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五 康熙朝實錄
卷之六
卷之七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朱軾 等奉敕修

康熙元年。壬寅。八月。辛丑朔。給假大學士金之俊、以年老乞休。命以原官致仕

  • 癸卯。予故福建副都統包有亮、祭葬如例
  • 丙午。諭戶部、糧船經由漕河、領運官丁、恪遵條約、依期抵通回空、方為盡職。乃有奸頑員役、不守成法。多有夾帶私販貨物、隱藏犯法人口、倚恃勢力、行兇害人。借名阻礙河道、毆打平人。托言搜尋失物、搶劫民船。且有盜賣漕糧、中途故致船壞、以圖貽累地方。種種奸惡、難以枚舉。藐法病民、莫此為甚。以後如有仍前作弊違禁、肆行無忌者、督漕各官、並該地方官、一有見聞、即行參奏。務將官丁嚴提、治以重罪。若知而徇情不奏、督漕各官、及地方官、亦從重處治。爾部即傳諭遵行
  • 諭禮部、宗女封號、應有定例。今見格格封號、從其生父。父升則升。父降則降。又有從養父封者、竟無定例。或應從生父、或應從養父、爾部同宗人府、會議畫一定例具奏
  • 丁未。遣大學士覺羅伊圖、祭先師孔子
  • 戊申。祭大社、大稷。遣都統穆里瑪行禮
  • 裁湖廣上江、下江、武昌、荊西、四道缺
  • 己酉。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 命協鎮廣東將軍、駐劄肇慶府
  • 裁廣東肇慶總兵員缺。添設廉州總兵官。高雷廉總兵官、止轄高雷二府
  • 庚戌。改福建閩安水師總兵官韓尚亮、為福建水師左路總兵官。浙江定海水師總兵官常進功、為浙江水師左路總兵官
  • 辛亥。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 諭都察院、巡視茶馬一差、近經部議、滿漢兼差。已經奉旨准行。今思巡視茶馬差、原系漢御史、從無差滿官之例。以後著仍照舊例、止差漢官。不必兼差滿官
  • 壬子。秋分。夕月於西郊。遣都統圖海行禮
  • 甲寅。以原任山東沂州總兵官李永盛、為廣東廉州總兵官
  • 丙辰。調刑部尚書覺羅雅布蘭、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升鑲黃旗蒙古副都統覺羅科爾昆、為刑部尚書
  • 丁巳。調江南京口右路水師總兵官石國璽、為京口左路水師總兵官
  • 戊午。轉山西右布政使何中魁、為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福建右布政使金光祖、為廣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升貴州按察使王鍈、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 己未。遣官祭歷代帝王
  • 遣官祭城隍之神
  • 直隸總督苖澄、疏請懷來道事務、歸併口北道管理。易州道事務、歸併霸州道管理。霸州道、移駐蠡縣。從之
  • 辛酉。吏部題、漢軍外官革職解任、不回旗者頗多。皆因無處分督撫、及地方官之例、遂爾瞻徇。嗣後直隸各省革職解任官員、任內錢糧未清、及緣事未結者、仍候議結起行外。其錢糧已清、緣事已結者、急催回旗。仍將起程日期報部。該旗亦將到京緣由咨部。其有仍留原處、或於別處居住者、該督撫、及地方官、交部議處。其在途逗遛者、將該地方官、照遲延例議處。得旨、依議。本內逗遛不回之人、未經議及處分。著再議定例具奏。尋又議遲延不速歸旗者、交刑部從重治罪。從之
  • 吏部左侍郎胡兆龍、以病乞解任。允之
  • 乙丑。以阿達哈哈番張夢吉、為廣東副都統
  • 丙寅。授固山貝子尚善女為縣君。壻阿思哈尼哈番王麟、為固山額駙
  • 戊辰。升浙江寧波副將麻蔭揚、為江南京口右路水師總兵官
  • 己巳。宗人府、禮部、遵諭議、王、貝勒、貝子等、有願撫養女者、奏准撫養。隨養父升降。如未奉旨、私自撫養者、仍照生父升降。得旨、格格不便照養父品級。俱著照生父品級。其從前照養父給過品級者、仍著存留
  • 庚午。諭禮部、朕惟君國之道、必崇夫孝理。化民之務、首重乎尊親。欽惟我聖祖母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仁承天德。順協坤儀。佐皇祖太宗文皇帝、肇建丕基。啟皇考世祖章皇帝、宅中定鼎。朕纘荷鴻圖。恭承懿訓。仰惟恩德、愛戴彌殷。母后皇后、懋昭淑配。克嗣徽音。表正六宮。母儀四海。母后、溫恭慈惠。誕育眇躬。聖善之德並隆、尊顯之儀宜備。粵稽古制。詢於僉謀。尊上聖祖母皇太后尊號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母后皇后尊號曰、仁憲皇太后。母后尊號曰、慈和皇太后。爾部即擇吉以聞

九月。辛未朔。旌表雲南趙州烈婦、時際明妻王氏、陸萬頃妻楊氏、各給銀建坊如例

  • 甲戌。轉吏部右侍郎馮溥、為左侍郎。以原任吏部左侍郎梁清寬、為吏部右侍郎
  • 升貴州督標中軍副將趙良棟、為雲南廣羅總兵官
  • 丙子。予故三等輔國將軍席爾圖、祭一次
  • 戊寅。以原任常德總兵官胡茂禎、為陝西寧夏總兵官
  • 己卯。兵部議覆、總督、提督、統轄全省。除山海巨盜、嘯聚成群數百以上、搶掠地方、攻陷城池、仍照例議處。至管轄汛地、有小寇劫傷官民、及鎮店道路、劫失餉鞘。將提督罰俸九月。總督罰俸六月。從之
  • 壬午。裁延綏巡撫缺
  • 丙戌。升山西按察使張揚、為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 平西王吳三桂疏言、雲南土司、傾心向化。大則抒忠獻土。小則效職急公。勤勞既著、勸勵宜先。查滇志可據、忠悃有憑者、文職五十六員、武職十六員。請敕部給與號紙。下部議
  • 喀爾喀車臣汗、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丁亥。升廣西蒼梧道陳弘業、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山東青登萊道楊奇烈、為貴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 吏部題、內大臣二等伯郎肅、緣事革退。其伯爵、應令其兄綽爾濟承襲。得旨、郎肅父明安貝勒、投誠有功。著郎肅子班第、襲替
  • 戊子。諭吏部、都察院、近定各官考滿之例、一等加級、二等紀錄、太過。以後考滿一等稱職者、著紀錄一次。後有緣事降級、准其抵銷。二等稱職者、應加賞賚。作何給賞、爾等酌議具奏。餘仍照前例行
  • 以一等侍衛鄂其禮、為鑲黃旗蒙古副都統
  • 己丑。禮部等衙門、遵旨會議、孝陵興工動土、應遣武職大臣一員、內院大學士一員、禮部工部堂官各一員、總管內務府官一員、科道官各一員、率領欽天監看風水官、同往詳視。從之
  • 辛卯。升正紅旗滿洲副都統覺羅巴爾布、為都統
  • 朝鮮國王李棩、遣陪臣鄭太和等、表賀平偽永曆、並貢方物。宴賚如例
  • 廣東總督盧崇峻疏言、鎮守肇慶總兵官、已經裁汰。其所屬營寨、在河南者、新興、開平、陽江、恩平、四縣、應歸羅定副將管轄。在河北者、封川、開建、德慶、廣寧、四會、高要、高明等州縣、應歸肇慶城守副將管轄。廣州水師總兵官、止管附近江海營寨。其陸路城守、原俱守巡道管轄。今各道既罷管兵事務、則陸路城守、應並責廣州總兵官統轄。其自清遠以至連陽各營汛、與韶州相近、應歸韶州副將統轄。從之
  • 壬辰。授故抒誠侯狄三品之子狄從仁、為抒誠伯
  • 癸巳。設守視孝陵副將一員、左右兩營守備各一員、把總二員、兵六百名
  • 升參領金萬鎰、為湖廣彝陵總兵官
  • 甲午。工部題、黃河水性洶湧、以後修築堤岸、如一年之內沖決者、參處修築之官。過一年沖決者、參處防守之官。至運河與黃河不同、修築堤岸、三年之內沖決者、參處修築之官。過三年沖決者、參處防守之官。如限年之內、修築官已去、防守官不行料理、致有沖決者、一併參處。從之
  • 丁酉。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 升王府長史噶爾漢、為正紅旗滿洲副都統
  • 戊戌。工部議覆、河道總督朱之錫疏言、商船至瓜洲、由閘通行、不用盤剝、船戶無從覓利。瓜洲剝船濟工銀兩、請予豁免。應如所請。從之

冬。十月。辛丑朔。享太廟。遣都統宗室羅托行禮

  • 祭世祖章皇帝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
  • 頒康熙二年時憲曆
  • 壬寅。以上太皇太后、仁憲皇太后、慈和皇太后尊號。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 以內國史院大學士成克鞏、為內秘書院大學士
  • 以故阿思哈尼哈番胡世巴之子說塞、襲職
  • 癸卯。黎明。直班內大臣、侍衛、內院、禮部官、俱朝服齊集。設太皇太后、兩宮皇太后、冊寶彩亭六座。內院、禮部官、前引太皇太后冊寶彩亭、至太和殿正中陳設。仁憲皇太后、慈和皇太后、冊寶彩亭、東西旁陳設。上禮服。升殿。閱冊寶畢。內院、禮部官、導彩亭次第前行。上升輿隨後。內大臣以下官、隨駕出右翼門。至太皇太后宮門外。上降輿。捧冊寶官、從彩亭內、捧太皇太后冊寶進宮、置黃案上。禮部官導上于丹陛正中跪。大學士捧冊寶跪進。上受冊寶。次第獻畢。上奏言、恭惟聖祖母皇太后陛下承天厚德。配地弘庥。臣嗣纘鴻圖。仰蒙懿訓。璿基永保。環海重熙。宜修尊顯之儀章。用祝生成之福履。敬稽彝典、晉薦徽稱。伏祈聖慈鑒俞。禮儀備舉。慰四海瞻依之願。迓萬年昌熾之祥。冊文曰、昌源茂衍、荷慈訓之貽謀。景曆初膺、奉彝章而晉號。歡騰宮籞。慶洽寰區。欽惟聖祖母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至仁厚德、配地承天。輔皇祖以式廓丕基、懋著肅雝之化。啟皇考而載恢大業、益隆聖善之規。顧眇躬之嗣纘洪猷、賴懿教之恩隆誨迪。敬循顯揚之典、用抒孝養之忱。謹告天地、宗廟、社稷。率諸王、貝勒、文武群臣、恭奉冊寶、加上徽號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伏願休徵滋至。純嘏彌增。綿鶴算于無疆。耀鴻名於有永。寶文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之寶。大學士跪接奏書、並冊寶、仍置各案上。女官舉冊寶案進宮畢。上出。升輿。率內大臣、侍衛、內院、禮部官、至仁憲皇太后宮。進獻冊寶、如前儀。上奏言恭惟聖母陛下、順德弘昭。徽音茂著。臣紹聞先緒。承誨慈闈。世澤方長。天休滋至。用舉尊親之典、以彰燕翼之謀。爰備隆儀、上尊徽號。伏祈俞鑒、俾遂微誠。用抒孝養之忱。益大邦家之慶。冊文曰、德弘祚胤、啟萬年顯世之符。禮重徽稱、合四海尊親之戴。喜諧禁籞。慶溢寰區。欽惟母后皇后、柔順承天。安貞配地。贊襄皇考、敷內治而化洽宮庭。撫育眇躬、紹丕基而恩深訓迪。仰慈仁之備至、宜尊養之兼隆。載考彝章、晉崇鴻號。謹告天地、宗廟、社稷。率諸王、貝勒、文武群臣、恭奉冊寶、上徽號曰、仁憲皇太后。伏願嘉祥駢集。茂祉愈增。昭令聞而卜世卜年。迓休徵而彌昌彌熾。寶文曰、仁憲皇太后之寶。次至慈和皇太后宮。進獻冊寶、上奏、如前儀。冊文曰、德弘祚胤、啟萬年顯世之符。禮重徽稱、合四海尊親之戴。喜諧禁籞。慶溢寰區。欽惟母后、仁承乾始。道合坤貞。秉淑範而襄內治、化洽宮庭。誕眇躬而纘鴻圖、恩深顧復。仰慈仁之備至、宜尊養之兼隆。載考彝章、晉崇鴻號。謹告天地、宗廟、社稷。率諸王、貝勒、文武群臣、恭奉冊寶、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伏願嘉祥駢集、茂祉愈增。昭令聞而卜世卜年、迓休徵而彌昌彌熾。寶文曰、慈和皇太后之寶。進獻畢。上還宮
  • 是日、太皇太后、兩宮皇太后、皇上、鹵簿儀仗、俱不設。免諸王大臣官員朝賀
  • 甲辰。以尊上太皇太后、仁憲皇太后、慈和皇太后尊號、頒詔天下。詔曰、朕惟自古帝王、統御寰區、首崇孝治。逆宮闈之世德。備尊養之彝章。隆號推恩、甚盛典也。欽惟我聖祖母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佐皇祖太宗文皇帝、肇建丕基。啟皇考世祖章皇帝、宅中定鼎。母后皇后、克嗣徽音。母儀四海。母后、溫恭淑惠。誕育眇躬。朕嗣纘鴻圖、並承慈訓。仰惟恩德、愛戴彌殷。爰稽古今之典儀、用協臣庶之誠悃。謹告天地、宗廟、社稷。于康熙元年十月初三日、率諸王、貝勒、文武群臣、恭奉冊寶、上聖祖母皇太后尊號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母后皇后尊號曰、仁憲皇太后。母后尊號曰、慈和皇太后。盛典告成、爰頒恩賚。於戲。詒孫翼子、綿介祉於千秋。大德顯名、合歡心於六宇
  • 詔內恩款、凡五條
  • 禮部奏請賞琉球國使臣。得旨、琉球使臣、前來年久。殊為可憫。其賞賚、著比前加一倍。以彼國貴重之物給與
  • 丁未。以原任延綏巡撫林天擎、為南贛巡撫
  • 兵部議覆、偏沅巡撫周召南疏言、楚省路險途長、驛馬倒斃甚多。請按站立驛。自大龍驛起、至晃州驛止、共計十五驛、各設馬百匹。應如所請。從之
  • 戊申。禮部題、尊上太皇太后、仁憲皇太后、慈和皇太后、尊號。大禮既成。詔告天下。各藩王、並直隸各省文武官、五品以上諸司、例應齎進慶賀表文、嗣後凡遇元旦、聖壽、冬至、各進表入賀。得旨、是
  • 丁巳。升雲南按察使崔之瑛、為雲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左布政使事、浙江溫處道席式、為雲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 己未。定西將軍內大臣公愛星阿、平定雲南凱旋
  • 雲南巡撫袁懋功疏報、據車裏宣慰使刀木禱、報稱偽晉王李定國、逃奔景線地方、染病身死。下部知之
  • 庚申。禮部題、凡承襲公、侯、伯、精奇尼哈番、年至十八、應上朝者、病故、各照品級、給與祭葬。應否與諡、候旨定奪。其未及上朝年歲者、不必賜恤。從之
  • 辛酉。吏部題、請補用恩蔭公噶播拉之子秦保等十四人。得旨、長春宮讀書大臣之子、均蒙世祖章皇帝選入。今當補用、不應止照伊父品級。在內、俱著授以二等侍衛。在部院、俱著授以郎中

十一月。辛未朔

  • 壬申。升浙江溫州副將李榮、為浙江右路水師總兵官
  • 甲戌。兵科給事中周明新疏言、急選並末職、俱請照大選例、在天安門外掣簽。從之
  • 予故副都統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蘇祿邁巴圖魯祭葬。諡勤勇
  • 刑部等衙門、以朝審情實各犯具奏。內絞犯衛正元一案。得旨、衛正元、身為江南巡按、當海賊入犯時、理應前進、保守江寧。乃由太平退回鳳陽。本當處死。念其在世祖章皇帝時、曾經摘發奸弊、糾參貪官盧慎言、今姑從寬免死。流徙尚陽堡
  • 乙亥。戶科給事中史彪古疏言、河工官員、宜久任以專考成。請將沿河州縣、升沿河府廳。沿河府廳、升沿河道員。庶駕輕就熟、為久安長治之計。下部議行
  • 丁丑。予故三等輔國將軍倭赫納、祭葬如例
  • 戊寅。授投誠偽鞏昌王白文選、為承恩公、給三等公俸
  • 辛巳。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 祭世祖章皇帝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
  • 停止次日朝賀
  • 吏部遵旨議覆、步軍總尉、應為三品。步軍副尉、應為四品。步軍校、仍為五品。從之
  • 戊子。添設戶部滿洲翻譯主事一員
  • 庚寅。升四川按察使金鋐、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廣西桂林道彭而述、為貴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 辛卯。諭兵部、督捕衙門、窩隱逃人、鄰佑、及干連人犯、向來流徙甯古塔。以後俱著流徙尚陽堡
  • 吏部以刑部蒙古員外郎員缺、開列拖沙喇哈番阿穆瑚琅等請補。得旨、世祖章皇帝時、部院補授蒙古官、仍准留任。以後補授之蒙古官、俱著裁去
  • 癸巳。旌表江西新喻縣節婦張昇妻劉氏、給銀建坊如例
  • 乙未。禮科給事中胡悉寧疏言、據福建撫臣許世昌疏報、海上新遷之民、死亡者八千五百餘人。臣思去年上諭、責成督撫安插得所、諄誡嚴切。年來未見督撫設法安置、以慰皇上恤民至意。乃輒云時疫流行、水土難調所致。則知此外未經冊報者、又不知凡幾。請敕部通行該督撫、嚴飭有司、務期多方撫育、不得聽其轉徙溝中。違者以不職治罪。得旨、著許世昌察明回奏
  • 靖南王耿繼茂疏報、偽振威將軍左都督楊學皋、率所屬官兵三千餘名、人民家口三萬有餘、投誠。請從優議敘。得旨、覽王奏、楊學皋率領官兵、真心投誠。深可嘉尚。著議敘具奏。其歸順人民、聽其自便安插
  • 丙申。吏部遵旨查覆、阿哈尼堪、所得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伊長子、次子、俱已承襲物故。所遺世職、應令無職之子達賴承襲。從之
  • 戊戌。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蘇祿邁巴圖魯子孫塔哈、襲職
  • 免直隸南宮等三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己亥。免江南潁上等五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予故一等阿達哈哈番都統濟世哈、祭葬如例

十二月。庚子朔。和碩安親王岳樂等、遵旨議覆、吏部實錄、及品級考、俱經會議訂正、成一代典章。此外如有奉上傳為例之事、即應增入。得旨、據奏品級考、止議漢官升轉。滿官未經議及。著將滿官升轉定例並議。又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各官、在內升轉者多。六部司官、不得在內升轉。俱系明末陋規、非明初之制。又太常、光祿、鴻臚、既經歸併禮部、應與六部司官、一體升轉。俱著再行會議具奏

  • 辛丑。定考滿各官、一等稱職者、在內、四品五品職官、紀錄一次、給表裏各一疋。六品以下職官、紀錄一次、給表一疋。在外、巡撫、及布政使以下、四品職官、紀錄一次、給表裏各一疋。五品以下職官、紀錄一次、給表一疋
  • 甲辰。裁浙江金衢兵巡道缺、歸守道兼理。驛傳道缺、歸杭嚴道兼理
  • 吏科給事中劉如漢疏言、四川初辟、多將白身之人、委署有司。今後應擇鄰封正印官用之。庶幾以愛惜功名之故、愛惜百姓。亦澄清吏治之一助。下部議
  • 乙巳。授福建投誠偽都督楊學皋、為左都督。加太子太保。仍給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 定在京十衛武生、春秋二考、各取五十名
  • 丙午。禮部題請明年元旦慶賀典禮。得旨、奉太皇太后、仁憲皇太后、慈和皇太后懿旨、世祖章皇帝寶宮、尚在景山。免諸臣行禮。惟朕躬行禮。其進表禮儀、照舊例行。筵宴亦著停止
  • 丁未。京口鎮海將軍劉之源疏報、偽肇敏將軍陳文達、擁兵海上十餘年。今十月中、統領舟師、抵台受撫。又偽總兵羅永德、脫身來歸、呈繳偽印。下部察敘
  • 戊申。定直隸各省駐劄王與公、將軍、督撫、提督、副都統、總兵官、文移相見儀注
  • 乙酉。靖南王耿繼茂疏報、總兵官吳萬福、奉命招撫偽總兵王士鼇等歸誠。下部察敘
  • 辛亥。喀爾喀戴青台吉等、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壬子。裁江西巡西、巡東、二道缺、歸守西、守東、二道兼理
  • 癸丑。靖南王耿繼茂疏報、自順治十八年九月起、至康熙元年七月止、陸續招撫偽將軍、都督、總兵、並副、參、遊、守、千、把總等官、共二百九十員。兵共四千三百三十四名。家口共四百六十七名。請敕部酌議、各官給與銜俸。兵丁入伍支糧。下部知之
  • 甲寅。裁福建巡海道缺、歸驛鹽道兼理。裁巡漳道缺、歸守漳道兼理
  • 工部議覆、河道總督朱之錫疏言、宿遷縣遙堤、自直河口起、至皂河西止、黃水大溜、直射坍潰。搶築小堤、恐不足恃。請展築月堤、以資防禦。應如所請。從之
  • 乙卯。兵部議覆、河南提督許天寵疏言、各府州縣、當設公衙門、令大小文武各官、五日一會。兵有不便於民者、有司面議。民有不便於兵者、武將面議。使一切機務、商確咸當。應如所請。從之
  • 丙辰。升河南按察使佟彭年、為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四川川西道朱之瑤、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 己未。和碩安親王岳樂等、遵旨議覆、六部漢郎中、照科道官例、每年內升四員。春秋二季開列。每季欽點二員。其內升太常、光祿、鴻臚等缺、並請更定。得旨、前乙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歸併禮部、故欲更定官制。今思將此三衙門官更改、則各官升轉、愈致壅滯。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提督四譯館卿、少卿、寺丞等官、俱著照舊存留升轉。各部司官、每年內升四員。依議。其科道員缺、向來以推、知、考選。以後推、知、俱應升部屬。補授科道。仍著酌議定例具奏。尋議科道員缺、應將各部司官考選。停止推、知、中、行、評、博、開列。其各部主事員缺、將推知等官推升。從之
  • 庚申。授故輔國將軍倭赫納子吳禮、為三等奉國將軍
  • 辛酉。諭吏部、兵部、貴州接壤雲南、皆系岩疆要地。且苗蠻雜居、與雲南無二。其一切文武官員、兵、民、各項事務、俱照雲南例、著平西親王管理
  • 甲子。裁江南潁州道缺。改鳳宿道、為鳳陽道。轄鳳陽一府。安廬道、為廬州道。轄廬州一府。滁和二州、及安慶府、歸併池太道管理
  • 乙丑。順天府進春
  • 丙寅。停止五城兵馬司年終考核
  • 以隨征左都督杜永和、為福建右路水師總兵官
  • 丁卯。裁福建海澄總兵官缺
  • 命福建水師提督、帶兵四千、駐劄海澄縣。左路水師總兵官、帶兵三千、駐劄閩安縣。右路水師總兵官、帶兵三千、駐劄同安縣
  • 戊辰。歲暮。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
  • 遣官祭太歲之神
  • 升大理寺少卿吳爾嘉齊為光祿寺卿
  • 己巳。上詣世祖章皇帝寶宮前、行除夕致祭禮
  • 旌表八旗節婦、滿洲那桑阿妻滿氏等十人、漢軍俞曰昌妻呂氏一人、烈婦、滿洲阿拉米妻莫氏等八人、漢軍張文禮妻閔氏一人、各給銀建坊如例
  • 是歲、人丁戶口、一千九百二十萬三千二百三十三。田、地、山、蕩、畦地、五百三十一萬一千三百五十八頃一十四畝。徵銀、二千五百七十六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兩有奇。米、豆、麥、六百一十二萬一千六百一十三石五斗有奇。草、二百二十六萬五千七百三十四束。茶、一十五萬七千九百二十八引。行鹽、四百二十萬四千五百九十八引。徵課銀、二百七十三萬三千五百七十八兩六錢。鑄錢、二萬九千七百八十九萬六千三百八十有奇
 卷之五 ↑返回頂部 卷之七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