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教育部總長蔡元培對於新教育之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重定向自對於新教育之意見
教育部總長蔡元培對於新教育之意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 總長蔡元培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2月8日
1912年2月
先後刊載於《民立報》1912年2月8到10日,《教育雜志》第3卷第11號(1912年2月10日版),《東方雜志》第8卷第10號(1912年4月版)

  近日在敎育部與諸同人新草學校法令。以爲徵集高等敎育會議之預備。頗承同志餉以讜論。顧關於敎育方針者殊寡。輒先述鄙見。以爲喤引。幸海內敎育家是正之。

  敎育有二大別。曰。隸屬於政治者。曰。超軼乎政治者。專制時代。(兼立憲而含專制性質者言之)敎育家循政府之方針。以標準敎育。常爲純粹之隸屬政治者。共和時代。敎育家得立於人民之地位。以定標準。乃得有超軼政治之敎育。淸之季世。隸屬政治之敎育。騰於敎育家之口者。曰軍國民敎育。夫軍國民敎育者。與社會主義僢馳。在他國已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國則强鄰逼處。亟圖自衞。而厯年喪失之國權。非憑藉武力。勢難恢復。且軍人革命以後。不保無軍人執政之一時期。非行舉國皆兵之制。將使軍人社會。永爲全國中特別之階級。而無以平均其勢力。則如所謂軍國民敎育者。誠今日所不能不採者也。雖然。今之世界。所恃以競爭者。不僅在武力。而尤在財力。且武力之半。亦由財力而孳乳。於是有第二之隸屬政治者。曰。實利主義之敎育。以人民生計爲普通敎育之中堅。其主張最力者。至以普通學術。悉寓於樹藝烹飪裁縫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說創於美洲。而近亦盛行於歐陸。我國地寶不發。實業界之組織尙幼稚。人民失業者至多。而國甚貧。實利主義之敎育。固亦當務爲急者也。

  是二者。所謂强兵富國之主義也。顧兵可强也。然或溢而爲私鬭。爲侵略。則柰何。國可富也。然或不免知欺愚。强劫弱。演而爲貧富懸絕。資本家與勞働家血戰之慘劇。則柰何。曰敎之以公民道德。何爲公民道德。曰。法蘭西之革命也。所標揭者。曰。自由。平等。親愛。道德之要旨。盡於是矣。孔子曰。匹夫不可奪志。孟子曰。大丈夫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謂也。古者蓋謂之義。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毋加諸人。禮大學記曰。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平等之謂也。古者蓋謂之恕。自由者。就主觀而言之也。然我欲自由。則亦當尊人之自由。故通於客觀。平等者。就客觀而言之也。然我不以不平等遇人。則亦不容人之以不平等遇我。故通於主觀。二者相對而實相成。要皆由消極一方面言之。苟不進之以積極之道德。則夫吾同胞中。固有因生稟之不齊。境遇之所迫。企自由而不遂。求與人平等而不能者。將一切恝置之。而所謂自由若平等之量。仍不能無缺陷。孟子曰。鰥寡孤獨。天下之窮民而無吿者也。張子曰。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顚連而無吿者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伊尹思天下之人。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納之溝中。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親愛之謂也。古者蓋謂之仁。三者誠一切道德之根原。而公民道德敎育之所有事者也。

  敎育而至於公民道德。宜若可爲最終之鵠的矣。曰。未也。公民道德之敎育。猶未能超軼乎政治者也。世所謂最良政治者。不外乎以最大多數之最大幸福爲鵠的。最大多數者。積最少數之一人而成者也。一人之幸福。豐衣足食也。無菑無害也。不外乎現世之幸福。積一人幸福而爲最大多數。其鵠的猶是。立法部之所評議。行政部之所執行。司法部之所保護。如是而已矣。卽進而達禮運之所謂大道爲公。社會主義家所謂未來之黃金時代。人各盡其所能。而各得其所需。要亦不外乎現世之幸福。蓋政治之鵠的。如是而已矣。一切隸屬政治之敎育。充其量。亦如是而已矣。

  雖然。人不能有生而無死。現世之幸福。臨死而消滅。人而僅僅以臨死消滅之幸福爲鵠的。則所謂人生者。有何等價値乎。國不能有存而無亡。世界不能有成而無毀。全國之民。全世界之人類。世世相傳。以此不能不消滅之幸福爲鵠的。則所謂國民若人類者。有何等價値乎。且如是。則就一人而言之。殺身成仁也。舍身取義也。舍己而爲羣也。有何等意義乎。就一社會而言之。與我以自由乎。否則與我以死。爭一民族之自由。不至瀝全民族最後之一滴血不已。不合全國爲一大家不已。有何等意義乎。且人旣無一死生破利害之觀念。則必無冒險之精神。無遠大之計畫。見小利。急近功。則又能保其不爲失節墮行身敗名裂之人乎。諺曰。當局者迷。旁觀者淸。非有出世間之思想者。不能善處世間事。吾人卽僅僅以現世幸福爲鵠的。猶不可無超軼現世之觀念。況鵠的不止於此者乎。

  以現世幸福爲鵠的者。政治家也。敎育家則否。蓋世界有二方面。如一紙之有表裏。一爲現象。一爲實體。現象世界之事爲政治。故以造成現世幸福爲鵠的。實體世界之事爲宗敎。故以擺脫現世幸福爲作用。而敎育者。則立於現象世界。而有事於實體世界者也。故以實體世界之觀念爲其究竟之大目的。而以現象世界之幸福爲其達到於實體觀念之作用。

  然則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區別何在耶。曰。前者相對。而後者絕對。前者範圍於因果律。而後者超軼乎因果律。前者與空閒時間有不可離之關係。而後者無空閒時間之可言。前者可以經驗。而後者全恃直觀。故實體世界者。不可名言者也。然而旣以是爲觀念之一種矣。則不得不强爲之名。是以或謂之道。或謂之太極。或謂之神。或謂之黑暗之意識。或謂之無識之意志。其各可以萬殊。而觀念則一。雖哲學之流派不同。宗敎家之儀式不同。而其所到達之最高觀念。皆如是。(最淺薄之惟物論哲學。及最幼稚之宗敎祈長生求福利者。不在此例。)

  然則敎育家何以不結合於宗敎。而必以現象世界之幸福爲作用。曰。世固有厭世派之宗敎若哲學。以提撕實體世界觀念之故。而排斥現象世界。因以現象世界之文明爲罪惡之源。而一切排斥之者。吾以爲不然。現象實體。僅一世界之兩方面。非截然爲互相衝突之兩世界。吾人之感覺。旣託於現象世界。則所謂實體者。卽在現象之中。而非必滅乙而後生甲。其現象世界間。所以爲實體世界之障礙者。不外二種意識。一。人我之差別。二。幸福之營求。是也。人以自衞力不平等而生强弱。人以自存力不平等而生貧富。有强弱貧富而彼我差別之意識起。弱者貧者。苦於幸福之不足。而營求之意識起。有人我。則於現象中爲種種之界畫。而與實體違。有營求則當其未遂。爲無已之苦痛。及其旣遂。爲過量之要索。循環於現象之中。而與實體隔。能劑其平。則肉體之享受。純任自然。而意識界之營求泯。人我之見亦化。合現象世界各別之意識爲渾同。而得與實體吻合焉。故現世幸福。爲不幸福之人類。到達於實體世界之一種作用。蓋無可疑者。軍國民實利兩主義。所以補自衞自存之力之不足。道德敎育。則所以使之互相衞互相存。皆所以泯營求而忘人我者也。由是而進以提撕實體觀念之敎育。

  提撕實體觀念之方法如何。曰。消極方面。使對於現象世界。無厭棄。而亦無執著。積極方面。使對於實體世界。非常渴慕。而漸進於領悟。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學一宗門之敎義梏其心。而惟時時懸一無方體無終始之世界觀以爲鵠。如是之敎育。吾無以名之。名之曰世界觀敎育。

  雖然。世界觀敎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且其與現象世界之關係。又非可以枯槁單簡之言說襲而取之也。然則何道之由。曰。由美感之敎育。美感者。含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爲之津梁。此爲康德所創道。而嗣後哲學家未有反對之者也。在現象世界。凡人皆有愛惡驚懼喜怒悲樂之情。隨離合生死禍福利害之現象而流轉。至美術。則卽以此等現象爲資料。而能使對之者自美感以外。一無雜念。例如采蓮煑豆。飮食之事也。而一入詩歌。則別成興趣。火山赤舌。大風破舟。可駭可怖之景也。而一入圖畫。則轉堪展玩。是則對於現象世界。無厭棄而亦無執著也。人旣脫離一切現象界相對之感情。而爲渾然之美感。則卽所謂與造物爲友。而已接觸於實體世界之觀念矣。故敎育家欲由現象世界而引以到達於實體世界之觀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敎育。

  五者。皆今日之敎育所不可偏廢者也。軍國民主義。實利主義。德育主義。三者。爲隸屬於政治之敎育。(吾國古代之道德敎育。則間有兼涉世界觀者。當分別觀之。)世界觀。美育主義。二者。爲超軼政治之敎育。

  以中國古代之敎育證之。虞之時。夔典樂而敎胄子以九德。德育與美育之敎育也。周官以鄕三物敎萬民。六德六行。德育也。六藝之射御。軍國民主義也。書。數。實利主義也。禮爲德育而樂爲美育。以西洋之敎育證之。希臘人之敎育。爲體操與美術。卽軍國民主義與美育也。歐洲近世敎育家。如海爾巴脫氏。純持美育主義。今日美洲之德弗伊派。則純持實利主義者也。以心理學各方面衡之。軍國民主義毗於意志。實利主義毗於知識。德育兼意志情感二方面。美育毗於情感。而世界觀則統三者而一之。

  以敎育界之分言三育者衡之。軍國民主義爲體育。實利主義爲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於德育。而世界觀則統三者而一之。以敎育家之方法衡之。軍國民主義。世界觀。美育。皆爲形式主義。實利主義爲實質主義。德育則二者兼之。

  譬之人身。軍國民主義者。筋骨也。用以自衞。實利主義者。胃腸也。用以營養。公民道德者。呼吸機循環機也。周貫全體。美育者。神經系也。所以傳導。世界觀者。心理作用也。附麗於神經系而無迹象之可求。此卽五者不可偏廢之理也。

  本此五主義。而分配於各敎科。則視各敎科性質之不同。而各主義所占之分數。亦隨之以異。

  國語國文之形式。其依準文法者。屬於實利。而依準美詞學者。屬於美感。其內容。則軍國民主義當占百分之十。實利主義當占其四十。德育當占其二十。美育當占其二十五。而世界觀則占其五。

  修身。德育也。而以美育及世界觀參之。

  歷史地理。實利主義也。其所敍述。得並存各主義。厯史之英雄。地理之險要及戰蹟。軍國民主義也。記美術家及美術沿革。寫各地風景及所出美術品。美育也。記聖賢。述風俗。德育也。因厯史之有時期而推之於無終始。因地理之有涯涘而推之於無方體。及夫烈士哲人宗敎家之故事及遺蹟。皆可以爲世界觀之導線也。

  算學。實利主義也。而數爲純然抽象者。希臘哲人畢達哥拉士以數爲萬物之原。是亦世界觀之一方面。而幾何學各種線體。可以資美育。

  物理。化學。實利主義也。原子電子。小莫能破。愛耐而幾。範圍萬有。而莫知其所由來。莫窮其所究竟。皆世界觀之導線也。視官聽官之所觸。可以資美感者尤多。

  博物學。在應用一方面。爲實利主義。而在觀感一方面。多爲美感。硏究進化之階段。可以養道德。體驗造物之萬能。可以導世界觀。

  圖畫。美育也。而其內容。得包含各種主義。如實物畫之於實利主義。厯史畫之於德育是也。其至美麗至尊嚴之對象。則可以得世界觀。

  唱歌。美育也。而其內容。亦可以包含種種主義。

  手工。實利主義也。亦可以興美感。

  遊戲。美育也。兵式體操。軍國民主義也。普通體操。則兼美育與軍國民主義二者。

  右之所箸。僅具辜較。神而明之。在心知其意者。

  滿淸時代。有所謂欽定敎育宗旨者。曰忠君。曰尊孔。曰尙公。曰尙武。曰尙實。忠君與共和政體不合。尊孔與信敎自由相違。(孔子之學術。與後世所謂儒敎孔敎。當分別觀之。嗣後敎育界何以處孔子。及何以處孔敎。當特別討論之。茲不贅。)可以不論。尙武卽軍國民主義也。尙實。卽實利主義也。尙公。與吾所謂公民道德。其範圍或不免有廣狹之異。而要爲同意。惟世界觀及美育。則爲彼所不道。而鄙人尤所注重。故特疏通而證明之。以質於當代敎育家。幸敎育家平心而討論焉。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

第九條(著作權標的之限制)
  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一、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二、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款著作作成之翻譯物或編輯物。
  三、標語及通用之符號、名詞、公式、數表、表格、簿冊或時曆。
  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
  五、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其備用試題。
  前項第一款所稱公文,包括公務員於職務上草擬之文告、講稿、新聞稿及其他文書。

本作品來自上列各款,在中華民國,屬於公有領域。詳情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法第九條釋義。另外請注意司法院釋字第5號解釋:「行憲後各政黨辦理黨務人員,不能認為刑法上所稱之公務員。」所以自從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以來,各政黨黨務作品,不能認為公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