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肅宗/四十年/三月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二月 三月 四月

3月1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沈埈鄭錫三。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三更四更,巽方,有氣如火光。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困惱、熏熱之候,終夕往來,二更,有衂血流下小許云,其後咳嗽不作,而寢睡不至煩轉乎?口淡、痰飮,益有差減,而膝痺及浮氣加減,何如?昨進湯劑,今不無變通之議,臣等不可不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更爲議定。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咳嗽不加,而寢睡差勝,口淡、痰飮,猶未快減,膝痺及浮氣,與昨無異矣。湯劑,問于入侍醫官議定,勿爲入診。

○傳曰,瑞山郡守罷黜之代,卽爲口傳擇差,明日內,給馬發送。

○藥房再啓曰,入侍醫官金有鉉等退出後,臣等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鄭昌柱,及諸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浮氣,加減無常,咳嗽、熏熱,往來不止,柴苓湯,今姑停進,導赤涼膈散,加知母、麥門冬、石膏煆各一錢,黃柏酒炒褐色七分,連進五貼,以爲淸金導水之地,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政院啓曰,瑞山郡守罷黜之代,卽爲口傳擇差,明日內給馬發送事,命下矣。判書宋相琦被論,參議未差,參判申銋,以臺避中兩件事,引以爲嫌,累次違召,而今於特敎之下,又不出而奉行,不但事體之未安,臺避旣經處置,則今無可嫌之義,請推考警責,卽爲牌招,使之趁卽擧行,何如?傳曰,允。

○吏曹口傳政事,瑞山郡守朴熙晉。朝報

○慶尙道暗行御史呂光周書啓。傳曰,壬辰災結之尤甚虛勘者,宜寧外,亦有所聞云,使之一體書啓。《備局謄錄》

3月2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沈埈鄭錫三。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典牲奉事李普赫,柴場監刈後入來。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日氣陰曀,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困惱之候往來,咳嗽間作云,寢睡得無煩轉乎?水剌之進又減,口淡、痰飮,亦不加乎?膝痺加減,何如?浮氣,比昨有加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勝,而口淡、痰飮不加,膝痺別無加減,浮氣比昨無益減之勢矣。勿爲入診。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疊書以慶尙右道暗行御史呂光周書啓,傳曰,壬辰災結之尤甚虛勘者,宜寧外,亦有所聞云,使之一體書啓。以上朝報

○成均館官員,以同知館事意啓曰,今三月初三日儒生課製,當爲設行,而大提學未差,大司成申鐔,不爲行公,限內不得爲之,今月內無故日退行之意,敢啓。傳曰,知道。《成均館謄錄》

3月3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自昧爽至辰時,有霧氣。

○谷城縣監崔泰濟,差使員,還下去。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熏熱、困惱,終夕互作,兼有膈氣咳嗽云,寢睡不至煩轉不寧乎?口淡、痰飮,及膝痺加減,何如,而浮氣益復消減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勝,口淡、痰飮,猶未快減,膝痺及浮氣,別無加減。明日入診,宜矣。

○下直,瑞山郡守朴熙晉。

○成均館官員,以同知館事意啓曰,今三月初三日儒生課製,當爲設行,而大提學未差,大司成申鐔,不爲行公,限內不得爲之,今月內無故日退行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假注書沈埈服制,代權益淳爲之,鄭錫三病,代金履萬爲之。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朝報

○有政。兵批,以朴守義爲衛率,洪九采爲衛率,趙泰耆爲司禦,郭千重爲忠翊衛將,權𢜫爲同知中樞府事,李寅鳳爲僉知中樞府事,崔琥、洪處宙、沈挺彙爲五衛將,趙重藺爲兼內禁衛將,李頤晩爲曹司衛將,南正夏、李東綱、尙遜、趙隆、鄭壽期爲副司果,金重三爲副司猛,李觀命、兪命凝爲副護軍,趙翼命爲副司果,李馣、李璲、李稷烈、李基命、徐天錫、黃道成、金潓、朴施春、李文梧、金應一、權始顯、鄭惟興、鄭鍹、李雲培、申昐、吳起宗、全弼邦、申擎漢、金宇相、鄭信元、全亨弼、李時文、趙世顯、申緯、金鋈、盧厚先、趙鏘、姜世泰、鄭嶸、鄭承辰、李世信、姜琢、呂遇周、宋澤新、盧覃、李時昌、尹遇三、尹弘基、李再暉、成壽昌、李絢、李能華、李能蔓、洪聖業、李鴻元、李之瓘、李翊誠、盧日升、柳友奭、劉仁渙、劉仁潑、劉仁俊、劉致榮、柳瀰、金時鳴、吳始泰、金厚成、李重一、柳萬榮、柳東華、崔瑀、秦賢逸、玄彦弼、李一振、申悌元、成柏、柳昌厚、丘成泰、張以傑、尹命聘、朴以靑、楊起賢、金孝友、李時熙、盧守謙、金煜、安廷炟、李世馣、李振望、李濟白、趙鍈、李來昌、張雲翮、元孝翼、元宗翼、李百揆、安重晟爲副護軍。

○禁衛營啓曰,月課鳥銃一千一百柄,令敎鍊官前司果張濯監造,纔已畢役矣。別造鳥銃十柄具南羅箇、鉛帒等物封進之意,敢啓。答曰,知道。監造官,令該曹,考例稟處。《禁營謄錄》

○吏批,以姜必輔爲承文正字,孫命來爲養賢主簿,安晟爲中學訓導,李昌碩爲東學訓導,鄭東潤爲西學訓導,尹東郊爲南學訓導,慶聖會爲典籍,安重弼爲正言,李觀命爲判決事,任泂爲禮曹佐郞,禹洪瑞爲刑曹參議,李之星爲尙衣僉正,洪好人爲弼善,李秀英爲魚川察訪,李晩成爲兵曹參判。

3月4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官,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晩,微有熏熱之候云,不至有妨於寢睡乎?口淡、痰飮,其已加勝,而膝痺加減何如?浮氣漸益消減乎?今日臣等,與諸醫,當依聖敎,入診症候,更爲稟定受灸當否,而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答曰,知道。夜間煩轉,不得穩睡,口淡、痰飮加勝,而膝痺別無加減,浮氣比昨亦無益減之勢矣。

○今日藥房入診時,水分穴受灸,姑爲停止事,榻前定奪。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副修撰呂光周牌不進,依承傳罷職。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觀此慶尙右道暗行御史呂光周別單書啓,則嶺南昨年年事之失稔,比諸兩湖沿邊則差間,而大抵皆被風霜之災,田畝所收,比常年堇穫其半,以其幾盡掛鎌之故,道臣無賙賑之請,守令難於私自拮据,不敢設賑於無朝令之前,只欲以還穀爲救急之資矣。朝家之移轉湖南,殆以累萬石計,還穀亦有不贍之歎,決無麥前支過之路。今旣過時,雖難邑邑設賑,若令道臣,擇其中尤甚饑荒處,使之從便賑貸,則守令可無自嫌之端,而亦有惕念之效云矣。嶺南上年年事風霜之災,則槪亦不免,而其視兩湖,不無輕重之別,本道還穀,本自有裕,雖不別爲設賑,亦可以救濟。故道臣之不請賙賑,蓋由於此,而湖南移轉穀物,旣至累萬石之多,飢民之流徙本道者,亦有日加月增之勢,則主客俱困,其勢固然。卽今春窮正急,麥前支過,亦必爲難,而節序已晩,無以設賑,其中尤甚饑荒之邑,令道臣,分付各其守令,量其緩急,推移救濟,俾無捐瘠之患,似合事宜。此一款,係是賑政,不容少緩,故爲先覆奏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今日藥房入診入侍時,冬至使先來,尙無消息,分付義州,使之探問鳳城事,榻前下敎。右《備局謄錄》

3月5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自三更至五更,巽方,有氣如火光。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困惱、熏熱之候復作,而兼有下腹飽滿之氣,夜初通便後減歇云,其後諸症不發,而寢睡安寧乎?口淡、痰飮,日益加勝,而膝痺加減,何如?浮氣亦有消減之勢乎?聖候又復如此,臣等不可不與諸醫,趁早入診,詳察症候,議定湯劑仍進與否。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夜間熏熱之候復作,寢睡煩轉口淡、痰飮,一向差勝,膝痺及浮氣,別無加減矣。問于入侍醫官,議定湯劑仍進與否,勿爲入診。

○院前啓,請還收罪人河減死定配之命,更加嚴刑得情,依律處斷事。請還收罪人權卨定配之命,更付有司,嚴加鉤覈,期於輸情事。入啓。答曰,勿煩。前啓,禮曹參判鄭澔削奪官爵門外出送事,及忠州牧使金鎭華罷職不敍事,及江原都事李彙晉,慶尙都事朴致遠竝汰去事,及吏曹當該堂上郞廳推考,當該臺官罷職事,停啓。

○月串僉使黃宗瑞,差使員上來。

○藥房口傳啓曰,旣承勿爲入診之批,更此仰達,極知惶恐,而夜間症候,比前差異,今日議藥,尤爲緊重,不可不入診,敢此更啓。傳曰,依爲之。

○京畿監司書目,富平府使李基漢,身病危重,連呈辭狀,還任無期,賑民之政,一日爲急,不得已罷黜事。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鄭昌柱,及諸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前進導赤涼膈散,加入中黃柏代,赤芍藥酒洗一錢,加進三貼,木香檳榔丸,卽疎導三焦,通利二便之劑,兼進宜當云。湯藥煎入,而丸藥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禮曹正郞洪道達,卒判府事尹拯護喪後入來。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吏曹口傳政事,朴弼明爲富平府使。朝報

○政院啓曰,備邊司郞廳來言,今日賓廳坐起日次,而上候方在未寧中,不得來會云矣,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3月6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月暈。

○下直,全羅都事李端章,郭山郡守鄭昌柱。

○尙衣別提權煜,柴場監刈後入來。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卽伏聞差備醫官所傳之言,聖候夜間熏熱特甚,且有膈氣,至今未已,未明傳敎,桑枝茶調進九味淸心元云。臣等,伏不勝驚慮之至,丸藥進御後,症候更何如?卽與諸醫,不可不趁早入診,詳察症候,更爲議藥,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丸藥進御後,熏熱、膈氣差減矣。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鄭昌柱,及諸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浮氣、熏熱猶熾,水剌之進,久未復常,補中行濕湯,加山桅炒、半夏麴各六分,先進三貼,以爲淸金健脾利水之地,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3月7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熏熱之候,往來未已,夕間微有膈氣云,寢睡不至煩轉乎?口淡、痰飮,日漸差勝,而膝痺加減,何如?浮氣益有消減之勢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夜間煩轉,不得穩睡,口淡、痰飮,姑無日勝之勢,而膝痺別無加減,浮氣與昨無異矣。勿爲入診。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口傳啓曰,伏聞差備醫官所傳下敎,則熏熱、困惱不止,上腹飽滿之候,亦無減云。臣等不勝煎慮,不可不入診,來詣閤門外矣,敢啓。傳曰,依爲之。以上朝報

3月8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牛黃月經進御之後,熏熱、困惱仍爲止歇,寢睡不復煩轉乎?口淡、痰飮,更無所加,而上腹飽滿之候,亦有差減之勢乎?膝痺及浮氣加減,何如?臣等今日,更爲入診議藥事,昨已仰稟,不可不與諸醫,趁早入侍矣。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夜間困惱復作,又有熏熱之候,而寢睡比昨少勝,朝來困惱及口淡、痰飮一樣,上腹飽滿之候差減,膝痺及浮氣,別無加減。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鄭昌柱,及諸醫等,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熏熱、困惱、寢睡不寧等症,皆由於火盛血燥之致,柴胡四物湯,加山桅仁炒黑、牧丹皮、枳角各一錢,黃連薑汁炒七分,連進三貼,以爲滋榮淸火之地,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3月9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好雨終宵,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自午後,熏熱、困惱不作云,寢睡得無煩轉,而口淡、痰飮,亦有差減之勢乎?上腹飽滿之氣益減,而膝痺及浮氣加減,何如?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耿耿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夜間寢睡,比昨差勝,而困惱呻吟及口淡、痰飮一樣,上腹飽滿之氣,猶未快減,而膝痺及浮氣,別無加減矣。勿爲入診。

○傳曰,李判府事家,遣醫看病。

○傳曰,正當東作之節,得此好雨,民事可幸,各別勸課,及時播種,毋或愆期事,自備局,另加申飭。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傳曰,違牌坐罷翰林,竝敍用。

○平安監司、義州府尹書目,冬至一行,二月十四日北京離發,先來出來事。以上朝報

3月10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三更,流星出房星下,入南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白,光照地。

○景陽察訪柳殷龜,差使員,還下去。

○禮曹佐郞洪廷相,卒判府事尹拯致祭事,尼山地出去。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雨餘日氣陰濕,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困惱之候復作云,寢睡不至煩轉乎?口淡、痰飮無加,而膝痺浮氣及上腹飽滿之氣,比昨加減,何如?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煩轉,而口淡、痰飮無加,膝痺不加,而浮氣無減,上腹飽滿之氣,比昨差勝。明日入診,宜矣。

○京畿監司書目,抱川縣監金澥,今月初八日遭母喪事。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吏曹口傳政事,奉敎單金在魯,待敎二單徐命均、朴師益,檢閱二單黃奎河、崔尙履,抱川縣監具鼎明。

○奉敎金在魯,待敎徐命均、朴師益,檢閱崔尙履、黃奎河牌不進,依承傳罷職。朝報

○政院啓曰,備邊司郞廳來言,今日賓廳坐起日次,而上候方在未寧中,不得來會云矣,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禮曹啓曰,曹啓辭,侍講院啓曰,臣謹按《五禮儀》,王世子於貳師之喪,凡諸擧哀、臨弔、致奠等節,與師傅一例爲之,則其於經是任者,自春宮弔奠之節,自是應行之典,而近來貳師之除,久未有之故,今人耳目,容有未及覩記者,而《五禮儀》所載,旣有明白可考,則今此判府事尹拯之卒逝,東宮之致弔致祭,不特爲平日尊信之誠,所不可已。稽諸《國朝典禮》,自不可關焉,而尙此寂然,其在尊師隱卒之道,誠爲欠觖,令該曹,斯速擧行,何如?傳曰,允事,命下矣。《五禮儀》,固有王世子臨師傅、貳師喪之節,而無時任、原任區別之語,故昔在仁祖朝戊辰年,故相臣申欽卒逝時,收議大臣,特行親臨致弔,其後原任師傅之喪,援此爲例,亦多行之,而至於曾經貳師,則別無定式之事。今此致祭致弔之請,事體重大,臣曹有不敢率爾擧行,議大臣稟處,何如?傳曰,允事,命下矣。議于大臣,則領中樞府事尹趾完以爲,王世子於原任師傅之喪,遣宮官弔祭,旣是應行之典,而《五禮儀》竝擧師傅、貳師無區別之言,貳師之喪,事當依師傅例擧行,伏惟上裁。行判中樞府事崔錫恒以爲,臣踪危識淺,從前不敢隨問獻議,今於淸問之下,亦不敢有所仰對,不勝惶恐。行判中樞府事徐宗泰以爲,貳師亞於師傅,而《五禮儀》,有臨弔師傅、貳師喪之節,蓋待遇之禮,殆同焉。原任師傅之喪,弔祭之節,旣已議定行之,同於時任,已成典式,則今此原任貳師之喪,遣官弔祭,似當一例擧行,而以臣賤識,何敢質言?伏惟上裁。行判中樞府事李頤命,行判中樞府事趙相愚,與行判中樞府事徐宗泰議同。右議政金宇杭以爲,《五禮儀》,有王世子臨師傅、貳師喪之節,而無時任、原任區別之語,故原任師傅之喪,東宮弔祭,已有其例,則原任貳師,宜無異同。今此判府事尹拯之喪,王世子致祭致弔,自是遽[據]例應行之典,而以無明白定式之故,該曹有此詢問之請,以臣淺見不敢斷定,伏惟上裁。行判中樞府事李畬,行判中樞府事李濡,左議政金昌集,病不收議,大臣之意如此,上裁,何如?傳曰,依徐判府事議施行。以上《禮曹謄錄》

3月11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忠淸都事李鳳年。

○內贍主簿李世相,柴場監刈後入來。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勿爲問安。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官,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熏熱、困惱之候,昨日終夕不作云,寢睡得以安寧,而水剌之進小加,口淡、痰飮益減乎?膝痺浮氣,上腹飽滿之氣,加減更如何?所進湯藥三貼,已盡於今日,臣等,當依聖敎,與諸醫入診症候,議定繼進當否,而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答曰,知道。寢睡安穩,水剌差勝,口淡、痰飮差減,膝痺無加,而浮氣比昨別無益減之勢,上腹飽滿之氣,猶未快減矣。

○吏曹口傳政事,兼春秋單洪道達。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鄭昌柱,及諸御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柴胡四物湯,不無其效,而亦有可以加減者,元方中,半夏代,赤茯苓一錢,加入中,去牧丹皮、枳角、黃連,更加橘皮一錢,知母鹽酒炒黑七分,黃柏鹽酒炒黑五分,繼進三貼,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謝恩,兼春秋洪道達。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兼司書宋成明牌不進,依承傳罷職。

○藥房口傳啓曰,卽伏聞入侍醫官所傳之言,上候猝有惡寒之氣,臣等不勝驚慮,來詣閣門外,與今日不入侍醫官數人,入診之意,敢啓。傳曰,知道。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全羅道凶歉尤甚,故方送監賑御史,以爲救濟之地,飢民口食饘粥,或可繼給,而當此農節,最急者穀種。近聞,民間飢饉之中,多不能辦得云,宜有軫念之道矣。卽今賑恤廳發賣之後,不無餘儲云,先送錢文二萬兩於本道,令監司及監賑御史,裁量緩急,分給各邑,俾補穀種,及時耕作。此時貸于農民者,待秋,以穀還徵,會錄本廳,亦無不可矣。上曰,令該廳,依此卽速下送,可也。右一條《備局謄錄》

3月12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寒氣之後,微熏、困惱久不歇云,寢睡不至煩轉不寧乎?口淡、痰飮,亦無所減乎?膝痺浮氣及上腹飽滿之氣加減,比昨何如?今日臣等,依昨日仰稟,不可不與諸醫,趁早入診矣。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答曰,知道。煩轉呻吟,寢睡不寧,而朝來困惱特甚,口淡、痰飮有加,膝痺浮氣及上腹飽滿之氣,別無加減矣。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鄭昌柱,及諸醫等,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寒氣復作,浮氣不減,柴胡四物湯,今姑停進,淸熱瀉濕湯,加厚朴、大腹皮各一錢,黃連酒炒七令,連進三貼,以治脾胃濕熱,冝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3月13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承文博士李太元,卒判府事尹拯題主官,公州地出去。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困惱、熏熱之候,終夕往來云,寢睡不至煩轉不寧乎?水剌頓減,湯劑未進,口淡、痰飮,亦無所減乎?膝痺浮氣及上腹飽滿之氣加減,更何如?入侍醫官來言,今日熱候若退,中脘穴,受灸事,有敎云。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議定當否,宜當。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比昨差勝,口淡、痰飮一樣,膝痺浮氣及上腹飽滿之氣,無加矣。

○大殿受灸後,大殿、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3月14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未時,日暈。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夜來風雨陰寒,伏未審受灸後,聖體調攝,若何?昨晩困惱之候,微有往來云,寢睡不至煩轉乎?口淡、痰飮,其有差減之勢,而膝痺浮氣及腹部飽滿之氣加減,比昨何如?昨入蛇油丸,其已進服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不至煩轉,口淡差減,而食念未開,膝痺浮氣及腹部飽滿之氣,比昨別無加減,蛇油丸進服矣。勿爲入診。

○昨日藥房入診時,中脘穴受灸,十四、十五兩日,以拘忌姑停事,榻前定奪。

○今月初七日,侍講院啓曰,臣謹按《五禮儀》,王世子於貳師之喪,凡諸擧哀臨弔致奠等節,與師傅一例爲之,則其於經是任者,自春宮弔奠之節,自是應行之典,而近來貳師之除,久未有之,故今人耳目,容有未及覩記者,而《五禮儀》所載,旣有明白可考,今此判府事尹拯之卒逝,東宮之致祭致弔,不特爲平日尊信之誠,所不可已,稽諸《國朝典禮》,自不可闕焉,而尙此寂然,其在尊師隱卒之道,誠爲欠缺,令該曹斯速擧行,何如?傳曰,允。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朝報

3月15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旌善郡守洪宇采。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日氣不和暖,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困惱之候,猶有往來云,寢睡不至煩轉乎?口淡、痰飮,日漸差減,而膝痺加減,何如?浮氣其無滋蔓之勢,而腹部飽滿之氣,比昨無加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勝,口淡、痰飮,一向差減,而膝痺不加,浮氣姑無滋蔓之勢,而亦無所減,腹部飽滿之氣,比昨夕頗減,明日入診,宜矣。

○春秋館郞廳,以監事意啓曰,今月十一日藥房入診時,副提調兪命雄,以下番翰林崔尙履,與承旨嫌避一款,元不大段之意,陳達。自上,以事已久矣,雖未詳記,而旣不大段,且私嫌勿避之意,曾已申飭,而特敍之後,又爲違牌,事甚未安爲敎。提調趙泰耉,又以翰林金在魯、徐命均、崔尙履,互爲相避,若同時付職,則輒皆引入,事勢誠然之意,陳達。都提調李頤命以爲,此事宜有別樣變通,監事可以商量稟裁,自上,有令春秋館稟處之命矣。崔尙履所引嫌端,雖其私義,有些少不安,而本事元非大段,且私嫌,無得曲避,朝家申飭,非止一二,而旣敍之後,又復違牌坐罷,致令史局,累日曠闕,殊極未便。罷散史官,似當竝爲別敍付職,俾不得更以此爲嫌,至於相避一款,每每拘礙,誠如諸臣之言,依判府事李頤命之所達宜有別樣變通之擧,而今若特令,勿付徐命均之職,則目前姑似順便,而日後、徐、崔兩人之相礙,猶夫前日。且不待其自處,直令勿付,揆以朝家事體,亦有所未安。今聞金在魯、徐命均,俱已修史,且其位次,皆當陞遷,不必遲待都政,若令竝爲出六,則自可無拘礙之端。此與未修史未當次,而罷格陞遷者有異,而事係變通,自下不敢直請,上裁,何如?傳曰,依啓。金在魯、徐命均,竝出六,可也。

○吏曹口傳政事,待敎單朴師益,檢閱二單黃奎河、崔尙履。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禮曹參判鄭澔初度呈辭。入啓。給由。

○以左議政看病書啓,傳曰,往來看病,連續書啓。

○謝恩,待敎朴師益,檢閱黃奎河、崔尙履。朝報

○政院啓曰,備邊司郞廳來言,今日賓廳坐起日次,而上候方在未寧中,不得來會云矣,敢啓。傳曰,知道。《備局謄錄》

3月16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堤川縣監鄭維升,東里僉使韓爾錫,差使員還下去。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熏熱困惱之候,終夕不作,寢睡一向安寧,而口淡、痰飮,日漸差勝乎?膝痺浮氣加減,比昨何如,而飽滿之氣,益有所減乎?所進湯劑三貼已盡,臣等,當依聖敎入診後,議定繼進當否,而受灸,今日無拘忌,時刻定以何時乎?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夜中微有煩轉之候,不得穩睡,口淡、痰飮,別無日勝之勢,膝痺亦無加減,而浮氣無減,飽滿之氣有加,受灸時刻,定以巳末,宜矣。

○大殿受灸後,大殿、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鄭昌柱及諸醫等,反復商議,則以爲卽今聖候,外腫中滿之勢日滋,他餘諸症,有不暇顧,補中行濕湯,卽扶脾行濕,淸金降火,腫脹治法,無過於此,加山桅、當歸身酒洗各六分,先進五貼,此後隨症加減,久久進服,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內醫院官員,以都提調意啓曰,進上靑頭鴨,分付三軍門,日進一首矣。昨今兩日,當次軍門,俱不封進。招問其將校,則以爲春日水鳥,爲其卵育,皆入山中,江干上下,絶無形影,分送砲手於諸處,尙無捕納者,方在惶悶云。事勢雖如此,莫重緊用御藥,連日闕封,殊甚未安,訓鍊大將李基夏,禁衛大將朴權,竝推考,次知將校,令各其軍門治罪,何如?傳曰,不得捕納,事勢卽然,勿推亦勿治罪。右《御營廳謄錄》

3月17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日出時,日色赤。月出時,月色赤。自一更至四更,月暈。

○下直,魚川察訪李秀英。

○軍器判官金重潤,曝曬事,江華府出去。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受灸後,聖體調攝,若何?昨夕微有困惱,唾痰頗數云,不至有妨於寢睡,而口淡何如,膝痺及浮氣飽滿之氣,比昨有差減之勢乎?今日受灸時刻,依前定以巳末乎?臣等不勝終宵憂煎,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比昨差勝,口淡無加,而膝痺及飽滿之氣,別無加減,浮氣有滋蔓之勢,無消減之效。

○禮曹參判鄭澔再度呈辭。入啓。加給由。

○備邊司啓曰,今月十二日藥房入侍時,都提調李頤命所啓,伏聞濟州進貢人入來,命召致差備門外,下問本州飢饉與賑政,其人迷甚,雖不能詳對,若歸語島中,一島之人聞之,雖至飢死,亦必感結。本州在海外,本是可憂之地,平時固當加意撫綏,況此大無之年,不可不各別顧恤。牧使邊是泰,以武人,盡心賑恤,極爲可嘉,而若無賑穀,則有同無麵不托,其前後狀聞所請者四萬餘石,而朝家所給,不過雜穀數萬石,則太半不足矣,今須加數入送,可以接續賑活矣。廟堂爲此之慮,行文本道,使以某樣穀,連續入送,其代,自京當充送云,而旣非啓下之事,監司亦有不敢擅便者。若令本道,無論軍餉儲置漕米,以某樣穀限一萬石,急急輸送,其代,自賑廳,以京船運送本道,則可以及時救一島民命矣。廟堂諸臣,久未入侍,事不可緩,故敢此仰達,令廟堂稟處,何如?上曰,予於民事,豈嘗暫忘耶?以濟州牧使狀啓見之,昨年凶荒甚慘,而所送穀數,終不如意,予甚悶之,大臣所達好矣。令廟堂急速稟處可也事,命下矣。濟州在於絶海之外,若値凶歲,則民絶轉身流丐之勢,官無措手料辦之路,其公私艱急,倍甚於陸邑。昨年本州凶歉之慘,近所罕有,賑救之道,不容少緩,故兩湖及畿甸,則皆以京倉米及江都軍餉米賑貸,濟州則爲便運送,以湖南、嶺南穀米租竝二萬二千六百餘石,僅得推移入送,而其視本州所請,則太半不足,前頭賑活,實有難續之慮,以某樣穀連續入送,則其代,自京充送之意,纔已行移于全羅監司處矣。伏聞聖上,於靜攝之中,命招致濟州進貢人於差備門外,下問本州民事與賑政,其惓惓軫念,至於如此,此不但一島之民,死無所憾,凡在八域含生,孰不感動乎?仰體聖意,卽當以某穀拮据入送,而京倉則設有餘儲,運致未易,依原任大臣所達,令本道毋論軍餉儲置漕米限一萬石,急急輸送,以爲及時賑救之地,其代,與該廳及本道,相議充數以送,宜當。以此意,全羅監司、監賑御史及濟州牧使處,星火分付,何如?傳曰,依啓。道臣,體予至意,無或遲滯,星火入送,使我絶海飢民,無一捐瘠,而本州請得種穀狀啓,纔已啓下,此亦不可少緩,依狀請施行,亦宜急急輸送,俾無耕播失時之患,可也。

○大殿受灸後,大殿、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今日藥房入診時,自今日,水分穴亦爲受灸事,榻前定奪。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口傳啓曰,卽伏聞入侍醫官所傳之言,上候卽今有寒熱之氣云。臣等不勝驚慮,不可不與今日不入侍醫官數人入診,來詣閤門外,敢啓。傳曰,依爲之。

○全羅監司書目,順天府使柳百乘,殺獄初檢之後,中間掩置,不報營門,因使下吏,敎誘愚民,多給賂物,脅成私和,極爲無據,爲先罷黜,其罪狀,令攸司稟處事。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及諸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寒熱,時時往來,皆由於胃中濕熱,不換金正氣散,加紫蘇葉一錢,連進二貼,先鎭胃氣後,更進前藥,宜當云。此藥卽爲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禮曹啓曰,卽接宗廟署所報,則去夜風雨,永寧殿東夾空室東邊柱上道里及椽木四介渗漏,而外則大段,內則滲痕,東邊翼閣北邊簷下道里及椽木三介仰板竝滲漏,宗廟第四室東邊柱上道里外箭尾上大段滲漏,外樽所楹內外所排地衣庫庫風裂云。依例臣曹,與本署提調,眼同奉審後,稟處,何如?傳曰,允。《禮曹謄錄》

3月18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司饔直長宋明淵,捉魚事金浦等地出去。

○延豐縣監李構,差使員上來。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夜熏熱困惱煩渴之候,止歇於何時,而寢睡得無煩轉不寧乎,水剌湯劑俱未進御,口淡、痰飮,亦有所加乎?膝痺加減何如,而浮氣飽滿之候,亦無所減之勢乎?症候又如此,今日受灸,入診後可以稟定。臣等,與諸醫,趁早入侍,宜當。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熏勢煩渴之候,二更止歇,而寢睡煩轉不寧,朝來困惱亦甚,口淡、痰飮有加,膝痺及飽滿之氣,別無加減,而浮氣與昨一樣矣。受灸姑停,勿爲入診。

○保安察訪李以濟,差使員上來。

○吏曹口傳政事,吳命禧爲順天府使。

○禮曹佐郞洪廷相,卒判府事尹拯致祭後入來。

○藥房口傳啓曰,卽伏聞入侍醫官所傳之言,聖候卽今困惱之候特甚,臣等不勝驚慮,來詣閤門,不可不與不入侍醫官數人入診之意,敢啓。傳曰,依爲之。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李公胤及諸醫等,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脈似微弱,困惱及水剌厭進頗甚,蔘苓茶先進二貼,以扶胃氣,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慶尙左道暗行御史李秉常入來。

○謝恩,獻納李秉常。以上朝報

3月19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日暈。

○下直,咸昌縣監金明錫。

○司果崔震一,覲親後入來。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困惱乍歇,而熏熱又作,寢睡不至煩轉不寧乎?口淡、痰飮,或有差減之勢,而膝痺及浮氣飽滿之候,比昨加減何如?今日臣等,與諸醫,趁早入診症候後,可以議定當進湯劑及蔘苓茶仍進與否,不勝終宵憂煎,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夜間寢睡煩轉,而口淡似有一分之減,膝痺及胞滿之候無加,而浮氣與昨無異矣。

○禮曹參判鄭澔三度呈辭。入啓。只遞本職。

○傳曰,兵曹判書朴權家,遣御醫看病。

○黃海道暗行御史尹鳳朝入來。

○謝恩,副修撰尹鳳朝。

○今日藥房入診時,蔘苓茶停止,保[補]中行濕湯仍進事,及自明日,中脘水分兩穴,更爲受灸事,榻前定奪。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3月20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保安察訪李以濟,差使員還下去。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微有熏熱之氣,不至有妨於寢睡乎,口淡、痰飮,日漸差減,而膝痺及浮氣飽滿之候,比昨加減,何如?今日受灸時刻,依前定以巳末乎?臣等,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勝,而口淡、痰飮差減,膝痺不加,浮氣無減,而飽滿之候,比去夜少減矣。

○傳曰,李判府事(李判府事)),兵曹判書朴權家,更遣御醫看病。

○大殿受灸後,大殿、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今日藥房受灸入侍時,吏曹判書宋相琦牌招察任事,榻前下敎。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今日藥房受灸入侍時,上曰,吏判,因頃日鄭壽期請推之啓而引入乎?臺啓非以一時不察爲辭,而以三年之喪,禮之大防,爲頭辭,有若銓曹知喪制之未畢,而故爲擬望者然,避辭中,又添入數三條侵斥之語,誠爲非矣。吏判之以此引入,久不行公,殊涉太過,況今諸道御史書啓回啓後,當有守令差出之事,吏曹判書宋相琦,卽爲牌招察任,可也。提調趙泰耉曰,不但此也,瓜滿守令,亦當俟吏判之出而差出矣。上曰,然矣。朝報

○政院啓曰,備邊司郞廳來言,今日賓廳坐起日次,而上候方在未寧中,不得來會云矣,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3月21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聞差備醫官所傳之言,昨夕入侍時,下部浮氣小腹脹滿有加,五更熏熱又作,桑枝茶調進牛黃三分,罷漏後小止云。伏未審寢睡不至全失,口淡、痰飮無加,浮氣脹滿,朝來更有少寬之勢乎,膝痺亦何如?夜中熏熱如此,今日受灸,臣等,與諸醫入診症候,更爲稟定,宜當。不勝達夜憂煎,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不至全失,而口淡、痰飮無加,浮氣脹滿,比昨夜少寬,而夕必有加,膝痺別無加減矣。

○平安監司義州府尹書目,冬至使一行,今月十八日還渡江事。

○今日藥房入診時,全羅道寶城士人安壽相,南原士人權平,令該曹撥馬分付本道,卽爲給馬,罔夜上送事,榻前定奪。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吏曹判書宋相琦辭職上疏再呈。入啓。答曰,省疏具悉。昨於筵中,旣下開釋之敎矣。臺啓之非出相規,臺避之吹覓尤甚,俱極未安,則卿之一向引嫌,實涉太過,安心勿辭,卽出行公。

○傳曰,吏判疏批已下,明朝牌招察任。以上朝報

3月22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安峽縣監崔昌敏。

○利仁察訪鄭後周,差使員還下去。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乍有微熏之氣云,寢睡則安寧,而口淡、痰飮,日漸減歇乎,膝痺及浮氣脹意,比昨加減,何如?所進湯藥五貼已盡,受灸昨日姑停,臣等,與諸醫入診聖候後,俱可稟定矣。不勝終宵憂煎,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比昨差勝,口淡、痰飮及膝痺不加,而浮氣脹滿,無減矣。

○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推考傳旨,今方捧入,而筵敎疏批開釋備至,特召之下,再次違牌,事甚未安,更爲牌招察任,何如?傳曰,允。

○今日藥房入診時,江原監司南致熏辭職上疏,還爲下送,凡干公務,依例擧行事,榻前下敎。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鄭昌柱及諸醫等,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脹滿之症,朝寬暮急,前進保[補]中行濕湯,依古方,加血藥,前加入中,去山桅,更加白芍藥酒炒七分,川芎微炒四分,連進五貼,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副修撰尹鳳朝,文臣朔試射時,稱病不進,依承傳罷職。

○今日藥房入侍時,都提調李頤命所啓,政官,昨今連日違牌,未知開政當在何時,而近聞瓜滿守令,預爲上來,久不更還,曠官之邑多云。瓜滿之代,當出於大政,大政今姑難期,雖非大政,判書當擬望云。待其行公,特爲變通,勿待大政,先爲差出,宜矣。上曰,吏判前後開釋,一向違牌,誠爲過當。且近來入銓者,若因如此許遞,則雖一日三遞,將無行公之人,事體亦爲未安,推考,明日牌招察任,可也。都提調李頤命曰,瓜滿守令,待後政,變通差出乎?上曰,後日政差出,可也。以上朝報

○今日藥房入診入侍時,都提調李頤命所啓,各軍門上番軍兵,每前期數朔,預爲啓下徵番矣。禁衛軍,以湖西凶歉,因臣陳達,廟堂覆啓,曾令限麥秋停番,今則麥秋不遠,當預爲分付,及時上番,而前頭麥事,未可知。且當番軍兵,多是內浦尤甚被災邑之民,今方流離未集,雖當麥秋,必難資裝上番,極爲可慮。取考前例,軍兵停番,多限秋成,該營己事,亦無限麥秋之時,然臣待罪軍門,不思宿衛軍兵之單弱,每論停番,極爲未安,而當此聖上軫恤窮民之日,旣知其有難堪之弊,何敢不陳乎?軍兵上番與否,戎政之重者,更令廟堂,商議稟處,何如?上曰,予意則限秋成停番,宜矣。待秋成上送事,分付,可也。李頤命曰,然則不令廟堂稟處,而直爲分付乎?上曰,然矣。提調趙泰耉所啓,今年收租大縮,田稅米與三手米上納,都不過六萬石,而一年經費則十二萬石也。雖有舊儲,亦且不實,必得數萬石米,可以推移支調一年矣。賑恤廳米一萬五千石,江都米五千石,取用後,賑廳則以關西舊稅收米一萬五千石劃給,使之料理,以充其代,江都則以明年三南稅米中五千石劃送,以償其數,似爲得宜。已與大臣及本廳堂上相議,故敢達。上曰,如是推移用之,似好,依爲之。右一條《備局謄錄》

3月23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金履萬。事變假注書李重協。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勿爲問安。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微熏之氣,不妨於寢睡,而口淡、痰飮,日益差勝乎,膝痺及浮氣脹意,比昨加減,何如?今明日鍼灸,皆有拘忌云,受灸姑停乎?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一向差勝,口淡、痰飮,別無加減之勢,而膝痺及浮氣一樣,脹意似有一分之減,今明日受灸姑停,勿爲入診。

○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推考傳旨,今方捧入,而昨日筵中,又下開釋之敎。且御史書啓之覆奏,瓜滿守令之差出,俱係緊急,而成命之下,不卽擧行,殊甚未安,更爲牌招察任,何如?傳曰,允。

○吏曹判書宋相琦,再牌不進。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假注書金履萬有頉,代尹淳爲之,假注書李重協有頉,代尹恕敎爲之。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慶尙左道暗行御史李秉常別單書啓中,以尤甚邑大同米,量宜減捧爲請,有此一款,令廟堂爲先稟處之命矣。昨歲災荒,兩湖沿邑特甚,朝家所以賑救蠲減之政,專意於此,嶺南年事,大抵稍勝,沿海諸邑,間或被災,而若比之於西湖沿邑,則亦有間隔,道臣之不請設賑,蓋亦裁量而然矣。第以湖南累萬斛移轉之故,濱海諸邑,亦被其害,官糴殆至傾庫,民力且已殫竭,怨咨之興,勢所必至,御史之目擊實狀,請減收米,欲以小慰民情者,誠得奉命廉察之體,而兩湖右道,災頉最多,實結所收,又從而蠲減,上納之數,比常年僅爲四五分之一,惠廳需用,萬分苟簡,所恃者,只是嶺南,而除東萊下納,則上納之數亦不多,其本廳經用,固已可慮。況大同米收捧,例在於二三月之間,必趁四月旬前,裝載發船,雖欲量減,今已後時,不但已捧之米,還爲出給,其勢難便,小民之田結,多者絶少,其所還給,不過升合之米,不足爲實惠。且右道旣無減捧之事,獨於左道蠲減,則一道之內,亦有不均之歎,參以事勢,有難許減,今姑安徐,何如?上曰,予意亦然矣。依啓。右一條《備局謄錄》

3月24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日出時,日色赤。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寢睡一向安寧,而口淡、痰飮,漸益差勝乎,膝痺浮氣,比昨何如,而脹意有減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安,口淡、痰飮,一向差勝,而膝痺浮氣不加,脹意比昨無益減之勢矣,勿爲入診。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連日違牌,今日又呈辭疏,累次開釋之後,一向撕捱,不卽應命,其在事體,殊甚未安,更爲牌招察任,何如?傳曰,允。

○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卒判府事尹拯題主官李太元,還爲入來。以上朝報

3月25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寢睡一向安寧,而口淡益有差減乎,膝痺及浮氣脹意,比昨加減更何如?四月節後,當以寅日爲瘟㾮,今日丙寅,又不可受灸,而臣等數日不得入侍,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耿耿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安,口淡無益減之勢,而膝痺及浮氣無加,脹意差減,明日入診,宜矣。

○歙谷縣令趙裕壽,差使員上來。

○府前啓。請還收罪人黃順中絶島定配之命,更付有司,嚴鞫得情,依律處斷事。請還收柳赫然、李元禎等復官之命事。入啓。答曰,勿煩。

○吏曹判書宋相琦辭職上疏。入啓。答曰,省疏具悉。向來臺言,非出公心,則開釋之後,一向爲嫌,必遞爲期,決知其太過。至以佐貳之坐罷,爲難安之端,尤有所不然,斷無許改之理,卿其勿復撕捱,卽出行公。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疏批已下,卽爲牌招察任,何如?傳曰,允。

○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

○京畿監司洪萬朝,道內各陵奉審後入來。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禁府,李彦馨、宋𤧭拿囚。啓。以上朝報

○政院啓曰,備邊司郞廳來言,今日賓廳坐起日次,而上候方在未寧中,不得來會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3月26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抱川縣監具鼎明。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晩,有微熏之氣云,寢睡則一向安寧乎?口淡加勝,而食念日開乎,膝痺及浮氣脹意,比昨加減何如?今日受灸無拘忌,時刻依前定以巳末乎?臣等,不勝耿耿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煩轉,而不至大段,口淡比昨加勝,而食念尙未日開,膝痺及浮氣無加,脹意一向差減矣。

○傳曰,明朝藝文提學命招。

○歸厚別提南世郁,加定官朴宗儉,卒判府事尹拯禮葬後入來。

○大殿受灸後,大殿、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今日藥房入診時,中脘穴受灸,明日姑停事及湯藥,仍前加入,連進五貼事,榻前定奪。吏曹判書宋相琦勿爲待命,更爲牌招察任事,榻前下敎。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

○副提學李宜顯初度呈辭。入啓。給由。

○藥房口傳啓曰,卽伏聞入侍醫官所傳之言,聖候,自午後,熏熱困惱之氣特甚。臣等,不勝驚慮,來詣閤門,與今日未入侍醫官三四人,不可不入診之意,敢啓。傳曰,依爲之。朝報

○今日受灸入侍時,都提調李頤命所啓,臣以禁衛軍停番事,曾有所陳,而臣近日精神昏忘,其中有遺漏者,故敢達。海西別驍衛五十名,每月上番,而近以步兵,限麥秋停番,竝停馬兵矣。步兵今又限秋成,馬兵依前停番乎?海西則異於湖西災邑,使之獨爲上番乎?有下敎然後,可以分付擧行矣。上曰,海西異於災邑,馬兵上番何如?李頤命曰,以軍陣言之,馬步軍同時操鍊,可以成樣,五十馬兵,不能自成一陣,附之於禁軍陣,則行伍色目不便,事頗掣肘矣。上曰,旣如是相掣,則一體停番,可也。《禁衛營謄錄》

3月27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午時,日暈。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

○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夕熏熱困惱減歇之後,不復發作,寢睡安寧,而口淡、痰飮,亦無所加乎,膝痺加減何如,而上腹飽滿之氣,其已少減,脚部浮氣,更無變動乎?今日臣等,與諸醫趁早入診,詳察症候,議定湯劑仍進與否,宜當。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困惱之候,夜初復發,朝來姑歇,而寢睡不得安穩,口淡、痰飮,別無所加,膝痺一樣,而上腹飽滿之氣少減,脚部浮氣,比昨少寬矣。

○副提學李宜顯再度呈辭。入啓。加給由。

○政院啓曰,藝文提學崔錫恒,承牌來詣賓廳矣。傳曰,書題書入。

○傳曰,左承旨持此書題,與提學偕往泮宮,儒生等試取以來。

○昨日受灸入侍時,副提調兪命雄所啓,吏曹判書宋相琦一向撕捱,尙不出仕,昨日筵中,自上,開釋備至,再疏批旨,縷縷開釋,其在分義,豈敢不出,而臺啓非泛然相規之比,佐貳之官,亦已坐罷,不敢獨爲行公,以此爲難安之端,而聖敎旣已洞燭其事狀,以爲臺啓,非出公心,至以以此許遞,誰有行公之人,爲敎。蓋參議違牌,例當罷職,而判書則不然,且聞外議,佐貳之違牌,有些曲折云。判書與參議有間,卽今諸道御史書啓回啓,瓜滿守令之都政前差出,俱係緊重,而成命之下,尙未擧行,事甚未安。卽聞吏判,待命於金吾云,政院不敢直爲請牌,何以爲之?上曰,臺諫請推之啓,頭辭失當,自初知之,其後筵中,以此意下敎,近日亦宜開釋,更無難安之端,至於以佐貳坐罷爲嫌,有所不然之意,已諭疏批矣。一向撕捱,事體未安,使之勿待命,更爲牌招察任。

○冬至正使趙泰采,副使金相稷,書狀官韓祉入來。

○謝恩,僉知金相稷。

○今日藥房入診時,中脘穴受灸,數日停止事,榻前定奪。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及諸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熏熱困惱,自非初見之症,脚部加腫,雖若有壅滯者,不可不先保[補]胃氣,前進加入保[補]中行濕湯,加進五貼,姑觀前頭症候,更議疏利之劑,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傳曰,回還冬至正使趙泰采引見,引見時,吏曹判書宋相琦,明朝牌招察任事,榻前下敎。

○兵曹口傳政事,副司勇權平。

○江原監司書目,狼川縣監金養謙,以身病,累呈辭狀,還任無期,不得已罷黜事。

○藥房口傳啓曰,卽伏聞入侍醫官所傳之言,自上,今日兩次登廁,大便秘滯甚不平,茵陳丸欲爲進御,詢問當否事,下敎矣。與諸醫,反復商議,則茵陳丸疏利之劑,略進十丸,一時通利,宜當云矣,敢啓。傳曰,知道。朝報

○有政。兵批,以南原士人權平爲副司勇。

○吏批,以徐命均爲待敎,金器之爲記事官。

3月28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時至未時,日暈。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來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熏熱困惱不作,寢睡得以安寧,而口淡、痰飮,漸益差勝乎,膝痺及浮氣脹意加減,比昨何如,而茵陳丸進御之後,亦有通利大便之效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煎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安,口淡、痰飮,別無加勝,膝痺及浮氣,與昨無異,脹意差減,茵陳丸進御之後,大便通利矣,勿爲入診。

○吏曹判書宋相琦牌不進。

○副提學李宜顯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兵曹,以鄭弘佐爲右邊捕盜大將。

○政院啓曰,卽者吏曹郞廳來言,狼川縣監罷黜之代,當爲口傳差出,而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俱以身病,不得差出云。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竝卽牌招差出,何如?傳曰,允。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

○備忘記。居首進士李匡輔,直赴殿試,之次進士李匡德,直赴會試,三下幼學朴弼夔,生員趙文彬,進士柳運,幼學李挺白,生員李眞洙,各給一分。

○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牌不進。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竝皆違牌,宜卽更請牌招,而判書則今已再違,一日三牌,有傷事體,參判以情勢難安,陳疏到院,原疏纔已退却,而災邑守令,不可不趁卽差出,所當更爲請牌,而日勢向暮,待明朝,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竝爲牌招,使之口傳差出,何如?傳曰,允。以上朝報

3月29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軍器判官金重潤,曝曬後入來。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欲雨不雨,日氣陰曀,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日累次下泄,頗有困惱,寢睡得無煩轉,而口淡、痰飮,亦無所加乎,膝痺加減何如,而浮氣脹意,其有消減之勢乎?今日臣等,與諸醫入診,詳察疏利後症候,議定前藥仍進與否,宜當。不勝終宵憂煎,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安,口淡比昨少減,膝痺一樣,而浮氣脹意,有減而無加矣。

○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牌不進。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牌不進,推考傳旨,今方捧入,而災邑守令,口傳差出,已有成命,不容遲緩,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更爲牌招,使卽差出,何如?傳曰,允。

○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再牌不進。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再牌不進,推考傳旨,今方捧入,所當更爲請牌,而一日三牌,有傷事體,何以爲之?敢稟。傳曰,明日牌招。

○藥房再啓曰,臣等入診退出後,與儒川君濎,奉事黃處信,副司勇鄭昌柱、權平及諸醫,反復商議,則皆以爲聖候大便通利之後,亦宜輕輕疏導,加味蒼柏散,連進五貼,以爲淸熱導濕疏輕消腫之地,宜當云。此藥煎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朝報

○傳曰,淑寧翁主女喪柩上來時,擔持軍,令各其道參酌顧助事,分付。

○今日藥房入診入侍時,提調趙泰耉所啓,近年以來,倭船往來倍多,禮單蔘所費,亦隨而甚多,而蔘貴日甚。且萊館稅蔘,逐歲減縮,此無他,潛商者,不能一一摘發,而萊館所捧之稅,亦不盡數報知,以致國用常患不足,故給價廛人,使之貿納,而所費歲增,當此經費匱竭之日,不可無別樣變通之道。自今以後,萊館蔘商,必令自京納稅於地部,受關文下去,始爲許賣,如無本曹關文者,竝以潛商之例施行,所持蔘貨,竝爲贖公。燕商,則每自江界,直往義州,有難自京徵稅,此後使行時,使書狀官及平安都事,各別搜檢齎咨之行,則使灣尹,拘檢其所犯禁者,依律定罪,所贖之蔘,亦令成公文,上送該曹之意,行關分付,何如?上曰,所達誠好,依爲之。泰耉曰,潛商之罪,律名太重,故雖有犯禁,亦不忍執捉現告矣。法令太重,反不能行,此後蔘商犯禁者,若減以次律,而現告者,給其贖蔘一半,則告者必多,而法可行矣。稍減其律,或減死定配,或全家徙邊,似或得宜。此一款,問議于大臣而處之,何如?上曰,不特此事,法太重則不行,此一款,問于大臣處之。

○政院啓曰,備邊司郞廳來言,今日賓廳坐起日次,而上候方在未寧中,不得來會云矣。敢啓。答曰,知道。右三件事《備局謄錄》

○今日藥房入侍時,提調趙泰耉所啓,戶曹有稟定事,敢達矣。在前歲幣上木,坊民備納之時,頗爲精細矣。一自分給市人之後,有輕買食利之意,無用心致精之事,升品漸下,捧上時,雖多退却,輒爲還納,故臨急之後,不得已苟充捧上,以致執頉,每有苟簡彌縫之患。前年左議政金昌集,自北還來,備陳此弊,上年使行時,自本曹試令坊民,備納數同,以充其未捧之數,而品頗精細。所當還給坊民,而旣已許給市民之後,有同貢物,今雖盡數移給於坊民,其中若干同,分給坊民,則坊民必欲務勝而爭先,市人嫌其見奪而致精,今年爲始,市人等逢授中,五六同除出,還給坊民,何如?上曰,依爲之。右《湖南廳謄錄》

3月30日[编辑]

都承旨兪命雄。左承旨黃一夏。右承旨洪禹寧。左副承旨李世最。右副承旨趙道彬。同副承旨李德英。注書。假注書權益淳尹淳。事變假注書尹恕敎。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日出時,日色赤。申時酉時,日暈。

○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牌不進。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牌不進,推考傳旨,今方捧入,而俱以情勢爲言,連日違牌,無意承命,殊甚未安。災邑守令之差出,亦不可一向遷就,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竝更牌招,使卽口傳差出,何如?傳曰,允。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中殿、世子宮,藥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諫問安。答曰,知道。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體調攝,若何?昨晩,又有往來熏熱之氣云,不至有妨於寢睡,而口淡、痰飮,一向差減乎,膝痺加減何如,而浮氣脹意,亦無朝暮之異乎?臣等,今日與諸醫入診,詳察症候,宜當。不勝終宵憂慮,敢此問安,竝爲仰稟。答曰,知道。寢睡差安,口淡、痰飮,一向差減,而膝痺別無加減,浮氣脹意,有朝暮之異矣。勿爲入診。

○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再牌不進。

○政院啓曰,吏曹判書宋相琦,參判申銋,再招不進矣。所當更請牌招,而一日三牌,有傷事體,何以爲之?敢稟。傳曰,吏判之引嫌至此,實非始慮所及矣。向來之事,不過一時錯認,而終至許遞,則是歸於蔑禮之科矣,寧有是哉?至於因佐貳之坐罷,必欲同其去就,亦有所不然者矣。噫,君臣,猶父子也,貴在情志之流通,而一向撕捱,其可乎哉?竝與參判,明朝更爲牌招。

○掌令韓重熙啓曰,臣伏聞昨日入診時,大臣,以臣未徹之避辭,引以爲嫌,至於乞退,而聖上,亦以臺臣非矣,所失在彼爲敎云。筵席語秘,雖未得其詳,而臣於此,竊不勝瞿然悚惕之至。臣日昨,循例出私屠之禁,而禁吏帶傷奔告曰,禁衛軍奇次徵爲名漢,與其徒數人,宰殺馬匹,及其窺伺執捉,反被結縛歐打,幾至死境,僅得脫還云,故仍爲看審,則縛痕俱存,杖處狼藉,血汚衣服,亦多扯碎,其間委折,雖難的知,而看來駭然,不可不査治,故俾告于城上所,出牌送差,則次徵等,擧皆逃避,終不來現。忽自禁營,謂有都提調分付,捉去禁吏,蓋因次徵,以禁吏裂破手決之說,訐訴大臣,乃有令千摠行査之擧,而臣之愚意,旣自憲府移帖推捉,則其在次徵之道,所當進來憲府,自爲伸辨,而不此之爲,徑訴本營,爲藉重脅持之計,其蔑臺官輕法司,爲如何哉?大臣,亦當送言憲府,使之査治,足矣,何必以憲官出禁之吏,移責於禁營將校之手,創開無前之規乎?且禁吏被打之說,手決破裂之言,自是一串,俱係憲府所按,則憲府査治,宜無彼此,而不待憲府之處置,徑先移送於營門,使將校行査,是信臺官,反不如信將校矣。臣未知事體,果如何也?況各衙門提擧,爲大臣兼官者,蓋亦多矣。自今以後,凡其隷屬之被捉於法府者,輒皆越訴於大臣,不付之該府,各自衙門,一一按治,則臺官將何以出禁,法府將何以措手乎?如臣疲劣,忝居憲職,旣已受侮於悍卒,又不見信於大臣,法府古風,緣臣而墜落,廉隅所在,理難晏然,不得不略擧事實,詣臺引避,而見阻喉司,迸退蹙伏矣。未知何說,觸忤於大臣,爲大臣不安之端,而至以張皇凌踏爲言,又以朝廷事體責之云,臣實惶愧,莫省其由。臣於平日,素性巽懦,雖遇凡人庶類,未嘗尙氣凌駕,矧爾大臣,何等尊重,而敢爲一毫凌踏之辭乎?不過以難安之情自引而已,而反以此情外之目,得罪於大臣,臣之所惜者事體,欲存者規例也,而反以壞損事體,受責於大臣,以大臣休休之量,何不相諒,而遽加疑怒,乃至於此也?雖然,此莫非臣平日言行,不能見孚之致,而情地到此,萬分危蹙,聖敎非責,又復嚴截,其何敢自以爲是,而一刻抗顔於臺次乎?昨緣日暮,今始來避,而靜攝之中,有此瀆擾,臣罪萬萬,尤增惶恐。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大殿、中殿、世子宮、嬪宮,藥房、政院、玉堂夕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日記廳郞廳崔一奎書。趙景觀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