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熙朝實錄/卷之2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二百五十一 康熙朝實錄
卷之二百五十二
卷之二百五十三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春。正月。己卯朔。上詣堂子行禮。還宮。拜神畢。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侍衛等、詣皇太后宮、行禮。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賀。停止筵宴。

  • 朝鮮國王李焞、遣陪臣金昌集等、表賀冬至、元旦、萬壽節。及進歲貢禮物。宴賚如例。
  • 庚辰。上幸暢春園。
  • 乙酉。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 丙戌。孟春。享太廟。遣領侍衛內大臣公傅爾丹行禮。
  • 遣官祭太歲之神
  • 丁亥。諸王大臣等奏、本年祈穀行禮、請遣官恭代。得㫖、效祀乃朕之事。去自朕雖抱疾、誠敬之心、有加無已。猶勉強扶持往祭。今朕躬甚康又值六旬大慶之年尤當親祭。爾等所奏、知道了上自暢春園回宮。
  • 戊子。順天府進春。
  • 辛卯。祈穀於上帝。上親詣行禮。
  • 上奉皇太后幸暢春園。
  • 壬辰。以上元節、賜外藩科爾沁、烏朱穆秦、奈曼、翁牛特、蒿齊忒、紮魯特、杜爾伯特、蘇尼特、郭爾羅斯、喀爾喀、喀喇沁、阿霸垓、敖漢、巴林、毛明安、厄魯特、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及內大臣、大學士、侍衛等、宴
  • 癸巳。上元節。賜外藩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及內大臣、大學士、待衛等、宴。
  • 甲午。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己亥。賜朝正外藩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銀幣鞍馬有差。
  • 辛丑。諭大學士等曰、朕思防海之道、惟在陸路兵弁、守禦嚴緊、乃為扼要。如盛京、山東、沿海汛地官兵、能加意防緝。以致賊勢窮蹙、遂革心向化、以次投誠。此即嚴巡之明驗也。蓋海賊原無窩巢。初時不過數人。或系窮民、或為水手、其力不能自備船隻、亦無器械。因饑寒所迫、搶奪營伍、及商賈之船隻器械、漸次嘯聚。久而勢眾。又苦無米糧、乃往來海洋、肆行劫掠。每趁夏月南風、至山東、盛京等處至十一月西北風發、方能南回。其停留數月之中。或被官兵緝獲、或因風霜凍餒、漸次傷損、所餘無幾如現在浙江巡撫王度昭、解到海賊陳尚義等、詢其原夥賊船十一隻、賊眾不下千餘人。今止餘船四隻、賊眾不滿百人矣。觀去年十月十七日陳尚義等、在山東與官兵抵敵一事。遊擊閻福玉、率官兵船六隻、在劉公島地方巡哨。遇賊船四隻、乘西北風而來。見官兵船、即先發炮。官兵放船追𠞰。遊擊閻福玉、奮勇向前。因所乘之船、出諸船之先里許。賊見其勢孤。遂三面圍住、鏖戰良久。其餘官兵船隻、為風飄散、不能前救。以致遊擊閻福玉、被傷殞命、而賊眾亦傷多人。迨官兵後船追至。賊船已於十八日至盡山花鳥矣。原其所以傷官兵者、皆因官兵與賊船相遇、安排火器之際、致賊人乘間圍擁。若如滿洲兵操弓挾矢以待。賊船何由能逼近耶。且海賊出沒狡猾、素習海性、非徒恃水戰、所能撲滅也。朕御極五十餘載。凡水陸用兵機宜、無不洞悉。今沿海地方督撫提鎮、能用心防禦、不時稽察。使賊無所掠奪、則不期滅而自滅矣。前年關東海汛章京二員、帶領官兵八九十人、擊殺海賊四百餘人。朕面問二章京爾等何不誘賊遠離海岸、再行𠞰獲、可無遺類據奏離海岸五里有莊村居民。若容賊眾過此、倘地方萬一有失、即不能免疎防之罪矣。故未敢遠誘。是知沿海防汛、果能嚴肅。賊一登陸、便成擒矣。此防海之策、惟陸路守禦、為最要也
  • 癸卯。諭大學士等、鄉會試、皆掄才大典、關係緊要。今見考試官、不遴取真才、止圖賄賂。夤緣作弊者漸多。此等人、若不加嚴處、即行正法。斷乎不可。正考官、系考場統領之員。副考官、同考官等、通同作弊、嚴加覺察、是其專責、而謂不知情可乎。趙晉、吳肇中、二案處分正考官等互異。應行嚴議。著問九卿具奏。又諭曰、近閱部院衙門堂司官員、俱各守分。惟刑部侍郎張志棟、前任三省巡撫時、居官何如、巴必自知。屢經革職降級之後補小衙門堂官及授刑部以來、辦事好勝、把持衙門。凡九卿會同揀選保舉時、惟伊保薦者甚多。猶以為未足、又在別人保薦處列名。自大吏降補小衙門、理宜自愧。乃復靦顏、貪戀官職、專以保舉為事。殊屬無恥。著革職。
  • 甲辰。升江蘇按察使盧詢、為雲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湖北按察使牟欽元、為江蘇布政使司布政使。
  • 九卿議覆、江南科場賄通關節之副考官編修趙晉、原擬斬監候。但趙晉、系副考官、擅通關節、大幹法紀。應照順治丁酉科場例、改斬立決。呈薦吳泌試卷之同考官句容縣知縣王曰俞原擬流三千里。查王曰俞通同作弊、亦應改斬立決。夤緣中式之吳泌、及說事通賄之俞繼祖等、照原擬絞監候。呈薦程光奎試卷之同考官山陽縣知縣方名、原擬絞監候。查方名平素與程光奎往來、見過程光奎之文。程光奎在場內、抄錄舊文方名明知其文、即行呈薦。榜後又向程光奎索謝。應改斬立決其場前在貢院內埋藏文字、入場抄寫。中式之程光奎、照原擬絞監候。倩人代筆中式之徐宗軾、及夾帶文字中式之席玕、並照原擬枷責。正考官副都御史左必蕃、系專任科場之官、失於覺察。應革職。從之。
  • 又議福建科場賄通。關節之同考官吳肇中、應擬斬立決夤緣中式之王湯三、說事通賄之林英、應擬絞監候。正考官檢討介孝𤨓、副考官工部主事劉儼、失於覺察。應革職。從之。
  • 乙巳。以吏科給事中盧炳、為山東鄉試正考官。翰林院編修俞兆晟、為副考官。禮科給事中陳允恭、為山西鄉試正考官。翰林院編修俞梅、為副考官。
  • 以翰林院檢討海寶、提督雲南學政
  • 多羅貝勒滿篤祐生母薨、遣官致祭。
  • 戊申。諭理藩院、班禪胡土克圖、為人安靜、熟諳經典。勤修貢職、初終不倦。甚屬可嘉。著照封達賴喇嘛之例、給以印、冊、封為班禪額爾得尼。
  • 以左副都御史王企埥、為刑部右侍郎。
  • 以原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舒蘭、補原官
  • 和碩裕親王保泰妃薨遣官致祭

二月。己酉朔。

  • 庚戌。諭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九卿等、趙申喬陳奏、皇太子為國本、應行冊立。朕自幼讀書、凡事留意、纖悉無遺。況建儲大事、朕豈忘懷但關係甚重、有未可輕立者。昔立允礽為皇太子時。索額圖懷私倡議凡皇太子服禦諸物、俱用黃色。所定一切儀注、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皇帝、並未預立皇太子。太宗皇帝亦未預立皇太子。漢唐以來、太子幼沖、尚保無事。若太子年長、其左右群小、結黨營私、鮮有能無事者。人非聖人誰能無過。安得有克盡子道如武王者。今眾皇子、學問見識、不後於人。但年俱長成、已經分封。其所屬人員、未有不各庇護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將來無事乎。且為君難、為臣不易。古來人君、窮兵黷武者有之。崇尚佛老者有之。任用名法者有之。朕御極五十餘年、朝乾夕惕。上念祖宗遺緒之重。下念臣民仰望之殷。乾綱獨斷。柔遠能邇。體恤臣庶、毫無私心。當吳三桂叛亂時、已失八省、勢幾危矣。朕灼知滿漢蒙古之心、各加任用。勵精圖治、轉危為安。是以數十年來。海㝢寧靖。今欲立皇太子、必能以朕心為心者、方可立之。豈宜輕舉。即臣僚為國為民、念茲在茲、先憂後樂者、實不易得。太子之為國本、朕豈不知。立非其人、關係匪輕。朕將允礽從幼教訓。迨後長成、變為暴虐、無所不為。不知忠孝。不識廉恥。行事乖戾、有不可言者。推其故、皆由瘋狂成疾、迷惑所致。此疾有二十餘載矣。凡人醉後傷人、醒時知悔。伊似長醉不醒。所為過惡、身不自知。伊之儀錶、及學問才技、俱有可觀。今一至於此、非瘋狂而何。自廢而復立以來。朕尤加意教訓。心血耗盡。因伊狂疾終不痊癒、故又行廢黜。孟子雲、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大學雲、人莫知其子之惡。蓋父之于子、嚴不可、寬亦不可、誠為難事。如朕方能處置得宜耳。爾諸大臣、俱各有子。凡人幼時猶可教訓。及其長成、一誘於黨類、便各有所為、不復能拘制矣。立皇太子事、未可輕定。特召集爾眾大臣、明示朕意。趙申喬所奏摺、著發還
  • 辛亥。福建巡撫覺羅滿保奏、皇上六旬大慶。閩省闔屬紳衿兵民等、請於九仙山、建立碑亭、申祝萬壽。得㫖、建立碑亭、向曾禁止。此所奏不合、著飭行。
  • 宗人府等衙門題、托合齊肆行悖逆、罪惡重大。今雖於監禁之處病故。應將伊銼屍揚灰、不許收葬。伊子舒起、仗父威勢、恣意橫行。應擬絞監候。從之
  • 甲寅。諭大學士等、朕昨問投誠海賊陳尚義。伊等出洋行劫、遇西洋船隻、懼其火器不敢逼近。惟遇東洋商船、則掠取其銀米。亦不盡取。以此商船仍往來不絕也。中國與西洋地方。俱在赤道北四十度內。海洋行船。中國人多論更次。西洋人多論度數。自彼國南行八十度、至大狼山、始復北行入廣東界。常六閱月在海中、不見一山。又自西洋至中國、有陸路可通。因隔鄂羅斯諸國、行人不便。故皆從水路而行。鄂羅斯距京師、約萬二千里。西洋、及土兒虎特地方、皆與鄂羅斯接界。鄂羅斯倚土兒虎特馬匹。土兒虎特用鄂羅斯皮張。往年鄂羅斯、與雪西洋戰。土兒虎特、助鄂羅斯。大敗雪西洋。又回子溫都斯坦、布海兒、夜兒根等處產綿。制甲四十層、可敵浙江綿八十層。曾以鳥槍試驗知之。又過哈密六百里、有吐魯番地方。去雪山百餘里。其人晝伏。至夜始出耕種。其地甚熱而多石。若日出時耕種、輒熱死。又哈薩克即古陽關地。其人性好鬥。常結隊以殺擄為事。人心亦齊。若婦女被人擄去。其擄去之婦女、必乘間手刃其人而回。此地亦熱。草極肥盛。馬皆汗血。所產蘋果、葡萄、梨等物、皆大而美。又西北回子種類極多。皆元太祖後裔。又有一支在小西洋、約十萬人、皆住帳房。惟北極下為最寒。往時曾有人築室而居。明年人往視之。其人已無復存者。但見林間雪深數丈而已。昔人云、北海有積冰數百丈向以為荒誕。以此觀之、信不誣也。總之西北地方。極大其風土亦各不同。朕曾詳悉訪問是以周知也。
  • 以戶部尚書張鵬翮、為順天鄉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講文志鯨、為副考官。
  • 升山東登萊道甘國璧、為江蘇按察使司按察使。直隸通永道張連登、為湖北按察使司按察使。
  • 以喀爾喀故鎮國公車步登子屠巴襲爵。
  • 乙卯。上巡幸畿甸。命皇五子和碩恒親王允祺、皇八子多羅貝勒允禩、皇十四子固山貝子允禵、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祿、皇十七子允禮、隨駕。是日、自暢春園啟行。駐蹕稻田地方。
  • 大計天下各官、卓異官三十八員、貪酷官八員、不謹官三十九員、罷軟官二十四員、年老官六十七員、有疾官三十九員、才力不及官三十六員、浮躁官三十六員、分別升賞處分如例。
  • 升通政使崔徵璧、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升河標副將曹廷諫、為高雷廉總兵官。
  • 大學士等、以刑部等衙門、審擬戴名世、私造南山集、照大逆例淩遲一案。請㫖。上諭曰、戴名世、從寬免淩遲、著即著斬。方登嶧、方雲旅、方世槱、俱從寬免死、並伊妻子、充發黑龍江。此案、內干連人犯、俱從寬免治罪、著入旗
  • 丙辰。上駐蹕馬家莊
  • 丁巳。上駐蹕內渠地方。
  • 遣大學士王掞、祭先師孔子。
  • 理藩院題、喀爾喀多羅貝勒布達扎卜故。查冊內並無世襲之語。其子雲敦林臣或襲貝勒或降襲公爵、請㫖定奪。得㫖、雲敦林臣、著襲封鎮國公。
  • 戊午。祭大社、大稷、遣都統崇古禮行禮上駐蹕南沙口。
  • 己未。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 上登舟。泊趙北口。
  • 庚申。御舟泊郭裏口
  • 以吳喇忒故鎮國公杜冷子諾爾布林臣、襲爵
  • 癸亥。御舟泊段村
  • 升左通政郝惟諤、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 予故議政大臣正藍旗。滿洲都統吳達禪、祭葬、諡襄敏。
  • 予故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淩紹雯、祭一次
  • 乙丑。御舟泊圈頭。
  • 丁卯。御舟泊趙北口。
  • 己巳。上自趙北口陸行。駐蹕苑家口。
  • 以土默特故多羅達爾漢貝勒馬呢子阿喇卜坦、襲爵。
  • 戶部議覆、山東道御史成文運疏言、奉差收稅官員、定限一年期滿。不應攜帶家口。其有廣收童僕、及任所置婢妾者、亦請禁止。回京後、考核未畢、不得擅買田宅、並放債等項。應如所請。從之。
  • 庚午。上駐蹕南八里莊
  • 辛未。上駐蹕北寺堡
  • 癸酉。春分。朝日於東郊。遣禮部尚書赫碩咨行禮。
  • 上駐蹕李家渠地方。
  • 諭大學士等曰、福建巡撫覺羅滿保奏閩縣等十六州縣員缺、請于卓異人員內揀選補授。部議不准。督撫等為地方得人起見、懇切陳奏、理所宜然。其應否准行補授、恩出自朕。近見督撫此等事題請言官每從中阻撓邇來一御史奏稱、閩屬十六州縣員缺、滿保請揀選卓異薦舉官員補授、可為一時之計、未可為經久之例。不如擇本省之員調補。若揀選卓異薦舉官員補授、必致懸缺以待、於地方無益等語。閱之似乎有理。其實皆系卓異薦舉官員、逆料伊等應該升轉、不願往海濱苦地、希圖美缺、因於未經部覆之先、預行條奏、則部議自然不准。所以特囑言官言之也。如此則權盡歸都察院科道等官。此是明末惡習、斷不可長。爾等到京、問九卿詹事科道具奏。朕回鑾時。務將閩屬十六州縣員缺、即行補授發往。特諭。
  • 刑部等衙門會議、順天鄉試中式第一名查為仁之父查日昌、倩人為伊子代筆、賄買書辦、傳遞文章。事發後、又脫逃被獲。應斬監候。查為仁中式情弊、雖由伊父主使、而通同作弊、又相隨脫逃、希圖漏網。其書役龔大業、收受賄賂、傅遞文章。俱應絞監候。代查為仁作文之舉人邵坡、應革去舉人、杖徒。失察之監察御史常泰、李弘文、應罰俸一年。從之。
  • 先是、上諭九卿科道等、將直隸各省提鎮官員賢否、公舉具奏。時御史鄭恂、保舉山東登州總兵官李雄。御史段曦、保舉雲南鶴慶總兵官郝偉。嗣因通政使司參議陳汝咸、兵部侍郎宋駿業、言李雄、郝偉、居官不職。鄭恂等、將注出保舉字樣復行抹去。至是、九卿等奏、鄭恂、叚曦、應交部議處。上曰、鄭恂、叚曦、有玷言職。著革退。
  • 甲戌。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 遣官祭先農之神。
  • 上駐蹕南苑
  • 江蘇巡撫張伯行疏言、江南漕船、定限正月內過淮。嗣經前任總漕桑額、題請展限一月、改於二月以內過淮。定限一寬、官民率皆緩視。過淮既遲、則抵通不克如期。安得望回空之早。請仍照原限、令正月以內過淮。又重運漕船、並回空漕船、皆給以限單。經過沿河州縣、注明出境入境時日、則運丁不敢逗遛、而抵淮到通之限、皆凜遵無逾矣。得㫖、著照該撫所請行。
  • 刑部等衙門會議、順天鄉試中式之周啟、系原任步軍統領托合齊家人週三之子。倩人代筆、串通謄錄受卷所吏役、通同作弊。應絞監候。週三于賄囑司獄周芝荃、致死首告伊子之邵文卿、希圖滅口案內、已經論斬、從重歸結。至於說事通賄之談汝龍、高嶽、受贓之謄錄所書吏阿亮公、受卷所書吏錢燦如、亦應絞監候。代周啟作文之王廷銓、應杖徒。失察受卷所官唐縣知縣、李嶟瑞、降一級、罰俸一年。監試御史楊篤生、陳勳、阿邇賽、石芳柱、各罰俸一年。謄錄所官無極縣知縣陳明倫、已經休致。提調官順天府府丞李法祖、已經別案革職。俱無庸議。得㫖、週三、周啟、身系奴僕、肆行賄賂、紊亂科場大典。情罪可惡。俱著即處斬。李嶟瑞、楊篤生、阿邇賽、石芳柱、陳勳等、系專司科場事務官員。怠玩疎忽、不行嚴察。殊屬溺職。著革職。餘依議。
  • 乙亥。上回駐暢春園
  • 丙子。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丁丑。上自暢春園回宮。
  • 諭吏部尚書兼管倉場事務富甯安等、朕聞米價比往年稍昂。緣今歲天下各省人民、來集者甚多。米價故較往年翔貴。今倉內米數充足。先發一萬石、照時價減糶、則來集之民、可以賤價得米、而京城米又得盈餘。于民生大有裨益。若一萬石不敷、再發一萬石糶賣。爾等將價值定議具奏。
  • 予故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桑額、祭葬如例。
  • 厄魯特輔國公雲木春故、遣官致祭。
 卷之二百五十一 ↑返回頂部 卷之二百五十三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