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里先生續集/卷一
疏箚
[编辑]請寢東宮攝位之命箚丙申九月十四日
[编辑]〈自癸巳。上已有內禪之意。至是年八月卄八日。有命世子攝位。大臣率百官爭之。閱月始得請。公時在星州。上箚論之。不允。故再上此箚。前箚逸。〉
伏以臣伏聞自上有非常之擧措。不勝悶迫之意。敢具短箚。冒昧上陳。邇日以來。天聽邈然。久而彌甚。百司惶駭而職事廢。儲宮驚憂而疾病作。至於逆獄之鞫。晷刻爲急。而置而不問。坐積時日。凡此俱係緊急。而上不之察。付諸尋常。國家之事。未知畢竟如何。況今海賊屯據。兇狡叵測。邊務裁稟。不容少緩。而機要之啓狀。逾月而不報。中外遑遑。莫知所措。古肯帝王。有席全盛怠忽而亡者。有經禍敗刻勵而興者。在今君臣上下。倘能竭誠勠力。振作有爲。則重興之基。卽在是矣。自上執謙大過。使國事日就於不可爲之地。殊非祖宗在天之靈。望於殿下者也。臣無任痛迫悲咽之至。敢以申聞。伏願殿下垂察焉。取進止。
答曰。再上章箚。深感久勞于外。憂切國家之忠款。而實非所以大臣安社稷之道也。朝廷所爭之事。今姑黽勉從之。卿宜知悉。
請解職箚丁酉十月十四日
[编辑]〈前月公在星州體府營。疾甚。從事以聞。命召還。公力疾來詣東城外。〉
伏以臣當此上下遑遑之時。退伏多日。自陷於逋慢不敬之大罪。而誅責久稽。恩典荐加。至命內醫不離看護。辭章累上。溫綸輒下。臣非木石。寧不感悚激昂。思所以以死報效。第臣之精神氣力。耗敗澌盡。非一朝一夕。而重病之後。尤不收拾。諸證迭作。僵倒莫動。蘇歇之望。顧無其期。雖欲出力供職。其勢無由。臣之情事。狼狽極矣。伏乞聖慈。竝罷臣所帶內外職名。以便公私。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只遞體府事。遣史官諭之。〈柳相成龍代爲體相。卽南下。〉
又箚同月十八日
[编辑]伏以無狀小臣。濫荷寵擢。値國家存亡危急之秋。不能以死報效。告疾退伏。積有時日。寤寐惶懼。自分鈇鉞之至。聖度包容。不以爲罪。曲加矜察。命遞體察之任。臣誠祝天仰聖。感悚激昂。繼之以涕泣。第以議政之職。當此多事之日。贊決軍國之務。比之體府樞機尤緊。摠理尤急。而臣之疾病如此。雖欲陳力就列。其勢無由。臣不勝悶迫狼狽之至。伏乞聖慈。亟罷臣職。以便公私。千萬幸甚。取進止。
答曰。不可遞也。久爲從容調理。
謝恩賜待罪箚壬寅五月十一日
[编辑]伏以臣專蒙天地父母濟活之洪恩。一縷之命。得有今日。頃又屢有當藥劑送之命。至今所服。皆出內局。感咽悚懼。措身無地。臣前痛兩脊之症。針灸之後。左邊雖得少歇。而右邊尙未見效。加以驚悸神昏之證。發作無常。食少無力。長伏床席。聞有逆獄。驚痛切骨。而不能趨詣闕下。以隨請討之列。惶恐憂悶。席藁待罪。取進止。
批答遺失。
大王大妃殿下敎癸亥三月二十二日領相肅謝後
[编辑]卿曾爲冤婦。直言于▣▣▣遭罹罪黜。卿之忠貞。可謂貫日矣。未亡人德薄。不合於母儀。遂値窮天極痛開闢所無之變。因致生民塗炭。卿等勤勞。以獲戾于臣民。幸賴上天鑑臨。先王在天之靈不泯。得玆賢子。復有今日。願卿克盡忠節。善事新君。上挾祖宗盤石之基。下活生靈將絶之命。惟卿一身。是賴是活。庶寡婦寢食得以少安矣。
大王大妃殿備忘記四月初二日
[编辑]〈慈殿初命領相及兩大將金瑬,李貴留待。將爲引見。旋又停止。下此備忘。〉
長君旣立。朝廷之事。非女主所可預知。大將大臣引見。亦知其不可。而主上上爲宗社。次爲怨婦。盡其血誠之孝。下爲生靈。以繼幾絶之命。奮發義氣。脫老婦於虎口。大將亦忠貞刻骨。奮不顧身。拯怨婦於深淵。其爲恩德。天地難報。玆欲親見以謝。領相平常亦爲怨婦盡其讜諤之言。雖幸免死亡。遠竄困辱。爲如何哉。此皆由怨婦之過。感激之情。親見一言。且十餘年入於鐵甕之中。以受幽辱之狀。難以紙筆盡諭。故心中懷抱。暫欲吐之矣。朝論以爲未便云。不敢引見矣。奉表一事。須速圖以送。使主上速被皇恩。以臨光明正大之位。且遂怨婦之願也。如此薄物。不足表情於大勳。而聊以略表。
乞收內外給扶五日一朝之命箚同月二十九日
[编辑]〈是月二十六日。上敎曰。予知領相屢空。令該司優送米太。翌日夕講。參贊官閔聖徵啓曰。古之人君。優待老臣。有命肩輿入宮者。有入朝給扶者。皆所以尊德敬老也。竊見領相以宿德元老。爲百僚所矜式。國家待之。當有以異其禮。肩輿之賜。雖未易擧。而給扶之典則不可不汲汲擧行。請自今以後。入朝輔給扶。以昭聖上優賢相尊高年之實。答曰。依此給扶內庭。內則當令小豎扶入。且命五日一朝。故進此箚以辭之。〉
伏以垂死老臣。遭逢盛際。恩深河海。報蔑絲毫。心常悚懼若隕淵谷。不自意玆者。有內外給扶五日一朝之命。尤極震驚。措躬無地。臣本一俗吏。被先朝誤恩。驟入政府。久叨匪據。今徒以老而不死。指以爲舊臣。自上待之之禮。如古名賢碩輔。臣是何人。敢膺斯禮。伏乞竝收成命。得以少安賤分焉。且米太之賜。恩數稠疊。感激之外。第切兢惶。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勿爲逐日來朝事。予已親諭矣。內外給扶等事。出於予之至情。須勿嫌退。送米之後。方切物不稱情。至於陳謝。反爲慙靦。
乞收賜第之命箚甲子三月十七日
[编辑]〈前日。上敎曰。領相非但功勞甚重。且無入接家舍云。籍沒家舍中一坐。▦自願題給云云。故上此箚。後戶曹啓曰。自上軫念元老之無第宅。特命賜給。意甚盛也。領相牢辭固讓。不爲承受。不得已不待自願。當旬本曹擇給。而籍沒中。無可合家舍。只校洞鄭造家乃是新造。且近朝市。請以此題給。傳曰。依啓。公又累辭之。〉
伏以臣老耄昏瞶。無少有補於國事。而譴罰不加。恩遇過隆。尋常悚懼。無地措躬。乃今家舍賜給之命。又出於千萬夢寐之外。而以臣無入接家舍爲敎。設使臣無入接處。亦不可受不可受之家舍。況臣於昔年。營造家舍。入接有年。無家舍之言。是傳訛而誤徹於天聽也。古之人君。雖弊袴微物。不輕與人。況此家舍。豈止弊袴而已。國家不可無端賜臣。臣亦不當無端受賜。事理章章。終不敢承命。乞垂亮察。還收成命。取進止。
答曰。具悉。卿須體予至意。勿辭。
辭體府箚同月十八日
[编辑]伏以臣虛帶體察。請去名號之意。曾已累達於前席。而未蒙準許。敢復仰籲。祖宗朝以來。體察。是出外受任之號也。安有身在朝廷。上有君父。下有官僚。而體察專制號令之理哉。臣旣忝相任。凡有猷爲。自可議處。何待體察而有所輕重者哉。以故近來。臣一切不自行文于外方矣。與外方不相干。而苟然仍冒。極爲悚仄。請亟命遞改。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予意已諭於頃日引見時矣。須體予意。勿辭。
又辭體府箚七月初一日
[编辑]〈前月晦日。上箚辭免。不許。故續上此箚。前箚本逸。〉
伏以臣在朝廷。則決不敢爲此任也。曾以此意。累達於榻前。備陳於箚中。竊想聖鑑已燭之矣。臣老耄衰敗。僵臥莫起。不能出國門一步地。而虛帶職名。積有時月。不但人臣分義之所不敢。國家體例。豈容如是。況今事勢。尤大異於前日。元帥新赴。而防秋遽迫。必有備諳邊情之員。在後開府。協贊元帥。然後庶可有益於國事。臣雖老病垂死。而當此邊虞孔棘之日。豈敢循例乞免。以圖自便也哉。眷眷愚衷。祇爲國家計。而瀆擾至再。惶恐竢罪。伏願殿下垂察焉。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體予意。勿爲控辭。
又箚同月初二日
[编辑]伏以臣之愚衷。已盡陳達。而誠未格天。兪音尙閟。區區爲國之意。有不能自已。今復仰籲。瀆擾之罪。實所難逭。目今邊虞孔棘。秋防已迫。備禦之策。宜無所不用其極。伏乞將臣前後箚辭。亟下廟堂。從便處置。取進止。
答曰。體察之任。不可移授他人。然卿辭至此。勉副卿意。
乞收御醫看病之命箚八月二十四日
[编辑]伏以衰敗澌盡。四肢不收。腰脅脚膝。積敗牽疼。襯着床席。不得運動。此是八十老人終身之病。豈能望蘇於時月。取效於醫藥。而御醫承命。日復臨門。每以陋穢之症。仰瀆淸聽於萬幾之中。臣之罪戾。至此而尤大。兢戰悚慄。無地措躬。伏乞還收御醫看病之命。以安愚分。取進止。
答曰。省卿上箚。具悉卿意。卿雖年老。豈無醫藥之效乎。予方佇待勿藥之喜。卿勿辭之。安心調理。
乞解職疏十一月初七日
[编辑]〈前一日。公呈告至十四度。上遣史官諭曰。卿之一身。繫國安危治亂。其進退未可輕也。卿與予必休戚是同。終始協輔。豈意今者。因病辭退至此也。予日望卿之出仕。而卿之呈告不已。予思國事。無以爲心。有誠則通。無物不然。予之望卿出仕如此。卿病必不久而瘳。宜加善攝。須勿爲退去之計。以副予望云云。故進此疏辭之。〉
伏以垂死老臣。久伏田間。日夜以國家將危爲愍通。遭遇聖朝。宗社再安。臣誠不自量其筋力之衰邁。而激勵奮發。作氣奔趨。雖昏瞶駑劣。無裨於國事。而一段愚衰。斷斷無他。惟欲自盡吾心。乃今連章乞免而不知止。萬萬非臣之本情。實出於事勢之不得已也。事勢雖如此。而瀆擾之罪。臣實難逭。今承聖批。非惟不之罪。慰勉之警敎之。丁寧反覆。不啻若慈父母之推誠詔告。臣讀之未終。涕淚先零。聖敎以臣病爲不久而必瘳。人之病。不瘳則死。不死則瘳。此可爲年富者言也。人年八十。自非受氣最厚。鮮不至於澌盡而僵臥。臣本孱質。又經死病。不料一縷殘喘。得至今日。十餘年來。日復一日。漸就衰削。如西日之漸下而不可挽。七十之年。以歲而衰。八十之年。以月而衰。今年甚於昨年。今月甚於前月。今則精血枯萎。筋骨牽引。積傷之脚膝。能屈而不能伸。腰脅之宿症。乘衰而又作。不得運步。不離床席。此後又經時月。則老耄益甚。柴敗益甚。此豈是可瘳之病乎。臣立朝前後。聞見所及百餘年間。大臣未有年八十而居見任者。我國規例。三公之仕務。視諸臣且繁。無事時尙然。況今時乎。當此之時。雖以古之明卿鉅公處之。斷不可廢仕。臥私室而身帶相職。況臣是刀筆俗吏。平生期待。不在遠大。惟以奔走應簿書爲職分。而今皆廢矣。仍冒重地。寧有其理。臣常願國事稍定。更乞骸骨。歸死松楸。目今西虞方棘。朝家多事。乞骸之請。固不敢陳。而倘許釋負。以終餘日。則於公於私。兩得其道矣。臣入地無日。終未效願忠之初心。慙恨悲咽。不知所云。謹昧死以聞。
答曰。省卿疏辭。具悉卿意。卿之辭意懇矣。然於國事何。若可許退則予有何所難而强沸如是。不爲一副卿意乎。誠以國事憂悶故也。今日之艱危。甚於上年。予安忍坐見元老之去位。任令國家顚隮乎。卿之氣力。如難出仕。臥閤論道匡輔。亦無所妨。卿須念國事。勿爲控辭。
待罪劄同月初十日
[编辑]伏以臣妾女壻罪人朴允章。就拿供招。以爲李大溫徃來兇逆之言。言于臣處云。所謂李大溫。臣前後不聞其名。而徃來兇逆之言。亦絶不聞。此雖渠慌亂中之所招。而聞來不勝驚駭悚慄之至。臣脚膝受病。全未運動。國有大獄。而末由趨詣鞫廳。惶恐隕越。席藁待罪。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近因寡昧治國無狀。逆變繼起。慙負祖宗。無以爲懷。且允章之招。必是死中求生之計。於卿有何驚駭之事乎。卿宜安心調理。勿爲待罪。
又箚同月十二日
[编辑]伏以臣私門不幸。惡逆潛伏。而不能早加詗察。以致浼辱於朝家。臣之罪大矣。惶懼戰兢。無地措躬。臣脚病比甚。全未運步。不克趨詣闕下。席藁待命。尤無任悚慄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宜安心調理。
備忘記同月十六日。承旨洪命亨奉來。
[编辑]卿久病中遭一家之變。想卿何以爲心乎。自古兇逆之禍。雖賢人君子。父子兄弟之間。尙猶未免。況今此賊豎。雖托迹於卿之門下。其兇謀祕計。卿何以知之。卿之心事。天地鬼神之所共知。予知卿不以此事介懷也。但卿高年宿疾之中。目見國事日漸若此。卿雖在呈告之中。必不暫忘于國事矣。卿須善爲調攝。從速出仕。目今如有可言之事。盡言無諱。毋負予終始倚毗之至意。〈是日承旨傳諭後。公卽上疏待罪。答曰省卿疏辭。予心甚未安。賊豎雖巧爲供辭。欲亂人聽。京外之人。豈有信其兇說之理乎。卿勿以此事介懷。亦勿控辭。以濟時艱。疏本逸。〉
備忘記十二月初一日。承旨▣▣▣來諭。
[编辑]予雖寡昧。賴卿以爲國。得至今日。近因卿病彌留。國事日非。人心日離。天災時變。愈往愈甚。日夜憂憫。罔知攸濟。時之艱危如此。予之顒望如此。卿安忍坐視國家之顚隮。而不爲之勉出乎。卿病想必少愈。予不勞卿以職事。但當卧閤而論道。願卿須速出仕。以副輿望。
承旨傳諭後辭疏
[编辑]伏以臣憊敗澌盡。脚膝受病。全未運步。僵倒床席。斷無供職之望。辭單累上。允旨久稽。惶悶之中。遭一家兇逆之變。震驚痛恚。求死不得。又被伊賊巧辭構誣。剖腹刳腸。無以自白。進疏請命。今已有月。不敢更上乞免之章。伏蒙聖慈。至於遣承旨下諭。丁寧懇至。感激涕泣。不知所達。目今西賊未平。中外多事。臣雖昏瞶。無所裨補。而庶效夙夜微勞。以少報曠代之殊遇。是臣素所蓄積。而積傷之餘。奄至於臥不能起。老耄之人。理所固然。而回顧初心。慙恨悲咽。無以爲意。臣年迫八十。死期伊邇。氣力之衰杇。日異而月不同。自今豈有更蘇之望乎。伏乞亟賜遞罷。以便公私。前後恩旨累下。而一向退伏。雖出於事勢之不得不已。而逋慢之罪。實所難逭。臣無任戰灼兢懼之至。
答曰。省卿疏章。具悉卿意。卿須體予至意。勿爲控辭。從速出仕。
辭連遣御醫箚乙丑二月初四日
[编辑]伏以年到八十。氣力柴敗。精思枯涸。脚膝拘攣。腰脅舊疾。乘衰復作。僵倒床席。不能起動。此皆老人垂盡之狀。惟當靜以待死。豈容以醫藥治療而可以蘇復哉。御醫承命。日復臨問。每將老醜之症。塵瀆於聖鑑之下。不勝憂惶之至。乞寢看病之命。以紓下情。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當勉副卿意焉。
辭肩輿入朝第三箚九月十九日
[编辑]〈八月七日。大臣引見。上問于左相丑昉曰。前領相病。近如何。對曰。臣頃一往問。腰脚有痛。起居不便。而精神不爽。似無老態。上首肯之。是日卜相。受點爲領相。時公遞相已七月。猶虛其位以待之。今月十七日。上遣承旨問病。且諭曰。願一見議國事。久久調理。竢少間以出。予日望之。如未能行步。須依古事。以肩輿入朝。仍命該司措備以待。公再箚辭之。不允。故復進此箚。前兩箚載元集。〉
伏以聖敎至再至三。而臣之冒瀆。猶且不已。罪實難逭。悚懼罔措。肩輿入朝之命。古之人。尙不安於承當。臣是何人。敢膺此禮。惶悶交幷。懇籲至斯。伏乞聖明。亟賜諒察。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予意已盡言之。卿勿辭焉。
辭訓局都提調箚十月初十日
[编辑]伏以臣一番詣闕。便復退伏。虛帶職名。極爲惶悶而時事多艱。不敢告退。至於訓鍊都提調。摠治戎事。所係非輕。必須時赴陣上。與諸將簡閱兵卒。號令約束。庶可臨急有賴。而當此邊虞孔棘之日。曠廢職務。日月已久。罪實難逭。悚懼罔措。伏乞亟命遞改。以便公私。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雖未赴陣上。絜諸臣約束。未爲不可。卿宜勿辭。
又箚同月十四日
[编辑]伏以臣老耄已甚。神思聵亂料。理戎事。本非可堪。而身且病頓。未得出門。誓將閱兵。是何等重事。而可以招聚私室而爲之乎。邊上情形。近頗異常。事變之作。未卜遲速。曠廢職務。淹延時日。倉卒致誤。後悔難追。旣有勿辭之命。而出不獲已敢復瀆擾。無任惶悚之至。伏乞亟賜遞改。以便公私。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已諭予意。卿勿辭之。
與左右相聯名箚十二月初二日
[编辑]伏以啓運宮症勢尙未向蘇。伏想聖明侍藥憂遑。已過累月。神思內焦。寢膳外減。誠孝所極。必不覺玉體傷損。臣等竊伏思惟。悶迫之情。罔知所達。殿下一身。乃宗廟社稷之所托。豈可自輕。天時凝沍。六氣易乘。若有不安節之候。則其於侍藥。亦必有未能盡意。況神人隲佑。勿藥非達。伏願聖明。毋持一切。亟加愼重。以副萬人之望。臣等不勝區區下情。敢此陳露。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箚辭當體念焉。
與右相聯名箚同月二十五日
[编辑]伏以啓運宮症候。尙未向瘳。聖明侍藥憂遑。今已踰月。臣等竊伏惟念。罔知所爲。近者寒沍。倍於常年。若以一切之道。過爲焦勞。起居不時。飮膳或減。則積傷所發。必損天和。殿下一身。宗祊所寄。萬民所托。烏可自輕。臣等旣不得仰瞻天表。以伸下情。區區悶迫。敢再陳達。伏願聖明。勉加愼重。以副群下之望。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當勉副焉。
謝歲首恩賜箚丙寅正月初三日
[编辑]〈去冬上敎曰。老老尊賢。國之先務。年八十位一品。而有淸操者。令有司賜衣資食物。以示優異之意。是歲歲首。公與李贊成直彦受賜。〉
伏以臣腰脚之病。日益甚痼。當此啓運宮愆度。侍藥憂遑之日。不得隨諸卿之後。恭候於大庭。時雖趨伏闕外。而未伸下情。無人臣禮。惶恐待罪。乃今譴罰不加。而反蒙優老之典。段絮米肉之賜。滿室豐侈。驚感悚懼。不知所出。犬馬之齒。亡無餘日。生無以仰效涓埃。結草之報。惟期於九原。臣不勝涕泣悲咽之至。取進止。
答曰。近者予在憂遑。日又寒凜。肩輿之命。久未傳諭。省覽卿箚。喜甚如對。段絮等物甚薄。卿勿深謝。且如此寒天。强疾出入。則病必添重。卿其安心在家。勿以爲嫌。
引咎辭職箚同月十九日在闕門外
[编辑]〈此箚載元集第五卷。而文多闕漏。考諸銀臺日記。更載全文如左。〉
伏以人君有國家。必置朝廷矣。夫議大禮決大事。必與共之。今主上欲自盡於親喪。爲主上臣子者。莫不欲竭力趨命。誰敢有一毫薄視不自盡之心哉。而朝廷必爭之不已者。尊祖宗也。重宗統也。愛君父也。廷啓日上於殿陛。而上敎日下於有司。喪具諸物。徑行催督。蒼黃之際。已成國喪體例。而朝廷不相管攝。然則國家置朝廷卿大夫。將焉用哉。朝廷百僚。領相爲之首。臣雖不學無識。萬不近似。而顧其職則首相也。臣旣叨居是職。而於國家大事。不得干預。是臣失其職也。旣失其職。寧有仍冒首相之理乎。臣於嚮年忝在首相。大院君祭文頭辭磨鍊時。稱考而不加皇字。稱子而不加孝字。立支子主祀公事。與禮官相議入啓。以依議允下。臣之愚見。自初如是。到今迷不知變。喪禮悤遽之日。尤不可一日在職。且臣於前日。倉卒詣闕。心神驚散。氣息乏絶。一夜之間。舊症增劇。臥不能起。旣不得隨諸臣於庭爭之列。又不得久處於闕門之外。不得不退伏私室。以彼以此。罪實難逭。請命亟遞臣職。以存國體。不勝幸甚。取進止。〈批答見元集〉
乞解職箚同月二十二日
[编辑]伏以臣之年老病劇之狀。姑置不論。臣旣叨首相。國家大事。理宜參論。而自辭職以來。有司不得相議於臣。臣又不敢分付於有司。首相是何等職任。而乃敢退伏私室。偃然帶職乎。國家不得不遞臣。臣亦不得不退去。乞命亟改臣職。以存國體。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卿上箚。予極悶焉。大臣進退。係國家安危。卿今棄予。欲爲退去。心甚缺然。卿與予固當是同。須勿控辭。終始勉輔。
與左右相聯名箚二月十三日
[编辑]伏以聖明遭罹慘痛之後。臣等以抑情從禮之道上達矣。意謂聖上下念臣民之望。上遵慈聖之旨。庶幾無過於哀毀。而伏聞誠孝之極。不思裁節。日進稀粥。起處苫塊。無異於初終之時。臣等竊不勝遑遑悶迫。不知所以爲計也。禮曰不勝喪。比於不孝。又曰喪食雖惡。必充饑。又曰必有草木之滋焉。孝子之持喪以滅性。爲深戒者。蓋以此也。匹夫猶然。況殿下一身。宗社臣民之所托。而自輕若此乎。聖明之色憂侍藥經數三月之久。啓居不能以時。飮膳或至屢廢。而竟遭終天之戚。其間心慮之焦煎。榮衞之損傷。聖明必不自覺矣。疾病之作。不作於作之日。若不及今稍加節宣。而一任傷敗。不復致意。則一朝有不安節。將何以治之哉。臣等不得進覲天表。仰瞻王色。秪以文字之末。略陳螻螘之悃。聖明若不於此而俯循。依例而降批而已。則臣等之血誠。歸於虛文已矣。豈不重可憫哉。伏願聖明。深惟宗社生民之計。體奉慈殿勸勉之義。節抑至情。以爲保全之方。臣等無任伏地祈懇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等之懇。箚辭當體念焉。
乞解職箚同月二十四日
[编辑]伏以臣垂死之日。迫於嚴命。擔曳上來。精神氣力。比前益敗。腰脚之症。日復深痼。不曾一赴公衙。揆之事理。斷不可一日帶職。而自上方在哀疚中。姑息隱嘿。未敢呈告。今復有詔使先聲。渡海在近。擧朝遑遑。臣以首相。有召命而不得趨詣。一向屛伏。曠廢職任。人臣分義。豈容知此。臣誠悚慄。無地措躬。伏乞亟遞臣職。以便公義。以安愚分。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宜勿辭。安心調理。
與左右相聯名箚五月十三日
[编辑]伏以帝王之孝。異於匹夫。矮巷之禮。事勢所關。不可徑情。暮夜蒼黃。遠出郊外。群下駿奔。都城一空。大小人情。皆以爲虞。臣等雖不覼縷。聖明豈不念及於此乎。仰稽列聖。亦莫之行者。必有深意於其間。決非苟然而已也。況今夜刻極短。天色易曙。設莫啓殯。俱非容易。大駕先發。靈轝隨出。凡百窘隘之端。不啻一二。治事之際。難保其精專。此亦不可不慮者也。伏願聖明。許寢成命。依該曹啓辭。行禮於闕外。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等之誠。人情事勢。雖或如此。至情所在。不能自抑。卿等須念予懷。勿爲更煩。
乞致仕疏同月二十八日
[编辑]〈此疏亦載元集第六卷。而文多漏。更考日記。載錄全文。〉
伏以聖批反覆丁寧。諭敎懇到。臣誠感激。繼之以涕泣。第臣竊念事理有大不然者。不得不仰首呼籲。自上以多事時引退爲不當。而臣以多事之故。不敢一日冒居也。臣耄敗病蹇。長伏私室。虛帶職名。太平無事時。尙云不可。況此時乎。散秩閑局。猶爲未妥。況此職乎。古今歷代曁我朝祖宗二百年以來。未聞長伏私家之相臣也。聖明非不諒事理之如此。而特以臣爲先朝之老犬馬。不欲遐棄。人臣立朝。公議至嚴。斷無此理。臣雖無狀。國家旣命臣從大夫之後。士大夫不顧事理。而冒處於不當處之任。則是無異於輿儓之處身。臣身雖不足惜。奈國家名位何。臣常恨將死之年。始遇聖明。意或可以效勞於艱虞之際。到今精力盡矣。死亡近矣。報答聖恩。此生已矣。瞻天仰聖。不堪悲咽。伏乞遞臣之職。許臣之退。不使臣憂惶鬱悒以死。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矣。臣無任戰兢祈祝之至。〈批答見元集〉
陳號牌節目箚七月十九日
[编辑]伏以臣常以號牌爲難行。而今旣行之。其結局必須裁酌變通。使已定役者。有歇息支保之望。新抄出者。無驚駭四散之心。然後庶不至於大段難處。而有益於國事。此臣之意也。當初號牌廳有司堂上。以磨鍊記來議於臣。臣老敗瞶瞶。無的當之見。槪以臣之意言之。而且私與之逐條論難。多所可否。厥後堂上再以事目草來示。其中參用臣言處亦多。大意正與臣意相近。故一番看過。以爲無妨。及承旨將命下問也。臣昏不致察。前日相議曲折。略不言及。而只以厥後事目一番看過之由仰達。有若全不參論於其公事者然。此雖急遽間錯誤之所達。而其耄荒昏謬。據此可知。如此而尙可參論於軍國之機務乎。臣久欲仰達此意。而事過之後。不宜瑣屑追陳。悶嘿而止矣。今聞其公事已過數月。尙未了當。若落講校生。落試武人等處置節目。尤非鎭定之初意。而至於徐遣出外檢督之御史。減省在內句管之官員。臣意亦與言者之所論相符。臣初旣參論於該廳公事。則今不可諉以非我所管而越視也明矣。八路之或靜或擾。在此一擧。所係非細。垂死病告之中。敢此仰瀆。不勝惶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深嘉卿憂國之誠。箚辭當議處焉。
諭書九月二十九日。注書▣▣▣來諭後。公上疏辭之。疏本載元集。
[编辑]寡昧忝位於艱危之際。所恃者卿。而卿之疾病又如此。日夜憂悶。無以爲心矣。前者予以爲予之倚卿如此。卿亦至死不去。爲國盡瘁。今者又是固辭。必欲解職而後已。是豈予昔日所望於卿乎。相臣之職。專在裁決大事。進退賢邪而已。奔走卯酉。可否細事。非大臣之事也。卿雖不能運步。臥閤論道。一以副輿望。一以濟時艱。
乞遞訓局都提調箚十二月二十五日
[编辑]伏以垂死老臣。得釋重負。聖恩如天。無路仰答。此外諸司都提調兼管處亦多。病未察任。理宜乞免。而惶恐不敢一一上瀆。其中訓鍊都監。戎務之地。至緊至重。摠理指揮。是都提調之職。而病伏以來。全廢公事。閱時經年。虛帶職名。一日冒據。悚懼罔措。伏乞亟命遞改。以安愚分。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懇。卿須勿辭。頻數檢飭。以副予望。
謝歲首恩賜箚丁卯正月初三日
[编辑]伏以臣荷聖朝曠代之殊遇。而無以報效於萬一。慙負聖明。死有餘恨。一息尙存。蒙國家歲首之賜。今已再矣。酒肉衣食之資。委積盈室。恩光洋溢。陽春雨露之澤。霑及於衰草枯根。祝天呼嵩。寸心耿耿。病不得詣闕謝命。無任惶悚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其勿謝。
辭訓局都提調箚同日
[编辑]伏以臣所兼諸司都提調非一二處。而必擧訓鍊都監而仰瀆者。不得已也。都監設立以後。都提調必以時任相臣爲之。其或有遞相仍兼之員。是皆盛年能察軍務者也。臣衰敗癃病。長伏床席。虛帶提調。時月已久。而相職之乞免。未蒙允旨。故不敢又以此別爲辭章也。今臣耄荒澌須。日甚一日。有何筋力。可以閱視營陣。有何思慮。可以酬應公事。戎政至緊之地。斷不可冒據。臣之控辭。實出肝膈。伏乞亟命遞改。以便公私。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懇。雖遞相職。仍兼此任。亦有前例。卿勿固辭。安心檢飭。
辭體府箚三月二十六日
[编辑]〈是月二十三日。自全州陪世子。還江華問安。上敎以遠路驅馳。氣力必困。待休息當引見去云。是日上箚辭體府。〉
伏以臣啓行之初。自分僵仆於道路。而荷國家恩庇。獲遂生還。至於體察之任。癃病老臣決不可承當。而急難之日。辭不獲命。乃以金瑬爲副將以代臣。此意已達於伊時榻前。聖鑑亦已諒之矣。臣今斷無察任之理。擬待登對。更申前懇。而金瑬再三陳啓。不自擔當。報牒訴狀。裁決無所。軍務稽滯。事極未妥。請亟命遞臣都體察之任。不勝幸甚。取進至。
答曰。省卿箚辭。予心缺然。此非辭退之時。卿須勿辭。以副上下之望。
又箚同月二十七日
[编辑]伏以垂死老臣。斷不可察任。不獨臣自知之。人孰不知之。聖明亦豈不諒之哉。臣之控辭。實出肝膈。微衷危懇。已盡於榻前。當此行中多事之日。事體惶恐。不敢累煩章箚。而軍中機務。一切不克干預。屛伏退處。恭俟嚴命。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兇賊尚不遠退。卿辭至於此極。予實憂悶。罔知爲計。卿每以老病爲言。事勢雖如此。不敢强焉。
辭訓局都提調箚四月十四日
[编辑]伏以臣荷國家大庇。雖得免僵死於途道。而耄耋之年。仍以益敗。神精筋力。已無餘地。臣所兼諸司都提調。不得察任。已極惶悶。而至於訓鍊都監。軍務重地。當此治兵方急之日。斷不可冒處。請命遞臣都提調。以便公私。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其勿辭。依前檢飭。以副予意。
再箚八月初五日
[编辑]伏以秋防正緊。軍務方急。外兵雖當修擧。而內兵尤宜整治。臣所兼都提調。亦非一二。而它司則姑未暇陳瀆。訓鍊都監。治兵重地。提調大將。雖各有主掌。而摠治之責。在於都提調。臣老病曠職。積有歲年。數月以來。腰脚之病倍劇前日。旣無以登陣觀兵。而神思之耄荒日甚一日。又不得坐理事務。揆之公私。理難冒據。伏乞亟命遞改。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懇。卿雖有病。臥閤論事。以副予望。須勿更辭。
三箚同月初八日
[编辑]伏以臣老將死矣。餘日幾何。腰脚之病蹇。神精之耄荒。數月以來日以益甚。身雖在世。決不可復爲人也。賊屯邊境。不敢告老。只欲委身於輦轂之下。豈復有收拾精神。料理國事之望哉。仰惟聖明。亦已諒臣之情事。豈宜復以事務責之於臣哉。臣所兼各司提調。姑未敢一一乞遞。至於訓鍊都監。治兵重地。斷不可不事其事而虛帶職名。伏乞亟命遞改訓鍊都提調。使垂死老臣。得以安意就盡。取進止。
答曰。省卿箚辭。予心缺然。卿須體予至意。口察大段軍務。勿爲固辭。
四箚同月十一日
[编辑]伏以臣犬馬之齒。已踰八十。雖無疾病。固非理事之時。況臣廢病耄荒。比來益甚。軍務之事。孰非大段。軍務重任。斷無虛帶之理。臣雖老昏。尙能自知。自知已審。何敢冒據。伏乞聖明俯諒肝膈之懇。亟命遞臣訓鍊都提調。使垂死老臣。獲釋重負。而安意就盡焉。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如是固辭。予不獲已勉副卿意焉。
將出郊。病不克拜辭。待罪箚。同月二十九日
[编辑]〈告省墓準請。將出衿川。上遣中使宣醞於崇禮門外。且給由馬澆奠床。又命本道優致食物。公自此留衿。仍乞致仕。〉
伏以臣緣迫私情。仰瀆天聽。至蒙奠床給馬食物之恩典。感激悚仄。不知所達。臣脚膝之病。比前益甚。腰痛之症。入秋轉劇。末由肅拜於闕下。徑赴墓山。無人臣禮。惶恐待罪。未得肅拜。是卽私行。乘馹之命。尤不敢承當。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有脚膝之病。不得來辭。勢所固然。有何待罪之事。宜勿辭之。安心往來。
辭俸祿疏戊辰六月初三日
[编辑]〈有傳敎。夏等祿俸輸送京家。公上此箚。辭之不受。後戶曹啓曰。元老之臣。不安於心。如是辭之。請依宣祖朝待退老相臣沈守慶例。令本道月給食物何如。上允之。自比月致廩俸。〉
伏以臣耄耋癃病。不得不陳乞致仕。伏蒙聖慈寬假。容巨▦處。銜恩感德。朝暮待盡於松楸之下。臣旣在外。則本職及所兼諸司。理不當仍帶。而該曹尙無處置。臣亦一向惶恐。不敢瀆擾。玆者伏聞該官仍傳敎夏等俸祿。輸致於京家。雖天地之洪私逈出常格之外。而揆之事理。大有所未安。祖宗朝以來在京大臣。或辭病不受祿者。特命別給。固亦有之。至於在外之臣。絶未有受常祿者。該曹不分在京在外。而泛然稟啓。殊失有司率由舊章之意。臣實悚怖。不知所措。伏願下命該曹。査照舊例。定爲恒式。毋以一時之特恩。毀國家久遠流來之法例。不勝幸甚。臣無任戰灼隕越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祿俸輸送。自是舊例。卿其安心勿辭。
乞遞勳府堂上及諸司都諸調箚七月二十日
[编辑]伏以臣累次瀆擾。自知難逭於罪戾。而事有大不可。心有大不安。不得不昂首籲呼。臣所兼諸司亦多。而當初一向惶恐。不敢陳乞。悶嘿仍。因今則日月已久。耄耋已極。僵臥待盡。朝暮入地。曠職虛帶。豈有其理。臣之私憫。有不暇言。朝家事體。斷不若此。勳府堂上及諸司都諸調。決不可▦帶。伏乞竝命遞改。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至懇。近因久不見卿。過失日積。國事日非。予方懼焉。願卿念先朝之深恩。體寡昧之至意。待秋涼入來。以輔予不逮。須勿更辭。
又疏八月十五日
[编辑]伏以臣曾以乞免都提調之意。累疏陳乞。未蒙允兪。悚慄趑趄。縮伏累日。而公議私分。大有所不可。不得終嘿。敢復瀆擾。死罪死罪。臣耄耋癃病。身不得運。聖慈寬假。亦旣許退。從此銜恩感德。朝暮入地。結草圖報。惟在九原。國家豈可復以事務責之於垂死之老臣乎。況宗廟社稷。事體至嚴。司譯院事務多端。虛帶職名。曠廢日久。不勝惶悶。伏乞臣所帶諸司都提調。竝命鐫改。臣無任戰灼祈懇之至。答曰。省疏具悉至懇。上年卿下去之時。托以它事而歸。今以許退爲言。子甚缺然。卿之入來。予日望之。須勿更辭。
又箚十二月初三日
[编辑]伏以臣耄耋餘喘。終年陋疾。長伏汚穢之中。氣息奄奄。專不省事。恩眷備至。賜予便蕃。而久闕陳謝。無人臣禮。惶恐踧踖。不知措躬。臣出外待盡今已三歲。所兼諸司。全然廢任。而褒貶又迫。尤極悶蹙。宗廟社稷及司譯院,禁火司都提調。乞命遞改。以便公私。取進止。
答曰。省卿箚辭。予心缺然。卿之更爲入來。予日望之。願卿須勿控辭。開春入來。以副予至望。
謝歲首恩賜箚己巳正月初七日
[编辑]伏以耄耋餘生。終年敗疾。陋穢不收。氣息如縷。臥而不起。每矯首以望。竊不勝悲咽之至。乃聖明於萬機之中。一念及於在外之一病臣。有此歲時之恩賜米饌絮帛。旣飽旣煖。天地鴻私。終始不替。臣老將死矣。生無以仰答聖恩。伏床長吁而已。精神荒亂。言不盡意。草草陳謝。無任惶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賜物甚微。卿勿陳謝。
備忘記庚午四月初八日下政院
[编辑]李領府事忠廉無比。予用丕欽。頃年因予失德。退往鄕里。非但慙懼實深。若失蓍龜也。昔者敦諭之時。辭以疾病。今則病勢少愈。可以入城閑臥。以副上下之至望。承旨其代予草敎。齎往敦諭。
諭書同月初九日。承旨權鑊來諭。
[编辑]卿以宿德重望。儀刑一代。屬予踐祚。倚以爲重。不啻若巨川之舟楫。由予失德。吾家耄遯荒。非卿負予。予實負卿。靜言思之。良深慙惡。非但寡昧若失蓍龜。無所稽疑。方今國事岌岌。存亡之機。間不容髮。天朝被兵猾夏之變。迫及皇都。此非臣子退安私室之日也。昔者敦諭。辭以疾病。神明所扶。想有勿藥之喜。可以入城閑臥。使寡躬有所倚毗。國人有所矜式。於戲。筋力未逮。雖妨前席之趨。音聲不遐。尙有就問之禮。諒予至意。勉副上下之情。故玆特諭。〈公對曰。臣受聖上曠代之殊遇。到今豈有退托不赴召之理乎。九十之年。氣力耗盡。莫運寸步。神精消喪。不省人事。今者承旨委來。嚴命臨門。悚慄惶懼。心神尤亂。雖欲上箚陳情而亦不可得矣。〉
再諭同月十一日。承旨李基祚來諭。
[编辑]卽今時事之艱危。已到十分地頭。玆予寡昧。罔知攸濟。頃遣近臣。諭以予意。望卿幡然。不啻若渴之待飮。一向堅臥。無意改圖。予甚缺然。雖棄寡躬。獨不念先朝之殊遇。國事之危急乎。今者非欲勞卿以事。唯冀臥鎭衆望。卿雖有病。肩輿入城。以慰上下之情故諭。〈公對曰。臣神精昏耗。氣息垂盡。遍身酸痛。寸步莫運。雖欲致身闕下。勢不可得。而承旨再臨。嚴命荐降。臣尤切惶悶。心▦不能自定。罔知所達。只俟鈇鉞之至矣。〉
三諭同月二十三日。承旨金蓍國來諭。
[编辑]卿以宿德元老。義同休戚。予之望卿也。不啻若偈者之思水。而卿必以病爲辭焉。子雖德薄。獨不念先王之恩遇耶。目令邊虞孔棘。時事多艱。比如瘡痏。須杖而行。卿其念哉。昔師尙父九十。猶未告老。文潞公年踰八十。尙赴朝堂。大臣之道。當如是也。今又遣近臣。諭予至意。趁此風日和暖。卿宜肩輿入城。以副同朝之望故諭。〈公對曰。臣耄敗垂盡之狀。曾已備達。嚴諭累降。終不克趨命。席藁私伏。只待罪死矣。〉
乞收賜第之命疏辛未正月二十二日
[编辑]〈是月初十日。上遣承旨姜弘重存問。旣復命。上問居處何如。承旨對曰。兩間草屋。僅能容膝。而低矮狹窄。不能成形。傾頺薄陋。不蔽風雨矣。上曰。四十年爲相。數間草屋。不蔽風雨。其淸白安貧。振古所無也。予之平生敬慕。非特功德而已。李公淸簡。百僚師師。何憂乎民生之困悴也。年老元老。理宜優待。其儉德亦不可不表而著之。令該道營造玉堂。又令戶部賜以素衾素褥。以遂其所尙。有司承命來營正堂。故上此箚。〉
伏以臣伏聞有營造堂屋之命。魂驚魄散。惶懼兢戰。罔知所達。聖心終始不忘賤臣。委曲繾綣至於如此。恩深海嶽。感淪肌骨。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而第事理有大不可者。不得不仰訴衷曲。方今外侮孔棘。國步艱屯。此時爲何等時。而乃爲一賤臣。營造私家耶。在聖朝爲誤恩。於臣身爲犯分。雖有成命。死不敢承。臣雖伏於蝸幕。國家亦不當爲此擧措。況臣於夏秋間。私營房屋。殊甚高爽。居處便好。此外又何加焉。臣之性躁心急。老而益甚。該官臨門。不能堪忍。狼狽蒼黃。出不獲已當曳病他鄕。以俟罪譴。臣自前不能以敬禮事君父。每有所觸。徑情直行。有同狂易者之爲。臣固自知其非而不能改。聖明亦必洞燭臣之本性如此。幸垂矜恕焉。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至懇。此非無據之事。營造一室。亦甚不難。卿宜安心勿辭。
再疏同月二十七日
[编辑]〈以辭賜第不得請。欲移他邑。是月廿四日。道臣以狀聞。上遣承旨李基祚敦諭曰。卿須體予至意。安心勿辭。公又上此箚辭之。〉
伏以臣出不獲已將離鄕出境。以待違命之罪。而譴罰不加。溫批反降。悚慄惶懼。罔知所措。老臣病重。自知出境則僵仆於道路。僵仆道路。豈臣之所欲。萬不獲已也。聖明之爲此擧。實出於老者安之之至意。使臣僵仆。亦豈聖上之本意哉。伏望聖上亟收成命。以全垂死之老臣。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爲相三紀。家無一堂。如此淸儉。曾所未聞也。今玆營室。意在勵世。卿亦爲國安心。且卿若以此離鄕。則非但予心不安。卿亦未免食言。須勿更辭。勉副至望。
乞收賜第及賜奴婢之命疏
[编辑]〈前疏未蒙準許。且命該司功臣奴婢。依他例準給。故上此疏辭之。〉
伏以臣將前後危悃。已盡陳懇。今不敢縷縷。至於淸儉之諭。及於萬不近似之賤臣。其不爲朝廷百僚之所羞耶。食言之敎。尤極惶惑。臣有驪江之舊廬。居處便好。而必居隔江之地者。不但爲松楸也。臨御以來。外侮孔棘。民志不固。興訛造言。每以外寇將至。傳相驚動。臣必欲近京居住。登時聞知。故臣前以急難之際。雖老病僵仆。不敢不馳赴之意。累陳於疏箚。至達於筵中。今聖明以此責諭。臣誠惶怖。不知所達。臣之素心如此。則今欲離鄕遠移。豈臣之所欲。命不獲辭。迫不得已而出此計也。且聞有賜奴婢之命。恩數稠疊。至於此極。兢戰惶懼。措躬無地。伏乞幷收前後恩旨。使垂死之臣。得以少安賤分焉。
答曰。具悉至懇。所陳之事。予意已諭。卿須毋庸固辭。且奴婢乃是應受之物。亦宜安心勿辭。
還衿時辭箚四月初九日
[编辑]〈前月廿八日。公聞西報甚急。自衿入來。上遣承旨諭曰。卿以國之元老。退在鄕村。予極慙赧。今幸入來。心甚喜悅。是月五日。命引見。後數日邊警稍緩。卽還衿川。〉
伏以老臣不死。更瞻淸光。悲感拜祝。無任下情。病蹇顚仆。未克辭陛。徑還村舍。惶恐待罪。伏乞聖慈。俯諒微忱。取進止。
答曰。省卿上箚。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爲待罪。
乞遞諸司都提調箚同日
[编辑]伏以臣所兼司譯院。事大交隣。爲任最重。近日以來。邊虞日急。凡干接應。事勢尤緊。卑微衙門。必賴都提調處斷。而臣入城之後。見院中之事。以無都提調之故。大段緊要之事。多不擧行。誠可寒心。乞命遞臣都提調。改授他員。不勝幸甚。宗廟社稷。至嚴至重之地。而久無都提調。亦甚悚慄。幷命遞改。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司譯院提調。當勉副卿意。他司提調。須安心勿辭。
乞收祿俸之命箚同月十四日
[编辑]伏以臣出來之後。伏聞四月等祿俸。輸置干臣舊寓所云。臣誠惶悚不知所達。此非如別賜之比。在外之臣。斷無受京祿之理。伏乞還收成命。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所陳祿俸。當令該曹考例處置。
乞遞宗廟社稷都提調箚同月二十日
[编辑]伏以臣所帶諸司。非緊要處。則不敢一一乞遞。而至於宗廟社稷。至嚴至重之地。設置都提調。意非偶然。臣從前全未察任。累辭不獲。則不敢每瀆。以至于今。今則臣老且死。終無察任之期。其於事體。極爲惶恐。且奉審諸事。提調一員。勢難周旋。亦甚悚慮。伏乞亟命遞臣都提調。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懇。所陳之事。它提調足以兼察。卿勿固辭。
有追崇之擧待罪箚同月二十六日
[编辑]〈前年庚午。有校理崔有海者。以書狀自燕回。稱以中國宋戶部文字及程僖者問答私議追崇之事。投送于主論宰臣。累上箚以動上意。是月二十日。上命召大臣議之。人臣皆以爲不可。上不聽。亟命奏聞天朝。政院三司爭之不得。玉堂李行遠等四人。幷拿鞫遠竄。左相金瑬嚴批遞斥。送於此論。終始執不可。在衿聞之。上此箚。〉
伏以臣出來之後。伏聞以追崇一事。聖斷已定。相臣有言。譴責隨之。臣不勝惶駭震慄之至。臣於此論。自初牢執。至今不回。臣罪當爲之首。相臣被譴。臣無獨免之理。請與它大臣同被罪譴。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箚辭似過。卿須安心。〈此後三公以下謁百官。廷論不聽。翌年壬申。上命只上尊號。不人廟。癸酉。奏請使洪寶等自燕廻。奉聖旨蒙準。賜諡恭良。甲戌秋。祔大廟。〉
還衿時辭箚壬申七月初四日
[编辑]〈仁穆王后成服後出衿。臨行上此箚。〉
伏以臣民無祿。聖母賓天。君父在欒棘之中。臣子分義。有不敢出外。而賤臣耄耋昏瞶。奄奄垂盡。不得不還下舊居。瞻望魏闕。不勝悲咽。仰惟聖慈。俯諒危懇。取進止。
答曰。省卿上箚。孤甚缺然。
謝恩賜待罪箚九月初二日
[编辑]〈前月晦間。聞上哀疾中違豫彌留。公自衿入來問候。上曰。孤切欲相見。須留一月。以副至望。仍命該曹賜米饌。〉
伏以臣前日累請致仕。未蒙允許。臣倘有入朝之事。不敢退處之意。曾已陳達。而第前後入來。每有米饌之賜。恩數稠疊。不勝悚仄。伏聞聖候病根。實由於脾胃之傷敗。不勝憂慮。臣承命當留一月。而老衰不得頻進於諸問安之列。尤用惶悚。取進止。
答曰。省卿上箚。知卿留在。心甚感幸。卿之未得來問。其勢固然。宜安心勿爲惶恐。
請調護聖躬箚同月初六日
[编辑]伏以帝王一身。宗社國家之重。將護調攝。不可不愼。伏聞聖體未寧。專由於脾胃之傷敗。倚廬以後。今已四箇月。尙不允從權之請。祖宗以來未有如此之時。執守不節。不思大義。以自貽損憊。一經損過。復常必久。豈非大可懼㦲。殿下偏滯於誠孝。不察事體之輕重。殿下之身不可自由也。亦不可下同於士大夫。臣衰耄已甚。雖不得躬與於諸臣伏閤之列。而區區下情。不能自抑。敢此仰瀆。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別無危重之症。卿順勿過慮。
乞賜登對箚同月十八日
[编辑]伏以臣老耄已極。一身不堪運動。而入地之日已迫。伏聞聖體未寧。舁載而來。欲一問安而還鄕。不意有留在之命。臣固自知臣之氣力。留在則必不能支持。而惶恐不敢復達。留在以後。元氣衰削。日甚一日。諸症交作。腹痛又劇。喘息奄奄。不絶如縷。深恐歸時死於道路。不得生還舊居也。情勢悶蹙。不得不退去。抑臣壽已窮矣。前頭在世。未卜今明。倘得更瞻天日而歸死丘壟。則死無所恨。而調攝中不曾引接臣僚。不敢請也。敢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心甚慮念。卿須更留十餘日。以副孤哀願見之意。〈仍命遣御醫看病〉
還衿時辭箚同月二十一日
[编辑]伏以臣之情事。已盡於前箚。今不敢更陳。仰請登對而未蒙允許。踧踖彷徨。罔知所措。臣之疾病。雖感冒少解。而元氣奄奄。日就澌盡。及今未得還鄕。則寒節漸迫。將未免僵仆於道路。僵仆道路。必非聖上終始寵遇之盛意也。臣之情勢。惶蹙至此。雖有更留之命。而不得不退去。臣在先朝及聖上卽祚以來。輒必先行後箚。臣之前後不能以禮事君之罪。實所難逭。不勝惶恐隕越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爲惶恐。
謝賜米饌箚十一月初四日
[编辑]〈上候累月違豫之中。宮人咀呪事又覺。命設鞫推問。而自慶德宮移御梨峴宮。公自衿入來問安。上命賜米饌。〉
伏以臣國家有事入朝時。每蒙米饌之賜。惶感悚慄。㒺知所達。老耄已極。氣息如縷。無堦與諸臣詣闕問安。尤不勝俟罪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其安心。勿爲待罪。
未赴召命待罪箚同月十一曰
[编辑]伏以臣在衿時。氣力如縷。奄奄垂絶。而伏聞大內有罔測之變。心魂飛越。强扶耄病。一番問安。而退伏私次。日復沈重。臥不能移。眩症又劇。少有所動。頭目回轉。房内如漆。僵倒昏瞀。罔知所爲。今承召命。不克奔赴。惶恐待罪。取進止。
答曰。省卿箚辭。心深慮念。卿其勿待罪。調理入來。〈仍命御醫着病〉
乞收給馬之命箚十二月初五日
[编辑]伏以昨日筵中力辭給馬之命。而伏聞該曹捧承傳云。不勝惶恐之至。本縣轎軍發給事。已爲啓知。如是足矣。豈有更煩郵傳之理哉。請寢成命。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其安心勿辭。
啓事
[编辑]體府啓辭庚子八月三十日
[编辑]臣曾以體察。在南中三載。百事潰裂。狼狽奔還。數年來。痼疾在身。神精消耗。計慮之茫然。比前時爲甚。其不可再膺重寄。不獨臣自知之。實人人之所共知。千萬意外。聞有旨下。驚憂恐怖。心魂飛越。不知所以爲計。旣受嚴命。不敢更有他辭。以瀆聖聽。唯當作速前赴。以顚仆爲期。第臣病昏若此。必資郎僚之相助。猶可有濟。修撰姜籖嘗與臣同事久。備諳南邊之事。請以從事官帶去。伏聞以風力官將赴西路。風力官他人亦可爲。惶恐敢啓。
答曰。非不知獨賢之勞。國事至此。開府南中。鎭撫措置。節制策應。非卿不可。昔張浚視士江上。將士勇氣百倍。所以有此再命。而心實未安焉。姜籖事依啓。
以虹變待罪啓辭己酉二月初二日
[编辑]昨日有白虹之變。橫貫太陽。陰慘異常。凡在見聞。無不震驚失魂。太史以白虹爲百殃之本。衆難之兆。其殃其難。雖不知終作何狀。而警吿眧眧。不僭不爽。豈非大可懼哉。國家自經兵亂。孑遺塗炭。邦本㭬喪。朝綱渙散。國勢陵夷。至於外侮孔棘。而修攘無擧。虞憂之象。不一其端。臣以駑劣無狀。忝據首揆。尸素苟度。無所匡救。大臣非其人。則策免之。亦爲應天之一事。伏願鐫罷臣職。以嚴公議。不勝幸甚。惶恐敢啓。
答曰。不辟忝位。屢致天變。夙夜兢惕。無以爲懷。卿更加盡心匡救予失。以答天戒。宜勿辭。
請勿罷宣惠廳收米啓辭同月初九日
[编辑]〈初五日。下備忘記。略曰。頃日承旨柳公亮言。作米事。多難便。不可久行。予意亦以爲此固難行。自有國以來。任土作貢。其意有在。欲革防納刀蹬之弊。有此作米之擧。如欲革弊便民。所當先立紀綱。或有犯者。繩以重律。而變更舊章。不可不愼。假曰此事。無弊有益。窮春出米。似非其時。待詔使廻還。秋成穀賤。更議未晚。此意言于大臣。商確以啓。〉
臣敢於聖上嗣服之初。伏奉惻怛憂民之敎。竊不勝感聳激昂之意。敢以愚見。箚請設局。冀以小祛民瘼。以答聖意。而識暗計拙。施措無策。環顧茫然。不知所爲。作米之事。自前欲試之屢矣。而嚮日以來。復有此議。或慮事勢難行。或慮別有弊端。持難累日。久而不決。遂有先試畿甸之議。而凡民間之役。必出米穀。無論春秋。名目繁多。被侵諸處。費財多端。故斷定一年應役之價。計結收米。作爲事目啓下。而分等春秋。各捧其米矣。今承備忘。有任土作貢。先立紀綱之敎。此是國法之大體。治道之大本。臣不敢復有所陳辨於其間。當依聖敎。卽爲停罷。而但聞各邑之米。或已納或已到未納。或在道。未免中間消費。不入於民之手。而旋責雜役。罔民之怨必極。欲追止未納之官。而只以已納之米。辦應近日畿役。則利害相礙。調均甚難。而他相臣皆有故。不得會議。以臣之淺見。不知所處。春等則姑依本廳磨鍊施行。而秋等則待齊會定奪。稟裁施行。何如。敢啓。
傳曰。允。秋等作米事。待他大臣出仕。卽爲議處。
以天變啓辭甲子正月初七日領觀象監時
[编辑]本月初三日夜。初更末二更初量。西方有赤氣。狀甚殊常。人皆瞻望驚駭。若是閭閻失火之光。必自下起。而浮天蔓行。昏霧下蔽。明是天變。而本監當直。職察氣擾。安寢其室。不爲登臺觀望。其怠其職事之罪。不可不重治。請令攸司推考治罪。傳曰拿推。
體府啓辭同月二十四日
[编辑]〈是日。賊适叛報至。公爲八道都體察使。西行自辟佐貳。〉
刑曹判書李時發,大司諫鄭曄爲副使。崔睍,金時言爲從事官帶去。何如。答曰允。
體府啓辭同月二十五日
[编辑]臣行不可無武將。而屢次啓請。皆爲移差他職。李聖符別將差下帶行。何如。傳曰允。
體府啓辭同月二十六日
[编辑]臣承命將發行。而今有姑留之敎矣。第臣旣受體察之任。不可束手坐待而已。中道前進事。祗俟上命。若以中道爲無益於事。則且待賊兵之逼郊。當奬率都監軍諸大將軍官及都民等。背城迎戰。以決死生。而至若迎戰之所。或於都城底。或於都城稍遠處。唯命是俟。伏望預賜指敎。以便措置。且當此變急之日。一武士亦甚關重。禁府時囚武士若干人。曾已啓放。其餘在囚者亦多云。請令禁府斯速議啓。放釋調用。使之自效何如。傳曰允。
體府啓辭二月十六日
[编辑]〈賊兵急報至。初八日。上幸公州。公停西行而扈駕。〉
忠淸水使李昌庭聞賊鋒逼近京都。載軍糧軍器。乘船向京。旋聞大駕遷幸。還到本營。陸路馳詣行在。今者賊已蕩滅。本鎭不可久曠。李昌庭領手下軍還爲發送。而到營後。所載軍糧千餘石及沿海各邑應運穀物。前日分付已整齊。戰兵多數收聚。急急載送事言送。且以此意傳令于忠淸監司。何如。
傳曰。依啓。
體府啓辭同月十九日
[编辑]慶尙道右兵使申景裕,全羅兵使尹璛處。速還察任事傳令矣。伏聞有還都後下去之敎。竊念賊徒雖已蕩滅。而當此飢饉之時。竊發之患。不可不慮。況慶尙道。則賊适所率降倭之逃還者。亦或疑懼。恐有意外難言之變。而兩道兵使上來已久。無主管兵務之人。大駕扈衞之將。則申景禛,李莞此二人足矣。慶尙,全羅兩道兵使。回還察任。一日爲急。今日内速爲發送。正此春訊防急之日。統制使亦不可久離任所。幷令發送。何如。傳曰。依啓。統制使發送事。不允。
體府啓辭同月二十日
[编辑]江原道平海郡守以本道巡察使傳令扈衞軍一百名領來矣。自此至京城扈衞軍。已爲整齊。當此農節。遠處之民。多日留滯。委屬可慮。請還送何如。
傳曰允。
都體察使辭免啓辭同月二十四日
[编辑]臣於變急之初。受命體察。將赴關西。旋有停行之命。而蒼黃中未及辭遞。仍扈駕而行。今者賊已蕩平。鑾輿還都。臣不可在朝而帶此任。請命遞改。傳曰。今雖平賊。此任不可遞改。卿須勿辭。
毛游撃文龍接待所啓辭五月初三日
[编辑]今日臣等。往見毛游擊。設茶酒稱說。提督〈文龍〉爺爲下邦。凡所顧護之事。無所不用其極。至於今此封典。提督爺曲盡費心。奏知朝廷。得以完了。下邦君臣。無不感激稱頌。大人承命。一路殘破。支待齟齬。行李辛苦。不勝惶愧。游擊答曰。朝廷準封。自是例典。家父有何功勞。俺來時一路凋弊。而猶且竭力接應。有何辛苦。且說西路乏糧。天兵及遼民。無以接濟。憂遑悶迫。有不可言。游擊答曰。近來天兵繼糧。遼民活命。專荷貴國。多謝多謝。仍極陳西邉米糧之匱竭。已到十分地頭。公私赤立。無復餘遺。諸路亦皆凶荒。更無移粟之處。許多遼民及天兵之來。決無繼餉之勢。今日執嫌。不早開說。而日後遽至於飢餓迫死。則天朝謂下邦爲何。我國旣無糧豆。而椵島亦乏糧。其事勢不可不急急處置。想提督爺必有定算。不知何羕處置。游擊不復省聽。一向揮却。每稱天朝糧船。邇日出來。當一一還償。且以貨物換貿。不空食也。臣等反復陳說天朝與小邦。有君臣父子之大義。本當隨分盡力。況於壬辰年。天朝發幾萬兵馬。㡬萬民糧。再造東土。再活東民。東土人民。欲爲天朝報恩。毛髮無所惜。苟有遺儲之糧餉。將奔走相救而已。還償貿換之言。耳不堪聞也。游擊又不復省聽。苦稱秋間。當掃醜奴蕩平後。東民安矣。糧船當出來。其前兩月間。必欲藉糧於貴國。望周旋曲副。臣等謂數月之糧。亦無辦出之路。此在提督爺處置。下邦固不可指揮於其間。但念與其許多軍民駢首而死。無寧轉送老弱于登萊。而只留丁壯當兵之爲愈也歟。游擊答曰。雖欲送。無船隻。何以入送耶。一向邁邁。無回意矣。大槪此人。必不敢自斷。只可使之以此處所聞。陳說於提督。故如斯而止。且臣等各呈禮單。初則牢辭。竟受之矣。敢啓。傳曰知道。
啓運宮喪禮議定時大臣以下啓辭丙寅正月十四日
[编辑]三年之喪。自天子達于庶人。此固聖人立敎之常。而今日之事。乃是變禮。爲人後者。尙不敢不降服於私親。況自上直繼宣廟之後。宣廟雖祖。而有父之道焉。殿下雖孫。而有子之道焉。祖宗宗統。事體極重。豈有爲私親行三年之理乎。歷代以來。人君致誠於本生父母。無所不用其極。而降屈朝廷之議。抑情守禮。見稱於天下後世者多矣。至於稱考。則屬號之不可改故也。承統之重。豈可以屬號之稱考而有所混施哉。宗統私親。制禮截然。而後乃可謂盡孝於祖宗。而盡誠於本生也。臣等所見。斷然如此。終不敢遵依聖敎。且承下敎。以言語入啓。而此是莫重莫大之事。不可言語啓之。敢以草記上達。
答曰。稱母稱子。而不爲三年之喪。少無其理。予意已諭。卿等之言。決不可從。
再啓十五日
[编辑]臣等所見。已盡陳達。今無可更瀆。如是下敎。臣等不勝缺然之至。此非所以望於聖明者也。伏願聖明。抑情從禮。▦尊祖宗之宗統。幸甚。
答曰。予意已盡言之。更無可傳之言。
三啓
[编辑]臣等再承聖敎。固知聖孝所極。而第念禮家以持重於大宗。爲莫大之常經。故有不可以小宗下大宗之文。且父在母喪。猶有壓降之節。況直承祖宗之統。而爲私親全無壓降。無是理也。上有慈殿。何可徑情直行。不察臣等之所陳耶。臣等非倉卒陳啓。預爲講究。有所考據。而爲此啓耳。若行三年之服。則是卽國喪也。如宗廟山川祀事。節節有難處之端。臣等不可以非禮之禮。承順上意。敢此冒死更啓。答曰。雖入承大統。無稱子之處。因所生父母。既稱以父母。則父母三年之喪。不用於此。而當用於何處。予聞宗廟祀事。非大王喪事。則爲不廢云。何有難處之事乎。決不可從之意。已爲言之矣。
四啓
[编辑]〈此啓後。上猶不允。公卽出闕外上辭箚。不參論。〉
臣等誠意淺薄。辭語拙訥。終不得卞析事理。以回天聽而正喪制。將使聖明大禮於祖宗。不免有後世之議。實臣等之罪也。聖敎終始如此。此後臣等不敢參論。更無可爲。
答曰。罔極之懷。思量而安心。
體府啓辭丁卯正月二十三日
[编辑]分朝之請。出於中外輿情。以此一擧。卜國家之興亡。不可不處之於可已不可已之地而爲廷緩也。今者一路縣邑。奔走於慈殿內殿之行。前頭站路。預定日期。然後可以整齊。無臨時忙迫之患。不但此也。若與大駕發行時相値。則景色蒼黃。凡百措置。狼狽擾攘。無下手之地。聖明豈不念及于此乎。伏願聖明快斷。惶恐敢稟。
傳曰。知道。更爲觀勢發行可也。