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序錄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治風通用

○防風 防己 秦膠 獨活 ○芎窮

治風眩

菊華 飛廉 ○躑躅 ○虎掌 茯神 ○白芷 杜若 鵄

頭面風

○芎藭 ○薯[艹+豫] ○天雄 山茱萸 ○莽草 ○辛夷 ○牡荊子 ○藁本 ○麋蕪 ○葈耳 蔓荊子

中風脚弱

石斛 ○鍾乳 ○殷[艹+孹] ○孔公[艹+孹] ○流黃 ○附子 丹參 ○甘竹瀝 大豆卷 ○豉 ○天雄 ○側子 ○五加皮
久風濕痺

菖蒲 ○茵芋 ○天雄 ○附子 ○烏頭 ○細辛 ○蜀椒 牛膝 天門冬 ○朮 丹參 石龍芮 ○松葉 茵陳 ○松節

賊風攣痛

○茵芋 ○附子 ○側子 ○麻黃 ○芎藭 草薢 苟脊 ○白鮮 白及 ○葈耳 ○猪椒 杜仲

暴風瘙癢

蛇床子 ○蒴藋 ○烏喙 蒺藜 茺蔚子 青葙子 景天 楓香 ●藜蘆

傷寒

○麻黃 葛根 ○杏人 茈胡 前胡 ●大青 ●龍膽 芍藥 薰草 升麻 ●牡丹 ○虎掌 ○朮 防己 ●石膏 牡蠣 貝齒 鱉甲 ●犀角 ●零羊角 葱白 ○生薑 ●豉 ●溺 ●芒消

大熱

●寒水石 ●石膏 ●黃芩 ●蝭母 ●白鮮 ●滑石 ●玄參 ●沙參 ●苦參 茵陳 ●鼠李皮 ●甘竹瀝 ●枝子 ●蛇苺 ●白頸蚯蚓 ●糞汁 ●大黃 ●芒消

勞復

鼠屎 ●豉 ●竹瀝 ●糞汁

溫瘧

●恒山 蜀漆 鱉甲 牡蠣 麻黃 ●大青 ●房葵 猪苓 防己 茵芋 ○白頭翁 女青 ○巴豆 ●蕘華 白薇

中惡

○麝香 雄黃 丹沙 升麻 ○乾薑 ○巴豆 ○當歸 芍藥 ○吳茱萸 ●鬼箭 桃梟 桃皮 烏鷄 ○蜈蚣

霍亂

人參 ○朮 ○附子 ○桂心 ○乾薑 ○橘皮 ○嘔啘 ○厚朴 香薷 麕舌 ○高良薑 ○木瓜 轉筋 ○小蒜 ○鷄舌香 楠材 扁豆 ○荳蔻

大腹水腫

●大戟 ●甘遂 澤漆 ●葶藶 ●蕘華 ○芫華 ○巴豆 猪苓 防己 ○桑根白皮 當陸 澤蘭 郁核 ●海藻 ●昆布 ●苦瓠 ●瓜蒂 小豆 ●鱧魚 ●鯉魚 ○朮 赤茯苓 大豆

腸澼下利

○赤白石脂 龍骨 牡蠣 ○乾薑 ●黃連 ●黃芩 ○當歸 ○附子 ●禹餘糧 ●藜蘆 黃蘗 ○雲實 ●枳實 ●礬石 烏梅 石榴皮  ○艾 ○陟釐 

大便不通

●牛膽 蜜煎 ●大黃 ○巴豆 大麻子

小便淋瀝

●滑石 ●冬葵子根 ●白茅根 ●瞿麥 榆皮 ●石蠶 胡燕屎 ●蜥蜴 ○衣中白魚 ●葶藶 石韋 雄黃 虎魄 亂髮

小便利

牡蠣 龍骨 ○鹿茸 桑螵蛸 ●漏蘆 ●土瓜根 鷄肶胵 鷄腸

溺血

●戎鹽 ○鹿茸 龍骨 蒲黃 ●乾地黃

消渴

白石英 ●石膏 茯神 麥門冬 ●黃連 栝樓 ●蝭母 ●枸杞根 小麥 ●芹竹葉 ●土瓜根 生葛根 ●李根 ●蘆根 ●菰根 茅根 冬瓜 ●馬乳 牛乳 ●羊乳

黃疸

茵陳 ●枝子 ●紫草 ●白鮮

上氣咳嗽

○麻黃 ○杏人 白前 ○橘皮 ○紫菀 ○欵冬 ○五味 ○細辛 ○蜀椒 半夏 ○生薑 ●乾薑 桃人 ○蘇子 夜干 ○芫花根 百部根

嘔吐

○厚朴 ○橘皮 人參 半夏 麥門冬 ○白芷 ○生薑 鉛丹 鷄子 ○薤白 ●甘竹葉

痰飲

●大黃 ●甘遂 ●芒消 茯苓 ●蕘華 茈胡 ○芫華 前胡 ○朮 ○細辛 ○旋復華 人參 ○厚朴 ●枳實 ○橘皮 半夏 ○生薑 ●甘竹葉

宿食

●大黃 ○巴豆 ●朴消 茈胡 ○朮 桔梗 ○厚朴 ○皂莢 ○麴[艹+孹] ○檳榔

腹脹滿

○麝香 甘草 人參 ○朮 ○乾薑 ○厚朴 菴䕡子 ●枳實  ●桑根白皮 ○皂莢 大豆卷 百合

心腹冷痛

○當歸 人參 芍藥 桔梗 ○乾薑 ○桂 ○椒 ○吳茱萸 ○附子 ○烏頭 ○朮 甘草 ○礜石

腸鳴

丹參 桔梗 ●海藻

心下滿急

茯苓 ●枳實 半夏 ●朮 ●生薑 百合

心煩

●石膏 ●滑石 ●杏人 ●枝子 茯苓 ●蝭母 貝母 通草 ●李根 ●甘竹汁 烏梅 ●鷄子 ●豉

積聚癥瘕

●空青 ●朴消 ●芒消 ●流黃 ●胡粉 ●礜石 ●大黃 狼毒 ●巴豆 ●附子 ●烏頭 ●苦參 蕘華 茈胡 鱉甲 鱓甲 ●蜈蚣 赭槐 ●白馬溺

鬼注、尸注

雄黃 朱沙 金牙 ○野葛 ○馬目毒公 ○鬼臼 女青 ○徐長卿 虎骨 ○狸骨 ●鸛骨 ●獺肝 芫青 ●白鹽

驚邪

雄黃 丹沙 ○紫石英 茯苓 茯神 龍齒 ●龍膽 ●房葵 ○馬目毒公 升麻 ○麝香 人參 沙參 桔梗 白薇 ○遠志 栢人 ●鬼箭 鬼督郵 ○小草 卷栢 ○紫菀 ●零羊角 羖羊角 鱓甲 丹雄鷄

癲癎

龍齒角 牛黃 房葵 牡丹 白歛 ●莨菪子 ●雷丸 鉛丹 釣藤 殭蠶 蛇牀 蛇蛻 ●蜣蜋 ●蚱蟬 白馬目 ○白狗血 ○豚卵 牛猪 犬齒

喉痺痛

升麻 夜干 ○杏人 ○蒺藜 ○棗針 ○落石 ●芹竹葉 百合 ○莽草

●零羊角 通草 ●青竹茹 頭垢 蘆根 舂杵糠 牛飴

○狸頭骨 獺骨 鸕鷀骨

齒痛

○當歸 獨活 ○細辛 ○椒 ○芎藭 ○附子 ○莽草 ●礬石 蛇床子 ●生地黃 ●莨菪子 鷄舌香 ●車下李根 馬懸蹄 ○雄雀屎

口瘡

●黃連 ●黃蘗 升麻 ●大青 ●苦竹葉 蜜 ●酪 蘇 ●豉

吐唾血

●羊角 白膠 ●戎鹽 栢葉 艾葉 ●生地黃 ○大薊 鷄蘇 蠐螬 飴糖 伏龍肝 黃土

鼻衄血

礬石 蒲黃 ●蝦蟇藍 ○大薊 鷄蘇 艾 竹茹 燒蝟皮 燒髮 溺垽 桑耳

鼻齆

通草 ○細辛 ○桂 ○蕤核 薰草 ○瓜蒂

鼻息肉

●藜蘆 ●礬石 ●地膽 通草 白狗膽

耳聾

●慈石 ○菖蒲 葱涕 雀腦 白鵝膏 ○鯉魚腦

目熱痛

●黃連 ○蕤核 ●石膽 ●空青 ●曾青 決明子 ●黃蘗 ○枝子 ○薺子 ●苦竹葉 鷄子白 ●鯉魚膽 ●田中螺

目膚翳

秦皮 ○細辛 ●真朱 貝齒 石決明 ○麝香 ○毒公 伏翼 青羊膽 蠐螬汁

聲音啞

○菖蒲 ○鍾乳 ○孔公蘗 ○皂莢 ●苦竹葉 麻油 面皯皰 菟絲子 ○麝香 熊脂 萎蕤 ○藁本 ●木蘭 ●枝子 ●紫草 冬瓜子

髮禿落

桑上寄生 ○秦椒 荊子 ●桑根白皮 桐葉 麻子人 棗根 ○松葉 鴈肪 馬鬐膏 猪脂膏 鷄肪

滅𤻧

鷹屎白 白殭蠶 ○衣中白魚

金瘡

●石膽 ○薔薇 地榆 ○艾葉 王不流行 ○白頭翁 ○釣樟根 ○石灰 狗頭骨

踒折

生鼠 生龜 ●生地黃 烏雄鷄血 李核人 烏鷄骨

瘀血

蒲黃 琥珀 ○零羊角 牛膝 ●大黃 ●乾地黃 ●朴消 ●紫參 桃人 ●茅根 ●䗪蟲 蝱蟲 水蛭 ●蜚蠊

火灼

栢皮 生胡麻 ●鹽 ●豆醬 ●井底泥 ●黃芩 牛膝

癰疽

落石 黃耆 白歛 ○烏頭 烏喙 通草 敗醬 白芨 ●大黃 半夏 玄參 薔薇 ○鹿角 ●蝦蟇 土蜂房 伏龍肝 ●甘焦根

惡瘡

雄黃 雌黃 ●胡粉 ○流黃 ●礬石 ○石灰 松脂 蛇床子 地榆 ●水銀 蛇銜 白歛 ●漏蘆 ●䕡茹 ●黃蘗 ○占斯 雚菌 ○莽草 青葙 白芨 ●練實 及已 ●狼跋 ●桐葉 虎骨 ●藜蘆 狸骨 猪肚

漆瘡

●蟹 ○茱萸皮 苦芺 鷄子白 鼠查 秫米 ●井中苔萍 杉材

癭瘤

小麥 ●海藻 ●昆布 文蛤 海蛤 半夏 貝母 通草 松蘿 連翹 ○白頭翁

雄黃 礜石 ●恒山 狼毒 ○側子 連翹 王不流行 ●昆布 ○狸骨 ●斑猫 ●地膽

痔 

●白桐葉 篇蓄 蝟皮 猪懸蹄

脫肛 

鱉頭 卷柏 鐵精 生鐵 東壁土 ●蝸牛

𧏾  

青葙子 ●苦參 ●蚺蛇膽 蝮蛇膽 大棗 ○大蒜 ●鹽

蚘蟲

薏苡根 雚菌 ○乾漆 練根 

寸白 

○檳榔 蕪荑 貫眾 ●狼牙 ●雷丸 ○茱萸根 青葙 ○橘皮 ●牡桂 石榴根 ○巴豆 

虛勞男女

丹沙 ●空青 曾青 ○鍾乳 ○紫石 ○白石英 ●慈石 龍骨 黃耆 ●乾地黃 茯苓 茯神 天門冬 麥門冬 薯[艹+豫] 石斛 人參 沙參 玄參 ○五味 ○蓯蓉 續斷 ●澤瀉 牡蠣 ●牡丹 芍藥 ○遠志 ○當歸 ○牡桂 ○五加皮 ●棘刺 覆盆子 ○巴戟天 牛膝 栢子 桑螵蛸 石龍芮 石南草 ●桑根白皮 ●地膚子 菟絲子 ○乾漆 蛇床子 ●車前子 枸杞子 ●枸杞根 大棗 麻子 胡麻

陰痿 

○白石英 ○陽起石 ○巴戟天 ○肉蓯蓉 ○五味 蛇床子 ●地膚子 鐵精 白馬莖

陰頹 

●海藻 鐵精 ○狸陰莖 狐陰 蜘蛛 蒺藜 鼠陰 

囊濕 

○五加皮 槐枝 ●黃蘗 ○虎掌

泄精 

○韭子 白龍骨 ○鹿茸 牡蠣 桑螵蛸 ●車前子葉 ●澤瀉 石榴皮 麞骨 

好眠 

通草 ●孔公孽 馬頭骨 牡鼠目 荼茗 

不得眠 

酸棗 榆葉 

腰痛 

杜仲 萆薢 狗脊 梅實 鱉甲 ○五加皮 

婦人崩中 

●石膽 ●禹餘糧 ○赤石脂 ●代赭 牡蠣 龍骨 白殭蠶 ○牛角䚡 烏賊魚骨 蒲黃 ●紫葳 ●生乾地黃 桑耳 ●黃蘗 ●白茅根 艾葉 鱓甲 鱉甲 馬蹄甲 白膠 丹雄鷄 阿膠 ●鬼箭 ○鹿茸 ○大小薊根 馬通 伏龍肝 

月閉 

鼠婦 ●䗪蟲 蝱蟲 水蛭 蠐螬 桃核人 ○狸陰莖 ●土瓜根 ●牡丹 牛膝 ○占斯 ○虎杖 ○陽起石 桃毛 ○白堊 銅鏡鼻

無子 

○紫石 ○鍾乳 ○陽起石 ○紫威 卷柏 桑螵蛸 艾 ●秦皮

安胎

●紫威 白膠 阿膠

墮胎 

雄黃 ●水銀 ●胡粉 飛生蟲 ●溲䟽 ●大戟 雌黃 ●巴豆 ○野葛 ●藜蘆 ●牡丹 牛膝 ○桂 ○皂莢 ●䕡茹 ○躑躅 ●鬼箭 ●槐子 薏苡根 ●瞿麥 ○附子 ○天雄 ○烏頭 ○烏喙 ○側子 ○蜈蚣 地膽 ●斑猫 芫青 亭長 水蛭 蝱蟲 ●䗪蟲 蠐螬 ●螻蛄 蝟皮 ●蜥蜴 蛇蛻 ●朴消 ●蟹爪 ●芒消 

產難 

●槐子 桂 ●滑石 貝母 蒺藜 ○皂莢 酸漿 ●蚱蟬 ●螻姑 鸓鼠 生鼠肝 烏雄鷄肝血 弓弦 馬銜 

產後病 

●乾地黃 ●秦椒 敗醬 澤蘭 地榆 大豆

下乳汁 

○鍾乳 ●漏蘆 蠐螬 ●栝樓子 ●土瓜蒂 猪狗四足 

中蠱 

桔梗 ○鬼臼 ○馬目毒公 ●犀角 ●斑猫 芫青 亭長 ○射罔 鬼督郵 白蘘荷 敗皷皮 ●藍子 


解毒[编辑]

蛇虺百蟲毒,用雄黃、巴豆、麝香。 

蜈蚣毒,用桑汁若煮桑根汁。 

蜘蛛毒,用藍青、鹽、麝香。 

蜂毒,用蜂房、藍青。 

狗毒,用杏人、礬石。 

惡氣鄣毒百毒,用犀角、零羊角、雄黃、麝香。 

喉痺腫邪氣惡毒入腹,用升麻、夜干。 

風腫毒腫,用五香及紫檀。 

百病藥毒,用甘草,薺苨、大小豆汁、藍汁及實皆解之。 

射罔毒,用藍汁,大小豆汁、竹瀝、大麻子汁、六畜血,貝齒屑、葍根屑、蚯蚓屑、藕、菱汁並解之。 

野葛毒,用鷄子糞汁、葛根汁、甘草汁、鴨頭熱血、溫猪膏並解之。若已死口噤者,以大竹筒注兩脅若臍上,冷水內筒中,暖輒易之,口須臾開,開即內藥便活。

斑猫、芫青毒,用猪膏、大豆汁、戎鹽、藍汁及鹽湯煮猪膏及巴豆並解之。 

狼毒毒,用藍汁、白歛及鹽汁及鹽湯煮猪、朮、占斯並解之。 

躑躅毒,用支子汁解之。 

巴豆毒,用煮黃連汁、大豆汁、生藿汁、菖蒲屑汁、煮寒水石汁並解之。

藜蘆毒,用雄黃屑煮葱白汁、溫湯並解之。 

雄黃毒,用防己解之。 

甘遂毒,用大豆汁解之。 

蜀椒毒,用葵子汁、煮桂汁、豉汁、人溺、及冷水、及飡土、食蒜、鷄毛燒咽並解之。 

半夏毒,用生薑汁、煮乾薑汁並解之。 

礜石毒,用大豆汁、白膏並解之。 

芫華毒,用防風、防己、甘草、桂汁並解之。 

烏頭天雄附子毒,用大豆汁、遠志、防風、棗肌、𥹋糖並解之。 

大戟毒,用菖蒲汁解之。 

桔梗毒,用粥解之。 

杏人毒,用藍子汁解之。 

諸菌毒,掘地作坎,以水沃中攪令濁,俄頃飲之,名地漿也。 

防葵毒,用葵根汁解之。 

莨菪毒,用薺苨、甘草、升麻、犀角、蟹並解之。 

馬刀毒,用清水解之。 

野芋毒,用土漿,及糞汁並解之。 

鷄子毒,用淳酢解之。 

鐵毒,用慈石解之。 

食金銀毒,服水銀數兩即出,又鴨血及鷄子汁,又水淋鷄屎汁並解之。 

食諸肉馬肝漏脯中毒,生韭汁、燒末猪骨,又頭垢、燒犬屎酒服之,豉汁亦佳。 

食諸魚中毒,煮橘皮及生蘆笋根汁、煮朴消汁、大黃汁,燒末鮫魚皮並佳。 

食蟹中毒,擣生蘇汁、煮乾蘇汁及屑、冬瓜汁並佳。 

食諸菜中毒,以甘草、貝齒、粉三種末,水和服之。小兒溺、乳汁服二升亦佳。 

飲食中毒煩滿,煮苦參飲之,令吐出。 

食石藥中毒,白鴨屎解之,人參亦佳。 

服藥過劑悶亂者,吞鷄子黃,又藍汁,又水和胡粉,又土漿,又蘘荷汁,又粳米潘汁,又豉汁,又乾薑、黃連屑,又𥹋糖,又水和葛粉飲之皆良。 

服藥忌食[编辑]

有朮,勿食桃、李及雀肉、胡蒜、青魚鮓。 

服藥有巴豆,勿食蘆笋羹及猪肉。 

有半夏、菖蒲,勿食𥹋糖及羊肉。 

有細辛,勿食生菜。 

有甘草,勿食菘菜。 

有藜蘆,勿食狸肉。 

有牡丹,勿食生胡蒜。 

有當陸,勿食犬肉。 

有恒山,勿食葱菜。 

有空青、朱沙,勿食生血物。 

有茯苓,勿食諸酢物。 

服藥,不可多食生胡蒜雜生菜。 

服藥,不可多食諸滑物果實菜。 

服藥,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及魚臊膾。 

服藥,通忌見死尸及產婦淹穢事。 

藥不宜入湯酒者[编辑]

朱沙 雌黃 雲母 陽起石 礬石 流黃 鍾乳入酒 孔公孽入酒 礜石 銀屑 銅鏡鼻 白堊 胡粉 鉛丹 鹵鹹 石灰 藜灰

右石類

野葛 狼毒 毒公 鬼臼 莽草 巴豆 躑躅入酒 蒴藋入酒 皂莢 雚菌 藜蘆 䕡茹 貫眾 蕪荑 雷丸 狼牙 䳒尾 蒺藜 女菀 葈耳 紫葳 薇銜 白芨 牡蒙 飛廉 蛇銜 占斯 辛夷 石南草 虎掌 練實 虎杖入酒單漬 蘆根 羊桃 馬勃 苦瓠 瓜蒂 陟釐 狼跋子 雲實 槐子 地膚子 蛇床子 青葙子 茺蔚子 菥蓂 子 王不留行 菟絲子入酒

右草木類

蜂子 蜜蠟 白馬莖 狗陰 雀卵 鷄子 雄鵲 伏翼 鼠婦 樗鷄 螢火𧔦螉 殭蠶 蜈蚣 蜥蜴 斑猫 芫青 亭長 地膽 蝱蟲 蜚廉 螻姑 馬刀 赭魁 蝦蟆 蝸牛 生鼠 生龜 諸鳥獸、蟲魚、膏、髓、膽血、屎、溺

右蟲獸類

尋萬物之性,皆有離合,虎嘯風生,龍吟雲起,慈石引針,虎魄拾芥,漆得蟹而散,麻得漆而踊,桂得葱而軟,樹得桂而枯,戎鹽累卵,獺膽分盃。其氣爽有相關感,多如此類,其理不可得而思之。至於諸藥,尤能遞為利害。先聖既明言其說,何可不詳而避之。世人為方,皆多漏略。若舊方已有,此病亦應改除。假令而兩種,當就其輕重,擇可除而除之。傷寒赤散,吾恒不用藜蘆。斷下黃連丸,亦去其乾薑而施之,殆無不效。何急强以相增,苟令共事乎?相反為害,深於相惡。相惡者,謂彼雖惡我,我無忿心,猶如牛黃惡龍骨,而龍骨得牛黃更良,此有以相制伏故也。相反者,則彼我交仇,必不宜合。今畫家用雌黃、胡粉相近,便自黯妬。粉得黃即黑,黃得粉亦變,此蓋相反之徵。藥理既昧,所以人多輕之。今案方處治,恐不必卒能尋究本草,更復抄出其事在此,覽略看之,易可知驗。而《本經》有直云茱萸、門冬者,無以辨其山、吳、天、麥之異,咸宜各題其條。又有亂誤處,譬如海蛤之與鱓甲,畏惡正同。又諸芝使薯蕷,薯蕷復使紫芝。計無應如此,而不知何者是非?亦宜併記,當更廣檢正之。又《神農本經》相使,止各一種,兼以《藥對》參之,乃有兩三,於事亦無嫌。其有云相得共治某病者,既非妨避之禁,不復疏出。 

玉石上品[编辑]

玉屑 惡鹿角。 

玉泉 畏欵冬華。 

丹沙 惡慈石,畏醎水。 

水銀 惡慈石。 

曾青 畏菟絲子。 

石膽 水英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華、辛荑、白薇。 

雲母 惡徐長卿,澤瀉為之使,反流水,畏鱓甲。 

朴消 畏麥句薑。 

消石 螢火為之使,惡苦參、苦菜,畏女菀、粥。 

礬石 甘草為之使,惡牡蠣。 

芒消 石葦為之使,畏麥句薑。 

滑石 石葦為之使,惡曾青。 

紫石英 長石為之使,不欲鱓甲、黃連、麥句薑,畏扁青、附子。 

赤石脂 惡大黃,畏芫華。 

白石英 惡馬目毒公。 

黃石脂 曾青為之使,惡細辛,畏蜚蠊。 

大一禹餘糧 杜仲為之使,畏貝母、菖蒲、鐵落。 

白石脂 䴏屎為之使,惡松脂,畏黃芩。 

玉石中品[编辑]

鍾乳 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蘘草。 

殷孽 惡朮、防己。 

孔公[艹+孹]] 木蘭為之使,惡細辛。 

慈石 柴胡為之使,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殺鐵毒。 

凝水石 畏地榆,解巴豆毒。 

石膏 鷄子為之使,惡莽草、毒公。 

陽起石 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 

玄石 惡松脂、栢子、菌桂。 

理石 滑石為之使,畏麻黃。 

玉石下品[编辑]

青瑯玕 得水銀良,畏烏鷄骨,殺錫毒。 

礜石 得火良,棘針為之使,惡毒公、虎掌、鶩屎、細辛,畏水。 

方解石 惡巴豆。 

代赭 畏天雄。 

大鹽 漏蘆為之使。 

特生礜石 火練之良,畏水。 

草木上品[编辑]

六芝 薯蕷為之使,得髮良,惡恒山、畏扁青、茵陳蒿。 

茯苓、茯神 馬間為之使,惡白歛,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膠龜甲。 

栢子 牡蠣、桂、瓜子為之使,惡菊花、羊蹄、諸石、麵,曲。 

天門冬 垣衣、地黃為之使,畏曾青、青耳。 

麥門冬 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欵冬華、苦瓠,畏苦參、青蘘、青耳。 

朮 防風、地榆為之使。 

女葳蕤 畏鹵鹹。 

乾地黃 得麥門冬,清酒良,惡貝母,畏蕪荑。 

菖蒲 秦膠、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去節。 

遠志 得茯苓、冬葵、龍骨良,畏真珠、蜚蠊、藜蘆、蠐螬,殺天雄、附子毒。 

澤瀉 畏海蛤、文蛤。 

薯蕷 紫芝為之使,惡甘遂。 

菊華 朮、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 

甘草 朮、乾漆、苦參為之使,惡遠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人參 茯苓為之使,惡溲疏,反藜蘆。 

石斛 陸英為之使,惡凝水石、巴豆,畏殭蠶、雷丸。 

石龍芮 大戟為之使,畏蛇蛻、茱萸。 

落石 杜仲、牡丹為之使,惡鐵落、菖蒲、貝母。 

龍膽 貫衆為之使,惡房葵、地黃。 

牛膝 惡螢火、龜甲、陸英,畏白前。 

杜仲 畏蛇皮、玄參。 

乾漆 半夏為之使,畏鷄子。 

細辛 曾青、桑根白皮為之使,反藜蘆,惡狼毒、山茱萸、黃耆,畏滑石、消石。 

獨活 蠡實為之使。 

茈胡 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 

酸棗 惡防己。 

槐子 景天為之使。 

菴䕡子 荊子、薏苡為之使。 

蛇床子 惡巴豆、牡丹、貝母。 

菟絲子 宜丸不宜煮,得酒良,薯蕷、松脂為之使,惡雚菌。 

菥蓂子 得荊實、細辛良,惡乾薑、苦參。 

蒺藜子 烏頭為之使。 

茜根 畏鼠姑。 

天名精 垣衣為之使。 

牡荊實 防風為之使,惡石膏。 

秦椒 惡栝樓、房葵,畏雌黃。 

蔓荊實 惡烏頭、石膏。 

辛夷 穹窮為之使,惡五石脂,畏菖蒲、黃連、石膏、黃環。 

草木中品[编辑]

當歸 惡䕡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防風 惡乾薑、藜蘆、白歛、芫華,殺附子毒。 

秦艽 菖蒲為之使。 

黃耆 惡龜甲。 

吳茱萸 蓼實為之使,惡丹參、消石、白堊,畏紫石英。 

黃芩 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葱實,畏丹參、牡丹、藜蘆。 

黃連 黃芩、龍骨、理石為之使,惡菊華、芫花、玄參、白鮮,畏欵冬,勝烏頭,解巴豆毒。 

五味子 蓯蓉為之使,惡萎蕤,勝烏頭。 

決明子 著實為之使,惡大麻子。 

芍藥 須丸為之使,惡石斛、芒消,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桔梗 節皮為之使,畏白芨、龍眼、龍膽。 

穹窮 白芷為之使,惡黃連。 

藁本 惡䕡茹。 

麻黃 厚朴為之使,惡辛夷、石葦。 

葛根 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前胡 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藜蘆。 

貝母 厚朴、白薇為之使,惡桃華,畏秦艽、礜石、莽草,反烏頭。 

括樓根 枸杞為之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丹參 畏醎水,反藜蘆。 

厚朴 乾薑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消石。 

玄參 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 

沙參 惡防己,反藜蘆。 

苦參 玄參為之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子,反藜蘆。 

續斷 地黃為之使,惡雷丸。 

山茱萸 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桑根白皮 續斷、桂、麻子為之使。 

狗脊 萆薢為之使,惡敗醬。 

萆薢 薏苡為之使,畏葵根、大黃、茈胡、牡蠣、前胡。 

石葦 杏人為之使,得菖蒲良。 

瞿麥 草、牡丹為之使,惡桑螵蛸。 

秦皮 大戟為之使,惡茱萸。 

白芷 當歸為之使,惡旋復花。 

杜若 得辛夷、細辛良,惡茈胡、前胡。 

黃蘗 惡乾漆。 

白薇 惡黃耆、乾薑、乾漆、大棗、山茱萸。 

支子 解躑躅毒。 

紫菀 欵冬為之使,惡天雄、瞿麥、雷丸、遠志,畏茵陳。 

白鮮 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薇銜 得秦皮良。 

井水藍 殺巴豆、野葛諸毒。 

海藻 反甘草。 

乾薑 秦椒為之使,惡黃芩、天鼠屎,殺半夏、莨菪毒。 

草木下品[编辑]

大黃 黃芩為之使,無所畏。 

蜀椒 杏人為之使,畏橐吾。 

巴豆 芫花為之使,惡蘘草,畏大黃、黃連、藜蘆。 

甘遂 瓜蒂為之使,惡遠志,反甘草。 

葶藶 榆皮為之使,得酒良,惡殭蠶、石龍芮。 

大戟 反甘草。 

澤漆 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芫花 決明為之使,反甘草。 

鈎吻 半夏為之使,惡黃芩。 

狼毒 大豆為之使,惡麥句薑,畏天名精。 

鬼臼 畏垣衣。 

天雄 遠志為之使,惡腐婢。 

烏頭、烏喙 莽草為之使,反半夏、栝樓、貝母、白歛、白芨,惡藜蘆。 

附子 地膽為之使,惡蜈蚣,畏防風、甘草、黃耆、人參、烏韭、大豆。 

皂莢 青葙子為之使,惡麥門冬,畏空青、人參、苦參。 

蜀漆 栝樓為之使,惡貫衆。 

半夏 射干為之使,惡皂莢,畏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龜甲,反烏頭。 

欵冬 杏人為之使,得紫菀良,惡皂莢、消石、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連、黃耆、青葙。 

牡丹 畏菟絲子。 

防己 殷孽為之使,惡細辛,畏萆薢,殺雄黃毒。 

黃環 鳶尾為之使,惡茯苓。 

巴戟天 覆盆為之使,惡朝生、雷丸、丹參。 

石南草 五加皮為之使。 

女宛 畏鹵醎。 

地榆 得發良,惡麥門冬。 

五加皮 遠志為之使,畏蛇皮、玄參。 

澤蘭 防己為之使。 

紫參 畏辛夷。 

雚菌 得酒良,畏鷄子。 

雷丸 荔實、厚朴為之使,惡葛根。 

貫衆 雚菌為之使。 

狼牙 蕪荑為之使,惡地榆、棗肌。 

藜蘆 黃連為之使,反細辛、芍藥、五參,惡大黃。 

䕡茹 甘草為之使,惡麥門冬。 

白歛 代赭為之使,反烏頭。 

白芨 紫石英為之使,惡理石、杏核人、李子。 

占斯 解狼毒毒。 

蜚蠊 得烏頭良,惡麻黃。 

淫羊藿 薯蕷為之使。 

虎掌 蜀漆為之使,惡莽草。 

欒花 決明為之使。 

蕈草 礬石為之使。 

藎草 畏鼠婦。 

恒山 畏玉札。 

夏枯草 土瓜為之使。 

戈共 畏玉札、蜚蠊。 

溲疏 漏蘆為之使。 

蟲獸上品[编辑]

龍骨 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 

龍角 畏乾漆、蜀椒、理石。 

牛黃 人參為之使,惡龍骨、地黃、龍膽、蜚蠊,畏牛膝。 

䗶蜜 惡芫花、齊蛤。 

蜂子 畏黃芩、芍藥、牡蠣。 

白膠 得火良,畏大黃。 

阿膠 得火良,惡大黃。 

牡蠣 貝母為之使,得甘草、牛膝、遠志、蛇牀良,惡麻黃、茱萸、辛夷。 

蟲獸中品[编辑]

羖羊角 菟絲子為之使。 

犀角 松脂為之使,惡雚菌、雷丸。 

鹿茸 馬勃為之使。 

鹿角 杜仲為之使。 

伏翼 莧實、雲實為之使。 

蝟皮 得酒良,畏桔梗、麥門冬。 

蜥蜴 惡流黃、斑猫、蕪荑。 

露蜂房 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桑螵蛸 得龍骨治泄精,畏旋復花。 

䗪蟲 畏皂莢、菖蒲。 

蠐螬 蜚蝱為之使,惡附子。 

海蛤 蜀漆為之使,畏狗膽、甘遂、芫花。 

龜甲 惡沙參、蜚蠊。 

鱉甲 惡礬石。 

鱓甲 蜀漆為之使,畏狗膽、甘遂、芫花。

烏賊魚骨 惡白蘞、白芨。 

蟹 殺莨菪毒。 

白馬莖 得火良。 

蟲獸下品[编辑]

麋脂 畏大黃。 

蛇蛻 畏慈石及酒,火熬之良。 

蜣蜋 畏羊角、石膏。 

地膽 惡甘草。 

馬刀 得水良。 

天鼠屎 惡白蘞、白薇。 

斑猫 馬刀為之使,畏巴豆、丹參、空青,惡膚青,通草。 

果上 大棗 殺烏頭毒。 

果下 杏核 得火良,惡黃耆、黃芩、葛根、胡粉,畏蘘草,解錫毒。 

菜上 冬葵子,黃芩為之使。 

葵根 解蜀椒毒。 

米食上 麻蕡、麻子 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米食中 大豆黃卷 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人、牡蠣良,殺烏頭毒。 

大麥 食蜜為之使。 

豉 殺六畜胎子毒。 

右一百四十一種,有相制使,其餘皆無。 

立冬之日,菊、卷栢先生時,為陽起石、桑螵蛸,凡十物使。主二百草為之長。 

立春之日,木蘭、夜干先生,為茈胡、半夏使。主頭痛四十五節。 

立夏之日,蜚蠊先生,為人參、茯苓使。主腹中七節,保神守中。 

立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為牡蠣、烏喙使。主四支三十二節。 

立秋之日,白芷、防風先生,為細辛、蜀椒使。主胸背廾四節。 

上此五條,出《藥對》中,義旨淵深,非世所究,雖莫可遵用,而是主統領之本,故亦載之也。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