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北略/卷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一 明季北略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誅戮諸臣[编辑]

朱純臣[编辑]

朱純臣,字心翼,懷遠人。世爵成國公。賊至獻門,時守齊化門也。二十一日,與陳演勸進不得入。世臣中之最逆者,吳鎮兵臨,賊欲迎敵,恐其有變,誅之。初上未崩時,諭閣劄托純臣輔太子,閣中未及宣。自成因此有疑純臣,立命誅之,籍其家。

徐允禎[编辑]

徐允禎,字中元,世爵定國公。與成國同誅。昔建文之難,其祖以獻門獲爵,今始食其報云。他元勛戚畹罕其全者,不能盡錄。

陳演[编辑]

陳演,四川成都井研人,天啟壬戌進士,官大學士。既罷官,以多藏不能出都。先是,演責治一仆,仆恨之,遂出首於賊,言主家甚富。即如某處有銀四萬八千兩,珠亦盈斗,賊兵如言往,掘果如數。因是垂涎不已。受刑最慘,偽相牛金星以二鐵素貫其左右手,所至牽以自隨,步稍遲,皮鞭亂下,身無完膚,竟誅死。

先是二月,演乞休,上許之,賜金幣,始上憂秦寇,演謂「無足慮」。至是不自安求去。然挾重貲,知都外寇盜充斥,遲遲久之,遂及於難。或云「獻銀三萬兩、金三千兩,珠三斗」。

  余昔見《樵史》云:「賊入京,演語所知曰:『吾昨夢於山上騎龍而飛,返顧無尾。』客以諂言賀,之演頗喜。有妄志,末幾遂羅禍。」

魏藻德[编辑]

魏藻德,順天涿州籍,應天上元人。崇禎庚辰狀元,官大學士。賊點名目,藻德首向自成叩頭求用。自成旁揖之,藻德請試題。自成有所命,藻德聽之不真,而又不敢再請,望遽而起。一日殿上唱名,急呼魏藻德來見,欲為周延儒等報仇。三呼藻德不應,即命速拏。少頃,繩系至,命送偽刑官拷打。劉宗敏責以首輔致亂。魏藻德曰:「臣本書生不諳政事,又兼先帝無道,遂至於此。」宗敏怒曰:「汝以書生擢狀元,不三年為宰相,崇禎有何負汝,詆為無道。」呼左右批其頰。夾二夾,追出銀一萬七千兩。其妻拶二次,子亦二夾。《國變錄》云:「與演等同誅」,或云「自勒死」,又云「飲水一大碗死」。《甲乙史》云:「四月初二,魏藻德被夾,五日不釋而死。後逮其子,云無錯置,即斬之。」

  予觀藻德之對宗敏,宗敏之責藻德,與晉之王衍、石勒酢肖,小人賊渠,千古一轍。

《大事記》云:「藻德首向自成叩頭,言『罪臣某參謁。臣三載新進書生,叨任宰輔,大明主不聽臣言,以有今日。』自成旁揖之。」夫藻德庚辰狀元,癸未五月入相,榮貴極矣,無道之言,雖喪心病狂,恐不忍出之口也。

邱瑜[编辑]

邱瑜,號鞠懷,宜城人。天啟乙丑進士。歷官至禮部左侍郎,為東閣大學士。甲申三月,賊逼京師,十八夜集議朝房,漏四下回寓。呼其子之敦曰:「事急矣,汝自為計,吾將從事於奉先殿。」敦請故,公曰:「今日召對,帝言大家在奉先殿完事」。因覓黃絹一方袖之,黎明入朝,見宮人狂出,詢駕不知所在,而賊馬已過城矣。公走鐵匠胡同,遇友人胡季宣延之入,欲自縊,不得隙。日午之敦至,公曰:「吾死矣,我不過做幾篇文字,得高第,食厚祿,世亂既不能匡,君危又不能救,是天地間罪人,死後當露置平子門外,以為人臣屍位素餐者戒。不必歸葬也。」敦悲泣,公曰:「勿泣,人生百年亦死,若得其正,死猶生也。語云:『寒疾不汗,五日而死。』設去年染疫不死乎?汝當讀書,讀書以明道,要識『綱常』兩字。如汝弟從賊偷生,非吾子也。」蓋公次子之陶,於壬午為曹賊羅汝才所獲,羈之營中,後又歸闖,尋以自成出,與孫傳庭迎敵,之陶竊其令箭以逃,竟穿營走出,將渡黃河,盤獲,見闖,陶罵不絕聲,賊怒剮之。時賊屯河南嵩縣事,公尚不知,故責其偷生云。尋命敦別去,欲俟靜夜投繯。抵暮,長班引賊入胡室,執公行,道遇敦,公袖出絕命詞一紙授之。前有詩云:「百歲春光強半過,劻時力短愧鳴珂。詩書萬卷多無用,惟有先賢正氣歌。」後云:「天崩地坼,我輩讀書明道,豈能茍且求活。一月綸扉,廿年玉署。雖事柄不由己操,而大義安可不立。畢命投繯,暢然無憾,吾兒勉旃忠孝,勿為過傷。長途孤襯,勢難自達,到處青山,可埋吾骨,何必故鄉」等語。是夜,賊擁至窩鋪,用兩賊幫宿,公欲求死不得,尋執見劉宗敏,逼勒助餉,百方毒辱,賊押歸寓,乘間服冰片而死。子之敦,純孝有聞,今流寓湖州。

  《忠逆史》云:邱瑜,湖廣襄陽府宜城人,《公道單》註「夾死」,《北遊紀略》註「自盡」,《面各單》又言「與陳演等同日被害」,故註誅戮大臣內,而《編年》則云「自縊死」。

賊既竊踞,一時諸臣盡節,稍不決烈,即被其拘執於朝,極刑搒掠。迫脅獻金,雖多寡不同,俱不免有獻,獻不滿意,仍復受刑,受刑過,遂求自盡。至此亦已晚矣。與其辱身而死,何如身死而不辱,且兼得令名也。然而議之甚易,為之實難,人臣到此,不論後先,總之一死,則不失為君子。

論曰:世之訾邱公者,以其遲死被刑耳。惟是遺筆在未執之前,被執即城破之日,與事願違,尤當曲諒。若邱公者,余謂縱不得與吳橋比烈,較之井研、通州輩,似難同日而語,而世顧苛求之何與!

懶道人善觀氣色[编辑]

崇禎末,京師有懶道人,每在東直門關王廟,行止無定,不言姓氏,善觀氣色,吉兇立驗。錦衣衛指揮張同方,甚敬信之。二月中延飲,與之奕,因談禍福,時京師宴然,忽勸同方家挈南行。同方曰:「再二年即理刑矣,奈何去之?」道人曰:「理刑未必,受刑是實。」同方猶豫不決。又一月,道人來辭。同方曰:「老師云小子吉兇若何?」道人指飛鴉示曰:「汝觀此鴉,墮下立死。」同方曰:「此不祥兆也。我得免否?」道人曰:「四方八面,俱是羅網,貧道前言不信,今救不得。」遂往東直門外,飄然而去。同方止憂在朝犯事,遂於衛堂告病乞假,及城陷,同方與武職二百餘人,悉斬於中吉門外。道人之言始驗。其時又有知一禪師,別載於吳易事內,茲不錄。

★附記[编辑]

蔡生,福建人,善天文。崇禎初年在京師語無錫進士唐孟津曰:甲午年有變,時不信,至是驗。

刑辱諸臣(官銜列下,別於死難諸臣也。若死難者,先書官爵而後書名)[编辑]

冉興讓[编辑]

冉興讓,字心淳,直隸虹縣人。駙馬,官少師,夾死。

劉岱[编辑]

劉岱,字林岡,河南陜州人。官少傅左都督,夾死。

冉孔悅[编辑]

冉孔悅,字師聖,北直蠡縣人。官都督,夾死。

駱養性[编辑]

駱養性,字太和,系湖廣永州籍,順天大興人。世襲都指揮使。養性官金吾,坐贓數萬,弟養心、養誌,皆受酷刑。

張國紀[编辑]

張國紀,字憲章,河南祥符人。天啟皇后父也。官上柱國少傅。雲鶴服色,太康伯。父子俱夾死,籍沒。

周鑒[编辑]

周鑒,字明原,官都督,加太子太師,國丈嘉定伯奎之子,素有弱疾,以夾死。弟鉉,字文器,指揮僉事都督同知,一夾僅存。又奎侄銘,字新盤,指揮僉事都督同知,削髮遁,被獲,亦受夾。奎甥嗣於奎,名鐸,一夾獻銀六百兩,俱不死。時奎房產積蓄,盡為賊有,空手出門,尚疑諸子私殖,不免敲樸。如此勛戚,無不受刑,特誌周氏一門,以例其餘。

方岳貢[编辑]

方岳貢,字禹畛,湖廣谷城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大學士。先在松江為知府,有能聲,以戴罪征逋,延至十三年庚辰,無級可鐫。閏正月征下獄,素走聲氣,故朝中爭訟其清。擢為山東漕運副使。十六年九月,驟升左副都御史。岳貢上言四事:「清言路以收人心,定推遷以養廉恥,責吏治於荒殘,儲將才於部伍。」上是之。旋秉衡軸,功名損於治郡。

《京抄》云:「夾獻銀四千兩、布四百疋,尚拷不止,乃獻下江南策。」方公頗自好,必不至此,疑出仇口。

雲間何剛等辨揭,謂:「公屢自縊不死,賊騎擁去逼降,公不屈,詈不已,遂極拷掠,凡二日夜,搜寓所僅得布袍五襲,犀帶一圍,欽賜元寶二錠。賊大詫,曰:『閣老何一貧至此?』於是,獨不釋公。繼而李賊問:『夾者何人?』賊黨指公名。李曰:『方某清官,安得有金銀?』始得釋。公見東宮慟哭。東宮曰:『先生救我。』公曰:『臣當忍死以護殿下。』賊怒。於是格不得通。及四月十三日,賊忽擁太子出都。十七,喧傳太子墜馬死。公撫膺大叫,遂勺水不進。二十六日,整衣冠絕吭而死。」又似有意為方公周旋。

蜀人吳邦榮《國變錄》注:「夾二夾,完贓三千兩,不死留用。」他單又有注「同陳演戮死」者,均不可信。

意受刑之後,恥為賊用,而自引決耳。

李遇知[编辑]

李遇知,陜西籍,四川人。萬曆三十八年庚戌進士,官吏部尚書。

《大事紀》云:「遇知,夾二桚。夾一桚,退,出銀四萬六千兩,夾死。」

雷躍龍[编辑]

雷躍龍,雲南籍,應天上元人。萬曆二十三年乙未進士。官吏部侍郎。夾二夾。

沈惟炳[编辑]

沈惟炳,湖廣德安府孝感縣人。萬曆四十四年丙辰進士,官吏部左侍郎。夾二夾。

張維機[编辑]

張維機,福建晉江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吏部侍郎。夾二夾,頭箍一箍。仍夾其僕二夾,奪賊刀自刎死。見《國變錄》。

  能奪刀自刎,可謂烈矣,惜乎其晚也。

金之俊[编辑]

金之俊,字豈凡,浙江嘉興人。萬曆乙未進士,官兵部添設右侍郎,出撫昌黎被獲,夾二夾不死。後為大清朝宰相。此公頗有經濟之志,甚為惜之。

《甲乙史》云:「三月二十七,金之俊輸銀百兩,健兒夾之於室,相與朋飲。」

陳必謙[编辑]

陳必謙,南直常熟人。萬曆四十一年癸丑進士,官工部侍郎。夾二次傷,被幽。同幽者展轉嘆息,公枕一石塊,鼾寢如常時。今逃歸。

公居鄉素有清正之譽,鄉人聞變時,皆策公必死,《北來初單》亦註「死難」,後乃大失人望。歸後遇土賊,傷其掌指,狼狽而免。歸數日病死,惜哉!

王正志[编辑]

王正志,北直河間府靜海縣人。崇禎戊辰進士,官戶部右侍郎,督運西路。

《國變錄》云:「夾二夾,其子亦一夾、一桚」。或開入「從逆」。

張忻[编辑]

張忻,山東萊州府掖縣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刑部尚書。

方拱乾[编辑]

方拱乾,南直桐城人。天啟戊辰進士,官左諭德,兼侍讀。聞城破,尚臥床上,引刀割須,未及半,為家人抱持旋止,竟為賊執。方以美婢四名賂賊將羅姓者,得免夾,隨為何瑞征、楊廷鑒力薦,可為宰相。蓋瑞征及其同年,廷鑒其門生也。方家眷悉住廷鑒寓中。

四月初三夜,偽尚書張琦然騎至方所,深談良久,云:「不日大用,老先生無過慮。」此係方一小童逃回南都所言。小童甚佼,羅將復欲得之,方已許贈,此童畏賊逃回。回時方尚未實授官,但青衣小帽,額貼黃紙「順」字耳。

胡世安[编辑]

胡世安,四川成都井研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少詹侍讀。夾二夾。

衛允文[编辑]

衛允文,字紫庵,陜西西安韓城人。崇禎辛未進士,官諭德。以削髮被護,夾二夾。

楊昌祚[编辑]

楊昌祚,南直寧國宣城人。崇禎甲戌進士,官翰林院左中允。以剪發,夾二夾。

林增志[编辑]

林增志,字任先,浙江溫州瑞安人。崇禎戊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以削髮,夾四夾,甚慘。

宋之繩[编辑]

宋之繩,南直應天溧陽人。崇禎癸未探花,官翰林院編修。削髮被獲,以楊廷鑒、周鐘力薦於王旗鼓,免夾囚之。

李士淳[编辑]

李士淳,廣東潮州程鄉人。崇禎戊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夾四夾,甚慘。

方以智[编辑]

方以智,南直桐城人。崇禎庚辰進士,官翰林院簡討,充定王講官。聞變走出,遇蘇人陳伯明,倉卒通名,相與嘆泣,潛走祿米倉後夾衖,見草房側有大井,意欲下投,適擔水者數人至,不果。陳留至寓所一宿,次早家人同四卒物色及之,則家人懼禍已代為報名矣。四卒挾往見偽刑官,逼認獻銀若干,後乘間逃歸。公字密之,大清朝至,祝髮不仕,康熙五六年間居江西廬山開先寺,一時官民敬禮之,稱大和尚,氣象雍和,不似昔年講官時嚴肅也。

萬發祥[编辑]

萬發祥,江西臨江新喻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國變錄》云:庶常俱留用無夾者,萬以塗面妝聾,遂不免。

朱徽[编辑]

朱徽,江西南昌進賢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刑科給事中。或聞從逆。

彭琯[编辑]

彭琯,湖廣永州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工科給事中。或聞從逆。

馮登垣[编辑]

馮登垣,江西瑞州新昌人。崇禎庚辰進士,官浙江道御史。

吳邦臣[编辑]

吳邦臣,浙江紹興山陰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山西道御史。

鄭楚勛[编辑]

鄭楚勛,福建興化莆田人。天啟甲子舉人,官雲南道御史。

曹溶[编辑]

曹溶字秋嶽,浙江嘉興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御史。予聞公留心著述,欲訪之。

吳孳昌[编辑]

吳孳昌,河南籍江西南昌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吏部主事。以削髮夾二夾。

楊元錫[编辑]

楊元錫,字康侯,福建泉州晉江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吏部主事。十三歲登科,十四歲登甲,榮踐天部,人共羨為仙佛再世,乃亦包羞忍辱至此,惜哉!或註從逆。

張鳴駿[编辑]

張鳴駿,字賡陽,福建漳州龍溪人。崇禎庚辰進士,官戶部主事。

陸禹思[编辑]

陸禹思,南直溧陽人。崇禎庚辰特用,官戶部郎中。或聞從逆。

彭敦歷[编辑]

彭敦歷,南直丹陽人。崇禎庚辰特用,官戶部主事。或聞從逆。

朱芾煌[编辑]

朱芾煌,湖廣王開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兵部郎中。

劉若宜[编辑]

劉若宜,南直懷寧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兵部主事。非也,懷寧屬鳳陽府。

陳鵬舉[编辑]

陳鵬舉,湖廣黃州麻城人,天啟丁卯舉人,官刑部員外。不投謁被執,見偽刑官,叱使跪不屈,椎擊亂下,幾斃。家人願以身代死,賊義而釋之。

  主忠義仆,刑辱中不多見者,宜表而著之,不得概與眾伍,而沒其品也。

李逢申[编辑]

李逢申,南直青浦人。萬曆己未進士,官工部郎中。夾三次,或云死。嵩人以逢申與朱積作對云。朱帝蒙塵,只為邪臣早服;李兇張焰,皆因甲歲逢申。早服,乃朱積字也。

聶一心[编辑]

聶一心,四川敘州富潤人。崇禎庚午舉人,官工部郎中。

潘國春[编辑]

潘國春,浙江紹興余姚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工部員外□,或聞從逆。

趙士錦(有檄)[编辑]

趙士錦,南直常熟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工部主事。

鄒逢吉[编辑]

鄒逢吉,江西湖口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工部主事。夾死。

申濟芳[编辑]

申濟芳,南直長洲人。官生,官兵部主事。不投謁,為長班所首,被執。賊謂相國之後,必多蓄,而濟芳實貧,爽損一足,與陳必謙同幽一兵房中。是夜死者數人,申亦與焉。守兵以告,有令各發會同館,兵於死者每加五棍而後發。申移至館,館主人見喉間翕然微動,灌之有氣,適家人來共省視。乃復活。問其受棍時全然不覺,惟第五棍稍似有物及身耳。《甲乙史》云:四月初九東報已急,賊人隱之,在縶者盡釋,惟留申濟芳數人,各予繩自縊死,後各人加五棍,濟芳舁歸入殮復蘇。

孫從度[编辑]

孫從度,北直保定清苑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太僕卿。《國變錄》云:夾四夾,追銀四百兩,死於家。

  《甲乙史》云:祭酒孫從度居金臺會館,病臥。有羅將軍來居,孫遣仆持名刺致意,羅大怒,即騎入內驗疾。孫妻素悍,迎而罵之。羅命以鐵索系其頸,並舁孫過己寓拷訊,孫立斃,妻七拶百敲,十指俱斷,乃招承史藻寄窖多金,得七千兩,獻於自成。由是翰林皆坐餉萬金,此三月二十三事。

官銜及事與前稍異,姑存之以俟考。

劉明偀[编辑]

劉明偀,山東東昌恩縣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中書科掌科事。以削髮,夾二夾。

陳翔[编辑]

陳翔,福建福州閩縣人。崇禎癸未進士,官中書科。以削髮,夾二夾。

郝傑[编辑]

郝傑,順天籍,陜西延安綏德州人。崇禎丁丑進士,官行人。以削髮被夾。

謝於宣[编辑]

謝於宣,浙江寧波鄞縣人。崇禎癸未進士,官行人。以削髮觸怒,夾三夾,幾死。

劉中藻[编辑]

劉中藻,福建福州府福安縣人。崇禎庚辰進士,官行人。素有文名,以抗言願歸籍,觸賊怒,被夾。

  後中藻任於永歷。己丑,大清兵至福寧,中藻勢窮自縊,亦殉難之臣也。

龔懋熙[编辑]

龔懋熙,四川重慶江津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太常寺博士。

沈浣先[编辑]

沈浣先,南直昆山人。舉人,官武學教授。夾損一足,追銀五百兩,廣貸始足。

  《國變錄》:尚有鄭逢蘭、範方,俱註「夾一日夜死」。蔡國光、曹惟才,俱註「夾一夾」。何肇元,註」夾一夾逃,復被執」。李起龍以削髮夾,他單所無,附以俟考。又有楊若橋、汪光緒,拘縶未夾。又云「二十一日,點百官名畢,不及冷員。二十三至二十五遍拏各官拘縶,亦不及冷員一人。惟呂兆龍二十三以投水,二十七陳翔、劉明漢、郝傑、李起龍、謝於宣以削髮,劉中藻以抗言觸怒,□拘縶夾之。其他冷員被收者,皆由賊兵橫執,不在點單之數。」

劉有瀾[编辑]

予已書入前卷殉難內,此不錄。

  幽囚士大夫,用夾棍逼取金錢,此古今未經見之事,亦古今所未有之慘。然賊非有親近於用之臣,而有仇怨於不用之臣也。在點名時,士大夫之自欲用與不自欲用耳。而夾亦有二:在要津流華者,則夾其銀;而在冷員閑散,有觸其怒而夾之者;有已受夾完銀仍求用者,有已削髮而賊必不用之者,有寧忍受夾而不肯到吏部報名者,人品攸分,為並存之。

幸免諸臣[编辑]

周奎[编辑]

周奎,字雲路,順天籍南直人。以國丈封「嘉定伯」。性甚吝,內監奉旨勸助,止輸萬二千金。賊信急,各府俱遷其貲,惟奎晏然不動。城既破,有兵數人到府,奎厚犒之即去。已而有賊將張姓者至,踞其室,奎夫人卜氏姑媳,皆自縊。卜即先后所自出也。諸子皆縛去。兵士辱奎特甚,復有權將軍李至,張避去,李見奎謙讓之極,頗憐之,乃以小屋數間撥與,幸免於刑死。子鉉夾未死,幼子镮鐘、孫澄、清、澤俱存。外傳奎獻太子以求免,都中絕無此語。出自彼親戚之口。大都以吝招謗耳。

一云李牟數奎平日鄙吝,督令負薪擔水以辱之。

《殉難實錄》云:「周奎正在求死就縊之際,被賊擒去送偽刑官三夾,不死,坐贓七十萬,府第、藏庫、什物、田產俱沒入,將軍李牟據其宅,幽嘉定伯」。

  三說不同,並存俟考。

董象恒[编辑]

董象恒,南直華亭人,萬曆己未進士,官巡撫。從獄中擬充餉贖罪,釋出遁。

周亮工[编辑]

周亮工,河南祥符籍,江西撫州金谿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御史。以知縣行取御史,命已下,見勢迫不任而遁。

鄭二陽[编辑]

鄭二陽,號潛庵,河南開封鄢陵人,萬曆己未進士,巡撫安、寧、池、太等處,僉都御史,從獄中釋遁。

曾櫻[编辑]

曾櫻,號二雲,江西峽江人。萬曆丙辰進士,官巡撫。從獄中釋遁。

施元征[编辑]

施元征,南直無錫人。萬曆己未進士,官副使。從獄中出,有賊將魏姓者,是其年家,與一令箭,父子南歸,途中因而獲財,有令箭故求其帶南耳。

曹鼎臣[编辑]

潛藏不出。

張伯鯨[编辑]

張伯鯨,字□海,南奉州人。萬曆丙辰進士,官兵部左侍郎。遁最早。

王都[编辑]

王都,浙江嘉興崇德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太常寺少卿。

汪惟效[编辑]

汪惟效,南直徽州祁門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工科都給事中。

楊爾銘[编辑]

楊爾銘,四川敘州府筠連縣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廣東道御史。

周仲璉[编辑]

周仲璉,浙江湖州長興人。崇禎甲戌進士,官禮部郎中,削髮為丐僧而遁。進士程源曾遇於途,相向慟哭。

蔣臣[编辑]

蔣臣,南直安慶桐城人。薦舉,官工部主事,削髮遁。

程子奇[编辑]

程子奇,江西饒州浮梁人。天啟丁卯舉人,官國子監學正。

錢國瑞[编辑]

錢國瑞(原缺),知縣行取在京。

程兆科[编辑]

程兆科,江西廣信府人。崇禎癸未進士,新選行人。

談貞良[编辑]

談貞良,浙江嘉興人。崇禎癸未以五經中式。

魯五典[编辑]

魯五典,南直太倉人。崇禎癸未進士。

宮偉镠[编辑]

宮偉镠,南直泰州人。崇禎癸未進士。

史夏隆[编辑]

史夏隆,南直宜興人。崇禎癸未進士。

王崇簡[编辑]

王崇簡,順天府人。崇禎癸未進士。

施璩[编辑]

施璩,浙江湖州府歸安人。崇禎癸未進士。

林飭[编辑]

林飭,福建福州福清人。崇禎癸未進士。

嚴通[编辑]

嚴通,福建福州府人。崇禎癸未進士。

[编辑]

★右進士,俱候選。

從逆諸臣[编辑]

  語云: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夫一念之違,且有常刑。況公然拜舞賊庭,汙其偽命者乎?所以然者,以貪生怖死之心,用觀風望氣之志,方其茍且圖活,亦迫於勢之無奈,迄乎周旋匪類,反幾幸賊之有成,肝腸既已全易,要領尚保無恙乎?始焉封疆失事,每每及於寬政。馴致諸臣習於茍免,即靦顏從逆,可幸無誅。人心一變至此,當事者不盡破私情大伸國法,恐人倫從此遂晦也。第流言互異,寧無虛實之差;喜事競傳,或出愛憎之口。載名惟有信耳。定嶽尚有精心,此則於廷尉之事矣。

[编辑]

楊觀光[编辑]

楊觀光,山東登州招遠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右庶子兼侍讀,偽禮政府右侍郎,與梁兆陽、葉初春俱迎闖而授職。國難紀云:五月初十日,賊召觀光入文華殿,問郊天何以不茹葷酒,不近女色,不行刑,亦有說乎?楊叩頭云:天人一氣所感,不茹葷酒,欲其心志清明,不近女色,欲其呼吸靈爽,不行刑,欲養天地慈和之氣,以感格上穹。賊云:有理!有理!先生說得是。以後先生常進來講講,留坐待茶,辭出打恭。自成送至檐下,亦答躬。先於二十四日召一次,語不傳。此則四月初二也。《甲乙史》云:是日觀光持門生刺,見劉宗敏四轎開棍,儼然都堂。四月十三,觀光以家眷隨而出,至望風臺被殺。

楊汝成[编辑]

楊汝成,南直華亭人。天啟乙丑進士,官禮部侍郎,兼侍讀。北來單先開以老釋歸,後開以刑死。《國變錄》云:夾一夾,以古玉金壺等物托周鐘送王旗鼓,仍授職。而本鄉有討逆單,敘甚詳,縱不無妝點,而從逆近真矣。

  公討檄註云:汝成祖宗世列簪纓,父子踵接,翰林苑枝起,其族侄也。汝成初欲得館元,以三千金欠票送顧秉謙,恐不信,央陸伯符作保,背不全還,伊子顧臺砥屢次索之,繼以金便壺挽崔呈秀進魏忠賢,遂得收為義子。典試江右,價定四千,及丁丑科汝成為首房第三,題乃賢者在位三句,系汝成所擬。因汝成先將題招搖遍賣,都中共知,迨賊破京,汝成先以妾數人送劉宗敏、牛金星,故得不殺。上表有云:陛下問罪燕都,威行夷夏,吊民江左,澤及昆蟲。伏念臣汝成,衰殘無力,願為放牧之牛,摩頂知恩,甘效識途之馬。其門生□青縉已降賊,呼劉宗敏為恩主,預求寬典。又力薦於牛金星,得列春卿。見周鐘,言一統已定,獻江南戶口數,賊乃存問其子。時奇、時亮、時憲,並奴宋慶等,尤希心內應云云。

項煜[编辑]

項煜,字仲昭,號水心,南直吳縣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少詹兼侍讀,偽太常寺丞。賊黨黎誌升,其甲戌所取士也。

《國難錄》云:時京師傳言黎為賊腹心,薦煜大拜,煜即昌言於眾曰:「大丈夫名節既不全,當立蓋世功名,如魏征、管仲可也。」及授太常,意氣沮喪,奉偽命祀泰山,驛馳過山東,始變服遁,逕走南都,欲入班,被逐。煜素巨宦,初在魏黨,旋媚東林求脫,遂復故物,家起華門,驟致奇富。所居為假山,徐氏名產,捐萬二千金得之。以詞林清修之席,而一居之,侈已如此,其品可知。種怨里闬,化為煨燼,哀哉!

何瑞征[编辑]

何瑞征,河南汝寧信陽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少詹,兼侍讀。賊考選首名,授偽宏文館學士,教習庶吉士,與韓四維、楊廷鑒、周鐘、魏學濂,領班勸進。朝賀最先,後從賊西遁。

  《甲乙史》云:四月初四,賊以何瑞征掌宏文館,瑞征斂庶常裴希度等銀,請牛金星至署,飲到任酒。

陳名夏[编辑]

陳名夏,字伯史,南直溧陽人。崇禎癸未會元探花,官編修,兼戶、兵兩科都給事中。一妾,京師人,聞變送妾歸母家,因匿焉。後得煤山兇信,自縊者再,輒為妾家救解,潛出謀遁,逢覘賊束縛赴偽都督劉,值不在,解偽刑官王所。王遙見呼曰:公得非溧陽陳伯史先生乎?陳曰然。王解所縛揖之曰:先生識某否?曰:不識也。王乃山西諸生,數年前曾南遊無所遇,至溧陽陳曾留一飯,贈程五星,久已忘之矣。至是,王述其事,留寓中飲食之。陳涕泣求去。王曰:先生大名在外,去將安之?留此當有大用。陳必不可,強留三日。潛出復為賊黨所物色。陳自言王君見釋,再押見王。王曰:吾固言之矣,去必不免,因復留之。會兒女姻家宋之繩被夾,稱貸。賊曰:汝父方解餉至都,安得云貧,宋父劼為監軍道僉事,宋急引親家陳以為證。王並寬宋刑。於是陳通賊之名大著,又以王薦授編修,陳不肯就,日夜求歸。王乃贈其行貲,陰護出城,故陳歸最早。陳以一飯一程之故,以此免死,亦以此蒙惡,豈非天乎?陳自有辨揭,並不敢明言其事。余得北來一友述之甚悉。然諸單開入從逆,未敢擅為出脫也。姑附所聞以俟公論。大清朝初,陳為宰相,後以事死。

韓四維[编辑]

韓四維,順天昌平州籍,河南嵩縣人。崇禎辛未進士,官諭德。願輸銀二萬,求為國子監司業不得,止授偽宏文院修撰。按司業有何大佳處,而費多金,不過借題媚賊耳。賊亦鄙之,降為修撰,不亦恥乎?此詞林中最無行者。

  庚辰十月觀音山僧語予云:大清朝時,四維寓蘇之觀音山,恣甚,山中各靜室僧,莫不詐害。俄而座主某,因有大事詣其家,欲避之,且乞銀少許,韓仆辭云「在觀音山」;及往山訪之,又辭在家。座主大怒曰:「吾拚一身扳他罷!」因詞連四維,拘至南京下獄。獄卒以九鏈系其頸,地俱青石,四維無銀使用,凍餒甚,一夕而死。

楊士聰[编辑]

楊士聰,山東兗州府濟寧州人。崇禎辛未進士,官諭德,偽戶政府少堂。徐凝生《國難紀》云:親見門粘欽授宮銜,或開刑辱。

高爾儼[编辑]

高爾儼,北直河間靜海人。崇禎庚辰榜眼,官編修,偽宏文館修撰。

楊廷鑒[编辑]

楊廷鑒,字冰如,號靖山,南直武進人。崇禎癸未狀元,官修□。剪髮欲遁不得,降授偽宏文館修撰。睹記偽相牛薦楊與周鐘草詔,兩人互相爭草,幾至攘臂。

  以狀元而至此,載之青史,不亦羞乎?然則名者造物所忌也,惟有福者能享之。

張之奇[编辑]

張之奇,江西建昌新城人。崇禎戊辰進士,官簡討,偽宏文館編修。各單俱同,惟《國變錄》註順慶府尹。

劉世芳[编辑]

劉世芳,陜西延安膚施人。崇禎庚辰進士,官簡討,偽宏文館編修。公道單府尹誤。

梁兆陽[编辑]

梁兆陽,廣東廣州府番禺人。崇禎庚辰進士,官簡討,偽兵政府侍郎。二十首倡助餉之說,與同志求仕者各寫五千金,托宋企郊先投手本。二十三,即召見叩頭云:「先帝無甚失德,以剛愎自用,故君臣血脈不通,以致萬民塗炭,災害並至。」闖賊云:「朕只為這幾個百姓,故起義兵。」兆陽即叩頭云:「我皇上救民水火,自秦入晉,歷恒代抵都,兵不血刃,百姓皆簟食壺漿,以迎王師。真神武不殺,直可比隆唐虞,若湯武不足道也。臣遭逢盛世,敢不精白一心,以答知遇殊恩。」闖賊大喜,留坐待茶,意甚款曲。辭時朝上打躬,賊亦向下打躬。兆陽平身,賊尚未起,乃復打躬出。語門生貢士伍世魁,因傳於眾。復再召一次,語不傳,兆陽字皆林。

趙玉森[编辑]

趙玉森,字君立,號月潭,南直無錫人。崇禎癸酉舉人,專心邊策,及庚辰登進士,召對應答詳明,問及邊事,既對且泣。先帝以為能。親拔翰林簡討。時謂欽賜翰林,始出封藩,眾頗榮之。

本鄉公揭云:「十九至馬君常太史寓一看,回至同鄉王孫蕙寓所,王云:『百行孝為先,君家有太公在,且全個孝罷。』遂相攜詣賊報名。途語張琦、秦汧,與語意合,乃握手同往。」

偽四川內江縣令,玉森與宋企郊有舊,求改選山東近地,許之。

周鐘[编辑]

周鐘,字介生,南直金壇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偽宏文館簡討。賊中深慕其名,呼為周先生,勸進表實出其手。逢人便誇牛老師極為嘆賞不止,李密謬斥偽朝而已。同館多含涕忍恥,幾幸生還;惟鐘揚揚得意,乘馬拜客。屢過梓宮,揮鞭不一顧,時輩中猶腹誹之。三十年雄踞文壇,聯屬聲氣,一旦名節掃地,書林選刻,刊落名字,文章一道,尚可信乎?

《甲乙史》云:「三月二十三,庶吉士周鐘、魏學濂,有請葬先帝公疏,投文諭院顧君恩。君恩云:『諸君亦是好名之事,俟牛相來自奏』,即碎其牘。周鐘者,故金壇名士,為復社之長,牛金星見之,呼曰:『此周介生先生乎?』命作《士見危致命論》,大稱賞之。鐘逢人自誇牛老師知遇。」

  沈國元《大事紀》云:「《勸進文》有云:『比堯舜而多武功,邁湯武而無慚德。』甚至斥先帝為『獨夫』,有臣子萬不忍言者。傳為鐘筆。又有『存杞』、『存宋』句。龔鼎孳向人曰:『此語出吾手,周介生想不到此。』」

國元又云:「人之志趣無不可以先見其微,『復社』初立時,常與連床夜話,吶吶不出口,有應無辨,相對殊不快絕。第其下筆,風馳雨驟,天才實駿,入古則未優耳。交不甚雜,深自斂抑,幽貞一如處子。後為吳昌時數輩,牽引日至險譎,漸於賄利,知不留意淡交,余遂各行其志焉。一人為社中健足,傳檄遍人,親書向余索五十金為贄。余謝之曰:『余與介生舊好,恐不須此。』奸人遂銜恨,百口進讒。及介生雋去,揚揚得意,無論識與不識,咸以得望見周先生顏行為幸。嗤余絕物,以視今日則何如。嗟乎!灑壇酣戰,涉筆時題無君父之字,必填忠孝之辭。三月十九,古今未有慘變,奈何不以一死以殉皇〔上〕於地下,乃靦顏偷息,屈筆以結賊之歡,未幾而南都正位,霜簡飛章,讀之無處措面,豈不痛哉?」

《表》云:「比堯舜多武功,較湯武無慚德。」又有「獨夫授首」等語。一時傳為士林之羞。

鐘年十三,赴院試,題夫明堂者,拔第一。與蘇州揚廷樞、徐汧等立「復社」,名馳海內。崇禎己卯登鄉薦,為陳函輝所取士。後楊、徐、陳先後殉難,而鐘以逆見誅。將何以見良師友於九原也。子昔年曾見其臨大節句文內,有云:「事後易為謀,事前易為功,所難者獨在臨事時耳。」餘悉忠貞句佳,且推到學識及無欲為本原。文則佳矣,而臨事一何倒逆也。金壇賀生語予曰:「鐘似楊雄」,意謂《勸進》與《美新》等耳。予意鐘古博不及楊雄,而表文較《美新》更甚,殆不如也。

賀云:「鐘祖祠顏曰:『一門七進士』。一日有題其側曰:『三代五奸臣』。眾共傳之。」余謂文皇怒方正學不肯草詔,而夷其十族。至是而鐘與楊廷鑒爭草詔,是成祖殺戮忠臣之報也。天心亦巧矣、微矣。於鐘又何誅。

朱積[编辑]

朱積,南直松江華亭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偽宏文館簡討。□□□□□,此亦聲氣中大名士也。

史可程[编辑]

史可程,河南開封祥符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賊逼寫家書於部院史公,遇兵急不果,即此書果達,閣部史公必怒裂之矣。

梁清標[编辑]

梁清標,北直真定府真定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改外。

成克鞏[编辑]

成克鞏,北直大名府大名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改外。

𣖴[编辑]

魯𣖴,浙江紹興山陰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

李化麟[编辑]

李化麟,陜西西安韓城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

張元琳[编辑]

張元琳,福建晉江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防禦使。

劉余謨[编辑]

劉余謨,南直安慶懷寧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職。以貌不當賊意,改外。

李長祥[编辑]

李長祥,四川夔州府達州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改外。

趙颎[编辑]

趙颎,河南開封項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改偽直指使。以牛金星鄉同年,故多所援引。

楊棲鶚[编辑]

楊棲鶚,陜西漢中西鄉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偽直指使。

魏學濂[编辑]

魏學濂,字子一。浙江嘉興嘉善人。忠節公大中之仲子,孝子學洢弟也。忠節公遭珰禍死,學洢以身殉。崇禎初元,公徒步入都,伏闞訟冤,又瀝血上疏,劾阮大鋮、傅櫆交通逆奄,實殺諸賢,請論如法,天子改容,恤贈有加,並抵大鋮、櫆罪。公念受國厚恩,又天下多事,思以功名顯,益究心天文、地理、兵農、禮樂、刑律之要,冀一旦得效馳驅,為報塞地。壬午舉於鄉,癸未成進士,授庶吉士。時賊破秦晉,京師戒嚴,濂與同官吳爾塤、樞曹成德等,日夜涕泣,謀所以捍禦策。時上日一召對,公力請東宮或二王往鎮南服,又言當糾合畿輔義士,為勤王師。而編修陳名夏曉兵事,且習於山左右豪傑,宜假以事權,令出都號召。先帝韙之。會朝議未定,而賊勢日迫。公乃遣間使走容城,與孝廉孫奇逢等,約聯絡勇忠赴難,計已定未報,而賊薄城下三日。城陷,公出遇陳名夏、吳爾塤、方以智於金水橋,且曰:「我儕圖一死,所以報先帝。」公曰:「死易爾,顧事有可為者,我不以有用之身輕一擲也。」因言東宮、二王故在,而真保定間義旅,旦暮且至,獨不能少忍須臾待之耶!既而東宮、二王為賊所廉得,挾之出,或傳遇害於永平。先所約奇逢等,故遲遲失其期,同事者或拉之還南,公乃嗚咽起立曰:「昔以不死者欲以有為也。今已矣,濂義不憚一死,以報命九原。夫濂寧不知靡衣偷食之可以茍活乎?今其勢非不能南,顧先帝業殉社稷,身為侍從之臣,而不獲以身從,在天之靈,寧爾逭也。即不然,先父兄而有知,方談笑俟於地下,濂所不能,以素棺白旐,祔廁先瑩之側者,又焉能沖顏靦息,重執爵而酬家廟之前也。且賊既肆為謀篡,則必將勒薦紳為朝賀,而忍復北面乎?行矣自愛,為謝故人。考叔有母,彥升有兒,固後死者責也。」因為絕命詩曰:「

忠孝千古事,於我只家風。
一死輕鴻毛,臨難須從容。
有血灑微軀,官卑非侍中。
有舌且存之,亦遜常山公。
因約同志友,延頸受霜鋒。
不能張空拳,與彼爭雌雄。
不能奉龍種,再造成奇功。
死且有餘罪,何敢言丹忠。
所痛母垂白,七十仍屍饔。
未葬凡五喪,留與子侄封。
人生誰百年,壽夭死所同。
我比兄與弟,我年為獨豐。
高堂無復悲,譬不生阿儂。
辭母卻就父,生死猶西東。
骸骨雖不歸,即瘞此詩筒。
墓木有拱時,清韻入秋松。

」 又曰:「

始聞天子且出亡,
繼云亡後放還鄉,
既望義旗起四方,
三者於今皆已矣。
當死不死真羞惶。
幾家闔門自焚死?
幾人投繯從天子?
王章不屈磔城樓,
金鉉躍入御河水。
街頭男女不讀書,
西城井中何累累。
耳聞眼見羨殺人,
羨人不已還自嗔。
死忠死孝家常事,
我竟不死將誰臣?
君亡國破雖易代,
正統日月虛懸在。
待彼篡位我死之,
我死固晚免下拜。
但恨有書報老親,
云兒不死休酸辛。
兒今羞惶活不得,
為娘愛此全歸身。

」又貽書付子,諄諄以子孫非甲申以後生者,雖令讀書,但期精通理義,不得仕宦為言。書畢自縊死。公為人豁達多大略,慷慨好義,性至孝,感忠節公詔獄之慘,終身布素,習以為常。母病幾殆,為割臂肉和藥以進乃瘳。談次或及義烈事,輒為流涕,平生疾惡如仇,至不忍見;見亦不能容。居鄉閉門掃軌,非公事不與聞,值荒歲倡議出粟減價平糶,賴以存活甚眾。又為道殣給轊,暑月躬至貧乏及疾者家慰問之。不以為憚也。子三,允枚、允劄、允桓,皆負才英犖,無忝忠孝家風雲。

  論曰:論人於死生之際,亦難矣哉。甲申之難,有欲死而即死者,范文貞、倪文正數先生。名垂日月,節炳丹青,允矣。至已死而不死者,方太史密之、龔給諫孝升、呂中翰霖生、楊修撰靜山、熊文選雪堂、陳編修百史,之數公者,君子猶當諒其志焉。若夫遲死而竟死,後先無間,忠孝同揆者,惟庶常公一人而已。假令庶常不死,則忠節精靈,騎箕乘尾,往來於霓旌霞葆間者,庶常不得追隨其間,其負家乘而辱清流者,何可道也?乃好事者猶以後死為口實,善乎文學曹君爾坊之論庶常曰:結連豪傑,意在報韓。隱忍圖存,冀翼皇嗣。至必死而未死,可歸而不歸,人臣處此,亦極難耳。卒以立孤勿克,感憤自經,雖不成程嬰存趙之功,庶無忝姜維復漢之節。其言切而痛矣。余故特表之,為能死者勸,而並以見吳兒好詆,舌劍唇槍,不顧人禍天刑之隨其後也。

《忠逆史》云:「學濂,忠臣魏大中子,其兄學洢,事父於獄中,負屍以出,有孝名,早卒。學濂初聞賊急,有老仆經事大中,勸主人盡忠,勿負先老爺一生名節。學濂即遣仆歸,遂投款。」(人傳學濂降賊,其母云:「吾子必死難,姑待之。」)

嘉興公討檄云:「偽官魏學濂,破犁狂犢,食母逆梟,蟣肝小技,繄籍名流,牛耳要盟,廣招醜類。當逆闖上犯都城,痛先帝身徇社稷,閣部如范、倪、施、李等,絕脰烈於杲真,詞林若劉、馬、周、汪等,湛族媲乎張許。而學濂見六官之濺血,逞快雲霓;聽百辟之哀號,忻當鼓吹。趨蹌於晉賊韓霖之闥,鳴吠於偽相金星之階,與吳爾塤等眾議,敢言一統無疑。偕陳名夏等授官,私喜獨膺優擢。疏銜為闖父避諱,拜爵頌天命攸歸。持欽授戶正名刺,通謁狐群。比各門保識錢糧,效忠孽幕。於逆闖定君臣之分,於嶙然聯堂屬之交。合周鐘、朱積之輩,慶復社之同心。對之祺、企郊之儔,羨高官之捷足。刊修儀註,抵掌而馳說莽巢。草定詔書,攘臂而斥言杞宋。心慚父紱,緋衣不覺朝褫。魂繞賊廷,帶玉於焉夢錫。改名擬於子駿,圖貴迫於王皮。罪深長腳,逆甚山頭。彼王敦之與茂宏,尚云群從。若朱浚之溯元晦,亦第孫枝。胡遺愛復出房喬,乃士雅竟逢祖約。慨姬且之不作,鮮畔誰誅。使石厚之就刑,碏圖莫遂。然而三綱未滅,六等猶存。張得一之降王則,首授西曹。達奚珣之事羯胡,腰分東市。今亂臣賊子,合為一人,即畀虎投豺,難舒眾怒。所應牛五裂屍,寧止鼠十同穴。然或譜蘭金,或締姻婭,或畏其負眾而不僵,或慮其黨繁而復逞。緣情面之顧惜,甘狡窟之包藏。中興伊始,法令維嚴。雖吳玠保川,不以曦誅連坐,而李陵降虜,須知遷腐無逃。先鳴義鼓,肅聽王章。」

  稱人可過也,毀人不可過,此等文字,後生家不看也罷。然予錄之者,不取其尖利,取其胸中有少許古書耳。所惜者止欲自逞其筆鋒,全不顧他人之死活也。善讀者知之。

吳爾塤[编辑]

吳爾塤浙江嘉興崇德人。崇禎癸未庶吉士。改四川保寧府蒼溪縣偽令。

王自超[编辑]

王自超,浙江紹興會稽人,崇禎癸未庶吉士,以年老不更事不用,自超行賄選司楊枝起乃許補。

  附記:聞自超降賊後,祝髮某地,久之夜歸,妻為祝孝廉女,聞叩門,問何人,自超曰「予也。」妻曰:「汝是何人?」自超曰:「豈我音而不辨乎?」妻曰:「固也。第汝受朝廷厚恩,而不思報,反降賊子,大誤矣。既已祝髮,亦休矣。今猶趨歸,又誤也。歸而叩子戶,更誤矣。汝不過思爾子耳,汝急去,勿相見也。」竟不啟納。自超慚而去。祝氏嚴督其子讀書,悉能文,不令赴試。祝亦奇女子也。聞自超年頗少,前載年老誤也。且聞少不更事,未聞老不更事也。其為書誤可知,顧事貴闕疑,不敢擅易一字耳。

姚文然[编辑]

姚文然,南直安慶桐城人。崇禎癸未進士。以貌不揚,改授密雲縣偽令。

劉肇國[编辑]

劉肇國,江西吉安安福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傅學禹[编辑]

傅學禹,湖廣黃州麻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高珩[编辑]

高珩,山東青州蒙陰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何允光[编辑]

何允光,河南開封杞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張立錫[编辑]

張立錫,北直保定清苑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白允謙[编辑]

白允謙,山西汾州陽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黃燦[编辑]

黃燦,湖廣荊州夷陵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劉廷琮[编辑]

劉廷琮,廣東番禺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呂崇烈[编辑]

呂崇烈,山西平陽安邑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何九雲[编辑]

何九雲,福建晉江人。崇禎癸未庶吉士,以年老不用。幸哉,人固不可無年。

張端[编辑]

張端,山東萊州掖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大司寇忻之子也。豈以父受刑辱,屈體求免乎?《睹記》云:親見門粘欽授簡討。《國難記》云縣令,誤。

楊明瑯[编辑]

楊明瑯,福建泉州晉江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龔鼎[编辑]

龔鼎,雲南永昌保山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史垂譽[编辑]

史垂譽,江西豐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羅憲汶[编辑]

羅憲汶,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張家玉[编辑]

張家玉,廣東廣州府東管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三上書於賊,責以大義,請賓而不臣,見賊長揖,賊怒縛柱上欲刳之,顏色不變,異而釋之。愈欲其降,不可,遣人往拘其父母,乃降。授原官,就其抗顏賊廷,睹死不惕,即古之烈士,何以加焉。雖為親改節,以方徐庶非其例矣。

《甲乙史》云:四月初五,庶吉士張家玉上書於自成,請表章範景文、周鳳翔等,隆禮劉宗周、黃道周等,尊養史可程、魏學濂等。賊怒,縛午門外,家玉請死,不許。凡三日,賊喝欲磔之,復不動。賊云:當磔其父母,乃跪求免,仍為庶吉士。玉,廣東人,父母在籍,未嘗到京,抗怯倏忽,殊自無謂。

張家玉陳情書(附記)[编辑]

前明朝翰林院官謹百拜稱賀大順皇帝陛下,陳情左右。君王既定鼎於天下,必以尊賢敬德為基。是故不沒人之忠者,所以有忠臣。不沒人之孝者,所以有孝子。家玉得君,未及一年,有親戚四老(此下文氣不續,似失一葉)。君王處此,徑當賓禮之而不臣。且比例於晉處士陶,旌別其門曰:明翰林庶吉士張先生之廬。庶不傷人臣子之心。不辜爾蒼生之望。不然,臨以刀鋸,設以鼎俎,家玉者形影相笑,從容而樂蹈之。耿耿此心,誓無後悔。

張家玉薦人才書(附記)[编辑]

前明朝翰林院官謹百拜陳情於大順皇帝陛下。忠臣義士,於明為多。勸義獎忠,於順為盛。是故如範景文、周鳳翔等,當亟為明恤贈之。而匪但為明恤贈之。劉宗周、黃道周等當急為明隆禮之,而匪但為明隆禮之。又如史可程、魏學濂,當亟為明尊養之,而非但為明尊養之。何則,明孝著而順,人知有父也。明忠著而順,人知有君也。至若家玉,殷人從周,願學孔子,但區區賓禮,而乞系之以明者,蓋不特見君王之高義,實我欲遂君王之大不寧也。當此多方多士,尚在危疑驚喜之時,莫若將家玉旌而別之,刻其書以布之四方,得一仁人以收拾天下人心,勝精兵十萬可知也。如其不允所請,家玉決不墮泥塗為班皂羞,歸鄉里為父母僇,誓殺身為牲,少備天子,大享上帝,刀鋸鼎俎,諒非負氣守節者,所隱忍而規避也。榮辱惟命,生死亦惟命(家玉後為忠臣,上此書,蓋借以逃也)

  癸未館選三十六人,列在刑辱者,止萬發祥一人。

張國泰[编辑]

張國泰,北直保定新城人。崇禎癸酉舉人,官待詔。

高萊鳳[编辑]

高萊鳳,陜西韓城人。崇禎丙子舉人,官待詔。

吏部[编辑]

沈自彰[编辑]

沈自彰,順天籍應天上元人。萬曆二十九年辛丑進士,官太常少卿,掌文選司郎中事。《國難錄》註「夾二夾,留用」。

郭萬象[编辑]

郭萬象,陜西西安高陵人。崇禎甲戌進士,官文選司郎中,為吏政府考功郎。《國難睹記》云:親見粘貼欽授職銜主門。

劉廷諫[编辑]

劉廷諫,順天籍,浙江人。萬曆己未進士,官考功司郎中,改偽府尹。

侯佐[编辑]

侯佐,山西解州人。崇禎甲戌進士,官驗封司員外,偽吏政府稽勛郎。

左懋泰[编辑]

左懋泰,字韋諸,山東登州萊陽人。崇禎甲戌進士,官稽勛司郎中,偽兵政府侍郎,鎮守山海關。

熊文舉[编辑]

熊文舉,號雪堂,江西南昌人。崇禎辛未進士,官稽勛司郎中,偽吏政府驗封郎,《國難睹記》云:親見門粘。

王顯[编辑]

王顯,北直廣平曲周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

別單開有:[编辑]

孫節[编辑]

孫節,雲南籍,武進人。子舉人,官司務。

戶部[编辑]

王鰲永[编辑]

王鰲永,山東濟南淄川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右侍郎,督理錢法,夾二夾留用。

黨崇雅[编辑]

黨崇雅,陜西寶雞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右侍郎,督運西路,賄復原官,大張告示,諭押運漕白糧等官,候新主遣官察盤銷算,擅離提究等因。

孫襄[编辑]

孫襄,南直寧國宣城人。崇禎甲戌進士,官郎中,註偽戶政府屬。

陳扆誦[编辑]

陳扆誦,山東濟寧人。崇禎丁丑進士,官郎中,註偽戶政府屬。

徐有聲[编辑]

徐有聲,太醫院籍。崇禎庚辰特用官郎中,註偽戶政府屬。

李甲[编辑]

李甲,北直順德南和人。天啟甲子舉人,官員外,註偽戶政府屬。

姬琨[编辑]

姬琨,陜西西安華州人。官生,官員外,註偽戶政府屬。

賀久邵[编辑]

賀久邵,湖廣長沙湘鄉人。萬曆四十六年戊午舉人,官主事,偽戶政府從事。

陳聯壁[编辑]

陳聯壁,湖廣襄陽光化人。官生,官主事,偽戶政府從事。

介松年[编辑]

介松年,山西平陽解州人。崇禎辛未進士,官主事,原官。《睹記》云:親見門貼。

《甲乙史》云:三月二十一,戶侍郎黨崇雅、給事介松年、御史柳寅東,各方巾色衣,自西長安門騎馬入內。蓋黨在通州時降,介在保定時迎降也。

別單開有:[编辑]

吳篪[编辑]

吳篪,福建莆田人。崇禎庚辰特用,官郎中。

傅鷟祥[编辑]

傅鷟祥,河南汝寧汝陽人。官生,官主事。

南廷鑄[编辑]

南廷鑄,陜西西安渭南人。官生,官郎中。

鄭爾圻[编辑]

鄭爾圻,北直保定安肅人。官生,官郎中。

王鳳林[编辑]

王鳳林,山西平陽芮城人。官生,官員外。

李鐘秀[编辑]

李鐘秀,山西平陽蒲州人。天啟丁卯舉人,官郎中。

王高才[编辑]

王高才,陜西西安三原人。天啟甲子舉人,官員外。

胡之彬[编辑]

胡之彬,河南汝寧光州人。崇禎甲戌進士,官主事。

禮部[编辑]

塗原[编辑]

塗原,四川夔州梁山人。崇禎辛未進士,官郎中,註偽政府屬。

吳泰來[编辑]

吳泰來,江西瑞州新昌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員外,偽禮政府從事。此吳甘來同胞也。

  一本所生,賢不肖何相去之遠也。禽跖一家,導敦同國,涇渭之分,自古為然矣。

余忠宸[编辑]

余忠宸,江西南康都昌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員外。

湯有慶[编辑]

湯有慶,南直長洲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偽四川成都安縣令。

張琦[编辑]

張琦,南直無錫人,崇禎甲戌進士,官主事。偽四川梓潼縣令,出都不一日,遇響馬奪印去,索千金為贖,叩首乞憐,賊磨印角,知是銅,擲還之。

  附記:張琦,甲戌項煜所取士也,為主事,積金四千兩。甲申,其戚陳曰:「賊信急,須藏金。」琦辭以無。已而城破,俱投井中。賊入京,凡衙門諸井,悉淘汲靡遣。時琦唐中道袍道履,坐馬坊草宅,擊鯨誦《金剛經》。所攜一仆、一婦、一婢,年十三四,俱匿屋後。賊至謂道人誦經,輒去。迨後婢婦登後屋探望,賊遙見,詰琦曰:「汝是官兒,非道人也,豈有出家人而藏婦人者乎?」遂索草中,得紅袍銀帶及銀五百兩,並婦婢挈去,琦乃免,未之降賊也。此琦之歌童顧元在京親見述此。趙玉森,家居,學前有翰林匾,諸生擊碎之。趙閉戶,諸生乃去。復至琦家,時琦尚未南歸,伊郎子寅服麻衣,迎諸生曰:「吾父已死矣。」眾以琦年六十餘信之,乃散。及十二月琦歸,子曰:「何以歸為?」迨明年乙酉,南都有議。大清至,乃免。

高去奢[编辑]

高去奢,北直真定寧晉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

葉澍[编辑]

葉澍,廣西籍,江西南昌豐城人。天啟丁卯舉人,官司務,偽吏政府司務。

別單開有:[编辑]

黃熙允[编辑]

黃熙允,福建泉州晉江人。崇禎辛未進士,官郎中。

吳之琦[编辑]

吳之琦,福建晉江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

兵部[编辑]

張縉彥[编辑]

張縉彥,字坦公,河南衛輝新鄉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尚書。三月十九辰時,同太監曹化淳,開齊化、東便二門,納賊以入朝,為太監王德化所擊,須盡拔,賊亦鄙之,竟戮之。一云南歸為實。

《大事紀》云:二十一日,內監王德化出朝,見兵部尚書張縉彥青衣待罪於皇極殿前。叱曰:「汝輩誤國至此,今不急殯先帝,乃復推戴新主耶?」縉彥曰:「此與我無干,自有主之者。」德化憤極,呼從者連擦其頰,縉彥掩面垂涕。

附記:張一方、蔡元吉[编辑]

張一方,大同人,善騎射,貌瘠而勇,望若饑鷹,少從曹文詔剿賊,所在有功。曹沒,從豫鎮陳永福守汴城,迄全。陳降賊,一方從之。及賊破京師,分營薊遵閑,乃逸去。時張縉彥朝房自縊死復蘇。自成使牛金星說降,不從,備極榜掠,乃命二賊挾之西行,遇一方於龍泉關,遂與脫身至太原。會賊將大索縉彥,一方與蔡元吉乃投偽將永福,差往河南。永福疑之,留驛符不發,及縉彥計脫,奔豐峪山,著黃冠走盤駝,地皆土黔,炙人肝而食,賊追捕甚急,忽一方與元吉俱至,遂脫於難。已而,賊捕縉彥於新鄉,一方、元吉潛衛左右。八月初五日,擒府縣各偽長,與縉彥入行山之吉崗。歸者人,有萬偽都尉黃來襲,互戰不勝。一方乃潛伏林中,射殺其長賊乃遁去。時一方年三十八,從縉彥南下,至睢陽殲賊事聞,授副總兵,駐兵睢陽,疽發而死。縉彥葬之睢陽城中。

蔡元吉,懷慶人,始祖從高帝戰有功,授懷慶衛指揮使。元吉薄武官不為,入弟子員,與張一方善。賊掠河北,陳永福降,元吉隨永福自匿。至燕雲,度紫荊、龍泉,經太原,皆與一方共之。張縉彥引而南,疏其事,授監紀推官。

  右兩人,本不列於從逆,予之附之者,見縉彥未嘗為賊戮耳。

耿章官[编辑]

耿章官,山東東昌館陶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員外。註兵政府屬。

朱國壽[编辑]

朱國壽,順天籍南直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員外。註兵政府屬。

方允昌[编辑]

方允昌,浙江紹興諸暨人。崇禎甲戌進士,官主事。偽兵部員外,督漕江南,乘方舫至宿遷。

別單開有:[编辑]

鄒魁明[编辑]

鄒魁明,江西南昌人。天啟丁卯舉人,官員外。

趙開心[编辑]

趙開心,湖廣長沙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員外。

黃紀[编辑]

黃紀,四川瀘州人。天啟甲子舉人,官主事。

修廷獻[编辑]

修廷獻,山東兗州府兗寧州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

張慎學[编辑]

張慎學,山東夏縣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

劉養貞[编辑]

劉養貞,四川印州大邑縣人。崇禎辛未進士,官主事。三月二十一於皇極殿前觸頭痛哭,請誅誤國奸臣張縉彥、魏藻德,陳演。賊云:先朝時何不早言,立斥之。後不知下落。

刑部[编辑]

張燦然[编辑]

張燦然,號松瞻,浙江湖州烏程人。崇禎庚辰進士,官郎中。偽戶政府少堂。

朱受佑[编辑]

朱受佑,南直鳳陽懷遠人。官生,官郎中。

黃昌允[编辑]

黃昌允,湖廣常德沅江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

劉慶蕃[编辑]

劉慶蕃,北直滄州人。崇禎戊辰進士,官主事。

吳文熾[编辑]

吳文熾,浙江籍,南直徽州休寧人。崇禎庚辰特用,官主事。

別單開有:[编辑]

歸起先[编辑]

歸起先,南直常熟人。崇禎癸未進士,新選主事。按起先已丁外難,阻兵未歸,遂有謂其受職偽防禦,或偽令者,再核。

工部[编辑]

繆沅[编辑]

繆沅,字湘芷,浙江錢塘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主事。偽國子監助教。

別單開有:[编辑]

何復[编辑]

何復,山東萊州府平度州人。崇禎甲戌進士,官主事。

趙之璽[编辑]

趙之璽,山西太原樂平人。天啟甲子舉人,官主事。

六科給事[编辑]

劉昌[编辑]

劉昌,河南開封祥符人。天啟乙丑進士,官戶科左給事中。偽太常寺卿。昌與偽相牛金星同鄉,最用事,百官錯刺,俱借焉。

申芝芳[编辑]

申芝芳,南直嘉定人。崇禎辛未進士,官禮科。偽諫議。初與行取推官吳適聯姻,及從賊,適絕其婚。

戴明說[编辑]

戴明說,北直河間滄州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吏科。偽諫議。方與李襄城拮據守城,明說乃特疏糾之,疑先有外心矣。

時敏[编辑]

時敏,字子求,號修來,南直常熟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兵科,江西督漕,偽四川宜賓縣令,或云錦州牧,非也。敏當城破時,客問作何計較?敏徐曰:「天下將一統矣。」赴選時,適吏部門閉,叩門大呼曰:「我兵科時敏也。」既授偽選,出都聞賊敗,遁歸故里。其家已為里中兒借名焚掠,波及族黨。敏歸,公然張蓋,訟之有司。自稱本科,傲睨閭里。知南都理逆案,攜家遠避去。

  一云士民焚掠,敏家三代四棺,俱劈毀。

赦從逆來歸,敏開屯大瞿山。

龔鼎孳[编辑]

龔鼎孳,南直合肥籍,江西撫州臨川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兵科。偽直指使。每謂人曰:「我願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小妾者,所娶秦淮娼顧媚也。湖廣按臣黃澍有疏。

傅振鐸[编辑]

傅振鐸,江西撫州金谿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兵科。偽縣令。

孫承澤[编辑]

孫承澤,順天籍,山東青州益都人。官刑科都給事。偽防禦使。

光時亨[编辑]

光時亨,南直桐城籍,祁門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刑科,偽諫議。北回目擊忠逆定案云:「闖逆召見,面加獎勵,隨諭以原官視事。」時亨寄書其子有云:「諸葛兄弟分事三國,伍員父子亦事兩朝,我以受恩大順,汝等可改姓走肖,仍當勉力讀書,以無負南朝科第。」

翁元益[编辑]

翁元益,南直上海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刑科。初擬諫議,夜間被賊兵打面腫,宋企郊嫌其貌醜,改四川縣令。

郭充[编辑]

郭充,陜西鞏昌隴西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刑科。偽政府屬。

高翔漢[编辑]

高翔漢,陜西鳳翔寶雞人。天啟甲子舉人,官工科右。賊入,即用為都直指,亦以同鄉有薦也。

御史[编辑]

柳寅東[编辑]

柳寅東,陜西鞏昌府徽州人。崇禎辛未進士,從天津入賀。

韓文銓[编辑]

韓文銓,陜西咸寧人。崇禎甲戌進士,官河南道偽諫議。

熊世懿[编辑]

熊世懿,湖廣麻城人。崇禎辛未進士,官河南道偽廬州府尹。別單開防禦使誤。平日講學,鄉人度其必死,竟不然。

蘇京[编辑]

蘇京,字培臯,山東安東人。崇禎丁丑進士,官江西道偽防禦使。

  淮安府有安東縣,此屬山東,再核。

陳羽白[编辑]

陳羽白,字眉大,福建漳州南靖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廣東道偽直指使。

蔡鵬霄[编辑]

蔡鵬霄,福建晉江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四川道。《國難錄》云:「擬京堂,因無缺未授。」

裴希度[编辑]

裴希度,字晉卿,山西太原籍,順天遵化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峽西道,授偽宏文館庶吉士。

塗必泓[编辑]

塗必泓,字印每,江西南昌人。崇禎辛未進士,官貴州道,掌河南道印。偽直指使,《睹記》云:「親見粘單。」

別單開有:[编辑]

徐一掄[编辑]

徐一掄,浙江上虞人,天啟甲子舉人,官山東道。

通政使[编辑]

趙京仕[编辑]

趙京仕,陜西漢中城固人。天啟壬戌進士,官本司左參議原官。

宋學顯[编辑]

宋學顯,南直長洲人。崇禎戊辰進士,官本司右參議。偽驗馬寺卿。《國難錄》註「原官」,非也。

大理寺[编辑]

吳履中[编辑]

吳履中,南直金壇人。天啟乙丑進士,官本寺寺丞。《國難錄》云:「夾一夾,托周鐘賄王旗鼓,授大理寺卿」。

錢位坤[编辑]

錢位坤,南直長洲人。崇禎辛未進士,官本寺右寺正。改偽四子監助教。城未破時,眾以邊才推之,已擬昌平巡撫矣。好官未做,惡名已蒙。《國難錄》云:「初牛賊不用,托周鐘夤緣,偽吏政府宋赴部時,向人曰:『我明日此時,便非凡人了。』京中有不凡人傳。」

周蘭[编辑]

周蘭,河南汝寧羅山人。崇禎庚辰進士,官本寺評事。偽政府屬。

尚寶司[编辑]

吳家周[编辑]

吳家周,徽州歙縣人,和州籍。天啟乙丑進士,官尚寶卿。偽大理卿。

光祿寺[编辑]

林銘球[编辑]

林銘球,福建漳州漳浦人。崇禎戊辰進士,官本寺監事。偽防禦使。

中書科[编辑]

呂兆龍[编辑]

呂兆龍,南直金壇人。崇禎庚辰進士,官中書舍人。四川成都府同知。先投御河,為賊所獲,夾一夾授官。

姜金允[编辑]

姜金允,山東掖縣人。崇禎癸未進士,官中書舍人。偽府戶。

國子監[编辑]

薛所蘊[编辑]

薛所蘊,河南懷慶孟縣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司業。偽祭酒,考監生二次。第一次首題,「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又題「為厚也高也」。一監生破云:「地天交泰,聖人所以大一統也」。薛大喜,遂列第一。惜遺其名。

李森先[编辑]

李森先,山東掖縣籍平度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博士。偽禮政府祠祭司從事。

吳道新[编辑]

吳道新,南直安慶桐城人。舉人,官助教。偽政府屬。

太僕寺[编辑]

葉初春[编辑]

葉初春,字匪岑,江西九江湖口人。崇禎戊辰進士,官本寺卿。偽兵政府少堂。或註刑政府侍郎,或註大理寺丞,疑誤。聞葉公為人頗忠厚,然其子作縣,破數百家,人稱「虐葉」。至今咒詛不絕,或亦禍之延也。

李元鼎[编辑]

李元鼎,江西吉水人。天啟壬戌進士,官本寺丞。偽太常寺卿。

行人司[编辑]

沈元龍[编辑]

沈元龍,南直吳江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光祿寺署丞。偽兵政司。頗用事,為吳中逋客主人。

許作梅[编辑]

許作梅,河南新鄉人。崇禎庚辰進士,官行人。偽政府屬。

張元輔[编辑]

張元輔,山西汾州孝義人。崇禎丁丑進士,官行人。偽學政。《國變錄》註員外。

李丕著[编辑]

李丕著,山西平陽曲沃人。崇禎丁丑進士,授原官。

郝晉[编辑]

郝晉,山東登州棲霞人。崇禎戊辰進士,官順天府尹。夾二夾留用。

黃國琦[编辑]

黃國琦,江西瑞州新昌人。山東滋陽和縣,行取在京。註縣令。《國難錄》註府尹。

候選癸未進士[编辑]

胡顯[编辑]

胡顯,四川井研人。註縣令。

武愫[编辑]

武愫,陜西西安涇陽人。偽徐淮防禦使。

程玉成[编辑]

程玉成,四川重慶江津人。偽教職。

王爾祿[编辑]

王爾祿,北直清苑人。偽教職。

楊儆[编辑]

楊儆,北直順天人。偽揚州府尹。

吳剛思[编辑]

吳剛思,南直武進人。偽兵政府從事。

《國難錄》尚有:[编辑]

張鳴駿[编辑]

張鳴駿,註偽直指。

賀王盛[编辑]

賀王盛,註偽太僕寺丞。

王於曜[编辑]

王於曜,偽鳳陽府尹。

鄒魁明[编辑]

鄒魁明,偽淮安府同知。

徐蒙麟[编辑]

徐蒙麟,偽山東防禦使。

王臯[编辑]

王臯,偽四川縣令。

侯恂[编辑]

侯恂,河南歸德商邱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兵部尚書。坐封疆獄下。偽工政大堂。

楊枝起[编辑]

楊枝起,松江金山衛人。崇禎甲戌進士,官戶科給事中。坐罪輔周延儒案下獄。偽吏政府從事。故事:選司最重,謂之選君,賊企郊專政,但委唱名侍立,竟日不敢參一語。

張若麒[编辑]

張若麒,字天石,山東萊州府膠州人。崇禎辛未進士,以兵部郎中出監軍,督戰失機,下獄。一時出獄者甚眾,從逆當不止此,恨不能悉知也。

  《甲乙史》云:三月二十,賊盡放貫城罪囚,張若麒、侯恂皆參謀,若麟自稱寧錦之功,又言天下壞於黨人,賊皆然之。都司董心葵,亦自獄出。備言中國情形及江南勢要,自成大賞之。

從賊入都諸逆臣(附)[编辑]

牛金星[编辑]

牛金星,河南人。天啟丁卯舉人,偽天佑閣大學士。

宋企郊[编辑]

宋企郊,山西幹州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吏部(回籍),偽吏政府大堂。

  一云陜西西安有幹州,再核。

顧君恩[编辑]

顧君恩,拔貢生,偽吏政府選郎。

楊王休[编辑]

楊王休,北直河閑鹽山人。崇禎庚午舉人。官山西潼關兵備。偽戶政府大堂。

蘇京[编辑]

蘇京,安東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御史,巡按河南。

喻上猷[编辑]

喻上猷,湖廣籍,江西豐城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御史。

鞏焴[编辑]

鞏焴,陜西慶陽真寧人,崇禎辛未進士。官湖南督學參政,降賊,偽禮政府大堂。

傅景星[编辑]

傅景星,字夢禎。崇禎丁丑進士,偽兵政府大堂。河南歸德睢州人。為平陽知府。

黎志升[编辑]

黎志升,湖廣岳州華容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山西督學參議。偽兵政府少堂。

安興民[编辑]

安興民,天啟丁卯舉人,偽刑政府大堂。

陸之祺[编辑]

陸之祺,浙江嘉興平湖人。萬曆己未進士。官陜西左布政。偽刑政府左堂。

李振聲[编辑]

李振聲,陜西米脂人,崇禎甲戌進士。偽工政府大堂。

王學先[编辑]

王學先,崇禎庚午舉人。偽通政司。

韓霖[编辑]

韓霖,北直永平府舉人。大同陷,降偽參謀。此故長州尹韓原善子也。向以禦敵自負,今乃為賊用耳。

王則堯[编辑]

王則堯,山西冀城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山東布政司參政。偽順天府尹。

魏天賞[编辑]

魏天賞,偽淮揚運使。

王華[编辑]

王華,偽崇文館學士。

王孫蕙[编辑]

王孫蕙,字晦季,南直無錫人。崇禎甲戌進士,欽補大名府浚縣知縣。偽長蘆運使。長洲陳濟生於四月十八,在河西務遇見其舡,與新選偽淮揚運使魏天賞同行,聲勢甚赫。

孫以敬[编辑]

孫以敬,南直太倉人。崇禎丁丑進士,官長垣縣知縣。集友人寓所,有同年亦與席,或言城破,尚不信,見街市狂奔狀,友人倉惶辭去,孫了無驚色,徐步歸寓,則賊將已拘家奴矣。問主人何在,不肯言,竟斃杖下。以敬竟投單為偽刑政府從事,負此仆矣。以敬美豐儀,善與人交友,人多親愛之。本州有請為討檄,莫有應之者。

顧芬[编辑]

顧芬,南直無錫人。崇禎丁丑進士。官河開府推官。偽四川成都府同知。

周壽明[编辑]

周壽明,湖廣蘄水人。崇禎丁丑進士,官北直曲周縣知縣。偽揚州防禦使。

吳達[编辑]

吳達,南直無錫人。崇禎庚午舉人。官北直邯鄲縣知縣。偽四川巴縣令。

董復[编辑]

董復,南直武進人,崇禎癸未副榜。官北直保定府推官。偽北直真定州牧。

康熙十年辛亥四月初五下午 天節子 書於 社埄之王館。
宋獻策(補遺)[编辑]

獻策通天文,善占驗,有官犯潛匿,按方指示,無不就獲。有識之者,數年前曾在海岱門外起數,或以為賊間也。天下呼為「宋矮子」。

孔孟討賊文[编辑]

君臣之義,察乎天地。少之時,誦其詩,讀其書,將為君子焉。及其壯也,仕則慕君,行乎富貴,尊其位,重其祿,君之視臣如手足,如彼其專也。天作孽,賊民興一人橫行於天下,從之者如歸市,殺人盈野,殺人盈城。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弒其君者自成也。有大人者,相向而哭,北面稽首再拜,見危授命,守死善道,豈不誠大丈夫哉!有賤丈夫焉,好貨財,私妻子,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不保社稷,不保宗廟,或告之曰:是誰之過與。則曰:非我也。兵也。君無尤焉。殘賊之人,迎之致敬以有禮,朝將視朝,端章甫,衣夫錦,早起而往拜之。將入門,戰戰兢兢,有所恐懼。入門,則不知足之陷之,手之舞之,尊為天子,序爵小大由之。立於惡人之朝,樂莫大焉。出語人曰:二三子,何患乎無君。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見牛事之以皮幣,事之以珠玉,為其為相與?過宋則往拜其門,脅肩諂笑,無所不至。繼而有師命,爰整其旅,環而攻之,賊仁者棄甲曳兵而走。百官有司,如窮人無所歸,竊負而逃,茫茫然歸,驕其妻妾,無所用恥焉。噫!臣不臣,謂之賊。屢憎於人,親戚叛之,鄉人皆惡之,獲罪於天。死之日,狐貍食之,蠅蚋姑嘬之,然後快於心與,迸諸四夷不亦宜乎?君子曰:薄乎云爾,乃若其情。斷斷兮,罪不容於死。

甲申之變,降臣頗多。吾邑好事者,撮四書成語以嘲之。亦見文思巧妙,故附錄焉。


 卷二十一 ↑返回頂部 卷二十三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