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本書紀/卷第廿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日本書紀卷第廿六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齊明天皇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初適於橘豐日天皇之孫高向王。而生漢皇子。後適於息長足日廣額天皇。而生二男。一女。★二年立爲皇后。見息長足日廣額天皇紀。★十三年冬十月。息長足日廣額天皇崩。★明年正月。皇后即天皇位。★改元四年六月。讓位於天萬豐日天皇。稱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曰皇祖母尊。天萬豐日天皇。後五年十月崩。

元年春正月壬申朔甲戌。皇祖母尊即天皇位於飛鳥板盖宮。

夏五月庚午朔。空中有乘龍者。貌似唐人。著青油笠。而自葛城嶺馳隱膽駒山。及至午時。從於住吉松嶺之上。西向馳去。

秋七月己已朔己卯。於難波朝饗北〈北越。〉蝦夷九十九人。東〈東陸奥。〉蝦夷九十五人。并設百濟調使一百五十人。仍授柵養蝦夷九人。津刈蝦夷六人冠各二階。

八月戊戌朔。河邊臣麻呂等自大唐還。

冬十月丁酉朔己酉。於小墾田造起宮闕擬將瓦覆。又於深山廣谷。擬造宮殿之材。朽爛者多。遂止弗作。

是冬。災飛鳥板盖宮。故遷居飛鳥川原宮。

是歳。高麗。百濟。新羅。並遣使進調。〈百濟大使西部達率余宜受。副使東部恩率調信仁。凡一百餘人。〉蝦夷。隼人率衆内屬。詣闕朝獻。新羅別以及■彌武爲質。以十二人爲才伎者。彌武遇疾而死。☆是年也太歳乙卯。

二年秋八月癸巳朔庚子。高麗遣達沙等進調。〈大使達沙。副使伊利之。總八十一人。〉

九月。遣高麗大使膳臣葉積。副使坂合部連磐鍬。大判官犬上君白麻呂。中判官河内書首。〈闕名。〉小判官大藏衣縫造麻呂。

是歳。於飛鳥岡本更定宮地。時高麗。百濟。新羅。並遣使進調。』爲張紺幕於此宮地而饗焉。遂起宮室。天皇乃遷。號曰後飛鳥岡本宮。』於田身嶺冠以周垣。〈田身。山名。此云太務。〉復於嶺上兩槻樹邊起觀。號爲兩槻宮。亦曰天宮。』時好興事。迺使水工穿渠。自香山西至石上山。以舟二百隻載石上山石。順流控引於宮東山。累石爲垣。時人謗曰。狂心渠。損費功夫三萬餘矣。費損造垣功夫七萬餘矣。宮材爛矣。山椒埋矣。又謗曰。作石山丘随作自破。〈若據未成之時作此謗乎。〉』又作吉野宮。』西海使佐伯連栲繩。〈闕位階級。〉小山下難波吉士國勝等。自百濟還獻鸚鵡一隻。』災岡本宮。

三年秋七月丁亥朔己丑。覩貨邏國男二人。女四人漂泊于筑紫。言臣等初漂泊于海見嶋。乃以騨召。

辛丑。作須彌山像於飛鳥寺西。且設盂蘭瓮會。暮饗覩貨邏人。〈或本云。堕羅人。〉

九月。有間皇子性黠。陽狂云々。徃牟婁温湯僞療病。來讃國體勢曰。纔觀彼地。病自■消云云。天皇聞悦思欲徃觀。

是歳。使使於新羅曰。欲將沙門智達。間人連御廐。依網連稚子等。付汝國使令送到大唐。新羅不肯聽送。由是沙門智達等還歸。西海使小華下阿曇連頬垂。小山下津臣傴僂。〈傴僂。此云倶豆磨。〉自百濟還獻駱駝一箇。驢二箇。』石見國言。白狐見。

四年春正月甲申朔丙申。左大臣巨勢徳大臣薨。

夏四月阿陪臣〈闕名。〉率船師一百八十艘伐蝦夷。齶田。渟代二郡蝦夷望怖乞降。於是勒軍陳船於齶田浦。齶田蝦夷恩荷進而誓曰。不爲官軍故持弓失。但奴等性食肉故持。若爲官軍以儲弓失。齶田浦神知矣。將清白心仕官朝矣。仍授恩荷以小乙上。定渟代。津輕二郡々領。遂於有間濱召聚渡嶋蝦夷等大饗而歸。

五月。皇孫建王八歳薨。今城谷上起殯而收。天皇本以皇孫有順而器重之。故不忍哀傷慟極甚。詔群臣曰。萬歳千秋之後要合葬於朕陵。輙作歌曰。伊磨紀那屡。乎武例我禹杯爾倶謨娜尼母。旨屡倶之多多婆。那爾柯那皚柯武。伊喩之々乎。都那遇舸播杯能。倭柯矩娑能。倭柯倶阿利岐騰。阿我謨婆儺倶爾。〈其二。〉阿須箇我播。濔儺蟻羅毘都都。喩矩瀰都能。阿比娜謨儺倶母。於母保喩屡柯母。天皇時々唱而悲哭。

秋七月辛巳朔甲申。蝦夷二百餘詣闕朝獻。饗賜贍給有加於常。仍授柵養蝦夷二人位一階。渟代郡大領沙尼具那小乙下。〈或所云。授位二階、使検戸口。〉少領宇婆左建武。勇健者二人位一階。別賜沙尼具那等鮹旗廿頭。鼓二面。弓矢二具。鎧二領。授津輕郡大領馬武大乙上。少領青蒜小乙下。勇健者二人位一階。別賜馬武等鮹旗廿頭。鼓二面。弓矢二具。鎧二領。授都岐沙羅柵造〈闕名。〉位二階。判官位一階。授渟足柵造大伴君稻積小乙下。又詔渟代郡大領沙奈具那■覆蝦夷戸口與虜戸口。

是月。沙門智通。智達。奉勅乘新羅船往大唐國。受無性衆生義於玄弉法師所。

冬十月庚戌朔甲子。幸紀温湯。天皇憶皇孫建王。愴爾悲泣。乃口號曰。耶麻古曳底。于瀰倭施留騰母。於母之樓枳。伊麻紀能禹知播。倭須羅■麻旨珥〈其一。〉瀰儺度能。于之褒能矩娜利。于那倶娜梨。于之廬母倶例尼。■岐底舸■舸武〈其二。〉于都倶之枳。阿餓倭柯枳古弘。飯岐底舸■舸武。〈其三。〉詔秦大藏造萬里曰。傅斯歌勿令忘於世。

十一月庚辰朔壬午。留守官蘇我赤兄臣語有間皇子曰。天皇所治政事有三失矣。大起倉庫積聚民財。一也。長穿渠水損費公糧。二也。於舟載石運積爲丘。三也。有間皇子乃知赤兄之善己而欣然報答之曰。吾年始可用兵時矣。

甲申。有間皇子向赤兄家。登樓而謀。夾膝自斷。於是知相之不祥。倶盟而止。皇子歸而宿之。是夜半赤兄遣物部朴井連鮪。率造宮丁圍有間皇子於市經家。便遣騨使奏天皇所。

戊子。捉有間皇子與守君大石。坂部連藥。鹽屋連鯏魚送紀温湯。舎人新田部米麻呂從焉。於是皇太子親問有間皇子曰。何故謀反。答曰。天與赤兄知。吾全不解。

庚寅。遣丹比小澤連國襲絞有間皇子於藤白坂。▼是日。斬鹽屋連■魚。舎人新田部連米麻呂於藤白坂。鹽屋連■魚臨誅言。願令右手作國寶器。流守君大石於上毛野國。坂合部藥於尾張國。〈或本云。有間皇子與蘇我臣赤兄。鹽屋連小代。守君大石。坂合部連藥。取短籍卜謀反之事。或本云。有間皇子曰。先燔宮室。以五百人。一日兩夜。邀牟婁津。疾以船師斷淡路國。使如牢圄。其事易成。人諌曰。不可也。所計既然而无徳矣。方今皇子年始十九。未及成人。可至成人而待其徳。他日有間皇子與一判事謀反之時。皇子案机之脚无故自斷。其謨不止。遂被誅戮也。〉

是歳。越國守阿部引田臣比羅夫。討肅愼。獻生羆二。羆皮七十枚。』沙門智踰造指南車。』出雲國言。於北海濱魚死而積。厚三尺許。其大如■。雀喙針鱗。々長數寸。俗曰。雀入於海化而爲魚。名曰雀魚。〈或本云。至庚申年七月。百濟遣使奏言。大唐。新羅并力伐我。既以義慈王。々后。太子爲虜而去。由是國家以兵士甲卒陣西北畔。繕修城柵斷塞山川之兆。〉』又西海使小花下阿曇連頬垂自百濟還言。百濟伐新羅還時馬自行道於寺金堂。晝夜勿息。唯食草時止。〈或本云。至庚申年。爲敵所滅之應也。〉

五年春正月己卯朔辛巳。天皇至自紀温湯。

三月戊寅朔。天皇幸吉野而肆宴焉。

庚辰。天皇幸近江之平浦。〈平。此云毘羅。〉

丁亥。吐火羅人共妻舎衛婦人來。

甲午。甘梼丘東之川上。造須彌山而饗陸奥與越蝦夷。〈梼。此云柯之。川上。此云箇播羅。〉

是月。遣阿倍臣。〈闕名。〉率船師一百八十艘討蝦夷國。阿倍臣簡集飽田。渟代二郡蝦夷二百四十一人。其虜卅一人。津輕郡蝦夷一百十二人。其虜四人。膽振■蝦夷廿人於一所而大饗賜祿。〈膽振■。此云伊浮梨娑陛。〉即以船一隻與五色綵帛。祭彼地神。至肉入篭。時、問菟蝦夷膽鹿嶋。菟穗名二人進曰。可以後方羊蹄爲政所焉。〈肉入篭。此云之之梨姑。問菟。此云塗毘宇。菟穗名。此云宇保那。後方羊蹄。此云斯梨蔽之。政所盖蝦夷郡乎。〉随膽鹿嶋等語遂置郡領而歸。授道奥與越國司位各二階。郡領與主政各一階。〈或本云。阿倍引田臣比羅夫。與肅愼戰而歸。獻虜卅九人。〉

秋七月朔丙子朔戊寅。遣小錦下坂合部連石布。大仙下津守連吉祥。使於唐國。仍以陸道奥蝦夷男女二人示唐天子。〈伊吉連博徳書曰。同天皇之世。小錦下坂合部石布連。大山下津守吉祥連等二船。奉使呉唐之路。以己未年七月三日發自難波三津之浦。八月十一日。發自筑紫六津之浦。九月十三日。行到百濟南畔之嶋。々名毋分明。以十四日寅時。二船相從放出大海。十五日日入之時。石布連船横遭逆風。漂到南海之嶋。々名爾加委。仍爲嶋人所滅。便東漢長直阿利麻。坂合部連稻積等五人。盜乘嶋人之船。逃到括州。々縣官人送到洛陽之京。十六日夜半之時。吉祥連船行到越州會稽縣須岸山。東北風。々太急。廿二日行到餘姚縣。所乘大船及諸調度之物留着彼處。潤十月一日。行到越州之底。十月十五日乘騨入京。廿九日。馳到東京。天子在東京。卅日。天子相見問訊之。日本國天皇平安以不。使人謹答。天地合徳自得平安。天子問曰。執事卿等好在以不。使人謹答。天皇憐重亦得好在。天子問曰。國内平不。使人謹答。治稱天地。萬民無事。天子問曰。此等蝦夷國有何方。使人謹答。國有東北。天子問曰。蝦夷幾種。使人謹答。類有三種。遠者名都加留。次者麁蝦夷。近者名熟蝦夷。今此熟蝦夷。毎歳入貢本國之朝。天子問曰。其國有五穀。使人謹答。無之。食肉存活。天子問曰。國有屋舎。使人謹答。無之。深山之中止住樹本。天子重曰。脱見蝦夷身面之異。極理喜恠。使人遠來辛苦。退在館裏。後更相見。十一月一日。朝有冬至之會。々日亦覲。所朝諸蕃之中。倭客最勝。後由出火之亂。棄而不復検。十二月三日。韓智興■人西漢大麻呂枉讒我客。々等獲罪唐朝。巳決流罪。前流智興於三千里之外。客中有伊吉連博徳奏。因即免罪。事了後。勅旨。國家來年必有海東之政。汝等倭客不得東歸。遂逗西京。幽置別處。閉戸防禁。不許東西困苦經年。』難波吉士男人書曰。向大唐大使觸嶋覆。副使親覲天子。奉示蝦夷。於是蝦夷以白鹿皮一。弓三。箭八十。獻于天子。〉

庚寅。詔群臣。於京内諸寺勸講盂蘭盆經。使報七世父母。

是歳。命出雲國造。〈闕名。〉修嚴神之宮。狐噛斷於宇郡役丁所執葛末而去。』又狗噛置死人手臂於言屋社。〈言屋此云伊浮耶。天子崩兆。〉』又高麗使人持羆皮一枚稱其價曰。綿六十斤。市司咲而避去。高麗畫師子麻呂設同姓賓於私家日。借官羆皮七十枚而爲賓席。客等羞恠而退。

六年春正月壬寅朔。高麗使人乙相賀取文等一百餘泊于筑紫。

三月。遣阿倍臣。〈闕名。〉率船師二百艘伐肅愼國。阿倍臣以陸奥蝦夷令乘己船到大河側。於是渡嶋蝦夷一千餘屯聚海畔。向河而營。々中二人進而急叫曰。肅愼船師多來將殺我等之故。願欲濟河而仕官矣。阿倍臣遣船喚至兩箇蝦夷。問賊隱所與其船數。兩箇蝦夷便指隱所曰。船廿餘艘。即遣使喚而不肯來。阿倍臣乃積綵帛。兵鐵等於海畔而令貪嗜。肅愼乃陳船師。繋羽於木。擧而爲旗。齊棹近來停於淺處。從一船裏出二老翁。廻行熟視所積綵帛等物。便換著單衫。各提布一端。乘船還去。俄而老翁更來脱置換衫。并置提布。乘船而退。阿倍臣遣數船使喚。不肯來。復於弊賂弁嶋。食頃乞和。遂不肯聽。〈弊賂弁。度嶋之別也。〉據己柵戰。于時能登臣馬身龍爲敵被殺。猶戰未倦之間。賊破殺己妻子。

夏五月辛丑朔戊申。高麗使人乙相賀取文等到難波舘。

是月。有司奉勅造一百高座。一百衲袈裟。設仁王般若之會。』又皇太子初造漏尅。使民知時。』又阿倍引田臣。〈闕名。〉獻夷五十餘。又於石上池邊作須彌山。高如廟塔。以饗肅愼卅七人。』又擧國百姓無故持兵往還於道。〈國老言。百濟國失所之相乎。〉

秋七月庚子朔乙卯。高麗使人乙相賀取文等罷歸。』又都■羅人乾豆波斯達阿欲歸本土。求請送使曰。願後朝於大國。所以留妻爲表。乃與數十人入于西海之路。〈高麗沙門道顯日本世記曰。七月云云。春秋智借大將軍蘇定方之手。使撃百濟亡之。或曰。百濟自亡。由君大夫人妖女之無道擅奪國柄誅殺賢良。故召斯禍矣。可不愼歟。可不愼歟。其注云。新羅春秋智不得願於内臣盖金故。亦使於唐捨俗衣冠。請媚於天子。投禍於隣國。而搆斯意行者也。伊吉連博徳書云。庚申年八月。百濟已平之後。九月十二日。放客本國。十九日。發自西京。十月十六日。還到東京。始得相見阿利麻等五人。十一月一日。爲將軍蘇定方等所捉百濟王以下。太子隆等諸王子十三人。大佐平沙宅千福國。弁成以下卅七人。并五十許人奉進朝堂。急引■向天子天子恩勅。見前放著。十九日。賜勞。廿四日。發自東京。〉

九月己亥朔癸卯。百濟遣達率。〈闕名。〉沙彌覺從等來奏曰。〈或本云。逃來告難。〉今年七月。新羅恃力作勢不親於隣。引搆唐人。傾覆百濟。君臣總俘、略無■類。〈或本云。今年七月十日。大唐蘇定方率船師軍于尾資之津。新羅王春秋智率兵馬軍于怒受利之山。夾撃百濟。相戰三日。陷我王城。同月十三日。始破王城。怒受利山。百濟之東境也。〉於是西部恩率鬼室福信赫然發憤據任射岐山。〈或本云。北任叙利山〉達率餘自進據中部久麻怒利城。〈或本云。都々岐留山。〉各營一所誘聚散卒。兵盡前役。故以■戰。新羅軍破。百濟奪其兵。既而百濟兵翻鋭。唐不敢入。福信等遂鳩集同國。共保王城。國人尊曰佐平福信。佐平自進。唯福信起神武之權。興既亡之國。

冬十月。百濟佐平鬼室福信遣佐■平貴智等。來獻唐俘一百餘人。今美濃國不破。片縣二郡唐人等也。又乞師請救。并乞王子余豐璋曰。〈或本云。佐平貴智。達率正珎也。〉唐人率我螯賊。來蕩搖我疆場。覆我社稷。俘我君臣。〈百濟王義慈。其妻恩古。其子隆等。其臣佐平千福國。弁成。孫登等。凡五十餘。秋於七月十三日。爲蘇將軍所捉。而送去於唐國。蓋是無故持兵之徴乎。〉而百流國遥頼天皇護念。更鳩集以成邦。方今謹願。迎百濟國遣侍天朝王子豐璋。將爲國主。云云。詔曰。乞師請救聞之古昔。扶危繼絶。著自恒典。百濟國窮來歸我。以本邦喪亂靡依靡告。枕戈甞膽。必存■救。遠來表啓。志有難奪可分命將軍百道倶前。雲會雷動。倶集沙喙翦其鯨鯢。■彼倒懸。宜有司具爲與之。以禮發遣云云。〈送王子豐璋及妻子與其叔父忠勝等。其正發遣之時。見于七年。或本云。天皇立豐璋爲王。立塞上爲輔。而以禮發遣焉。〉

十二月丁卯朔庚寅。天皇幸于難波宮。天皇方随福信所乞之意。思幸筑紫將遣救軍。而初幸斯備諸軍器。☆是歳。欲爲百濟將伐新羅。乃勅駿河國。造船。巳訖。挽至績麻郊之時。其船夜中無故艫舳相反。衆知終敗。』科野國言。蝿羣向西飛踰巨坂。大十圍許。高至蒼天。或知救軍敗績之恠。有童謠曰。摩比邏矩。都能倶例豆例。於能幣陀乎。邏賦倶能理歌理鵝。美和陀騰能理歌美。烏能陛陀烏。邏賦倶能理歌理鵝。甲子。騰和與騰美。烏能陛陀烏。邏賦倶能理歌理鵝。

七年春正月丁酉朔壬寅。御船西征。始就于海路。

甲辰。御船到于大伯海。時大田姫皇女産女焉。仍名是女曰大伯皇女。

庚戌。御船泊于伊豫熟田津石湯行宮。〈熟田津。此云爾枳陀豆。〉

三月丙申朔庚申。御船還至于娜大津。居于磐瀬行宮。天皇改此名曰長津。

夏四月。百濟福信遣上表乞迎其王子糺解。〈釋道顯日本世記曰。百濟福信獻書祈其君糺解於東朝。或本云。四月。天皇遷居于朝倉宮。〉

五月乙未朔癸卯。天皇遷居于朝倉橘廣庭宮。是時。■除朝倉社木而作此宮之故。神忿壌殿。亦見宮中鬼火。由是大舎人及諸近侍病死者衆。

丁巳。耽羅始遣王子阿波伎等貢獻。〈伊吉連博徳書云。辛酉年正月廿五日。還到越州。四月一日。從越州上路東歸。七日。行到■岸山明。以八日鷄鳴之時。順西南風。放船大海。々中迷途。漂蕩辛苦。九日八夜。僅到耽羅之嶋。便即招慰嶋人王子阿波岐等九人同載客船。擬献帝朝。五月廿三日。奉進朝倉之朝。耽羅入朝始於此時。又爲智興■人東漢草直足嶋所讒。使人等不蒙寵命。使人等怨徹于上天之神。震死足嶋。時人稱曰。大倭天報之近。〉

六月。伊勢王薨。

秋七月甲午朔丁巳。天皇崩于朝倉宮。

八月甲子朔。皇太子奉徙天皇喪。還至磐瀬宮。是夕。於朝倉山上有鬼。著大笠臨視喪儀。衆皆嗟恠。

冬十月癸亥朔己巳。天皇之喪歸就于海。於是皇太子泊於一所哀慕天皇。乃口號曰。枳瀰我梅能。姑衰之枳舸羅爾。婆底底威底。舸矩野姑悲武謀。枳濔我梅弘報梨。

乙酉。天皇之喪還泊于難波。

十一月壬辰朔戊戌。以天皇喪殯于飛鳥川原。自此發哀至于九日。〈日本世記云。十一月。福信所獲唐人績守言等至于筑紫。或本云。辛酉年。百濟佐平福信所獻唐俘一百六口。居于近江國墾田。庚申年。既云福信獻唐俘。故今存注其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