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1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百五十九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六十
卷之一百六十一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庚子朔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大學士等朕每日聽政、必於辰刻中禦門聞部院奏事大臣每日于黎明時齊集午門外久候、方始入奏迨奏畢、復各歸署理事無乃過勞朕觀大臣內有年及六旬者亦有六旬以上者此後於家中各進糜粥、按時來奏亦不至遲誤大臣節勞養體、亦可多為朕效力數年。爾等可將朕㫖傳與部院大臣知之。
  • 辛丑。上奉皇太后謁陵命皇長子允禔、皇五子允祺隨駕是日啟行駐蹕煙郊
  • 贈故天津總兵官劉國軒為太子少保予祭葬如例
  • 旌表山東節婦焦毓慶、妻郭氏給銀建坊如例
  • 壬寅。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
  • 駐蹕三河縣段家嶺
  • 癸卯。上駐蹕薊州城內
  • 甲辰上駐蹕龍門外
  • 乙巳。上詣暫安奉殿孝陵、行禮。奠酒舉哀畢。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舉哀
  • 是日、上奉皇太后、閱視孝陵東旁寶城
  • 幸湯泉駐蹕
  • 工部議覆、差往查勘盛京城垣工部左侍郎圖爾宸等疏言、盛京城垣坍塌之處、及城內舊池舊溝俱應修理疏浚。揀選盛京四部官員、協同盛京工部監修。應如所請。從之
  • 丁未。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是日、駐蹕遵化州城西北
  • 戊申。上駐蹕三屯營城南。
  • 己酉。上駐蹕米峪口
  • 辛亥免江南高郵等四州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癸丑。雲南貴州總督范承勳陛見。上諭曰爾系盛京舊人、爾父兄累朝效力爾兄又為國盡節、朕因見爾、思及爾兄心為□□參切不見爾八九年矣、爾鬚髮遂皓白如此今因郊外寒冷、將朕貂帽貂褂白狐袍、賜爾此時更換、恐受風寒、可明日服之來謝恩。
  • 甲寅。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
  • 授故奉國將軍拜塞子馬富塔為奉恩將軍
  • 乙卯。上駐蹕遵化州龍山南
  • 丙辰。上駐蹕三屯莊
  • 鑲黃旗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覺羅勒德渾年老解退以其子納沁、襲替。
  • 丁巳上駐蹕黃崖口。
  • 諭刑部、今年直隸各省情實人犯、著停決。
  • 戊午。上詣皇太后行宮問安。駐蹕邦均。
  • 己未。上駐蹕通州。
  • 庚申。上奉皇太后回宮。
  • 諭大學士等、今歲畿輔地方歉收、米價騰貴通倉每月發米萬石、比時價減少糶賣其糶賣時、止許貧民零糴數斗、富賈不得多糴轉販、始于民生大有裨益。又蒸造燒酒、多費米穀。今當米谷減少之時。著戶部速移咨該撫、將順、永、保、河、四府屬蒸造燒酒、嚴行禁止
  • 以原任山西布政使郭渾、為甘肅布政使司布政使
  • 甲子。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 諭戶部、朕念切民生、時廑宵旰。或在宮禁之中、或經巡省之地、務以編氓疾苦、備悉諮詢。其從各省來京陛見官員、及往來奉使人等亦無不以該省雨澤、曾否應時田畝有無收穫、並閭閻資生情形、一一體訪比年以來、因國家經費尚充、遂將各省地丁額賦及舊欠錢糧、節次蠲免。即從前未經停徵之漕糧、亦逐年免徵。總欲使海隅蒼生、培固元氣、庶臻於家給人足之風。今歲畿輔地方雖禾稼未獲稔收、初意小民糊口之需猶足資給。生計未必遂致艱難。頃者展謁山陵。沿途察訪民隱。今嵗雨水過溢田禾歉收、米價翔貴。又聞順天、河間、保定、永平、四府所屬皆然。目前米價既貴將來春夏之際、時值益昂、小民必艱粒食。此朕目所親賭。若來年錢糧仍然徵收、朕心實有未忍。順天、河間、保定永平四府、康熙三十三年應徵地丁銀米、著通行蠲免。所有歷年舊欠悉與豁除。行文該撫曉諭各屬、務令人沾實惠、以副朕子育黎元至意、爾部即遵諭行
  • 乙丑。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皇太后宮、行冬至慶賀禮。御太和門。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賀。次鄂羅斯使臣行禮
  • 丙寅。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大學士等、朕前謁陵時、兵部侍郎恕舒隨從、往往躲避朕未常見。且人材甚屬不及著解侍郎任。前保舉司官時、各部止舉二三人、督捕衙門司官甚少、侍郎博際、反保舉幾及十員。中有定見之人、豈如是乎。觀博際舉止猥瑣全無大臣之體、著降三級調用正藍旗輔國公都統化善、年老著解都統、宗人府右宗人任鑲藍旗副都統葉儲赫、人材不及、著解副都統任。各部院內、有年老疾病、不能辦事才力不及者、著該堂官查參具奏爾等將此㫖、傳與各部
  • 丁卯。皇子允禑生
  • 戊辰。以正紅旗滿洲副都統趙山、為督捕侍郎。
  • 正藍旗漢軍副都統伊壘以老病乞休、得㫖、伊壘自授副都統以來、並無效力之處。人甚庸劣。著草去副都統。
  • 諭大學士等、西安地方、今年大豐西安分戍蘭州兵、宜徹回西安。設有噶爾丹之警、西安亦近調之不久可到。爾等會同議政王大臣等、詳議具奏。尋議、寧夏既有京城大兵駐防、應徹回駐防蘭州西安官兵令將軍博霽等率之回西安。得㫖、所有京城大兵、於來年草青時、亦徹回。餘如議
  • 命河道總督于成龍來京。
  • 己巳。升內閣學士安布祿、為兵部右侍郎。調左副都御史沈圖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十二月。庚午朔。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免江南清河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辛未。上諭大學士伊桑阿等曰、適都察院議處吏部誤議知府盧騰龍等革職一事、將堂官降三級司官降四級、俱調用所議甚當。朕觀人之識見精神有限、不能過其本來分量烏得無錯。但自知其錯、即宜承認。若既知其錯而不承認、飾圖文餙則其錯彌甚、必致壞事、前朕十三四歲、輔政大臣理事時有誤行一事、朕至今猶憶之彼時遇頒恩赦、釋放罪犯、曾赦一不應赦之罪人。該部以不應赦而赦、應否釋放請㫖。大學士李霨、奏欲將錯就錯朕問爾此言、于此事尚可、如遇不應正法之人、誤行正法、則人死豈能復生、此言亦可乎。李霨不能對。大學士圖海奏、此事實臣等之錯、有何辯處。天下事惟人命至重。朕察之又察。然已行之事其中能保無誤耶
  • 以輔國公齊克塔哈、為宗人府右宗人
  • 升護軍統領楊岱、為正藍旗蒙古都統
  • 達賴喇嘛疏言、為喀爾喀厄魯特事、奉到敕㫖、並伊錫格隆所傳口諭。聞之不勝歡忭。諸凡蒙古皆奉貢天朝之國、而厄魯特不聽訓誡、近害敕使。又噶爾丹博碩克圖汗、以三事陳奏、其見責于聖明極當。但臣已年邁、國事大半第巴主之、已在睿照中。即第巴向亦仰體聖意、實心行事。目前現遵㫖而行。倘臣意有所未及、力有所未到、伏祈時頒訓諭。又今伊錫格隆口奏雲吾國之事、皆第巴為主。乞皇上給印封之、以為光寵。又第巴令口奏雲、願繳玉印、乞給以金印。得㫖、此事頗大。著議政王大臣等會議以聞。尋議、達賴喇嘛、自頒給冊印受封以來、恭順職貢有年、今以其身已老、國事皆第巴主之、乞封第巴、授之印信、以光寵之、為之懇請。而第巴又戴皇上恩眷誠心乞請金印。應如所請。又按此玉印乃明朝給闡化王之印、今第巴既已繳還、應付所司。從之。
  • 壬申。諭大學士等、朕觀近日政務簡少、每日啟奏部院大臣中、有年邁者甚屬勞苦。自後年六旬以外大臣、令其量力、間二三日一來啟奏。至折本內、遇緊要事、朕有㫖傳進、爾等方來請㫖若無朕㫖、爾等將折本匯齊、亦間二三日一來啟奏
  • 癸酉、諭掌院學士傅繼祖等、翰林院衙門、甚屬緊要凡翰林官、每日作文寫字誦習講究、是其分內之事各宜勤勉、以盡職掌若有結交不肖、牽引妄行、遇學差缺出、恣為奔競營求者不時訪參
  • 大學士等奏、皇上宵旰勤勞勵精圖治、天下已享太平、事務亦極清簡臣等敢請每日奏章、交送內閣、皇上隔三四日禦門一次、聽理引見人員、與綠頭牌啟奏諸事。似於政事、亦不致有誤。上曰、朕聽政三十餘年、已成常規。不日日禦門理事、即覺不安若隔三四日、恐漸致倦怠、不能始終如一矣。此乾清門乃朕宮中、亦有何勞。但念年老大臣、黎明從家中入奏、甚為勞苦故有此諭。朕仍照常、每日聽政
  • 吏部題、正黃旗二等阿達哈哈畨覺羅恭額故無嗣。其世職、應與伊兄三等阿達哈哈畨塞克森承襲、並為二等阿思哈尼哈畨。從之
  • 先是。廣東巡撫江有良、巡視兩廣鹽課太常寺少卿沙拜、彼此互參。奉㫖、著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福建浙江總督朱弘祚會審具奏。至是、總督傅拉塔等查審、巡視兩廣鹽課沙拜、誣參布政使張建績、得解費銀一萬四千餘兩、應革職。巡撫江有良、阻壞鹽法、亦應革職。得㫖、吏刑二部、會同核擬具奏
  • 丙子升護軍參領關布、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
  • 正黃旗漢軍都統楊文魁、以老病乞休、得㫖、楊文魁任都統以來、並未效力、人材亦不及、著解都統任、仍以世職行走。
  • 升督捕郎中碩羅、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宴衍聖公孔毓圻等於禮部。
  • 予故奉國將軍拜塞、祭一次。
  • 丁丑。免湖廣興國、江夏等四州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予故滿洲副都統達甯阿、祭葬如例
  • 升正藍旗蒙古副都統查木揚、為護軍統領。
  • 旌表直隸節婦、高陽縣劉爾極妻李氏、靜海縣高爾承妻鉉氏、烈婦、東安縣任義春妻孟氏、各給銀建坊如例。
  • 己卯。以內閣學士常綬、充經筵講官。
  • 升驍騎參領勒奇、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 庚辰。升前鋒參領瓦邇達、為正紅旗滿洲副都統。護軍參領孫渣齊、為鑲紅旗滿洲副都統。
  • 辛巳。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賜出征厄魯特陣傷殘廢人員齊格等六十一人、身價之半。
  • 壬午。升黑龍江協領拉自、為黑龍江右翼副都統。
  • 癸未。諭大學士等、行間被創殘廢者、雖已給身價之半、而不食錢糧、則貧者無以為生。此等皆奮力行間、至於殘廢、良可憫惻。茲後若此殘廢中、尚可支持者、充南苑門兵、倉庫諸地老人缺。給以錢糧。前為護軍校、驍騎校、今又可支持者、諸館之正副首領缺出用之。
  • 刑部右侍郎李逈、疏請回籍遷葬。允之。
  • 升正黃旗漢軍副都統周卜世、為漢軍都統。
  • 甲申。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上幸暢春園。
  • 乙酉。免江南興化縣、本年分水災額賦。
  • 以輔國將軍塞冷額、為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 丁亥。上幸南苑行圍。
  • 免山西河津、榮河、二縣本年分水災額賦。
  • 禮部題、據宗人府咨稱、輔國將軍伯奇妻博爾濟金氏、一等侍衛勒克德妻高氏、守節有年、請加旌表。應照例各給獎諭敕一道及銀兩緞疋。從之。
  • 戊子。山西巡撫噶爾圖疏言、挽運湖灘河朔米石、應否暫行停止。得㫖、今陝西米石充足、此米若仍挽運、必致勞民。朕問總督佛倫、亦云挽運湖灘河朔米石、百姓勞苦。此所運之米、令其停止將船隻送至歸化城等處、加意收管。
  • 諭兵部、本朝滿洲官兵、從來精銳驍勇。遇寇必克。所向無敵前厄魯特噶爾丹之役、官兵不能悉體朕意、即行𠞰滅、致失機會、罔奏膚功、朕心為之不懌、故比年以來、簡閱官兵、歲凡兩舉朕躬臨指示訓誨。頃閱武時、見諸士卒行列整齊、隊伍明晰、進退嫺熟、嚴肅無嘩、所有軍令、無不遵守。該管官員、號令約束、既嚴且善。此皆官兵協志同心、各加奮勵所致。朕心深為嘉悅。八旗前鋒、護軍、撥什庫、驍騎兵等、各賞給一月錢糧。無職掌官、照護軍給一月錢糧火器驍騎兵、亦照護軍賞給。有管轄職掌官、悉賞給內庫緞疋其賞賜緞疋、戶部會同總管內務府衙門議奏這次閱武時、官員內有降級罰俸者、俱准開復、以示朕體恤將士、申明賞罰之至意至八旗步軍官兵、有察緝盜賊、巡理道路等役甚多、極為勞苦。步軍亦各賞給一月錢糧、管步軍官、亦各賞給緞疋。獎勤恤勞、用稱朕意。爾部即遵諭行。
  • 己丑。吏部刑部議覆、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等、審廣東巡撫江有良、巡鹽少卿沙拜、互參一案。均擬革職。應如所題。得㫖、江有良巡撫安徽、居官不善。調補廣東、聲名又劣。沙拜為人輕佻狂妄。俱革職。
  • 以原任貴州巡撫田雯、為刑部右侍郎。
  • 庚寅。升護軍參領胡什巴、為杭州副都統。
  • 免浙江余姚等三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免江南泰州、本年分水災額賦。
  • 先是、上諭理藩院、聞喀爾喀公西卜退哈坦巴圖爾納木劄爾陀音、劄薩克台吉阿裏雅阿爾薩蘭衛寨桑等、自克魯倫前徙、已至俄爾渾圖喇矣。其和托揮特之根敦戴青、不與眾喀爾喀同來、在色棱額地方、今厄魯特未必不動、而若輩不知、遊行牧放、恐猝遇厄魯特、可著尚書班迪、往諭根敦戴青、並西卜退哈坦巴圖爾等、俱令內移、不得越克魯倫巴顏烏闌遊牧。未行。根敦戴青使至。得㫖、根敦戴青既有使來應發檄付來使攜歸、著理藩院議奏。尋議、喀爾喀和托揮特根敦戴青疏言未年、劄爾布柰劄薩克圖汗等、使臣繼臣伯之缺、置之右翼寅年噶爾丹西勒圖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理藩院尚書、喀爾喀兩汗、授臣為劄薩克、卯年與濟喇克衛徵哈什哈交戰、敗之已年、與車臣諾顏交戰、敗之往禦噶爾丹、雖不之值、曾殺察罕台吉以及眾兵、與厄爾坤交戰、擊斬之。諾木齊台吉等叛擊取其半。丹津陀音之子劄郎阿、伊爾劄海台吉等、叛還、復擊而取之。其他族類、及我屬裔、並眾饑人、俱已收集。我部落叛入鄂羅斯者、亦掠取以歸。緣歷年征伐、是以有誤請安。查庫倫白爾齊爾之地、原任尚書阿喇尼等、前此會閱曾授根敦戴青為劄薩克。今根敦戴青未來、其劄薩克之處、姑不議。俟彼親至、應授何秩、安插何地另議奏聞。來使達爾漢諾顏塔布囊、言根敦戴青在杭愛今既誠心遣使請安進貢、當移文諭之其文略曰、前者眾喀爾喀窮困來降、皇帝受之、俱依品級加封、編為旗分佐領、撥給地方使各得其所矣惟爾根敦戴青獨留在後。聖上聞之、常念爾近厄魯特遊牧、恐為彼所侵害、特將此故、遣大臣諭爾。已皆點出。今達爾漢諾顏塔布囊至、以爾疏陳奏聖上方知爾與車臣諾顏交戰、堵禦噶爾丹擊殺察罕台吉巴爾坤等、征討諾木齊台吉等之事。大加獎許今爾仍在杭愛遊牧。不知有厄魯特侵害可慮之事否。是以檄爾。或爾仍在杭愛、並無可虞或即欲內遷。可速備文來報。且爾既誠心奉貢。似宜親來、請皇上起居。我等職在所司。特檄諭爾此文應用臣衙門印信、令來使齎往。又聞公西卜退哈坦巴圖爾等、在土喇等地方土喇乃厄魯特行路。若無妨礙。宜各於遊牧之地、遠設偵探、加意防禦。臣等亦備印文諭之。奏入。從之
  • 辛卯。調鑲黃旗漢軍副都統許廷臣、為廣州副都統。
  • 理藩院員外即馬迪、差往策妄阿喇布坦至哈密被害。授一拖沙喇哈番。予祭葬、如陣亡例
  • 甲午。孝莊文皇后忌辰。遣皇太子允礽、祭暫安奉殿。
  • 上回宮。
  • 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來京陛見賜貂帽、銀鼠袍褂等物。
  • 乙未。四川陝西總督佛倫來京陛見賜貂帽、銀鼠袍褂等物。
  • 丁酉。歲暮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 遣官祭太歲之神
  • 戊戌。賜朝正外藩科爾沁、烏朱穆秦、喀爾喀、厄魯特、土默特、郭爾羅斯、紮魯特、翁牛特、紮賴特、四子部落毛明安、阿霸哈納、鄂爾多斯、巴林柰曼、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及內大臣、大學士、上三旗都統、副都統侍衛等宴。
  • 旌表八旗節婦滿洲牛紐妻關氏等三十九人、蒙古田木述妻孔氏等七人、漢軍于中仁妻杜氏等十人、各給銀建坊如例。
  • 是嵗、人丁、戶口二千三十六萬五千七百八十三。田、地、山、蕩、畦地、五百九十七萬三千四百五十六頃三十四畝有奇。徵銀、二千七百三十八萬五千六百三十一兩有奇。米、豆、麥六百九十五萬八千三百六十四石有奇。草、二百八萬一千八百七十三束茶、十五萬七千四百五十三引。行鹽四百三十三萬三千四百三十引、徵課銀、二百六十九萬七千一百六十三兩有奇。鑄錢、二萬八千九百九十五萬八千六百七十有奇
 卷之一百五十九 ↑返回頂部 卷之一百六十一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