但無心心耳。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耳。是以應。會則。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虛無為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無知。即般若之無也。知無。即真諦之無也。是以般若之與真諦。言用。即同而異。言寂。即異而同。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是以辯同者。同於異。辯異者。異於同。斯則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內有獨鑒之明。外有萬法之實。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此聖所不能同。用也。內雖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內外寂然。相與俱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故經曰。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又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
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般若之內。則有寂用之異乎。
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也。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故成具曰。不為而過為。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斯則窮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文。聖心可知矣。釋曰。般若無知者。是一論之宏綱。乃宗鏡之大體。微妙難解。所以全引證明。夫般若者。是智用。無知者。是智體。用不離體。知即無知。體不離用。無知即知。若有知者。是取相之知。即為所知之相縛。不能遍知一切故。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若是無相之知。不被所知之相礙。即能遍知一切。故論云。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以要言之。但是理事無礙。非即非離。如論云。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不即事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者。不離事也。理非即非離。如事亦然。是以理從事顯。理徹於事。事因理成。事徹於理。理事交徹。般若方圓。故能有無齊行。權實雙運。豈可執有執無。迷於聖旨乎。所以論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何者。此有是不有之有。曷有其名。斯無是不無之無。寧虧其體。有無但分兩名。其性元一。不可以有為有。以無為無。故論云。非有。故知而無知者。以知自無性。豈待亡知。然後無知乎。論云。非無。故無知。而知者。以無相之知。非。同木石。無而失照。此靈知之性。雖無名相。寂照無遺。如論云。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真偽殊心。空色異照耶。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會之功。覩變動。不乖無相之旨。造有不異無。造無不異有。未嘗不有。未嘗不無。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以此而推。寂用何妨。如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又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故知若云。有之與無。同之與異。皆是世間言語。但有虛名。而無實體。豈可以不定之名言。而欲定其無言之妙性也。今總結大意。般若無知者。但是無心。自然靈鑒。非待相顯。靡假緣生。不住有無。不涉能所。非一非異。而成其妙道也。所以先德云。夫聖心無思。名言路絕。體虛不可以色。取無慮不可以心求。包法界而不大。處毫端而不微。寂寥絕於生滅。應物無有去來。鑒徹天鏡。而無鑒照之勤。智周十方。而不生二相。森羅萬像與之同原。大哉。妙用而無心者。其唯般若無知之謂乎。鈔云。然無知之興。為破邪執。有四。論文。一一破之。一者。或執有知。為常見。二者。或執無知。為斷見。三者。亦知亦無知。為相違見。四者。非有知非無知。為戲論見。第一破常見者。惑人聞說般若者。智慧也。智則知也。慧則見也。則謂聖人同於凡夫。有心取相。知見墮於常見。不了般若。論主便則斥云。聞聖有知。謂之有心。為破此執。故云般若無知也。斯則照俗不執相。照真不著空。無執無著。即四句本亡。無種不知。而未嘗分別。以無緣之知。照實相之境。智則雖照而無知。境則雖實而無相。境智冥一故。相與寂然。能所兩亡。故云般若無知也。故云是以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又云。將無以般若體相真淨。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又云。夫陳有無者。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內。法本無相。聖智何知。故中論云。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此上並破有知之常見也。第二破無知之斷見者。惑人聞經云。真般若者。無知無見。無作無緣。便謂般若。同於太虛無情之流。墮於斷見。既乖般若。論主破之。故云世稱無知者。謂木石太虛無情之流。靈鑒幽燭。形于未兆。道無隱機。寧曰無知。所以論題無知者。為明聖心。無有取相之知。故云無知。非謂則無真知也。何者。般若靈鑒。無種不知。不同太虛。一向無知也。然則斷見無知。略明有十一種。論中略言三種。十一種者。一者太虛。一向空故。二者木石。謂無情故。三者聾瞽。謂根不具。無見聞故。此上三種。是論所破。四者愚癡。謂無智慧。於境不了故。五者癲狂。惡鬼惑心。失本性故。六者心亂。境多惑心。不能決斷故。七者悶絕。心神闇黑。如死人故。八者惛醉。為藥所迷故。九者睡眠。神識困熟故。十者無想定。外道伏惑。心想不行故。十一者滅盡定。二乘住寂。心智止滅故。此上並是惑倒。非般若無知也。第三破亦有知亦無知者。則是學人。聞經所明。或說般若有知。或說無知。不能正解。便生異執。論主而復破之。異執有三種。一者反照故無知。則是學人謂聖人實是有知。但以知物之時。忘却知心。不自言我能知。此只成不私自作知解。非都不知也。二者以般若性空故無知者。則是學人謂言般若實自有知。但以知性空故。則無知。此只成性空故無知。而未是無惑取之無知。第三真諦境淨故。歎美般若無知。何者。學人則謂般若能知真諦之境。因境淨無相故。則歎美般若無知。此只成境是無知。般若常是有知也。此上三見。並參亦有亦無知。俱乖聖智。論主所以破之也。第四破非有知非無知者。則是惑人。聞經云。真般若者。非有非無。無起無滅。不可說示。人。不能亡言會其玄旨。則謂般若唯是非有非無。便作非有非無之解。此並心量。乖乎真智。論主破之。故云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非謂是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此絕言之道。知何以傳。此破非有知非無知也。論若如此。則破四執之理昭然。今題目但云無知者。蓋是舉一隅而三隅反。所以智人聞說無。則不取無。不取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斯則離四句。絕百非。可謂真無知也。論中分明破其四執。人自不見。故云是以聖人處有不有。此破有知也。居無不無。此破無知也。雖不取於有無。此破亦有知亦無知也。然亦不捨於有無。此破非有知非無知也。然上四破。說雖前後。辯之不同。論意只於一句中。則四句理圓。何者。處有不有。即是居無不無。即是不取有無。即是不捨有無。斯則聖心能亡四句。離諸現量。可謂無知。言偏理圓。故云無知也。今更依宗本義意。以釋般若無知。亦是一家美也。論明般若無知者。則權實二智。平等大慧也。今則以略攝廣。言約義豐。但云般若。則會二智矣。故宗本云。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何者。若唯般若觀於實相。而無權智涉有者。則沈滯於空。若唯權智涉有。而無般若達空者。則涉有之時。染於塵累。若能二智圓明者。則真智觀真諦而不取空。權智化物而不著有。故論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者。此則真智照真。不取於無也。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者。此則權智涉俗。不取於有也。神無慮故。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此謂二智俱能照真。則權中有實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矣者。謂二智俱能照俗。則實中有權也。然則權實自在。事理混融。處有不取於塵。居無不沈於寂。真俗雙泯。空有兩亡。何實何權。誰境誰智。儻然靡據。蕭散縱橫。不取不捨。可謂平等大慧。故云般若無知也。如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離念者。即是此論之無知。無知之真知。即是本覺。本覺。即是佛一切智也。無所不遍者。即無所不知也。夫一切境界。只於一念心中。一時頓知。無有遺餘。真俗並照。不墮有無也。故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知即無知。即是真智遍知。名一切智也。無知即知。即是無種不知。名一切種智也。聖心不殊。以心無二故。唯只一智。但隨境照說有二也。二既不二。一亦非一。若約天台。即言直緣中道。名一切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又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一心。即般若無知之智也。以心不屬有無。常照中道。即是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故云斯則不知而自知矣。即不假作意。故不知也。自性明照故。而自知也。以神解之性。自然寂而常照。不依他發起也。故信心銘云。虛明自照。不勞心力。又云。若體自無取相之知。故言無知。不是前念起知。至後念妄却知想。然後名無知。若然者。則成無記之心。何名般若無知耶。蓋是無緣之智。照無相之境。真境無相。真智無知。境智冥一。理無不盡。鑒無不窮。可謂佛智見性也。又夫有取相之知。則心有間礙。不能垢淨同如。有無一旨。照空迷於辯有。知俗乖乎了真。不能圓照萬法。故云。有所不知也。永嘉集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無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乃至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觀和尚云。此上無緣之知。斯為禪宗之妙。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原。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於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妙耳。然上依教方便。雖分頓漸。不離一心。如有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宗鏡錄卷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