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悟真直指/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悟真直指
◀上一卷 卷三 下一卷▶


五言四韻一首

[编辑]

以象太乙含真氣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練。 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恍惚裏相逢,杳冥中有變。 一霎火焰飛,真人自出現。

靈知為陽中之陰,具有柔性。性主生,屬木,木色青,故曰女子著青衣。真知為陰中之陽,具有剛情。情主殺,屬金,金色白,故曰郎君披素練。但性情有先天後天之分。後天者,氣勝妄情,乃氣質之性情,有形有象,可見之物,不可用也。先天者,本性真情,乃真空之性情,無形無象,所用之物,不可見也。因其不可見,故在恍惚杳冥之中。曰恍惚、曰杳冥,是有其氣而無其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如之何凝結而成丹乎?然雖不可見、不可聞、不可摶,而靈知之性,真知之情,有時在恍惚裏相逢,杳冥中變化。於此相逢變化之際,神明默遠,收入造化爐中,加火煆煉,一霎時間,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凝結成象,而真人在暗室中出現矣。此還丹法象,所謂一時辰內管丹成也。此真人出現,乃真陰真陽交合其中,一點生機出現,即所謂聖胎,非十月胎完身外有身之出現。若是身外有身之出現,豈能一霎時間,即能脫胎換骨,身外有身乎?仙翁此詩一首,象太乙含真氣。若有人問真人出現之義,吾則曰即太乙含真氣也。   

西江月十二首

[编辑]

以象十二月。仙翁曰:"西者金之方,江者水之體,月者丹之用。"

其一

[编辑]

內藥還同外藥,內通外亦須通。丹頭和合類相同,溫養兩般作用。 內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長紅。外爐增減要勤功,妙絕無過真種。

內藥者,靈知之靈性,外藥者,真知之真情.以其靈知藏于人心,入心用事,借靈生妄,故謂內藥。以其真知具於道心,道心退位,真知不彰,故謂外藥。真知靈知,本來一家,同出異名,故曰內藥還同外藥。內藥者,所以修性,固須通曉;外藥者,所以修命,亦須通曉。古經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故曰內通外亦須通。性為陰,命為陽。金液大丹,乃取真陰真陽同類兩弦之氣,和合而戊。若修命而不修性,或修性而不修命,是孤陰寡陽,大丹不結,所謂性命必須雙修也。但性有性之作用,命有命之作用;性為法身上事,命為幻身上事。溫養兩般作用,大有不同,所謂功夫還要兩段也。修性之道,乃無為之道,無為主靜,不假施為,守中抱一,內爐自有真火,赫赫長紅,此用文火以溫養也。至於修命之道,乃有為之道;有為主動,須要外爐增減,勤功煆煉,此用武火以烹煎也。增者增其真知之不足,擇善固執是也;減者減其靈知之有餘,黜聰毀智是也。增至於無可增,減至於無可減,性定命凝,真種到手,方為妙絕。此性命兩般作用,及其外丹成就,收歸鼎內即是內丹。蓋未來為外,已來為內,所謂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也。

其二

[编辑]

此藥至神至聖,憂君分薄難消。調和鉛汞不終朝,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煉,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藥非遙,說破人須失笑。

上詞提明內外二藥,此詞言外丹行持之功。金丹之道,至神至聖,修之者立竿見影,直躋聖位,但恐人福分淺薄,難以消受耳。金丹之所難得者,真知之真鉛,靈知之真汞。若識真知靈知而調和之,則剛柔相當,性情如一。不待終朝,而良知良能之形兆早見,亦如元珠暗中生明矣。蓋良知良能之靈根,埋沒已久,不能自出。今得真知靈知,兩而合一,良知良能之靈根,雖不能遽然純全,而其一點生機,已在恍惚杳冥之中有象。既有一點生機,由微而著,漸次可複于純全。形兆者,純全之先見者也。果有志士,勤而修之,不必避世離塵,何妨在市居朝。特以金丹之道,藥物現成,功夫簡易,不待外求,即在當人。若還說破,令人失笑耳。夫笑者凡聖同途:天人一理,只在順逆之間耳。

其三

[编辑]

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尋常藥品。 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依時采取定浮沉,進火須防危甚。

上詞言調和鉛汞,即能成丹。然欲調和鉛汞,先要識得真鉛之真知一味大藥,方可下手。真知者真情也,在法象為白虎首經,又為華池神水,真情隱於妄情之中。情屬金,故謂白虎。真情雖隱於妄情之中,而亦有時現露,天地之心複見,生己萌芽,故謂首經。首者,初也,經者,常道也。經道之初,無中生有,陰中含陽,為萬物之母,即是生機。這一點生機,即為聖為賢之根,成佛成仙之本,故謂之至寶。這個生機,又謂華池神水。華池者,即元關一竅,衆妙之門。因其內藏生機,故謂華池;因其生機,條理百骸.滌蕩五臟,故謂神水;因其生機,經火鍛煉,凝結不散,堅久不壞,又謂真金。首經也、神水也、真金也,總是生機一物又謂上善之性。上善者至善也。至善無惡,具衆理而應萬事,如水之有本,源遠流長,利萬物而不窮。此保命全形,至真之藥品,不比尋常草木金石之藥品也。但此藥品,藏於後天,偶或一現,旋得旋失,不能久留。若欲修成九轉,永遠不壞,必先煉己持心,消去客氣塵情,依時採取,以定浮沉。靈知藏于人心,人心動而靈知飛,易浮;真知具於道心,道心昧而真知藏,易沉。煉己持心,即煉去人心靈知,浮者而使沉。依時採取,即採取道心,真知沉者而使浮。浮沉顛倒,以道心而制人心,以人心而順道心,以真知而統靈知,以靈知而養真知。人心靜,道心存,真知靈知,同氣連枝,金丹有望。然藥物易知,火候最難。進火功夫,須要知藥物老嫩,急緩吉凶。若冒然下手,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故曰進火須防危甚。

其四

[编辑]

若要真鉛留汞,親中不離家臣。木金間隔會無因,全仗媒人勾引。 木性愛金順義,金情戀木仁慈。相吞相啖卻相親,始覺男兒有孕。

上詞言采藥須憑煉己之功。夫煉己者,欲其三家相見也。金丹之道,只是剛柔二字。剛之中正為真知,取象為真鉛,柔之中正為靈知,取象為真汞。取此二物,合而成丹。但真知不彰,則靈知易飛,是真知為制靈知之物也。然真知固能制靈知,而靈知又能養真知,是靈知為真知之家臣也。若先不定靈知,則真知不現,故曰若要真鉛留汞,親中不離家臣。親者,真知靈知,剛柔相合之謂。真知者,主君;靈知者,家臣。家臣不順,則主君難以施為。蓋真知靈知,所爭者毫髮之間。靈知盡則真知現,真知存則靈知順;真知存則剛健,靈知靜則柔順。剛健柔順,性情相合。故丹道取真鉛真汞,兩味藥料耳。真知之鉛情屬金,靈知之汞性屬木,後天用事,情西性東。如金木間隔,各自一家,而不能相會矣。若非有真性(信?)相通,則真情真性不現,真知靈知不合。真信者真意也,又名真土。真土一現,則金木自並;真信一通,則性情自合,是真信為真情真性之媒人也。真性為木,主順主仁;真情為金,主剛主義。性情得信於中調和,則木性愛金情而順義,金情戀木之慈仁。性情合一,剛柔相應,仁義兼全,真知靈知同氣。相吞相啖,性定情忘,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凝而為一粒黍珠,聖胎有象,所調男兒有孕也。

其五

[编辑]

二八誰家姹女?三九何處郎君?自稱木液與金精,遇土卻成三姓。 更假丁公鍛煉,夫妻始結歡情。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頂。

上詞言三家相見,即結聖胎。但三家相見,非真火煆煉,而聖胎不成也。二為陰火之數,八為陰木之數,故謂姹女。九為陽金之數,三為陽木之數,故謂郎君。木之液為火,木生火為一姓;金之精為水;金生水為一姓;土居中央自為一姓,此五行而分為三姓。三姓相會,合為一姓,是謂五行全。比之修道者,元性元神,為木火一姓;元情元精,為金水一姓,元氣為土一姓,此三姓為內三姓。仁禮屬木火為一姓,義智屬金水為一姓,信屬土為一姓,此三家謂外三姓。

修道者以內三姓而統外三姓,以外三姓而全內三姓,總以三姓成一姓為歸結。但此三姓,須要勇猛修持,專心致志,下一番死功夫,方能歸於一姓。丁公煆煉,即勇猛修持之功。勇猛修持,不仁而必至於仁,不義而必至於義,不禮而必至於禮,不智而必至於智,不信而必至於信。仁義禮智,皆歸一信。而性情精神,亦化為一氣。三姓和合.剛柔相應,性情如一,而夫妻始結歡情矣。既得夫妻結歡,愈久愈力,火功不缺,一氣成功,期必至於純陽,無聲無臭而後已。故曰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項。河車者,北方正氣,非功家運腎氣自尾閭夾脊上升頭頂之說。乃是一氣成功,以水濟火,水火烹煎,無有間斷之意。如河中水車,載水上升下降,晝夜運轉而不停息也。崑崙為萬山之祖,運入崑崙峰頂,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入於真空妙有,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地位矣。

其六

[编辑]

七返朱砂返本,九還金液還真。休將寅子數坤申,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銀一味,周流遍曆諸辰。陰陽數足自通神,出入豈離玄牝。

上詞言五行攢簇,運火煆煉,即可成功。然煆煉須要知的七返九還之實理。七者火之陽數,九者金之陽數。靈知之性柔,內藏邪火,邪火消而真火生,如靈汞結成朱砂,永為不飛不揚之物,火返於本矣。真知之情剛,內有燥金,燥金化而真金純,如濁金化為液汁,永為至淨至明之金,金還其真矣。此丹經七返九還之義,被世之旁門,以子數至申為九還,以寅數至坤為七返者,豈知七返九還之義乎?不知七返九還之義,焉知五行成准乎?五行成准者,火返本則火中出木而神靈。神靈則靈知不昧,金還真則水中生金而精一。精一則真知常存。靈知不昧,真知常存。真知即是靈知,靈知即是真知。金木水火,四象和合,歸於中央,五行一氣,不偏不倚,渾然天理,五行成准矣。然五行成准之功,總是水中金一味大藥。運用之水銀者,水中銀即是水中金,仍是一點真知之真情。真知內含先天真一之氣,為五行之根,為四象之本。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周流於四象五行諸辰之位。

返還之道,時當陽而即進陽火,以采此真知;時當陰而即運陰符,以養此其知。陽火陰符數足,五行混化,良知良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自然通神。神者,陰陽不測之謂。陰陽不測,聖胎凝結,號曰穀神;穀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陰陽數足,是元牝已立;元牝立而谷神出入於元牝之門,長生不死,返還之道盡矣。所謂"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元牝立根基"也。

其七

[编辑]

雄裏內含雌質,負陰卻抱陽精。兩般和合藥方成,點化魂纖魄勝。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變成龍,雞餐亦乃化鸞鵬,飛入真陽清境。

卻抱(一本抱卻),魄纖魂勝(一本魄仙魂聖),亦乃(一本亦可)

上詞言七返九還,須要陰陽數足。然運陰運陽,須要識得真陰真陽耳。雄裏內含雌質者,在卦為離中虛,在人為人心所藏之靈知。負陰卻抱陽精者,在卦為坎中滿,在人為道心所具之真知。真知靈知,兩般藥物,和合方能成丹。魄者陰中有陽,即真知之神;魂者陽中有陰,即靈知之神。魄纖者陽少也,魂勝者陰多也。陽少陰多,偏而不中,金丹不成,惟真知靈知相會,而魂魄亦歸於中正,化而為真性真情,陰陽混一,天理昭彰,人欲消滅。良知良能,圓陀陀,光灼灼,淨倮倮,赤灑灑,一粒金丹,懸於太虛之中,照見三幹大幹世界,縱橫逆順,獎遮攔矣。

是丹也,人吞一粒,立地成仙;蛇吞一粒,亦變成龍;雞飧一粒,亦化鸞鵬,直飛入真陽清境矣。但蛇吞雞飧,亦寓丹法。蛇屬火,在南為離;龍屬木,在東為震,雞在西,屬金為兌,鸞鵬近水,在北為坎。蛇吞成龍,火中出木;雞飧成鸞鵬,水中有金。火中出木,水裏生金,金木交並,水火相濟,一氣混然,有無不立,物我歸空,形神俱妙入於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矣。脫離凡世,居於清陽之境,豈虛語哉?

其八

[编辑]

天地才交否泰,朝昏好識屯蒙。輻來輳轂水朝宗,妙在抽添運用。 得一萬般皆畢,休分南北西東。損之又損慎前功,命寶不宜輕弄。

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一陰一陽之道也。一歲之中,當寅之月,天氣上升,地氣下降而為泰();當申之月,地氣上升,天氣下降而為否()。一日之中,子時為朝之首,當子而陽氣內動,陰氣出外為屯();午時為昏之首,當午而陽氣外止,陰氣內生為蒙()。否泰者,一歲春秋陰陽之升降;屯蒙者,一日朝昏陰陽之來往。觀天地方才交否交泰之通塞,即識一日朝屯暮蒙之消息。蓋一日陰陽消息,即如一歲陰陽消息。然一歲陰陽,一日陰陽,總是一氣,來往運用之。修道者,法天地否泰之節,准朝昏屯蒙之機,當陽而即進陽火,當陰而即運陰符。陽剛陰柔,不失其時,集義而生,攢簇五行,和合四象,如三十輻輳一轂而成輪,如千派水共朝宗而入海,渾然一氣,金丹凝結。雖然金丹凝結之妙,總在於抽添運用耳。抽者,抽其假陰假陽也;添者,添其真陰真陽也。假陰去而真陽現,假陽消而真陰生。真陰真陽,歸於中正,兩而合一,真知靈知,性情相投,複見良知良能,本來面目。抽添之功妙矣哉!

大抵修丹,須要識得真陰真陽,又要識得先天真一之氣。此氣在鴻蒙未判之先,陰陽未分之際。含之則為真空,發之則為妙有。取象為水中金,取體為秉彝之天良,取用為精一之道心。丹法只取道心一味大藥,這個道心雖是一味,而統五行之氣,具五行之德。蓋道心乃其一之水所化,一者數之始,一而含五,五而歸一。其實到歸一處,亦不得謂道心,只可謂渾然天理而已。故儒以渾然天理謂太極,道以渾然天理謂金丹,釋以渾然天理謂圓覺。古經所雲"得其一,萬事畢"者即此也。如得其一,是命寶已經到手,再不必分南北西東,用攢簇之法。但只以道心而防人心,損之又損。必使人心所有客氣,盡皆化去,純是柔順之靈知,則人心亦變為道心矣。

蓋人心有識神居之,識神有帶曆劫根塵與現世積習之氣,並一身氣質之邪。若不將此等禍根,件件損去,稍有絲毫不盡,一時乘間而發,命寶有漏,前功俱廢,故曰慎前功,又曰命寶不宜輕弄。古仙云:"一毫陽氣不盡不死,一毫陰氣不盡不仙。"故得丹以後,須要將無始劫來、生死輪回種子連根拔去,方能命寶為我所有,永久不壞矣。

其九

[编辑]

冬至一陽來複,三旬增一陽爻。月中複卦朔晨潮,望罷乾終姤兆。 日又別為寒暑,陽生複起中宵。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上詞言抽添運用之功,是教人效法天地昏曉之造化也。一歲之昏曉,十一月冬至一陽生,每三十日增一陽爻。如十一月子一陽生,為複();十二月醜二陽生,為臨();正月寅三陽生,為泰();二月卯四陽生,為大壯();三月辰五陽生,為夬();四月巳六陽生,為乾();此六陽卦也。至五月午一陰生為姤(),每月三十日增一陰爻;六月未二陰生,為遁();七月申三陰生,為否();八月酉四陰生,為觀(),九月戌五陰生,為剝();十月亥六陰生,為坤(),此六陰卦也。六陽月為曉,六陰月為昏,此一歲之昏曉也。

一月之中,晦朔之間,日月交會,月受日光,三日陽光始吐海水,潮汐應之為複,每兩日半增一陽爻。至十五日月相望,光輝圓滿為乾。自初一至十五,六陽卦也。望罷乾終,十六至十八一陰生,陽光有虧,姤即兆始,每兩日半增一陰爻。至三十月晦光盡消,獨有黑體為坤。自十六至三十,六陰卦也。兩日半一候,十二候行六陽六陰之卦,此一月之昏曉也。

一日之中,又別為寒暑。每日中宵子時,一陽生為複,一時增一陽爻。至巳時六陽生為乾。至午一陰生為姤,一時增一陰爻,至亥時六陰生為坤。十二時行六陰六陽十二卦,此一日之昏曉也。

聖人移一歲陰陽昏曉於一月,移一月陰陽昏曉於一日,又移一日陰陽昏曉于一時。一時八刻,一刻十五分,八刻共一百二十分。上四刻六十分為六陽,下四刻六十分為六陰。又以一時陰陽昏曉移於一刻之中,分為十五分。以上七分半為陽,下七分半為陰,於片刻之中,採取大藥,歸於造化鼎爐,運陽火陰符煆煉成丹,所謂不刻時中分子午,無爻卦內別乾坤。但須要識得陰生陽生之昏曉耳。知的昏曉,則一日一月一歲之造化,即在一時一刻之中。彼世間盲漢,或以一日子午坐功,或以一月朔望行氣,或以冬至夏至修養者,豈知昏曉之理乎?

其十

[编辑]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鉛銀。修丹火候未曾聞,早便稱呼居隱。 不肯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誤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上詞言煉藥須知陰陽昏曉,此詞緊接上文,為不知陰陽昏曉者而發。夫神仙之道,原欲成己之後而成物,修道之後而修德。世之迷途,不辨五行四象之實理,不明朱汞鉛銀之寓言;藥物未曉,火候不問,學些旁門小法乘,自負有道,便稱居隱。不肯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以一盲而引衆盲,誤人入於迷律,永劫不得超脫。似這欺心忍心,當入無問地獄,永無出頭之日,尚望成道乎?

十一

[编辑]

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願。 虎兕刀兵不傷,無常火宅難牽。寶符降後去朝天,穩駕鸞車鳳輦。

上詞言旁門外道,不明道而只有傷德,不能修德。此詞言修道之後,而必修德也。

修道者為己之事,修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修德無盡。故神仙道成之後,必三千功滿,八百行完,物我兩忘,親冤一等;量同天地,包羅萬物,道德兼該,始合本願。到此地位,內外皆空,有無不立,形神俱妙,虎兕不能傷,刀兵不能加,無常火宅不能牽。寶符下召,穩駕鸞車鳳輦,白日飛升,大丈夫功成名遂,豈不快哉!

十二

[编辑]

牛女情緣道合,龜蛇類稟天然。蟾烏遇朔合嬋娟,二氣相資運轉。 本是乾坤妙用,誰能達此真詮?陰陽否隔卻成愆,怎得天長地遠!

真詮一本深淵

以上十一詞,皆言修煉金丹大道,須要真陰真陽同類之藥配合,方能成丹。然或人疑為強作而成,實非強作,皆自然之運用。故此詞總結上文之意,使學者窮究實理耳。比如牛女七夕相會,龜蛇以類相交,蟾烏晦朔相合,皆陰陽二氣,一感一應,自然之交合,即乾坤造化之妙用也。蓋乾坤造化之道,一陰一陽之道。陰陽相資,一氣流行,陰而陽,陽而陰,陰陽往來,四時行而百物生,生機不息,所以古今常存也。修道者,若不達此真詮,舍陰陽造化之理,著空執相,強作強為,反致陰陽否隔,不但無補於性命,而且有傷於性命。愆尤且不能免,尚欲天長地久,為不死之仙能乎?否耶?

夫天長地久之道,乃真陰真陽配合之道。真陰真陽配合,其中生機勃勃,凝結聖胎。從無而有,從有而無,脫幻身而出真身,方能與天地同長久。修道者,若欲求天長地久之事,舍真陰真陽,餘無他術矣。

續添西江月一首

[编辑]

以象閏月

丹是色身至寶,煉成變化無窮。更能性上究真宗,決了無生妙用。 不待他身後世,眼前獲佛神通。自從龍女著斯功,爾後誰能繼踵?

此一詞與下絕句五首,據仙翁前序,俱不在《悟真篇》正集之數,系外集者。玩其辭意,是先修命,而後修性之道。薛、陸、陳三注,因其有修命之說,故提於正集之中,今從之。

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元關一竅。"一點陽精,即丹也。秘在形山,即為色身至寶也。丹非別物,即先天一點至陽之精,又謂先天真一之氣,又謂浩然正氣;藏之為真空,發之為妙有;其體為天良,其用為道心,是人色身中至寶,非心腎所有之物,乃在元關中藏之。元關一竅,無方無所,無形無象。此丹亦無方無所,無形無象,動靜自如,色空不拘,活活潑潑的,如運火煆成堅實之物;常應常靜,常靜常應,變化無窮,神妙不測。雖天地神明不可得,而測度居於色身之中,而能點化色身,所謂法身者是也。故古仙云,"命之造化系乎身。"

系乎身者,系乎法身也。法身成就,聖胎完全,命基堅牢,有為事畢,無為事彰,可以修性矣。性之真宗,無生之妙用也。修命者所以長生,修性者所以無生,無生則無死。無生無死,與太虛同體,形神俱妙,永脫輪回,超出乎天地之外,不待他身後世,眼前獲佛神通。蓋無生之道,頓悟圓通,萬有皆空,直超彼岸;昔靈山會上,世尊說法,有一七歲龍女,自地湧出,獻一寶珠,立地成佛。仙翁引龍女獻珠一宗公案,以證修持真空之性。修真空之性,即是龍女獻寶珠。悟的真空,不生不滅,即是獲佛神通。但命理未修,而性理難了。難了者,總能頓悟圓通,於真性能養,未免在後天中出入,未曾經大火煆煉,稍有滲漏,難免拋身入身之患。修命之後,更修性是已。從大火爐中煆煉出來,滓質盡化,從此行無為之道以修性,由漸而頓,直登最上一乘妙覺之地,焉能拋身入身乎?故曰不待他身後世,眼前獲佛神通。可知金丹大道未修性,而先修命也。

七言絕句五首

[编辑]

以象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其一

[编辑]

饒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入身。 何以更兼修大藥,頓超無漏作真人。

真如之性,乃天真自如,絕無勉強,非色非空之性,所謂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者是也。欲修此性,須要了悟此性;既悟此性,須要將此性煉成一個金剛不壞之物,方能得濟。若已悟而不知修煉,命不由我尚由天,大限到來,無所支持,拋身入身,焉能免諸。頓悟之後,不廢漸修之功,用陽火陰符烹煉大藥,點化群陰,脫去委物,現出真身。則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虎兕不能傷,刀兵不能加,而為無漏真人矣。

昔六祖既得五祖之傳,隱于四會獵人之中,混俗和光,而成正果。紫賢頓悟圓通,自知非向上事,必得杏林之傳,而後大成,凡以為修大藥計耳。果了悟真如,即是成道。六祖既悟本來無一物,五祖半夜所傳者又何事?紫賢頓悟圓通,又求杏林者何故?可知頓悟漸修,缺一不可,或先頓悟而後漸修,或先漸修而後頓悟。性命必須雙修,功夫還要兩段。此詞乃由性以及命,自頓以行漸也。

其二

[编辑]

投胎奪舍及移居,舊住名為四果徒。 若會降龍並伏虎,真金起屋幾時枯?

投胎者,預察富貴之家孕婦,而于臨產之時,投胎者也。奪舍者,凡孕婦臨產之時,必有一陰魂等候入竅,不待彼入,而預先入之,奪其舍者也。移居者身體衰敗,揀精壯生人身體,而暗中移換者也。舊住者有精壯之人暴死,借彼熱屍入竅,而住舊舍者也。投胎奪舍二事,大同小異;移居舊住二事,大同小異。四者皆煉陰神出入自便,釋家名為四果徒,又名外道,系二乘之法所出,非佛法悟真如之上乘也。異于常人者,不過來去分明耳。若夫金丹大道降東家,真性之龍伏西家,真情之虎以情歸性,以性養情,性情相合,龍虎相會,產出丈六法身,如真金起屋,與天地並長久,永為不枯之物,何有遷此移彼之事乎?

其三

[编辑]

鑒形閉息思神法,初學艱難後坦途。 倏忽總能游萬國,奈何屋舊卻移居。

鑒形者,懸鏡於壁,存神於內,日久陰神出外者也。閉息者始而一息二息不出,既而十息百息不出,漸至永久不出,氣自內行者也。思神者,或默朝上帝,或雲梯顯聖,或思神自囟門而出,或思神自明堂而出者也,如此之類極多。初學艱難,後行坦途,年遠日久,亦能出陰神而外遊,但孤陰耳。氣血衰敗,拋此身而入彼身,何益於性命乎?

其四

[编辑]

釋氏教人修極樂,只緣極樂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茲實,餘二非真謾度量。

極樂在西,西為金方;在人為剛健真知之情。此情堅貞精粹,萬物難移,如金性至堅,經久不壞,修極樂即修此真知之真金也。真金煆成,有剛有柔,滓質悉化,體具光明,成為至寶。昔燃燈修之,而成玲瓏寶塔,釋迦修之,而成丈六金身,大都色相之中。惟煉此剛健、真知之情為真寶。除此之外,餘二非真,謾度量矣。

其五

[编辑]

俗謂常言合至道,宜向其中細尋討。 若將日用顛倒求,大地塵沙盡成寶。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蓋性命之道常道也。常道者日用之道,特百姓日用而不知耳。欲修性命,須窮常道之理。果能細心窮理,不必讀千經萬典,即俗語常言中,有大露天機處。如稱好人曰:"老實人,正經人,有良心,有天理,有體面,知止足,知進退,顧前後,四通八達,腳踏實地。"稱歹人曰:"不是人,沒良心,沒天理,損人利己,瞞心昧己,傷天害理,以苦為樂,以假作真,丟三遺四,拿東忘西,不知死活,不知好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此等語,說之無意,玩之有味,何妨于此俗語常言中,拈出一二鑽研,出個孔竅。即在日用常行處,逆而求之,則大地塵沙儘是真寶,頭頭是道,左之右之,無不宜之矣。世之學者,皆謂道無可言,不肯下實落功夫,窮究性命之理;又不能低心下氣,請益師友;即或請益,亦不能老實認真;自無一物,白手討寶。如此舉止,雖出家一生,天涯走遍,何濟於事哉!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