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東岳先生集/卷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 東岳先生集
卷之十一
作者:李安訥
1640年
卷十二

月城錄[编辑]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十月十七日。以錦山郡守。遷慶州府尹。十一月十四日戊辰。發錦山。二十四日戊寅。到慶州。越明年甲寅八月。差監試初試參試官。赴善山府試所。儒生作亂。潰出場屋。臺官論啓。諸試官俱坐罷。乃以九月二十六日乙亥。發慶州。十月十四日癸巳。入京城。在府凡十有一月二百九十七日。

十月二十一日。見本月十七日除目。移授慶州。吏曹牒至。啓除朝辭。許直赴府。十一月十四日。發錦山。次沃川郡陽山倉。途中口占。[编辑]

疏頑無術活疲氓。素食年多面發騂。滿秩只思歸故籍。除書誰道轉名京。旨甘足備三牲養。風樹還追二品榮。濫荷鴻恩過微分。東來感涕向西傾。

十一月十五日。次永同縣。伯仲兩兄。時皆扶侍而來。[编辑]

候角雙吹導騎驅。板輿徐引彩衣扶。雪晴愛日回春煦。時適大雪初霽。風日頗甚姸暖。峽折周行出畏途。自錦山至陽山。兩境之間。巖洞環回。大川中注。蹊逕緣崖。石棧沿磵。陿隘極險。纔通人行。到永同。道路始平坦。桑梓外家先祖里。慈氏之先。乃慶州人李公謁平之後。山河羅代古王都。驛亭老吏翻相賀。曾認蓬萊上大夫。東萊號蓬萊。己酉夏。余遞東萊。曾過慶州。

戲贈黃澗尹民哲明宰[编辑]

亂山深雪路。多病倦遊身。此夜宿孤館。何言逢故人。十年初把酒。萬事各霑巾。更奏離鸞曲。寒蟾正滿輪。

十一月十七日。宿金山郡吏田有性家。[编辑]

夜宿金山老吏家。平池如鏡浸枯荷。五更寒月三更雨。無限風光獨自哦。

十一月十八日。憩開寧縣。次善山府。馬上有懷濟原察訪徐希恕景推。[编辑]

不恨交遊晩。偏憐氣味眞。峽天三大雪。羈宦兩孤身。翫月溪橋夜。尋梅野館春。別愁纔數日。已覺鬢成銀。大雪。乃十一月節也。

沿牒湖州遠。移官嶺路忙。未能成面別。空復使心傷。楓葉城南岸。桃花水北莊。兩年携酒地。回首萬山蒼。君以差員。時往右道。

佛燈明滅安心夜。樵唱高低歎逝秋。淸興忽驚成短夢。兩鄕雲樹一般愁。

十一月十九日。渡洛東江。憩海平縣。宿上林驛。[编辑]

一秣延香驛。華顚五度秋。北歸因問寢。東去又分憂。喜懼今兼極。行藏敢自由。月波亭下水。依舊碧悠悠。

洛東江舟中餘次尼津也[编辑]

昔罷萊山府。歸驂渡洛江。如今趁西日。却得宰南邦。伯仲仍聯鞅。沿洄且駐艭。白鷗沙渚立。誰復羨渠雙。

十一月二十日。憩軍威召溪驛。次新寧縣。回寄錦山李進士子中,子暘昆季。[编辑]

吏隱名堂峽郡幽。月城新命督征騶。釜中赤豆三煎至。杯上黃花兩泛秋。不道桐鄕愛朱邑。眞如賈島望幷州。夢尋拄笏看山地。朝暮煙嵐摠是愁。

十一月二十一日。宿永川郡。留示吳使君景虛汝橃。時歸覲榮川。[编辑]

三年不見景虛子。千里獨登明遠樓。霜月滿庭人寂寂。一彈瑤瑟萬端愁。

十一月二十二日。憩慶州北赤火谷。宿安康縣。[编辑]

長亭候吏迓驂騑。夾路旌旗拂夕暉。六月手揮蒲扇過。五年腰佩竹符歸。林巒指點先賢廟。井邑行臨古國圻。紫玉山光依舊碧。回頭却愧鬢毛稀。己酉六月。余罷東萊。來謁玉山晦齋書院。

十一月二十三日。宿四方村。[编辑]

昨日北風止。今日北風起。昨日六十里。今日三十里。去亦非吾去。駐亦非吾駐。一爲慈母喜。一爲慈母懼。向來五日途。十日行未至。誰知使君身。只係慈母意。

十一月二十四日。入慶州府。[编辑]

憶曾三宿此官城。五馬還如晝錦行。鼓角殷天軍將導。旌幢飜日吏民迎。鷄鳴犬吠多新戶。虎踞龍盤壯古京。巨鎭本來朝寄重。預愁無術報恩榮。

題迎春軒三首。用板上五峯李相公金藏臺韻。[编辑]

嶺外鷄林府。鼇山海上來。一從城北過。五見斗西回。紫綬榮堪詫。蒼顏老可哀。戀君心更切。何處望鄕臺。

千載孤雲後。長庚始一來。鵲鷄聲闃寂。龍虎勢縈回。文物衣冠盛。兵塵鼓角哀。無窮弔古恨。珠玉照荒臺。戊戌冬。五峯以皇朝陳御史接伴使。來到本府。

北嶽連雲起。西川繞郭來。城荒塔孤立。野曠鳥雙回。馬井基神異。楊山麓蘿井傍林間。有白馬跪拜狀。馬忽不見。有大卵。剖之。嬰兒出焉。收養之。六部人以其生神異。立爲君。是爲新羅赫居世。魚亭醉景哀。新羅景哀王出遊鮑石亭。甄萱兵猝入都城。王與夫人。走匿城南離宮。萱縱兵索王。逼令自盡。強辱王妃。鮑石亭鍊石作鮑魚形。故名焉。無憑問三姓。九聖但空臺。

戲贈李提督三省希聖。因送酒二壺。[编辑]

羅府今提督。唐時老廣文。乙科何草草。甲第謾紛紛。日月河奔海。功名僕夢君。携樽且劇飮。不必惜凌雲。君己亥秋。擢乙科第一名及第。

漢廷高對策。夏校久分司。六斗三旬飯。孤身兩鬢絲。枉尋窮巷日。同試弱齡辭。涸轍須相喣。忘形且勿疑。戶曹會計提督朔料只六斗。戊子秋。君與吾同中漢城試。

自錦溪移守鷄林。枉江陵鄭明府經世手札云。以貧易富。固好。第未知以靜換煩。復何如耳。戲題六絶句以答之。[编辑]

君子口無貧富字。丈夫身任靜煩場。白頭許國丹心切。堪笑旁人妄較量。

乍逢萬里朝天日。未吐平生仰斗心。雙鯉忽從滄海到。鳳凰臺下月沈沈。己酉秋。始見公於延陵府院君宅。公時以冬至使赴北京。

半氈纔暖延陵宅。一札先投徐伐城。耿耿寸心如片月。淸光夜夜照臨瀛。

定力益加丁患難。盛名常仰甲儒賢。從知一顧偏增價。擬奏高山未絶絃。

曾入屛巖谷口行。野翁猶說避蠻兵。臨溪幾度懷高躅。却喜南來枉寄聲。屛巖。在錦山身安寺洞中。公避海賊之亂。僑寓錦山村舍。常愛屛巖泉石甚奇。欲卜築以居云。

百年遐想四仙人。鏡浦風煙入夢頻。安得乘雲北飛去。海松亭上和陽春。

戲贈樂工林德龍[编辑]

三尺倻琴十二絃。梨園法曲太平年。白頭亂後驚相見。日落鷄林鎖古煙。

權舍人挽詞。爲觀察使權相公作。[编辑]

伯居垣翰仲登瀛。千里逢迎一世榮。纔見使星回象闕。誰言別袖作銘旌。承家高誼聯姜被。輔主深誠遺鄭羹。不是巨卿饒托契。白頭揮淚爲蒼生。舍人。觀察弟也。曾奉使南中。與觀察會宴安東。榮耀一時。還朝未十月歿。

次徐察訪景推見寄韻[编辑]

一別西齋夜。雲山隔幾程。開緘二十字。顏色見分明。

對花調綠綺。迎月酌烏程。一枕西歸夢。山川似四明。

別恨那堪說。寒雲暗驛程。一州花絮裏。同醉兩淸明。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風以雨。夢遊兩宜堂故墟。是日立春。[编辑]

峽城頻聽塞鴻呼。又見新春入古都。閉閤雨中成假寐。東風吹夢到西湖。

立春門帖[编辑]

玉燭調元氣。金甌卜大賢。世躋歌舜日。民戴祝堯天。北斗春風轉。南山聖曆延。三韓羅最盛。霸業只千年。

耒耜天山北。衣裳日域東。周臺休辨祲。魯史繼書豐。化被梯航外。春回俎豆中。家家太平樂。蹈舞迭呼嵩。

木索生苔甲鎖塵。男耕女織戶增新。春來花柳東風裏。不及吾民囿聖仁。

雨順風調百穀登。三邊高枕海波澄。與民同樂新年慶。鶴髮成玄聖壽增。

除夜[编辑]

守歲燈前強獻酬。鷄林新聽古歌謳。一身去國三金虎。余自庚戌。迄于癸丑。連爲潭,錦,慶三邑宰。千里迎春四土牛。凡於三邑四見立春朔方路出磨天嶺。萊府城臨對馬州。記得望雲心折處。彩衣今覺寵恩優。

甲寅元日[编辑]

新正府吏罷朝參。柏葉樽前卯酌酣。江令錦袍承斗極。楚臣蘭佩落江潭。十年六邑南西北。西日東風八十三。榮悴算來身事足。處容歌舞祝彭聃。

次東萊梵魚寺敬祖長老見寄韻[编辑]

對月相思幸。傳書數字能。兩年遺愛事。堪笑一禪僧。

寥落蓬山館。眞如野老家。至今相憶地。孤燭照梅花。曾在萊山時。燈下對甁梅。師適來訪。酬和有詩故云。

次韻。送沈子虔都事還京城。[编辑]

亡國傷心地。春風送客亭。秦城不可望。屹骨揷天靑。原隰商庚韻。汀洲杜若馨。遙知北歸日。香火趁淸明。

一擧離觴五摻裾。故人先我返鄕廬。義均兄弟生同歲。心愧賢愚入異閭。海嶠逢春顏狀改。漁樵作業俗緣疏。高陽舊侶應相問。梅閣無詩困簿書。

重贈沈都事子虔[编辑]

老境逢元月。殊方送故人。雪粘梅萼晩。風颺柳條新。一出龍墀曉。三回鳳曆春。羅王舊朝市。文物更成塵。

瑤石宮前楊柳新。風光政似渭城春。欲唱陽關勸君飮。秦京北望未歸身。

奉次長水河察訪絶句韻[编辑]

人不求名便有名。一瓢堪樂萬金輕。世間若也違吾道。何處靑山未可行。

道義前頭較利名。鴻毛爲重泰山輕。試看宇宙人無數。舍孰能藏用孰行。

衙軒東庭。有老梅一株初發。[编辑]

春到身多事。無心管物華。不知東閣下。新着兩三葩。

題智訔上人詩卷。己酉春。在萊山。師袖箋來。丐詩。宣慰使斗峯李弼善志完養吾。首題一絶。余亦步其韻。今到鷄林。師又來訪。遂用前韻以贈。[编辑]

梅發蓬萊館。袈裟帶月來。依然六年面。一笑共含杯。

南嶠僧仍住。東風客又來。小梅枝上月。依舊照深杯。

用校生黃瓛詠梅韻[编辑]

一樹庭梅占早春。訟堂詩興十分新。杖藜獨步黃昏月。却愧西湖湖上人。

王萼肯爭桃李春。萬山氷雪一株新。高標本是隱君子。皓質誰言美婦人。

百卉前頭第一春。南枝初落北枝新。風姿孤瘦誰堪比。千載西山採蕨人。

月夜賞梅[编辑]

步下公庭傍老槎。暗香生處是寒葩。小胥不解疏枝影。却怪搘筇到月斜。

用校生柳尙忠詠梅韻[编辑]

造物應知癖愛梅。故敎分竹又南回。西齋日日侵星起。坐看霜葩續續開。

誰向官庭種野梅。春風却逐使君回。孤芳似欲收詩債。一句成時一蕊開。

七年湖嶺六新梅。幾挽長條首獨回。憶得故園移小樹。亂葩今日爲誰開。

定是高人化作梅。孤姿不待艶陽回。年年任被風霜苦。終畏夭桃一處開。

南國今年春日寒。雪堆西嶽未全殘。官居獨有江梅發。留着野僧相對看。

雪霽尖風徹夜寒。小梅初發恐先殘。笛聲更奏關山調。起傍斜枝月下看。

坐到參橫夜閣寒。宦情無賴鬢毛殘。七年四佩南州印。梅蕊東風六度看。

淑氣獨鍾天地中。回頭一笑萬花空。高姿本抱氷霜操。不管東風與北風。

老樹槎牙氷雪中。一階疏影月當空。枝頭凍萼覓不得。時有幽香來逐風。

一朶橫梢亂竹中。淸香三嗅世緣空。春深定被群芳妬。不恨瓊葩落曉風。

雨中對梅[编辑]

春寒料峭作衣稜。曉雨無聲雪半凝。誰信老梅花獨對。使君風味淡如僧。

二月十三日。自北城外野墟。移古梅一株。植迎春軒東庭。全樹摧朽。東南三四枝開花頗盛。喜而有賦。[编辑]

移得春郊一樹花。月明疏影看橫斜。誰知敲撲喧囂地。幻作西湖處士家。

二月十五日。月下翫梅。[编辑]

春暖梅皆破。天晴月正盈。從來兩般白。翻作一團淸。獨立渾無語。相看特有情。夜深人境寂。奇絶冠平生。

春日題衙軒[编辑]

病告經旬晝閉關。捲簾淸曉看前山。春空欲雨雲陰駁。野燒無煙草色斑。節序易從愁裏過。林泉頻向夢中還。風光政好非吾土。坐覺浮名損旅顏。

奉和月沙相公歲朝垂寄之韻[编辑]

鳥嶺橫天半。峯高勢欲摧。夢尋中道返。書發後年來。一出秦城雪。三飛漢管灰。古都空佇立。無使寄新梅。

苦憶論詩友。吟魂玉樹摧。禰洲何日到。楚些共招來。身事隨漂梗。人寰墮劫灰。朝朝愁向北。淚眼政梅梅。右傷石洲

兄山道中。有懷廣津別業。用每到花時不在家韻。[编辑]

江路東風燕子斜。一村楊柳一村花。行春此日鷄林尹。正憶新川岸上家。

用金生宗一詠紅桃花韻[编辑]

曉雨新晴後。緋桃照日開。初疑猩血染。却認錦牋裁。

日出靑霞散。繁葩耀一庭。共宜携酒賞。絳雪恐凋零。

柳色如煙芳草長。滿城花蕊鬪年光。嬌妖最是紅桃樹。醉後楊妃倚晩粧。

次一英上人韻[编辑]

一行仍作吏。十載未休官。直欲歸方丈。仙丹服大還。

老僧來說踏名山。萬二千峯積翠間。慙愧朝簪投未得。鬢毛如雪滯人寰。

訟庭花落雨痕斑。錫杖來從杳靄間。誰識上人忙半日。却敎半日使君閑。

用敬一上人韻[编辑]

春日欲晴仍欲雨。晩花初落又初開。新詩滿眼未成句。衲子更從山寺來。

春晩[编辑]

去年三月錦溪頭。三月如今臥慶州。春到年年歸未得。一番桃李一番愁。

座首蔣啓賢家。次學長愼應立韻。[编辑]

愛君丘墅好。駐馬暫登臨。日暖花舒錦。風輕柳颺金。

山晩吟詩對。江晴把酒臨。以茲消白日。何必鍊黃金。

和孫秀才宗賀用愼應立韻。作爲七言絶句。孫乃晦齋先生外王父兵曹參判鷄川君諱昭之玄孫也。[编辑]

晦翁持敬本功深。暗室還如上帝臨。闕里至今遺訓在。休敎點鐵要成金。退溪先生撰晦齋行狀。有曰。公持敬功深。

蔣啓賢家席上。戲示諸生。[编辑]

不去非耽酒。相逢要索詩。官橋四十里。忘却日西時。

過愼學長應立書齋。追寄三絶句。次其韻以答之。愼。晉州人也。避亂流寓。因留府地。敎訓童蒙。諸生等爲作小齋于兄江之上以居之。[编辑]

先哲鄕稱禮義邦。背山新構面澄江。書床獨對靑衿講。白首安貧信少雙。

莫道僑居活計微。菜根堪煮葛爲衣。朱崖黃閣相尋日。白水靑山獨掩扉。

郊居白日閉柴荊。坐笑朱轓犯曉行。飮水曲肱眞樂在。儻來軒冕本非榮。

疊用前韻寄贈愼應立[编辑]

北山形勝冠南邦。劈破丹崖瀉碧江。野草連天沙岸淨。一汀鷗鷺自雙雙。

晩嵐和雨遠霏微。綠淨春江可染衣。憶得廣津花落盡。草堂無主鎖荊扉。

曾過西麓共班荊。吏役驅人又北行。慙愧茅廬一瓢飮。日高三丈臥前榮。

復用江字。簡愼學長。兼寄酒二壺。[编辑]

岸巾西塾倚南窓。山雨初晴月浸江。一望風煙不相見。馬軍空送酒甁雙。

次進士權應立謝酒韻[编辑]

理人無惠澤。不及酒熏肌。白屋顰呻裏。慙君醉贈詩。

里閭多蹙頞。鞭撲少完肌。紫綬都無補。深慙素食詩。

次表姪李從龍進士鳥嶺道中見寄韻[编辑]

君供子職我縻官。腸斷春風會面難。欲寄雙魚問消息。嶺雲迢遞隔長安。姪前年冬。來訪。我今歸覲京城。

三月三十日[编辑]

湖外兩春歸計違。送春歸日每沾衣。東來又送春歸去。何日春風送我歸。

鷄林勸酒謠二闋[编辑]

一杯傾又一杯傾。千載鷄林一夢驚。況復人生草頭露。不傾杯酒欲何營。

憶昔新羅全盛年。幾人豪貴富薰天。千齡易過空城在。世事如雲任醉顚。

四月初七日短歌是日。乃權石洲歿日也。[编辑]

薔薇開盡桐葉大。風景如舊人何歸。歲歲年年當此日。相思不覺淚盈衣。

李渭原景漢母宜人永川李氏挽詞[编辑]

八旬加二母儀尊。玉樹芝蘭積德門。榮耀宮花聯虎榜。養隆符竹導魚軒。弟兄契托同年日。表內宗分一派源。爭耐下車遲范拜。孟隣寥落遽招魂。

戶曹許參議以千秋使赴燕京。枉書告行。詩以寄別。[编辑]

鳥嶺橫空尺素傳。飮氷龍塞去朝天。一千里外三千里。四十年中二十年。別路益遙常極目。交情偏熟早隨肩。只應燕市華牋貴。遼薊風煙費幾篇。

寄送鄭翼之弘翼令公以聖節使赴燕京之行[编辑]

落地皆兄弟。生年況一庚。十霜徒北望。千里更西征。日月低遼塞。山河壯帝京。火雲灣水上。爲弔伯夷淸。

奉簡海興君尹次野。時以冬至使。回自燕京。[编辑]

帝都萬里東還日。湖郡三霜北望心。握手無期身更遠。瘴鄕煙雨雪盈簪。

端午[编辑]

淸晨結艾掛門戶。蒲縷泛觴人共酣。去國三逢五月五。思家北望南山南。可堪先隴隔香火。只要高堂供旨甘。小吏拜庭呈節物。白鞋團扇滿筠籃。本府故事。工房吏例於端午日。呈進白芒鞋,草鞋,圓扇子等物。

新裁白苧試薰籠。朱索縈門曉旭烘。老厭簿書仍嶺外。坐驚時序又天中。蟾蜍蜥蜴傳方術。角觝鞦韆驗土風。想得詞臣進宮帖。幾人規諫語偏工。國俗。端午例着新製苧衣。

五月五日。用李提督希聖韻。[编辑]

菖綠浮樽酒味醺。綉屛神印赤符文。麝香舊飣氷團膩。金縷新纏綵索棼。二十離騷屈正則。三千賓客孟嘗君。良辰坐算人間事。萬古長空一點雲。

永川吳使君景虛載妓酒來讌。留與同宿。因成短章。奉謝厚意。[编辑]

河南漢循吏。今日紹佳聲。幸接分符地。方同反哺誠。枉驂開壽席。聯枕罄交情。永勖通家義。忘年結弟兄。

映翠軒席上記興。示李希聖提督。[编辑]

夏日西齋會。淸風起竹林。笛傳波息曲。琴奏寶高音。把盞臨晴野。披牋眺晩岑。未應河朔飮。奇興勝如今。新羅神文王時。作萬波息笛。玄琴。一云玄鶴琴。出新羅仙人玉寶高。

邀李提督飮。翼日。送靑瓜紫燒酒。[编辑]

昔酒燒初紫。新瓜摘更靑。竹齋風雨裏。一爲解餘酲。

映翠軒雨中。留敬一上人。[编辑]

野闊官城遠。溪回寺逕幽。靑山一邊雨。白足十分愁。水性終無定。雲蹤本自浮。不須催錫杖。筠閣稱淹留。

短筇衝雨遠相尋。坐對爐薰到夜深。海印煙霞花一洞。神興水石雪千岑。話非塵世話中話。心是俗人心外心。霜髮愧爲簪組累。謾留禪客問雲林。上人爲說伽倻,智異兩名山之勝。故第二聯云。

用敬一上人韻[编辑]

誰喚寒山子。能尋老使君。講鍾般若月。齋飯武陵雲。雪嶽燒香語。風泉翦燭聞。終期解朱紱。白鹿共爲群。

夏晝官多暇。空齋喜見君。形骸兩槁木。心迹一閑雲。竹近涼風至。桐疏夜雨聞。處喧機已息。不必離人群。

題迎春軒[编辑]

府城北門外。有老梅一樹。生於野田荒草之中。枝幹甚奇。蕘者斧焉。田者火焉。摧剝殆盡。將作枯枿。余聞而憐之。遂令官吏移植於迎春軒東墻之下。又於春日。移松於北山。夏月。移竹於南山。列栽前庭。左右成行。松凡四十二株。竹凡八百二十三莖。柳州詩云。好作思人樹。慙無惠化傳者。其此之謂耶。余旣無召公之德。懼翦伐之或及也。乃作長律一篇,絶句四首。書諸壁上。以祈後來君子。因用俚語。翻以爲曲。敎小妓歌之。俾毋忘封植之意云。

鷄林城北古桑田。獨樹寒梅閱幾年。老幹半隨樵客斧。新葩常帶火耕煙。故移官閣勤封植。休向春風怨棄捐。堪笑使君偏好事。小詩翻與敎坊傳。

東閣新移梅一叢。坐憐零落野田中。年年花發黃昏月。回首春風記老翁。

參差玉節千竿竹。偃蹇龍姿十丈松。辛苦移栽無翦伐。雪中看取翠陰重。

春城雪後栽松日。夏院霖中種竹時。官吏莫嘲偏愛物。使君心事歲寒知。時令小吏課種松竹

竹實本非甘似李。松花那得艶如桃。不栽桃李栽松竹。四序常靑一節高。

書示鄕所。令於鄕社堂多種竹。[编辑]

淸風戛玉寒三伏。勁節凌霜碧四時。須向廣庭栽滿地。此君相對俗能醫。

炎旭能涼酒易醒。直竿堪玩韻宜聽。最憐玉露凋傷日。萬木皆黃一葉靑。

用鞠主簿允成詠梅竹絶句韻鞠。潭陽人。流寓府地。[编辑]

不有新篁與老梅。此生襟抱向誰開。小胥謾笑偏成僻。辛苦移從野外來。

玉山書院。書示諸儒生。[编辑]

萬古山傳紫玉名。海東夫子晦先生。無邊樓下梧桐月。想得當年意味淸。

聖賢前後生庚戌。辛亥差遲一歲生。獨執大中中國外。惠和伊任與夷淸。

斤斧攻心利與名。牛山那得有萌生。體仁廟下龍湫在。依舊靈源徹底淸。後二首。院生見和。余亦重賦。

玉山獨樂堂。次李佐郞宜活見贈韻。[编辑]

遠尋眞境仰高風。嶽峙川渟地勢雄。天挺政同前邵子。康節。生於祥符辛亥。先生。生於弘治辛亥。道源仍作後濂翁。濂溪。以煕寧癸丑卒。先生。以嘉靖癸丑卒。詩書軌範干戈外。壬辰丁酉海賊兵火。不及玉山。草木輝光杖屨中。六十八年如一日。定知遺澤未終窮。先生嘉靖丁未。竄謫。迄今甲寅六十八年。

愛君儒雅紹家風。曾占詞場第一雄。君以四書疑。擢生員初試第一名。中覆試二等。古貌淸如溧陽尉。剛腸直似杜陵翁。緋魚水部新員外。驄馬霜臺舊殿中。不怕罷官眞壯節。詠歸誰效哭途窮。

弱歲詞壇繼國風。甘泉不復數揚雄。六州剖竹非循吏。雙鬢垂蓬作老翁。韋語匡詩廊廟上。馬書班史絏縲中。樂天有誨吾安分。縱未爲通亦未窮。白樂天自誨詩云。汝今年已四十四。吾今四十四歲故云。

玉山獨樂堂。贈主人李僉知。用五峯李相公韻。堂乃晦齋先生別業。僉知。乃先生之孫。曾爲慶山,萬頃兩縣令。[编辑]

人好烏亦好。況乃溪山奇。山中有閑地。我欲老於斯。楊岐良可泣。墨絲詎無悲。永依仁里居。仰承明訓垂。先哲去已遠。捨子孰追隨。

用壁上魚灌圃得江犀字韻。題玉山溪堂。[编辑]

聖學無傳正路迷。玉山東國是濂溪。丁寧太極忘機辨。不啻周公遠象犀。

大道多岐孰指迷。泗沂源遠混曹溪。狂瀾閘斷東流海。雙手成都五石犀。

九曲雲山紫翠迷。玉珂搖月一條溪。濯纓臺上吟遺句。不用同昌去忿犀。

鳳去何年此擇棲。獨留山月照晴溪。儀形想像堂前竹。吳甲三千擁水犀。

從來枳棘歎鸞棲。欲把龍韜釣碧溪。堪笑鉛刀成利刃。莫耶誰解水刲犀。

直欲投簪此地棲。山川疑是武陵溪。向來金虎終難動。世路還如植木犀。

用壁上魚灌圃羞字韻。題玉山溪堂。[编辑]

心本操存放孰求。昔賢涵養此溪頭。人來儘道山居勝。不省浮生抵死羞。

題畫竹扇。贈玉山書院儒生。[编辑]

寫得琅玕一兩莖。淸風六月手中生。坐麾酷吏兼醫俗。認取山翁不世情。

題畫竹扇。贈西嶽書院儒生。[编辑]

貌出疏篁葉葉霜。輕風隨手奪淸商。赤曦三伏烘如火。分與靑衿作一涼。

西嶽書院席上。答諸生見和畫竹扇韻。[编辑]

此君高節本凌霜。夷諫周王皓隱商。纔着一枝輕箑上。夏天能作十分涼。

句帶煙霞字挾霜。喜君俱是起予商。明年此會能相憶。一箑風篁六月涼。

題畫竹扇。分贈八十歲老人。前敎授李元凱年八十五。幼學黃二老八十四。僉知李匡夏八十一。前參奉金明斗八十三。前參奉裵嚴八十二。[编辑]

一竿描出雪霜姿。綠葉蒼筠貫四時。憑祝丈人如此竹。鬢毛常黑不成絲。

奉酬八十五歲老人李敎授元凱見次畫竹扇韻[编辑]

八十溪翁野鶴姿。精神不減少年時。手題新什煩相贈。字字銀鉤句色絲。敎授居杞溪。故稱爲溪翁。

題畫竹扇。贈鄕所。[编辑]

一日此君何可無。雪中標格箑中摹。燭龍銜火燒天地。坐見淸風激懦夫。

次李佐郞宜活謝惠墨竹扇之韻[编辑]

鯉庭詩禮世相承。莫譬彭陳合作朋。陳後山序云。眉蘇公之守徐。余以民事太守。後山。彭城人。通德煙花初翦韭。鄭公鄕門曰通德門。佐郞時。居良佐洞。乃晦齋先生所居之里。故以鄭公鄕比之。武夷泉石竝扶藤。武夷。指玉山書院。肯敎偃室披淸裁。故遣安風辟暑蒸。盈把却蒙明月報。愧無仁術副名稱。

孤竹當年本兩枝。首陽薇蕨命何衰。千秋凜凜淸風在。激懦廉貪試一吹。扇子二把。故云兩枝。

次李進士宜潛謝惠墨竹扇之韻[编辑]

沙爛山焦天地烘。曈曈火日正當空。赤心附與墨君去。吹作蘭臺宮裏風。

題扇子。寄贈李校理民宬寬甫。居義城[编辑]

輕雕碧玉薄裁縑。一匠功成二美兼。掌握翻敎楚王快。胸襟恰似伯夷廉。要看處世能舒卷。休認隨時異冷炎。緘寄騷翁應有意。元規塵外臥陶潛。

六月十五日高麗金克己集云。東都遺俗。六月望。浴東流水。因爲禊飮。謂之流頭宴。蓋以河朔避暑之飮。誤爲禊飮耳。金克己有蚊川祓禊詩。[编辑]

金伏炎天日屬庚。愁霖新霽月方盈。流頭本是東都俗。擧目何堪北客情。徐伐山川非故國。赫居朝市但荒城。坐吟祓禊前賢什。玉薤深斟強自傾。

六月雨中。與李提督希聖飮。[编辑]

府庭休澣日。黌舍嬾眠身。大暑逢三伏。淫霖過一旬。共拚無事飮。誰作獨醒人。鄕樂新羅譜。黃倡舞更眞。

夏景晴仍雨。公庭靜不喧。應知農務急。未見簿書煩。座接東山妓。時傾北海樽。此間無鄭老。眞趣共誰論。

西軒席上。醉贈李提督。[编辑]

淮陽堪戴馬期星。吏退公門晝自扃。伏日甘從袁紹飮。明時忍作屈原醒。處容古舞飜長袖。漁父新詞唱後庭。行樂及辰須秉燭。百年人世一郵亭。

醉中。戲作短歌。贈李提督。[编辑]

昨日顚狂未自知。醒來堪戒衆皆嗤。官醪正熟客又到。相對那能不擧巵。

用慈仁縣校生金應鳴詠竹韻[编辑]

從來無竹令人俗。故向官齋種遶庭。坐對翠陰心骨瑩。世間何事更關情。

晩風颯颯聲搖枕。晴日瓏瓏影轉庭。長夏閉門官事少。一軒偏有野居情。

千莖玉立綠亭亭。句引淸風滿一庭。日午睡醒涼到骨。軟紅香土轉無情。

煙葉參差含露淨。霜竿蔥翠拂雲高。此間大嚼非佳士。痛飮應須誦楚騷。

貞姿本似伯夷瘦。淸節政如巢父高。湘水有靈吾欲問。此君何事却遺騷。

萬竿蒼玉森如束。直節捎雲百尺高。坐愛淸陰不受暑。午風吹作雨騷騷。

七月初一日[编辑]

行年四十四。又復聽鳴蜩。故里猶惆悵。殊方本寂寥。平生經濟策。願補聖明朝。奈爾淹龜虎。烏蟾不我饒。

行年四十四。又復聽寒蛩。鏡愧蒼顏皺。梳嫌白髮鬆。武謀戡世亂。儒術贊時雍。佩竹身全誤。歸心覆鼎峯。余家田園。在三角山下。三角山。一名覆鼎山。

初秋。簡李佐郞宜活,進士宜潛兄弟。[编辑]

坐憶淸姿白玉溫。紫溪曾共訪眞源。鯉沈頓訝山川隔。蟬噪翻驚日月奔。客位久懸徐孺榻。秋風虛對孔融樽。煩君莫道無公事。一爲談詩到府門。韋蘇州簡郡中諸生詩。談詩一解顏。又贈丘丹詩。每到府門趨。

秋聲[编辑]

昨夜西風起。浮生幾日休。蟬吟朝嘒嘒。蛩語夕啾啾。觸耳悲新律。搔頭憶故丘。更堪梧竹葉。一一各鳴秋。

七月十五日[编辑]

一歲三元日。新秋節最佳。涼風驅溽暑。急雨洗陰霾。寶蓋開靈醮。蘭盆施佛齋。坐聽歌吹沸。霽月上天街。

七月十六日。夜酌席上。戲示李宜活佐郞。[编辑]

初秋月仍滿。薄暮霧全收。今日蘇仙賦。當年赤壁遊。百齡眞一瞬。浮世盡荒丘。直到東方白。淸樽飮不休。

贈別徐秀才[编辑]

徐生䎘字鴻擧。原州人。世居居昌縣。去年秋。來見余錦郡。請學古賦。授文選楚辭。今年夏。又來請卒業。留兩月。歸覲其親。因赴秋場。余嘉其心醇而行峻。志確而身勤。作爲近體詩二篇以志別。

錦峽曾驚負笈遙。春來鼇嶺阻淸標。雲龍東野那堪別。柏馬之裒不待招。三見玉輪丹桂茂。一聞金井碧梧飄。彩衣歸趁高堂望。側佇冥鵬早拂霄。

娥林迢遞隔仙桃。誰料擔書不憚勞。坐誦梁皇太子選。行吟楚國大夫騷。馬卿多病家仍窘。燕市悲歌氣自豪。倒廩却慙垂橐去。古城秋雨首徒搔。居昌。古號娥林。慶州西嶽山。一名仙桃山。

奉簡北渚金冠玉令公時以江界府使。秩滿還京[编辑]

一代誰憐我。三年獨憶君。塞西瓜又及。江在竹仍分。鼓角陰山雪。臺隍瘴海雲。歸朝得無恙。急爲寄新文。

奉寄西巒趙持世,玄夫趙善述兩君。[编辑]

死者不再生。豈自知殤彭。生者未一死。一日千萬事。昔爲死者怛。今爲生者怵。只願死寧早。不必生至老。死。謂石洲也。

死別聲已呑。秋草高陽路。生別首長回。落日城南樹。一從炎方來。三見涼風起。何時更相對。共話今日意。石洲葬高陽

奉簡淸陰金叔度令公[编辑]

一別風塵事百般。月輪三十四回看。相思莫怪稀相問。羈抱如今寫出難。

戲答安奇崔察訪明獻[编辑]

共是降仙臺下人。驛程相見便心親。南來五月一書札。海樹秋生寒雨頻。

題無禁亭[编辑]

李僉知卜地於府北十四里許豆毛淵之上。新構茅亭。高據山麓。俯臨郊坰。盡鷄林一府之形勢。置酒邀賞。請名於余。余曰。蘇東坡云。江上淸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以無禁二字名之。何如。主人曰可。仍請余題其楣上。

郭外林皐壓澗濆。草亭蕭洒絶塵氛。一川風月元無主。四野雲山摠屬君。白水直趨滄海合。靑虹橫射紫霞分。日斜吹笛漁兒返。坐看沙汀起鷺群。

野闊山平川勢洄。古都形勝此高臺。數聲長笛一樽酒。煙雨滿空沙鳥廻。

迎春軒。讌西嶽,玉山兩書院夏課儒生席上有賦。[编辑]

衿佩初筵序冠童。鹿鳴章句旅酬中。三韓此府詩書國。兩院諸生禮義風。忙爲槐花勤隷業。好將秋卷細爭工。聖朝行見菁莪詠。翻愧文翁化未隆。

秋夜口號[编辑]

三霜銅虎滯炎州。蓬鬢成絲又一秋。永夜不眠心耿耿。孤燈無焰室幽幽。寒蛩自作常年語。倦客偏生異地愁。坐憶西湖舊釣處。荻花煙月滿汀洲。

秋夜口占[编辑]

秋夜何曾睡。羈心獨自傷。若爲桐葉密。又復竹梢長。急雨仍留響。凄風特送涼。鬢毛無次第。翻恐倂成霜。

秋日雨中[编辑]

鳥嶺層峯外。鷄林壞郭中。雨聲分蟋蟀。秋氣集梧桐。去國三年吏。憂時一病翁。平生張翰興。鱸膾憶江東。

自七月初吉。或陰或晴。連雨不絶。至八月上旬。始得開霽。[编辑]

秋至乃淫雨。雨晴秋已深。短曦無火焰。涼吹自商音。策策戰梧葉。翛翛鳴竹林。更聞百蟲咽。一夜動歸心。

八月十四夜[编辑]

玉兔淸秋月。金鼇故國城。山川坐寥落。雲漢望虛明。霸業興亡地。羈身寵辱情。夜深聞折柳。棲鵲更多驚。

中秋不見月[编辑]

中秋積雨喜全晴。薄霧無端翳太淸。安得長風掃萬里。直敎明月掛三更。年華忽忽羈形老。世故紛紛宦況輕。留客且宜成一醉。四筵歌妓莫停聲。

一輪遙掛九穹高。此夕年年衆望勞。怕看野雲微點綴。忍聽溪雨遠蕭騷。蟾光射水蛟螭動。桂影籠山魍魎逃。坐惜華顚失淸賞。暗螢飛亂鵲驚號。

八月十六夜[编辑]

雭雭西郊雨。冥冥北嶺雲。桂華那得見。梧葉不堪聞。淸節臨秋半。沈吟過夜分。憶曾天似洗。一鏡掩星文。

八月十七夜[编辑]

白月仍生魄。玄雲未解圍。雨聲聞漸急。河影憶全微。輾轉深更徹。蹉跎夙計違。天風一掃洒。猶及見澄輝。

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陰雨不止。[编辑]

待月官城閉。中宵獨倚樓。詎知三日雨。空負一年秋。宿雀驚枝濕。飛螢喜廡幽。老夫霜滿鬢。今夕最堪愁。

戲簡永川吳明府景虛[编辑]

槐密蟬鳴夏。桐疏鶴警秋。兩州纔一舍。孤坐未同遊。白首從吾老。黃昏特地愁。明朝向西去。只擬暫登樓。

奉簡竹陰趙怡叔佐郞[编辑]

莫訝經春闕尺書。忍題何語問離居。秋來相望無窮意。只要身強不願餘。

附次韻[编辑]

一首淸詩手自書。故人珍重問幽居。交情慣向窮途識。唯子平生信有餘。竹陰

寄贈林聖翊秀才在錦山[编辑]

一別陽山雪月中。峽天雲樹隔千重。逢人欲寄相思字。夜雨侵階語亂蛩。

吳景虛以海松子見遺[编辑]

多謝永陽倅。一袋海松子。知我慈母衰。齒落妨甘旨。用此作餰粥。亦足當藥餌。感嘆何以報。腹中四十字。

永川近民堂。敬次圃隱先生明月樓韻。[编辑]

海天霜落塞鴻回。節近重陽細菊開。高閣凌雲山勢斷。長沙畫野水聲來。四年南國身千里。萬事西風酒一杯。目極鳳城何處是。半峯斜日獨徘徊。

秋日題衙軒[编辑]

一着朝衫百計違。未曾窮歲臥荊扉。雪花古塞三如席。梅雨炎方五化衣。白髮摠從官裏得。靑山徒向夢中歸。掛冠神武終何日。南嶠還驚北雁飛。

九日。奉簡林典籍公直,李庶尹命俊昌期。典籍時謫梁山。庶尹時謫盈德。[编辑]

楚客登臨日。蠻鄕竄逐臣。只應增惡抱。誰與作佳辰。吏役身何倦。交遊意最親。黃花不同賞。空送白衣人。宋王九辦曰。登山臨水送將歸。

重陽[编辑]

瘴煙無地望中宸。木落江潭雁又賓。四歲兩州三九日。盛朝多士一孤臣。樽浮菊蕊寒香重。妓戴萸房艶態新。却幸菲才叨聖渥。華筵隨處壽慈親。

答白善鳴振南進士書[编辑]

一別都城雪。秋風五聽蟬。湖中猶不見。嶺外更無緣。對月心相憶。逢僧信忽傳。西南幾千里。黃葉滿山川。

一別都城雪。春天五見梅。黃冠臥水石。紫綬走風埃。幽事眞堪羨。殘生只自哀。寒亭對歸使。搔首句難裁。

寄松湖白進士善鳴[编辑]

智異山分界。乾坤各一涯。如何五歲別。又是九秋時。世泰唯耽酒。身危欲廢詩。兩鄕今日意。應只菊花知。

復用前韻。答趙怡叔。[编辑]

廿八驪珠滿紙書。瘴鄕三歲隔田居。紫毫斑管尤多感。忍是年前起草餘。右。謝寄黃毛筆。

題詩欲報故人書。北郭東京共索居。千古山河三姓後。五更風雨九秋餘。

寄贈白進士善鳴[编辑]

錦州相望旅魂銷。移守鷄林地更遙。嶺石拆天盤鳥道。海雲垂野吼鰌潮。雪殘郵館叢梅發。霜重官橋斷柳凋。何日眼靑同把酒。白頭身事坐蕭條。

謹次月沙相公寄示之韻[编辑]

本是松桂性。肯爲霜雪摧。晨星千里隔。秋月兩章來。鳳口明時詔。龍鬚異日灰。柴荊休歎老。和鼎待鹽梅。

前途何太險。堪戒後車摧。雲雁銜蘆去。燈蛾觸焰來。誰能怨飄瓦。爭欲溺燃灰。願作吳門卒。無人認姓梅。

九月二十日。見邸報。諫院以善山試所擧子作亂。罷場潰出論啓。試官都事朴公善長及余與安東府使李公弘胄。竝坐罷。[编辑]

一爲南郡吏。三見北鴻賓。正屬思歸日。仍成坐罷人。手拋靑綬印。頭戴白綸巾。自此衡茅下。琴書好養眞。

九月二十六日。發慶州。鄕校,書院諸儒生。追至大谷里。設餞筵。戲書以贈。[编辑]

秋風吹我故園歸。正欲抛官罷亦宜。象闕一分金虎重。鼇岑十看玉蟾虧。本非廉守來歌暮。豈有何君去見思。慙愧靑衿勞遠餞。白頭翁說是新儀。

九月二十九日。行到阿火驛。戲示送行諸人。是日。次永川郡。驛在州西三十里。北至永川四十五里。[编辑]

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任。迄今九月二十九日。共三百日。慶州境內凡十三面。民戶共五千三百六。人口共一萬七千七百三十九。

二年三百日留連。戶五千人萬七千。窮巷幾曾驚悍吏。逋租時復責荒田。權衡斗斛生鞭箠。雪月風花入管絃。歸路始慙無惠化。只應遺謗滿山川。余嘗喜出遊山水間故云。

九月三十日。次新寧縣。自永川北至新寧。四十五里。[编辑]

明遠樓朝發。新寧縣夕投。朔風飛木葉。羈雁叫沙洲。此日三秋盡。平生萬事休。儻非歸去興。蕭瑟詎堪愁。

十月初一日。宿召溪驛。初二日。次軍威縣。道中記興。[编辑]

嶺南風日暖。十月隕微霜。野柳寒仍綠。山桑晩始黃。鷄豚散平圃。鳧雁聚深塘。一一供詩料。歸途不厭長。

十月初三日。次比安縣。自軍威北至比安縣。三十七里。[编辑]

竹外靑山柳外沙。縣齋寥落似田家。斜陽駐馬無人問。步入中庭嗅菊花。

一階梧竹淨無埃。晩菊經秋獨自開。認得使君官政簡。訟庭紅葉覆蒼苔。

屛山口占在比安縣內[编辑]

谷狹初無逕。巖平却有臺。樹圍村掩映。沙坼澗縈回。暝靄埋松嶂。寒花點石苔。晩來幽興極。孤嘯重徘徊。

十月初四日。憩安溪驛。在比安地宿醴泉多仁縣。初五日。渡守山津。在尙州,醴泉兩界之間。憩咸昌德通驛。宿聞慶幽谷驛。[编辑]

日日無風日日晴。板輿安穩過長亭。天公定識行人意。冬暖如春草尙靑。

贈幽谷驛吏方鐵同[编辑]

我曾祖容齋先生集南遊錄中。有方潔吟。其敍曰。幽谷驛舊有文匡公記。釘于壁。燕山甲子。公被害。官命撤去。驛吏方潔藏之謹。及反正。復出釘之。嗚呼。當時士大夫用心。有能如潔者乎。余感而有吟。其詩曰。庶流未易輕。潔也尤瑰奇。甲子禍滔天。人命如奕棋。哀哉涵虛公。棄身荒塞陲。焚如及題詠。令甚風火馳。幽谷板上記。巨筆宏其辭。潔也夜抱歸。十襲終不疑。是豈有所要。中心難自欺。漢運旣反正。趙璧亦無虧。我今過古驛。覽之雙涕垂。嗚呼若潔者。可爲士林師。又有近體詩一首曰。驛吏有方潔。吾詩曾一云。斯人今幸見。此事古難聞。名豈榮枯變。心無貴賤分。紛紛輕薄者。何物是浮雲。文匡公。乃大提學洪公貴達。涵虛。其號也。公本咸昌人。公之往來于朝。潔必爲之執鞭者也。某嘗讀是詩。多潔之義久矣。己酉秋。自萊山罷歸京城也。行到是驛。問潔後世。得見胤男。與之道其故而去。今而來過。胤男已於辛亥夏歿矣。又求潔後。幸得鐵同。蓋潔子一曰一。一子一曰平。平子四。曰六。曰七。曰八。曰九。七八。無子。九子一曰胤男。胤男無子。六子一。曰繼齡。繼齡子三。曰豐積。曰富積。曰善積。富積,善積。無子。豐積子一。曰鐵同。鐵同於潔。六世孫也。噫。自燕山甲子。迄今甲寅。百有十年之間。潔之後傳于六世。只有一鐵同在焉。而問諸鐵同。潔之爲潔。旣不能知之。又惡能知我曾祖潔其潔而詠歌之也。潔爲潔而潔其潔者。至鐵同尙不能知。況後於鐵同者乎。在鐵同且不能知。況非如鐵同者乎。余竊恐自此而往。是驛之吏矇然。將不知有潔。潔之有世茫焉。亦無以考。故每到是驛。必求潔後。詢厥系屬。形諸文字。旣以示潔之後。又以示我曾祖之後。後於我而路於是者。留爲是驛一故事也。時萬曆四十有二年歲在甲寅冬十月初五日甲申。德水後人書。

爾是方吏後。吾爲容相孫。初逢似曾識。茲事共誰論。義氣一夷險。世情多覆翻。千秋幽谷驛。名與兩篇存。

幽谷驛。傷方胤男。[编辑]

廢朝獨護涵虛板。容祖曾題方潔篇。逢着後孫論舊地。六年重過草連阡。

十月初六日次聞慶縣道中述懷[编辑]

峽內風霜早。冬初氣候嚴。潦收灘減響。嵐卷岳增尖。餓雀鳴疏柳。寒鳧隱槁蒹。蕭條歲暮意。鬢雪不禁添。

十月初七日。踰鳥嶺。[编辑]

伊昔辭萊府。如今罷月城。危途再行色。徂歲六秋聲。晼晩柴荊計。崎嶇竹帛名。老龍湫底伏。應笑謾勞生。

十月初八日。發安保驛。憩水回里。宿忠州丹月驛。驛在獺川之上厥明日。朝雨。不得行而作。[编辑]

丹月驛前水。樂天亭下流。江寒未乘舸。雨暗且停騶。鷗鷺定相待。雲山空復愁。歸心逐逝浪。先到故汀洲。獺川之水至廣津溢而別流爲一派曰新川樂天亭乃東蠶室也在於新川之上余家臺山別墅在蠶室之下

十月初九日。雨晴晩行。宿崇善里。初十日。次石院。[编辑]

三日郵程六日期。暫時行又歇多時。官僮不識承顏地。却笑家貧去故遲。

十月十一日。過竹州。憩承甫院。宿陽智縣。院在竹州地。陽智別號。秋溪。[编辑]

今日畿州路。秋溪近漢陽。卽看奴僕喜。方認旅羈傷。錦水星三昴。鷄林露一霜。鬢毛明鏡裏。那得不成蒼。

十月十二日。憩龍仁縣。宿廣州板橋院。[编辑]

昔向湖州去。今從嶺路歸。客心渾似夢。誰悟主人非。

十月十三日。渡三田浦。余於辛亥十月十二日。渡漢江。赴錦山。迄今甲寅。四寒暑矣。有感于懷。舟中口占。是日。宿臺山。翼日。入京城。[编辑]

淸漢滔滔接廣津。北歸南邁此江濱。初分錦虎當辛亥。忽解羅龜是甲寅。十月風煙仍似昔。四年人事幾回新。扁舟直欲乘流去。不向緇塵更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