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定齋先生文集/附錄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附錄卷三 定齋先生文集
附錄卷之四
作者:柳致明
1901年
附錄卷五

寓慕錄

[编辑]

權璉夏

辛酉十月六日。定齋先生考終于反求庵。考德問業者。無所依歸。微言大義。幾乎隳乖。則惟當論德述行。爲寓慕淑身之地。而識其大識其小。各在其人之如何。善觀善言。豈膚淺者之所可能哉。今且考之事業。則立朝之日淺。而施諸政事。見諸章奏者。未盡其用。欲按之文字。則平易中亦有簡奧。欲審之言語。則講質論辨。精深謹嚴。非深於道者。未易得其指歸也。惟得其心法。然後始終本末。可得以言。而卽此心法。又豈影響意想之所可摹擬哉。葢先生之道。本諸心。積於身。行于家。而及之邦國。著之云爲施措。發之文字言語。是心也者。聖之爲聖。賢之爲賢。學者之爲學。古今前後一而已。古而前者。寫是心於經傳。圖書者是已。吾東方之學。遠而宗乎退陶。近而述乎湖上。卽一副心訣也。先生之學。其必有得於傳此心者矣。先生之世。自高祖陽坡公。以儒名家。先考上舍公。以文學風裁。爲儒林所重。先妣李氏。大山先生之胤子侍讀公之女。大山先生之歿。先生五歲幼。而服襲皆遺範也。曾叔祖東巖先生。承湖門之緖。以禮爲敎。先生率履訓迪。自灑掃應對。以至視聽步趨。皆循蹈規矩。損齋南先生。隱居講道。先生從而受業。入而承家庭敎督。出而膺師門指授。擩染見聞。不離典訓。此其啓發之端也天資溫和。性度慈良。幼不好弄。長益端愨。鄙俚之言。不出於口。忿爭之氣。不見於色。非僻之念。不萌于心。自蒙養之日。而自律以正。此其生質之美也。事王大人及大人公。溫恭恪謹。進退唯諾。惟恐有違。養志奉體。不見有勉強之色。而自然有愛順之心。孝弟行於家。而推而至於待人接物。皆盡其衷悃。藹然無矯僞。此其制行之本也。自受學之日。課誦惟謹。心志不騖於玩好。聦明不役於方技。以四子六經及洛閩諸書。爲循序漸進。而雜書異說。不留耳目。此其志學之正也。以爲道非徑約可造。學必積累有成。無計近功。無求速化。不作奇特想。不滯卑近規。熟習悠久。聽其日至之時。而自有見到處。此其立心之遠也。葢自後生時。坏樸已成。根本已立。自有進進而不已者。釋褐之日。不以榮進爲意。家居十年。陞六。歷正言,持平,文學。或拜疏呈遞。或赴召徑歸。蓄德積行。幾三十年。聲聞日著。掌試湖南。所選皆南士雋彥。選入弘文館。累除校理,修撰。入侍經筵。進止有度。同僚皆注目。因雷警。先生應旨進疏。極言君德時政。上優批嘉奬。大臣亦上箚以爲儒臣所言切實。宜加體念。特除同副承旨。先生以進言獲官。非分所安。復呈疏乞遞。不允。朝議方倚重。聖眷亦傾注。有嚮用之會矣。直喉司。未幾日。奄遭大恤。主世孫方八歲。成服之日。備三加。先生言不可。禮判不聽。尋遞職還鄕。連除大司諫,參議。皆不赴。除楚山府使。先生年旣衰暮。不樂遠赴。而朝議以西民告饑。亦特差也。在官二年。蠲逋移糶。祛弊蘇瘵。治績茂著。邑沿江界胡。胡人越江採獵者。爲民患。嚴禁而待之以信。西俗不知文學。先生施以儒敎。學道愛人之化。洽于一方。旣歸。民立祠留像而祀之。自後有除命。皆不就。葢禮進義退。是一生固守。而年益高。時益艱。則無復當世之念矣。年及致仕。陞嘉善資。累遷至兵曹參判。哲宗乙卯。加上景慕宮尊號。重臣有請上正廟尊號者。先生曰。老臣不死。復見今日。朝廷之上。其端已發。此冒死一言之會。乃上章請行典禮。疏入。諫院首發駁議。初付關西之祥原。臺府政院。連章交攻。請置重典。上特命島。置于羅州之智島。先生以大耋。驅催撼頓八百餘里。風土異宜。飮啖不適。而隨遇而安。精力愈淸健。權公載大。亦上疏。編管于靈光之荏子島。路由智島。先生不相見。是冬蒙宥。兩老聯輿同歸。冰雪載塗。而神氣勝昔。賀者以爲神明所護云。翌年。以年滿八十。陞嘉義資。此其宦業之終始也。先生早通仕籍。晩年位亦崇顯。若可以行其所學。而其施諸猷爲。特一二而已。循考一生。惟以守死善道。爲安身立命之本。竆而不易所操。達而不變其塞。進退夷險。一致而已。其進也。常有卷懷之意。其退也。亦有憂戀之情。其居家也貧匱無比。疏糲不繼。而處之泰然。闕炊之夕。歡笑滿室。諸親皆待以資活。而假貸於人。計口以給。遇饑歲。宗族多不聊生。憂人之饑。甚於己餒。方便料劃。俾無顚連。自楚山歸。行李蕭然。而家無所儲。嘗曰。常祿吾亦不辭。葢以仁其族親及所識竆乏。而不以自腴也。閨門之內。恩義幷至。與貞夫人同居五十年。相敬如賓友。晩而有嗣兒而未及承家。細務宂幹。無不親檢。而綜理微密。諸家孤弱之子。收恤嫁娶。有才姿可望者。愛詡勸誘。要以文學攝持。子弟有過差。未嘗峻辭訶責。而諄諄曉喩。辭嚴意和。有一善。奬勵不已。推誠見導。使人敬畏而悅服也。其接人也。親疎尊卑賢愚長幼。各隨其人而見待有節。戶屨常滿。終日迎送。而未見有疲倦之色。雖俗子生客。亦不見其疎傲。古語時談。閒雅可聽。色辭之間。不覺薰氣襲人。下逮庸隷廝御。亦以恩信見孚。怒詈之色。不露聲氣。而指諭之言。感入心肺。雖疎遠賤流。皆知愛戴而慕悅。如常所使役者。所謂物各付物施當其可者矣。在朝之日。薦紳卿士。願與交際。禮貌莊而嫺。言辭諍而和。以山野之色。不要諳慣時情。而見者自然艶服。家居而使節守宰。或造門致禮。或以書問訊。而無不一辭稱爲君子也。其處鄕也。常有同善共化之意。自邇而遠。視如一室。憂樂慶唁。問恤周至。士友之間有爭端。則面戒書諭。以平恕率物爲主。使人麤心客氣。自底消融。値斯文事變之會。不激不隨。毅然以正道自持。士類賴以鎭定。而不悅者不敢以訿議加焉。本府邑鉅弊痼。民將蕩析。邑大夫思欲矯救。邀先生請與共事。先生知其實心推任。相與講究。凡軍布糶糴之政。隨宜措劃。一境賴以蘇息。君子旣不能兼善而廣施。則隨其所及。而利澤及人之效。可見也。先生思不出位。職做其分。處下而不援上。居近而不騖遠。志乎大而不遺乎小。先其難而不忽乎易。自彝倫之常。而有以盡事物之理。自居室之間。而有以達邦國之情。雅言庸行。必循循乎本末先後之序。寬而有制。肅而有容。和而不流。貞而不苦。簡而不傲。密而不苛。好古而不崖異。從俗而不流循。安於寒素。而不以豐羡爲必不可處。樂於恬靜。而不以繁浩爲必不可居。憂勤而常舒泰。審愼而能勇决。存體要而極其詳細。循平常而自有高妙。時或衆坐稠廣。羣應煩劇。方裁簡牘。而幷譸言語。或臨聽斷。而亦有指揮。不見其撓奪。而常裕如也。葢本原旣立。應用無方。仁之爲道。周通普遍。而等分有差。義之爲用。裁制截斷。而事理各當。非體之深而積之久。其能然乎。體幹不踰中人。而端莊整一。衣巾循乎時俗。而潔淨脩雅。方其斂容靜坐。渾然有如尸如塑氣象。而或人有叩問。亦不隨口卽答。從容應酬。曲有條理。及其起立行趨。繩尺有度。癯然而若充腴。淡然而若華潤。睟盎祥順之氣。達於四體。知之者自覺和氣浹身。不知者亦知愛之而不敢褻。敬之而不欲離也。金剛而玉溫。陽舒而陰肅。信乎其備剛柔之德。而得中和之氣矣。璉夏嘗聞先進執友之言曰。某日用之間。天理流行。又曰。某可謂簡而文。溫而理。淡而不厭者矣。又曰。聽某言語。如瓊琚瑤玖。一箇二箇。不可遺。欲聯綴而佩服。皆深服之言也。若夫論學之序。進道之方。則立言而差於眇忽。歷指而迷於尋覓。審記之亦難矣。葢聞學有成說。道有定法。成說之外。別討異說。非學也。定法之外。更求妙法。非道也。先生之所謹守者。卽前人之法與說。則因襲爲錄。不幾乎依樣而蹈轍乎。然而成說定法之中。亦有獨詣之見。自得之妙。葢先生之學。積小而成大。累卑而至高。故其言曰。此是平生事。今日行今日事。明日行明日事。隨所遇著。不放過。此是本分事。若掉却日用當行底。希求擬望於依俙彷彿之際。是佛老頓悟一法。而非聖賢門路。又曰。致力於入孝出弟。則以學文之訓。就中得味。日有孜孜。久之油然有樂處。自然有見處。此言進修之有序也。有曰。反己時。俚說俗語。都是進修地。不反己時。六經四子。都無得力處。此言操術之有要也。有曰。知行常相資。行之資於知易見。知之資於行難知。如升高。足上一步。眼豁一分。足上二步。眼豁二分。到得頂上。所見方無障礙。乃知足目俱到。是格致究竟法。此言知行之幷進也。有曰。人有是形。則具是理。只緣一私字寄寓在形骸上。從生至死。隨事作乖。如城狐社鼠。須敎窮其巢穴。又曰。人頭象天。足象地。端一平直。與禽獸異。非私意所可假居。知是形之不偶然。而循他天則。則彼私意假居者。自當退遁。又曰。利害勝負之私。附著深緊。如二豎之在膏肓。須用刮骨手段。若緩用力。則如隔靴爬癢。此言克治之嚴也。有曰。是理具於心。見於事。事物當然之理。卽性中之分派條理。存得是性。然後應事而條理不錯。又曰。正心之工。只在常常自省。逐時逐節。幾時是放意時。又曰。這心馳騖飛揚。如夢寐顚倒。不知自身所在。纔覺便入身來。學者須是覺。覺則還定其居。主宰這一身。此其存省之要也。如善利之分。理慾之辨。毫釐必察。段段劈破。皆從體驗。踐履出來。而戒人說做不同。勉人行解幷進。皆片片血誠說與也。又曰。自灑掃而至於精義入神。自窮理而至於盡性知命。自下學而至於上達天德。眞積所到。自有此理。雖學之而未至。亦不害爲聖人之徒。不然則向別處走。此其言八道階級。而非口耳論說而已也。至如異端朱陸之辨。嚴加剖析。分明指示。如曰聖人治天下。三綱五常。九疇八政。養生送死。其事繁。其用博。故其術似緩。此佛老之欲厭棄事物。而江西之欲專事德性者也。人情皆好徑欲速。此虛無頓悟之說。所以陰中人所好。如曰佛老亦政坐器小。見他至道影象。不堪貯作平常事。便瞥入玄妙地界。遂將世間萬事掉脫。此其滅絶倫常。又曰。天地化育。甚顯甚大。欲把做空。把做無。這是違天道。又曰。釋氏想有成無。道家想無成有。皆是精神所到。積習成來。况吾儒家。自有眞正本體。力久工深。豈有不成。此其洞見斯道體段。合天人。貫理事。而按覰異道眞臟。說出病源也。至或儒家立說。亦有差異。則精分妙解。築底究說。曰心曰性曰明德曰情意曰知覺。各有一副名目。不須滚合比勘。各就他情狀意思。識得立名本旨。則便自融會。若四端七情理氣之辨。則旣斥彼之混淪合一。而又慮此之分開太過。槩言子思就天命率性。而指其中節而爲達道。則所言亦主於理。而喜怒哀樂。攪却形氣立名。故以緣形氣而謂之氣發。以純理而謂之理發。此所以有互發之言。而此理元在氣中。性之靜也。其體渾融。情之發也。其端不一。究其苗脈根因。有從理從氣之分。彼之不分理氣者。固是醜差。而苟或分別太過。有若本然氣質。各占一邊。各自爲性。直謂四端出於本然之性。七情出於氣質之性。則亦不可。其說葢本於湖門。而又加詳。先生嘗言。過不及。皆非中庸。而不及之弊小。滯於卑近而已。過之弊大。陷於邪遁。流於虛誕。以其異說惑人之因其高明。而亦慮吾宗見識之或有過差也。嘗歎禮敎壞廢。以爲古禮之三百三千。儀文器數。雖若繁縟。而曲折細微之間。惻怛懇至。自有慇懃篤厚之意。貫徹流通。非若後人之驀直簡徑。不足以發人意思。三代之禮。雖不行於今世。而考究制度。自廟社軍嘉。以至冠婚喪祭。經緯錯綜。盡其節目。其久隳而不可行者。亦識其名義。行之而有俗失者。援古而證之。始東巖先生編輯常變通攷。先生十年考校刊行。而公諸世。知者以爲東方禮家之集成云。經解諸說。明白簡易。切戒學者。以己意穿鑿本旨。先儒說有未穩。雖不輕加訾議。而辨解甚詳。中歲以前。不喜著述。晩年人家屬託日至。或爲講問立說。而體裁簡整。自成一家。不以詩律經意而適情。賦興平實。不事雕練。筆法典重端楷。見者以爲類其人品云。平生一意謙挹。不自標牓。常曰反求諸己。是吾四字符。扁居室曰反求庵。又以定名齋。學者。稱爲定齋先生。暮年生徒坌集。闢書室以容之。又於雷巖江上築小亭。爲棲息地。扁以晩愚。先生之示憊也。沉淹累朔。不作呻囈語。不見皺苦色。觀化之夕。了了如平日。斯可見其定力也。嗚呼。古之體道成德之君子。余未之及見。則未知閫域之如何爲淺深。地分之如何爲高下。而以古準今。其不可意度而論量矣。然覺有先後。而道無古今。以前賢之所稱述。而擬之於今所及見。則德容之冲粹。宛是一般樣子。義理之精熟。宛是一般話法。由百等百。莫之或違。則先生造詣之高。充養之深。雖非末學之所敢議。而抑豈無耳目之所信及者乎。吾嶺自先正啓牖之後。門路已開。蹊逕已明。經旨之疑難者盡釋。禮家之爭訟者合一。先生直循此而由之耳。豈求多乎哉。然而據博而提要。因略而致詳。則亦可謂盡忠於前賢。而垂惠於來世者矣。後之欲學是道者。不必慕古人高明宏達之識。而必如先生之沉潛玩繹。次第窮格而後。可以有知矣。不必思古人英邁發越之資。而必如先生之愨實踐履。分寸躋攀而後。可以有造矣。其所以知而行之。卽心法是已。後生承學。雖未及親覿儀範。面承旨訣。而傳心之妙。有在於言語文字之間。其或有傳其象法。而繼而興起者矣。璉夏出入門屛。猥蒙接引。所以指誘而敎告之者。至矣。不能承受其一二。而老且及之。妄欲追述見聞。爲服習體行之資。而陋識冗詞。無以形容其盛媺。多是彊立辭說。而細德疏行。亦不敢盡記。只合藏諸巾笥。不敢示人云爾。

叙述

[编辑]

姜楗

哲宗十二年冬十月六日。定齋先生歿。後十三年甲戌門人等會校遺集于晩愚亭。楗退而竊私記曰。先生德行之閫奧。造詣之淺深。非末學小子所可窺測。而姑以平日所與門人敎授及讀書瑣語等書。參之以耳目之所睹記。則似或可以審其本之所在而功之所收也。於乎。朱夫子有言曰。曾子之學。專用心於內。故傳之無弊。葢人得天地之理以爲性。受天地之氣以爲形。理氣合而爲心。此心卽天地生物之心也。其體則主宰摠腦乎一身。而其用則貫事物而通天地。以其主宰摠腦乎一身也。故雖四海一家。中國一人。而不落於認物爲己之病。以其通天地貫事物也。故雖竆居陋巷。閉門自守。而不流於自私爲我之弊。此儒者之學。卓然爲萬世法程。而千聖以來授受之旨。不外乎此矣。故先生嘗曰。聖人與天地合其德。知天地以生物爲心也。裁成輔相。盡其職也。禮樂刑政。不容私焉。知天地之自然。而法天而修道也。此先生立志之本領也。又以爲立心之本。當以盡者爲法。而不當以不盡者爲準。苟有一毫邪妄之藏伏於中。則其發於行事施爲之間者。必有㬥著而不可掩。是其體道之功。莫切於此。故嘗曰。爲學先從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不爲上立心。然後工夫方有注泊。又曰。子羔不徑不竇。以其事則一節。而看來心法。儘正大。又曰。曾西怒管仲。亦是此箇心法。葢偏於始則其終也偏。全於始則其終也亦全。此其心法之嚴密也。又以爲此心之體。雖至大至明。而於理有未竆。則無以盡其大而極其明。故自性情體用之辨。以至視聽言動之則。民彝天叙之典。與夫愛養制節之宜。大而天地古今。微而一息一塵。雖有次第功程。而皆所用力之地。須知之無不明。方處之無不當。故精加究索。反復推去。急於親切而不遺乎外物。極乎廣大而做起乎近小。見得表裏洞澈。使義理頭面。了然於胸中。而猶必曰。聞見之知。疎闊而不情。踐歷之知。眞切而有味。如人上山。足上一步。眼豁一分。足上二步。眼又豁二分。到得頂上。四通八達。此其明理之本也。又以爲雖欲明理。而不從事於敬。則昏昧雜擾。若存若亡。旣無以得之。又無以守之也。須於筋骨上。猛著精神。無論甚底事。常令意思專一。然纔著意於靜。則有求中之病。將靜做特地工夫。則入於禪定。忘己而逐物。則爲物所累。而失其虛明之體。是內而非外。則得半失半。而棄其運用之實。纔助則有尋覓安排之病。纔忘則有晦昧膠擾之患。強勉而失於執持。則必墮於急切拘迫。悠緩而聽其所適。則易流於怠慢廢弛。必也平平存在。隨遇用力。不可略有間斷。而通有無。該動靜。合內外。一顯微。然裏無形而表有據。就其可見易守者而用力焉。然後路逕平易。工夫靠實。不墮於空寂之歸。譬如田家治苗。根柢在地中。不可施功。惟於地上可見處。鋤其莠。培其土。則根柢益厚而苗益長。此體用一源之妙也。且敬者。只是自心自省。不放過之名。今人把敬。作一大事。做別樣工夫。故一心判爲兩歧。一樣工夫。便作二用。如枯寂之病。制縛之患。劫頹尋覓。許多間安排。皆從此出。惟於非著意。非不著意之間。常常照管。知一席一刻之理無不在。心無不貫。則周流貫澈。工無透漏。漸涵浸漬。積以至於純熟。此其所以主一之方也。葢平日用心積慮。惟其如此。故日用之間。人不見其有爲。而所以隄防者。愈嚴而愈密。不見其著意而所以體察者。愈至而愈切。極尋常而自有人不及知之妙。極平易而自有人不幾及之高。常見自己欠闕。而孟子三自反。爲治己之切務。一循天則。而曾子定靜安。爲宅心之要道。常自反。故私意不留於內。常定靜。故物累不誘於外。及其積厚功深。深造自得。則藹然天理。憤盈充溢於郛郭之內。發而爲慈愛。則子諒惻怛。和厚愷悌。立人達人之意。流行於色辭之間。而未嘗有改於姑息之地。發之以辭遜。則篤厚懇至。審悉和柔。退然肅然之意。幷行於動容之際。而未或有加於儀貌之餙。裁之也義。則釘斬鐵定。惟恐有和倂之累。而事之宜不宜。未或差於丈尺之持。行之也正。則燭照龜卜。未嘗有億逆之意。而人之情僞。莫逃於眉睫之間。七情之一有所不察。則惟恐所行之或失其正。而方其易發而難制也。審其本分之所在。而未嘗以一己之私。有所加焉。故雖侍御之日。親近者未曾見疾遽之色。方其喜好之來。恐懼之至也。循其一定之則。未嘗以外物之加。有所耽戀而不化。亦有所動擾而不去。見人可惡。矜悶之意行乎其間。見人可愛。傷怛之意存乎其接。其著於身。則九思之各專其一。九容之各中其節。初非件件照管。而其生色也。大者。神淸而貌粹。體泰而氣充。小者。視端而聽聰。色和而響暢。步履輕捷。而安重之意自見。辭氣溫詳。而簡嚴之意幷行。嘗曰。惟其言而莫予違。不徒爲喪邦之戒。亦可爲喪身之資。惟言而多見窒礙。方是好處。至若衣冠。則亦不以華美爲必不可御。飮食則亦不以珍異爲必不可近。一衣裔之斂。而常撿其或撥。一匙箸之擧。而惟恐其不整。次而及於身之所接。則侍先公。以先公之心爲心。未嘗一毫放過。惋愉之色。使人油然而起悅。侍諸父如父。愛敬之心。未嘗少弛。門族之行高者。不問年之長少。而盡其禮敬。閨門之內。肅雍和悅。不知貧窶之爲不可堪。而苟有升合之見在手裏。則不待敎詔。而必分與至親之未炊者。女氏閨房。雖曰未學。而惟知義理之不可違。方先生之去國也。有以曲逕進者。必大斥曰。吾父以是見解。解猶拘也。言者色沮。是豈無所由而然哉。下至僕隷之賤。不知勤勞之爲愁恨。而亦知怙憑之爲可恥。飢寒之爲忍耐。而審愼之爲成法。門族之多。至於五百。而未論識見之多與劣。一意注仰。議設義庄。使荒年憂歲。有所賴而得濟。開置講規。使後生小子。有所聞而興感。有過者。諄誘之。使自悔悟。有志者。褒美之。使自奮勸。寧失於和。無失於離。寧可有曲全。無或有睽違。使之一一攝持。不失儒雅氣味。而至若軟熟之態。浮薄之習。拒之惟恐其不嚴也。一言一行。苟可以表見。則悼夫事實之或泯。而爲之纂次貽昧。其在鄕黨。大同而未嘗流徇。獨異而不設畦畛。同憂共患。而常懼誠意之未孚。相救相助。而每懷謀忠之不盡。因己而推人。因人而反己。其或不率不彀。則必自反於吾之所藏者不仁不智。而未曾萌咎彼之意。其或有善有技者。則奬之惟恐其不及。導之惟恐其不至。故未嘗爲喣喣之仁。款款之禮。而近者心悅。遠者起慕。退而思之。餘薰在心。雖自謂好氣槩激昂慷慨者。亦爲之斂手而心降。是不可以聲音笑貌爲也。於乎。使先生。居於有爲之地。推天德而施王道。則其措之治法者。必有所濟。而立朝四十年。每以難進易退爲義。非赴召。未嘗踰嶺。非絆職。未嘗滯泮。處之草野而不敢進希闊之言。待以遐逖。而不敢有敷奏之煩。論儀文則齟齬而不入。陳大義則斥逐而拘曲。豈天不欲斯世之有爲耶。然掌試湖南。貳副樂爲之執公。俾整一時之士趨。分符關西。上司自然而孚信。永蠲一府之民痼。荒政有道。而濟活者三千餘口。招募有方。而墾荒者數十百頃。此亦爲之兆也耶。然乃先生所性。則不存乎此也。達則兼濟。而時不與我。則卷而懷之可也。竆則獨善。而如有用我。則擧而措之耳。獨善與兼濟。不是兩項事。而本之則有。先得吾心好。方能吾身好。天下國家亦好。而所謂好者。皆實皆大矣。嘗病世之學者。言道則妄意於天地之運化。而不知吾性之著見於日用者。卽是道也。言心則贊歎於道心之微妙。而不知人心之得其正者。亦道心也。知盡性知命之爲學問極功。而不知不越乎日用作止之間。知竆神知化之爲聖人能事。而不知不出乎人倫事物之常。知儀文度數之爲禮。而不知禮之本則仁。仁之著則禮也。知鍾皷鏗鏘之爲樂。而不知中正和樂之本乎敬也。從事於博者。徒知輪流於九流百家之言。而不究其本末是非之極。表裏眞妄之實。則非吾所謂博也。從事於約者。徒趨於徑約簡要之地。而不察夫規矩繩墨。實可據守而歸宿。則非吾所謂約也。孟子曰。曾子之守約也。曾子守約。亦反求諸己而已。嘗曰。事事靠實。無如反己。直截反約。無如反己。有意反己。讀書應事。皆有著落歸宿。又曰。眞切反己。私不容而仁可得。事事反己。自無㤪天尤人。又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眞是反己。日知其所無。是能反己。密切體驗。又曰。反己時。里巷俗說。都是進修地。不反己時。六經四子。都無得力處。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其病在此。又曰。學者許多病痛。都在理會他人處。忘自責也。好譏議也。忌克也。虛驕也。才欲反己。便一切退聽。不獨人己爲可著手。無處不有反之之功也。而惟懼學者之計較近功。窄狹淺露。則復曰。知反求諸己。又須寬著意思。作鎭長悠久。想不得不措。聽其日至之時。又曰。此是吾人平生事。今日有今日事。明日有明日事。隨所遇著。當下不放過。乃是本分工夫。於乎。此先生經歷諳練者也。聖賢千言萬語。誰非要切。而於其中。融會得意思。表出這般話以曉人者。豈無意哉。又嘗觀於先生讀大學法矣。有曰。眞能致知。分別善惡。如黑白之辨。則好善惡惡。不煞費工夫。直從未實處。開眼著力。眞能誠意。則去四有。存三不。亦不煞費工夫。直從未正處。開眼定頓。正心後修身。修身後齊家。向下皆然。而不恃知之已至。而弛其誠意之工。不恃意之已誠。而弛其正心之工。便見不進不休。參到極處。又曰。旣知善之可好。惡之可惡。而復曰。好之惡之。有未實否。好惡已誠矣。復曰。此心莫無偏重否。莫無忘忽否。心已正矣。復曰。施措莫無偏僻否。逐時逐節。幾時是放意時。又曰。格致誠正修。雖各是一件工夫。亦都在一事上。且如有一事當應。先要分別善惡後。誠實好惡。好惡已誠矣。須敎此心。無有所不在。心已正矣。須使施措無偏僻。然後應此一事。方得恰好。又曰。八條每一條。各是一段工夫。將上一條看。則已修下段工夫過半。將下一條看。則塡補上段工夫益密。繩貫鉤連。上下都相灌注。如鎔金鑄鐵。不容一隙去處。直到身修後。更無罅漏。方是擧而措之家國天下。眞是有體有用之學。其論致知。有曰。學者格物。不究日用。而專靠書冊。不察切己。而多是泛論。所以終身談道而不得力。又曰。程子曰。格物亦非一段。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而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否。皆竆理也。其中應接事物處。其當否最爲緊實。然非素講而豫求之。則處之或出於私意。此讀書講義之爲竆理之大端也。其論讀書。則有曰。古人言讀到不忍捨處。方好。悅其外之文者。雖到不忍捨處。亦未爲大好。惟悅其義理。到得不忍捨處。此心已吻然矣。乃是大段好消息。又曰。讀書體得眞切。一讀後。已覺心地自別。諷詠不已。受得意味。留在胷裏。受之受之。積集多後。如木年年上汁。漸至壯大。終能義理充盛。心慮安固。則道義又由是出。又曰。人行路。躡屩攜筇。困困地經過。一石一木。皆數之矣。乘肥疾驅。飛揚騰去者。不省所從矣。故讀書要遲鈍。不要輕快。又曰。義理潔淨精微。惟齊心一慮。力久功深後。自然融釋。不可以麤心急迫求之。亦不可硬作主張。亦不可溺心於煩細。亦不可役志於巧刻。又不可喜於自得。又不可旁引曲證。添枝接葉。如此則一爲私意所動。與義理不相乳入。何緣見得本來眞面。又曰。不可以己意。驅率聖賢之言。亦不可以聖賢之言。牽己從之。惟一意求見義理當然。則己意也是公。聖賢之言也是公。見到時。無絲毫間隔。見不到。自有會通之日。又曰。將聖賢所說文字。挑出面前。平平地放在。莫入了少分己意。詳悉言語向背曲折。則義理自然現前。又曰。不敢自信。而信其師。亦須不敢輕信。而見其必可信。若徒曰聖賢不我欺。則亦不知聖賢喫緊爲人處。此先生之學之有體而有用。有始而有終。以收奇功者歟。夫道之在天下。古今一也。然不用聖賢許多之功。則不得聖賢之言。不得聖賢之言。則不得聖賢之心。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雖以資質之美。計慮之精。而一言一行。偶合於道者有之。然其爲之田地根本者。差或毫釐。則固不足以窺其藩蔽。而况於議其閫奧者乎。故苟得其心。雖有不合焉者。寡矣。不得其心。雖有合焉者。寡矣。今以先生之言。求先生之心。以先生之心。推而上之。其曰。反求諸己也。其曰。不進不休。參到極處也。其曰。繩貫鉤連。都相灌注。如鎔金鑄鐵。不容一隙去處也。其曰。受得意味。留在胷裏。受之受之。積集多後。義理充盛。志慮安固。道義又由是出也。上下屢千餘言。畫出千年心事。宛然與黃卷中人。相唯諾相肯可於一堂之上。而憂深慮遠之意。出於至公血誠。壽靜柳公所謂皆從身心流出。信庵李公所謂不以今人文字看之者。豈非知言哉。葢心之著則言。言之著則書。故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聖賢豈欺我哉。夫春風和氣之發揚萬物。人皆可以見也。太一定居之不離常度。人皆可以仰也。而其所以然。則未之或知。苟非苟求其故。夫孰致千歲之日至也。先生以淸明和粹之資。加沈潛精密之工。浸灌培植之旣厚。體驗擴充之又至。所䙡者。躳行實得也。所戒者。虛內務外也。故其志學之本領也。心法之嚴密也。明理也。主敬也。存乎性也。發於情也。著於身也。推於行也。施於家國也。皆從一心上做好。而其敎人也。又自其得於心之餘者。而勉於彝倫日用之間。隨其材質之高下。力量之大小。而各盡其力。不作奇特想。要樸實頭做去。優游慢緩者。使之下工欲緊。向裏迫切者。使之著意須寬。善柔者振之使鼓發。剛果者抑之使柔順。不言而喩。不戒而肅。矯偏制勝而陶養中和。以鼓舞而作興之者。多在於鞭繩程督之外。而不出於奬勵誘掖之中。所以賢愚各得其益。而油然自趨於善也。當是時。四方之擔笈拍袂者。戶屨恒滿矣。其用心之邪正。誠意之有無。見解之淺深。因人鍼著。各中機會。漸涵浸漬於不知不覺之頃。而無一物之或棄。誠古所謂成材也。嘗曰。程子言古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而今之所以不能。歎之者。深矣。然亦在學之得其道耳。今不必詩禮。雖於他經。亦可興可立可成。夫古人之書。皆志立於事物之表。而辭以達之。苟領會大意。而不拘拘於章句之末。凡其婉轉譬曉處。可以興勸善懲惡之意矣。指陳規矩處。可以立箚住堅定之志矣。動盪發越處。可以成薰陶漸染之功矣。聖賢千言萬語。孰非詩禮之敎。鑄人之音節哉。然此意郤未易見。惟於大學至善章。說得分明出來。首節言民之止於邦畿。以見物各有所當止之地。則詩之比也。二節以鳥之止於邱隅。見人之所當止。則詩之興也。第三節言五當止。則詩之賦也。又如齊家治國章三引詩。詠歎淫泆。有不盡之意。推是觀之。經之立言造意。淡而文。莊而理。中和而正。讀之如風之動物感發。奚獨詩云乎哉。禮之與樂。皆可隨處而得之。先生此一語。眞如風之動物以有聲。而其聲又足以動人。使人盪滌其邪穢。消融其査滓。而自趨於和氣之中也。何其至哉。雖謂之鑄人之音節可矣。吾東方心學之傳。粤自圃老。而集成於陶山。一傳再傳而復得湖上夫子。爲葛翁之嫡傳。則斯文之盛。於斯爲極。而先生以湖上自出。幸而及於見知之世。自學語學步。已入於大賢化導之中。而內而東巖之典訓。外而損齋之型範。其揆一也。大山先生嘗語學者曰。始諸卑近而推明乎天道。本之日用而貫通乎濟物。所知因踐履之實。而一敬爲信順之要。常目則語孟庸學也。所戒則迫切計獲也。此當日授受之旨。而相與謹守之者。然乃先生自得而默契焉。則有在言語之外也。今不敢强立說話。以形容萬一。而善觀者。有得於先生言語之外。則自可以得矣。楗以故人稺弟。蒙被敎育。旣啓其端。復發其智。培而植之。惟恐其不能有所進立。而才魯識陋。未有所進。鬢髮已如許矣。深懼典型之日遠。無所於尋逐也。遂略記平日所識於中者。而亦不敢有加於先生雅言庸行之家。常茶飯以畫矩模圓云。

語錄

[编辑]

尹最植

最植始謁先生。問爲學之方。先生曰。學只要此心之善。人生日用。大而事親事長。小而庸言細事。無非此心應用處。須一一精察。去惡以全其善而已。但心不正則無以存其善。故須下持敬之功。持敬者。亦只就日用間專一靜定。使心不外馳而已。心不明則無以察其善。故須下竆理之功。竆理者。亦所以思索事物之理。究其善惡是非之歸而已。此爲學之規模。知之非艱。立志而用其力爲難。

問持敬之方。曰。不當看作別般工夫。只是無事時湛然安定。無紛雜之念。及其事物之來。亦只專一應接。如著衣時心在著衣。喫飯時心在喫飯。行一步心在一步。行二步心在二步。如是做去。久則自熟。

問。著衣心在著衣。喫飯心在喫飯。日用做功。固當如是。但恐於此須有箇整齊嚴肅一段工夫。乃可收拾得專一。曰。固然。然而整齊嚴肅。亦非太著意安排。只是平平收拾。毋令放散爲可。禹箕準曰。心須專一。外面自至嚴肅。先生曰。制於外以養其中。先須外面嚴整。裏面亦專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

謂最植曰。子謂操存如何用工。對曰。收斂身心。使內外肅然。而事至物來。一一省察。不令放過。曰。固然。然而日間凡百事爲。皆令主一事。而不貳不參。最爲切當。如是則雖讀書應事。無非操存之地也。

問。操存之旨。每以動時主一言之。而未嘗及於靜存之功。此固用敬不用靜之意。然動之不能無靜。猶靜之不能無動。且靜存之功。自是根本之地。於此而未有箇實做得。則其於動處。亦必散漫怠惰。而無本可據。但此事一蹉。則便入於禪。故不可一向求靜。且須當思則思。當事則應。而無事之時。不可不加意於靜存之功。曰。敬貫動靜。而必以靜爲本。動時不得力。專由於靜時工夫不足故也。靜存之功。豈可忽乎。但主靜則靜亦靜動亦靜。此又不可不知也。

問竆格之功。曰。古人論操存云。不爲事物所勝。非但操存爲然。竆格之功。亦須令志立乎事物之表。可以究見義理。不然。易入於煩瑣。不煩瑣則必至於闊脫。

問。志立乎事物之表。曰。此心卓然有主。然後方不爲事物所攪亂。

大學所謂至善。卽事理當然之極也。人於日用之間。事無大小。精察其是非善惡。而求其所謂至善。是乃格致工夫之喫緊處也。陸象山不知此義。故以格物謂同於告子義外之失。使象山知此義。其言必不如是之誤也。

致知在格物。物字最下得好。葢謂之理。則無形而難睹。謂之物。則有迹而可見。故不曰竆理。而曰格物。物只是事物之謂也。物物各有其理。所謂有物有則。是也。就事物上。求其是非善惡而精辨之。則斯乃所謂竆理者也。故竆格之方。要須就日用應接處。思其義理之當否。於其精微曲折。無不究覈到底。久而積熟。自當有貫通處。非若騖虛遠者外倫理而求知。徇口耳者靠書策而爲言也。其規模則要以萬理明盡爲準。自身心事爲。以至天地萬物。皆所當格。故或求之日用。或求之古訓。或察之近小。或推之遠大。隨其所遇。而靡不用極。但近者易者。尤所當先。而遠者難者。亦非可闕。知此然後知騖虛遠徇口耳之爲病也。

誠意章。不言好善惡惡。而直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觀此則可知格致章必有善惡字矣。葢傳文諸章。皆相因而爲說。如格致章。言分別善惡。故誠意章。以眞實好善惡惡爲工夫。誠意章。旣言好善惡惡。故正心修身章。不復言惡念之當祛。而只言察其心之偏而正之。以修其身。正心修身章。旣言心上工夫。故修身齊家章。只言身之接物之辟。而察而去之。以致齊家之功。齊家治國。是以己化人處。故只言動化。平天下。則因上章之動化。而言推行之功。其條理次序。葢如此。

問。聰明睿智能盡其性。陳氏以上句屬知。下句屬行。恐未然。聰明睿智。是生質之美。能盡其性。是知行之到極處。曰。然。中庸註釋。能盡其性云。察之由之。無毫髮之不盡。觀此可知。

問。中庸章句云。人物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爲健順五常之德。在人固如是。在物則豈可謂具五常乎。但物有一理。而一理莫不具五。如虎狼之仁。豈有無義無禮無智無信之仁乎。蜂蟻之義。亦含仁禮智信。而成其一性。如是看則物亦可謂具五常之理。何如。曰。孟子註云。仁義禮智之粹然者。豈物之所得以全哉。觀此則物不能具五常。可知。但章句之意。謂天之元初賦與也。以五行之理。均賦於人與物。而物則氣偏。理亦不全。然自天命源頭看下來。則在物之理。與在人之理。何嘗不同乎。一理亦此理。五性亦此理。故章句之言。默識而融會。則可通矣。其下所云性道雖同。亦當如是看。

問韓李所爭如何。曰。朱子有云。論萬物之一原。則理同而氣異。觀萬物之異體。則氣猶相近。而理絶不同。李氏見得於一原之理同。而謂人物之氣不同。非理有不同。此不知異體之理絶不同也。韓氏見得於異體之理絶不同。而謂人物之本然。亦皆不同。此不知一原之理同也。二家所見。各有所蔽。而互相辨詰。皆不得朱子之意者也。

論語習相遠之習。是自然染習。與學習之習。不同。

問。禮記云嚮道而行。中道而廢。不知年數之不足。俛焉孶孶。斃而後已。註。中道而廢。謂力竭而止。若如是說。則有若眞箇中廢者然。與下文文勢。不相貫。亦足以啓學者自懈之心。竊謂中道而廢。乃年數不足。未及造極而死云爾。君子嚮道而進。寧未及造極而死。猶不知老之將至。而俛焉不已也。曰。恁地看。政是好說話。因擧論語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葢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註。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若曰用力者有之。其意郤好。若曰。力不足者有之。其義似未安。此尋常致疑者也。

問。詩衛風註。旣云地肥饒。又云土薄。似相矛盾。曰。水深則土厚。土薄者水淺。葢地肥而水淺耳。

先生以所著太極圖解示之曰。上下五圈。非有次第。只是太極一圈而已。但朱子以氣化形化分之。乃於人物。有二層次第。可疑。嘗意乾道是天道。坤道是地道。無極二五。妙合而凝。則是爲天地之道。而天道成男。言有父道也。地道成女。言有母道也。天地交感。化生人物。而天地一太極。人物亦一太極。然人物圈太極。卽天地圈太極。天地圈太極。卽五行圈太極。五行圈太極。卽陰陽圈太極。下四圈太極。卽上一圈太極。如是看。亦可備一說。但此異於朱子註解。故終不敢自信。

問。讀書瑣語論學處。甚好。說反己處。尤切。當但所恨者。操存一款。偶爾闕郤。曰。在島中。亦有所箚錄。論操存者爲多。可取看也。

金某問。有志於斯學。而家務叢集。柰何。先生曰。此學只在日用彝倫上。隨事各得其當而已。非廢事絶物。兀然讀書。家務叢集處。亦吾用功地頭。惟在立志堅固耳。

最植與謹休,可器講論。共歎所業之不進。因言吾輩所期待者聖賢。而聖賢之所以爲聖賢無他。只是德造其極。智無不通。如欲智之通明。惟在竆格。如欲德之造極。須用操存。苟於此誠心用工。念念時時。無少間斷。則至其功深力久。必有所成。但患間斷處多。故不能進。曰。語甚親切。老拙警勵多矣。

此道理專在日用處熟。須於一言一事。省察無遺。使粹然一出於正。方是工夫有進處。

問。工夫未進。自覺於展拓開闊處。有欠缺了。曰。須於踐履處。先立得大倫大義。而改過遷善。奮然勇進。至如竆格上。先看得大體。愼思明辨。極其精微。自然胷次開拓。步趨闊遠。

敎小兒不可太拘束。小兒方生之氣。不可壞損。昔大山聞一友人敎子頗嚴。貽書深戒之。葢性躁之人。每有此病。非但壞了其氣。甚則至於傷恩。

謂最植曰。賢於講論之際。似不盡意說去。不當如是。雖有一日之長。如有未相契者。政宜劇論。以盡彼此之意。但不可有些子爭氣。

問。退翁法門。一遵朱子。故嶺下學術。至今無弊。在後學所宜遵守。曰。此言甚善。但雖朱子說。如有疑眩。政宜究竟其歸。不可有苟從之意。

鶴峯著述所存無幾。而觀其所述師門言行。少無差錯。退翁作屛銘。歷叙堯舜以來傳心之術。手書以授之。有微意焉。

敬堂之學。如伊洛之有豫章。

大山門下。后山,東巖,川沙。當時稱湖門三老。又如立齋,損齋,壺谷,晩谷。皆高第弟子也。

問先生平日師承。曰。自十三歲。至二十。親炙於東巖之門。二十後。始往謁損翁而請學。因言損翁資稟甚高。

金判書洙根。知安東日。余問曰。近聞朝家。有寃死人蕩滌復官之命。吾鄕有葛庵之寃而未伸。金勃然曰。以李某而猶自稱寃乎。余曰。吾以令公有公心大度。不圖言之至於斯也。葛庵疏義理明正。無所逼碍。而特爲黨論所擠。令公不知事實。只憑人傳說可乎。金默然久之曰。其事蹟可得見乎。余爲之錄送。後謂余曰。葛庵事。本無所犯。稱寃宜矣。近歲有復官之命。金有力焉。

純廟甲午。余以同副令滯直。李判書志淵。時爲都令。與余甚款。亦善辯。余每有歸思。則李曰。承宣之任。好官也。日卧六仙樓。終歲無一事。凡百酬應。只從院吏指揮。或有大事。只聽巨室分付而已。職任如是閒適。而欲辭歸何也。葢發以調諧。而寓慨然之意也。

最植臨行。復求敎。先生曰。只可著實用功。曰。年前先生賜詩曰。心法千秋遠。襟期百年强。敢問千秋心法。何者爲要。曰。主敬。所以存此心。竆理。所以明此心。只就此心上做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