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三十二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三十三
卷之三十四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朱軾 等奉敕修

康熙九年。庚戌。九月。乙卯朔。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戶部議覆、吏科給事中莽佳疏言、遇災蠲免田賦。惟田主沾恩、而租種之民、納租如故、殊為可憫。請嗣後徵租者、照蠲免分數、亦免田戶之租、則率土沾恩矣。應如所請。從之
  • 丙辰。諭禮部、太祖高皇帝創建鴻圖。肇興景運。太宗文皇帝丕基式廓。大業克弘。迨世祖章皇帝誕昭功德。統一寰區。即欲躬詣太祖太宗山陵。以天下一統致告。用展孝思。因盜賊未靖、師旅繁興、暫停往謁。朕以眇躬、纘承鴻緒。上托祖宗隆庥。天下底定。盜賊戢甯、兵戈偃息。每念皇考未竟之志、朝夕寢食、不遑寧處。本欲先詣太祖太宗山陵。再詣世祖山陵。因奉太皇太后慈命。以世祖升遐十年。未得一詣陵寢。于本年八月前往。朕是以恭侍太皇太后。先詣孝陵展謁。禮成言旋。今欲仰體皇考前志。躬詣太祖太宗山陵、以告成功、展朕孝思。著議政王、貝勒、大臣、內院、九卿、科道掌印不掌印各官、會議具奏
  • 喀爾喀車臣汗、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以蘇尼特故多羅杜楞郡王楮魯木子公額、襲爵
  • 工部議覆、河道總督羅多疏言、修河工程、額用協夫三萬四千八百餘名。請于江南、山東、兩省僉派協濟。查僉派夫役、恐道遠民艱、又官吏藉端滋擾、不便准行。其協濟夫役、應行召募。查舊發工役銀、每日四分、今加給二分、則工程不致違誤。得㫖、河工關係重大、時近冬寒、勢不容綏。倘臨期應募無人、復行僉派、必致遲誤。著該督先行竭力召募、盡所得人夫供役。如萬不能得、就近量行僉派協濟、仍一面作速題明。該管官員、務須加意撫恤、不得藉端科擾、困累小民。餘依議
  • 丁巳。升貴州鎮遠副將石玉貴、為浙江甯海總兵官
  • 戊午。諭禮部、天文關係重大、必選擇得人、令其專心學習、方能通曉精微。可選取官學生、令其與漢天文生、一同學習。有精通者、俟欽天監員缺、考試補用。尋禮部議、於官學內、每旗選取十名、交欽天監分科學習。有精通者、俟滿漢博士缺出補用。從之
  • 己未。先是、吏部疏言、臣部處分官員條例、間有事蹟相同、輕重不一者。請將順治十八年後題准之例、彙集參酌、務令畫一簡明、以昭法守。奉有俞允之㫖。至是、遵㫖更定例款、頒行天下
  • 庚申。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議政王大臣等遵㫖議奏。皇上仰體世祖章皇帝前志。欲躬謁太祖太宗山陵、以告成功、用展孝思、允合孝道。但今歲北地苦旱、南方患水。兼之黃運二河、大興工役。今皇上已於八月內、躬詣孝陵。今復往謁二陵、路途遙遠。凡一切應用之物、預備難及。請暫停今歲恭謁。得㫖、謁陵典禮。關係重大。今年暫行停止。其舉行日期。著候㫖行
  • 和碩簡慧親王德塞無嗣、以其弟喇布、襲封和碩簡親王
  • 甲子。免直隸行唐縣、本年分雹災額賦十之一。保定縣、本年分水災額賦十之三
  • 丁卯。以三等伯佟國瑤、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 戊辰。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授故鎮國將軍祜世布子滿達、為三等奉國將軍
  •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費揚武子色黑、襲職
  • 命東閣學士陳敱永、為武會試正考官。侍講學士李仙根、為副考官
  • 升雲南按察使張彥珩、為湖廣布政使司布政使
  • 庚午。太子太保內國史院大學士杜立德、刑部尚書馮溥、俱以老疾乞休、溫㫖慰留之
  • 戶部議覆、浙江巡撫范承謨等疏言、嘉湖二府水災、本年漕糧二十二萬四千餘石、請每石折銀一兩徵解。糧既停運、則耗潤米八萬九千六百餘石、幫貼銀十萬五千餘兩、俱可免徵。應如所請。從之
  • 辛未。內大臣內秘書院大學士巴泰、以老乞休。溫㫖慰留之
  • 壬申。設雲南永昌守道缺
  • 予故奉天將軍吳瑪護、祭葬如例
  • 甲戌。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喀爾喀土謝圖汗、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乙亥。諭吏部、兵部、朕惟致治雍熙、在於大小臣工、悉尚廉潔。使民生得遂。內外滿漢文武官員、各有職守、必律己潔清、屏絕饋受、乃能恪恭職業、副朕任使。近聞在外文武官、尚有因循陋習、借名令節生辰、剝削兵民、饋送督撫提鎮司道等官。督撫提鎮司道等官、復苛索屬員、饋送在京部院大臣科道等官。在京官員、亦交相饋遺。前屢經嚴禁、未見悛改、殊違潔己奉公之義。兵民日漸困乏、職此之由。以後著痛加省改、斷絕饋受、以盡厥職。如仍蹈前轍、事發之日、授受之人、一併從重治罪。必不姑貸
  • 丁丑。除陝西雒南縣、水沖地二百餘頃額賦
  • 戊寅。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辛巳。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 壬午。命內國史院學士張鳳儀、教習庶起士
  • 癸未。免山東濰縣、本年分雹災額賦
  • 喀爾喀丹津喇嘛、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旌表節婦、廣西臨桂縣唐之忍妻陽氏、烈婦、山東膠州韓士楷妻張氏、各給銀建坊如例

冬。十月。乙酉朔。享文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 頒康熙十年時憲曆
  • 賜喀爾喀索諾穆貝勒下、窮苦人丁、馬、牛、羊、有差
  • 丙戌。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免山東陽信等八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先是、上遣和碩額駙吳應熊、往雲南省視伊父吳三桂。至是、吳三桂奏報、八月二十六日、仍遣吳應熊自滇赴京。下部知之
  • 丁亥。皇太后聖壽節。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皇太后宮行禮。遵懿㫖、停止筵宴
  • 浙江福建總督劉兆麒疏報、偽甯遠將軍林伯馨、偽都督施轟、率偽官一百四十四員、兵一千六百九十名、船三十隻、自臺灣赴浙投誠。下部議敘
  • 戊子。免山東齊東等七州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己丑。策試天下武舉、於太和殿前
  • 庚寅。以原任左宗正宗室杜蘭、為宗人府右宗正
  • 予故少保兼太子太保內國史院大學士蔣赫德、祭葬、諡文端
  • 辛卯。上御太和殿、傳臚、賜殿試武舉張英奇等二百人、武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 免山東濟陽等十四州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壬辰。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吏部題、舊例雙月補授各項官員、俱按二八分分缺。一月出五缺、用大選之人四員、推升之人一員。不及五缺、俱歸大選。以致推升之官、日漸壅滯。嗣後請將上下月缺匯算。大選之人、補授四員之後、即將推升之人、補授一員、不必拘定一月內算缺、則推升官壅滯可疏通矣。從之
  • 吏部又題、見行事例、凡官員升轉、論考滿功次、不論俸滿。嗣後即升官員、俱照考滿功次、年月先後補授。若同日奉㫖、仍就內較俸深者補授。從之
  • 大西洋國正貢使瑪訥撤爾達聶、道經山陽縣病故、命江南布政使致祭
  • 旌表節婦、湖廣黃陂縣劉氏、平南王藩下施承恩妻周氏、劉可升妻呂氏、孟從見妻錢氏、鄧志先妻華氏、張士金妻賴氏、俱給銀建坊如例
  • 癸巳。諭禮部、朕維至治之世、不以法令為亟、而以教化為先。其時人心醇良、風俗朴厚、刑措不用、比屋可封。長治久安、茂登上理。蓋法令禁于一時、而教化維於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務末也。近見風俗日敝、人心不古。囂淩成習、僭濫多端。狙詐之術日工、獄訟之興靡已。或豪富淩轢孤寒。或劣紳武斷鄉曲。或惡衿出入衙署。或蠹棍詐害善良。萑苻之劫掠時聞。讐忿之殺傷疊見。陷罹法網、刑所必加。誅之則無知可憫。宥之則憲典難寬。念茲刑辟之日繁。良由化導之未善。朕今欲法古帝王、尚德緩刑、化民成俗。舉凡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誡窩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讐忿以重身命。以上諸條、作何訓迪勸導、及作何責成內外文武該管各官、督率舉行。爾部詳察典制、定議以聞
  • 以原任河南按察使許纘曾、為雲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 甲午。諭戶部、淮揚所屬地方、歲比不登、屢廑朕懷。今年又遭水災、黃淮交漲、堤岸沖決。百姓室廬、多被淹沒。夏麥未獲登場。秋禾播種、水潫難施。民生失所。特差部臣速行踏勘、准動正項錢糧、存積銀米、將饑民賑濟。但被災之民、既無耕獲、何以輸糧。如再加催科、愈不堪命。今年淮揚所屬被災地方、應徵錢糧共該若干、爾部速行酌議蠲免、以副朕恤災愛民至意
  • 改內三院大學士學士銜。以圖海、巴泰、為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索額圖、李霨、為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杜立德、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對喀納、為文華殿大學士。管刑部尚書事。折爾肯、哈占、為中和殿學士。塞黑、達都、為保和殿學士、馬朗古、張鳳儀、為文華殿學士。靳輔、為武英殿學士。田種玉、為文淵閣學士。陳敱永、為東閣學士。折庫納、熊賜履、為翰林院掌院學士、俱兼禮部侍郎
  • 乙未。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丁酉。諭禮部、帝王圖治、必稽古典學、以資啟沃之益。經筵日講、允屬大典、宜即舉行。爾部詳察典例、擇吉具儀奏聞
  • 戊戌。升參領王永清、為貴州黔西總兵官
  •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綽克托族孫錫喇布、襲職
  • 雲南永北總兵官陳德、以病乞休。允之
  • 辛丑。上幸南苑行圍
  • 甲辰。戶部議覆、山東巡撫袁懋功疏言、曹縣牛市屯決

口。沖沒金鄉、魚台、單縣、城武、曹縣、臨清衛、村莊房屋田土、非尋常水旱災荒可比。請破格蠲恤。查定例、被災九分十分者、全蠲本年額賦。被災七分八分者、于應蠲外、加免二分。並令該撫發常平倉穀賑濟。從之

  • 己酉。上自南苑回宮
  • 癸丑。甯古塔副都統胡巴克泰巴圖魯、以老乞休。命以原品致仕

十一月。甲寅朔。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丙辰。禮部遵㫖議覆。經筵應照順治十四年例。每年春秋二次舉行。擇于明年二月十七日午時開講。前期皇上親祭奉先殿、及先師孔子。講官聽內閣酌定員數題用。經書講章、應令講官撰送、內閣酌量改定、預期恭進御覽。禮儀筵宴、俱照舊例。其日講日期、擇于本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巳時開講。日講官亦俟內閣酌定題用。得㫖、經筵日講舉行日期、知道了。民經設立翰林院、其日講官及應行事宜、著翰林院酌定具奏
  • 丁巳。升雲南左鎮中軍副將王景、為雲南援剿右鎮總兵官
  • 喀爾喀鎮國公根敦代青故、遣官致祭
  • 吏部議覆、左都御史杜篤祜疏言、降級革職人員、于吏部具呈辨復者、不一而足。是以內外離任各員、不論有冤無冤、紛紛控訴、殊非重名器、清銓法之意。應如所請。凡降革人員、在臣部具呈辨復者、一概停止。如果有冤抑、許仍赴通政使司、登聞鼓衙門、控告。核明具題。從之
  • 戊午。戶部議覆江甯巡撫馬祜疏報、太倉等十二州縣水災、應令該撫委員嚴查、據實另造分數冊題報、以憑再議。得㫖、今年江南水災甚大、比往年不同。該撫身在地方、既稱松蘇等屬低窪地方、見今淹沒、爾部復議行查、恐致遲延、災民受困。著將馬祜所奏、再行詳議以聞
  • 己未。戶部題、嗣後總督巡撫、自一品二品官推授者、仍照原品支俸。自三品以下官推授者、俱支三品俸。永著為例。從之
  • 庚申。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授臺灣投誠偽官林伯馨、施轟、為左都督。陣雄、黃麟、蔡龍、為都督同知。林居、王國忠、陳秋、陳王□吉、王祖、郭俊、為都督僉事。餘授職賞賚有差
  • 工部題、康熙二年、奉上諭。一品二品官曾經賜諡者、除造墳外、仍與立碑。其三品官加級至二品者、禮部原未定有立碑之例。今陝西巡撫白清額、既奉㫖賜諡、應照二品官立碑。嗣後官員、凡經賜諡者、即照此例行。從之
  • 癸亥。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 甲子。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冬至慶賀禮。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賀
  • 丙寅。禮部議覆、順天府府丞高爾位疏言、鄉飲酒禮一節。臣府每歲舉行兩次。照例將漢人中年高有德者、選擇敦請。臣思八旗下滿洲、蒙古、漢軍、其中豈無年高有德、堪為賓介者。似宜滿漢一體舉行、以昭獎勸。應如所請。從之
  • 丁卯。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工部議覆、刑科給事中張惟赤疏言、河工協濟人夫、皆經該地方津貼而來、江南各府、方被水旱之災、正項尚且議蠲、額外豈堪重累。前部臣主募夫之議、原定每名給工食銀六分。今河臣雖改用派夫、豈有募則給工食、而派遂不給工食之理。所宜一體議給。應將原派地方按月津貼之銀、行令停止。查兩河工程、所給夫役工食、先經總河題明、日給四分。今協濟之夫、于役遠方、應照前會題募夫工食之例、每日給銀六分。至於津貼之費、

責令地方官曉諭停止。從之

  • 庚午。免湖南瀏陽等十一州縣、衡、常、二衛、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辛未。刑部等衙門遵㫖議定、限內禁斃處分例。凡承問案件、各官將正犯俱審取口供後限內監斃者免其議處。雖在限內、並不審理、取供遲延、一案之內、監斃一二人者、罰俸六個月、三四人者、罰俸一年、五六人者、降一級留任、七八人者、降二級調用、九人以上者革職、將牽連及無干之人、監斃一二人者、罰俸一年、三人者、降一級留任、四人者、降二級調用、五人者、革職。若上司不據實題奏者、降二級調用。至於逾限、雖取錄口供、不行審結、將正犯監斃者、照限內不取口供致死者例處分。將牽連及無干之人、監斃一人者、降一級調用、二人者、降二級調用、三人以上者革職。上司不據實題奏者、降二級調用。若限內不能完結、再行展限、仍照限內監斃例處分。如在展限外死者、亦仍照逾限例處分。從之
  • 壬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予故原任廣東左翼總兵官左都督許爾顯、原任廣東右翼總兵官右都督吳進功、各祭葬如例
  • 癸酉。升吏部左侍郎艾元徵、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 免直隸開州、元城等二十五州縣、山東商河等五縣、及青州左衛、河南胙城、汲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吏部都察院、遵㫖會勘御史李之芳、參劾大學士魏裔介一疏、一、魏裔介兄魏裔魯、任山東運使敕書內、增寫府字。雖系大學士李霨、衛周祚看稿、魏裔介並未舉正其誤、欲令伊兄將知府統轄、顯有隱蔽之跡。一、魏裔介於順治十八年四月、再補左都御史、本年正月恩蔭、需次各員、例不獲與。至康熙三年、魏裔介身為吏部尚書、將伊子魏嘉、援前詔准蔭、故違令典。一、魏裔介叔魏櫆祥、任江寧府同知。弟魏裔訥、任淮安府桃源縣知縣。本非屬員。錢穀刑名、略無關涉。特以桃邑荒殘、巧圖回避、當該撫具題之日、魏裔介方為吏部、不行駁正、私覬伊弟獲改美任。三事皆實。理應議處。緣在康熙九年五月初六日赦前、勿論。第魏裔介奉㫖回奏、不據實引咎、乃稱已曾劾過大學士劉正宗。李之芳與劉正宗同鄉、挾仇誣構。又伊子請蔭、在魏裔介為吏部尚書時、始行具題。乃隱諱不言、而以都御史任內送蔭為解、殊非大臣之體。應削去所加之級、罰俸一年。魏裔魯敕書、送部銷毀改給。魏嘉削去蔭生。魏裔訥不許回避、仍候桃源缺出補用。至考選庶起士、及舉刑部主事杜鎮、纂修實錄二事、魏裔介並無市恩徇情之處、李之芳所言涉虛。亦應處分。但疏內三事既實、例得免議。得㫖、魏裔介免其削級罰俸。嗣後益宜勤慎供職、以副朕寬宥之意。餘如議行
  • 甲戌。以淮揚數被水災、特命高郵、寶應等十五州縣、應徵康熙九年並帶徵七八年漕糧漕項、概行蠲免
  • 乙亥。定理藩院郎中、與六部滿郎中、一體升轉
  • 添設光祿寺滿署丞三員。筆帖式四員
  • 刑部題、直隸各省審理人犯、援赦具題、內有擬罪舛錯者、臣部將犯人之罪改正、仍援赦豁免、而承問各官舛錯在赦後者、仍交該部議處、似屬太過。此等不過一時錯誤、並非有心擅為重輕。嗣後凡正犯已經援赦免罪者、其承問舛錯各官、應免其交部議處。從之
  • 丙子。裁江南西新關戶部差、歸併龍江關工部管理。蕪湖關工部差、歸併本關戶部管理
  • 安徽巡撫張朝珍、以病乞休。慰留之
  • 丁丑。免山東濟甯州、本年分水災額賦十之三
  • 己卯。禮部題、皇上弘敷教化、特頒聖諭十六條、以示尚德緩刑、化民成俗至意。應通行曉諭八旗、並直隸各省府州縣鄉村人等、切實遵行。從之
  • 庚辰。升參領蒯齊、為甯古塔副都統
  • 辛巳。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轉吏部右侍郎王清、為左侍郎。禮部右侍郎曹申吉、為吏部右侍郎
  • 禮部題、據國子監呈稱、世祖章皇帝時、八旗官學生、不論文武官員子弟、每佐領下、選擇二名、移送國子監教習。後順治十八年、奉有文官子弟、不許送官學生之㫖。但官學生、俱系部院衙門錄用、關係緊要。且今奉上諭、文武蔭監、仍以部院衙門錄用。以後相應仍遵世祖章皇帝時例、不論文武官員子弟、令本佐領將可學之人、移送本監教習。應如所請。從之
  • 壬午。改內秘書院大學士魏裔介、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 吏部尚書馬希納、以病乞休。得㫖、准其解任調理、病痊起用
  • 癸未。免江南太倉、婁縣、無錫等十二州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十二月。甲申朔。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浙江巡撫范承謨疏言、前奉恩詔、以寧波府前明翰林院編修葛世振、舉山林隱逸。奉有赴京錄用之㫖。今本官呈稱抱病、不能起程、請俟葛世振病痊之日赴京。得㫖、該撫既稱葛世振品行端重、才學優贍、仍著力疾前來、以副朕求賢任用之意
  • 乙酉。命文華殿大學士管刑部尚書事對喀納、管吏部尚書事
  • 戊子。設翰林院滿漢侍讀學士各三員。侍講學士各三員。侍讀各三員。侍講各三員。典簿孔目各一員。待詔各二員。習滿字筆帖式十六員。習漢字筆帖式十六員
  • 江西巡撫董衛國、以病乞休。慰留之
  • 升參領翁愛、為西安副都統
  • 己丑。升文淵閣學士田種玉、為禮部右侍郎
  • 庚寅。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丙申。封故鎮國公高色子牛鈕、為輔國公
  • 戊戌。免江南高郵、寶應等十二州縣衛、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以科爾沁故多羅貝勒綽爾濟子鄂緝爾、襲爵
  • 己亥。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庚子。皇后千秋節。照例行禮。停止筵宴
  • 辛丑。戶部議覆、甘肅巡撫花善疏言、甯州地處邊鄙、土田瘠薄、而科賦獨重。近因歲歉、民逃地荒。請將本州錢糧、照真寧縣一例徵收。其逃荒地丁、悉與豁免。應如所請。從之
  • 癸卯。升山西陝西總督莫洛、為刑部尚書
  • 丁未。順天府進春
  • 免浙江烏程等五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以鄂爾多斯故鎮國公劄穆素子索諾穆、襲爵
  • 旌表節婦、浙江仁和縣卓人月妻丁氏、錢塘縣汪知元妻王氏、孫學敏妻楊氏、楊士毅妻王氏、王之輔妻邵氏、富陽縣章希義妻楊氏、長興縣徐聖妻莫氏、山陰縣駱元裕妻俞氏、俞一和妻馮氏、蕭山縣周萬紀妻童氏、何之楠妻黃氏、臨海縣馮元鼎妻陳氏、馮繼祖妻戴氏、各給銀建坊如例
  • 戊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諭大學士等、朕近日披覽章疏、於科道官條奏、有合於事理、裨益政治者、虛懷聽納、不憚見之施行。其所言無益、不可行者、非剿襲陳言、則浮泛塞責。爾諸臣寧有不知。今後有言關政理、切實可行者、照常票擬、朕親加裁奪。其或不可行者、若悉下部議、既屬無益、徒令章奏繁多、反致應行事務稽遲。爾等可詳酌事理、以不准行擬㫖、朕仍審擇而執其中。古之聖帝賢王、雖邇言是察、亦無稽勿聽。用言致治之道、蓋當如此
  • 庚戌。以二等精奇尼哈番許弘德、為平南王藩下右翼總兵官
  • 予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額克錫納、祭葬如例
  • 辛亥。歲暮。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 遣官祭太歲之神
  • 旌表八旗節婦、滿州敦多輝妻布氏等二十四人、漢軍祖文弼妻劉氏等三人、烈婦、滿洲法古妻胡氏等四人、各給銀建坊如例
  • 是歲。人丁戶口、一千九百三十九萬六千四百五十三。田、地、山、蕩、畦地、五百四十五萬五千五十六頃八十一畝有奇。徵銀、二千五百八十九萬七千九十二兩有奇。米、豆、麥、六百二十一萬一千三百四十石五斗有奇。草、二百三十萬五千六百五十五束。茶、十六萬八千五十引。行鹽、四百四十二萬五千三百六十一引。徵課銀、二百七十八萬三千四百八兩有奇。鑄錢、二萬九千五十四萬三千二百五十有奇
 卷之三十二 ↑返回頂部 卷之三十四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