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上一回 第十九回 范太尉按律除奸 龐國丈唆兵損子 下一回▶

  再說太后曰:「王兒倘不依外祖丞相之言,若不早發兵剿除雙龍山,慈雲會合外兵殺回朝與汝爭奪江山。汝以他為手足之親,他不以汝為兄長矣!」

  哲宗曰:「如此命那將掛帥征剿?」

  龐國丈曰:「金殿太慰范正平有文武全才,可為主帥。」此人乃范仲淹之孫,范純仁之子,忠良將士。當時天子無奈,准奏,加封范正平為統兵元帥之職。范太尉謝恩,想來:「天子有愛弟之心,無奈太后當朝稱剿。不若假作領兵,到得雙龍山,相助太子殺回朝,誅滅群奸,有何不妙?」當時領旨。

  有龐國丈曰:「臣次子龐雲勇可為先鋒。」太后准奏,封為正印先鋒。傳旨兵部交兵三萬,戶部糧草交備,以便登程。

  是日退朝,有國丈囑咐次子:「一到敵所,且觀察范正平行為,倘有偏處私行,可暗寄一書回府,為父自有主意。」龐雲勇依諾不表。

  再說范太慰回衙,有一品夫人蘇氏迎接下坐。范爺曰:「即日別卻矣。」蘇夫人曰:「相爺何出此言?」范爺曰:「奉旨往征雙龍山慈雲太子。今幸聖上有愛弟之心,無奈太后當權,奸黨執政。今奉旨領兵一到,查明倘真太子在內,將兵投助,共殺回朝,誅滅奸黨。吾出兵後,汝即可收拾金鈾之物,且回江南省汝弟府內安身,不可回蘇州府。待成功之日自有敘會」蘇夫人曰:「此相爺盡忠報國,何須掛念家計,妾即依命回江南兄弟府安身,候聽相爺佳音。」是日不表蘇夫人回歸弟府。

  次日范太慰到教場祭旗興師。涉水登山,將將兩月方到山東境界。是一天雙龍山頭目打聽明白,回山報知君臣。有太子大驚曰:「孤年輕智短,朝廷提調大兵征伐,凡事全仗國舅、眾位王兄與孤主持。」眾將曰:「殿下勿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須畏懼。」

  劉迪曰:「趁他兵未到,且將前後左右山準備戰守之具為先,方為上策。」是日劉迪帶兵一萬,不分晝夜,督兵在山後開河道,斬莘伐木,修整水關,放備戰船,多放柴排於山前。又分兵開山,坑深數丈,山上雷木、灰石、火箭、地雷暗藏。又傳諭本府附近村莊百姓,言朝廷不日兵到,老少弱者可奔逃別方,強壯者到山,自然收用。須要早日打點,以免臨期進退兩難。傳諭華不滿三天,只見精壯強民數萬來投。

  嘍啰入報,太子曰:「國舅可待孤查明。」陸公子領命,出寨前大呼:「汝等眾民到此何事?」眾民曰:「前蒙王國舅在此山數載,嚴禁兵丁,分毫不犯;今朝廷有兵征伐,又蒙王太子傳旨通知。但吾登州一府老弱幼民,已經盡依諭旨遠處奔逃,惟吾等少壯二萬餘,特來投歸,相助王太子,以效犬馬之勞,懇乞收留教習。」

  陸公子喜悅,進山中曰:「賀喜千歲!如今朝廷兵未到,難得民心說服,數萬來投,請旨定奪。」太子曰:「孤年早智淺,全憑國舅等作主。」有劉迪曰:「待臣出寨說明眾民,然後收留未遲。」太子曰:「妙不過劉王兄出諭眾民。」劉迫辭出大呼:「眾義民等聽著:今殿下有諭旨,汝等須有忠義,成心來投,倘兩軍對敵,死生未卜,萬一有傷,難以海怨。」

  眾民曰:「吾等一介愚民,只心感殿下乃東宮儲君,卻被奸妃一害國母,二害殿下東奔西逐,奪謀正嫡。是以義激於心,視死如歸來投,豈計及生死利害之機?只懇乞收留方了吾等之願。」劉迪羨美一聲:「有此義心,吾主洪福所感。」是日一一點查姓名,登入兵冊,共有二萬五千餘。劉迪趁敵兵未至,天天訓練。

  教操不上一月,果有朝廷兵來。范元帥軍馬一到,吩咐紮下大營。是日探聽山勢,只見旗幡招展,殺氣騰空,料知山內有智略名人相助,「吾無憂矣。」傳令各營兵丁另開水道,汲引食用,不許拉汲山水誤飲,有傷性命。一宿埋鍋夜膳。

  次早,元帥升帳。眾將打拱侍立。元帥曰:「眾位將軍,本帥奉命征剿,捉拿太子,誰人功打頭陣,建立首功?」有雲勇雲言曰:「末將領命。」元帥冷笑曰:「國舅,汝本事低微,焉能領打頭陣?只憂初陣挫卻銳氣,不免龍驤將軍了燕龍打頭陣乃可。」龐雲勇曰:「元帥勿欺某無能。吾中選武探花從何而來?如領旨先鋒,若不攻打頭陣,枉受其職。」

  元帥曰:「國舅中選武探花,藉合妹太后之蔭耳,汝豈是陸鳳陽敵手,休得多言,違抗軍令!」雲勇怒曰:「元帥高抬陸鳳陽之能,末將出馬定必生擒此賊回營!」元帥曰:「好,國舅有此手段擒得陸鳳陽、李豹回營,敗得賊兵,本帥願將符印送上,叩首三次;倘國舅敗陣而回,怎生擬罰?」雲勇曰:「末將殺敗而回,願將首級送上元帥。」二人打掌。

  雲勇領兵五千,殺至山前。有山寨兵一擁而出,兩軍對壘。陸公子高舉雙鞭大喝:「來將通名。」雲勇曰:「本將軍正印先鋒龐雲勇也。反賊何人?」陸公子聞言大怒,喝聲:「仇人相見分加眼明,休走!」雙鞭齊舉,雲勇長槍急架相迎。不想寨兵心雄膽烈,一人當百,一干精兵當五千官軍,殺得大敗。陸公子左手鞭架長槍,右手鞭飛至膊肩。雲勇一閃,早已跌於馬下,爬起棄馬而逃。

  敗兵啟報元帥:「先鋒敗兵而回。」元帥冷笑曰:「傳命進帳!」雲勇上帳打恭曰:「來將敗陣而回,懇乞恕罪。」元帥曰:「先鋒莫非全勝而回,生擒賊將,好待本帥獻上印符,叩首請罪?」雲勇曰:「末將未知陸鳳陽鞭法如神,果也名不虛傳,故被殺敗而回。」

  元帥曰:「如此該得借送首級於本帥。」喝令推出斬首。雲勇大呼:「元帥!開兵出敵誰願敗陣,況勝敗乃兵家之常,元帥何得因一敗而斬末將也?該看聖上金面之親,饒恕末將。」元帥怒曰:「軍令森嚴,汝與本帥立下勝敗掌約,豈得翻悔。軍中無戲言,汝豈得以天子裙帶之職壓得本帥?不必多言,推出斬首。」

  眾將皆不來保奏,只有丁燕龍乃龐國丈心腹之將,上帳保護曰:「元帥息怒。先鋒須然理偏,且看聖上面情赦他死罪,國丈也沾大恩。」元帥曰:「豈得以至親而廢軍法,將來數萬之眾怎生管制?不容講情,推出斬首。」次日丁燕龍知事不諧,暗帶部下兵三千逃走回朝。

  眾將曰:「元帥,今殺了國舅,總然一戰成功而回,奸相豈不深恨?太后又當權,猶恐聖上難以庇蓋。請元帥三思。」元帥曰:「吾有心腹之言,未知眾位將軍合志否。」眾將曰:「元帥有何心腹言,請祈見教。」元帥曰:「本帥只見奸相黨羽滿朝,天子須明,只恨年少,太后臨朝壓制,不由逆母。是至忠良受害。吾有意投降上山,保輔太子共同誅奸,洗清朝政,未知汝等志向如何?」眾將曰:「元帥高見不差。保輔東宮太子,乃名正言順,吾等同心願降,免遭奸臣所害。」

  是日兩軍對壘,范元帥一馬當先,出陣大呼:「來者可是陸國舅否?」公子曰:「某是也。老將軍是范太尉麼?」元帥曰:「不差。請問國勇,東宮太子果在山中否?」公子曰:「現在山寨中。」范元帥曰:「既然殿下在山,可請駕出山相會過,本帥即將數萬兵丁共投起義誅奸。椎本帥昨天已斬奸相之子,首級現掛營前,請上一觀。」

  公子聞言大喜,即差人上山請出太子,上馬加鞭,左右文武隨從。公子大呼:「太尉公爺,殿下到了。」范元帥上前一進,只見太子堂堂儀表,龍鳳之姿,心中驚異,即忙下馬拜伏日:「臣不該提兵到來征擾儲君,奈奸臣、太后執意專責,不得不遵。今臣有意來投,保輔誅奸,懇乞殿下赦罪收留。」太子一見也滾鞍下馬挽扶,含淚曰:「老太尉乃三代忠良世冑,先祖有大功於朝,位居首輔之尊,孤家豈敢褻慢。吾恨不幸逃奔外出,父皇駕崩不能執杖喪居,實為不孝。今被奸相父女四海嚴拿,棲身無地。幸今得遇陸國舅,不過權棲此山,又被奸相父女專制王兄,征代我山。今幸老太尉感念先王之德,不依附奸后,輔助相投,足見忠義高天。如此請進山中,復與老太慰談心。」

  君臣攜手同行。公子吩咐將兵三萬冊歸山後大營,眾將同歸山寨中相見。軍器、糧料收歸倉庫。君臣文武齊同見禮畢,是日設宴敘談。眾軍兵大宰豬羊賞賜,盡歡暢敘,按下慢表。

  再說丁燕龍帶兵三千並龐府家丁不分星夜,趕趲水陸程途,月餘到汴京而回。先歸相府,丁燕龍將二國舅初出敵,與元帥立生狀,打掌定勝敗被害了。「小將保救,元帥堅執不准,一路而回。曾聞范元帥將兵數萬,已投歸雙龍山了。」

  龐國丈聞報大怒:「可惱老賊將吾愛子殺害了,又投降賊人!吾與汝誓不兩立。」傳命「發兵三千,將范大尉府圍困,將他滿門狗男女一家殺絕,方消吾恨!」眾兵領命圍困范府,打進去不見男女一人,悉行封固,只得回報國丈。是日國丈怒氣騰騰,思量不忿,起文書一道,發到江南蘇州府,提捉范正平家屬。有蘇州知府差兵捉獲,不知去向,下文交代。

  次日,國丈早朝。是日太后有微恙未得臨朝。哲宗天子登坐,文武山呼已畢,各官分班而立。並無別奏,只有龐國丈有奏:「范正平帶兵到雙龍山,初陣已將臣次兒無辜殺害了,即將數萬雄兵投降敵人,有負國恩。請陛下發旨拿他家眷,以證大逆之罪。」

  哲宗聞言暗喜,「不想御弟有此洪福,差臣征伐,反為得助。」即開言曰:「外祖相父差矣!昔日朕原不准發兵,汝又唆動太后,故興兵費糧,不成一功,反折去軍兵數萬,皆汝之過也。今朕誓不發一卒。汝為首相,國家內戚,不教寡人行仁蹈義,反要朕興兵征伐一脈弟兄,使將傷殘手足,違逆先帝臨終之言,又蹈之不孝矣。休得多言傷害范太尉家屬,倘有私行暗害,斬首不饒。」是日退朝。

  龐國丈羞慚滿臉,帶怒不回相府,暗進太后宮幃候旨。太后傳旨,內監迎接進坐下。太后曰:「爹爹進宮何事?」國丈曰:「無事旨召,為父不進宮來,只為前差范正平老賊征雙龍山,不料他反投降了,殺害吾兒。今懇聖上發兵,不獨不允,將為父辱罵一番。望太后發兵征剿,以免養成大患,吾龐門一概危矣!」

  太后聞言大怒:「可惱范正平!殺害吾兄長,投降敵人,可惱!可惱!但天子年幼,乃哀家之子,父親凡事容忍下。今命那人掛帥方保無虞?」國丈曰:「想來領兵主帥用人太難,若非龐姓之人不能信托。吾姪兒出鎮泗水關,守下雄兵十萬,可命他為帥征剿。泗水關一月可至登州矣。」太后允准,暗傳懿旨出城。國丈辭別回

  早有穿宮內監報知天子,下跪上稟:「奴婢奉旨往請太后之安,見龐太師在內與太后共議,命傳懿旨到泅水關,龐清掛帥興兵十萬征伐雙龍山。特來回旨。」天子聞言大怒:「此賊可惱,害朕不淺,又進宮惑唆太后出兵。想來御弟得陸國勇、李豹為將,今又得范太尉投助,想必兵糧頗足。龐清本是無能之輩,無過藉母后福蔭為官,豈是陸國舅、李豹等對手?只由他們提兵,料必有敗無勝。只可惜生民塗炭,枉傷軍兵耳。」

  住語天子心煩,再說雙龍山,自得范太尉投助,得兵三萬,並共民兵三萬餘,寨兵合共有七萬之眾。劉迪商議:「到底民兵二萬餘未經訓練日久,何忍其死於疆場途內,不免發回下山,賞以金帛。」眾將齊言有理。眾民無奈,領賞謝恩,別卻雙龍山尋覓父母妻兒而去。

  先說泗水關主將龐清,忽一天接得太后娘娘懿旨,排開到大堂接著。欽差讀畢,大意要他帶領十萬雄兵離關,征剿雙龍山,務必生擒慈雲、陸鳳陽等,回朝論厚賞之意。龐將軍接旨畢,動問:「欽差大人,此事誰人美舉於下官?」韓昌曰:「令叔龐國丈保薦將軍大人。」是日龐清送禮欽差,曰:「有勞韓大人回朝拜上家叔丞相,下官依旨,即日提兵矣。」韓侍郎相辭起馬。龐清送出回關,命中軍挑選三千兵到教場俟候。中軍上稟:「將軍,朝廷旨命發兵十萬,元帥爺如何只點三千?」

  龐清曰:「汝有所不知,此關之兵不過十萬,將不過數十員,吾自有主意。」不知興兵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