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熙朝實錄/卷之2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二百一十 康熙朝實錄
卷之二百十一
卷之二百十二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夏四月丙子朔享太廟。遣領侍衛內大臣和碩額駙尚之隆行禮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己卯策試天下貢士王式丹等、於太和殿前制曰朕臨御天下四十餘年、宵旰不遑、勤求化理、凡吏治之淑慝民生之休戚、無晷刻之頃、不切於懷。比歲以來、利興弊革。隨事剔厘、蒸蒸然有治平之象、康樂之風矣。然而官方猶未盡飭、習俗猶未盡醇訟獄猶未衰止、豈久道化成之難期歟、抑有司奉行者之不力也。從來治有大體、貴在適中。若或矯飾以邀名、深刻以表異雖復矢志潔清、而民不被其澤。豈非務綜核、則人受煩苛之擾、尚寬平、則人蒙休養之福、其何法以激勸之歟。夫閭閻之風俗、世道之淳漓系焉風俗厚、則仁讓之教興。風俗偷、則囂淩之氣熾。今欲使家敦孝弟、戶勵廉隅、共勉為忠厚、長者之道、而恥為非僻浮薄之行、宜何術之從也。至於刑獄者、萬民之命。所以禁暴止奸、安全良善者也。若乃飾辭周內。輕重失平、又或恣意濫刑、無辜罹罪、朕甚痛之。每當法司奏讞、必詳酌再三、求其可生之理茲欲聽獄之吏、體朝廷好生之心心歸平允、以漸臻于刑措、何道而可。夫吏治純而不雜、則民心感而易從。習俗厚而靡爭、則刑罰清而不濫。事有相因、理本一致。爾多士誦習詩書、講明久矣。其悉心以對、朕將親覽焉。
  • 庚辰。上自暢春園回宮。
  • 讀卷官等、以殿試卷進呈御覽。上諭曰、較定前後名次、必須憑文論定。若稍存私意、人心即不悅服。況爾諸臣從考試出身、回思當日考試之時、本心更不可失
  • 辛巳。上御太和殿傳臚。賜殿試貢士王式丹等一百六十三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 壬午。上幸暢春園。詣皇太后宮、問安。
  • 乙酉。一等伯心裕、緣事革退。命其弟發保襲替
  •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蘇喀子明全襲職
  • 以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充經筵講官
  •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阿爾賽、檢討海寶、司經局洗馬色爾圖、俱充日講起居注官升直隸真定副將張谷貞為湖廣襄陽總兵官雲南貴州督標中軍副將馬見伯、為山西太原總兵官丙戌四川巡撫貝和諾疏報、威州龍溪等一十八寨、生番歸化、情願自康熙四十二年為始、赴威州交納麥糧下戶部知之丁亥大學士熊賜履、以年老乞休命以原官解任仍食俸、留京師以備顧問
  • 吏部、兵部、會議吏部侍郎傅繼祖等、往湖廣察審紅苗搶掠一案、地方官隱匿不報是實。應將督郭琇、提督林本植、巡撫金璽、總兵官雷如、俱革職。得㫖、總督郭琇、提督林本植、著革職。巡撫金璽、著降四級。調用。總兵官雷如、著革職留任效力
  • 以正黃旗漢軍都統莽喀、為荊州將軍。正黃旗蒙古都統宗室諾羅布、為杭州將軍
  • 授一甲進士王式丹、為翰林院修撰。趙晉、錢名世、俱為編修
  • 己丑。上自暢春園回宮
  • 庚寅。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諭翰林院、選拔庶常原以作養人材。令科進士、特加簡閱、取汪灝、查慎行、何焯、蔣廷錫、吳廷楨、陳邦彥、薄有德、汪文炯、陳世倌、吳瞻其、汪份潘體震、廖賡謨、陸秉鑒、塗天相、萬經、陳徐基朱書、林祖望傅梅宋至、章藻功伊泰、楊緒、劉岩、王邁、馬汝為、西庫王居建劉圻吳漣、趙徵介、謝履忠、單喬年、耿古德、劉祖任、趙泰臨、王士鑰、董泰、楊萬程、李天祥、蔣肇、阿進泰、吳相、李士杞、李堂、鄭為龍、才住、萬民欽、四十九員、俱著改為庶起士並修撰王式丹編修趙晉錢名世、分別滿漢書教習爾衙門即遵諭行上幸暢春園
  • 辛卯。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壬辰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 癸巳予故致仕少傅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祭葬諡文靖
  • 升鑲紅旗護軍統領宗室愛音圖為正黃旗漢軍都統、仍兼管鑲紅旗護軍統領事。升德州城守尉達爾華、為江寧右翼副都統
  • 以郭爾羅斯故鎮國公安達西禮子巴圖、襲爵
  • 乙未。諭吏部、庶起士張尚瑗等、教習已久、今加考試、應分別。授職。除顧圖河、汪繹、季愈、已經授職外。滿書庶起士、張廷玉、方辰、董𤣱、嚴宗溥、漢書庶起士魏方泰、孫致彌、查嗣瑮、文岱、覺羅逢泰、年羹堯、照甲第授為編修檢討。郭于蕃、吳隆元、蔡彬、許榖、梁棠蔭、吳宗豐、李棅、沈李楷、李暄亨、韓孝基、李夢昺、瓦爾達、朱啟昆、王允猷、韓遇春傳敏、欽士佃、郭杞、狄億、張尚瑗、甄昭、王開泰閻愉、王士儀、張象蒲、晁子管、許琳、歐陽齊、陳若沂、梁佩蘭等、學習不及歸進士班用。未散館之庶起士、沈宗敬、勵廷儀、亦著授為編修、勵廷儀、俟服闋再令行走原任編修楊瑄、學問甚優、著復原職
  • 丙申。以吏部尚書陳廷敬、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 以吏部右侍郎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吳涵、充日講起居注官
  • 戊戌。上發出熊賜履、呈覽明神宗熹宗以下史書四本諭大學士等曰、朕自沖齡、即每事好問。明時之太監、朕皆及見之。所以彼時之事、朕知之甚悉。太監魏忠賢惡跡、吏書僅記其大略而已、猶未詳載也。明末之君、多有不識字者、遇講書、則垂幔聽之。諸事皆任太監辦理。所以生殺之權、盡歸此輩也。又諭曰、此書所載楊漣、左光斗、死於北鎮撫司獄中。聞此二人、在午門前受禦杖死。太監等以布裹屍出之。至於隨崇禎殉難者、乃太監王承恩。因此世祖章皇帝作文致祭、並立碑碣。此書載太監王之心從死、明系錯誤。至於本朝興兵聲討之故、書並未記載。可問熊賜履、王鴻緒等。尋大學士等覆奏、熊賜履等奉㫖復行詳察。崇禎死難太監、果系王承恩、非王之心、應遵照諭㫖改正。至於左光斗、楊漣、察考諸書、俱雲死於北鎮撫司獄中故照彼書書之。我太祖高皇帝興師之由、詳載太祖本紀、是以明史內、未曾載入。上曰、太祖興師之故、雖不詳載明史、記其大略、未始不可
  • 諭大學士等頃朕往察河工、原任侍郎任克溥、于山東途次迎駕見其年將九十、現在諸臣、未有如其久者。朕深為眷念著加刑部尚書銜、以示優遇老臣至意可諭吏部知之
  • 又諭曰令吏部尚書缺、尚未補人。巡撫李光地、徐潮原在內任歷年亦。久、早應擢用、朕因地方起見、所以暫留外任。伊等居官誠優、且得大臣體。彭鵬、趙申喬行事偏執。惟務沽名、所以事皆背謬。李光地、自任直隸巡撫以來、每年雨水調順、五榖豐登、官吏兵民、無不心服。吏部尚書員缺、以李光地、徐潮、問九卿。尋大學士等問九卿言二人俱優。覆奏、上命李光地為吏部尚書、仍管理、直隸巡撫事。
  • 升安徽巡撫喻成龍為湖廣總督
  • 調正紅旗蒙古都統兼護軍統領孫渣齊、為正黃旗蒙古都統
  • 兵部議覆、土司田舜年疏請以伊職、令其嫡子田昺如承襲其次子田旻如、願入京備使令。所給敕命、免繳部。俱無庸議得㫖、逆賊吳三桂作亂之時、田舜年一心效力、頗有勞績、著依所請、令伊長子田昺如襲職。原領敕命、亦著免繳部。其次子田旻如、著來京效力
  • 己亥上諭八旗都統、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副都統、參領佐領等曰、朕為官兵生計、不時廑念。前已屢施大澤、今年詔款內、復特沛鴻恩、不惜數百萬帑金、遍行賞賜。嗣後軍卒人等、應人人務立生計、清償夙逋、豐裕度日、倘有不肖之輩、不思撙節儉約、惟知縱酒酣飲、鮮衣肥馬、過於費用、則不數日間、仍如未沛恩澤時。爾等俱有督率之責。不當徒以督率為名、亦當誘之向善。使人人以孝弟為本、名知自守、愛惜產業則不特風俗可至淳樸、而朕恤兵之心、亦不致徒勞矣可將此㫖、刊刻、遍示。軍卒人等受朕重恩如此、倘仍行賭博、行止不端、朕斷不輕貸、必將為首者、立正典刑。朕念切兵民生計、是以親書諭㫖。欽哉
  • 命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吏部右侍郎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吳涵、教習庶起士
  • 以領侍衛內大臣伯霸圖、兼管右翼前鋒統領事
  • 庚子。以司經局洗馬張豫章、提督貴州學政
  • 壬寅。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勵杜訥、為刑部右侍郎
  • 升鑲紅旗滿洲副都統翁俄裏、為正紅旗蒙古都統
  • 以喀爾喀故輔國公車零達錫子根敦、襲爵

五月。乙巳朔。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丁未。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 戊申。諭禮部、國子監文廟見敕官員動帑金修理。順天府學尊經閣等處、亦著一併督修用弘文教
  • 諭兵部、直隸各省所有世職官員、皆因彼祖父有功故給以世職著召來引見。如有馬步射俱優、人才堪用者、及其年少補用
  • 己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升詹事府少詹事陳論、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山東登州總兵官王文雄丁母憂命在任守制
  • 庚戌上自暢春園。回宮
  • 壬子上親視和碩裕親王福全疾。
  • 癸丑。夏至。祭地于方澤遣領侍衛內大臣和碩額駙尚之隆行禮
  • 上幸暢春園
  • 甲寅。兵部題、小銜副將、有奉特㫖補授總兵官者、臣部照例兼銜給劄。其原銜系參遊都守者、俱兼原銜。但總兵官系封疆大臣。若兼以都守等銜、幾與末員無異。嗣後小銜副將特授總兵官者、俱應兼副將銜。從之
  • 乙卯。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予故寧夏總兵官葉日芳、祭葬如例。
  • 丁巳。遣官祭關聖帝君。
  • 上自暢春園回宮。
  • 己未。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諭大學士等、直隸各省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官、于補用千總等官、秉公者少。除功加及稍有優長者、俱已錄用外。其餘年滿千總、馬步射未必皆能。馬步射尚且不能、豈可令之管轄軍士著行文各省、諭令此項人員、限於冬季前到京、命大臣監試優者錄用、不堪者革退。限內不到者、即令除名。可諭兵部知之
  • 河道總督張鵬翮疏言、承修武家墩候補知縣張時可等、攜所領庫銀逃去、此工令原任知縣王啟烈續修。原任布政使王毓賢督催。得㫖、朕頃南巡至南河、屢諭張鵬翮、觀爾所委修築堤岸人員皆系無身家者。倘以錢糧交付此輩、必致逃亡。前言未久、令果驗矣爾等將朕屢次嚴諭之處、寫明示張鵬翮。其張時可、令嚴行查拏具奏。修築處、著照所奏行。
  • 上親視和碩裕親王福全疾
  • 蘇尼特多羅貝勒沙禮故。遣官致祭
  • 庚申。上幸暢春園。詣皇太后宮、問安。
  • 以察哈爾故一等精奇尼哈番索諾木席拉布兄子巴里彌特、襲職
  • 辛酉。調正紅旗蒙古副都統趙賴、為鑲紅旗滿洲都統。升護軍參領阿爾西、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 壬戌。領侍衛內大臣和碩額駙尚之隆等、傳上諭、觀索額圖、並無退悔之意。背後怨尤、議論國事。伊之黨類、朕皆訪知。阿米達、麻爾圖、額庫禮、溫待邵甘佟寶伊等結黨議論國事、威嚇眾人。且索額圖施威恐嚇、舉國之人盡懼索額圖乎、亦有不懼者。即今索額圖家人、已將伊告發。索額圖能殺害乎。至溫待、額庫禮、俱犯重罪流徙之人、因其年老、令回京師。伊等應安靜以養餘年、乃與索額圖結黨議論國事、妄自怨尤。伊等之黨、俱屬利口。愚昧無知之徒、被伊等恐嚇遂極畏懼。果至可殺之時、索額圖能殺人或被人殺俱未可料。雖口稱殺人、被殺者誰乎。至索額圖之黨、漢官亦多。朕若盡指出、俱至滅族。朕不嗜殺人、嗣後爾等、若與索額圖絕交、將所行之事舉出。尚可。不然、被索額圖株連、必如噶禇哈、阿思哈被滅族之禍。索額圖之党阿米達、額庫禮、溫待、麻爾圖、佟寶、邵甘之同祖子孫、在部院者、俱查明革退。副都統佟寶、不在家、俟到時、再傳諭此㫖。著曉諭門上大人、與眾侍衛等、爾等若在索額圖處行走、必被索額圖連累致死
  • 先是、上以本科會試、廣東舉人未經取中、命九卿議、嗣後會試脫科之省、作何補取之法。至是、九卿議、嗣後會試揭曉後、如有脫科之省、將未中式試卷、交正副主考檢閱、揀選進呈、取中一二名。從之。
  • 旌表湖廣烈婦張士傑妻魏氏、拒奸殞命、給銀建坊如例。
  • 癸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刑部、額庫禮、溫待、麻爾圖、邵甘等、俱系問罪充發之犯。念其年老、取回京師。伊等至京、並不善養餘年、與索額圖結黨、議論國事。俱著鎖禁、不可疎放。阿米達、姑念年老舊臣、著寬恕
  • 命近禦侍衛海青、乾清門侍衛武格、馬武、傳諭索額圖。爾家人告爾之事、留內三年、朕有寬爾之意、爾並無退悔之意、背後仍怨尤、議論國事、結黨妄行。爾背後怨尤之言、不可宣說、爾心內甚明。舉國俱系受朕深恩之人、若受恩者半、不受恩者半、即俱從爾矣。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時、爾乘馬至皇太子中門方下、即此、是爾應死處。爾自視為何等人。此處問公福善即知。爾任大學士時、因貪惡革退、後朕復起用、爾並不思念朕恩。即如養犬、尚知主恩。若爾者、極力加恩、亦屬無益。朕差人搜與爾行走之江潢家、得書字甚多。朕亦欲差人到爾家搜看、但被爾連累之人甚多、舉國俱不得安、所以中止。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朕將爾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尚念爾原系大臣、朕心不忍。但著爾閑住、又恐結黨生事、背後怨尤議論。著交宗人府、與根度一處拘禁、不可疎放。
  • 諭領侍衛內大臣等、索額圖之子、並家內緊要人、俱交與心裕、發保、加意拘禁候㫖。若其間別生事端、即將心裕發保等、族誅
  • 以內閣學士劉光美、為安徽巡撫。
  • 甲子。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升大理寺少卿汪晉徵、為光祿寺卿
  • 乙丑。奏事治儀正存柱等、傳上諭、索額圖施威嚇人、議論國事、伊之大黨、盡已鎖禁江潢系應殺之人、亦拏付刑部。此事朕不追求、自能完結。此外朕亦不多提問。後人告發時、自有著落。在索額圖處行走一二次者亦有人伊等不知、每日疑慮爾等可傳諭之至。翁俄裏佟寶經不可寬恕。伊等即如索額圖之子也
  • 丙寅。荊州將軍伯莽喀陛辭。上曰、將軍之職、以訓練軍卒、選閱武弁為要。爾抵任後、可將兵卒、勤加訓練。武弁嚴行選閱。有年老庸劣者、諭令告退
  • 丁卯。江蘇巡撫宋犖疏言、徐州、睢寧縣、頻遭水患、所有康熙三十七八九三年、未完地丁倉項、雖現在帶征、而一時未能完納。請自康熙四十二年起、每年帶征一年、以紓民力。得㫖、徐州、睢寧縣、康熙三十七八九三年未完地丁錢糧、俱著免徵。又邳州地勢甚卑、錢糧難於徵收。康熙四十年未完錢糧、亦著免徵
  • 戊辰。升內閣侍讀學士趙世芳、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命內閣學士穆和倫、兼管光祿寺卿事。
  • 己巳。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礽、皇長子多羅直郡王允禔、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允禵、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祿、隨駕。是日啟行。駐蹕湯泉。
  • 辛未。上駐蹕密雲縣
  • 甲戌。上駐蹕遙亭
  • 予故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蔣宏道、祭葬如例
  • 予故原任廣東廣西總督石琳、祭葬如例
  • 旌表河南烈婦胡奇妻張氏、拒奸不汙被戮慘死、給銀建坊如例。

六月。乙亥朔。上駐蹕古北口城內

  • 丁丑。上駐蹕巴克什營
  • 轉禮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許汝霖、為左侍郎。升宗人府府丞王項齡、為禮部右侍郎
  • 升山東按察使趙宏燮、為山東布政使司政使
  • 戊寅。上駐蹕兩間房
  • 諭領侍衛內大臣和碩額駙尚之隆等、時值雨水連綿、扈從人等、俱令于高阜安劄。不可居於卑下之地
  • 辛巳。和碩恭親王常甯薨。命諸皇子經理其喪。並諭諸皇子每日齊集喪次。至發引後乃止。又給銀一萬兩、命內務府郎中皂保、監修墳塋立碑
  • 壬午。旌表河南烈女李德貞女、幼齡遇暴、不從慘死、貞烈可嘉、給銀建坊如例
  • 癸未。上駐蹕鞍子嶺
  • 甲申。授鎮國公准達子永奇、為三等鎮國將軍。輔國公法塞子諳圖、奉國將軍索飛子福清、俱為奉恩將軍
  • 乙酉。阿霸垓一等台吉德木楚克、來朝
  • 丙戌。翁牛特多羅杜棱郡王頒第、來朝
  • 戊子。予故四川川北總兵官劉應隆、祭葬如例
  • 己丑。上駐蹕花峪溝
  • 辛卯。敖漢多羅額駙紮木肅、來朝
  • 壬辰。原任荊州、將軍以年老解任莽奕祿、赴行宮請安。召見出。賜御書引年老將匾額、禦衣一襲、東珠涼帽一頂、並令帶孔雀翎、在朝班、入散秩大臣之列
  • 予故原任內閣學士顧祖滎、祭一次
  • 癸巳。喀喇沁和碩額駙噶爾臧、鎮國公沙木巴喇錫、來朝
  • 升太常寺卿江蘩、為宗人府府丞
  • 甲午。御書闡道醇儒匾額、命懸景州董仲舒廟
  • 丙申。土默特多羅達爾漢貝勒馬尼、一等塔布囊鄂齊爾、來朝
  • 己亥。上駐蹕喀喇和屯。
  • 喀喇沁多羅杜棱郡王扎什等、來朝
  • 遣官致祭和碩恭親王常甯
  • 辛丑。戌時。扈從大臣以和碩裕親王福全病篤、奏聞。上即時命諸皇子星夜先赴京師。隨傳諭朕即啟行諸大臣再三懇留。不允
  • 壬寅。扈從大臣以和碩裕親王福全薨逝奏聞。是日、上即自喀喇和屯啟行。駐蹕兩間房。
  • 癸卯。子時。上自兩間房啟行。駐蹕密雲縣
  • 甲辰。子時。上自密雲縣啟行。駐蹕三家店。

秋。七月。乙巳朔。享太廟。遣領侍衛內大臣伯霸圖行禮

  • 上自三家店、子刻啟行。進東直門。臨和碩裕親王福全喪。上除纓。哭至柩前。奠畢。仍慟不已。諸皇子、及諸王、大臣、叩首泣勸者再四。上始停哀。是日、皇太后先臨王第。上勸慰皇太后回宮。繼命諸皇子、及扈從諸臣、侍衛、至和碩恭親王常甯殯所奠酒。上進東華門。詣皇太后宮、問安畢。不入乾清門。自蒼震門、入景仁宮。諸王、大臣、齊集宮門。奏請駕回乾清宮、少息聖體、復幸塞外避暑。上傳諭曰、朕但恐皇太后過哀、朕心不安耳。俟王殯後、朕再起程。至於居便殿者、非自朕始。乃太祖太宗之舊典也。爾等不必懇奏。
  • 諭宗人府、裕親王之喪、皇子等理應穿孝。爾等確議具奏。宗人府議、同旗之皇子、應行穿孝。得㫖、裕親王、朕之親兄。豈可止令同旗皇子穿孝隨命皇長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禎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俱穿孝
  • 丙午。上居景仁宮。不理政事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次日復臨裕親王喪諸王、大臣齊集後左門。叩首再四勸止。上傳諭曰、太宗時頴親王之喪、太宗親臨數次載在實錄。此皆爾等所知。頴親王系太宗之侄、況裕親王、乃朕之親兄乎。此朕效法祖宗、並非太過。朕昨因暑天勞頓、今日未往、明日必當再臨。爾等不必懇奏
  • 丁未。上居景仁宮。不理政事。辰刻。上臨和碩裕親王福全喪。賜內廄馬二匹、對馬二匹、散馬六匹、駱駝十隻、及蟒緞銀兩
  • 戊申。上居景仁宮。不理政事。召大學士馬齊等至乾清門。傳諭曰、今歲山東雨水連綿、黎民被災若不豫為賑濟、一經逃散、難復安集。今當照前養山東饑民例、多遣人員、令其撫養。爾等可會同九卿議奏
  • 己酉。和碩裕親王福全舉殯。上奉皇太后臨王第。慟哭俟王柩發。上奉皇太后回宮
  • 庚戌。上詣皇太后宮問安畢。幸塞外。是日啟行。駐蹕三家店
  • 辛亥。上駐蹕密雲縣
  • 壬子上駐蹕古北口。
  • 癸丑。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 上駐蹕喀喇和屯
  • 丙辰。予故安徽巡撫李鈵、祭一次
  • 丁巳。戶部議覆、漕運總督桑額疏言、運船在洪澤湖遭風漂沒漕糧、請免賠補、應不准行。得㫖、洪澤湖水勢洶湧、較之大江黃河更甚。此失向漂沒漕糧。從寬豁免、嗣後洪澤湖中糧艘、若遇風漂沒、亦著照大江黃河例寬免。
  • 黑龍江將軍沙納海、以老病乞休。允之
  • 己未。中元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 授和碩莊親王博果鐸女為郡主壻阿寶、為和碩額駙。原固山貝子溫齊女為縣君壻格爾圖、為固山額駙。
  • 以原任貴州按察使何顯祖、為湖廣按察使司按察使
  • 免山西蒲州、本年分雹災額賦有差
  • 廣東順德總兵官沉勇、以年老乞休。命原品休致、
  • 庚申。上駐蹕熱河上營。
  • 壬戌。予故致仕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伊桑阿祭葬。諡文端
  • 癸亥。上駐蹕頭溝地方
  • 甲子。上駐蹕湯泉
  • 丙寅。喀喇沁多羅杜棱郡王扎什、來朝
  • 是日、上自湯泉回鑾。駐蹕頭溝地方
  • 吏部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馬珥圖、系伊祖鄂爾輝自幼撫養故鄂爾輝令其承襲世職。令馬珥圖因病解退、銷去恩詔所得兩拖沙喇哈番。所余二等阿恩哈尼哈番、無應襲之人、應將此世職、令馬珥圖之父估領白蘄襲替。從之。
  • 丁卯。上駐蹕熱河上營。
  • 烏朱穆秦輔國公滾布紮下、來朝
  • 己巳。上手書諭㫖、諭大學士、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等官曰、今六月內、因有二王之事、朕心不勝悲慟、至今猶未釋然。又兼災祲頻告、愈加憂鬱、身體不安。頃往坐湯泉、始得稍解、仍未全愈。至饑民救養之計、未嘗時刻不廑於懷。近有蘇州織造李煦人來、詢知郯城至泰安、田榖稍有可望。由泰安至德州、被災甚重。今□山戊不

□口外田榖大收、口內各處田禾、俱屬平常。合共計算、所糶之榖、必不能多。今應將漕糧、多截留。于山東沿河州縣村鎮、俱各存貯、以備賑濟平糶之用。朕意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佐領一千有餘、每三佐領下、共出一人、可得三百人每三佐領、交與銀三千兩。分派各州縣。仍照前去人員、養饑民至來年七月。今八月內、可以到彼。這情事、爾等可確議。至東省今歲錢糧漕米、俱應速行停徵議奏。為此手書特諭。扈從大學士諸臣閱畢。奏曰、皇上恩綸、極其詳盡、此外無可再議。奏入、諭曰爾等既以朕所處為當、著於三佐領公派之時、將家計殷實部院官員、旗下曾為大僚者、及因公革職降級者、派出。其旗下閒散官員、及王、貝勒八分公屬下之官員護衛。亦酌行派出。派時、須令三佐領公同保舉具奏。朕所書上諭、此刻即行封固、速送至京師。既而復傳諭曰、包衣佐領、亦照此三佐領內派遣一人

  • 巴林多羅額駙納木松、喀喇沁公善巴喇錫來朝
  • 庚午。山東巡撫王國昌、疏報賑濟饑民米榖數目。上曰、朕先諭桑額截漕糧二萬石、令扈從部院官員、一同運至散賑糶賣。又命張鵬翮、將漕糧二萬石交伊屬員運至散賑糶賣。此事、扈從諸臣所共聞者。其交桑額之米石、已照朕諭散賑糶賣具疏奏結。今觀王國昌所奏、將程兆麟等所運至之米及常平倉收貯米石、俱行糶賣散賑與朕原諭不符。且王國昌又奏稱捐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官員俸資、衙役工食、賠補此項米榖似此、何時方能完結此項米榖、應令速行賠補貯倉。著九卿、詹事、科道、一併會議具奏
  • 辛未。上駐蹕喇門噶山
  • 科爾沁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巴特麻等、來朝
  • 鑾儀衛鑾儀使祁伯豸、以老病乞休。命以原官致仕
  • 廣東廣西總督郭世隆疏言、粵東自南澳起、經碣石鎮、與虎門協接界止。海面幾二千餘里、守汛遼闊。今應將遙對南澳之澄海協添設船隻與南澳對峙巡防。又海門一所、最為緊要。應改為海門營。移達濠營遊守千把、駐劄於此、分防廣錢二澳。達濠營、亦系要汛。即移海門所守備、改為達濠營守備、至甲子一所、乃險要海口。從前止千總一員、今應將鎮左營、移駐甲子所、與碣石鎮聯絡防守。又吳川營、隔海一百餘里。有𥒚州一島、宜設立耑營。龍門協屬之乾體營、名為水師、向駐於陸地。可歸併廉州營、將乾體營兵、令白鴿寨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統之、駐劄𥒚州改為𥒚州營。白鴿寨、徑以千總領營、照舊管束平海大鵬二所。至順德地方、外有香山虎門二協、內有省會之兵、應裁去順德總兵官止留中軍遊擊、改為順德營。其鎮標左營改為平海營。右營為大鵬營下部議行
  • 旌表直隸棗強縣烈女馮之秋女、幼齡守貞、拒奸慘死、給銀建坊如例
  • 癸酉。上駐蹕博洛和屯
  • 扈從大學士席哈納等、奏在京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會議賑濟饑民一事應差戶部賢能司官、令其馳驛速往、截留漕運尾船米五十萬石交山東地方官、並遵上諭、派出八旗官員、各支庫銀三千兩、往山東會同地方官、賑養饑民。上曰、賑濟山東饑民、事關緊要。應差大臣、分為三路。每路差大臣一員。將先派去人員、一併往返巡察、于事有益。自泰安至郯城、為中路。著穆和倫去。自濟南至登州、為東路。著辛保去。自德州至濟寧、為西路。著卞永譽去。截留漕糧、亦屬緊要。總漕桑額、見今無事、著作速前來、親看截留。其賑濟饑民人員所領銀兩、雖系公物、而勉力自效、有濟於民。事竣回時、一併議敘。
  • 蘇尼特多羅郡王垂基恭蘇隆、來朝。
 卷之二百一十 ↑返回頂部 卷之二百十二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