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1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卷一百五十三 新元史
卷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五 

杭忽思阿塔赤 伯答兒 拔都兒別吉連 帖赤帖木兒脫歡 帖木兒不花 忽都思和尚 千奴 葉僊鼐 帖哥朮探花愛忽赤脫力世官 也罕的斤 旦只兒 脫歡 孛蘭奚 怯烈 月舉連赤海牙 也速䚟兒 昔都兒 闊里吉思 伯行 鐵連 謨克博羅


杭忽思[编辑]

杭忽思,阿速部長也。太宗兵至其境,杭忽思率衆來降,賜名拔都兒,佩金符,領其部衆。尋敕選阿速軍千人,及其長子阿塔赤扈駕親征。既還,阿塔赤入直宿衛。杭忽思歸國,遇賊戰歿。敕其妻處麻思領國事,外麻思躬擐甲胄,平亂後,以次子按法普代之。

阿塔赤[编辑]

阿塔赤,從憲宗伐宋軍於釣魚山,戰有功。帝親飲以酒,賞白金。阿藍答兒、渾都海叛,從大軍討這,腹中流矢。賞白金,如入宿衛。中統二年,扈征阿里不哥,追至蘇馬勒圖之地,複以功賞白金。三年,從征李璮,授金符千戶。至凶五年,從塔卜台伐宋,克金剛台。六年,從攻安慶府。七年,從下五河口。十一年,從下松江諸郡戍鎮巢。宋降將洪福乘醉殺之。世祖憫其死,賜白金五百兩、鈔三千五百貫及鎮巢降民一千五百三十九戶,命其子伯答兒襲千戶佩金符。

伯答兒[编辑]

伯答兒,從討叛王昔里吉。與只兒瓦台戰於押里。複與藥大忽戰禿剌及斡魯歡。十五年春,與叛將赤憐戰于伯牙之地。五月,又與外剌台、寬赤哥思等戰于阿赤牙,其大將塔思不吉爲大柵、石城以自守。伯答兒督勇士先登,拔之,矢中右股。元帥別里吉迷失以其功聞,賞白金。二十年,授虎符、定遠大將軍、後衛親軍都指揮使,兼領左阿速衛事,充阿速拔都達魯花赤。二十二年,征別失八里軍亦里渾察罕兒之地,與禿呵不早麻戰,有功。賜貂裘、弓矢、鞍轡,尋複以銀生奇賜受害。二十六年,征杭海。大軍管食,其母乃咬真輸私財及畜牧等,以佐軍儲。世祖聞而嘉之,賜予甚厚。大德四年,伯答兒卒。

長子斡羅斯,由宿衛累官僉隆鎮衛都指揮使司事,賜一珠虎符。天曆元年,諭降上都兵,賜降上都兵,賜三珠貞符,擢本衛都指揮使。

斡羅斯二子:長都丹,右阿速衛都指揮使;次福定,懷遠大將軍、右阿速衛達魯花赤,兼管後衛軍。後以兄都廟領右阿速衛。福定複遷後衛,升同僉樞院事,命領軍一千守民鎮,尋授定遠大將軍、僉樞密院事、後衛親軍都指揮使,提調右衛阿速達魯花赤。二年,進資善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後至元間,進知樞密院事,因忤伯顔,放海南。尋召還。卒。

拔都兒[编辑]

拔都兒,阿速氏。世居上都宜興。憲宗在潛邸,與兄殛作兒不罕及馬塔兒沙帥衆不歸。馬塔兒沙,從征蔑吉思城爲前鋒,身中二矢,先登,拔其城。又從征蜀,至釣魚山,歿於軍中。

拔都兒從征李璮,圍濟南,有功,賞納失思段九,命領阿速軍一千常居左右。尋充阿塔赤怯薛百戶。後從塔卜台南征,與宋人戰于金剛台,又功受賞。師還,言王帝曰「臣願從軍爲國效死。」世祖留之,充孛可孫兼領阿速軍。令鞚引禦馬。至元二十三年,授廣威將軍、後衛親軍副都指揮使,賜虎符。明年夏,征乃顔于亦米河,擒金家奴、塔不台以歸,賞鈔及段,加定遠大將軍。大德元年卒。子別吉連襲。

別吉連[编辑]

至大四年,河東、陝西、鞏昌、延安、燕南、河北、遼陽、河南、山東諸翼衛探馬赤爭草地,訟者二百餘起。命別吉連往讞之,悉正其疆界。累官懷遠大將軍。致和元年,從增帖木兒入中書省,拎平章政事烏伯都剌等,迎立文宗。使別吉連領衛軍,守居庸關諸害。天曆元年十月,梁王王禪兵掩至關頭山,勢張甚,別吉連從燕帖木兒擊之,突入其軍,王禪敗走。文宗賜禦辭。子也連的襲。

帖赤[编辑]

帖赤,答答里帶我。同都無帥塔海紺布伐蜀,並將蒙古也可明安、和赤馬賴及炮手諸軍,攻下興元、利、劍、成都諸路。中統二年,賜虎符,授西川便宜都元帥。俄進行樞密院,率諸軍略定未下郡縣。至元元年,遷益都等統軍使,卒於軍。 二子帖木兒脫歡、帖木兒不花。

帖木兒脫歡[编辑]

帖木兒脫歡,初以蒙古軍知戶從伐蜀有功,行樞密院承制授萬戶,並將列別木、塔帖木兒、也速帶兒、匣剌撒兒四千戶軍從大軍取重慶。徇下流諸城,留戍夔州,兼本路安撫司達魯花赤,進懷遠大將軍、蒙古軍萬戶。遷定遠大將軍,兼嘉定鎮守萬戶、本路總管儲達魯花赤。尋升鎮國上將軍、諸蠻夷部宣慰使,加都元帥。亦奚不薛叛,與嶽剌海會雲南兵討平之。改征緬都元帥,卒于軍。子忽都答兒嗣。

帖木兒不花[编辑]

帖木兒不花,中統初,入備宿衛。至元七年,授虎符,代張馬哥爲淄萊水軍萬戶,將其衆赴襄陽,與宋將範文虎戰於灌子灘,奪其戰艦,追至雲勝洲,大敗之。行其省功,賜白金五十兩,並衣甲、鞍轡。九年,授益都、淄萊新軍萬戶。

從丞相伯顔伐宋,敗其大將夏貴于陽羅堡。論功,賜白金五百兩。又從下鄂、蘄、黃、江、常、秀等州;累加昭武大將軍。從參知政事阿剌罕,略定經紹興、溫、福建,授台州路總管府魯花芝。遷廣東宣慰使。

十六年,加都元帥,從攻宋將張世傑於崖山。世傑死,降其衆數千人。廣東平,領領諸降臣及將校有功者入見於大安閣,命太府監視其身制銀鼠裘,親賜之,授中書左丞,行省江西,二十五年,拜四川等處行尚書省平章政事,兼總軍,改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卒。

忽都思[编辑]

忽都思,玉耳別里伯牙吾氏。父哈剌察兒,率所部歸太祖。忽都思有膂力,太宗四年從睿宗敗金兵於三峰山,賜號拔都。六年,授百戶,從攻宋唐、鄧州,數有功,賜銀幣、名馬、甲胄、弓矢。憲宗四年,從攻宋漢上鐵城寨,戰歿。追贈竭忠宣力功臣、資德大夫、中書右丞、上護軍。追封流國公,諡武湣。子和尚。

和尚[编辑]

和尚,襲父職。從世祖攻鄂州。又從在軍討李璮,敗其衆于老僧口,擢阿剌罕萬戶府經歷。至元五年,從攻襄陽,都元帥阿朮薦其才可大用。

十一年,從丞相伯顔渡江,戰于柳子、魯洑、新灘、沌口,皆有功。十三年,從平章政事阿里海涯攻陵,宋安撫使高達城守,和尚直抵城下,諭以禍福。達開門出降。以功擢行省郎中。從圍潭州,守將李芾堅守不下。十二年,城陷,諸將議屠其民。和尚曰「拒命者宋將耳,民何罪。且列城未附者尚多,若降而殺之是堅其效死之心也。」參知政事崔斌曰「郎中言是。」阿里海涯從之。由是湖南郡縣望風納款。世祖聞而嘉之。改行省斷事官,分徇廣西,兼行宣撫司事。

未幾,授常德達魯花赤,以治最聞,擢嶺南廣西道提弄按察使。阿里海涯恃功驕恣,和尚據事劾之,不小貸。遷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卒於官,年四十九。贈宣忠守正功臣、銀青光祿大夫、司徒、上柱國,追封沇國公,諡莊肅。子千奴。

千奴[编辑]

千奴,以月魯那延薦,召見大安閣。世祖以其父官授之,拜江南浙江道提刑按察使。是時行省、行台皆治杭州,千奴上言「兩府並在杭州,勢逼則權分,情通則威褻,宜移行台於要便之地。」後行台卒移于江東道。

二十六年,累遷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使。入覲,極言丞相桑哥罪狀,帝爲之改容。未幾,桑哥竟伏誅。二十八年,改立肅政廉訪司,授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使,進階廣威將軍。三十一年,換江東建康道,丁祖母憂歸。

大德二年,授太中大夫建康路總管,未行,奉使淮東、西,察官吏能否。還奏軍民便宜三十事,多見採用。曆江西湖東、江南湖北兩道。奏劾中書平章政事伯顔等顓權固位,行台聞於上,伯顔等皆被黜。千奴剛正不撓,朝遷事有不便,必上章極論之,未嘗以外吏爲嫌。

七年,授大都總管兼大興府尹。俄進通義大夫同僉樞密院事。奏言「蒙古軍在山東、河南者,往戍甘肅,資裝歸其自辦,往往鬻田産、賣妻子。戍者未返,代者又繼,前後相仍,困若日甚。請以甘肅鄰境兵戍之。其山東、河南戍兵,官爲出錢,贖其田産、妻子。」詔從之。未幾,遷參議中書省事。

武宗即位,拜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商議樞密院事,兼左翼萬戶府達魯花赤,賜班帶。延祐五年,乞致仕,仁宗憫其衰老,從之,仍給半俸終身。

千奴屏居濟南,築先聖祠於曆山之下,聚書萬卷,延名儒都其鄉里子弟。賜額曆山書院。家居七年卒,年七十一。贈推忠輔治功臣、光祿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上柱國,追封衛國公,諡景憲。

四子龍寶,監察禦史、洪澤屯田萬戶;不蘭奚,江南行台監察禦史;觀音保,襲洪澤屯田萬戶,孛顔勿都,鄭州知州,以治行第一,入爲翰林國史院經歷。

葉僊鼐[编辑]

葉僊鼐,畏吾氏。父土堅海牙,以才武從太祖、太宗平西夏及金,俱有功。葉僊鼐,事世祖於潛藩。從征吐蕃、雲南,常爲前鋒。從伐宋,至鄂州,先登,奪其外城。中統元年,從征阿里不哥,賞白金、貂裘。明年,討李璮,又以功賞白金五百兩。授西道都元帥,金虎符。吐蕃宣慰使。葉 僊鼐隨地之厄塞,設兵屯鎮撫之,恩威兼著。賜金幣鈔及玉束帶。爲宣慰使曆二十四年,遷雲南行省平章政事。尋改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至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召還,賜玉帶,改陝西行省平章政事。謝事歸隴右。十年,卒。贈協恭保節功臣、太保、儀同三司、上術國、鞏國諡敏忠。

子完澤,太子詹事。至大四年,拜平章政事。皇慶二年,以宣微院事,除知樞密院事。延祐四年,出爲雲南行省平章政事。後與弑英宗,伏誅。

帖哥朮探花愛忽赤[编辑]

帖哥朮探花愛忽赤,畏吾氏。父八思忽都花愛忽赤,領畏吾、隔剌溫、滅里乞、八思四部,從攻四川戰歿。

憲宗命帖哥管理渴密里、曲先諸宗藩地。渾都海、阿藍答兒叛,執帖哥朮械系之。帖哥朮乘間脫走,入覲。世祖賜金符,襲其父職,命率所部討賊。以功賜衣服、弓矢、鞍勒。又命從諸王奧魯赤討建都蠻,平之。擢昭勇大將軍、羅羅斯副都無帥、同知宣慰司事。至西藩境內,蕃酋遮道不得進,帖哥術戰卻之,道遂通。賜金符,賞白金及衣二襲。卒於官。子脫力世官。

脫力世官[编辑]

脫力世官,襲父職爲武德將軍、羅羅斯副都元帥、同知司宣慰司事。定昌路總管谷納叛,與千戶阿夷謀率衆渡不思魯河。脫力世官引兵擒阿夷,殺之。德平路落來民叛,又討平之。

亦奚不薛諸部未附,詔脫力世官率羅羅斯、蒙古軍百人,羅羅章六百人,從左丞愛魯討之。愛魯命率兵攻羅羽,抵落穿,奪其關,獲牛馬以給士卒。又與萬戶兀都蠻攻怯兒部,其酋阿失據寨不下,脫力世官先登拔之。愛魯遂命脫力世官總左手四翼兵,討平亦奚不薛。又有蠻子童者,立寨于納土原山,脫力世官與參政阿合八失夾攻之,賊窮蹙乞降。進兼管軍副萬戶。蠻細狗、折興等及威龍州判阿遮,皆陰險爲亂,脫力世官夜襲其寨,賊敗走,獲阿遮斬之。

入覲,授三珠虎符,加遠遠大將軍、羅羅斯宣慰使,兼管軍萬戶。既還,括戶口,定賦稅,以給屯戍。昌州蘇你、巴翠等作亂,以雲南王命討降之,徙其衆于昌州平脫力世官據其要路扼之,世祿降。未幾入覲,卒于京師。

子唆南班,由宿衛襲職,佩三珠虎符,晉鎮國上將軍。

也罕的斤[编辑]

也罕的斤,匣剌魯氏。祖匣答兒密立,以斡思堅部哈魯軍三千人降于太祖。以千戶從征西域,雙從睿宗及哲別諭降河西諸城。後從攻監洮,戰歿。父密立火者,從太宗滅金,又從憲宗攻蜀,爲萬戶府達魯花赤。憲宗崩,大軍北還,留密立火都戍都以備宋。世祖即位,密立火者貳于阿里不哥,廉希憲使別思馬襲殺之。

世祖以匣答兒密立死王事,中統二年授也罕的斤千戶,數有戰功,拔宋五花、石城、白馬等寨。至元十七年,宋兵入成都,以四百人拒之,相侍四日,宋兵敗退,追擊於眉州,敗之。授蒙古、匣剌魯、河西、漢軍萬戶,戍眉州。從攻嘉定,築懷遠上砦以扼其要害,屢敗宋兵。

十二年,入朝,賜對衣、玉帶、白金百兩,加昭勇大將軍、上萬戶,益兵萬人。會圍重慶,督湖江兩岸水陸兵。十四年,從攻瀘州神臂門,先登拔之。又從行樞密院副使卜花攻重慶,屯佛圖關,移屯堡子頭,宋將趙安開門降。複率所部略地恩州。加昭毅大將軍,授嘉定軍民、西川諸蠻夷部宣撫司達魯花赤,增戶萬餘。進奉國上將軍、四川宣慰使、都元帥。

十七年,率所部成斡端,拜雲南行省參知政事。二十一年,與諸王相吾答兒、或丞太蔔等分道征緬,造舟二百于阿昔、阿和二江,進拔江頭城,以都元帥袁世安守之,且圖其地形勢以獻。先是遣黑的兒、楊林等諭緬降之,不報。諸叛蠻據大公城以拒官兵,複遣僧諭以禍福,反爲所害。乃水陸並進,連拔建都、金齒等十二部,命都元帥合帶、萬戶不都蠻等戍之。緬遂納款。二十八年,改四川行樞密完副使,卒。

子火你赤的斤,雲南都元帥;也連阿,蒙古軍萬戶。

旦只兒[编辑]

旦只兒,蒙古答答帶氏。至元初,從征蜀,敗宋兵于馬湖江。九年,從征建都蠻。十三年,從敗宋兵于峽江。又從拔瀘,敘諸州,進圍重慶,敗宋將張萬。瀘州叛,旦只兒先將所部據紅米灣,敗宋援兵,進至安樂山,複敗之,斬首五百餘級。宋兵邀糧運于安樂山,擊走之,遂破其石盤寨。十四年,從諸軍拔瀘州。張萬欲引兵向合州,旦只兒以銳卒千人邀擊于龍坎,萬遁走。賜銀符,授管軍千戶。從征斡端,至甘州,賜金符,擢總管。十九年,從諸王合班、元帥心古帶討斡端,與叛王元盧戰,敗之。二十年,諸王八巴以兵來攻,旦只兒敗其衆五百人,拔出戶卒二千餘人。進副萬戶,二十六年,授信武將軍、平陽等路萬戶府達魯花赤。卒。子建都不花襲。

脫歡[编辑]

脫歡,答剌兒台氏。父脫端,爲千戶,從皇子闊出伐宋。憲宗三年,鎮蔡州,卒。子不花襲。不花卒,弟阿藍答兒襲,阿藍全兒卒,弟長襲,並爲千戶長。 壽卒,脫歡襲。加武略將軍,佩金符,從阿術攻陽邏堡,又從攻拔鄂、漢諸州,建康、太平等路。宋將姜才攻楊子橋,脫歡率銳卒逆之,斬馘無算。俄宋兵又集於堡北,複破之。萬戶昔里罕入朝,道滁州,爲宋兵所遮,脫歡擊敗宋兵,出昔里罕。從攻揚州,至泥湖,奪戰艦三十艘。進攻平江,宋將王邦傑等迎降。至元十三年,大軍圍高郵,脫歡率所部赴之,未至二十里,遇宋將漕高郵粟,擒之。又敗高郵兵於城下。十四年春,授懷遠大將軍、太平達魯花赤。會只里瓦帶寇北邊,遣脫歡禦之,左臂中流矢二,賜鎧甲、弓矢、鞍勒、鈔千五百緡。十五年,從親王斡忽台、丞相孛羅西征,加定遠大將軍、福州路達魯花赤,改武昌路。卒。

孛蘭奚[编辑]

孛蘭奚,宏吉剌氏。祖忙哥,以後族爲太祖宿衛。父律實,狀貌魁偉,善騎射。太宗問以兵事,應對稱對稱台,授千戶,尋命隸濟南王按只吉歹府。從睿宗伐金,有功。仍入宿衛,卒。

孛蘭溪英邁有父風,幼孤,能自刻厲。暇日習弓馬,夜則讀書。其母嘗訓之曰「汝父忠勇,天不假年。汝能自立,則汝父無憾矣。」孛蘭奚亦感奮,期成其父之志,襲爲濟南王府官。世祖征乃顔,孛蘭奚以王府兵從,躍馬陷陣,所向報靡。世祖望見壯之,及戰捷,帝勞曰「無忝爾父也。」賜黃金及織文二匹,授黃金及織文二匹,授宣武將軍、信州路達魯花赤。時江南初附,孛蘭奚宣佈德意,與民休息,期年信州大治。使者以聞,帝遣使賜以上尊。俄以疾卒,年三十三。贈河間路達魯花赤,追封范陽郡侯。

子脫穎不花,曆監察禦史、河南道廉訪使、郴州達魯花赤。

怯烈[编辑]

怯烈,西域人。雲南行省平章賽典赤辟爲掾。至元十五年,分省大理。緬人入寇,怯烈擊卻之。授行省左右司員外郎。十八年,平章納速剌西遣詣闕面奏邊事,世祖愛其聰辨,賜虎符,授鎮西平頃麓川等路宣撫司達魯花赤,兼招討使。成都、烏蒙諸驛陰絕,怯烈市馬給傳,往來便之。俄召入詢征緬事宜,奏對稱台,賜幣及翎根甲。諸王相吾答兒、右丞太蔔征緬,命怯烈率兵船爲向志,拔其江頭城。複從雲南王入緬,將兵三千屯驃甸,招徠蠻峒,民多複業。後入覲,授鎮西産緬宣撫司達魯花赤,兼招討使、僉緬中行中書省事,佩金符。頒詔於傾緬,緬王稽顙降附,遣世子信合八的入貢。遷通奉大夫、雲南行省參知政事,進資善大夫、左丞。二十八年,改四川行樞密院副使。大德四年卒。

月舉連赤海牙[编辑]

月舉連赤海牙,畏兀氏。從憲宗攻合州,奉命修藥曲以療疫,賞白金五十兩。又從皇子忙哥都征雲南。中統三年,火都暨答離叛,從大軍討平之。至元十二年,佩虎符,爲隴右河西道提刑按察使。番酋兀朗孩、火石顔謀爲從,從皇子安西王討平之。十五年,與伯速帶討平土魯蕃,皇子賜衣帶、金碗。十七年,進嘉議大夫。二十年,進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參知政事。尋以疾歸秦州。大德八年,卒。至順中,贈推忠宣力定遠功臣、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護軍,追封威寧郡公,諡襄靖。

也速䚟兒[编辑]

也速䚟兒,伯牙烏氏。父愛伯,太祖時內附,徙濟陰,以五十戶從大軍伐宋,戰歿。也速䚟襲父職,從大軍經略襄、樊,攻百丈山、鸛子灘,俱有功。樊城圍合,也速兒先登,賜銀鈔。明年,破複州,以功遷百戶。主將言賞不酬勞,世祖擢爲千戶,賜金符,督五路招討。至元十六年,改授金虎符、管軍總管。宋平,進懷遠大管軍、成戶,領江淮戰艦數百艦,東征日本,全軍而返,特賜養戶一百及弓矢、鞍轡。二十二年,移鎮泰州。是時籍民丁爲兵,得萬人,以也䚟兒爲欽察親軍指揮使統之。二二四年,詔範文虎將衛軍五萬鎮平灤州,也速䚟兒及右衛僉事王通副之。大德三年,卒。

四子黑廝,襲萬戶;黑的,牧馬戶同知;延壽拜顔,哈剌赤;完澤貼木兒,廣德萬戶府達魯花赤。

昔都兒[编辑]

昔都兒,欽察氏。父禿孫,從大軍討李璮有功,授百戶。至元十年,告老,以昔都兒代之。從攻襄陽、唐、鄧等州,授管軍把總,賜銀符。十四年,從諸王伯木兒追擊只兒瓦台、嶽不思兒等於哈喇和林,平之,賜金符,進武略將軍、侍衛軍百戶。宋亡,江南郡縣猶有未附者,昔都兒白于省臣,願率所部平之。諸城望風景附。賜虎符,進宣武將軍、溪洞左江萬戶府達魯花赤。率洞軍從鎮南王征交趾。二十四年冬十月,屯手段萬劫,右丞阿八赤命進兵,拔其一字城,奪戰艦七。明年春正月,與交趾興道王戰于塔兒山,右臂中毒矢,裹創力戰,諸軍乘勝繼進,大敗之,入其都城。四月,戰于韓村堡,擒其將黃澤。是夜,增多人劫營,官軍堅壁侍之。敵退追敗之。斬馘無算。五月,鎮南王引兵還,以革都兒爲前軍,至陷泯關,敗追兵,迎鎮南王于女兒關。交人以兵四萬截要路,將士相顧失色,昔都兒率死士奮,敗之,鎮南王遂由單已縣起趣盝州間道出。二十六年,賜虎符,授廣威將軍、炮手匠軍萬戶府達魯花赤。大德二年卒。子也先帖木兒襲。

闊里吉思[编辑]

闊里吉思,蒙古按赤歹氏。曾祖八思不花,從太祖平乃蠻諸部,常爲先鋒,佩虎符。以諭降豐州、無能爲雲州,擢宣撫使。祖忽押忽辛,襲父職。憲宗語曰「汝所佩虎符舊矣,何以旌世功。」命改制,賜之。中統三年,改河中府達魯花赤。卒。父藥失謀,襄陽統軍司經歷,改宿州達魯花赤,不拜。樞密副使孛羅、禦史中丞木八剌引見世祖,奏曰「此忽押忽辛子也,乞以其祖父虎符賜之。」除金剛台達魯花赤,累遷建康路達魯花赤。卒。

闊里吉思,以宿衛充博兒赤。至元二十五年,拜司農少卿,賜金束帶。適司農卿,進秩資善大夫。未幾,拜榮祿大夫、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平海南黎峒,入覲,賜玉帶、金銀、幣帛有差。成宗即位,又入覲,賜海東青鶻、白鶻各一。大德二年,改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旋改福建道宣慰使、使大帥。遷征東行省平章政事。闊里吉思與高麗王王日巨不相能,又多受賄賂。五年,征還,複拜湖廣行省平章政事。明年,改陝西行省,以目疾還京師。如金紫光祿大夫、雲南行省左丞相。卒年六十六。

子完澤,湖廣行省右丞,征廣西徭,卒於軍中。

伯行[编辑]

伯行,玉呂伯里氏,本西北部人。父忽都,從太祖定中原,遂家于大名路之請豐縣。伯行幼孤,大興尹張柔見而奇之。後從丞相阿塔海鎮州。阿塔海奏以本州所領四成戶移于鄂,易鄂州兩萬戶戍揚州,廷議如所請。湖廣行省丞相阿里海涯不從,阿塔海使伯行乘馬日至鄂州,宣上旨。語竟,阿里海涯怒而面赤。伯行前曰「此聖旨,公怒不敬。」阿里海涯曰「吾怒阿塔海也。」伯行曰「聖旨蜚阿塔海所造,公殆怒上耳。云盍姑退。」阿塔海以伯行通國語使專奏對,歲率乘馹六七返。世祖見而喜曰「是黑髯使者複來矣。」至元二十二年,授金壇縣尹。未幾,遷行省理部官。帝欲欲再伐日本,阿塔海言其不便,使伯行入秦,帝悟,遂罷兵。帝諭執政曰「伯行,膠昔以黑髮使者目之,今察其人溫良潔正,可當重任。」時桑哥秉政,寢上命不下。阿塔海移江西,奏以伯行自輔,授奉議大夫、行省都鎮撫。二十九後,除慶無路治中。慶元多宋故家,翰林學士王應麟杜門謝客,伯行首加尊禮,俾學者師事之。胥吏侮大夫,至叱名召立廷下。伯行禁之,俾稱其故官。民大悅。大德元年,遷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副使。太傅答剌罕其賢,擢工部侍郎。伯行條江南弊政數百事,答剌罕悉革之。十一年,成宗崩。伯行掌諸庫鍵龠,遷尚書。至大元年,加正議大夫。從皇太子幸五臺山,頓遞如法,民不知勞。賜白金、名馬以獎之。丁母憂歸,特賜上尊祭墓。起爲兩浙都轉運使,辭不就。再授資國院使,複辭不允。三年,奉使至江南,道卒,年六十一。延祐四年,贈資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上護軍,追封順義郡公,諡貞惠。伯行母徐氏守節,教子甚嚴,及伯行貴,聞其事於朝,詔旌其門。 子和尚監察禦史;教化,同知沔陽府事。

鐵連[编辑]

鐵連,乃蠻人,居絳州,祖伯不花爲宗王拔都傅。鐵連魁偉寡言,有智略。早歲宿衛王儲。拔都公地平陽,以鐵連監隰州。中統初,調平陽馬肯部達魯花赤。至元初,海都叛,廷議欲伐之。世祖曰「朕以宗室之情,當懷之以德,其擇謹密足任大事者往使焉。」左右以鐵連對。遂召見,帝嘉其辯慧,曰「此事非汝不可。然必先詣蒙哥帖木兒相與計事而後行。」使二人副之。鐵連欲直造海都境,視其虛實,副者弗從曰「上命我輩先與諸王議,今遽造敵境,不可。」鐵連曰「親承密旨汝輩違則當誅。」副都懼而從之。 既至,海都召與宴飲,鐵連乃厲聲拆之曰「且食勿語,望語言脫口相摭爲罪耶!」良久,海都早「直哉!」酒半,鐵連濟南市衣庫賜。海奢嘉其辯,將解與之。其妃止之,贈以裘二襲,因語春屬曰「爲命名者當如是矣。」及蒙哥帖木兒所,具告以故。王曰「祖宗有訓,叛者人得誅之。如通好不從,奉師以行天罰,我即外應掩襲,剿絕不難矣。」鐵連還,秋以事聞,因言於帝曰「海都兵多而銳,不宜速戰,來則堅壘待之,去則勿追自守既固,必元他虞。」帝然之,敕所受都裘飾以金,凡朝會服之,以旌其奉使之勞。後屢於海都,道遇海都洲兵,副者前行失對,遇害。鐵連後至,曰「我爲天子使,可以非禮犯耶!」遊兵語屈,乃曰「前者僞使,此真使也。」釋之,遂得還。帝常謂侍臣曰「有鐵連,則騰之宗族不朱和好矣。」鐵連始終凡四往返,曆十有四年。帝謂鐵連曰「在朝官之要重者,惟汝所擇。」對曰「臣志在王室,其事未辦,不敢奉命,今臣母在絳州,老且病,得侍朝夕幸也。」詔從其請,授絳州達魯花赤。至元十五年,平陽李二謀,鐵連捕問,盡得其狀。中書奏進其秩,帝曰「鐵連豈惟能辦此耶!」加宣武將軍。至元十八年,病卒於官年六十四。 子答剌帶嗣,官信武將軍、同知大同路總管府事。

謨克博羅[编辑]

謨克博羅,難尼斯國人。從其父來中國貿易。世祖平江南,授爲杭州管稅官,乞解職返國,從之。時旭烈兀後王阿魯渾使者至求漢女妃,世祖以蒙古女庫喀奇賜之,媵以宋宗室女,使謨克博羅送之,並使通好于英吉利、法蘭西、日斯巴尼亞諸國。謨克博羅與阿魯渾使者三人,從海道歸。逾年,始抵西域城模子。阿魯渾已前卒,蓋喀圖嗣立,命謨克博羅送女於合贊,阿魯渾之長子也。謨克博羅著遊記,載西哉及中國事甚悉。泰西人入中國,著書,以謨克博羅爲稱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