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東岳先生集/卷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五 東岳先生集
卷之十六
作者:李安訥
1640年
卷十七

東遷錄[编辑]

三月十五日乙丑年量移洪川[编辑]

血泣追愆日。陽春布澤時。老身甘遠逐。中土許新移。地闊山河異。天晴草木宜。征驂犯星發。不敢少蹰踟。

歸途。題贈送行諸人。[编辑]

溪東相送到溪西。盡日無言惜解携。眞宰定知隣叟意。却敎春雨阻征蹄。

春雲漠漠雨垂垂。萬樹開花三月時。莫怪出門重握手。老翁相見了無期。

道中口占四首[编辑]

北逾關嶺滯天涯。何事南征轉自嗟。聞說峽深溪更惡。聖恩猶未許還家。

夾路煙花淚濕巾。霈恩猶作謫居身。山圍古縣村墟迥。更傍誰家覓主人。

隴樹參雲峽路長。關東關北總他鄕。去年花下孤臣淚。更向春風灑夕陽。

塞外風霜過一秋。春來却作峽中囚。脩門重入終無日。驛路花開處處愁。

奉次金參判尙寯贈別韻時謫吉州[编辑]

絶塞關山外。遷臣去住情。語悲兒女泣。形悴僕夫驚。嶺路春雲黑。河堤古柳靑。何時禁城夜。共聽舊鍾聲。

四嶺重關路。三年獨客情。鄕書稀甚怯。塞俗久猶驚。隴樹秋先赤。胡山夏半靑。應知相別後。夢斷子規聲。

三月十九日。次吉州。[编辑]

二十年前過吉城。再逢三月花冥冥。二十年後吉城路。三月又看芳草靑。太守參卿尙坎壈。老翁逐客何竛竮。離筵獨有舊歌妓。雲鬢如霜雙涕零。

吉州路中三月二十日[编辑]

鶯花依舊艶陽天。策蹇還從此路旋。罪積丘山甘北竄。恩覃雨露獲南遷。犬戎古窟于籠耳。貊國遺疆伐力川。想得旅愁均兩地。嶺西猶與漢東連。

朴生自鏡城追至磨谷驛。臨別題贈。[编辑]

憐君不忍別羈翁。匹馬相追十日中。今到驛亭分手立。亂山無數草連空。

重贈朴生[编辑]

桃花初發杏花飛。逐客東征君北歸。此後兩鄕相憶處。海山孤驛對斜暉。

春草連天春日陰。此行無處重相尋。磨雲嶺下北溟水。與我離愁誰淺深。

乙丑三月二十二日。踰磨天嶺。宿端川磨谷驛。二十三日。宿郡內。二十四日。踰磨雲嶺。宿利城谷口驛。時郡人金敏道等二十四人。來迎於磨天嶺下。沈徵等二十六人。來餞於磨雲嶺上。[编辑]

磨天嶺下花正開。二十四人迎我廻。磨雲嶺上花欲落。二十六人從我來。地似桐鄕心却愧。身爲楚客世方猜。誰將粉繪描成畫。兩日花前一百杯。

三月二十九日。朝發平浦館。午憩洪原縣。夕次咸原驛。是日春盡。[编辑]

亂峯高下遶平川。路出官城轉海堧。山館落花輕拂地。野橋芳草遠連天。三春日盡咸關嶺。萬里人回乙丑年。忽有子規啼暝樹。遷臣猶阻舊園廛。

四月初五日。文川途中。[编辑]

金吾曾押走龍沙。却入咸關似到家。暖日琵琶廢院路。香風躑躅滿林花。鏡中老疾今顏狀。鞭末淸和舊歲華。免向白頭山下瘞。綠驍東望更誰嗟。綠驍。洪川縣古號也。

踰鐵嶺[编辑]

殘骸只擬葬陰山。敢道東遷未賜環。今日聖恩深似海。逐臣生度鐵門關。

赴洪川途中[编辑]

北庭孤客徙東關。今日春如去歲闌。坐已眼窮天際海。行應足遍峽中山。風霜縱變新鬚鬢。鐵石猶存舊肺肝。到此方知造物意。後年花發擬生還。

鐵嶺院戲題[编辑]

去年四月初九日。曾發連城投朔庭。今年四月初九日。却從朔庭回連城。二州中間劇函谷。一洞表裏疑井陘。岳廟有神應冷笑。每年今日此貪程。

夕投淮陽府。口占。[编辑]

花落黃昏月滿樓。峽天依舊望鄕愁。孤臣不及前溪水。直下昭陽入漢江。

淮陽道中[编辑]

淮陽一府山甚幽。四月天氣涼於秋。雲木森森日晻晻。石泉潏潏風颼颼。縈岸初驚柳絮亂。擁蹊復喜梨花稠。去歲來時亦如此。化工應欲慰羈愁。

寄謝安邊洪景望使君[编辑]

多謝安邊老使君。霜蹄飛度鐵關雲。死生貴賤交情在。南北東西別路分。累月定應炊白飯。連宵非但醉紅裙。長亭一步三回首。嶺樹參天夕照曛。

溪回谷轉石交撑。兩日纔行一日程。爲謝鶴山賢太守。羈身無恙過金城。

金城道中。述懷四首。[编辑]

南來錯喜近秦中。忽到金城路轉東。立馬夕陽人不見。亂峯何處縣川洪。

路岐何事駐征騑。行近秦城不得歸。天意似憐羈客淚。却將微雨助沾衣。

天涯苦憶故山棲。移到中州意轉迷。硤口一川分甸路。萬峯雲樹子規啼。

北來經歲向東移。却望靑山限紫微。我正欲歸歸不得。子規何忍更催歸。

四月十二日。次金城瑞雲驛。見姪梣來迓。[编辑]

曾送征鑣到鶴城。瑞雲山驛又相迎。明時竄逐知吾罪。遠路追隨見爾情。性命尙存俱可慰。形容都改不須驚。回頭却憶年前別。天畔胡沙隔死生。

四月十八日。仲氏自加平郡來。[编辑]

握手忽如夢。峽深關路長。生才萬死後。別已一年強。笑說弟身健。恐令兄意傷。何由返舊籍。畢命共耕桑。

奉簡柳安山𥛚[编辑]

野廬新賃傍林皐。一壑峯巒四面高。松磴晩霞紅靄靄。石灘晴浪碧滔滔。羈臣不是三閭屈。傲吏眞如五柳陶。愁寂共宜成細酌。隔溪還往莫辭勞。時公自安山罷官新歸

次韻贈襄陽趙府使持世[编辑]

朔漠雲沙接大荒。孤囚誰料沐仁滂。月明瀚海霜凋鬢。日暮陰山雨斷腸。峽路北來連雁影。都門西望阻鵷行。相逢莫怪羈形變。兩歲行裝一藥囊。

遠勞騶御慰投荒。霜髮翻敎雨淚滂。二十斝中三昧酒。一千里外九回腸。人情按劍驚明月。世路摧車怯太行。却載長腰勸加飯。客廚無復念空囊。

奉答眞寶李明宰子靜[编辑]

十日關東路。三年嶺左書。我仍愁鵩鳥。君亦感鰥魚。向老交情重。經春旅鬢疏。無言送歸使。淸淚自霑裾。

寓舍述懷[编辑]

雲外千山復萬山。一條官路隔長安。杜鵑不識羈人意。每到前林叫夜闌。隔一作入

萬疊雲山一逕荒。移來中域亦殊方。羈心直與南溪水。日夜西流向漢陽。

端午[编辑]

白草連夷界。靑山遶貊鄕。明時一逐客。殊俗兩端陽。艾葉誰懸戶。菖華未泛觴。懷沙賦空在。獨詠望淸湘。

入峽千峯峻。臨川一岸平。竹筒逢楚節。桃印隔秦城。國制頒新箑。鄕風拜故塋。去年沙塞淚。深樾又霑纓。

五月五日。謹次容齋先生集南遷錄中五日書事韻。[编辑]

百年重五日。三世一孤臣。譴自先同歲。才非後有人。羽山今朽枿。鯨海舊窮鱗。却羨南遷錄。蒲樽醉衆賓。羽一作花

次承旨姪以端午賜扇見寄韻[编辑]

癡比王家叔。身同屈子纍。端陽又逢節。何日是歸期。逸韻資三復。淸風賴一麾。羨君喉舌地。朝夕且論思。

楚水千年恨。三閭未遠遊。我逢端午日。徒憶古楊州。縱荷潮陽赦。誰膺漢帝求。賢郞分賜箑。感舊涕還流。

附原韻[编辑]

新賜端陽扇。題封問楚纍。炎涼頻節物。夷險夙心期。內熱應全歇。西塵且莫麾。須看竹上淚。點點是相思。

又對天中節。何時巷北遊。誤恩仍內省。寬法亦他州。貝錦猶爭織。丹砂尙可求。牛頭一派水。洗耳卽淸流。再從姪植

遣懷二首[编辑]

畿東二十四長亭。一望都城兩日程。羽嶺雲連華岳細。龍淵水入漢江平。里中居吏廻仍往。門外行商送又迎。到此益知羈縶苦。殘年無路見神京。

羈棲不敢出荊扉。獨坐茅簷對夕暉。谷遠每憐川迅逝。山深徒羨鳥高飛。南隣賈向都廛去。北里傭從縣邸歸。朝暮慣聞京輦事。一回回首一沾衣。

卽事[编辑]

宿雨朝初霽。新暾出未高。白雲看忽起。靑嶂坐皆逃。直度分遙壑。平沈失近皐。還疑居北塞。海闊疊飛濤。

六月十一日是日乃伯氏諱辰[编辑]

伯氏云亡日。孀親尙在堂。當時言可忍。追憶意逾傷。少長同蝸室。晨昏列雁行。孤生已無奈。今又竄殊鄕。

伯氏云亡日。方今少弟年。語言纔失喜。膂力未全愆。一宿翻成訣。三生倘結緣。顚連不卽死。徒此涕如泉。伯氏生於癸亥。歿於丁巳。享年五十五歲。余今亦五十五故云。

柳秀才汝弼,崔秀才,鄭秀才元尙持酒而來。[编辑]

六月霪霖過一旬。篷蒿遶屋甑生塵。誰知長白山前客。却對昭陽江上人。問字自慙楊子宅。挈壺應念葛天民。坐傾三雅吟騷賦。聖世方知萬物春。

六月十三日[编辑]

五月六月雨不絶。千峯萬峯雲相連。谷西路礙谷東路。陂下川通陂上川。里母共驚沈古䆴。野翁方懼壞新田。幾時風伯掃陰翳。紅旭曈曈昇碧天。

贈主翁朴叔堅[编辑]

三月十五日癸亥。午發鏡府辭池公。四月十六日癸巳。夕投洪縣依朴翁。行中謾喜離玄塞。到後翻悲隔紫宮。溟浸慣曾臨渤潏。峽巒今復對蒙蘢。

六月十五日。謹次容齋先生集南遷錄中流頭日韻。[编辑]

大漢連沙磧。重岡擁峽門。流頭更遇節。抱膝獨銷魂。已覺衰顏皺。猶傳巧舌喧。旅愁何處散。東北共乾坤。

贈乾達上人[编辑]

老釋逢乾達。初名說印煕。南投小白住。西指妙香歸。法性終無染。禪身本不羈。囚山一悵望。半百夙心違。

杖錫風塵外。名山是爾家。毗盧峯五雪。貝葉寺三花。有夢皆丹壑。無蹤不碧霞。慙余晩相見。湘澤鬢全華。

用前韻贈人此六首。北謫時所作。而誤錄在此。[编辑]

誰料投身一府中。十年前乍見文雄。天官本是靑雲士。版部徒爲白首翁。詩案且懲蘇內翰。醫方須踵陸宣公。只應後夜同無睡。千里歸心徹九穹。

俯仰茫茫宇宙中。男兒幾箇是豪雄。駛騠莫道容蘇季。薏苡徒聞誤馬翁。生爲此心依聖主。死將何面見先公。吾今齚舌終無怨。作孼初非自上穹。

極目乾坤坱莽中。高歌擊劍寸心雄。生逢社稷英明主。謫作關河老病翁。窮達只憑吾道直。是非何待後人公。長風洒掃氛昏淨。白日回光掛碧穹。

贈乾達上人[编辑]

老釋逢乾達。初名說印煕。南投小白住。西指妙香歸。法性終無染。禪身本不羈。囚山一悵望。半百夙心違。

杖錫風塵外。名山是爾家。毗盧峯五雪。貝葉寺三花。有夢皆丹壑。無蹤不碧霞。慙余晩相見。湘澤鬢全華。

次友人贈守初上人韻[编辑]

吟袂初從洛水分。獨歸林下伴孤雲。狂花翳眼難成字。藥裹關心廢屬文。千里雁書忻有見。十年仙話恨無聞。遙知聖主搜賢急。莫賦閑居臥海濆。

次希安上人見寄韻[编辑]

早歲移文愧北山。白鷗滄海舊盟寒。空門小友孤松詠。火日囚居拭淚首。

六月十六日。霖雨始霽。至十八日。連日晨起。雲景甚佳。[编辑]

日日晨興早。朝朝霽景鮮。霧深凝似雪。霞薄散如煙。野潤連高樹。峯陰度遠川。天淸山更綠。新旭照崖巓。

日上層巖北。雲生疊嶂南。白仍蒸作霧。靑或簸成嵐。羃遠峯纔露。埋深谷半含。晩來天似洗。山影浸虛潭。

六月三十日遣懷[编辑]

不作南川水。寧爲北嶺雲。雲飛華陽野。水走廣陵濆。逐客無歸望。鳴蟬獨坐聞。窮村一閉戶。七十四朝曛。

七月初一日丁未[编辑]

北塞胡雲闊。東川峽路幽。荒村一夜雨。故國兩年秋。不但馮唐老。其如賈誼愁。昌黎法曹日。猶自憶松楸。

七月初二日[编辑]

峽擁乾坤窄。蹊回草木幽。病身無起日。羈鬢又逢秋。北闕年年赦。南冠處處愁。分明半夜夢。空復遶長楸。

七月初三日[编辑]

蓽門朝夕立。何處望楓宸。匼匝千崖路。伶俜一病身。誰云解網日。猶作向隅人。昨夜涼風至。霜毛更滿巾。

七月初四日[编辑]

逸氣曾輕萬戶侯。誰知一跌困縲囚。窮冬積雪連胡地。盛夏蒸嵐擁峽州。霈澤徒聞雷雨作。冤氛未向斗牛收。方嗟素髮稀疏久。碧樹寒蟬又報秋。

七月初五日[编辑]

颯颯風生岸。凄凄露滴林。何堪夜蛩泣。又有曉蟬吟。鄕近歸期絶。身衰旅病侵。春來曾逬淚。況此屬秋陰。

七月初六日壬子。聞仲氏罷郡還鄕。[编辑]

洪鄕亦殊土。所喜近嘉畿。豈謂弟調到。忽聞兄罷歸。湖路又相阻。峽人誰可依。方知百年事。一一與心違。仲氏以嘉平郡守。七月初一日。因軍士闕番見罷。本月初六日。挈還沔陽。

七月十一日[编辑]

謫居無處可安心。何況逢秋惻耳深。蟬響初疑賈傅哭。蛩聲還作楚臣吟。雨過巷柳涼颸動。露濕庭莎曉月沈。兩載只嫌遲一死。不堪衰薾憶家林。

贈義慧上人[编辑]

鵝谷山中舊宿僧。風塵重見貌稜稜。靑楓白芷昭陽路。會訪騷人說妙乘。

慧師以承旨姪詩。來示索和。步其韻以贈。[编辑]

才子題詩贈老僧。鳳池晴旭照觚稜。湘潭此日添煩惱。慙愧禪門最上乘。

西風吹送北歸僧。皆骨山高露石稜。坐恨羈身似籠鳥。洞天回首興難乘。

七月十五日遣懷[编辑]

窮鄕無客叩柴關。獨臥藜床午睡閑。南澗遠連銅雀渡。北岡高擁石花山。天淸嶺路行雲過。日暗沙村宿鳥還。入峽已知經幾月。一庭蟾影四回彎。

七月二十五日洪川邑內。有連峯驛。[编辑]

天下傷心地。連峯古驛村。邑無人可語。林有虎常蹲。海遠魚蝦少。山深雀鼠繁。誰將遷客淚。貌出獻君門。

憶沔陽鄕墅[编辑]

沔陽城北海西頭。古里昇仙小築幽。漁子幾曾爭曲岸。荻花應復遶平洲。鸕鶿影畔三更夢。蟋蟀聲中二載秋。縱使宦遊猶顧土。峽峯如束老羈囚。

七月三十日[编辑]

朝臨窓至暮。夜遶壁通晨。只是思丘墓。何能慕搢紳。蜘蛛網虛室。絡緯響荒隣。一宿維楊路。夷猶已十旬。

八月初一日丁丑[编辑]

今朝又八月。一歲坐將徂。露草蟲聲亂。雲霄鳥影孤。何言移峽內。不及滯天隅。日望門前道。行人入上都。

八月初三日[编辑]

峽深涼氣早。秋日少餘暉。蔓草墜晨露。叢林生夕霏。咄咄但書字。寥寥常闔扉。見客亦何語。況堪人到稀。

戲答驪州李尙中使君兄書[编辑]

去歲一把扇。淸風吹至今。今來二斗米。益見老兄心。朔雪關河遠。炎霜硤嶂深。羈身不須問。衰疾日相侵。

溪上[编辑]

臨溪何事淚垂雙。溪水西流下漢江。江上終南山北麓。小園空鎖舊松窓。

八月十二日[编辑]

塞關新拆野桃紅。碧柳山城午影重。客自北遷如昨日。鄕仍西望又秋風。奔川直瀉楊花渡。複嶺橫遮孔雀峯。門外有程歸不得。月斜庭畔咽寒蟲。

八月十五日[编辑]

今晨國俗拜先丘。禮與開元熟食侔。忽向松楸一下淚。未供蘋藻兩中秋。黃沙際海戎庭闊。白屋依岡貊壤幽。欲認客懷無遠近。陰雲猶見滿天浮。

八月十七日遣懷[编辑]

獨坐經秋半。羸軀只有骸。蒺藜縈壞道。蜻蛚聒空階。樂善坊南屋。昇仙里北齋。鄕園無遠邇。日夕入羈懷。

九月初一日丙午[编辑]

一百三十日。閉門曾未開。初隨梅雨到。忽見蓼風來。蟄燕俱已去。賓鴻今又回。孤吟首歸路。空自此低徊。

九月初二日雨[编辑]

秋日已云短。秋天何太高。川雲忽陰曀。峽雨復蕭騷。悴葉濕猶墜。驚禽翻且號。晩來勁風起。淅淅振荒皐。

奉謝李監役汝一自原州別廬。枉駕見訪。用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韻。[编辑]

月峯病居士。花山老逐客。蒼茫一逕雲。犖确千崖石。送米當夏月。載酒趁秋夕。南川水東巖。願書此行迹。

九月初六日[编辑]

八月至九月。山空天泬寥。秋聲與秋氣。無暮亦無朝。鴉鵲翻翻集。梧楸摵摵凋。羈居眺鄕路。安得不心焦。

九月九日[编辑]

秋深逐客轉無悰。力疾窮簷坐下舂。佳節又逢重九日。故山猶隔幾千峯。寒雲擁峽迷歸雁。亂葉堆階泣候蛩。往歲塞翁邀藉野。菊花枝映鬢絲鬆。

謹次月沙李二相以內賜朱砂安神丸一劑寄惠絶句韻[编辑]

玉汝卽今分御藥。金吾當日保微身。王公有魄尤堪愧。忍向幽明負伯仁。

藥裹遙分內賜新。安神定要共安身。畏途萬死殘生在。曾荷明公一念仁。

附原韻[编辑]

朱砂二裹安神劑。白髮三秋抱病身。却把刀圭分聖渥。與君均被竝生仁。月沙

次韻。奉答春川李處士櫟翁。[编辑]

幽居七十載。閑誦五千言。楚澤眞堪愧。無因訪鹿門。

託契何須面。知心不在言。神交二十字。一水阻衡門。

奉次柳安山[编辑]

萬壑風霜落木秋。白頭相對一靑眸。誰憐掩涕衡茅下。不爲身憂爲國憂。

獨扶筇杖立淸秋。客淚無端泫兩眸。雲破半天殘照外。一行歸雁起離憂。

百病侵身鬢已秋。昏花今又着雙眸。平生書劍都無用。畎畝空懷社稷憂。

奉酬柳安山櫟叟用前韻見貽。[编辑]

愛君淸骨氣橫秋。坐覺金篦刮病眸。莅邑不知溫飽味。歸田常抱國家憂。

曉風吹葉隕高秋。起望寒山礙客眸。家在漢中何日到。人間十事九堪憂。

病臥思歸不耐秋。雨聲傷耳月傷眸。田村白酒家家熟。一酌無因散百憂。

黃葉蕭蕭落素秋。獨支頤坐不廻眸。衰年一寸心偏弱。貯却思家萬段憂。

奉簡沈參判命世○君時謫忠州[编辑]

忠原何事屈元功。共說危言出至忠。從此一州傳故蹟。地名臣節兩相同。

我家曾祖號容翁。早謫忠原後作公。聖代莫嫌投此地。期君終與我家同。

去歲楊州送此身。誰知今作蕊城人。未因相訪空相憶。兩地秋風一逐臣。

九月二十一日雨[编辑]

老木鳴階雨打簷。獨凭寒几撚疏髥。三年藥石身痾重。萬里風霜國譴嚴。曾滯北庭鄕夢絶。及移東峽旅愁添。籬前直接都中路。覆鼎層峯入眼尖。

九月二十二日。連雨不止。[编辑]

草木秋搖落。山川日寂寥。高風吹徹夜。冷雨滴連朝。身困顏先皺。年衰鬢盡凋。新愁著無處。此夕只魂消。

九月二十四日夕雨。至二十五日晩霽。[编辑]

古柳凋深巷。寒莎擁小庭。如何風烈烈。又復雨泠泠。倦鵲飛相引。驚鴻叫不停。逢秋今已慣。此日未曾經。

南宮汝用秀才。以川魚盆菊。雨中見遺。[编辑]

異鄕誰肯款柴荊。寒雨連宵復徹明。幸識南宮隱君子。偏憐東岳病先生。盤中赤玉鱗三尾。盆上黃金蕊一莖。却笑人情不知足。哦詩還憶倒深觥。

奉次柳安山送菊花韻[编辑]

疏梧索索墮荒籬。坐過重陽月又虧。寒蕊忽從新句到。滿山風雨慰相思。

九月二十五日。柳安山送黃菊一盆。[编辑]

秋滿空山內。無由見菊花。誰言陶令使。忽到楚臣家。弱幹侵霜氣。繁英濕露華。直思同泛酒。甁罄未能賖。

對菊花有感[编辑]

異方今幾載。忽復對黃花。露葉翻寒日。霜葩映晩霞。道峯山下宅。滄澤里中家。小塢裁培地。回頭嶺路賖。

九月二十七日[编辑]

故國歸何日。秋空斷雁斜。白頭孤客淚。今又濕黃花。

九月三十日[编辑]

野曠寒風振。山昏夕照移。何堪望鄕處。又値送秋時。身已生無樂。心猶老不悲。所嗟流景促。烝礿限囚羈。

九月三十日。從姪斌自沔鄕載酒饌來餉。[编辑]

親戚離貧賤。人情共古今。窮秋置淸醥。匹馬度重岑。至竟收吾骨。從前見汝心。竹林遊似夢。衰淚忽霑襟。

春草楊州路。秋風羽嶺山。共知爲死別。誰道獲生還。朋酒攀追遠。長年跋涉艱。對君心自省。騂汗滿羈顏。

獨坐憐黃菊。誰知醉白醪。能忘霜雪苦。不憚道途勞。俎上茅容肉。盤中畢卓螯。還如在沔曲。衰薾興猶豪。

十月初一日丙子[编辑]

峽月曾看六下弦。一簷冬日坐如年。客稀每引僮爲友。鄕遠惟憑馬作田。莫怪朝餐常未飽。偏愁夜臥獨無眠。頑軀直欲塡丘壑。不忍他方歲又遷。

奉謝南宮老秀才送酒二甁,鹿舌,鹿尾,膏雉,鱣魚,銀口魚等物。[编辑]

秋盡窮廬獨閉門。皺眉端坐度朝昏。誰家綠酒貽雙榼。曩日黃花乞一盆。鄕味更看兼海錯。客廚方歎乏蔬飧。荷君同歲勤相喣。明月終難報盛恩。

奉贈柳安山[编辑]

我生何恨晩。夫子與同時。孝友今初見。淸高衆莫知。曾於兩邑罷。不以一錢隨。誰念衡茅下。年豐尙抱飢。

次韻。奉呈櫟翁李處士[编辑]

淸廟朱絃動。豐城紫氣收。誰知莊櫟壽。獨作楚蘭幽。賤子才何用。明時禍自求。丹崖空悵望。不得駕靑牛。

聞子山居樂。身窮道不窮。朱門多赤族。畢竟孰爲通。

布襖靑藜杖。松扉白石庵。無由乘興去。日暮立湘潭。

未聞操白雪。惟見毀黃鍾。顦顇今何問。眞如澤畔容。

疊用牛字韻。奉柬櫟翁。[编辑]

碧溪晴月上。丹壑凍雲收。姓李身仍老。名蘭谷轉幽。側聞貧士作。宜向古人求。寶劍誰能斸。徒勞望斗牛。櫟翁隱居于春川府北古蘭谷。故第四句云。

答友人[编辑]

人去無書似不情。強題新句字欹傾。別來筋力君休問。一枕寒山百疾嬰。

十月三十日乙巳[编辑]

甕牖晨光暗又明。幾時長樂聽鍾聲。每逢月末心如失。便到宵中睡不成。餓雀相號荒野闃。枯蓬自振朔風獰。却驚旅病添今夕。異地重催歲律更。

十一月初三日[编辑]

乙丑冬當仲。初三日戊申。衝風裂厚地。積雪礙高旻。婢爨肩逾聳。僮樵手竝皴。我言今勿歎。猶勝鏡城春。

簡鏡城漁郞里中諸人[编辑]

首夏投荒至暮春。兩年三百十宵晨。諸君若不傾高義。獨客將何庇老身。日日剩蒙魚菜美。家家爭致酒漿新。南來却望幷州處。愧乏鮫珠謝主人。

冬至[编辑]

淸和遷客屆玄英。律轉黃鍾又可驚。地理遠分三角聳。天心新啓一陽萌。南中廟宇趨宗族。西內宮庭拜聖明。獨擁藥爐頭已禿。虞翻身世作劉楨。

葭灰初動曉鍾傳。政憶朝簪捧御筵。赤豆煮時禳疫鬼。黃雲書處驗豐年。杖藜雪後心工部。抱膝燈前影樂天。一出春城兩至日。新陽無賴宿痾纏。

十一月二十四日陰。翌朝雪霽。獨坐口占。[编辑]

凍靄冥濛欲雪時。雪晴林麓玉參差。平原有店孤煙直。亂嶂無雲薄日欹。老犬獨眠依壞礎。飢鴉相叫聚疏籬。一冬淸景誰能會。都入幽人七字詩。

十二月初二日丙子。大雪。至戊寅始晴。[编辑]

默坐看人事。天工用意深。應知連日雪。要試逐臣心。腹飽非無飯。身寒且有衾。浮生如此足。不必較榮沈。

十二月初五日[编辑]

獨立千峯雪。眞如一野僧。山空飛鳥絶。川暝宿雲凝。事已悲無奈。身唯死未曾。此生歸路隔。冬日自晨興。

奉謝眞寶李明宰子靜書時致鷄雉茶食等物[编辑]

迢遰眞安縣。關雲出峽深。中間通一逕。南北隔千岑。翰札平生面。風霜遠別心。使歸君莫問。吾已白盈簪。

季冬三日雪。孤店萬山雲。剝啄驚童僕。零丁荷使君。念衰分異味。傷別索新文。坐認官程近。高情迥出群。

世情窮始見。交態老方知。使又嚴冬到。書曾盛夏貽。聖朝爲棄物。先業絶歸期。此後休勞問。年衰骨力羸。

北風號曠野。南雪壓層岑。遠道傳雙鯉。窮廬獲十禽。病從秋後重。愁向臘前深。莫怪勤相謝。朋親斷信音。

十二月十四日。大雪新霽。月夜獨坐。口占三五七言。[编辑]

山雪晴。山月生。月下雪逾白。雪中月轉明。松簷獨坐無一事。人與雪月成三淸。

十二月十五日。雪後早朝。柳安山送酒。[编辑]

永夜風掀屋。淸晨雪擁階。病嫌衾似鐵。貧怯甕生埃。未見廚煙起。空聞井逕埋。此時驚啄木。陶令送餘杯。

十二月十七日。奉簡柳安山。[编辑]

日晩眠初覺。天晴雪正堆。四隣千嶂玉。一岸萬株梅。麥麪方飛屑。松醪且潑醅。山陰好乘興。莫作到門廻。

戲簡柳安山[编辑]

昨夜雪中飮。三人無俗情。卯時一杯酒。莫厭解餘酲。

蔡秀才鄭後携酒見訪君乃鄭古玉外孫。古玉無子。以君爲後。[编辑]

古玉先生老鶴姿。風流德義是吾師。性豪本嗜稽康酒。才大偏工謝眺詩。羈旅忽逢成宅相。典刑方認稱家兒。存亡三十年前事。坐檢遺題喜更悲。古玉手題詩數篇。在於余家草稿之中。是日出示故云。

雪晴山逕夕陽微。野店無煙早掩扉。地僻已知人迹遠。天寒更見鳥飛稀。身爲楚客空催老。家在秦城正憶歸。此日伯喈三昧酒。一團和氣破陰機。

君爲鄭老後。我作楚纍身。積雪三瓢酒。荒山一室春。夙心看皎潔。先什誦淸新。剡曲回舟夜。何如此趣眞。

見新曆[编辑]

獨臥空山與死期。誰將新曆報天時。明年六月今知閏。添却羈身卅日飢。

奉謝鄭舍人德餘,李正郞子方寄惠新曆。[编辑]

譴逐身何托。癡頑世所捐。心腸一知己。氣槩兩忘年。每見星霜變。偏蒙曆日傳。白頭無路謝。冥報指黃泉。

痿人尙念起。逐客敢忘歸。磧遠風沙盛。山深鳥獸稀。又看新歲曆。空憶舊朝衣。一死今雖緩。窮途萬事非。

附次韻[编辑]

直道難推挽。高才易棄捐。淸朝遭一譴。殊俗過三年。忽得長沙信。遙從絶峽傳。何時銷紫氣。豐獄掘龍泉。

偶竊西淸直。三春尙未歸。每逢新節至。長憶舊遊稀。紫陌誰方駕。滄江可振衣。行藏三十九。衛瑗已知非。玄谷鄭德餘

奉答金二相北渚書[编辑]

荒村誰肯問羈孤。伏枕經冬病未蘇。又見曆書關外至。從知藥物峽中無。蠻珍不但驚庖婢。御果眞堪詑野夫。莫訝殷勤謝深眷。死生交態古來殊。時以新曆三部,淸金降火湯十服,大全鰒,柚子,石榴等物見遺。

敬次五峯相公韻。贈萬益上人。[编辑]

益乃龍門山人也。性豪好飮。飮常用大椀容一壺。每傾一大椀。必稱灑落。人呼爲灑落禪師。五峯相公。詩以敍之。余在京城。未嘗面師。遠竄鏡府。新移洪縣。師篋公詩。來示余索和。幽窮困躓之中。亦一奇事也。盛意不敢拒。謹步其韻以贈之。第僑居壁立。甕盎生塵。使灑落禪子落莫而歸。良可嘅然。故篇末云。

去歲竄身大荒北。鵩鳥群飛座隅止。今來東峽寄蔀屋。白日爭傳虎在市。深居默默若避仇。對食不知辛鹹味。高舂剝喙忽驚夢。言是龍門老禪子。披牋跪讀峯老詩。覷破眞空託麴糱。初名萬益一無益。晩來一日大椀傾三佰。每一傾時云灑落。胸中滯礙如氷釋。世人仍號灑落師。何似騷翁憔悴獨處廓。聞人足音尙可喜。況接高僧眞面目。甁空却使拂衣去。坐歎囚山生理拙。

十二月三十日甲辰[编辑]

忉忉怛怛重悽悽。月與年窮日已西。頂禿曾無毛稍白。形枯只益面全黎。縱居舊業那開口。況作孤囚正噬臍。沽酒強斟成醉睡。不堪今夜坐聞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