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梅窓先生文集/年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梅窓先生年譜
1821年
卷一

皇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明宗大王十三年戊午八月十七日亥時。公生于安東府北馬巖里第。公先祖正尹公。國初隨外氏文英公金恂別業。來居安東。考右尹公自茅莎洞移居馬巖里。

三十八年己未公二歲。

三十九年庚申公三歲。

四十年辛酉公四歲。

四十一年壬戌公五歲。

四十二年癸亥公六歲。始受學于伯兄芝軒公。性穎悟。纔受學。已能解句語難屬者。右尹公大奇之。

四十三年甲子公七歲。

四十四年乙丑公八歲。

四十五年丙寅公九歲。○是時經書文義已無滯礙。芝軒公一以所受於陶山者敎導之。

穆宗隆慶元年丁卯公十歲。六月明宗昇遐。

二年宣祖大王元年戊辰公十一歲。○栢潭具先生見公才學日就。稱賀於右尹公。

三年己巳公十二歲。○隨長老上山坂。呼韻卽次曰。雪點千山脚。瑤岑眼底平。牧童牛背笛。風動落山城。聞者聳歎。

四年庚午公十三歲。受易于芝軒公。事芝軒公如事嚴父。日用微細。無不禀决。芝軒公先以啓蒙圖書試之。公迎刃輒解。芝軒公心奇之。禀于右尹公曰。此兒深藏勿巿可也。

五年辛未公十四歲。

六年壬申公十五歲。○定省之暇。孜孜誦讀。或於夜分。披覽吳子兵詮。芝軒公曰。自有聖賢書。安事於是。

神宗萬曆元年癸酉公十六歲。

二年甲戌公十七歲。受業于柏潭先生之門栢潭叩其所學。大加稱賞。

三年乙亥公十八歲。秋擧進士初試。公詞章夙就。先是梁公喜以辭賦擅名一時。見公所作屠龍賦。歎賞不置。○讀書于淸凉山。有紀行詩。

四年丙子公十九歲。龍山書堂成。堂卽栢潭先生講道之所也。公與芝軒公。權晦谷春蘭。安東臯霽。權松巢宇。合力刱造。因同聚講學。○三月。丁右尹公憂。○四月葬右尹公于西峴兌坐之原。芝軒公廬于墓下。喪節一遵古禮。公偕焉。無或少違。日講儀禮于芝軒公。

五年丁丑公二十歲。

六年戊寅公二十一歲。五月服闋。○讀書東岡書堂。

七年己卯公二十二歲。聘夫人永川李氏。觀察使光俊之女。

八年庚辰公二十三歲。拜鶴峯金先生。問中庸九經之義。○冬讀書鳳停寺。有人看剪燈新話者。斥去之。因作文卞其誕妄。

九年辛巳公二十四歲。秋中文科初試。

十年壬午公二十五歲。春及第出身。時栗谷李公珥爲主試。以公復齋琴賦。擢置上等。曰此人非但經學詞藻當冠一世云。謝恩將歸。栢潭曰。時議欲薦君翰林於分館前。須少留。公以新榜干進爲恥。促馬歸覲。具公深歎焉。秋選補權知承文院副正字。時藥圃先生在京第。已登宰列。於公爲三從叔父。以新進來客多大官。公以爲嫌。別立館所以處之。有事則禀質焉。

十一年癸未公二十六歲。以倭使護送官往東萊。時有老譯姦濫者。公啓鞠之。

十二年甲申公二十七歲。授著作郞。公立身之初。以厲廉恥尙氣節爲先。一不干謁於當路。

十三年乙酉公二十八歲。陞博士。尋遷奉常寺直長。

十四年丙戌公二十九歲。春拜禮曹佐郞。○夏移拜刑曹佐郞。○七月柏潭先生訃至。爲位哭之。仍呈由還鄕哭喪次。未幾還朝。

十五年丁亥公三十歲。拜司諫院正言。有薇垣稧會圖。○公旣入諫院。遇事䂓劾。不避權要。西厓柳先生曰。看君供職。有古直臣風裁。差欠藏蓄。藥圃先生曰。苟在我者公正。何用藏蓄。今按芝軒公在泮家書。曰正郞去卄九政。除正言。時在闕下。論大重臣。已削奪者八九人。罷者五六人。而其餘四人時未蒙允。方晝夜交章。似生疾病。見甚悶慮云云。啓辭逸於兵火。可恨。○拜兵曹佐郞。兼春秋館記事官。○冬以親老出爲禮安縣監。

十六年戊子公三十一歲。在禮安縣。縣距家二十里。奉親恤窮之外。一無所營。每月聚士講學於陶山。時將搆宅。以在官營私爲未安。呈辭狀于監司。監司不許。因不製月課三度。例遽。

十七年己丑公三十二歲。拜兵曹佐郞。○陞工曹正郞。○又拜兵曹正郞。兼知製敎。錄入弘文館。拜副修撰。兼經筵檢討官春秋館記事官。有玉堂稧會圖。○公入侍經筵。剖析隱僻。推衍經旨。辭氣雅亮。聲音洪暢。上謂左右曰。年少鄕儒。何其該博如此。書入啓本。上曰。此人博學則已知之。華畫又能如是耶。首相李公山海退自經席。歎曰某眞侍講才也。拜檢詳。有一時宰夤緣逆獄。謀陷士流。而欲使公製赦文。以借公論計。而公不許。促馬還鄕。以此觸忤。俄遷成均館典籍。

十八年庚寅。公三十三歲。春又拜兵曹正郞。兼帶如故。上兄河原君乘暮抵端門。騶從過盛。公拒門不納。翼朝詣闕請罪。上奇其守法不撓。不之問。○錄光國原從三等功臣。璿系改正。上親祭太廟。公以大祝參焉。承命製進頒赦文。文逸於兵火。○以賜祭官往尙州。仍呈親病乞遞蒙允。上特命給馬歸覲。人以異數榮之。三月還朝。○哭權松巢。公親自斂殯。收拾文藁以還之。

十九年辛卯公三十四歲。春拜禮曹正郞。○又拜修撰。○撰埋祖考進士公墓誌。○移居苧田中峯下。白于大夫人。以所居宅舍付之季弟敎授公。移居于此。愛其泉石之勝也。○冬又拜正言。承召還朝。仍參會試試院。

二十年壬辰公三十五歲。拜司諫院正言。公立朝擧劾。無所顧避。朝論韙之而不悅者衆。○四月啓請歸覲。蒙允。時倭寇至邊。聲言假道。朝廷。知有兵禍。論議洶洶。諫院逐日交章。時芝軒公。以集慶殿參奉在東都。公以離母遠兄。啓請歸覲。特蒙允許。○十三日倭寇犯境陷東萊。邊報急至。漢陰李相公,梧陰尹相公奏啓曰。此時侍從諫官不可許歸。上旋命牌招。下論曰。此時不可顧私親。爾宜勿去。公方出東門。承命赴闕入直。時鶴峯先生出爲慶尙右道兵使。上又命拿推。公草疏將奏。書質于藥圃先生。畧曰鶴峯丈拿命忽下。不勝驚悚。當初兵閫之任。已非儒紳可堪而旋命拿治。則恐欠含容聖度。臨亂易將。亦失朝政時措。而無人挽回天意者。私不勝慨然。國家置諫官。用之何地耶。夜伏私次。草得伸原疏若干言。將奏之。未知於台量何如。疏草封上。點化回敎幸甚云云。藥圃答書。畧曰金公事。昨日筵奏。豊原相公已言之。上意似解。當竢今日處分。奏之云云。未幾鶴峯特蒙赦。疏不果上。○朝令使百官納戰馬一匹甚急。公孤身旅宦。只有一馬。納于戰陣。借騎行仕。自是晨入夜出。圖得一馬而竟不得。○三十日曉。蒼黃赴闕。大駕已發。宮府一空。昨日已參聞去邠之議。而或主北幸。或主西狩。大臣亦未知上意所定。是日曉。蒼黃赴闕。大駕已發。宮府及閭閻。皆一空。不得已退館。已平明矣。自念身在侍從。又承勿去之敎。義不可歸覲。遂率家僮一名。速裝出敦義門。徒步作行。煙焰漲天。道路塡塞。艱到慕華館。逢十百人從西來者。皆言大駕向北道。是夕陰雨大下。跋涉窘步之際。邂逅所親醫官金世全。夜入其家止宿。○五月初一日朝。聞大駕已發東坡驛。公素不諳西北路。問之則已落後百餘里矣。將匍匐作行。金世全借一馬。因指北路曰。一則由嶺西金城。踰鐵嶺。一則由嶺東通川。達安邊云云。遂作行數日。患脚𤺄。委頓於道傍民舍。至七八日。始抵通川。因潰散官軍。始知大駕則西幸。向北者諸宮行次也。時寒岡先生爲主倅。公備言聖敎。將誓死西赴。先生曰。分義良是。賊兵連亘。道路莫通。死於亂兵則是溝瀆耳。不如稍竢路通。暴白情狀可也。借資人馬。送至江陵。○二十五日。始到江陵。時外舅鶴洞李公爲府使。其後不悅者以徑走妻父任所誣之。瞻黨又以逃誣之。○六月在江陵。與李紫巖民寏召募關東土兵討賊。○七月要擊游賊於高丹谷中。斬䤋甚衆。○九月以所領兵。迎見江原監司姜公於麟蹄縣。公具道落扈情事。請赴死行朝之意。姜公曰。方今陪持人。晝伏夜行。公欲挺身而往。道路橫截。不可輕赴。王事本無內外。與我討賊立功可也。以監司檄。假守襄陽。時襄陽守棄城走。姜公啓公假守之。公到郡。卽設賑救民。募兵討賊。民稱其惠。軍皆樂死。斬賊又多。

二十一年癸巳公三十六歲。春命削職。因監司狀啓伻。疏陳落扈之罪。仍請從事軍門。而始聞以臺啓削職。○二月監司軍功狀啓始達。命叙用仍任。○四月始赴行朝。至江西。拜醴泉郡守。謝命後呈辭不赴。○五月聞鶴峯先生訃。爲位哭之。○十一月扈駕還都。轉歸鄕家。省大夫人於小川。○會葬鶴峯先生。有祭文。○酹義兵將金達遠墓。有祭文。

二十二年甲午公三十七歲。拜慶尙都事。以前後人言。上疏陳情事。仍辭職。傳曰。今觀都事鄭士信陳疏。事勢適然而然。勿辭事回諭。遂赴任。啓黜有勢一邑宰貪縱者。重忤權貴。得鶴峯先生海槎錄於朴參判而章。封還本家。

二十三年乙未公三十八歲。拜善山府使。不赴。時群㤪合勢。乘釁交攻。劾罷復削職。自是屏迹家居。芝軒公自東都躬負睟容。流離艱關。始得還鄕。公日夜相對。而外事絶不干涉。

二十四年丙申公三十九歲。往訪鄭愚伏經世。仍講學數日。○子億生。

二十五年丁酉公四十歲。聞倭寇再猘公聞倭報。不勝憂憤。蒼石李公埈勸公起義兵。而時芝軒公已赴忘憂堂郭公義兵所。大夫人患候猝劇。未果起兵。

二十六年戊戌公四十一歲。正月丁大夫人憂。○三月合葬大夫人于西峴右尹公兆。經紀齋舍

二十七年己亥公四十二歲。西川君來問論家乘。

二十八年庚子公四十三歲。三月服闋。

二十九年辛丑公四十四歲。○時上問于政院曰。前日正言鄭士信安在。有不悅公者恐其復進。以罪廢遠方。不知存歿爲對。○子侙生。○哭柳謙菴雲龍有祭文輓詩。

三十年壬寅公四十五歲。往候西厓先生於溪墓所。講禮數宵。○十二月聞西川君訃。

三十一年癸卯公四十六歲。築道味洞精舍。舍在義城縣南。西厓先生發韻。雲川金公涌次之。○秋行廬江享禮。與諸生酬唱近體二首。

三十二年甲辰公四十七歲。赴會權晦谷春蘭,李蒼石于龍山書堂。因校正栢潭先生文集。○築鳳巖臺於舍南溪上。種碧梧桐於臺下。又於溪中。得石上松蒼古者。名曰獨松亭。日哦其間。

三十三年乙巳公四十八歲。撰廬江書院養浩樓重修上梁文。○九月哭藥圃先生。○校正權松巢文集。

三十四年丙午公四十九歲。二月會葬藥圃先生。○送曹頤齋友仁之關東。○撰右尹公墓誌。

三十五年丁未公五十歲二月遭芝軒公喪。公友愛篤至。自哭芝軒公。慟失依仰。不但尋常孔懷之感而已。○五月哭西厓先生。聞厓老病革。往候之。是夕先生捐館。有祭文。○秋命還給職牒。○赴宗會于本府。時寒岡先生莅本州。設示會。公往會講誼。有宗會圖。又次褒忠表節祠會祭圖詩二韻。

三十六年戊申公五十一歲。二月宣廟昇遐。入京奔哭。○洪慕堂履祥,李芝峯睟光來訪旅舍。○拜司僕正。陳一綱八目疏。綱曰愼獨。目一曰任賢勿貳。開張公道。二曰去邪勿疑。保合大和。三曰扶植正直。以養元氣。四曰申明贓案。以革貪汚。五曰節用而愛民。六曰養兵而務農。七曰廣推恩信。八曰勤御經筵。○答曰。省疏具悉誠懇。當留察而議處焉。○移拜司䆃正。○擢重試乙科。陞通政。付僉知中樞府事。時柳西坰根以文衡主試。以公箋爲第一。同席議不合。李爾瞻爲壯元。放榜之日。爾瞻夸耀於公曰。令公何不爲壯元。公素鄙其爲人。卽笑答曰。我無執燭者。又無集句人。何以爲壯元。爾瞻慙忿而去。詆毁搆捏。實基於此。○以安胎使往公州。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公五十二歲。春聞京城賊報。奔問入京。以餞慰使出關西。有關西唱酬詩。○聞鶴洞李公訃。哭之。○又拜僉知中樞府事。公在龍灣見朝紙。薦公於銀臺副望至十數。亟還鄕。○撰金義士致中閭表。

三十八年庚戌公五十三歲。除潭陽府使。未赴任。又薦賀至使赴皇京。有稧會圖。○過平壤。拜箕子墓。有箕子朝周受封辨。○至孤竹城。謁夷齊廟。有五言排律三十韻。○到京以賀班朝服辨正事。詣禮部呈文。公嘗憤我國行禮天朝。不以朝服。只以玄袍入參班行。將行。陳疏禀定儀章。詣禮部呈文。論辨甚堅。侍郞翁正春曰。二百餘年承襲之事。輕易擅改。恐招物議。爾國王奏聞奉聖旨。則可以準許。爾國素稱禮義之邦。天朝以禮相對。豈容吝許。往在萬曆卄年。爾國爲倭所破。君臣播越。天朝運兵糧往救之。况此朝服一小事。爾國奏聞奉聖旨。則豈不速許。今年不着而明年則當穿。爾等不𭶿可也。此呈文吾當發落。下于郞官。又成回咨。報知國王云云。侍郞手題呈文末曰。據該國陪臣所呈。亦自有見。但常服之服。二百餘年沿襲已久。本部安敢以意擅易之。合移咨與王。令其疏請竢旨下部。必有畫一之議。諸陪臣母得紛爭以傷國體云云。禮部深是爲主之意。而以輕改爲難。事雖未諧。時議韙之。

三十九年辛亥分五十四歲。春復命。公不以貨物隨之。惟賜絹數匹。書冊詩軸日記而已。○拜掌隷院判决事。立决干連權勢者二訟。簡牘旁午。而公不爲動。聞者難之。○遆付龍驤衛副護軍。

四十年壬子公五十五歲。六月哭女壻柳洗馬

四十一年癸丑公五十六歲。秋拜密陽都護府使。兼慶尙中道防禦使。時密州經亂後。多用武人爲宰。弊瘼大起。朝議用儒紳鎭撫之。公膺首選到府。卽省刑剗弊。聚士講經史。士皆興作。自以爲得賢師。

四十二年甲寅公五十七歲。春棄官歸。時爾瞻黨布滿橫恣。禮曹郞柳活載妓入密城。公不爲支應。卽日封印决歸。其人啣之。還朝與其徒同附爾瞻。合搆彈劾。先是李茳等見絶於公。憤其陰計未售。至是合辭誣陷。公草疏將奏。漢陰李相公以時事大變力止之。不果上。

四十三年乙卯公五十八歲。○時北黨日盛。公斂迹田野。不通一字於京洛。以訓子弟立家模爲務。弟敎授公進曰。世道溷濁。獨立厓岸。只取辱耳。盍小變。爲推恩祖先地乎。公慨然曰。吾不能俯仰從俗。天性已然。豈可負先君不欺心三字訓乎。以非義之仕。推恩祖先。祖先其肯顧乎。

四十四年丙辰公五十九歲。

四十五年丁巳公六十歲。○有京中一知舊素阿附爾瞻者。書告以援引之意。公以本書封還。不答一字。

四十六年戊午公六十一歲。冬往省先墓。累世先墓。皆在各處。躬往澆奠。而歸。時有一邑宰往來爾瞻家者請見。公辭以病。不見。

四十七年己未公六十二歲。正月二十五日。以疾考終于正寢。公疾革中。有言姦黨益熾。朝政顚倒者。公憤然起坐。憂形於色曰。聖朝䂓模。盡爲此軰壞了乎。痛歎不已。因戒門親子弟曰。此非决科立名之時。務爲修身飭行而已。又曰吾有三恨於世。登仕太早。未得專意學問。一恨也。時値亂離。負聖主眷遇。二恨也。連世孤孑。不得闡揚先德。三恨也。遺戒三條授二子。曰搷言行。勤讀書。務農桑。○是年九月。卜葬于聞韶縣南上川坊勝方洞卯坐之原。

章宗天啓三年仁祖大王元年。癸亥。拜都承旨批下。知下世已久。僚友莫不嗟惜。

永曆四年仁祖大王二十七年。己丑。以光國功。贈嘉善大夫禮曹參判兼同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成均館事弘文館提學藝文館提學世子左副賓客。正宗大王二十年丙辰。躋享於鶴巖里社。鶴巖卽芝軒公妥靈之所也。以公及湖陽權公益昌合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