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膚談/軍勢第七
目錄 | 投筆膚談 | |
◀上一卷 | 軍勢第七 | 下一卷▶ |
[題解]軍勢者,三軍之體勢也。其轉移虛實強弱,全在於將。將非賢能不可,任之不專亦不可。將賢而任專,斯軍勢強實,而戰無不力矣。蓋上篇言當得敵情,若無賢將以治兵,則軍勢虛弱而不振,雖得其情,亦難於取勝也。故以《軍勢》繼之為第七篇。
59。將之用兵,實則勝,虛則敗。虛實之分,勝敗之機也。實而虛,虛而實,實實而虛虛,不與焉。實實虛虛,戰道也,非所以言軍勢也。軍之勢,亦觀於強弱而已。然強不期實而自實,弱不期虛而自虛。故即強弱而虛實可知也,即虛實而勝敗可判也。
[批評]以虛實、強弱言勢,何等親切!
[原註]此先以虛實強弱論軍勢。“實則勝”四句,以定體言;“實而虛”四句,以變化言。蓋虛實無形,而強弱有跡。然強自實,弱自虛,亦必然之理。故欲知虛實,當先觀其強弱也。大抵虛實由強弱而生,勝敗因虛實而決。即此可以推彼,故曰“可知”、“可判”。
60。且三軍之勢,如人一身。大將,心也;士眾,四體百骸也。軍需輜重,飲食也。教練紀律,體悉賞罰,所以培植元氣、振勵精神也。是三軍之勢,莫重於將,選將之道,不可不慎也。
[批評]將統士卒,如心為一身之主,心正則身安,所以當重。
[原註]此以人身喻軍勢,而歸重於將也。
61。夫將有儒將,有武將,有大將。儒將者,決勝廟堂者也;武將者,折沖千里者也;大將者,深明天地、兼資文武者也。凡此三者,國之柱石,民之司命,而非偏裨之選也。
[批評]將必如此三者,方為有益。
[原註]此言將有三等,非偏裨可比也。決勝廟堂,如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折沖千里,如韓信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深明天地,如孫子之知天知地。兼資文武,如吉甫之萬邦為憲。折,毀斷也。沖,旗竿也。折敵之沖,言全勝也。
62。聖王之選將也,必擇是材而用之。茍得其人,授之專閫,不中制,不外監,不分權,不信讒。故養兵者,主也;治兵者,將也。兵之權,不握於主而握於將,然後將得以盡其才。
[批評]用將如此禮,何患無成功?惜乎,今之不然!
[原註]此言古聖王選任將帥之道。總是上惟養兵,而不侵其治兵之權,則將能治兵,可盡其破敵之才。不分權,如漢高因蕭何薦韓信,築壇具禮,拜為大將而任之;宋太祖遣曹彬下江南,賜以匣劍,副將而下不用命者斬之。不信讒,如魏文侯使樂羊伐中山,謗書盈篋而不問;燕昭王使樂毅圍臨淄,謗言日至而無疑,此所以俱能成功。若唐玄宗督歌舒翰進戰,則中制矣;魚朝恩為李光弼監軍,則外監矣,安得不敗乎?真可為萬世之法戒。
63。凡兵,甲胄之不堅,袒裼也;器械之不利,徒手也,其法三不當一。枵腹以待敵,猶病體也;羸馬以入陣,猶病足也,其法五不當一。手足之不便,猶縶縛也;行陣之不閑,猶荊棘也,其法十不當一。上不愛下,下不親上,厚賞之不激,而苛罰之不畏,是猶心亂而肢痿也,其法百不當一。
[批評]詞精義正,儼然今之弊也!
[原註]此與下節,明篇首“實則勝,虛則敗”意。此則言將不能治兵,其勢弱而難以當敵也。三不當一者,無甲胄器械也。五不當一者,乏糧儲芻秣也。十不當一者,昧於步伐止齊也。百不當一者,失於鼓舞振作也。此見兵不治而勢弱,去敵至於百倍如此,非虛而何?此所以敗也。
64。故能教戒於先,則梃可格刃,以一當十之兵也。使民親其上、死其長,則心雄敵愾,以一當百之兵也。一當五,一當三,未何言哉!
[批評]此正是聖賢保邦心法。
[原註]此言治之有素,則軍勢強而可以無敵,義與上節相反,亦至百倍,強必實矣,此所以勝也。
65。是以其道可數焉。足其芻糧,備其鎧器,習其擊刺,熟其進止,明其分數,諳其旗鼓,正其體統,嚴其號令。未已也,又恤其饑寒,憂其疾苦,別其功過,公其賞罰,均其勞佚,釋其疑貳。則三軍之勢不傷,而日漸強實矣。
[批評]修保軍勢,無出於此。
[原註]此言治兵之道。足其芻糧,則無枵腹羸馬矣。備其鎧器,則無袒裼徒手矣。習擊刺,熟進止,明分數,諳旗鼓,正體統,嚴號令,則教戒於先,而無縶縛荊棘之患矣。恤饑寒,憂疾苦,別功過,公賞罰,均勞佚,釋疑貳,則人皆親上死長,而無不愛不親、不激不畏之弊矣。此三軍之勢,所以無傷而日漸強,強自實也。
66。然兵不可使驕,驕則難制;不可使玩,玩則難用。故善用兵者,體備上十四事而時出之。先之以身而非褻也,浹之以和而非懦也,撫之以仁而非姑息也,斷之以刑而非殘忍也,勵之以義而不賞自勸也,教之以禮而不怒自威也。夫然後驕玩不作。三軍之勢,如山之重、如火之烈、如雷霆之迅速、如江漢之不竭者,強實也。
[批評]驕玩非一日所成,善兵者,必無此弊。軍勢至此,真可無敵於天下!
[原註]此亦治之之方,所以足上節之義。驕者,狎恩恃愛也。玩者,廢時藐視也。善兵者知之,故能治。“先之以身”六句,正是治之事。是以軍勢強實,而不流於驕之難制、玩之難用也。如山持重,喻其莫能動;如火能烈,喻其莫能當;如雷霆迅速,喻其不可禦;如江漢不竭,喻其不可止。軍勢至此,一當乎百,非賢將何以能之?非聖王選之精、任之專,何以致之?信乎,論軍之勢者,先於統軍持勢之本,求之斯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