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論/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識通篇 新論卷十一
離事篇據劉向《新序》有《雜事》,離字當爲雜字之誤。
作者:桓譚 東漢
道賦篇

人抱天地之體,懷純粹之精,有生之最靈者也。是以貌動於木,言信於金,視明於火,聽聰於水,思睿於土。五行之用,動靜還與神通。貌恭則肅,肅時雨若;言從則乂,乂時暘若;視明則哲,哲時燠若;聽聰則謀,謀時寒若;心嚴則聖,聖時風若。金木水火皆載於土,雨晹燠寒皆發於風,貌言視聽皆生於心。蕭吉《五行大義》卷四第十九《論治政》。案《尚書洪範》:「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又八,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時。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哲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君山本此以貌言視聽思比之於雨湯燠寒風之分。取五事應於五行,大意言天人相似而人爲最靈。五聲各從其方,春角、夏徵、秋商、冬羽,宮居中央而兼四季,以五音須宮而成,可以殿上五色屏風諭而示之。望視則青赤白黃,各各異類,就視則皆以其色為地,五一作四。色文飾之。其欲孫本無其字。為四時五行之樂,亦當各以聲為地,而用四聲文孫本無文字。飾之,猶彼五色屏風矣。《北堂書鈔》卷一百三十二服飾部、《太平御覽》卷七百一服用部。

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衆多。《意林》卷三。案《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齊桓公行見麥《初學記》、宋本作夌。邱人,問其年幾何?曰︰「八十三矣。」孫本作年。公曰︰「以子之壽祝寡人乎?」答曰︰「使主君甚壽,金玉是賤,以人爲寶。」《太平寰宇記》卷十二《河南道十二》。又《初學記》卷八州郡部引齊桓公見麥邱人一句。

五藏。《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二梁釋僧佑《世界記目録序》云︰「世主蒙昧,莫詳厥體,是以憑惠獨慮,閟六合之相持;桓譚距問,率五藏以爲喻云。」

二儀之大,可以章程測也;三綱之動,可以圭表測也。《文心雕龍輯注》卷五《章表》第二十二。

余爲郎,典漏刻,燥濕寒溫輒異度,故有昏明晝夜。晝日參以晷景,夜分參以星宿,則得其正。《北堂書鈔》卷一百三十儀飾部、《初學記》卷二十五器物部,又《太平御覽》卷二天部。

通曆數家算法推考其紀,從上古天元已來,訖十一月甲子夜半朔冬至,日月若連璧。《初學記》卷四歲時部。《歲華紀麗》卷四引末一句。

王者造明堂辟雍,所承天行化也。《初學記》卷九帝王部,《太平御覽》卷五百三十三禮儀部。

天稱明故命曰明堂,爲四面堂,各從其色,以倣四方。上圓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風,四達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劉昭《續漢志》八《祭祀志》中,又《初學記》卷十三禮部,《藝文類聚》卷三十八禮部。

王者作圓池,如璧形,實水其中,以環《御覽》作圜。壅之,名《御覽》作故。曰辟雍。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轉王道,周《御覽》作終。而復始。《藝文類聚》卷三十八禮部,《太平御覽》卷五百三十四禮儀部。

商人謂路寢爲重屋,商於虞、夏稍文,加以重檐四阿,故取名。《玉海》卷九十五郊祀。阮元《揅經室集‧明堂論》(見《清經解》卷一千六百九)引《御覽》。阮元云:「此誤以國中南之路寢爲部外四面堂之路寢也。」

言太山之上有刻石,凡千八百餘處,而可識知者,七十有二。《初學記》卷九帝王部,《太平御覽》卷五百三十六禮儀部,《說郛》卷五十九無首言字,刻石作石刻。

四瀆之源,河最高而長,從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水經注》卷一《河水》注,又《藝文類聚》卷九水部曰︰「其流激浚,故爲平地災害。」

夏禹之時,鴻水浡潏。《文選》卷十二木玄虛《海賦》注。

王平仲云︰「《周譜》言︰『定王五年,河徙故道,《水經注‧河水五》道作瀆。今所行處,非禹所穿。』」《意林》卷三。

案《漢書》二十九《溝洫志》第九云︰「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爲海所漸矣。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周譜》云︰「定王五年河徙。」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又,秦攻魏,決河灌其都,決處遂大,不可復補,宜卻徙完平處,更開空,使緣西山足,乘高地而東北入海,乃無水災。』沛郡桓譚爲司空掾,典其議,爲甄豐言:『凡此數者,必有一是,宜詳考驗,皆可豫見。計定然後舉事,費不過數億萬,亦可以事。諸浮食無產業民,空居與行役同當衣食,衣食縣官而爲之作,乃兩便。可以上繼禹功,下除民疾。』王莽時但崇空語,無施行者。」

大司馬張仲議孫本作義。曰:「河水濁,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競决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則决,以其噎不泄也,可禁民勿復引河。」《太平御覽》卷六十一地部、吳淑《事類賦》注卷六地部。

案《漢書》二十九《溝洫志》第九云︰「大司馬史長安張戎言:『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濁,號爲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諸郡以至京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溢決。而國家數隄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猶築垣而居水也;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

魏三月上祀,農官讀《法》,《法》曰︰「耒無十其羽,鋤無泥其塗。春田如布平以宜;夏田如鶩;秋田惕惕,如寇來不可測;冬田吳、越視。上上之田收下下,女則有罰;下下之田收上上,女則有賞。」董說《七國考》卷二。

漢宣《御覽》作定,此據《文選》注。以來,百姓賦斂一歲爲四十餘萬萬,吏俸用其半,餘二十萬萬藏於都內爲禁錢。一本作財。少府所領園地作務之八十三萬,宋本、《御覽》下重萬字。以給宮室供養諸賞賜。《太平御覽》卷六百二十七治道部,《文選》卷三十六王元長《水明九年策秀才文》注。

王莽時置西海郡,案《王莽傳》:居攝元年,西羌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孫本作四海郡,有訛誤。令其吏皆百石親事,(一曰爲四百石)二歲而遷補。《續漢志》二十八《百官志五》注。

余年十七,爲奉車郎中,孫本作七十,所據乃誤本。衛殿中小苑西門。《太平御覽》卷二百十五職官部。

譚謂揚子曰:孫本作桓謂揚雄曰。「君孫本君作吾。之爲黃門郎,居殿中,數見輿輦,玉瑵、華芝及鳳皇、三蓋之屬,皆玄黃五色,飾以金玉翠羽珠絡錦繡茵席者也。」《北堂書鈔》卷一百四十一車部。《續漢志》二十九《輿服志上》注、又《文選》卷一班孟堅《西都賦》注云︰「乘車、玉爪、華芝及鳳凰、三蓋之屬。」玉瑵作玉爪。又《後漢書‧班固傳》注亦引此二句,又《文選》卷二十二顏延年《游曲河後湖詩》注同,又卷五十七《宋孝武宣貴記誄》注引「乘輿鳳凰蓋飾以金玉」二句,卷十六潘安仁《寡婦賦》注引「君數見乘輿錦綉茵席」一句。

王莽起九廟,以銅爲柱甍,帶一本作大。金銀錯鏤其上。《太平御覽》卷五百三十一禮儀部。

楚之郢案《北堂書鈔》孫本從陳禹謨,郢作鄂。都,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鮮《御覽》作新。而暮衣弊也。《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九衣冠部,又《太平御覽》卷七百七十六車部,誤「車掛轂」。「排突」作「交號」。又嚴本引民作[民缺𠄌],蓋據唐人傳鈔避諱。

宋康王爲無頭之冠以示勇。《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四服章部,《山堂肆考》征集第四十四卷。

吳衣冠於裸川。任昉《述異記》卷上引桓譚《新論》,下云「海上有裸人鄉」。

宓犧之制杵臼,一本作舂。萬民以濟,及後人加功,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復設機關,用驢驘《說郛》作騾。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說郛》作力。乃且一本無乃且。百倍。《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九資產部,又卷七百六十二器物部曰︰「伏羲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因借身以踐碓,而利十倍。」「復設機關,用驢驘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百倍。」

孔子問屠牛曰:「屠牛有道乎?」曰:「刺必中解,割必中理,盤筋則引,終葵而椎。」《太平御覽》卷七百六十二器物部引桓譚上事。

莊王爲車,銳上斗下,號曰「楚車」。董說《七國考》卷八。

雖不見古路車,亦數聞師之說,但素輿而蒲茵也。《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七車部。

排斥曰「批抵」,《書叙指南》卷六引桓譚。斥無益客曰「罷遣常客」,同上卷六引。負喧曰「偃曝」。同上卷九引。

扶風邠亭,本太王所居,有夜市,古詞鐵馬牙旗穿夜市。《山堂肆考》卷二十七。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