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敬齋集 (河演)/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遺墨 敬齋先生文集

恭惟我先祖敬齋先生文章道學。際國家有爲。德言之出於中。功績之施於外。必有鳴盛其館閣。照裔其碑版。廟謨之發以爲疏箚。王猷之贊以爲奏議。聽聞來世。有不槪見。惑也。聯稿起中葉。詩之纔百餘。序誌之各一二。直斑臠耳。歲乙酉。不肖以譜役來留嶺南。嶺固國之都會。譜又族之會而述吾先也。以八路之同吾祖見聞。衆志事一。陜川族人大源家有先祖遺稿及年譜。不肖家亦有舊傳巾衍若干編。而大源錫騏甫更加收拾。編成全帙。而與福川宗人百源甫爛熟商確。删爲二冊。遂付諸剞劂。以其及今而就餘譜役。其述不可稽也。曰。昔之不述。是何也。非不述。述之未能盡不。大抵德之盛功之博。不必以文字。吾家近古可想焉。

崇禎紀元後四周丙戌六月日。後孫寅爀謹識。

惟我河氏系晉州。自羅,麗軒冕烜爀。爲東方著姓。時則有若松軒,苦軒,木翁三先生。而世代旣遠。重以兵燹。嘉言實蹟。率堙沒無傳。略有譜牒等錄。而至我敬齋先生。際英陵休明之時。淵源嫡傳於圃老。功德幷耀於黃,許。布在國乘與野史。皆可以按考。則非子孫之所更揄揚矣。然而水火積換。兵燼屢經。遺篇陳墨。散佚殆盡。其不爲平泉花石者無幾矣。幸我暮軒公掇拾於龍蛇之後。爲聯稿一編。今復數百載之下。余與族弟錫騏,從弟大源收聚遺笥。附以年譜與實錄。編成數卷。噫。以我先祖之偉功正學。恨不多傳。而一臠可識全鼎之味。後之覽斯集者。尙可以考德也夫。

上之二十六年丙戌端陽節。後孫大成。盥手謹書。

晉康。大邑也。國初百餘年間。有相臣六人。浩亭河文忠公。太宗朝爲首揆。敬齋河文孝公。世宗朝爲首揆。愛日堂鄭忠莊公。端宗朝爲右揆。姜文景公。世祖朝爲首揆。姜肅憲公。燕山廢主時爲右揆。柳文成公。中宗朝爲首揆。惟肅憲之殂可疑。然其五皆表表聖主之得賢臣。地靈之鍾人傑。足爲昭證於百代也。相稷嘗讀國朝寶鑑。益歎恭定王之爲嗣王而預告以良弼也。東郊白馬旣馴良。欲以遺嗣王。則一尙乘足矣。特召知申。語以父子之事者。微意著焉。知申乃敬齋先生。蓋以馴良之馬而擬之也。及嗣王之開經筵也。先生進講以大學衍義。嗣王之議輕刑也。先生對以先王之義刑義殺。嗣王之定五禮也。先生酌古今而成儀條。改官制則與其議。入憲府則百僚肅。使上國則有專對之譽。定貢稅而兩南安業。畫祿制而四孟必頒。論戎務而處置得宜。知貢擧而榜稱得人。行守法而敷奏精當。佛宇廣則抗疏而罷之。北虜警則遣子而從軍。於是而恭定王付畀之意。彌有光矣。噫。太宗,世宗,文宗。吾宗國哲王誼辟之最。而先生克始終焉。論國朝相業者。宜其以黃,許幷稱也。況先生之孝。具慶堂存焉。先生之所以自修者。則已自上學之日而存心於敬字矣。視民如傷之意。則安岳農辰謳。始發端矣。垂裕後昆之實。則放鯉一事。膾炙乎輿人矣。地理有志。而大嶺之疆域有據矣。四書五經性理大全之刊。而嘉惠後學之功至矣。朝家所以錄淸白旌忠孝配太廟賜院額者。豈徒許其相業而已哉。先生。圃隱先生門弟也。圃隱殉國前一年。先生纔十六歲。而其南還也圃隱有吾道南之語。先生之學之夙就如此。東方人物之盛。亦當以南土爲稱首也。先生多著述。而世久失傳。至五世孫洗馬公渾始收拾若干篇。載晉陽聯稿刊行焉。洗馬公再從弟淏復得之兩湖而藏之。純廟丙戌。活印于陜川。哲廟丙辰。重刊于文義。奧六十三年己未。後孫述孝氏議諸宗族重刻之。德魯,尙鍊,溶泓,純孝,鍾元,鶴秉及先生從弟郡守公之裔一秉訪相稷于秣方。請識其顚趾。噫。國社雖屋。佐治之術。昭載于賢相遺文。善讀之。庶有得也。河氏諸君子之汲汲敦兹役者。不但爲尊祖衛道之至意。抑亦救時之良方也歟。

屠維協洽一陽之月上。浣光州盧相稷。謹書。

此吾先祖文孝公敬齋先生世系年譜及遺文也。先生丁國初休明之運。淵源之正。勳業之大。載於國乘野史及諸賢信筆。然至若著述之遺。不過爲崑山之片玉。吉光之一羽。我暮軒公嘗攟拾燹餘爛簡。合爲四世聯稿。奧丙戌。族大父大成氏蒐輯諸家巾衍而用活字印之。歲己未。始發繡棗之論。就盧斯文相稷氏而丁乙之。族姪純孝,四從弟尙鍊董其役。閱坐載而工訖。藏板于陜川之敬慕齋。吾先祖嘉言善行。嵔勳懿業。俱在于此。諸子孫宜朝夕羹墻。思所以無忝也。

屠維協洽一陽南至日。後孫尙禹。敬識。

我先祖敬齋先生甫成童。師事圃隱先生。聞天人性命之奧。際英陵盛時。贊襄吁咈。與黃,許二公並稱於前後。經綸事業。有足以揄揚百代。而屢經兵燹。遺草散落。暮軒公始略略收拾。編爲聯稿。至我曾祖敬堂府君增蒐之。附以年譜狀碣。成二冊。後又爲役于友鹿。然皆用活字。故未克廣布。子姓常茹恨。今年夏。述孝與四從弟漢孝,族人尙鍊,璣秉勘整于盧斯文相稷氏。仍寫材于密州之秣方。招工董役。五閱月而告成。嗚呼。先生之棄諸孫。已爲四百六十七年之久。然經國澤民之術。律己裕昆之蹟。昭載卷中。如承咡詔。此書重刻。安知不爲吾家更振之機耶。願相與勉勵以光祖業云爾。

歲己未仲冬。後孫述孝。敬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