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遺稿/補遺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德陽遺稿
補遺
作者:奇遵
附錄

[编辑]

問。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師道之於人。大矣。而不序於五倫。何歟。旣事之如一則喪制之有異。抑何歟。師道之立。昉於何時而盛於何代。吾東方師道之盛衰。亦可得聞其詳歟。今國家專意興學。而師道廢弛。籍名學宮。而各私其學。不事講問。閭巷之間。亦未聞有爲師弟子者。甚至不禮於先生長者。遂成弊習。何以則師道立而學有淵源。士知禮敬歟。諸生皆學古之道。必有慨然於斯弊。毋略古。毋泛今。悉陳救之之策。出海東策問二十首中

對。先儒氏之言曰。師道之盛衰。關吾道之晦明。吾道之晦明。而國家治亂之所繫。今執事先生發策秋圍。特擧師道。有慨於方今之廢弛。欲聞救之之術。愚也三復而嘆曰。大矣哉。師道也。夫天生蒸民。莫不稟仁義禮智之性。而有君臣父子夫婦之倫焉。能盡其固有之性。而循乎當然之則者。先覺也。衆人則不然。氣稟拘之。物欲蔽之。不知性本之所有。職分之當然。而私意妄作。其不流於禽獸者幾希矣。是故。學於先覺。然後有以開發其聰明。復還其天理。此師道之所以作也。夫誘掖訓導。啓迪成就。使不能孝者爲孝。使不能忠者爲忠。則師道之功。豈有大於此者乎。古人之於三。事之如一。有以哉。是以。古之聖帝明王。知師道之大。不但君以治之。又將師以敎之。使彼之不能自制者有以治之。使彼之不能循性者有以敎之。然後君師之責備。而治平之基立矣。其所以敎之之方。亦不外乎民生日用彝倫之常。而繫於人君躬行心得之餘。則爲人君者可不以誠正修齊之學。爲己任哉。古之所以治隆於上。俗美於下。良以此也。是故。達而在上。則盡君師之道。而其效驗至於天下平。窮而在下。則講明斯道。繼往開來而已。請因明問而陳之。夫師道之任。如此其重大。而序人倫不及師者何歟。愚以謂師友一體。朋友之信。豈外於師乎。特以朋友多而師少。故擧其多者言之耳。至若喪制之有異。亦有說焉。古人有言曰。見彼之善而己效之。便是師也。有得一言一義如朋友。有相親炙如兄弟。有成就己身而恩如天地父母者。豈可一槩服之。此聖人不制師服者也。然此特處置中之一事耳。愚豈敢遺其所問之本意。而論其小者哉。至於師道之昉於前代。亦可考矣。自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脩道立敎。以敎化百姓者。無非師道也。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敷者五敎。所敎者胄子。則其道寢備矣。至於成周。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而敎之以灑掃應對之節。射御書數之文。亦擇其有道有德者主之。又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賓興之。是故。師道之盛。治化之大。後世無及焉。及周之衰。學敎之政不脩。而師道蓋闕如也。有吾夫子以天縱之聖。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敎。於是退而率其弟子。講明斯道。繼前古之往聖。開萬世之後學。功雖大於後。豈可謂之大行師道於一時天下乎。自是以後。上焉爲君者。不能行師道。下焉爲臣者。不能明師道。敎化陵夷。風俗頹敗。良可悲夫。雖宋朝諸君子以孔孟之學。繼不傳之緖。而但行其師弟子之道於函丈之間。而不能施於朝廷之上。可勝歎哉。至於東方。自檀君以後。至于今日。上而爲君。孰能盡其君師之道。下而爲臣。孰能盡其師道哉。三國之季。政法不章。紀綱紊亂。干戈日尋。民生塗炭。至於滅亡而後已。此未必不由不能盡君師之道而已。高麗崔沖。率其學者。敎以道藝。一時稱之曰海東孔子。卽今觀之。頹微之世。奮然獨以師道自任者。亦可當矣。而孔聖之學。誠正之實。則蔑蔑乎無聞矣。以至于牧隱。倡之於衰微之際。一時學者蔚然而出。然此特巧文詞取利祿。諂佛妖妄之雄耳。未聞能振其古人之道。至於楊村。一時理學之所宗。而立身事業。如彼其卑鄙。何敢置於齒牙間哉。本朝佔畢齋獨推圃隱曰。理學爲東方之祖。愚於此少有取焉。然亦未聞振起師道也。由是觀之。東方師道之盛衰。亦可言矣。嗚呼。惟我東方。泝高麗以上千百載之間。而窮探遠搜。則寥寥蔑蔑如此之甚。其治化之未洽。亂亡之相尋。無怪矣。其可謂東方有人乎哉。中華盛稱以爲禮義之邦。文明之地。而其實如此。苟有志氣者。寧不於此感激也哉。明執事之問及此。實我東方興師之萌乎。可不以平日目覩者。爲執事白焉。我朝自開國以來。列聖相承。勵政圖治。莫不以右文興化。設成均四學於內。敎國中之士。又置鄕校。以敎四方之士。又設童蒙訓導。以敎小兒。其於師道。無一事之或謬。無一物之不盡。蓋其敎訓之盡其方。故蔚然而輩出者。莫不以忠孝爲本。達之於事業。以至于廟堂大臣。社稷元老。皆由此出。其所以維持國脈。保安斯民者至矣盡矣。而其於三代修齊之學。朱程師友之道。則愚不得而聞也。抑愚之聞見不及而然歟。此亦明執事之所已明料。方今聖上以聰明睿智之資。精一執中之學。罔不以興學爲先務。屢臨泮宮。講論道義。崇儒重道之誠。溢於人之耳目。至於增田以養士。於學校之事。無所不用其極。雖漢明之親幸璧雍。乞言於三老五更。蔑以加矣。宜若師道立而敎化明。風俗美而國家治。奈之何師道廢弛而不立。士習卑汚而日毀。新進小士。不聽老師宿儒之言。各以所學爲是。或工詞華。要榮利爲事。或能文章。驚世俗爲志。略無一人探詩書之正理。追聖賢之事業。而有挾恐見破之私意。無從善服義之良心。甚矣師道之不立也。至於籍名學宮者。私其所學。不事講問。孤陋寡聞而無開明之理。偏狹固滯而無解通之時。道之不明而俗之日薄。宜哉。以至於閭巷之間。無一人唱學而行師弟子之道如宋之諸儒也。甚者不徒不學也。橫行於閭里。出入於官府。有穿窬之心。而無廉恥之端。先生長者若或禁之。則瞋目以視之。攘臂以起之。視先生長者爲何物。而慢不知禮敬。遂成弊習。遽難改革。嗚呼。士者將以爲國家用。而其所養如此。則他日之施設。槩可知矣。如欲師道立而學有淵源。士知禮敬。則不在多言也。特在聖上之一身耳。愚前所陳是也。夫師道不先立於上。而欲立於下。豈不難哉。然補人君一身之德。亦在於宰相。宰相苟能以三代聖王君以治之師以敎之之道格君。而使之格致以窮其理。誠正以修其身。以得大學之要領。而本之於明德。達之於新民。以一身標準於四方。而使之一言一動無不出於正。則下之觀感瞻仰者。莫不欣欣然有得於胸中矣。豈如政令禁刑之縛束以爲善哉。於是鼓舞而振作之。則下之感激興起者。不知手舞而足蹈之。自然薰染成習。融貫透徹矣。國家之治安。百姓之寧謐。可以因此而馴致矣。豈可求之於事爲之末哉。師道不期立而自立。理學不期明而自明矣。何患士不禮敬而弊將難救乎。愚生救弊之策。雖若迂遠。然熟慮之。深思之。則其大本大綱。亦不外是。古昔帝王之君師天下者。捨是道何以哉。嗚呼。士生斯世。將以明其道立其功爲志。而師道之廢弛則誰從而學之。求古人於簡策。想其風而興起。將欲推明其誠正之學。以大斯道之傳。而反爲奇怪詭譎。群嘲而衆譁之。一雄唱之。百雌和之。不顧前後。不計是非。而同然笑侮。斥之於鄕黨而不容。擯之於學宮而不列。使正人君子無所依托。而孑孑獨立。吁。此何等風耶。良可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執事其亦聞之歟。九重之深遠。其亦通之歟。執事聞之則豈不惕然思所以救之耶。夫衆口嘲毀。程朱之所不免。況今之世耶。雖然。寧可以此而改志乎。嗚呼。世廟一養之而一毀。成廟又養之而又毀。當其盛時。庶幾乎師道之立而士習之正矣。及其毀也。學舍蕭條。絃誦之聲絶。而父兄敎其子弟曰。學業廢。科擧而已。何必講明師友之道乎。是以。近自戊午以後。士皆目經慘惔。身懼刑禍。無有一人特然獨立。以明斯學立斯道爲己任。而日趨於卑汚而不自返。吁。邦國之不幸。孰有大於此者乎。方今之計。莫如以伸士氣爲先。士氣之不伸。則師道何由立乎。閭巷之間。豈無一人欲行師弟子之道者哉。所以不敢者。是誰之過歟。愚以謂在上者不得養之之道也。何以言之。今有後生小子相友以聚。講論詩書則忌之者必以群居放浪。謗訕朝政。評論人物爲訴。在上者不察讒言之巧慝。而以是爲然矣。於是唱言於朝曰。某人也某人也。謗訕朝政。評論人物。則聽之者孰不疾之而欲懲之也。於是講論道義之事廢。而士氣斲喪。嗚呼。孰知士氣之斲喪。而國脈隨而斲喪乎。執事儻於是而一悟。則亦國家之福也。愚也縱不能學古之道。有慨於斯弊久矣。今承明問。不自知其略古泛今。以吐狂言。執事進而敎之。謹對。

正德丁丑。文廟而廡。圃隱鄭先生夢周從祀祭文。應製。出圃隱先生集附錄[编辑]

嗟惟東國。聖學久絶。倫紀不明。治敎攸劣。士無定向。世乏良俗。百代紛昏。大道閉塞。公生麗季。挺然獨立。志存明道。身任重業。唱似當作倡鳴理學。爲東方宗。上探不傳。下啓群蒙。一洗陋學。濬發濂洛。文章道德。設施制作。王佐之才。天人之學。體無不立。用亦有方。斥絶異端。培植綱常。萬古斯道。越賴以明。念惟後學。是尊是刑。君子之澤。施及寡國。百世在後。功爲不極。有功不酬。何以崇德。予唯道學。懋興斯文。遵率不淑。厥趣以紛。振作之幾。益宜隆師。茲據古例。參考典儀。從祀文廟。公宜安之。神明孔昭。有誠斯存。自今欽似當作歆享。世世彌敦。

正德丁丑上疏十月三十日壬申。以弘文館修撰上疏。今失其全篇。適得其略故竝刻。[编辑]

伏聞頃以臺諫上疏。訪于大臣。盡遞臺諫。物議洶洶。人心駭愕。莫測端倪。久愈憫鬱。疏中之語有何過越。而殿下以爲過越。大臣亦以爲過越。而遂去言論之臣哉。臣未知其故。臺諫。人主之耳目。公論之所托。揆事據理。而與大臣論得失爭是非者。臺諫之事也。以微末之官。不屈於人主。不徇乎大臣。陳正論而獨立。鑠衆口而不變。豈不難哉。殿下之過行。政事之乖錯。人物之賢否。生民之休戚。其能使之盡言。而言之盡納乎。未聞殿下有好言之實。臺諫有盡言之誠。而公論尙未泯滅。言路尙未杜塞者。誠以殿下不至於罪言。臺諫不至緘默耳。然而一事之爭。一人之駁。尤當易從。而閱月愈時。支離怠倦。德不顯於殿下。怨先歸於臺諫。群小之謗讟爭起。臺風疲勞而莫振。紀綱之所以不立。公論之所以不行也。殿下旣不能從諫如流。又不能竭誠求言。而反忤言者。以至遞職。臣不審殿下之意也。殿下之意。豈不曰臺諫過激言論。以騷擾朝廷。而將謀所以安朝廷乎。然毀臺諫而安朝廷。自古所無。此不可使聞於人也。朝廷不和。而臺諫曰和則是誠欺誣也。朝廷不爲不和。而臺諫曰不和。亦何害於和哉。天論已往之患者。所以救將來之病也。言未然之弊者。所以愼今日之事也。言之不盡。無以見事之情。言之不直。無以達己之心。伏見臺諫之疏未有過言激論。而殿下非之。大臣逢迎。皆以爲非。入則爭斥其非。導之使遞。出則例請不宜遞之。是誠何心哉。上不能格其非心。使殿下免於過擧。下不能安存言官。務寧朝廷。大臣之爲君忠輔。爲國嘉猷。宜若是乎。爲臺諫者蘊言不發。覩事不白。然後大臣之心安乎。忠言不進。利病莫聞。國將不利。則大臣其獨安乎。旣不能竭誠盡智。忠告善導。而反去言者。以病言路。臣未知其然也。又伏聞聖敎。有欲罪臺諫。誠有是敎乎。此喪邦之言。非宗社之福也。色之訑訑。拒人猶遠。況欲加之以罪乎。然則人將相率而趨於媚悅諂諛。利身遠辜之是務。則殿下獨將何以哉。近年以來。殿下求治不懈。好學忘倦。思臻善道。冀聞高論。故朝廷士大夫洽然將有回心向道之志。而任言責者感激奮發。咸欲爲殿下盡言。公道始達。士氣思振。然自經大禍。怵怯之心。尙未消釋。如大病之後氣力羸脆。苟不養元氣藥餌之得其方。則安保其死亡之不至歟。今之言者。上而宰相不肯。下而群小側目。然而抗顏不縮者。只恃殿下。而殿下又厭之。則孑孑忠志之流。其終何托。臣知遞臺諫之敎一下。彈冠相慶之人已衆也。君子將爲小人所圖。而四散於巖壑。則殿下其誰與共國乎。殿下邈然孤立乎。上雖欲聞實言。其可得乎。國家之治亂安危。未可知也。伏願殿下悔過自責。發於辭命。使國人昭然知臺諫之無過。遞職之錯誤。而且將求言于中外。以問失政。孜孜聽納。從諫弗咈。如大禹成湯拜言改過之實。然後言路可以復開。士氣可以復振矣。不然則臣未敢知也。今之言者皆曰。臺諫之疏。本無過言也。入之累日。主上無過之之言。宰相無過之之議。而李誠彥之疏至。然後過越之論。始出於上下。此必主上惑於誠彥之讒言。假以他事而遞之也。其言騰播。聞者驚怪。臣竊未敢信也。若殿下實惑讒譖。假事施怒。則是亂政覆邦之兆也。以殿下之明聖。寧有是乎。然一日之間。特職李荇。全遞臺諫。情迹不能無嫌。外人之疑宜哉。臣竊觀誠彥之疏。其言不全爲李荇發。大意則煽起大禍。濁亂朝廷耳。誠彥性本暴猾陰凶。猜危險詖。特一惡少酒色鷹犬賭博之雄耳。加以忌嫉良善。貪亂樂禍。欲因此陰售其術。造爲無形之事。布陳不測之言。巧飾百端。萋斐成文。僞若直言。沮毀公議。詐捏時病。排陷士林。深謀詭計。莫測其變。見之者易眩。聞之者易惑。而欲令上下疑離。朝政昏亂。自古小人之排擠忠正。欺罔上聰。未有若是之巧也。若爲一荇而論救。則何必歷毀一時之事若是其誣歟。諉扶一人。盡陷一時。術亦深矣。誠彥之輩先以其議。飛言于宰相。邪譖百變。以動其心。知宰相之議亦出于是。而殿下之可搖。然後排群論而上其疏。宰相或有面謾而譽之者。殿下外若不惑。而中則生疑。言若不納。而實用其意。誠彥偃然退坐。已窺殿下之深淺矣。詩曰。讒人罔極。交亂四國。此之謂乎。上使殿下不信臺諫。中使宰相失導殿下。下使士林罔敢措手。公論消而正道廢。士氣摧而國脈沮。群枉雀躍。衆正索寞。朝綱頹靡。政事紊舛。而無一人力陳正議。斥露邪術。以暴厥罪。可勝痛哉。昔虞舜誅四凶而天下咸服。孔子誅少正卯而魯國治。小人之害人邦國者不誅。無以安邦國。故聖人誅之。臣聞成廟朝。任士洪進曰。臺諫之言。不可盡聽。往往而譴責之可也。成廟洞照其情狀。而不加顯戮。終貽廢朝之禍。而今觀之。士洪之言。愚而見著者也。誠彥之言。隱而奸暴者也。又聞廢朝柳子光憤嫉士類。羅織無辜。構成大禍。一網打盡。而今觀之。子光遭遇昏狂。而濟其術也。誠彥欲誤聖明。而售其奸也。然則合二人之罪而罪之。亦可也。詩曰。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廢朝之亂。殿下所親覩。原由奸人憤怨士林。構陷忠良。以啓殺戮之端。遂至名臣直士肝膽塗地。而宗社覆亡。不容一髮。尙賴殿下之再造。艱難扶持。以至今日。幺麽誠彥。又欲傾亂朝廷。陰試其手。凡有血氣者。孰不欲加之以顯戮哉。伏願殿下明正典刑。使人人灼知其罪。宗社之福也。豈可以封章而宥之哉。其言狂妄則置之可也。愚賤則恕之可也。今不爲狂妄。不爲愚賤。而深險詭譎。圖危謀亂。其罪可勝言哉。若曰。封事之人。不可加罪。則是愚且妄也。宰相而密護私庇。不暴白其罪。則非謀國之良也。臺諫而怵奸畏譖。不力請其罪。則非爲君之忠也。嗚呼。徇私忘公。圖安避禍。人情所趨。孰肯直其道正其論。以取人之怨哉。士習之鄙陋。氣節之萎薾。占此可知。凡今之人。不爲長慮。唯務苟安。不知大不可安者伏於小安之中。而視之不救。坐恃自安。如其自安。不亦善乎。如不自安。終當奈何。不分是非邪正。而含糊偸謾。以竢自安。非所聞也。是以。智者見幾而圖。況事之易著。奸之易露者哉。是故。臣以爲不罪誠彥。無以安朝廷也。且其言之誣罔。聖明所痛察。固不待辨破也。然所謂時議外議云者。尤足以見其羅織之術也。若以爲下人論議國政。則在上之所易惡。故自古小人之謀害忠良者。必曰政在下。議不在朝廷。激怒人主。人主不明。一有所惑。則反讎忠良。以亂其國。有國者可不察乎。古之聖主。至使庶人謗商旅。議者欲廣聞其失政也。淸議在下則雖衰世。猶足以扶持公道。況今士氣之沮喪久矣。未聞其行也。假令一二志士。慕古憫今而一言時事。遂指爲非議今政。可乎。孔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然則於士之危言。可占其邦之有道矣。若惡其言論。則人將鉗口結舌。狼顧脅息如暴秦。然後可以爲治乎。其誣爲時議外議者。此空一國之言也。今者聖明在上。公卿在下。一政之發。大臣論之。臺諫爭之。務使當理。政令欲一。朝綱欲立。然而曰政歸外議。何也。其心不難知矣。君子正色立朝。頓綱振紀。行身以實。論事以正則固不可以他事誣陷。若曰政出於下。則可以一網而盡。故舞凶立標。盡襲以時議外議。奸人之誣讒。擧或疑擧是據字此可推其他矣。是知憸邪之人。不獨誠彥也。平時被駁於臺諫。或不容於士論者。咸欲籍荇之去而暗報其怨。託詆臺諫。歷論士類。騁訕馳毀。而聞之者不察。轉相非是。亦可歎矣。大凡邇來。篤道循理之士。抗言直諫之人。間有登揚。出入乎臺諫侍從。或開陳道學之源。講明修齊之實。或不諱時政之失。辨別賢邪之分。正論法言。布達於朝廷。人心自然矜束。稍知爲惡之可羞。積久陋習。漸自斷絶。酒色淫穢之徒。儇浮譎詐之曹。不敢自恣。群怒而衆怨之。譁爲謗議。窺搖正直。相與言曰。主上求治太急。下人爲善甚迫。此豈致治之道歟。嗚呼。小人之惡治好亂。如是夫。且曰。某於上前陳某言。大是異事。某與某人聚會講學。此乃朋黨。某於某處論某人之失。是爲私憤。胥動浮言。熒惑人聽。必欲人人懷不平之心。君子不得安其身。動輒指觸。務爲傾軋。然如此之人。亦豈多乎哉。大抵今時之病。徒務苟且姑息。而不問曲直。不擇賢愚。同收竝用。未嘗分辨。故賢未必在高位。邪未必在下位。是非蒙昧。黑白倒置。方正見侮於邪枉。正道或有所湮晦。良可悲夫。賢邪用舍。實關治亂。未審殿下知其賢而用之勿貳乎。知其邪而去之勿疑乎。少或不察。則賢邪之所混而治亂之所分也。可不愼耶。伏願殿下果知其賢則信而用之。不爲邪譖所移。果知其邪則去而絶之。不爲浮議所動。明示好惡。然後正士滿朝。而人皆革非爲善矣。自古小人指斥君子。亦有數語。曰朋黨。曰僞學。曰詭異強作。曰釣名沽直。千謀萬計。必中而後已。君子則不然。正己守道。進退以禮。得失付命。唯義之安。嗚呼。漢有黨錮之禍。而王室從而亡。宋有僞學之謗。而君子不得志。此在聖明所當加察也。伏覩殿下講學之功不篤。輯煕之實未盡。擇善或不明。執德或不固。其於群議騷動。難保其不動。臣未審殿下之志慮果如何也。殿下與儒臣。講劘學術。非一朝夕矣。必知格致之方。存省之道矣。將用力於獨地。而爲應事接物之本者。如日月之昭明。則光臨群臣。賢邪自不得遁其情矣。何讒言之足懼哉。然巧言。大禹所畏。佞人。孔子欲遠。聖人必不爲其所移。而愼之若是。其慮周矣。伏願殿下日開經筵。親近儒臣。切磋義理之奧。謹辨心術之微。使事物之變。瞭然眼前。而且將窮理以開其智。持敬以養其心。常令此心之德。光明正大。不容一毫之私焉。則不但不爲異議所昏。足以爲修齊致平之本。而基宗社萬世維持鞏固之業矣。殿下潛心焉。臣伏聞讒人之扇亂。不勝憂慮。臣雖微賤。職忝侍從。而病不得進詣論啓。退伏於家。情不自已。仰陳所懷。極知言之一發。身且難保。然愛身戀爵。抱言不達。以負殿下。非臣之所忍也。言有盡而意未畢白。徒仰天流涕而已。評者曰。一時館僚中。先生最少而富文學。其聲名之重。亞於趙光祖。慷慨論事。無所顧慮。常在上前。危言激論。聳動人聽。然大臣多嫉之。時以病在家。上疏論誠彥之罪。請置重典。且以臺諫不力請其罪爲非。言多過越。雖趙光祖諸人見之。不以爲是云。

[编辑]

丙子十月朝講。以司經啓曰。此云子曰。立愛自親始。敎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敎民順也。釋之者曰。愛敬盡於事親事長。而德敎加於百姓。論語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歟。夫孝悌。百行之原。行道自孝悌始。則仁民愛物。皆可以此推之。未盡孝悌。則雖欲仁民愛物。旣無根本。其何能爲。三代以上。在上者先盡孝悌之道。故下皆效之。各親其親。各長其長。而有比屋可封之俗。此無他。自近而及遠。其勢順易故也。後世則不然。徒區區於刑政之末。而不用力於根本。故乃無和順之氣。悖逆爭鬪之事起矣。夫舜大孝也。孟子曰。瞽瞍底豫而天下之爲父子者定。蓋天下之頑。莫瞽瞍若也。而舜能以至誠事之。故烝烝乂。不格姦。其效至於使天下後世爲人父子者之心。皆安其分。此乃大孝也。舜雖處人倫之變。而上之爲孝。當以此爲法。行之至誠。則下皆感化。而風俗自至和順矣。若欲以刑政治之。則無根本。不可爲也。丙子十月夕講。以司經臨文啓曰。光武之光復舊物。身致太平者。以其務學術。講論經理。夜分乃寐。勤於治道之效也。然無罪而廢正后。直諫而殺大臣。光武雖有不世之資。不能爲修身齊家之學。而其時大臣亦無引導輔翼者。故有此失也。人主之於學。其可忽乎。

戊寅二月夜對。以侍講官啓曰。治理何有古今哉。但在乎爲不爲耳。雖三代之時。若不力行。則何有治效乎。至於聖人之學不明於世。君不知王道。臣不識引君之道。徒以伯術苟且之事。以說其君。旋得旋失而治亂無常。人君若以古昔帝王之道。發憤行之則其臻至治何難。以常情觀之。堯舜之行事。果似巍巍廣大。邈然難及也。天性則堯舜途人一耳。而無古今之異。苟能格物致知。精一執中。則治何難致。後之儒者長於習俗之中。各拘所見。不知敎化之何如。乃曰。世道日卑。人心不古。其何能復三代之治乎。是則妄人也。若眞實着力。上下發憤力行。則豈不成三代之治乎。

正德十三年戊寅春。友人安順之處順以弘文博士歸養。特除求禮縣。諸友皆歌詠其行。予亦述懷以贈。出安順之家己卯諸賢詩帖[编辑]

士生千載後。心事正相乖。邈邈黃虞夢。悠悠湖海懷。窮通唯命在。憂樂與人偕。獨立風塵裏。長悲井底蛙。

明君重儒學。志士氣頗伸。白日昭光遍。靑春物意新。長途馳駿骨。滄海奮潛鱗。借問鑾坡客。胡爲謝此辰。

幸際雲龍會。仍希日月輝。金鑾朝入對。蓮燭夜扶歸。治亂明根本。詩書討奧微。他年湖海遠。回首夢依依。

奉檄寧無喜。高堂有老親。採山供軟蕨。釣水薦纖鱗。至孝能爲化。餘恩自及民。會看爭訟息。田里一般春。

忠謹功隨立。偸閑事不成。撫民宜用恕。治吏最須明。遺愛錢丞頌。淸心裴尉旌。聖朝圖治急。愼勿負恩榮。

南州歸思迫。北闕夢魂迷。落日晴猶暗。行雲住欲棲。人隨沙岸別。江向海門西。隔浦塵埃起。唯聞征馬嘶。

山水宣城郡。風流付謝君。窓輸天外岫。簷落海中雲。野鶴閑堪伴。巖猿靜自聞。西林有鳴鳥。日暮獨求群。

吏散空庭暮。鳥鳴春雨餘。焚香靜几案。危坐讀詩書。月吐山光暗。魚游池影虛。油然得心處。歲月問何如。

交遊十載中。世事轉悤悤。去住情無奈。愁歡意不同。南江流浩浩。北岳直叢叢。淚目看歸鳥。煙雲斷碧空。

送子湖南去。征塵不可攀。停杯問歸路。折柳慰行顏。江月隱高樹。海風吹遠山。相思一千里。日夜望鄕關。

答安順之書出安順之家己卯諸賢簡帖[编辑]

自春分手。曁未聞氣候何如。懷戀殊苦。今得委札。悉天只之平復及君之康吉。喜慰。洛中。依舊無事。諸友及僕。竝無恙已。且近思錄垂畢。可喜。所求跋尾。當囑元沖公。隨其製之早晩而送之。來簡已示大柔。金絿使之起草。讓于元沖而不爲。未知元沖公復以爲何如也。僕歸覲臨發。又遷他官。不可遽爲發行。憫憫。邊山之約。靑春已過。空悵望奈何。人事遷緣。不得自由。每每如是。可嘆。如獲下歸。當喩之。謹拜復。正德十四年四月十一日。

寄安順之書出安順之家己卯諸賢簡帖[编辑]

自爲縣侍親。孝養何如。治民施政亦何如。一喜一慮。在洛聞君違和甚苦。每常憂慮。今聞差復。甚慰甚慰。僕以覲親。今月初六發程。卽日到金溝。謁之而宿。明當入茂長。聞此中相距不邇。不知何以則可得從容論此懷抱歟。情思鬱蓄。不可盡言。想君亦應如此。須通人圖相就爲佳。且京中君之一門及挺然安珽與諸朋輩皆無恙耳。照之。且到此。聞君之疾以過飮而作。不知然乎。可驚可怪。上有君恩當報。下有鶴髮在堂。其將何以爲事。而顧以飮成疾耶。甚無意也。詳在面盡。不具。七月九日。

寄安順之書出安順之家己卯諸賢詩簡帖[编辑]

急速上京。懼不得奉敍。深慮深慮。且僕無恙侍老母耳。聞大夫人康寧。不勝喜賀。所懷非一。何能盡喩。非面不可。須圖相面爲佳。千里之外。得見無由。今若失之。後當何以。仍以短句。喩我情思。見之一笑。

別君漢水上。思君滄海頭。手持一尺書。中有千里愁。道里非遼遠。山川正阻脩。孤雲天際起。何處是頭流。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