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錄/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弘道錄
◀上一卷 卷九 仁 朋友之仁 下一卷▶

  弘道錄卷之九

  仁

  朋友之仁

  《通書》:周子曰:道高德厚,教化無窮,實與天地。參而四時同,其惟孔子乎。道高如天者,陽也。德厚如地者,陰也。教化無窮如四時者,五行也。孔子其太極乎。

  錄曰:此萬世賓師之分,與堯舜同其尊榮。故宰我曰:夫子賢於堯舜。子貢曰:自生民以來,未有孔子,未嘗直擬之以太極也。果有說乎。夫《易》更三聖圖,始濂漢發先天後天之蘊奧者,孔子也。發孔子太極之蘊奧者,周子也。是故太極之未判也,混於不識不知之中,而極乎無聲無臭之妙。而其已判也,立乎形氣未具之先,而行乎形氣已具之內,實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抵也。孔子何以為太極乎。方其未發也,仁義禮智之性混然在中,無所不有。及其已發也,中正和樂之德隨感而應,無乎不宜,實一誠之權輿萬化之崇鑰也。就其光輝發越而言,天以陽生萬物,其道顯矣;而聖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何有所窮盡乎。自其靜深有本而言,地以陰成萬物,其德微矣;而聖人肫肫,其仁淵淵,其淵何有所止極乎。四時行焉者,春夏秋冬也。于以四教者,文行忠信也。其所以因村而篤,物各付物,五行之生各一,其性也。是故合而言之,全具乎夫子之身,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曲成於物物之由,一物各具,一太極也。而所以賢於堯舜者,正以其教化之無窮也。所以自生民來未有者,亦以其道德之高厚也。言雖殊而理合轍,三子者一而已矣。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錄曰:此孔門言仁之始,所謂徹上徹下故也。夫天下歸仁,堯舜之事業也。無一人不得其所,無一物不在性分之內,所謂放之則彌六合也。克己復禮者,聖賢之全功也。無一念不合于天,無一事不中乎禮,所謂卷之則退藏于密也。此仁道之極致,心學之淵微,人所不知而已。獨知之人所不能而己獨能之,何有待於外哉。夫子之告顏淵,無復有餘蘊矣。苟使好高者遑遑於四靈九有,卑近者規規於未純未盡。哲哉,顏氏之子乎,而能請問其目焉。夫允恭者,堯;允塞者,舜。克其類,自視聽言動始也。故先明四目,達四聰,而後能動而世為天下道,言而世為天下法,行而世為天下則。夫子之答,有自來矣。不徒問仁而鈴請其目,不徒請目而能事斯語,顏氏之子其以上聖為己任乎。不然何以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曰月至焉而已矣。

  錄曰:愚觀孔門勸勵之實,萬世敦篤之誨。今去聖人千八百年,猶可以自最也。夫三月不違者,非以天道小變之節過此而不由也;日月至焉者,亦非今曰進而至明日退而不及也。蓋以顏子之深潛純粹,終日不違,既竭吾才,卓爾所立,至於三月之久,純乎天理之全,如之何,其可及也。其餘或穎悟幾于顏子,而擇善未精,德行同於一科,而美大未至;或一曰之間,清明純粹,天聖昭融;或一月之問,不遠而復,無所祇悔。雖未能中心安仁,次非君子而不仁者矣。此聖人之深意,非有所貶損於其問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錄曰:此可見三月不違仁也。夫草食非旦夕之移,陋巷匪一時之事。人維不堪其憂,故不能久而安焉。回也,天理昭融,私欲靜盡,方且心廣體胖而忘其貧,見大心泰而無不足。故曰:不改其樂也。此與未若貧而樂之樂字同意,善學者合而觀之可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錄曰:此孔顏之分別,未達一問者也。夫所謂不改其樂,有時或未然矣。樂亦在其中,則混然天理不可為窮盡,不可為方體,其實無太相懸也。

  孔子曰:自吾有回,門人曰益親。

  錄曰:所謂曰益親者,非相觀而善,相率景從之謂也。蓋語之不惰,則罄咳不為費辭;無所不悅,則切憶不為虛語。吾見其進,未見其止,安得不為之。暢然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安得不為之豫悅。所謂不亦樂乎者,如此。此循循善誘,不得不為之曲盡,而視予猶父,亦有所不能目己者矣。豈不日益親乎。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錄曰:顏淵死,天不愛道也。魯西狩獲麟,地不愛寶也。皆足以致夫子之慟也。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錄曰:聖人之身,斯道之所係也。道在不言身,身在不言道。今道無傳,是已無予也。然則,聖人亦豈遽然自謂萬世叉尊從之哉。天喪予者,愛道之至也。萬世尊崇者,慕道之真也。道在於萬世,聖人猶不死也。此可見顏子繫道之重,師友關仁之切,以為五倫之末蓋不究乎此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錄曰:此可見曾子之確也。夫請事斯語,優為之者也。仁以為己任,固執之者也,上智之資。故曰:明睿學智之資。故曰:弘毅其致一而已矣。

  仲兮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兮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錄曰:夫子常稱雍也,可使南面。故告以出門使民,皆南面之事也。今因此言以想仲兮之形容,尚可見其為人之楷範,況親炙其寬洪簡重之度者乎。聖門若回,若雍,皆居德行之科者,以此言始聞而心解,力可到而踐行,雖欲不請事不可得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錄曰:夫仁者,佞之反。佞者,仁之病。以雍之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內外,以無怨矣。故或人之言如此,蓋當時之人亦知仁是好事。若兼有口才,便不可及,非是惜之也。又世俗以佞為才,而不知其不可。若如有德者爻有言,則非佞矣。故夫子再言焉用佞,以深曉或人,其曰不知其仁。即如孟武伯問由求所對之語,亦非不許其仁也。讀者其致思焉。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認。其言也認,斯謂之仁矣乎。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認乎。

  錄曰:牛之再問,非無為也。彼方見顏冉所告,皆切己敦篤之論。而己之所告,乃言語辭氣之間,然不知非禮勿言,克復之條目為仁之切要乎。非但為多言而躁,故發此也。苟能謹於言而不放,以達於耳目,周身之間念念不已,克己復禮端在是矣。惜乎,不聞請事之言,不達為難之旨,徒以多憂多懼,未知為仁由已。此顏冉之學所以為難也歟。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錄曰:此於學者最為切近。蓋未能如見大賓,叉先自處以恭;未能如承大祭,叉先執事以敬;未能不欲勿施,叉先與人以忠。而夷狄者,深言之也。以遲之粗鄙於門牆,或可勉,於夷狄不可勉也。此夫子深箴其病,與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者異矣。

  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錄曰:愚觀孔門問仁之屢者,莫如樊遲而卒未能傳道,何也。蓋聖門之學,無所為而為之也。聞謀道,不謀食矣;未聞請學稼也,聞耕也,餒在其中矣。未聞請學為圃也,以親游聖門,猶尚如此。而漢儒董子迺能知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然則可以尋常視之歟。學者詳之。

  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錄曰:愚觀子夏之言,非但發夫子所未發,千古之下真不能違也。夫有天下者,所以叉於舉直錯枉,何哉。蓋是非邪正,每每相反。邪者進,則正者變而為邪;正者進,則邪者化而為正,其幾不容髮也。唐有天下,舉魏徵,而隋俗盡革;宋有天下,舉司馬光,而熙豐頓改。及其後也,用一林甫而立仗斥遠,用一章惇而狎小充廷。夫子之言,其傷魯之無錯乎。不然,何倦倦復以告哀公也。但其旨意宏深而不露,含畜而不盡。而門牆之英交相論難,卒以發明。厥後,商也曰益,遲也無聞。然則達與未達之間可以次,進與不進之幾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錄曰:子貢之質,幾於上智而不能優入聖域者,從事高遠也。曾子之資,限於才魯而能卒傳道繞者,能近取譬也。當時問者多矣。舉其事,設其詞,似於中有所得也,而不知文可博,施不可博;愛可汎,仁不可汎。子貢之學,蓋有得於博而無及於約,宜乎泛而不切也。夫欲立者,卓爾之謂也;欲達者,躍如之謂也。二者,皆所以約之於禮也。以是為防,後世猶有博愛言仁者。然則非原道之失也,因文見道之失也。因

  文見道,謂之不能約禮也。亦宜。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錄曰:賜於是時,蓋已覺今是而昨非矣。故又問為仁。若所謂請事語也。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非率爾之謂也。有大夫之賢,誘掖獎勸之於其上;有士之仁,薰陶漸染之於其下;則不覺卓然而立,豁然而達矣。不然獨立無助焉。能率人孤陌寡聞,何以表物。此,余小子今曰之深懼,求其事與友而不得者也。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錄曰:武伯,懿子之子,魯大夫之從政者也。其所謂仁,又已有所見,如博施苟難之類。當時子路、冉有、公西、赤仕於其家,觀其氣相,皆足與有為。故以仁為問,亦知夫子之門以仁為首稱也。夫子據實而言,可使治賦,可使為宰,可使儐相,而不可謂仁。蓋仁者,本心之全德,聖門不易言也。才者三家之所需,諸子不易得也。既不損三子之真,亦不輕為仁之體。聖人之問對,端可為萬世法哉。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錄曰:子路之衣敝縊袍與車馬輕裘,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彼之不恥者,迺克己之志。此之無憾者。為弘物之仁。人鈴先存不恥之志,而後能措無憾之心。故夫揚揚過閒里,有識者之所共鄙;而楚楚若蚌蟒,有志者之所不為,曾足為由也多乎。此,其所以敝之而無憾也。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錄曰:此仁字,是渾然全體,乃天道之本然也。與平曰門人問答,一言一事者不同。夫子不敢當,亦是不自滿之意。非但因人之稱,亦非特謙己之詞也。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股股乎純,亦不已之天矣。若遽以為己聖與仁,不惟滋學者之惑。其實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此惟全體不息者能之,豈門人弟子之所可學哉。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錄曰:張之請問,非淵之請目也。故以所不足而言。夫恭與泰反,寬與虐反,信與違反,敏與怠反,惠與賊反。以張之務外好高,未叉不以堂堂為恭,以無拒為寬,以色取為信,以卒遽為敏,以慢令為惠,則五者之效茫茫然矣。此造就之深意,因病之良藥,與他章五美四惡同是

  一意也。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錄曰:聖門之教,以求仁為的;而七十子之所學,鈴以仁道為歸。以曾子之吾曰三省,與子游之學道愛人,其視子張不啻陪展之相去矣。若以後世交友觀之,不非毀則仗剋,孰肯箴其病而藥之哉。此可見以友輔仁之實,不虛美,不隱惡,責其所難,救其所失。其為道至重,而為人至親。故終焉。

  《西漢書》:董仲舒少修,奮志勤學。下帷講誦,弟子傳道者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景帝時為博士,後為江都相,事易正王,帝兄素驕好勇。仲舒以誼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問:粵王勾踐與大夫泄浦種蠡謀,伐昊滅之,寡人亦以為粵有三仁。何如。仲舒對曰:昔者,魯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齊,何如。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此哉。徒見問耳,且猶羞之。況設詐以伐昊摩縣,此言之奧本無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稱五伯,為其先詐力而後仁誼也。

  錄曰:先儒謂仲舒有儒者氣象。愚竊謂升堂矣,未入於室也。何也。樊遲,聖門高第,尚麓鄙近利。夫子告以先難後獲,終未能達。如伸舒三策《明君》、《兩相》、《驕主》,難不如獲,未嘗有慍見之色。設以賈誼比之,便見有海吝之意。此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討其功,非無當之虛言,乃踐履之實事,管晏羞與為伍矣。其下帷講讀,庶幾時習之悅,學士師尊,無忝朋來之樂。然則豈非人不知而不慍之君子乎。雖坐杏牆之側,與諸子並驅亦無愧矣。

  《束漢書》:黃憲年十四,荀叔遇於逆旅,煉然異之,揖與語,移曰不能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既而至袁閎所,曰:子國有顏子,盒識之乎。閎曰:見吾叔度邪。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見憲未嘗不正容,及歸罔然若有失也。其母問曰:汝復從牛醫兒來邪對曰:良不見叔度,自以為不及。現稅其人,則瞻之在前,忽然在後。因難得而測矣。

  陳蕃、周舉常相謂曰:時月之問不見黃生,則鄙吝之萌很存乎心。郭林宗少游汝南,先過袁閎不宿而退,進往從憲,累曰方還。或以問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諸汎濫,雖清而易抱。叔度汪汪若千頃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憲初舉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勸其仕,憲亦不拒之,暫到京師而還,竟無所就。天下號曰:徵君。

  錄曰:范□論曰:黃憲言論風旨無所傳問,然士君子見之者靡不服。深遠去毗吝,將以道周性全無得而稱乎。余曾祖穆侯以為憲績然,其處順淵乎。其似道淺深莫臻,其分清濁未議,其方若及於孔門,其殆庶媽。此,愚於束京之士獨於憲之乎。取之也。

  弘道錄卷之九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