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2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二百十五 康熙朝實錄
卷之二百十六
卷之二百十七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戊辰朔。祭大社、大稷。遣都察院、左都御史舒輅行禮。

  • 己巳。科爾沁多羅扎薩克圖郡王鄂齊爾等、來朝
  • 庚午。上召大學士、及起居注官等、論滿洲諸翰林官學問優劣畢。大學士等奏曰。皇上天縱之聖。記識不忘。古今莫及。上曰、朕覽過之書、雖日月間隔、不甚遺忘。今雖年嵗稍增、而記性不減於前。即目前陳列諸書內、欲稽考某卷某處、但指令近侍取之、亦可即得、不至錯誤。大約存心清虛、不但事不遺忘、於養生亦為有益。又諭曰、臣下如有欺蒙、朕斷不姑宥。此外若為朕躬服食諸事、從未笞責一人。昨往釣魚處、膳房所備、止有肉肴、竟忘攜帶飯食。諸皇子、及近禦侍從、俱欲笞之。朕止之曰、彼無心、偶忘攜帶耳。此乃小事、可寬宥之。
  •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王永譽子王弘武、襲職。
  • 癸酉。予故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李應薦、祭一次。
  • 兵部議覆、雲南貴州總督巴錫疏言、紅苗新附、銅仁協應添額兵一千二百名、分為左右二營。增遊擊二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二員、領兵防汛。再添設同知一員、巡檢一員、專理苗務。應如所請。從之。
  • 乙亥。上駐蹕喇門噶山。
  • 予故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徐九如、祭葬如例。
  • 丙子。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 丁丑。遣大學士陳廷敬、祭先師孔子。
  • 戊寅。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徐秉義、以老乞休。允之。
  • 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吳爾三、目疾解退。銷去三次恩詔所得拖沙喇哈番。余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子吳爾欽、襲替。
  • 升廣東雷瓊道黃國材、為廣東按察使司按察使。
  • 庚辰。上駐蹕博洛和屯。
  • 阿祿科爾沁台吉卜寧等、來朝
  • 辛巳。烏朱穆秦和碩車臣親王色登敦多卜、來朝。
  • 科爾沁台吉拉什希卜等。來朝
  • 壬午。科爾沁多羅郡王達達布等、來朝
  • 癸未。兵部議覆、四川陝西總督博霽、疏參副都統筏喀、于操演兵丁時、舉動乖張失宜。應遣官往審。得㫖、筏喀、著調回京、此缺另補。
  • 都察院議覆、工科給事中王原、特參吏部文選司郎中陳汝弼不法一疏、新授浙江溫處道黃鐘、系投誠偽官。已于陝西道御史王自修、請斥失節文職案內革職。今陳汝弼乃朦混開列補授。應將陳汝弼革職、交刑部。尚書敦拜等、俱應降三級調用。上諭大學士等曰、此案甚大。情弊顯然。著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尋九卿等議覆、仍照都察院議。得㫖、敦拜等、俱著降三級留任。陳汝弼、革職、交刑部。
  • 甲申。上駐蹕張三營。
  • 翁牛特多羅貝勒額爾德布鄂齊爾、來朝。
  • 乙酉。蘇尼特多羅郡王垂基恭蘇隆等、來朝。
  • 丁亥。上駐蹕汗特木爾達巴漢地方。
  • 予故杭州漢軍副都統石元聲、祭葬如例。
  • 戊子。上駐蹕穆祿喀喇沁地方。
  • 己丑。上駐蹕愛里昂阿地方
  • 庚寅。蒿齊忒多羅郡王雅穆批爾等、來朝。
  • 辛卯。上駐蹕格德爾庫西爾哈和洛
  • 壬辰。秋分。夕月於西郊。遣戶部尚書凱音布行禮。
  • 上駐蹕翁牛特西爾哈和洛。
  • 癸巳。上駐蹕盈畢喇南岸
  • 科爾沁固山貝子阿必達等、來朝
  • 甲午。翁牛特多羅杜楞郡王額駙蒼津、進宴
  • 賜額駙蒼津、及其屬下官兵等、銀幣等物。
  • 是日、上臨幸新建公主第駐蹕。
  • 予故原任工部右侍郎哈鼐、祭葬如例。
  • 乙未。上駐蹕盈畢喇地方。
  • 諭大學士等、廣西道御史呂履恒、參直隸巡撫李光地、於秋審之事、任意決斷。夫直隸各省秋審事件、督撫按律定罪。具奏之後、九卿議覆。或奉㫖改緩決、次年督撫按律、仍以情實具奏而完結者、有之。或九卿督撫以緩決可矜具奏、而情罪可惡、奉㫖改為情實者、亦有之。秋審人犯、皆應正法之重囚。督撫依律具奏、乃其分也。若核其情由、酌量處置、皆出自上裁。凡人命案件、部院大臣、以及督撫、豈有不查律例、任意決斷者。此等情由、呂履恒未必盡如。此本著發還。
  • 丙申。上駐蹕爾哈蘇台昂阿地方。
  • 丁酉。上駐蹕巴顏和洛昂阿地方。

九月。戊戌朔。阿霸垓台吉德木楚克、來朝

  • 庚子。上駐蹕得爾吉惠漢地方。
  • 壬寅。上駐蹕薩爾巴爾昂阿地方。
  • 癸卯。吏部議覆、雲南道御史田從典、條奏各督撫於州縣中、往往破格請調。沿習弊生。請嗣後除舊例宜調之缺外、具餘概不准濫調。且嚴定督撫違例處分。應如所請。從之
  • 刑部右侍郎常授疏報、臣等奉命往廣東招撫海賊。今賊首阿保位等、二百三十七名、交納槍炮器械投誠。願為民者、按插原籍。願為兵者、編入各營。下部知之
  • 甲辰。克西克騰台吉喀爾畢等、來朝
  • 乙巳。上駐蹕額勒孫達巴漢昂阿地方
  • 丙午。上駐蹕格爾齊老和洛昂阿地方
  • 丁未。上駐蹕烏喇岱和洛
  • 喀爾喀台滾臣沙克劄等、來朝
  • 戊申。遣官祭歷代帝王。
  • 遣官祭城隍之神。
  • 己酉。福建浙江總督金世榮、題參海壇總兵官傅春秀、逼死營員。應行質對定案。得㫖、傅春秀、著解任質訊
  • 升西安駐防協領殷泰、為西安右翼副都統。鳳翔副將洪范、為福建海壇總兵官。
  • 庚戌。上駐蹕穆祿喀喇沁昂阿地方。
  • 辛亥。上駐蹕汗持木爾達巴漢昂阿地方。
  • 賜翁牛特、科爾沁、阿霸垓、敖漢、巴林、喀爾喀、柰曼、土默特、阿祿科爾沁、烏朱穆秦、蘇尼特、蒿齊忒、克西克騰、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袍褂銀兩緞疋鞍馬等物有差。
  • 賜喀喇沁隨圍官兵人等、銀幣布疋等物有差。
  • 壬子。上駐蹕張三營。
  • 癸丑。上駐蹕博洛和屯。
  • 甲寅。免江西清江等六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乙卯。上駐蹕喇門噶山。
  • 丙辰。上駐蹕喀喇和屯。
  • 丁巳。上駐蹕鞍子嶺。
  • 封歸誠圖爾古忒台吉阿拉卜朱爾、為固山貝子。
  • 調正藍旗蒙古副都統鄂齊禮、為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鑲白旗漢軍副都統隆科多、為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 戊午。都察院遵㫖察議、刑部審訊光棍金眼王五、吳謙等、打死三人一案、既已遲延、又不審出實情、又為解脫。應將尚書安布祿等、降級調用。得㫖、刑部前審此事、明系隱蔽。尚書安布祿、降三級留任。尚書王士正、侍郎陳論、俱降三級調用。餘依議
  • 上駐蹕兩間房。
  • 己未。上駐蹕古北口。
  • 予故禮部尚書韓菼、祭葬如例。
  • 兵部議覆、湖廣總督喻成龍疏言、奉部咨鎮筸額兵二千一百名、紅苗新附、應勻抽督撫提鎮各標兵九百名、合為三千名、防守鎮筸。但楚省官兵、皆系額設。與其勻抽、不如均調九百名、赴筸協汛、遞年更換。應如所請。從之。
  • 庚申。上駐蹕遙亭
  • 以故二等伯霸圖子馬蘭泰、二等伯伊雷子伊勒深、各襲爵。
  • 辛酉。上駐蹕密雲縣
  • 山東巡撫趙世顯疏言、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錢糧、及貯德州、臨清州銀米、請俟至四十四年徵收。得㫖、山東百姓、才有起色此項銀米、不可急徵。照該撫所請准行。
  • 壬戌。上駐蹕三家店。
  • 以吏部右侍郎吳涵、禮部左侍郎兼國子監祭酒邵穆布、詹事府少詹事汪霦、充經筵講官
  • 癸亥。上回宮。詣皇太后宮、問安。
  • 甲子。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 丙寅。吏部議覆、江南江西總督阿山、疏參禮科給事中許志進、為原任江西巡撫張志棟私人、挾仇參臣。受原任布政使李興祖等之賄、代為題留。伏乞嚴究指使之人。禮科給事中許志進、又疏參阿山、徇庇原任布政使張四教、盧崇興等、不法事。到任四年、濫收屬員節禮。邳、徐、賑饑之時、縱庇屬員、盜買倉榖諸款。查阿山被參、當靜聽處分。乃遽將言官訐奏。許志進既知阿山諸款、不早題參。乃于阿山訐參之後、始行互訐。均屬不合。阿山應解任。許志進應革職。得㫖、阿山已有㫖革職留任。許志進狂妄、素行亦不端。朕另降㫖、處分。
  • 升翰林院侍讀汪灝、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丁卯。先是、上遣侍衛拉錫等、探視河源、諭之曰、黃河之源、雖名古爾班索羅謨。其實發源之處、從來無人到過。爾等務須直窮其源、明白察視其河流至何處入雪山邊內。凡經流等處、宜詳閱之。至是、拉錫等回奏、臣等遵㫖、於四月初四日、自京起程。五月十三日、至青海。十四日、至呼呼布拉克。貝勒色卜騰劄爾、同臣等起程前行。六月初七日、至星宿海之東、有澤名鄂陵、周圍三百餘里。初八日、至鄂陵西。又有澤名劄陵周圍三百餘里。鄂陵之西、劄陵之東相隔三十里初九日至星宿海蒙古名鄂敦塔拉。登山之至高者視之星宿海之源、小泉萬億不可勝數。周圍群山、蒙古名為庫爾滾。即昆侖也南有山、名古爾班吐爾哈。西南有山、名布胡珠爾黑。西有山、名巴爾布哈。北有山、名阿克塔因七奇。東北有山、名烏闌杜石。古爾班吐爾哈山下諸泉西藩國名。為噶爾馬塘。巴爾布哈山下諸泉、名為噶爾馬春穆朗。阿克塔因七奇山下諸泉、名為噶爾馬沁尼。三山之泉、流出三支河、即古爾班索羅謨也。三河東流、入劄陵澤、自劄陵澤一支、流入鄂陵澤。自鄂陵流出、乃黃河也。除此、他山之泉、與平地之泉、流為小河者、不可勝數、盡歸黃河東下。臣等自星宿海、於六月十一日回程。向東南行二日、登哈爾吉山。見黃河東流、至呼呼托羅海山。又南流繞撒除克山之南。又北流至巴爾托羅海山之南。次日、至冰山之西。其山最高、雲霧蔽之。蒙古言、此山長三百餘里、有九高峰自古至今、未見冰消、終日雲霧蔽之、常雨雪、一月中三四日晴而已。自此回行十六日、至席拉庫特爾之地。又向南行過僧庫裏高嶺。行百餘里、至黃河岸。見黃河自巴爾托羅海山、向東北流。於歸德堡之北、達喀山之南、從兩山陝中、流入蘭州。自京至星宿海、共七千六百餘里。寧夏之西有松山。至星宿海、天氣漸低、地勢漸高、人氣閉塞、故多喘息。謹繪圖呈覽。報聞

冬。十月。戊辰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 頒康熙四十四年時憲曆
  • 諭內務府郎中齊蘇勒、耍兒渡、東旺、西旺等處、運河兩邊向來皆沙。其堤工系沙土築成、故不堅固。且又敵數處山水。兼之海潮、一日二次倒灌。所以逼回運河之水、不及流行、常漲滿溢出於堤者、因不能容受之故。朕前閱楊村相近、有舊河形跡一道。即于此間、建減水石壩、以分水勢甚為有益。此處近海、疏通甚易。所分之水、不可使通百靈港、寶坻縣、香河縣。此三處地勢低窪、難以抵敵。至建造減水壩、須口寬四五十丈、以石鋪之、使尾長而斜、堅固修築。若水長不至四尺、不能越減水壩可將見存舊河形跡、挑寬十丈。將此土即築兩邊之堤。爾會同直隸巡撫李光地、前往驗看、丈量具奏。
  • 己巳。諭大學士等、曩日耍兒渡等處堤岸、常被沖決、是以朕親臨遍視。見楊村原有一引河、去海近。即欲疏此引河、建滾水壩。水長開閘、使河水入海。因需餉浩繁、又恐無益、故不輕舉。朕今遣李光地等往估、欲仍開此引河。大都天津海潮至時、一股向王慶坨、一股向楊村逆流。故河水長時、即相觸旁流、以致堤岸沖決。今將楊村舊引河、挑浚建壩、自必有益。再子牙河廣福樓、亦有引河。昔開引河時、文安、大城、百姓、謂開河于彼有益。而青縣等處百姓、則稱開河於彼不便。互相爭論、皆集河干、各控其情。及朕諭以挑此引河、不獨便於文安、大城、而青縣亦自無虞。民始各退。後果兩處皆便
  • 庚午。皇太后聖壽節。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皇太后宮、行禮。遵懿㫖。停止筵宴。
  • 辛未。上御經筵。講畢。賜大學士、九卿、詹事、及講官等宴。
  •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楠、以病乞休。允之。
  • 升光祿寺卿汪晉徵、為順天府府尹。
  • 壬申。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兵部題補廣東高雷廉總兵官。得㫖、湖廣辰州副將趙文璧、著升授廣東高雷廉總兵官。近聞新授開化總兵官劉漢業之母八旬有餘雲南路遠。劉漢業、可另補近缺。其雲南開化總兵官缺、著雲南督標中軍副將黃秉鉞、升補。
  • 癸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上幸暢春園。
  • 甲戌。諭戶部、今嵗直隸地方、雨暘應候、禾稼有秋。各郡民生、皆獲安恒業。惟是去嵗山東被災之民、自冬月以迄春夏、流離轉徙、入順天河間境內者甚多。時設廠煮糜、所在賑救、因而米價至今未減。誠恐近畿一路閭井小民、拙于生計。是宜加恩寬恤、用弘休養。順天、河間、二府屬康熙四十四年、應徵地丁銀米、著通行蠲免。該巡撫、即飭府州縣官、張示遍諭。務俾窮鄉僻壤、均沾實惠、以副朝廷優軫畿輔黎氓至意。
  • 又諭戶部、山東、比年歉收、民生饑饉。朕焦勞宵旰、未嘗晷刻少釋於懷。康熙四十一年錢糧、既分別減免帶徵。又停四十二年徵收。蠲四十三年額賦。截漕平糶。發帑賑施。遣用多員分道贍養。有就食京城者、復設廠煮賑。命滿漢官員、資送回籍、給以籽粒之需、然後民間漸有起色。今嵗幸風雨和調。二麥畢登、秋禾稔獲、流移者悉返里閭、復業者咸安耕鑿。朕于往來山東人員、備加詢問、深慰於懷。但念被災之餘、甫離重困。若非大敷恩澤終不能遽厎盈寧著將康熙四十四年山東省、應徵地丁銀米等項、除漕糧外、通行蠲免。從來水旱靡常、撫綏百姓之道、全視大小官吏、實心講求、庶幾民有攸濟。諭㫖到日、該巡撫即飭有司、張示曉諭、務俾通省均沾實惠。仍牖導小民、撙節蓋藏、期於比戶皆有餘蓄、則於朕惓惓為民經畫之意、可以無負矣。
  • 又諭戶部、朕昨嵗南巡至浙江、見其農桑遍野、戶口蕃殖。閭閻氣象、較勝於康熙三十八年巡幸之時。朕心甚慰。浙省錢糧、雖前此屢經蠲貸、而朕車駕經臨、應更敷恩寬恤、俾民生益加充裕。當回鑾以後、即擬免康熙四十三年額賦。因山東急賑災荒、遂爾少緩。茲直隸各省、皆獲有秋。特申前命、康熙四十四年浙江通省、應徵地丁銀米等項、除漕糧外、著俱行蠲免。諭㫖到日。該督撫即嚴飭有司、張示遍諭、務使窮簷蔀屋、均沾實惠地方大小官吏、仍不時訓誡小民、令各守分節用。不論年嵗豐歉咸有蓋藏、庶無負朝廷殷愛養、賜租給復之至意。
  • 以鄂爾多斯故多羅貝勒古祿西席卜子拉希扎木素、襲爵
  • 以散秩大臣公傅爾丹、為正藍旗蒙古都統
  • 戊寅。上自暢春園回宮。詣皇太后宮、問安。
  • 己卯。上幸暢春園。
  • 升吏部右侍郎吳涵、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起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張睿、為刑部右侍郎
  • 庚辰。調戶部尚書李振裕、為禮部尚書。升河南巡撫徐潮、為戶部尚書兵部左侍郎屠粹忠、為兵部尚書。吏部左侍郎王掞、為刑部尚書。
  • 予故二等伯一等侍衛伊雷、祭葬如例。
  • 辛巳。諭戶部、朕宵旰孳孳、惟以康濟生民為念。每嵗四方水旱諭令各督撫、不時奏聞。仍間遣人員、馳往各路、諮詢農事。有自外省來者、必詳問所過地方雨。暘耕作之狀。凡以民生所重、無如粒食、不得不預為經畫也。康熙四十一年冬、朕巡幸至山東德州、聞知萊蕪等六州縣、民被災傷、即與豁免四十二年錢糧。及四十二年春、南巡視河。經行奉安一路、見其閭閻生聚、遠不逮於從前。隨下諭詳察被災州縣、蠲除額賦。並動倉穀賑濟。但蠲賑雖行、而人民甚屬窘迫。非以贍養蒙古之法行之。不能立遂生計。再三籌策乃命官民願效力者百餘人、星速前赴山東、計口授糧、給衣濟用、兼量助牛種等物。貧窶之民、皆賴以全活。比朕避暑口外、覺夏月雨水頗多、即命行文、移問山東等省。而東省果告潦災、秋禾失收、民滋困苦。但地方人情、猶帖然安堵。此即遣官養民之實效也。因又下諭增益多員、分往被水失收處、再加賑濟。顧各州縣地廣人眾、需費浩繁。猶必大加賑施、方能遍及。特命漕臣、親赴東省、截留漕糧五十萬石分貯沿河鎮市沖要之地、散賑而外、即平價發糶又諭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每三佐領各派一人。計得四百餘人。此所派人員、每佐領、領帑金一千兩給之。並備車輛駝馬等物。令分往山東各州縣、照前遣人員贍養、以至來年七月為期。其登、青、萊、三府。則截留漕米、由天津海道、運至其地。每府各三萬石。又遣大臣三員、分三路往來巡視、稽核散賑事宜、酌定平糶價值、而民間始盡沾實惠。至於未經散賑之際、饑民有流入京城者、老幼仳離、急於得食。爰於今嵗正月、命八旗王、貝勒、大臣、內務府官員、並漢大臣官員、設廠數十處、煮賑一月有餘。復念饑民拋棄鄉土、久住京師、究非長策。於是遣官雇募船隻、悉送還籍。仍給以銀兩、為日用籽粒之資。而流移之人、遂得復安本業入夏以來、風雨調和、三麥稔登、秋田多稼。該省呈進榖穗。合之往來人等奏對之語。朕心始為大慰。夫水旱災傷、事所時有。非恃廟堂之上、多方賑救、則民將何依。朕為山左勞心籌畫者、兩載於茲迺幸奏有成效。今三路大臣、及該撫、俱奏年榖順成、民生得所、賑事告竣。前後效力諸臣、宜加獎勸。去嵗春秋二次、遣往養民各員、著察明議敘。內有自出已力贍養者、從優議奏。其在京捐銀、及資送回籍人員、亦著一併議敘。東省停升轉官員、俱令照常升轉。
  • 予故原任兵部左侍郎楊雍建、祭葬如例。
  • 壬午。予故江寧副都統朔色、祭葬如例。
  • 歸化城左翼都統古木德故。以其子二等侍衛丹金、補授歸化城左翼都統。
  • 癸未。諭大學士、及戶部尚書等、戶部呈樣之斛與斗升、朕俱注水、詳加測量。其樣升上下四角、寬窄不勻。算積數見方、得三萬一千三百八十二分有零。其樣鬥上下四角、寬窄亦不勻。算積數見方、得三十一萬六千七百六十四分有零。其樣鐵斛、算積數見方、得一百六十萬分。其數不相符。查性理大全嘉量篇第十二內、每斛積一百六十二萬分。與今之鐵斛、校多二萬分。因鐵斛用之已久、不可輕改、是以依今之鐵斛五斗為准。造新樣鬥一具、方徑八寸、深五寸、積數見方、得三十二萬分。又造一新樣升一具、方徑四寸、深二寸、積數見方、得三萬二千分。若依此樣、十升一斗、五斗一斛、毫釐不差。諭畢。因出新樣銅斗升、付戶部堂官等曰、照式以鐵為之。
  • 升左通政周清原、為光祿寺卿。
  • 以一等侍衛馬武、為鑲白旗漢軍副都統。
  • 乙酉。轉工部右侍郎姜橚、為吏部左侍郎。以原任禮部右侍郎李錄予、為吏部右侍郎。轉兵部右侍郎王九齡、為左侍郎。升福建巡撫梅鋗、為兵部右侍郎。大理寺卿李斯義、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丁亥。以戶部尚書徐潮、充經筵講官。
  • 升內閣侍讀學士赫壽、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戊子。升山東布政使趙弘燮、為河南巡撫
  • 己丑。九卿等議覆、四川陝西總督博霽等疏請於三門、及汾、渭、賈魯等河、運米事、應交與河道總督張鵬翮查議具奏上諭大學士等曰、曩者賑濟陝西災荒、曾交總河靳輔、由河南運米。靳輔將運米河名、及沿途地名、詳開摺奏與黃河不相關涉。另從一河道運之。想是今徐潮所查之河。如挑通此河、其利無窮。無事之時、雖不甚緊要。倘至有用之時、誠不易得也。此河與黃河無涉、何必交總河。該部另議具奏、尋工部議覆、汾河、渭河、賈魯河、著各該撫設法挑浚。從之。
  • 刑部以議處吏部郎中陳汝弼案啟奏。上諭大學士等曰、部審此事、明系徇庇。其書辦妻子產業、俱在於此。既獲其子、則其父豈有不獲者。且陳汝弼家人、亦不曾與陳汝弼對辭。吏部之弊無窮若此者猶加徇庇。則惡人何所懲戒。此本發還。再議具奏。
  • 又諭曰、理藩院侍郎滿篤、辦事不妥。工部侍郎穆和倫、山東養民甫還。工部滿堂官俱有人。著穆和倫署理藩院事於兩處行走
  • 庚寅。升福建按察使范時崇、為山東布政使司布政使
  • 辛卯。上閱永定河。命皇太子允礽、皇十三子胤祥、隨駕。自暢春園啟行。是日駐蹕同苑。
  • 壬辰。上駐蹕華家營。
  • 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程文彝、為工部右侍郎
  •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李鎧、以病乞休。允之。
  • 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斯義、為福建巡撫。
  • 癸巳。上臨閱齊蘇。勒等所勘薛家莊、擬築減水壩之處。諭大學士等曰、此處迎溜頂沖、若築減水石壩、遇水漲時、石壩雖不妨、而兩邊土壩可虞。見在河勢、南岸露出磯嘴、北邊暗被沖刷、今已近北岸矣。朕向巡幸西塞之外、見黃河一邊露出磯嘴、則一邊必然沖刷。水性原如此、朕故知之。此處斷不可築減水壩也。因問之土民、皆云三十年前、河流原近南岸。眾皆驚服。
  • 上駐蹕頓邱。
  • 甲午。上閱視筐爾港堤工。諭大學士等曰、昨日踏勘之處、迎溜頂沖。彼處若築減水壩、甚為可虞。倘水發時、沖刷其東。則所築減水壩、反在河中、徒費人工矣。其楊村以南河岸、離堤雖遠、而相其地勢、亦難修築。此筐爾港近處有磯嘴、與河堤相去不遠。且河路又直通舊河、取道甚順。況東邊原因修築堅固、屢經大水、並無妨礙。此處修築減水壩甚好。若慮項沖、當於東邊、酌量修築數處、挑水壩、以分水勢。
  • 上駐蹕和韶屯。
  • 乙未。上駐蹕大營
  • 丙申。上駐蹕南苑。
  • 轉吏部右侍郎李錄予、為左侍郎。兵部左侍郎王九齡、為吏部右侍郎。升大理寺少卿陳詵、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太常寺卿勞之辨、為大理寺卿。
  • 調鑲白旗蒙古副都統勒色禮、為黑龍江左翼副都統
  • 予故原任戶部侍郎田雯、祭葬如例
 卷之二百十五 ↑返回頂部 卷之二百十七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