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百一十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十一
卷之一百十二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朱軾 等奉敕修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九月。己巳朔

  • 庚午。上御乾清宮。講官進講易旅卦、彖曰旅小亨一節、象曰山上有火旅一節。上曰、君子明慎用刑、即是刑期無刑之意。張玉書奏曰、聖諭誠然。比來屢次上諭申飭刑部、令其慎刑清獄。天下民命、皆全於皇上好生一念中矣。上曰、只是使民無訟難耳。牛紐奏曰、皇上愛民如此、日久自臻刑措之盛。張玉書奏曰、堯舜在上、亦須從容化導、乃能至於無刑耳
  • 轉吏部右侍郎色赫、為左侍郎。調禮部左侍郎額星格、為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 辛未。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張應慧之子張松齡、襲職
  • 鑲藍旗蒙古都統喇賽、以老病乞休。慰留之
  • 壬申。調正白旗蒙古副都統得爾德、為滿洲副都統
  • 兵部遵㫖議覆、世職官員、及有職任官員、並王府有世職散騎郎、典儀官員、假稱患病、具呈告退者、俱行革職。有世職者、令應襲之人承襲。若本身所得世職、亦革去。其不行嚴查、徇情具保之都統、副都統、長史等官、具降級罰俸。至前鋒參領、護軍參領、前鋒侍衛、鑾儀衛官員、及有世職侍衛、藍翎護軍校等、假病告退、及不行詳察該管大臣、俱照此例議處。從之
  • 喀爾喀額爾克戴青台吉等、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癸酉。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次厄魯特噶爾丹博碩克圖。使臣等行禮
  • 升江蘇布政使丁思孔、為偏沅巡撫
  • 以投誠候補總兵管陳耀、為廣東碣石總兵官
  • 議政王大臣等、遵㫖議覆、凡系逆犯應行入官匠役家屬人口、有私帶入京者、令其首送到部。若已經私自放出為民者、亦令呈首。嗣後隱匿不首者、系官、交部從重議處。系平人、照例擬罪。其不行詳查之都統等官、下部議處。小撥什庫、鞭一百。各省將軍副都統以下、披甲以上、總督巡撫以下、兵丁以上、均照此例遵行。得㫖、若系將軍等分撥、及軍功被傷賞給者、仍留與原主。餘依議
  • 甲戌。以喀爾喀故多羅卓禮克圖郡王達爾劄子顧魯希席、襲爵
  • 乙亥。諭差往廣東察審欺隱尚之信家產郎中常保等曰、此案關係侵蝕入官財物。尚逆家產、先系金俊、宜昌阿、總理。後禪塔海、亦曾往彼察審。今以爾等堪任、是以擇遣前往。務須從公核審。此事顛末、朕皆洞悉。勿以干涉大臣勢要、妄徇情面、株累無辜
  • 奉天將軍伊巴漢疏言、錦州甯遠水手六百名、遷移臣流河地方。其運送米石時、請免征錢糧。部議不准。上曰、水手運送糧米、往來甚屬勞苦。運米時、著將地丁錢糧、悉行蠲免
  • 丙子。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轉禮部右侍郎薩海、為左侍郎。調刑部右侍郎鄂哈、為禮部右侍郎。升內閣學士佛倫、為刑部右侍郎
  • 吏部題、原任雲南府知府高顯辰、同知劉昆、抗逆不從、被賊酷刑遣戍。高顯辰服毒死。劉昆在戍所、始終不渝。高顯辰、應贈太僕寺卿。蔭一子入監讀書。劉昆、仍以原官補用。從之
  • 丁丑。上諭理藩院尚書阿穆瑚琅曰、朕統一寰區、無分中外。凡爾民人、鹹吾赤子。惻然憐憫、皆欲使各樂其居、各安其業。鄂羅斯國羅刹等、無端犯我索倫邊疆、擾害虞人、肆行搶掠。屢匿根特木爾等逃人。過惡日甚。朕不忍即遣大兵剿減。屢行曉諭、令其自釋過愆、速歸本地、送還隱匿逃人。前次所差彼使尼過來、亦經曉諭。但羅刹尚執迷不悟、反遣其部下人、于飛牙喀奇勒爾等處、肆行焚殺。又誘索倫、打虎兒、俄羅春、之打貂人額提兒克等二十人入室、盡行焚死。此曹雖經曉諭。藐不畏法。因特遣將軍、統兵駐守黑龍江、呼馬爾等處。不許羅刹仍前恣意妄行。遇即擒殺。頃者羅刹諸人、經過黑龍江地方、遇我將卒、降其三十餘人。奏至。朕體好生之德、未戮一人。皆加豢餋、使各得其所。今雅克薩尼布潮羅刹等、若改前過、將根特木爾等逃人送來、急回本地。則兩相無事。於彼為益不淺。倘猶執迷不悟、留我邊疆。彼時必致天討。難免誅罰。如路遠難歸、傾心投誠者、朕亦納之。必加恩恤、使各得其所。爾院即遵㫖、明白具文、遣招降羅刹內、宜番米海羅莫羅對、執書曉諭。彼有何言、令其回奏
  • 甘肅提督侯張勇、以病乞解任。慰留之
  • 先是、副都統薩布素等奏、冬時進征、炮具軍糈、輸運維艱。倘遇大雪、亦未便用兵。今冬可暫駐額蘇裏。俟來年四月冰解、即往攻雅克薩城。命議政王大臣會議。尋議政王大臣等議覆、前奉暫停攻取、相機舉行之㫖。薩布素請於來年四月進征。無庸更議。上諭、我兵既命永戍額蘇裏。應派烏喇甯古塔兵五六百人、打虎兒兵四五百人、於來秋同家口發往。設將軍、副都統、協領、佐領等官鎮守。深為有濟。至來年、運席北諸地糧米于額蘇裏。若止用獵戶、必致稽遲。薩布素等、業已支取來年六月前兵食齎行。今又停止進征。應量發薩布素等軍前水手、由陸路直往席北。俟來年冰解、與獵戶協運。可否如此施行、令郎談馳驛速往薩布素處確議。尋薩布素等奏、額蘇裏今年七月、即經霜雪。烏喇甯古塔兵家口、若令來秋遷移、恐地寒霜早、諸穀不獲、難以糊口。應於來春、就近移打虎兒兵五百人、先赴額蘇裏耕種。量其秋收、再遷家口。以烏喇甯古塔三千餘兵、分為三班。將軍副都統等、更番統領駐防。議政王大臣等、議如所奏。上復諭曰、果如薩布素等所奏、兵丁頻事更番、必致困苦、非久長之策。其在黑龍江建城永戍。豫備炮具船艦。令設斥堠于呼馬爾。自黑龍江至烏喇、置十驛。驛夫五十人。遇有警急、乘蒙古馬疾馳。尋常事宜、則循十驛以行。由水路陸續運糧、積貯黑龍江。此兵既往、且立二年之業、仍設將軍副都統領之。如羅刹船由黑龍江下。我舟師尾擊甚易。況黑龍江地勢遼闊。照內地置十驛。又安置家口。如此一一區畫、則羅刹自窮蹙歸誠矣。其遣理藩院郎中額爾塞、與薩布素確議以聞。至是、薩布素等奏、永戍黑龍江諸務。上諭周詳、悉宜遵奉。但來年遷移、兼以築城屯田、力不能支。請發烏喇甯古塔兵五百人、協力築城。工竣即回。上諭、烏喇甯古塔兵、別有調遣。毋得發往。令副都統穆泰、率盛京兵六百人、於來年三月抵彼處。築城器具、悉備以行。餘俱如前議
  • 戊寅。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諭甯古塔將軍殷圖曰、南方各省、人人願往。至甯古塔、則不願者多。朕以爾才能可用、故簡任為將軍。烏喇別無他事。彼土之人、惟好訐訟。爾至當敷布教化、俾識理義。令俱改過遷善。尤宜愛養兵丁、令各得所。我兵逼近羅刹。須時加操練、以修武備。巴海、暴戾貪污、不恤士卒、遂致失所。其新滿洲、皆求主來歸。理應撫綏慰勞、施以教化、俾安其生。盛京副都統佟寶、是一堪用之人。在烏喇將及一載、彼處地方情形、必能洞悉。爾到日、可暫留佟寶一二月、奏明後方遣回
  • 諭杭州副都統洪尼喀曰、杭州駐防滿兵、漸染陋俗、多不束帶、靸履而行。既為滿洲、則當遵滿洲職業、勤於騎射。爾到日、可勉力奉行
  • 諭吏部、兵部、向來海寇、竄踞臺灣、出沒島嶼、窺伺內地、擾害生民。雖屢經剿撫、餘孽猶存。沿海地方、烽煙時警。邇者滇黔底定。逆賊削平。惟海外一隅、尚梗王化。爰以進剿方略、諮詢廷議。咸謂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長驅制勝、難計萬全。朕念海氛不靖、則沿海兵民、弗獲休息。特簡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前往相度機宜、整兵進征。該提督忠勇性成、韜鈐夙裕、兼能洞悉海外形勢、力任克期可奏蕩平。遂訓練水師、整頓戰艦、揚帆冒險、直抵澎湖、鏖戰力攻、大敗賊眾。克取要地。立奏膚功。餘眾潰遁。臺灣懾服兵威、乞降請命。已經納土登岸、聽候安插。自明朝以來、逋誅積寇、始克殄除。瀕海遠疆、自茲寧謐。此皆該提督矢心報國、大展壯猷、籌畫周詳、佈置允當。建茲偉伐。宜沛殊恩。施琅、著加授靖海將軍。封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以示酬庸。前進剿雲南官員、曾各加一級。兵丁賞賚一次。頃因該提督所統官兵、出海進剿、勤勞堪念。已經照雲南例、加級賞賚。復思官兵遠抵海疆、冒險剿寇、非滇黔陸地用兵可比。在事官員、著再各加一級兵丁再賞一次。以示特加優渥至意
  • 理藩院覆奏、厄魯特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移近黃河對岸遊牧。請遣官往會松阿喇布等、諭令退回。得㫖、不必遣官。其以此情節、檄發拉篤祜、曉諭退回。拉篤祜久勞於外。事畢、令來京回奏
  • 予故雲南鶴麗鎮總兵官四什六、祭葬如例
  • 己卯。上奉太皇太后、巡幸五臺山。太皇太后升輦、降輦、上皆親扶。及駐蹕。復步送太皇太后入行宮。上始入行宮。是日、駐蹕萬安寺
  • 以詹事府詹事阿哈達、充經筵講官
  • 予故吏部尚書郝惟訥、祭葬。諡恭定
  • 庚辰。上駐蹕董家林
  • 升通政使司左通政席特納、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予故真定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周球、祭葬如例
  • 辛巳。上過涿州。以長城嶺一帶、山徑險峻、先往親視所修道路。命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甯、隨太皇太后駕行。是日、上駐蹕劉家中王地方。諭扈從科員顧圖、刑部郎中趙山、凡經過地方、不許隨從人等、借名市物、擾害小民。爾等宜嚴加察訪。犯者、並其本主題參治罪
  • 壬午。上駐蹕大馬家莊
  • 福建巡撫金鋐、題參屬官七員。上諭學士等、總督巡撫、一到地方、即題參屬員甚多。及到任既久、反無糾劾。官員賢否、必須日久體訪、方能悉知。其入境即參、無非欲屬吏畏己之意。積習相沿、殊為未當。爾等識之
  • 直隸巡撫格爾古德、來朝。上以地方緊要、命即回保定、不必扈行
  • 癸未。上駐蹕完縣白廟村
  • 敕諭厄魯特噶爾丹、聲教既一以來、爾曆世相承、虔修職貢、聘問有年。朕嘉爾盡心敬順、往來不絕、故向來爾處所遣之使、不限人數、一概俱准放入邊關。前此來使無多、且頭目人等、善於約束、是以並無妄行作亂者、比年爾處使來、或千餘人、或數千人、連綿不絕、沿途搶奪塞外蒙古馬匹牲畜。進邊之後、任意牧放牲畜、踐食田禾。捆縳平民、搶掠財物。妄行者甚多。邊外蒙古、與內地百姓、非不能相拒報復。祗以凜遵朕之法度耳。朕俯念爾等素行恭順、不將若輩照內地律例究處。遂至妄行殃民、日以益眾。用是限定數目、放入邊關。嗣後爾處所遣貢使、有印驗者、限二百名以內、准入邊關。其餘俱令在張家口、歸化城等處貿易。其向來不用爾處印驗、另行納貢之厄魯特噶爾馬載青、和碩齊和碩特之博洛庫濟台吉、杜爾伯特之阿爾達爾台吉、圖爾古特之阿玉奇台吉等、所遣貢使、放入邊關者、亦不許過二百人。爾噶爾丹博碩克圖汗、尚毋違朕視四海一家、中外一體至意。敬慎遵行。嗣後遣使、必選賢能頭目、嚴行約束。若仍前沿途搶掠、殃民作亂。即依本朝律例、傷人者、以傷人之罪罪之。盜劫人財物者、以盜劫之罪罪之。特此先行曉諭。爾其知之
  • 甲申。上駐蹕曲陽縣北鎮裏地方。以行近五台。傳諭自明日始、扈從人等勿射生
  • 免寧夏平羅所、水渰沙壓田賦
  • 免山東新城縣、本年分水災額賦十之三
  • 兵部議覆、原任四川陝西總督哈占疏言、潼關、商州、神道嶺、金鎖關四營、向屬慶陽協管轄。途路窎遠、一切緊急軍務、必致遲誤。請將神道嶺等營、令潼關營管轄。聽固原鎮總轄、至富平營、分防六縣、汛廣兵單。將郿縣營兵五百名內、撥馬兵五十名、守兵五十名、給富平營防禦。應如所請。從之
  • 乙酉。上駐蹕長壽莊
  • 丙戌。上駐蹕龍泉關
  • 丁亥。上駐蹕菩薩頂
  • 升甘肅平慶道王業興、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 戊子。上途次、遇村民負米豆等物、詢之。雲、備臨幸之用。隨傳諭學士阿蘭泰曰、太皇太后駕臨五台。一切應用之物、皆出內帑預備。原無絲毫取給小民。此所備物件、何處應用、可察明具奏。隨詢五台知縣趙繼晉、及村民等。皆云、五台地方偏僻、恐太皇太后駕到、物用不敷。故給價小民、令預備以待用。原非出於科派。上曰、因公事預備、可免究處。但雲知縣曾經給價、未可深信。今一切物用、內庭既備。此後太皇太后駕到、俱不必再行齎送。可傳諭直隸山西沿途官民知之
  • 庚寅。乙太皇太后聖駕近龍泉關。上自菩薩頂往迎。是日、駐蹕龍泉關
  • 辛卯。上自龍泉關、行二十里、迎太皇太后聖駕。請安畢。隨行。抵龍泉關。上以長城嶺道路、雖經修治、而地勢險絕、恐鑾輿登陟維艱。特赴長城嶺、用輦親試。每至陡峻處、校尉舁輦、步履欹側、不能徑上。上還。奏聞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曰、予以積誠贍禮五台。今行至此、遽爾中止。予心未安。明日至長城嶺、如萬不能登、可再酌行止。於是上諭校尉、及隨侍內監等、務勤加演習、小心扈行
  • 壬辰。上詣太皇太后行宮。候駕發隨行。至長城嶺、上侍左右、親督校尉、及隨從人等、前後扶行。曆嶺路數盤。山勢巉崿、險隘殊甚。太皇太后諭曰、嶺路實險。予及此而止、積誠已盡。五台諸寺、應行虔禮者、皇帝代我行之、猶我親詣諸佛前也。上下馬。謹受太皇太后命。遂躬導鑾輿還龍泉關。仍命和碩裕親王福全、扈太皇太后聖駕前發
  • 諭工部、明𡻕甲子年、一切工程、俱宜停止
  • 戶部議覆、廣東廣西總督吳興祚疏言、舊例廣西南、太、思、三府、俱食廉鹽。郁林等處、俱食高鹽。拆運甚便。後因鹽田盡遷。改銷梧引。今高、廉、二府、鹽田既復、請仍照舊例、改食高廉之鹽、路近價賤、有便於民。應如所請。從之
  • 旌表安慶節婦馬氏、黃氏、吳氏、烈婦趙氏、烈女姚氏等、各給銀建坊如例
  • 癸巳。上還菩薩頂駐蹕
  • 發白金三百兩、綿四百斤。命山西巡撫莫爾賽、分給所過地方貧民
  • 甲午。上承太皇太后慈諭、代禮諸寺
  • 刑部等衙門遵㫖議覆、旗下家人莊頭等、在外倚勢害民、霸佔子女、把持衙門、及拏人到家捆縛打死者。內包衣人、將該管官降級留任。王貝勒貝子公家人、將該管家務官降級留任。民公侯伯大臣官員家人、將伊主降級留任。系平人、鞭責。著為令。從之
  • 乙未。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 上自菩薩頂回鑾。駐蹕龍泉關
  • 戶部議覆、羅刹歸順人機裏郭禮等、應交與正白旗、編入佐領下。上曰、羅刹歸順人頗多。應令編為一佐領、令其彼此相依、庶有資藉
  • 丙申。上駐蹕阜平縣
  • 丁酉。上駐蹕長壽莊

冬。十月。戊戌朔。享太廟。遣戶部尚書杭艾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 頒康熙二十三年時憲曆
  • 上駐蹕北鎮裏地方
  • 己亥。上至五郎河。率內大臣等、詣太皇太后行宮、問安。是日、駐蹕白廟村。直隸巡撫格爾古德、來朝。上以地方事務緊要、命還
  • 以故一等伯釋迦保之子長生、襲爵
  • 喀爾喀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遣使進貢。賞賚如例
  • 庚子。皇太后聖壽節。遵懿㫖、免行禮
  • 上駐蹕滿城縣方上地方
  • 辛丑。上駐蹕易州大方地方
  • 壬寅。上駐蹕冊上村
  • 福建陣亡二等阿達哈哈番達色無子、命以達色堂兄二等阿達哈哈番發色、並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承襲
  •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宜廷輔之子宜兆熊、襲職
  • 予澎湖陣亡平陽總兵官左都督贈太子少保朱天貴、祭葬。諡忠壯
  • 保靖州宣慰使彭鼎患病。以其子彭澤虹、襲替
  • 山西太原府地震
  • 癸卯。上駐蹕松林店
  • 甲辰。上駐蹕董家林
  • 乙巳。上駐蹕長新店
  • 丙午。上奉太皇太后回京。詣皇太后宮、問安
  • 吳喇忒輔國公禇崇克故。遣官致祭
  • 丁未。九卿詹事科道、以海寇底定、請加尊號。上曰、加上尊號、典禮甚大。臺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因從未向化、肆行騷擾、濱海居民、迄無寧日、故興師進剿。即臺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缺。朕觀古來史冊、盛世無屢赦之事。此時雖頒赦加恩、小民未必均沾實惠。治天下之道、但求平易宜民而已。何用矜張粉飾。且吳三桂剿滅後、頒赦未久。今又以昇平行赦、殊覺太煩。朕但願以平易之道、圖久安長治。不願煩擾多事。可將朕意、傳諭九卿詹事科道知之。尋大學士等奏、臣等遵㫖傳諭諸臣。諸臣言臺灣雖在海外、乃海賊歷年占踞、憑恃其險、侵擾沿海居民。今皇上指授廟略、剿撫兼行。海賊遂爾向化。皇上威德加於海外。自古以來、未有能及。臣等非不知皇上以易簡之道治天下、不尚粉飾。惟皇上功德、實越古昔帝王。非加上尊號、無以慰臣民仰載之願。上曰、海賊仍疥廯之疾。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若稱尊號、頒赦詔、即入于矜張粉飾矣。不必行
  • 戊申。皇子允䄉生
  • 升原任副將鑲白旗佐領雷繼宗、為漢軍都統
  • 予殉難陝西經略武英殿大學士刑部尚書管兵部尚書事莫洛、祭葬。諡忠湣
  • 以戶部侍郎額庫禮、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 升江西按察使章欽文、為江寧布政使司布政使
  • 己酉。升山東布政使施天裔、為廣西巡撫
  • 升廣西左江總兵官吉孫略、為廣西提督
  • 禮部議覆、山西道御史張集疏言、臺灣既平、請修輯平海廟謨、頒示史館、與平逆方略、一同編纂。又從前剿滅流賊、平定各省、及今蕩平吳逆、皆行祭告典禮。今臺灣系從未開闢之地、盡入版圖、鄭逆乃積紀負固之餘、一朝歸命。祭告之禮、亦宜舉行。從之
  • 庚戌。予故原任內大臣二等阿思哈尼哈番敖塞、祭葬。諡勤僖
  • 辛亥。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上御懋勤殿。召大學士學士等入。酌定在京秋審情實重犯。上取各犯罪案、逐一親閱、再三詳審。其情罪斷無可恕者、始定情實。又諭曰、人命事關重大、故召爾等入內殿、共相商酌。情有可原、即開生路。以事繁時久、賜諸臣飯
  • 升陝西督糧道張汧、為貴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 壬子。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癸丑。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阿哈納親弟豐忠、襲職
  • 甲寅。調兵部右侍郎庫勒納、為戶部右侍郎。升內閣學士阿蘭泰、為兵部右侍郎
  • 乙卯。調禮部左侍郎薩海、為戶部左侍郎。轉禮部右侍郎鄂哈、為左侍郎。調兵部督捕左侍郎溫代、為禮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 廣西道御史劉超凡疏言、奉天錦州二府屬州縣、應各設教官一員。從之
  • 丙辰。廣東廣西總督吳興祚疏言、廣州七府沿海地畝、請招民耕種。上諭大學士等曰、前因海寇未靖、故令遷界。今若展界、令民耕種採捕、甚有益於沿海之民。其浙閩等處地方、亦有此等事。爾衙門所貯本章、關係海島事宜甚多。此等事不可稽遲。著遣大臣一員、前往展立界限。應于何處起止、何地設兵防守。著詳閱確議。勿誤來春耕種之期
  • 兵部題、江西等處戰傷殘廢官兵、賞給銀兩。上曰、內一等侍衛穆森、所受箭傷甚微、乃向部中稱中箭重傷、以致殘廢。由此觀之、則訛稱受傷者、不知凡幾矣。該都統、副都統、兵部堂官、一併嚴加察議。尋都察院議覆、穆森、革職鞭責。都統、副都統、兵部堂官、各降罰有差。從之
  • 左副都御史吳琠、丁父憂。命回籍守制
  • 鑾儀衛鑾儀使趙良棟、以病乞解任。命回籍調理、病痊起用
  • 丁巳。上幸南苑行圍
  • 予海澄殉難一等阿達哈哈番李顯孝、祭葬如
  • 琉球國王嗣尚貞、遣陪臣毛文祥等進貢。宴賚如例
  • 兵部遵㫖議覆、鑾儀衛官缺出、向以掌房掌案貼房貼案人等補授。今應停止。令于漢軍漢人世職、並武進士內、選擇輪用。從之
  • 戊午。予故原任太子少傅都統道喇、祭葬。諡勤襄
  • 予故山東巡撫李天浴、祭葬如例
  • 二等精奇尼哈番碩塔、軍機革職。以碩塔親叔之孫額爾錦、襲替
  • 己未。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上御乾清宮。講官進講易渙卦、六三渙其躬二節。上曰、公爾忘私。國爾忘家。欲得其人甚難。張玉書奏曰、此全在居心如何。外貌殊難知也
  • 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庚申。吏部等衙門、以尚之信名下應入官婦女、為都統賴塔帶回。請取口供。上曰、賴塔、自福建直抵廣東、雲南。系效力勤勞、樹立大功之人。帶回婦人、事甚微細、無大關係。因此遂與眾犯、一同取供。覺有未當。如事有牽連、應取口供。爾等親詢、勿因取供、遂以無禮加之、致失朕眷顧功臣之意
  • 升左通政達哈他、為兵部督捕左侍郎
  • 辛酉。上御乾清宮。講官進講畢。上問理學之名、始于宋否。張玉書奏曰、天下道理、具在人心、無事不有。宋儒講辨、更加詳密耳。上曰、日用常行、無非此理。自有理學名目、彼此辨論。朕見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終日講理學、而所行之事、全與其言悖謬。豈可謂之理學。若口雖不講、而行事皆與道理吻合。此即真理學也
  • 升詹事阿哈達、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升廣西按察使黃元驥、為山東布政使司布政使
  •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阿賴親弟之孫高亮、襲職
  • 壬戌。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次厄魯特、喀爾喀、進貢使臣等行禮
  • 命翰林院掌院學士牛紐、教習庶起士
  • 升江南廬鳳道孫蘭、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 改宿桃同知、為分管宿虹河務同知。添設同知一員。分管桃源河務。添設睢甯縣、安東縣、管河縣丞各一員、山陽縣、外河縣丞一員。裁高家堰大使缺。改設主簿一員
  • 癸亥。諭吏部、朕夙夜孜孜、勤求治理。務期紀綱整肅、吏治澄清、庶績咸熙、民生樂業、以幾郅隆之化。部院衙門事務、屢加申飭。近皆修舉職業、勉力清厘。惟在外直隸各省督撫等衙門、積習相沿、未盡整飭。一切事務、不能恪恭勤勵、實心辦理。督撫為地方大臣、果能潔己率屬、公正無私、則大法小廉、交相儆惕、吏治自當振興、閭閻克臻康阜。且糾劾官員、關係激勸。必蒞任既久、賢否洞知、方可據實指參。貪劣知儆。向來督撫、有入境即行糾參者。既未夙悉官評、止據下屬揭報、即行題參、則所劾未盡得實。徒為具文塞責。果系真知灼見、自當不時指參、何必拘定遲速。又廣西、四川、地處邊疆、選補官員赴任、每多遲誤、懸缺久待、料理乏人。著九卿詹事科道、會同詳議以聞
  • 諭刑部、明罰敕法、民命攸關。必讞決精詳、案無留滯、而後聽斷得情、民免株累。向因刑部等衙門事務、審理遲延、屢加申飭。今積案已完、宿弊漸革。惟在外直隸各省督撫等衙門、因循積習、怠忽稽遲。一切刑名案件、有經年不結者。有數年不結者。或因承審官員、不能恪秉虛公、妥招定案。每多草率含糊、希圖苟且完結、以致上官屢行批駁、沉案積久不清。或因上官意有偏徇、藉端頻行駁審、因而營求滋弊、顛倒是非、冤抑無辜、莫由申訴。此等情弊、皆由聽斷不公、完結不速、牽連淹滯、苦累小民。應作何立法、俾在外各衙門、痛改積習、永絕弊源。訟簡刑清、克稱平允。著九卿詹事科道、會同詳議以聞
  • 升甯古塔副都統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
  • 以禮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溫代、為黑龍江左翼副都統。升工科給事中雅齊納、為右翼副都統
  •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巴拜之子賴珠、襲職
  • 治理曆法南懷仁、進盛京九十度表。令永遠遵行
  • 甲子。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升貴州鎮遠副將唐光堯、為廣西左江總兵官
  • 乙丑。福建提督施琅疏言、舟山等處偽總兵、有兵丁船隻在海島者、俱遣人招撫、令聚集一處、以杜奸宄。上曰、施琅所奏招集各島船隻、籌畫周詳、甚為可嘉。此等。見在海島船隻、及偽官兵丁。著施琅嚴加確察、俱行收撫、務盡根株、毋貽後患
  • 上御內殿。大學士、學士等、捧京師秋審罪犯、三覆奏本、面奏請㫖。上取招冊、逐一披閱。曰、各犯或盜竊銀兩、至於滿貫。或拐賣人口、得財未傷人。或鬥毆傷人、而非立斃。或手執兇器、而未殺傷。雖情罪確實、法當處死、而人命關係甚重。朕于一切應死人犯、有一線可生之路、即令緩決、飭所司再行研審。此各犯、姑緩勾。又詳閱情實罪案。仍向大學士等再三詢問、欲求所以生之之道。至萬無可緩、乃置之於法
  • 命吏部侍郎杜臻、內閣學士席柱、往勘福建、廣東、海界。工部侍郎金世鑒、副都御史雅思哈、往勘江南、浙江、海界
  • 調鑲黃旗蒙古副都統佛爾諾、為滿洲副都統
  • 戶部題、黑龍江至烏喇、須設十驛。但設驛之地、不行相度、難以懸議。應俟來年三月雪消、遣戶兵二部、理藩院官各一員、並令甯古塔將軍、選熟知地勢者偕行。就近派郭爾羅斯二旗、杜爾伯特一旗、嚮導各二人、詳加丈量。上命戶部郎中包奇、兵部郎中能特、理藩院郎中額爾塞、前往
  • 丙寅。禮部議覆、國子監祭酒王士正疏言、明代南北兩雍、皆有十三經注疏、二十一史刻板。今國學所藏、漫漶殘缺。宜及時修補。至南監板、請敕該督撫查明、行令學臣、收貯儒學尊經閣中。毋致遺失。應如所請。從之
  • 丁卯。上幸南苑行圍
  • 升翰林院侍讀學士傅臘塔、為詹事府詹事
  • 升湖廣按察使李世昌、為雲南布政使司布政使
 卷之一百一十 ↑返回頂部 卷之一百十二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