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禮例宗 (四庫全書本)/卷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春秋五禮例宗 卷一 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五禮例宗卷一
  宋 張大亨 撰
  吉禮
  王正
  隠元年春王正月
  桓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十年十八年同
  莊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六年八年十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十年同莊三十二年不書王正者二十書王不書正者七
  閔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同
  僖元年春王正月二年三年四年六年八年十年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三十年三十二年同
  文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八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同文公十八年不書王正者八書王不書正者三
  宣元年春王正月三年四年九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七年同宣公十八年不書王正者十書王不書正者一
  成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六年七年九年十四年十六年十八年同成公十八年不書王正者七書王不書正者二
  襄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八年十一年十四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同㐮三十一年不書王正者十二書王不書正者六
  昭元年春王正月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同昭公三十二年不書王正者十三書王不書正者五
  定元年春王正月三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五年同定十五年不書王正者四書王不書正者四元年無正月
  哀元年春王正月八年同哀公十四年不書王正者八書王不書正者四
  人君即位之一年謂之元年嵗之初月謂之正月元者首也故謂之長謂之元惡之大亦謂之元以一年為元則人君自此而首庶物善惡自此而始也正者所以正物也以初月為正則四時於是取正焉先儒謂春秋以一為元又謂人君即位欲體元以居正而書稱太甲元年則謂一為元不獨春秋又曰元惡大憝則元不獨為善也凡正月毎嵗輙舉之則又不獨即位也王正月者左氏謂周正月也三代之正不同周以建子商以建丑夏以建寅春秋以周正為主故又曰王二月王三月焉明非王之正也國君即位得以改元而正月則不可改者葢即位之年自其身言之可以為首而正月則王所以同天下之尚非本之一人也先儒謂周官所稱正嵗與凡田狩郊祀之類皆兼用夏正攷之於經或合或不合然春秋所書則純用周正也王嵗頒其正於萬邦萬邦奉之無敢變亂以明大統之所在以一諸夏之所承自唐虞以來未之或改書所謂協時月正日是也周置太史以掌之六卿於此班治政焉諸侯受而藏之廟嵗之首則朝廟而行之謂之朝正及其衰也太史失班諸侯失朝而天下始異尚矣然當是時周之法度自爵禄之籍諸侯固己惡其害已而去之獨王正未有輙變亂者聖人閔周室之不競思欲抗王道而黜僣差幸正朔之猶存則舉而冠於諸侯行事之上以明天命之未改而示天下之有尊且以見王政及於諸侯然後可責以尊王之義其或不書則周失班也隠公在位十一年一書王正月公榖曰隠不自正也元年有正所以正隠也桓公在位十八年四書王正月榖梁曰桓無王其書王者所以治桓及正宋公之弑曹伯之卒也定公元年不書正月榖梁曰定無正見無以正也夫正朔所以明時王之尚耳非以定人之邪正也隠立之是非當自其身見之何與正朔又桓以篡而不書則宣公之屢書宜不為篡矣隠之十一年春滕薛來朝榖梁曰時朝正也信斯言則彼年之春但當書時以明滕薛之正雖在正月所不得書也夫既以不得書月為例而又謂之以無正亦已誤矣
  即位
  隠元年春王正月
  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莊元年春王正月
  閔元年春王正月
  僖元年春王正月
  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定元年夏六月戊辰公即位
  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立
  隠四年十二月衛人立晉
  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
  凡君沒既殯則嗣子於是即位王制曰天子七日而殯諸侯五日大夫士三日以顧命攷之成王乙丑崩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康王即位則崩既九日矣魯昭公之䘮癸亥至自乾侯戊辰定公即位榖梁曰殯然後即位説者以䘮至之日為始薨則薨既六日矣葢䘮禮死與往日生與來日三日而殮自天子逹所謂聖人為之斷者是也若殯之日則各視其𦵏月焉故王崩三日而斂則作册度後七日而殯則康王即位昭公䘮至則為既斂之來日後五日而殯則定公即位士䘮禮曰死日而襲厥明而小斂又厥明大斂而殯自襲至大斂雖士亦三日士踰月而𦵏則殯與大斂固同日矣然大記謂士二七日而嗣子即位也即位之禮備於初䘮康王既受圭飲齊朝卿士邦君而誥之自稱曰予一人則禮既成矣諸侯亦然然經必踰年而後書者禮雖成猶未正其位康王由賔階隮見諸侯於應門之内也若既逾年則踐阼而負扆矣其有故而初禮或廢則踰年雖正位而不書葢禮不成也凡經不書即位皆以故廢也天王外諸侯之即位不書内外異也惟不以正立而魯及知者則書之曰立
  郊望
  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宣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
  成七年春王正月鼷䑕食郊牛角改卜牛鼷䑕又食其角乃免牛夏五月不郊猶三望
  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從乃不郊
  十七年九月辛丑用郊
  襄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
  定十五年正月鼷䑕食郊牛牛死改卜牛夏五月辛亥郊
  哀元年春王正月鼷䑕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
  魯頌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騂犧是享是宜夫魯以享帝為宜則郊祀非過也葢周之王業后稷肇之文武成之周公康之是故周使魯祀后稷以明周公功德之所本后稷配天者也於是乎郊焉孟獻子所謂郊祀后稷以祈農事是也鄭氏云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其説見於易緯然以禮攷之郊特牲則曰郊用迎長日之至明堂位則曰孟春祀帝大司樂則曰冬日至祀天於圜丘而公羊亦云正月用郊皆謂建子之月也獻子曰啓蟄而郊郊而後耕左氏亦然皆謂建寅之月也惟穀梁之説則自正月至於三月皆以為郊之時攷於經此三月者紀郊之變而不譏其郊則信乎其時矣葢自日至以及啓蟄陽浸長而農事興則報天祈榖所宜有事者也公羊二禮舉其始左氏指其終過與不及皆非禮也左氏又謂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則以郊時有常禮所必舉固無可否之疑特致嚴於牲與日耳牲有二曰帝牛稷牛日有三曰上辛次辛季辛子服景伯謂呉人曰魯以十月上辛有事於上帝先王季辛而畢自襄以來未之改也然定哀之世皆以正月用郊則是魯未嘗以十月郊也景伯之言豈以是紿呉人耶書曰類于上帝望于山川又曰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又曰柴望大告武成則古之祀天未有不望其山川者亦未有不郊而望者故曰望郊之細也諸侯所望不出其境内故魯惟三望而已矣
  宗廟視朔附
  隠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獻六羽
  桓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于太廟三月㑹于稷以成宋亂
  八年正月己卯烝夏五月丁丑烝
  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嘗
  莊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
  二十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閔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莊公
  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廟用致夫人
  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廟
  文二年二月丁丑作僖公主
  八月大事于太廟躋僖公
  六年閏月不告月猶朝于廟
  十三年秋七月太室屋壊
  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廟仲遂卒于垂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成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宫
  昭十五年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
  定元年立焬宫
  八年冬從祀先公
  哀三年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榖梁謂周公稱太廟魯公稱太室羣公稱宫公羊亦然而又謂太室為世室曰世世不毁也以左氏叅之當稱太室夫宫廟之别總羣公言之則曰廟指一公言之則曰宫而太室則當宫廟之中所以藏主者也舉廟則可以包宫室指宫室則不可以兼廟故凡稱廟者皆不主乎一宫也凡稱宫稱室者不徧及也葢禮稱七廟五廟則宫亦謂之廟詩稱閟宫則廟亦謂之宫書稱王入太室祼則周亦謂之太室然則二傳誤矣四時之祀曰禴祠烝嘗四時之間祀曰禘祫春秋有禘而無祫公榖以大事為祫周官則禘祫俱無鄭氏以獻祼追享為祫饋食朝享為禘盖凡祀皆謂之事所以事其先也與禮所謂嵗事同祫則於諸祭為大故曰大事禘亦曰事而祫不曰祫何也曰事之得失在祭則正其名以書之其得失不在是也而因是以見之則略稱事而已矣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則禘既以祼為主傳曰合食於太祖祫疑以食為主禘所以審昭穆故禮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則追享疑為禘祫以除䘮朝廟而列新死者故經曰大事於太廟躋僖公則朝享疑為祫凡除䘮必先祫者所以明反始之義也士虞禮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猶未配而特牲饋食禮筮日命筮但曰適其皇祖而不言所配則祫為除䘮之先祭明矣故始虞之祝亦曰哀薦祫事以祀事於是乎始而以合先祖為安故也自除䘮而祫率三年而禘五年而再祫因以為常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諸侯祫犆禘一犆一祫嘗祫烝祫夫春祭物不備故不可以祫餘三時可祫然天子則與時祀偕行諸侯夏祭則廢祫言諸侯雖夏猶不能兼享也禘則惟季夏之月葢於嵗之中舉之也諸侯夏不能祫而可以禘者禘以祼為主不必備物故也夫祫必以三時而禘惟六月則以除䘮之祭急於列新死者苟可以備禮則遂舉焉故雖除於春不過逾時而遂祫若必主於一時則必曠時而不列非致戚之道也大傳曰禮不王不禘又曰大夫士于祫及其髙祖然則祫自天子逹而禘惟王者可行今魯有禘者與郊同義夫禘本其所自出祫則及其祧主而已矣尊者所及逺卑者所及近理固然也然禘雖及逺而各禘於其宫則不若迎羣主而合祀於祖之為大故禘尊而祫為大事也晉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晉之僣禮葢不特一祀而杜氏遂以禘為天子諸侯除䘮之通祭亦誤矣
  
  桓五年秋大雩
  僖十一年秋八月大雩
  十三年秋九月大雩
  成三年秋大雩
  七年冬大雩
  襄五年秋大雩
  八年秋九月大雩
  十六年秋大雩
  十七年九月大雩
  二十八年秋八月大雩
  昭三年八月大雩
  六年秋九月大雩
  八年秋大雩
  十六年九月大雩
  二十四年秋八月大雩
  二十五年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定元年九月大雩
  七年秋大雩
  九月大雩
  十二年秋大雩
  左氏曰龍見而雩雩者常祀也常祀必有常處所謂舞雩之下是也曰大雩者非常也先王以謂隂陽愆伏理所必至而百榖所仰在於膏澤故先事而祈事至而不應則不憚再舉歸於厚民而已矣故大雩雖不時不以為過凡不可過者皆常祀之必以時舉者也或曰雩或曰旱或曰不雨榖梁謂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是也左氏公羊皆以書旱為灾不雨者不為灾也攷於經凡書灾必有驗於後如水旱而無榖與饑是已今但曰不雨而無所見灾焉則二説為然也然自春及秋不雨則害於播種豈不為灾葢天雖不雨而人事有以勝之則理無或害若乃人事不至則雖無水旱而害亦及之莊公之告糴是矣或曰灾必有騐於後則何必變文以示義曰所謂騐者灾成而民罹其害之謂也今曰旱則灾固害榖矣而民容有不罹其害者若其不雨則雖榖亦無所害此所以不同也





  春秋五禮例宗卷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