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熙朝實錄/卷之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十 康熙朝實錄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朱軾 等奉敕修

康熙三年。甲辰。五月。壬戌朔。偏沅巡撫周召南疏報、寶、永、辰、郴、靖五府州屬、開墾田地六百三十四頃有奇。嶽、長、衡、辰、常、靖六府州屬、續墾田地五百一十八頃三十六畝。下部知之

  • 癸亥。湖廣巡撫劉兆麒疏報、安、荊等十府州屬、續墾田一千八百七頃四十五畝有奇。下部知之
  • 甲子。戶部議覆、四川道御史馬大士疏言、欲杜州縣私派之弊、宜嚴上司容隱之條。查州縣官徵收錢糧、有以完作欠、並加派私徵、弊端百出。嗣後司道府廳等官、朦隱不報者、督撫題參、將司道府廳官革職。若司道府廳等官、具報督撫、而督撫隱匿徇情、不行題參。聽科道官指名題參。將督撫降五級調用。從之
  • 丙寅。以散騎郎精奇尼哈番拜山、為鑲紅旗蒙古都統
  • 靖南王耿繼茂等疏報、三月初六日、臣與總督李率泰、提督王進功、海澄公黃梧等、領兵先後至八尺門。偽威遠將軍翁求多、率兵民六萬餘人納款。十四日夜半渡海、進拔銅山、焚毀賊巢、斬首三千二百餘級。偽永安侯黃廷、偽都督余寬等、率偽官兵、並家屬人等、三萬二千四百餘名出降。所獲船隻、盔甲、器械無算。逆渠鄭錦、僅存數十艘、乘風遁走臺灣。計閩海地界凡數十島、賊巢布列、至是掃滅殆盡。得㫖嘉獎。下部察敘
  • 丁卯。命江甯、蘇、松、常、鎮、徽、甯、池、太、九府、廣德一州、分隸江南按察使司、仍駐江寧府。安慶、廬、鳳、淮、揚、五府、徐、滁、和、三州、分隸江北按察使司、駐鳳陽府之泗州
  • 贈江南瓜洲陣亡遊擊左雲龍、賈質、參將、加一拖沙喇哈番。守備賈大第、加一拖沙喇哈番
  • 庚午。吏部議覆、兵部左侍郎石圖疏言、閩海投誠偽武職官內、有人品單弱、熟曉文義者、請酌改文職官。查無舊例、不准行。得㫖、投誠官內、有通曉文義、願以文職效用者、該地方督撫、察明具題、酌用
  • 雲南道御史黃敬璣疏言、竊見各省催徵不得錢糧、于康熙元年奉㫖會議、咨行各督撫查報。迄今二年有餘、尚未完結。間有題報者、部臣概以俟各省總題到日再議覆之。臣思錢糧一日不議、則皇仁一日不沛、利弊一日不清。若必候各省到齊、勿論道路之遠近不同、抑且地方之情形各異。有同一款項、而一省當免、一省不當免者、則是原不必候齊也。且該撫奏報之後、久不見部中明示。必有不肖有司、欺小民無知、假稱不蠲、敲撲肥己者。即奉恩豁、小民未必得沾實惠。請敕部、凡先到者先議。後到者後議。如因其繁瑣不便、或定于季終議奏。其不當免者、早為催徵、以濟軍需。使奸猾之民、不得觀望延挨、以誤國計。其當免者、早為蠲豁、以蘇民困。使貪婪之官、不得上下欺朦、以恣中飽。則弊絕而皇仁沛矣。下部知之
  • 辛未。以故二等精奇尼哈番杜爾瑪巴圖魯占孫齊什、襲職
  • 吏部遵㫖議覆、漢軍官員、既與漢官一體升轉。嗣後漢軍郎中、應照漢官例、為正五品。員外郎為從五品。補郎中之後、同漢郎中一例升補道府、開列科道。由郎中授科道、無世職者、亦照漢官例、改為七品。其有參領、佐領品級者、應停其改授科道。再查內院漢軍侍讀、通政使司漢軍參議、原照各品級、以道缺用。其內院漢侍讀、及參議、無向外升道之例。今漢軍官員、既與漢官畫一、將此等停其向外升道、仍照原品級考開載、於京官內升用。此更定之後、原系四品郎中、若補授參領、授為阿達哈哈番者、不論參領、阿達哈哈番、仍照先定四品、以副使道用。原系四品員外郎、後授為五品、任郎中者、仍留原四品、照先定以參議道用。嗣後漢軍五品郎中、若補參領、應解郎中任。其所定之款。俟命下之日、增入品級考。從之
  • 雲南道御史黃敬璣疏言、請久任提牢之官、以恤監犯。得㫖、據奏、刑部提牢司官、或十五日一換、或五日一換、誰肯盡心佈置。以後俱著管理一月
  • 甲戌。遣官祭關聖帝君
  • 丙子。諭吏部、選拔庶常、原以作養人才。今科進士、特加簡閱。取中嚴曾榘、吳元龍、汪肇衍、諸定遠、楊鐘岳、黃彥博、胡士著、熊一瀟、吳遠、程文彝、勞之辨、陳論、車萬育、李棠、衛既齊等、十五員、俱著改為庶起士、教習滿書
  • 丁丑。免湖廣石首縣、康熙二年分水災額賦十之三
  • 己卯。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古素孫喇希泰、襲職
  • 命廣西總督、自梧州移駐省城
  • 辛巳。給投誠偽王朱璟□□□朿□、俸祿、及人口牛種莊屯器物、如朱至浚例
  • 禮科給事中李唐裔疏言、國家設立科道官、以為朝廷耳目。凡民生之利害、官方之優劣、以及政事之得失、有壅于上聞者、科道皆得而達之。官小而責重、正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方稱以言事君之職。近見科道官、竟有終年無一疏者。果內而部院寺卿、外而督撫藩臬、其於刑名錢穀、吏治民生、盡皆弊絕風清、利興害除、而無可指陳乎。抑未必盡善、而不肯指陳乎。則知而不言、與不知而不言、二者必居一於此矣。倘效尤成風、以建白為多事、以緘默為養高、則亦安賴有此科道哉。查都察院、舊有傳行建白牌之例。臣衙門升轉、亦以建白分內外。伏乞天語申飭。以後科道官、如經年無一疏者、作何處分。庶言職不致久曠。疏入、報聞
  • 壬午。免廣東康熙元年分、逋欠鹽課銀、七萬一千一百一十五兩
  • 予故江南總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致仕馬國柱、祭葬如例
  • 吏部、都察院議覆、河南道御史張沖翼疏言、向來卓異薦舉、皆有定額。今考滿官員、大省應定一等若干名、二等若干名。中省、小省、一等、二等、若干名。仍必實指某人、以何政績、無愧一等。某人以何政績、無愧二等。如定額之外、濫冒一人、及優考之人、別經發覺、將督撫一併議罪。即在內各部院、亦當以員數之多寡、定一二等之多少。庶令內外大小臣工、爭自濯磨。當考滿之際、咸知自審材分、永息奔競之風。應如所請。再行部院、直隸各省、嚴加考核。得㫖、近日內外文武各官、考滿一等二等甚多。豈無一才力不及、不稱職者。此後各部院、直隸各省、文武官員考滿、將三年之內、某官所辦某事、奉㫖改正者某事、駁行者某事、處分者某事、察明保奏。若考過一等二等官員、非系賢能、及不稱職、事發之日、將考核時具保之官、一併治罪。餘如議行
  • 刑部遵㫖議覆、嗣後僉妻流徙人犯、夫死、有子、與僕、或無子有僕、其妻仍遣。僅有乳子者免。若犯人妻家、冀免女流徙、致死女壻、以謀殺人論。或惡棍欲得犯人妻、設謀致斃者、照光棍例立斬。地方官故徇犯人、偽以病故聞者、事覺、交吏部從重治罪。從之
  • 癸未。授福建投誠周全斌、為承恩伯、食三等伯俸
  • 吏科給事中姚延啟疏言、國家設立考滿之法、分別差等。外則責之督撫、內則責之各衙門堂官、而總歸之吏部、都察院、詳核而確議之、可謂盡善。今乃視為虛文、不肯實心任事。在外者、百計彌縫。在內者、依樣葫蘆。皆由條例不嚴、人各市恩避怨、莫肯秉公為國之所致也。請敕部院、詳定條例。在外考核各官、必將職名全列疏內、有不當者、治以營私徇庇之罪。在內覆核各官、不得托故規避、有不當者、治以扶同容隱之罪。在外舛誤一人、至三人者、應作何處分。在內失察一次、至三次者、應作何議處。至考滿投文之後、恐有子弟親戚到京、與衙門書辦、交通關節者、令科道嚴行緝訪、指名糾參。如此、則綱紀自肅、人人惟恐犯法、無敢以虛文塞責、而鑽營之路絕矣。下部知之
  • 姚延啟又疏言、伏見皇上軫念囹圄疾苦、特命刑部提牢官、盡心恤視。而在外囚獄之苦、實有不忍言者。近聞江南、浙江、有等獄卒、苛索不遂、創為木籠、上下分數層、納囚其中、不能屈伸。天時炎暑、穢氣薰蒸、轉成疫癘、多致監斃。請敕部議嚴禁。得㫖。監犯止宜嚴加杻鎖防範、豈可創設非常刑具、以滋苛虐。著確議以聞
  • 甲申。雲南巡撫袁懋功疏報、康熙二年分、通省開墾田一千二百餘頃。下部知之
  • 乙酉。以內秘書院學士麻勒吉、章雲鷺、教習庶起士
  • 升太常寺卿劉鴻儒、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 蒿齊忒多羅貝勒古木故、遣官致祭
  • 敘銅山投誠功。以何政、許正、李思忠為左都督。葉志鳳等、為都督僉事。餘授職有差
  • 己丑。夏至。祭地于方澤。遣兵部尚書明安達禮行禮
  • 辛卯。工科給事中徐惺、條奏四款。一、請發蘆課易知由單、以禁洲蠹。一、請裁無益河官、以省冗費。一、請修築石堤、以固河防。一、請更番河夫、以節國用。下部議

六月。壬辰朔

  • 癸巳。山東巡撫周有德疏言、曆城縣廢藩地畝、除照民地徵糧之外、又復增租、與齊河等三縣、同稱苦累。今齊河等三縣增租、已奉㫖蠲除。曆城增租、應請豁免。下部議
  • 戶部議覆、山東總督祖澤溥疏言、登、青、萊、三府屬海島居民、已歸內地、其島內地糧、應豁免。從之
  • 甲午。添設奉天府府丞、治中、通判、推官。設承德、開原、鐵嶺、三縣。改遼陽縣為州。並海城、蓋平、屬奉天府。改廣寧為府。添設通判、推官、經歷。設廣甯縣、寧遠州、並錦縣、屬廣寧府。俱令奉天府府尹、管轄
  • 命河南驛傳道、移駐襄城
  • 以內大臣巴泰、為內國史院大學士
  • 加直隸總督苗澄、兵部尚書。山東總督祖澤溥、加一級為正一品。山東巡撫周有德、工部右侍郎。以查解逃人功也
  • 浙江總督趙廷臣疏言、杭、嘉、湖、三府、偪處太湖、泖湖、易於藏奸。請造快唬船、撥兵巡哨。陸路有盜、責成陸路官兵。水路有盜、責成水路舟師。庶地方咸有攸賴。下部議行
  • 丙申。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祁塔特車爾貝子鄂納爾、襲職
  • 丁酉。福建總督李率泰、以病求罷。得㫖、覽奏患病是實、本當即允所請。但閩省投誠兵民官員、最為繁眾、著親行安插、務使得所。事竣之日、解任回京。應作何加級加恩、該部一併議奏
  • 戊戌。禁民間私市馬匹
  • 己亥。內國史院大學士衛周祚、假滿。命入院辦事
  • 升江南淮海道佟國楨、為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廣東嶺南道王廷弼、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陝西河西道李榮宗、為湖廣按察使司按察使
  • 移陝西階州平落驛、於小川鋪、改為小川驛
  • 庚子。免江西余幹、安仁、二縣、康熙二年分水災額賦
  • 癸卯。京口鎮海將軍劉之源、以老乞休。允之
  • 丙午。以福建投誠偽官楊富、為四川川北總兵官
  • 兵部議、嗣後強賊入城劫掠、同城官革職提問、專汛官革職、兼轄官降二級、俱戴罪緝賊。總兵提督、仍照前例。如失事時、當獲強賊一半以上者、免處分。從之
  • 己酉。升浙江巡撫朱昌祚、為福建總督
  • 庚戌。授福建投誠偽侯黃廷、為慕義伯
  • 辛亥。以鑲白旗漢軍都統李顯貴、為京口鎮海將軍
  • 壬子。以京師亢旱。命禮部祈雨。是日、甘霖大沛
  • 廣西巡撫金光祖疏言、左江守巡二道所轄者、潯、南、太、三府、並思明土府、與南寧、太平、所屬二十八土司。自巡道裁撤、歸併守道、非一官所能兼攝。查桂林巡道、事務甚簡、應改為左江巡道、仍駐劄南寧。左江守道、仍駐潯州。將桂林巡道事、並桂平守道兼管。從之
  • 癸丑。予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張化奇、四川川北總兵官楊文啟、各祭葬如例
  • 添設廣東水師提督一員。左右兩路總兵官二員
  • 丙辰。以原任山東巡撫蔣國柱、為浙江巡撫
  • 己未。升參領趙來、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 庚申。諭戶部等衙門、各項錢糧、關係國計民生。必徵輸起解、歷年清楚、然後國用有裨、軍需不匱。小民無催科之擾、官員免參罰之累。向因直隸各省、自順治元年、至十七年、拖欠銀、共二千七百萬兩有奇。米、七百萬石有奇。藥材、十九萬斤有奇。、絹、布疋等項、九萬有奇。先曾有㫖、應作何催徵、作何蠲免、著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議具奏。今據奏、將河南、湖廣、等省所欠錢糧、內有議蠲免者、有仍催徵者。此累年積欠錢糧、豈盡屬小民之故與。前者假託催徵、貪污官吏、科派小民、侵吞入已者甚多。此皆貪污官吏、侵克那移撮借、運糧官侵漁、解糧官役自用、盜賊劫奪、火燒水溺等項、拖欠至此。而追徵之時、有將人繫獄者、亦有實欠在民、雖遇恩詔、未得盡蠲免者。今將此項嚴催、小民無故派徵、見任官空受處分。且以此拖欠錢糧、撥給兵丁兵餉、缺額無益。況不肖官役、嚴加追比、反藉端多派小民、朕甚憫之。今將自順治元年以來、十五年以前、所欠銀、米、藥材、、絹、布疋等項錢糧、悉予蠲免。其先經議處官員人等、不議外。見在催徵監禁追比各犯之罪、俱著寬釋。以後貪官奸吏、若將奉㫖蠲免款項、復藉端苛擾派徵、加等從重治罪。至直隸各省兵丁、征剿守禦效力、備極勞苦。惟需糧餉以資生計。向因新舊兼徵、錢糧不完、以致兵餉亦多壓欠。十五年以前、所欠兵餉、理應找給、但民欠錢糧、俱經蠲免、不必復給。自順治十六年以來、所欠兵餉、俱著找給。以後務按期支給、俾兵丁無內顧之憂、乃副朕軍民一視同仁至意。如仍前將應給兵餉、不實給發。及違禁侵克那用等弊、從重治罪。爾等通行曉諭。俾咸知朕意
  • 以蒿齊忒故多羅貝勒古木子圖巴、襲爵

閏六月。辛酉朔。以福建興化、泉州、漳州、三郡旱災、命督撫加意賑恤

  • 壬戌。加致仕候代福建總督李率泰、為正一品
  • 命都督僉事施福、隨水師提督施琅、標下效用
  • 福建總督李率泰疏報、總兵官李長榮等、出洋會剿逆寇張煌言、擊敗賊眾五千餘人、又擒偽總兵張賢等、並獲船隻器械。下部察敘
  • 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告請終養。慰留之
  • 癸亥。加新任福建總督朱昌祚、兵部尚書
  • 頒賜荷蘭國王紀疋銀兩、以二年冬、助兵剿海逆有功也
  • 加甘肅提督張勇、太子太保
  • 甲子。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雅賴之子華塞、襲職
  • 丙寅。禮部題、考核官員、除臣部四司、滿漢各官、照例分別具題外。其所屬太常寺等各衙門、應聽各衙門掌印官、用印具保、臣部代為咨送吏部、都察院。得㫖、爾部仍遵例考核
  • 浙江總督趙廷臣題報、偽將軍鄭殷、就撫。下部知之
  • 丁卯。以故一等公愛星阿之子福善、襲爵
  • 平西王吳三桂疏報、雲南總兵官劉偁、征苗陣亡。得㫖、劉偁奮勇破敵、乘勝深入、以致殞身、殊可憫悼。著議恤
  • 吳三桂又疏報、水西逆苗安坤等梗化、臣親提師至畢節、由大方、烏西、直搗臥這。遣總兵沈應時、副都統高得捷、都統吳國貴、參領李良棟、總兵劉之復等、由臥這、果勇、朧胯、大方等處、分路進剿。自二月至五月、斬獲無算。又貴州提督李本深、總兵王友進等、攻賊於搭寨箐。又自雪棚、攻破阿哈箐。又總兵李如碧、塔新策等、進攻米歹河、直抵折落河。又滇黔三路總兵王會、趙良棟等、會同廣西各將、合兵攻剿龍廣、補崗等處。又李本深、擊賊於六廣河。又都統吳國貴、總兵王輔臣等、大敗賊眾於矣列、追至天生橋安坤、安如鼎、僅以身免。是役也、仰賴天威。苗人膽落。先後數月間。戰陣擒獲、並器械馬匹、節據都統章京鎮將、開報在案。臣謹恭疏報捷以聞。得㫖嘉獎。下部議敘
  • 庚午。以福建投誠偽官郭義、為鄖陽總兵官
  • 升浙江左路水師總兵官常進功、為廣東水師提督
  • 辛未。命偏沅巡撫、自沅州移駐長沙
  • 甲戌。吏部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朔占之孫達色、發色、願分襲祖職。應如所請。各令承襲二等阿達哈哈番。從之
  • 乙亥。刑部尚書高景、以考滿不稱職、解任
  • 吏部題、漢軍監察御史、原定食四品俸者、以從四品參議道用。五品俸者、以正五品僉事道用。未定六品、七品、監察御史、在外補用之例、今漢七品御史外轉者、以從四品參議道用。漢軍六七品御史、亦應以在外從四品參議道用。從之
  • 丙子。升光祿寺卿周天成、為太常寺卿
  • 丁丑。加江西巡撫董衛國、工部右侍郎。以督墾議敘也
  • 戊寅。改廣東廣州水師總兵官張國勳、為廣東左路水師總兵官。南澳投誠官杜輝、為廣東右路水師總兵官
  • 己卯。裁江南隨征左右二路總兵官。左路標下、原調江西兵丁三千名、撤回江西。右路標下、原調陝西兵丁三千名、撤回陝西。總兵官塞白理、劉芳標、回京遇缺補用
  • 裁浙江隨征總兵官。標下原調山狹兵三千名、撤回山狹。總兵官范達禮、回京遇缺補用
  • 裁山西兵四千名。督提兩標、各裁兵一千名。尚應裁二千名、令督提酌量裁減
  • 裁直隸兵三千六百名。督提兩標、各裁兵一千名、尚應裁一千六百名、令督提酌量裁減
  • 撤回駐防蘇州、漢軍章京兵丁
  • 庚辰。兵部題、議政王等會議、陝西總督標兵五千名、准留三千、應裁二千名。除中、左、右、三營、照舊、其前後二營、相應裁去。查雲南提督張勇、調回甘肅鎮守。先經奉㫖、提督張勇到秦之日、添設官兵。甘肅提標下、應設兵四千名、立中、左、右、前、後、五營。即將新裁督標兵二千名、添入提標。並提督張勇、雲南帶來兵一千五百名、尚少兵五百名、俟張勇到任之日、募補足額。至督標所裁營官、即改為提標前後二營營官。其中軍官、左右二營官、亦應俟張勇、會同督臣查補。從之
  • 壬午。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沙濟德爾格爾子杜爾拔、襲職
  • 升蘇州駐防協領朱萬化、為浙江左路水師總兵官
  • 乙酉。以原任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王弘祚、為刑部尚書
  • 升工部郎中霍叔瑾、為光祿寺卿
  • 禮部等衙門議覆、廣東道御史李秀、條奏銓政一疏。一議得在部候選推官、進士、舉人、二百六十八人。候選知縣、進士、舉人、及旗下舉人、並貢監蔭生、一千五百三十三人。缺少人多、候選壅積、鄉會試應暫停一科。又一議、銓選原分各項。其各項壅滯、不專在鄉會試。且取士從無用完方取之例。鄉會大典、不例議停。得㫖、依後議
  • 丙戌。先是、吏部以補授總督、巡撫、通政使、府尹、光祿寺卿、此數員缺、奉㫖不論漢軍漢人、已經遵行。其內三院大學士、六部尚書以下、鴻臚寺少卿以上、或漢軍缺出、或漢人缺出、亦應不分別漢軍漢人、照品級考、將應升官員擬出。上以關係官員升轉定例、命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酌議、勿令壅滯。至是、和碩顯親王福壽等、集議具奏。一議、凡升補在外各官、既不論漢軍漢人、應將在內各官、亦不必分別漢軍漢人、今後補授內院大學士、六部尚書以下、各項員缺、停其分別補授、將漢軍漢人、一體升轉。又一議、查得內院大學士、六部侍郎以下、舊設有漢軍員缺。今已裁去者。漢人之缺、亦有裁去者。若將漢軍漢人、通融升補、恐缺少人多、難免壅滯。今天下大定、事務繁多。似應將漢軍漢人裁過之缺、酌其衙門繁劇、量行議復、以疏壅滯。得㫖、依前議。堂官員缺、漢軍官員、每衙門、不得過一員
  • 戊子。吏部議覆、工科給事中吳國龍疏言、蠹役犯贓、本官失察、止報衙役、不將失察官一併題參。或地方失事、不查該管官職名、及失事月日、一併題報、應將原參督撫議處。從之
  • 以雲南投誠偽官趙得勝、為雲南義勇前營總兵官。從平西王吳三桂請也
  • 己丑。鑲紅旗滿洲都統特晉、以父博爾金侍衛、未蒙恩賜立碑上請。禮部以行查吏部、並無檔案據覆。得㫖、博爾金侍衛、太祖時原在十員扎爾虎齊之內。後授為都統。在昔勤勞最著。著議加恩
  • 以新推廣東海豐總兵官陳德、為雲南蒙景楚姚總兵官。因平西王吳三桂坐題也
  • 以考滿、加雲南提督張國柱、太子少保。廣東饒平總兵官吳六奇、少傅兼太子太傅

秋。七月。庚寅朔。享太廟。遣都統覺羅巴哈納行禮

  • 以廣西右布政使彭而述、為雲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左布政使事。升貴州糧道張彥珩、為貴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 辛卯。吏部題、內外滿洲、蒙古、漢軍、都統、將軍以下、大小武職、皆由臣部題補。查提督、總兵等官、系兵部職掌。則滿洲、蒙古、漢軍、武職、亦應屬兵部。從之
  • 免貴州新添衛、康熙二年分水災額賦
  • 壬辰。以科爾沁故多羅郡王張繼倫子布達禮、襲爵
  • 甲午。管理福建安輯投誠事務、戶部郎中賁岱疏報、自康熙元年、至三年止、合計投誠文武官、三千九百八十五員。食糧兵、四萬九百六十二名、歸農官弁兵民、六萬四千二百三十名口。眷屬人役、六萬三千餘名口。大小船九百餘隻。下部知之
  • 乙未。吏部題、降級調用之官、原無專定員缺。惟照所降對品之缺、或三項、或四項、與專行應補官、一同掣簽。如一缺不得、更掣一缺、以對品而掣數缺之簽、則降官且得缺多、而專行應補之官、反不得缺、以致壅滯。嗣後降補各員、在內自太常寺卿以下、至九品官止。在外自布政使以下、至九品官止。掣簽時、查對品幾缺、俱封簽入筒。科道官於此內掣一缺、將所掣出之缺、令與初授官、候補官、同掣簽。得缺則補。不得缺、則下次仍將前掣定之項簽補。著為例。從之
  • 戊戌。裁四川上南巡道缺、歸併上南守道兼理。令春夏駐嘉定、秋冬駐卭州
  • 山東道御史程可進、系由刑科副理官改授。具呈吏部、請仍留原品。部議、副理官原系四品、如補授科道、應照見在品級、改為七品。所請應無庸議。得㫖、程可進所告、不准行。除以前改授各官、不必再議外。此後改授之官、著照滿官例、仍以原品補授
  • 又議、滿洲科道官、由員外、主事、補授、曆四品五品俸者。應升補郎中。由六品七品官補授者、應升補員外郎。從之
  • 廣東總督盧崇峻疏報、平南王藩下參領孫楷、遊擊李勇等、會同番愚知縣彭襄、進剿蜑寇周玉、李榮等、多所斬獲、效命有功。下部察敘
  • 己亥。改隨征廣東總兵官佟國璽、為廣東海豐總兵官
  • 予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護軍統領杜爾德、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沙濟德爾格爾、各祭葬如例
  • 加江南瓜洲陣亡守備羅明昇、拖沙喇哈番、予祭葬如例
  • 戶部議、發遣盛京甯古塔等處、叛逆家屬、私行買贖者。系官、交該部革職。系旗人、交刑部枷號兩月、鞭一百。系民、杖一百、流三千里。原人並價交臣部察收。將盛京、甯古塔等處專管官、及撥什庫、一併從重議處。從之
  • 禮部議、暹羅國饋平南王禮物、經該藩奏明、應不准收受。並請以後外國、毋得饋遺邊藩、督、撫。從之
  • 琉球國中山王尚質、遣使臣吳國用、謝順治十一年敕封恩。附貢方物。賞賚如例
  • 庚子。廣西總督屈盡美疏報、下井猺賊、負固作亂。臣親督官兵進剿、斬獲無算。有功文武官吏、及臨陣傷亡將卒、請分別敘恤。下部察議
  • 壬寅。吏部覆、廣東道御史李秀疏言、五城光棍、已經拏獲、私自放縱者、將該御史降二級。得㫖、御史、及司坊官、俱著革職
  • 禮部議、陝西臨鞏學政、向系守道兼攝。今該道事繁、請歸併西安學道。從之
  • 癸卯。中元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 以考滿、加四川總督李國英、太子少保
  • 甲辰。吏部遵㫖議覆、總督、巡撫、如因功加級、兼僉都御史銜者、加一級、授為從三品。加二級、授為右副都御史。兼副都御史銜者、加一級、授為右侍郎、仍兼右副都御史。舊例右侍郎、加一級、授為左侍郎、左侍郎、亦系正三品、不為加級、嗣後右侍郎加一級、轉為左侍郎、仍加一級、授為從二品。如再加一級、授為尚書、仍兼右副都御史。兼尚書銜者、加一級、授為從一品。加二級、授為正一品。又舊例、加級至一品後、遇應加一級、改為紀錄二次。嗣後不必改加級為紀錄、如有加級紀錄款項、將緣由註冊、仍照定例、抵銷處分。得㫖、所議定例、止及總督、巡撫。其在外司道以下各官、並在內大小官員、加銜加級之例、俱應確議。又向來各官升轉時、有不論品級正從者、降削時、方論正從、亦屬未合。著一併確議、定例以聞
  • 丙午。諭吏部、補用滿漢蔭生、著與候補、及降調官、一體同論日期先後、擬推正陪
  • 升王府長史俄托渾、為鑲藍旗護軍統領
  • 丁未。敕福建提督水師總兵官施琅等曰、海寇雖已蕩平、逆賊鄭錦、尚竄臺灣。茲以爾施琅、素諳海務、矢志立功。特命爾為靖海將軍。以承恩伯周全斌、太子少師左都督楊富、為副。以左都督林順、何義等、為佐。統領水師、前往征剿。凡事會議酌行。毋謂自知、罔聽眾言。毋謂兵強、輕視寇盜。嚴設偵探、毋致疏虞。抗拒不順者戮之。大兵一至、即時迎降者免死。有能擒殺賊渠投誠者、核明具奏。行間將領功罪、察記匯奏。務期殄滅逆孽、副朕倚任之意。爾等受茲重任、宜殫竭心力、以奏膚功。欽哉。特諭
  • 戊申。追賜十扎爾虎齊都統博爾金侍衛、諡忠直
  • 定科場內外簾處分例
  • 庚戌。轉吏部右侍郎吳達禮、為左侍郎。升內弘文院學士羅敏、為吏部右侍郎
  • 辛亥。工部議、古北口差、應添設漢官一員。從之
  • 理藩院議、滾布伊爾登貝勒、因喀爾喀之變、旗分離散、生業盡失。今來投誠、應賞馬、百匹、牛、羊、各百隻。從之
  • 廣東總督盧崇峻疏報、新安縣瀝源地方、積賊袁瑞等、盤踞劫掠。提標遊擊梁有才等、剿滅有功。下部察敘
  • 丙辰。予故致仕南贛巡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三等阿達哈哈番蘇弘祖、祭葬如例
  • 丁巳。福建總督李率泰疏報、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因風雨大作、五日不止。大水氾濫、溪海交漲。浸墮城垣、漂沒房屋、老幼男女、淹溺無算。下部議
  • 戊午。四川總督李國英疏報、官兵恢復大昌、請議敘有功官員。下部察敘
  • 以喀喇沁故杜楞貝勒圖巴色冷子班達爾沙、襲爵
  • 以散秩大臣答達海、為鑾儀衛掌衛事。升冠軍使哈什瑪、為鑾儀使
 卷之十 ↑返回頂部 卷之十二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