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朝野類要 (四庫全書本)/全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朝野類要 全覽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
  朝野類要       雜家類二雜考之屬提要
  等謹案朝野類要五卷宋趙昇撰昇字向辰自署曰文昌未詳何地其始末亦不可考是書作于理宗端平三年徴引朝廷故事以𩔖相從一班朝二典禮三故事四稱謂五舉業六醫卜七入仕八職任九法令十政事十一帥幕十二降免十三憂難十四餘紀逐事又各標小目而一一詳證其説體例近蔡邕獨斷宋至今五六百年其一時吏牘之文與縉紳沿習之語多與今殊如朝儀有把見科舉有混試之類驟讀其文殆不可曉是書逐條解釋開卷釐然誠為有功于考證較之小説家流資嘲戯識神怪者固逈殊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朝野類要原序
  僕自幼入京都觀公朝儀刑政事名理及聞夫搢紳間衆所稱謂皆蒙然無所知識求之於書甚爲簡略或無載紀後厯聞諸師友老先生指誨歲月寖久雖曰强記終不如弱文遂寄之毫楮姑目曰朝野類要逮今歲自江歸舎而舊本間爲䑕蠧之餘棄之可惜又以好事者來需苐須别錄旣病且懶遂移書札之費增而鋟之於木不獨有以應酬亦足以廣四方之見聞惟其宫禁内職不復紀錄非曰缺文實不敢也觀者當察焉端平丙申重九文昌趙升向辰識於雙桂書院







  欽定四庫全書
  朝野類要卷一
  宋 趙升 撰
  班朝凡十二事
  御殿
  本朝殿名最多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次起居則垂拱殿遇忌前假及祠祀日分則御後殿正旦冬至及聖節稱賀大禮奏請致齋則皆大慶殿賀祥瑞聖壽賜宴則紫宸殿宴對蕃使則長春殿試進士則崇政殿若賜宴則集英殿郊祀稱賀則端誠殿諸班直推垜子則射殿之類又有内殿如萬歲復古邇英蘃珠凝華福寧睿思殿今上皇帝建緝熈殿之類北宫後宫之殿又不一也
  朝儀
  趨朝之儀如出入不由端禮門不端簡朝堂行私禮交互幕次語笑諠譁殿門内聚談行立失序立班交語相揖無故離位拜舞不如儀穿班仗出之類皆謂失儀卽閤門彈奏有責
  常朝
  今之所謂常朝蓋正殿也又名垂拱殿大凡殿名遇禮例合御某殿則臨期設牌常朝則自九月中旬至來年五月中旬
  後殿
  常朝値雨則改御後殿
  六參
  又名望參謂一五日之常禮也在京大小職事及不釐務官趁赴望參不得連三次請假
  輪對
  自侍從以下五日輪一員上殿謂之輪當面對則必入時政或利便劄子若臺諫則謂之有本職公事若三衙大帥謂之執杖子奏事
  内引
  内殿引見則可以少延時刻亦或賜坐亦或免穿執也
  待漏
  宫内之前待漏院所以俟候宫門開及閤門呼報排班則穿執而入也又名待班閤子
  正謝
  凡宰執侍從命下之日即時赴新局當時便回却上辤免表奏之後朝命不允而已受方始正行朝謝
  舞蹈
  謂舞蹈有七拜大起居
  裹見
  有罪之人朝見如與免把見則仍舊穿執謂之裹見唯加武士簇擁也
  把見
  軍頭引見司等子驅擁有罪之人朝見也向來紹興末年四川宣撫司管押到招捉北界僞知虢州完顔守能知商州折可直嘗如此蓋唐以來朝見之儀有五此其一也今大禮赦及盛暑引疎决即亦用軍頭司擁見
  典禮凡二十事
  郊祀大禮
  京城之外大祭祀皆謂之郊祀如三歲南郊圜丘時北郊祀后土皇地祗明堂中謂之明堂大禮
  五使
  凡大典禮皆有之如郊祀明堂則有大禮使禮儀使儀仗使鹵簿使橋道頓逓使之類山陵亦有總䕶按行覆按修奉橋道頓逓使之類又有修奉都護皆大臣帥座為之
  鼓吹
  禮寺之太常樂也
  警場
  大禮等辦嚴也皆用上軍及街仗司爲之
  宿衞使
  駕出合經宿皆有宿衞使向來駕詣慈福宫等亦有之昔日親征則有御營宿衞使
  習儀
  凡有大典禮習儀如郊祀大禮習五輅肆赦聖節習上壽儀及臨安府敎樂之類
  冊寶
  奉上尊號冊寶亦有奉上冊寶使用太常儀仗鼓吹也凡玉冊則金寶所謂冊者條玉爲之紅線相聯可以卷舒字皆金塡之或謂玉以䃈石代之所謂寶者印章也並文思院供造
  親饗
  車駕朝饗太廟也其典禮類郊祀
  朝獻
  四孟之月駕詣景靈宫也自神廟朝建此如在恤制内則權止
  分獻
  凡三歲大禮有大臣亞獻終獻之外衆天神則在壇下分獻其餘神則差官往各處行禮
  奏告
  凡有典禮祈禱皆差官奏告天地宗廟社稷五嶽四海等處
  致齋
  行祀事之官預先於本局致齋請不治事以謹潔其身也
  受誓戒
  三歲大禮干預行事官皆質明赴尚書省受誓戒然後致齋
  恭謝
  大典禮之後車駕詣景靈太乙兩宫行恭謝之禮
  分詣
  四孟朝獻如値雨及有事故或第二日値雨皆命宰執分詣諸殿行事
  幸學
  車駕幸太學則有恩例蓋古之養老尊賢之故事
  釋奠
  二月上丁日也凡學官並祭官太常禮官郎官皆赴太學大成殿同諸生行禮亦分爲初中終三奠用太常樂八月同
  降香
  凡祈禱晴雨皆降御香乃内侍省掌其事差快行賫送重則差内侍供奉官
  避殿損膳
  昔時水旱祈禱未應并天變星象邊鄙未寧則聖上有避正殿減常膳之謙禮
  輟朝
  凡大臣等薨皆有禮例特輟視朝三日或五日
  故事凡三十三事
  八寳
  自秦得和氏之璧以爲傳國玉璽其文曰受天明命旣壽永昌後子嬰捧以降高祖於軹道者是也在漢則符璽令掌之增爲六璽至晉惠帝北征亡失六璽石季龍得之遂改其文曰天命石氏迨唐亦有符寶郎而五代唐末帝遭亂攜以自焚故郭周重造八寶而以天下傳本朝謂受命之寶鎭國神寶天子之寶皇帝之寶天子行寶皇帝御寶天子信寶皇帝信寶且各有所用如受命之寶惟封禪用之其他各朝增置殿寶不在此數
  大朝會
  本朝禮制有元日大朝會如古之諸侯述職也凡監司帥守悉赴正旦大宴鄉貢進士亦預焉諸道之進奏官亦預焉蓋進奏官乃唐之藩鎭質子畱司京都承發文字如今之機宜故謂之侯邸
  鎖院
  凡言鎖院者機密之謂也故試士撰麻皆如此試士則所差官預先入院議題有司排辦撰麻則全番或半番快行節次往學士宅第傳宣俟傳宣快行來足學士上馬朝服修帽隨簇入院造赦頭尾則亦然若別有直宿學士或直院則出避之當夜依宣撰述如不可行者繳奏之謂之封還詞頭若可行則撰畢進呈關報閤門宣詞令舎人令同閤門宣詞令舎人鎖宿且當晩御史臺閣門報明日宣麻則文武百寮赴文德殿聽之如不可行則又有執政不押麻之例卽臺諫得以執奏矣除拜大臣則上旬后妃中旬餘官下旬俗謂下旬剥麻非也或偶置之耳
  迎駕
  車駕出幸經由在京去處凡百司局務官吏僧道在百步之内並迎駕往回起居若免拜則秖奏聖躬萬福山呼若免起居則不排設彩亭香案也
  駕頭
  孔毅父談苑云駕頭者祖宗即位時所坐也皇朝類苑曰謂之正衙法座香木爲之加金飾四足墮其角其前小偃織藤冒之駕頭至則宣贊喝引迎駕者起居也又沈存中筆談謂是中貴官捧月樣杌子於馬上今係閤門宣贊舎人
  躬請
  車駕毎春天或節序躬請北宫遊幸回則從駕官多是戎裝而用御馬院動樂今主上寶慶間躬請恭聖仁烈太后宫中宴賞是也戎裝謂免穿執祗服衫帶若武臣則服色袍御馬院掌聖上所乗之馬也所謂騏騎院敎駿營所掌者乃常朝並從駕者馬匹也如唐之立仗馬
  敎坊
  自漢有琵琶篳篥之後中國雜用外域之聲六朝則又甚焉唐時併屬太常掌之明皇遂別置爲敎坊其女樂則爲棃園弟子也自有敎坊記所載本朝增爲東西兩敎坊又別有化成殿鈞容班中興以來亦有之紹興末臺臣王十朋上章省罷之後有名伶達伎皆畱充德壽宫使臣自餘多隸臨安府衙前樂今雖有敎坊之名隸屬修内司敎樂所然遇大宴等每差衙前樂權充之不足則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樂已無敎坊舊人多是市井岐路之輩欲責其知音曉樂恐難必也
  等子
  軍頭引見司等子舊是諸州解發强勇之人經由逓傳至京師今則只取殿前舊司捧日等指揮人兵揀爲之故令於等子年勞授諸州排軍受事人員之職出職之日舊皆詣都進奏院行謝蓋奏院轄逓鋪故也等子之上謂之忠佐軍頭皆由百司人兵親兵及隨龍人年勞陞爲之或幕士帶之
  金雞
  大禮畢車駕登樓有司於麗正門下肆赦即立金雞竿盤令兵士捧之在京係左右軍百戲人今乃瓦市百戲人爲之蓋天文有天雞星明則主人間有赦恩
  聞喜宴
  在京則賜及第進士宴於瓊林苑中興以後就於貢院
  曲宴
  有旨内苑畱臣下賜宴謂之曲宴與大宴不同之義也
  聖節
  國朝故事帝后生辰皆有聖節名後免之只名生辰惟帝有節名蓋自唐明皇千秋節始也
  進香
  北宫聖節及生辰必前十日車駕詣殿進香
  滿散
  滿散者終徹也每遇聖節生辰宰執赴明慶寺預先開啓祝壽道場至期滿散畢賜宴
  曝書
  每歲七月七日秘書省作曝書會係臨安府排辦應館閣并帶貼職官皆赴宴惟大禮年分及有事則免
  聖祖
  眞宗皇帝尊九天司命天尊爲聖祖天尊大帝蓋倣唐尊老君故事也其詳載於國史又秘書有聖祖天尊大帝降臨記
  諸節
  自唐以二月一日爲中和節國朝因之以正月三日爲天慶節景德五年正月三日天書降四日爲開基節顯德七年正月四日太祖皇帝登位四月一日爲天祺節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一日天書降六月六日爲天貺節大中祥符三年六月六日天書降七月一日爲先天節後唐天成元年七月一日聖祖軒轅黃帝降十月二十四日爲降聖節大中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天書降是日禁屠宰行刑著爲令甲
  天慶觀
  諸州皆置建之所以奉聖祖天尊大帝
  報恩光孝寺觀
  高宗皇帝中興以來令諸州軍各建置報恩光孝寺觀一所追崇佑陵香火
  上貢
  諸州歲貢土產之物也即夏禹任土作貢之義
  宣賜
  俗謂經由閣門有司出給關照之物爲明宣賜不經由有司特旨賜之則曰暗宣賜
  擊門
  宰相動止謂陰有犦槊神衞之所以秦中歲時記言宰相儀仗有類牛頭形者即是也今之宰執出入其金吾先以物敲擊門臺謂報警犦槊神也
  免坐錢
  國朝向有除授遥郡某州刺史則亦有勅命下本州照應其州遇細銜公文則亦列其銜於後若本官他日經由本州則其知州合避㕔遜坐本義刺史即是正官也舊有除節度使者經由本鎮不欲入坐而本鎭迎送之外又有禮物俗名免坐錢今廢之
  收諸侯權
  唐以來藩鎭皆有質子畱京都而藝祖去襲封制知通資任以限之其餘節制兵權之類則中興制度也
  羈縻
  荆廣川峽溪洞諸蠻及部落蕃夷受本朝官封而時有進貢者本朝悉制爲羈縻州蓋如漢唐置都䕶之類也如今之安南國王每遇大禮則加封功臣字號而每歲差官押厯日賜之是也
  接送伴
  蕃使入朝差官待之來程有接伴使副回程則爲送伴
  館伴
  蕃使入國門則差館伴使副同在驛趨朝見辭遊宴
  伴射
  殿前馬步三司輪差借觀察承宣之官環衞四廂之職以伴蕃使射射於玉津御園勝則有金帶陞轉官資之賞
  私覿
  俗謂之打博蓋三節人從各以物貨互易也
  會食
  上庠有會食之禮諸百司亦有之凡同官輪日爲之唯陪蔬果盤飣之費
  上馬
  百司出局人從先報上馬者蓋舊禮只是乗騎自中興以來始乗肩輿也今從駕亦乗騎耳
  題名
  進士及第各集鄉人於佛寺作題名鄉會此起於唐之慈恩寺塔也若官司州縣㕔事各立題名碑者蓋脩遺忘爾
  春宴
  中興以來承平日久慶元間京尹趙師睪奏請從故事排辦春宴即唐曲江之遺意也即於行都西湖用舟船妓樂自寒食前排日宴會先宴使相兩府親王次即南班郡王嗣秀嗣濮王楊開府兩李太尉次請六曹尚書侍郎統兵官次宴節度承宣觀察使南班及都承知閣御帶環衞官次都司密屬官次宴卿監次宴六曹郎中郎官并是京尹館伴後京尹李澄遵故事奏請如前供辦後開禧以後兵興及追擾百色行鋪害及於民此宴不復舉矣


  朝野類要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朝野類要卷二
  宋 趙升 撰
  稱謂凡三十九事
  行在
  天子駐蹕之所在也古不聞之自秦漢方有此稱本朝有司初稱隨駕某司自眞廟後皆稱行在惟三省學士院臺諫内侍省之類不云行在蓋天子之司及常侍之謂也
  雜壓
  以官職混序進遷之列以定品秩高下序其列位
  五府
  兩參政三樞密
  兩府
  樞密並直太尉
  八位
  此蓋舊制左右僕射尚書左右丞中書侍郎門下侍郎之類
  三省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也中書擬定門下進畫尚書奉行紹興十五年中書門下併而爲一俱謂之制勅院
  兩省
  給舎并左右史也東省繳章西省掌詞頭記注
  兩制
  翰林學士官謂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類中書舎人謂之外制亦掌王言凡誥詞之類
  史官
  起居郎起居舎人謂之左右史掌記注日生機政又實錄院日厯所會要所皆編修國朝史文
  侍從
  翰林學士給事中六尚書及侍郎是也又中書舎人左右史以次謂之小侍從又在外帶諸閣學士待制者謂之在外侍從
  六院
  登聞檢院登聞鼓院官告院都進奏院諸軍司糧料院兩審計司皆儲材擢用之地凡作縣有聲等官多除此
  四轄
  提轄左藏庫文思院𣙜貨務雜買場謂之四轄亦爲儲材之地
  貼職
  宰執資格者帶觀文資政端明學士侍從資格者帶諸閣學士及以次侍從帶待制卿監資格者帶修撰直閣及京官直秘閣武臣帶閣門宣贊舎人之類
  機政
  宰執職事之謂
  朝典
  國之大法
  親民
  理治百姓監鎭知寨亦然
  長貳
  正官與副官之總名
  幕職
  僉判司理司法司户錄參節推察推節判察判之類幕者本以主帥出塞從權安營立帳而得此名如衞靑幕府是也
  上馬官
  敎授至㕔前上下馬故也
  寄居官
  又名私居官不以客居及本貫土著皆謂之私居寄居其義蓋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也
  判府
  宰相三公三少眞王出鎭方謂之判其餘乃過呼
  縣令
  未改京朝官宰縣也
  知丞
  已改京朝官也未改則帶權字只謂之縣丞
  軍使
  在縣之上軍監之下
  舉主
  依條制科格以薦名於朝廷者内有職司常員之分
  元老
  國之老舊名臣也
  宿儒
  久有名望之士也
  賢路
  淸要儲材陞擢之所也
  言路
  臺諫給舍也
  搢紳
  仕宦之稱本指其笏帶之類也
  儲材
  抜擢於此職以待進用也
  淸要
  職慢位顯謂之淸職𦂳位顯謂之要兼此二者謂之淸要
  冷官
  凡緩慢優閒之職是也因杜子美詩云廣文先生官獨冷後人遂專以號敎官
  麤官
  武臣及軍官之自謙或以爲譏
  開官口
  舊制及第人帶左字餘皆帶右字以左字像開口也今并不帶左右字
  院體
  唐以來翰林院諸色皆有後遂效之即學官樣之謂也如京師有書藝局醫官局天文局御書院之類是也即今畫家稱十三科亦是京師翰林子局如德壽宫置省智堂故有李從訓之徒
  世賞
  書曰賞延於世即今之奏蔭之類
  選調
  承直郎以下廸功郎以上文資也又謂之選海以其難出常調也
  未出官
  謂文學助敎將仕通仕登仕下班資法之類
  十三階
  右武以上至刺史爲止法
  舉業凡四十八事
  治經
  春秋兼三傳易書詩二禮各以一經仍各兼語孟謂之小經若詩賦人舊亦曾兼一經今免
  武舉
  分二等蓋絶倫者挽二石以上力斗平等者挽九斗以上可也至日步射兩箭馬射正背共五箭爲頭場
  三場
  第一場本經義三道小經義各一道計五道若詩賦人八韻賦一道省題詩一首第二場論一道第三場策三道仍各有格式條限若武舉則以弓馬爲第一場其次七書義五道其䇿三道
  州縣學
  即古者國有庠鄉有校之義本朝宰相王安石增制應補之法考試陞賞與貢舉不相干慶元以來又增闢齋名以廣武舉之士蓋從臣寮請也
  簾試
  補試中者再於長官簾前試一次治經人作語孟義詞賦人作省題詩優者行食其有任子銓試過赴吏部簾試經義破題或有詩亦謂之簾試
  供課
  州縣學生分旬習試三場各給冊子供呈上庠亦然
  堂試
  州學考試考分將來由此陞補
  陞補
  堂試累中人推賞至於陞入上庠
  補試
  州縣學春秋兩放補試白身人本經中者注籍
  混補
  天下士人不限有無學籍皆得赴試本經一場中者入上庠
  大補
  選試舊舉待補及州縣學等級該恩士人陞上庠也
  待補
  三場内只第一場合格及補試内只大經合格蓋恐黜下之可惜故以此勉其學者惟武舉只弓馬合格者待補謂之一事中
  私試
  每月試一場凡滿季計三場謂孟月本經仲月論季月策並鎖試於前廊以學官主文考校惟公試之月免
  公試
  每歲春二三月之交公試兩日三場謂第二日論策各一道并差外官於貢院主文以學官干預考校
  内舎
  入上庠宗學者皆外舎生若校定滿年行食分數之人如公試中等即依例陞補内舎與公試㮄同出自後方得爲長諭若内舎私試連三次不中者降爲外舎
  上舎
  内舎校定分數人兩年一次試陞上舎凡九月内鎖院三場以優等平等取人其法嚴於省解也中者自後不復赴公私試只赴上舎試以趲釋褐如入學六年得爲釋褐者謂之走馬上舎
  釋褐
  上舎試中優等者釋褐以分數多者為狀元其名望重於科舉狀元
  神童
  十歲以下能背誦挑試一經或兩小經則可以應補州縣小學生若能通五經以上則可以州官薦入於朝廷而必送中書省覆試中則可免解
  覆試
  童子舉及應制科人先進呈論策卷子如稱旨必送中書省覆試内童子赴都堂於宰執前同中書省官挑試
  量試
  州縣學略而小試其才也
  請舉
  赴解試之謂也古者舉賢之制
  保頭
  舉人三舉終場者得爲解試保頭
  解試
  依額取人薦名於朝廷謂之鄉貢若從來無學籍者經營請舉則必費力如曾赴混補則猶庻幾於科舉也此係本州及第出身官主文考校其武舉只就殿步帥前試弓馬中者然後赴鎖院考試七書義并策蓋武舉者保官徑奏名引試也
  漕試
  轉運司承集本路見任官牒送到隨侍子弟及五服内親如州府解試法但漕司員額頗寛容也係選差本路官主文考校
  附試
  因事在他鄉而未能歸本貫者皆就轉運司附試只是取人太少却易爲文才
  免解
  在學及格或遇特恩
  比試
  武舉士人先試經義一次然後赴解試
  省試
  除四川外諸州及漕司解士就禮部貢院鎖試名曰省試
  免省
  上舎試取中在省試前即免省赴殿
  還省
  前舉已中解試人因丁憂事故之人於今舉還試
  類試
  四川州軍解士只就安撫制置司類省試畢徑赴殿試
  殿試
  本朝例就崇政殿鎖試考試策一道畢日唱名
  還殿
  前舉已中省試人因事故未赴殿者今舉還試
  免殿試
  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後第一次謂之龍飛㮄又嘗因諒陰皆曾免試秪詣唱名
  唱名
  謂之臚傳聖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為一班其餘逐甲各為一班
  恩科
  年高而到省多次特奏名其魁亦賜同出身而次甲則得文學之名俟赦文内於銓試或於銓注即授權尉之類亦有雖年及而未願就恩科亦從便仍舊赴省
  三元
  解試省試並爲魁者謂之雙元若又爲殿魁者謂之三元然多是免殿故也蓋殿試以策取人難得必魁治經義人也
  黄甲
  正奏名五甲也吏部謂之黄甲闕㮄第五甲舊多貴顯故或稱為相甲
  探花
  選年最少者二人於賜聞喜宴日先到瓊林苑折花迎狀元吟詩此唐制久廢今人或謂第二名為探花者非是
  擔榜
  戲謂第五甲末名為擔榜狀元
  宏辭
  自唐以來有之本朝之制尤嚴上自秘書下及俗文無不博覧蓋所學他日翰苑竝掌雜著也鎖試隨貢舉之歲三場議論並以文字合格中選取人無額也
  賢良
  即漢舉賢良之制也本朝尤嚴紹興間嘗令背記九經注疏而學者遂少後臣寮請免之止令記其義鎖試之日三時六論如五題合格即中選
  銓試
  奏蔭出身人各占經趁赴春銓試中選即參部若是登仕郎以下即換選人文資也黃甲年分則第五甲人就附試之
  拍試
  武臣奏補人銓試弓馬者謂之拍試并挑試律文
  刑法試
  奏補人願試刑法者兼治兩小經如中選即入大理評事或是刑司檢法官次第可至刑部尚書
  敎官試
  及第出身次甲人合試敎官者依次試本經詩賦中選即注諸州敎授
  召試
  及第出身次甲人已厯仕者召試館職中選卽爲秘省官若武舉人召試閣職則為舎人所試文字尤精細於常制
  試換
  武臣願換文資者如銓試之制若奏蔭人并武舉及第官願再試出身者從便應解試赴省惟年勞補授及雜出身人不許換也
  醫卜凡六事
  醫學
  如太武學設齋仍如舉人入試程文於判局下又有敎授
  判局
  判太史局即自挈壺靈臺郎五官正及大夫遞遷充判局判太醫局自齋舎執事遞遷充判局
  國醫
  此名醫中選差充診御脉内宿祗應此是翰林金紫醫官
  試補
  星學則於本局試算造大厯測驗乾象醫學則赴禮部貢院三場選試於難經素問脉經本草仲景傷寒論聖惠方病源此七經内出題第一場則墨義三道脉義二道第二場大義三道假令論方義一道第三場假令法二道運氣一道比之士人止不赴殿試其舉業亦為科場
  局生醫生
  如前試補中則曰局生學生入學次第試補遷改職事如庠序例
  出官
  醫學出官則補醫職注授京寺監修合官辨驗官及諸州軍駐泊醫官








  朝野類要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朝野類要卷三
  宋 趙升 撰
  入仕凡十二事
  及第
  文武舉正特奏名皆為及第出身
  奏補
  文武臣入仕及格卽依本身官照格法遇大禮奏蔭弟姪子孫若侍從以上許降資授異姓如官雖及而考未及則身後恩澤
  捧香
  后妃親屬該恩得官者謂之捧香恩例
  西官
  親王南班之壻號曰西官卽所謂郡馬也俗謂裙帶頭官
  軍班
  内外諸軍兵并班直軍頭司等人年勞或有功得官皆是
  年勞
  内外百司吏職及諸州監司吏人皆有年勞補官法俗謂出職是也免銓試徑注差遣
  雜出身
  非及第奏補年勞之類者謂之雜出身
  保引
  内外百司差遣皆以恩例保引親屬係籍待試或超補非比州縣泛常差補也
  進納
  有因納粟賑糶及助邊者有只納粟則得不理選限文資者俗謂之買官此不可以就試出身也
  封贈
  生曰封死曰贈自有格法典例外有年及百歲即加封一資而致仕也
  歸附等
  歸正謂原係本朝州軍人因䧟蕃後來歸本朝歸順謂元係西南蕃蠻溪峒頭目等納土歸順依舊在溪峒主管職事歸明謂元係西南蕃蠻溪峒久納土出來本朝補官或給田養濟歸朝謂元係燕山府等路州軍人歸本朝者忠義人謂元係諸軍人見在本朝界内或在蕃地心懷忠義一時立功者
  脚色
  初入仕必具鄉貫户頭三代名銜家口年齒出身履厯若注授轉官則又加舉主有無過犯崇觀間即云不係元祐黨籍紹興間即云不係蔡京童貫朱勔王黼等親屬召保官結罪慶元間人加即不是僞學近漸次除去差除凡十一事
  中旨
  自禁中降下御筆或直旨付有司施行
  參堂
  京朝官不於部授卽於廟堂陶鑄差遣謂之參堂又曰干堂亦曰堂闕或差選人者
  呼召
  欲見宰執者具名刺門狀計會本府書司直省官謂之下呼召候呼召即隨引參見
  堂除
  都堂奏差者也武臣即經樞密院專差員闕則曰樞密院劄子或樞密院奏云
  參選
  吏部四選尚書左選掌承務以上右選掌武翼郎以上侍郎左選掌廸功郎以上右選掌承信郎校尉以上兵部掌下班祇應進義進勇副尉等刑部掌進武副尉所謂參部注授也
  擬差
  四選兵部奏擬差遣
  殘闕
  年老免銓試人或雜出身等人卽注殘闕零員闕差遣
  辟差
  帥撫監司郡守或奉選使堪倚用之人具名詣闕奏差
  定差
  四川州縣只就各路轉運司爲銓選參注差遣每孟月出榜仲月參注季月申發請朝廷給降付身文字内亦有通判員闕者若因事到闕亦許歸吏部或參堂陶鑄者其二廣亦間有之
  差攝
  帥撫監司州郡選有官或待闕人攝職謂之權局本官自謂之被檄是也若白身人借攝文學助敎將仕郎副尉承信之類謂之白帖在法有禁
  旌擢
  謂賞有功績者特陞差職也
  起復
  已解官持服而朝廷特再擢用者名曰起復繫此二字或已年及致仕或在降責中朝廷再擢用之謂也陞轉凡十一事
  改官
  承直郎以下選人在任須俟得本路帥撫監司郡守舉主保奏堪與改官狀五紙卽趨赴春班改官謝恩則換承務郎以上官序謂之京官方有顯達且舉主各有格法限員故求改官奏狀最為艱得如得則稱門生
  減年
  磨勘轉官有四考或五考者該恩減其年數則給公據異日捧類收試
  寄理
  當轉官而官序之名犯家諱者權止且帶寄理二字他年併轉
  雙轉
  有軍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毎轉一官即雙轉兩官若及第出身人不轉奉直中散亦仍雙轉也
  特轉
  謂非循常法陞轉而特有指揮賞轉者
  越轉
  有功或及第人特越次第徑轉之類
  正法
  謂如文臣轉中大夫直候職及侍從格方許轉太中大夫若執政轉至金紫光禄大夫直候拜相方許轉行特進又如武臣轉至武功大夫若有軍功方許轉行右武餘人以三官比轉一官又如捧香只轉至訓武郎年勞只轉至承直郎之類
  回授
  合轉官而礙正法者許回授與弟姪子孫入仕或轉行
  比換
  内外百司吏職未該年勞而願比換者依格改換官資注擬差遣
  兩易
  俗謂對移也或因避嫌或以得罪被劾而罸輕者皆兩易其任或事妨者亦然
  賜出身
  元非科舉入仕而特蒙大用或賜同進士出身方可執政蓋國朝法也
  爵禄凡九事
  食邑
  官序及格合封諸縣開國男以上者隨有食邑户數蓋比古之小大諸侯得國也若又及格則有食實封幾百户舊制每實封一户隨月俸給二十五文其加封則自有格法
  職田
  外任小大官屬合得職田者月俸之外本州給還米斛凡到任一年分並四月以前理上者該給
  茶湯錢
  為兼職而給也
  賜借緋紫
  本朝之制文臣自入仕著緑滿二十年換賜緋銀魚袋又滿二十年換賜紫金魚袋又有雖未及年而推恩特賜者又有未及而所任職不宜緋緑而借紫借緋者卽無魚袋也若三公三少則玉帶金魚矣惟東宫魚亦玉為之
  伎術官服色
  醫官并太史官謂之文官頭武官尾蓋初入仕著緑及格則換紫并紅鞓帶又及和安春官大夫則或特轉之類而醫官有特賜金帶者
  兩鎭
  謂封兩處節度使
  兩國
  謂封兩國王及夫人
  襲封
  謂世代授此官也如兩嗣王主奉濮秀祭祀如孔子之後世封衍聖公如周世宗之後柴氏世封崇義公蓋二王後之故事也
  恩異
  如詔書及贊拜皆不名如肩輿入朝並賜元老大臣職任凡十事
  百司
  上自三省下及倉場庫務皆為百司或謂之有司又謂之京局
  内諸司
  自内侍省以下在禁中置局并應屬内司子局者皆是也
  左右廂
  廂官之名取廊廡間分職佐治之義今之城南北廂比通判資序蓋比擬開封府左右四廂舊制也若在城兵馬都監則又廊廡管押之義也故無刑禁
  外臺
  安撫轉運提刑提舉實分御史之權亦似漢繡衣之義而代天子廵狩也故曰外臺
  駐劄
  淞江都統諸路總管路鈐等及京畿東南將副之類皆曰某州駐劄者蓋本朝兵制所以示此乃天子之軍也
  牌印
  印司掌銅木朱記以牌詣本官請關印用印畢封匣復納之凡牌入則印出印入則牌出蓋立法防嚴之意也
  公參
  小官赴任詣長貳公參訖衙前聽候三日方敢退歸本職今制遂禁廷拜
  成資
  滿任也
  舉畱
  見任官有政績而吏民願得再任者須本處進士同耆老以下列狀經厯司舉畱次請上司申乞
  不釐務
  添差之官則不理政事也若許干預則曰仍釐務













  朝野類要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朝野類要卷四
  宋 趙升 撰
  法令凡七事
  一司
  在京内外百司及在外諸帥撫監司財賦兵馬去處皆有一司條法如安撫司法許便宜施行之類是也
  海行
  勅令格式謂之海行蓋天下可行之義也
  續降
  法所不載或異同而謂利便者自修法之後每有續降指揮則刑部編録成冊春秋二仲頒降内外遵守一面行用若果可行則將來修法日增文改創也
  進擬
  刑部定法斷獄奏呈也
  審覆
  大理寺定刑行下所屬州郡斷獄也
  勅杖
  謂降旨而杖之也
  罰直
  内外百司吏屬有公罪之輕者皆罰直入官每一直卽二百文足如贖銅之例
  文書凡十四事
  詔書
  翰林學士院四六句行文而為典故大事者也
  制書
  但是聖旨文字皆為制書
  手詔
  或非常典或是篤意及不用四六句者也
  御札
  又嚴於詔書
  德音
  泛降而寬恤也
  曲赦
  特降比赦頗輕乃專為一事一處有兵災罪眚之類
  赦書
  常制恕刑之命也
  翻黃
  監司州郡備錄赦文而行下所部也自慶元末諸縣亦降黃赦蓋從臣寮請也
  批答
  執政以上有章奏請則降批答以下則降詔
  宣帖
  惟軍校授宣理為恩例陞補
  白麻
  文武百官聽宣讀者乃黃麻紙所書制可也若自内降而不宣者白麻紙也故曰白麻自元和初凡赦書德音立后建儲大誅討拜免三公宰相命將曰制書並用白麻不用印
  諮報
  學士院關報朝省之稱
  書黄
  凡事合經給事中書讀并中書舎人書行者書畢卽脩錄錄黄過尚書省給劄施行如不可行卽不書而執奏謂之繳駁故俗諺曰不到中書不是官
  省劄
  自尚書省施行事以由拳山所造紙書押給降下百司監司州軍去處是也
  部符
  六部行符卽省劄之義其末必曰符到奉行
  勅牒
  凡知縣以上并進士及第出身並被指揮差充試官或奉使接送館伴及僧道被旨住持并廟額並給勅牒
  官牒子
  上司㝷常追呼下司吏屬只以片紙書所呼呌因依差走吏勾集
  奏劄
  又謂之殿劄蓋上殿奏對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見辭皆用此
  旦表
  在外帥守監司每月一日上起居表所以代朝參也各預先發上都進奏院臨期經閤門投進
  謝表
  帥守監司初到任并陞除或有宣賜皆上四六句謝表
  賀表
  帥守監司遇有典禮及祥瑞皆上四六句賀表唯冬至歲節不用四六句自有定式
  起居表
  鄕來在恤制内遇冬至故改之名為起居其他合用賀表亦如之
  慰表
  鄉來恤制皆上表稱慰
  百官表
  百官詣殿拜表皆宰相爲班首繫銜總之云文武百寮須云丞相臣某等係禮部郎官行詞
  奏牋
  若上后妃東宮則名之曰牋
  功德疏
  聖節則帥守監司各上賀表并道釋功德疏及進銀奏皆四六句經通進司投進
  萬言書
  上進天子之書也若上公侯則名之曰長書
  進狀
  經檢院者圓實封奏機密軍期事朝政闕失利害及公私利濟并軍國重事若經鼔院者疊角實封陳乞奏薦再任已得指揮恩澤除落過名論訴抑屈事本處不公及沈匿等事在京官員不法等事兩院狀封皆長八寸
  堂劄
  上宰執之公劄也
  白劄子
  上利便之書也與不題名之義同
  邊報
  沿邊州郡列日具幹事人探報平安事宜實封申尚書省樞密院
  奏案
  州郡或提刑司勘成大辟及合奏獄案也得回降則斷之若姦穢則只申省
  帥劄
  平時四川安撫制置司亦出給劄子蓋其重權兼主銓量差注類試事也其他安撫制置司便宜者亦出給劄子
  朝報
  日出事宜也每日門下後省編定請給事判報方行下都進奏院報行天下其有所謂内探省探衙探之類皆衷私小報率有漏洩之禁故隱而號之曰新聞
  政事凡四事
  廵按
  監司按四季廵視所部州縣者古因漢高帝遊雲夢之後漸廢廵狩述職之制故遣奉使以代之
  銓量
  審驗人材也如四川新任守倅去朝廷遠者免朝辭只赴安撫制置司銓量訖之任
  便民五事
  監司郡守到任半年各具便民五事奏上
  臧否
  監司歲具所部官美惡奏上謂之臧否奏若某員功過俱無者不具
  雜制凡十事
  禁謁
  百司門首謁禁者不許接客也若大理寺官則又加禁謁及亦不許出謁也
  式假
  除父母喪解官及承祖父母重服之外餘親之喪只給式假
  白堂
  公事取覆宰執也
  禀臺
  公事取覆御史也
  過堂
  尚書省密院屬官於入局日分持所議事上都堂禀白宰執而施行之
  家諱
  授職任而犯三代名諱者許避之如開禧初張嗣古除起居郎以犯諱辭免曾改名侍立修注官其餘若二名偏犯卽不避亦具辭免之
  奉朝請
  在京宫觀仍奉朝請者依舊趁赴六參也
  堂謝
  授官職朝謝畢謝宰執
  待罪
  具奏自劾也又宰執奏陳自謙之詞曰臣待罪政府或帥府獲逆冦恐難於上請先誅而後申奏待罪乃待朝廷責其專擅之罪諸州軍被火亦然
  違年
  過期不赴任也理為過犯批上印紙
  帥幕凡十七事
  安撫
  安撫之權可以便宜行事如俗謂先施行後奏之類是也通轄一路之兵民若宰執出鎭或曰安撫大使若沿邊又有管内安撫謂只轄本州也
  宣撫都督
  侍從以上稱宣撫卽平時安撫之義也執政以上則稱都督
  節制
  本朝兵制最為周密如節制之稱所以使寄戍之軍服其權也若平時鎭江府武鋒軍駐楚州則其州守臣有統轄屯戍之兼職
  招討招撫
  討者伐不道之臣撫者安故國之民
  便宜
  主將之從權行事也謂之便宜黜陟
  密詔
  自唐已有此蓋事干大計不欲明示則密遣圖之
  矯詔
  一時從權以濟其謀也
  檄書
  彰彼之罪惡所以出師之由以感動人心期與天下共誅之也
  報㨗
  奏勝之書也詩云一月三㨗
  露布
  誅討奏勝之書也
  蠟彈
  以帛寫機密事外用蠟固䧟於股肱皮膜之閒所以防在路之浮沈漏泄也
  挑戰
  兩陣旣立各以將出鬭也
  鏖戰
  乗勇而進也故漢注以為盡死殺人曰鏖
  巷戰
  城市之内接戰也如李存孝誤入長安之類
  野戰
  閲習驍鋭也
  刼寨
  夜間攻其營壘令其自亂然後以勁兵續之
  貫寨
  日間攻亂其營壘也











  朝野類要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朝野類要卷五
  宋 趙升 撰
  降免凡十五事
  遭章
  臺諫入奏疏言其罪以請貶其人也
  彈奏
  言其公罪及閤門御史臺糾其失儀等事
  合臺
  自長官以下各入一奏以言人罪也
  按劾
  謂按其事而申上或秖免其職
  降授
  降官者繫銜首帶此二字開禧征伐之際嘗有權免軍官帶此之官
  責授
  責者不限降幾官之數徑指低階責授之
  聽勅
  在朝大臣或被臺章或先乞出則一面般出國門於寺觀中安泊以待命
  南行
  仕宦得罪而南行者蓋二廣多是瘴煙遠惡及水土惡逆之州縣江西亦或有之所以貶於其處也
  剥麻
  本朝無誅大臣之典故大臣有罪亦多是先與宫觀然後臺諫上章得旨批依别日又宣麻降之漸次行貶
  居住
  被責者凡云送甚州居住則輕於安置也
  安置
  安置之責若又重則羈管編管
  勒停
  編管以上則必除名勒停謂無官也故曰追毁出身以來文字
  量移
  該恩原赦則量移近裏州軍
  逐便
  旣量移如又該恩則放令逐便
  叙復
  被責之久該恩叙復舊官者自有格法
  退閒凡四事
  宫祠
  舊制有三京分司之官乃退閒之禄也神廟置宫觀之職以代之取漢之祠官祝釐之義雖曰提舉主管某宫觀實不往供職也故奏請者多以家貧指衆爲辭降旨必曰依所乞差某處宫觀任便居住惟在京宫觀不許外居
  自陳
  因奏請得祠禄者將來尚可以復任職守若朝命與之則不任也故優恩又有理作自陳之名也
  岳廟
  選人使臣則監岳廟及宫觀之次等也
  引年致仕
  古之大夫七十而致仕之例也古則皆還其官爵於君今則不然故謂之守本官致仕惟不任職也若雖未及七十但昏老不勝其任亦奏請之故曰引年
  憂難凡九事
  致仕
  官員不禄先乞守本官致仕續奏身故者縁致仕合有蔭補恩澤也
  遺表
  大中大夫以上不禄者旣奏致仕復上遺表則又有遺表恩例
  草土臣
  丁憂者旣發喪居憂如具銜只稱草土臣
  駕幸臨奠
  本朝禮例毎大臣薨皆駕幸其府第臨奠之恩多是其子孫上表辤免之
  勅𦵏
  差中貴官監䕶喪事
  宣𦵏
  賜資財令辦𦵏事喪家多願宣𦵏蓋省費於勅𦵏也
  丁憂
  父母憂解官持服承重者亦同軍官免之若餘親則有給式假法
  諡法
  自古有之所以定生前之德行每一字其義取用之端甚多本朝立法有雖無官而有德行者亦賜之皆有擬文一道太常博士撰吏部考功奏行之
  從吉
  大祥畢禫服終踰月從吉謂改吉服也然後朝見或參選
  餘紀凡十七事
  書舗
  凡舉子預試并仕宦到部參堂應該節次文書併有書舗承幹如學子乏錢者自請舉至及第一併酬勞書舗者
  承受
  仕宦在外任者自有專一承受幹當之人或是百司係籍人或是門吏凡有大小事務為之了辦
  陶鑄
  宰相擢用仕宦謂之陶鑄者取造化之義向因畱相家諱鑄遂易為陶鎔正如避冦相名秖書此准字也
  宅引
  宰執入堂前有朱衣乗騎對引若無常朝之日則自府第入堂治事謂之宅引入堂
  告詞
  有四六句者有直文者并書於告軸然侍從以上須是四六句行詞凡在内但是班朝百司雖廸功郎亦有之若外任須是京官通判以上則命詞也若節度使以上則又先次宣降麻制矣
  網袋
  侍從以上資格者官告皆有紫絲銀鐸鈴網袋貯之
  望祝
  如五岳四瀆之類則毎歲皆降御名祝版祝之若其餘去處皆望祝之
  車馬
  宫人出入其兵士呵喝車馬者蓋舊來只自乗坐車子也中興以來用肩輿亦喝車馬
  揀班
  班直等皆自三衙舊司指揮人兵及皇城司親事官揀中等之人充之如捧日揀過東三班天武揀過御龍直驍騎揀過騎御馬之類然本朝之制班直不置隊伍若敎習武藝臨期整辦旗號此最良策也
  京畿將
  京師舊有十將令第二將駐劄臨安府者緣昔日差出招捉冦盜因而屯此也
  破白合尖
  選人得初舉狀謂之破白末後一紙凑足謂之合尖如造塔上頂之意
  勘過
  在京關支請給等事須經糧料院審計司勘過及關會太府寺方可支給其外路大軍錢糧自有分差糧審院施行
  打視
  庫務差遣人及投軍人須遠視目力喝其指數謂之打視防其目疾爾
  輪筆
  官員分以文字書押或以日或以長貳分而判押之謂
  集注
  左右選注闕集長貳廷坐而下列願注授之人高唱其闕而問之以授窠闕
  期集
  應舉士人欲共陳其利便則指定一所在會集諸人定議以申明之行都差注諸大寺院頭首亦集諸頭首相聚定議此人行檢保明申差亦謂之期集
  同年鄉會
  諸處士大夫同鄉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學相聚作會曰鄉會若同榜及第聚會則曰同年會





  朝野類要卷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