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集 (朴汝龍)/卷二
隱屛精舍請額疏
[编辑]伏以道之在天下者。固未嘗亡。而其明晦通塞。實有其時。世之欲治。則人君必推明是道。以答夫皇天付畀之責。而使斯世不至於委靡墊溺。此有國家者之所先務。而昏亂主之所輕且怠者也。然道不能以自明。必待乎明道倡學之人出爲儒者之宗。以示正脈之指南。然後人君乃崇而奬之。使學者皆有所法。振作刻勵。以皆至於道。故晦者以明。塞者以通。而國家於是焉以治矣。三代以後。儒學之盛。莫過於宋。周程張朱相繼以出。皆以是道爲己任。而時君世主不知崇奬。乃反抑遏而蔽絶。使是道不明於天下。而國家之亂亡隨之。豈不悲哉。我東之爲國。雖號爲小中華。而厥初朴略。人民貿貿莫知夫所謂道者。前朝之季。僅有一鄭夢周得不傳之餘緖。以爲一世之倡。而我朝五賢。於是迭出而明之。此國朝之文治蔚然。可傳於後世者也。臣等竊見臣師臣李珥。以明敏之資。輔以學問之功。沈潛於性理之源。講劘乎道義之場。博以約之。以入於聖賢之域。其平生立朝事蹟。在於國史。文章言語。在於文集。兒童走卒。莫不知其爲大賢君子。臣等不敢更爲贅說以瀆於聖聰也。臣珥在時。卜居於海州治之西。築一精舍。名曰隱屛書院。殿堂齋廡莫不備具。學規院式。皆所詳盡。嘗以繼往聖開來學。莫過於宋之朱熹。而吾東之學。實祖述於此。故作祠而祀之。倡道德於一時。施功烈於當世。莫若臣趙光祖。發性理之蘊奧。示學問之功程。莫若臣李滉。故以二先正配之。參以月朔。祭以春秋。嘗率學徒。講論道理。指授文義。必於是所。聞風覿德之人。咸歸于是。蓋將二十有餘年。而臣珥特被先朝眷遇。卒于京師。臣等落在海西。不能終始受業而失其依歸。卽以先師臣珥又配享于書院。亦且有年所矣。臣等固欲卽請賜額。以暴先師之遺事。永示於來世。而數十年前。時事乖離。議論不一。亂離之後。公私未遑。無暇陳請。今則上自朝廷。下至草野。以及閭巷。莫不同然一辭以爲希代之賢。而慕其爲人。人聞其言。家有其書。先師之名跡。固不待臣等之覼縷。而惟是所建書院。至今未蒙賜額。臣等彷徨惻愴。若失所依。嗚悒而竊自歎也。國家州郡星羅。所在士子苟有所慕於先正。則必立書院。殆將遍滿。新舊賜額。蓋十八九矣。而獨於先師之所配大賢遺廟。未賜嘉號。此實由於臣等不早號籲。使盛跡晦昧。聖朝有此闕典也。方今道學將興。儒術復明。凡關衛道之事。無不次第擧行。臣等玆敢布陳曲折。以冀聖澤。惟殿下採納而施行焉。
同門契序
[编辑]樑摧後二十餘年。澤雖未斬。而離群索居。相接罕矣。則雖欲講論當時之聞見。以破今日之孤陋。其可得乎。原始以言之。當其挾冊旅進之時。列坐成行。摩肩執袂。周旋進退於函丈之間。問難請益於親炙之際。及退而省私論辨講劘。相規之義。漸染之益。爲如何哉。豈可恝然於後日。置之相忘之域乎。況吾儕數人。年皆耆耋。在人間相面之日不多。自今以後。春秋講會。各持壺酒。打話討懷。則非徒以文會友於一時。可知先生之澤因此益遠矣。至於早世之友。引子弟許入。則爲子弟者。亦知父兄同門相愛之義。雖時移世變。相講不撤。不亦美事乎。然則此會非如古人與相愛之友。觴詠於一時。飽閒永日之比也。一以寓羹墻之慕。一以固金蘭之約。同志之人。願相與勉之。庚戌月日。門人朴汝龍序。
約束
[编辑]一。契中論定上副有司二員。一年相遞。〈七十以上者否。〉
一。每年春秋季月。有司前期考國忌及忌案出回文。契員各持壺果。俱會于精舍。而先謁廟。後行契禮。仍講論義理。亦論賞罰。
一。契員有年滿七十八十以上者及登科司馬得官者。則有司出回文致賀。七八十以上者致賀。則收合宴需。〈設辦行之登科得官者致賀。則各持臺果鷄雉中一首行之。而賀禮則着團領。〉
一。契員有過三年喪者。則各持壺果致慰。〈賀慰則行于空處。〉
一。每年歲末。有司出回文。收合正米各一斗。以助先生忌祭奠物次。納于本家。
一。同門早世而有子則許代入。修契後契員有故則亦代子倣此。〈名無精舍者則否。〉
一。契員子弟一人衛父兄。凡會來參觀禮。〈壺果則各自備。〉
一。凡會集時。遭服之人。期大功則葬後。小功則過十五日。緦則過七日。外祖父母及妻父母喪則過一月後得參。而賀禮則否。
一。凡會集時。有故未參。則具單子呈于僉會處。若托故不參及不告緣故者。論以犯約輕重。
一。凡公事。有司主之。告于僉位而定之。
一。凡傳回文等事。令精舍齋直使喚。
一。契中有喪。則契員皆往弔之。當身及父母喪。則成服永葬小祥大祥。皆往弔慰。妻子喪。則只於成服永葬往弔之。子未成人者否。
一。契員當身喪。則有司出回文收合白米各三升。具奠物撰祭文。齊會致奠。
一。契中人有赴外任者。則送木三疋。以助賀慰之資。
一。契員大段過惡。則黜契事外。上中下罰。隨時僉議定之。長者有中罰下罰。則使子弟代受其責。
一。上罰損徒。中罰面責。下罰用觥。
講信儀
[编辑]講信之日。早早食後。有司先詣會所。以俟契員皆集。謁廟後。有司立於東行。契員立於西行。相向再拜。坐定訖。子弟皆入。敍立於南行。北向再拜。許坐。然後副有司講約訖。亦講論義理。仍行飮禮。契員及子弟中有善行者。則副有司先揖爲善者。出坐于中。別行賞盃。推奬而勸勉之。日暮飮畢。座中各因其位起立。而一時皆再拜訖。以年次出。
先考贈戶曹參議府君墓表
[编辑]先君諱守義。字義之。系出沔川。高祖諱諶。官至工曹典書。出爲黃海道巡察使。相海州立巖地陳荒。仍家居焉。妣伊川裵氏。左尹永壽之女。曾祖諱秀生。副司正。妣扶安林氏。海州判官孝生之女。祖諱居信。碧潼郡守。妣陽城李氏。領議政淸平公純之之子甑山縣監扶之女。考諱文善。副司直。妣熙川金氏。果川縣監仁門之女。先君生于弘治戊午十二月十二日。歿于嘉靖壬子五月初二日。葬于高山上山西麓。享年五十五。先君性拙而心慈。與物無忤。隱德不曜。以汝龍原從一等之功。贈通政大夫戶曹參議。妣殷城李氏贈淑夫人。先妣乃前朝左侍中殷城君天驥之後。贈通政大夫戶曹參議允華之女。十四。適家君。性度端方。女則修備。大爲舅氏所寵。一門無不贊歎。家君居常每言曰。吾夫婦死則同穴可也。家君屬纊之時。先妣手足痿戰。仍成宿疾。翌年七月十九日歿。以家君墳山不吉。移卜于上山東麓曾祖墓下。同穴合葬。以副平生所言。享年四十七。有子三人女二人。長汝稷。副正。無嫡子。有妾子曰乘。次汝契。無後早歿。次汝龍。正郞。有獨子曰榮。妾子曰策。榮生二子。長承烈。次成烈。女適萬戶李脩。次適察訪尹應期。汝龍十二失怙。十三失恃。零丁孤立。門無傳語者。父母平生事跡。懵然一無聞知。只敍世系子孫焉。嗚呼痛哉。不肖子汝龍血泣記。
駁尹甥旭採葛說
[编辑]余得席資。無經可織。束諸架幾月。雅識葛精。于此用最良。料其長。採於野。而引吾甥。以厭獨而且諳豐所也。余採不移晷。已盈抱矣。獨甥終日不獲一蔓。徒用咄咄。余笑而詰之曰。吾老無力且倦。而尙採之多也。以爾勤榦而乃如是乎。對曰。葛之生。其長也延。其蔓也敷。其節也疏。其性也柔。克於爲精。工省而用阜矣。今此之生。其長也攣。其蔓也脆。其節也數。其性也燥直。慮其工勞而用不贍也。舍此而求余所尙。故終無所獲焉。余抵掌而駁之曰。爾則所謂高而不知下。大而不能小者也。姑射之山。有狙公焉。隨衆狙拾橡。而志在大實碩顆。凌越嶺岑。遍薄窮林。終無所得。噉抵暮飢。頓爲衆狙嘲罵。漢之陰。有逸民焉。生慕毛嬙子都之色。而里媒隣妁。都麾不應。行年七十。孤棲無耦。今爾志尙亡其類是耶。故入冥山而索美箭則疏矣。從淮北而求皇櫾則迂矣。盍因地産而取足哉。抑有大於此者。爾將有事於千里之邦。則必得追風絶足。一日能達者而後可乎。將日行百里。十日乃達者亦可乎。必須一日能達者而後可。則爾雖持千金而求。終世不能致此決矣。又有大於此者。爾將構大屋架峻宇。則必得輪扁之工。公輸之巧。可以兼斧鉅之職。擅矩繩之任者而後可乎。將一斧一鉅一矩一繩者。亦可乎。必須兼斧鉅擅矩繩者而後可。則爾雖窮遐邇之覓。費十稔之求。不能獲此的矣。又有大於此者。爾將受知於明時。登庸於當世。席銓選之地。秉甄拔之柄。爲聖上求士。資衆職需用。則必得咎夔稷契伊呂周召之流。而兼百揆掌百工而綽綽然有餘裕者而後可乎。將有一善可堪一職。一長可任一務者。亦可乎。必須兼百揆掌百工而綽綽然有餘裕者而後可。則爾雖用智慮之焦勤。吐握之勞。不能得此必矣。矧今之世。攣其長脆其蔓數其節燥其性者滔滔。舍此而奚爲哉。惟須酌採斟用而已。故尋有所短而尺有所長。智有所不明而愚有所不闇。聖有所不逮而狂有所不礙。若以所長而短之。則物無不短。所短而長之。則物無不長。爾徒慕虛務大。俾墜爾事。吾恐爾規。致千里則無騎。構大屋則無匠。選人材則無士。終爲狙公之飢。逸民之孤也。
遺書書與長曾孫之昌
[编辑]爾在襁褓。我臨死年。加以重病。彌留不差。汝之成立。我何得見。但汝之儀形岐嶷。安知他日爲大人顯榮門戶乎。先君子於汝爲高祖。勿用時制。特遵朱文公家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