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人物考/卷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二 嶺南人物考
卷十三
作者:蔡弘遠
卷十四

陜川[编辑]

李樑材[编辑]

李樑材扶卿陜川人。世宗己亥生。丙辰,武科重試。歷北評事,至府使。世祖丁亥戰死。

公天姿豪邁,器宇英偉。自早歲肄業講藝,所居有文武亭

李施愛叛,公爲三水府使,到郡卽被寇,鋒鋩驟及,方略莫施,卒然屬櫜升霤,飛矢飄瓦。小酋大群繼至迫脅,如賣降俘囚,而公從容就義,含笑委命,賊遂歸元于本朝。上感其忠壯,命葬于陜川郡北,環封二里,置田一廛。姜大遂撰碑。

周怡[编辑]

周怡士安,號二樂堂尙州人。中宗乙亥生。明宗丙午文科。歷吏郞,至校理。甲子卒。享安東道淵祠

八歲,母夫人寢疾,公嘗糞甜苦,祝天以自代,聞者異之。

公丙午登第,愼齋先生在京,出餞江上,贈詩曰:「聖朝方側席,鄕國莫淹留。」蓋欲共征于王朝也。嘗奉使中朝,承制詠盆松詩曰:「半尺沙盆半尺松,風霜孤節老龍鍾。知渠不學干天長,驗得人間直不容。」皇帝深加褒賞,每東使來聘,問:「直不容先生無恙否?」中朝學士競相傳誦。

禮安歲餘,賦詩曰:「襟懷自是慕淵明,肯佩牛刀滯武城?白石淸川紅樹裏,依然還作一書生。」遂投紱歸,邑人立碑以寓思。

卜築於所居之傍,亭曰浩然,堂曰二樂。緣亭上下有竹塢釣臺,日臥起其中。累以校理召,終不起。

退陶先生龜峯書曰:「有不適意者,與禮安公商議改之。」其見推詡如此。

公與龜巖李公月川趙公錦溪黃公俊良相友善。錦溪嘗同遊犬遷亭,有詩曰:「吾兄早趨庭,百氏窮一貫。已能辨肥臞,寧復置氷炭?」其朋友期許之意,亦可見。李象靖撰行狀。

周世鵬[编辑]

周世鵬景游,號愼齋尙州人。燕山乙卯生。中宗壬午文科。歷翰林、湖堂、弘文正字・副提學、大司成,至參判。明宗甲寅卒。享安東道淵祠

生七歲,母夫人有病沈綿,先生自沐膏,以承髮蝨,人皆嘆息稱孝兒。

在玉堂,冬大雷震。上問古事,先生書《十月篇》以進。

庚寅,爲獻納。時諫院論安老事,大司諫沈彦光欲止之以媚安老,先生不從。安老權力益重,先生不容於朝。二年,彦光致書曰:「三已之,無慍色,豈多讓於古人?」先生謝曰:「讀書三十年,反在吮舐之列,是可慍也。」彦光恨之。

戊戌,遭內艱。自始衰,飯蔬飮水,寢苫居廬三年。每從仕入京,必於所館,設祠堂之禮,見新物必薦,朝夕必省,出入必恭。

辛丑,出爲豐基,榜諭閭巷,以示五倫之方。布敎《小學》、《三綱行實》,親正句讀,勉諭諸生。每聽訟,引諭禮俗,感以至誠,民有叩頭自引者。

興州白雲洞,建安文成廟釋菜,藏百家書,置學田,東方書院之作始此。

時南方大飢,先生躬自薄以厚民,斑白以上者,異粻以養之。御史李瀣上其事,上特資以奬之。嘗以副提學進《心圖》,極言聖人好生之德,上亦動容聽之。

己酉,出爲伯。諫院以爲某可任師表,不宜在外,上曰:「西民困窮,非斯人不可。」在海州,建文憲祠,一如白雲洞學制,遠方遊學之士日盛。

辛亥,以大司成、兼同知經筵・成均館事上《闢佛疏》。

平生篤信好古,勇於力行,器皿有銘,墻屋有戒,以古人之訓作歌詞,日令諷誦。

先誡有愼口、愼身、愼心三愼之訓,故先生名其室曰愼齋

所著有《竹溪誌》、《東國名臣錄》、《心圖》、《彝訓錄》、《武陵集》行于世。許穆撰碑。

朴紹 文康公。[编辑]

朴紹彦冑,號冶川羅州人。成宗癸丑生。己卯司馬,文科魁。歷三司、吏郞、舍人,至司諫。明宗甲午卒。宣廟朝,贈領議政。享陜川華巖書院

自在孩提,步趨有度,眞率無僞。從寒暄慕齋松堂學,沈潛玩繹,晝夜覃思,不敢少忽。

嘗赴試講,擧止雍容,應對詳敏,主試者皆曰:「今日得玉堂南床。」靜菴趙先生曰:「觀其精采,豈徒以正字爲期乎?」諸公皆曰:「孝直知人。」

爲吏郞,時晦齋李先生以理學之方爲時諱,淹滯藝閣,公力薦除說書。

爲司諫,時金安老屛黜在外,群小方圖復用,公奮不顧身,力主沮遏。其黨擠罷公,公遂歸陜川《海東名臣錄》。

時當戊午殺戮之後,士氣薾然,公獨注意鑽礪,入伽倻山讀性理書,不出山門者七八年。

金慕齋安國按節嶺南,以其所編學制出示公曰:「吾欲以此繩一路士子。」公曰:「此固我公平生所學,然孰與朱子魏哥十條乎?」慕齋曰:「子言良是。」遂以十條及《白鹿洞規》揭示學校。朴淳撰碑。

仁廟在東宮,學問日就,而爲賓師者,輒以正學爲戒,謂書筵非急務。獨公在講院,始以性理諸書竭誠啓迪,又與晦齋協心共貞,力排俗論,非說話,不進於冑筵。論者謂仁廟聖質固天成,而涵養薰陶之功爲多。宋時烈撰諡狀。

早歲而孤,每見縗麻者,必問其親享壽長短,嗚咽不已。

爲文平易典雅,理勝字順。詩亦平談,不尙華靡,嘗有詩曰:「無心每到多忘了,着意還應不自然。緊慢合宜功必至,寔能除得妄中緣。」其操存精密,已到自慊不欺之地。

罷歸南州,路吟一絶曰:「名利前頭路幾千?却來江上有虛船。一心似水收吾內,萬事如雲只付天。」其恬於榮辱,素位無怨類此。

慕齋嘗論一世人物,必曰:「孝直發越,彦冑精密。」朴松堂亦謂先生曰:「子乃我師,非我之友。」朴世采撰行狀。

申季誠[编辑]

申季誠子諴,號松溪平山人。仁宗乙巳,除參奉。享密陽禮林書院

公以學問操身,終始不渝,繩墨齊家,儀表一鄕,而人莫敢間。曺植撰碣。

南冥先生氣度峻嚴,於人寡許可,乃以先生爲莫逆交。論心講義,未嘗不致重。嘗曰:「子諴外若潛退,內極剛果,白首不變,只此人也。」及歿,爲述封表之文。張顯光撰碑陰。

自號石溪,學者尊之曰松溪先生。嘗曰:「存養熟則氣像高大,省察久則此心自然誠明,事物之來,泛應曲當。」

作素屛二幅:一書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一書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燕居展看,客至則卷去。金紐撰行狀。

仁宗昇遐後,入載藥山,累被召命,而四十年不出山門。遺命不書前後官銜。

母夫人見先生有所著述,責之曰:「金佔畢朴迂拙俱以文字遭罹,汝何用此禍階爲哉?」遂取之投火。先生自是不復著述。家狀。

朴而章[编辑]

朴而章叔彬,號龍潭順天人。明宗丁未生。宣祖癸酉,司馬兩試,丙戌文科。歷翰林、三司、吏郞、副提學、吏議、大司成、大司憲,參原從勳,至吏曹參判。光海壬戌卒。

公生有異質。及長,遊穌齋盧先生門,硏窮性理書。嘗業明經,入講席,偶誤一字,考官惜之,欲置選。公固辭曰:「國試自壞乎?」遂書下牲而退。

丙戌,湖南有士林變,以公提督羅州以鎭之,士習丕變,有絃誦聲。

壬辰,金公誠一觀察嶺南,討賊啓請,以公爲都事,事無大小,咸諮決焉。時朝議與和,公陳疏力諫,辭義凜烈。

上方講《易》於經筵,時愚伏鄭公以體察從事出外。上欲以邃於易學之士代置,大臣以公薦。

初,與鄭仁弘同鄕友善,旣而惡其偏僻側媚,作詩詆之曰:「韓魏公言眞藥石,保初雖易保終難。君於中夜深思處,回首平生不忸顔。」仁弘大恨。及穆陵賓天,群凶亂政,仁弘之徒毁公家黜鄕。公旣解官,卜築于高靈,自號龍潭居士

寒岡東岡大菴諸先生爲道義交,又與禹公伏龍交好。嘗同宿逆旅,布衾不掩足,相與笑曰:「吾輩今日,庶不負所學矣。」

群小用事之日,公將陷不測,而爾瞻畏其人望,猶曰:「斯人也自遊泮中已有盛名,吾不忍厚誣善人。」自作小人云。

昏朝時,除吏曹參判,不肯就。臨卒,遺令以行副提學爲身後銜。

爲內翰時夜對,宣廟問公父母存沒,盛橘于金盤,崇酒于宮壺,撤御前燭,仍令黃門引路歸院。公感而作歌,一世榮之,比於蘇長公故事。姜鋧撰碑。

文勵[编辑]

文勵子善,號雪溪南平人。明宗癸丑生。宣祖己丑文科。歷說書,至司諫,錄宣武、扈聖勳。乙巳卒。

少有名譽,與金東岡鄭寒岡李延陵金栢谷朴龍潭李蒼石諸賢交遊,互相推重。

壬辰變時,公在密州敎授,聞車駕播遷,西向號哭,遂奔還家,與同志倡義起兵二千餘人,遮遏於星州知禮之間,頗有斬獲。始公起義,人或笑其迂闊難成,及成軍,有乞入軍籍者,公謂其反復而不許。其人害公於方伯,至於拿囚麾下,侵奪糧械。公知事之不濟,解送軍旅,與同志百餘人,往依紅衣將軍幕,共守火旺山城

移居海西,自號雪溪。與諸人等誓共王事,期以死生。文東道撰行狀。

文景虎[编辑]

文景虎君變,號嶧陽南平人。明宗丙辰生。宣祖乙酉司馬。壬寅,以遺逸薦,除察訪。光海己未卒。

壬辰之亂,仗劍赴紅衣軍,與從叔應魯、再從弟景晉偕。

守愚崔公死於己丑獄,國人冤之,而怵奸焰,不敢出一言。公毅然具疏,指摘無所忌,上嘉其直。

初,賊臣鄭仁弘厚竊儒者名,公與桐溪鄭公師事之。及光海永昌桐翁抗疏,光海大怒,繫獄以鞫。廷議皆曰:「鄭蘊逆,右者亦逆也。」公獨貽書獄中曰:「始聞公之事,令人罔措。事機遲延,必蒙天鑑。」及桐翁編配耽羅,公屢以書相問。時爾瞻主張凶論,公請仁弘絶之。仁弘之從侄、從甥韓會等倡泮儒疏,請殺桐翁。公謂仁弘曰:「皆相公至親,人之議此疏者,將以爲出於何地耶?」遂與同志發文聲其罪,等恚甚曰:「吾等疏實先生之意,攻吾輩乃所以攻先生也。」爾瞻嗾諫長李惺發啓曰「文景虎倡攻師之論,請削名仕版及《靑衿錄》」,其曰「師」,曰「先生」,指仁弘也。其後,閔㓗趙德謙等連章請罪,時凶論以公爲黨逆,禍將不測,而公處之夷然也。丁巳,廢母議作,公貽仁弘書曰:「以子廢母,有如許道理乎?古人以繼志述事爲帝王莫大之孝,則往時永昌之死,已非先王之志,況國母乎!」及問議自京來,又貽書引韓魏公感悟英宗事以勉之。

公歿之明年,李雪壑大期倡議立祠享公。掌令蔡謙吉爾瞻黨上疏曰:「大期嘗以魅鬼蜮比鄭㓗等,文景虎之請殺鄭蘊,目之以凶疏。大期卽未死之景虎也,而今乃掩景虎之罪,至欲立祠,恣行己志,吁亦甚矣。」於是兩司發啓,李公竟配白翎島,立祠之議遂寢。

性至孝,方其屬疾,母年八十餘,恐貽憂傷,雖氣力漸微,强起凝坐。屬纊之夕,猶書諺字,以慰母心。

每與寒岡鄭先生遊,得御之喜,至發篇章。

姜司諫翼文嘗曰:「嶧陽公之處心行己有如皦日,不特爲吾郡之宗匠而已。君子人歟!君子人也。」蔡濟恭撰行狀。

曺應仁[编辑]

曺應仁善伯,號陶村昌寧人。明宗丙辰生。宣祖己亥,蔭授別提,不赴。歷王子師傅,至府使。仁祖甲子卒。

嘗謁寒岡先生,先生一見,知其爲善士,授《大學章句》以卒業。爲文尤長於史學,凡古今治亂,人物出處,了了如眼前事。

屢典郡邑,奉公臨民,一以誠信。在溫陽時,有稱東宮之隷者入其境,攘奪民田,公乃捕繫之,仍馳書與宮僚曰:「我臣民戴東宮仁聞久矣。今縱私人奪民田,諸公職輔導,其不能救歟?」宮僚進其書于書筵,卽下令罪其人,還其田,民便之。

大丘時,鄭造按道,公卽有去志,而已被爾瞻之齮齕,乃以事誣,繫王獄一年得解。

初,師事鄭仁弘,先知爾瞻之奸,言其當絶,而終不聽,公遂斂跡而退,不與之復合。鄭蘊撰碑。

柳世勛[编辑]

柳世勛愼哉,號耻軒文化人。明宗甲子生,仁祖辛未卒。享陜川新川祠

幼穎悟絶人,旣學,受趙靜菴性理之學於雲谷李興祖之門。

性至孝,父嘗有疾,公嘗糞察候,祈天代某。及遭艱,勺水不入口者七日,廬墓三年。丁亥,丁內艱,一如前喪,形毁骨立,不能拜跪,朝夕奠時,使奴扶而起伏,習與性成。方伯以事聞于朝,命旌閭賜額。公以生前賜板,心不堪愧,不使揭額焉。

壬辰變,從忘憂郭公同心倡義。姜大遂撰行狀。

金斗南[编辑]

金斗南汝仰,號德灘義城人。直提學曾孫。明宗丁卯生,光海乙卯卒。贈主簿。孝宗庚寅旌閭。

丁內艱,廬墓三年,啜粥號痛,絶而復甦,仍致重傷,喪其兩明。遭外憂亦如之。除制後,每展墓,自洞口號哭如喪初,行路見者皆歆感而拭淚,鄕隣咸稱之曰金孝子而不敢名。同閈有犯過咎者,自相戒曰:「寧爲刑罰所加,勿令金孝子知之。」

壬辰之亂,公及弟道南忘憂堂郭公同聲倡義,時年二十餘。姜翼文撰碑。

姜翼文[编辑]

姜翼文君遇,號戇菴晉州人。宣祖戊辰生。己丑進士,丙午文科。歷說書,至司諫,壽陞通政。仁祖己丑卒。贈判書。

癸丑,爲司諫。時有大獄,李文翼德馨永昌事,論以按律,公不肯從。

甲寅,光海永昌鄭公上疏極言,以大逆論死。公卽僞疾辭官,而長男大遂在諫院,亦以爭論得罪,竄淮陽。公貶忠原縣監,卒爲所中,繫於王獄者九年。或私說曰:「縲紲良苦,方今廢母妃事急,何不令子弟上疏言此事?囚且釋矣。」公慨然以死拒之。及仁祖反正,公遂得釋。及爲典籍,有論者言前事,欲沮之,公長子上疏具陳終始,其事乃釋。許穆撰碣。

周國楨[编辑]

周國楨衛仲,號果隱尙州人。宣祖丙子生,仁祖丁卯卒。

孝養二親,一夜三候,持被布褥,俟旣寢而退,劑藥饌供,躬自調嘗。定省之暇,讀書問學不倦。

戊戌,海寇充斥,公父僉正公避亂山中,公乞米以繼糧。僉正公遇害於賊中,公中途聞訃馳赴,冒賊刃負屍而出。賊相顧嗟歎曰:「此出天之孝也,害之不義。」遂解圍而去。公得以斂葬,廬墓三年。

及卒,鄕人修《鄕賢行誼錄》,贊曰:「學識著明,孝悌出天。」李象靖撰行狀。

姜大遂[编辑]

姜大遂學顔,號寒沙晉州人。宣祖辛卯生。光海壬子文科。歷應敎,至承旨,錄寧國原從勳一等。孝宗戊戌卒。享安東道淵祠

甲戌,光海永昌鄭公諫而當死,公以正言爭論,幷得罪。同郡仁弘方貴用,公嘗指之曰:「執拗私意,喜人佞己,以故深疾之。」至是,因擠陷不已。初削官,竟付處淮陽十年。及仁祖反正,釋爲寧邊判官,連授臺職。

丁卯虜亂,爲號召使鄭公經世從事,出嶺南,收召義兵。三月,虜旣和親,乃罷兵。

在玉堂,論追崇之失禮,凡五箚累千言。參議兵曹,論海西軍案積弊變通事,上從之。又以前府尹上東宮喪制疏。庚寅,又應旨上萬言疏。

晩好讀《易》,日誦一卦以潛翫。作石泉書齋,以待學者。同郡作伊淵書院宜寧德谷書院許穆撰碣。

沈自光[编辑]

沈自光仲玉,號松軒靑松人。宣祖壬辰生。光海己未武科,官訓鍊院僉正。仁祖丙子胡亂,遇賊奮罵而死。

爲兒時,手書「忠孝」二字,嘗曰:「人之爲人,不出於二字之外。」

丙子,大駕入南漢,路絶重圍,奔問無人。留都大將募義士曰:「誰能達行在,奏此蠟書?」公挺身應聲曰:「主辱臣死,義所不辭。」受蠟書,坼衣而藏之,晝竄山谷,夜涉胡陣,竟達城中。上驚喜,引見賜酒,垂涕下敎曰:「汝以隻身冒死入城,眞忠義人也。靖亂後當大用。」卽宣回旨,使山僧一人護行出城,行未十里,爲胡騎所執,尺劍奮戰,罵賊不屈而死。護行僧歸報城中,上爲之下淚,卽以絶句詩褒之。詩曰:「忠義明千古,死生惟一時。爲君擠白刃,從此保王畿。」李堂揆撰碑。

金八擧[编辑]

金八擧弼甫,號開巖義城人。仁祖庚午生,顯宗辛亥卒。

公生前一日夜,母夫人夢見日月幷懸于壁上,錫小字曰明弘

性至孝,生五六歲,父母所訓,一遵無違,得一衣則不近泥汚之地,曰:「母氏庇我甚勞。」得異味則不先其口,必懷而歸獻。丁外艱,哀毁過制,廬墓啜粥三年。母夫人自孀居之後,哀過成疾,因失兩明,積十七年之久。公兄弟晝夜侍側,竭盡誠力,每當令節,必設酒饌,歌舞以慰其病懷。人皆曰:「朴夫人之累年支病,非某之誠孝,則不至此也。」庚戌,遭內艱,廬墓啜粥,一如前喪。表從朴公英弼憐其柴毁,勸進疏食,而終不聽。喪未除,竟至滅性。

肅宗丙戌,鄕人聯名狀聞于朝,復公三世之戶。朴帍文撰行狀。

曺漢儒[编辑]

曺漢儒美甫,號養直堂昌寧人。肅宗丙子生,英宗壬申卒。

事親孝,母夫人年踰大耋,公每嬰兒戲而不離側。戊申之亂,曺聖佐以公之門族,亦爲賊酋,見公廏有駿騎,來請之,且率其徒黨揮刃誘脅,公憤發大聲罵曰:「吾先世世積忠孝,豈意梟獍出於吾門?吾馬可斮,寧可與汝乘之乎?」卽拔劍折馬足,賊相顧愕貽而退。公意賊旣不逞,必將復逼,遂扶老携幼,晝潛夜行,備盡跋涉。及賊平,還視舊里,則蕩然爲灰燼矣。其後,星州一士人爲作《義劍歌》以美之。李柱大撰墓誌。

咸昌[编辑]

洪貴達 文匡公。[编辑]

洪貴達兼善,號涵虛亭缶溪人。世祖辛巳文科。歷翰林、說書、典翰、直提學、都承旨、大司憲、大司成、大提學、左參贊,至吏曹判書。燕山朝,縊死端川中宗丙寅,復官贈左贊成。享咸昌臨湖書院

公佐許琮討平施愛之亂,超拜正郞。

戊午以來,國家多事,公憂之,嘗諫畋遊曰:「近者,內則雷雹示災,外則戎狄搆禍,宜上下交修,以爲弭災消患。而今之獵獲雖曰奉宗廟,其被殺擄者,皆先王先后之赤子也。欲以獵獲致孝,親其享之乎?」每入侍,必移晷論啓,又進十餘條,皆宮禁秘事。主頗厭之,盡奪其官,左授閑職。

出爲京畿監司,有內嬖家數以非道干請,不得願,遂譖於內,流于慶源。公與家人訣曰:「我是咸昌一佃卒,致位宰相。成敗皆由我矣,亦復何恨!」

公自慶源被逮京獄,行到端川,承命官馳授一書于公,開覽再拜曰:「上命臣死。」神色不亂,從容就縊焉。

公罷政後,無意世事,嘗有「山雨松風亦厭喧」之句。公平生與人無睚眥,雖聞人惡言,不與之較,獨於國事有不可者,未嘗容默。子弟諫曰:「何不少忍爲百口計?」公曰:「吾受累朝厚恩,雖死何惜!」終不爲之改焉。《名臣錄》。

蔡壽[编辑]

蔡壽耆之,號懶翁仁川人。世宗己巳生。世祖戊子司馬。成宗庚寅,文科壯元。歷應敎、典翰、銓郞、監司、大司憲,參靖國勳,封仁川君中宗乙亥卒。享咸昌臨湖書院

成宗銳意文治,初置藝文館,一依集賢殿故例,抄簡一時文學之士,公首膺其選。旋改藝文,號爲弘文館。

公超拜承旨,以不次乞辭,御書狀尾曰:「予觀明鏡,姸蚩自露,莫鋪區區之辭,更竭斷斷之誠。」

嘗因天變極論:「丙子之獄,連坐多濫,豈無冤枉?」上大感悟,疏放者凡幾百人。

上擢公拜大司憲,敎曰:「憲長,須用慷慨人。卿爲承旨久,予知卿心,是以命卿。凡事不可過重,亦不可過輕,剛柔兼備,乃爲得中。」

上嘗命都承旨李吉甫取金帶帶之,命公行酒于儀賓。

嘗侍經筵,與校理權景祐同啓:「尹氏雖坐廢,旣配至尊。而今褻處閭閻,家貧奉養亦窘,請別置一室,官給廩餼。」上以爲阿媚元子,爲後日地,命大會公卿議,事將不測。下禁獄鞫之,公對不屈,遂置散地。

甲子獄起,追論公爲承旨時,請翻大妃所下諺書廢妃罪狀,宣付史館之罪,杖配丹陽

初,公論任士洪父子奸狀,且言:「此人不去,國將敗矣。」後,士洪果敗,人服其先識。

公曰:「少年知遇,食祿已四十餘年,榮已極矣。不去何爲?」遂退歸咸寧村舍。

公嘗如北京,見雲南崔瓛,問所居,仍歷說雲南道里遠近、山川形勝。大驚曰:「某山下卽吾居也,未知宰相何時歷遊?」又以聖節使如京,途遇御使孟貴,悉認所莅地,答問無差,驚服之。

嘗題詩壁上,末句云:「何似盡抛塵世事,蓬萊頂上伴神仙!」未幾,公無病而卒,人謂公果世外人。李荇撰墓誌。

權達手[编辑]

權達手通之,號桐溪安東人。睿宗己丑生。成宗朝文科,官校理。燕山甲子被禍。中宗朝,贈都承旨。享咸昌臨湖書院

甲子,燕山以母尹氏廢死,歸罪先朝宮人,又將追崇。宰相相顧失色,曰:「惟上意是當。」公時爲校理,奮然曰:「順阿主意,則辜負先王。」主怒,杖謫龍宮。尋又追治主議者,公於是遇害。

公在繫,語所親曰:「日下白氣亘空,獨我見之,我其死夫。」

蔡無逸[编辑]

蔡無逸居敬,號休巖仁川人。燕山丙辰生。中宗壬午,司馬兩試。庚子文科,官獻納。明宗丙午卒。享咸昌臨湖書院

金安老柄國用事,公從兄無擇怵誘百方,公不從,每寓諷刺於辭色之際。

嘗冬月詣安老第,搖扇不已。安老曰:「寒甚,扇何?」公笑曰:「家正熱故爾。」安老覺其意銜之。

甲午大比,公得解。安老恐其占第,遣無擇抽卷以試。公不悟其旨,應口誦無礙。無擇歸報,稱其甚熟。安老驚曰:「此子得志,吾輩赤矣。」嗾言官論公以黨,羈管南海

安老誅,公宥還。朝議惜其滯,許以前解,赴庚子講,遂以登第。

公善寫眞,特被召追畫靖陵晬容。又善占星術,被選與於簡儀之修,人服其精妙。洪汝林撰行狀。

柳宗仁[编辑]

柳宗仁士元,號翠微軒中宗丙子生,仁宗乙巳卒。享咸昌淸巖祠

公隱居于陶溪翠微臺下,以翠微號其軒。學識高明,世稱小顔子

公嘗手抄經傳之切於受用者,終身服膺。

公待人接物,喜怒不形,和氣藹然。鄭宗魯撰碣。

郭守智[编辑]

郭守智景含,號浩齋淸州人。瀼潭守仁弟。明宗乙卯生。宣祖乙酉司馬,官察訪。戊戌卒。

壬辰難,大駕西狩,公西望痛哭,與黃南坡郭丹谷𡺽等擧義旅,結陣于眞木亭,或移陣于殷豐縣,斬獲甚多。

時疫熾饑甚,死者枕藉於道路。柳公雲龍以公爲賑濟官,公乃盡心募粟,計口計日而餔之遠近,流民賴而全活。

公手疏數千餘言,言多切實。上批曰:「當國家危亡之日,千里封章,不識眞卿何狀。義士、閫帥、方伯之罪,自有朝廷公論,守令、使臣之有功勞者,已命或仍或陞。」當時見此疏者,皆曰:「郭某眞忠義之士。」家狀。

《願復讎歌》曰:「我欲上戴天,天何不仁兮容兇賊?我欲下履地,地何不仁兮有虜跡?天地旣不仁,痛哭長痛哭。願天發暴雷,震碎秀吉無遺骨;願地起疾風,迅掃賊陣無餘卒。然後天爲仁地爲仁,惠我東方億萬年重興之洪烈。」《倡義錄》。

丹城[编辑]

李迪[编辑]

李迪允之陜川人。中宗癸酉文科,校書校理。

公文章德行爲當世所推重,事載國乘及邑誌。晦齋李先生初名中宗辛巳,選入弘文博士,侍經筵。上曰:「先正丹城人有與同姓名者,登癸酉第。犯先正諱未安,當避。」命加先生名字。載《晦齋年譜》。

李光友[编辑]

李光友和甫,號竹閣陜川人。中宗己丑生,光海己未卒。

學於曺南冥之門。南冥嘗問《中庸》誠敬等說,公辨對詳明。南冥喜曰:「理之精微處,汝能曉解,可尙。」

仁弘專擅朝權,誣毁退兩先生。公以同門舊誼,移書規警曰「今朝野所聞,頗有不靖,至謂閤下主詆排議。願恢張公道,使一世免爲長夜」云云。後,仁弘主廢母殺弟之論,公遂與之絶。李光靖撰行狀。

李晁[编辑]

李晁景升,號桐谷星州人。開國・佐命勳、興安君玄孫。中宗庚寅生。明宗丁卯文科,監察。宣祖庚辰卒。享丹城杜陵祠

公從學于南冥先生之門,先生大加推重。

癸酉,爲東萊接慰官。進胡椒一斗,公曰:「人臣無私饋。」却而不受。驚服其淸潔,有「一片淸氷六月涼」之句。

爲監察,時朝議欲行家供,僚官各分其朔祿。公或臥疾,則必計祿還司。同列忌其異衆,謗議群興,公乃浩然還鄕。

李天慶[编辑]

李天慶祥甫,號日新堂陜川人。中宗戊戌生,光海庚戌卒。享丹城淸谷祠

公丁母憂,適値壬辰島夷之亂,流離顚沛,不廢朝夕之奠,漂泊數千里,至永平之民本雖悍無敎,始服先生之化,變爲良善之俗。居未一年而去,民猶愛慕之,立祠享之,至今號爲沸流水祠李獻慶撰碑。

金景謹[编辑]

金景謹而信,號大瑕子商山人。直提學六世孫。明宗己未生。宣祖丁酉,亂被害。

龍蛇之亂,與郭忘憂再祐倡義討賊,有掃滌之計。歲丁酉,自星州來省墳墓,遇賊於三嘉免洞。賊見公風儀特異,裝中又有書冊,知其爲儒,脅而欲降之。公罵曰:「爾是我國之讎,我何屈首於爾乎?」賊遂揮戈斷其纓,公卽引冠結纓,而又罵曰:「君子死,冠不免。」賊揮刃擊其兩臂而死。

權濤[编辑]

權濤靜甫,號東溪安東人。宣祖乙亥生。光海庚戌司馬,癸丑文科。歷翰林、三司、舍人,至大司諫。仁祖甲申卒。以振武、靖社原從勳,贈吏曹判書。享丹城道川書院

公爲正言,言金公諒在先朝末年所爲多悖濫,仍請亟寢授資,上不得已收公諒資,明日命復授。啓言:「今日從臺言,明日還寢,寧有如許事理?政令之無恒,待下之不誠,其弊不可勝言。」

仁祖辛未,上方追崇元廟,命依成廟故事議諡。公以執義啓言:「事非得中。」上諭之以人子所不忍爲,公又啓言:「諡者,子不得以私其父,臣不得以私其君。名之以,不孝之譏,不及於。追崇之君,不幸而未及臨御矣,未及發政矣,德盛業茂,無跡可尋。不得於言,而强意鑿虛,無亦有欠於誠實之道乎?」上怒甚,禍將不測,大臣、臺諫交章救解,只責配海南縣。直聲振朝野,朝之名公卿皆出餞江上,咨嗟歎息。

以執義參晝講,知事李貴朱子「引君爲黨」,語有失對。公退而陳箚,其言累百,略曰:「吾朱子橫說豎說,皆可爲萬世法,而殿下遽疑其不能無病,不幸近侮其言矣。試取與留正書四通,反復溫繹,則立言之旨,庶幾昭晢。」蔡濟恭撰碑。

仁弘當國用事,一方士夫趨附者衆,公抗然不顧,目之以伽倻老賊。時稱公爲頹波中砥柱。

興陽縣監,縣濱海,俗頗陋。公下車,行養老禮,於暇日,招聚邑中子弟,課試其業,親爲講畫,俗爲稍變。李玄逸撰碑。

權克亮[编辑]

權克亮士任,號東山安東人。宣祖甲申生。仁祖癸亥,以遺逸薦授英陵參奉。辛未卒。享丹城杜陵祠

公往拜張旅軒先生,先生喜其才之英而樂育之。自是益自奮勵,讀書飭躬。嘗於先生赴召日,陪入京城,朝中士大夫來謁者必先見公。當時名流如趙公緯漢纘漢兄弟,尤所敬服也。

卜築于晉州西崛村,乃河東橫浦下流也。河東之俗素貿貿,士不知學,公敎以《呂氏鄕約》及朱文公禮學,頗有感發而興起者。

辛未,有梁天碩上變事,公名亦與焉。朝紳皆驚曰:「此人豈有是事?」不問也。申益愰撰行狀。

柳之遠[编辑]

柳之遠茂卿,號陽村晉州人。

嘗於孝廟諱辰,築壇焚香,朝夕輒哭拜。涒灘之悲鬱結于中,自號曰陽村居士,又扁其齋曰明窩,蓋可見尊之大義,而直與崇禎處士瓢隱金公是榲,神會而心契矣。

御史以孝行啓聞,朝家下肉米祭需之典。

高靈[编辑]

朴誾[编辑]

朴誾仲說,號挹翠軒高靈人。成宗己亥生。燕山乙卯司馬,丙辰文科。歷弘文正字、修撰。甲子被禍。中宗朝,贈都承旨。享高靈靈淵書院

神骨透澈,眉眼如畫,望之若神仙。四歲而知讀書。八歲,略解大義。十五,能文章。

隨千秋使質華訓于中朝,人以公年少易之,及見公作,驚曰:「奇才奇才!」

在經筵五年,慨然以遺補爲己任,燕山主頻憚之。館員嘗論西邊築城不利,忤權臣意被問。公時省親于外,及還朝聞之,卽其日陳狀疏箚,日三四上,語皆激烈,人人所畏諱者,公獨爲之盡踰,旬日不止,在列咸恐。公奮曰:「禍福者天也,吾無如彼何?而臣道之所當盡者忠也,盡吾道以得禍,亦非所懼。」爭之愈力,主竟允其請。直聲振朝廷,然不悅者滋衆。

甲子,竄配東萊,追繫京獄。臨死,神色不變,仰天笑者再而已。

公孩提而學,弱冠而成,處心正,持己簡。又不喜紛華,於聲色泊如也。李荇撰行狀。

吳彦毅[编辑]

吳彦毅仁遠,號竹塢高敞人。成宗甲寅生。中宗辛卯進士,官縣監。明宗丙寅卒。

公家田業甚饒,而累世出仕,漸爲群族所分占,公之父宜寧公猶不之問。至公之身,遵奉遺意,任其收取。

公所居茅谷里,素好武藝,公乃勤於訓誨,勸導甚力。自是其俗一變,後生皆恥弓馬,習詩書。李滉撰碣。

鄭師玄[编辑]

鄭師玄希古,號月潭晉陽人。中宗戊辰生,明宗乙卯卒。享高靈靈淵書院

公生有異質,誠孝出天。九歲,父病甚谻,公沐浴祝天,齧指垂血,得數日之甦。及至不救,哀毁骨立,幾至滅性。朝夕祭饌,親自爨設,夜則伏於靈几之下,晝則伏於塋墓之前,終不少懈。年十六,母氏有疾,公又裂指垂血,厥疾因瘳,鄕里服其孝。

南冥曺先生聞公至行,以妹歸之。公贅于先生之門,深慕先生之學,講磨道義,賁趾高尙,先生深許之。金信玉撰狀。

金守雍[编辑]

金守雍景和,號棄齋鷄林人。中宗癸酉生。甲午文科,官正郞。明宗己未卒。享高靈靈淵書院

公自幼才藝贍敏,經旨蘊奧,亦不就傅,而多有自解者。南冥曺先生謂公之父曰:「此兒必成大器。」

嘗遊晦齋李先生之門,講論性理之學,晦齋亦愛重之,自是專意經學。

銓曹欲選公補經幄,公以年少學淺爲辭,朝論韙之。

乙巳士禍,晦齋李公以獻議立異,竄江界,一時善類刑配殆盡。公時在末僚,雖不與廷議,言論頗峻,以此見忤凶黨。公曰:「吾名忝朝籍,不得與李贊成同貶,何心飄纓而仕進乎?」遂吟一絶曰:「世路多風浪,孤臣進退憂。洛江春水闊,歸可理漁舟。」卽日棄官歸鄕。

公移居陜川崇山洞,洞有忠同巖,巖卽寒暄一蠹講論義理處也。改以志同名焉。感其先賢遺躅,遂題一詩曰:「世與人相棄,靑山屋數椽。徘徊歲云暮,麗澤想前賢。」

公與同志生徒講習經旨,又刱約契十餘條,立規化俗,卽藍田《呂氏鄕約》之儀也。數歲,峽氓化之,孝友長上之節,善惡規勸之道,丕變成俗。乃雍撰行狀。

朴澤[编辑]

朴澤恭夫,號樂樂堂高靈人。

公九歲請學《周易》,公伯兄叱曰:「汝年今九歲矣,不知《周易》之名,何能讀《周易》乎?」公曰:「揚雄六歲能識《周易》之理,司馬遷七歲能通《大學》之誼。天質雖下於古人,而志則豈下於古人乎?」遂敎《易》,至初九潛龍勿用爻,乃曰:「所以稱九於龍者,龍鱗八十一爲九九之數,故以象乾耳。」人皆驚歎曰:「不意少兒之識理如此也。」

公常着布衣,不近絹帛。及其娶子之日,使脫帛衣,曰:「吾家舊業儉素而已。汝父常着布衣,汝着帛衣,於心安乎?」卽脫去。

南冥曺先生嘗問曰:「近來所業何事?」公曰:「《心經》之外,別無他業。」卽出克己箴以獻曰:「承敎一念,日月稔矣,幸望指南。」南冥披閱再三,手不暫釋,曰:「恭夫誠一之功,於玆可見。」

公病革之日,家人勸進藥物,公曰:「生死有命,非藥所能愈,何用藥爲?但所恨者,親年已高,不能報生育之恩,此爲恨也。」裵紳撰行狀。

朴廷璠[编辑]

朴廷璠君信,號鶴巖高靈人。明宗庚戌生。官主簿。光海辛亥卒。贈承旨。享高靈文淵祠

公投筆業武,鞍馬服飾,務爲華侈。及見大蓭朴公,公責之曰:「君以名家之子,當從事詩禮之訓,奈何爲此麤豪浪子態,欲枉過平生乎?」公大悟,謝曰:「敬聞敎矣。」遂從寒岡鄭先生,得聞君子之論,棄其舊習,折節爲善士。

壬辰難,公入火旺城,倡大義,發家財,以餉天朝將士。

嘗見流兒兄弟死於路傍,公惻然傷心,卽解衣裹屍而瘞之。

公病革,不進藥物,曰:「死生命也,何用藥爲?」遂屛婦女勿近。李玄逸撰行狀。

寒岡鄭先生輓詩曰:「人所難焉我自優,如君隱行信稀侔。」旅軒張先生輓詩曰:「共涉兵塵日,同爲暮境人。」

朴廷琬[编辑]

朴廷琬君實高靈人。樂樂堂子。官府使、贈吏曹參判。

公當壬辰島夷之亂,與忘憂堂郭再祐共倡義旅,多有斬獲之功,故假守善山,因拜安陰居昌兩郡。後因大臣啓贈職,啓辭有曰:「朴廷琬率其家僮,據洛江上下,斬首五十餘級,宜有褒贈之典。」遺事。

知禮[编辑]

李崇元 忠簡公。[编辑]

李崇元仲仁延安人。世宗戊申生。庚午生員。端宗癸酉文科。歷舍人、吏曹佐郞,至吏曹判書。策佐理功,封延原君成宗辛亥卒。享知禮道洞祠

公聰明粹精,溫雅和厚,本之以經術,緣飾以吏治,有所裁決,游刃恢恢,須臾一空。

平生無所嗜好,不喜生産作業,雖處權要之地,室如懸磬,蕭然若無位者。門無干謁,常端坐晏如。相識至,相與說平生,未嘗面說而背違,其天眞如是。在政院凡六年,凡百出納,時稱明允。己丑,策佐理勳,公與焉。

公之疾也,上特遣內醫診視,命隨證以聞,內賜珍羞異味無絶,時其見寵遇如此。

銘曰:「旣經旣史,旣博以精。斗南一人,早擅大名。于以黼黻,于我聖明。贊成至治,登玆太平。」洪貴達撰墓碑。

李淑琦 靖襄公。[编辑]

李淑琦公瑾延安人。世宗己酉生。端宗癸酉,登謁聖,文居貳,武居魁。世祖丙子重試。歷知申、大司憲、監司、南兵使,至戶曹判書。再策勳封延安君成宗己酉卒。享知禮道洞祠

自髫齕沈毅有大志。及長,有文武才。二十五,登謁聖科,文居貳,武居魁。時公從兄崇元魁文榜,公自請爲虎榜首。一堂從兄弟,俱占文武魁,人皆榮之。

李施愛之亂,與龜城君曺錫文等討平之,策敵愾功,封延安君

遼東百戶白顒齎皇勅來,使我國夾擊建州虜。公與魚有沼南怡等往襲斬李滿住,鹵獲人畜甚多。成宗壬辰,錄佐理功臣,時年四十四。

公有倚馬之才,徐四佳居正嘗詣闕撰敎文,得一句云:「父傳子,子傳孫,非一朝一夕之故。」猝急難於對耦,要公足成。公應口對曰:「萬取千,千取百,有不奪不饜之心。」徐公擊節稱賞。

上命河公緯地評品一代文章,作傳以進。河公稱公及公之弟副學淑瑊之文,極其推譽。

車原頫《雪冤錄》成,上命諸臣作詩附註。公詩曰:「秋天寥廓問無言,神鳳何曾下德原?冷月行宮揮玉涕,有情同是斷腸猿。貝錦何年織五絲?紋連雙鳳碧煙滋。鳳去茫茫不知處,誰慰神龍北海思?」時人皆傳誦。

公嘗莅寧邊,天使金湜贈詩曰:「依然花筆判春風。」副使張珹亦贈詩曰:「武略文才兩絶奇。」俱載於《皇華集》中。及拜咸吉道觀察使佔畢齋金先生,以詩送之曰:「北門鎖鑰公材重,一路䄡帷物論孚。剩使風謠連絶塞,會看盤錯展雄圖。」可見其士類之所推詡、當世之所倚重者矣。黃景源撰行狀。

昌原[编辑]

崔潤德[编辑]

崔潤德□□歙谷人。襄莊公雲海子。世宗朝武科。歷三軍節制使、平安道都節制使・都按撫察理使、參贊、贊成,至右議政。

襄莊公久在邊鎭,不能擧公,托養于楊水尺家。稍長,膂力絶人,嘗出獵,一箭殪一大虎,水尺異之,以公往謁于襄莊,譽公不已。襄莊命試射,發無不中。襄莊曰:「兒手雖敏,而猶未識軌範。」仍敎射御之方,遂爲名將。

世宗己亥,以參贊副領相柳廷顯,往征對馬島

公判安州時,有一村婦泣訴虎殺其夫。公曰:「吾爲汝報仇。」遂跡虎射之,剖腹取骨,備棺埋之。一州之人至今慕之如父母。

公西征時,上賜鞍馬弓矢。及凱還,御勤政殿宴慰,親賜爵。又命世子行酒,命公勿起受,公酒酣起舞。又於出鎭西邊也,賜餞于慶會樓,令知申事出餞于弘濟院。後,遣內官賜書賜衣,仍錫宴以勞之。

以中軍將討野人,七道俱進剿捕,斬獲甚多。上遣使宣慰,謂金宗瑞曰:「與卿曾言潤德可爲首相,然若無才德,決不可授也。卿其與大臣熟議以啓。」大臣皆曰:「潤德公廉正直,勤謹奉公,雖爲首相,無愧也。」遂拜右相。《海東名臣錄》。

仇宗吉[编辑]

仇宗吉子安,號川谷昌原人。文科,官直提學。

累擧鄕薦不就,常讀《周易》。因母命,赴慶科上京,則適以故,退科明春。其時兵郞卽先生門徒也。請觀闕內,兵郞許之。兵郞以摘奸出,公獨酌痛飮,不勝客懷,步出曹門,轉入幽邃,過石橋至一處,則上適親臨,問其來由。對曰:「我本嶺南昌原人也。早失嚴侍,獨奉偏親,只守孔子餘道,素無科名之顯達。而受學六七輩次第登科,老母見而歆羨,故今玆來矣。科期退定明春,騎郞適吾門人也,欲玩闕內,因其摘奸入去,獨坐直房,不勝旅懷,轉入此境耳。」上見其言辭擧止,問曰:「君學孔子,能解《周易》乎?」先生曰:「君子之學不離《周易》。」上曰:「我亦不離《周易》,而理玄難解。今則月色如燭,暫論《易》理如何?」先生曰:「講論非難事,而尊何職品?亦何居也?」上曰:「吾職守此地也。」先生曰:「文耶?武耶?」上曰:「非文,非武也。」上敎曰:「夜深凝寒,香醞一壺、《周易》一帙,輸來也。」不移時已至。上親執酬酢,請近前講論。先生誦《姤》、《復》二卦,朗吟解釋。上聞來洞然知其賢,因敎曰:「吾亦近侍之人,聞再明有庭試云。先生留三日,必得科名。」令侍者持《周易》指歸直房,先生困臥不覺。郞官還見先生寢傍有御覽《周易》一件,問知夜間事。郞官曰:「此必主上,三日內庭試,必爲先生。」卽日,上果令該曹設庭試。先生翌日入場,擢壯元唱榜。上引見,除弘文正字。一年後,乞歸養,上不得已限二十日許由,親解首上一顆明珠以餞之,特除直提學。搢紳送別江上。及還,拜爲師傅,下敎本道監司賜先生大夫人田宅。未幾,大夫人捐世,先生又逝。遺記。

曺致虞[编辑]

曺致虞舜卿昌原人。世祖己卯生。甲寅文科,官翰林,止府使。己丑卒。

値昏朝,無意仕進,棄歸。及中廟改玉,歷掌令,出知大丘府,廉潔自修,治行第一,特錄淸白吏。

以母老,辭官歸鄕,遭喪未期年而卒。後孫善長撰碣。

曺孝淵[编辑]

曺孝淵彦愽,號韋齋昌原人。□□丙午生。己卯文科,官郡守。

其在仕路,不肯爲阿諛軟熟態,以投合時好,坐是多蹇滯,不恤也。

初,先公性至孝,辭官養母,遭喪未期年而卒於孝服,又期年而公復卒於孝服。嗚呼痛哉!李滉撰碣。

金命胤[编辑]

金命胤景纘商山人。明宗乙丑生。癸未武科,官承旨、南兵使。

辛卯,鶴峯金文忠公以副使使日本,辟爲從事官。及還,有《槎上日錄》備載風土、俗物及彼中情僞。宣廟命上其稿,大加褒奬,特拜忠州牧使。

壬辰,列郡瓦解,公當賊路要衝,一心殉國,累立奇功,而輒歸於人,不以自居,時議多之。李命夔撰行狀。

草溪[编辑]

卞仲良[编辑]

卞仲良孝卿,號春堂密陽人。至正乙酉生。高麗恭愍王乙巳文科,官密直司、左承旨。定宗庚辰卒。享居昌屛巖祠

公受業於鄭圃隱之門,當竹橋之變,被謫宣州。詩有曰:「迢遞鐵關北,孤臣奈此何?老狐捿古壘,夕鳥聚寒柯。湖海三年謫,秋風百感多。那堪正飄泊?賴有故人過。」行錄。

卞季良 文肅公。[编辑]

卞季良巨卿,號春亭密陽人。洪武己酉生。壬戌進士,癸亥生員,乙丑登第。官參贊、集賢殿大提學。世宗庚戌卒。享居昌屛巖祠

自幼聰明絶人,好學不倦,以硏窮性理爲務。遊圃隱牧隱陶隱陽村之門,得師友淵源之正。

典文衡二十餘年,事大交隣辭命,皆出其手。五掌禮圍,三掌司馬,再爲親試讀券官,取士一出於至公。行錄。

李允儉[编辑]

李允儉子文陜川人。文宗辛未生。成宗壬辰武科,官同知中樞府事。

爲五衛將,時燕山主肆殺戮,大臣多被誅死,竝罪嘗所往來者,公以投刺譴罷。丙寅,收用謫廢人,乃起公爲義州牧使,以治績陞嘉善,卽其道進拜節度使。

己卯士禍作,公時居鄕,聞之,與友人竊歎。連逮就理,坐落職。雖以武發跡,雅不喜弓馬,日以讀書爲樂,至老不倦。金安國撰碑。

卞璧[编辑]

卞璧獻之,號龜山密陽人。成宗癸卯生。中宗丁卯生員。己卯,薦賢良,不赴。戊子卒。享居昌屛巖祠

己卯,被趙靜菴賢良薦,標題曰:「學問器識,事親無違。」公不赴科,終老龜山之下。行錄。

李希曾[编辑]

李希曾魯翁,號月暉堂陜川人。成宗丙午生。燕山乙丑文科,歷檢閱、湖堂,止修撰。

年十七,應擧得捷,燕山主疑假手,命更試,父兄皆危懼。自內降手題,卽攬筆立就,諸承旨見之咨嗟,燕山主亦嘉之,饋酒以遣。

爲奉敎,時常於闕庭議事,宰執、諫官爭論紛紜,公濡筆手草,左聽右承,應口輒書。成相希顔擊節歎曰:「眞史才也!」

戊午之獄,皆得伸雪,而獨金馹孫官爵未復,倡同僚抗疏陳論,竟得請,士論益快,聲望益重。金正國撰碣。

李希閔[编辑]

李希閔孝翁陜川人。燕山戊午生。中宗庚午進士,丙子文科。官歷吏郞,止校理。

嘗從遊於靜菴門下,當諸賢布列之日,爲吏郞,持一世淸望,人仰之如南斗。

性高介寡合,不能容人。又取友必端,不如己者若浼焉。以此好者少,惡者多。靜菴敗而公亦不得免,削廢家食,以疾終,年二十四。李大期撰行錄。

卞玉希[编辑]

卞玉希得楚,號坪川中宗己亥生,壬辰殉節。

慷慨有大志,受業於南冥曺先生。及島夷入寇,列郡瓦解,紅衣將軍郭再祐首倡義兵,通諭到本郡。公以家僮十餘人擧義,里中壯士願從者百餘人成伍鼓行,登彌陀嶺,爲疑兵出沒,賊不得越嶺。其夜,賊覘其虛實,翌日大至,環嶺而進,曰:「速出降。降則富貴,不降則肝腦塗地。」公叱曰:「我弱不能膾汝之肝,豈求生於犬羊輩乎?」賊遂殺之。公之子尙東哭抱父屍,請同死。人曰:「忠臣孝子,不可竝殺。」令負其屍而歸。全致遠撰事實。

李希顔[编辑]

李希顔愚翁陜川人。司馬,官判官。享草溪淸溪祠

十四,中司馬,屢魁試闡,皆屈於春官,以遺逸擧。其孝慈友于之誠,篤善好學、愛人勤物之心,殆無與比。援而止,似柳下惠;通而知,類陳同甫曺植撰碣。

李大期[编辑]

李大期任重,號雪壑全義人。明宗辛亥生。官刑曹正郞。仁祖戊辰卒。享草溪淸溪祠

十六七,就學守愚崔公,因出入南冥之門,由是聞吾儒性理之學。

壬辰,海寇侵突,鑾輿西巡。公丁外難,廬墓。自念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今君父急矣,不可以常禮處之。旣練,乃募集鄕兵,與郭再祐諸公互爲聲援,把截洛江上下,使賊船之往來者有所畏憚而莫敢肆。右郡縣賴以乾淨,爲他日中興之基,公有力焉。鄭蘊撰碣。

全致遠[编辑]

全致遠士毅,號濯溪全州人。官別提。享草溪淸溪祠

以行誼除司圃署別提,不就。壬辰之亂,募鄕縣少年,以應諸義兵。

平生落落,不以小節自拘,尊信古書,必以古人自期。許穆撰碣。

李胤緖 壯毅公。[编辑]

李胤緖善承陜川人。武科,官府使。甲子亂殉節。贈右贊成。

龜城,時毛文龍龍川,其將卒折辱我守長,多無狀。及見公,叩頭拜曰:「公大人。」相戒飭,更不侵擾,入府境。

仁祖元年,爲副元帥,出鎭寧邊,薦公爲中軍。公見驕橫多不遜,心憂之。明年,果擧兵叛。公私謂哨官王有榮曰:「若以所領兵,往赴元帥府,見諸將傳我書,道我言當以死報殿下。」與別將柳舜懋謀,卽帳中斬,持劍欲起者數,不得其當。至順川,公謂舜懋曰:「吾死晩矣。欲潰軍直出元帥府,先自殺,以示諸將士無恨。」遂以蠟書先報元帥。至慈山,夜與舜懋等馳出,士卒從者三千人。見元帥慷慨言曰:「我爲將在賊中,旣不能斬賊,使賊長驅,何面目立於世也?」屬其奴歸告家人,遂自刎死,一軍皆涕泣。事聞,上曰:「烈丈夫也。」賜祭錄功。許穆撰碣。

金海[编辑]

金係錦[编辑]

金係錦□□,號西岡金海人。太宗乙酉生。進士,端宗甲戌文科,官持平。成宗癸丑卒。

端宗乙亥後,無意仕官,退隱金海。名其村後山曰吾西山,作亭其上,耕釣自娛,日講經學,世稱西岡先生。其地有蕨峴,至今傳之。金馹孫撰記。

宋賓[编辑]

宋賓士信淸州人。中宗壬寅生。宣祖壬辰戰死。贈工曹參議。享金海忠烈祠

公嘗與熊川守有舊,往訪焉。時賊之侵掠者入界,本倅聞之失色,公曰:「不可輕搖人心。當大開城門而不動,賊必疑而去。」倅如公言,賊果不敢入而退。由是以智略聞。

壬辰,奴大擧。金海徐禮元素㥘懦,罔知攸措,聞公爲一邑之望,請與議事。時公在家聞變,而子廷伯八聖寺讀書,公往見曰:「我將死國事,汝從死無義。父死於忠,子全於孝可也。」廷伯挽袖請從,公不許,斷袖不顧而去。禮元委以中軍之任,公乃誓將士爲死守計。賊來圍城,公率數百人出城,斬數百級,賊遁去。俄而賊船蔽洋而至,禮元欲遁走,公抗言曰:「受任一方,不思報國,而輕其去就,使人心離散可乎?」及城陷,禮元從北門遁,公勵士獨戰,矢鋒蝟集,而賊呼投降,公憤罵大呼,督戰不已,被鎗而死。亂後褒贈。安鼎福撰行狀。

宗貫以節度使討對馬島者三,及還,遇風溺海死。朝家遣官招魂以葬。

曺爾樞[编辑]

曺爾樞元卿,號四友堂南平人。顯宗辛丑生,肅宗丁亥卒。享金海禮巖祠

卓犖不羈,嘗有志於弓馬,旋復覺悟,痛革前習,爲詩以志悔曰:「未必知今是,猶能悟昨非。」一反於性理之學,勅躬操行,踐履篤實,端坐讀書,終日不懈。修已及人,敎誨不倦。敦睦族姻,周恤貧窮。客有患痢者、患腫者,不堪與處,調護扶持,久而不厭,至於蘇完。聞人之喪,雖閭里下賤,必賻而弔。

嘗作文自警,粘壁曰:「先須大其志,以聖人爲準則。一毫不及聖人,則吾事未了。」又曰:「時然後言,言不得不簡。」又曰:「萬惡皆從不謹獨生。」又曰:「一家之人不化,只是誠意未盡。」金汝振撰行蹟。

蔚山[编辑]

李藝[编辑]

李藝仲游蔚山人。洪武辛酉生。官知中樞院事。世宗壬申卒。

公十六歲,以記官隨知郡李殷,被虜到,事如在郡時,朝暮伺謁,周旋扶護,如是者數年。人覵之,相謂曰:「此人年少,行義卓異,豈忍使其主守久困拘縶?」俱放還。朝廷大加嘉賞,擢拜禮賓少尹。太宗朝,奉使日本琉球凡十三度,刷還被擄六百餘人。

世宗元年,命討對馬島,公以中軍兵馬副帥爲先鋒,掃盪窟穴,勳名益著。凱還,卽命超秩,特賜功牌。

世宗癸亥,掠上國沿海地,又掠我濟州,遁匿於對馬島。上特遣公諭島主,島主不敢匿,執五十七名送之,因上獻于帝。帝降勅嘉奬,又賜禮幣。權相一撰行狀。

徐仁忠[编辑]

徐仁忠邦輔,號望潮達城人。明宗甲寅生。宣祖辛卯武科,官僉使。光海庚戌卒。贈參判。

壬辰亂,郡守李彦諴戰死,敗軍無將。公忠憤激烈,出入山谷,遇避賊者,輒泣告曰:「吾輩世食王土,國有難,不死可乎?」乃得死士三千,設伏要險,追擊大破,賊退還東萊,未敢犯境。未幾,復大至,公自將舟師,直截水路,斬獲甚衆。本郡箭灘機張阿爾浦慶州利見臺鳳吉里長鬐小蓬臺之戰,凡七大戰,而戰必勝,且獲二隻全船之賊,前後斬馘千餘級。右監司金公誠一、都元帥權公、御使韓公浚謙褒啓論功。上敎曰:「徐仁忠身在賊藪,獨能慷慨,分布鋤兵,擊斬甚多。至爲可嘉,不可不論賞。」

公聞忘憂堂郭再祐困於火旺山圍中,晝夜倍道,直赴至火旺,相與積薪厝火,歃血誓天曰:「戰勝則已,敗則同焚。」因力戰死守。賊酋淸正望城歎曰:「此城中義氣騰天,不可屠之。」乃解圍退却。朝廷特嘉之,錄功一等。歷鎭多大釜山,七年不遷,蓋以南邊鎭禦一事,委於公也。鄭葵陽撰行狀。

梁山[编辑]

李澄玉[编辑]

李澄玉梁山人。世宗壬子生,世祖乙亥死。官北道節度使,未復官。

公年十四,時其母欲見生野豕,公出獵遇一豕跡而逐之,超山越壑,日夜蹴迫,使其疲頓氣盡而後,驅而臥置于庭,令母見之。

年十八,爲江界府使,蓋金宗瑞知其才而薦其代也。

公爲北道節度使,選六鎭藩胡善騎射者三千,皆隷牙下。世祖靖難,時密遣他人代之,澄玉思之曰:「曾有密敎,非國有大事不召。今無事而召,必有由也。」捽下新節度問之,其人不得諱,遂殺之。擧兵欲南向京師曰:「今當渡江,請兵天朝,復上王。」約以明日行。府使鄭種乘其夜宿,斫其右臂,澄玉驚起奪劍,左手擊殺數百人,遂死亂箭,時年二十四。

金宗瑞皇甫仁等及六臣,幷稱十六義士。《雪壑士禍錄》。

白受繪[编辑]

白受繪汝彬,號松潭梁山人。宣祖甲戌生。仁祖甲子,除參奉,不就,止察訪。壬午卒。贈戶曹參議。享梁山松潭書院

壬辰亂,公見俘渡海,迫令屈膝,公憤罵不絶口。賊怒,拘之幽室中,遂涅左臂,作十字曰:「寧爲李氏鬼,不作犬羊臣。」賊異之,將白刃懼之,公引頸受之,曰:「速斫我!」又具湯鑊,若將烹者,公笑趨之,曰:「吾願也。」一蠻酋亟挽手止之,曰:「眞義士也。」遂敬重之,卒令放還。

昏朝賊臣發廢母后論,館儒河仁俊等通諭四方,令剋期疏請。其文傳到梁山,公見之痛哭曰:「三綱絶矣。吾寧躬觸禍,豈可使凶逆書汚人耳目?」遂裂投之,人皆危之。時嚴公林公俱以時論立異謫在於,公造門定交,日與從遊。

丁巳,陪寒岡鄭先生通度寺李石潭潤雨林公從之。有《題名錄》。

仁祖初,嚴公還朝,以公忠節白上,命銓曹官之,除司饔院參奉,不就。尋又除禮賓寺參奉,又棄歸。

戊辰,因求言上疏論時政:其一,言諸功臣貪縱,猶踵曩時餘習;其二,論仁城獄事之冤,請恤其寡妻稚兒;其三,緣坐中冤枉者,宜稍疏釋;其四,毋以偏黨取舍也。

庚午,又因筵臣建白,拜自如察訪。

公歿後,郡儒具公之忠義大節,請于道伯,申聞于朝。顯宗庚戌,贈戶曹參議,棹楔其閭。

抗節於蠻貊之邦,潔身於昏亂之世,是宜書之曰「朝鮮義士」。權瑎撰碣。

固城[编辑]

諸沫 忠壯公。[编辑]

諸沫□□固城人。諸葛武侯後孫。官牧使。宣祖壬辰戰死。當宁朝,贈兵曹判書,命建雙忠事蹟碑

壬辰亂,公傾家貲,招義勇,以兵屬招諭使金公,受其部署,大捷于星州,遂超拜本州牧。每戰,勇氣勃勃,鬚髮如神,賊望而畏之,謂之飛將軍。

南相國九萬曰:「猝起討賊,聲名出郭再祐鄭起龍之右。」

世傳將軍精爽特異,每降于州治之竹林,烏帽、絳袍,威觀凜然,面有紅光閃鑠射人。出腰間劍血糢糊,示之曰:「熊海斫營,鼎津破賊,吾以此劍也。」其後又降於漆原縣庭。徐有隣雙忠碑

當宁癸丑,下敎曰:「諸沫郭再祐同時討,竟以身殉。再祐旣蒙褒賞,而未之及。且固城之役、星州之捷,豈多讓李忠武露梁哉!可贈正卿賜諡,其侄宣武功臣弘祿,一體貤贈,立石於戰地,以旌其烈。」

諸弘祿[编辑]

諸弘祿景行固城人。從子。武科。宣祖壬辰戰死。當宁朝,贈兵曹參判。

壬辰亂,公與叔父共誓討賊,告其弟曰:「一人之身,忠孝難全,若奉母匿於山中。我當殉國。」遂赴晉陽之戰,殺首虜過當,有隙則單騎馳進,拜母而歸,如是者數矣。一日,遇賊大隊,潰圍疾鬪而死。後四十餘日,賊去,其弟弘禎出而求屍,屍相枕藉不可識。有橫鞘握弮,面如生者,視之其兄也。斂歸而葬。亂已,錄宣武二等功臣。

東萊[编辑]

梁潮漢[编辑]

梁潮漢□□□□人。宣祖朝。

公少遊府學,與文德謙友善。盧公蓋邦之敎授萊州也,二人常往從之,講論經史。壬辰四月,賊陷釜山,仍直搗東萊。時盧公適寧親還密陽,公急與文生議曰:「賊到聖廟,亦難免其禍,莫若先事圖之。」乃奉出從享諸位版,埋于潔地,惟五聖位版,移安于城中靖遠樓盧公聞變而歸,則公已被害於賊。盧公遂與文生埋五聖位版同死。

公子亦死於亂兵。有孫一人名敷河,被虜入倭國,十五年而還。任相元撰事蹟。

辛起雲[编辑]

辛起雲寧越人。宣祖庚辰生。官禮賓參奉。

公年十三,遭壬辰之變,父死於鋒鏑,俘而入,潛懷返國之志。嘗有詩矢其心曰:「豈難蹈海死?宜葬父母邦。」學操船泳水之術,習之十三年,潛裝一小舟,駕海出來,漂到鬱陵島,遇船。知其逃歸,破船沈海,投空島而去。公遂浮泳大海中,忽遇我國漁採船而歸,往訪故里荒墟遺址,躑躅號泣。有一老翁怪問其故,迺拜曰:「子非吾家小郞君乎?」扶持而哭,遂結廬舊基而居,恥與奴共戴,坐立不向東方。

寒岡鄭先生沐浴溫井,公摳衣承誨,先生許之以東方烈士,名載寒岡《沐浴集》中。洪名漢撰行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